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语文学习中,诗词是必不可少的,阅读古典诗词,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您绝对不会忘记的古诗是那一句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杜甫 琴台,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琴台》

作者:杜甫

原文: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所作。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起首凌空而下,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着墨,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司马相如晚年退居茂陵,这里以地名指代相如。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而对文君仍然怀着热烈的爱,一如当初,丝毫没有衰减。短短二句,如仇兆鳌说:病后犹爱,言钟情之至。(《杜诗详注》)还有人评论说:言茂陵多病后,尚爱文君,其文采风流,固足以传闻后世矣。(《杜诗直解》)诗的起笔不同寻常,用相如、文君晚年的相爱弥深,暗点他们当年琴心相结的爱情的美好。

酒肆人间世一句,笔锋陡转,从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司马相如因爱慕蜀地富人卓王孙孀居的女儿文君,在琴台上弹《凤求凰》的琴曲以通意,文君为琴音所动,夜奔相如。这事遭到卓王孙的竭力反对,不给他们任何嫁妆和财礼,但两人决不屈服。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夫妻俩便开了个酒店,以卖酒营生。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褌(即围裙,形如犊鼻),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富户千金,竟以酒肆来蔑视世俗礼法,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诗人对此情不自禁地表示了赞赏。琴台日暮云句,则又回到诗人远眺之所见,景中有情,耐人寻味。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默默徘徊于琴台之上,眺望暮霭碧云,心中自有多少追怀歆羡之情!日暮云用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语,感慨今日空见琴台,文君安在?引出下联对野花、蔓草的联翩浮想。这一联,诗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酒肆、琴台这两个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体现了相如那种倜傥慢世的性格,又表现出他与文君爱情的执着。前四句诗,在大开大阖、陡起陡转的叙写中,从晚年回溯到年轻时代,从追怀古迹到心中思慕,纵横驰骋,而又紧相钩连,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两句,再现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则伴随文君的出现而不写自见。两句是从琴台日暮云的抬头仰观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台旁一丛丛美丽的野花,使作者联想到它仿佛是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一丛丛嫩绿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着的碧罗裙。这一联是写由眼前景引起的,出现在诗人眼中的幻象。这种联想,既有真实感,又富有浪漫气息,宛似文君满面花般笑靥,身着碧草色罗裙已经飘然悄临。

结句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明快有力地点出全诗主题。这两句是说,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来几乎是无人继起了。诗人在凭吊琴台时,其思想感情也是和相如的《琴歌》紧紧相连的。《琴歌》中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颉颉颃颃兮共翱翔。正因为诗人深深地了解相如与文君,才能发出这种千古知音的慨叹。这里,一则是说琴声已不可再得而闻;一则是说后世知音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诗人眼中决不是一般后世轻薄之士慕羡风流,而是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那种值得千古传诵的真情至爱。

j458.cOM更多绝句古诗精选阅读

风中琴


卢仝 风中琴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译文及注释】

1.,五音六律:泛指音乐,十三徽:指琴。琴徽以贝壳为之,或以磁,或以金,数凡十三,中大,余以次递小。近岳者为一徽,以次而下,近龈者为十三徽。琴面上有标示音位的十三个徽,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与四年一次的闰月。
2.龙吟鹤响:喻琴声。思庖羲:。《广雅》曰:琴,伏羲所造,长七尺二寸而有五弦。蔡邕《琴操》曰:伏羲氏作琴,弦有五者,象五行也。相传庖羲是琴的制造者,所以人们在听到这美妙的琴声时,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庖羲。

【赏析】

《风中琴》作于何时,未能确切考证。首句起的平平,五音六律乃音乐的泛指,十三徽则点出是琴。琴徽以贝壳为之,或以磁,或以金,数凡十三,中大,余以次递小。近岳者为一徽,以次而下,近龈者为十三徽。琴面上有标示音位的十三个徽,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与四年一次的闰月。所以,第一句是照应题目,点明演奏的乐器是琴。第二句把琴声比作龙吟鹤响,吟声低沉而响声高亢,琴声之起伏变化可知。龙和鹤都是能高翔于九天的生物,龙神秘庄严,鹤轻盈高蹈,所以以龙吟鹤响来形容琴声,突出了琴声所表现的意境之高远。思庖羲是用典,到底为什么而思庖羲,对诗歌的理解影响很大。庖羲,又名伏羲,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他有许多发明创造,对中华文化有着极为重大的贡献。比如,庖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等等。对于这首诗而言,更重要的是,他还发明了琴。《广雅》曰:琴,伏羲所造,长七尺二寸而有五弦。蔡邕《琴操》曰:伏羲氏作琴,弦有五者,象五行也。由琴曲的高妙而想起了它的发明者庖羲,似乎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联想,一方面有对演奏者高超演奏技巧的称扬因为庖羲并不仅是造琴的工匠,作为琴的发明者,推测他精于音律,擅长弹琴应该是可以成立的。另一方面,结合庖羲的身份、贡献以及卢仝本身对中唐黑暗政治有不满情绪,曾作《月食》诗以讽刺当时的宦官专权,朝廷两度征召都不愿出仕,似乎亦隐约有对远古清明政治的悠然神往之意。但,诗人对此只是点到即止,留下了空白让读者去补充想象。三、四两句从听者的角度继续写琴声所引发的审美感受。一弹流水一弹月是此诗中被后人引用最多的句子,有人甚至把它与杜甫的半入江风半入云凑成了一副集句联。我认为,这一句表现了听者与演奏者的会心。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卢仝此句正用此意,由琴声而想到演奏者志在流水,志在明月。流水与明月两个意象的叠加,很自然地营造了一派宁静、清幽、恬淡、深远的意境。水月风生松树枝是紧承上句的进一步发挥,在水与月之外又加上拂过松树的夜风,在听觉、视觉之外,更调动了触觉,表现出琴声所带来的清冷的感受。早在卢仝之前,唐诗人刘长卿的《弹琴》诗中亦有类似描写: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卢仝或受其影响也未可知。
中国的古琴主要为文人雅士的乐器,追求的是恬逸、闲适、虚静和幽远的境界。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形容这种境界为: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这种境界的落实则为深山邃谷,老木寒泉;山静秋鸣,月高林表;松风远拂,石涧流寒;山居深静,林木扶苏。这似乎亦可作为卢仝《风中琴》的注解。

李颀 琴歌


《琴歌》

作者: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释:

1、广陵客:这里指善弹琴的人。
2、《渌水》:琴曲名。
3、清淮:地近淮水。

译文:

今夜主人有酒,我们暂且欢乐;
敬请弹琴高手,把广陵曲轻弹。
城头月明星稀,乌鹊纷纷飞散;
严霜寒侵树木,冷风吹透外装。
铜炉薰燃檀香,华烛闪烁光辉;
先弹一曲渌水,然后再奏楚妃。
一声琴弦拨出,顿时万籁俱寂。
星星为之隐去,四座沉默陶醉。
奉命出使清淮,离家千里万里;
告归四川云山,是夜萌生此意。

赏析:

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诗以酒咏琴,以琴醉人;闻琴怀乡,期望归隐。首二句以饮酒陪起弹琴;三、四句写未弹时的夜景:月明星稀,乌鹊半飞,冷风吹衣,万木肃煞。五、六句写初弹情景;铜炉香绕,华烛齐辉,初弹《渌水》,后弹《楚妃》。七、八句写琴歌动人;一声拨出,万籁俱寂,星星隐去,四座无言。后两句写听琴声之后,忽起乡思:客去清淮,离家万里,归隐云山,此夜之思。

全诗写时,写景,写琴,写人,步步深入,环环入扣,章法整齐,层次分明。描摹琴声,重于反衬,使琴声越发高妙、更加动人。

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1.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2.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
3.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译文
“江雨霏霏江草齐”:暮春三月,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江边绿草如茵,四望迷蒙,烟笼雾罩,如梦如幻,不免引人遐思。
“六朝如梦鸟空啼”:佳木葱茏,草长莺飞,处处显出了自然界的生机。诗人在欢快婉转的鸟啼声中,追想起曾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都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瞻仰凭吊的历史遗迹。
“无情最是台城柳”:最无情的就是那台城的杨柳,它既不管人事兴衰与朝代更迭,也不管诗人凭吊历史遗迹引起的今昔盛衰的感伤与怅惘。
“依旧烟笼十里堤”:(繁茂的杨柳)依然在烟雾笼罩的十里长堤边随风飘曳,依旧能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让人想起当年繁荣昌盛的局面。

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这首诗则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气氛,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感慨。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氛围。金陵滨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四望迷蒙,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碧绿如茵,又显出自然界的生机。这景色即具有江南风物特有的轻柔婉丽,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伥。这就为下一句抒情作了准备。
“六朝如梦鸟空啼”。从首句描绘江南烟雨到次句的六朝如梦,跳跃很大,乍读似不相属。其实不仅“江雨霏霏”的氛围已暗逗“梦”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间就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从东吴到陈,三百多年间,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亡,变幻之速,本来就给人以如梦之感;再加上自然与人事的对照,更加深了“六朝如梦”的感慨。“台城六代竞豪华”,但眼前这一切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啼鸣。“鸟空啼”的“空”,即“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的“空”,它从人们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烘托出“梦”字,寓慨很深。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堤柳堆烟,本来就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藉,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如果说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强烈感喟中还蕴含着避免重演亡隋故事的愿望,那么本篇则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流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无情”反托人的伤痛,而在历史感慨之中即暗寓伤今之意。思想情绪虽不免有些消极,但这种虚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仍可以借鉴。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J458.com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杜甫绝句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448233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杜甫 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
下一篇 : 杜甫 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
" 杜甫绝句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