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我们都学习了大量的诗词,学习阅读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古诗词的知识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送沈子福之江东”,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王维 送沈子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及注释】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感情深切浓郁。

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手,心情尤为抑郁。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的意象又暗示离别。行客稀,表现别后渡头岑寂之景。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远去。

后两句,描写友人已乘船远去,诗人眺望大江两岸,桃红柳绿,碧草如毡,春光怡人,此时,他突发奇想,感到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追随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悱恻、超越时空。相思之情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了。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明人钟惺《唐诗归》评说:相送之情,随春色所至,何其浓至!末两语情中生景,幻甚。可谓深得其妙。

钟惺所指出的这种以情中所生出之幻象、幻境抒写离别的手法,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及北宋诗人郑文宝的诗句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都明显地受到王维这首诗的启发。

j458.cOM更多绝句古诗编辑推荐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揆之元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这首诗就显得颇为出格了。
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称前进士。看来,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荆指荆襄一带,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荆吴相接,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不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么?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渺茫。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渺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这是喜君去得航行之便呢?是恨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这就是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司空图《诗品冲淡》)了。
到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念去去千里烟波,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直是含蓄。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别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所谓不胜歧路之泣(蒋仲舒评)。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钩画出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诗》)的送者情态,十分生动。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闻一多《唐诗杂论》)。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而已。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译文及注释】

烽火四起,干戈遍地,我已看不到像春秋隐士老莱子那种彩衣娱亲的人了,不由感叹人世沧桑、世事多变。战乱不休,流落他乡的我已好久没有和弟妹联系了,如今更无处可寻他们了。你离家多日,此次去江东探亲,而那一带现在又不大太平,你去何处寻访家人呢?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的黄牛峡时,滩上汹涌的江水发出不绝的回声,而眼前白马江畔寒风吹骨、树影稀疏。朋友啊,此次一别,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可惜我们不能实现同返故里的愿望。

1、韩十四:作者友人,名不详。觐省:谓探望双亲。
2、老莱衣:此用老莱子彩衣娱亲典故。老莱子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3、庭闱(wi):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因用以称父母。
4、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转:一作急。
5、白马江:成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6、应:一作还。
7、同:一作堪。

【赏析】

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杜甫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王维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是不是觉得送沈子福之江东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J458.com小编推出了专题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请您阅读。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22377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寓言二首
下一篇 : 同张明府清镜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