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我们精益求精制作了这份“近义词课件”请您享用。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希望我的意见对你有所帮助请记得将其收藏起来!

近义词课件(篇1)

近义词

特别--十分--非常渐渐--逐渐--慢慢著名--有名--闻名经常--常常喜爱--喜欢请求--恳求答应--同意

注视--紧盯宽阔--宽广终于--总算宝贵--珍贵

专心--认真家乡--故乡洁白--雪白动听--好听

温和--温柔忽然--突然壮丽--壮观刺眼--耀眼

容易--简单嘹亮--响亮高雅--高贵处处--到处

商量--讨论粗心--马虎相见--相会一起--一道--一块儿

知道--明白追逐--追赶欢乐--快乐疲倦--疲劳

思念--想念美丽--漂亮参加--参与往日--以前

消除--消灭挂牵--挂念马上--立刻发现--发觉

发明--创造研究--钻研骄阳--烈日争辩--争论

故意--有意亲爱--敬爱展现--出现感激--感谢

拼命--用力温暖--暖和失望--灰心一定--必定

乐呵呵--喜滋滋或许--也许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世界闻名--闻名中外目不转睛--目不斜视气冲冲--气呼呼

净--洁耍--玩闻--听鸣--叫待--等

依--傍逮--捉遥--远歪--斜存--留

亮--明曲--弯归--回舟--船

反义词

朝--夕尖--秃歪--正斜--歪尾--头曲--直

尾--首粗--细凉--暖亮--暗明--暗好--坏

难--易浓--淡伸--缩快--慢教--学反--正

因--果功--过死--生总--分顶--底呼--吸

单--双善--恶失--得差--好脏--净脏--洁

深--浅饱--饿展--合聚--散爱--恨老--少

静--动静--闹松--紧张--驰吐--吞贵--贱

主--客主--次活--死穷--富压--抬接--送

迎--送清--浊新--旧沉--浮忘--记倒--正

守--攻优--差始--终种--收安--危起--伏

白--黑笑--哭凉--热早--晚方--圆香--臭

真--假高--矮长--短

开心--难过成功--失败美丽--丑陋粗心--细心

马虎--仔细温暖--凉快寒冷--炎热轻松--紧张

容易--困难凶恶--善良摇头--点头同意--反对

朋友--敌人光明--黑暗安静--吵闹故意--无意

危险--安全朝阳--夕阳歪斜--笔直弯曲--笔直

白天--黑夜动听--难听出现--消失生存--死亡

气冲冲--喜滋滋一定--也许动摇--坚定安定--动乱

近义词课件(篇2)

开心--快乐遨游--漫游懊悔--后悔

表示--表达表演--扮演才能--才干

充分--充足重复--反复处理--处置

创立--创建创造--发明匆匆--匆忙

大意--粗心大致--大体担任--担忧

诞生--出生反应--反响改进--改善

坚定--坚决艰苦--艰辛建立--树立

老实--诚实灵活--灵敏马上--立刻

漫长--漫漫忙碌--繁忙茂盛--茂密

名气--名望铭刻--铭记目睹--目击

难过--难受目前--眼前偶然--偶尔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人山人海--游人如织引人注目--惹人注意

不可计数--不计其数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空空如也--一无所有从容不迫--慢条斯理

平淡--平常固执--顽固喜欢--喜爱

福利--利益保障--保证简陋--简单

困惑--疑惑推断--推测惊讶--吃惊

重复--反复准确--精确汇集--聚集

率领--带领爆发--爆出宣告--宣布

庄严--严肃鼓励--鼓舞雄伟--宏伟

陆续--继续标明--表示次序--顺序

顷刻--霎时激昂--高昂眷恋--留恋

幽芳--芬芳希罕--珍惜欺凌--欺压

分外--格外慈祥--和蔼传递--传送

诞生--产生获取--获得寻常--平常

迅速--快速预想--预料偶然--偶尔

褒奖--夸奖沮丧--气恼钦佩--佩服

展示--展现留恋--依恋逼近--靠近

静寂--寂静躲避--逃避凶猛--凶狠

矗立--耸立隐蔽--隐藏疲乏--疲惫

譬如--比如凝视--注视侍侯--服侍

20xx第一学期语文学科竞赛

四年级近义词比赛题

开心--遨游--懊悔--

表示--表演--才能--

充分--重复--处理--

创立--创造--匆匆--

大意--大致--担任--

诞生--反应--改进--

坚定--艰苦--建立--

老实--灵活--马上--

漫长--忙碌--茂盛--

名气--铭刻--目睹--

难过--目前--偶然--

左顾右盼--川流不息--

人山人海--引人注目--

不可计数--应接不暇--

空空如也--从容不迫--

平淡--固执--喜欢--

福利--保障--简陋--

困惑--推断--惊讶--

重复--准确--汇集--

率领--爆发--宣告--

庄严--鼓励--雄伟--

陆续--标明--次序--

顷刻--激昂--眷恋--

幽芳--希罕--欺凌--

分外--慈祥--传递--

诞生--获取--寻常--

迅速--预想--偶然--

褒奖--沮丧--钦佩--

展示--留恋--逼近--

静寂--躲避--凶猛--

矗立--隐蔽--疲乏--

譬如--凝视--侍侯--

近义词课件(篇3)

近义词归类

一、近义词归类

疲倦疲劳消失消逝葱茏葱郁

平静宁静凶猛勇猛惭愧羞愧

赶忙急忙大雨如注倾盆而下嘲笑讽刺

试验实验屹立耸立坚强刚强

犹如仿佛流露显露显现显示

聚拢聚集迅速快速清晰清楚

信任信赖纤弱娇弱准许允许

商量讨论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请求恳求

隐藏隐蔽追逐追赶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奇怪奇特生疏陌生悠闲清闲

摆脱解脱好奇新奇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二、对对子归类

桃红柳绿枝枯叶落天涯海角

书山学海架桥铺路细雨轻风

生根发芽新朋旧友笑语欢歌

骤雨暴风波翻浪涌月下花前

莺歌燕舞春花秋月年年如意岁岁吉祥

知恩图报恩将仇报朝阳晚霞粗壮纤弱

龙飞凤舞眉飞色舞龙腾虎跃

欢天喜地眉开眼笑花好月圆

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电闪雷鸣

红花绿叶酷暑严寒花开叶落

三、反义词归类

喜欢讨厌愚蠢聪慧迅速缓慢

接近远离丑陋美好信赖怀疑

清晰模糊特殊普通密切疏远

生疏熟悉激动平静鲜为人知人尽皆知

恶劣优良活泼死板稠密稀少

热闹冷清放弃保持娇嫩粗壮

相关阅读

课件(汇编5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课件(汇编5篇),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课件【篇1】

一、文本解读

掌声,我想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因为那是对一个人努力的回报,对成功的肯定,同时也更是支持和鼓励。适时的掌声,对人的心理而言,如同给电池充电,给汽车加油。带给人的感觉是满足、美好、得意和自信。而这样的让人产生自信,增强自尊的掌声,对一个未成年人更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版第五册《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饱含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故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课文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课文中的英子是个得过小儿麻痹症而腿脚落下残疾的孩子,但是她却学习生活在正常孩子的校园里。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作为正常人的我们无法真正明白残疾孩子的心理,只能用一些词语比如悲哀、惆怅、失落、脆弱等等,去极力想象、推测他们的心理。英子是个残疾学生,这是熟悉她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新来的老师却不知道,依然按照正常地顺序程序进行着课堂教学。于是或许很少出现,或者压根就没有出现的场面出现了: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残疾的孩子在不知情的老师的偶然失误里经受着折磨。是的,应该是折磨。同学注视的目光应该不亚于根根钢针刺痛孩子的心灵。但是即便如此还得接受刺痛。因为学生此时是弱势个体,老师的要求不可违背。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英子像变了个人一样,不再那么忧郁骤然间响起的掌声,热烈而持久。这掌声好似化作一团火,在英子的心中剧烈地燃烧起来,使英子有了莫明的动力。英子抬起头看到同学们脸上带着微笑,手不停地鼓着掌。顿时有一种亲切感,似乎已经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尊重。朗读完了,教室里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英子成赏。英子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这是在感谢同学们,感谢同学的掌声。从此,英子的生活变得乐趣无穷了。

几年后,英子来信: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是的,是掌声,改变了一个残疾孩子的一生。不要吝啬我们的喝彩和掌声,不要迟钝了我们的鼓励和肯定。世界需要这喝彩和掌声,孩子们需要这喝彩和掌声,逆境中的人需要这喝彩和掌声。

二、教学构思

1.有位作家说过,优秀的作品往往会有打动人心的亮点。高明的教者就要善于利用亮点生发开去,让学生去体会真谛。所谓点指一篇文章中最敏感、关键部位,可以是一个词或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本文的点就在于同学们的掌声。突破指以该点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本文采用一点突破法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感受亮点研讨亮点拓展亮点升华亮点构成完整严谨的教学链条,由亮点照亮教学全程。

2.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言简情浓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因此,张扬情感,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本文的教学追求目标,要让学生在主动地进行朗读、品悟、表达等诸多训练中,获得思想感情的熏陶、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扣住句子体悟感情,扣住感情升华知识。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的道理,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小朋友们,今天有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我们该用什么来欢迎他们呢?(生鼓掌)

2、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不过,方老师有点紧张,你们想用什么来鼓励我呢?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你们想通过掌声告诉老师什么呢?

师: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方老师已经不紧张了。瞧,多好的掌声呀!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掌声》。上课。

二、来信切入感受亮点

1、跟老师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师:掌声代表欢迎,饱含鼓励,还改变了英子的生活,鼓起了英子生活,勇气,所以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课件出示来信内容〉

2、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想想掌声在文中响起了几次?用线划下来。

三、研讨亮点感受变化

〈一〉让我们来看看第一次掌声吧。

1、好好读读,想想这是一次怎样的掌声?

2、师:小朋友们,英子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她只是刚刚站定,同学们为什么给她这么热烈的掌声呢?

〈二〉感受忧郁自卑的英子

1、让我们来看看以前的英子是怎样一个女孩?

2、你们理解得真好,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词、字眼中体会到的?

反馈A、默默地

B、早早地最后一个

3、师:看来,英子受伤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残疾,更是心理的。残疾的心理像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好好读读体会体会。

4、引:多么自卑的英子呀,难怪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时,她立刻低下了头。她不敢上台,一种莫名的害怕、恐惧、自卑占据了她整个心里,她是不是就这样不上台了呢?

(1)她是怎么上去的?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她在想些什么?

师:是呀,不知道该怎么办,拿不定主意,这就是犹豫。英子有太多的顾虑,太多的担心,但她又不能不上去,此时的英子内心充满着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三〉感受开朗自信的英子

1.师:这是英子第一次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走上讲台,这也是英子第一次战胜自己,从那以后,英子变了,变得怎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第四小节。

2、除了书上讲的,还有哪些变化?

师:我们为英子的变化而感到高兴,为英子能从自卑感中解脱出来而感到喜悦,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读读这小节。

四、再读来信拓展亮点

1、以前的英子忧郁自卑,现在的英子开朗自信,是掌声改变了她,让我们再来重温这次掌声吧!

(1)此时此刻,英子就在我们的课堂,我们能给以这样的掌声吗?

(2)你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师:是啊,是掌声让英子镇定了情绪,讲述了动人的故事;是掌声让英子微笑地走下讲台,微笑地面对以后的人生,难怪英子会说〈信〉

2、当掌声再次响起,英子感动不已,她向大家鞠了深深的一躬,这深深的一躬,饱含了英子深深的情谊。此时你就是英子,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师:英子被深深地感动了,千言万语都融进了她的信里〈信〉

五、激发想象升华亮点

1、掌声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掌声是什么?

2、〈课件〉教师配乐朗读:

掌声是钥匙,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

掌声是小鸟,啄走了我的自卑,

掌声是大草原,让我们敞开心扉!

师:掌声还会是什么?相信小朋友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赶紧拿出练习纸写下来。

掌声是(),。

师:让我们把这诗般的语言,把心中的祝福,送给你的好朋友,听课老师,还可以贴在黑板上,送给所有的人。

3、小结: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很棒,让我们为自己的出色表现鼓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听课老师。掌声是钥匙,是春雨,是小鸟,是让我们敞开心扉的大草原,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

课件【篇2】

【特殊教学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与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文坛泰斗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著名学者傅雷的家书(节选)一起构成“感受精英思想”主题单元,编者意图在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品读,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毫无疑问,《致女儿的信》“承担”了这系列思想风采中的爱情教育的“使命”。

文章主题深刻。文章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爱情是一种生命体验,“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实地为爱下一个定义,这无疑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提供了感性材料。

文章写法独特。书信对“爱情是什么”没有作枯燥的理论上的阐述,而是以一个童话故事为基本框架,通过上帝三次视察人间诠释了爱的伟大:爱情的力量征服了无所不能的上帝,人类主宰了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作为书信体,文章有很多细腻的抒情与描写。行文意味深长而又文采斐然。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思想“风险”。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各种传媒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瑕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初涉“爱河”,苏霍姆林斯基对年轻人的“不设防”和宽容稍有不逊便会演变成“鼓吹”与“教唆”。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定位难度。本文是篇思想、艺术价值都很高的经典美文,爱情又是学生较为敏感的话题,就主题纠缠过多,又很容易把它上成一堂以“爱情”为主题的班会课,而忽视它的语言特质和艺术价值。

【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致女儿的信》寓意深刻,文字却浅显易懂,可以一个课时学完。依据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课堂理念,每堂课直奔语言,把握几个要点就行。

本人选择了三点作为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忐忑、繁衍、化为乌有、无与伦比、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体悟细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语言的哲思(对爱情的独特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

为避免“主题至上”对语言特质的干扰,我确定了以“说听读写”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加上课前的音乐欣赏,共分为五个教学板块:

1、赏爱情名曲:

课前十分钟播放扬琴名曲《梁祝》。

2、抒(说)爱情见解:

学生略讲梁祝爱情故事,引出课题,并就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爱情。

3、听爱情故事:

以“自身经历”(教师本人化身为苏霍姆林斯基)演绎《致女儿的信》中的故事,并随着教师的“讲”、“演”显示教学目标中要求积累的词语。

4、读爱情经典: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归纳主题,领悟细节,并进行细节写作训练。

5、写爱情体悟:

赏析哲理语句,升华文章主旨;写作训练,进行内化:以苏霍姆林斯基女儿的身份给苏霍姆林斯基写一封回信。

三、教学机智的运用

1、“美文美讲”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进入文本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课文故事。这种机智的运用脱胎于韩军“新语文教育”课堂理念的“美读吟诵”。韩军认为文字是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的,传达文字生命动感的最好办法是诵读,这更切合“读图时代”的学生心理:学生对声音和图像的敏感远甚于文字。“美讲”就是“美读”的一种变式。800字的文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略显冗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学生在听到美妙的故事后,更有兴致研读文本。

2、“体态解词”提升积累效率:

本课设计在积累语言方面另辟蹊径,运用了“体态解词”的教学机智,即教师讲故事时,根据语境配以体态语言突出并同步用多媒体显示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积累的词语。这样做能是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词的含义与用法,从而提高语言积累效率。

3、“故意出错”突出主题思想:

本文从多方面提示了爱情的真谛。更应对当今中学生要突出的观念是:爱情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而不是一时的冲动!课文中上帝相隔五十年后第二次来到人间见证爱情就说明了这点。我在讲故事时(学生未进入文本时),故意把五十年错讲为十年。学生在进入文本时很快发现了这个错误,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不是十年而是五十年)?为什么爱情要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见证?这样,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便更为深刻。

【精彩教学片断】

一、片断一

师:老师的故事讲得好,还是作者的故事写得好?

生:老师讲得好,富于变化的语调使故事引人入胜;同时还配有手势辅助,很形象。

生:作者写得也好。描述了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师:其实,老师讲得不够好,同学们的评价太高了。老师讲得不好的最大的原因是不够细致,如老师讲到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看到这对男女(前二次)和他们的后代(后一次)时的情形,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他们幸福地生活着。作者却描述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我们现在把这些动人的画面找出来读一读。

生:(朗读。)

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见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曙光望去:金黄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色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师:谁能说说这三个画面感人的地方到底体现在哪里?

生:它描述的生活场景很美,如第一个画面中的“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这些画面色彩明丽,气氛祥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朴的乡村。

生:它表现的情感美,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这句话在三个画面中都有出现,刻画出了两个人心灵默契、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交流世界……

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幸福祥和的、美的画面呢?

生:有。中秋节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烧烤、赏月的情景,就是幸福。

生:……

师:大家生活中的幸福场景的确感人。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福的襁褓中。现在,老师再跟你们欣赏几个幸福的画面。

(投影显示图片一)这是电影《坦塔尼克号》的剧照:男女主人公张开双臂迎风而立……(依次出示图片二、三)。

师:这些画面和我们同学开始描述的场景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能不能象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用文字表达自己心中和眼中的幸福呢?

生:能!(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分钟后)师: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文字的精彩:声情并茂地读出自己描述的幸福画面。

生:一个幽静的小院里,有一个小凉棚,这小凉棚似乎专为等候一对老人而设。看,他们又来了,相互搀扶着来到凉棚下,头顶是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在唱着歌,他们就这样相拥着聆听这动人的歌声。有时他们又相互凝视着,捋捋彼此的白发,脸上荡漾着浅浅的笑……

生:……

二、片断二

师:老师讲故事之前,认为我的女儿心智不够成熟,课文里与“心智”这个词相近的词是什么?请找出有这个词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朗读)“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

师:从这两句话里你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早恋”持什么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你怎样理解“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

生甲:苏霍姆林斯基是支持“早恋”的,他把爱情写得那么美好。“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人只要有智慧就可以恋爱了,我们现在不是个个挺聪明的吗?(学生笑)我想……,他是支持的……

生乙:错。苏霍姆林斯基应是反对的。他跟老师一样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够成熟。“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说明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成为有智慧的人,不能享受爱情的幸福。

师:我支持生乙的观点。那么,生甲把这句话里的“智慧”理解成“聪明”,生乙理解成“成熟”,到底哪种理解更接近于作者的本意?谁能就一就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到底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分小组议论。)

生(小组代表):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应指成熟的人。作者说: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智慧就是生活的本事。我们小组讨论的结论是:生活能自立,思想能独立,经济能自主,才能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有生活本事的人。而这些只有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拥有!(掌声)

……

师:我们来做个设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可能是恋爱了,她心中有一个心仪的“白马王子”或是有一个男孩在追她(学生笑),她是心中有了迷惘才问她父亲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的。收到父亲这封信后,她明白了什么?她会怎样对待自己的感情?

生:她认识到爱情是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的,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生:她认识到爱的精神力量远甚于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

生:她认识到她还没有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她不能恋爱,她会拒绝那个男孩(学生笑)。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中肯,希望你们也能正确理解爱情,当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后,我们会拥有自己圆满幸福的爱情。

【深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我先后在九、八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了实践。教九年级时只有这个设计的雏形,感觉不错,便有了更完美的设想,并精心制作了课件,在八年级班的教学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八年级学生没有教材不知道上课的内容也为很多教学机智的运用提供了情境,大部分八年级学生刚好是苏霍姆林斯基写这封信时他女儿的年龄──十四岁,接受这样的教育也正合适):学生有些心灵上的收获,语言训练上也较到位。这堂课的设计完全来源于自己的独创,事先没有查阅任何有关的教学设计。后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才知道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招牌”展示,竟暗自庆幸事先没有理解更多的教学设计资料,也就没有受他人的影响,教出了自己的特色!

由于设计和操作上的不足,这堂课也给自己带来一些深度的思索:

1、教学目标设计没注重学科思维训练:

本堂课安排了二次说话训练:进入文本前让学生谈谈对爱情的粗浅认识,学习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文章哲理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对爱情的认识。第一次因学生缺乏心理暗示,学生参与度不够;第二次因把握了文本,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见解(见教学片断二)。

教后我想,这堂课在设计时应有一个说话训练的目标,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力争做到有条理、有依据。虽然这一目标在课堂“生成”时达成了,但由于教师事先缺乏“预设”,没有给足充分的时间,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对每一篇文章我们可针对文本的特色,着重于听说读写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2、“美文美讲”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美文美讲”在教者的教学活动中不是第一次尝试,但因为这次有了理论支撑(不久前听了韩军老师有关“美读吟诵”的讲座,并听了他诵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心中有了对课堂效果的期待,便投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课堂氛围有了不小的改观,激发了学生挖掘文本美的兴趣,但由于教者水平所限,没达到应有效果,不失为一个遗憾。

新的语文课堂要求语文教师能读、能讲、能演,这就在个人素质修为上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课堂资源引用要贴近学生兴趣与爱好:

本堂课为了营造课堂气氛、提前介入课文主题,在课前安排了学生欣赏扬琴名曲《梁祝》。课堂导入时问学生这首曲子的名称,全班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事后有些感慨:经典国乐在青少年中的市场已完全被流行音乐侵占。国乐经典教育是个社会风尚问题,这是个更深层次的教育话题。留给我们语文教师的思索是:我们在引用课堂资源时不能依据自己的教育背景想当然地选择,而要更多的研究学生实际,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兴趣爱好的资源,比如这堂课的背景音乐,在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主题健康的爱情歌曲可供选择。

课件【篇3】

一、教材简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叙事简略,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富有浪漫色彩。文章记述了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回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语言,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2、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四、课时安排

本文属于自主阅读课文,用一课时完成。

五、媒体设计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向学生创设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可借用音响媒体,欣赏优美图片。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美轮美奂的画面。

【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采用谈──读──赏──练,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课堂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交际水平。学生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教学程序】

一、欣赏图片,畅谈感想

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大屏幕上展示几幅山中的美景图。请学生欣赏,谈谈所见所想。随之老师导入新课:让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一起走进《山中访友》,走进山林,走进山涧,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感受童话般的世界。

背景音乐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雅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景。让学生面对此情此景,有利于熏陶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

二、反复诵读,感知内容

1、初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字词障碍,查阅工具书,思考课题的含义。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样让学生不拘形式的初读课文,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因,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深入感知作品内涵作好准备,学生学得主动、轻松。

2、赏读: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来,其他学生听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赏读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放手让学生听读,有助于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索相关信息。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进一步激起主动说话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堂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3、精读:学生细读课文,质疑问难,生生互答,师生互答,教师适当点拨。(提示:从内容、主旨、写法等方面提问)

精读就是工笔细描,强化感知,加深理解。一方面学生质疑的火花激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潜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引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强烈欲望,三次朗读,要求不同,方式各异,逐步深入,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通过反复的读,学生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境界,加深了语言文字的理解。优美的语言和意境,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礼,美的熏陶。另外,学生从朗读实践中还提高了朗读水平,增强了语感。通过学生质疑问难,理解了本文的主旨(热爱大自然)和写法(想象奇特浪漫、第二人称亲切倾诉)

三、想象意境,探究语言

本文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流淌着诗情画意。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在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中。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交流感受,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加深对课文奇妙浪漫的想象及第二人称的恰当运用的理解。

探究安排:

1、以四位同学为一小组,合作探究。

2、找出喜欢的句子,组长负责记录,由该组成员品读、赏析。

3、要求按句式说话:读,我体味到了。

4、组内探究,班内交流。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培养探究能力搭建舞台。通过合作他探究,学生能主动思维,主动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共同的交流切磋中,人人参与,互相沟通,互相合作。培养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学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学生能听出小组讨论的焦点,在全班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口语训练,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课堂交际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更好地感悟课文的语言,想象力的训练,第二人称的运用。课前让学生到校园里观察校园的景物。

口语训练内容:

你置身于校园的美景中,想象你变为其中一景后的情形、感受。第一、自己写100字左右的一段话。第二、以四位同学为一小组,组内合作,班内交流。

通过自主合作交流,让学生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应对能力。老师指导学生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指导学生课后查阅有关风景散文类的材料,自制资料卡片。班内开展交流,学生老师作些评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出优秀卡片。

课件【篇4】

【教材说明】

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得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和接纳。他的为人与尊严,后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课文表达了人要自食其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显然、狼吞虎咽、例外、苍白、骨瘦如柴、需要、灰暗、喉结、赞赏、思量、惬意、僵硬、许配。(认知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思想感情。(能力目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德育目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2、难点:

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小故事。

2、风雪声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播放风雪大作的声音),老师动情地描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

2、同学们都感到寒冷饥饿在侵袭这群逃难的人,在这样冰天雪地,风雪交加的时刻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他们需要食物、衣服、炉火)是呀,如果此时给他们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食物,他们一定会一扫而光。可是在这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却拒绝了这份极需要的食物,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尊严》。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这篇课文先写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然后写哈默拒绝杰克逊地热情款待,坚持靠劳动获取食物,最后写哈默得到人们的赏识与接纳,后来成了石油大王。)

三、自读自悟,体会内涵

1、这个故事非常感人,课文中主要讲了哪两个主人公?(哈默、 杰克逊)

2、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两位主人公之间故事?(2~5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指名分别读三次对话。

3、自主学习第一次对话: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在书中画一画。

学生自由读课文,再书中画出来。

指名回答:

生:我是通过“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感受到他很憔悴,而且缺乏营养,他是多么渴望食物啊!

生:我是通过“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这里的“仰起头”我感受到年轻人对杰克逊大叔的尊敬。还有他和杰克逊大叔平等的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

生:我是通过“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这句话中感受到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师:作者从年轻人的外貌、动作、语言来对这个年轻人进行了描写,同学们也抓住了年轻人的外貌、动作、语言来体会课文,从第一次的对话中你认为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师: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朗读。

4、合作学习第二、三次对话:

当年轻人听到杰克逊大叔告诉他没有活需要做时,年轻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第二、三次对话。在这两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画一画。

小组讨论,在书中画一画,议一议。讨论后在班上交流。

⑴ 汇报第二次对话:

生:“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我认为他此时心里很矛盾,他很饿,真想大吃一顿,可是他又不能不劳动就吃饭。

生:我通过“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事物!”感受到尽管他很饥饿,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要不劳而获,宁愿忍受挨饿。

生:我通过“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感受到年轻人很失望。当年轻人知道自己没活干时,他此时的心里很失望,因为没有活干就吃不到饭,所以目光才变得灰暗了。

师:通过我们自学了第二次对话,你对年轻人又是怎样认识的?

生:我认为年轻人是个坚定的人,不决定就不改变的人。

听老师范读年轻人说的话,三个“不”字加重语气。听了老师的范读你体会到什么?(年轻人坚定的语气,表明立场、态度坚定)

学生同桌练读,指个别组读。评读。师生分角色读,互评。

⑵ 汇报第三次对话:

杰克逊大叔为了能让年轻人早点吃上早饭,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可是,年轻人接受了吗?哪一组愿意汇报第三次对话。

生:“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年轻人说话时的语气特别坚定,一定坚持要先付出劳动,才吃别人的东西。

生:我通过“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感受到年轻人特别有耐心。尽管这是镇长安慰他才安排给他的,而且又是简单的工作,但他一点也没有应付,而是极其认真地对待。

生:年轻人由站起来到蹲下去,再捶背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他的尊严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

师:这时,在你的心目中,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他是一个有志气、自强不息的人!

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师生互评。

5、由读到演,体会内涵:

⑴ 三次对话我们已经分析完了,你对年轻人也加深了了解,那么请你加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指两组上台表演。

师生互评。

⑵ 同学们演得真棒,充分表现了哈默坚持靠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这就是做人的的尊严。(板书:尊严)正是由于哈默的高尚品格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

齐读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虽然这个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有尊严,他会成为富翁的!

生: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

生:他现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6、教师小结:

是呀,一个人能够自尊并尊重别人,坚持按劳取酬,坚持做人的尊严,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最大的财富。(板书:=财富)哈默拥有尊严这比精神财富,也为他日后创造物质财富奠定了基础,所以哈默成了著名的石油大王。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同学们课前搜集了有关尊严的故事,谁愿意讲给同学们听?

(资料:杭州有个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到一家面包房推销黄油,和老板约定第二天上午10点见面。第二天,这个大学生准时到达,但等到下午4点,老板才慢慢赶来。大学生厉声告诉他:“你可以不买我的黄油,但你不能伤害我的尊严!似这样言而无信,你一辈子也成不了大老板!”老板惊得满头大汗,但很快就竖起了大拇指,不仅自己和这个大学生签订了长期合同,而且给他介绍了很多生意伙伴。 )

2、汇报资料,仿写格言:

⑴ 出示有关尊严的格言:

尊严,就是拒绝乞讨。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同学们说说你自己搜集的有关尊严的格言,把你的理解说出来。

⑵ 读一读这些格言,试着仿照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两方面去想)

⑶ 拟好后交流。

3、总结升华:

一个人在穷困潦倒、逃难流亡之际,仍坚守着自己的尊严,还有比这更可贵的吗?我钦佩哈默的志气,自尊是人生的底价,自立的基础,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弃。他尊重自己,所以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他相信自己,所以最终超越了自己。自尊是一种广告。走到哪儿,就会带到哪儿。自尊更是一种高尚。因为自尊总是建立在平等之上,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必然换来尊重。

【板书设计】

尊严=财富

课件【篇5】

精彩的马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能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精彩”、“表演”口头造句。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段。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出图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猴、直、紧、演、算”的字形。

(二)“马戏、好奇、喝彩、哄笑、绝技”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老师要带同学们看一场表演,什么表演呢?精彩的马戏表演。板书课题(精彩的马戏)。

谁看过马戏表演,什么是马戏呢?

(马戏,原指人骑马所做的各种表演,现在也指节目中有经过训练的其他动物的各种表演)。

精彩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出色、优美)你们想看吗?

要想看到马戏表演,首先要过字词关。

(二)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对照生字表学习,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认为哪些字易错,在字下边画横线,想一想怎么记住它。

2.汇报自学情况。

应这样汇报:“猴”字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时候”的“候”少一竖。中间不要多加一竖。

直:里边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或“真”去掉“八”。

紧:左上是两竖,不要写成“忄”。第七笔的点不要丢掉。

演:右边是“宀、一、由、八”组成。不要丢掉“一”。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下边“廾”,不要写成“丌”。

“戏、扮、熊、狗、叔”几个字,可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自己分析、记忆字形。

3.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猴子 小狗 黑熊 算术 叔叔 紧张 打扮 表演 马戏 直立)

(三)指导学生查字典,理解以下词语。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

喝彩:大声叫好。

绝技:没有人比得上的、独一无二的技艺。

(四)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逗分明,速度适宜。

“好奇”的“好”是多音字,读hào。

“喝彩”的“喝”也是多音字,读hè。

“跷”读“qiāo”不要读成“qiào”。

“瞅”读“chǒu”不要读成“cǒu”。

“算”读“suàn”不要读成“shuàn”。

2.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第一幅图:猴子表演爬竿。

第二幅图:黑熊表演踩木球。

第三幅图:山羊表演走钢丝。

第四幅图: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都挺有趣。

(五)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猴、紧”二字的书写。

(1)“猴”左中右结构,中间的“亻”旁,写在竖中线上,三部分要写紧凑。

(2)“紧”上中下结构,中间“幺”要紧凑些。

2.写其他字时,要注意看生字表,看清每一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时,写出笔锋。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能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四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图画和课文启发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出示字词卡片(猴子 小狗 黑熊 算术 叔叔 精彩 好奇 紧张 打扮 表演),指名读、开火车。(一个接一个)

同学们已顺利地通过了字词关,可以观看马戏表演了。

(二)看图学文,理解文意和图义。

1.出示第一幅图:

(1)你们看,这是什么节目?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猴子表演什么节目?板书:猴子爬竿

(2)猴子是怎样表演节目的?指名读2~4句。

学生评读。

结合图说一说倒竖蜻蜓是怎样的?

(头朝下,脚朝上,用手支撑着身体倒竖起来。)

图文结合说一说从哪儿看出猴子的样子很顽皮。(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还好奇地瞅着观众;穿着衣服,打扮得像个小孩;下肢自然分开,保持平衡;上肢紧紧抓住竿子,尾巴翘着……)读2、3句。(这两句具体写出了猴子是怎样表演的。)

(3)观众看了猴子的表演有什么反应呢?

读第4句。

为什么观众会哈哈大笑?(看图说意思)

(4)指名有语气读这段,小结本段写法:先说表演什么节目,再讲是怎样表演的,最后讲了观众的反应。

2.出示第二幅图。

(1)看图说说,这是谁表演什么节目?

(2)看书第3自然段。黑熊表演了什么节目,它是怎样表演的,观众有什么反应?默读标出记号,(节目名称画“ ”怎样表演的重点词下点“.”观众反应下画“

(3)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看图观察黑熊的表情,说说从哪儿看出它很紧张。

说说“哄笑”的意思,再说说观众为什么会哄笑。(哄笑,许多人同时大笑。)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评读。

(5)练习填空:

笨重的(黑熊)(小心)地踩着木球,滚过中心点,是多么(紧张)啊!3.自己看图学文,读懂第4自然段。

(1)方法:山羊表演什么节目,怎样表演的,观众有什么反应。

同桌讨论自学情况。

(2)投影出示两句话。

读两句话。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细细,写出了山羊在什么样的钢丝上走。稳稳当当,写出了山羊走得怎么样。走过来走过去,写出了山羊怎么走。)

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认为第一句写得好,使我们感受到山羊表演得很精彩。读书上的1、2句,试背诵。

(3)山羊还表演了一个绝技,什么叫“绝技”?

(没有人比得上的、独一无二的技艺)从哪里看出山羊表演的是“绝技”?(圆板小;四只脚都踩上;圆板插在钢丝上会摇晃。)

小结:山羊表演了高难度特殊的技能,所以叫“绝技”。

(4)什么叫喝彩?(大声叫好)学一学怎样喝彩。

(5)尝试背诵。

先分部分读一读。

再分部分背,同桌互背、齐背、比赛背。

4.出示挂图三。

看图,说说还有哪些动物表演了什么节目。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动物们表演得这么精彩。

5.总结:我们今天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我们知道了,小动物们之所以能表演得这样精彩,离不开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的辛勤训练。因此我们应向叔叔、阿姨说一声:“谢谢!”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课文2、3、4自然段的写法,任选一个节目,学说一段话。

(二)练习用“精彩”、“表演”说话。

(三)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着2、3、4自然段的写法说一段话。

(二)练习用“精彩”、“表演”说话。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

请同学当评委打分。标准是:读音准确、声音洪亮、有语气、句读分明、速度适宜。

(二)检查背诵第4自然段。

同桌互背、老师指名背。

(三)复习2、3、4自然段的写法,学说一段话。

1.2、3、4自然段的叙述方法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任选一个节目,想象一下表演得怎样精彩,说几句话。(可以是马钻火

圈、小猴骑车、小狗做算术??)。

(四)练习用“精彩”、“表演”说话。

1.想词语是什么意思?

2.看词语在文中哪句出现。

3.自己说一句。

(五)练习。

1.连线:

精彩的

圆溜溜的

细细的

顽皮的

笨重的

2.填空:

( )地走着

( )地瞅着

( )地移动

3.选择正确读音画√。

跷跷板(qiāo qiào)

哄笑 (hōng hng)

喝彩 (hè hē)

好奇 (hào hǎo)

眼睛 钢丝 马戏 黑熊 猴子

成长课件汇编


在教育界,教师们常常需要提前制定好每堂课的教学课件,而编写出优秀的教案则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教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教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相信大家对于编写教案课件常常感到困扰,但是今天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带来一个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成长课件 "。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成长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3~14页。

〖教学准备〗

1、了解班级同学关系的状况。

2、了解班级遵守规则的状况。

3、了解近期班级中是否产生过矛盾,后果如何。

4、根据上面了解的情况,请一些同学写下自己的“心里话”。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引导:“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心里话”发布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说“心里话”,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说解决的办法,同时引起全班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3、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总结。

〖给老师的建议〗

1、为了使活动顺利进行,说说“心里话”可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

2、在讨论教科书中同学的“苦恼”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

3、课前教师应尽可能深入了解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矛盾,为课上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做准备。

4、为了保证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有针对性的肯定、鼓励、建议、补充等评价。

〖评价建议〗

1、对学生提出的好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口头表扬。

2、对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给予评价。

成长课件 篇2

教材分析:

《成长的脚印》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长大》的第一个主题。学生从入学到现在,即将顺利地完成了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任务。在这两年里,他们有了很多变化与进步:不仅是身体、身高等身体素质的变化,还包括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心理素质的变化。本课的编排,及时地让学生回顾、发现自己的成长,为成长而兴奋,以使他们充满信心地迎接中年级的学习;并让他们体会到自身成长离不开很多人的关爱,懂得要做个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小学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兴趣。他们活动能力强了,收集信息的渠道也宽了,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二年级学生总结自身生活经验的能力较弱,教师如何帮助他们系统地回忆、交流、展示,则显得很重要。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立足品德课的活动性与生活性,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作背景、铺垫,逐层深入:从成长概念的直观引入,到从学习、品德方面发现成长;从“展示自己的本领”进一步体验“成长快乐多又多”到“对家长说句话”懂得感恩,强化学生“长大”的体验,最后再顺势引导他们体会长辈、他人的爱,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感悟成长。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很多人,特别是父母、老师对自己成长倾注了很多的爱,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做个懂事的孩子。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知道长大的含义。

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善于欣赏和表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讨论交流、展示作品、诉说心里话等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感受到成长,体验成长的乐趣。

教学重点:

深入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脚印”,使他们为成长感到快乐。

教学难点:

把握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于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乐于表达、探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找一找小时候的相片及用过的东西,在家里与父母开展“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回忆成长的点点滴滴;搜集入学以来一件“最得意的作品”。

(2)反映自己优点的美术手工作品、奖状、证书、作业等实物,学生自带的各种展示特长的

2.教师准备:课件,成长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教师年轻时的照片。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回答)2.师小结:随着时间的脚步,老师长高了、长胖了,更重要的'是老师成熟了,对不对?实际上不只是老师、你们大家、我们周围的一切、世界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成长。同学们,你们看-----3.课件播放植物的快速成长动画,师制作成长树---引入新课

二、新课:

(一)我长大了:

1.看照片猜猜看

师:刚才的短片我们看出了小草发芽了、开花了、竹笋长成高大的竹子,不知不觉中我们同学已经是二年级学生了,在这里我要给同学看一张照片。(课件一名学生婴儿时的照片)师:这是我们班一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可爱吗?师:猜猜看他是谁?(学生自由猜,师不透露答案)师:最后一次机会。

师:预设两种情况:一都没猜对,二有同学猜对了。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学生上讲台)

师:同学们对比观察一下,他与小时候有什么不一样?(生点评,师小结)

2.说说长大后,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这个同学长胖了、长高了,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在成长、在不断地变化。你愿意把自己的变化说给大家听听吗?师强调是“成长中的变化”(学生自由发言:长高了、长胖了、身体变化了、········)

师追问:怎么知道你的变化呢?(2—3学生回答,展示小的衣服、照片等)

3.师小结:刚才老师听出来了,通过衣服变小、鞋子变小、小时候的照片、等看出我们的成长变化,看到自己的高兴吗?

师板书“长大”

(二)课间休息

1.师:下面我们来听首歌放松一下好吗?(课件播放:儿歌动画我们长大了)学生跟着唱放松休息。

2.师板书:成长树又长了一层

(三)我进步了

1.炫耀自己的本领。

师:从儿歌里看见同学们真是长大了,就像儿歌唱的那样“小孩子像小树苗,呼啦啦就长大了”,上学以后除了识字、唱歌,老师还知道你们学会了很多本领,有了许多特长,你愿意说一说吗?(学生举手,师环视)

师:老师看出有些同学不好意思,这样吧,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或者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好不好?

师:开始吧。(师参与学生的交流)

师:先点评每个小组的交流情况,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有特长,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2.展示自己的本领。

师:把你的证书贴在成长树上吧,咱们班还有谁会跳舞,请上来,你们愿意给同学们表演表演吗?学生表演展示。

师:这几个同学虽然有点紧张,但是都勇敢的、自信的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了,老师佩服你们谢谢你们。还有谁来?学生继续展示。

3.师小结:咱们班同学太有才了,上学短短的两年时间不断学会了知识,还会这么多的本领,了不起。有些同学的本领老师没给你机会说,课后我们可以再交流。通过刚才的展示,你们真是多才多艺,老师从心里佩服你们。师板书“学会”

(四)我懂事了:

1.谁教会你本领。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知识本领,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是谁教会你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通过刚才交流,我知道除了自学成才就是爸爸妈妈、老师、家人教我们的。是老师教会了我们识字、唱歌、跳舞、画画;是爸爸妈妈教我们迈出了人生第一步,是爸爸妈妈教我们说第一句话。

2.成长中难忘的事情。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成长中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师点评

师启发:不管到了那里,父母的爱就跟我们那里学生继续交流3.我对父母说。

师:我们的爸爸妈为我上,没写完的下课接着写完在贴上。

师:下面谁愿意把对爸爸妈们的成长付出那么多,我们深深的爱着爸爸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这样吧,我们把它写在卡片上好吗?开始······

(放音乐动画我爱爸爸妈,师给成长树长大一节)师:写完的贴在成长树妈、老师、说的话大声说出来。(学生自由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真诚的说出了心里话,这说明你们真的懂事了。师板书“懂事”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不但长大了、学会了本领、更重要是懂事了,在座的老师也都看到了你们的成长变化。老师相信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一路阳光更加自信,一步一个脚印茁壮成长。

教学反思:

《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观察体会,看到自己成长与变化,积极地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成长的方方面面的特点,为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而感到高兴,从而更好的了解自己,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形成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认识过渡,能真正体会到我要成为一名中年级小学生了。

本节课的亮点:在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自我介绍、老师介绍、朋友介绍、特长展示、课件等活动,从不同方面找到了自己许多的成长变化,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孩子们的成长自信心。“自己的变化”,体验自己的成长变化。“特长展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真实自我与生活的舞台,成长树”,是拓展延伸的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们把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学期成长的点点滴滴的收获与变化,记录到“成长树”上,与班级共同成长,共同进步。通过这些实效性的活动,使学生们比较容易的认识到: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的成长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感到快乐。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自己的证书、变小的衣服鞋子等、心愿卡都制作的非常精美,孩子们的投入也反映出了这节课真的走进学生的心里,也起到了品德生活课应该达到的教育目的。

回顾本节课也存在很多应该改进的地方,第一点,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成长树是一个亮点,但是在板书的时候安排在学生操作交流的时候,没有让学生看到和参与成长树的成长有待于改进。第二点,在最后环节说出对爸爸妈妈的说的心里话制作心愿卡,这个环节本应该是个感情的升华,但没有起到达到预设的目标,总结原因是在“说出最难忘的事”环节没有深入,感情不到位。第三点,个人素质要提高,评价要多种形式。

总之,每一次精心准备的课上过之后总会有遗憾,每一次也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如果再重来一次,我一定会把哪个哪个地方处理的更好一些。”以前我埋怨自己,就会亡羊补牢,不能在之前把事情做的更好吗?但后来我发现,不管之前你做了多少工作,做的多好,这种想法还是会如约而至。慢慢的我体会了,是经历,每一次我们都在经历中成长,又在经历中突破自我,原本不会的东西竟在自己的摸索中做的像模像样了。通过这节《成长的脚印》让我在经历中体会到了怎样来上一节品德生活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怎样得到品德的提升,情感的交融。

成长课件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量地长”的道理的散文。

学情分析

经过六年的培养,学生已经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自觉的完成各项作业,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积极在课堂上表现。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思路

学习时,先找出“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这一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展开阅读,结合幻灯片的提示,了解都有那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从而培养学生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趁年少努力学习,别虚度光阴好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2.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时分配

本课需要2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指导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第二课时全面掌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浅近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相关植物的照片。

2.查找资料理解文中引用的谚语的意思。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在夏天里生物生长的状态。

教学流程

一、课前激趣

抓住学生对夏季各种植物快速生长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二、课中引趣

用丰富的图片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描述,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三、探究得趣

抓住课文中心句,展开讨论,在合作交流中,突破难难点。

四、回顾拓展延伸

五、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此环节的设计边观看图片边听老师的叙述,吸引读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读全文,找中心句。

1.老师找4名同学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用心感受。

2.这几位同学读得多流利呀,而且老师发现大家听得也非常认真。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大屏幕出示: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大家齐读这句话。(板书)

3.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谁愿意说说。

(这个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三、抓住中心,深入学习。

(一)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主要写了哪几样生物?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呢?他们都有什么变化?你可以用笔在文中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强调交流)

1.老师发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那么谁愿意说一说。

第二自然段交流提示

2.这些生物在夏天里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3.大屏幕出示:“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地长。”“飞快地”、“跳跃地”、“活生生地看得见地”说明生物生长的速度怎么样呢?(快很快迅速)

4.因此,在朗读“飞快地”、“跳跃地”、“活生生地看得见地”这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读出节奏感,稍快。谁愿意来试试。

(本环节,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阅读能力。)

(二)在夏天里,绿蔓,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长大,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山水:山地河铁轨马路无生命)

2.大屏幕出示: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

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因为秧苗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因为铁轨长,所以缝隙是一天天地变小;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是一天一天的高起来。)(解释:物体遇热膨胀所以缝隙变小,路面高起来。)

3。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你可以把你想到的先说给同桌听)

(本环节,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三)同学们看(指板书),有生命的植物、动物(相机板书有生命)乃至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马路(相机板书无生命的)在夏天里都在长大,(指板书)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长大的时期,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的长大,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谁愿意把第四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指读第四自然段)那么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1、(指生答)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学中学——大学或快或慢(总是要长)

2、理解谚语

(大屏幕出示谚语)指生读,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查找这两条谚语的意思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1、师小结:这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2、在这一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最大?(指生答。)

3、(大屏幕出示最后一句: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了在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1)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2)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3)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4)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5)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6)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7)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8)齐读第四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一下人要成长的道理。

(此环节的设计吸引读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查阅资料能力。)

四、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指板书,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典型事物,抓住特点,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这样你的习作才会感人,才会吸引读者。)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举例子说说,这样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a)那么你对作者描写的哪些事物最感兴趣,就细细地、美美地读一读,突出这些事物在夏天里生长快这一特点。(分别指生读一句)

b)拓展写诗。观察夏天的事物,写一首《在夏天里成长》的小诗。

(此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师小结 总结全文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这样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六、作业:

写一首《在夏天里成长》的小诗。

板书设计:绿蔓竹林高粱

苞蕾苔藓有生命

夏天是万物山地河珍惜时间

抓住机会

长大的时期铁轨马路无生命

人赶时候赶热天

尽量地

成长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诉真情”用心灵说话展示个性(范文铺路)

2.在多角度构思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让语言闪亮发光。

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入高三,不少同学开始步入十八岁的方阵,有惊喜,也有苦涩,更有不少压力和寂寞。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要经过许多痛苦,站在青春的路口,静静凝视:前方的道路曲折蜿蜒,直通向那被称为“明天”的地方。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那一双双脚印印下了我们每一次跌倒和踉跄,这条路上有绿洲有沙漠,有繁华有荒凉,有风吹雨打有鸟语花香,有花开的欢欣有花谢的感伤……但无论如何,高山印证着我们的身影,天空记录了我们的飞翔。过去为没有得到而悲伤,过去也曾为失去而后悔,今天成长的岁月,让我们知道失去的已太多,成长的岁月,让我们知道更应该珍惜拥有的一切,从而用感恩的心情看待一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真情体验互相交流他们的写作成果,学生会用心灵说话并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学法指导:

用引导法(教师提供范例、教师下水文、学生范文)让学生明白文中一定要有我,好文因有我而精彩。

用交流法(学生交流写作成果)让学生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展示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方法:引导式、体验式、合作交流式

学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成长话题源于学生的心声。高三了,他们感到来自学习的压力很大,恰逢又有一些同学刚过完十八岁的生日,感到时光在一片片滑走,有一种难言的失落。如何燃起学生青春的热情,点亮他们青春的希望,就成了成长话题的主旋律。选择成长这个话题,既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作为语言训练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又可以通过学生交流展开成果的方式,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还可以点亮他们青春的希望,让他们用感恩的心情看待一切,学生更会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体验。

教师提前发放两篇范文,给学生铺路搭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学生的习作中,找出三个片段,学生齐读。

1.岁月如烟花绽放着青春的绚丽;

岁月如流水冲淡着痛苦的回忆;

岁月如骄阳创造着生活的.乐趣;

岁月如明月印证着历史的足迹。

2.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如过往的岁月般一去不返,片片滑过的年华像凋零的落叶一样,无法重拾昔日的点点绿斑。在宇宙的长河里,在大地的变迁中,人不过是一粒尘埃,一抔黄土,任由上帝的手。在一张张稚嫩到沧桑,天真到惆怅的脸上,雕刻时光。

3.谒金门

去不尽!去尽便拟无情。柳色春容均已逝,客作犹难行。

夏方毕,秋尚浅。来去今兮梅影。忽道冬至春非远,海棠亦多情。师:岁月流虹,让春夏秋冬舞出彩虹的七色,把赤橙黄绿染成人生的多姿。品着自己的作品,自然有一种自豪与欢乐。而高三的色彩又让我们多少有一些伤感与失落。而我们就是我们,在成长中品味岁月流虹!

齐读:来不及捕捉晚霞中美丽的蜻蜓,来不及咀嚼完奶奶怀里古老的歌谣……青春,就这样来临了。荡在悲伤的秋千上,我们一同来品味青春的滋味,感受成长的艰辛。

二、自然引入青春沙龙成长篇

1..用PPT课件展示题目

个性化作文青春沙龙成长篇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给学生范文,让学生学习互相交流,说出从构思到语言有那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说出自己文章存在的问题,能不能用范文给出的一些方法或其他方法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

3.教师铺路搭桥

修辞方法:

化抽象为形象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

鲜活、文中有我、真情

巧妙构思:一柱擎天法二龙戏珠法三分鼎立法四瓣丁香法

四、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面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五、学生评课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节课的收获。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

结束语:

岁月的风铃在我们耳边叮当作响,站在青春的路口静静凝望:前方的道路曲折蜿蜒,直通向那被称为“明天”的地方。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那一双双脚印印下了我的每一次跌倒的踉跄,这条路上有绿洲,有沙漠,有繁华,有荒凉,有风吹雨打有鸟语花香,有花开的欢欣有花谢的感伤……但无论如何,平原保留着我们的足迹,高山印证着我们的身影,大海融入我们的气息,天空记录了我们的飞翔!于是,我相信,飘飘的金曲《成长的岁月》将在青春的方针中再度流行:“过去为没有得到而悲伤,过去也曾为失去而后悔,我想起这一切的一切。那都只是我心头的一个结。今晨当我不再为我的付出而流泪,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已失去太多,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更珍惜拥有一切。”

成长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用力地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现在,请大家谈一谈你对夏天的印象或感受。(自由交流)

2.(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学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教师重点指导写好“蕾”“缝”“藓”“谚”四个字,掌握“蔗”字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学生自由讨论,指名说)

2.快速浏览课文,讨论、交流: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时期?(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找出文中至少两处你认为比较关键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四、布置作业

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生长的特点。

2.书写生字、词语。

文件课件(汇编15篇)


这篇文章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文件课件”的相关知识,此文可供阅读及收藏。制定好教案课件不仅涉及教学流程,还与教学标准息息相关,因此每位教师应认真规划、制作教案课件。学生的反应是促进教学过程不断进展的推动力之一。

文件课件(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图标,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本节内容操作性强,重点给时间让学生多操作,内容简单,容易掌握,有些基本操作如复制删除很多学生都已经掌握,但每项操作又有多种方法,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方法也不容易。除了复制删除文件等基本操作外,查找文件或文件夹属于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接触过的学生极少,应该重点讲解,而格式化磁盘属于了解内容,学生了解并懂得格式化的作用就可以了。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由小学升上初中,对一切都感到陌生与好奇,比较喜欢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心理特征表现为好奇、容易兴奋、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比较配合,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知识方面,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经常接触电脑,游戏玩得多,经常上网,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较为熟悉,接受较快,而有些学生很少接触电脑,连鼠标的使用、文字输入都有困难,两级分化较大,故教学难度要适中,尽量照顾到更多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文件的命名规则和文件管理形式;认识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图标。

技能目标:

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条理地管理计算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将枯燥无味的操作知识与具体情境、实例融合,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与有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先展示同学们很熟悉的,一篇文章、一张图片、一首音乐、一段视频、一个网页等等都可以叫文件,计算机中的各类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夹的作用是管理归类文件,一个文件夹中既可以包含文件,也可以再包含文件夹,它们称为子文件夹。有些同学没有进行分类保存,所有的文件都塞在同一个文件夹或磁盘里,非常之乱,一旦查找起来就相当困难了。所以我们要学会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这就好比我们房间里要存放各种东西,首先要确定好规定的存放位置,这样每次存取东西就方便很多了。

引入概念

1、在计算机中,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的。

2、分组存放文件的工具叫做文件夹,也可以存放文件夹。

那我们在给它们命名时是不是可随意起呢。

3、文件或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使用字母、数字、符号和汉字;

不能超过256个字符;

不能用?/:*”lt;gt;九个符号;

不区分大小写(FILE。TXT=file。txt);

见名知义;

同一文件夹下:不可重名;

1、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来管理电脑资源(硬件资源包括电脑的各种设备,软件资源则是存放在电脑中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2、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方法

右击[开始]按钮,选择[资源管理器]

右击[我的电脑],选择[资源管理器]

让学生打开资源管理器,展示资源管理器,给同学们介绍资源管理器

练习操作结合实例,确定具体任务,使学习内容实用化,浅显易懂

任务

1、在E盘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让学生上台演示

做小结

1、什么是文件和文件夹?怎样给文件和文件夹命名?

2、什么是资源管理器?它的作用?

通过幻灯片展示新建文件夹、选定文件、

移动文件、复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

动手试试

资源管理器中新建文件夹、选定文件、

移动文件、复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总结:

认识了常用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和图标,学会了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这次的教学不足:虽然在备课时我多次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进行,但在实际上课时才发现,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为了照顾程度差的学生而打乱了环节的进行,使学生的目标有了模糊,耽误了整体进度。虽然他们的收获差不多,但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

由于环节的打乱,这样就使学生探索的时间变成了我讲课的时间了。这种老师讲出来的东西往往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再加上我语言表达上的不足,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兴趣,没有了神秘感。

为此,我以后会加以改正,努力学习,争取更好地带学生去完成任务。

文件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熟悉文件与文件夹基本概念;

2、掌握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还原操作方法。教学重点:

1、熟悉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

2、掌握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移动等常见操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复制与移动内在区别;

2、回收站的使用。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计算机中的数据通过文件的'形式来表现,文件夹可以将这些文件分类保存起来。掌握文件/文件夹的操作是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应用的必要条件。

一、基本概念

1、文件:

文件是存储在磁盘上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是计算机组织管理信息的方式,任何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的。

2、文件名:

是存取信息的标志,文件名的长度最长可达256个字符,每个文件、文件夹除有一个名称外,还有一个形象化的图标。

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文件名中不能出现的字符有:“\ /: * ? “| ” 。

文件名=主文件名+扩展名

3、文件夹:

文件夹代表文件的目录。也可把文件夹看成是文件或其它文件夹的容器。

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剪切)

1、菜单法(“编辑”菜单)

2、右键操作法

注重讲出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三、文件/文件夹的删除、恢复

1、菜单法(“文件”菜单)

2、右键操作法

3、快捷键法(“Delete”键,删到回收站,“Shift+ Delete”键,则执行彻底删除)。提示学生要谨慎执行彻底删除操作,同时要养成不删除他人文件的美德。

四、上机活动安排

1、在桌面上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

2、将桌面上“信息技术”文件夹中的“图片”文件夹复制到自己文件夹中。

3、将桌面上“信息技术”文件夹中的“音乐”文件夹移动(剪切)到自己文件夹中。

4、将图片文件夹中的“漫画”文件夹删除。

5、利用回收站将已删除的文件进行还原。

五、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知识点:

1、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概念

2、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剪切)

3、文件/文件夹的删除、恢复

文件课件(篇3)

一、概述

这节课是东莞市初中信息技术使用的教材第一册(上)第二章第四节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这节课的内容为“查看文件与文件夹、搜索文件与文件夹、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删除文件、格式化磁盘”,主要通过老师精讲、任务推动学习法,让学生理解外界的各种信息是以什么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的,学会如果系统的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这部分内容在本书中占重要地位,在以后的个章节的学习中,都要使用到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

1、熟练掌握查看计算机中的文件的方法

2、熟练掌握计算机中文件的操作:搜索、复制、移动、删除

3、熟练掌握分类整理计算机中的文件。

2)、过程与方法:创建一个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老师精讲,让学生快速的吸收学习的内容;通过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不但让学生学会如何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还可以培养学生整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合理分类,形成良好的计算机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命名

2、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

3、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复制、移动、删除2)、难点

树立掌握、灵活运用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强,但系统学习比较薄弱,需要加以任务驱动学习。在此之前,他们已学习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部分学生在课余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为本节课打下基础,但他们只是感性的记得操作步骤,对如何管理文件资料,缺乏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另一部分学生课余操作较少,不懂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大家看到讲台上有一堆试卷。每个同学都会有许多试卷,平时测验的、练习的、语文的、数学的,随着期末的到来,试卷就越来越多啦.如果这些试卷乱堆在一起,等到你要找某种试卷就非常麻烦。

师: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存放这些试卷时,查找起来才可以方便点?生:用夹子把他们分门别类。

师:对,用夹子,或其他一些工具将他们分类,分成语文的、数学的等等。这样要找某张试卷就容易啦。不要觉得这种整理很麻烦,事实是很有必要的,它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引入语:同样的,随着同学们电脑里的东西多了,例如下载的图片、动画、音乐多了,电脑里就会很乱,这些计算机上的信息就是文件,而文件夹就是在计算机磁盘空间里为了分类储存文件而建立的目录。这节课十分实用,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用到,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

2)、讲解过程:

(1)、查看文件和文件夹

1、在文件夹中查找任务:

打开“我的文档”,尝试查看其中的文件,观察几种查看方式的特点,寻找你愿意使用的查看方式,并说说理由。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2、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任务:

在“我的文档”窗口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文件,观察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的特点,尝试通过它来查找你要的文件。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实践:以不同的方式查看“图片收藏”文件夹中的图片内容,你认为用哪种方式查看图片文件更直观?

二、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1、在本地磁盘中搜索任务:

查找保存在本地磁盘上、文件名有“绕口令”三个字的录音文件。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2、在“网上邻居”上搜索任务:

在“网上邻居”中查找提供文件共享的计算机,并查看其共享文件夹中的内容。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实践:a、搜索本地磁盘中的音频文件,使用媒体播放器软件欣赏一下。

b、搜索“网上邻居”中提供共享文件夹的计算机。

三、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任务:

把前面录制的声音文件和绘制的图画文件作为作业提交到老师指定的计算机上,复制到指定的共享文件夹中。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实践:在“我的文档”中新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由你的入学年份、学号和姓名组成。把你自己的录音文件、绘制的图画移动到新建立的文件夹中。通过网络,把这个新建的文件夹复制到老师的计算机上,建立一个文件备份。

探究:a、使用鼠标直接拖动文件也可以实现移动文件的操作。在鼠标拖动文件的过程中,按住Ctrl键不放,将完成一次复制文件的操作。试试看,如果在同一文件夹内,进行上面的操作,复制建立的文件名是怎样的?

b、试在资源管理器中,把在右面窗口显示的文件拖动到另外一个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可以是右面窗口中的文件夹,也可以是左面列表中的文件夹。

四、删除文件

五、格式化文件

实践:在确保作业已经提交的情况下,把你的文件夹中多余无用的文件或文件夹删除,以便节省存储空间,为其他同学使用计算机提供一个良好的、整齐的环境。

练习:完成课本48页的“本章检查站”的练习

文件课件(篇4)

教材分析: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瀑(P)。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遥看: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

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指导书写

遥、瀑写得左窄右宽。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练习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

2、通过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轻声自由读诗句,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舒畅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教师讲解: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随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

是谁透过窗框在观赏这幅特殊的画呢?(是诗人自己)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

诗人向门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

鹂左右结构,鹭上下结构,写时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背诵课文。

3、抄写词语。

文件课件(篇5)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计算机成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首先通过自学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给学生提供自学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当今社会要求教师本身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一方面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为现今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彻底改变老一套的"填鸭式教学法",也就是说弄清"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变老师主动"教"为学生主动"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然后对学生"授之以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条件去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师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的首选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集声、光、动画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正是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这一章的第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时,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表面后,再归纳出面积的含义。于是我先让学生触摸桌面、书本面、文具盒的表面,而后用电脑出示一些物体,并让学生用鼠标点击这些物体的表面。点对的会得到电脑的夸奖:"真聪明,点对了!",同时观察到物体的表面变成了另外一种颜色。而点错的学生会听到电脑的提示:"再看看,再来一次。"多媒体的这种设置不仅使做对的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也会使做错的学生不气馁从而产生积极寻求正确答案的意识。

二、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体。因此教师要采用比较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达到知识的迁移。例如:在教学"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先出现一条线段,并闪烁两次,线段下面出现"1厘米"几个字。然后由四个同样是1厘米的线段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下面显示一句话"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最后整个正方形的内部闪烁两次,并涂满颜色。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这句话的后面显示"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感受到"1厘米"是长度单位,是一条线而"1平方厘米"是一个面,是面积单位。这样的对比演示,使学生把旧知识"长度"和新知识"面积"既区分开来又建立相互间的联系,使之系统化。教学面积单位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面积单位是测量物体表面的大小的尺子。学生往往会把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混淆在一起。经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的特征,强化了对新知识的印象。同时,教师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学习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思维和操作形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向思维的情境。因为它有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提出与新知有关的问题后往往在新知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矛盾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中会积极思考,在活动中会主动参与操作。

四、利用多媒体提供多层次的练习,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空间,并能加大练习密度。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所学新知的掌握情况也从课堂练习中体现出来。教师对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但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设计多层次的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练习。在设计习题时,要照顾全体学生,就要把习题分成多层。一般来说,第一层是与所讲例题相仿的练习,目的照顾比较差一点的学生;第二层是基本知识的变式练习,目的解决重、难点知识问题,照顾中等学生;第三层是要稍微动脑筋的思考性练习,目的照顾优秀学生。这种多层次的练习,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吃得好".学生在做题时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优势。同时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给孩子们一个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只有把多媒体辅助教学纳入整体优化素质教育中,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文件课件(篇6)

教学要求:

1、学思想感情。重难点、关键能够通过阅读,找出各个时期人们的活动,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春节,谈北京。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里过春节的情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

2、说说对北京的认识。

3、教师导入:是呀,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我们国家的首都,那里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二、自读课文,合作认字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读课文。

(1)找出课文的生字词语。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三、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指名分段读,其他评价。

2、学生自读。

3、学生齐读。

4、学生自由读,完成练四、激发兴趣,小组合作学第二课时

一、复二、反馈自学,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一)体会开始时的忙碌、快乐。

1、指导反馈:北京人开始过春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腊月初到元宵上市前)

2、集体反馈,人们都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3、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孩子们、大人们)

4、大家一起读一读课文2—5自然段。

5、自由地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忙碌、快乐)

6、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洋溢着的喜悦: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7、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8、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这段时间又都干什么呢?

(二)体会高潮时热闹。

1、指名反馈:时间?

2、指名读一读,其他思考:高潮时的特点是什么?

3、指名反馈:热闹。

4、再读一读,讨论、交流: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高潮时的热闹的?

5、学生自由反馈。

6、教师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春节高潮的热闹,也让他们在录像中了解老北京春节一些特点活动。

7、读文,说说元宵一到,让老北京热闹起来的主要是什么节目?(灯展)

8、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9、引导想像,还会有哪些花灯呢?

10、拓展延伸,结合录像的内容或是收集到的资料,说说老北京春节还有哪些特点的活动?

(二)体会结束后的忙碌。

1、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想像春节过后,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3、教师小结:所以说春节是每个人最休闲的时候,春节一结束,每个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所以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辛苦一年的人们,在欢度春节之后,又进入了新的一年的繁忙中。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感情朗读,读中体会情感。

2、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师:孩子们,今天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可是它们很调皮,躲在了生字蛋的后面。如果你读准了字音,它们就会跳出来,愿意请它们出来吗?

2、形象识字。教师点击生字蛋,生字蛋破开,出现生字,学生读、记(读得正确,蹦出一只小鸭)。

3、揭示课题。(最后一个生字蛋破开,出现丑小鸭形象)。师:哟,它是谁呀?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比较一下,它的样子与前面的小鸭有什么不同?(抽讲),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学二、自主阅读,感知形象

1、自主阅读。师:丹麦的童话家——安徒生老爷爷还为丑小鸭写了一个故事呢!想读读这个故事吗?……下面,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看看安徒生老爷爷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样子的?请用“——”勾画出有关句子。

2、感知形象。出示画面,说说丑小鸭和其它的小鸭有什么不一样?看屏幕填空。

丑小鸭: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小鸭:它们的毛黄黄的,嘴巴扁扁的,身子肥肥的。

3、感情朗读。引导读描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体会它的可怜。

(评析: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了丑小鸭的形象特点,加深了认识。再通过填空、读句子,有机渗透了课后练三、细读体验,互动交流

(一)自读自悟,体会丑小鸭在家的孤单(第三自然段)。

1、自读勾画。课文的哪些地方最感人?用“——”画出有关句子。

2、角色转换。如你就是文中的丑小鸭,受到别人欺负时,你会想些什么?

3、互动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相互评议。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一词。

(二)渲染气氛,体验丑小鸭的悲惨生活(第四、五、六自然段)

1、渲染气氛。(看动画)师:孤单的丑小鸭受尽了欺负,它忍受不了,只得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家。它在外面又过得怎样呢?

2、品读课文。自由朗读,想想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怎样?

3、互动交流。看了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情景,你想说点儿什么?

4、深入赏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三)观看动画,感受丑小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播放动画。师:是啊,可怜的丑小鸭在这样艰难的生活中熬着。可是,它仍然能从生活中发现很美的东西。有一天,丑小鸭看见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它又惊奇又羡慕,丑小鸭羡慕什么?(抽讲)

2、生生交流。此时,丑小鸭会想些什么呢?

3、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羡慕”。(生: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就叫羡慕)

(评析: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感悟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多向交流,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升华。)

四、拓展思维,放飞情感

1、教师激情。丑小鸭怀着美好的愿望,熬过了凄凉的秋天,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终于走进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它的愿望实现了吗?

2、自主探究。自读课文,找找描写天鹅形象的句子。

3、同桌比赛。丑小鸭看看湖里映出的自己漂亮的影子,想起原来的样子,心情会怎么样?有感情地赛读课文第七自段。

4、拓展思维。如果你就是白天鹅,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5、升华情感。白天鹅扑扑翅膀,向蓝天飞去,飞向更广阔的天空,飞向新的生活。同学们,看到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你们羡慕它吗?也想变成美丽的天鹅吗?好,请大家随着音乐,也展翅飞翔吧!

(评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开启了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丰富了人文情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五、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1、推荐安徒生童话故事网站。

2、小组合作自编自演童话故事。

文件课件(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模块2"信息技术和操作系统简介"中的第4课《文件和文件夹》中的教学内容。文件的移动和复制属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中基本操作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新建文件夹的方法;通过学习文件的移动和复制,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的使用操作系统,对于今后学习各种应用软件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很多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掌握,但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前基础差异较大。因此知识点本身并不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基础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各自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能独立的完成文件的移动与复制;

2、学生能辨别移动与复制的区别,并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完成"旅行归来"任务过程中,获得对文件操作的初步体验,增强自己电脑操作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情境体验和任务探究,体会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独立进行文件的移动和复制(基于教材内容的特点)

(2)教学难点:会辨别移动与复制的区别,并灵活应用。(基于教学实践)

五、教学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辅以讨论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这节课之前,大多已经有了对文件进行移动和复制操作的经验,只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因此课堂上主要采用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六、教学过程

在教学目标和实际学情的指导下,我设计了"情境创设、提出任务""任务驱动、主动探究""任务升级、巩固拓展""原理浅探,总结发展"四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情景创设,提出任务

创设一个喜羊羊和美羊羊旅行归来带回许多照片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自己提出分类整理照片的任务。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任务创设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随着学习任务的提出,学生也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主要目标。

(二)任务驱动,主动探究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件的移动与复制方法。整理照片之前要给喜羊羊和美羊羊建立各自的文件夹,这是对上节课知识的简单复习,由学生口述方法,师生共同操作完成。

1、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尝试给照片分类,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对文件的操作。

2、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自由的交流。在学生尝试、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让会的学生指导不会的学生,使全体同学都能够掌握移动的方法。

3、交流结束之后,我将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使学生发现,照片01-07,使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完成了文件的移动操作。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学生没有发现的方法(比如快捷键法或直接拖动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接下来的照片08-10是合影,用移动的方法无法实现这一要求,因此采用的是文件的复制操作。比较"移动"与"复制"的区别在前面的操作中,我们有时用移动,有时却要用复制,两者究竟有何区别?就这一问题,师生及时的展开一次小谈论。通过师生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形象的理解二者区别在于移动之后原文件夹中的文件消失,而复制之后原文件还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大部分学生实际应用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在具体操作练习之后采用讨论的方式,在师生交流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辨明移动与复制的区别,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至此,我们完成了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采用"学生指导学生"的形式,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学习、自主评价贯穿全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帮助者,及时的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情况。

(三)任务升级,巩固拓展

在这一环节,顺延前面的情境,向学生提出新的任务:羊村的村长爷爷计划举办一次关于泉城济南的旅游宣传活动,为此搜集了各种类型的资料,有文字介绍、也有照片和视频资料。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这些资料分分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组间开展竞赛,比比谁的速度快。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学困生的活动,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请完成任务最快的小组展示成果并介绍经验和技巧。固练习环节是学生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馈。我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这组练习,使学生继续巩固文件的移动与复制操作,但它不是上一环节的简单重复,在任务设计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1)文件由单一的图片拓展到图片、文档、音频、表格等各种常见类型,通过提供丰富的素材,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与复制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文件,扩大了技能的应用范围;

(2)在文件的排列顺序上,"大明湖"的相关文件是连续排列,而其他景点的文件是分散出现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从来发现同时选中多个连续/不连续文件的方法。通过这组练习,同时实现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提升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四)原理探源,总结展望

介绍剪贴板的知识,从而了解移动和复制的基本原理。学生谈谈收获与感受,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电脑中的文件。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比较重视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说课按照以上的说课八股来进行,其中教学反思是没有必要去说的,因为这节课你并没有真正的去上,所以不用去说,呈现在说课稿上就可以了。

文件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认读及书写。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和老子,感知背景。

一、情景导入

1.谈话:

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板书:孔子,老子,并正音:子读zǐ)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资料,阅读资料袋。(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认记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2、认读生字和词语。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4、同桌读文,相互正音。

三、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背一背。

2、你还知道那些名言?

四、综合性学习

布置任务。

文件课件(篇9)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 教材位置及意义

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模块2“信息技术和操作系统简介”中的第4课《文件和文件夹》中的教学内容。 文件的移动和复制属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中基本操作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新建文件夹的方法;通过学习文件的移动和复制,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的使用操作系统,对于今后学习各种应用软件具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很多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掌握,但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前基础差异较大。因此知识点本身并不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基础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各自的发展。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件的移动与复制方法;

(2) 理解移动与复制的区别,并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应用;

(3)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 力。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文件的移动和复制的方法(基于教材内容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移动与复制的区别,并灵活应用。(基于教学实践)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

1、 教法运用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辅以讨论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 学法指导 学生在这节课之前,大多已经有了对文件进行移动和复制操作的经验,只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 因此课堂上主要采用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三部分——媒体运用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软、硬件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在教学目标和实际学情的指导下,我设计了“情境创设、提出任务”“任务驱动、主动探究”“任务升级、巩固拓展”“原理浅探,总结发展”四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 情景创设,提出任务 创设一个喜羊羊和美羊羊旅行归来带回许多照片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自己提出分类整理照片的任务。 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任务创设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随着学习任务的提出,学生也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主要目标。

(二) 任务驱动,主动探究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件的移动与复制方法。 整理照片之前要给喜羊羊和美羊羊建立各自的文件夹,这是对上节课知识的简单复习,由学生口述方法,师生共同操作完成。

1、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尝试给照片分类,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对文件的操作。

2、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自由的交流。 在学生尝试、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让会的学生指导不会的学生,使全体同学都能够掌握移动的方法。

3、交流结束之后,我将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使学生发现,照片01-07,使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完成了文件的移动操作。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学生没有发现的方法(比如快捷键法或直接拖动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接下来的照片08-10是合影,用移动的方法无法实现这一要求,因此采用的是文件的复制操作。

比较“移动”与“复制”的区别 在前面的操作中,我们有时用移动,有时却要用复制,两者究竟有何区别?就这一问题,师生及时的展开一次小谈论。通过师生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形象的理解二者区别在于移动之后原文件夹中的文件消失,而复制之后原文件还在。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大部分学生实际应用中存在疑惑的地方,在具体操作练习之后采用讨论的方式,在师生交流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辨明移动与复制的区别,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至此,我们完成了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采用“学生指导学生”的形式,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学习、自主评价贯穿全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帮助者,及时的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情况。

(三) 任务升级,巩固拓展 在这一环节,顺延前面的情境,向学生提出新的任务:羊村的村长爷爷计划举办一次关于泉城济南的旅游宣传活动,为此搜集了各种类型的资料,有文字介绍、也有照片和视频资料。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这些资料分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组间开展竞赛,比比谁的速度快。 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学困生的活动,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请完成任务最快的小组展示成果并介绍经验和技巧。 巩固练习环节是学生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馈。我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这组练习,使学生继续巩固文件的移动与复制操作,但它不是上一环节的简单重复,在任务设计中,有这样几个特点:(1)文件由单一的图片拓展到图片、文档、音频、表格等各种常见类型,通过提供丰富的素材,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与复制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文件,扩大了技能的应用范围;(2)在文件的排列顺序上,“大明湖”的相关文件是连续排列,而其他景点的文件是分散出现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从来发现同时选中多个连续/不连续文件的方法。通过这组练习,同时实现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提升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四) 原理探源,总结展望 介绍剪贴板的知识,从而了解移动和复制的基本原理。 学生谈谈收获与感受,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电脑中的文件。

说课小结

在教学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双向拓展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定教,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的,让学生教学生,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辅助者。

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重点关注学困生,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大部分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使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提高能力。

请专家评委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文件课件(篇10)

教学时间

20××年3月

教学课时

1课时

执教者

周利敬

年级

七年级

教学进度

正常

教材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课题

文件管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对计算机中的文件按类型进行分类。

(2)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的含义。

(3)能区分文件的移动和复制。操作目标

(1)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操作步骤。

(2)学会同时选中连续和不连续的多个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移动操作。

情感目标?

(1)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重命名。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

4、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

教学难点

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教学策略和方法

1、理论部分采用直接授课的方式;

2、操作部分采用举例演示与学生操作结合的方式。学生示范、矫正练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相关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通过回顾上节课可的知识,引出这节课的目标,通过举出实例和实体的见证让同学们了解,逐步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进入新课。

2.3.1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一、文件

在计算机中,文件是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如一篇文章、一幅图像、一段动画、一个程序等等都叫文件。

二、文件夹

在WindowsXP系统为了便于管理,把文件存放在某一个盘的特定位置上,这个特定位置称作文件夹。

2.3.2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在Windows XP中,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是指对它们的新建、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和查找。

一、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

1、菜单:“文件”→“新建”

2、快捷菜单:用鼠标右击键单击窗口的空白处,选择“新建” 。

二、文件和文件夹的重命名

1、单击“文件” →“重命名”,在键入新的名称后,按Enter键。

2、快捷菜单: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键入新的名称后,按Enter键。

文件命名:主名.扩展名主名要“见名思义”,扩展名“安类型来定”

文件命名的规则:

1)、文件主名:标识文件的内容,可有用户自定。

2)、扩展名:表示文件的类型,一般为1~3个字符。

例如,文件名“练习.txt”中,“练习”是文件主名,“.txt”是扩展名,表明这是一个文本文档。

文件夹的命名同文件名,一般无扩展名。

三、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

1、复制

?(1)按Ctrl键拖动,在拖动过程中显示一个带有“+”号的鼠标,执行的则是复制操作。

? (2)、用“复制”→“粘贴”把文件夹复制到想要的地方。

2、移动

(1)、用“拖动”的方法可把文件夹移动。

? (2)、用右击的方法把文件发送到什么地方,可以移动文件。

四、删除

一种是“直接删除”,;另一种是“放入回收站”。

(1)、把所要删除的文件选中同时按Shift+Delete键。

(3)、把鼠标放在要删除对我文件和文件夹“右击” →“删除”。

五.查找操作

1.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操作:(1)单击“开始”菜单→选择“搜索” →“文件或文件夹”。

课堂小结

1记住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和查找。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

课后作业

根据实际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文件夹来管理自己作业、照片、日记等。

教学后记

通过本次课的讲授,学生基本掌握了Windows的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该部分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进一步练习、体会。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生活中的知识迁移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来,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本课依据这一理论基础,将生活内容与信息技术知识有机结合,通过整理生活中杂物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对文件的操作需要出发,结合学生对文件夹操作训练巧设任务,课上通过各种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充分让学生在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愉悦高效的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在本节课前学生对文件和文件夹已经进行了2课时的学习,由于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此年龄的学生表现欲望强烈,喜欢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特别高涨。但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制约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利用形象直观的素材进行综合性利用及创造存在一定的差异。本节课旨在通过两人一组合作使用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一起合作探究,利用“兵教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件夹创建的基本方法。

2.学会为文件夹重命名。

3.学会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整理生活中物品,掌握整理电子文件的方法。

2.通过使用不同的操作方式,掌握新建、重命名、移动等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整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移动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生活小物品、不同类型的文件、移动设备(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实物整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堆的好东西,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生:橡皮、钥匙链、小饰品……

引导:这些物品就这样堆放在一起,很难找到其中一个,谁来帮老师整理一下?

生:整理物品,同一类放在一起。

2.方法引导

追问:你用的这是什么方法?

生:分类法。

3.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分类整理物品的方法是我们最常用的,在我们的电脑中也是如此,需要使用分类法来整理一些杂乱的文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板书课题)

二、新授知识,掌握方法

任务一:新建文件夹

1.查看文件

引导:大家打开桌面上“练习一”文件夹,看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大家可以打开文件看一看,都有哪些类型的文件?

生:观看后交流

2.思考问题

①这样看很乱,你打算把它们分为几类?

②在生活中,我们盛放这些分类好的物品可以用小盒,也可以用小袋,在电脑中,用什么来存储这些文件呢?

生:说一说

3.新建文件夹

引导:现在我们这里没有文件夹,所以我们第一步需要做什么?

生:新建文件夹(板书:新建)

策略:

①请会的学生演示操作。

②若学生不会,教师提示操作

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新建文件夹

4.总结方法

方法一:菜单栏中新建文件夹(板书:菜单栏)

方法二:右击→新建→文件夹(板书:右击)

任务二:重命名

引导:大家看文件夹已经建成功了,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咱们怎么区分哪个是图片、文档、歌曲?

学生汇报:为文件夹重命名

1.介绍方法:

方案一:指生示范

方案二:教师示范

2.学生尝试:

引导:除去上述方法你还知道其他的方法吗?

3.方法拓展:

4.小结:(板书)

方法一:单击

方法二:右击

方法三:组织菜单栏

方法四:F

2过渡:刚才我们已经掌握了对文件夹的重命名,接下来怎么把这些文件放进相应的文件夹中呢?

任务三:移动

1.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小组相互讨论方法

预设一:学生会,指生演示

预设二:学生不会,教师示范讲解(拖拽、剪切)

小结:

方法一:拖拽

方法二:剪切

方法三:复制(操作完成后需删除原有的)

任务四:巩固练习

引导:现在所有文件都在三个文件夹中,学校有这么多班级,怎么区分是咱们班整理的呢?

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估计:

①生会在每一个文件夹前添加自己的班级。

②会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班级,然后将三个文件夹移动到文件夹中。

③直接将“桌面”上的练习一重命名为自己的班级。

2.展示操作方法及学生整理成果

三、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

大家掌握了如何整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方法,今后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在以后我们会学习更多关于文件和文件夹的其他操作。

文件课件(篇11)

1、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每一个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以及前期的英语基础都存在着差异,如果对所有学生都进行同等方面和水平的英语教育,会使得英语教学的效率比较低。因此,我们要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长处和短处,进行具体的教学方案。在进行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之后,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差异,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对英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英语视野;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英语兴趣培养,进行英语单词的读、写等方面进行反复的训练;对于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尽量帮助其口语能力的不断提高。总之,就是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多以辅导基础知识为主,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多以提高能力为基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率。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鼓励教学方式为主

中国的教学模式多以批评学生为主,大多数的老师总是在指出学生的不足和缺点,而几乎从来不会在批评教育的同时表扬学生的优点,长此以往下去,会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心理素质还处于非常脆弱的阶段,老师总是批评教育,会致使其产生逆反心理,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这样,不仅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设计中,必须要注意到这个问题,且要提倡鼓励教学。表扬和鼓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3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注重学生对英语内涵的理解

只有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才能掌握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中国英语的教育过于缺乏语言环境的塑造,使得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能力只能用于考试,而一旦面临实际的英语口语、听力,学生却不能实际运用。因此,各学校应该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比如建立英语角、聘请外籍教师定期来校作报告,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听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_教师还可以结合图片、实物、故事、寓高等介绍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方而的知识,激发学生了解英语的兴趣。因此,我们说,教师需要深层次把握英语的木质,发挥其作为一种外来语高的优势,给学生以更多的新鲜感,让学生在新奇中去融入进英语学习环境中,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很重

4、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体系中,必须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英语专业素质基本可以满足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但是对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人性化教育的模式等方面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许多教师知识循规蹈矩的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教学,着重学生的应试成绩,这样不利于英语真正的高效率教学。教师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人,除了知识和技能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之外,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情操等方面也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营造一种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热爱英语的学习。

结束语: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之中,英语教育始终贯穿其中,小学英语是学生今后英语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的主要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才能为学生今后英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教学由于其本身的学科特点,要求读、写、听、说综合学习能力的训练,而这些学习能力的训练过程是反复、枯燥的。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且由于当前英语学习环境不足的状况,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比较大。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因材施教、以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主,训练基础学习能力为辅、且加强英语环境的塑造等多方面进行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设计。这样,才能构建出真正的高效率课堂,提升实质性的教学质量。

文件课件(篇12)

一、引入

师:(面朝老师)我们每天都整理自己的书包,我们为什么要整理?

生:为了方便找到。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也要好好整理?生:书,衣服,文件……

1、提出分类

师:老师也有一些小物品需要管理,你们打开自己的电脑找到老师发的文件,完成这些小物品的分类。(完成的请把手放桌上坐正)

2、生操作完成

3、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师:请第一个完成的上台演示。请你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你的分类方法。

二、新授

师:看屏幕,这是大雄和多啦啊梦,每次大雄遇到问题,多啦a梦都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这次不行了,因为多啦啊梦在飞行中撞坏了,大雄又遇到问题了,这可怎么办?我们看这次遇到什么问题,静香问大雄能不能把这学期老师发的文件给我呀?大雄说,没问题。但后来一想,我的文件太乱了,还没整理好,要不找个同学帮帮忙。找了同学,说,同学你能不能帮我整理一下文件,我要给静香的,但同学说我没空。这可怎么办呢?你们能不能帮帮他管理文件。

板书课题:管理文件。

师:每次多啦a梦帮助大雄都一个工具,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叫做“资源管理器”。

板书:资源管理器

师:我们看一看资源管理器的界面,(看多媒体)大家看看这个资源管理器的界面和我们的电脑窗口有哪儿不同。

指名学生回答。

师:直接上来指。左边变成了文件夹栏目了,那么资源管理器怎么打开的呢?老师演示一种方法,我们学习卡上还有很多其它方法,现在大家看大屏幕。(师演示)

右击我的电脑,选资源管理器,打开了,在文件夹栏里面,文件夹前面的加号,可以展开,减号可以收缩(师用手势表示展开和收缩)。你们可不可以用老师的方法或是其它方法,打开资源管理器以后,找到大雄的文档,并把它展开,我们看谁最快。我要找一个自己研究学习的方法,因为大家都会老师教的方法。

师:谁用的其它方法,你来试试看。你右击开始,找到了资源管理器,太棒了,这是你自学的方法。

师:我们来看一看,大雄的文档里面有什么。D盘大雄的文档。找到了,我们来看一看这里面有些什么文件,请同学依次说说每一个文件是什么内容。(其中会出现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的文件)像这种文件为什么不知道是什么内容,这是因为在取名没有取一个有意义的文件。

板书:取名

师:像出现这种没有意义的文件,我们可以怎样做呢?板书:打开师:可以先打开看看,比如说这个是没有写完的文章(图画),我们来问问大雄这些文件有什么作用,我们来问问他,(动画出示大雄)他说这可能是没有用的文件吧,他说请帮他删了吧。哪个同学能帮他删了,请你来,请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大家仔细,待会你们也要操作的,太棒了,一下就帮大雄解决了问题。

板书:删除

师:我们看看,大雄的文件夹里还有三个文件夹,(板书:文件夹)剩下的文件能不能放到三个文件夹,就像我们刚刚给小物品分类一样。老师演示一个,像作文就可以放到作文文件夹,那我们怎么把它放进去呢?在我们的电脑里,有一个很有用的操作,(板书:移动)大家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首先在作文文件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作文到作文文件夹,我们看看,作文到哪儿啦?方便吗,你们会吗?你们帮帮大雄把不要的文件删掉,其它的文件分到这三个文件夹,方法是移动,目标是它对应的文件夹。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请完成的同学帮帮其它的同学,不会的同学虚心的请教会的同学。停,眼睛看前面。请最快的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完成的。生演示。

师:太棒了,这样整理的,当大雄要看图片时,我们只要打开图片文件夹,就可以了。移动很方便,用移动来管理文件夹,又方便又快。现在大雄的文件整理好了,我们赶快告诉大雄吧!(找到大雄)但是,大雄,你为什么是这副表情,糟了,刚刚删除的“新文档.doc”是明天要交的作业,这下可怎么办呢?

师:这可怎么办呢,有没有后悔药可吃?生:有,可以到回收站把文件还原。板书:还原

师:还原,你会吗?老师也会,但老师有一个要求,能不能在资源管理器中找到回收站,还原这个文件。谁来试试看。你来。

生操作。

师:找到了这个文件,怎么还原呢?好了,那么我们怎么检查还原了吗?为什么要在大雄的文件夹去找啊,回收站的文件还原到哪?在哪儿删除,就还原到哪!

师:下面,我们看看,大雄还有没有其它的要求,(出示大雄)太好了,谢谢你们!这下好了,我们终于帮大雄整理好了文件,他答应静香的事情可以做到了。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师:刚刚为了帮助大雄管理文件,我们……(帮学生把上课内容理清思路)

师:下面,胖虎,我听说大家会用管理文件,请大家也帮我管理下我的文件吧。胖虎说,其它的我都会,但不会用文件夹管理我的文件,我们先来看看胖虎的文档,我们帮他管理一下吧,我们会不会,(会)这么有自信,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胖虎的文件)

师:我们先不要急着建文件,看一看胖虎有些什么文件,可以怎样分类。……

直接上来操作吧。直接指名学生演示。

师:给同类的文件拖一块,并说说可以怎么命名文件夹。板书:

三、巩固练习

师:文件夹管理是自己认为有道理就怎么管理。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理解来帮胖虎管理文件……大家都会建文件夹吗?(会)好,现在大家开始动手。

学生独立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有同学建文件夹还有困难,问一问旁边的同学吧。师:有问题的同学待会再会,已经完成的同学坐正给我看。我们来看一看12号是怎样来建文件夹文件的,他把它们分成语文,数学,其它,请起立,我来考验考验你,如果我给你一个圆规的图片,放哪?(数学)配音朗诵?(语文)直尺?(数学)三角板?(数学)数学里图片太多了怎么办?(再那个文件夹)如果某一个文件夹里的文件太多了怎么办?(再建)

师:还有其它方法?好,你来。如果给你一个三角板,放哪?(数学)你的应该是图片里吧。我再给你一个作文,放哪?(作业)再给你一个作文,放哪?(作业)作业里的作文太多了,怎么办?(新建一个文件夹)太棒了!

师:大家看,文件夹里面的文件太多了,就再建一个,有一个支干,多了就有一个分杈,多了就有一个分杈,像什么吗?像不像一棵树,树干树枝树枝,我们的文件夹像不像树,所以我们的文件夹就是树型结构。管理文件还有很多方法,看一看我们的书,找到你认为最重要的,说一说原因。

内容:管理文件小贴士

一、文件夹结构要合理

二、里面文件别太多

三、取名注意有意义

四、文件删除要慎重

五、复制一份可保障

六、坚持不懈是关键师:跟老师一起来一遍。

四、课堂小结

你们看,今天我们通过管理文件中的任务操作帮大雄和胖虎管理他们的文件,你们学会了吗,你会不会自己管理文件了吗?今天我们学习管理文件,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也能坚持不懈的管理自己的文件,做一个会管理生活,会管理自己电脑文件的人。同学们下课!

文件课件(篇13)

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学会列作文提纲。

教学重点:

确定写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课前准备:

回忆生活中难忘的事情、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你难忘的事情。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难忘呢?

2、交流,适当板书。

二、确定材料

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

(1)没听妈妈的劝告,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跑丢了。

(2)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点犯了心脏病。

(3)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评。

(4)不遵守交通规则,翻跃隔离栏杆,后背被铁签子划破,缝合了十几针,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以上所举四个事例,都可以称得上难忘,但是比较起来就可以发现:1、2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听家长的话,但所犯错误造成的结果不同,程度不同。所以2要比1难忘。3、4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但一个只是被警察批评,另一个是以“血”换教训,显然,后者比前者令人难忘。

3、从材料中选择最难忘的,而且是真实的写在草稿本上。

三、列提纲、指导方法

1、要想把文章写得清楚、明白,应该按一定的顺序写。可采用倒叙、顺序、插序的手法,先编写提纲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2、自学习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纲。

3、交流,及时指正不足。

4、学习范文《阿姨送我上医院》,列出提纲。

5、对照课文,查漏补缺。(经过部分的提纲要列具体一些)

提纲只是一个框架,要想写得好,还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它们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与此同时,如果再能抓住某种事物作为线索,那么文章将更精彩。例如:有一个小同学写雪天骑车带人造成了表哥骨折这件难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车、骑车、推车、撞车这个线索,同时又抓住了高兴、得意、难过这些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同学们,不妨你也试着来写一写吧。

四、开始作文

学生列好提纲,开始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继续作文,完成习作《一件难忘的事》。

2、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进一步明确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了解列提纲、作文情况。(所列提纲能不能发挥最大作用)

2、选评佳作和有问题的作文。

评议的标准:(1)选事是否准确;(2)是否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好提纲;(3)事情的过程是否写具体。

板书:

一件难忘的事

选取事例(难忘)

列提纲:按事情发展顺序,主次分明。

整体感觉:真实而不虚伪,具体而不罗嗦。

(这次习作教学的难点是写出这件事为什么是难忘的,所以选材是关键,着力指导。)

文件课件(篇14)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操作类型的题目最常见也是比较难的题目,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10分钟的试讲,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希望这篇《转换文件格式》教案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图像的不同种类,并能独立完成用不同的格式保存图片。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操作,用不同格式保存图片文件,对图像的格式有更深刻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操作认识图像格式,感受信息技术学科的乐趣,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常见图像格式,并掌握用不同格式保存图片文件的方法。

【难点】用不同格式保存图片文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两张外观一样的图片,对两张图片分别进行放大缩小处理,让学生描述变化特点。鼓励学生积极作答并进行总结:图1方大会失真,图2则不会。

引导学生思考原因,让学生对图片文件格式形成初步直观的认识,从而引入新课转换文件格式。

环节二、新知探究

教师介绍计算机中常见的两种图像类型:

位图:捕捉实际画面产生的数字图像,最小单位是像素,缩放会失真。

矢量图:由外部轮廓线条构成,文件大小与图像复杂程度相关,缩放不失真。

任务一:判断图片类型

让学生通过对下列5个图片进行缩放操作从而判断图片类型:

BMP格式、JPEG格式、GIF格式、WMF格式、PSD格式。

邀请学生作答并进行总结,只有第WMF图片文件属于矢量图,其余都属于位图。

教师继续提问,那这5种文件格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任务二:认识常见图片格式

给学生5分钟,对照教材内容,了解并总结5种图片格式的特点:

1;

2的jpeg品质系数设置为1,另存为校园小路低;

3校园小路低

2>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以上为《转换文件格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件课件(篇1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三节,文件管理的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新建、命名、复制、移动、删除、属性设置等)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并掌握,这里主要主要是集中介绍多种方法对计算机文件进行管理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体会文件管理的用途和特点,引导学生增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逐渐养成利用文件管理方式管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相关信息资源的良好习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知识性目标

1.了解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特点。

2.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的过程。

3.知道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

⊙技能性目标

1.能运用计算机文件管理功能实现对具体主题信息的分类管理。

2.能有效使用文件管理方式管理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建立自己的数字化资源库。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信息资源文件管理方式特点,养成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方式管理与自身相关的信息资源的良好习惯。

2.充分体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学习的紧迫感,促使人们加速更新综合技能,能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信息社会挑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

难点: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特点

二、说学情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完成一定要求的学习任务,富有挑战性,很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对于电脑操作比较熟练,只是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梳理。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信息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

四、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结合我校使用分材自学稿教学,学生每天都要发好几个学科的分材自学稿,如果保存不当对于后期的学习、复习、学校的检查都是很麻烦!从实际任务出发,吸引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管理水平是一个促进!这一环节通过设置两个问题直接吸引学生,即:你各个学科的分才自学稿保存的齐全吗?你是怎么保存的?计算机里的文件又是怎么保存的呢?

2.建构新知

在新课学习环节我将通过三个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前二个任务学生将学习体验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的特点,而如何引导学生将学会方法用于实践,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设置了任务二,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任务1:(自学教材92页图4-7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文件,完成任务1)把你的自学稿作为硬盘,在计算机上进行以下操作:

(1) 把自学稿看作是一个文件夹,并命名。

(2) 把数学自学稿作为自学稿的一个子文件夹,并命名。

(3) 把物理自学稿作为自学稿的另一个子文件夹,并命名。

(4) 在数学自学稿文件夹中按单元分别命名放入数学自学稿文件夹中。

(5) 在物理自学稿文件夹中按新旧类型(自学稿和问题跟踪卷)分别命名放入物理自学稿文件夹中。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学生通过教材自学释疑,教师适当指导,既巩固了初中时对于文件夹的操作又把课堂教学和实际学习结合到一起,使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

任务2:小组合作归纳整理自己的收藏夹(教师事先在收藏夹中放置各类网页若干)。

【设计意图】任务1明确给出了怎么归纳,任务2是自我归纳,任务1是自学完成,任务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处理怎样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后,随即展示几个作业进行点评,请同学们回答出这样做的理由,强化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其信息素养的形成。

任务3.管理qq中的好友信息,并说明使用这种管理方式的理由。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方面是对于自己隐私的保密性,另一方面巩固学生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知识的联系,调动学生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性。

归纳总结

最后,请同学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引导学生描述出利用计算机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的过程和特点,动员学生把计算机文件管理的方法引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实现信息素养的内化和提升!

设计软件课件汇编


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关注学生的反应情况。励志的句子编辑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设计软件课件”,祝你在学习和工作中越来越出色!

设计软件课件 篇1

发挥CAI优势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CAI课件能提供文本、图表、图形、声音等多种教学信息,它能化静为动,化平淡为神奇,化艰深为平易,可将不易发现的内部结构展现出来。由于它有形有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启导数学思维,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新课一开始,怎样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明确学习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运用CAI,创设动态直观,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能诱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愿望。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CAI课件设计如下:

1.大都市动画图像,高楼林立,雄壮的立交桥,疾驰的车流……

2.定格一辆小汽车,微观放大,闪烁车轮。

3.师:车轮是圆形的,这是大家熟知的,但谁思考过为什么车轮一定要是圆形,而不能设计成其它形状呢?圆到底什么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圆。

运用CAI创设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以及随即出现的“车轮为什么一定要是圆形”的问题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强烈共鸣,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必须借助表象进行想象,体会语言文字描述的内涵与情境。CAI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与结果,浓缩更多的表象,为学生的合理想象提供感性材料。

如,行程问题的教学,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明确运动的物体是一个还是两个;运动的起点是同地还是异地;运动的方向是同向还是反向;运动出发的时刻是同时还是不同时;运动的结果是相离还是相遇,特别是相遇的浓缩过程等。这样凭借CAI课件,展示物体的发展变化过程,学生就拥有更多的表象,今后解答相关应用题时能借助表象进行合理想象,为正确理解和解答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课本上的例题、插图等是静态的材料,单靠抽象的语言描述,难于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运用CAI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情境化,有利于创造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教学“5以内数的加减法”,多媒体显示动画,一只小猴背着水果高高兴兴地跑回家,边跑边唱:“今天我小猴真高兴,背回了5个大苹果,妈妈一定夸我是好孩子……”不料布袋有一个破洞,掉出两个。这时教师定格画面,提问:“猜一猜,小猴回家还有几个苹果?”(闪动5-2= +2=5)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一个学生说:“口袋里应该还有3个苹果”。列式是5-2= +2=5。另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口袋里可能剩2个,并讲出理由。这时学生的思维的闸门打开,纷纷发表意见一致认为口袋里可能剩3个、2个、1个,或1个也没有,并说出相应的算式。正当学生沉浸在心理满足之时,一个学生站起来:“我认为还剩5个,因为小猴边跑觉得口袋轻了,发现口袋有破洞,它把掉了的苹果检回来了,回家后妈妈夸它是好孩子”。回答得多么精彩,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学生寻求的答案是多样的,思维是创新的。教师操作电脑,按课前预设,给以验证,并通过配音给予鼓励,学生异常活跃,主动参与的意识得到激发,初步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线、面、立体图形等”几何知识的教学中,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学生对具体形象的'感知后,运用CAI优势,通过隐藏、再现、重组等手段隐褪研究对象的非本质属性,将对象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凸现出来,实现由“朴素的直观”向“精致的直观”的转换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由于CAI省时、快速、高效,可以增加课堂密度,扩大信息量,对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有独到的优越性。

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在引入面积单位时,运用CAI设计一系列矛盾冲突:面积有大小,怎样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呢?多媒体显示两个大小差异明显的图形(可以直接观察);又出示两个面积相近的长方形,用观察的方法不能获得正确答案,那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得出用重叠的方法)多媒体重叠两个图形,把剩余部份再重叠,还是不能正确判断,又该怎么办?(画方格,数个数)多媒体动态演示得出正确结论。紧接着又出现两个面积差异明显的正方形,都有4个方格,能说面积一样大吗?(方格大小不一,不能直接比较)看来必须对方格的大小作出统一的规定,这个规定就是面积单位。这样不断地揭示矛盾,解决矛盾,使学生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可见利用多媒体信息容量大,信息搜取、提取、显示及转换方便快捷的特点,大大地增加了教学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运用CAI课件,生动形象,音形兼备,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其教学的最佳效能,能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这正是CAI课件的生命力所在。

设计软件课件 篇2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模式,其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一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对项目教学目标及表现特征、项目实施条件、项目设定、项目实施过程、项目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建工测量课程项目化改造研究”(编号:JG1ODB085)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谷云香(1967-),女,辽宁省大连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木工程设计、施工、专业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应用效果非常好。《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土建类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程,非常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通过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成果评价及反馈等“六步式”教学过程,实现一个完整的项目事件.并以此为教学手段,实施课程教学。项目教学法的最明显的表现特征是:

(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强化学生职业岗位意识。项目化教学是吸收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构建一个完整工作任务情境[1]。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可以获得全面、感性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从而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氛围,并培养和强化实际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以实训为手段,突出能力目标培养。项目教学按照真实或仿真的项目环境设计适宜的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展开教学内容。学生主动参与部分项目任务,并将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素质培养目标贯穿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项目教学过程强调边做边学.并始终围绕着各个任务的探究和解决进行。任务情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组织研讨,克服困难,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项目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做更多的课前准备,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备课,课前组织学生分好组.准备好相应的任务材料单、教具、素材等,要十分熟悉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充分掌握学生状况.、要求教师既有上好专业理论课的水平.又有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符合项目教学要求的教材。项目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教材必然满足不了项目教学的需要.应到工程单位收集大小和规模适宜的工程项目,重新编写一套新教材。新教材应以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中等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资料为主线.以多个实际工程项目为单元编写教材内容,再将各个项目分解为不同的任务,使有关建筑工程涉及到的测量知识点穿插其中。

(三)数量充足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项目教学对仪器设备和实训场地要求较高,设备数量和实训场地大小应足够分组教学要求.一般每个项目设备应在六至八套左右才可以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

项目设定可大可小.应根据教学要求而定,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含有一定的教学知识点,突出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具有明确的工作任务.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实操性;是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或有较高的关联性:能给予学生独立计划、组织和安排工作的机会:有一定的难度;方便于学生成果进行示及考核评价。

根据项目设定条件要求,在设定课程项目和具体任务时可采用以下技术路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根据专业岗位群设置情况及技能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确定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与一线工程人员座谈,进一步确立具体课程的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目标要求.设计确定课程项目名称、具体工作任务等。

为体现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学科体系的课程构架,以项目为载体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结合我院现有的教学条件,确立了10个课程项目,其中包括5个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和5个综合能力训练项目.32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如表1.1和表l.2所示:

5个单项技能训练项目是基础,5个综合性能力练项目包含了整个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有一般项目,也有拓展和深入项目,难度逐渐加大。每个工作任务相对独立.每个项目结束时,学生均能实现阶段目标.教师也能较好的实现考核与评价。

项目教学法通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主要起指导和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做事和动手操作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按照以上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程的项目教学中.明确了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采用了四段六步式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四段即教师准备学案阶段、学生形成实施方案阶段(步1、2、3)、任务实施阶段(步4、5)及成果展示和评价阶段(步6)。六步式教学过程指的是按照明确项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方案、组织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及成果展示和评价等这六个步骤组织实施该项目教学。考虑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流程表:

从表2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是学习的主体,为完成任务开展知识点学习,主要问题的探讨.技能的训练.团队分工、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等。而教师始终处于引导和指导状态,并且在课前要做好教学设计、编写好学案、并准备好相关支撑材料。

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增强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建立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阶段考核与总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客观、准确、恰当地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

10个工作项目按照任务内容、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确定考核评价分值大小,学生每进行一个项目,教师就要对该项目完成考核评价,包括项目实施的过程考核和最后成果考核.以及学生个人考核和小组团队考核。根据课程特点,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还要对每个工作任务中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总结和测试,测试成绩也要计入每个项目评价的成绩。期末学生课程成绩为10个项目成绩的总和。

这种评价体系评价全面,评价形式多样,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充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彻底改变了传统学科体系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其实施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受到师生观念、教师自身素质、配套教材、教学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的影响。进行第一轮教学改革前学校、师生应做很多“功课”,特别是教师,应主动学习新的教学法,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既要熟悉整个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备,还要按照工作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准备好学案和教学素材。同时要积极筹备,开发出以“工学结合”为切人点的、以项目为载体的立体教材。当然项目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是要有足够数量的教学仪器设备和符合要求的实训场地。

(二)项目设计很重要,直接关系到项目教学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项目规模可大可小,但应包含情境要素、任务要素、资源要素、过程要素、组织要素、考核评价要素等,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项目设计前应组织教师到生产企业调研.邀请10个左右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座谈.组织课程教学团队进行充分论证后设定。一个好的教学项目,应有真实的工程环境.可以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理论知识点,又可使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充分训练,还能与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很好地衔接上。

(三)项目教学法流程和有关教学文件应制定统一标准以便参照执行。项目方案的选择及设计、项目的实施过程、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课程单元设计等方面.目前各专业各课程都没有统一标准。只有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统一格式的教学文件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才会相对公正、更加合理。

(四)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固然是一种好的方法.但其究境适合哪些科目或哪一门课程的哪些阶段.如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各个教学阶段是否都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2]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测绘技术装备,(1).

[3]程鹏飞.项目教学,小班推进[J].中等职业教育,(14).

[4][5]洪霄.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6.

设计软件课件 篇3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将授课内容寓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实施和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学生完成这一项目时,教师也同时完成了教学内容。

项目教学法解决了许多教学法的难题。教学法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但实际上教师自导自演的状况十分普遍。但这一切都会因项目教学法而大为改观。项目教学法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只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辅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其中便可得到充分发挥。

高职教育是特殊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有别于高中生和大学本科生,他们的教学目标有很强的职业导向性,其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模式应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而对于利用项目教学法备课的关键在于能够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有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兴趣,学生才会自主进行学习和发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而不能将知识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只有精心的准备才能面对学生的层层“发难”,否则难以达到项目教学的目的。而我认为采用项目教学法有效的备课有下面几点尤为重要:(1)吃透教材,感悟文本;(2)合理舍弃,突出重点;(3)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4)选好教学的切入点(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出探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

在自动机与生产线这门课程中有效的运用项目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于教师来说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生产线的实际生产过程,而不是闭门造车自己凭空想象,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将生产场景完整的体现出来还要面对学生的层层“发难”,这就迫使教师必须了解关于生产线的相关知识,而不仅仅局限有本门课程中,那么久需要教师能在课前精心做好准备工作。在课前备课固然很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课前备课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他同时是教师思想和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备课、授课,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师生共同完成项目,使得师生共同取得了进步。

参考文献:

[1]莫宁。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8(08)。

[2]王萍。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J]。教育与职业,(30)。

[3]戚长政。自动机与生产线[M]。科学出版社,-01-23.

设计软件课件 篇4

《机械设计基础》是矿冶类院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的特点是从未有过工程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同时许多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多采用直观式教学模式,教师采用挂图、简易实物模型等来说明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对一些复杂、模糊、抽象的机械运动和工作原理很难阐述清楚。

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主要侧重理论, 虽然一直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但是与实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忽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学生上课只能做笔记, 背诵理论知识, 学习实际效果较差。

内容陈旧, 存在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培养无从谈起。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很少沟通和交流。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机械设备不可能依靠一个人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去完成,一台机器的各项完备功能需要大家共同的力量。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矿冶类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低效低质的怪圈,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采取了项目法教学。

所谓项目法教学,就是教师将教学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相应的项目,以项目驱动任务逼近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来推动教学内容的进行与完成,又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教学法教师唱主角费时费力低效的.束缚。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以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结果驱动,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成就动机,使之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做学一体,手脑并用,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二元分离的局面,以任务为核心,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一体化的教学。

由于在项目法教学中教师直接采用实践项目作为教学的内容与载体,边实施项目, 边学习和巩固知识, 打破了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项目法教学中学生亲自动手参与项目的实施, 能够在实践当中灵活的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在操作中进行相关设计方案的选择、数据计算、参数设置等, 让学生理论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项目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 锻炼实操能力, 让平时感到枯燥的理论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设计软件课件 篇5

【摘要】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教学向多媒体环境和超文本信息组织方式的方向发展,一台计算机系统,能同时呈现声图并茂的教学内容,这样丰富了教学活动的内容,也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人――人系统模式向人――机――人系统模式转化。数学是一门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高中数学更是集数形关系知识与一身的学科,而CAI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一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此,本人着重就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模式及模式的实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CAI教学、教学模式、Internet网络、课件设计。

CAI课件应用于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辅助式,一种是主体式。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是辅助式CAI课件,即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如模拟演示、辅导、练习、复习、测试中发挥作用,主要是针对教学某一部分内容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选择的教学媒体之一。而主体式CAI教学则主要是当今出现的网络教学,它可以代替教师的全部或大部分工作,学生主要通过和计算机的“对话”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增长能力。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计算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进度。主体式CAI课件在设计上要求比辅助式CAI课件更加周密、细致、全面,教学中对硬件的要求也更高。

高中数学CAI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

因多媒体计算机集动画、声音于一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数学过程,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如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繁琐而抽象的语言来讲解,而学生又往往无法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和宏观的概念,然而通过演示,学生对空间的概念等几种面体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从抽象的文字记忆转化到形象的图文记忆中来。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只是做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和计算机之间并无交互过程,但计算机演示的动态数学过程,尤其是那些用其它教学媒体很难或无法表示的数学现象,能丰富学生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由于市场上现售的数学软件并不能完全适合高中数学教学的需要,所以,数学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或在网上相应内容的数学课件,在教学中进行演示,能起到了很好的、针对性的效果。

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学习者。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关系,要求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因此,学生通过和计算机的对话获得知识,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既是教材,也是教师,在CAI教学课件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反馈的信息加以针对性的处理。数学是一门综合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除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要了解相关的其它基础知识。因此,这种CAI课件容量大、交互性强,课件的设计要求更周密、更能全面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这种CAI课件比较适用于网络教学,当然,网络教学对教学硬件的要求较高,要求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速度较快,具有较强而迅速的交互功能,如果计算机之间实现联网,就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教师也能通过计算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反馈信息。这种CAI课件在程序结构设计上的指导思想是刺激――反应――强化:先展示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刺激),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反应),确认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展示正确内容(强化)。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再重新演示教学内容并出示和前面水平相当的题目,要求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计算机将进入下一单元的内容。如一个课件可设有学习目标、要点疏理、阅读材料、过关检测、导航台、留言板等几大板块,这符合认知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现代教学理论。这些CAI教学课件,比较注重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图形化,但在知识的启发性方面还不够,随着CAI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CAI教学软件的设计,应从单纯的程序教学法逐步发展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启发式教学、体现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发展了CAI的教学优势。

授完某段教学内容后,采取CAI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这类CAI课件,一般先呈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过动态图形、文字、声音的刺激,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然后进入练习状态,通过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除以上几种基本教学模式外,CAI还可以用于教学的其它环节,如在课外小组活动中,通过游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竞争的意识;利用计算机,研究利率问题和最优规划模型等,使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利用计算机大容量的存储处理信息的功能,教师可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建立题库、资料库,备课、编制练习题等。

教学宝课件汇编


学生们享有一场生动有趣的授课过程,而这离不开教师们精心准备的教案。教师们为了编写优质的教案和教学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心力和时间。教案的编写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教育智慧得以充分展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本站,我们为您搜集了有关“教学宝课件”的优质范文,欢迎您保持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并获得更新动态!

教学宝课件 篇1

【特殊教学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与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文坛泰斗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著名学者傅雷的家书(节选)一起构成“感受精英思想”主题单元,编者意图在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品读,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毫无疑问,《致女儿的信》“承担”了这系列思想风采中的爱情教育的“使命”。

文章主题深刻。文章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爱情是一种生命体验,“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实地为爱下一个定义,这无疑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提供了感性材料。

文章写法独特。书信对“爱情是什么”没有作枯燥的理论上的阐述,而是以一个童话故事为基本框架,通过上帝三次视察人间诠释了爱的伟大:爱情的力量征服了无所不能的上帝,人类主宰了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作为书信体,文章有很多细腻的抒情与描写。行文意味深长而又文采斐然。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思想“风险”。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各种传媒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瑕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初涉“爱河”,苏霍姆林斯基对年轻人的“不设防”和宽容稍有不逊便会演变成“鼓吹”与“教唆”。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定位难度。本文是篇思想、艺术价值都很高的经典美文,爱情又是学生较为敏感的话题,就主题纠缠过多,又很容易把它上成一堂以“爱情”为主题的班会课,而忽视它的语言特质和艺术价值。

【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致女儿的信》寓意深刻,文字却浅显易懂,可以一个课时学完。依据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课堂理念,每堂课直奔语言,把握几个要点就行。

本人选择了三点作为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忐忑、繁衍、化为乌有、无与伦比、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体悟细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语言的哲思(对爱情的独特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

为避免“主题至上”对语言特质的干扰,我确定了以“说听读写”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加上课前的音乐欣赏,共分为五个教学板块:

1、赏爱情名曲:

课前十分钟播放扬琴名曲《梁祝》。

2、抒(说)爱情见解:

学生略讲梁祝爱情故事,引出课题,并就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爱情。

3、听爱情故事:

以“自身经历”(教师本人化身为苏霍姆林斯基)演绎《致女儿的信》中的故事,并随着教师的“讲”、“演”显示教学目标中要求积累的词语。

4、读爱情经典: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归纳主题,领悟细节,并进行细节写作训练。

5、写爱情体悟:

赏析哲理语句,升华文章主旨;写作训练,进行内化:以苏霍姆林斯基女儿的身份给苏霍姆林斯基写一封回信。

三、教学机智的运用

1、“美文美讲”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进入文本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课文故事。这种机智的运用脱胎于韩军“新语文教育”课堂理念的“美读吟诵”。韩军认为文字是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的,传达文字生命动感的最好办法是诵读,这更切合“读图时代”的学生心理:学生对声音和图像的敏感远甚于文字。“美讲”就是“美读”的一种变式。800字的文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略显冗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学生在听到美妙的故事后,更有兴致研读文本。

2、“体态解词”提升积累效率:

本课设计在积累语言方面另辟蹊径,运用了“体态解词”的教学机智,即教师讲故事时,根据语境配以体态语言突出并同步用多媒体显示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积累的词语。这样做能是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词的含义与用法,从而提高语言积累效率。

3、“故意出错”突出主题思想:

本文从多方面提示了爱情的真谛。更应对当今中学生要突出的观念是:爱情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而不是一时的冲动!课文中上帝相隔五十年后第二次来到人间见证爱情就说明了这点。我在讲故事时(学生未进入文本时),故意把五十年错讲为十年。学生在进入文本时很快发现了这个错误,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不是十年而是五十年)?为什么爱情要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见证?这样,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便更为深刻。

【精彩教学片断】

一、片断一

师:老师的故事讲得好,还是作者的故事写得好?

生:老师讲得好,富于变化的语调使故事引人入胜;同时还配有手势辅助,很形象。

生:作者写得也好。描述了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师:其实,老师讲得不够好,同学们的评价太高了。老师讲得不好的最大的原因是不够细致,如老师讲到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看到这对男女(前二次)和他们的后代(后一次)时的情形,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他们幸福地生活着。作者却描述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我们现在把这些动人的画面找出来读一读。

生:(朗读。)

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见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曙光望去:金黄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色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师:谁能说说这三个画面感人的地方到底体现在哪里?

生:它描述的生活场景很美,如第一个画面中的“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这些画面色彩明丽,气氛祥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朴的乡村。

生:它表现的情感美,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这句话在三个画面中都有出现,刻画出了两个人心灵默契、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交流世界……

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幸福祥和的、美的画面呢?

生:有。中秋节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烧烤、赏月的情景,就是幸福。

生:……

师:大家生活中的幸福场景的确感人。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福的襁褓中。现在,老师再跟你们欣赏几个幸福的画面。

(投影显示图片一)这是电影《坦塔尼克号》的剧照:男女主人公张开双臂迎风而立……(依次出示图片二、三)。

师:这些画面和我们同学开始描述的场景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能不能象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用文字表达自己心中和眼中的幸福呢?

生:能!(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分钟后)师: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文字的精彩:声情并茂地读出自己描述的幸福画面。

生:一个幽静的小院里,有一个小凉棚,这小凉棚似乎专为等候一对老人而设。看,他们又来了,相互搀扶着来到凉棚下,头顶是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在唱着歌,他们就这样相拥着聆听这动人的歌声。有时他们又相互凝视着,捋捋彼此的白发,脸上荡漾着浅浅的笑……

生:……

二、片断二

师:老师讲故事之前,认为我的女儿心智不够成熟,课文里与“心智”这个词相近的词是什么?请找出有这个词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朗读)“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

师:从这两句话里你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早恋”持什么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你怎样理解“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

生甲:苏霍姆林斯基是支持“早恋”的,他把爱情写得那么美好。“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人只要有智慧就可以恋爱了,我们现在不是个个挺聪明的吗?(学生笑)我想……,他是支持的……

生乙:错。苏霍姆林斯基应是反对的。他跟老师一样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够成熟。“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说明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成为有智慧的人,不能享受爱情的幸福。

师:我支持生乙的观点。那么,生甲把这句话里的“智慧”理解成“聪明”,生乙理解成“成熟”,到底哪种理解更接近于作者的本意?谁能就一就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到底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分小组议论。)

生(小组代表):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应指成熟的人。作者说: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智慧就是生活的本事。我们小组讨论的结论是:生活能自立,思想能独立,经济能自主,才能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有生活本事的人。而这些只有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拥有!(掌声)

……

师:我们来做个设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可能是恋爱了,她心中有一个心仪的“白马王子”或是有一个男孩在追她(学生笑),她是心中有了迷惘才问她父亲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的。收到父亲这封信后,她明白了什么?她会怎样对待自己的感情?

生:她认识到爱情是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的,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生:她认识到爱的精神力量远甚于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

生:她认识到她还没有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她不能恋爱,她会拒绝那个男孩(学生笑)。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中肯,希望你们也能正确理解爱情,当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后,我们会拥有自己圆满幸福的爱情。

【深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我先后在九、八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了实践。教九年级时只有这个设计的雏形,感觉不错,便有了更完美的设想,并精心制作了课件,在八年级班的教学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八年级学生没有教材不知道上课的内容也为很多教学机智的运用提供了情境,大部分八年级学生刚好是苏霍姆林斯基写这封信时他女儿的年龄──十四岁,接受这样的教育也正合适):学生有些心灵上的收获,语言训练上也较到位。这堂课的设计完全来源于自己的独创,事先没有查阅任何有关的教学设计。后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才知道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招牌”展示,竟暗自庆幸事先没有理解更多的教学设计资料,也就没有受他人的影响,教出了自己的特色!

由于设计和操作上的不足,这堂课也给自己带来一些深度的思索:

1、教学目标设计没注重学科思维训练:

本堂课安排了二次说话训练:进入文本前让学生谈谈对爱情的粗浅认识,学习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文章哲理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对爱情的认识。第一次因学生缺乏心理暗示,学生参与度不够;第二次因把握了文本,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见解(见教学片断二)。

教后我想,这堂课在设计时应有一个说话训练的目标,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力争做到有条理、有依据。虽然这一目标在课堂“生成”时达成了,但由于教师事先缺乏“预设”,没有给足充分的时间,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对每一篇文章我们可针对文本的特色,着重于听说读写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2、“美文美讲”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美文美讲”在教者的教学活动中不是第一次尝试,但因为这次有了理论支撑(不久前听了韩军老师有关“美读吟诵”的讲座,并听了他诵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心中有了对课堂效果的期待,便投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课堂氛围有了不小的改观,激发了学生挖掘文本美的兴趣,但由于教者水平所限,没达到应有效果,不失为一个遗憾。

新的语文课堂要求语文教师能读、能讲、能演,这就在个人素质修为上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课堂资源引用要贴近学生兴趣与爱好:

本堂课为了营造课堂气氛、提前介入课文主题,在课前安排了学生欣赏扬琴名曲《梁祝》。课堂导入时问学生这首曲子的名称,全班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事后有些感慨:经典国乐在青少年中的市场已完全被流行音乐侵占。国乐经典教育是个社会风尚问题,这是个更深层次的教育话题。留给我们语文教师的思索是:我们在引用课堂资源时不能依据自己的教育背景想当然地选择,而要更多的研究学生实际,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兴趣爱好的资源,比如这堂课的背景音乐,在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主题健康的爱情歌曲可供选择。

教学宝课件 篇2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船,问:小朋友你认识这个字吗?你知道有哪些船?

小朋友说得这些船都是在海中航行,今天老师带来一艘有趣的船看看它在哪里航行?出示课件创设情景。船上有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

蓝蓝的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好像在欢迎小朋友们到天上去旅游,你们想去吗?我们出发吧!

2、大家打开书,今天我们学习

7、小小的船

二、提出朗读要求,初读课文(突破:大声正确流利)

1、出示朗读要求:大声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指2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如何读正确

3、听录音范读

4、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正确

5、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6、教写生字见

三、课间休息操

1、听音乐想象美丽的夜空(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跟着音乐唱

3、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去演唱这一首儿歌

四、精读课文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地听一听:儿歌里面描写了哪些事物?(月亮 星星 小船 天空)

2、品读字词的基础上品读课文

弯弯的月亮──品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扩展句式:弯弯的月亮像( )

小小的/尖尖的船──品读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空──品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扩展句式:闪闪的星星像( )

3、男女擂台赛比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外扩展

1、有关月亮、夜空、宇宙的知识

2、有关神州五号和扬力伟

3、将你想象中的夜空画下来或请你当一回科学家来设计宇宙飞船。

教学宝课件 篇3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通过同学们给她的鼓励的掌声,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整篇课文教学我从英子掌声前和掌声后的“变化”为突破口,以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展开教学。同时,紧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进行言语与思维的训练。

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英子在后来的日子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英子的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⑴课文中写了几次掌声,把带有“掌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⑵圈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紧扣文本,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⑴一位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干什么?她知道英子的情况吗?轮到英子了,她怎么样?(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齐读这句。你从“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英子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为什么?

⑵可是英子终于一摇一晃走上了讲台,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热烈而持久。

出示: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①读句子。

②你从“注视”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③你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骤然”。如果你是英子,当时面对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你会怎样?英子又怎样?

④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⑶出示: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读句子。这第二次的掌声里又包含了什么?这时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从谈英子的变化入手,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学习和尝试运用抓人物的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洞察英子内心的变化,领悟同学们的掌声的作用,从同学们的鼓励、信任与关爱使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和生活、命运发生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1、两次掌声后,让我们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2、从两次掌声后,从英子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次用欢快的语气来读这两段,来感受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吧!

3、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送给别人掌声?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这些掌声就是人和人之间送出的“爱”。(出示:爱是什么?爱是碰到老师同学时的一声问候;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爱是……)播放《爱的奉献》,学生畅谈。适当让音乐延续,让课堂保持静寂。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畅谈对“爱”的理解与感悟,将课文教育主题上升。适当的静,让学生回味,促其思考。

1、交流搜集到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

2、关心媒体报道,小组合作确立关爱、帮助的对象。制定出帮扶计划,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随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帮扶过程和自己的感想。

29、掌声

第一次:鼓励、信任……

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二次:鼓励、赞扬……

教学宝课件 篇4

课前谈话:

听说咱们班有很多爱听故事的同学,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吗?你呢?看来我们都是知音呀。那太好了,今天我就投大家所好讲个故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或幻灯内容导入)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肩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俨然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殊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惊讶。这时,她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地泪流满面。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是呀,你懂得用心去聆听故事。这位妈妈真孝顺──你打心眼儿里钦佩她。妈妈和孩子都很孝顺──妈妈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我写课题──(板书:将心比心)然后请生读课题。

2、你们手中拿的就是这篇文章。课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出示:现在请自由读课文三分钟,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3、把你认为最难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并正音)

4、读的不错了,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⑴ 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对,这是你说的这件事是不是这个意思?)(板书:帮助推门)

⑵ 例如: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你是要告诉大家这位母亲能──板书:理解过失)

⑶ 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温暖)你说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⑴ 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

生说:这位阿姨很善良,温暖了我的心。

师:哪些字词能让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推着沉重的大门:为什么?如果不一直拉着会有什么后果?

⑵ 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⑶ 朗读:

读出暖暖的感觉。(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学生自由谈体会。

(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⑴ “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① 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②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③ 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⑵ “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① “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② 引读:

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引言:

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

③ 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⑶ “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① 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② 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例:母亲的角度: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我自省的角度: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我太小气了。道理的角度: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过渡: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男孩子把这句话发自肺腑地对女孩子说──

女孩子请把这句话献给男孩子──

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板画出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为了勉励自己,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

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教学宝课件 篇5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化学的教学过程,是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素质为目标。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

教学宝课件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 3 5

教学难点 :目标4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

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

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

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

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八、作业

A1.课后练习二。B.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疏通文意,进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课时.

2023共享课件汇编


本文就“共享课件”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写好自己的教学课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让课堂更加顺畅。同时,完整的教案也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课程的前提,为了让课堂更加有条理、专业,我们需要注重教案的制定。相信本文中的内容一定会给您带来所需的启示!

共享课件(篇1)

教学意图:

当今社会的家庭结构,往往导致很多孩子处于独我的教育环境。不愿分享,这是十分明显的特点。培养孩子分享不是一天一时就能形成的,需要时间、时机,当然也需要策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一点一滴地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共享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及录像,引导幼儿分析、讨论,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

2、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友好协商,才能获得友情,感受快乐。

3、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准备:

1、信箱背景,信(有画面),摄像机,事先录好的录像(幼儿生活中的一些交往情景),多媒体课件1、课件2。

2、创设四个活动区域。(根据幼儿的人数,准备一些玩具、书等新奇的东西)。

3、墙面布置快乐屋

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遇事常常自我为中心,做事不顾及他人,交往意识越来越差,交往的能力也不高。例如:不能与他人共同拥有一个玩具,甚至有些幼儿还有很明显的攻击性。(如为了争抢玩具出现打、推、挠、咬等行为。)还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得孤僻,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自己呆滞地坐在一旁等;针对幼儿的这一认知发展特点,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指导幼儿怎样与朋友交往,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获得认知和体验,感受主动地帮助别人、做事互相谦让,不仅会给对方带去快乐,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了。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箱,引起兴趣:

1、师:又到看宝宝信箱的时候了,我们来看看今天谁的信箱里有信?

2、师读信(一封有关幼儿在家里能与客人有礼貌的说话的表扬信),师问:xx,你听后有什么感觉?

幼1:说话有礼貌,谁都会喜欢的。

幼2:客人表扬xx,他一定很高兴、很快乐。

3、师:为什么会高兴和快乐?在生活中,小朋友做哪些事情还会感到快乐?

应对措施:如果幼儿说不出什么是快乐或不快乐的事情,师引导快乐一词的含义。

幼1:说话有礼貌,大人们会夸奖我们,说我们是懂事的好孩子。

幼2:老师喜欢有礼貌的孩子,所以我们会高兴。

幼3:帮助小朋友系鞋带,我很快乐。

幼4:小朋友跌倒了,我把他扶起来,我会很高兴。

评析:《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倾听的能力,并营造幼儿积极参与的语言氛围,在这一环节让幼儿说出自己对信的内容的理解,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引出下一个环节

师:我这里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快乐的事情,请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1,引导讨论:

1、画面上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两个小男孩正在夺抢玩具枪的课件)

2、他们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明明横眉立目,冬冬流着眼泪)

3、他们这样做会快乐吗?为什么?

幼1:他们都不会快乐的。

幼2:这样做很没礼貌,他们没有互相谦让。

幼3:如果把玩具枪抢坏了,谁也完不成了,他们就高兴不了了。

幼4:如果没有打仗的伙伴了,一个人玩玩具枪也不好玩。

3、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都高兴起来?

实录:幼1: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不应该抢。

幼2:应该大家一起分享玩具,这样才会快乐。

幼3:明明应该让着冬冬,哥哥要学会照顾弟弟。

幼4:明明和冬冬应该好好商量谁先玩,谁后玩,这样就不会打架了。

评析:《纲要》中指出: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认为,教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来发言,而且应该要求幼儿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初步引导幼儿分析、讨论,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

4、再次观看课件2(课件内容:明明主动把枪让给冬冬玩,并说:冬冬你小,还是你先玩吧,冬冬高兴得说声谢谢,两人都高兴得笑了。)说一说:明明和冬冬快乐吗?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解决问题的好多种办法,这说明活动前幼儿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这与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引出下一环节

师:瞧,他们都在干什么?

三、播放录像(提前录好的有关幼儿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1、让幼儿观察录像中有哪些快乐的事情;有哪些不快乐的事情?(录像内容:①一个幼儿主动帮助小朋友系鞋带,并说了一些有礼貌的用语。②小朋友在排队洗手时互相挤③小朋友在活动区里能友好合作④大姐姐把正在哭着的小弟弟送回教室⑤两个小朋友正在吵架,另外一个小朋友给他们说和好了)

2、xx事情为什么是不快乐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幼1:一个小朋友主动帮助系鞋带,他会很快乐,因为他帮助别人做好事了,所以会很快乐。

幼2:洗手时应排队,不排队会很挤、很乱,这样我会很不高兴。

幼3:我们都会说:对不起、没关系就会很快乐。

评析:《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看的录像内容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这样通过初步感知及再次渗透,让幼儿了解朋友间的交往方法,这样不仅突出了重点,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3、在与小朋友玩耍时,都会遇到哪些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在此我们会使用哪些礼貌用语。

(师提示:如果你想玩别人东西时,应该怎样做、怎样说)

评析:幼儿根据上述环节的情感经验,能说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一些礼貌用语。

引出下一环节

师:今天活动室里开设了许多活动区域,想一想应该怎样与小伙伴一起玩。

四、创设情景,幼儿体验:

幼儿自由结伴,分别到已创设的活动区域自由选择玩,教师当场捕捉有价值的进行录像。

评析:创设情境让幼儿来体验礼貌交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师最好也要深入其中,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

五、播放刚才幼儿游戏实况录像,再次讨论:

1、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喜欢和谁在一起?快乐吗?为什么?

2、幼儿情景表演

应对措施:如果幼儿表演遇到困难,教师可随机进入角色与幼儿一起表演。

(1)体验想玩别人的东西时,应该怎么办?

小结:如果要别人东西玩,可以有很多方法解决,关键要有礼貌,征得对方同意,大家一起玩既是快乐的,又会有很多朋友。

(2)想借东西时,应该怎样说?

小结:如果想像别人借东西,必须说一些礼貌的话,这样别人才会高兴的给你使用。

(3)别人遇到困难了,你看见后会怎样做?(模仿一些交往的方法,如礼貌用语等)

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主动地帮助别人,不仅会给对方带去快乐,同时你自己也会很快了。

评析: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情境表演进一步了解一些朋友间交往的方法,体验友好协商,才能获得友情,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受快乐。

活动延伸:

展示快乐屋墙饰

师小结: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一些快乐的事情,如果你的快乐也会给别人带来快乐,那么,你将会得到一颗快乐星放到快乐屋里,小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能够依据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创设情境激起幼儿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冲突

2、活动设计清晰,能按预设的活动环节展开教学活动,活动中各环节的过渡自然。

3、努力领悟《纲要》精神,在活动中,力争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积极的、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4、教师适时的提问、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讲述,在整个活动环节中,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5、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不足之处:

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不是很好,部分孩子不能说完整话;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干预的有些多,(即给予的命题有些多),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总之,通过活动的教学,既有成功的收获,也有不足。不过,我将不懈努力。让孩子们放飞快乐,尽情的回味着分享快乐的愉悦。通过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共享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友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品尝友情带来的快乐。

2、让学生明白友情需要呵护,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呵护友情。

教学重难点:

在游戏中感受友情的美好,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资料:

关于友情的歌曲、小游戏、ppt、学生搜集的关于友情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你们个问题:你们喜欢听歌曲吗?老师也喜欢听歌曲。那么,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吧!

1、教师播放《勾勾手,好朋友》,学生观看。会唱的同学一起跟着唱吧!(教师拍手带领学生感受音乐。)

2、问:刚才的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内容?(小时候,交朋友)对呀,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让你我变成了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好朋友这个话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共享友爱阳光。(师板书,生书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介绍好朋友

1、有好朋友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有一位朋友的请举手,有两位朋友的请举手,有三位以上的朋友的请举手。哇!同学们真喜欢交朋友。那谁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朋友?

2、老师觉得,好朋友一定对彼此了解得比较全面。所以,老师也列出了几点要求。请看大屏幕:1、外貌2、爱好3、你和他(她)的故事。请你结合这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学生介绍)

总结:大家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对朋友了解得很全面。刚才这几位同学介绍朋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开心、高兴、幸福)是啊,很开心!那大家觉得有情能带给大家什么?(快乐)

教师板书:快乐。

三、默契大考验

过渡语:为奖励大家,老师跟大家来做个小游戏。大家认识他是谁吗?(大头儿子)对,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动画形象—大头儿子。这是他的眼睛、鼻子、嘴巴。等会老师会把它们摘下来,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蒙上眼睛把它们贴回去。

1、第一位同学上台,老师给他蒙上眼睛,检查他是否看得见。在它看不见的情况下,让他贴回眼睛、鼻子和嘴巴。请另一位同学点评他贴得怎么样。(乱七八糟)

2、下面,老师请一对好朋友上台来。一位同学贴,另一位同学用语言指挥。再找同学评价这两位同学贴得如何。(整整齐齐)

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想说什么?(团结力量大)引导学生说出:友情能给我们帮助,完成一个人完不成的事情。

四、情景剧:争吵

过渡语:是啊,友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能给我们提供帮助。但是,友情也很脆弱。不信,请看!

1、学生上台表演情景剧:两位同学是好朋友。A高兴地告诉B,她在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B脸上很高兴,并且祝贺A。但是一转头就小声嘀咕“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当她们写作业时,A不小心碰了一下B,导致B的作业被弄脏了。B生气地问:“干嘛?”A笑着说“对不起”。B没有说话。过了一会,B故意碰了A一下,A生气地问:“你干什么?”B说:“我也不是故意的!”A生气地说:“下课等着!”B毫不服软地说:“等着就等着!”于是,她们分道扬镳。

2、问:同学们,谁能想办法帮她们解决?(先道歉)如果不是你的错,你会怎么做?(找件事情一起做,化解尴尬)

3、过渡语:如果时间可以倒流—

情景剧:A高兴地告诉B:“B,我今天书法比赛获得了一等奖。”B真诚地祝福。写作业时,A不小心碰了B一下,B没有计较。下课了,A约B出去玩,她们高兴地出去玩耍了。

4、:同学们,请为她们精彩的演出鼓掌吧!友情不好维护,一不小心,友情的花朵就会枯萎。请大家分组讨论,写一写你们维护友情的好办法吧。

5、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6、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点评。

五、友情故事会

过渡语: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都想跟你们交朋友了呢!这么的善解人意,这么的高尚,谁能不喜欢和你们交朋友呢!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友情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不已。请同学们上台讲一讲你知道的关于友情的小故事。

1、学生讲故事。

2、其他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说感想。

总结:友情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友情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温暖。我们虽然没有这样伟大的友情,但是我们的友情同样珍贵。

六、师生歌唱友情

1、播放学生的日常生活照片,配乐诵读:从一年级我们入校,我们之间的缘分就开始了。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我们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读书,一起游戏、玩耍。虽然有过小矛盾,但是我们记住的是我们的快乐。我们会继续成长,继续我们的友谊。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歌颂我们简单、纯洁的友谊!

2、师生共同诵读:

师:友情能够让我们开心

生:友情能让我们快乐

师:友情能让我们互相帮助

生:友情能让我们互相包容

师:友情是一首歌,越唱越嘹亮

生:友情是一杯酒,越品越甘甜

师:友情需要我们呵护

生:让我们共享友爱阳光

七:作业

过渡语:友情说简单很简单,但是说复杂又很复杂。因为友情太广博,我们说不完,道不尽。请接下来的时间里珍惜友情,让生活更加精彩!

课下,请同学们写几句最想和朋友说的话,然后叠成漂亮的样子送给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共享课件(篇3)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ADSL硬件共享上网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宽带接入技术》是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系统的介绍分析了接入网的特点、技术和相关知识。ADSL接入作为XDSL接入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宽带接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了解了ADSL的工作原理后,做ADSL宽带上网实验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ADSL。

2、教学目标

根据中专生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动手能力是重要培养目标之一。ADSL宽带接入是目前宽带接入技术中比较先进的一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能够正确配置ADSL以完成单机和多机共享上网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掌握软件形式共享路由之下,学习掌握硬件形式共享上网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和难点:TCP/IP设置,路由开启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运用

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ADSL的基础知识,学习了ADSL单机上网的配置和软件形式多机共享上网的设置。根据具体要求能独立完成网络的物理连接,拨号软件的安装,共享上网的相应配置。硬件共享上网中的ADSL MODEM完成了拨号和Nat功能,其连接模型和双网卡形式很接近。设置方法也很接近。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ADSL宽带上网,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⑴任务驱动法:在家庭或办公室中,ADSL宽带上网是目前流行的宽带上网方法,以具备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来完成共享上网即经济又方便,相比软件形式有很大的优点。在这节课的引入部分,就给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使用硬件共享形式来完成这个实验。实验完后总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个实验的一些注意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兴趣引入法:中专学生对实际动手比较感兴趣。ADSL是目前流行的宽带接入技术,很多同学家里也装了ADSL,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单机上网配置和多台计算机的共享上网配置。有很高的兴趣和急切掌握ADSL配置的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跳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⑶视觉图像法:硬件共享上网物理连接的连接模型讲解和参数的设置都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物理的连接方法和参数设置方法。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它们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进行投影,这样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2、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比其他学科要快得多,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将很难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将会不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本次课的内容,本次课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听”、“查”、“做”来完成教学计划。

三、媒体运用

信息技术学科有它的特殊性,本次课程中讲解到的网络连接图、TCP/IP参数设置等比较抽象,课程安排在机房,有投影仪和无线话筒,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为了形象具体说明连接模型和参数设置,制作了课件,在复习、导入和理论分析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实验时把网络图形进行投影,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媒体。

四、教学过程

本次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单机上网的设置和软件形式多机共享上网的设置,对ADSL宽带上网有了一定的掌握。这节课我采用了这样一个过程。

1.复习上次课的重点内容

简要复习上节课重点,指出实验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导入新课

分析软件形式多机共享上网的缺点。提出更经济、方便的多机共享上网的解决方法。

3.新知识学习

1)共享上网从技术角度分类

2)硬件共享上网原理分析(参考物理连接模型)

3)开启路由方式不同,接通网络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开启路由方法

4)请一位同学做这个实验,其他同学看的同时提出问题并评价

5)总结分析本次实验

6)课题引申:我们学习了单机和多机两种上网方式,在软件形式中,我们采用了SyGate这个软件,SyGate主要完成NAT功能。具备NAT功能的软件有很多,在Windows20xx Server中,有Internet连接共享和NAT这两个功能,通过这两个功能也可以完成共享上网,在Raspppoe拨号软件中也具有连接共享这个功能,所以通过这个软件就可以不安装Sygate。同学们自己可以练习一下,也可以到网上下载其他的共享上网软件,如WinGate等练习。

共享课件(篇4)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共享资源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初步掌握互联网知识后,对网络知识进行一项较深入的研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对网络,特别是局域网的架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学生掌所握局域网内部资源的建设、浏览、使用方法,让学生能根据学习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宽学生对“网络”的理解,为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今后信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位著名教师曾经说,在现代课堂中老师最需要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我一直思考在学习因特网初步知识后,教材为什么安排学生学习局域网“共享资源”?教者分析原因可能有以后几个方面:1.进一步拓宽学生对“网络”的理解(网络历史起源就是由局域网到广域网的转变)。 2.局域网在学生的身边也是到处可见。它的信息传输速率比较高,(广域网和专线则速率则慢得多)。

(二)学情分析

此次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初步掌互联网上知识(上网,下载图片、文字、网页、软件、音乐等等)。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局域网概念。

(2)学生学会在局域网络中找到共享资源的方法。

(3)学生掌握将自己的资源给大家分享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寻找教师在局域网络上预先存储的资源,学会浏览、使用共享资源。

(2)通过师生的合作学习掌握设置共享文件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享网络资源,体会分享的快乐和网络的便捷。

(2)通过设置共享文件夹,培养网络安全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创设情境(老师局域网上送大礼《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老师如何送,学生如何取),任务驱动,直观演示,合作探究法。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自身的实践、动手来学习新知。

三、说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探讨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四)课堂小结

具体阐述: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课件出示)一幅喜羊羊的图片,大家都认识这位朋友吗?你是如何认识他的?

生:这是我最喜爱的喜羊羊

生:我平时最爱看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

师:老师的女儿也和大家志同道合,也是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忠实粉丝。为此我们父女俩也从网络上下载了许多《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牛气冲天》、《喜羊羊与灰太狼-虎虎生威》、《喜羊羊与灰太狼-兔年顶呱呱》……总之内容非常丰富。说到这儿,我观察看了一下大家的'表情,你想拥有吗?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得这些宝贝呢?

生:老师我们可以从网络上下载。

生:也可以用U盘或移动硬盘直接到老师机上复制。

师:刚才老师说过老师电脑上《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内容丰常多,有5、6G,如果我要求教室里的每位同学的电脑在这节课的时间都能有这些宝贝,刚才的方法能做吗?

生:不能、网络直接下载容易收网速影响,速度比较慢;

生:可能不行,直接用U盘,一次只能让一、二位同学进行复制,全班分批进行复制可能来不及、而且还要走到老师电脑,非常不方便。

二、教学新课

师:老师也非常想大家一起共享这些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0课共享资源(出示课题)

(一)共享资源

1.认识局域网

学生阅读教材中“知识屋”

师:通常把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

简单分析学校机房局域网构成。

学生举例说明

2.共享资源的设置

师:老师电脑和学生电脑就是组成了一个局域网,那如何才能共享老师电脑上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如何设置呢?

A、阅读教材中“知识屋”;

B、同桌交流;

C、指名学生演示,其他学生注意观察;

(师:“允许网络用户更改我的文件”选与不选有什么不同?)

D、学生小结方法。

3、小练习:请先我的电脑D盘中建一个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文件夹,再设置共享。

老师浏览学生已经设置完成共享文件夹。(通极域教学系统演示,表扬已经完扬已经完成的同学,了解没有完成的有哪些困难?)

(二)浏览、使用共享资源

师:老师刚才已经都浏览到大家的共享文件夹,以后有什么好宝贝放在这个文件夹中,老师就能及时查找到。刚才老师在E盘建了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文件夹,设置了共享并把《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全部复制到这个文件夹中。

大家会寻宝到自己的机子上吗?

A、学生自学(课本和教学课件),尝试操作。

B、同桌交流方法。

C、学生通过极域教学系统演示。

演示打开网上邻居,在查看工作组计算机时引导其他学生观察计算机名,

让其他学生分析那一台电脑的老师的(“teacher”图标)。

找到所需资源,让学生通过复制粘贴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D、师生小结(未完任务的同学继续完成)

三、实践天地

师:老师电脑上还有一个文件夹里面有10幅电脑绘画作品,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两幅作品参加学校比赛,复制自已姓名的共享文件中,老师来看看哪些小评委在电脑绘画上是心心相通的?

学生练习,集体讲评。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有哪些收获?

五、说教学评价

结合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中喜欢的喜羊羊走进课堂,以全班学生拥有这些宝贝为主线索,我感受到了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他们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哪怕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也会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比如,这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自学,就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他们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整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共享课件(篇5)

一、活动班级:

小学三(3)班。

二、活动背景:

开学一个月了,一(5)班的代茹霏同学不幸得了重病,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团结意识,增强我们三(3)班的凝聚力,特地开展此次班会。

三、活动目的:

本次主题班会将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悟,使学生明白团结力量大,了解相互友爱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学习中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维护集体荣誉,每一位同学都争做一个遵纪守法、有责任感有集体意识的好学生。

四、活动准备:

1、提前安排主持人,设计活动步骤。

2、提前准备好做游戏时所需要的道具,同时确定好参与活动的同学。

3、布置好班级的桌椅的摆放。

五、班会形式:

参与游戏,讨论交流。

六、活动过程:

1、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人: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面对不相逢,大家有缘相聚在三(3)班这个大家庭,希望在这里能所有所成,希望在这里展示自己的风采,发挥自己的才能,正所谓“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使这火焰更高,现在我宣布三(3)班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2、活动:游戏“报纸上叠罗汉”(10分钟)

(1)活动开始,计时员开始计时。

(2)活动目的:通过游戏使同学们明白集体团结的'重要性。

(3)活动过程:在地上摆四张报纸,4个组各派5名同学出来参赛,首先,打开报纸,让5名同学站在上面,坚持1分钟,而且脚不能踏出报纸。

(4)第二轮,将报纸对折,5个同学仍要站在报纸上坚持1分钟,但脚绝对不能踏出报纸,脚踏出的组出局,被淘汰。

(5)第三轮,再将报纸第二次对折,5个同学要想尽一切办法一起站在小小的报纸上坚持1 分钟,依次类推,最有办法坚持到底的5个同学将会胜出。

3、活动小结:

主持人: 我们给他们的精彩表演最热烈的掌声。

学生1:团结 学生2: 学生3

主持人:对,就是团结,如果我们只想着自己,而不与他人合作,那么我们都知道这个队输定了,在一个集体里,每一个队员都是一样的重要,集体就像个大家庭,对待同学就要像对待家人一样。让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让代茹霏小妹妹早日康复,重返校园。下面我们开始捐款,为小妹妹献上爱心。

代茹霏,我们为你加油!

共享课件(篇6)

一年级《营造书香校园,共享美好阅读》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读书的作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好书,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3、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重点:

让学生知道读书的好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难点:

让学生知道读书的好处。教学活动 一:导入课题

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乐园吧!“营造书香校园,共享美好阅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进入活动

1、“书香校园”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求知进取拼搏,这儿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探索上进成功,这儿是我们成长的地方;这儿把我们育成新世纪的主人;这儿把我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2、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提出建立“班级图书角”;

要求:每人从家里带一本或多本课外书来学校。

3、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多读课外书?学生讨论 A:读书可以增长知识;B:读书可以陶冶情操;C: 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4、名人读书小故事 师:俗话说,才能来自勤奋!书也是许许多多名人的朋友,他们爱读书,会读书,是读书让他们成材,让他们取得非凡的成就,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名人,看看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吧。教师介绍《鲁迅嚼辣椒驱寒》和《凿壁偷光》的故事。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5、阅读美文,全班齐读。

三、主题总结;如果说“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如果一个人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他就会象断了翅膀的小鸟一样,飞不高,也飞不远。所以说,读书是一件好事,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知识,为我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因此,为了让我们比昨天更有智慧;比昨天更懂爱,更懂宽容;比昨天更珍惜今天生活的美好;为了我们心灵的成长,让我们都去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四、活动结束

师:让书成为我们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吧!

2023课件(汇编7篇)


作者透过深入的了解和细致的结合,为读者呈现出这篇“课件”。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教案课件,现在正是教师开始动笔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一份完美的教案课件不仅可以避免教师遗漏重要内容,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信我,这对你一定大有裨益!

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4.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3.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篇课文,题目叫做《》。(板书:13 )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威尼斯。(出示部分彩色幻灯片)。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座城市由118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18个小岛的是117条水道。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惟一的交通工具。

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小艇)。

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点呢?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布置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想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字词。出示写有6个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生字容易写错。

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要求:边听边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指名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

使学生知道,“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

4.根据以上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讲是什么样儿的。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段(第五、六自然段),讲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课件 篇2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

3、教师小结归类:

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学。

3、小组汇报。

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

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相关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

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

文坛:文艺界。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折节:屈服。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

无所谓:说不上。

眷恋:深切地留恋。

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3、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附:板书设计:

课件 篇3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规律办。

3、 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以前,我们也学过几篇,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1、 下面来学习另一则寓言《揠苗助长》,看它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板书课题,齐读。

3、 释题:理解助、长、揠。

4、 听故事。

(二)、 初步感知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 把字音读准,不要多字少字;

(2) 边读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 检查初读情况,认读生字。

3、 请四个同学分别朗读,其它同学思考三个问题,在书上划下有关词句。

(1) 那个人为什么帮助禾苗长高?

(2) 他是怎样帮助禾苗长高的?

(3) 帮助长高的结果怎样?

(三)、 学习课文: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2) 理解:巴望。

(3) 思考:为什么那个人觉得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4) 还有哪个词能看出他非常着急?

(5) 指导朗读,体会那个人着急、渴望的心情。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

(2) 理解:筋疲力尽。

(3) 指导朗读,体会他高兴的心情。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指名回答第三个问题。

(2) 禾苗为什么没和长高,反而都枯死了?

(3) 教师演示。

(四)、 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 指名学生表演,再现课文。

2、 揭示寓意:《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规律办,否则就要把事情弄糟。

3、 指名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揠苗助长的事。

4、 看板书,指导背诵。

四、板书:

揠苗助长

巴望长得快些--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都枯死了

课件 篇4

一、文本解读

掌声,我想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因为那是对一个人努力的回报,对成功的肯定,同时也更是支持和鼓励。适时的掌声,对人的心理而言,如同给电池充电,给汽车加油。带给人的感觉是满足、美好、得意和自信。而这样的让人产生自信,增强自尊的掌声,对一个未成年人更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版第五册《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饱含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故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课文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课文中的英子是个得过小儿麻痹症而腿脚落下残疾的孩子,但是她却学习生活在正常孩子的校园里。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作为正常人的我们无法真正明白残疾孩子的心理,只能用一些词语比如悲哀、惆怅、失落、脆弱等等,去极力想象、推测他们的心理。英子是个残疾学生,这是熟悉她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新来的老师却不知道,依然按照正常地顺序程序进行着课堂教学。于是或许很少出现,或者压根就没有出现的场面出现了: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残疾的孩子在不知情的老师的偶然失误里经受着折磨。是的,应该是折磨。同学注视的目光应该不亚于根根钢针刺痛孩子的心灵。但是即便如此还得接受刺痛。因为学生此时是弱势个体,老师的要求不可违背。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英子像变了个人一样,不再那么忧郁骤然间响起的掌声,热烈而持久。这掌声好似化作一团火,在英子的心中剧烈地燃烧起来,使英子有了莫明的动力。英子抬起头看到同学们脸上带着微笑,手不停地鼓着掌。顿时有一种亲切感,似乎已经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尊重。朗读完了,教室里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英子成赏。英子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这是在感谢同学们,感谢同学的掌声。从此,英子的生活变得乐趣无穷了。

几年后,英子来信: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是的,是掌声,改变了一个残疾孩子的一生。不要吝啬我们的喝彩和掌声,不要迟钝了我们的鼓励和肯定。世界需要这喝彩和掌声,孩子们需要这喝彩和掌声,逆境中的人需要这喝彩和掌声。

二、教学构思

1.有位作家说过,优秀的作品往往会有打动人心的亮点。高明的教者就要善于利用亮点生发开去,让学生去体会真谛。所谓点指一篇文章中最敏感、关键部位,可以是一个词或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本文的点就在于同学们的掌声。突破指以该点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本文采用一点突破法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感受亮点研讨亮点拓展亮点升华亮点构成完整严谨的教学链条,由亮点照亮教学全程。

2.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言简情浓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因此,张扬情感,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本文的教学追求目标,要让学生在主动地进行朗读、品悟、表达等诸多训练中,获得思想感情的熏陶、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扣住句子体悟感情,扣住感情升华知识。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的道理,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小朋友们,今天有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我们该用什么来欢迎他们呢?(生鼓掌)

2、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不过,方老师有点紧张,你们想用什么来鼓励我呢?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你们想通过掌声告诉老师什么呢?

师: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方老师已经不紧张了。瞧,多好的掌声呀!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掌声》。上课。

二、来信切入感受亮点

1、跟老师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师:掌声代表欢迎,饱含鼓励,还改变了英子的生活,鼓起了英子生活,勇气,所以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课件出示来信内容〉

2、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想想掌声在文中响起了几次?用线划下来。

三、研讨亮点感受变化

〈一〉让我们来看看第一次掌声吧。

1、好好读读,想想这是一次怎样的掌声?

2、师:小朋友们,英子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她只是刚刚站定,同学们为什么给她这么热烈的掌声呢?

〈二〉感受忧郁自卑的英子

1、让我们来看看以前的英子是怎样一个女孩?

2、你们理解得真好,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词、字眼中体会到的?

反馈A、默默地

B、早早地最后一个

3、师:看来,英子受伤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残疾,更是心理的。残疾的心理像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好好读读体会体会。

4、引:多么自卑的英子呀,难怪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时,她立刻低下了头。她不敢上台,一种莫名的害怕、恐惧、自卑占据了她整个心里,她是不是就这样不上台了呢?

(1)她是怎么上去的?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她在想些什么?

师:是呀,不知道该怎么办,拿不定主意,这就是犹豫。英子有太多的顾虑,太多的担心,但她又不能不上去,此时的英子内心充满着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三〉感受开朗自信的英子

1.师:这是英子第一次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走上讲台,这也是英子第一次战胜自己,从那以后,英子变了,变得怎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第四小节。

2、除了书上讲的,还有哪些变化?

师:我们为英子的变化而感到高兴,为英子能从自卑感中解脱出来而感到喜悦,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读读这小节。

四、再读来信拓展亮点

1、以前的英子忧郁自卑,现在的英子开朗自信,是掌声改变了她,让我们再来重温这次掌声吧!

(1)此时此刻,英子就在我们的课堂,我们能给以这样的掌声吗?

(2)你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师:是啊,是掌声让英子镇定了情绪,讲述了动人的故事;是掌声让英子微笑地走下讲台,微笑地面对以后的人生,难怪英子会说〈信〉

2、当掌声再次响起,英子感动不已,她向大家鞠了深深的一躬,这深深的一躬,饱含了英子深深的情谊。此时你就是英子,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师:英子被深深地感动了,千言万语都融进了她的信里〈信〉

五、激发想象升华亮点

1、掌声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掌声是什么?

2、〈课件〉教师配乐朗读:

掌声是钥匙,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

掌声是小鸟,啄走了我的自卑,

掌声是大草原,让我们敞开心扉!

师:掌声还会是什么?相信小朋友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赶紧拿出练习纸写下来。

掌声是(),。

师:让我们把这诗般的语言,把心中的祝福,送给你的好朋友,听课老师,还可以贴在黑板上,送给所有的人。

3、小结: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很棒,让我们为自己的出色表现鼓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听课老师。掌声是钥匙,是春雨,是小鸟,是让我们敞开心扉的大草原,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

课件 篇5

教材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提示:明确了本次写作的对象和内容。回忆旧知,引导学生发现藏在语文书中的故事。第二部分是习作要求:通过阅读找出语文书中的故事,进行筛选与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或者写写读完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第三部分是照片

一,呈现了课本的封面插图,以及两篇课文的文字与插图。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素材。

二、学情分析:

课前要提前一周的时间,引导他们翻阅语文书,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提醒他们,选取的故事不受局限,可以是成语故事,诗歌创作的背景故事,小说章节的前后情节故事、神话故事、插图故事等。

三、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进行相关的补充阅读和链接。鼓励学生从文章中读出文章,从故事中读出故事,从而达到拓宽阅读面,加大阅读量的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或进行合理的加工,或进行适当的概括,或发表自己的感想。

四、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或进行合理的加工,或进行适当的概括,或发表自己的感想。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进行相关的补充阅读和链接。

2.鼓励学生从文章中读出文章,从故事中读出故事,从而达到拓宽阅读面,加大阅读量的教学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点拨、创设情境、品析词句来理解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品析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情境教学法: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以情激发爱,以情打动人。

2、点拨法: 生命的话题有点厚重,学生通过读文,虽然也能读出自己的体会,但是,游离于文本,脱离体验的体会只能是口号似的。所以,教学本课,必须通过教师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点拨促悟。

(二)学法:

1、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2、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本,梳理脉络。

课始,引导学生快速读文并回忆课文写了哪三个事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板书:飞蛾求生 缝中瓜苗 静听心跳 )

【 设计意图:回顾文本,梳理课文脉络, 符合学生整体感知的阅读心理 。】

(二)赏析词句,感悟内涵。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这三个事例引发了作者关于“生命”的哪些思考?找出相关句子。

2、交流读书的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

句子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点拨方法:

(1)比较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感受“鼓动双翅”和“极力鼓动双翅”有什么不同。

(2)换位体验:假如你就是那只握在别人手中的飞蛾,你会想什么?

(3)范读——感情读。

(板书:敬畏)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体验方式,引导学生从文悟情,用激情洋溢的范读,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句子2: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点拨方法:

(1)联系香瓜子生长的环境,体会作者一连使用两个“竟”字的作用。

(2)换位体验:假如你就是那颗掉进砖缝的香瓜子,你会想什么?假如生命只有几天,你是否还会出去迎接光明,茁壮成长呢?

(3)情感朗读,回归课题。(板书:赞美 )

句子3: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点拨方法:

(1)亲身体验——摸。

(2)直观感受——听。

(3)联系生活说说怎样是“好好使用”生命?

(4)激情朗读,读出对生命的珍爱。(板书:珍爱)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讨论、感悟:“生命因为什么而美丽”。

1、杏林子全身瘫痪,行动不便,你觉得杏林子的生命美丽吗?

2、交流搜集的名言,感受他们动人的生命故事, 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板书:有限的生命 无限的价值)

3、播放《命运交响曲》,回读全文,并试背课文。

【设计意图:音乐是流动的语言,用贝多芬的音乐,更能起到渲染的作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赞美和珍爱。】

(四)阅读推荐、课外延伸:

书籍:

1、张晓峰的《敬畏生命》

2、毕淑敏的《我很重要》

3、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5、海伦 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乐曲:

1、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英雄》《田园》

2、华彦钧(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 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习惯,特别是几首乐曲的推荐,打破了学科界限,让学生在多学科的综合熏陶下,感悟生命。】

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盛夏乡村的美景及孩子们快乐、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乡村盛夏的“美”和孩子们的“乐”。

难点:读准文中多音字和儿化音;体会作者的写法并应用于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麦哨实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乡下人家》的生活令人向往,《牧场之国》的美景使人着迷,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富有情趣。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田园看看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24*麦哨,齐读

问:读完课题你想说什么?(麦哨是什么)

出示麦哨,吹麦哨。文中是怎么形容麦哨声的?(呜卟,呜卟呜??) 过渡:这悦耳的麦哨声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呢?读完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题上面的导语,说说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谁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乡村哪些地方的美景?孩子们有哪些活动?在自己的书上圈圈画画,然后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并说感受

过渡:你能用精彩的朗读把大家带进这个美丽的乡村,让我们跟这些可爱的.孩子一起去玩玩吗?

三、品读课文,感受乡村盛夏的美和孩子们的快乐。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为什么喜欢?请写出批注。

2、交流、美读(以评促读)、感悟写法

a.交流“美”

(1)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2)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大屏出示相应图片

(3)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势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

b.交流“乐”

(1)吹麦哨 “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2)土坡翻跟头、竖蜻蜓、摔跤

发散思维:你最想在这个天然运动场干什么?

(3)想象采集茅茅针有什么乐趣?

(4)孩子们的这些活动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欢快)赛读

c.看板书回顾孩子们的活动,说说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3、体会麦哨的含义

发散思维:那欢快、柔美的麦哨还会在哪响起来?是呀,盛夏的乡村如此美丽、和谐,孩子们走到哪儿就会把快乐带到哪儿。让我们一起再次吹响这象征着快乐、和谐的麦哨声吧!

四、拓展:总结写法

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作者用了哪些写法?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2.按照本组课文的读书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3、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玩玩,用相机拍下让你心动的美景和你快乐的身影。

板书设计:

美乐

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12个生字。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前教师可以找来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2、激情导入:你一定和小动物亲近过,玩耍时过,你一定也感受过和小动物在一起时的幸福和快乐。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也特别渴望和小动物亲近亲近,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提示课题:《尖尖的草帽》

二、听读感知:

教师配合动画课件复述课文。这样设计是因为这篇文章整体是围绕孩子的心里活动展开的,没有对话,段落很多,句式很长,所以教师如能结合课件声情并茂的复述 课文,像讲故事一样,以美的视听激活文字,使师生共同沉浸于故事里,小朋友美好的想法和感受中,激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有助于学 生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三、初读感悟,读中识字

1、在激起了孩子阅读欲望后,顺势引导学生借助拼音逐字逐句地尝试着朗读课文,在试读的过程中识字,正音,并把生字画出来,反复认读,把不懂的句子画下 来,多读几遍。最后标出自然段。(这一步是留给学生自己锻炼,学习的机会,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交流学习情况:

(1)指出读课文(引导学生互评、正音)

(2)识字,认读(逐步缩小语言环境,把句式长的句子去掉拼音,单独拿出来认读,把生字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再逐步读词、读字,解决字音问题)。

(3)再读课文,这次要让学生充分读,读充分,力求读的通畅,同桌两人还可以互相合作,练习朗读。在反复的读中感悟语文。

四、细读体悟

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情课文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发现小蜻蜓的?在哪儿发现的?”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这部分有一重点句:“ 它的翅膀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这里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你见过小蜻蜓吗?在哪儿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从而理解句义。“那看到这么可爱的 小蜻蜓,你有什么想法?”展开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引发学生的回忆,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在这时候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师生相融。然 后接着引导“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体会着等等,并把你从中体会到的,感受到的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这时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互听互读,互相交流, 互相启发,在小组交流中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文中“我”心理的几次变化,从一开始第一次猜想,满怀希望,很有信心到希望落空,但仅仅一刹那,很短的时间,心中 的希望又一次点燃了,又一次充满期待。就是这样一个情感的变化过程,非常细腻。

在全班交流感悟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去谈。

例:“我在草帽下笑着,我等待着经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引导学生想象“我为什么要微笑”,“我在等待时会想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继续发挥学生的想象,学 生可能会想到:“小蜻蜓,你飞过来吧,和我玩吧,我们一起做游戏。”“别害怕,我不会伤寒你,我很喜欢你,我们可以做朋友”等等,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结 合学生生活:“你有没有象这样的等待过,你当时是什么心情?”联系学生的生活再去体验,体会着去读,通过自由读, 读,齐读,在读中感悟,教师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此时此刻,你们想不想和小蜻蜓亲近亲近,那我们把它叫下来吧!让它飞下来,和我们玩一玩。”此刻的学生 已经完全融入其中,带着此时的感受配上优美的音乐,再去读文。情因感而生,这种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一步步由浅入深的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心与文中的“ 我”越来越贴近,直至完全相融,此刻的学生已经不是在读,而是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去表达,最大程度的感受读书的快乐享受语文的快乐。

五、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1、这个小朋友有这么多美好的想法,你从中有什么感受?

2、你有没有类似于像文中的小朋友这样的想法或经历?你是怎样和小动物亲近的?

这一环节,又一次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加强体验,使认识得到升华。

六、识字教学:

本课有6个生字:尖、以、着、帕、要、把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力求引导学生自己识字。

七、作业:

1、讲一个你和动物的趣事。(引向生活,把语文打开。)

2、展阅读:童年书架里的相关文章。(从主题上继续升华,通过扩展文进一步巩固生字)。

3、字练习:习字册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83169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法语老师工作总结锦集
下一篇 : 关于失败的伤感文案2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