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分享一篇网络上的好文“乘法运算定律课件”对思考有很大启示,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信息。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调整和实现。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下半页的内容,第93页的例7和例7后面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4-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的计算。

2.使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说:

1.运算定律的内容;

2.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

3.举例说明应用运算定律怎样使计算简便。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有关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写在黑板上。

二、学习新知

1.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自学教科书第92页下半页的例子,看看每组算式是不是相等。

2.学习例7。

教师:在整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小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出示例7。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同座位的学生进行讨论。

学习第(1)题时,可以提问:

这道题怎样做比较简便?(先做0.254比较简便。)

第一步应该怎样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把原来的算式改写成0.2544.78。)

第二步应该怎样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乘法结合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计算的每一步写在黑板上。

最后,用虚线把可以省略的步骤框起来。

学习第(2)题时,可以仿照第(1)题先提问,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整数乘法计算中,这样的题怎样进行简便计算,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3、基本练习。

做例7后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于每一道题都要让两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一步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用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可有意识地让一些中、差生回答。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5题的第一行的三个小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遭题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应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时,注意了解学生是否注意使用简便方法进行运算。集体订正时,对于用简便方法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4.做练习二十二的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让用不同解法的学生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提醒学生:不仅在计算式题时要注意使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解答应用题时也同样要注意使用简便方法。

对于学有余力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7题。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提醒学生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5题的其余习题,第7题。

板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7:计算(1)0.254.784(2)0.65201

=0.2544.78=0.65(200+1)

=14.78=130+0.65

=4.78=130.65

课后附记: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六的第6-13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学过的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将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下面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并说明符合什么运算定律。

a+ba(bc)

(a+b+c)b+a

(ab)ca+(b+c)

abacc+bc

(a+b)cba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在黑板上连线,并说明符合哪个运算定律。

教师: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做练习六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核对。

1、核对第6题时,学生说出一种算法后,再提问:还有别的算法吗?教师把学生所说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

提问: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请几个学生发言。

3、提前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练习六的第11题和第13题。

(1)第11题,做题时要让学生特别明确口里填的是同一个数后,提问:

等号左面的式子还能等于什么?根据是什么?教师板书:3口十2口=(3+2)口。

想一想,5乘以什么数的积仍是这个数呢?

(2)第13题,是两个数的差同乘以一个数的规律。开始先让学生自己依照乘法分配律类推,再提问:

等号左面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差相乘。)

等号右面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被减数和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减。)

教师: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起来,就表示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被减数和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减,结果不变。

你能不能再用两个其它的例子说明一下这个规律?

四、作业

练习六的第9、10题。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3】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过的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下面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并说明符合什么运算定律。

a+ba(bc)

(a+b)+cb+a

(ab)ca+(b+c)

abac+bc

(a+b)cba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在练习本上连线,并说明符合哪个运算定律。

教师说明: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做练习十四的第12、13题。

1.第12题,一般来讲这道题中的第5、6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做,核对时学生算出得数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这道题中的每一小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说明: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怎样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呢?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分析题目的特点,怎样简便就怎样做。

如10425把104看成100加4,而100加4分别乘25比较容易,那么就应用乘法分配律先把100和4分别乘以25再相加。

如1356+656,两个乘法中都有因数6,而且135与65的和刚好是200,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6比较容易,那么就应用乘法分配律先求出135与65的和再乘以6比较简便。

如4825,因为25与4或8相乘都可以得到整百数,而48可以分成68,所以可以先将48分成68,再应用乘法结合律,先算出25乘以8得200,再乘以6。

三、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核对。

1.核对第16题时,学生说出一种算后,再提问:还有其他的算法吗?教师把学生所说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如:3024+30324、(30+303)24

问: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请几个学生发言。

教师说明:在这道题中,因为汽水和桔子水每箱都是24瓶,所以先求出汽水和桔子水一共有多少箱,再求一共有多少瓶比较简便。

2.核对第17题时,学生列式计算后,问:

这道题能先求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再求这些鸡和鸭一年一共产多少千克蛋吗?为什么?

教师说明:在这道题中,因为鸡和鸭一年产的蛋数不同,鸡每年产蛋13千克,鸭每年产蛋12千克,所以不能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只鸡和鸭,再求一年一共产多少千克蛋。

四、选做题。

提前完成的学生可以做练习十四的第18*题和20*题。

五、作业

练习十四第11、14题。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4】

教学内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教材第59-60页例1-2,做一做题目及练习十三第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习总结乘法。

教师出示复习题。

1.同学们乘坐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教师提问:

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教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

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

还可以怎样求?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或6+6+6+6+6=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或65=30(个)

乘法算式5乘6表示什么?(6个5相加。)

乘法算式6乘5表示什么?(5个6相加。)

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

乘法算式中的另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哪些方法比较简便?

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59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

2.教学一个数和1与0相乘的乘法。

(1)教学一个数和1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13、31、11。

1乘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3,表示3个1相加的和是3。

3乘1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最后教师说明:1个3不能相加,3乘1就表示1个3还是3,再板书31=3。

1乘1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1个1相加?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说明:1个1不能相加,1乘1就表示1个1还是1,算式是:11=1。

这三个乘法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有关系。)

下面我们一齐看一看一个数和1相乘它们的乘积怎样,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一些算式:

61=18=110=1231=

谁能说一说一个数和1相乘的积有什么特点?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2)教学一个数和0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03=30=00=

0乘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

3乘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0就表示0个3还是0。板书:30=0

0乘0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

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

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教学例2。

让学生再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

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可以这样列式:56=30(个)或65=30(个)

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乘,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

出示例2观察下面每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25〇51240020〇20400

12乘5等于多少?5乘12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

400乘20等于多少?20乘4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

通过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

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做第60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2.做练习十三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4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题。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5】

1、简便计算:

999×27+333×19

38×48+96

1999+999×999

先读一读、 议一议 、 做一做。

第一个练习。难度不大,只要他能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就能直接做,第二个练习,是学生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通过判断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算定律运用的正确性,第三个练习,需要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先要利用积不变来转换成有相同因数的算式,再利用分配律简便计算。

2、总结:

纵观全课设计,我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贯穿始终,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体会到整理知识的好处,感受到简算的优越性,使本节课既达到了整理复习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简便算法的能力。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6】

教学内容: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其应用--教材第74页5题及练习十七7-11题与12*-13*。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三步式题和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做练习十七的第7题。

(2分钟口算竞赛,直接在教材上写出得数)

二、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第74页第5题相关内容)

1.加法的运算定律。

教师:加法有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让学生说,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的形式: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的运算定律。

教师:除了加法有运算定律外,还有什么运算有运算定律?有哪些运算定律?让学生先用语言表述,再说出用字母怎样表示,教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它们的表达式类似,只是运算的方法不同。

3.做练习十七的第8题。

巩固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看谁能够根据运算定律填写适当的数或符号。

4.加法和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做练习十七的第9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让先做完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不用说出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再了解全班有多少学生没用简便算法计算。然后让没有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算得快的学生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如果还有一些学生说不清楚,教师要结合运算定律进行讲解,使他们学会用简便算法。

三、作业

1.做练习十七的第10-11题。

2.提前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练习十七中的第12*题和第13*题。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7】

教材分析: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应,但要让学生明白:整数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计算时,目的是为了凑整数,使计算简便;而分数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计算时,目的是为了约分使它变成整数或变成比较简单的分数,使计算简便。本节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多观察题型的特征,分析是否可以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使学生在实际计算中领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材第9页的3组题型只是起到说明左右两边的算式相等的作用,并不能起到说明使计算简便的作用。建议补充能够反映利用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的题型。

教材第10页例5、例6只是一般的简便计算题型,而课后的练习和单元卷或其它的书籍,却经常出现象87和99+的类型题,诸如此类题目,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建议教学时补充适当的例题,帮助学生击破难点。

重、难点突破策略:

1.通过课本3组算式和以下的几组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应。

(15)=(15)

(+13)=+13

2.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同时说明整数运用定律目的是为了凑成整数使计算简便,而分数利用定律目的是为了约分使得到的积变成整数或变成较简单的分数,使计算简便。

ab=ba

(ab)c=a(bc)

(a+b)c=ac+bc

3.教学例5、6(可由学生合作完成)

4.补充例题:

(1)8785怎样简便计算?

此类题目有些学生往往不知道拆哪一个数,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为什么要拆87为(86+1)、变85为(86-1)的算理上。

(2)99+

①讲明白如何将原题变成两个积的和:99+1

②对照乘法分配律公式,讲明白如何提取相同因数(只提取一个)(因为有的学生会提出两个,造成错误),如何把剩下的两个因数相加的算理。

错例分析:

1.约分时找错对象,出现了内战--分子杀分子。

13(1)

例如:=6(21)3=

对于这类症状的治疗方法难度不大,只要叫患者在做题时,花多一点时间,将整数几写成,再运用分数计算法则计算,训练一段时间后应该会有好转。

2.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分配时出现了分配不公平的弊端。

例如:(+)12

=12+

=9+

=9

此类题是学生经常做错的题,做题时可以让学生添加弧线来强调分配的原则,一定要使到分配公平公正。

如:(+)12

特别是象(86+1)的题型,由于第二个加数是1,学生经常没有将1乘上外面的因数。如果使用了上面的弧线记号就会大大降低了错误律。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乘法

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材分析:

主题图以植树为背景,展示了植树过程中同学们挖坑、种树、抬水、浇树等活动的情境。例1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解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在主题图中。例2仍然是利用主题提出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可以得到乘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得出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对运算定律的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合理构建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运算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难点:乘法运算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策略:

1、情景创设策略: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论知识与跨越式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情景创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自主探究、归纳乘法运算定律。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策略: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探索新知、验证猜想、运用知识的工具,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增强了课堂学习的互动。

3、感受成功策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通过科学的验证确定猜想的成立,感受成功的喜悦,为学习注入动力。

4、激趣策略:课件的使用比普通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课堂学习更具趣味性。

教法和学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规律,通过猜测—验证,引导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2、自始至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教给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比较,还充分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手段,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在观察到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

教学资源: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课本。

2、多媒体演示课件:利用图片、文字,创设情景,进行练习环节。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调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舒缓紧张环境。

(二)、在新课时有意识地设计了“问题创设,引发思考——自主探究、获得规律——巩固应用、解决问题”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注意渗透“探索与发现”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这也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和新课程的理念。说教模型,解决问题。这是在

(三)、在发现学习了结合律的规律后,安排了一个及时巩固的环节,主要是通过这样的环节,让所学的规律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巩固。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并能很好的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实用性、有用性的渗入)

(四)、在探索完乘法结合的规律后,直接引出两组算式,并由此让学生推导、验证出乘法的交换律。这种简约的设计主要是基于在乘法结合的理解基础上,并且乘法交换律相对简单易理解。

(五)、最后是运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是在学习完这两种规律后,在学生心中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后,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主要是根据认知的特点,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同时也是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方便。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学习。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课学习

看他们热火朝天的植树真辛苦啊。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记录。

乘法交换律

首先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25组,每组有4个人负责抬水、浇树。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

25×4○4×25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25×4和4×25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00.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25×4=4×25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

例如:86×4=4×86,100×33=33×100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个规律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b×a

三、巩固练习

(1)26×8=( )×( )

(2)56×( )=35×( )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二、新课学习

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

25×5×2

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无论先计算那两个数的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25×5)×2=25×(5×2)

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

例如: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结合律。也就是说把能够让计算变得简便的两个数先结合起来相乘,再乘第三个数,这样就能算的又对又快。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c=a×(b×c)

三、巩固练习

怎样简便怎样算

17×25×4 125×29×8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三课时

一、引入新课

还记得们知道了乘法的那些运算律吗?谁来说一说。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乘法的运算律,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新的规律。

二、新课学习

还是来解决植树时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水。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

教师巡视,然后挑出做法比较典型的学生汇报。全班讨论(4+2)×25和4×25+2×25的相同于不同之处。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2)×25=4×25+2×25

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c=a×c+a×c

或者:a×(b+c)=a×b+a×c

三、巩固练习

播放课件: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还有分配律,合理应用这些规律会让计算变得简便。

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篇10】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的复习

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这一小节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回忆,并相应板书。

二、联系实际复习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乘法的运算定律的相应知识。

2.学生汇报课前自己根据乘法运算定律自编的题目或搜集的题目。

教师把符合要求的题目贴上黑板。

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点的复习,进行题目的独立解答。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教师巡视,加以必要的指导。

有必要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练习画线段图。

小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

教学目标:●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购物:

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

汇报:

(1)1035-235-497

1035-497-235

(2)1035-(497+235)

(1)1035-497-203

1035-203-497

(2)1035-(497+203)

二、新授

板书:

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

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教师板书。

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

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板书:

a-b-c=a-(b+c)

小练:

(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

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a+(b-c)

abc=a(bc)

abc=a(bc)

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证。

小组合作验证;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等等。

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可能的规律进行验证。

最后验证出第三个是正确的。

小练:

(1)填空:

436-236-150=436-(□+□)

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

□-(217+443)=895-□-□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

□(257)=350〇(□〇□)

(2)判断: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901-(109+91)

113-36-64=133-(36+64)

3456-(481+519)=3456-481-519

3514=35027

3000425=3000(4+25)

三、巩固练习:

P39/做一做1、2

简算:(1)1245-(245+673)

(2)1275-(164+36)

(3)480-82-18

(4)673-84-71-45

(5)8133

(6)210(76)

四、小结

学生谈收获,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做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P41/2-4、P47/6

板书设计:

连加、连除算式中的简算

(1)1035-235-497(1)1035-497-203a+b+c=a+(b-c)

1035-497-2351035-203-497abc=a(bc)

(2)1035-(497+235)(2)1035-(497+203)

1035-235-497=1035-(497+235)1035-497-203=1035-(497+203)

┆(学生举例)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

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abc=a(bc)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798807.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祝福端午节的简短句子18条
下一篇 : 正能量高的女人说说59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