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幼儿园老师让家长们观看家庭教育大讲堂组织的直播讲座《读懂双减政策,助力孩子学习》,尽管是中途进场,只听了一部分内容,但是老师提出的若干观点还是让我受益匪浅,正好也在班级群里分享,在此也记录一下:

1、提升语言艺术,给孩子正向赋能。人的潜意识会自动过滤掉负面信息,当我们想纠正孩子的某个坏习惯时,多用正面的鼓励,少用负面的批评,家长越是强调孩子不能做某个行为,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这个坏习惯反而被强化了。要给孩子时间,要有耐心,在孩子有进步时,多加鼓励,不断正面强化,最终坏习惯才能变成好习惯。

去爬山,接触大自然,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既锻炼了身体,还开拓了视野。平时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深度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愿望,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让他得到爱的滋养,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他们一天天地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成为小学生,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有欢乐,有惊喜,也有数不清的烦恼和困惑。尤其目前处于疫情下,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学校还有老师的管束,现在居家上网课,课堂教学时间缩减、缺少学习环境和氛围,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十分有幸,听了学校特邀著名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吴政鸿的公益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讲座时间有限,但吴政鸿专家从讲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养育重点,到剖析孩子成长背后的问题,一直讲授到孩子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及其解决方向。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缺乏学习动力”版块。老师的讲解,不仅让我发现了问题所在,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对孩子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就这一点,谈一下我的感悟:

要使孩子自发、主动的学习,首先要满足的,是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接纳、被关注、被认同、被尊重。作为父母,要能看见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不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责骂,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只有满足了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拥有学习、成长中最重要的情感满足,从而让孩子有稳定的心力专注于学习,从学习中体会成就感。有了学习路上的情感保障,父母需要对中高年级段的孩子进行思想以及精神上的引领,拉高孩子的格局,放大孩子的梦想和志向,减少行为控制。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天生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孩子的学习意愿才会很强。父母需要结合个体发展特点,激发和保护好孩子的学习感觉,正确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让他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热爱,渴望知识的获取,从而激发更多的学习动机。一旦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学习动机,就会加速前进,更容易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也就是找到学习乃至人生的原动力。当孩子有了梦想,有了目标,就开启了主动学习的小马达,自然事半功倍。

平时,我们尽可能的陪伴孩子从多方面、多渠道的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多去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亲近大自然,从书籍中了解人文历史,发现世界万物的变化,从而帮助孩子寻找她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树立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在她没有能力为实现目标而做规划时,我们先是努力辅助她建立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居家学习期间,没有了老师面授和同学探讨的过程,更是对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的一场考验。在尊重孩子意愿,平等、良好的沟通环境下,我们与孩子一同合理地规划了疫情在家时段的学习任务和生活,每天及时关注并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让孩子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学习和生活变得井井有条。这样,孩子更容易建立学习上的成就感、价值感和掌控感,保持学习上的热情,从而更加轻松、快乐的应对自己的学业。

通过听取讲座,也使我认识到许多家庭教育中的不足。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最欠缺的就是赞美和鼓励孩子,过多的看到和放大孩子的不足,过少的表扬孩子、赞美孩子并肯定其付出。现在也意识到,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更健康茁壮地成长。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提高自身素质,查找自己的不足,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才有可能让孩子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最后,也特别感谢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我们讲解宝贵的教育知识和答疑解惑。在这次讲座中,我们受益颇多,也对能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信心!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3

10月28日下午,实验小学明德楼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家长们有幸受学校邀请,聆听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张志刚老师的“做真正会爱孩子的家长”家庭教育讲座,各位家长专注聆听、积极互动、认真笔记,获益颇丰。

讲座中,张老师以幽默风趣、接地气的语言、亲子沟通的真实案例,向各位家长传递家庭教育的经验。在两个小时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我有以下感悟:

1、家长的成长比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关注孩子的成绩、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因为过度的关注造成了很多意识不到的问题,而我们的用心良苦,往往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我们是忽视了自己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焦虑。

2、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受挫能力更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树立良好的家风和榜样。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一做。善于学习,懂得孩子发展的规律,渗透正向的能量。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爱自己、爱家人,在孩子面前维护配偶的正面形象,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幸福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杜绝过度溺爱,教会孩子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伤害他人。让孩子知道出现错误就要接受惩罚。

3、学会真正的爱孩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我们的方式是否正确?要做到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和孩子做同一件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陪伴。改变自己的观念,改掉焦躁的习惯,改变语言模式,努力培养拥有有趣的灵魂、健康的身体、会探索的孩子,而不是听话的孩子。

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家长们听的津津有味,许多经验之谈让我如醍醐灌顶,感慨良多。借用张志刚老师的话“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让我们从爱自己、快乐自己开始,做一名愿意学习、愿意成长的家长,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改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上面就是网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在现代社会中,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安全教育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多年的经验和亲身体会,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家庭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也是他们获取知识、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场所。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孩子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尤其是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与父母的交流,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培养孩子性格的重要性。父母的言传身教能够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在父母的关怀与引导下,我逐渐培养出了积极向上、勤奋上进的品质。


安全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样重要。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事实上,安全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父母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不仅在家庭中对我进行安全教育,还鼓励我参加各种安全知识竞赛和活动。通过了解各种安全知识,我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我明白了如何在车辆和行人交通中保持警觉,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并保护个人隐私,以及如何选择和储存食品以确保自己的健康。


在总结了家庭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经验后,我相信每个家庭都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应该做出榜样,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参考。家庭中的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家庭应该积极地与学校和社会各界进行合作,共同推进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种安全教育讲座和活动,提供平台给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和交流。社会各界可以举办各种安全教育公益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给孩子们学习和发展。


小编认为,家庭教育和安全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家庭教育,孩子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导和人生观念的塑造,使他们能够成为品德高尚、有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人。通过安全教育,孩子可以学习到各种实用的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安全教育,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为未来的社会做出贡献。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5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懂事的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女儿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她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她,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五、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她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她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六、学会宽容和忍让

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

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七、遇事允许孩子申辩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八、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她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十、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她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她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在家庭教育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则希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高。我认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合作协调。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严格要求,不溺爱,诚实,不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错误之后,一方严厉批评,也许当时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则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并说刚才爸爸或妈妈严厉地批评你因为太爱你了。正所谓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样一唱一和,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承认错误。

2、把礼貌教育贯穿始终。礼貌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礼貌教育一定要从生活小处着手,首先父母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其次,必要时适当给予孩子指点和教育,切记,不要说的过多,让孩子反感。

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讲究原则,不能溺爱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其实这正助长的孩子的不良品质。其实,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经不应该,不满足就闹,更是错上加错。当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么哭闹了。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住一起最好,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操更多的心,因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难度往往更大。

宽容和大方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劳动观念和吃苦精神。现在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多数青少年不会劳动,没有吃苦精神,缺乏责任感,可以说不爱劳动、不能吃苦的根源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晚上听了一节家庭教育指导课,由康玉洁老师主讲,课讲得很好,干货满满。从后来听众不断打赏就能看出来。尽管课间服务老师一再提醒大家不用打赏,专心听课就好,但大家都是识货的,真心诚意地表达对老师的喜爱和赞赏。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家长,自认为自己家孩子教育得还行,但是看到班上一些有问题的孩子,想帮他们,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不够专业,于是,看到公众号宣传广告后就扫码进了直播间看看。希望能有所收获,增加一些自己的力量。内心强大还要靠知识来武装。两个多小时的课,我听得很认真,全程做了笔记。有些来不及记的,都手机截屏,等课后补上笔记。打铁需趁热,赶紧写下今天的学习感悟。

康老师今天讲了三个问题:一、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二、我们为什么缺乏安全感?三、如何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并且给出了比较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结合笔记总结如下:

一、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结合马丁赛里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研究,给出了定义,分析了原因和表现,如: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助感;依赖心增强;逃避问题,害怕失败等。

如何抗挫折,康老师给出两个建议:

(一)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变得更好。

1、无条件接纳和包容,让孩子有归属感我的理解是无论家庭还是班级,要让学生有归属感,意识到我是家庭或班级的一份子,我愿意为家或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意展示自己,为家或集体出份力。比如说“双减”后,我们学校六年级正在举行一些学科活动,培养孩子学科素养,无论是英语歌曲合唱比赛,还是课本剧表演或者即将举行的五子棋比赛,都让孩子从各个方面参与其中,展示自己。我刚接手的这个六年级毕业班,对学生还不太了解,仅从平时的课堂学习和作业中,对学生有个初步印象。但自从举办了这些活动,我对学生的了解大为改观。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一般,但街舞跳得很棒,或者很有演唱天赋,有的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但参与活动却热情积极,有主人翁意识。有的学生虽然调皮,但值日工作认真负责等等,真的是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

带给周围人的价值。还以我儿子为例,吃过晚饭后,先生想带儿子出去散步,正好我今天晚上七点半想听家庭教育学习讲座,我就特别希望孩子和先生出去,结果孩子不肯。先生就说,你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回来还给你买今天上午送你的认字玩具,他这才同意了。(这其实是谈条件)儿子和先生散步回来后,我讲座也听得差不多了,就诚恳地和儿子说:“感谢你今天和爸爸出去散步,有你陪,爸爸很开心!妈妈听课也没受到打扰,真好,对不对!”儿子点点头。像这样经常给孩子合适的夸赞和鼓励,孩子的自尊水平就会很高。自尊水平越高,孩子越能管好自己。

(二)孩子做正确事情的时候,才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个观点我早就认同了,大部分家长可能都以为,孩子做错的时候是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不然,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孩子做对的时候。心理学上有个“正强化”,每次孩子做对了,你鼓励赞美他,他下次还会这样做。所以有这样一句话:“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当然怎么夸是有艺术和技术含量的,也是需要家长不断学习的地方。我举个我班上的例子,我们每周都要健康码、行程码打卡上传,有个女同学总是不能按时上传,不断提醒效果也不明显。我其实感觉到了一点家长对打卡的为难和不配合情绪,家长是做夜店烧烤生意的,属于晚上通宵工作,白天睡觉补精神。看不到老师的短信和电话也能理解,但是问题就没法解决吗?我后来找了这个学生了解情况,告诉她,办法总比困难多。可以请家里的爷爷或奶奶帮助打卡,老年人不善用智能手机,你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也可以帮到家人。并且我还主动请这个学生帮助我准备姓名贴,贴在同学作业本上,并全班表扬了她,当然也对她的一些小缺点提出改进意见。我后来就发现,孩子父母对学校的工作逐渐配合了,态度也好了不少。中午学校吃饭,这个女孩还在和我一起就餐时,主动给我打汤。孩子是有心的,作为老师能感受到那份温暖。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家长,从心里知道,没有哪位家长愿意和老师过不去,让自己孩子为难的。所以换位思考一下,工作就好做多了。

这里提醒家长的是,父母给孩子挑的毛病越多,孩子的毛病就会越来越严重。另外不要条件反射式的否定孩子的要求。比如,孩子周末跟你提出想玩一下手机,你怎么应对。如果直接拒绝,恐怕会引起反感,不如和孩子谈一谈游戏的益处和影响,以及如何把控游戏上瘾的问题。

二、我们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

康老师分析了三点:

(一)来自父母的威胁、恐吓;

(二)带来终身恐惧的冷暴力(关在门外,毁坏东西……)

(三)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

谈到上面的第二点时,康老师安排了一个小互动:如果你给孩子打个分,满分。

巧得很,楼下传来儿子的大声呼喊:“妈妈,我们散步回来啦!我还给你带来一个礼物!”咚咚咚,儿子很快上楼了。他举着一朵白色小野花,递给我:“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谢谢!”正在听讲座的我,顺势提出那个问题:“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妈妈打几分?”儿子一脸懵,说:“不知道。”我又问了一遍,“想想看?”儿子笑着说:“我打20分,哦,不是,是100分!”我瞬间眼眶湿了。正因为他知道我喜欢花,才会在散步时摘了一朵小野花给我。不要觉得别人对你的爱理所当然,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若无回响,必有一伤。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

在谈到第三点,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时,又播放了一段视频采访,采访问题是原生家庭对你造成了哪些伤害?你是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的?我不得不佩服这个讲座的专业化。家庭教育的不少方面都涉及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如何走出不利的影响,我的想法是:加强学习,理解沟通,放下过去,握手言和。孩子永远在等父母的那一句“对不起”,父母永远在等孩子的那一句“我爱你”!很多时候,父母碍于自己的认知和情面,死活不肯说出“对不起”,孩子也觉得想对父母说“我爱你”不容易。

三、如何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

(一)有条件的爱是控制,不要把爱变成一场交易。我又举我孩子的例子了,小朋友想要买玩具,我给列了加分表,加到习惯要求。孩子一开始很配合,后来就质疑我:“妈妈,我很小的时候,你给我买玩具,怎么没用加分表呢?”我竟被问住了,情急之下,回答:“因为那时候你还没有争分买玩具的能力,妈妈买什么你就玩什么,现在你有自己想要玩的玩具了,就必须靠自己努力获得。”“为什么我想要的玩具,你就不能不用加分就给我买呢?”我想了一下,我试图通过玩具控制孩子行为,对孩子的爱与要求其实是有条件的。亏我还读过《无条件养育》这本书,看来全忘了。又想起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你满嘴说爱,却面目狰狞》,就是读这篇文章,才突然明白有种父母之爱其实是为了控制孩子,只是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而已。

(二)别让不爱进入认知(奇怪的行为、讨好型人格)。这段没听懂哈,以后再补课。

(三)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温柔而有边界的爱)。这点可以参考《正面管教》,对孩子的错误,温柔而坚定地指出,让孩子乐于接受,愿意改变。其实夫妻之间相处也是如此,接受对方的不完美。很多夫妻吵架,总觉得自己说赢了对方才显出自己厉害,家庭地位高,其实不然,有时候恰恰相反,赢了吵架,却输了感情。

(四)学习成长型思维,允许失败和挫折(把注意力放在过程和动机上)。比如,班上最近正在排练课本剧《荆轲刺秦王》,学生排了几天,我听了两遍,感觉很糟糕。我对学生说:“这部剧我看过两届学生表演,不容易获大奖,但我希望你们能有所突破。”什么意思?这部剧本旁白太多,你们表演发挥的空间不大,所以,你们不要怕失败,老师有心理准备,但是,要多想办法,你们可以尽情发挥拼一回。比如多听听语文老师的意见,或去抖音上看看人家演的视频,再把剧本琢磨着改改,勤排练。不管最后的比赛结果如何,这个排练的过程我们是认真的,全力以赴的。孩子们果真很积极,单独建了表演群,还利用周末时间排练,真是好!这种好既体现了对一件事的上心,有责任感,也体现了自我价值和归属感。

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实在是太可怕了。”孩子身上诸多问题源自于什么?源自于父母没有提前进行系统学习。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改变1%,相当于孩子改变99%。养孩子是一场修行,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7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懂事的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女儿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她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她,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五、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她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她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六、学会宽容和忍让

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

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七、遇事允许孩子申辩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八、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她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十、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她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她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在家庭教育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则希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高。我认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合作协调。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严格要求,不溺爱,诚实,不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错误之后,一方严厉批评,也许当时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则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并说刚才爸爸或妈妈严厉地批评你因为太爱你了。正所谓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样一唱一和,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承认错误。

2、把礼貌教育贯穿始终。礼貌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礼貌教育一定要从生活小处着手,首先父母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其次,必要时适当给予孩子指点和教育,切记,不要说的过多,让孩子反感。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绝不能熬夜;其次,饮食科学,不要偏食和吃的过饱,也不能营养过剩。让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讲究原则,不能溺爱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其实这正助长的孩子的不良品质。其实,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经不应该,不满足就闹,更是错上加错。当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么哭闹了。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5、排除或减少来自祖辈的干扰。中国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住一起最好,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操更多的心,因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难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学会宽容和大度。多鼓励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鼓励孩子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7、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劳动观念和吃苦精神。现在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多数青少年不会劳动,没有吃苦精神,缺乏责任感,可以说99%的原因都来自家庭教育。让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不劳动,过度保护,这都是孩子没有责任感、不爱劳动、不能吃苦的根源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8

父母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吸取先进的经验。父母和孩子要互相学习,争取为社会作出贡献。

2、家庭教育为什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孩子小刚10岁,个子矮小,偏食。他的话比其他同学多,比其他同学爱动。他上课随便说话,经常招惹周围同学,说话声音高亢尖利,有时还故意冲撞别人,同学们都疏远他。博士先生,您看他是不是多动症?

小刚虽然有多动表现,但是他又不是完全不可以自制。当老师提醒或暗示后,一般还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有一定的改变。多动行为严重的孩子注意力、坚持力是很差的,而小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较长时间地关注。如演算数学题,特别是思考题,他精神集中,效果好;他打电脑反应快,兴趣高,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还不愿意离开。这说明他的注意力并没有障碍,只是一般性多动行为,是可以通过教育,并伴随着他自身的成长得到改变和提高的。

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是超出正常的。

不成熟行为:冲动而不稳重,自私而不宽容,拖拉而不专心,依赖而不自理。有的人甚至有时举止幼稚,常出洋相。

不良习惯:偏食,挑食,上课注意涣散,爱搞小动作,闲时爱啃手指甲,睡时吮吸手指头。

情绪障碍:害羞,害怕,焦虑,抑郁,怯懦,自卑,孤僻,嫉妒,疑虑,自残,轻生。

行为品质:恶语伤人,说谎,欺骗,偷窃,攻击他人,破坏,斗殴,残杀。

小学生的问题行为表现形式有以上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类型:一是攻击型,即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习不专心等;二是退缩型,即很少活动,表现沉默、孤僻、不合群,遇到事情缩手缩脚,胆怯,焦虑等。

如果有的孩子有这些心理问题,会损害自己的心灵,束缚自己的发展,影响自己健康地成长,所以,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然,这些现象是部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客观反映,家长也不必过分紧张。就像生理上有了疾病可以治疗一样,我们也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调试,我们指导孩子学会善待他人,悦纳自我,心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用家庭教育的科学钥匙,打开心灵之锁。所以我们说,家庭教育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600193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中考唯美句子锦集48条
下一篇 : 还珠格格的经典台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