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范文大全# #教书心得(集合15篇)#】栏目小编对“教书心得”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究和整理了相关资料。人生感悟往往在转瞬之间产生,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或许应该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转化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在持续的思考中不断取得进步。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该问题!

教书心得【篇1】

射阳实验小学刘雪林

暑假里我读了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弗兰克·迈考特的作品---《教书匠》。他以一个个亲身经历的生动的故事,以不动声色、辛辣诙谐的文字,回顾讲述了自己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讲述了令人过目难忘的精彩人生。 读完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教书匠,需要把心思用到精巧。独创性的运用精巧的心思叫做“匠心独运”。匠心是指巧妙的心思。

教书匠也该具有教书的“匠心”,具有教书的巧妙的心思。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我们能不能认真研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解决德育的漂浮、空洞、肤浅等问题?我们能不能努力发现学科教学中难以落实的教育目标,研究其形成原因、解决方案并用教育教学实践加以证明?

我们能不能细心**研究性学习、**式学习等先进的学习方式,并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我们能不能精心设计和实施教育信息化,使之与学科教学整合,让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这样一来,别人想不通的问题我们想通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别人难以做到的我们做到了,别人做不成的事情我们做成了,别人墨守成规的时候我们已有所创新,那么,我们就有了精巧的心思,我们就先人一步、胜人一筹了

二、教书匠,需要把技术练到纯青。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丹就炼成功了。后来人们就用“炉火纯青”来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纯熟完美的地步。

教育教学更是这样,因为教育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生动活泼、正在发展的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人,没有炉火纯青的教育教学技术怎么能行呢?我们对教育教学手段掌握得好吗?我们是否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我们的师生互动展开得是否恰如其分?我们的课后辅导、作业安排得是否恰当?我们的课堂用语是否生动有趣,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学基本功是一项常规的、实用的、必须过硬的教书匠的工夫,而这样的工夫非要达到炉火纯青不可

三、教书匠,需要把小事做到极至。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教书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教书就是育人。教学的本质是育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教育人,要从每一个字、每一个动做做起。如果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好,教育就会成功。“全国十杰师德标兵”、南京市五里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说过,“把小事做到极至便是大事”。

如果我经常从“假如我是这个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想很多问题的处理方式我都要改变,有时虽然不能立即见到效果,但经常这样做,一定会让我走进孩子的心理,让学生接纳我,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使教育更有效果。

迈考特还让我知道了一名老师如何面对各种学生千奇百怪的突发状况,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勇敢的面对学生,用那颗火热的心真诚而执着地拥抱学生,将知识、想象力、正直的品质带给学生,渐渐地让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教书心得【篇2】

第七届中国教师报刊阅读与写作比赛

《中国教师报》强烈推荐过《教书,不简单》这本书,这是一本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书,让人爱不释手,更让我这个青年乡村教师如获至宝。其中的故事,亲切感人,正如曾老师在书中说的:“因为真实,所以真诚!

”为师要实事求是,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博览群书的他毫不掩饰初登讲台声音的颤抖,首次公开教学双腿的哆嗦。他对待农村娃,上课从来不看课本,只要一支粉笔,便能洋洋洒洒,只要一张嘴,便能滔滔不绝。

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笔迹便能识人名;练就了一双顺风耳,听学生名字,便知学生出生及家庭;曾老师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一个晚上背完一本语文书。不管是一个例子还是一个练习,不管是课前辅导,一个新的课堂教学,还是巩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立足于教育,经常开展课外活动。他和住校生,换菜吃。带领学生参加跳绳、拔河、唱歌、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学打乒乓球、钓鱼、上山、找野果、扔石头。和学生一起游泳、爬树、荡秋千、挖红薯。春天踏青、赏花;夏天爬山、乘凉;秋天插花、收割;冬天揉雪球、打雪战……,就连聘选班干部,也从不搞“特权”、“终身制”,让每位学生都平等的参与其中。

外出闲逛,俨然成了“丐帮帮主”,走到哪,学生跟到哪。每个学生的生日,曾老师都会悄悄送上一份小礼物,一份小小的祝福。我每次出国,曾老师总是把集镇上没有卖的东西带回来,这让学生们很吃惊。

为师要德育为先,倾心转化学困生。在学生抱怨“读书太苦”时,他没有急于去说教,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循善诱,让学生明白苦尽甘来的道理。在学生聊起攀比之风时,他告诉自己的学生,不要只看到父母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忽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遭遇的辛苦,命运的循环要靠自己去打破。

当学生之间发生纠纷,甚至打架时,曾老师只是客观地分析,拿出三个方案供学生们选择:第一,把问题说出来,错的一方说声“对不起”,对的一方说声“没关系”,大家还是好朋友;第二,闷在心理不说,互相看着不顺眼,大家心里都不舒服;第三,打一架。学生们立即有了正确的选择;在对待学生“盗窃”问题上,曾老师也没有直接给学生定性,而是包容学生的过错,呵护着孩子的自尊心;在对待学生“早恋”问题上,曾老师细心地体察,及时地引导,学生们的情感世界自然得到了良性发展。

对学生的“恨铁不成钢”,一拳砸在玻璃上,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愿意伤着学生,触动了学生向善的转变,也维护了师道尊严。曾老师在课堂内外要求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从而与学生建立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对待学生奇怪的思维上,用了看似可笑的方法,却成功地帮助他们突破了初期的认知困难。用“神经病”的说法来对付那些上课无视老师存在的学生,让学生们学会了互相尊重。

为师要爱生如子,定期深入家访。穿着一条破了几个洞的牛仔裤,一路狂奔去家访,被人讥笑为“疯子”。他问学生如何对付乡下的恶狗,并向他们学习当地方言。

与家长打交道,从不费心思。他告诉学生:“老师的话不一定要听,家长的话一定要听!

”从而扭转了长久以来存在于学生之间的一种传统观念,得到了更多家长的认可。曾老师从不告诉校长和家长,保护学生的自尊,关爱他们年轻的心灵。从不忌讳跟学生说自己是个“偏心”的老师,谁有进步,有改变,班里谁的风气好,就偏向谁。

直面的做法,反而立下了能促使学生改变得很成功的标杆。他对小坌附近的村落如数家珍,大屋、焦坑、南坑、窑下、排脑、井头、长排……桃李无言,因为曾老师真实与真诚,所以,才会出现学生以衣铺床的体贴、学生泪洒几里、排队截车的一幕幕动人的场面。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石中学袁长良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石中学

邮编:341000

教书心得【篇3】

农民如何对待庄稼决定他们的命运;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决定他们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是,做法却往往不同:

农民日夜思考的是什么作物需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作物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的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

当庄稼长得不好时,农民从不抱怨庄稼。相反,他们总是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一些家长却一味地指责孩子,有没有想到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当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时,农民都知道如何改变种植方式;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家长也应该考虑更新教育观念。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由“多子女家庭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转变。这一现实也使得今天的家庭教育发生了变化。首先,家长的心态变了。

独生子女的惟一性,使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保护,致使不少孩子出现无情、无能、无责任感。其次,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变了。

孩子的成长环境由“儿童世界”转化为“**世界”,**对孩子的影响在加大,孩子对**的依赖心理在加大,同时,孩子与**的矛盾也在加大。还有,是孩子的生活内容变了。今天的孩子是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长大的孩子。

虽然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但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人生的课堂;如果家庭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变化,父母需要重新学习和重塑自己。

“教育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也是也是“艺无止境”的。当老师,做父母的,更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个合格的引路人。

教书心得【篇4】

读完了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我又一次翻开了书的首页,读了作者的《序》,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他在真挚地呼唤,大声地呐喊,直面现实,怀揣梦想,毫不放弃。

书翻完了,我在想作者是如何分节归类的呢?因此,我打开了第一章,我想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第一章的题目是:

永不凋谢的玫瑰。我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主题?它下面的10篇小文章又有怎样的共同点被穿插到了一起呢?

带着这些文题,我粗略地阅读了这些文章。有了如下自我的想法:(不管对错,权当自我记录吧)

玫瑰是爱的象征,是一种美丽的情感。这一章应该用现象和事实来告诉我们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美好情感。由此,我总结了这样的短句:

有人性美,懂得感恩,尊重老师,热爱祖国,乐观生活,善良是盏灯,放过弱者,懂得奋斗,孝顺父母,有民族的歌。这些应该是王栋生认为孩子们心中应该有的。这些美女永远不应该在他们心中消失!

读了这么短的句子,我又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小学生守则》里总是把热爱祖国放在最前面的啊。在阅读中,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人首先要有人性,然后会有以下几种,也许根本就没有秩序。

我的老师真的能把这些美好的情感传达给孩子们,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拥有这些情感吗?这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书心得【篇5】

常言道,教书育人。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常常忽略育人,而只顾教书,结果成了教死书,死教书,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其实,教书与育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要教书先要育人。学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对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学起知识来就会游刃有余。教师的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有一男生个性捣乱,平时不仅仅不爱学习,并且霸气十足。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无论什么原因,他总是振振有辞,即便没理也要辩上三分。每当看到他盛气凌人的样貌,我就会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学生为什么不懂得认真学习,而只顾虚伪地伪装自我呢细想自我的做法,也许有些急于求成了。以前我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其品行的培养,结果导致他成绩一般,我也收效甚微。之后,在学校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影响下,我注重引导其向好的善的学习,注重其品行的培养。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渐渐变得懂事了,同学们也更加欢迎他了,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习惯,才会端正其学习态度,更快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一种意识的竞争,一种思想与观念的竞争。所以,情商的高低将愈来愈多地影响一个人潜力的发挥,影响其个人水平的高低。由此看来,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味教书而忽略育人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它已成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甚至很快会被淘汰。所以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来说,务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从而激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从而使新课堂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进而使新课堂得到更加切实的推广。

教书心得【篇6】

我们团体学习了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这些教师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感觉自己与这些优秀教师相比还有差距。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日,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应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仅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应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应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应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仅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应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一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仅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

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确定很难。但仅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仅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第三,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仅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史烟飘过,回看今日。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礼貌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教书心得【篇7】

教学生涯的开始,我拿到了吴非的《不跪着教书》。刚看到题目我有些不明所以:“不跪着教书”,从古至今,教师都是从崇高的,又何来不跪着教书的言论呢?

我很惊诧,亦很迷惑。带着疑惑和好奇的心态,我打开了《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书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纯粹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那充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热爱。

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文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天在校园散步时,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校园的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急于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采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中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个奖是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好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吴非老师,他说:“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有这样的美好。”这个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我总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忽略了学生的想法。

我想如果是我,我会批评这个小女孩,耐心地教她保护花草树木。那么这个孩子这么善良的行为不是被我给扼杀了吗?我被这样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所感动,更被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热爱所感动。

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到了沉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面对孩子,我是怎么做的?

我做好了吗?”当我认为学生犯错的时候,我总是会马上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有时甚至发怒责备,以为严厉的批评可以给他深刻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犯错了。我很少耐心地弯下腰来问学生们你为什么这样做。

平时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教室,你总是会听到老师批评训斥学生的怒声,而很少听到静下心来和学生亲切交谈的话语。我想我的“不够耐心”与“不够机智”不仅让我失去了许多教育的契机,说不定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想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现在的教学态度深感懊悔。我有很多时候懒得听学生的辩解,只是自己一味的教育说服,认为对学生已是“仁至义尽了”。可跟苏霍姆林斯基比起来,我的一些教育方法真是没有尊重学生,只是“一厢情愿”的。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可以说跪着教书是我们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成了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了书本的奴隶,考试的奴隶。我们跪了几千年了。我们或多或少被奴役了。我们仍在以各种形式下跪。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那么,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练好我们的“双腿”,让自己能更好的“站着”教书呢?细细的品读了《不跪着教书》后,我发现,作者在书中谈到的教育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些关乎师德方面的问题,比如不让学生读名著、不让学生请假过生日、不让学生迟到、不让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教师搞有偿家教、教师接受学生礼物、教师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教师要学生家长办事,以及怎样做一个出色的教师、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做一位合格的父亲,等等,这些除了在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以外,作者还为所有的阅读者开出了一副普遍适用的“良方”,那就是:读书。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两件事:

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一直在说话,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教师侧目。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妨碍别人。还有一次,吴非老师到江西“支教”,一上午的报告,千人会堂中手机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前后左右,教师都全无顾忌地高声通话,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

吴非老师说,凡此种种,让人感慨不已。很多时候,他都不忍指责同行,知道每个人都有具体的难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他说:

“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不要让孩子们瞧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想想看。这不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吗?这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生活和学习!但是,这个道理让作者说出来,就好像跟你聊了会儿天,虽然平平和和,却句句说到了我们的心坎儿上,让我们自己发现我们就得去读书。

只要肯去读书,什么都好办!

教书心得【篇8】

淡雅的封面、兰竹的幽香吸引了我,让我在众多的教育书籍中选中了它——《不做教书匠》。读完后,我感触很深,里面的生动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其中,《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一章中《教育,从小事做起》一文,使我感触良多。文中说:只有愿意做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只有能把小事做好的人才能把大事做好,一件大事不是由无数小事组合而成的吗?

确实,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林林总总,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等着我们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教育没有小事。正是这些细节使真正的教育进入人们的头脑,不断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细节决定成败,“小事”终成就“大事”。

认真地教一辈子,即使一开始只有一杯水,也会有一桶水,一个湖,甚至一条河;这样教一辈子书,及时起初是不纯粹、有杂质的,到后来,也一定会清澈起来,纯净起来,永远能在世俗之中,保持着世俗之外的超脱 。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书中自有**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做教师就是学习,就是从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幸福、教育和人生的价值。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限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就是成功教育的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非常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和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的蜡烛。

当学生离开校园后,再与他们谈心交流时,在他的记忆深处不是你教给他的一个解题方法、一篇课文,恰恰是你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的抚摸。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教学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标准,人才培养是我们更高的追求。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学专家,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做教书匠,无论今后会怎样,我都会善待我的教育,善待我的生命。“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行动永远不晚。

让我们做一名能够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合格小学教师。

教书心得【篇9】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当指育人,授业当指教书。(从授业这个词语来看,古人比我们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实用性,更贴近生活)解惑当兼而有之。

教育教学的梦想境界,本应是所有的学生对知识都如饥似渴,教师除了教他们怎样学好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帮忙他们规划未来的蓝图,设计人生的辉煌方案。教者就是解他们在学习和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惑。教的同时也是育。可是,现实和梦想总是有距离的,并且这距离还很让人为难,甚至悲哀。这源于由社会纠结多个方面而构成的复杂原因,最终作用于学者(相对于教者而言,即学习的人)和教者两个方面。

先说学者,就目前我们所应对和以前应对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不能算是梦想中的如饥似渴者,这就给教增加了难度,使育的任务更加艰巨。并且,这育也是外因,是后天的,是苍白无力的。只要是应对现实敢于说真话,真心关注教育教师学生而不是一味强调教师没有教好学生的人,都会承认这一点。如果只是一味归咎于教者,学生知识潜力有问题,是教师没有教好;学生厌学不学,是教师没有育好。那教师无话可说,因为当今教育理念已经十分梦想,教师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教师无话可说,缄口不语,就会把教书育人做好了吗不见得,他满腹怨言,满腹委屈,能把潜力发挥到极致,把工作做到吗所以,真心关心教育、爱护学生的专家和领导就应把教育意识层面的理念、社会舆论、法规政策等,制定得不要太梦想化,稍稍降低接近现实一点。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物质生活优裕得让学生只明白享受却不明白创造,只明白欢乐和顺利不明白困难和挫折,退化到十分脆弱的地步,稍微不慎就会身体骨折甚至心理骨折,更有少数甚者生命骨折;文化生活贫乏得却仅有电脑和手机,不明白雷锋、焦裕禄、毛泽东是什么东东。应对如此孺子,教师努力育之教之、教之育之。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仅有不会教的教师。

教师想尽千方百计,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一会在前召唤引导,一会在后鼓励鞭策。你的召唤引导久而久之会让他迟钝麻木,你的鞭策也不能太轻或太重,太轻他毫无感觉乐彼不疲;太重就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嫌疑。轻者受到家长领导的责问,重者走向法庭的被告席。这鞭策只好不轻不重,况且这轻重的标准不好把握,因为标准完全在于学生那敏感而又脆弱的承受潜力,在能理解与不能理解之间就是教师所要研究掌握的教育艺术。

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学习生涯中,度过了宝贵的学生时代,熬成了家长。成了家长后忽然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反过来逼迫学生好好学习。如此循环,代代相传。人们啊,学生啊,为什么仅有在付出几十年的代价之后才明白呢为什么前人以几十年的生命为代价体验到的深刻教训,我们不能汲取呢难道仅有自我也和前代一样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之后才明白教师和家长说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吗这是谁的杯具呢

再说教者。一个教师首先就应是一个学者,是一个博学者。花费自我所能花费的时间、精力,投入自我所能投入的情感、智慧,努力学好文化精髓,并且有自我个性的心得和感受,准备传授给学生。并且还要终身学习,以汲取不断更新的知识。人类的文化就是这样传承下来、光大起来的。教师就是这继承、光大、传递人类优秀文化的使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学生的灵魂,为世界为人类打造一缕缕阳光。然后,教师还就应是个博爱者。教师具有真挚并且广泛的爱心,不仅仅仅是出于对学生身心的呵护,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因为教育家已经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儿童。从这个角度说,学生无论在行为、心理、学识等哪个方面出点问题,都就应是教师的爱心不够甚至是没有认真负责所导致的。所以,教师要有发自内心的深厚的广博的爱心,并且这爱心要有教室将要倒塌时最终救自我儿子的无私,还要像阳光一样照遍每一个角落。再者,教师还就应是一个艺术家,因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把教书当作工作,而是当作自我所钟爱的艺术(首先,你要爱艺术)。最终教师是一个圣人,因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仅有健康的心灵才能塑造健康的心灵,有了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这本应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说神圣是因为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用心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应试教育的原因,修正灵魂、打造阳光的神圣使命枯萎,甚至退化萎缩。变得现实、浅近、低俗了,变成为考上高一级学府而教,这本是教育的副产品,却成为的主产品。

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没有做到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者提出的忠告: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梦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梦想,让这些梦想存在于幼留意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这位高明的教育家,他关于教育恶化的预言如此真切而又细腻!我最终把学生教育到他老人家担心的地步。可是,社会(尤其是上级教育行政机关)评价教师是这个标准吗是看我的学生血液里有没有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梦想吗这当然是软件,无法量化,无法把握。最终淡化、退化成一些堂而皇之、人人具备、可有可无的政治条件。

教书心得【篇10】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高矮、长短的比较。比较的方法分为两种: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直接比较主要借由视觉感官进行比较,一般应用于差异较为明显地比较。本课则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明白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进行。间接比较的使用是对于那些看起来无法直接分辨长度的大小的事物,则需要寻找参照物进行间接比较。

首先,导入环节。请学生与老师进行高矮比较,以及生生比较。学生兴趣高,借此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情境:谁比谁高、谁比谁矮,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强度不够,应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说一说。

接着,探究新知部分。环节一:谁高?谁矮?部分学生会觉得两人同样高,但也存在个别学生能通过观察指出,淘气“踮脚”了,不公平。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明白,比较应该在同一个起点进行。而后,通过动画操作,让学生应用“同一起点”比较的方法。环节二:比谁长?谁短?虽有动画的操作,直观清楚地演示比较的过程,拉直、对齐之后再比较。但,如果设置成现场找学生借绳子,现场操作比较,相信学生能通过操作活动,进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也会更深。环节三:谁走的路长?通过教师用手比划两位小朋友走路的路径,学生能自然而然进行数格子比较长短!这部分是学生掌握间接比较——数格子的重心。有了此部分的学习经验,学生能将知识迁移应用到课后的练习中去(比较小兔子的高矮、铅笔的长短)。值得一提的是,比较的两种方法的应用,应该是优化融合使用,教学中,能直观比较的就没有必要强调学生进行间接比较,增加思维负担。优化比较方法才能更便捷、实效。

总体上来说,这堂课我较为注重引导学生,以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步步推理思考、探索,相对成功。但课堂氛围的营造不足,学生虽能安静听讲,也养成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但课堂的参与率不高,这是值得反思和改进的。

教书心得【篇11】

在xx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都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这一指示精神具有现实针对性,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一、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什么是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文明发展,引领时代进步,谓之先进;专一、纯粹、干净、廉明,没有杂念、杂质,谓之纯洁。先进性和纯洁性相辅相成,先进性是纯洁性的核心前提,纯洁性是先进性的重要保障。没有先进性,纯洁性也就失去其意义;没有纯洁性,也就保证不了先进性。两者具有同一性。一个有生命力的政党,必然是先进性和纯洁性高度统一的政党。

什么是党的纯洁性?党的纯洁性包涵的具体内容是很广泛的。对保持党的纯洁性提出了五点要求,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这五点要求涵盖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的系统论述和目标任务。

教书心得【篇12】

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学赵德兰

踏着朝阳出门,踩着夕阳回家,每当我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在阳台的长椅上躺下时,我手里总会离不开一本书——《教师笑着教书》(钟发全),在阳台借着落日余辉,伴着花香,和着街上传来的汽笛交响曲尽情享受着书中的每一个精彩段落,感受着书中的新理念,咀嚼着每一个经典故事,回味着作者的每一句话。时间在翻页中悄悄地溜走,我的工作烦恼,辛苦劳累也跑到了九霄云外了。

钟发全的《教师笑着教书》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在教育高原上朝着正确的方向跋涉;它给了我心灵的翅膀,让我在教育的晴朗空气中飞翔;这使我有勇气坚定地走在教育领域。微笑教学是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分水岭。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健康、积极、豁达、睿智、阳光的心态;它是一种鞭策,鞭策着教育领域中的“沾沾自喜”者,“小有成绩者”,鞭策着“高原期”者,“教书匠”或“经验教师”;它是一种希望,优秀教师成功的希望,“中国教师”、“中国教育”的希望。笑着教书真好,犹如冰川融化后清爽的水汩汩畅流,犹如沙漠中毫不经意的野花争奇斗艳地开放;犹如晴空万里天边飘过的一朵朵洁白的云彩;犹如清晨的露珠,激起教育心灵的湖面涟漪。

真让人充满智慧与智囊,幸运与幸福,激情与激励。笑着走进教育,播下“心根”之种,点“普罗米修斯”之火,摘“峰顶”教育之果,一路享受教育,收获教育,修炼自我,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书中第一章节“论笑着教书的认同”中说:“笑着教书,是人生最美的一道风景。因为,只有笑着教书,才更能看出我们对教师职业的垂青与博爱,看出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百倍信心,看出我们人生追求的无比崇高;因为只有笑着教书,我们才会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成功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有笑着教书,我们才会把教育当成生命的一部分,才会把她当作生命一样来爱护,来经营,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我们才会步履轻松、一如既往地向前奔走……”从这些文字中,我感受到带着 “笑”的心态上路,积极认同我们的教师职业,笑着奉献,笑着收获教书之幸福感与成功感的感觉真好。

我从踏上三尺讲台到现在,我已尝遍了教书育人生涯中的苦辣酸甜,但我的教学热情依旧,爱生敬业是我的一生追求,所以,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契合,一丝微笑不自觉地就挂到了嘴边,这种无以言表的幸福感正是我所需要的

作为教师,只有认同自己的职业,才能善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正确对待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才能积极走在科研的前头。有的教师,表面上都能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认同。但事实是,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很多教师已经从心底对自己的专业做出了否定或动摇。

一个人失去对自己职业的认同,甚至痛恨教学工作,放大教学工作中的困难,每天却又不得不去工作,可以想象他的这一生是何等的不幸啊!这样的他是何等的辛苦!笑又谈何而来?

在谈到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时,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一个是心中有一个梦想,学会给予快乐并保持平凡的生活。这三个建议成了我心中的灯塔。

笑着教书就是心中要有梦。我心中有一条梦想之路。梦在我心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梦想。当我第一次踏上舞台时,我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把每一堂课都教好。

于是,我开始认真钻研教材,阅读教学参考书,认真撰写每一个教案,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我还在日复一日地备着同一个内容,重复着大同小异的教案,学生在我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我似乎感觉到我的梦实现了,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阅历越来越丰富,我对梦想追求更高了。我的梦不再是一名教书匠了,我要飞得更高,我要成为一名名师,我要在教育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我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要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带着这些梦想,我走上了包装行动研究案例的行动研究之路。当我研究的个别案例达到预期效果时,我笑了,正因为心中的梦想,使我笑着做研究,记录着探索路上的每一个精彩镜头,每一个触动,记录着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这就是笑着教书的收获。

笑着教书就是要学会给予快乐。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要努力做幸福的天使,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幸福。作为教师应带着快乐进教室,把微笑留给学生,才能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更好的发展,只有当学生感觉到与你相处时是放松的,是快乐的,他们才乐意接受你的教导,才会心服口服地改正错误,才能及时放松自己的心态。

而我们老师在给予学生快乐的同时,也会收获双倍的快乐。

笑着教书就要守住平凡。微笑是一种表情。谁笑不出来?可笑的是,教学是一种意志、一种观念、一种追求。我们应该坚守贫困,释放青春,保持平凡,追求教育价值。

我们朝出晚归,每天踏着朝阳而来,踩着夕阳而归,也许中午还在忙碌,有多少人还工作到深夜,工作时间远远大于6个小时,这一天的一天,一年的一年,累吗?累!忙吗?

忙!甚至还“烦”,但“值”吗?我相信累过忙过甚至烦过的教师都会坚定地回答“值”,是呀,我们需要这种响亮的答案,我们期待听到这铿锵有力的回音。

我们坚守平凡,是因为我们为了梦想而来,实现了我们的崇**值。虽然平凡,但我们并不平庸、庸俗、懦弱。在平凡中做好每一件事那就是不平凡;在简单中做好简简单单的平凡事那就不简单,在平凡中追求我们的梦想与理想,实现自己的教育人生,苦着累着但也乐着:乐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下“老师早,老师您好”的问候,乐着孩子们**告别“老师,再见”的依依不舍,乐着后进生转变后那悔恨的眼泪,乐着孩子们站在自己的舞台上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乐着自己出色的公开课,一个个成功的行动研究案例……不管我们的工资是多么的微薄,面对着学生的快乐成长,我笑了。

教育没有神话,只有平凡。微笑教书是永恒的快乐。这本书带给我智慧和努力,滋润和升华了我的教育理念,触动了我心中的灵魂:

我要做一个笑着教书的人,给予他人写满真诚、友善、奉献的笑脸,笑得自然、恬静,笑得旷达、坚定,呼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教书心得【篇13】

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教师是跪着教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教师该怎样教书?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必须要有站起来的勇气,要有视野的宽度、知识的厚度、思想的深度。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深记自己做教师的责任。开启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品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人。针对教师“跪着教书”的现象,吴老师给出了一个良方:就是读书。“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和智慧。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完善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的人。

教书心得【篇14】

她突然抬起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她的眼里充满了仇恨!看着她受伤的表情,我一下子也蒙了,心里陡然觉得不是滋味。下课后,几个跟她要好的同学过来告诉我,说我误会了她,她最近是因为父母正在闹离婚,心里发愁,成绩才会下降的。

那一瞬间,我都快悔断肠子了。后来,我几次让她当面道歉,但她都没来。一个月后,她毕业后离开了学校,我再也没有见到她。

这两年,每当想起她,我都会感到莫名的心痛。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对她付出那么深的感情却忍不住一句话更伤害她?

今天,当我手捧着吴非的这本书,看着《纯净我们的教育教学语言》这一章节时,我明白了:原来,这么多年来,竟然真的是我错了!当我在盛怒之下,说出了那句难听的极不负责任的话时,极大地刺伤了她那颗幼小的心灵。

她处于极度缺乏感情的时期。那时,她希望有人能安慰她孤独的心。可我却在不明是非的情况下,在她受伤的心上又撒了一把盐。比起这种刻骨铭心的伤害,平时我对她的种种关心,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人们常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人,去尊重她,理解她,爱护她,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品读好书,启迪智慧。吴非的《不要跪着教书》使我看到了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种种不足。有人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也想告诉每一位同行:要想拥有最出色的学生,我们必须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

最后,让我把吴非的话告诉教育界的所有同事!

“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

教书心得【篇15】

《不跪着教书》是著名教育家吴非(本名王栋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空洞的说理,,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一针见血,读完耐人寻味。吴非老师在序文中说:要学生端正,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发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一个话题:什么是老师,不跪着怎么教?

人们把教师比着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等等等等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老师不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老师不只是蜡烛。他不应该**来点燃学生。

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老师是老师,是一个平凡的人,有自己的调味汁,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教师也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能跪下教书。

如果一个教师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会是什么样的人?的质问振聋发聩!

《不跪着教书》有一个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吴非先生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教现象:面对一个教学参考,他不敢说不;面对门外汉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即匍匐在地上;当一个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甚至失去了尊严时,他能依靠他站起来吗?

事实上,我们身边甚至自己都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不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我们常常在教参与个人思想之间举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来教,万一考试考到这个问题,而标准答案肯定是以教参为准,那岂不吃了亏?

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违心地将教参上的观点与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宁可躲过学生怀疑的目光。读了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知道了,我们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我们还要传道,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很自信的人,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怎么叫有思想?想到了这么个小故事《不要考100分》,这几个字是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给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题词。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说:

为了多考一二十分,孩子们要多做练习,要多学几个星期。当他们长大后,他们所获得的前十分之二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二十起到了坏的作用。他说:

不要为了这一二十分,摧残了孩子的创新能力,浪费聪明才智,让人格、品德扭曲化,让他们沦为考试的机器。这么看来,两位大家对教育有着明确的理想,这种思想植根于对工作的信念,**于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的观念;也因为他们对教育有着更广阔的视野。

怎么做个有思想的老师?我是个有思想的老师吗?什么叫不跪着教书,怎样才能不跪着教书?

吴非老师说:只要你愿意读书,什么事都容易做。这是为了告诉我们,我们需要阅读更多的思想,而不是跪着教书。

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不要让孩子们瞧不起你。他希望年轻教师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教师阅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

教师是天生的专业学习者和专业读者。教师只有到了可以学习的年龄,才能站起来一辈子教书!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97662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2024最新感恩母亲的句子收藏
下一篇 : 收费员个人工作总结
" 教书心得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