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有效的交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我们常常会收四面八方的优质长短句,句子可以具体地表达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引人注目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小编特别编辑了“关于合作的俗语”,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人心齐,泰山移。

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两人合心,其利断金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刘基

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国谚语

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 谚语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维吾尔族)-谚语

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傣族)-谚语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珞巴族)-谚语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达斡族)-谚语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壮族)-谚语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哈萨克族)-谚语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维吾尔族)-谚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哈萨克族)-谚语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延伸阅读

关于俗语的句子_俗语大全


关于俗语的句子_俗语大全_

【老公、老婆】老婆是妻子的别称,在这里新老不分,新娶媳妇也是老婆。老婆听起来不怎么好听,却包含着丈夫对妻子的爱意呢!相传,唐代有位名士叫麦爱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嫌弃老妻、再纳新欢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对联中看到了丈夫弃老纳新的念头,于是便提笔续了一副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这副下联,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老藕与老偶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写下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渐渐地,妻子的爱称老婆就被传开了,一直沿用到今。老公也成了对丈夫的爱称。

【耳目】耳目一词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耳目,本义是耳朵和眼睛,如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语录,要求的便是耳和目的安分守礼。眼睛能视能见,耳朵可听可闻,于是在古汉语中,耳目再引申为审察和了解的意思。作为刺探消息的耳目,即源于此引申义。如《国语晋语五》中说:若先,则恐国人之居耳目于我也,故不敢。既然耳目有这种审察、了解的功能,于是发挥耳目作用的人,如我们今天说的特工、暗探、线人等,便也成了别人的耳目。《汉书赵广汉传》载:赵迁颍川太守,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这里的耳目,指为间谍情报机构刺探情报的人。和当今一些国家的安全部门的间谍活动有很相似的地方。

【耳环耳坠】女子戴耳环耳坠,古已有之。它源自两个传说。其一,相传古代有一位害眼病的姑娘,不久双目失明了。后来她幸遇一位名医,名医在征得姑娘同意后,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中各刺一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朵上,以示水远不忘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耳环后,她更显得眉清目秀,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据现代中医证实,针刺耳垂确能治疗眼疾。其二,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只有老两口,四十多岁才得一女孩儿,夫妻们把女孩视为掌上明珠。姑娘长大了,娇惯成一身的坏毛病,走路摇头晃脑,没一点儿女孩的温柔端庄。老两口非常着急,怎么规劝都不见效。这样的女孩出嫁都成了问题,这可怎么办?老两口灵机一动,最后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在姑娘两耳下各系一短绳儿,绳儿下端系一贝壳,这样,只要姑娘头一晃动,贝壳就会碰到姑娘的脸,而刮脸又是表示羞的意思,所以,姑娘立刻就会意识到别人在羞她,从此以后走路就不乱晃头了。后来很多姑娘纷纷仿效,以便使自己显得端庄文静一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戴耳坠的装扮习俗。随着耳坠材质的不断高档化,戴耳坠确实高雅端庄,气质不凡。

【百姓】百姓现在指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民群众。但在古代百姓的含义正好和现在相反,是指上层社会的官宦。源自《尚书》。据载,在远古时代,各氏族部落经常发生冲突,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部的夷族部落一起,打败了由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蛮族。因为炎、黄、夷部落联盟约有一百个氏族,每个氏族又各有一个表示区别的姓,这个代表氏族的姓当然是头领。所以黄、炎、夷部落联盟的氏族就称作百姓。他们在打败了九黎蛮族后,百姓强大起来,就成为贵族、奴隶主了。到商初,百姓的主体仍是奴隶主贵族。以后,各氏族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人变成了穷人,成为庶民,即自由民。战国时,随着奴隶社会的解体,百姓的特权丧失了,而原来处于奴隶主地位的百姓成为平民的同义语。 百姓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郑玄注:百姓,谓百官族姓;万邦,谓天下公民百姓者,群臣之弟子是也。郑玄的注解明白无误,百姓为官。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也提到禹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敷土。由此可见,尧舜禹时代,百姓是指地位很高的人。清代学者俞正燮,他在《癸巳类稿》一书中,直截了当地阐明了百姓一词的真正含义,其云:百姓,专以仕宦言之。 可见,百姓最早并非指普通平民,只是到了战国以后,伴随着封建制彻底取代了奴隶制,百姓才逐渐演变为平民的通称。平民百姓,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才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

【百货店】现在的百货公司、百货商场货架上摆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品种之多,数以万计。那么,为什么非叫百货店呢?相传,清朝年间南方有一家杂货铺,生意兴隆,铺里的货物样样都有,掌柜的便为自家的店铺起了个万货全的字号。一日乾隆帝南下私访,一见万货全的牌子,就想,这口气也太大了。当下,乾隆把伙计叫来,开口说道:我买把粪钗子。小伙计赶紧递过来几把。乾隆一看说:我不要铁的,要金的。小伙计一看来头不对,急忙把掌柜找过来。掌柜说:小店确实没有金粪钗子。乾隆说:你这里不是万货全吗?掌柜为了求得太平,忍住气,叫伙计把招牌摘下来,然后说:小店备货有限,今后不敢吹万货全了,客官如看得起小店,就请给起个字号吧。乾隆随口说道:就叫百货全吧。后来,店主听说此人是乾隆皇帝,喜不自胜,赶紧把万货全改成百货店了。自此生意做得更兴隆了,发了大财。这事传开后,其他店铺纷纷效仿。从那时起,百货店的名称被正式固定下来了。可叹,当下这百货店老字号牌子被购物中心、超市所取代,很少能见到百货店、百货公司的牌匾了。

【百褶裙】时装是过几年一轮回,百褶裙是前几年年轻女性的流行裙装,穿上百褶裙显得青春靓丽,楚楚动人。你知道它的来历吗?来历一。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能干的猎人,安套绳的本事很高,只要他下的扣子,必定能套着野兽。有一天,猎人上山察看扣子,看见套住了一只狐狸。猎人正要挥刀砍死狐狸,不料狐狸开口说话啦:年轻人,别动手。我是天神的女儿。说着脱去狐狸皮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她看上猎人的勤劳勇敢,自愿与猎人结为夫妻。猎人与狐女结成夫妻后,生了一儿一女,可是,自从她脱掉狐皮之后,一直找不到一件适合的衣裳,儿女大了,自己老光着身子,很不方便。于是,她又跑回到山上,想去找一件满意的衣服。猎人回到家,不见妻子,十分着急。此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猎人打着伞,进山寻妻。在一个山洞里,他找到了妻子。听妻子诉说了苦恼,猎人灵机一动,扯掉伞骨,把伞衣递给妻子做了裙子。伞衣做的裙子甚是好看,可惜在腰间挂不住,手一松便脱落下来。狐女只好提着裙子走出山洞。这时雨过天晴,山间出现一道彩虹,狐女赶忙剪下一截,当腰带把裙子紧紧扎住。这样一来,裙子不再下落,走起路来像踏云,腰带像彩虹,把狐女打扮得更漂亮。从此以后,这式样便传了下来。来历二。从前,苗家妇女不穿裙,穿的是粗布大脚裤。那时候,有一座黑森林,黑森林里有一个朝天洞,洞里住着猴子精。它的嘴巴像山洞,耳朵像簸箕,脚有碓杆粗。它时常出来抢走寨子里的姑娘,弄到山洞里糟蹋,折磨死后吃掉。有一天下大雨,黑森林边勤快而美丽的兜花姑娘拿着伞出门干活,直到天黑都没回来,原来是被猴了精抓到洞里去了。姑娘在洞里受尽折磨,可是没有办法逃出来。一天深夜,她哭着哭着睡着了,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指点她,用松脂涂在猴精晒太阳的大石头上,粒住猴精,就可以逃出来。姑娘依计采集了许多松脂,涂到那块大石头上。猴精一坐下就被粘住了,挣也挣不脱。姑娘趁机逃出山洞,在大森林里整整走了一个月,衣裤全被树枝挂破了,身子露在外面。她害羞这样回去见乡亲,只好把来时带着的伞抽掉伞骨,用伞衣套在腰上,遮住下体。回到寨子,乡亲们见了很新奇,姑娘们立刻仿照伞裙的样子,做出了能展能收,打开像伞,合拢起来也像伞的百褶裙。

【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见意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一俗语出自汉朝。汉武帝时,居住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青海东部的羌族各部落,归顺汉朝。到汉宣帝时,西羌各部族开始秘密和匈奴联络,甚至准备向匈奴借兵,击鄯善、敦煌以绝汉道,准备彻底推翻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建立统一的羌族政权。自此,汉朝对于羌族的控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困难的局势,宣帝派人向曾参加过武帝时北征匈奴的老将军赵充国请教,派谁去才能解决问题。赵充国说:没有谁比我更合适了。宣帝不太放心,又派人问赵充国: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如何,需要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安排,不能离开现场具体情况,纸上谈兵。我愿意先尽快赶到金城,从当地了解情况,制定好应对的计划,再向陛下回复,请陛下相信老臣。到达金城之后,赵充国充分了解情况,准备充足,率兵前往羌地,又稳守不出战,利用自己在西羌各部族中崇高的威望,使西羌联军中并不坚定的部分首领,对和汉朝作战产生了怀疑,引起了羌族内部矛盾。稳扎稳打,一战击败羌军主力,其他羌军纷纷倒戈,投降汉朝,西羌局势终于安定下来。自此,百闻不如一见便流传后世。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一俗语比喻已经败落的事物,还能奄奄一息地维持一段时间,甚至死后还能发挥一定作用,属贬义。此典源出《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注,讲的是魏明帝临终的时候,委托曹爽、司马懿一起辅佐幼主曹芳。然而,司马懿久有篡魏之心,曹爽远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当时,曹氏宗室有个叫曹同的人,看出了曹氏政权的危机,上书劝告曹爽,叙说了历代皇族统治灭亡的原因,劝说他亲本族、友异族,依靠有才干的人,以防有变。为此,曹同利用一系列的事物作比喻,来讲明道理。他劝说道:如果没有泉水,河流就要干涸;树根腐朽,树叶就要枯萎,枝叶繁茂,树根才能得到庇护;枝条凋零,树干也就孤立了。因此人们常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是因为这种虫子脚很多,所以虽然死了,也能支撑其身体不倒。这句话讲的都是自然现象,却寓意深远。可惜,这时的曹魏政权已经岌岌可危,无力回天。

【死板】死板指一个人做事不灵活,不知变通。它源于古代铸钱技术。钱粮台是古代官府铸造钱币的地方,那时的钱都是铜水、银水倒进一个一个的模子铸造出来的。而这种造钱的模子,每板都是六十四枚。这种铸钱技术始于宋代,清代翟灏的《通俗编》里面讲到宋代规定铸钱的时候,每一模板是六十四文,这说明定制板板六十四的模子始于宋代。为防止盗版贪污钱,规定板板六卜四不得变更。而最早解释这一俗语的是清代范寅所著的《越谚数目之谚》:板板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不活,即死也,这是死板一词的直接来源。

【死马当活马医】死马当活马医,其含义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做出的拯救举动。典出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在古时候,有一个人的良马死了,伤心地闭门谢客。郭璞找上门来,说可以将马救活,那人先是不信,后来一想,反正马已死了,姑且听听他怎么说吧。郭璞何许人也,晋书有《郭璞传》,郭璞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训古学家,还是一位高明的兽医。郭璞指点:派一个健壮劳力,拿一根长竹竿,往东行走二三十里,遇到一片树林,就用竹竿猛打,会得到一个小动物,把它拿回来,马就能活过来。 那人按照他的吩咐去做,果然得到一只像小猴子的小动物,这个小动物一见死马,立即凑过去,与马接吻,猛吸马的鼻子,不一会,这马就站起来,又跳又叫,与平常无不异。这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出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词语的意思是说成败乃由一人为之。此语典出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因为屡屡献策,都未被采纳,于是就弃楚归汉,在刘邦那里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后来韩信遇到了萧何,萧何听韩信谈兵头头是道,极为赞赏,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奇才。萧何就向汉王刘邦推荐,初不被用。韩信就趁机逃跑了。萧何听说后,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并向刘邦极力推荐,才拜韩信为大将军。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辅佐刘邦打败了项羽,被刘邦封为齐王、楚王,此乃成也萧何。后来因为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把他降为淮阴侯。这还不算,汉高祖十一年,陈稀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往讨伐。这时有人密告韩信与陈稀通谋,如韩、陈里应外合,汉朝江山将不保。在这紧急关头,相国萧何为吕后献计,假称陈稀已被击败,由萧何出面召韩信入宫庆贺。韩信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进入未央宫后,吕后下令将韩信捆绑起来,不经审问,就处以死刑。此乃败也萧何。后来人们哀叹韩信之死,就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加以总结,用来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归于同一个人。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句俗语形容干成事的时候不多,坏了事情的时候却不少,或好事到了他手里也会干成坏事。它源自一则民间传说。传说从前一个秀才,发奋苦读,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到了晚年,老秀才心灰意冷,放弃了追求功名,这时候却喜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成事,一个叫败事。一日,秀才要去集市上闲逛,嘱咐妻子督促二子写字,大的要写三百,小的要写二百。秀才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妻子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竟成了干不了好事,一干就坏事的意思了。为后世所引用。

【西凤酒】西凤酒,原名柳林酒,是我国十大名酒之一。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参加南洋万国赛会,获奖牌,受到各国评酒专家的交口称赞。西凤酒的名称来自一个久远的典故。传说唐代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欢送出使长安的波斯王子回国,来到扶风郡雍州(今陕西省凤翔县)的十里长亭,发现路上蜜蜂、彩蝶纷纷落地不起,非常好奇。经向路人询问,得知附近的柳林镇有一家酒坊刚从地下挖出一坛窖藏老酒,气味浓香无比,因而导致蜂蝶醉倒,卧地不起。后来郡守便把这坛美酒送给裴侍郎。裴氏非常高兴,即兴吟诗一首:送君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回朝后,裴侍郎又将这坛美酒献给高宗皇帝,从此柳林酒便身价百倍,被列为朝宴、国宴佳酿。因该酒产自西部凤翔,后来便改称西凤酒,一直沿袭至今。

【西红柿】西红柿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一种外来蔬菜。那么,外来蔬菜多了,为何单探西红柿之源呢?因为西红柿有个典故。国外传人的东西,一般用胡、番、西、洋来表述,并与国产相区别。 西红柿最初叫番茄,现在还有番茄酱美食。顾名思义,它来自番邦,大约在明代时传人中国。最初称为番柿,后来又叫西红柿,因为它的形状酷似柿子,颜色是红的,来自西洋的缘故。据记载,它的老家在南美洲秘鲁的丛林幽谷之中,它的枝叶上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所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有毒植物,艳丽的果实竞无人敢吃。当地印第安人认为只有狼才敢吃它,于是给它取名为狼桃,警示人们不要误食。直到十七世纪有个法国画家先写下了遗嘱,然后冒死吃了一只狼桃。他虽然尝到了酸甜可口的美味,但想到种种可怕的传说,仍躺在床上心惊肉跳,等候死神的降临。过了大半天,他仍旧活着,便立即爬起来把遗嘱烧掉,兴冲冲地出门告诉亲友们,狼桃无毒可以吃,且味道美极了。这一举动不亚于鲁迅笔下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这件事广泛传开,许多科学家对番茄进行研究,证明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果实。从此,番茄风行全球。

【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个什么地方,典出何处?所谓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又称为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根据佛教典籍《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地是由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读che、qu,热带海底软体动物,介壳漂亮,可作装饰品)、玛瑙七种宝物铺成,光彩照人,极其美丽。这里的树林、诸佛居住的讲堂、精舍等,全由七宝组成,光辉灿烂,富丽堂皇;这里没有行走不便的道路,到处畅通无阻;没有坑洼陷阱,可以放心涉足;在这里想吃什么,珍馐佳肴转眼就来,想穿什么衣服,也是应念而至;这里的人,个个相貌非凡,虽有身体之形,却无血脉骨肉,人人相亲相爱,相互敬如上宾。这里没有任何疾病,想活多久就活多久,这里没有丝毫的烦恼,更无矛盾冲突。不过,这个极乐世界是男性的净土,看不到一个女人,因为女人得不到解脱,她们要想到达这里,必须转为男身。怎样转为男身,只有艰苦修行才能实现变性。总之,在这里幸福之至,美妙之至,极乐世界,无可比拟。陶渊明写的世外桃源那是比不了,玉皇大帝居住的天堂大概可有一比。看来,人活着是不可能实现到达极乐世界这个梦想了,怨不得有人把死称作上西天、上天堂,再也不受罪了。

【压岁钱】春节拜年时,很多地方都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这个传统由来已久,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们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也有一种说法是,分压岁钱给孩子们,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们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古时候,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压岁钱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燕京岁时记》有记载。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一百元铜元,寓长命百岁之意。纸币广泛使用后,大人们则喜爱选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赠给孩子们以作春节礼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不断攀升,从几十元到上百上千元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自己喜欢的物品,有的还把压岁钱拿出来支援灾区。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压轴戏】压轴戏是京剧用语。现在压轴戏用来比喻引入注目、有影响的或最后出现的事件。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因为他们(外国记者)都没有逃走的必要,只消安安稳稳地睡上一晚上,便要看到改朝换代的压轴戏了。因此,许多人误认为压轴戏就是最后一出好戏,其实并非如此。 时,戏园演白天戏,中午卜二点多开锣,傍晚六点多打住,戏目有六七个甚至八九个。一般分为三段。前三出通常为新角儿或学生们演,中间两三出比较好,后三出是观众期待的最受欢迎的戏。这三段每一段的末一出做轴子前轴子、中轴子、大轴子。这是清末民初北京几家戏园子演戏的规程。所以说轴子就是最末演出的剧目,倒数第二出便成了压轴。为什么说最好的演员所演的剧目叫压轴呢?这和北京老戏班的传统有关。派戏人总是把唱工最好的戏,也就是这戏班的台柱子演员的戏,排在倒数第二出。而最末一出戏,则是全武打行的武戏(本戏班全体武行演员参加演出)。这类戏占用的时间也就是一刻钟,所谓一打散(角色上来简单地交代一下情由,就双方开打,打几个回合胜负一定,戏就结束了)。多数听戏行家、达官贵人之属,看大轴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园。有这样的一句话:轴子一上就套车。说的就是这个情况。那时没有小汽车,达官贵人看戏都是坐骡车来的。所以那年代的大轴子,又叫送客戏。真正的好戏乃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戏。

【好好先生】好好先生指那些世故圆滑、没有是非观念、凡事都说好的人。好好先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好人。那么,好好先生源自哪里呢?东汉时有一个叫司马徽的人,从不谈论别人的短处,跟入说话,无论好事坏事都说好。有人问他平安不平安,他回答说:好。有人告诉他说人家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也回答说:很好。司马徽的妻子责备他说:人家认为你有德行,所以才告诉你,你为什么听到别人的儿子死了,反而也说好呢? 司马徽说:像你这句话也很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好先生,被后世记住了。

【好色之徒】好色之徒现在多指对女色有不良企图的男子。此语典出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史载,宋玉是有名的美男子,现在要说男子长得漂亮,马上会想起貌比潘安,颜如宋玉的佳句。宋玉作为楚王身边一个文学侍臣,经常出入楚宫,和宫中佳丽们打打招呼,实属正常,无可非议。但,时任楚国大夫的登徒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提醒楚王日: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词,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大意是说宋玉长得美貌,性又多近美色,请大王禁止他出入后宫,以免是非。楚王以登徒子的话问宋玉是否好色。宋玉答日:我长得好看,受于天地父母;能说会道,学于老师;至于好色,臣从来无有。一口回绝了登徒子的指控,接下来又说了一大堆道理:天下美女,莫如楚国;楚国美女,莫如臣的家乡;家乡美女,莫如臣的东邻。东邻之女,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臣从未动过心。可证臣在后宫,身处花丛,从未产生过邪念。然后宋玉话锋一转,登徒子则不然,他的妻子又矮又丑,他还能喜爱,使生五子,何况面对佳丽呼,他能不心存非分之想吗?请大王详察,我们二人到底谁为好色之徒者矣,登徒子是恶人先告状。可悲,登徒子捕风捉影,本是模范丈夫,就因为名字带一徒字,反倒落了个好色之徒。这也是咎由自取。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此俗语意思明白,无需解释,流传极广。典出宋代道原《是德传灯录-卷十二寿州绍宗禅师》: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此俗语源出一处,流却很多,早被古人引用。如,《水浒传》: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道了,只瞒武大一个不知。再如,评书说道:赵匡胤年轻时喜欢打抱不平,行侠仗义,是个好管闲事的祖宗,闯没头祸的太岁。一日,赵匡胤救了被强盗抢走的京娘,并护送回家,京娘父母喜出望外,杀猪设宴款待赵公子。其兄与父私下商议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妹子被强人劫去,今日跟这汉子回来,人无利己,谁肯起早,想必他与妹妹早有私情。妹子经了许多风波,又有谁聘她?不如招这汉子为婿。谁知亲没结成,气跑了赵匡胤,京娘为证清白自缢而死。

【在劫难逃】在劫难逃形容遇到不可解决或无法挽救的灾难。这个词语的中心词是劫,劫是佛教用语,表示时间极长,同一刹那相反。古印度传说认为,世界经过若干万年就要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就叫做劫,也叫劫波。关于劫的长短,各佛经说法不一,但总的说来,一劫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叫做四劫。到坏劫时,将会有水、火、风三灾出现,最后世界归于毁灭。也有说法认为,劫分为大劫、中劫、小劫。一大劫包括八十中劫,一中劫包括两小劫,而每小劫则为一增(人寿自f一岁开始,每百岁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或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岁减一岁,减至十岁)的时间。这样看来,将永远恢复不了的东西比喻为万劫不复还真是恰当。如果遇到四劫当中的坏劫,当然是在劫难逃了。

【执法如山】对刚直不阿、秉公执法的法官,人们赞誉他们执法如山。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呢?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冬十一月,太平公主赴雍州游玩,相中了当地寺院里的一盘水磨,未经寺院和尚同意,即吩咐随从运往京城,归为已有。寺院和尚迫于太平公主的权势,不敢当面阻拦,立即告到雍州司户李元绒那里。司户是个比七品芝麻官还要小的小吏。但李元绒不畏权势,公正刚直,当即受理此案。经查,该水磨确系寺院合法财产,太平公主无权霸占。随即将水磨判归寺院;这一判决,吓坏了李元绒的顶头上司,一向趋附权贵的雍州刺史窦怀贞。他即刻命令李元绒将水磨改判给太平公主。李元绒对这种恃强凌弱、媚上斯下的行径无比愤慨。二话不说,当即挥笔在原判决书的空白之处写南山可移,此判无动八个大字,坚决维持了原判。后世将这八个字逐渐浓缩成执法如山四个字。

【有板有眼】有板有眼指做事稳妥、不毛糙、按部就班地进行。它源于戏曲中的音乐节拍。明王骥德《曲辞》中说: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板就是板式。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其中,节拍为2/4的叫一板一眼,节拍为3/4的叫一板两眼,节拍为4/4的叫一板三眼。如果演唱者节奏感差,强弱不分明,不是抢板,就是滑板,即掉板。所以将有板有眼一词指的唱腔合乎节拍,引申为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合规矩。

【有志者事竞成】指有坚强意志的人事业终究能够成功。典出《后汉书耿弁传》。东汉初年,山东豪强张步占据青州十二郡,势力强大而且气焰十分嚣张,光武帝刘秀派大将耿弁前去讨伐。耿弁顽强作战,接连获胜。在战斗中,耿弁被箭射中大腿,他强忍剧痛,悄悄拔刀把箭截断后继续战斗,耿终击溃张步。刘秀大喜,亲自到临淄慰劳军队,并夸赞耿弁说:将军从前在南阳时曾主动请战,当时我担心难以成功,便没答应。现在看来,将军是有志者事竞成啊!从此留下这句名言。

【有眼不识泰山】此语比喻有眼不认识重要人物。这一俗语,源起两处。一是来自传说故事。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不是指山东的那座泰山。关于它的来历,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相传,有个名叫泰山的人,曾是古代著名大木匠鲁班的徒弟。因他总爱别出心裁,惹恼了师傅,终被逐出了班门。事过一年多,鲁班无意中在集市上看到一种精巧的家具,赞叹不绝。一打听,方知这家具原是被他逐出的泰山所制。为此,鲁班自愧不如,慨然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在泰山一带的民间。二是来自文献。在文献记载中,泰山不是人名,而是山名,就是五岳之尊的泰山。《诗经》有泰山岩岩,鲁邦其赡之诗句,何止鲁邦,它是华夏民族高山仰止之泰山。然而,有眼不识泰山则源自西晋的刘伶,他在《酒德颂》中有云: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熟视不睹泰山之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有缘千里来相会】此语源自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苏州一大户人家的女儿叫席盼盼。一次,她去紫金庵烧香,回来时发现髻上的一支宝簪不见了。而这簪是席盼盼家的祖传之物,所以只好贴出告示,重赏拾到簪者。有一天,一位广东客商肩驮一猿来到紫金庵门前,看到告示后也没在意,心想,这种好事也轮不到自己。就准备在庵前人多的地方做点小生意。没承想猿将一支簪交给了他。原来,那天盼盼的簪被树枝钩住了。还是猴子眼尖,就爬到树上摘了下来。客商将簪送到席家。席家见客商一表人才,又没结婚,就将盼盼许配给他,择吉日完婚。不料,猿偷吃了厨房的东西,客商一气之下将猿杀死了。一对新人入了洞房,新娘听说簪是猿找到的,就说:女方媒人是簪,男方媒人是猿,应该谢谢猿。可是,新郎却说,猿被他杀了。新娘一听非常生气,责骂客商伤天害理,说:我们是有猿千里来相会,无猿对面不相逢。还将新郎赶出洞房,婚事告吹。由于猿和缘是谐音,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就从中演化和引申出来。

关于俗语的句子_民间俗语


关于俗语的句子_民间俗语_

【酷】酷在199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是当残酷;程度深、极解释,如酷吏,还没有现在流行的新义,说明它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而且使用频率相当高,是青年们追捧的一个热词。 酷是英文C。l的音译,原意为凉爽、冷静,后被引申为无热情、不激动或真棒、好极了、帅气等表示惊喜和赞美、羡慕之意。这个词还意味着有品位的、潇洒的、出色的,它在美国青少年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后来,中国的港台地区媒体把其音译为酷,在20世纪90年代末传人中国大陆并广泛流行起来。如赵本山在春晚演出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有句台词:我年轻那会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呆了、酷毙了。

【辕门】辕门是古代的军营之门。如京剧《辕门斩子》,因杨宗保在两军阵前私自招亲,其父杨六郎在辕门怒而斩子,后被众将劝解而得救。此词源出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代,两军作战是在马拉着的战车上进行的。当军队宿营或驻扎时,为防止敌人袭扰攻击,兵士们就将战车围成圆形以为屏障。为了便于出入,就在合适的位置留有出口,则以两车相向成为门,因车辕相对,故名辕门。由于约定俗成,因袭相传,由车战转为马战,虽战车早被淘汰,凡遇安营扎寨,仍用辕门一词,并推而广之,把一些高级军事衙署的正门也称辕门了。

【酸奶】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料,它源于保加利亚,成于西班牙商人。很久以前,以游牧为主的色雷斯人常常背着灌满羊奶的皮囊随畜群在大草原上游荡。由于气温、体温的作用及其他原因,皮囊中的奶常变馊而呈渣状,少量这样的奶倒人煮过的奶中,煮过的奶很快变酸。这即是最早的酸奶。 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伊缅奇尼科夫在研究人类长寿问题时,发现保加利亚人百岁老人竟占到千分之四,而这些高龄人都爱喝酸奶。他断定喝酸奶是使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缅奇尼科夫经过研究发现,酸奶中有一种能有效消灭大肠内腐败细菌的杆菌,他将其命名为保加利亚乳酸杆菌。这一研究成果使西班牙商人伊萨克卡拉索受到启发,他开始生产酸奶。最初他把酸奶当做药品在药房销售,但生意并不理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建立了一家酸奶厂,并大作广告,不久便使酸奶风靡世界。

【榜眼】榜眼指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第二名。它为什么叫榜眼,又产生于何时? 榜眼的称呼在北宋才开始出现。北宋年间的殿试规则是,进士一甲只钦点三人,并规定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为榜眼。第二、三名之所以同为榜眼,是因为填进士榜时,第一名状元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参见皇帝时,第一名状元在前面正中,第二、三名分立状元身后的左右位置,也如同身体的两只眼睛,故以榜眼称呼第二,三名进士。到北宋后期,为对殿试中的第二、三名进士有所区别,人们便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之为探花。榜眼则成为第二名进士的专称。

【槑】槑,最近在网络流行语中十分走红,出现频率非常高。有人觉得在日常调侃中讽刺别人呆已觉不够,开始用双呆槑,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比呆还呆,超级呆。那么,槑真的很呆吗?它不仅不呆,而且很俏,很香,很招人喜欢。 髁字由俩呆组成,但并不读dai,而读me1,音同梅,槑是梅的异体字。《康熙字典》里这样解释:髁即梅。其形: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其神:任他桃李争观赏,不为繁华易素心。毛泽东曾赞誉它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至今,在开封包公祠的匾额上还有槑这个字,其匾为槑花堂,即梅花堂。用槑喻包公的品格,傲雪斗霜。网络上见字起义(谚语日秀才识字识半边)的髁与古写梅字的槑,其义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字典上守住其义,网络上任其立异,它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各有归宿吧!

【馒头】馒头是中国人的主食,特别是中原地区和北方。现在商品流通快捷方便,南方人也吃馒头,北方人照吃大米。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记载,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人酵面中,令松松然也。可见发面古已有之。有了发酵的面起饼,不愁没有馒头。但馒头的来历却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平蛮回到泸水,忽然阴云布合,狂风骤起,兵不能渡,回报孔明。孔明问孟获,获日:泸水原有猖神为祸,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风平浪静,境内丰熟。孔明日: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有主意。遂命行厨宰杀牛羊,和面为剂,塑成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后明人郎英《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至清代,馒头的叫法发生了变化。北方把没有馅的称为馒头,有馅的称为包子。而南方则把有馅的称为馒头,无馅者也叫做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日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直到现在,馒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在北方,对没有馅的馒头,有称作馍、卷子的。在南方,对有馅的馒头,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但,馒头之称南北皆通,而馍、卷子、面兜子、汤包都是地方性称谓。

【寡人】古代皇帝自称寡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寡人就是寡德之人的意思,是古代君王的一种谦称,意思是说自己无能无德,有负臣民的重托。应该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一种谦虚的姿态。但实际上明君不多,暴君、昏君却不少,同称寡人。作为皇帝专称的寡人,有一个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可以自称寡人的人很多《礼记曲礼下》记载:诸侯见天子,日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日寡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问蔺相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除此之外,士大夫也有自称寡人的。《世说新语》中: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到了唐代,寡人成了皇帝自称,其他身份的人都不能自称寡人了。

【寡妇年】无立春节气的年份南方叫盲年,北方则俗称寡妇年。民间流传寡妇年结婚不吉利,因此,无春之年的前一年末青年男女结婚的扎堆,而在无春之年结婚的较少。那么,寡妇年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古人崇信阴阳,在古人的观念中,阳是天,是男;阴是地,是女。一年四季都与阴阳相配,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于是分别为少男、老父、少女、老母。天地万物的化育,与男女交媾生殖类同。春天阴阳平衡,就好比男女的和谐,正是生育季节。无立春之年被称为寡妇年,与古人的上述认识有关。一年之中无立春,即无阳气来临。无阳为孤阴,不生。于是,无阳,即无男相配,自然就是寡妇。所谓寡妇年,来由在此。其实,某年中无立春并非天道。而阳历是年年有春,无春之年只存在于阴历,因为阴历闰年有13个月,这就造成可能一年之中无春的年份。因此,寡妇年的说法纯属附会。

【蜜月】新婚是幸福的,人们把新婚用甜蜜来形容,称为蜜月,极为贴切。那么,它与蜜有关系吗?公元6世纪时的爱尔兰有个叫克尔特郡的部落,部落首领有个女儿名叫爱丽丝。爱丽丝天生丽质,既美丽又大方,王公贵族的公子们纷纷向她求婚。爱丽丝爱吃蜜糖,那些向她求婚的王公贵族就纷纷挑选上等的蜂蜜送给她。后来,爱丽丝爱上了一位年轻英俊、温柔且英勇的王子。于是,她叫人把那些送来的蜂蜜酿成了香甜可口蜜酒,等到结婚那天用来款待所有的来宾。但蜜酒多得婚宴上都没喝完,这对幸福的夫妻又喝了一个月才把它喝完。新婚佳期,王子和公主喝着香甜的蜜酒,幸福极了。因此,他们将新婚的第一个月称为蜜月。后来,人们便用这个词来表示结婚之后,夫妻共同度过的第一个月。

【敲门砖】敲门砖比喻以不正当方法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那么,敲门砖是怎么来的呢?它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张公子去拜访李公子,他在李公子的庭院外拍了好一阵门也无人应声。原来李公子读书太专心了,没听到张公子叫门。张公子因拍了半天也不见李公子来开门,心中十分不快,转身正要回府,却一眼看见了墙角的几块砖头。于是灵机一动,抄起一块对着门猛敲起来。这回李公子可听见敲门声了,心里一惊,以为出什么大事了,他急忙起身去开门,只见张公子倚在门边。李公子奇怪地问:出什么事了?张公子平静地说:没出什么事,我闲着无事,特意来拜访你。李公子又问:你刚才用何物敲门?声音如此之大。张公子回答说: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一块敲门砖。李公子大惑不解:张公子访友还要专门带上敲门砖?张公子瞥了一眼墙角,笑道:敲门砖随处可捡,也可随手可扔,很是方便。这时,李公子才恍然大悟。后来,人们就把借以谋取名利的手段比喻为敲门砖。属贬义。

【敲边鼓】敲边鼓比喻从旁协助,帮人说话。这个俗语源自打击乐鼓乐。敲边鼓,是音乐表现手段之一。敲鼓,可以敲鼓心,也可以敲鼓边,两者音色不同,音量不等,可以造成鲜明的对比。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可以通通通地敲得电闪雷鸣,也可以笃笃笃地敲得蹄轻马疾,这才能体现出作品的饱满和丰富。京剧中有二出戏特别突出击鼓场面,一出是《击鼓骂曹》,另一出是《抗金兵》。两出戏都有敲鼓边的动作,尤其是《抗金兵》中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击鼓助战一场戏,演得淋漓尽致,敲鼓心和敲鼓边结合,敲得错落有致,节奏明快,鼓舞士气,一鼓作气,战胜了金兵。鼓乐以敲鼓心为主,辅以敲鼓边,音乐感更强,效果更好。所以,用敲边鼓比喻帮人说话,十分形象。

【敲竹杠】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钱财。敲竹杠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是清朝末年,各水陆要冲设置关卡,查禁烟土,但禁而不绝。烟贩挖空心思把烟土藏在竹制的船篙里,随船从水路运往各地。一天,一艘商船驶至浙江绍兴码头时,缉私官带人上船检查,查遍船舱每个角落,未发现烟土。这时,一个老师爷吸着长烟袋,缓步走到船艄,信手在船篙上敲敲烟灰,烟袋锅儿敲得竹篙笃笃直响。船上商贩心中有鬼,吓得面如土色,以为师爷已经看透了秘密,慌忙掏出大把银子悄悄塞给他,请求包涵。他这一举动,倒把师爷闹糊涂了,还是师爷脑筋转得快,看了看竹杠,这才笑纳了银子,将船放行。从此,敲竹杠就成了讹诈财物的代名词。二说是清代末年,市上小额交易都是用铜钱,店家接钱便丢在用竹杠做的钱筒中,晚上结账时倒出来盘点。当时上海有家店铺,老板很滑头,对待陌生主顾常常随意提价。每当伙计接待陌生顾客时,店主以敲竹杠为暗号,敲一下提价一成,坑骗顾客。三说是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对外通商码头,中外客商云集。当时外滩的十六铺码头是国内各路客商的交汇地,一些外埠的小商贩,白天经商,夜晚为了节省开支就在码头附近路边屋檐下打地铺过夜。这就为警察局的巡捕和一些地痞流氓提供了生财的机会。他们以维护治安为由,向小商贩勒索钱财。小商贩就动脑筋把铜板、银元、纸币藏在挑运货物的抬杠里。可时间一长,被巡捕和地痞流氓知道了内情,不交所谓的保护费就敲敲商贩的竹杠或抬棒。小商贩们惹不起这些歹人,破财免灾,就从杠棒中倒出些银两来开路。从此敲竹杠成了强行勒索的代称。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俗语比喻接受别人的救助要加倍报答,以示感恩。那么,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最早出现在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来源于明朝的一个故事。明朝后期,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宦官当道,廷臣结党,派系林立。历城一县令,看破时局,无奈之下愤而离职到神通寺出家,法号兴公。年轻女儿放心不下父亲,怕父亲受苦,生活不能自理,也跟随而来。按寺内规矩,男女不能同居,她便进入距离父亲不远的涌泉庵削发为尼,法号明喜。为方便替父亲洗衣服,明喜随后建了一座单层方形坐北朝南的塔,把为父亲洗好的衣服按约定时间送往塔内,随后父亲再将衣服拿走。当人们问起这样做的原因时,她说:父亲的养育之恩我们必须好好回报,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真是不折不扣的孝女,人们无不被她这种报恩方式所感动。为了纪念这位女子,后来人们把神通寺后的泉起名为滴水泉,明喜为父亲洗衣服的泉为涌泉。于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俗语在民间传开了。至今还被人们广为引用。

【醋】醋是深受大众喜欢的一种带酸性调味品,有开胃降压之功效。那么,醋是谁发明的呢?自古就有杜康造酒儿造醋的民间传说。杜康,夏朝山西运城人,众所周知,他是我国最早的酿酒家。杜康的儿子黑塔率族移居今江苏镇江一带,在长江边的渔港设了一家作坊,并用水浸泡酒糟,每天翻缸。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时,当他揭开缸盖后,一股特殊的香味扑鼻而来,他尝了尝缸中的酒糟水,酸中带甜,味道还不错。他在煮菜的时候放了一点儿,菜味可口,令人食欲大增。于是黑塔便把廿一日加了个酉字,将这种酸汁命名为醋。据说,至今镇江恒顺酱醋厂制醋的时间还是二十一天。

【嘉年华】嘉年华这个词现在使用频率很高,什么汽车嘉年华、房产嘉年华,还有以嘉年华命名的大型娱乐场所和活动等等。那么,嘉年华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嘉年华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四十天没给耶稣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四十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四十天时问作为斋戒及忏悔的日子。这四十天中,人们不能食肉,不能娱乐。所以在斋戒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等联欢活动,纵情欢乐,以应付抵消即将来临的沉闷。这就是传统的狂欢节,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节日。嘉年华最初译名是狂欢节,狂欢节这个意译,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后来,狂欢节传到香港,有人又将它改译为嘉年华。但是,相对于狂欢节而言,嘉年华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显得优雅文气,似乎与热烈狂放的气氛不符。不过,事实也如此,狂欢节到香港后,已经变得比较文雅温和,与巴西式的狂欢节殊途异趣,大不相同了。 嘉年华是西风东渐的产物。

【橄榄枝】橄榄枝即油橄榄的枝叶。西方常用作和平的象征。这一用法的产生,要从《圣经》说起。《圣经旧约创世纪》载,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后,人类繁衍生息,数量越来越多。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的尽都是恶,使地上充满了强暴。上帝为此而愤怒,决心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由于诺亚是义人(无罪的人),上帝不忍让他一家人与众恶人一同被除灭,就指示诺亚造一只方舟,带领全家及各种成对的飞禽走兽进入方舟保命。 当诺亚600岁,2月17日那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水势浩大,持续涨了一百五十天。诺亚放出鸽子,试探洪水情况,其时天下滔滔,鸽子无法落地,便又飞回了方舟。七天以后,诺亚又一次放飞鸽子,晚上鸽子回来时,嘴里叼着一片橄榄叶,诺亚由此获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来,人们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双方交战,一方愿意和解,便可说伸出橄榄枝。鸽子也成了和平的象征,称为和平鸽。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俗语的意思是事情看似如此,其实另有他图。它源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别号醉翁。他在散文写作上成就颇高,《醉翁亭记》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当滁州太守时写的。滁州州署在今安徽滁县,县城西南有风景秀丽的琅邪山;山中有泉,名酿泉;泉旁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修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了取了个名字,叫做醉翁亭。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呢?他在《醉翁亭记》这篇文章里,道出了缘由。原来欧阳修常与朋友相约来此饮酒,欧阳修年岁大了,饮一点便酩酊大醉,他便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别号。欧阳修酒量不大,很容易醉,那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后来,人们大多只用前半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忘却了在乎山水之间也。作为俗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转义了。

【墨守】墨守意为固执不知改变,如墨守成规。现在墨守一般用作贬义,而在当初,可具有积极意义。 墨守原意指战国时的墨翟守城术,后因称牢固防守为墨翟之守。源出战国时期《墨子公输》。战国时期,公输盘(鲁班)应邀赴楚国帮其作战,楚国因为公输盘(鲁班)会制造攻城云梯,能在战争中取胜,决定攻打宋国。著名思想家墨翟听到这一消息,马上从齐国赶到楚国去劝阻,楚王于是让墨翟与公输盘做攻守演习。墨翟解下衣带作城墙,用木片做武器,作为守城一方。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围有余(《墨子公输》)。意思是说,公输盘多次作攻城的机巧变化,被墨翟多次戳穿给挡回去了;公输盘攻城的器械已尽,而墨翟的守城计策还没有用完。也就是说墨翟更胜一筹。楚王看到没有取胜的把握,便改变了攻打宋国的计划。由此,后人遂把牢守、固守称为墨守,是对墨翟的肯定和赞扬。不过,墨守今天已不再指守城,而多借此喻固执己见,不肯改进,不求进取。

【靠山】靠山比喻可以依靠的人或集体。这个词出自诗仙李白之口。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宠信胡人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竞要提升他为宰相。右相杨国忠知道后,便向皇上进谏不要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禄山。玄宗于是就不让张洎拟定提升安禄山的诏书了。张洎和安禄山是好朋友,就把这事告诉了安禄山,从此,安禄山和杨国忠成了死对头。后来处死杨国忠的罪状之一就是逼反安禄山。一次,张洎与在京任职的大诗人李白谈起了与安禄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讳地说:我看胡儿有谋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时会连累你的,你万万不可靠山(指安禄山)!还是靠近皇上吧!张洎听了好友李白的劝告,疏远了安禄山。不久,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唐,一度占领了长安,赶跑了皇帝,动摇了唐朝的根基,自此,唐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平定后,张洎深有感触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靠山一词,从此流传下来。这个靠山来路不正,所以现在用起来多含贬义。

【靠右行】靠右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交通规则(火车除外),它源自欧洲。古代欧洲军队在路上相遇时,就有靠右边走的规定,这是为了避免右手执的武器造成碰撞发生误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罗伯斯庇尔发布命令,所有巴黎的马车和行人一律靠右边行驶。后来被拿破仑征服过的欧洲国家,如瑞士、德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等,相继实行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后来,全世界多数国家采纳了这一交通规则。

【瘪三】《现代汉语词典》对瘪三的注释是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常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为瘪三,他们通常是极瘦的。 到底瘪三一词从何而来?近年国内有些学者找出了根据,原来是较早接触洋文化的沪人,以英语拿来再创造的杰作。英文penniless是一分钱也没有,清末被上海人音译成毕的生,后又将毕的生改称为中国风味的瘪三了。上海人形容此类干瘪流浪男童,或辱骂猥琐偷摸之人,说声瘪三等于描绘了他的形态相貌,讥讽之意顿可意会,呼之欲出,妙不可言。在上海风行几年后,民国二十五年便被语言学家黎锦熙编纂的《国语词典》收入词条了。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评有些干部喜欢写谁都不爱看的蹩脚文章,称其谓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加速了此词推广。

【糊涂虫】糊涂虫喻指那些不明事理,对事情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的人。它源自古代的一个传说。据说从前有个县官,审判案子不明是非,老百姓都很怨恨他,把他叫做糊涂虫,并且作了打油诗来讽到他。县官不知道这是讽刺自己,反而下令捉拿糊涂虫,而且下令务必在三日之内捉到三个糊涂虫,少一个也不行。公差们发现一个头顶包袱、骑在马背上的人,感到很奇怪,就问:你为什么不把包袱放在马身上?那人回答说:我担心马驮得太重,顶在我头上,可以节省马力。公差一听这话,就说:这个人可以算一个糊涂虫了,带他去见官!公差们走到城门口,见一个手拿竹竿的人想进城,竖着拿城门太低,横着拿诚门太窄,就是进不去。公差只好先拿他们两个去交差。县官听了公差的报告,对拿竹竿的说你为什么不把竹竿锯成两截拿进城来?公差们一听,说:报告老爷,第三个糊涂虫查到了。县官忙问:是谁,快给我拿来!公差们说:等下一任县太爷来了,我们就把他抓起来。 糊涂虫县官能当下去,清醒的郑板桥却当不下去,难怪郑板桥说难得糊涂。

【熟能生巧】熟能生巧这个俗语是指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 熟能生巧源自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书中记载在北宋时期有个射箭能手叫陈尧咨,射箭百发百中,观看的人无不拍手叫绝。但有一个卖油的老头却不以为然,老头说,你不过是手法熟练而已,和我倒油的道理是一样的。说着取出油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口上,舀一勺油倒向葫芦口,只见油如细丝穿过钱眼,而钱眼四周没有沾一点油,看的人都惊呆了,陈尧咨也佩服不已。老头却说:我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唯手熟尔。这就是熟能生巧的源头。今天人们常用熟能生巧来形容高超的技艺来自持之以恒地勤学苦练,没有捷径。

【薪水】薪水在古代指俸禄,在现在指工资。那么,古今的收人为什么叫薪水呢?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金银或钱币)将俸禄发给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月费等。而最早将俸禄称为薪水的是在魏晋六朝时。《魏书卢昶传》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开支的费用。而明代将俸禄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现代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如长工资叫提薪。

【镜子】镜子,人们天天在使用,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当然,水是天然的镜子,有诗曰:投石刺破水中天;有寓言日:猴子捞月亮。讲的都是水的照影作用。那么,作为实物的镜子,是怎么来的呢?它经历了石镜、铜镜、玻璃镜三种形态。据传说,女娲补天时得到一种黑曜石,经打磨而成石镜,这便是最早的镜子。这种上古时期传说的石镜,被现代技术所证实,装修用的大理石、花岗岩经过抛光后都光亮如镜。第二种形态金属镜随着青铜器的发明而产生,有出土实物为证。从出土的铜镜来看,唐代较多。当时,铜镜已较普及。史书有载,魏征谏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文物和史料记载相印证,那时铜镜已经相当普及。直到近代玻璃的发明,取代了金属镜。

【磨洋工】磨洋工一词,一般多指消极怠工,干活磨磨蹭蹭。但它原来的含义不含有磨蹭、懒散的意思,而是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房屋,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砖,就是对砖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共耗资500万美元,占地33公顷,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这项工程是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人称之为洋工。协和医院有主楼14座,又都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而且工程质量要求很高,需要耐心、细致,慢工出细活,耗时很长,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磨洋工可不是应付洋人,是转义为贬义。

【戴高帽】戴高帽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那么,戴高帽从何而来呢?先从高帽说起。古代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叫冠。太子、王侯戴七寸高的远游冠;宫廷儒生们戴前面七寸后面三寸的进贤冠。可见帽子代表了人们的身份和等级。后来,虽各朝代规定不同,但帽子的高低大小尺寸,装饰华丽与否,多与等级相关。那么,戴高帽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北史》记载:宗道晖喜好戴高帽,穿大木屐。州官来上任时,他戴高帽穿大木屐去拜见,自言学识可与三公比。后来,人们对妄自尊大或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叫做好戴高帽;而以吹捧、恭维别人叫做给人戴高帽。清代俞樾写过一段笑话:一位京都小官到外地做官,出任前他去向他的老师告别。老师嘱咐说:外地的官不好当,要处处当心啊!此人说:不怕,我已备了百顶高帽,逢人赠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意见不合而闹矛盾吧? 老师生气地说:吾等之人以正直之理待人,怎能用这种庸俗手段?此人赶忙进言道:天下如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屈指有几?老师听后,点头赞同道:你的话,确也不无道理。你还是有些见识。此人告别出门,叹道:高帽只剩九十九顶了。

【糟糠之妻】糟糠之妻比喻共患难的妻子。并非一传统相声中将糟糠之妻说成是如同糟糠一样的妻子。 糟糠之妻出自《后汉书宋弘传》,据载:(光武帝)谓弘日: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日: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说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与他的大臣宋弘之间的一段对话。当时,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丈夫去世,刘秀希望她在满朝文武大臣之中再物色一位合适的丈夫,结束寡居生活。湖阳公主心仪宋弘,认为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请刘秀代为牵线。宋弘是光武朝的名臣,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敢谏。先后为汉室推荐和选拔贤能之士三十多人,其中有官居相位的。虽然深得光武帝的信任和器重,但他并未因此而骄逸。难怪湖阳公主看中这样一位品行公正的大臣。可刘秀也不好挑明了直说,就委婉地向宋弘试探贵易交,富易妻的反应。宋弘听出了弦外之音,婉拒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保全了大家的面子。糟糠是指谷皮等粗劣的食物,贫者常以此充饥。糟糠之妻不下堂是说贫贱时一起吃糠菜、共患难的妻子不可遗弃。从此,后世就将共患难的妻子直接称为糟糠了。

【孺子牛】孺子牛现在用来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此典出自《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子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的孺子,乃春秋时齐景公的幼子荼的名字。史载齐景公非常宠爱孺子,有一次他在后官逗孺子玩耍,自己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孺子当牛骑。孺子正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了下来,那绳子一下子把齐景公的牙齿给挂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对孺子的宠爱有加。可见父爱无疆。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将其点化,把父爱升华为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鹰犬、爪牙】鹰犬、爪牙用来指匪首或反动集团的党羽或帮凶。 鹰犬、爪牙本义是褒义词,鹰犬表示为主忠诚,爪牙则意指国之利器。飞将军李广一次闯了祸,上书向武帝请罪,武帝回答说: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此外,禁卫军的将官又称作爪牙官,比喻他们就像鸟兽的爪牙一样,是保护自我的主要手段。东汉陈龟,被任为度辽将军,前去抵御边患,临行前上疏,自称驰骋边陲,展鹰犬之用。袁绍向献帝上疏,称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等等,都是自表忠心的。后来,鹰犬、爪牙逐渐演变成反面的词汇,变成了坏人的帮凶。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一俗语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面。此俗语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王母娘娘的后花园内恰巧遇见鹅仙女,被其美丽所倾倒,大动凡心,遭鹅仙女呵斥并状告至王母娘娘处。王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嫦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罚其下界为蟾蜍(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癞蛤蟆体内。王母娘娘悔其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璧归赵,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由此而来。

【麒麟送子】麒麟送子是古代一种生育观念。据说,祈祷麒麟的出现就能够得到儿子,保证香火的顺利传递。这种风俗源自孔子的诞生。麒麟,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祥瑞,最早出现在《礼记》中,与凤、龟和龙并称为吉祥四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介绍麒麟的:麒麟分雌雄,雄的名麒,雌的名麟,性情温和,从不伤害人和牲畜,更不任意践踏花草,因而被人们称为仁兽。它的形状像鹿,尾如牛尾,雄的长独角,雌的没有角,口中可以吐火,声音如雷声。它的出现能给天下带来太平,给人们带来好运,使家族人丁兴旺。因而在民间有麒麟送子的说法。据传,孔父和孔母只有一个儿子,腿脚有疾病,活动起来不方便,不能继承祀事。夫妻二人感到非常遗憾,想再生个儿子,于是到尼山祈祷,希望能再为孔家增加人口,保证孔家香火能永不熄灭。有天夜里,一头麒麟踱进阙里,举止优雅,不慌不忙从嘴里吐出一方帛,上面写着文字: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徵在贤明。第二天麒麟不见了,孔家有个孩子呱呱坠地,这就是仲尼,于是麒麟送子的消息在民间也就传开了。哪家有不育的妇女,就扶着载有小孩的纸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转一圈,就能喜得贵子了。这一传说,代代相传,至今还能看到麒麟送子图。

【露马脚】现代人们用露马脚来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关于露马脚,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明太祖朱元璋原是布衣,家境十分贫寒,参军后与一位在军中长大的姓马的姑娘结婚。马氏聪明贤惠,相貌也不错。朱元璋当了皇帝,马氏夫人被封为皇后。马皇后苦尽甘来,尽享荣华富,但也有令她苦恼的隐衷。她深居简出,每当与外人接触时,总是长裙拖地,把双脚盖住。原来这位皇后,没有缠足,长有一双天足。在封建时代,女子大脚,本来就是一大忌讳,何况皇后呢?一天,马皇后坐轿到金陵街头,当然她不会忘记隐藏那双天足,不料一阵大风掀起了轿帘,马皇后的脚露出来了。消息不胫而走,轰动了金陵城。于是露马脚一词就像一阵风刮到了民间。这是露马脚一词来源的主流说法,影响很广。

【囍】囍又称双喜。我国男女青年结婚时,有个习俗,都喜欢在新房内外乃至家具上贴着大红囍字,以示吉利。现在,更有甚者,结婚时将斗大的囍字贴于巷口两侧或住宅小区门口的两侧,以示隆重或迎亲路标。说到这个囍字的来历,传说源自北宋宰相王安石。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进京赶考,路过马家镇时,刚好碰到马员外之女出联择婿,在走马灯上写着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上联。这时王安石正忙于赶考,未及细想,便上京去了。王安石在科场中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时,主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不觉心里一亮,便以马员外之女招婿的上联作对。主考官见对得珠联璧合,遂赞叹不已。考试完毕,王安石在归途中喜气洋洋,踌躇满志。途经马家镇时,见那悬联仍无人对出下联。此时,王安石便把主考大人出的上联作下联以对。马员外一看十分满意,当下即以女相许,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新婚之日,正当新郎新娘欢欢喜喜拜天地时,忽有探马来报:恭喜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马员外听后高兴万分,遂命重开酒宴,以示庆贺。王安石双喜临门,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豪兴大发,便在洞房雪白的墙上,并排而工整地书写了两个大红的喜字。双喜(囍)一出,更加喜庆,效果绝佳。从此,结婚贴红囍字的习俗,就在民间流行开了。

关于合作的名言


1.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2.不用花心思打造明星团队,团队即是可以和自己脚踏实地将事情推进者。 马云

3.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4.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叔本华

5.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佚名

6.刀鞘保护刀的犀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泰戈尔

7.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佚名

8.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9.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莎士比亚

10.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11.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 基本保证。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毛泽东

12.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歌德

13.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卢瑟福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力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成功的保证。列宁

15.民齐者强。荀况

16.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17.人们塑造组织,而组织成型后就换为组织塑造我们了。丘吉尔

18.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19.人是要有赞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毛泽东

20.人心齐,泰山移。佚名

21.如果我用个人的能力,可以赚一个亿,可能100%是我的;但我用十个人的时候,我们可能赚到十个亿,可能我只有10%,我同样是一个亿,但我们的事业变大了。张近东

22.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23.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佚名

24.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25.谁若觉得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恸。集体什么时候都能进步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

26.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恸。奥斯特洛夫斯基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28.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2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欧文

30.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31.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32.为了进行奋斗,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气力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

33.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34.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佚名

35.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供给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歌德

36.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气力。马克思

37.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38.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39.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干最有气力。雷锋

40.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王杰

41.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家庭,团结最为珍贵。人们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应该在对话与和谐中寻求基本一致,这样国家才能前进。希拉克

42.一个机会摆在大家面前,平等情况下如何选择一个潜在的赢家,能够把握这个机会。这个过程中,在国内很多投资者都反复强调团队,其实的确如此。商业模式本身是在那里,如何找到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团队,在短期内以一个比人低的成本、比人快的速度达到规模效益,这个是对团队非常大的考验。计越

4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44.一只山羊被狼吃掉,十只山羊把狼吓跑。佚名

45.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寓言》

46.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追随本阶级的优异人物前进,成功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47.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

读了“关于合作的俗语”,您get到快乐和感悟了吗?这些短句很有收藏的价值,值得您发发朋友圈。j458.com小编推荐您阅读关于七夕的诗句对联俗语,希望您喜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1739702.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什么样的花卉影响家庭风水运势
下一篇 : 搞笑生日空间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