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我们上学时候一定学习过一些诗词,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中国著名诗人的诗词你读过哪些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赏析】
苏东坡曾说柳宗元的诗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卷二),能做到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本诗正是这样一首好诗。

诗题点明写作时间是在贬官柳州时期。诗的内容是抒发种柑树的感想。开头用叙事语泛泛写来: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首句特别点明手种和株数,可见诗人对柑树的喜爱和重视。次句用新字来形容柑叶的嫩绿,用遍字来形容柑叶的繁盛,不仅状物候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而且把诗人逐树观赏、遍览城隅的兴致暗暗点出。

为什么对柑橘树怀有如此深情呢?请听诗人自己的回答: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原来他爱柑橘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象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事见《太平御览》果部三引《襄阳记》)心交古贤,寄情橘树,悠然自得,不慕荣利,诗人的心地是多么淡泊!然而透过外表的淡泊,正可以窥见诗人内心的波澜。屈原当年爱橘、怜橘,认为橘树具有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和秉德无私的品质,曾作颂以自勉。今天自己秉德无私,却远谪炎荒,此情此心,对谁可表?只有这些不会说话的柑橘树,才是自己的知音。这一联的对偶用反对而不用正对,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分别灌注到两个含意相反的典故中去,既做到形式上的对称,又做到内容上的婉转曲达,并能引起内在的对比联想,读来令人感到深文蕴蔚,余味曲包。

接着,诗人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花结实: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几岁、何人都上承怜字来。怜之深,所以望之切。由于柑树已经成了诗人身边唯一的知音,所以愈写他对于柑树的怜深望切,就愈能表现出他的高情逸致,表现出他在尽力忘怀世情。这一联用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下一个闻字,把喷雪奇观与柑橘花飘香一笔写出,渲染出一种热闹的气氛;用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这毕竟出于想象。从想象回到现实,热闹的气氛恰恰反衬出眼前的孤寂。他不禁向自己的心灵发问道:这幼小的柑橘树究竟要过多久才能开花?将来由谁来摘它的果实?言外之意是:难道自己真的要在这里呆到柑橘开花结果的一天吗?

尾联本可以顺势直道胸臆,抒发感慨,然而诗人仍以平缓的语调故作达观语: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将来能够亲眼看到柑橘长大成林,有朝一日能以自己亲手种出的柑橘来养老,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然而,坐待成林对一个胸有块垒之气的志士来说,究竟是什么滋味,读者是不难理解的。清人姚鼐说: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甘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唐宋诗举要》卷五引)应该说,这首诗的整个语调都是平缓的,而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这是形成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其妙处,借用欧阳修的话来说,叫做: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玩赏诵吟,越发使人觉得韵味深厚。

j458.cOm更多绝句古诗延伸阅读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赏析】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诗人是在静寂的夜间,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的。凉风发,暗示季节是秋天,与下文秋月相呼应。吴越,泛指江、浙一带;远望吴越,点出登楼的目的。从夜寂、独上、望吴越等词语中,隐隐地透露出诗人登楼时孤寂、抑郁、怅惘的心情。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写望中之景的。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象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十四个字,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多么逼真传神!两个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空字,在气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别静寂。摇、滴两个动词用得尤其神奇。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影摇,给你的幻觉,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象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似的。滴与摇,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逼露,异趣横生,令人浮想联翩,为之神往。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故能捕捉住客观景物的主要特征,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他苦苦思索什么?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苦闷心情。古来、眼中,又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说,不仅是我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来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当时也都是如此。知音者眼中既然稀,诗人很自然地怀念起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这里眼中二字对最后一联,在结构上又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底下将要写什么。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谢玄晖,即谢浄,南齐著名诗人,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死。李白一生对谢浄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浄的诗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话说,就叫做今古一相接(见《谢公亭》)。谢浄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澄江浄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浄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李白写此诗是在他遭权奸谗毁被排挤离开长安之后),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浄笔下的江景,想到谢浄写此诗的心情,于是发出会心的赞叹: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浄能吟出澄江浄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我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我与谢浄精神相接,他的诗我能理解;今日我写此诗,与谢浄当年心情相同,有谁能解道、能长忆呢?可见李白长忆谢浄,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令人倍感月下沉吟的诗人是多么的寂寞和忧愁。

这首诗,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天上,地下,眼前,往古,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表面看来,似乎信笔挥洒,未加经营;仔细玩味,则脉络分明,一线贯通。这根线,便是愁情二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如一二、五六句),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如三四、七八句),使这条感情线索时显时隐、一起一伏,象波浪推涌,节奏鲜明,又逐步趋向深化,由此可见诗人构思之精。这首诗中,词语的选用,韵律的变换,在色彩上,在声调上,在韵味上,都协调一致,给人以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得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
①咸阳:今属陕西。此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
②汀洲:水中小洲。
③溪、阁: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④“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⑤当年:一作“前朝”。

译文
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
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城楼,当时浓云从蟠溪上空涌来,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
两朝故都,已成草树疯长的田野;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鸣,不识兴亡。

赏析
诗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一题作“咸阳城东楼”)意蕴别致、格调俊丽的七律——
“一登上这高高的咸阳西楼,心中便涌起无边的忧愁;眼前蒹葭苍苍、杨柳堆烟,就像云水迷濛、沙洲萋萋的故乡。磻溪之上暮云渐起,慈福寺边夕阳西落;骤起的凉风满布西楼,一场山雨眼看就要来了。鸟雀仓惶,逃入禁苑的绿丛;寒蝉悲鸣,躲在深宫的枯桐。羁旅于此的人,还是不要追问旧朝的往事吧!秦汉故址上,只剩下渭水还像昔日一样,不息东流……”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城”,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监,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诗人有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是晚唐登临之作的翘楚!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释:

1、疏:镂刻。绮:有花纹的丝织物。这句是说刻镂交错成雕花格子的窗。
2、阿阁:四面有曲檐的楼阁。这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
3、无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许多书都有记载。据说齐国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一连哭了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琴曲》有《杞梁妻叹》,《琴操》说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说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样的人吗?
4、清商:乐曲名,声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现哀怨的情绪。
5、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6、慷慨:感慨、悲叹的意思。《说文》:壮士不得志于心也。
7、惜:痛。
8、知音:识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这两句是说,我难过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内心的痛苦没有人理解。
9、鸿鹄: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凡鸿鹄连文者即鹄。鹄,就是天鹅。一作鸣鹤。此二句以双鸿鹄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谓愿与歌者同心,如双鹄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10、高飞:远飞。这二句是说愿我们象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
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
交错成绮文的窗格,
四周是高翘的阁檐,
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
正是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
谁能弹此曲,
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
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
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
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
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
从此结伴高飞,
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

赏析: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从那西北方向,隐隐传来铮铮的弦歌之音。诗人寻声而去,蓦然抬头,便已见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这高楼是那样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间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刻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分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其实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什夜晚。在万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崔豹《古今注》)。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对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是无限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读者从那琴韵和叹息声中,能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罢了(吴淇《选诗定论》)。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不可能无痛苦,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当她借铮铮琴声倾诉的时候,当然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但她没有找到知音。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少而难觅的。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再三叹自的原故罢。但是,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是那样强烈地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再莫要长吁短叹!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觅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长夜不眠的琴声。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意谓: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长云!这就是发自诗人心底的热切呼唤,它从诗之结句传出,直身着上与浮云齐的高楼绮窗飘送而去:伤心的佳人呵,你可听到了这旷世知音的深情呼唤?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人们自然明白: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细心的读者一眼即可猜透: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感怀、聊相慰藉透过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人们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甚是。

想信您读完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J458.com小编推出了专题城唯美句子,愿您喜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241642.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2021有关努力奋斗的句子
下一篇 : 有关集体的名言 关于团队精神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