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每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发生,这些句子把我们的心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你会经常搜索哪一类的句子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佛经中的佛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佛经中的经典佛语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8、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9、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0、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1、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3、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4、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1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6、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17、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1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9、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2、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4、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7、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28、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2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30、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1、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3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33、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34、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35、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佛经中的佛语小编二】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小编推荐

修心养性的佛经句子_佛语禅心


修心养性的佛经句子_佛语禅心_

1、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而不倾动。《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2、 人生取决于我们所做的决定,而不是所遭遇的状况。海涛法师

3、 无知无明,是为罪过 对内心世界的陌生,导致了生活中的无数挫折。不知自己,不明道 理,亦即所谓无知无明,是为一种罪过。

4、 由于执著自己的角度,在文字里面做文章,所以烦恼断不了。慧律法师

5、 该是内在的。有时候,如果对方需要的话,一定要生气!要吃醋!把人生当作游戏,扮演你应该扮演的角色。因为一旦你决定要跟一个女人或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你就有某种责任要履行。有时候你也必须装作生气,装作吃醋,那是她的需要同时也是你的责任!

6、 是法非有作思维之所能解,非神通修证之所能入,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无心得。悟之则顿超三界,迷之则万劫沉沦。《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7、 佛说:若是遭人反对而不动心,即是忍辱。忍辱是佛家的一项重要修养,是六度之一,人生成功的必由之径。无论学佛还是做其他事业,必然受辱,能忍就能坚持,不能忍时,失败就会降临。所谓辱,不仅是他人的侮辱,还包括身体和心理所受的各种苦楚。有一部日本影片,有一个描述孙悟空修行过程的情节,唐三藏对孙悟空说:你若要随我学道,必须天天站在同一个地方一百天;站过之后,跪在那里一百天;跪过以后,举起双手一百天;举过之后,浸到水里一百天;浸过之后,身边烤火一百天要经过这许许多多的考验,我才教你佛法。孙悟空听了,依照唐三藏所讲的话,站了一百天,跪了一百天,举手一百天,浸在水里一百天,烤在火边一百天经过了一个又一个一百天,终于成道了。假设孙悟空什么时候受不了,放弃了,他的修行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以前所受的苦就算白吃了。

8、 珍惜拥有,云生云灭得自在。

9、 《菜根谭》中这样说: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身常放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宁的环境中,人间的功名利禄和是是非非也就不能再欺骗蒙蔽自己。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一】

10、 心无所住,意味着自在,不为外物所拘。心自在,便不需要外物的依托,而能自足、自得圆满。

11、 俱生无明蔽本觉,生起失念散乱心;分别无明逐尘境,分立自他二执取。贪等五毒起时,安住明觉,则转为五智。不舍外来贪欲境,不取内生贪着根,如如安住自明觉,自心觉了宽坦住,转成妙观察智道。瞋恚猛烈生长时,自心放松莫取舍,任持安住自明觉,转成大圆镜智道。嫉妒斗争生起时,莫起怨敌心松坦,任持安住自明觉,转成成所作智道。《普贤王如来祈祷能显自然智根本愿文》

12、 行道一日,胜寿百年。《佛说四自侵经》

13、 自古以来,人人都爱享福,人人都怕受苦。可世人常言,福祸总相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与祸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福有享尽之日,苦也有受尽之时。于是便有了诸如苦尽甘来、否极泰至等词语。在佛家看来,受苦其实是了苦,享福其实是消福。福来时,不要沉溺;苦来时,不要惧怕。在享福时念着未来会来的苦,在受苦时畅想日后的甜。唯有如此,才能更长久地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14、 (三)诸法皆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心经》

15、 非常幸运,我们一开始学佛并修行了,这不意味着从此我们比任何人更特殊。越是学习体会佛法,就越应该接受、包容一切,尊重、恒顺一切,而不能因为我们是学佛人、修行人,就要让他人尊重恒顺我们。我们学佛修行的唯一目的,并非是为了比别人伟大,而是为了更无私地奉献与更好地服务于众生,并充满爱心与与谐。

16、 我们在遇到绝路时,要鼓起勇气,去开辟一条道路。勇气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只看我们能否将它激发出来。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勇气就存在于你对未来存有的希望中。很多时候,有些事情看起来没有回旋的余地,但只要不放弃,坚持到最后一刻,就可能出现转机。

17、 贫中之贫的人,不仅物资、知识贫乏,见识也窄浅;更有既贫且病者,心态孤僻,常觉得自己被人遗弃我们应设法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引导,才能帮助他们脱离苦难。

18、 在心灵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被隐藏和埋葬。我们会把一切被压抑的自动投射到外界,而自己根本毫无觉察。

19、 要知道,持有好的心情,就不会争吵。小的争吵会引起官司,大的争 吵则会引起战争。

20、 结合人人的善,才是真正的大善;有大善对的力量,才能风调雨顺人人平安。

21、 快开的水都是沸腾的,平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潭死水,不知进取,所以一般人不能随缘,那是随心所欲而不自觉罢了。挣扎往上游,舒服必下流,凡夫随大流,仙佛逆水游。

22、 若言诸业定得报者,则不得有修习梵行、解脱涅槃,当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属。若言诸业有定、不定。定者现报、生报、后报;不定者缘合则受,不合不受。以是义故,应有梵行解脱涅槃。当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属。《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狮子吼菩萨品

23、 有一句佛语说: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 努力地了解自己。有些人总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其实一点儿也 不了解。郑石岩先生说:现代人有一种通病,那就是普遍不了解自己,在 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体力、经验等条件之前,便一头栽进 一个过高的目标中,所以每天要受尽劳累和疲惫的折磨。所以,做人要 有自知之明,想法要现实,做事要量力而行,这样就不会生出烦恼。

24、 佛法有六度,度是度过一切烦恼之意。忍是六度之中 第三度。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 是出.世间忍,即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 詈骂、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难忍能忍,难施能施。

25、 心灵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心变得简单,快乐就会相随;心存善良,世界就会变得美好;心若坚强,生命就会有力量;心若有归宿,日子便会馨香;心若随缘,便无烦恼生成;心若超脱,便会淡然;心若感恩,幸福就会来临;心若有禅意,人生则豁然开朗。

26、 凡所见色,即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唐)道一禅师《古尊宿语录》卷一

27、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 是否真心。我们每个人都有得到宝藏的机会,就看你是否付出了行动。上帝 不会轻易让不付出努力的人得到!

28、 【最有禅意的句子】要碳平衡,必须先心平衡。

29、 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我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此则胜妙,所谓俱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力士弹指顷灭,如是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尔尽灭,得离厌、不厌舍。《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64经

30、 人们之所以追求成功,不仅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得到成功的快乐。但是,物质收获的快乐,不及悟道之乐的万一,过来人只能指点悟道的路径,每一步路都只能自己走,少走一步都不能成功。《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从东土到西方佛地,遥遥万里,都要用自己的脚来量;九九八十一难,少历一难都不行,所以说,悟道没有巧方,只能靠精进。

31、 若要茶不凉,就要不断地续开水;若要心不凉,就要持续地注入激情。

3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心能够化解嗔怒的戾气。

33、 知足则有福,不知足则招祸。

34、 忍而无忍是真修行;忍无可忍而以牙还牙是凡夫。

35、 一调皮学生常偷母亲腌制的咸鸭蛋贿赂先生。天长日久,先 生馋上了咸鸭蛋。一日,先生问学生:你家鸭蛋怎么会是咸的呢?学 生灵机一顿,乘机戏弄先生:我家鸭子是吃食盐长大的,下的蛋当然 就是咸的啦。先生当真买回一只母鸭喂养,数月后不仅没吃到咸鸭 蛋,反而将鸭子喂成了咸鸭子。

36、 其实人的心何止能大能小,亦可净可浊,由此既能生快乐,又能生烦恼。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心。一个人心中若太过执著,自然会迷失在欲望的丛林中,分辨不出正确的方向;只有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轻盈,如莲花般纯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拥有单纯的幸福。

37、 不为无法更改的过去徒然悔恨,时光宝贵,为过去多后悔一秒,就少了一秒创造未来的时间。与其为不可更改的事原地嗟叹,不如振奋精神,为了可以改变的未来行动起来。

38、 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实行之方法,必先从事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又须以妇女为主体。盖世有贤母,方有贤子。《印光大师文钞续编示殷德增母子法语二则》

39、 疾病见于表征的特点,早就为中医学所利用,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所谓望,就是观察病人的肤色、气色等可视表征以诊断疾病,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一般来说,健康的人往往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而面色自然、有光泽,不健康的人往往精神委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庋应迟钝,而面色或青或白,呈不自然的状态。当然,这是很专业的问题,不必在此讨论。

40、 【人不当人看】看人,不要当作独立具体的个人。他只是一堆因缘的聚合体,是一个因缘团,如同一团烟雾,不自在,不能自主。虽然他口口声声说我,我,但他并没有我,所以不要上当。既然都是因缘,就会理性不情绪。难道我们可以对一团因缘的烟雾怒吼吗?指着它说就是你,才这样吗?

41、 世事难料,福祸常常在瞬息间相互转化,当面对灾祸时选择以正确的心态将阴性的场态转化成阳性场态,这样便种下了一份善的因,得到的当然会是丰硕的果实。

42、 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瞋恨、怨害、热恼,常思顺仁,行慈益佑。《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若不有心杀生,无怨无憎,心生随喜;随喜已,欢喜生;欢喜已,心欹息;心歆息已,心受乐;受乐已则心定;心定已,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嫉,无有瞋恚,广大无量,满于一方,正受住,二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6经

43、 【天天禅语】修行无他法,在于多用心。

44、 我问佛,能否,让心有片刻的时间里不掺杂俗念?不看山,不听水,只来对着光阴说禅。佛说,有些人,有些事,得到了,得不到,都是岁月慈悲的念,无需感叹,无需怨,心若静了,则满世界的嘈杂都可以看做是生命盛大的喜欢。

45、 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整理)《大集念佛三昧经》卷七

46、 如果我们像禅门说的调息、调身、调心,慢慢调伏像野马、像猴子的这颗心,令它柔软,人生才能活得更快乐、更长久。

47、 有正念而无欲念,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48、 有力的人才会忍,有慧的人才能忍;忍是勇敢、担当,忍是负责、奉献。(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49、 谁装点了你昨天的风景,谁惊扰了你昨夜的梦?谁让你愉悦 或忧郁,谁让你快慰或痛苦?这些已不重要,就让它们和夜晚一起封 存。日子被明亮的早晨刷新,迎接你的是全新的生活,等待你经历的 是不一样的人生,你必须轻装前行。早安!朋友。让朝霞灿烂你的心 境,让微笑伴随你的行程。

50、 【天天禅语】做环保,除了净山、净海、净大地之外,也要净心田。

51、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佛陀的格言》

52、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虔诚地为人群服务,不要加减做,加加减减就不会进步。

53、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古印度)龙树《中论观法品》

54、 学佛道上,求法、弘法、护法都一样重要。有人认为:出家人以弘法为重,在家人以护法为主,其实不完全如此。弘法就能护法,护法就能弘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待的。所以,不论出家、在家,都要负起弘法的责任,承担护法的家业。(当代)星云《如是说》

55、 今时学者,何不亦然?为学为道只是为名为利之权巧手段,虽可称为世 间聪明人,然而为物所转而不自知,实为痴迷人。

56、 以大慈悲心实践大爱,以大智慧力超越烦恼。

57、 人性之富,富在有德;品行之贵,贵在重孝。

58、 佛家禅语:园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烧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间里,没想到,几天后,花死了。禅师:有些东西因为想得到才会失去。

59、 有些人学佛之后,佛法知识越来越渊博,但是对周围人的态度越来越冷淡,这表示学佛的过程中缺乏发挥爱心,真正的学佛人佛学知识增长的同时会对众生生起慈悲;有些人对修行愈加投入的同时却对家务与丁作感到越来越厌恶,这表示修行的过程中缺乏发挥智慧,真正的修行人修行越久,就越能做到生活中修行,修行中生活。

60、 钱要花出去才有价值,同时也要花得合理,花得有意义,如此,人的品质才能得到提升,心灵才能获得安稳。紧紧攥在手心的钱就像沙子,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不吝惜钱财,善于用有,发挥财富的最大价值,就可以利用它来为人们解决困难,创造幸福,为世间增添更多美好的风景。

61、 我们总是喜欢攀缘,不肯随缘。原因是什么?就怕不顺利。但是攀缘是不会得到顺利的,即使顺利也是暂时的,不会有永久的顺利。只有一切随缘,才能一切顺利;只有永久的随缘,才有永久的顺利。

62、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嗔心未断。凡人要断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动治百动。保持沉默,再大的毁谤与中伤都会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灵就不会迷失,这是大智慧。一日禅:保持淡定嗔心不起。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二】

63、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涵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传递出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知足常乐而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态度,是一种看待事物的心情。

64、 尽我所能地去帮助别人,哪怕结果证明被骗也没有什么,就 当自己本来就欠人家的,是一次人生债务的偿还。

65、 你眼里的小人可能是最值得你同情的人生活中受到别人的侵害、冒犯,该怎样对待?佛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66、 既然生死不可强求,便无须介怀,生不是喜,死亦不是悲,随缘就好。一个人在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生老病死、输赢成败、福祸不论境遇如何,倘若都能保持一颗随缘心,不挂心、不纠结,就能随时超脱烦恼。

67、 释怀,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更是一种财富。遗忘别人的不好,铭记别人的好。当你对别人释怀之时,即是对你自己释怀。因此,有位哲人说:有些人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仍然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身上总有我们的影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学会记住别人对你的帮助,忘却自己对别人的不满,学会宽容才能让你活得更自在、更轻松,更坦然地去面对人生旅途中的风风雨雨。

68、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六

69、 莫爱风光无限好,此身犹是未归人。佚名

70、 亦、心一切平等,真即菩提自现。若怀彼我二心,对面不见佛面。《志公和尚大乘赞》

71、 【天天禅语】放下下执著,则与气无处不在。

72、 人心平淡,才有平安的福。

73、 爱人如爱己,率己以随人。四十华严卷十二

74、 【四心禅】 要用心,不要操心;要精心,不要烦心。

75、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76、 利生: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没有水,人与动物无法生存;没有水,花草树木无法生长、发芽、结果。人、动物、一切生命,大自然的一切万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77、 目光远大的人,会有远大的计划;目光短浅、只看眼前的人,安于现状,便永远无法进步。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拥有今天,还应该抓住明天、后天,抓住自己的未来。只有为今后的旅程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走得更远。

78、 真诚赞美比自己优秀的人是一种睿智,客观赞美和自己比肩 的人是一种胸怀,真心赞美不及自己的人是一种美德。总是赞美自己 的人非常肤浅,总是批评别人的人缺乏自明,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人 人品极差。身处尘世,与人交往,引朋结友,不可不察。

79、 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无能为力;至于未来,它还没有发生,关于它的一切不过是我们的想象。只有此刻,才是最真实的;也只有抓住此时此刻,才算是抓住了自身最宝贵的财富。

80、 王阳明曾说:防山中之贼易,防心中之贼难。看待事物要站在人本的立场、客观的立场,以一颗公正的明心,不刻意揣测,也不认死理,较真儿。真理也要灵活运用。

81、 什么是引业和满业?引业就是永恒运动的业力。打个比方,你做了一件大好事,成就了一件大功业,出名了,甚至发财了,算是得了好报。某个好姑娘听到你的事迹,心生爱慕,因此成就了一段姻缘;某个老板听说你的事迹,心生感动,主动跟你合作总之,好事接踵而来。爱情甜美、事业成功,人生走上了快车道,接下来还会好事连连。当然,如果心念由善转恶,开始干坏事了,也可能突然翻车。满业就是相对静止的业力,好比进商店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都不欠谁的,没有后账可找。

82、 若你让一个人愤怒,你收到的最多。若你让一个人不快乐,你收到的最全面。慈悲,不是一种高善的道德,而是一种清醒,是一种觉知。若你不能够知道,这个世界是你的世界,你给予的,既是你得到的,那么你的生命,就注定是孤单的。因为你和这个世界是一体的,你就能够通过自己,知道他人,也能够通过他人觉知自己,因为,那是连在一起的。当你进入这种状态,整个世界,都成为你的财富。

83、 如果佛法执著一篇理论,或者一个概念,就是理障。耕云先生

84、 其实,世界上有一个人,离你最近也最远;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记,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85、 当下,于这薄凉的世界里,定要做一个矜柔且深情的女人,踏着斑驳,簪着诗意,恋上一巷梨花雨凉,悟出一片云水禅心。

86、 【天天禅语】不伤害众生,就是断恶;能利益众生,就是行善。小乘行者注重断恶,大乘行者重视行善。出离心,是断恶的起点;菩提心,是行善的动力。证悟空性,是大小乘的共同趋向。为个人的解脱而修证无我,是小乘佛法的解脱之道;为普度众生而证得佛果,是大乘佛法的菩提大道。

87、 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以发心故,常为三世一切诸佛之所忆念,当得三世一切诸佛无上菩提,即为三世一切诸佛与其妙法,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华严经》卷十七,初发心功德品

88、 有些人持之以恒地奋斗了多年,却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懈怠, 让点滴聚合起来的力量瞬间散去;有些人碌碌无为地懒散了半生,去口 在暮色渐起的时候豁然惊醒,收拢零碎的晚霞聚合成炫目的灿烂。奋 斗者不懈怠,懒散者能惊醒,这世上便鲜有不堪而无用的人生。

89、 人有了慈悲之心,内心就会充满爱。爱就像春风,能吹散七情的乌云。

90、 村长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说:我们这里的庄稼和果树用的都是 农家肥,也从不打农药,地里长的,树上摘的,吃了没病,吃了健 康。我问,你们种的农产品拿到山下去卖吗?村长说,每年都会到山 下卖一些。我又问,那为什么不用化肥农药,这样产量会高一些。村 长说,咱老祖宗说了,自己放心吃的果子才能卖给人家。

91、 菩萨为化一众生,普尽未来无量劫,如为一人一切尔,此救世者所住处。《华严经》卷七十七

92、 大山不向我走来,我向大山走过去!主动靠近智者及其环境,见贤思齐,潜移默化,是改变自己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径,一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想不成功都不可以。

93、 无论你的心再浮躁、再焦虑与烦恼,都请你不要绝望,也不要过度的沮丧。因为你心的本质仍是如此的纯洁、安宁、光明、慈爱与智慧。若明白其道理,并能做到发挥潜能的话,那么我们的一切烦恼与痛苦会从中自然消融,所有的问题与麻烦也会自然化解,并能离苦得乐、寂静自在。,这就是所谓的解脱,也是证得涅槃。

94、 做人其实不需要有复杂的思想,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境来不拒,境 去不留。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清心寡欲就会轻松自在;只要随遇而安就 能自得其乐;只要放下就能解脱。放下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一种明白, 亦是一种结局。

95、 深观察十缘生句,当于真言行通达作证。云何为十?谓如幻、阳焰、梦影、乾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大日经》卷一,住心品

96、 不认识字的人、口舌不灵便的人、懒惰的人之所以念不好佛,是因为他们只盯着结果,而不愿花费心思做好眼前的事。正如弘一法师所说,只要肯用心,人人都能念好佛。做事情也是如此,只要静下心来努力去做,没有做不到的。

97、 【天天禅语】慈悲要从内心启发,造福要用身体行动。

98、 由于修行者有三种根器,所以要依靠戒、定、慧三种学处,用逃避、对治、转换三种不同的方式去应对贪嗔痴烦恼。下等根器者用以持戒来逃避的方式去应对烦恼的对境;中等根器者用以修定来对治的方式去应对非理作意;上等根器者用以修慧来转换的方式去应对烦恼的根本。初以戒为基,中以定为道,后以慧为果。093。

99、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曾有不为人知的艰苦岁月。

100、 如果我们不是以全然的自我存在,并真实处于当下的话,我们就会错失一切。

101、 无量众生修学佛道,多有退转,时有一人乃能得道,如庵罗花及鱼子等。《优婆塞戒经》卷一,解脱品

102、 生活的禅法是一份生活的活力,突破那些烦恼的困惑,一次又一次的让心地拓宽,它是一种自我更新的生活态度与生命体验,风里来,雨里去,从来都没有脱离过生活,既不盲目的固执,也不盲从的失落。也不遮掩生命的缺憾,真诚坦率的活在生命的当下,顺境逆境平常过。

103、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莫轻视小钱,积少成多能大用;勿养成挥霍,固本朴实顾元气。

104、 人最难看得见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张着眼睛向外看,对别人称斤论两、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105、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06、 佛法的真理像是渡过苦海的船桥,是砍断我执的利刃宝剑,是治疗心灵的甘露妙药,是迷途暗夜中的唯一明灯。

107、 妻子应体贴与贤淑,一天之后,把家庭琐碎之事料理完毕,尽量不要拿这些小事烦劳丈夫,让丈夫好好休息。

108、 佛经中这样说道: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慈大悲就是佛心。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就是佛陀向人类传扬的一份大智慧。只有慈悲,才真正体现人 和人、和众生是平等的;只有喜舍,才真正体现人对自私自利的鄙视和扬 弃。只有慈悲喜舍,才最终体现了人类全体利益、整体利益之间的关怀与维 护。只有维护了人类的整体利益,你的个人利益也才能真正得到维护。

109、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逐名利。《法语一》

110、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恶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111、 利行摄持身、口、意行善,利益众生,慈悲济世,即无上功德。

112、 修行要防止三种心:想速成的心、恐惧的心、懈怠的心。

113、 如果因为持戒而使身、口、心不舒适,仍当守戒,而且按正法的真谛修习,不起意见,即是忍辱。一般来说,人们总想爱怎么做就怎么做,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但这样很容易造下恶业,为了管住自己的身、口、心,难免感到不舒适,如果找各种理由,为自己不服管而开脱,这是不能忍辱。按正法所教导的,严格管住自己的身、口、心,才是忍辱。

114、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日真如。(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九

115、 宽容两个字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宽容,注定不会幸福。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和胸怀,更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我们在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

116、 察秋毫之末者,不能自睹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能自举其身。《东语西话》

117、 富有并不代表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安详。

118、 六大无碍常瑜伽,四种曼荼各不离。三密加持速疾显,重重帝网名即身。法然具足萨婆若,心数心王遍刹尘。各具五智无际智,圆镜力故实觉智。(日本)空海《即身成佛义》

119、 幽幽的沉浸在半寐的冥想里,那首《云水禅心》勾动着内心深处细细的轻柔,仿若浸在一种莫名的光年中融入乐曲中去了。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三】

120、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本分与职责,禅修之人更是不可逃避。若不能恪尽本分而侈言学佛,终是自欺欺人,所谓修行也将会成为竹篮打水,最后将一无所得。

121、 在生活中,一个懂得爱护自己的人,就是要相信自己,爱惜自己,无论是怎样的生命,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景。

122、 人若能时时反观自照,检讨心念是否贪著名闻利养,久而久之,心灵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诸风静,心持半偈万缘空的境界。

123、 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找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

124、 譬如两木相磨,便有火生,还烧是木;如是迦叶,真实观故,生圣智慧,圣智生已,还烧实观。实智慧生,无智便灭,智与无智二相俱空,无作无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125、 卑门持戒生天上,胜族毁犯堕幽冥,摩登持戒亦生天,仙人破戒人诸狱。四十华严卷十七

126、 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狮子吼菩萨品

127、 夫妻是世间最复杂的关系,情分和义务同等重要夫妻之间如何相处?佛日:谓妇事夫,有五事: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四者当用夫教诚,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盖藏乃得卧。《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128、 我们往往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不但丝毫没有体会他人的感受,也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反而白以为是地期盼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难道最终的结果不会适得其反吗?寂天菩萨曾说过:人人都不想吃苦,但却自作吃苦;人人都向往幸福快乐,但与自我为敌,破坏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129、 舍一分烦恼,能得一分清净;舍一分财物,即得一分轻安。

130、 云何一法断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谓无明。离欲,明生,得正智。《杂阿含经》卷八,第203经

131、 佛日:父母恩德,无量无边。

132、 【一花一草一世界,难易相成柔胜刚】1.一叶知秋,2.水满则溢,3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4.成功讲方法,一味地强硬不见得是最明智的。

133、 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是在本质上善陨灭,恶丛生。他们对人的伤害,蓄势已久,预谋已深。于是,这个世界才有了暗箭,有了冷枪,有了所有的防不胜防。

134、 若无灌顶者,慢心说密教,师、弟纵成就,死亦堕地狱。《大印空点》

135、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简单,才真正有福;单纯,才真正快乐。

136、 人心的散乱有两种:一是昏沉,一是浮动。昏沉是糊里糊涂空过时日,无所事事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精进浮动是心念不定、见异思迁、摇摆不止、浮沉、动荡、放逸、无法安静

137、 制非防恶亲,慈愍在他亲,利人益彼亲,同事齐己亲,此亲乃可亲,智者所附近,亲中无等亲,如慈母亲子,若欲亲可亲,当亲坚固亲,亲者戒具足,如火光照人。《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138、 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往往是出于心底的敬慕与欣赏,一个让她瞧不起的男人是无法让她真心爱慕的。因为阳永远大于阴,阳永远处于显露的位置,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就如同天和地,天为阳,地为阴。所以当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时,这个男人身上一定有着许多她仰视渴慕的气质。当然,如果一个女人很有才,或者很强势,那她能仰视的男人就越少,而她找到心仪之人的几率也会变得微乎其微。

139、 树立信仰,确定目标,选对方向,日有精进,生命就会充 实,人生就不轻飘,生活就不迷惘。不侧目别人的名闻利养,不动心 别人的位高权重,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忘自己的情,得自己的 意。君不见,天穹高远,大地莽苍,江山移位,沧海桑田,曾经有的 都已空空,曾经无的反而满满,造化何其公平!

140、 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需要衣食等物资的接济,但更多的人,几乎是所有人都需要爱心的接济。大家都是爱的贫乏者。如果有一个人真心地爱着人们,他是多么可贵、稀有。

141、 在生命的点与点之间,快如迅雷,没有一点空隙,甚至容不下思考,就有如狐追兔,兔子奔越逃命一样,我每想起这个禅的故事,就想到:兔子假如能逃过狐口,在喘息的时候,一定能见及生命的真意吧。

142、 当我们心怀感恩,常常讲别人的好话时,我们也会同时身心愉悦,阳气充足。

143、 在逆流中要有毅力,不要随波逐流、旋转而去。

144、 禅是对生命信仰的一种笃定,一种思索,一种对纠缠的放手,一种对烦恼的观照,更是对人生的一种积极与幽默,豁达与智慧。

145、 只有以身作则,方能教化别人。南传《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146、 本是美景良辰,奈何只影孤身。看遍烟雨红尘,闲听云水禅心。

147、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148、 净土法门最好弘扬让对方听到阿弥陀佛,成功60%;假如让他口念一声阿弥陀佛,成功90%,以后念多念少,信深信浅,直到往生成佛只是l。%。

149、 过分地纵欲,一味追逐享受,容易迷失了本性,况且欲海难填,以有限 的精力去追求无尽的欲望,好比夸父逐日,到最后只有死于非命。纵欲的快 乐是不实在的,跟随而来的是身心的交瘁、人格的堕落,所以说乐极必 生悲,纵欲的人生是不好的。

150、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要知道生气是没有用的,生气的结 果不是用嘴巴刻薄对方,就是互相对骂,不然就是拳脚相向,变成了肢体 冲突,对人对己都是很大的损失。如果发生事情时,能够静下心来听听别 人的意见,体谅对方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样就不会肝火上升了。

151、 只需静下心来什么都不用去想,放下所有的经验还有得失,全然地相应就够了,就这么简单!相信即天堂!

152、 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感官的刺激只能存在片刻,无法永恒,运用耳、鼻、舌、身、意求来的感官快乐往往是暂时的,好比看一场电影或一场音乐会,曲终人散,一切终有结束。

153、 时候季秋霜冷,皎洁银河耿耿。松窗一柱炉烟,颇释吾家好景。《法演禅师语录》

154、 你念阿弥陀佛就是修行。闻思修,就是边念边观想这个涵义。念就是修,但是你要念,想阿弥陀佛想名号。最初念阿弥陀佛,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阿】、【弥】、【陀】、【佛】四个字;有的时候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皈依阿弥陀佛,南无就是皈依,完了你才思修。我就是阿弥陀佛,自己就是阿弥陀佛。

155、 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既是如此,我们就都无权剥夺、破坏其他众生的生存权利,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首先应该做到的。

156、 若能做到无为、无争、不贪、知足,从容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保持对名利的淡泊心,对屈辱的忍耐心,对他人的仁爱心,做好每天当做之事,享受每一件事情带来的快乐,自然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生活中永恒存在的挫折和痛苦,也自然能够获得更纯粹的幸福。

157、 相约江南,聊春一枝梅,梅香封喉,青梅煮酒,禅意写生。梅雨季节里,百转愁肠,无言无声无人诉说。执手杯尊话离殇,斜倚东窗贴花弄诗情,凝心锁眉孤鸿添心愁。

158、 人类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都在创造着地球的历史,如果人类还是那样无视地球的存在,无视自然规律不断做出违逆自然的行动,那时世界末日将不再是空穴来风之谈了。

159、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金刚经》

160、 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情绪,就像变幻的天气。当你觉得悲观失望的 时候,你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处在一片阴霾之中;但如果你选择一种乐观的 生活态度,你的生命中就会一直充满阳光。

161、 世事本为无中生有,世人执有而忘无。话头本无意义,越是难以形象化、 无可把捉的话头,越具功效,然而世人情识深重,于话头上生种种想, 不能只是看一句话头,看不明何谈参得透?思量不思量,都是无中之有, 什么是无?不知无,就会被有所惑,不知无,就不知妙有妙用。什么是无? 干屎橛!

162、 于他得自在,忍彼触恼难;贫穷能布施,危厄持戒难;盛年处荣贵,舍欲出家难。《别译杂阿含经》卷十四

163、 在这个世界,即使有本事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不念佛往生也不行。念佛,是阿弥陀佛的弟子;虽会敲打唱念,而不念佛,是佛的戏子。我们要做阿弥陀佛的弟子,不要做戏子。

164、 凡事大多如此,执著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洒脱一些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165、 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杂阿含经》卷二,第36经佛言

166、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一,奉钵品

167、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168、 【天天禅语】以善以爱传家,是无上至宝。

169、 该做的事,排除万难也要完成;不该做的事,无论任何困难,也要坚持立场。

170、 人之靓丽,并非容颜,而是内心,心存善念,非靓也美,非富也贵;人之真诚,并非话语,而是纯洁,心灵纯洁,不语也真,不诉也纯。善恶仅是一念间,而这一念却是十万八千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71、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隋)僧粲《信心铭》

172、 佛善良且热心助人,经常帮助那些在困境中的人,同时也会让自己感 受到幸福的味道。

173、 心导世间。(古印度)尊者众贤《阿毗达摩顺正理论》卷七

174、 唯有一事能报佛恩,何谓为一?常以慈心,以其所解一切善法,展转开化,乃至一人,令其信心成就智慧,展转教化,无有穷尽,譬如一灯燃无量灯。《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

175、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六祖坛经..阡悔品》

176、 【言语的多与少】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177、 以全宇宙为自体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民国)太虚《佛陀学纲》

178、 行善的果报是幸福与快乐,作恶的果报是忧虑与痛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果报是不可以用来相互交换的。

179、 只有正确地闻、思、修佛法,才会有体认到诸法空性的智慧,只有体认到诸法空性的智慧,才有能力彻底根除内心的无明。

180、 身业,指以身所作及无作之业,业分善恶,不该做的事做了,该做的没做,以至伤害众生,是恶业,最大的恶业是杀、盗、淫,还有众多较小的恶业,不必一一列举;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没做,是善业,不杀、不盗、不淫,是三大善业。

181、 人生的道路,有时候要直行才能到达目标,有时候要转弯才能达到目的。应该直行的时候不直行,是错失良机;遇到转弯的时候不转弯,是不懂得回头是岸。

182、 趋利避害是人的正常心理,每个人都想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但有时候事与愿违。尊严可能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丧失自己的尊严或冒犯他人的尊严,都是非常不明智的事。冒犯别人的尊严,可能即时就会遭到打击;丧失自己的尊严,等于自毁形象。打个比方,如果你的行为可以贴上一个汉奸,叛徒、强盗、贪官之类的标签,大家也认为这个标签贴得合理,那么,你的尊严就没有了,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只是蔑视和耻笑,自己也觉得抬不起头来,无论以前获利多少,都难以挽回丧失尊严的损失。

183、 拉登死了,恐怖主义未必随之而亡。拉登并非天生就是恐怖 分子,那么他为什么会成长为恐怖分子呢?我在想,如果不改变孕育 恐怖主义的土壤和环境,拉登之后还会有拉登二代、三代那么如 何才能改变土壤和环境呢?这个问题值得全人类思考。

184、 如果一个人理解你的孤独,那是银碗里盛雪,是清水里盛开荷花。雪小禅《烟花那么凉》

185、 【天天禅语】凡夫难免对外境贪执,外境不但不会带给我们幸福与快乐,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想象的痛苦。比如:眼识贪执美色的原故,飞蛾亡于灯火之中;耳识贪执妙音的原故,野兽死于猎枪之下;鼻识贪执美味的原故,蜜蜂困死花丛之中;舌识贪执香味的原故,鱼儿钓于铁钩之上;身识贪执所触的原故,大象陷于淤泥之中。

186、 慈悲与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犹如凤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凤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体一般,慈悲与智慧既是两面,又是一体。

187、 经卷中的学问,未修成的密乘,健忘者的学识,需用时常哄人。(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188、 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境和逆境往往是交错出现的,所以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因为挫折就像一双手,能把正在攀爬的坚强者拉上希望的山峰,也能把气馁的懦弱者推向绝望的谷底。何况,山再高,也挡不住看蓝天白云。只要抬起来,迈开前进的脚步,就能登上山顶,看到壮观的风景。

189、 商人之导师,游行善知识;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识;宗亲相习近,通财善知识;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识。《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00经

190、 具有上品之信心者,会得到i宝之上等的悲悯与加持;具有中品之信心者,会得到i宝之中等的悲悯与加持;具有下品之信心者,会得到i宝之下等的悲悯与加持;根本没有信心之人,得不到i宝之丝毫的悲悯与加持。

191、 当一个人为自己制定了目标,确定了前进的方向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为目标而奋斗。

192、 常规思维是人人都有的思维状态。当周围的一切不曾产生变化时有它的便利性。但面对新事物时,如仍受其约束,就会适得其反。打破心理枷锁才能适应新环境。

193、 要感谢被救的人,让我们有行菩萨道的机会,因为他们示现了苦空无常的人生。所以,生活安稳、四肢健全的我们,怎能不好好把握人生,充分发挥生命的良能?

194、 却很难相信陌生人,当然也有人连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无法做到百分百的相信。因为太多生活经验告诫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丈深沟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测。

195、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起妄缘,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自如,冷暖自知当下就是修行。

196、 若有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为不断一切佛种,则为严净一切佛刹,则为成熟一切众生,则为一切如来所持,则为一切诸佛忆念,则与一切菩萨平等,则为一切贤圣赞喜,则为一切梵王礼觐,则为一切天主供养,则为一切夜叉守护,则为一切罗刹侍卫,则为一切龙王迎接,则为一切紧那罗王歌咏赞叹,则为一切诸世间主称扬庆悦,则令一切诸众生界悉得安隐。《华严经》卷六十三,入法界品

197、 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修炼人生,也就是改善思想与行为,提高素质和道德。人生的旅途上,在生活的点滴中,满怀爱心服务一切众生,让福德资粮更加增上圆满;觉悟宇宙生命的真理,让智慧资粮更加明亮观照。人生的修炼成功,就是成就;人生的道德圆满,就是成佛。

198、 学佛是为了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长养慈悲与了达智慧的真理。学佛不是注重表相的东西,更不是沉迷在修学佛法的表面形式上。作为一个佛弟子,做人的修养、品格要一天比一天提升,自己内心的烦恼、妄想要一天比一天减少,断除烦恼与增上功德,这才是修行的目的。

199、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有力量帮助他人,是自己的福。

200、 【谈读书】死读书者不知活读其书,读书的人是死的,也就是仅用大脑读书,而不是用心读书,人成为读书的机器。读死书者,不会读活书。书是有生命的,书如其人,有精神,有灵魂。读书只读到一大堆知识,却读不到它的精神,是谓读死书把书读死了,而不是读活了。读书死者,读书本来是要吸收其精神养分,以长养我们的灵性;但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最后却扼杀了自己那一颗活泼的心,变成了书呆子、书匠,脑中储存了一大堆的概念,受制于这些概念,以致成为所知障,以记忆、知识、学问自骄自慢;实则在灵性生命方面,一点透气也没有。

佛经中的40句分享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佛经中的小编40句分享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经中可以励志的句子


1、为何不必?

2、刹那便是永恒。

3、一切皆为虚幻。

4、不可说,不可说。

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9、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0、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2、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3、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14、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1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6、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17、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8、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9、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2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1、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22、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3、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7、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28、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9、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0、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2、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33、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34、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3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36、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38、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9、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40、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41、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42、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4、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读了“佛经中的佛语”,您get到快乐和感悟了吗?这些短句很有收藏的价值,值得您发发朋友圈。j458.com小编推荐您阅读超甜经典佛经短句,希望您喜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1770671.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心情撕裂的心,说不透的情怀
下一篇 : 天天好心情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