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绝句古诗# #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中华诗词是众多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我们在学校也会经常接触到很多古诗,阅读古典诗词,增加人们对人类本身的了解,增加人生体验,你的脑海中对那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念念不忘?你不妨看看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骈 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译文及注释】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会被大雪覆盖了。
1、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2、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3、恶路歧:险恶的岔路。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j458.cOM更多绝句古诗小编推荐

对雪


杜甫 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译文及注释】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的鬼,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
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在风中飘舞回旋。
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好像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的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公元756-757年(至德元载至二载),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日出入行


李白 日出入行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译文及注释】

太阳从东方升起,似从地底而来。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过天空,没入西海。自古以来,从来如此。人不是元气,怎能与太阳一样地天长地久呢?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哪里有谁挥鞭驱赶着四时运转呢?其实万物的兴衰旨由自然。羲和呀羲和,是谁要你载着太阳落入大海的?鲁阳有什么德行,竟能挥戈驻日?这些传说逆道违天,实在是荒谬绝伦!我将要与天地合而为一,浩然与元气涅为一体。

1、日出入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二十八列于《相和歌辞相和曲》,又在卷一《郊庙歌辞》中有汉之《日出入》古辞。
2、隈:山的曲处。
3、元气: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术语,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本质的因素。
4、安得句:人怎能与日出日落一徉的长久呢?之:指前文所说的日出日落。
5、四运:即春夏秋冬四时。
6、汩没:隐没。荒淫之波:指大海。荒淫:浩瀚无际貌。
7、羲和:传说中为日神驾车的人。
8、鲁阳:《淮南子冥览训》说鲁阳公与韩酣战,时已黄昏,鲁援戈一挥,太阳退三舍(一舍三十里)。
9、大块:自然天地也。《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喻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也。
10、溟涬:谓元气也。

【赏析】

汉乐府《郊祀歌》有《日出入》一篇,是写太阳升落无穷而人生短促,希望乘着六龙成仙升天的。李白这首诗反驳这种论调,说太阳的运行是自然的,四时的变化是自然的,人是要死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根本否认六龙御日一类说法,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

汉代乐府中也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天。李白的这首拟作一反其意,认为日出日落、四时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而人是不能违背和超脱自然规律的,只有委顺它、适应它,同自然融为一体,这才符合天理人情。这种思想,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光彩。

诗凡三换韵,作者抒情言志也随着韵脚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前六句,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说起,古代神话讲,羲和每日赶了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天空中从东到西行驶。然而李白却认为,太阳每天从东升起,历天而西落,这是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挥、操纵。否则,六条龙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六龙安在,这是反问句式,实际上否认了六龙存在的可能性,当然,羲和驱日也就荒诞不可信了。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又怎么能够与之同升共落?徘徊两字用得极妙,太阳东升西落,犹如人之徘徊,多么形象生动。在这一段中,诗人一连用了似、安在、安得这些不肯定、不确认的语词,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句,这是有意提出问题,借以引起读者的深省。诗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阐述而以反诘的方式提问,又使语气变得更加肯定有力。

中间四句,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根本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着四时的变化更迭。这四句诗是全篇的点题之处、核心所在。草不、木不两句,连用两个不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显得果断而有力。谁挥鞭策驱四运这一问,更增强气势。这个谁字尤其值得思索。是谁在鞭策四时的运转呢?是羲和那样的神吗?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作者的回答上来了:万物兴歇皆自然。回答是断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质朴刚劲,斩钉截铁,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

最后八句中,诗人首先连用了两个诘问句,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予以怀疑,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这是屈原天问式的笔法,这里,李白不仅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单单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逆道违天),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矫诬实多)。照李白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即元气,亦即溟涬)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块)。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生死的境界了。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诗人写大鹏: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诗人写天马:嘶青云,振绿发,腾昆仑,历西极,口喷红光汗沟朱,曾陪时龙跃天衢(《天马歌》)。诗人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登太白峰》);诗人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力气和才气呢?读了《日出入行》,我们总算找到了理解诗人的钥匙──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有人认为,《日出入行》似为求仙者发(《唐宋诗醇》),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长生之乐。但从这首诗看,他对这种逆道违天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他实际上用自己的诗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动。这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又规避了抽象的说理,而是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发。诗中频频出现神话传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轻轻点出,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和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其中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样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整首诗读来轻快、活泼而又不失凝重。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李白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24384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和子由渑池怀旧
下一篇 : 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