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华诗词浩如烟海,我们小时候都阅读过一些诗词作品,阅读古典诗词,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对于中国的古诗词你了解哪些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李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作者:李煜

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也作别是一番,另有一种意味。
4、西楼:指西边的楼。
5、般:一种。

翻译: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
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
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
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
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赏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作者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沈际飞在《草堂诗余续集》中评价说: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此词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起,画出后主愁容。其下两句,画出后主所处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新月乃愈显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不可理,此言剪不断,理还乱,则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唯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J458.com更多绝句古诗扩展阅读

相见欢的诗意


相见欢的诗意

《相见欢》

作者:李煜

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2、剪,一作翦。
3、离愁:指去国之愁。
4、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诗意: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
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
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
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作者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全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张惠言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译文及注释】

负却花期:谓辜负了大好春光。只合:只得。梅花雪:谓初春时梅花在寻中傲然挺立。梨花月:谓梨花在月光的照射下更加楚楚动人。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采用的是直抒胸臆、借物抒情的手法。首句年年二字透露出一种自责的心情,由于错过美好春光,因而每每满怀愁绪,二、三句进一步强化这种惆怅。下片,用梅花雪,梨花月这两幅象征春景的图画来渲染惜春之情。美景总是稍纵即逝,让人留恋不己。于是感叹春光之易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伤春惜时之情达到顶点。

从写作上看,全词一唱三叹,读者仿佛窥见一个身影徘徊叹息于春过之时。在情绪上,由自责到惆怅到渴望到无奈,层次分明,突出了一个愁字。作为常州词派的开山鼻祖,张惠言特别推崇比兴寄托。而这首词却直抒胸臆,情感挚朴感人,实不多见。

题虢州西楼


岑参 题虢州西楼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

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愁来无去处,只上郡西楼。

【赏析】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是不是觉得李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J458.com小编推出了专题无言的古诗,请您阅读。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4481609.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王安石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下一篇 : 王安石 孤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