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范文的重要性,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你对写范文有多少经验呢?编辑精心收集了关于“村党支部三年工作总结”的相关信息,建议您将本页加入收藏,方便随时阅读!

村党支部三年工作总结 篇1

信息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途径,也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今年以来,团县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办信息,信息工作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一、2017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11月14日,共报送信息简报70篇,向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办投稿5篇,向团市委发送每周团讯共计33条,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我的盐边·我的团”编发宣传信息共262条,日常推送条文每月阅读达6728次,每月转发达60余次,政务快车平台每周更新2-3条。

二、主要工作做法

1、围绕工作重点,捕捉亮点信息。工作中的亮点最能体现地方工作特色,抓好亮点往往会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2017年我们主要为各中小学开展思想宣传教育工作、为盐边县青年群体搭建一系列平台,通过各种平台鼓励青年积极创业积极参与到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如在中小学开展“喜迎十九大之我想对习爷爷说句心里话”、“法律进校园”等教育活动及时收编了各团体反馈情况并以简讯的形式发布。

2、贴近工作实际,摸清实情。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团县委要求乡(镇)、村(社)保持与上级一致的思想精神,将各级团组织关于“一学一做”开展的各项工作要及时上报,加强各级团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捕捉信息及时上报,让政府信息的时效性得到保证。

3、政务信息规范化。团县委一直以来都以高标准要求政务信息的报送、存档等相关工作,团县委在与各级基层团组织的会议上明确要求发布政务信息务必将信息质量作为首位,按照“快、新、准、深、精”要求,着力改进政务信息质量,内容上要反映工作特色、亮点,切忌“假”“空”“全”的政务信息出现,用高度规范的政务信息要求来改进信息工作质量,促进我县政务信息质量迅速提升。

2017年,团县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信息质量上,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豆腐块的文章多,泛泛而谈多,调研性信息少,内容较杂,信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不平衡,极少数地方和部门几乎没有向县里报送过信息。

三、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信息意识,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焦点、议论的热点,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准确和有针对性地向上反馈信息。

1、把信息工作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基层反映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组织专题调研工作。

2、进一步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工作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信息工作的水平。

3、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努力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深度、有建议的高质量信息。

村党支部三年工作总结 篇2

今年以来,XX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三看四态促转型”的战斗目标,抢抓城市拥江发展机遇,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西复线征迁、江南新城建设等工作中克难攻坚、破浪前行。1—10月,全镇实现财政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全年任务的113.4%。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89.85亿元,同比增长39.7%,完成全年任务的107.6%;实现固定资产投入3.62亿元,其中工业性投资3.4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1.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33.2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9.2%;实现新产品产值58.9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9.4%。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7年工作总结

1.借力试点,全面激发基层基础活力。一是应战试点,精准培育。提前一年谋划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为从容应对、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并借势完成第一届村妇联选举试点工作。经过换届,集中调整8名村书记、9名村主任,33名同志新进入村两委班子,有效破解村级结构老化难题。同时,为加强新一届村干部管理,镇党委建立三级育人机制,由镇党委书记负责村主职干部的教育管理,镇联村领导负责指导村级事务规范化运行,镇业务骨干负责培训村干部的具体业务,帮助村干部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二是创新机制,打造样本。积极利用换届契机,探索更科学的基层治理体系。以XX村为试点,按自然村划分网格支部,深入推进“两网合一”,有力推动了各自然村工作,其中望仙自然村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协商民主模式,迎接了省第三期村书记示范班的150余名村书记前来参观。三是强化巡察,树风正纪。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党风廉政教育,深入开展基层党风廉政巡察工作,积极加强问题整改。目前,巡察发现的129个问题、8条问题线索,已整改118个、处置3条。同时,加强自办案件、交办案件的办理,共13件案件,已办结12件。

2.聚焦重点,稳步打赢三大攻坚硬仗。一是苦战二绕。克服新任村干部征迁经验不足、征迁体量大的劣势,以顽强的韧劲经历一场征迁“加时赛”,最终完成1127穴坟墓迁移、18家企事业单位签约、220户农户的签约和拆除任务。面对征地、苗木签约瓶颈,镇党委在刚结束亭山区块搬迁的疲劳状态下,果断组织40余人的攻坚队,在1个星期内完成签约。二是助战秦望。面对秦望区块XX籍搬迁户较多的情况,从初评开始就派出镇村干部入户做工作。签约阶段,组成“尖刀班”跨江助战,不分昼夜在秦望指挥部开展工作,千方百计挖掘搬迁户社会关系,千方百计做通搬迁户思想工作,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17户XX籍搬迁户的签约工作。三是决战江南。自8月开始,举全镇之力攻坚杭黄铁路站场综合体区块房屋搬迁工作,全体镇村干部以“跑断腿”的作风打赢了一场有温度的战斗,实现了集中签约日当天签约率超90%、签约期限内圆满“清零”目标,且整个搬迁过程平稳有序,无一起重大信访、无一起群体性事件,真正实现和谐搬迁。

3.紧盯难点,积极推进城乡环境整治。一是强化新政执行。切实加强建房管理,特别是杭千以北区域建房管控方案出台后,果断实行力量再调配,联合XX执法中队、国土所、拆房队6名队员,配备车辆3台,每日进行巡查,净化了建房环境,推动了三改一拆。截止目前,已完成拆违14.06万平方米,完成任务的78.1%,拆后利用6.5万平方米,利用率为83.4%,完成旧厂房改造2万平方米。二是统筹城镇整治。坚持在江南新城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经多次修改,完成了《XX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梳理整治项目18个。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已拆除可视烟囱28支、美化8支、整治1支,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在中央环保组在富督查期间,及时受理、快速处置反馈问题,6件案件都在规定时间内处置完毕。三是建设美丽乡村。深化村干部“擂台比武”行动,全面开展“清洁城乡 美丽庭院”大比武行动,通过镇镇比武、村村比武、分块比武,党员、妇女同胞的主动性进一步凸显。积极参加全区“美丽乡村”擂台赛,在第二期剿灭劣Ⅴ水擂台赛中,稠溪村入围八强。

4.关注热点,竭力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一是关注产业。随着江南新城建设,门窗产业的发展是XX人民的关心热点。因此,我们积极为门窗产业谋出路,依托“城乡组团竞赛”机制,区政协陆主席多次调研门窗产业,并组团赴上海开展“走亲招商”。同时,积极推动项目见效,华博消防设备、天翰门业主体厂房建设、泉丽包装等3个重点投资产业项目已全部完成设备调试,进行试生产。二是关注民生。坚持政府兜底功能,从实开展低保困难年审工作,目前全镇共有低保户552户、困难户166户。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事业,积极推进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实现15个行政村的照料中心全覆盖,并通过自建食堂和协议送餐服务完善照料中心功能。积极开展“治危拆违”攻坚行动,共计排查C级危房989间、D级危房431间,采取“腾空一批、加固一批、拆除一批”的举措,及时消除危旧房安全隐患。加快XX二小综合教学楼工程进度,利用觃口村村委办公楼开设幼儿园,着力破解因西复线工程出现的上学难题。三是关注平安。围绕“护航十九大”、第四届互联网大会等重大要事,切实加强重点人、事、物的管控,妥善及时处置大同造纸厂欠薪等应急事件,消化信访积案8个。同时,深入开展4次集中大排查,调解矛盾纠纷310起,调处成功304起,调处成功率达98%,确保了社会环境的绝对平安。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XX镇将立足本镇实际,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紧抓江南新城建设历史性机遇,以“强队伍、推重点、改环境、促发展、保稳定、”为工作主线,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1.以学习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坚决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贯穿全年工作始终,抓好推进江南新城建设的五支铁军队伍。一是严抓村干部队伍,以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村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自觉,着力破解政治思想站位不高、执行政策不坚决、格局视野不开阔等问题。二是狠抓党员队伍,以党员固定主题党日为载体,重点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着力破解党员在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先锋带头作用不明显问题。三是实抓企业家队伍,积极利用XX商会等平台,向企业家灌输江南新城建设大形势,切实提升企业家队伍的政治意识和转型意识,当好产业转型排头兵。四是力抓机关干部队伍,以征地拆迁等重大项目为载体,继续深化老乡镇与年轻干部捆绑的“传帮带”机制,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锻造一支老、中、青有序结合的干部队伍。五是紧抓“四个平台”队伍,切实强化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驻乡镇基层站所人员的作用,让执法、环保、国土等执法权限在乡镇有效落地与延伸,让乡镇工作更具主动性。

2.以江南新城建设为契机,持续转变城乡形态。坚持把推进江南新城建设作为全年工作新引擎,围绕大拆大建,同步做好“拆”、“建”、“引”三篇文章。一是稳步拆迁,在江管委统一部署下,对照第二阶段(至2018年年底)目标,扎实进行情况摸底,深入研究搬迁政策,科学安排搬迁进度,适时启动房屋搬迁工作。二是合理建设,随着集镇空间的腾出,要进一步研究集镇规划与产业布局,重点抓住杭黄站前广场综合体和XX溪沿岸两大区块,优化布置产业业态。三是积极招引,充分利用杭黄站前广场综合体优势和江管委招商平台,积极向外推介江南新城建设的前景,着力引进一批高端产业,推动产业转型。此外,要在造纸企业整体腾空的大形势下,进一步挖掘现有产业潜力,渡过产业转型阵痛期。

3.以创建稳定环境为保障,全力打牢发展基础。高度重视大拆大建形势下的稳定问题,竭力为发展提供所需的稳定环境。一是社会面稳定,依托“四个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摸清重点人、事、物,特别是要关注牢征地拆迁中引起的信访矛盾,进行跟踪、排查、化解,确保社会稳定。二是企业管理稳定,要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加强宣传与监管,针对关停、腾退企业,要时刻关注企业资金链问题、企业员工工资问题以及企业职工情绪问题,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三是集镇秩序稳定,随着江南搬迁范围的扩大,一方面要严管集镇建房乱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搬迁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集镇出租房监管,当前,不仅是XX,春江、灵桥的村民也都来XX集镇租房居住,出租房数量不断增多,需强化地毯式管理。

4.以新农村建设为根本,努力实现乡村振兴。高度重视二绕通车后对XX里片村的带动效应,设法为发展“二绕经济”蓄力。一是建设美丽乡村。要高标准打造因二绕征迁而新建的农居点,为发展民宿经济打下基础。如稠溪村,利用二绕互通的区位优势,正筹建杭派民居。二是发展美丽经济。要设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里片区域有很多闲置厂房,土地性质就是工业用地。因此,要设法利用这一优势,引进新产业入驻乡村,盘活闲置资源,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致富。三是打造美丽环境。深入开展“清洁乡村”大比武活动,深化“擂台比武”长效机制,全面清除卫生脏乱差死角,确保不反弹,打造一批富有当地特色的亮点,促进城乡环境有质的提升。

三、意见建议

1.建议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当前,镇村两级任务很重,特别在征迁工作中,镇村干部回家晚、无休息天已成常态,压力很大。因此,希望能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更多关爱。

2.建议对民生产业留有一定空间。就XX而言,门窗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且部分从事防火门的企业是比较优质的。因此,在江南区块的产业布局上,希望对民生产业、优质小微企业给予一定考虑。

3.建议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力度。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到农村进行投资、创业。政府对一些好项目,要加强土地等要素保障,增强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的吸引力,从而带动美丽经济。

村党支部三年工作总结 篇3

一、2017年农业工作总结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农业工作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十三五”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积极应对挑战,全力推进各项农业工作,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

1.农业经济总体平稳。1-3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44亿元(可比价),同比增2.7%,超过泰州市要求(2.5%)。小麦单产372.7公斤,同比增17.7公斤,接近五年平均亩产(384.7公斤);水稻亩产预计621公斤,同比增加25.4公斤,比五年平均亩产(612.8公斤)增8.2公斤。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0.9万亩,总产将超过26万吨,同比增14%以上。全年生猪饲养量66万头,家禽饲养量260万只,分别同比增3.4%、1.6%。水产养殖面积2.39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1万吨,同比增7.7%。

2.结构调整初现成效。编制《农业结构调整产业指导清单》,推动30个农业结构调整整体推进村建设,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以上,粮经比调减13.4%,超过目标(10%)的要求,建成14个结构调整整体推进村。粮食上,建成9个水稻绿色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和1个省A级高产创建示范片。推广优质食味稻米品种22.26万亩,占全市水稻总面积72.9%(目标70%)。建成马桥祖师、季市花家、生祠老港等百亩以上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1个,稻田综合种养总面积4217亩。园艺业上,万亩永久性蔬菜基地通过省农委组织的第三方验收。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1万亩,新建横河、宁泰、思江、聚德等高效规模设施园艺基地15个。成功引进芡实、树葡萄、红心猕猴桃、鹅耳枥等特色新品种10个以上,新建设施韭菜、芡实、水生蔬菜等千亩园艺项目基地4个。畜牧业上,生猪中大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4.8%,蛋禽、肉禽、奶牛、肉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3.7%、90.5%、100%、61.4%。林枫生猪、健杰山羊、兴嘉畜牧等3个养殖场创成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水产业上,深入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推广长春鳊、鲈鱼、鳜鱼、青虾等特色品种,组织实施河蟹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520亩,新增微孔增氧设施2000亩。

3.招商选资成果丰硕。进一步充实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量,明确职能科室,配备4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助服务全市农业项目招引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作督查,建立健全月度报告、季度核查、半年评估、全年考核的工作评价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地农业项目招引建设相关动态。编制《XX现代农业投资指南》,为各地对外开展项目招引提供必要的支撑。举办XX(南京)现代农业项目投资推介会,推介生祠苑艺小镇、孤山智慧生态农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等8个重点项目,现场签订农业投资合作项目11个,签约总金额3.6亿元。全年实际利用“三资”总额18.5亿元(目标18亿元),新开工永硕新能源科技渔光互补、郭璞生态园乡村旅游、中也公司休闲生态园等规模以上农业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21.8亿元,本年度实现投资9.7亿元。

4.产业融合取得进展。一是推进互联网农业建设。建成生祠鲲鹏自动化蛋鸡养殖、西来普福水产养殖自动增氧、马桥润丰水肥一体化等智能农业项目7个,物联网应用总面积800亩。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160个村级益农信息社正在加紧建设中。二是推进创意休闲农业建设。起草《关于加快推进创意休闲农业建设的意见》,新建创意休闲农业点9个,分别申报江苏省和泰州市休闲农业示范村1个、3个,大美徐周休闲养生创意主题农园获批省级主题创意农园。举办西来桃花节、马桥草莓节、东兴梨花节、生祠荷花节等农业节庆活动5次。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平台建设。49项新江平线现代农业集聚带年度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生祠七彩利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西区)、季市红枫林休闲农业园区等3个园区通过泰州市验收,生祠省级园区通过省考核。

5.农业生态持续改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上,市级以上农产品监测抽检合格率实现100%;新申报泰州市农业地方标准2个, 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示范单位;新认证“三品”45个(目标22个),种植业、渔业“三品”占比分别达52.8%、90.8%。与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夏季秸秆还田率达到97%,秋季秸秆还田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在林业绿化上,全市成片造林5500亩(目标3000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2万亩(目标1.2万亩)。在畜禽粪污治理上,治理限(适)养区养殖场2018家、关停拆除禁养区养殖场295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治理省定非禁养区规模场49家,超过年度目标要求。在投入品控减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占比达90.2%,农药使用总量同比减少11.2%。

6.农业发展基石不断夯实。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各类新型农机具350台(目标300台),建设5亩以上连片育秧秧池面积2140.27亩(目标2000亩),水稻机插秧占比达到91.2%。申报粮食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4个、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个。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1.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培育科技示范户820户,分别培训种养殖大户和农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年新增新型职业农民4800人。四是农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双挂双服务”挂钩联系活动,推广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XX农委”微信公众号,具有XX特色的为农服务品牌进一步彰显。

二、2018年度工作计划

2018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的创新思路,以优化供给、转型升级、促进增收为目标,走创新、绿色、融合道路,着力做大新产业、打造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实现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民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加快转型,为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2018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农业增加值(可比价)增幅达3%;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总产达到近五年平均水平;菜、肉、蛋、水等供应充足,产品结构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二是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新增高效农业2万亩,粮经比缩减10%;结构调整整体推进村、现代农业园区、新江平线集聚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农业发展质态不断优化。农业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互联网农业、创意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比较效益进一步提升。四是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进一步改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途径进一步拓展,农业投入品使用强度进一步下降,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重点做到四个“着力”,实现四个“新”。

(一)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供给新体系。顺应市场需求,优化生产、产业、经营体系,扩大适销对路农产品生产,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

1.调整农业品种结构,优化农业生产体系。在种植业方面,稳定粮食产能,推广节本降耗、绿色增效技术,推进绿色高产增效创建,确保优质食味稻米和专用小麦种植比重分别达到75%、80%。推广名、优、新、奇、特蔬菜、水果、花卉、苗木品种,引导发展应时鲜果、精细蔬菜、高档花卉、名贵苗木等特色产品,力争建成2-3个千亩以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规模设施基地和标准园建设,力争建成规模设施园艺基地12个以上,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到18%,创建江苏省园艺作物标准园2个。在养殖业方面,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严格落实疫病监测和防控措施,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种养循环、自动饲养等养殖模式,稳定生猪、家禽生产,提高牛羊肉和优质奶生产能力,推行适度规模化生产,力争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6%,建成2个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1个部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壮大特种水产,加快发展特色渔业、精品渔业、智能渔业,特种水产养殖比重提高到75%以上。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围绕构建X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优质粮食、高效绿色蔬菜、应时鲜果、花卉苗木、工厂化食用菌、特色生态畜禽养殖、特色水产业、复合种养、循环农业、休闲创意农业,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一是提升主导产业。切实加强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基础设施好、技术能力强、规模集中连片,集生产、收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的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园和家庭农场集群。二是做大复合产业。因地制宜推广多种形式的稻田种养结合模式,利用林地发展林下养殖、间套复种等立体种养模式,推广粮经(菜)轮作、特粮特经多元多熟等复合经营模式,营造农业多元复合经营新局面,力争复合经营面积达到1万亩,其中稻田综合种养规模超过5000亩。三是做强特色产业。切实做大香沙芋产业,做强芦笋、水生蔬菜(芡实)、河蟹、彩叶苗木、桃梨等特色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打造XX农业新名片。

3.调整农业服务结构,优化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着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实现服务的规模化,来解决“田怎么种”“结构怎么调”的问题。一是发展多元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统一规划,科学布点农机库、烘干、仓储、农业配套用房等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农资、育秧、植保、收储、烘干、销售等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农技员、农机手、种田大户、农资经营户等领办创办多元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包装销售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重点扶持一批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推广全程承包防治服务模式,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二是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形式,开展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代耕代种代储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对基层农技推广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指导和服务,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支持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三是建设镇村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学习借鉴推广“桥头模式”,以村为单位或5000亩为一单元,创建镇村为农服务综合体,组建家庭农场服务联盟,集中提供农技、气象、信息、培训等公益性服务,以及农机、育秧、植保、农资配供等市场化服务。加强益农信息社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内涵,增强可持续运营能力,将益农信息社建成“互联网+”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为“三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着力推进农业跨界融合发展,培育农业新业态。发挥农村资源优势,着眼农业全产业链收益,着眼全社会生产要素整合,着重推进跨界融合平台建设,做好“四个+”,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

1.做好“旅游+”,加快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借力全域旅游发展的东风,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园区打造等工作,在农业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田园综合体培育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农业和旅游业两者相互交融、互为促进、齐头并进的良性发展新局面,全年新增创意休闲农业规模项目10个以上。一是丰富创意农业产品。培育新奇特农产品,改变农产品形状、色彩、口味,让农产品由“土”变“洋”。开发农业休闲产品,增加休闲体验、农业疗养、农业科普等功能,实现农旅结合、农卫结合、农教结合。二是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提升农事节庆活动内涵,指导乡镇做强西来“桃花节”、生祠“荷花节”、东兴“梨花节”、马桥“草莓节”、“岳文化节”等特色品牌,提高活动的创意水平。三是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全年力争创建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各1个,建成泰州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2个、泰州市创意休闲农业示范点8个,积极争创全国创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是提高服务接待能力。重点扶持生祠苑艺小镇、大美徐周创意休闲农园、青宁芦笋主题基地、紫藤彩色植物观光园等休闲农业示范点,改善观光道路、河道、供水设施、标识标牌和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接待能力。

2.做好“品牌+”,加快发展生态品牌农业。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培育、品牌打造、品牌营销工作力度,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改变“带泥带皮”、“没名没姓”农产品传统形象,提高品牌农产品比例。一是抓好“三品一标”申报认证。提升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在保障“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的基础上,着力提升认证档次,力争新认定“三品一标”20个以上,其中绿色食品5个以上,种植业 “三品”认证比重达到55%。二是建立品牌培育推广体系。将品牌培育工作作为农业重点工作来抓,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考核,明确工作机构和人员,构建农业品牌目录制度,组建区域公共品牌培育推广工作班子,完善从产地环境到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标识、储存、运输等一整套标准体系规范,扶持规模农产品企业或行业协会建立品牌营销团队,形成上下联动、齐力共抓品牌培育的工作体系。三是开展品牌创建和宣传。加大创建力度,积极参与各项创建活动,力争创成江苏名牌产品、江苏著名商标各1个;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举办较大规模的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或组织参加全国性品牌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品牌培育工作的舆论氛围。

3.做好“互联网+”,加快发展信息网络农业。“互联网+”是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最活跃、最具潜力的要素,在信息化时代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统筹推进线上线下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一是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向农业园区、集聚带以及规模种养基地集聚,促进物联网技术产品向全行业全产业链普及应用,新建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12个以上,创建江苏省智能农业示范单位1家、泰州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3个。二是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年培训农产品电商人才130人,建成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单位、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各2个,农产品网上营销额增长20%以上。三是推行农业管理网络化。积极应对农业发展新形势,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和“XX农委”微信公众号等电子政务平台作用,建立具有XX特点的“互联网+为农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智慧动监“一体两翼”三大系统建设,提升动监管理信息化水平。

4.做到“园区+”,积极培育跨界融合新平台。将现代农业园区、新江平线集聚带、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作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是推动园区转型。充分挖掘园区农业现代化先导地位优势,从培育全产业链的角度,着眼前延后伸,深化三产融合,以现有“1+10”园区为基础,补齐关键环节,着力建设粮食、蔬菜、水产等特色各异的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借助特色小镇建设“东风”,全力助推生祠省级园区转型,完善公共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科技展示中心等公共性服务设施,筹划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智慧农业园区完善详规,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力争一年破题、两年出形象。加大园区扶持考核力度,促动各镇转变观念,切实解决重创轻建问题,强力拓展园区功能,焕发园区发展新活力。二是推动集聚带建设。持续提升集聚带基础设施水平,全面完成全线“回路”建设任务,形成不同时长的集聚带参观线路。以培育21个整体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村为重点,加快推进区域内农业结构调整,统筹招引种养、加工和流通项目,细心论证,全程服务,确保招引一个、建成一个、达效一个,形成各区域产业特色。三是助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配合发改部门,积极做好加工集中区论证工作,完成规划设计和选址,全面启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

(三)着力做优农业生态,增添农村新绿色。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求。时刻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以对群众负责、对事业负责的高度,从生产、监管两端发力,严防、严管、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切实保障质量安全,力争创成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一是强化生产标准化。健全完善种类齐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2项以上。开展园艺标准园、畜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加强产地环境质量控制,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档案,推进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二是强化农产品全程监管和责任追溯。继续开展质量追溯试点。加强风险监测,针对重点环节和重点时节,持续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实施精准监管和分类监督,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档案。加强农产品检测工作规范管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进一步明确乡镇监管职责,强化监管体系建设,推动日常检查、产品检测、宣传培训、标准化推广等工作规范化。三是加大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在重点时段、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开展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专项整治,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确保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

2.做好绿化美化文章。转变传统绿化观念,以“三化”为抓手,积极实施绿色通道、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大力推广彩色、珍贵、高效树种,稳步推进林地更新改造和森林抚育,实现全市造林绿化结构均衡发展。新增成片造林20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重抓绿化管护,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专人负责,做到缺株断带及时补足,病虫害及早防治,垃圾、杂草定时清理,力争栽一棵树活一棵树,栽一片林成一片林。积极防控美国白蛾等检疫害虫,严厉打击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3.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重加强废弃物利用模式创新,搞好社会化服务,持续提高资源化利用率。一是做好非禁养区规模场畜禽粪污治理。进一步细化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任务,年内治理10家非禁养区规模场,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二是建立完善粪污治理长效机制。在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的基础上,建立粪污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扶持12个左右专业化服务组织,采取粪污统一收集并加以利用的方式,实现消纳畜禽粪污,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的多赢局面。通过工程处理、生物处理、农牧结合等途径,推广多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年内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严格落实《XX市畜禽养殖企业区域划分方案》,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杜绝利用塑料大棚养殖行为,防范养殖污染死灰复燃。三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继续实施秸秆全量还田,严格落实各项还田技术措施,确保还田质量,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4.重抓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组织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节肥、节药生产技术。一是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配方肥、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等新型高效肥料,配套先进适用技术,改进施肥方式,促进精准施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二是全面推行精准科学施药。加强病虫害预警监测。实施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工程,推广灯诱、色诱、性诱以及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控等绿色防控措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占比达90%。三是严格农业投入品执法监管。推广应用农业投入品监管平台,采取信息化手段严格管控高毒农药。全面推行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诚信承诺制度,完善进销存记录台账。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规范市场秩序。

(四)着力增强农业支撑能力,激发农业新动能。加强项目、人才、技术、装备等建设,增强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力量。

1.提升农业项目招引水平。着力抓农业招商选资,为全面优化我市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力争完成农业实际利用“三资”总额18亿元左右;新开工农业重大项目20个以上。一是以更大的力度招引项目。突出主导产业优先,瞄准规模种殖、加工流通、循环种养、健康农业、创意休闲农业等五类主题拓展项目、招引项目。突出科技优先,瞄准“大院大所”,着力于招才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创新人才、先进管理等方面的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突出规模优先,瞄准“国”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力求引进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促进一方经济。二是以更新的理念吸引投资。分析本地资源和发展需求,重点筛选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项目,建立招商项目库。抢抓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发展机遇,积极走出去,举办各类招商会、投促会,建立目标资源库,“两库”对接,提升招商实效。三是以更优的服务亲近企业。尊重企业家精神,强化“为你着想”的理念,推行“由我负责”的服务,践行“马上就办”的作风,主动出击,靠前服务,吸引投资,力保引进的项目落地生根。

2.提升职业农民培育水平。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落实“三化”,全面提升农民群体致富能力,全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一是目标任务具体化。综合考虑全市农业劳动力实际、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农民培训需求等因素,科学细化全年培育计划,明确时间表、任务单、路线图,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培育体系网络化。完善市、镇、村三级纵向行政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农干校、业务科室、农业园区、项目单位、龙头企业横向培训网络体系,整合培育资源,增加培育强度。三是培育手段多元化。在科学选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地方教材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在聘请农技推广人员的基础上,增加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创业致富能手比重,充实讲师队伍。建设培育实训基地,为学员提供操作训练,提高培育效果。

3.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引擎。一是推广一批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围绕“精”和“特”,在精细果蔬、名贵花草、精致苗木、特种水产等方面努力,引进一批、试验一批、推广一批名特优新品种,打造一批特色产业规模基地。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应对群众需求,实时调整技术推广重点,形成一批拳头技术品牌。加强与“大院大所”的对接,联系有成果的专家教授、有课题的研究团队、有资金的科研项目落户XX,建设研究实习基地、专家工作站、科普示范基地,创建科技型农业企业,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零距离开展指导服务,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入户落地。全年力争引进新品种20个以上、新技术10项以上。二是壮大一支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加强农技人员教育和培训,构建科技人才储备体系,克服“本领恐慌”、“能力不足”,“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继续开展“双挂双服务”主题活动,培育我市为农服务品牌。

4.提升农业发展保障水平。补足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基础。一是提升良田化水平。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迫切需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水平,加大监管督促力度,联合专业机构,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二是提升机械化水平。围绕江苏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对标找差,填平补缺,在新型播种机械、设施农业机械、高效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械等薄弱环节上努力,推广各类新型农机300台(套),其中小麦条播机200台、高效植保机30台、粮食烘干机30台。三是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依法治农是新时期下做好农业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意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帮助他们学法、用法、守法。强化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在改革、发展、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必须做到依法依规、合法合规。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为重点,加强农业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建设,着重提高查案办案水平,严厉打击和震慑农业违法行为,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村党支部三年工作总结 篇4

(一)依法办学,规范管理。

坚持法制思维,着力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特征的现代学校治理机制。制定了《锦江小学章程》并上报核准,按照章程修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15项。“三重一大”严格按照议事规则进行;依法依规进行校务、财务、教务、党务公开40余项,接受师生社会监督。

(二)队伍建设,德艺双馨。

1.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公开选拔2名副校长、4名中层干部,新聘任了7名部门干事为后备干部,充实管理团队力量;定期组织干部述职述廉、接受群众评议。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发展致远学院”为平台,统筹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与服务。培训面达100%,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的15%以上。2017年新增市级未来名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9 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7人。开展师德测评,满意率达99.8%。

(三)常规管理,求真务实。

1.德育·领衔统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先导,以品格教育为抓手,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契机,整合德育课程,形成了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活动系列化德育课程,增强德育实效性。

2.课堂·变革高效。坚持规范办学行为,继续深化课堂改革,构建“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并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和课堂评价表。

3.课程·重构转型。学校以“情智教育”为课程理念,构建了扎实基础、适度拓展、综合实践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形成的课程体系。以48个学生社团为依托,实现全员网上选课走班,通过培育和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了以曲棍球、笋壳贴画、舞蹈、3D打印、VR课程、机器人等为代表的20多门特色校本课程。

4.阅读·书香育人。以“文化养校·书香育人”为理念建设书香校园。继续跟进“亲近母语”阅读课程,研发学生阅读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一套6本,开发阅读评价手册《阅读记录册》低段中段高段各一本。收集整理编制了师生诗作《诗意成都》诗集1册,坚持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和每年12月的锦韵读书节活动,收集并展出了学生读书活动的成果1600余件。

5.艺体·特色彰显。以“以美育人,健体强志”为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增强身心健康。重点培育了曲棍球、健美操、足球、舞蹈等特色项目。2017年艺体参赛荣获区级及以上集体奖项近50项。

6.科研·改革创新。坚持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全员参与市、区级教育科研课题,2项推广课题,注重收集整理研究成果,提炼课堂教学模式。市级课题《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在成都市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并于12月份顺利进行通讯结题。

7.交流·开阔视野。推进教育国际化,开设外教英语口语、韩语课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和国外游学,70余名师生暑期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游学,结对友好学校1所。牵头组织开展区域教育发展联盟教学交流活动6次。

8.信息·深度融合。继续推动数字化校园实验,教师全员参加天府新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探索互联网与教学的互动融合。巩固已经建成的6间智慧教室,12名智慧课堂实验教师坚持教学实践。WiFi校园全覆盖,引进成都实验小学网校优质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四)系统保障,助力发展。

1.安全护航,稳定和谐。人人签订《学校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完善人防、技防措施,提高安全防范基础能力。扎实开展师生、家长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和社会稳定。

2.后勤管理,服务师生。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财务、后勤管理制度,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建设阳光食堂,师生家长满意度98.5%,5月通过天府新区“阳光食堂”检查验收,12月22日接受市食药监局检查组对学校食堂卫生安全检查,受到好评。2017年8月完成斥资800万的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善了办学条件。

(五)创先争优,成绩显著

2017年,学生参加各类校级以上竞赛活动获奖近2100人次,集体奖项近50项,成功创建首届文四川省文明校园。学校的办学成绩引起了领导关注,2017年6月6日,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于伟主任、市政协副主席、新区党工委书记杨林兴等领导莅临学校视察调研,肯定了学校的工作。

二、2018年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

发展思路:守正出新,砥砺前行

主要工作:

(一)更新观念,加强党建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学校党支部建设。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围绕抓好党建促发展这条主线,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系列决策部署,建设规范化支部,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推动学校向更高的目标发展,由创建学校特色向塑造学校品牌转变。

(二)创新改革,追求内涵发展。

1. 管理改革。依法治校,按照章程要求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重构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充分发挥教代会、家委会、少代会等组织的监督作用,参与学校管理。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稳妥修改绩效分配方案;探索“两自一包”改革试验,适时申请参与改革,激发队伍工作活力。植根“情源锦江·智启未来”办学理念,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用文化引领师生行为,体现教育的核心价值,彰显学校“以情育情、以智启智、情智交融、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

2. 课程改革。学校以“情智教育”作为课程核心理念,构建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体系。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品质,增设校本选修课程数量,重点开发创新、生态、智能、民族文化等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多元、可选、个性、优质的课程体系。继续引进果果与朋友、亲近母语、书法、编程和3D打印等优质课程资源。

3. 课堂改革。以减负提质为目标,改革课堂教学,完善教学顶层设计,走内涵发展之路。以“互联网+”为背景,加强常规课堂的“学本化”和信息化,探索与“情智教育”课程结构相匹配的课堂文化特质,构建具有自主、和谐、智慧、开放等特征的“情智教育”课堂,提高课堂效益。改革教研模式,探索教研的主题化发展和不同学科教研的特色化发展;在部分学科试点探索“模块化教学”。完成现有“学本课堂”研究结题,申报一项科研课题。

4. 评价改革。重视自主评价,在现有等级评价的基础上,融合ACTS评价办法,科学研发对标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教师发展性评价系统和学生团体(班级、社团)评价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评价学生、向家长反馈,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实行性。

5.开放办学。深化国际理解教育,建立国际理解教育周,组织师生开展更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和研学旅行,拓展师生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6.特色培育。大力提升舞蹈、管乐、合唱、健美操、曲棍球、足球等特色项目水平,进一步彰显高水平艺术体育特色。

(三)保障有力,提供发展新动力。

1.深入推进信息化。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力争完成校园广播数字化提档升级,建成学术厅LED显示屏、校园电视台。开展“互联网+课堂”、智慧阅读、微课教学研究、基于大数据的课堂分析实验项目,提升了课堂信息化水平。重点用好智慧教室系统,实现全学科教学信息化的辐射引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方式深度融合。

2.加快校园环境提档升级。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建设中融入学校文化,让环境更优美,提升办学品位。申报建设童创中心和智慧实践体验园,为创客教育提供条件

3. 提升队伍素质。加强班子建设,按照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要求管理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的执行力,让干部从管学校迈向办教育。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继续办好教师专业发展致远学院,引进专家团队,寻求高阶培训,丰富培训形式与内容。

4.平安创建,环境更安全。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按照“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原则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建立人防、物防、技防机制,扎实开展安全、卫生教育,按时完成安全教育平台授课。提升学校安全设施建设水平,改建、加固学校围墙,增强安全性。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联合交通、公安、城管、医疗、社区等开展应急演练,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创建安全管理星级学校。

5.后勤保障,服务更到位。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周到的服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和学校制度,资产管理好,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好,校园绿化管护好。建设、维修改造、装备更新、物资集中采购、教改项目等按规定申报审批,严格招投标比选手续。各类报表数据收集上报及时、真实、准确。办好阳光食堂。

5.深化家校、社区融合,增强教育合力。开放办学,建立家校、社校交流沟通机制,引进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办好家长学校,开发家长培训课程;做好与杜甫草堂、三都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教育基地的深度合作,拓展教育资源;学校体育文化设施向社区、社会开放。

情源锦江,智启未来。新的一年,锦小人将不忘初心,守正出新,砥砺前行,摒弃浮躁,潜心育人,用自己对教育的情感和智慧,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塑造优质教育品牌,谱写新区“学有良教、品质卓越”的新篇章,为天府新区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示范区做出教育人的更大贡献。

村党支部三年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十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年初县委全委会和县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按照“生态立镇、农业主镇、文化活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全镇脱贫攻坚、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目前工作完成情况

(一)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34人、贫困村4个,坚持因地制宜,坚强党建引领,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巩固提升拓展脱贫攻坚“期权模式”、“合同模式”、“飞地模式”、“金融扶贫”、“幸福脱贫”,争创“国家级”、“省级”品牌,截止今年10月,共脱贫 人、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01%以下。

(二)党的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统筹推进,聚力对标创争。找准结合点,把标准化建设与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健全工作运行机制,2017年我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将实现75%以上达标,创争30%以上示范党组织,构建全镇基层党建精品示范线。二是创新载体,强化服务功能。围绕“一村一韵”,推进党建元素与乡村旅游、地方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有机融合。依托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党员先锋站,打造党员群众家门口的“红氧吧”。建设石嘴、大山远教文化广场,内置20平方米显示屏,不定期开展脱贫政策宣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三是示范引领,决胜脱贫攻坚。构建“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格局,整村推进“茶、蔬、药、竹”四大支柱产业,培育“画里茶山、翠竹金盆”等一批产业发展示范村,全镇特色种植业达16620亩,亩均年收益3000元以上,1200余贫困户户均年可增收5000余元。设立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鼓励支持“村集体+“两委”成员+贫困户”模式。西坪集体茶叶加工厂今年已实现纯收益30万元。

(三)经济社会快速增长。今年1-9月份,实现财政收入676.1 万元,同比增长2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8 %;完成招商引资683.6万元,同比增长5 %。

(四)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如期建成。2017年总投资966万元的金盆、司空山、西坪、罗铺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45户170个贫困人口顺利于8月底入住新居,公建部分业已于9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危房改造解决群众安居。2017年我镇实施11户C类危房改造、199户D类危房重建工作,为历年之最。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工程顺利完工,全镇基本解决群众住房问题。退宅还耕工作卓有成效。退宅还耕建设新冶溪。中心乡镇供水及污水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集镇建成区及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全域旅游扎实推进。

(五)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一)特色产业稳步推进。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农田水利设施更加完善,农业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全镇水稻播种面积达19000亩。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今年新建茶园590亩,司空山村引进有机500亩顺季蔬菜示范园建设,石嘴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发展石斛、药材、茶苗210亩,溪河村建设红心猕猴桃基地500亩;金盆村发展雷竹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2500亩,全镇农业生产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镇财政收入完成215万元,占全年收入任务(210万元)的102.4%。其中国税完成41万元,占任务(50万元)82%,地税完成174万元,占任务(160万元)的108.8%。我镇税收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源得到进一步扩充,财税收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三)招商引资势头良好。今年九月份,我镇提前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200万元), 截至目前已实际完成241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10%。其中新签约项目5个,一是黄山市大学士徽雕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用于茶叶基地建设和精制厂的加工;二是源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用于雷竹种植基地建设;三是参加县政府统一组织赴广东集中招商,我镇与深圳东莞盛若欣公司签约发展生态度假项目;四是在福建岳西招商推介会上,我镇与泉州顺通艺品公司签约,其投资1.2亿元新建彩印包装生产线项目;五是蒙城精益诚生态农业公司在我镇司空山村投资发展生态农业种植和加工一体化项目。续约项目2个,祥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投资210.1万元种植石斛;司空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新增投资140万元发展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3500亩。在谈项目3个,一是广东客商意向投资东方红水库综合开发;二是上海腾远食品公司意向投资冶溪农产品项目;三是浙江鸿鹄集团意向投资生态农业度假村项目。

(四)生态工业稳步壮大。座落于我镇农民工创业园的恒益公司,解决200余人就业,工人月工资达2500元,截止今年10月底,公司已实现出口303万美元、税收50万元;源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开发荒山2000亩,建设雷竹生态示范园;泉州顺通艺品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彩印包装生产线项目,皖韵茶业精制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4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发展600亩茶叶基地,大力开发夏秋茶,带动岳西西南片,太湖、英山等县周边乡镇的近万户茶农增收。截止目前,我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70万,完成任务数的10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10万元。

(五)三重工作扎实推进。年初确定了19项重点工作、19项重点工程、7项重点项目,这些工程已按目标完成序时进度。一是牵动性项目顺利实施。总投资2430万集镇防洪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914万元冶溪镇输变电工程,目前完成投资600万,预计年底能试运行; 总投资165.6万敬老院建设已完工主体工程建设;总投资300万元的冶溪镇新区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已完成两层建设,有望年内主体工程完工。二是提升交通通达能力,进镇主要道路桃溪公路8.8公里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招标,即将动工建设;集全镇一事一议资金实施黄岭公路拓宽工程即将完工;硬化西坪村至白帽镇朱查村3.5公里水泥路,连接318国道与正在建设的岳武高速;实施了15公里组级道路硬化工程;已启动两座危桥改造工作。三是集镇东扩的鸟儿畈新区正进行配套辅助设施建设。100套廉租房项目已完成外墙装修;投资1500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住户陆续入住;投资90万元镇文体中心大楼和250余万元的镇中心幼儿园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鸟儿畈小区排水排污工程已实施完毕,正在建设公共广场和沿街铺设广场砖;完成医院公租房建设并实现入住。四是着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全镇美好乡村建设呈现点多面广、全面推开之势。集镇东扩的鸟儿畈新区规模凸显,国民嘴、琥珀嘴集中点已形成风格统一、整齐有序的美好环境。新建卷蓬桥美好乡村建设点,在建设过程中突出美好乡村建设与文化底蕴、田园牧歌、产业发展相结合,呈现村在翠绿中、屋在竹林中、人在画卷中的美好画面。

(六)社会事业和谐发展。1、计划生育工作。一年来,我镇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87.31 %,其中二多孩政策符合率90.78 %。出生人口性别比121.23 ,其中一孩性别比116.67 ,二孩性别比130.51 。共计完成四项手术 345例,其中结扎69 例,环埋223 例,人流、引产49 例;按政策给予计划生育家庭奖扶238 人,特扶37人,发放资金3520180元。2、科教工作。共举办劳动力转移实用技术培训5期,参加培训农民工达1500多人次;实施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现有县级骨干教师4名,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今年中考,我镇在岳中统招数中获得第五名,其中祝澳情获得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校安工程全部完工,教学楼和宿舍楼已投入使用;3.文体工作。组建成立冶溪镇民间艺术演出队,并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演出,特别对打鼓书、玩狮子等传统文艺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传承。4.卫生医疗工作。总投资100多万元的医院公租房已经实现入住;分批开展医疗技术培训30人次,全面提升医务水平。5.民政工作。在今年防台风防暴雨工作中,多方筹集资金和救灾款物,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共支持79户4万元; 201X年农村五保调整工作已经结束,低保调整工作已经进入了公示阶段;及时做好五保申报审批工作,我镇今年新增五保对象18人,取消了已死亡的五保对象20人;继续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对大病对象及时救助,并在对象申报、病种审定上严格把关,及时兑现医疗救助资金,一年来共救助对象56户,兑现救助资金65726.72元;实施司空山敬老分院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6.劳动保障工作。实施劳动保障所规范化建设,并通过验收;城乡居民人口信息的调查摸底录入上报工作已经完成,完成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录入14530人;全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目前累计发放资金132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镇18周岁以上参保16582人,参保率达98%;201X年度全镇新农合参保人口23330人,做到了应保尽保。7.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通过抓“安全监管”,抓“源头管理”,很好控制了大小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了我镇安全稳定发展;及时组织对镇内一些危及社会治安秩序、破坏发展环境、扰乱市场经济行为进行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每天确定一名班子成员接访,并包案到人,深入听取意见建议,开辟稳定、畅通、有效的渠道。8、文明创建工作。对街道两边栽插桂花、樟树,对集镇区、中心村庄及主干道硬化,建立执法队伍,建立了镇区保洁长效机制;加大创建森林城市力度,我镇被评为省级生态镇,溪河等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在今年的文明创建季度考核中,我镇一直保持先进位次。

(七)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是注重镇村班子的思想建设。今年以来共组织镇党委中心组学习8次,组织镇村干部夜学12次,通过加强党性修养、着力推进村班子建设,涌现出一批优秀村班子。二是注重做好后进支部的转化。通过县安排选派书记,引导其发展雷竹、油茶产业、新村部建设、开展中心村庄建设,让后进村支部凝聚力明显增强,形成特色产业鲜明、发展势头强劲。三是注重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大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星级党员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党员代表,特别在7月连续两次大暴雨中,我镇充分发挥各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灾害恢复和生产自救,确保了我镇防汛抗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四是注重党员、理事会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建立健全村级公益事业、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提倡有能力的党员通过推选进入理事会,发挥理事会和党员的先锋作用。五是注重结对共建激发组织建设活力。开展镇直支部与村支部全面结对、县内扶贫单位、选派单位与村支部结对、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下辖支部与我镇村支部全面结对,不断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六是注重流动党组织和非公支部建设,在泛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建立流动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之家QQ群”,泉州支部副书记叶邦生、党员王焰林纷纷回乡创业,解决了留守妇女就业,促进和谐稳定发展。七是做好后备队伍建设,启动后备队伍建设,通过发布公告、会议动员,积极做好后备干部储备,各村储备2-3名后备干部,大学生回归工程目前有3名大学生回乡报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成集镇防洪工程建设,打造集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带;实施好800万元的小农水项目、300万元现代农业(茶业)发展项目,完成35KV变电所建设,架设输电线路并正式运营;完成司空山敬老分院主体工程建设;实施好冶溪新区配建公租房项目建设,做好农合行办公大楼、琥珀文体中心和镇财政所资源优化配置。

二是全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国民嘴危改集中点建设和配套辅助设施建设;完成劳动保障所规范化建设;力争完成冶溪文化站一级站申报工作;启动实施桃溪路升级改造,按7米路面进行改造升级;全力实施好琥珀嘴和新坪美好乡村建设;实施鸟儿畈新区配套工程建设,将其打造成靓丽新区。

三是全力谋划储备重点项目。启动集镇供水站建设工程,做好项目前期选址和勘察工作;利用招商引资实施东方红水库整体开发工作;谋划农贸市场发展规划和土地开发综合利用;谋划经徐良、白石的环司空山旅游公路项目;进一步推动集镇供水项目建设。

四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做好“富商、安商、亲商”工作,争取安徽恒艺公司申报为县级规模企业和全国文化产品出口基地;争取打造冶溪精制茶品牌建设,形成冶溪特色品牌;全力配合服务金盆2000亩雷竹基地建设;争取深圳客商投资生态度假村项目立项并施工,争取在谈项目全部履约。

五是认真做好组织人才工作。实施“六大载体”建设,实施好村级后备干部建设,引导各村发展集体经济,逐步改造成一批村级活动场所,深化城乡结对帮扶工作,加大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力度,发展壮大生态工业经济。

村党支部三年工作总结 篇6

2018年企业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资本布局更加合理、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力争出资企业实现资产总额355亿元,同比增长6.28%;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净利润3500万元,同比增长18.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0.6%;上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80万元,同比增长13.3%。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

一、稳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重组

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布局调整决策部署,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进监管企业扁平化管理,加强资源整合,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盈利能力,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大力推进董事会选人用人职权改革,重点推动出台《XX市属重点国有企业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实施意见(试行)》,加快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深入开展。

三、稳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切实抓好XX智慧城市产业投资公司、XX电动智能空中公交公司、XX阳光并联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混合所有制项目建设,强化经验提炼,形成一批示范典型。稳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产业投资公司员工持股试点工作,不断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四、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支持国投集团完成钒钛产业发展基金组建,加快筹备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和金融私募投资基金,密切与攀钢集团、国电投、川能投、华润等优势企业的合作,按计划实施钒钛产业并购重组等一批重点项目。鼓励水务集团拓展非“水”业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收入效益双增长。

五、抓好重难点工作改革攻坚

一是积极稳妥有序有力有推进攀宾改革。二是抓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力确保分离移交工作按年度计划推进。三是抓好川投电冶生态治理和股权债权处置工作。四是抓好金泰公司减亏解困工作。

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

推动出台《XX市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企业融资和担保管控,全面清理企业不良债权债务。推动出台《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属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工作的意见》,增强监事会监督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七、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中央、省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二是加强机关和企业两支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化效能监察工作,抓好专项治理,确保“三重一大”工作有效落实。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96234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新中国纪录片观后感必备
下一篇 : 建筑工地实习周记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