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绝句古诗# #剑门道中遇微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大家的童年里都阅读过诗词,阅读古典诗词,增加人们对人类本身的了解,增加人生体验,有哪些古诗词是你心目中的人间绝句 ?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剑门道中遇微雨,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游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译文及注释】
1、剑门:剑门,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
2、无处:处处。
3、消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4、合:应该。
5、未:表示发问。

【赏析】
这是一首广泛传颂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别是第四句写得太美,容易使读者释句忘篇。如果不联系作者平生思想、当时境遇,不通观全诗并结合作者其他作品来看,便易误解。
作者先写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晚年说过: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秋晚思梁益旧游》)。梁即南郑,益即成都。实际上以前的奔走,也在万里远游之内。这样长期奔走,自然衣上沾满尘土;而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兴来买尽市桥酒如钜野受黄河顿(《长歌行》),故衣上征尘之外,又杂有酒痕。征尘杂酒痕是壮志未酬,处处伤心(无处不消魂)的结果,也是志士凄凉闲处老(《病起》)的写照。
远游无处不消魂的无处(无一处即处处),既包括过去所历各地,也包括写这首诗时所过的剑门,甚至更侧重于剑门。这就是说:他远游而过剑门时,衣上征尘杂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消魂。
引起消魂的,还是由于秋冬之际,细雨蒙蒙,不是铁马渡河(《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而是骑驴回蜀。就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来说,他不能不感到伤心。当然,李白、杜甫、贾岛、郑棨都有骑驴的诗句或故事,而李白是蜀人,杜甫、高适、岑参、韦庄都曾入蜀,晚唐诗僧贯休从杭州骑驴入蜀,写下了千水千山得得来的名句,更为人们所熟知。所以骑驴与入蜀,自然容易想到诗人。于是,作者自问:我难道只该(合)是一个诗人吗?为什么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而不是过那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地生活呢?不图个人的安逸,不恋都市的繁华,他只是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语),自不甘心以诗人终老,这才是陆游之所以为陆游。这首诗只能这样进行解释;也只有这样解释,才合于陆游的思想实际,才能讲清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一般地说,这首诗的诗句顺序应该是:细雨一句为第一句,接以衣上句,但这样一来,便平弱而无味了。诗人把衣上句写在开头,突出了人物形象,接以第二句,把数十年间、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情,概括于七字之中,而且毫不费力地写了出来。再接以此身合是诗人未,既自问,也引起读者思索,再结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形象逼真,耐人寻味,正如前人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但真正的功夫仍在诗外(《示子遹》)。
另一说认为:自古诗人多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陆游满襟衣的酒痕,正说明他与诗仙、诗圣有同一嗜好。骑驴,也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就是众所周知的佳话。作者细雨骑驴入得剑门关来,这样,他以诗人自命,就正是名副其实了。
但作者因无处不消魂而黯然神伤,是和他一贯的追求和当时的处境有关。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然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现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使作者很难甘心。
所以,此身合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如果不是故作诙谐,他也不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
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

J458.com更多绝句古诗扩展阅读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


不知造化初,此山谁开坼。双崖倚天立,万仞从地劈。

云飞不到顶,鸟去难过壁。速驾畏岩倾,单行愁路窄。

平明地仍黑,停午日暂赤。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与时忽开闭,作固或顺逆。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蛮貊。

星当觜参分,地处西南僻。陡觉烟景殊,杳将华夏隔。

刘氏昔颠覆,公孙曾败绩。始知德不修,恃此险何益。

相公总师旅,远近罢金革。杜母来何迟,蜀人应更惜。

暂回丹青虑,少用开济策。二友华省郎,俱为幕中客。

良筹佐戎律,精理皆硕画。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赜。

圣朝无外户,寰宇被德泽。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

微雨


李商隐 微雨

初随林霭动,
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
庭虚近水闻。

【赏析】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里举两首题材相近的作品作一点分析比较。
前一首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怎样才能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呢?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开头两句写傍晚前后微雨始落不久的情景。霭,雾气。稍,渐渐。微雨初起时,只觉得它随着林中雾气一起浮动,根本辨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后面两句写夜深后微雨落久的情景。迥,远。虚,空。微雨久落后气温下降,人坐屋内,尽管远隔窗户,仍然感觉出寒气透入户内,侵逼到闪烁不定的灯火上;同时,落久后空气潮显,雨点不免增重,在空寂的庭院里,可以听得见近处水面传来细微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是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受,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工巧入神的本领。下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如果说,《微雨》的妙处在于避免从正面铺写雨的形态,只是借人的感受作侧面烘托,那么,《细雨》的笔法则全属正面铺写,不过是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同样写得灵活而新鲜。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象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有如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象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灵姿态。接下来,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萧萧,清凉的感觉。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意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送凉意,不就同眼前洒落的细雨相仿佛吗?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逗人遐想。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意态的虚拟摹想,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比较起来,《微雨》偏于写实作风,本诗则更多浪漫情味,从中反映出作者咏物的多样化笔调。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秋宿湘江遇雨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译文及注释】
阴云笼罩,我泊舟停行,就宿在湘江,深夜,我像刘琨一样起舞弄剑于江旁。万里秋风吹拂遍地的芙蓉树,暮雨浇淋着薜荔丛中的村庄。看到橘柚,使我难以忍受对家乡的思念,身处异地,谁又会把一个游子放在心上?就连渔夫见我也不寒暄相问,吹一声长笛回到自己的岛上。
1、湘,湘江。
2、锁,笼罩。
3、刘琨,《晋书祖逖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这里是作者以刘琨自喻。
4、芙蓉,即木芙蓉,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植物。唐时,湖南湘、资、沅、澧流域遍种芙蓉。
5、薜荔,俗称凉粉果、木馒头。为桑科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
6、橘柚,生长于我国南方的两种常绿乔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本诗作者因橘柚而悲自己生不逢时。
7、旅游,谓长期寄居他乡。唐贾岛《上谷旅夜》诗:世难那堪恨旅游,龙钟更是对穷秋。
8、王孙,这里指游子。

【赏析】
谭用之很有才气,抱负不凡。然而,仕途的困踬,使他常有怀才不遇之叹。这首七律,即借湘江秋雨的苍茫景色抒发其慷慨不平之气,写来情景相生,意境开阔。
湘上阴云锁梦魂,起笔即交代了泊船湘江的特定处境:滚滚湘江,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寥寥数字,勾勒出壮阔的画面,烘染出沉重的气氛。锁梦魂,巧点一个宿字,也透露出诗人因行游受阻而不无怅然之感。但心郁闷而志不颓,面对滔滔湘水,更加壮怀激烈,所以第二句即抒写其雄心壮志。作者选用刘琨舞剑的典故入诗,表现了他干时济世的远大抱负。就文势看,这一句格调高昂,一扫首句所含之怅惘情绪,犹如在舒缓低沉的旋律中,突然奏出了高亢激越的音符,令人感奋。
二联两句正面写湘江秋雨,缴足题面。芙蓉,这里指木芙蓉。木芙蓉高者可达数丈,花繁盛,有白、黄、淡红数色。颇为淡雅素美。薜荔,是一种蔓生的常绿灌木,多生田野间。湘江沿岸,到处生长着木芙蓉,铺天盖地,高大挺拔,那丛丛簇簇的繁花,在秋雨迷蒙中经秋风吹拂,犹如五彩云霞在飘舞;辽阔的原野上,到处丛生着薜荔,那碧绿的枝藤,经秋雨一洗,越发苍翠可爱,摇曳多姿。诗人为这美景所陶醉,喜悦、赞赏之情油然而生。芙蓉国、薜荔村,以极言芙蓉之盛,薜荔之多,又兼以万里、千家极度夸张之词加以渲染,更烘托出气象的高远,境界的壮阔。于尺幅之中写尽千里之景,为湖南的壮丽山河,绘出了雄奇壮美的图画。后人称湖南为芙蓉国,其源盖出于此。
第三联着重于抒情。悲橘柚,是说橘柚引起了诗人的悲叹。原因是橘柚是南方特产,其味甘美,相传逾淮北而为枳,枳则味酸。同是橘柚,由于生长之地不同而命运迥异,故《淮南子》说橘柚有乡。湘江一带,正是橘柚之乡。诗人看见那累累硕果,不禁触景生情,羡慕其适得其所,而悲叹自己远离家乡、生不逢时,深感自己的境遇竟和那远离江南生长在淮北的枳相象,所以说:乡思不堪悲橘柚。王孙,本指隐者,汉淮南小山作《楚辞招隐士》,希望潜居山中的贤士归来,有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后也借指游子。这里是诗人以王孙自比。诗人游宦他乡,羁旅湘江,虽抱济世之志,终感报国无门,就和那被遗弃的山野之人一样,无人看重,所以说,旅游谁肯重王孙。这两句从乡思难遣说到仕途不遇,一从橘柚见意,一能巧用典故,一为直书,一为反诘,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在壮烈情怀中寄寓着愤慨与忧伤。联系上联来看,写景抒情虽各有侧重,但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是相互融浃的。上联写万里江天,极其阔大,这里写孤舟漂泊,又见出诗人处境的狭窄。一阔一狭,互为映衬。境界的阔大壮美,既激发起作者的豪情壮志,也自然地触动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情和景就是这样有机地联系、交融起来了。
末联以景结情,意在言外。湘江沿岸,正是屈原足迹所到之处。《楚辞渔父》有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身处逆境,尚有一渔父与之对话;而现此时在诗人所遇到的情况却是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渔人看见他竟不与言语,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全诗到此戛然而止,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壮志难酬的慷慨不平,都一一包含其中。以此终篇,激愤不已。笛声,风雨声,哗哗的江水声,诗人的叹息声,组成一曲雄浑悲壮的交响乐,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想信您读完剑门道中遇微雨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J458.com小编推出了专题,愿您喜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242351.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田家行
下一篇 : 古代蕴含哲理的经典诗句
"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