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毋庸置疑,信息传递每天都在发生,大多会互相分发像句子这样的内容,你可以从短句中感受到发件人的祝福。有哪些值得大家收藏的句子呢?也许"克里希那穆提经典哲理名言语录"就是你要找的,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克里希那穆提经典哲理名言语录

⊙、 你肯定有过这种感觉:深夜,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你可能会感到虚无的恐惧。身处人群之中,坐在公交车上或者在一个聚会中,你可能会突然感到彻底的绝望。你感觉周围都是空虚荒芜的沙漠,坐在那里,你感到彻底的空虚、彻底的孤独。你既没有享受到群居的快乐,也没有体验到独处的寂静,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超越孤独。

⊙、 超越孤独,才能享受单独,即只有当我们停止逃避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应该做什么。当我们独处的时候,我们愿意面对真实的存在,我们不去打开网络,不去翻开书本,而是专心地认识自己。这时,孤独就到了尽头,因为我们内心的状态由浮躁变成了平静,由痛苦变成了欢欣。

⊙、 如果你能抛下所有东西工作、事业、想法等,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学会纯粹地独处,那么你就能远离所有的影响渴望、占有、消沉、束缚、强制等,从而进入自己的灵魂深处,觉察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拥有并享受单独的愉悦。

⊙、 空虚是一种孤立的过程,是每天人与人关系的产物,因为在关系中,我们有意无意地寻找孤立。只有当我们真正看清我们彼此孤立的关系,以及孤立带给我们的寂寞,并用爱去化解,空虚才会消失。

⊙、 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里,空虚被看做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情绪病毒。为什么它让人们如此惧怕?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了解空虚的定义。

⊙、 空虚是一种心理体验。常常感到空虚的人,大多都活得不踏实,他们对人生和生活都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一直在追求目标却没有将行动落实到生活本身。他们有时感觉非常无聊,但是无法将这种感觉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也无法深层次地体会到他们的感受,没有办法顺利地和他们交流、沟通。如果空虚的人自身不付出努力去改变这种状况,那么他们将越来越被空虚的情绪所包围,从而找不到合适的情感疏导的出口。

⊙、 虽然我们看上去非常繁忙,虽然我们娱乐、结婚、上班、交朋友,但是,我们的生活仍旧可能是空虚的、无聊的。我们会利用各种知识填补自己的空虚,知道如何让自己更活跃、更有社交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怎样上网聊天。我们以为空虚的对立面是头脑满满的状态,所以我们利用一切手段、利用各方面的知识、关系去追求新鲜的东西,把这些东西装满头脑和心灵,填满我们的所有时间和空间,以此来掩盖空虚。可是,我们真的消除空虚了吗?你去电影院看电影,去文化沙龙和别人讨论学术问题,去找朋友吃饭、唱歌,去阅读哲学书籍,通过这些行为你发现空虚依然存在,即使你从外在的形式上暂时摆脱了空虚,活动的时候你以为自己是很充实的,可是,下一分钟空虚还是可能重新回到你身边。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基于摆脱空虚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也是空虚的、庸俗的、廉价的。为什么?当你觉得空虚时,你希望找个人来帮助你摆脱这种焦灼不安的状态,所以你首先已经在心里确立了一个目的:我是找你来填补空虚的。无论是在和他人交谈的时候,还是在看着他人做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一直都在想:我还空虚吗?我的目的达到了吗?一旦目的没有达到,我们就会和他人产生冲突,会对他人很失望,并拒绝再与他人交往,这种孤立的行为就常常让我们变得更空虚。

⊙、 生存之所以空虚,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大多数人都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制造自己鹤立鸡群的局面,这迫使他们有意无意地寻求孤立。我们想成为财产、妻子、孩子的唯一拥有者,想将那些东西命名为我的,而这种排除的过程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孤立感。由于无人能活在孤立中,所以就有了冲突,而在冲突中,我们就想逃脱,一旦逃脱,就又制造了新的空虚。

⊙、 想消除空虚感,我们首先要了解空虚的真相,而不是想办法去逃避。当空虚袭来的时候,我们不要把注意力移开,而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充分觉知那些空虚的感觉,体验那一刻的真实。我们要让心慢慢静下来,就在那一刻观察空虚,找出它的真实面目,这样,空虚就会得到了解和转变,最后才会渐渐消失。绝望的本质

⊙、 绝望到底是一种深刻的感受,是个人的穷途末路,还是一种所有希望、关系以及追寻的幻灭?绝望的本质就是事实,是一种既不存在希望也不产生哀伤的状态。

⊙、 鲁迅曾经说过: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我们的人生似乎就在这个过程中辗转反复着。

⊙、 绝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它能让人生出一死了之的念头?有人为绝望下了这样一个贴切的定义:绝望是自暴自弃表现出来的症状。当人们用尽一切手段,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祷告,到了再也无法可想的地步时,绝望的阴影便笼罩下来了。

⊙、 生活中,每当遭遇阻碍、挫折时,我们总是不免陷入一种无助、孤独、软弱、哀伤的境地。正如上面故事中的那位妇女一样,在她的丈夫和孩子相继离她而去后,她感到非常失落、孤独和痛苦,那种身处风暴中的不安全感使她产生了穷途末路的感觉。她为此痛苦不堪,认为只有死才能停止自己的痛苦。然而,如果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绝望,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给绝望下了一个狭隘的定义:绝望=没有希望。

⊙、 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眼里,绝望并非希望的对立面,它是一种无可奈何,是没有出路的悲伤,它与哀伤、孤立、畏缩等种种负面情绪其实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找对了方法,绝望就能像哀伤、孤立、畏缩那样被消除。

⊙、 要消除绝望,我们先要让绝望从没有希望的定义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先理解希望的含义。

⊙、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希望是明天、未来,是对幸福、现状的改善,是对自身的进步怀有的欲望。它可以是期望拥有更美好的家园,也可以是期望拥有一部更好的手机或一台功能更强大的笔记本电脑,总之,它是对社会发展的梦想,是对一个更快乐的世界的梦想。我们要认识到,希望不仅仅存在于未来,而且存在于已经发生的、过去的掌握中,因为我们的种种欲望是建立在过去没有的基础上的。因此,希望存在于思想的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的运动中。秉持因希望而活观念的我们不是在缅怀过去,就是在担忧未来。然而,当过去或未来主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还是真正活着吗?当然不是,因为真正的生活在于当下的每分每秒,它不受过去、未来的掌控。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听从克里希那穆提的劝告,快乐地生活,不怀希望地生活。因为有希望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快乐的人,他还知道绝望,知道绝望的状态投射了希望或愤怒的未来、绝望或光明的未来。

⊙、 如果我们能够不为绝望和希望定名,我们就不会因为它们的名称而落入意识的范围之内,就能全然地观察它们,纯粹地觉知它们,也就不会将它们对立起来,就不会因为这种对立而产生希望的快乐,也不会产生绝望的痛苦。

⊙、 思想滋生了恐惧,关于过去的记忆就是造成恐惧的根源。恐惧和愤怒、悲伤、快乐一样,是我们常有的一种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只有人与动物才有恐惧的反应,它源于周围的不可预料的因素。

⊙、 恐惧是怎样产生的?无论是害怕失去工作、害怕没有足够的食物、害怕失去社会地位、害怕老板粗暴的行为等外界恐惧,还是害怕失去、害怕失败、害怕死亡、害怕孤独、害怕得不到爱、害怕身心俱疲等内心恐惧,都是我们对未来和过去的思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思考产生恐惧。克里希那穆提说:如果你思考自己遇到的挫折和痛苦,那么,你的恐惧感就会增强。我们害怕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尽管它们可能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仍然因此感到恐惧和害怕,因为我们在不断思考,不断去想象那些事情能带来的未知的负面影响。如果那个普通工人能像那个牧师一样什么也不去想,头脑里面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不去思考死亡,那么他也就不会被内心无端的恐惧害死。

⊙、 恐惧的产生还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依赖情结,对他人的依赖、对物质的依赖、对思想的依赖。依赖是因为无知、内心的空虚、缺乏自我认知。恐惧会引起思维和心灵上的波动,会阻碍沟通与理解。恐惧感有天生的,也有后天形成的,它与过去发生酌记忆、思想和情感息息相关。过去的经验创造了今天关于自我、我的和我的记忆,而这些关于我的记忆是形成所有恐惧的根源。当我们抛开那些过去的记忆时,我们就停止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也就能从观察者这个身份中解脱出来,我也就消失了,恐惧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 恐惧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们想要保全自我的渴望,当人们感到未来无法预测,自己可能无法继续存在时,强烈的恐惧就产生了。要想根除恐惧,我们只需明白:恐惧只是一种意识而已。当我们不去关注这种意识,保持安静时,恐惧自然就消失了。因为恐惧,所以信仰

⊙、 因为恐惧,所以我们将能量投入一个信仰、一个结论中,让它为我们带来安全感。但事实上并不存在彻底的安全感,而只有恐惧。信仰越坚定,我们变得越教条。

⊙、 人类历史似乎已经证明,对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信仰是必需的,其中最简便易行的就是宗教信仰,如对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的信仰。我们经常听到他人说,人变得精神空虚和残暴是因为缺失了信仰,如果我们没有失去信仰,我们就不会空虚、寂寞和恐惧。对圣贤的理论或主张的信服,对宗教的敬畏与尊崇,都是信仰。我们把信仰奉为日常的行为准则。

⊙、 我们为什么必须有信仰?信仰真的能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吗?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信仰能给予我们那种来自禁锢的特殊力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行动,以满足我们的种种欲望,信仰似乎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需。或者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命本无意义,而只有信仰能赋予它意义,因此,信仰就比生命更为重要。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会给人们这样一种感觉:生命必须依靠信仰的模式来度过,因为如果没有某种模式的话,我们就无法行动,也就无法获得我们渴望的幸福。

⊙、 选择信仰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内心不可抑制的恐惧感。我们如此急切而贪婪地接受某种或几种信仰,是因为我们内心有太多恐惧的东西。生命中会有丑陋、痛苦和悲伤,所以我们恐惧,而对信仰的接受可以掩盖我们的恐惧对真实存在的空和无的恐惧。我们大脑的思维必须在彻底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工作,否则它根本无法运转。这就好像一个精神正常的人突然受了巨大的刺激而精神崩溃一样,他会变得疑神疑鬼,时刻担心自己被伤害,这样他的生活也就脱离了原来的轨道,他可能会失去工作、可能挣不到钱、可能会生大病他的一切都将趋向痛苦。这种对未知的痛苦的预想,便是我们恐惧并追求安全感的根源所在。为了避免自己陷入这样悲惨的境地,人们就会用信仰、教条、威信、权力、地位的围墙把自己完全圈起来,似乎这样做之后头脑就彻底安全了。真的有彻底安全这回事吗?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根本没有彻底的安全,即信仰、理论,任何人、任何社会结构、任何领袖或任何导师,都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安全感。信仰越坚定,也就越教条。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信仰,我们就会发现信仰会使人分化。每条教义、每种信仰都有一套仪式、一系列将人绑在一起和使人分化的强迫行为。坚信某种信仰会对头脑产生相应的影响。信仰会投射出我们认为的真实,因此.我们的头脑就再也不可能自由了。而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发现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上帝。

⊙、 当我们明智地观察痛苦的情形、心理上如何受到痛苦的影响、行动和思想如何受到扭曲的时候,我们才能处理好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哀伤。一颗超越哀伤、没有受伤的心,才是真正的纯真。

⊙、 如果一个人缺少了热情,他就不能全心全意地去爱。如果不能全心全意地去爱,哀伤就一直都在,并驱使我们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和恐惧。这样,我们就会有压力、焦虑不安,甚至可能遭受病痛的折磨,也会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害怕失去工作,害怕买不到房子,害怕自己的车不够豪华,更害怕未知的死亡。人们往往从童年起就开始承受伤痛,身上可能布满了伤痕,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伤痕。我们流过泪,私下里哭或在别人面前哭,我们也想过要挣扎,要逃出哀伤的生活,重新找到一个新的世界。然而,许多人都失败了。

⊙、 为什么会失败?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根源在于我们用错了方法。我们都知道身体上的痛苦,例如感冒、发烧、高血压、糖尿病、脊椎病等一些或大或小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或用其他方式来处理。而心理上的痛苦,也就是那种藏在心中极为复杂的痛苦、忧郁和哀伤,却不是药物能够治愈的,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抑郁症,药物治疗并不如对付感冒那样见效。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一个人可以观察牙痛这一事实,而在情绪上、心理上不要去感到恐惧。但当我们在情绪上和心理上受到牙痛的影响时,痛苦就会变得更强烈,于是我们就变得非常忧虑和害怕。

⊙、 我们越是想要忘记痛苦,就会发现痛苦变得越来越清晰和强烈。这是因为当我们思考怎么超越悲痛的时候,我们已经陷入了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其实思想并不能解决哀伤的问题。对痛苦的分析也无法消除那些伤害,分析是一种麻痹和逃避的方式,它不能消除那些哀伤。

⊙、 不要试着去找出如何超越哀伤的方法或答案,因为答案并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是,能够在没有意识到观察者的情形下观察痛苦、悲伤、寂寞、孤独这些令自己感到哀伤的事,而不生其他的念头,这样,哀伤就能终结。也就是说,当我们能用一颗没有偏颇的心来观察痛苦和悲伤,用一颗可以观察身体上的外在痛苦的心来观察痛苦和悲伤时,我们就能不再哀伤。

⊙、 没有空间,就生暴力。

⊙、 任何能活动的东西都必须有空间。我们在生态上、社会上没有空间,我们的心也没有空间。我们没有空间的现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暴力。

⊙、 《道德经》里有一段话: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几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三十根辐条穿在一个轴毂上,留出一定的空间没有填实,才会有车轮的用处。团弄泥巴做成陶器,留出一定的空间没有填实,才会有器皿的用处。房子里凿出窗户、门洞,留出一定的空间没有填实,才会有做居室的用处。所以,要实现使用的便利,空间可以发挥它的效用。车轮、器皿、房屋要实现功用,在适当的地方就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例如房屋要有空出的窗户才能够采光和透气,才是有用的房屋。

⊙、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个人的内心也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因为一定的空间能够发挥爱的功用而不至于产生暴力。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在生态上、社会上没有空间,我们的心也就没有空间,而我们没有空间的现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暴力。

⊙、 当一个房间堆满家具时,就没有走动的空间,内心深处在陷入最彻底的困惑时也是如此。当我们的心完全被困惑、嫉妒、占有、仇恨、恐惧、焦虑、愤怒等填满时,我们就根本不会有逃离其中的念头,就会像处于堆满家具的房间,完全动弹不得。假如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传统,实在狭小得要命,我们就会产生破门而出的欲望,这本身就是一种暴力的表现。

⊙、 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这样才不会导致交往关系产生矛盾和冲突。因为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我们占据了一定的安全地带。一旦这个自我的空间被人触犯,我们就会感到焦虑、压抑、不安全,甚至会恼怒起来。因此,亲密无间并不意味着没有空间,依赖、占有、自私自利等都会侵犯关系中的空间,从而导致嫉妒、仇恨、哀伤等种种暴力行为。

⊙、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进去坐在那个读者旁边。实验进行了整整80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更多的人选择立即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而有人则干脆提出反抗:你想干什么?

⊙、 人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保证自身存在的安全,因此,必要的空间是维系关系的保障。只有留出适当的空间,彼此才会有观察的自由和表达爱的机会。没有空间酌头脑只会充满暴力,而不会产生爱,因为爱只存在于自由的状态中。如果我们的心真的很忙,整天忙忙碌碌,那么,我们显然就没有空间,没有一种安静让我们去发现新事物,我们也就没有了爱的动力。

⊙、 不仅头脑需要空间,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同样也需要空间。然而,人类的发展趋势却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我们的行为不断破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损害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由于贪婪、无知、冷漠和缺乏远见,我们永不满足地开发土地资源、掠夺石油煤炭、砍伐森林、毁坏湖泊、屠杀生灵,为了牟取经济利益,我们不断与动植物抢夺它们的栖息地和生存空间。人类暴力的触角已经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近年来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就是我们侵犯其他生命空间的行为所引发的恶果。如果继续过没有空间的生活,那么我们终将被自己引发的暴力所毁灭。

⊙、 要想过没有暴力的生活,我们就要懂得给自己、给他人生命空间,因为一个有空间的头脑会获得更自由、更广阔、更巨大的能量。这样,我们才能愉快自在、无拘无束、热烈奔放地去爱,才能营造一个真正和谐美好的世界。愤怒的根由对他人的依赖和期望、社会的环境以及我们内在的心理因素,都是导致愤怒产生的原因。

⊙、 当我们的某种意愿不能实现、某种目的不能达到的时候,这样的挫败感往往会让我们产生一种紧张而又不愉快的情绪,那就是愤怒。

⊙、 仇恨产生于缺乏真正的爱,嫉妒和欲望就是仇恨。如果我们的欲望没有得到实现,那么嫉妒、羡慕、鄙视、排斥、怨愤等仇恨的心理就会产生。只有被动地观照和理解,才能消除仇恨。

⊙、 爱与恨不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那样简单可以一面是爱,一面是恨,所谓爱恨缠绵,即指爱与恨总是交织在一起的,爱的过程中也许带着恨,恨的过程也未尝不可夹杂着爱。

⊙、 仇恨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们缺乏真正的爱,恨的过程也是不去爱的过程。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制造仇恨,甚至把仇恨误当成爱。而爱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它常常和思想交织在一起,然后将自己腐蚀成别的东西。当你想到某个你爱的人时,那个人就变成了令人愉快的感觉、记忆、形象的象征,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爱。因为爱是火焰,它没有思想、嫉妒、敌视、利用等头脑的产物。只要心灵负担着头脑的产物,就必然有恨,因为头脑是仇恨、敌视、对立、冲突的座椅。因为思想总是在竞争,总是在寻求结果、希望胜利,所以它的实现就是快乐,而它的挫折就是仇恨。

⊙、 如果看不清楚思想和爱的区别,我们就摆脱不了欲望的纠缠,就会因为欲望的不被满足而产生不满和仇恨。当我们期待某种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都是在投射自己的欲望。我们可能通过这种强烈的占有欲来获得不断的成功,但那只是仇恨的另一种形式,而仇恨必将引发冲突和痛苦。克里希那穆提说:如果我们的欲望没有得到实现,那么嫉妒、羡慕、鄙视、排斥、怨愤等仇恨心理就会产生。一个建立在恨、嫉妒基础之上的社会,一个人与人只会相互竞争、每个人都在保护自己利益的社会,往往会处于对内、对外的战争之中。

⊙、 如何将心底那根深蒂固的仇恨拔除?我们需要这样一种觉悟:如果我们能够直接体验一种感觉,而不为它命名,那么我们会从中发现很多东西,这样跟它的搏斗就没有了。因此,当仇恨出现的时候,就让我们被动地观照它。不要被吓着,不要责备或找借口,只是被动地观照,这样,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事实上根本没有一种被称作仇恨的东西存在。

⊙、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干预而去批评,即通过批评去灌输我们的理想、性格、个性、看法,决定他人应该走或者不应该走的道路,这就是一种强制他人的暴力行为。

⊙、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批评,总是向他人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下属、我们的朋友灌输我们个人的思想,强行决定其他人应该走或者不应该走的道路。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我们看似好意的批评背后,往往潜藏着我们塑造别人、干预别人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我们富有攻击性和暴力倾向,而不会对我们的成长和人际关系有太多的帮助。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产生暴力和批评的原因之一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遗传自动物。我们遗传了攻击性和暴力意识的本能。自我保护意识潜移默化地迫使我们要比别人更强大,因此,我们不允许存在反叛或堕落。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好,那么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要通过批评的方式来使他回归到言听计从的道路上来,那样,我们的心才能够获得平衡。

⊙、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我们长久接受的教育,都是导致暴力产生的条件。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不得不变得具有攻击性。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拼,都想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都想获得权力和名望。为了生存,我们必定要斗争,所以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是产生暴力的一个诱因。而且,社会习惯把一些行为方式强加在我们身上。我们从小就接受自省其身的教育,这使得我们养成了自我批评的习惯。我们习惯根据一个观念、一个标准、一个理想去行动,这就将我们逼入某一特定的样式中。比如,如果我们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一定会进行自我反省和批评: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是不是自己的方式太暴力?在反省之后,我们就会采取行动将事情往我们期待的方向扭转,这其实就是一种暴力。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如愿,甚至可能将事情推向更糟糕的境地。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批评他人还是自我批评,都不能最终解决暴力问题。

⊙、 到底该如何消除暴力呢?答案很简单: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他人的意愿。从内心世界来看,所有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得到保护,因此,我们才去制定外在的秩序,去形成全人类统一的语言和计划,以结束世界的分裂状态,防止暴力的产生。作为个人,我们要把思想从束缚中解救出来,要正视现实。这样,我们就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暴力行为,就可以没有谴责和批评,而只是面对现实而已。

⊙、 比较是暴力的众多名目之一,任何形式的比较,都会导致幻觉及痛苦,而且会使人愈陷愈深、难以自拔。在真正的爱中是没有比较的。许多人将幸福简单地理解为: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 作为一种暴力,比较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更这个字,因为更这个字总是相对而言的。有了更这个概念,我们就会产生比较的心理,而比较就会引发竞争、野心、矛盾、战争等一系列问题。比如,如果我们反应迟钝,那么我们就希望自己更聪明;如果我们很浅薄,那么我们就希望自己更有内涵;如果我们是无知的,那么我们就希望自己能变得更有知识、更有学问。这种渴望更的心理往往让我们痛苦不堪。这时,许多人就必须通过别人的不幸来提醒自己的幸福,似乎没有别人的受苦和不幸,我们就不能够发现自己的幸福。然而,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难道不是一种残酷的暴力吗?

⊙、 我们的教育、传统、文化、权威都在有意无意地助长我们比较的习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成长的每一步中,我们总是在拿自己和别人或和过去作比较,总是在用其他的事物来衡量自己。我们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丑陋。在学校有人告诉你,一定要拿第一,或者要得到比较高的分数。也有人告诉你,你不如你哥哥好,或你表现得不像你弟弟那样聪明。这些都是比较的开始。由于比较,你感受到了愈来愈大的压力,不只在外表上,而且还在内心深处。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们在比较中得出结论,而结论会扼杀洞察力。当心灵变得愈来愈爱比较、愈来愈爱占有、愈来愈爱依赖时,我们就创造出了一个模式而且深陷其中,这时,我们就无法从新鲜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如果不消除那些比较,我们的生活就会因为缺乏新鲜感而变得压抑或变得暴力。而无论是在压抑下还是在暴力下,生活都是不会创造幸福和爱的。真正的幸福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全心全意地融入当下的事实中去体验,这样,我们才能看清事情的真实面目,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爱和幸福。非议的伤害

⊙、 非议是心神不宁的产物,它是专注和诚实的对立面。兴致勃勃、不怀好意、不辨是非地议论他人其实是对自我的一种逃避。

⊙、 每个人都在试图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评价别人,都在以自己单方面的观点来看待别人,影响这种单方面的立场和眼光的因素往往是某一特定个体的需求,这些个体可能是需要被尊敬的同事、需要被肯定的同行、需要被奖励的下属、需要被招待的客户,还有需要被照顾的家人、需要被注意的亲戚、需要被陪伴的朋友,甚至需要被礼貌对待的各种服务人员。而一旦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有非议产生。我们每天都要对付来自四面八方的非议,以免他人误解自己,这就是很多人大叫活着太累的原因。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非议不是一种诚实,而是一种逃避真实的行为。兴致勃勃、不怀好意或不假思索地议论他人是一种对自我的逃避。发出非议的人由于自我的心神不宁,所以才会用虚假的眼睛去观察他人。非议产生的一个原因是缺乏专注。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似乎都忙于关注其他事物,而这一关注表现在阅读无数报纸和杂志中的闲话专栏,尤其是现在的娱乐花边新闻中对谋杀、离婚、偷情等的描述。此外,还有一些终日无所事事、闲得无聊的人,他们整天盯着别人看,以便找出一些奇闻趣事、低级趣味的八卦来娱乐大众。这种阅读其实就是一个非议的过程。

⊙、 哪怕是对周围的亲朋好友,我们被干扰的头脑也会带着一种非议的眼光去认识他们。一旦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我们就会立即对这些人作出负面的评价。而当别人的仕途一路高升时,我们嫉妒、羡慕、挑剔的心也会跳出来,我们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出能够诽谤他人的证据。种种迹象都表明:非议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尽管它不是像普通的暴力那样直接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但它通过语言对人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因此,我们可以说:非议也是一种暴力,而且是对人们伤害极深的暴力。

⊙、 我们的人际关系被这样的非议弄得十分糟糕。如果存在非议,我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他人、了解他人,我们的沟通也会因为存在非议而出现障碍。由于内心存在着对他人的偏见与误解,所以我们不能与他人真诚交流,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否定的、虚假的交流。在扭曲的社会关系里,和谐和爱很难存在。

⊙、 无论是政治权威还是信仰权威,背后都充满了暴力。对权威的确立和追随是对自由和领悟的拒绝,所以权威是一个需要被打碎的枷锁。

⊙、 我们往往习惯于听从权威的话,认为依赖某个权成就能得到心灵的解脱。例如,我们希望通过某个权威来帮助自己得到永恒的快乐,但是很少考虑权威背后的那个真相是什么。

⊙、 我们要知道:无论是政治权威还是信仰权威,背后都充满了暴力。表面上,封闭的、强制的权威给予了我们一种被保护的安全感和心满意足的快乐。所以,人际关系当中到处都充斥着权威,强权的一方变得更有暴力倾向,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则不得不臣服在权威的压制下。

⊙、 克里希那穆提告诫人们:对权威的崇拜,无论事情大小,都是可恶的。因为我们与真实之间本没有媒介,如果有的话,也是个歪曲者、危害制造者,无论是谁,不管是至高无上的救星,还是你最尊敬的领导或导师,都可能是你通向真实的阻碍。权威里面只有统治、控制、压制、偏见、自我投射的信仰和感觉的欲望,权威无法知道那深不可测的真实。所以,权威是一个需要被打碎的枷锁。

⊙、 我们要明白:对权威的确立和追随是对领悟的拒绝。因为自我的领悟需要无上的自由,而只有在自由里面我们才能够发现自己的梦想、愿望,找到自己的潜力,也只有在自由里面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爱,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如果我们臣服于权威,就相当于扼杀我们的自由和潜力。

⊙、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战争还是枪炮弹药的战争,都是一触即发的冲突。如果想阻止战争,我们必须开始改造自己,因为我们是触发战争的原因。要拥有和平,我们就必须去爱。

⊙、 我们的世界看上去似乎已经满目疮痍,就像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一样。因为除了刀枪弹炮和血淋淋的战争之外,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到处充满着一触即发的战争。

⊙、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战争,宗教的、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显然,导致战争的起因是人们对权力、地位、声望、金钱的欲望,还有对权威和教条的崇拜。所有这些都是战争的起因。如果只有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愿望、善良和关心,那么生活中也许就不会有战争了。但是,由于总是被灌输信仰、观念、教条,所以我们常常会生出不满的情绪。如果我们贪于权力,如果我们有嫉妒心,那么我们就会制造出一个走向毁灭的世界。

⊙、 各个国家的人可能会一起谈论和平的途径,坐在桌前讨论开会,计划立法,成立新的和平组织等,但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最想得到的还是权力、地位和财富。我们为贪婪所驱使,不愿放弃自己的地位、权威、金钱、财产,我们策划暴动,乐于激发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杀戮。所以,这个世界仍然上演着民族间的、宗教间的、国家间的、各种组织之间的各式各样的战争。

⊙、 对于国家间的战争,也许我们会关心地问:我们将如何解决世界上的政治混乱与危机?有没有什么个人能做的事可以阻止战争?问题的答案就是: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而不是某个领袖或领导者,也不是那些所谓的政治家以及其他类似的人。但遗憾的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我们真的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那么我们将迅速地中止很多战争。也就是说,如果想阻止战争,我们必须改造自己,因为我们才是战争存在的最根本原因。

⊙、 要改造自己,我们就必须停止内心的战争,让我们的内心充满爱。我们要正视事情的真相,不受任何思想和观念的束缚,更不能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人。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能够和自己身边的人和平相处的时候,世界和平也就不远了。真正的学校举校的教育在于唤醒自我的智慧,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体地处理:

⊙、 一所在名利上成功的学校,通常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中心。一所宽敞、兴盛、热闹的学府,将千百个人聚集在一起接受教育,这所学府可能培养出CE。、银行职员、销售员、企业家、政治家、一些技术上的能人,然而,我们需要的只是完整的个人,而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学校就是以造就这种完整的个人。因此,选择只能容纳数目有限的学生,并且拥有正确教育方法的学校,远比在大学校里接受最新颖的教育方法来得重要。总之,学校的优劣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正确的教育。

⊙、 正确的教育在于唤醒自我的自由与智慧,培养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唯有这种教育才能创造出新的文化和一个和平的世界,才能带来人与人的真正合作。然而,这种自由并非借着人们追逐自己的发展和成功就能获得。自由起于自我认识,也就是说,当心灵超越了因渴望自我安全而制造出来的种种障碍时,人们就会得到自由。

⊙、 真正的学校除了要提供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术训练外,尤其应该鼓励学生对生活持有一个完整的看法,要帮助他们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光有理论的学习而没有内心的体验,只会导致肤浅的、片面的纸上谈兵。学校的教育要让学生能够思考,不是顽固不变、死守理论、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思考,而是直接地、真实地思考和体验。

⊙、 真正的教育,是不以任何权威或传统学说和手段为基础,给个人加以某种特定的限制,而是帮助个人成熟、自由,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任何依照资质而将人分门别类的方法,都强调了人们之间的差异,并由此产生了对立,助长了社会上的派别区分,这样,也就无法培养出完整的个人。也就是说,一旦教育以呆板的原则为基础,它足以制造出有效率的男男女女,却无法培育出有创造力的人。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正确的教育在于了解真实的儿童,要研究每一个孩子,观察他们的兴趣、能力、性情,了解他们的困难,考虑他们所受的遗传和父母的影响,而非仅仅把他们归于某种类别,或将我们认为的他们应该如何加诸他们身上,将他围困于理论的框架里,让他去顺从、附和。这样做会在儿童的心中产生他的真面目和他应该具有的面目之间的不断;冲突,从而使其滋生不了解自己的恐惧。

⊙、 等到孩子们学业有成,毕业后走向社会工作的时候,正确的教育就能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如果他们没有找出自己真正的天职,那么他们会觉得虚度了一生。当做着不乐意的事情时,他们会有受挫的心情。如果他们想成为艺术家,结果却做了公司的职员,那么他们将牢骚满腹,抑郁寡欢地度过一生。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找出自己愿意从事的行业,并且看看它是否值得。

⊙、 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的学生,老师都应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内心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区分,并且铲除偏见,打消他们追求权力与控制力的念头,鼓舞他们正确地自我观察,帮助他们的心灵超越自身,以便发现真实的事物。一所好的学校能够帮助所有人培养正确的关系,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帮助他们去发现真正的价值,使他们经过公正不偏的探讨和自我觉悟而得到智慧,而不会鼓励个人附和社会或与社会消极地相处。

⊙、 一所名副其实的学校,并不依赖于政府的规定或某种特殊制度及方法,而取决于我们的父母、教师和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由眼前的事物着手,在与孩子、朋友、邻人的关系中觉察到我们自己,那么随时随地都有真正的学校。思考从结论开始吗

⊙、 如果心从结论、信仰、经验或知识出发,那么它就会陷入墨守成规和顽固习惯之网。若一开始就带着结论去寻找预设的答案,那么我们就不会有正确的、完全的思考。

⊙、 我们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不过,其中有一些错误的常识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只是我们还没发现。如果一味地根据常识来判断,那么我们就会犯下想当然的错误。例如,很多人都认为多吃菠菜补铁,但其实菠菜与其他绿叶蔬菜的铁含量相差无几,而且菠菜富含草酸,反而会影响铁的吸收。多吃菠菜补铁的源头是1870年学者沃尔夫发表的一篇关于菠菜中铁含量的报告。直到1937年,人们才发现沃尔夫把小数点往后错点了一位。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我们的大部分思考都是建立在结论、传统和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的,没有这些非常明显的、必然的结论,我们似乎就不可能生活。然而,思考必须从结论开始吗?当然不是。结论是人类通过经验和学习积累起来的,是在一定的前提、推论下得出的结果,是对事物作出的总结性判断。它是关于过去的一些被认定的知识,是以往经验的积累。结论是已经固定成型了的东西,是静止的,因此,以结论为出发点去思考就永远不能发现新的事物。

⊙、 肯定的思想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它是过去的结果。我们学到的所有知识也不过是一个定义、结论和肯定性声明的集合,是一个个结论机械化地堆积在一起的结果。例如,椅子这个词语反映出了人们由共识而得出的一个结论,人们把一种有靠背或有扶手的坐具叫做椅子。如果这样的结论不是理所当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有的交流就将陷入混乱乃至停止。

⊙、 知识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结论更不可能是生活的必需品。传统的道路必定会走向平庸,因为一个陷于传统的头脑无法洞察什么是真实。传统可能只有一天,也可能追溯上千年。一个工程师抛开上千人的经验积累起来的工程知识显然是荒谬的,但他完全根据前人的建筑成果依葫芦画瓢,也只能被时代淘汰。所以,搜集了事实不等于了解了生活。知识是一回事,了解是一回事,生活又是另一回事。了解可能会丰富知识,而知识则可能会实现了解。

⊙、 如果只有知识,那么无论多么广泛的结论和聪明的知识放在一起,都不能解决我们人类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头脑中只是填满了各种各样的结论,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自由的空间去观察和思考当下新鲜的问题了。这样,生活就会变得肤浅,变成一条单调乏味的、具有灾难性后果的庸俗小道。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生命没有结论、没有模式,它是活的、变通的。如果一开始就带着结论去寻找预设的答案,那么我们就不会有正确的思考,就不会懂得如何生活。这样,任何公式或结论者5会阻碍我们对心灵作用的发掘。如果想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而非一个机器人,那么,我们就不能盲从于任何公式或结论。改变的重要性

⊙、 我们需要一场不是基于观念的根本性变革。转变不是在将来,它只能在现在,一刻接一刻地。只有从内心真正地做出改变并行动起来,我们才能够获得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世界。

⊙、 如果足够敏锐,我们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种种混乱和愚昧状态,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现状,那么我们要先改变个人的意识。

⊙、 一个人能自始至终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固然是好事,但是,当原来的状态已经变得价值低廉或是毫无价值的时候,学会适当地改变才是明智之举。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当旧有的世界变得陈旧不堪时,我们的头脑会变得反应迟钝,我们的心灵也没有以前那样敏感,这时,根本的改变就迫在眉睫了。

⊙、 生活中,我们会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压力,巨大的压力使得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东西都崩溃了或走向崩溃,尽管它们看上去还是井然有序的,但事实上它们正在缓慢地衰败、毁灭。总之,毁灭的浪潮正在持续不断地压倒生命的浪潮。在高压、混乱的环境下,我们的内心开始变得麻木、冷酷、虚假。我们不愿与人沟通,甚至越来越不了解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内在的、外在的世界乱作一团,我们是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不想改变,还是没有勇气去改变这种糟糕的状态?

⊙、 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改变,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应意识到我们需要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化,而不是因为别人的劝说而去改变。一种兴奋的描述可能刺激我们,让我们觉得必须改变,这样的感觉是非常肤浅的,当刺激消失后它也会随之而去。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如果我们明白改变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感到根本的转变是必要的,而没有任何形式的强制,没有任何动机和影响,那么这种转变的行动就是可靠的。

⊙、 一旦发现需要改变,我们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而不是等到明天或者后天。转变不是在将来,它只能在现在。而且我们所说的转变非常简单:看到虚假的就是虚假的,真实的就是真实的,这就是转变。当我们非常清晰地、如实地看到某事物的时候,这个真实就会释放出来;当我们看到某事物是虚假的时候,看清它的真实而不使它合理化时,一个束缚就不存在了,这表示我们已经能够不被虚假的东西蒙蔽双眼,也不必去刻意坚持一些没有用的原则。如果我们发现自己需要改变空虚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在那一刻观察空虚,找出它的真实面目,这样,空虚就会得到停止和转变。

⊙、 只有在每一个当下觉知,我们才能改变虚假的、缺乏爱和真实的现状。真实不是可以累积的,它是一刻接一刻的,所以,转变必须在每一个当下进行。理想或者口头上承诺的改变不是真正的转变,理性或语言上的理解也不会带来改变的行动。在每一个当下作出应有的改变,才能够让我们获得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世界。遵从兴趣的引导

⊙、 如果能够遵从兴趣的引导,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爱做的事,并且为此献上自己的整个生命,那么我们的心中就没有了矛盾。在这种境界里,我们的存在和行为就完全合一了。

⊙、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对其有兴趣的人接受得快。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那么,什么是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和积极的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的样子。因此,兴趣才有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的神奇力量。

⊙、 兴趣能使我们真正爱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对于一切事物来说,热爱是最好的动力,它远远超过责任的力量。如果不感兴趣地去做一件事,我们的内心就会有冲突,就不能思考,不会发自内心地去从事它、观察它,与它的接触也是勉强敷衍。然而,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由衷地感兴趣时,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且把快乐和自己喜爱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这时,我们的内心就不会矛盾,存在及行动也就得到了统一。总之,做自己喜欢的事,并用最灵活的心智去觉知它、观察它、理解它,然后再产生对它的爱,我们就能够做个真实快乐的人。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看到兴趣巨大的正面能量后,我们需要发现自己的兴趣不是应该感兴趣的事,而是事实上感兴趣的事。应该感兴趣的事,也许是我们的父母、老师告诉我们的事,也许是我们跟着社会随波逐流做出的选择,也许是那些看起来能让我们名利双收,但除去名利就再也不能使我们增长智慧的事情。事实上,感兴趣的事是那些能让我们发现自我的事情。如果我们对它感兴趣,那么我们不仅会怀着极大的激情和热爱去和它接触,而且还能够在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兴趣的引导下,我们的心是完全放松的、自由的,没有任何束缚,也不为欲望和依赖所占据。

⊙、 真正的兴趣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并不那么容易被发现,因为我们总是什么事都想做,所以我们不容易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很多人都想当工程师、想当经理、想当飞行员、想自己开公司创业、想当出名的演员或大歌星、想当艺术家或画家。我们很难分清:自己到底是真心喜欢这些事情,还是迫于社会压力才对这些事情感兴趣?

⊙、 如果找不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那么我们会感到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会感到压抑、不安,觉得整个人生好像荒废了一样。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作家,却阴差阳错在办公室里做了一名小职员,那么我们很可能在抱怨声中抑郁地度过一生。如果我们已经成了一名律师或商人,而我们内心仍然强烈渴望成为一名画家,那么在我们的余生中,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既无趣又疲倦的人,生活在沮丧中,不仅毁了自己,也会给别人带去无数的痛苦和折磨。

⊙、 正确的教育应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还要教会我们如何考察那样做是否值得。如果我们已经清楚了什么是自己爱做的事,并且献上自己的整个生命,那么我们的心中就没有矛盾了。在这种境界里,我们的存在和行为就完全合一了。不执著于文字

⊙、 我们正在用文字描述所有的东西.但文字毕竟是一种符号,它或语言都会产生局限和界限。我们只有不执著于文字、停止语言化的过程,才能感知到真实的世界。

⊙、 同一个字或词,常常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含义,哪怕再简单的文字,在不同的场合下我们也能够作出不同的解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即使是同一段话,不同的人看了或听了也会有不同的理解。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曾这样写道: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该看到文字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如果执著于文字,那么我们就会远离真正的观察和觉知。

⊙、 文字妨碍着我们对事物或人的真实觉察和自由观察,因为文字带着很多联想和经验的形象。它们不仅扭曲了我们在视觉上的观察,而且扭曲了我们在心理上的认识。例如总经理和员工这两个词,他们描述的都是职务,但是总经理这个词带有强烈的权力、地位和重要性的含义,而员工这个词则会让我们产生不重要、地位卑微和没有权力的联想。因此,文字阻碍着我们将二者都作为平等的人来看待。

⊙、 我们还会带着情绪使用文字,文字常常是情绪化思考的一种形式。除了技术性词汇,其他词汇也许会遮蔽人们内心思想的真实面目,如愤怒、嫉妒、空虚、寂寞、恐惧、仇恨等情绪。

⊙、 文字毕竟是一种符号,我们用它来指示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用它来表达或唤起什么。我们看到,文字通过对我们的思维产生影响,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局限和界限。只有将头脑从文字和语言的意义中摆脱出来,不带联想地观察世界,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才能真正学习到心灵成长的智慧。努力是一种误区

⊙、 努力就是获得知识、经验、能力、美德、财产、权力等的过程,它是自我的无止境地实现、扩张、增加,因此它必然会产生冲突。

⊙、 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孜孜不倦地努力却最终失败。从小到大,我们就被教育要努力学习,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又要努力工作,总之,我们要努力让自己过得幸福。在这种努力思想的激励下,我们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地工作,我们尊敬上司、乐于助人、积极乐观、处世诚恳,深信总有一天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不幸的是,我们又总是为加班、减薪、解聘、信用卡透支、银行催房贷等生活压力所折磨。于是,我们不由得怀疑起来:为何越是勤奋努力,我们就越是会在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之间挣扎?是不是我们的努力出现了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努力?

⊙、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努力是为了追求某样东西、得到某个结果,是为了成为什么,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就是用尽我们的全部力量去做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但只要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把这些努力得到的结果作为自我扩张的基础,从而努力去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能力、美德、财产、权力。努力成了是自我无止境地实现、扩张、增加。我们厌倦了一个东西,就会转向另一个,在获得之后,我们又会再次转向其他东西。看到这里,一些人醒悟过来:人们所有的努力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活动吗?也就是说,我们的努力是为我服务的。

⊙、 如果以自我为中心来作出努力,那么我们一定会不可避免地制造出更多的冲突、混乱和痛苦。由此可见,大多数人的努力都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也正是由于缺少正确的努力,我们才会处在这样一团糟的困境中。或许有人会问:方向对于努力真的那么重要吗?试想下,如果努力制造出了内在的和外在的冲突、对立,那么努力还能够导向幸福吗?然而,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他们都沉浸在有志者事竟成的幻想中,将努力表现为持续不断地奔向和到达的过程,这使得努力变成了一场无止境地获得的战斗。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努力就成了一种误区,这正如一个陷入沼泽地中的人一样,他以为通过挣扎能摆脱下陷的局面,可越是努力挣扎越难以自拔,甚至只要稍微作出挣扎的努力,就有可能使自己深陷其中而丧失性命。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拥有和享受,我们就会陷入泥泞的沼泽地之中,而一旦我们努力想获得更多的东西,我们就会越陷越深,直至在物质的贪欲中窒息而死。因此,克里希那穆提感叹道:努力一直被用在错误的方向,方向是如此重要,尤其是朝着正确方向的努力是十分重要的。正是因为缺少正确的努力,我们才会处于这样一团槽的困境中。

⊙、 倘若你看清了我们所谓的努力存在的谬误,又具有那么一点觉察的能力,那么你将看到更深层次的真相:努力是一种由不满意激发的斗争过程,它旨在将真正的我改变为我们所希望的我。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努力这种方式来逃避自我,转变和修正自我,这恰恰是我们没有真正认识自我的表现。因为一个真正知足的人,是一个能够认识自我、能够将正确的意义赋予自我的人,而这才是真正的满足。这样的人所关心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对自我的认识。而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自我而非试图去修正或改变自己时,你才能得到满足和宁静。换句话说,当你不需要努力时,你就是够强大了。

⊙、 如果努力是为了变得单纯和自知,那么通过它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因为单纯是对经验、重压和冲突的解脱。通过自知,我们将发现那个想成为、想获得的努力是导致冲突和忧伤的无知行为,这样我们的心智就能够宁静下来,而在这种宁静的状态下我们自然会有富于创造力的生命。

⊙、 完全的责任感是对全人类的爱,它所关注的是头脑和心灵的整个行动。只有对整个人类拥有完全的责任感,也就是对全人类的爱,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现状。

⊙、 责任是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社会的一种担当,也是我们对他人的爱的表达。

⊙、 如何解释责任这个伟大的字眼?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对谁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还是对政府与社会的责任?如果我们的父母说经商挣钱是我们的责任,并且支持我们去做,然而我们真正的希望是用双手工作,做一个单纯的园丁,或是成为用黏土制造美丽东西的人,那么我们是不是负责任的?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恰好也是别人期待我们去做的事,这样就不会带来责任的冲突。

⊙、 我们要理解责任这个词的全部意义。责任这个词包含的意思并不仅仅是对他人负责,还包括对自己负责、对全世界负责。真正的责任是为了整体,为了人类,而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也不是为了某种观念或信仰或某个特定的团体,甚至不是为了国家或社会。这就是我们所应具有的完全的责任感。

⊙、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种种局限和制约,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我们都是受限制的,每一个人都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常常只想到自己的责任,而从未想过要担负起全人类的责任。一个被制约的心灵是毫无责任可言的。如果人们缺乏完全的责任感,就会导致竞争、战争、饥荒,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只有当一个人有了摆脱限制而恢复自由的意识时,他才会肩负起完全的责任。当有了深刻的、根本上的、真实的自由的时候,我们所关注的便是整个生命和整个活动,而非其中的一小部分或某种特殊的活动;我们所关注的便是头脑和心灵的整个行动,而非某种特殊的行动或方向。在自由中对每一个挑战做出回应,就是责任。

⊙、 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完全的责任感,要教会我们对自己完全负责,包括对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交友等行为完全负责。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我们非常明确和肯定地说:只有对整个人类拥有完全的责任感,也就是对全人类的爱,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现状。积累知识不能通向智慧

⊙、 智慧无法在书中寻获,无法加以聚集、背诵、或储存,它是对每天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故的观察和了解。在这个追逐知识的时代,你可知道,一个人的知识并不能代表他的智慧。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生活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关于事情以及事物的知识,但是,要按照学到的知识去明智地行动,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传授给人们关于行为、宇宙和各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些教育机构很少帮助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在讲台上或实验室里夸夸其谈的专家,并不一定懂得某些生活常识。尽管经过研究,有人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才能进化,但事实完全相反。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积累了大量如何杀人及破坏的知识,战争的武器越来越先进和高端,正是那些知识仍在不断积累的战场,阻止我们结束战争。同样,有关环保的知识也没能阻止我们杀害动物、掠夺资源和破坏地球。这些事实一再地提醒我们:积累知识并不能通向智慧。因为智慧无法在书中或任何知识当中获得,也无法累积、聚集、背诵、储存。知识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理解了这一点就是智慧。

⊙、 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只有在转化为智慧后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人们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智慧的理解必须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慧观,我们必须认识到非逻辑的直觉、想象、灵感的重要性,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观,这样才能真正拥有智慧并获得自由。关系意味着无我

⊙、 关系意味着接触,意味着和他人一起产生一种整体的无界分感。一个人只有在完全抛弃自己、抛弃我的时候才能建立起正确的关系。

⊙、 生活就是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关系当中。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关系好比一面镜子,从镜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我们能照见自己的痛苦、嫉妒、焦虑、恐惧、矛盾、冲突、孤独,还可以看到自己到底有没有爱。假如我们脱离了他人而只生活在自己的狭小世界里,那么我们就找不到正确的关系,而且最终还会带来自我的毁灭。

⊙、 只有在正确的关系当中,我们才能够看到最真实的自己。建立正确的关系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关系这个词意味着接触和观察,意味着和他人一起产生一种整体的感觉,它不是几个分离的个体走到一起然后拼凑成一个整体,而是关系本身带来的整体特质,带来的那种无界分感。

⊙、 我们虽然可以和某人有身体上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但很难和他人有精神上的、发自内心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一直都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关系。我们和父母、老师、朋友、妻子或丈夫谈话、讨论,但是我们从未真正和他们进行过交流,我们只知道和他们有血缘或者利益关系。当看到父母时,首先在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是那些既有的概念、名称、定义,爸爸、妈妈以及那些过去的形象:他们如何把我们抚养成人、他们的音容笑貌等。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以我为出发点的中心视角,在我们和他人之间加入了记忆、形象、词语、概念等内容。如果你对此持怀疑、否定的态度,那么你可以观察~下自己是如何与别人说话的。我们对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特别有礼貌,而对那些或许会给我们增添麻烦的人粗鲁而轻蔑。比如,当我们身处一个饭局中时,如果一个重要人物进来了,那么我们会立即站起来热情地迎接他,但是,当餐厅的服务人员进来时,我们便毫不在意。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现象,它们无疑都在证明这样一点: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中,总会出现一个我的思维,我们根本没有真正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根本没有和对方融为一体,所以我们不能从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 我们都属于社会,社会是所有关系的总和。这个世界如此混乱或秩序井然皆缘自你我的生活方式,因为它原本就是你和我共同创造的。等到没有自我的时候,社会也就不存在了。

⊙、 罗素在《走向幸福》一书中为我们描述了当今社会的现代人:他是一个年少有为的商人,当妻子和孩子们还在酣睡时,他已早早起身赶到了办公室。在那里,他的职位是一位大经理,他安排底下员工的各项任务,和形形色色的人通话联系,研究市场行情,然后和那些正在或打算与他交易的人共进午餐,晚上要和另外一些生意场上的人一起吃饭。最后,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和妻子说话,教育孩子,然后上床睡觉,结束一天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和这个社会的现状,忙碌而混乱。世界上有无数个像他一样的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过着类似的生活。

⊙、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写照,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因此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的问题就是社会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感觉生活的压力如此之大,原因在于我们出现了问题。世界本来就是我们共同创造的,世界混乱或秩序井然皆缘自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挣钱谋生,必须一辈子住在某个国家的特定地方,当个律师、医生或者在工厂里当个工人等;我们也许每天都朝九晚五,进办公室或工厂工作,无聊烦闷地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晚上到酒吧里寻找刺激,或者待在电脑前和认识的、陌生的朋友聊天;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和社会中的人产生工作上、生活上的联系,想办法维系和亲朋好友的感情。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社会是生活的一部分,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是我们所有关系的总和。社会意味着合作,但不幸的是,如今它成了人类贪欲、仇恨、野心、竞争、残暴、冷酷无情的结合体。这样的社会是我们共同创造的,那么,要改变社会,就必须改变我们自己。

⊙、 面子只是一个虚无的东西,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意象或形象。基于意象的交往并非真正的交往,只有抛弃已有的意象,消除形象,才能建立正确的关系。

⊙、 只要随便看看周围,我们就可以发现,社会上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染上了面子病。比如,有些人明明不是很有钱,但为了显示自己挣得比别人多,就显摆阔气,制造一个富翁、富婆的形象,全身上下都是名牌,进出高级餐馆,对朋友请吃请喝,还要开着借来的奔驰威风一回;有些人明明发现自己的朋友背信弃义,可为了显示自己的风度,明里还跟人家称兄道弟,把酒言欢,就怕撕破朋友的那张面皮,自己却在心里叫苦;有些人即使和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已经毫无感情,可为了面子,害怕社会议论,还要在众人面前装出恩爱的样子。这样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自己也常常活在面子的牢笼下。

⊙、 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数千年来都背着一个包袱,那就是面子问题。不但向外寻求的物质享受和面子有关,就连所有的伦理、道德之中也都混杂了面子的成分。社会上无数的人际纠纷都是因面子受损而引起的。可面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难道面子不是一个虚无的东西,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意象或形象吗?为什么我们会把它当真,甚至不惜牺牲性命来护卫所谓的面子?

⊙、 生活充满各种意象和形象,甚至可以说,生活就是由各种意象或形象堆积起来的世界。比如,我们把石头或大理石刻成雕像,放在寺庙或教堂里供人参拜。我们还通过摄像头拍下来的照片或画面去看一个人。虽然如此,被参拜的那个东西终究还是人造的雕像,照片也不过是静止的画面。我们也有自己的雕像,可这雕像不是被手刻出来的,而是被意念、经验、知识和记忆刻出来的,是被我们的思想造出的,这就是我们本人的形象,即我们的面子。我们年纪越大,那个形象往往就越牢固。我们听得越多,做得越多,就越把自己的生存寄托在那个形象上面。

⊙、 面子只不过是自我的产物,它在于我们只关心自己,只想到自己的能力行不行、工作好不好、钱多不多、会不会成为大人物、会不会遭社会遗弃、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内心深处有很多形象,它们彼此互相冲突,它们越是冲突,我们挣扎得越厉害。不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在挣扎,可始终挣脱不了自我的形象。只要我们内心对自己还存有那么多形象、意见、概念、观念,那么我们就永远和社会、和自己有冲突。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活在这个世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制造形象,捍卫形象。我们按照那个关于你、我的形象去认识、去交流,这就是人际关系的现状。意象毁掉了我们的人际关系,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基于意象的交往也并非真正的交往。而只有抛弃意象,毁掉自我的形象,我们才能不为面子所苦,才能够和他人进行真正的交往。

⊙、 我们通常习惯于待在一种安定的状态中,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那种稳定关系,并且认为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爱也是理所当然的。正是这种习惯戕害了爱,导致了心灵和头脑的迟钝,以致让人对爱感到麻木。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如果你无法摆脱习惯,与他人因习惯建立的关系必然也死气沉沉。

⊙、 婚姻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对惯有快感的培养方式,其实是一个导致堕落的因素,因为习惯中是没有爱的。爱是新鲜的,不是单纯的满足感或习惯,不是一种惯性。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爱总会由恋爱时的新鲜感渐渐沦为一种习惯,习惯对方的存在,习惯对方的唠叨、争吵或甜言蜜语、关心爱护、说话的口气,习惯对方头发的香味、身上的汗味、穿衣打扮等,他们把这些当成了像准时上班工作一样的重复行为。这种习惯就像抽烟和酗酒一样,会使心灵慢慢退化。所以,大多数人的婚姻都平淡得如死水一般,没有生命力,而婚姻中的我们也不以为然地默认了这种毫无生机的状态,像行尸走肉一样游走于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中。

⊙、 只有少数彼此相爱的人看清了习惯对爱的戕害,因此,他们走到一起不是因为习惯或者权宜之计,也不是基于生理和性的欲求。这样的婚姻关系才是有意义的,而且是牢不可破的。这样的爱是无条件的,所以两个独立的个体才能合二为一,两个人的关系才能自由而和谐。

⊙、 为什么习惯能对爱造成戕害?根源在于人们缺乏敏锐的觉察力。我们必须拥有一颗敏感的心才能感觉得到爱,而习惯导致不敏感,它会破坏爱。爱不仅是快乐,不仅是一件记忆中的事,而且是强烈的敏感和优美的状态。要从习惯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我们需要内心的觉醒,需要重新认识我们自己、我们的妻子或丈夫,重新考虑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会的荒谬,从而唤醒我们敏感的心。

⊙、 真相和应该怎么样之间的分歧是矛盾的根源,概念和行动之间的间隔也会助长冲突。只有热情和敏感地觉知当下才能停止冲突和矛盾。

⊙、 冲突和矛盾是我们生活中另一个活生生的面貌,任何一种不和谐和缺乏爱的行动和思想都会导致冲突和矛盾。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两个人之间的冲突会阻碍他们酌相互了解,因为冲突会阻碍觉知力。越是不了解,就越会有冲突,人类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 我们和外界的关系存在冲突,我们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中有冲突,我们自己也和自己存在着/冲突。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形象和真相之间的冲突。若是我们没有找到矛盾和冲突的真相,那么》中突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了解真相是唯一重要的事。真相和应该怎么样之间酌分歧就是;冲突的根源,概念和行动之间的间隔也会助长冲突。真相和形象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追求形象会导致各种冲突、幻觉和虚伪,反之,了解真相却能带我们进入完全不同的心境。

⊙、 矛盾和冲突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内心一直需要安全感,但头脑又能觉察危险,这就是冲突的来源。而真相其实是没有所谓的安全和永恒的,因此我们整个的生命、关系、活动、思维和生活方式,都在挣扎、制造冲突与奋战。意志力和某个欲望对立,也会产生冲突;过往的记忆和当下的真相对立,也会导致冲突;心中的渴望、想要改变的欲望、接受真相和想超越真相,这些都在激发冲突。

⊙、 社会关系的交往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每个人都活在孤立的状态中,所谓的关系,只不过是看到彼此的牢墙罢了。不论是泛泛之交还是知己好友,都在因维持这份关系而产生痛苦,可见,心智的本身和思想就是冲突。

⊙、 有矛盾,必然有挣扎奋斗,而这种奋斗是破坏、是虚耗。在那种状态中,除了对抗、斗争和更多的失望与忧伤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我们想的是如何停止/冲突,而实际上却很难做到,这样就又制造出了一个新的冲突,于是我们永远陷在恶性循环中。冲突会摧毁热情和敏感度,因为冲突存在时,我们的心既不活跃,也不热情,好像心智已经被自己的冲突伤害了,因而失去了敏感度。所以,正面的问题不是如何停止冲突,而是只要拥有热情与敏感度,冲突就会停止。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不把生命看成是一个永久的欲望,把它看做一系列不断变化着的暂时的欲望,那么也就没有矛盾了。

⊙、 要摆脱矛盾,我们必须觉知现在。而觉知现在需要极大的热情和敏感度,需要在每一个当下了解真实的自己。只有在了解中、在领悟中、在不选择地觉知真实存在之中,我们才会有从矛盾和冲突中解脱出来的可能。

⊙、 人若追求安全感,内心必定总被恐惧的阴影笼罩。除了物质上的富足,我们更想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生活中,有危险、恐惧、杀戮、暴力,一切事情都是未知数,明天总是变幻莫测的。所以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为心灵寻找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份安全感,我们一直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寻找一种恒久的状态。

⊙、 真的存在一个恒久的能够保护我们不受伤害的安全感吗?至少目前没有人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许多心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其实是我们认同某一思想、种族、群体,或某种特殊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投身于某项事业,加入某个政治团体,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接受某些风俗、习惯、仪式,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安全的。但任何信仰、结论,任何人、任何社会结构,任何领袖、导师,都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安全。这些所谓的安全感,都是虚假的,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最终只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某种形式的安全感而已。

⊙、 尽管没有恒久的安全感,但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内心的平和来给予自己相当程度的安全感。平和是一种心态,是不再祈求安全感的自由心境。人若追求安全感,内心必定总被恐惧的阴影笼罩。除了物质上的富足,我们更想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是没有任何形式的,它存在于洞察和觉知之中,却不存在于任何结论、信仰、思想或财富之中。只有当人们明白了这点,自由自在地观察自己时,他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安全感。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精选阅读

克里希那穆提经典语录摘抄


克里希那穆提经典语录摘抄

⊙、 性有其特定的位置,但是当心念赋予它地位时,性就成了问题。性行为本身并不是问题,只有当头脑中充满了性的念想时,围绕性这件事发挥想象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 在维系婚姻关系的众多因素当中,性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和谐的性关系能够给婚姻生活带来快乐,能够增进彼此的感情。大多数人都知道,性是人类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种需求,但从另一方面看,性似乎又导致了个人生活的混乱。

⊙、 性和工作、思考、观察、倾听、交往、学习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说性成了一个问题,并不是指性行为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有关性行为的念想出现了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性行为好比穿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穿衣服这件事上,那么不管是穿哪一件衣服还是不穿衣服,最后都成了问题。电影、杂志、女装、小说,这些都在强化我们对性的幻想,它们勾起了我们对性的意念,当我们脑子里想到的都是与性有关的想法,问题就来了。

⊙、 性的问题意味着什么呢?生活中本来已经有如此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关注、去考虑了,我们却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性上。这是为什么?对此,克里希那穆提的解释是:在生活的重压下,我们需要逃避自我,而性似乎是一种能有效逃避自我,甚至全然忘我的方法。除此以外,我们也许很难再找到其他方法可以达到忘记自己的目的了。

⊙、 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强调我、强调自己。我们的事业、家庭,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际关系、政治作为、经济活动,我们想要得到的地位和声望,我们的预定目标,这一切都强调和强化了问题,不是吗?而只有性那一种行为没有强调我,所以就成了问题。我们接触的其他事物对我们来说都变成了梦魇,是遭受痛苦的来源,所以我们便依赖于这个可以使自己全然忘我的事情。但是,当我们依赖它时,它也会变成梦魇,因为我们想从中逃脱,不想被它奴役。

⊙、 一方面,我们在创造、培育、扩张自我,另一方面,我们又想忘记自我、抛弃自我、逃避自我,哪怕是一瞬间我们也想要逃离自我。我们的心智怎么能够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情呢?所以,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矛盾:既要强调我,又要忘记我。性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矛盾。

⊙、 当我们找到了另一种能够实现忘我境界的途径时,我们就可以不再依赖性。等心念了解了它的全部过程,问题也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当对性的过度思考停止时,心智就自然会有创造了,而正是这种创造使我们感到快乐。处在创造的状态中是一种快乐,因为那也是一种忘我。

⊙、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去帮助孩子寻求自由,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中解脱,而不是借由孩子使自己的野心获得实现。

⊙、 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思考过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要生小孩?也许有人生孩子是为了传宗接代、继承家业,也许有人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夫妻的情感需求,也许有人生孩子仅仅是希望老有所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是成了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孩子不是成父母的欲望和恐惧的投影了吗?这就表示我们是为了逃离自己的种种恐惧才想到要生孩子,而且我们希望能从孩子身上找到实现自己欲望的新途径。

⊙、 要处理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反省,自己应该怎么建立和孩子的正确关系。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眼里,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正确关系应当是这样的:父母理解孩子,关怀孩子,并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也爱父母,家庭生活和睦。在这样的和谐家庭里,父母的性格即使不开朗,孩子也肯定是活泼可爱的。父母从不把成年人性格的阴暗面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抚育孩子如同对待花园里的小花一样,绝不神经质地摧残,给其上足够的肥料,但不让其偏食,为其浇灌充沛的水,却不将其淹没;还会让阳光和雨露自然地沐浴小花,若有霜冻,他们定会保护。此外,父母还会请正直善良的人来观赏,请他们享受美,也培育美。这里的时空是匀称的,气氛是和谐的,父母不干涉孩子的独立,也不期盼毁灭性地开花结果,他们不会训斥和打骂孩子。总之,做父母的我们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完整的人,仔细观察孩子,研究孩子的性格、脾气和他的特性,适时地引导他们。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因为孩子天性向上,所以父母只需正确扶持和修剪即可。

⊙、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不懂得爱的真谛,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究其原因,是因为那些父母缺乏爱。我们会看到,凡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不正常的,主要是父母的私心释放和扩散的结果,即他们想让儿女自始至终成为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想让他们属于社会。的确,人是自私的,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为公。也就是说,要把孩子视为社会人,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看做父母生育和培养的产物。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的发育之根很弱小、褊狭,那么他能长成参天大树吗?有了为公的观念,即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那么他们吸取的新鲜信息和能量就会更加充足。诚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言论:变坏的绝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长的人已经腐化之后,他们才会败坏下去。

⊙、 既然找到了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源,那么我们就要行动起来,在尊重孩子个体性的基础上,努力唤醒并维持孩子机警的批判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并鼓励孩子对任何书本上的知识和权威加以质疑,对种种既存的社会价值、传统、政治的形式、宗教信仰等探究其真伪,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寻求自由,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中解脱。

⊙、 生活的混乱源自我们的欲望和恐惧。要过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其实只需要一颗平静的心。

⊙、 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难找到一种和平的、鲜活的、明朗的、充满能量的、不依赖他人的生活方式,很难找到一种不但没有恐惧、冲突、悲伤、混乱,而且还充满爱和体贴的生活方式,尽管人类曾经历过两次大战,一次又一次科技革命以及经济危机、金融风暴、政治动荡、种族冲突等种种不幸。这似乎很奇怪,因为我们有的人读过许多宗教人士和神学家的书,而那些书看上去都充满了深邃奥妙的思维观念,让我们都以为自己应该是成熟缜密的人,能够应对任何危机动荡。我们大多数人还读过许多哲学家和著名学者的书,书中告诉我们社会应该如何组织,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又该怎样在波澜四起的社会中安然无恙地生存下去。我们听从某人的话,遵从某个权威,希望他们可以给我们一把钥匙以开启美好生活之门,开启生活之外的某种伟大事物。然而,到头来我们却发现,生活依然那样不平静、不和平。为什么会这样?

⊙、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感觉生活如此不幸福,是因为人们的物欲太过强烈,他们10岁时被点心、20岁时被恋人、30岁时被快乐、40岁时被野心、50岁时被贪婪俘虏。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抛开这些而获得智慧呢?生活的混乱源自我们的欲望和恐惧。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个、改变那个,拒绝这个、接受那个,模仿、遵循某一权威或观念,背着沉甸甸的书本,而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我们是否可能过上一种毫无冲突的完整生活,是否能让心灵没有困扰,而只有真正的平静。我们还不明白:平静的生活不是在观念上或思想上没有希望的某种东西,而是发自潜意识的宁静与和谐。

⊙、 欲望导致了不宁静的生活。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物质、金钱、地位、声望、快感等各种各样的享受,不断产生野心、追求、快乐、焦虑、恐惧、怨恨等。当我们的妻子离开我们,我们丢了钱、失业了,买不到房子或车子,受到他人的轻视或侮辱,我们很难做到淡定从容地接受发生的一切。因为有欲望的那个我督促着我们要不断地获得,要求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们的心就是在这样的不断追寻当中纠结、抗争、挣扎的,因而不停地感到恐惧、紧张、焦灼。只要欲望之火还在熊熊燃烧,我们的心智就会被炽热的烈火由外至内地炙烤。

⊙、 世界上没有什么方法、理论、权威、导师或知识,没有任何东西能帮助我们平静。要过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其实只需要一颗平静的心。正如古人所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平静的心没有任何欲望和目的,它不会强制我们一定要去做什么或者怎样做,因此,它能够让我们非常专注,让我们可以在必要时思考和行动,并在行动中保持清醒,不呆板、不机械行动。所以,问题不在于该不该思考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不平静,而在于怎样保持清醒。要保持清醒就必须深刻地了解思想、恐惧、爱、恨、孤独,必须完全涉入当下的生活。只有在心完全清醒而无任何扭曲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过上一种平静的生活。

⊙、 一颗不被扭曲的心是真正修道的心,它不是到寺庙烧香拜佛的心,不是捧着佛经或其他经书高声吟诵的心,不是不断地重复着礼拜仪式的心,而是真正的静心。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类的心灵是被扭曲的,是被我们栖居的文化、教育、宗教、政治、经济结构束缚的,是被我们所吃的食物、所居住的环境等塑造的一个毫无生机和活力的模子。这样的心灵被设定成特定的形式,被限定在一定的制约和束缚当中,而这样的制约和束缚就是一种扭曲。心灵原本是可以非常单纯、明白、彻底、纯真的,不过,只有在没有被扭曲的情况下才能那样。

⊙、 导致我们心灵被扭曲的力量,可以是来自传统、文化、宗教、教育、意识形态等持续不断的压力,可以是我们的野心和欲望,可以是我们的痛苦、焦虑、恐惧,也可以是我们的快感、刺激。一旦脑子有了压力,除非那个头脑有能力复活,可以在受到压制之后恢复原貌,否则心灵就会被扭曲。而世界上有倾听的艺术、看的艺术、学习的艺术等,也许通过这种倾听、观察、学习的艺术,我们就可以永远感觉不到头脑的压力,这样,脑子就可以保持平静、朴素、年轻、清新、纯真。一旦有野心、暴力、抗拒、愤怒、权威、传统,头脑就会又遭受压抑和控制,而这一切都会形成极大的压力。因此,活在这种压力之下的心,一定不可避免地被扭曲了、损坏了。

⊙、 外在的种种权威和伤害扭曲了心灵,而且年纪越大,这些扭曲会变得越厉害。一个年轻人还没有对家庭、工作、所有活动和苦难许下承诺,这时候,胸怀大志的他就可以播下会开一辈子花的种子,而不是每天迷失在所有无意义且荒谬的追求中。一个人不只应该觉察外在的事物,也应该觉察内心深处的欲望、追求、动机、恐惧、焦虑。只有在冲突被完全终止时,不被扭曲的心灵才会出现。

⊙、 一颗不被扭曲的心灵是真正修道的心,它不是到寺庙烧香拜佛的心,不是捧着佛经或其他经书高声吟诵的心,不是不断地重复着礼拜仪式的心。因为不管这样做有多美,这样的心依然充满了自己创造出来的形象,而它受到这个形象的强制。努力、练习、控制的静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论是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经历,还是令人满足或有利可图的努力,都会扭曲、妨碍我们的心。这时的心好比一部机器,从来都无法顺利运转,而只是一直在碾压,所以很快就磨损了。

⊙、 扭曲的背后存在着目的,寻找答案的目的,达到欲望的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所有的目的都建立在过去的经验、知识上的。要真正明白生活是什么,要探索任何领域,我们就必须有自由,要自由观察,在这样的观察里,就没有扭曲了。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只要怀着目的去观看,所有的观看都会被扭曲,那么,我们就该试着没有目的地观察世界。我们必须完全清空心智所知道的一切,抛开过去那些陈旧的经验和知识,使心灵爆发出一种没有方向、不受控制的能量。

⊙、 冥想的头脑是沉静的,当所有的思想都归于沉静时,我们的感知就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

⊙、 心能不能彻底安静下来?我们的心永远都在喋喋不休,永远都在转动不已。我们的思想也时刻都在回顾、记忆、累积知识,它总是不断在改变,使自己积累越来越多的概念和名词。我们的感知基于思想的记忆和经验,如果我们说我不知道,那就意味着尽管我们已经搜罗了头脑中储存的所有知识,但我们还是没有感知到。

⊙、 近代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我们个人的主观精神如意念、思想、观念、感觉、经验等是感知这个世界的基础和根源,所有存在的东西都等待我们的头脑去感知,否则存在就没有意义。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爱人和孩子给了我们家庭的温情和关爱,大自然的空气、水提供给我们能量,然而心烦意乱、贪得无厌的我们能否真实地感知这些存在?我们能够用一个不安静的头脑来随时随地感知周围的事物而不扭曲它们吗?答案显然是不能。

⊙、 如果我们想了解某个事物,那么我们的头脑应该是沉静的,我们的思想应该安静地站到一边,而只剩下敏感的觉知。思想必须把它以前积累酌知识全部清除,这不仅仅是为了精神上的自由,而且是为了理解那些不属于时间、思想或任何具体活动的事物。通过努力、分析、比较、选择、谴责等任何形式的思想斗争,我们无法完全了解事实。当我们看着妻子或丈夫时,我们的思想会立即跳出来,提醒我们昨天刚刚吵过架,他对我大发脾气、言辞刻薄,因此,今天的他也是如此。我们会带着昨天旧有的思想和经验累积形成的意象来和当下的这个人交往,所以彼此才会冲突不断,双方也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交往。基于思想和意象的交往无法让我们自由地、纯粹地和他人交往,无法让我们感知爱和美。所以,让思想安静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整体的感知。为了有效地觉知内在与外在的事物,我们必须有一颗安静、敏感与机警的心,因为一颗安静的心具有无比的能量,它是所有能量的总集。当所有的思想都归于沉静时,我们的感知就会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它不是夜深人静时的静寂无声,而是当思想及其所有相关的意象、言语和理解力完全停止时的寂静。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冥想状态下的感知是一种纯真而又敏锐的觉知,是思想无法企及的,因为思想从来都不纯真。冥想意味着终止思想,感知亦是如此。要对生命进行全盘感知和了悟,我们必须拥有一颗极其敏锐的心,在这颗心中所有支离破碎的思想都停止了。

⊙、 感知需要摒弃所有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思想,无法让头脑宁静,在宁静状态下开始的行动完全不同于语言所引发的行动,敏感的觉知让头脑摆脱了一切语言、意象和记忆。如果我们把美丽和丑陋各自贴上快乐的和痛苦的两种标签,那并不意味着它们本身就是快乐的或痛苦的,语言将生活区分成了快乐和哀伤,这是一种分裂的活动,而全心全意地感知不是。

⊙、 在冥想状态中的感知就是觉察每种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从这份觉察中我们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这样,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只有思想者了解自己念头的生起和本质,了解为何所有的思想都是陈旧的,才能产生真正的冥想。

⊙、 冥想是在专注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运动。我们无法获得专注,是因为它不为个人所有。如果我们觉察到思想的活动,专注会自然出现。

⊙、 人们通常认为,冥想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心行为,如瑜伽、气功、禅修、太极、静坐冥想等,但这些都只是冥想的形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专注于一件事,可以是动作、姿势、呼吸、同情心、爱和善良。总之,冥想就是一种专注,是在专注状态下的一种运动。

⊙、 如果能够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全神贯注地读同一本书,那么我们就是在冥想了。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体而非局部地觉察每一件事。没有任何人能教我们如何做到这样的全神贯注,即使有,我们那样做也只是在对那个方法全神贯注,而不是真的全神贯注。

⊙、 冥想需要的专注和我们常说的专注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谓的专注其实是思想的一种发明,专注之中永远有自己在进行觉察。在学校里,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专注于书本。于是我们学会了专注,并开始试图排除其他的念头,阻止自己往窗外看。这样的专注之中一定有抗拒的成分,而且将巨大的生命力缩小成一个小小的点。但冥想中的关注是一种全观,一种没有选择的觉知,里面会聚了我们的所有能量。诚如克里希那穆提对关注的归纳:专注意味着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而且要用心去听:专注意味着去爱、去观察,不仅用眼睛,而且还要用心;专注还意味着学习。观察、倾听、学习,这三者都是专注的内涵。

⊙、 我们一旦进入全观的觉知状态,自我感就不见了。由此可知,冥想汇集的能量不是由冲突的思想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冲突彻底停止之后产生的。也就是说,真正处于冥想运动的心是精进不懈的,它充满关怀、警觉性而又富有观察力,而且在那份观察力之中还蕴涵着热情与慈悲。如果只知道专注于选择、执著和排斥,那么我们是不可能有这份觉察的。

⊙、 我们要认识到:专注的觉察并非个人所有,它需要人们拥有整体性的思维。当观察者把自己作为中心,并从那个中心开始去关注周围事物并施加决定性影响时,个人因素便潜入到观察里,即观察中有思想存在。而思想则植根于逝去的昨日,它总是让头脑混沌不清,因此,观察者观察到的都是破碎的、有限的。而冥想中的专注则无边无际,它属于澄明清醒的状态,一切思想都被排除在外,是沉浸在真理狂喜中的一种运动。

⊙、 尽管冥想看起来很玄妙,但它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学着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走路的姿态、吃东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如何闲聊等,如果我们能觉察所有的一切而不加选择,那么我们就在冥想了。

⊙、 如果你说:从今天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思想,静坐冥想,均匀呼吸。这样的话,你其实掉进了自我欺骗的陷阱。

⊙、 冥想这个词在东方和西方都被彻底扭曲了。默观冥想有各种不同的派别、方法和系统,有些系统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脚趾上,全神贯注看着它,有些系统则主张某种坐姿、调息或观心,还有些派别则教给我们一些咒语,要我们不停地持咒,同时还保证这能够使我们得到某种超觉的经验。这些都是纯然机械化的方法,都是毫无意义的举动,不外乎是自我催眠罢了。冥想绝不是这些简单行为的重复或叠加。冥想是进入一种完全的自我、什么都不想的状态。关于冥想,没有任何定义或概念,它是一种需要高度专注的体验。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冥想是对人生的一种彻底的领悟,我们从中自然能会聚巨大的能量并产生正确的行动。

⊙、 冥想不是逃离这个世界,不是离群索居的自我封闭,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而是试图理解世界及其运行方式,意在探求除了衣食住行和悲欢离合外,这个世界还能给予我们什么的思维活动。

⊙、 冥想不是重复诵读经文,也不是体验某种幻觉或培养静默的能力。诵读经文的确能够让我们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但这只是自我麻痹的手段,就跟吃安眠药来催眠一样。

⊙、 冥想没有任何方法,也没有目的;没有源起,也没有终点。它不是追寻一条特殊的小径来达到某种想象中的狂喜。我们不能够强制自己去冥想,不能说我正在冥想或我刚刚进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冥想,或说这次冥想使我觉悟了,因为冥想是不可控制的,我们根本不可能刻意留出特定的时间来进行冥想。如果我们说:从今天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思想,静坐冥想,均匀呼吸。这样的话,我们其实是在自欺欺人。

⊙、 冥想不是专注于某个宏大的概念或意象,这样做只能让人在内心获得短暂平静,就像小孩子一样,他只是暂时对某个玩具感兴趣,所以才安静一会儿,一旦玩具失去了诱惑力,他又会变得淘气调皮。

⊙、 冥想并非获得成就,也不是捕捉某种幻想,更不是获得感官刺激。如果为了进入冥想,我们故意持有某种态度或采取某种姿势,那么我们就将冥想看成了一件玩物,看成可在内心消遣的某件事,而这并不是冥想。如果我们下决心让自己摆脱困惑和生活的苦恼,那么这是我们内心的体验,而不是冥想。在冥想中,意识和潜意识都不起任何作用,冥想者甚至没有探知冥想广度和美妙的意识。

⊙、 冥想不是简单地遵守、模仿、服从,不是把自己包裹于某种思维模式中,也不是追求快乐和刺激,迷醉在享乐里。相反,冥想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并关注身体内部和外在世界的变化。冥想不是只体验日常思想和感觉之外的事物,亦不是追求幻觉和欢愉。冥想时心中没有任何概念或方程式,因此是彻底自由的。

⊙、 冥想不是对过去事物的再现,也不是思想的方式。冥想来自充实的内心,而并非源于才智和能力。我们每次冥想都会有全新的感受。这种新不是指它与前一次冥想不同,而是指它完全没有受到前一次冥想的影响。同时,冥想还呈现多样性,但它又能在变化中保持不变。

⊙、 真正的冥想需要一颗完全寂静的心。冥想的头脑只认识现状,不需要语言描述,不发表评论和观点,只是观察、聆听。每种形式的抵制都会加强冲突,而冲突又会造成不敏感,所以抵制任何东西都会造成头脑的不敏感。如果不再谴责噪音,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不再干扰我们的头脑。

⊙、 20xx年南非世界杯最令人难忘的一大特色是呜呜祖拉,那种赶狒狒的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混沌、嘈杂、不着调、难以名状,它出现在世界杯的每一场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除了南非本国的人,世界各国的绝大多数观众和世界杯的参赛队员对呜呜祖拉发出的声音都异常不习惯甚至反感和讨厌。所以,参赛队员和球迷们不得不在比赛时戴上耳塞以抵制那蜜蜂般的嗡嗡声的干扰。

⊙、 在古老的非洲,呜呜祖拉在祖鲁语中就是制造噪音的意思,用于召集部族成员集会。南非人民对呜呜祖拉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在比赛场上有了那种嗡嗡的声音,就像充满了激情、舞蹈和祝贺一样,完全是一种享受。

⊙、 为什么人们对声音有不同的感受和偏好?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或美妙或怪异的声音,而且人们也不断制造着越来越多的新的声音。音乐固然可以让我们一饱耳福,但是,更多的噪音也正在充斥着我们的耳朵和大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心变得如此迟钝和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 城市中有着许多噪音,包括交通工具的喇叭声、修建建筑物的持续敲打声、邻居们播放的音乐声、街道上人流的涌动声,它们常常让人感到烦躁、易怒,所有不协调的噪音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可怕的,它们折磨着我们的头脑和身体,令我们疲惫不堪、神经衰弱、躁动不安。

⊙、 噪音困扰着我们,因此我们很自然地会抵制噪音,就像我们抵制所有的痛苦和不快乐一样。然而,你是否想过:有些人需要抵制噪音,是因为他们敏感吗?有些人不需要刻意地去抵制噪音,是因为他们不敏感吗?你是否更深入地想过:你是真的听到噪音,或者你只是意识到它在你心中所产生的烦恼以及你的抵制?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你就会发现:我们一方面抵制狗吠声、汽笛声等让我们不愉快的、烦恼的噪音,另一方面又在培养让我们愉快的和优美的声音。判断一种事物让我们感到愉快还是不愉快,是建立在我的基础上,这种判断标准正确吗?无数事实证明:这种只接受愉快的、抵制不愉快的二元过程使头脑在它的感觉和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从而产生持续不断的冲突。

⊙、 当你认清了以上事实时,你就会发现:抵制噪音,就是在培养不敏感。因为每一种形式的抵制都会加强冲突,而冲突又会造成不敏感,当头脑不敏感时,爱和美就从丑陋当中逃走了。克里希那穆提指出,如果我们不去谴责和抵制噪音,我们就会发现它不再干扰我们的头脑。正如我们不去谴责痛苦、恐惧、嫉妒、愤怒一样,只要全心全意去观察它们、正视它们,在它们每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不刻意抵制,那么我们的心智就会变得自由而敏感起来。

⊙、 祈祷不是禅定,作为排斥的专心也不是禅定。禅定是自我了解,没有自我了解,就没有禅定。自知是禅定的开始。

⊙、 有人说,祈祷是心灵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一种方式,是对上帝的尊敬、信赖、感激和祈求等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向上帝要求、祈求、寻求引导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寻求回报、寻求满意。当身处国家的或者个人的苦难当中时,我们会为了得到引导而进行祈祷;当感到困惑时,我们会祈求清明,寻求帮助。人类本身制造了混乱、痛苦、专制、暴力、冲突、无情、寂寞、孤独,而我们又想通过祈祷来解决这些问题,希望祈求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幸福,这终究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 在祈祷时,我们处在一种还算安静的状态下,我们的无意识带来了暂时的清明,但这种清明并非真正的安静。一个人通过祈求、请求、期盼等祈祷形式,可以找到他所寻找的东西,但这个东西不会是真相,而是他头脑里无意识层面的反应。也就是说,对大部分人来说,祈祷其实只是一个专心排他的过程。我们通过努力、强迫、指引、模仿而得到头脑的暂时清净。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祈祷的过程中,我们将头脑锁定在一幅画、一个形象或者一个念头上,而将其他思想、意念、情绪全部排斥出去。比如,我们知道嫉妒的心理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想通过祈祷来消除它,于是我们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排斥、赶跑嫉妒上,其实我们是在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激发我们嫉妒情绪的事物上,而这些事物绝对不能给我们的头脑带来安静。只有在头脑绝对安静和停止欲望的时候,真实才会出现。

⊙、 既然祈祷不能为我们带来安静和真相,那么禅定能吗?它和祈祷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眼里,禅定是了解心的禅定是了解。如果首先就去排斥某样东西,那么我们怎么能够了解它?心的了解是和平的、自由的解脱,我们了解什么,我们就能从那里得到解脱。只是专心或者祈祷是不会带来了解的。如果我们非常仔细地、深入地考察祈祷和专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两样东西都不会导向了解,而只会导向固执、固定、幻觉,相反,如果在静坐、冥想里有了解,那么它们就会带来自由、明白和整合,这就是禅定的真义。

⊙、 禅定是自我了解的开始,如果我们没有觉知到自己的所有反应,没有完全意识到、完全了解我们每天的活动,那么,禅定也只是将自己锁在房内。因为没有自我了解,就没有正确的思考,而没有正确的思考,我们所做的一切,不管我们的意图如何高尚,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如果思想者只是请求、祈祷、排斥,而不了解自己,那么他一定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和幻觉当中。而当一个人存在自我了解的时候,他就会有正确的思考,因此也就会有正确的行动。

⊙、 总之,通过祈祷、通过控制、通过重复和所有其他的东西,我们可以进入一种特定的安静状态中,但是,这只是沉闷的表现,因为它将头脑和心灵减弱到一种疲倦的状态。一个完全觉知的人能做到禅定,而不会去祈祷,因为他不想要任何东西。

⊙、 娱乐是一种自我逃避的形式。在没有曲解、没有偏见、不抵触自己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理解我们是什么的本质,才是朴素的开始。

⊙、 《庄子天道》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就是最自然的美,任何形式的美都是经过包装的、虚假的,即使表面再吸引入,也不过是一种庸俗的假象,终究会被人们遗忘,而只有最自然的美,才会永不退色,其他形式的美都无法与之相比,因此说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 为什么朴素有那么大的魅力?大多数人都赞同这个观点:朴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纯洁本质,它与矫情、虚假、浮夸和浓妆粉饰无关,它是一种自然美,像空谷里的幽兰那样清香淡雅,像淤泥里的莲花那样亭亭玉立,像墙角里的梅花那样芳香袭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不包装雕琢、不矫情做作、不搔首弄姿、不追求奢华、不浓妆艳抹、不张扬卖弄,能够做到自然、淳朴、平淡,那么他就具有了朴素的真性情。

⊙、 然而,在当今灯红酒绿的社会,我们大部分人都丢失了朴素的本性,陷入贪图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奢靡之中。娱乐本是我们放松自己的一种途径,是帮助我们从工作、生活的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的一种逃避方式。可是,有些人终日纵情歌舞,把娱乐当成生活必不可少的消遣,在无休止的娱乐中消耗着能量,还有些人则从早晨到深夜,没完没了地看着娱乐电视节目,这些肤浅的娱乐不能为我们带来深邃思考的能力,而容易导致我们因为沉迷肤浅的感官刺激内心空虚,看不到自身的存在价值,甚至开始陷入自我否定的痛苦中。

⊙、 在年轻人长期纵情于欢愉、幻想、浪漫的情色以后,律己、朴素这些词就会被抛到脑后,从而被忘得一千二净。有的综艺节目主持人邀请一些演员、歌手作为嘉宾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有的体育节目中四五万人围坐在竞技场观看几个人竞技,呐喊到嗓音沙哑;有些人还会去看一些在大礼堂举办的典礼;甚至,宗教仪式也成为一种娱乐形式。我们的头脑逐渐被这些所谓的盛宴、运动所占据,从而使我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世界。

⊙、 我们从小就接触各种娱乐形式,早就学会了借助娱乐、宗教或其他什么来逃避自己。很多心理学家说我们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任何形式的隐瞒或压抑都是有害的,它们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神经过敏。于是,我们更自然而然地陷入体育、娱乐、歌舞、交际的世界中,以逃避我们内心的空虚、寂寞、孤独和恐惧。然而,奇怪的是,人们从未意识到,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逃避自己,有意或无意,冲突、快乐、痛苦、恐惧等依然存在。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声情并茂的娱乐形式和内容,都只能暂时麻醉我们的神经,而不能让我们从孤独、寂寞和不安全中真正解脱。

⊙、 世界沉沦在追求欢愉之中。我们无法逃避那深不可测的骚乱,除非我们认真思考,认真观察,远离娱乐,回归朴素。克里希那穆提说:在没有曲解、没有偏见、不抵触自己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理解我们是什么的本质,才是朴素的开始。从现在开始,观察、感悟每一个想法、每一种感觉,不要压抑、不要控制,只是非常纯真地观察,就像注视飞翔的小鸟一样,不加入自己的偏见与曲解,这样就会带来极端朴素的感觉。在这样的注视中,我们会获得极大的自由,朴素的美感随之产生。

⊙、 念头、象征或见解都会阻碍我们去观察。要认识自己,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知识、象征或印象。这样,就能在每个当下真实地觉知了。

⊙、 思想是过去的产物,那些陈旧的念头总是干预着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例如,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借鉴过去的经验,于是这些经验就开始对我们此刻的行为加以评判、谴责或辩解。传统修行都企图以这种方法来解决当下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了具有自我感的观察者以及偏离真相的观察,产生了虚假和真相的矛盾和冲突。

⊙、 要摆脱矛盾,我们必须无选择地觉知现在。重要的是一刻接一刻地觉知,而且不积累任何觉知带来的经验,因为在积累的那一刻,我们只是在依据那个积累、那个模式、那个经验在觉知。这样,我们的觉知就会为我们的积累所制约,于是就不再有观察而只有解释。有解释的地方就有选择,有选择就会产生冲突,而在冲突中就不可能有了解。

⊙、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很警觉,能觉知一言一行以及所有发生的事,能察觉思想的活动,能觉知到自己如何说话、如何走路、如何反应、如何摆姿势等,那么所有深埋的东西就会很容易地暴露出来。这不需要花什么时间,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抗拒什么,也不再刻意挖掘什么,我们只是一直在观察与聆听。处在觉知的状态里,所有东西都会暴露出来。

⊙、 在每个当下觉知,它不是源自于时间,所以没有未来与过去的概念之分,只关注此时此刻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体验。因此,这个绝对的静止不动是超越所有思想的,而这个当下是无止境的,因为它不受时间的影响。不要刻意地为未来设想什么,只要观察这一刻所发生的事情即可,透过无为的觉知,我们自然会进入正向的精神状态。透过对不觉知的了解,觉知自然会出现。

⊙、 不满足是必须持续燃烧的火焰。我们不能用某种兴趣或活动来使它窒息。追求兴趣或活动只是摆脱痛苦的反应,而不能真正消除不满足。

⊙、 古人有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被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

⊙、 所谓欲壑难填,人类欲望的空间永远无法填满。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人们因而为欲望而苦,会感觉不快乐。世界上的物质太丰富了,金钱、权力、女色、地位、名望等,无论怎么追求,我们都不可能拥有全部。作为小小的个体,我们其实根本不需要拥有那么多的物质财富,它们既不能带来永恒的快乐,也不能带来智慧。

⊙、 弘一法师曾经说:事能知足心常暖,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乃是快乐人生的一条智慧法宝。快乐和幸福是建立在满足的感觉上的,如果贪得无厌,从不知足,那么我们自然会时刻感到痛苦不堪、烦躁不安、忧心忡忡、紧张焦虑。若总喜欢把那些不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摆在眼前,心里面想着非要达到目的才行,不满足的火焰就会越烧越旺了。不满足的欲望就像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欲望实现不了的时候我们便会产生痛苦,而欲望一旦得到满足,我们很快就又有了新的追求。总是不满足,就总会有痛苦。

⊙、 一个小朋友丢失了一个玩具,他十分难过。正在他寻找玩具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见他可怜,就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个玩具给他。这时候,这个小朋友显得更伤心了。他的朋友非常不解地问他:你现在不是又有一个玩具了吗,为何还这样伤心?他说:因为我本可以有两个玩具,而现在却只有一个。

⊙、 只肯获得,不愿失去,这似乎是人类的一大通病。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种接连不断的获得之中,总想得到更多的、更好的东西。然而,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比上不足,能激发斗志,但也容易带来精神压力:比下有余,能让人知足常乐,但很多人也担心因此而不思进取。所以我们总能给欲望和贪婪找到很好的借口,总能把野心标榜为责任、理想、上进、奋斗。

⊙、 当我们实现了某种目的时,那些所谓的责任和积极进取在不同程度上确实满足了我们的野心和欲望。在生活中,我们从简简单单的事情里面找到了小小的满足,例如涨薪、升职,我们内心那无休止的不满足常常被肤浅地转化为这些令人满意的成就。当我们试图到达什么地方,或者成为什么时,我们就必定有努力挣扎的痛苦,而痛苦产生之后,我们就会想逃避它。当知道贪婪和欲望会制造更多的竞争和掠夺时,我们就想停止不满足的心态,想要逃避。只要我们一开始逃避,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看到不满足的真实面目。因此,对于不满足的火焰,我们不要逃避、不要抗争,而要真实地去了解它。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与不满足合一,和它在一起并且成为不满足的一部分。

⊙、 一旦了解了不满足的真相之后,我们就会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单纯的心。一位名人说过,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野心如果能够下降为平常心,那么它其实也就上升成了智慧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果能知足,那么我们就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能泰然处之。知足常乐会在烦躁与喧嚣中过滤掉不满足的躁动和焦虑,从而获得一份宁静从容的智慧。

⊙、 寻找不是寻找的状态。我们出于不满意、不快乐、恐惧而寻找。寻找总是寻找已知的东西,而寻找的状态则是清醒的头脑。我们不再出于一个动机而寻找,也没有要获得的客体。

⊙、 从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为了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似乎一直处在一种寻找的状态当中:寻找幸福、寻找友谊、寻找真爱、寻找安全、寻找金钱在接二连三的寻找之后,我们是否还能找到自己最初的目标?

⊙、 心烦意乱、焦躁不安的我们即使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很难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因为急切的头脑越是想获得什么,就越容易陷入一种混乱和狂躁当中。而当我们的头脑处于安宁、单纯、寂静的状态时,我们就常常能不费太多气力地达到最初的目标。

⊙、 生命是短暂易逝的,日常生活中又充满了太多的欲望,所以我们总是在寻找一种永恒的状态,寻找一种能够让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生活保鲜的东西,甚至追求比满足稍纵即逝的欲望更伟大的物质。所有这种寻找都是一种自我的形式,它仅限于我们头脑的衡量范围之内。无论寻找什么,一个东西也好,一种通往智慧的途径也好,开始寻找的头脑总是处于自己或宽或窄的范围之内。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寻找是在衡量,如果头脑停止衡量、比较、选择、筛选、肯定和否定,那么就没有寻找。我们总是在寻找更多的经验,想有新的感觉,或者想重复旧有的感觉,我们渴望实现自己、让自己成为什么。我们是动机制造者,只要有动机存在,不管是多么细微,我们的头脑就会处在制造混乱和恐惧的不安静状态。因为它总是在不停地较量和争夺之后才能够寻找到预定的目标或理想的状态。一旦感觉到白费力气,我们必定会使自己转向暴力,通过强制的手段去征服和控制。

⊙、 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什么?事实上我们在寻找什么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寻找的状态。

⊙、 寻找是一个动作,是一个对头脑制造的想法的否定或肯定过程。被寻找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的欲望的反映罢了。如果我们要寻找上帝、快乐、安静或者其他东西,那么我们就已经在脑海里构想过它们了。所谓的寻找总是寻找已知的东西,因为寻找的头脑在等待、期盼、妄想时,找到的东西总是可以识别的。

⊙、 寻找是局限在思想领域中的,所有的寻找和发现都只存在于头脑的界限之中,它不会发现它自身之外的东西。但是,寻找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它和寻找完全不一样,它是寻找的反面。寻找的状态无法被描述,但是,如果我们的头脑足够清醒,那么我们就能够了解寻找是什么,就有可能处于寻找的状态中。

⊙、 概念即语言、观念、理论。现实不是概念,而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在一堆语言里打转,不愿去面对生活中的事实。

⊙、 对许多人来说,语言、概念无比重要,似乎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去行动。如果没有概念,我们似乎根本无法理解地球上的任何事物,包括人类。

⊙、 我们不是那位哲学家,但是我们和他一样,喜欢活在一个凭空想象的世界里,靠抽象概念、观念、理论生活,希望通过演算或逻辑推理来求得生活的答案。假如我们要结婚,那么我们是否要先弄明白丈夫或妻子这些概念所表达的意思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丈夫或妻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的、新鲜的、活动着的、懂得爱的人,而不是一个可以用一堆语言来描述的死的定义或概念。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抱有概念,即信仰、观念、理论、结论、定义等,抱有这些词语去概念化地生活,我们就无法真正地去看、去行动。因此,我们说有行动方面的问题,有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问题,有行动和概念之间的冲突。正如那位哲学家一样,用十年的时间去研究是否该结婚,导致他在抉择时产生了行动和概念的矛盾,最终错过了一位中意的伴侣。

⊙、 生活和概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日常生活是我们每天单调地去办公室上班,不断地被孤独、痛苦、恐惧等折磨。那些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着的过程,是我们生活中每天在发生的事。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痛苦,如果我们没有东西吃,如果我们的亲人死了,如果我们聋哑痴呆,那么这些痛苦、饥饿、死亡、生病和概念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 一个概念化的世界就是观念的世界、公式的世界、理论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意识形态构成的世界,一旦走进那个抽象的领域,我们将完全迷失自己。概念能帮我们解脱痛苦、摆脱恐惧吗?不能。只有在完全抛开概念去生活时,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领悟到生活是什么。

⊙、 当欣赏一朵花时,如果能够不带任何概念地去研究,静静地去看,去觉察它的美丽,那么我们就能和花融为一体,从而进入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能够不用经济学家、政治家、老师或学生、妻子或丈夫等种种概念和词语去看他人,能够抛弃那些概念所附加在我们身上的相关形象和过去的意象,能和他们交流,去听他们说话、看他们的动作,那么在交往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交流的冲突和矛盾。当我们不再用成功、幸福这些概念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时,我们就能感受到语言难以描述的美感。

⊙、 我发现我在哪里追寻快乐,哪里就一定深藏着冷漠的根源。哦,请务必看到这一点!天堂不在快乐中,快乐中只有冷漠和痛苦。

⊙、 快乐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寻找的一个东西。人类千万年的历史其实说起来也就是一部追求幸福快乐的历史,所有的宗教也无不把幸福快乐作为对人的许诺。

⊙、 我们追求快乐,生活的一切似乎都基于此。我们想要各种各样的快乐等,天堂的快乐、尘世的快乐、家庭的快乐、肉体的快乐、金钱的快乐、交往的快乐,这种欲望驱使着我们去做一切事情。

⊙、 为什么心灵会追寻快乐?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和悲哀,所以我们想寻找一种能够缝合心灵创口的事物,并将它命名为快乐。幸福和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它们,那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生机和动力,将变得暗淡无光且毫无乐趣可言。我们是那样虔诚地相信,如果没有快乐,我们将变得寂寞空虚、心神不宁、惶恐不安,我们的心智也将变得麻木迟钝。我们的头脑驱使着我们去寻找一个能够让我们暂时忘记痛苦和恐惧的东西,然而,这归根结底是在逃避,而且在这种逃避当中必然会产生新的、更多的痛苦。

⊙、 我们已经看到,是我们头脑的思想制造了恐惧,而现在,思想又要求我们去寻找快乐,在同一个头脑当中并存着悲喜两种相互矛盾的状态。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如果我们检查过自己的1央乐,观察过、留意过、探究过快乐的背后,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哪里有快乐哪里就有痛苦。我们没法要一个而不要另一个,我们一直在要求更多的快乐,因此,我们也一直在招引更多的痛苦。

⊙、 只有接受了痛苦,才能真正理解快乐的本质。正如卡耐基所说:我们在生活中能否获得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 当看到浩瀚无垠的大海、广阔无边的天空和五颜六色的花朵时,我们能够知觉到它们的美丽和可爱,从而由内心升起一股快乐、喜悦的心情,而这就是看的快乐。当聆听大自然的每一种声音、欣赏这些声音中的高低起伏时,我们就会从中得到一种轻松、开阔、宁静的享受,而这就是听的快乐。在快乐中,我们没有工作的烦扰,也无须为生活的柴米油盐算计,更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纠缠其中,而只有一种对生命的彻底的、纯然的、忘我的享受。

⊙、 只要存在中心,那么空间就必定永远受限。就像一个住在监狱里的囚徒一样,他有在院子里散步的自由,但他永远是个囚徒。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眼里,每一个人都是自我的中心,我们的心像监狱里面的囚徒一样,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自由。在这个范围内有一个中心点,它不断地向外扩张但永远没有尽头。我们的文化、传统、记忆、宗教以及类似的种种制造了那个中心,经济上的压力也促成了那个中心。

⊙、 如果讨论关于生活的概念以及生活这个问题,那么我们也许会碰到时间、空间和中心的问题,因为其他问题都包含在其中了。正如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在其诗《时间、空间》中写道:时间、空间,你们是世界的唯一主宰。我们的生活以我为中心.在一定的空间里面,它靠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串联起来,形成生命的流动的过程。所以,生活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时间、空间和中心的问题。

⊙、 我们所说的时间是指什么?有通过钟表显示的时间,即物理时间;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有达成、实现、努力的时间;有作为记忆、习惯、传统的时间。物理时间是我们维持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赴约,这样,人类的生活就会陷入一种失序的混乱状态。除了物理时间,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思想发明的时间,即实现某种东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 思想、记忆创造了一个新的时间概念。思想是昨日记忆的反映,思想就像时间一样持续不断。思想形成了一个中心,包括愉快的和痛苦的记忆,它营造了自己周围的空间,包括暴力、欲望、贪婪、绝望、痛苦和无知等。于是我们期待用明天的美好来慰藉今天的痛苦,就像《飘》中斯嘉丽经常说的那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如果我们不能全神贯注于一件事的始末,总是把目光放在过去,而没有真正活在现在这个时刻,那么时间的问题就产生了。

⊙、 时间不是自由的因素,空间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自我保护和进行扩张的需求,动物、植物以及人类,都必须有空间,包括外在的空间和内在的空间。没有空间,就会产生暴力,自我就会在空间里面不断进行扩张。如果我们住在一间狭小阴暗的房子里,而且房子位于拥挤不堪的街道上,周围没有任何开阔的空地,没有可以轻松呼吸的新鲜空气,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局促、压抑、紧张,一旦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产生任何矛盾,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想破门而出的》中动,这样,暴力就从中产生了。

⊙、 我们都知道存在着一个无限的外在的空间,而不知道我们里面是否也有一个空间。其实,内在的这个空间是存在的,它是由一个中心和周围的圆周线组成,从那个中心起向四周扩张的范围,都是空间。只要有一个有限的中心,那么空间必定也总是受到限制的。在社会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更容易产生冲突,因为我们会创造出一个空间来把自己围住,会在周围建立起一堵墙来自我防护,然后再把自己孤立起来。我们在看着对面的一张脸时产生的喜欢与厌恶等情绪,都是从自我的中心点出发的,而这个中心点就造成了人与人的隔阂,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空虚无情。我们看东西也是带着过去的记忆和意象来观察的,因此在我们心中便产生了对象和我的隔离。物与我的空间导致了我们不能真正觉知被观察的对象。

⊙、 只要存在中心,就没有自由。我们有没有可能去除时空的间隙,去除一个人和他所害怕的东西之间的隔阂?答案是:只有当我们不再延续自我感觉时才有此可能,即当我们能够放下自己内心累积的一切知识,即我们的经验、记忆、伤痕、生活方式时,那个中心才会消失,时间和空间才不再是问题。

⊙、 现在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是活跃的当下。因此,如果我们试图用过去的东西即思想来了解当下的行为,那我们就根本不会明白爱意味着什么。于是分裂就出现了,生活就变成了冲突。

⊙、 佛家常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任何事物都是随风即逝的,没有一种可以延续的东西,只有当下才是活跃的、真实的。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我们越成熟、越聪明,就越只想活在当下不管那可能是什么意思并发明当下的哲学。

⊙、 也许我们会心生疑惑,他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或者即将掉入万丈深渊,怎么还有心情吃野草莓?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三种选择:沿着藤条爬上去、掉下去或者悬挂在空中,但我们忘了,他当下立即能做的是吃野草莓。不用担心爬上去被老虎吃掉,也不用担心掉下去会粉身碎骨,更不用去想别的未知的事,就是先吃野草莓,或许等享受完野草莓之后老虎已经走了。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心态。

⊙、 对于活在当下,我们还可以解释得更简单。曾经有一个人问禅师:什么是活在当下?禅师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是活在当下。生活中,如果在做每一件事情时你能做到心无旁鹜,一心一意地做好眼前的事情,那么你就已经在享受新鲜的、活跃的当下了。

⊙、 对于每天反反复复的生活感到疲倦,厌倦过去的日常经验,所以人们越老成、越聪明,就越只想活在当下,并发明了关于当下的哲学。不幸的是,过去的每个经验都在我们的头脑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快乐的或不快乐的,而且我们都想保留那些快乐的记忆或经验。我们的思想总是怀旧的,而我们的欲望又想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快乐,所以我们的心被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回忆过去,另一部分用来幻想未来,唯独没有活在当下。

⊙、 在物质层面上,过去的经验可能对我们在技术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但在生活领域,过去的经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现在,如果不看现在,那么我们就会背负着过去、背负着传统。思想是过去经验、知识、记忆的积累,是历史的、已经死了的东西,因此,它只能使我们的心灵陷入悔恨和眷恋当中,从而让我们不可能看到新鲜的、活跃的、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如果我们试图用过去的东西即思想来了解当下的行为,那么我们根本就不会明白它。于是,分裂出现了,生活也变成了冲突。

⊙、 和已知的过去不同,明天是未知的,它还没有到来,甚至我们应该首先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明天这个概念?

⊙、 总之,如果我们靠抽象的概念去生活,那么我们就无法实际地体验。那样,我们就根本不可能通过过去、透过现在来投射未来。如果只有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保持敏感,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吃饭的时候不要想着昨天吃过什么山珍海味,睡觉的时候也不要去担心明天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活在当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 幸福不是感觉,不是一样可以追求和寻找的东西。它会出现,但如果你寻求它,那么它就会躲避你。有一个人问一位老先生:什么叫幸福?老先生说: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够吃够穿就行,知足常乐。

⊙、 那么,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有人会说:幸福在于得到自己想要的。我们想要一辆汽车,就有一辆汽车;想要和某人在一起,就能和某人在一起;想拥有一所大房子,就有一所大房子;想成为一个政治家,就能成为一个政治家,这些就是幸福。我们所谓的幸福就是得到我们想得到的,诸如成功、名望、地位、金钱等。

⊙、 我们通过事情、关系、思想和观念来寻求幸福。当我们通过某种东西来寻求幸福时,那种东西就比幸福本身更具有价值。比如,我们在财产中、在家庭中、在名望中寻求幸福,于是财产、家庭和名望成了至关重要的东西。因此,在人们眼中,事情、关系和观念成了首要的,而不是幸福,这就使得幸福常常被那些所谓的成就掩盖起来。我们感觉到的是那种能触摸得到、看得到、听得到的物质,而不是幸福本身。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幸福是一种满足的状态,而不是物质的东西。有些人通过工作、学习、结婚、生孩子、买房子、买车等来感觉幸福,但这种幸福特别短暂,而短暂的幸福又很容易因为时间而转化为陈旧的东西,接着就会换来悲伤。人们在抛弃这些物质的支撑时,就身在幸福之中了。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斯梅特林克在《青鸟》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幸福的童话故事。圣诞前夜,蒂蒂尔和米蒂尔家来了一位仙女。她请兄妹俩为她生病的女儿寻找青鸟,并送给蒂蒂尔一顶能看到事物灵魂的神奇的帽子。两个孩子在猫、狗和各种静物的灵魂的陪伴下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光神的指引下寻找青鸟。他们在回忆国、夜神宫殿、幸福花园、未来世界、基地和森林里寻找青鸟,但始终未能找到。一年的期限到了,两个孩子回到家。邻居太太的女儿一直生病,她很想要蒂蒂尔的小鸟。蒂蒂尔以前舍不得,当天却一口答应送给她。这时,小鸟变成了青鸟,女孩的病也好了。原来,青鸟一直在他家里,而青鸟就是幸福的象征。

⊙、 幸福既然无处不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寻找幸福,而觉知不到幸福呢?可以寻找的东西定然不是永恒的东西,而肯定是短暂的、易逝的。我们的头脑也绝不可能找到幸福。幸福不是感觉,它也不像感觉一样,是可以追求和寻找的东西。感觉可以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到,但是幸福无法被找到。而且无论过去我们多么幸福,它永远也不能保证我们现在的幸福。

⊙、 幸福就是当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在每一个当下即刻享受幸福。我们无须到处寻找幸福,因为它不存在于过去,也无须寄存于将来。若想拥有一种持续的、永恒的幸福,那么我们就必须不断在每一个当下体验生活、觉知幸福。

⊙、 我们并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出生的,生命的意义只能在出生以后去寻找。要搞清楚生活的意义,就必须了解死亡的意义,因为生死相依,它们并不是两回事。

⊙、 人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能够和人类的生命相媲美。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能得到一次。我们并不是请求谁让我们出生的,因为在出生之前,我们还没有来到世上,所以我们不可能请求谁生下我们。当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时,我们已经出生了,这就是生命的不可思议。

⊙、 既然我们不是因为自我意志来到世上的,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我们并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出生的,生命的意义只能在出生以后去寻找。然而,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和增强,我们逐渐感到了一种无形的恐惧包围着我们,那就是死亡。无论我们如何赋予生命高度的价值,那些价值当中必定包含着死亡的意义。要搞清楚生活的意义,就必须了解死亡的意义,因为生死相依,它们并不是两回事。

⊙、 生命中充满着死亡。从小我们就经历着零零碎碎的死亡秋天的落叶、枯萎的小花、河里的死鱼、蜘蛛网上的蚊子、去世的爷爷奶奶、渐渐老去的父母等。活着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不想到死,正如我们不可能不死一样。死亡是生活中最深刻和最显著的事实,正因有这个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世界上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

⊙、 死亡是波及整个生命的现象,是生命的一种反映,所以我们不应该把死亡仅仅理解为生命的最后一个瞬间。生命就是不断死亡,是对一切事物的终结体验。生命是同死亡的不断斗争,是人的身体和灵魂的局部死亡。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死亡总是在等待着每一个人。

⊙、 即使死亡终止了生命,但生命并不会因此而失去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探究死亡意味着什么,因为那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是存在的一部分,它不在遥远的将来,不是我们要避开的事,不是只在我们得了绝症、上了年纪或遭遇意外事故、身临战场时才要面对的事。

⊙、 生命很短暂,因此,所有的东西都像落叶一样,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鸟儿会死亡、白雪会融化、树不会被砍伐或会被暴风雨吹倒,我们的身体会慢慢衰老直至腐化。你有没有注意过冬天矗立的树木,它们所有的枝丫都张开,那种凋零里面有诗、有歌,它们的叶子全部落光,等待着来年的春天。等到来年春天,它们又焕发出勃勃生机,长满了绿色的树叶。到了秋天,它又是另一种美,树叶变黄、随风飘落,直到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生命就是这个样子,它就像河流一样,不停地在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过河堤,钻进每一条缝。

⊙、 其实,生命的意义并非我们想得那么复杂,相反,它极为简单,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所说的那样: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而斗争。只要活着的时候不会因为畏惧死亡而错过当下,只要把全部生命都奉献给现在的事业,而不是奉献给死亡,那么到死去的那一刻,我们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后悔,我们也就找到了牛命的意义。

⊙、 生命总是向我们发起挑战,对我们提出要求。如果应付不够,那么我们就可能遭受挫折。因此,各种逃避方法对多数人而言才那么重要。

⊙、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过一篇寓意深远的文章《生命的五种恩赐》。文章大意是,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对一位少年说:这些都是礼物,你挑一样吧,而且只能带走一样,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择,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 礼物有五种: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少年第一次选择了欢乐,可是到头来每一次的欢乐都是短暂的、沮丧的、虚妄的。仙女给了他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他挑了爱情。很多年后,所有和他关系亲密的人都死掉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悲伤地守着棺材。仙女又给了他第三次机会,他选择了名望。然而,他发现名望会带来嫉妒、非议、中伤、迫害,即使名扬全球也并不快乐。再一次,他选择了财富。三年后,他坐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面容憔悴,咀嚼着一块干硬的面包。此时的他终于明白,这些礼物都是转瞬即逝的,只有痛苦、悲伤、羞辱、贫穷是永恒的真相。于是,疲倦的他只想静静地安息。可是,仙女告诉他,五种礼物当中的死亡已经被一个小孩子拿走了,所以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和屈辱。

⊙、 对于我们来说,死亡是无须选择的,没有人可以选择不死,它迟早都会到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若是我们像马克吐温笔下的少年一样最后连死亡都不能选择的话,那么活着就意味着永无止境的痛苦和折磨。因此,克里希那穆提领悟到:生命的挑战不在于选择贫富贵贱、喜怒哀乐,而在于如何直面死亡。

⊙、 直接坦然地面对死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好像用肉眼直视骄阳一样,虽然其中有耀眼的光影,但是我们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一想到在生与死之间不能做出任何选择,我们就恐惧得像受惊的小鸟一样。所以我们幻想用名望、爱情、欢乐和财富等各种物质享受或精神享受来掩盖死亡的事实,指望在死亡到来之前尽情享乐。这些其实都是逃避死亡的行径,它们无助于我们真正地了解死亡的真谛,更不可能帮助我们超越死亡。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死亡依然存在。

⊙、 在死亡之前,生命的挑战表现为各种行为的选择。因为出生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依赖,所以我们需要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选择。但是,在这些未知的选择当中,充满了生命的种种挑战。选择越多,挑战越巨大,因为我们无从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能使生命过得有意义。有些选择或许无足轻重,错了就错了,它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整个生活:但有些选择至关重要,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导致悲剧和痛苦的人生。在对与错的选择中,我们永远都只能像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一样,胆战心惊地接受生命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重新活一次。人生没有比较的基点,因此,没有任何办法来检验何种选择更好。我们经历着生活冲突然面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的第一次彩排。虽然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直接面对或者临阵逃脱,但逃避无疑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无论是逃避自我、逃避孤独、逃避恐惧,还是逃避死亡,都是掩耳盗铃的行为,我们不能在逃避中感悟生活的意义。

⊙、 对于生命最大的挑战死亡,我们应该用智慧去直面它,而不是盲目地逃避。直面死亡的智慧就是保持觉知的心灵,这种觉知会让我们的生命之光与死亡的阴影重新融合,使我们真正拥有一个有价值的欢乐人生。

⊙、 我们肯定会衰老,岁月会在生活的过程中显现,会在我们的脸上刻下印痕,不管我们是否过得快活如仙、随心所欲。

⊙、 世间没有一种永恒的东西存在,青春不能永驻,唯有衰老才是真实。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我们肯定会衰老,岁月会在生活的过程中显现,会在我们的脸上刻下印痕,不管我们是否过得快活如仙、随心所欲。

⊙、 每当我们一呼一吸时,生理的无常变化就发生在我们身上,因而我们的感受也最深、最直接。李白有诗云: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就是对生命衰老的感叹。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在镜子里无奈地看到自己松弛的面颊、满布的皱纹、灰白的头发,还有干瘪的肩头、弯曲的手指,我们发现,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逐渐老化和衰退。也许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朋友居然老了那么多,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富有青春的活力。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无助地发现双亲斑白的头发和迟缓的行动.而且终有那样一天,我们也会因为不断衰老而死去。

⊙、 世上许多人都不愿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他们凭借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试图抗拒肉体的衰老。许多人整容正是为了使青春永驻,幻想自己的容颜能够保持鲜活到老。然而,这一切在死亡面前是那么无力和愚蠢。从古至今,我们没有看到过谁能够真正长生不老。秦始皇和汉武帝不是派人去寻找不老药了吗?可他们最终还是渐渐衰老和死去。

⊙、 既然无法逃脱衰老,那么我们就该从容地认清衰老这个事实,唯有如此才能消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因此,从此刻开始,我们要安静地观察和觉知我们脸上的每一条皱纹和每一处斑痕,享受伴随它们而来的成熟与睿智。英国著名诗人叶芝在《当你老了》一诗中写道: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真心或假意只有一个人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那个人,就是我们自己。人们为什么会恐惧死亡?当我们一心想延续生命时,我们就已对死亡产生了恐惧。

⊙、 生命只有一次,死去的不能再复活,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秘密,因为未知,所以恐惧。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当我们一心想延续生命时,就已对死亡产生恐惧了。

⊙、 公元前431年,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曾写了一部杰出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在剧中他插进了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斯芬克斯之谜。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底比斯有个人面狮身的怪物,叫斯芬克斯,它向所有过路人提出一个谜,凡猜不中谜底者都要被它吃掉。许多底比斯人就这样死于非命。一天,英雄俄狄浦斯路过此地,他猜中了谜底,致使斯芬克斯羞愤而死。

⊙、 斯芬克斯之谜的谜面是:什么东西先用四条腿走路,后用两条腿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其谜底正如俄狄浦斯所猜中的,是人。

⊙、 从斯芬克斯之谜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暗含的至高智慧: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从爬着走路到站着走路,再到拄着拐杖走路的过程,一个不断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的过程。死亡不是游离于人生之外的东西,而是存在于生命之中的东西。从人类历史上看,死亡不仅是一个我们不能不猜的谜,而且是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一个永远摆在人们面前、至死都困扰着人们的谜。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得不停地把它猜下去,可又永远猜不透答案。

⊙、 美国精神病学界泰斗阿道夫梅尔在一个世纪前就告诉过我们:不要去挠那些还不痒的地方。许多人认为,既然死亡是不可了解的事物,那么当它还没到来的时候就让它待在那里,不要去惊动它,只要保持沉默就行了。我们为什么要跟生命中最恐怖却无法改变的黑暗面较劲呢?也就是说,如果直面死亡就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样,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的灾难是什么,永远也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那么就让死亡成为一个永远无须揭开谜底的谜好了。

⊙、 死亡真的是不痒之痛吗?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到死亡的威胁,它始终跟随着我们,深深潜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悄无声息地敲打着我们的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正是我们体验到的诸多困扰、压力和内心冲突酌源泉。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类之所以痛苦,其根源在于我们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他说,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恐惧剥夺了生命的欢愉,所有的快乐都被搅乱了。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伴随着我们的整个人生,因此,大多数人都坚信死亡是件坏事。

⊙、 但他们是否想过:如果我们已经死了,不存在了,那么对我们来说怎么还会有坏事呢?如果我们还能感觉到死亡的威胁,那就说明我们还活着,死亡并未到来。如果死亡夺走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已经死去了,没有了知觉,这时,我们还能感觉到死亡的恐怖吗?不能,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惧怕死亡?我们是害怕死亡的事实,还是害怕死亡的观念?

⊙、 实际上,我们害怕的是死这个字、这个观念。我们从来就不了解事实,没有和事实直接接触。生和死都只是一种语言上的概念,它们并不是真实的。如果我们了解了死亡,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无端地恐惧,不会再做无谓的挣扎,而只会静静地觉知死亡的气息。

⊙、 当我们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出生、成长那样自然时,我们就能在死亡降临时,以一颗平静的心去接待它。就像苏格拉底在面对死亡时一样,并不哀伤,反而高兴,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心灵终于可以从肉体中抽离出来,这样,他就可以去天堂了。

⊙、 人们有很多对待死亡的错误方法,或是崇拜,或是漠视,或是墨守种种成规,等等。不了解死亡的真理,我们就只能苟延残喘地活在死亡的谬论里。

⊙、 死亡其实和出生一样真实、自然,它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恐怖的事物,只是我们的种种错误的想法和关于死亡的谬论,导致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克里希那穆提说:你恐惧的只是死亡的抽象概念,那是你所不了解的。在没有完全理解死亡或死亡的全部意义时,我们就害怕死亡了害怕的是一种想法,如果了解事实,就不会害怕了。

⊙、 死亡到底是什么?是肉体的消逝还是灵魂的灰飞烟灭?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认定已经死亡,那么他是否还可能活着?就像那个父亲那样,根据一具尸体就断定自己的儿子已经死去,而不去探明那具尸体是否真是儿子的肉身,抱定了儿子死亡的结论。在他那里,死亡不是一个事实,而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他头脑中认定的某种观念和结论罢了。

⊙、 对于死亡,我们若是受制于某种概念或结论,并且信以为真,那么我们就丧失了一个认识死亡真理的机会。纵使真理化成人亲自来敲我们的门,我们也会拒绝打开心扉。不了解死亡的真理,我们就只能苟延残喘地活在死亡的谬论里。

⊙、 死亡意味着消失,是吗?我们最怕死亡来临时一切化为乌有。大多数人都相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诞生的那一刻便是生命的开始,死亡的那一刻便是生命的结束。有些人认为,自己是无中生有的,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也将化为乌有。在常人眼里,死亡是一种失去,失去我们的金钱、爱人、朋友、名望、房子、车子,永远失去我们一生中辛辛苦苦积聚的所有的美好事物。

⊙、 为什么我们不反过来想想,这些东西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吗?在我们占有它们之前,它们是属于我们的吗?不是,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来去无常,没有归属,无论哪一个人死去,它们依然按照自己本来的属性存在或消亡,与任何人无关。因此,死亡并不代表着失去或消失。

⊙、 消失的对立面是存在,那么死亡的对立面就是永生,是吗?我们害怕死亡带走我们身边的一切,害怕肉体的消失,因此我们惧怕死亡的出现。为了抗拒死亡的到来,我们绞尽脑汁地想要延续生命,希望通过延长活着的时间来推迟死亡的降临,我们甚至想到了永生的问题。那么,真的存在永生这种东西吗?答案是凡人无法永生,凡人会意识到死亡,永生是指超越了时间,全然不会意识到终结。

⊙、 自我永远也不会变成永生。花草树木有繁荣枯萎之变,季节时令有春夏秋冬之时,凡人也都有生老病死之日。人们可以创造永生的想法,可以创造神灵,构建宏图与想象,并对此坚信不疑,从中获得慰藉,然而这并不是永生。

⊙、 死亡本来什么也不是,而只是一个事实。对于我们,它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所以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去恐惧死亡了。

⊙、 每天都让昨天的记忆、快乐和悲哀死去,这样的头脑才是新鲜的、天真的,它没有年龄。认为昨日种种昨日死的人,就超越了死亡。

⊙、 两千多年前,孔子望着奔流的江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道破了时间的无限流逝和生命的不断消亡。生命在一呼一吸间延续,也在一呼一吸间消逝。每天早上我们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 这个世界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新的生命出生,同时又有无数的生命消失。许多人死得太晚,许多人又死得太早,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应该死亡的时候?在适当的时候死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又告诫我们:没有在适当的时候生,如何能在适当的时候死?假如我们真的无法确切地找到那个适当的时候,那么就让我们每天都死亡一次,这样,就总有一次死亡是最适当的。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假如我们知道我们每天都会死去,就不会害十白了。

⊙、 死亡是必然的,正如这个地球存在生命一样自然。在谈论生命的时候,我们往往将生命作为一个延续的过程来看待,一个人的寿命就是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段延续的时间。儿时的玩乐、在学校接受教育、成家立业、工作赚钱、和朋友交往等,这些都是生命的过程。我们把时间分成一天、一个月、一年,然后把它们累积起来就构成了生命的长短,直到死亡终止这一切。然而,具有延续性的事物永远不可能自我更新,它不可能是新的,也永远无法了解未知。活着的时候,生命是一个从不间断的延续的过程,过去的每一天都变成了已知。然而,死亡是一个未知的事物,而我们不可能通过已知的事物去了解未知的东西,因此,活着的人永远无法得知死亡。死亡是不能被体验的,因为经历过死亡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了,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死亡的感受。

⊙、 就像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样,每个人一生只能经历一次死亡。生命经过出生、成熟、生病、消耗、衰老,在每一瞬间都可能死去,因此,死亡是每一个当下的活动,而不可能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要想了解死亡的真相,我们就必须停止那种延续的运动。要想超越死亡的恐惧,为了新的诞生,我们就必然要有终结。每一天的终结,无论是好日子还是坏日子,都可以被称作死亡。每天都让昨天的记忆、快乐和悲哀死去,这样的头脑才是新鲜的、天真的,它没有年龄。认为昨日种种昨日死的人,就超越了死亡。

⊙、 既然我们不能获得死亡后的体验,那么我们就该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去的感觉。我们可以尝试着终结所有的记忆,包括已经累积、储存的记忆以及我们在其中寻找的安全的、幸福的记忆,抛弃我们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而建构的形象,这样每一次的结束和抛弃都意味着我们对死亡的接触和觉知。

⊙、 我们应该注意到:每天都有起始与终结,当今天走到尽头时,它就什么也不是。我们必须现在就了解死亡,而不是明天,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要死去,以便来日有重生的可能。一个人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会了解死亡,只有在这种死去里,在对延续的终结里,才会有重生,才会在自由中产生一种既有死亡又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永恒的创造。

关于克里希那穆提的格言


你看见我们所有一切的价值观-道德、伦理、社会、宗教、精神-全部都是依恐惧与快乐而定。 ----克里希那穆提

只有当我没有比较地看着你的时候,我才能真正了解你。 ----克里希那穆提

是思想让快乐永存不朽。 ----克里希那穆提

我们需要每天去结束在心理上累积的各种事。 ----克里希那穆提

当你拒绝快乐,你就拒绝了所有对美的知觉。 ----克里希那穆提

思想把昨天的快乐留下来,延续到今天和明天。 ----克里希那穆提

思想不但背负恐惧,也背负快乐。 ----克里希那穆提

爱不是恨的另外一面,正如谦卑不是虚荣的反面一样。 ----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己》

美存在于你的自我不存在的地方。 ----克里希那穆提

每天都了结那些事,而第二天你的心灵就会新鲜和年轻的。这样的心灵不会受到伤害,而这就是天真。 ----克里希那穆提

只要成功成了我们的目标,我们便无法免除恐惧,因为成功的欲望滋生了对失败的恐惧。 ----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

禁欲的心灵是一种完全没有影像的心灵,没有印象,才是禁欲的心灵。 ----克里希那穆提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 ----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

当心灵变得愈来愈爱比较、愈来愈爱占有、愈来愈爱依赖时,就创造出一个模式而深陷其中。 ----克里希那穆提

我们都喜欢炫耀自己,都想显示自己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是一朵玫瑰,它是从来不假装的,它的美就在于它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吉杜· 克里希那穆提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我觉得有件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没有任何动机的热情 ----克里希那穆提《重新认识你自己》

当人有根深蒂固的信仰、信念、偏见时,会有怜悯和爱吗?爱必须和自由同在。 ----克里希那穆提

思想是由知识、经验作为一种记忆的积累而产生的反应。 ----克里希那穆提

只要思想干扰事实,就一定会有恐惧。 ----克里希那穆提

当观察者不存在而只有观察的时候,就会产生真正的观察。 ----克里希那穆提

当父母亲爱他们的孩子时,他们不会拿他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较。 ----克里希那穆提

一个知道如何分裂原子 而内心却没有爱的人 变成了一只恐怖的怪物 ----克里希那穆提

看见当下的真相能够使我们不再怕自己没有保障。 ----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之书》

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适应良好并不代表你是健康的。 ----克里希那穆提

痛苦是来自于心理上对思想、对理想、对意见、对信仰、对人、对观念的依赖。 ----克里希那穆提

受教育的重点就是学习独立。 ----克里希那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如果你试着对你的依赖做什么事,那么你又试着创造了另外的一种依赖。 ----克里希那穆提

如果身为人类的我们,不知道如何照顾我们的地球以及地球上所有的事物,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爱我们的子孙,而只考虑我们自身或国家的进步与成功,我们将使这个世界变得惨不忍睹,而我们现在就在做这件事。一个国家可能变得非常富有,但是只要有另一个饥饿的国家存在,它的富有就是毒药。我们人类是一体的,地球是我们大家共享的,如果我们懂得如何关爱,地球就会自动提供给我们食物、衣服及容身之处。 ----克里希那穆提

如果你是概念的看,也就是说,如果你是通过思想看,那么你看见了吗? ----克里希那穆提

The constant assertion of belief is an indication of fear.

时刻坚定信仰是恐惧的一种表露。 ----克里希那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克里希那穆提名言大全


1、爱不是多愁善感,也不是情绪,它和奉献或忠心无关。人必须找出为什么自己没有爱,而且在这个寻觅的过程中,也许会碰触到爱。人没办法培育爱,没办法通过练习某个方法达到爱人的境界,没有教授爱和让你学习爱的学校。没有爱,你会生活在迷惑中,你会生活在悲伤里。

2、什么是人类真正应该做的工作呢?显然,人类真正该做的工作是发现真理,是去爱,而不被自己划定自限的活动所束缚。发现真理的本身就是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就会创造完全不同的文明、一个全新的世界。

3、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爱。没有爱,你就无法解决任何事情。你知道爱的意思吗?没有动机的仁慈,为人慷慨,体验别人的感受,感受肮脏街道的丑陋,感受贫穷,看清人口爆炸在全世界蔓延。去感受这件事,去找出原因并为之哭泣吧!不是为自己可怜的小家庭,或哀悼某位你喜欢的人,而是为这世界彻底的混乱而哭泣。

4、如果你不能体会爱,如果你不能以爱对待其他人、动物和花朵,那么当你长大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是空虚的,你会非常寂寞,而恐惧的阴影将一直跟随着你。然而你的心中一旦有了爱这个惊人的东西,如果你能感受到它的深度、愉悦和狂喜,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会因为你而改变。

5、只有当你有余暇时,你才能够学习。但是,当大脑或者心灵被占据得满满的时,你就没有余暇,所以你从未学到任何新东西。没有新鲜空气进来,所以压力对大脑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严重。这是冥想的问题之。意识能否摆脱所有压力,而那意味着要有一颗自由的心。

6、人际关系里面必须有的是谦卑的温柔、不支配他人、不占有。但是,空虚和恐惧却在人际关系中制造嫉妒、痛苦。人际关系是发现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面,有的是一种广阔深刻的了解。人际关系就是在发现自我时不断的调适,人际关系需要的是耐心、无限的变通,还有一颗单纯的心。

7、我们想得到自由,就要破除所有内在的依赖,我们如果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依赖,就不可能革新。除非我们了解并破除所有内心的依赖,否则我们永远不能自由,因为惟有在这份了解中,才有自由。

8、当你和所观之物产生空隙时,爱就不存在了。没有了爱,不论你多么努力想改造世界、建立社会正义,不论你如何鼓吹改进,你都只会制造痛苦,因此,一切完全看你自己了,没有向导,没有师父,没有任何人能告诉你该怎么做,你完全孤独地活在这个疯狂而残忍的世界中。

9、悲伤的终结是智慧的开始;当有了自我了解时,智慧就会自然地、轻松地到来。当你知道你只是在为自己而哭泣,因为你孤独、你被抛下,于是出于自怜而哭泣,这时智慧就会到来。

10、观察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当你随手捡起一支笔时,当你谈话时,当你出外兜风或在林间散步时,你是否能在一瞬间就单纯地认出自己的真相?如果你真能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你就能认清人类的虚假、自欺和永无休止的追寻。要做到这点,你必须从骨子里对自己诚实,只知道按自己的原则行事就是不诚实。

11、独立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当你经历了孤独,明白了孤独是什么以后,独立就来到了。在那种独立状态中,你心理上不再依赖任何人,因为你已经不再追求娱乐、舒适及满足。只有此时,你的心才是完全独立的,也只有这种心智才具有创造力。

12、活得完满就是全然觉知,从那份觉知中,只是质疑而不作任何反应。那份质疑就会变得截然不同,因为答案并不是根据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反应得出的,而是根据“现在如何”的事实——那就是让事实充分绽放。

13、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悲伤的整个来龙去脉,并实实在在地终结它,一天也不让它继续下去,因为日复一日延续的任何问题都会扭曲心灵,会败坏大脑的品质。每个问题都必须被立即处理和解决,不带到下一分钟去,这样心灵和头脑就能永远年轻、纯真、新鲜,永远不会被任何问题或经验所腐化。

14、不要把你的忧虑日复一日地背负下去,不要把这一小时、这一刻的烦恼带到下一小时、下一刻去;把它们完全抛开,那么你就会发现从这份自由中就会出现一种生与死共存的非凡生活。死亡只是某些东西的结束,正是在那结束中有新生。

15、真正的修行,不仅需要从负面的限制性信念中解脱,也需要从佛、宗教、真理等一切信念中解脱,因为信念伴随着对立和恐惧。把他们从所有的牢笼和恐惧之中解放出来,因此不再建立任何新的宗教、教会、理论或新的哲学。

16、为什么要对别人抱持某种看法,这实在是太浪费精力和时间了。我们为什么要在脑子里装满意见、批判和结论,这些东西只会阻碍我们的清明度。

17、你必须离开自己挖掘的小水池,进入生命之流中,才能做到这一点。然后生命就会以令你惊喜的方式来照顾你,于是你就不必再费心照顾自己了。生命会带着你一起前进,因为你已经是它的一部分,于是你就不必再担心安全感的问题,也不再担心别人会怎么说,这就是生命的美。

18、知识不能止息痛苦,我们必须面对那份痛苦的感觉,在每个当下彻底觉知痛苦的所有内容,才能真的止息痛苦。这意味着绝不逃避内心有痛苦这个事实,也不为自己找借口,更不对它产生意见,而是彻底与它共处。

19、喜悦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当下直接的感受,你一去想它,它立刻转为快感。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在刹那间领会其中的美及喜悦,而不眷恋它所带来的快感。

20、如果你只想到自己,你是不会有能力去爱的,这并不表示你必须想着某一个人,因为爱是没有对象的。一颗有能力去爱的心,才能明白美是什么。一颗不被任何哲学思想所局限,不被任何制度或信仰所包围,也不被自己的野心所驱策的心,必定是敏感的、警醒的,这种心就有美善了。

21、我们总想在别人那里得到启蒙,而无法靠自己去觉察和理解。如果某个开悟的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接受他。因此,大部分人所渴望的只是不同层次的满足罢了。须知,没有任何一个权威能够让你认识自己,缺乏自我认识,你是不可能解除无明和痛苦的。

22、你一停止问问题,你就僵死了。年长的人通常都是如此。年长的人停止发问,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既有的知识和别人的意见塞满,他们接受了传统,然后就陷入传统中。只要你不停地发问,你就是在突破,但是当你开始接受时,你的心理上就已经僵死了。

23、除了你自己以外,天上地下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你拯救出来。

24、你知道,如果爱某件事,你就永远不会厌倦它。我所指的爱是不追求结果的,也不想从中得到什么。当你爱做某件事,那就不是自我满足,因而不会有失望,也没有终点。你问我为何做这件事?你也可以问玫瑰为何绽放,茉莉为何飘香,鸟儿为何飞翔。

25、人际关系如果不够深刻,彼此无法充分了解、相互扶持,你的修行也不可能有多大的进展。缺少了这个基础而只是一味地追求开悟,修行便成了一种逃避关系的方式。

26、爱并不源于婚姻合约的签定,也不是基于双方满足的互换,或相互间的安全与舒适。所有这一切都是属于头脑的范围,这也就是为什么爱在我们的生活里只占据着极小地位的原因。爱与头脑无关,它完全不依赖思想及其狡猾的算计、自我保护的需求和反应。

27、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永远保持新鲜,否则人生就变成了例行公事和习惯;然而爱并不是一种习惯,一件乏味的事。大部分人皆已失去对生命的惊喜感,他们把一切事物都视为理所当然。这种安全感摧毁了内心的自由和对未知的惊喜。

28、因为你很孤独、很无聊,所以利用工作或娱乐来忘掉自己,如此你会发现你的人生除了无止境地追求娱乐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人必须要超越这种对于孤独的巨大恐惧,因为超越它之后就能发现至宝。

29、我们关心的是人类心理上、内在的转变。人类没有希望,除非我们的意识发生一次心理上的彻底转变。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起踏上征程,深入我们的日常生存这整个问题之中,看看有没有可能转变,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行为和世界观本身的结构之中,带来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

30、爱是否包含了义务和责任?它需要使用这些字眼吗?如果你因为责任而去做一件事,那还有爱吗?责任之下绝没有爱。人类所陷入的责任结构其实已经毁了自己,如果你因为责任的缘故,不得不做某件事,你就无法爱你所做的事了。爱所到之处,既无责任,也无义务可言。

31、惟有爱和正确的思考,才会产生真正的革命——我们内心的革命。然而我们如何才能具有爱?这并非是将爱作为理想而加以追求,而是在仇恨、贪婪、造成对立的原因结束时。一个陷身于剥削、贪婪、疑忌的人,是永远无法爱的。

32、当你观察、注视、全神贯注于美好的事物时,你的心一定得远离先入为主的偏见;你的心一定不能被问题、烦恼及臆测所占据。只有在你的心非常安静时,你才能真正地观察,然后你的心才能对美好的事物敏感,或许这样就能找出和自由相关的线索了。

33、你必须真的死了,才能发现死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不是说笑,你必须大死一番,我不是指生理上的死亡,而是从内心深处死于你一向珍惜以及深恶痛绝的事物。如果你能毫不勉强,也不讨价还价地死于任何令你快慰的事物,然后你才能了解死亡的意义。

34、如果你说话的目的是要从中获取东西,或是获取金钱、奖励及自我的重要感等,那么在过程中就会感到疲倦,你的谈话就是具破坏性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只是自我的满足。但是如果你的心中有爱,你的心不被脑中的想法所阻塞,你的心就会像一座喷泉,源源不绝地流出清澈的泉水。

35、我们大部分人都害怕无法谋生,我们说:“如果我不听从父母,不适应社会,我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因为恐惧,所以我们总是做别人要我们做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爱、只有冲突的,这种内在的冲突就是导致具有破坏性野心的原因之一。

36、“在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态度和行为中,我们都需要安全感,但是我们已经认清,根本就没有安全感这种东西存在。因为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没有任何关系能带给人安全感。如果你能看透这点,生活态度就会完全改变。

37、她们都喜欢炫耀自己,都想显示自己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是一朵玫瑰,它是从来不假装的,它的美就在于它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38、把自己的才华隐藏,做个无名氏,爱你所做的事而不炫耀,行善而不求名闻,这些都是好的。虽然这些行为不会使你有名,你的照片也不会在报上出现,政客也不会登门造访,你只是一个活得默默无闻却富有创造力的人,但这其中已具有丰盈和圆满。

39、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爱的事,没有任何矛盾,不必在你所做的事及你必须做的事之间交战。因此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其中有极大的喜悦。但是你必须在心理上不依靠任何人,任何环境,你的内部必须完全不争执,你才可能真的爱你所做的事,也才可能有真正的生活。

读了“克里希那穆提经典哲理名言语录”,有没有一两句让您喜欢的短句?希望您喜欢j458.com小编为您推荐的句子大全,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唯美哲理经典语录,祝您开心愉快!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208151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普希金简介
下一篇 : 关于周国平经典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