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范文大全#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通常老师在备课时会仔细设计教案和课件。教案的精心编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提高教学的效果。为了做好教案和课件的编写工作,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设计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另外,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避免杂乱无章。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案和课件,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希望以上建议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教师们在备课工作中取得成功!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多读书,可以与主人公卑可怜之人,笑可鄙之士。读书是超越时空间的邂逅。你会感受李白攀登天姥峰的潇洒;杜甫登临五岳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1

词两首

1、会背诵、默写、解释这两首词。

2、《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这首词写出了词人郊游时的愉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3《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 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

4、《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作品,张志和,号“烟波钓徒”。

词中了描绘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

5、《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穿了蓑衣,戴了斗笠,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透露出词人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6、《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我知道的词牌还有: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沁园春、西江月。

4、兴尽:兴,兴致。

尽了兴致,游兴得到满足。 不须:不必,不一定要。

日暮:夕阳西下 沉醉:大醉 藕花:荷花

5、拓展:

(1)与荷花有关的诗句(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垂钓的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3)春天的风、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由“细雨”想到)

(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2

螳螂捕蝉

1、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万分危险的,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

要学会瞻前顾后,考虑周全。

3、螳螂、蝉、黄雀影射了这样一群人: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人。

4、从少年身上得到的启发:在劝谏的时候要有智慧,要注意方式方法。

5、主人公形象:

吴王:知错就改、深明大义; 少年:机智勇敢、无比爱国、(足智多谋)

6、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答:听了少年的话,吴王忽然想起了大臣们的分析,明白了自己就像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想到所隐伏的祸患——也就是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7、八字成语:(见练习册,记住3个)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8、六字成语:(记住3个)

过五关斩六将 迅雷不及掩耳 一传十十传百 五十步笑百步 不知天高地厚 手无缚鸡之力 神不知鬼不觉 有过之无不及 海水不可斗量 心有余力不足

9、关于昆虫(动物)的成语

飞蛾扑火 蜻蜓点水 噤若寒蝉 金蝉脱壳 薄如蝉翼 作茧自缚 蚍蜉撼树

(狼狈为奸 狐假虎威 草长莺飞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马到成功 对牛弹琴)

10、像螳螂捕蝉这样的寓言成语还有: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11、历史故事:指鹿为马

凿壁借光 闻鸡起舞 悬梁刺骨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3

夜晚的实验

1、生词:蝙(biān)蝠

油漆(qī) 薄(báo)膜 单薄(bò) 领域 障碍 洞察

近义词: 喧腾=沸腾 洞察=明察 领域=范围 恩惠=好处 障碍=阻碍

2、本课生动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四次实验(即: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堵住鼻子;全身涂满油漆;堵住耳朵),终于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通过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后来人们根据这一原理继续深入研究,发现了“超声波”,并将此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

3、主人公斯帕拉捷形象: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懈探索

4、引号的作用:表示

引用;强调;特殊含义。(特定称谓;讽刺或否定)

5、仿生学的运用: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成功研制电子蛙眼;根据鱼的沉浮原理发明潜水艇;模仿螳螂臂发明锯子;根据鸟的飞行发明飞机;根据鸡蛋的外壳发明了薄壳结构的建筑物……

6、斯帕拉捷为什么能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斯帕拉捷对周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实验,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放弃,这才解开了蝙蝠夜间飞行之谜。我们也应当向斯帕拉捷学习,拥有一颗好奇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思考,去创造,做学习的主人。

7、科学名言: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比问题的结果更重要。

——爱因斯坦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牛顿(英国)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 ——爱迪生(美国)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杜威(美国)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伽利略(意大利)

8、诺贝尔:发明炸药

爱迪生:发明电灯 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秘密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4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词语解释

威胁 要挟 协作 和谐

回眸一笑:眸,眼珠。 喜怒无常:常,惯常、正常。 无穷无尽:穷,尽。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产生。叹,感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造句:看着电视上一个个优等大学的招生广告,再看看自己的成绩,他只得望洋兴叹。 )

2、这是有关海洋的说明文。

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文章从五点来谈海洋是人类的希望:开发海洋矿产资源以缓解“能源危机”;向海洋索要高蛋白食物以缓解“食物匮乏”;利用海水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以开拓人类生存空间。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3、之所以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因为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可以从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的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_。

文中“望洋兴叹”的原因是:由于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还不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它的喜怒无常无可奈何。海洋是个聚宝盆,“聚宝盆”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说海洋是聚宝盆,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矿产资源,请为保护海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①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②蓝色的海洋,生命的摇篮。

4、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海洋给人提供航行便利,给予人类食盐;

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掀毁船只,冲垮堤岸,毁灭城镇,给人类带来灾难。·

5、常见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等

6、近义词:慷慨=大方

敬畏=敬重 匮乏=缺乏 低廉=便宜 奉献=贡献 便利=方便 给予=奉献 望洋兴叹=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反义词:慷慨(吝啬) 敬重(轻视) 匮乏(丰富) 低廉(昂贵) 奉献(索取) 便利(障碍) 喜怒无常(温文尔雅) 望洋兴叹(妄自尊大)

7、藏

zàng (宝藏 西藏 藏羚羊) cáng (矿藏 隐藏 蕴藏 东躲西藏)

8、拓展:大海的成语:风急浪高、海纳百川、惊涛骇浪、风平浪静、水平如镜、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波澜壮阔、惊涛拍岸、无边无际、一望无垠、巨浪滔天

大海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保护海洋广告语 :生命从海洋开始,善待海洋从你我开始。拥抱海洋,感恩海洋,善待海洋。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3】

1、从具体情境中体会学习圆锥体积公式的必要性并进行大胆猜想。

2、在操作、观察、思考、探究等学习活动中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有条理的说出推导过程。

3、根据圆锥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都很棒,为了帮助大头儿子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好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圆锥的体积。

1、出示圆锥,引导学生说出圆锥的体积的意义。

课件出示: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锥的体积。

2、演示排水法求圆锥的体积。

引导学生回忆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说出排水法。

3、冰激淋不能用排水法求体积,要怎样求呢?

(二)教学例2.(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

1、引导学生猜想。

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应该和哪一个立体图形有关?

师:同学们再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应该和什么量有关?

2、认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师课件演示怎样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板书:学生猜想。

3、实验验证猜想。

(1)明确实验方法、理解实验表和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

(3)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小组汇报,老师课件演示。

(4)得出结论。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1: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

生2: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那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两个容器的容积存在这个倍数关系吗?

生:不存在。

明确哪个学生的猜想是对的。

4、推导圆锥的体积。

引导学生推导圆锥的体积。

师: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你能写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v圆锥=13v圆柱=13sh。

师:想一想,根据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为什么有三分之一?

生:因为实验时,圆锥向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了三次。

师:我们知道了怎样求圆锥的体积,那么假如圆柱形冰淇淋和圆锥形的冰淇淋是等底等高,你们说大头儿子买哪种合算呢?(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答案)。

师:所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5、练一练(运用公式):

师: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二)教学例3.(运用公式拓展)。

课件出示例3。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规范做题格式。

(三)思考;求圆锥的体积,还可能出现那些情况?

引导学生梳理:

已知底面半径求体积;。

已知底面直径求体积;。

已知底面周长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填空(课件)。

2、判断(课件)。

3、3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3.286.337.555.64。

0.3280.6330.7550.564。

提问:商的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指出: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提问:

(1)除数扩大了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除数扩大了100倍呢?

(3)把5.344扩大10倍,小数点应该向哪边移几位?要扩大1000倍呢?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板书: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而且也知道,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今天就要应用这两方面的知识来继续学习小数除法。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4。

学生读题。

提问:求平均每小时织多少米要怎样算?(板书算式)。

提问:这道除法计算题和上节课学习的除法计算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课题)。

先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能不能依据过去的知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让学生先作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冀教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冀教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现在再来说一说:怎样才能使除数变成整数?(把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也就是要得出原来的商,被除数应该怎样?(被除数也应该扩大10倍)教师在竖式中作出示范。结合说明:要把除数7.5扩大10倍,就是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就变成整数了。为了简便,只要把除数7.5的小数点划去。除数扩大了10倍,要使商变,被除数47.85也要扩大10倍,只要把原来的小数点划去,向右移一位重新点上小数点,使被除数变成478.5。

追问:怎样把刚才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提问:这题转化后,现在变成多少除以多少了?这样的题在会计算了吗?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后,教师检查学生在计算时,要注意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转化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怎样的除法再计算?是怎样转化的?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只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在前面板书后接着板书:吟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如果被除数不是47.85,而是4.785,除数仍是7.5(板书:

2、进行转化的专项训练。

(1)做练一练中的第1题。

(2)小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是:第一步,把除数中的小数点划去,使它变成整数;第二步,看除数扩大了多少倍,就把被除数也扩大同样的倍数,只要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若干位。这样,就可以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了。

三、巩固练习。

1、试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

学生练习时,教师注意学生在转化时被除数和除数是否扩大相同的倍数,竖式中没有用的o是否划去。评讲时,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

2、让学生将练习十的第2题、第4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课堂小结。

五、家庭作业。

练习十第3题。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5】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在六年级的数学课上,教师们通常会使用苏教版的教案来教授学生们各种数学知识。这些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技能。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节六年级苏教版数学课的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将分数化简并运用于实际情境;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和数学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准备PPT课件,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 准备学生练习册和作业册;


3. 准备学生小组讨论用的白板和彩色粉笔;


4. 准备计算器、尺子、圆规等学生使用的辅助工具。


三、教学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谜语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2. 新知讲解(15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和除法的相关概念和解题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


3. 学生练习(20分钟):


教师给学生们分发练习册,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会巡视班级,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他们的错误。


4. 小组讨论(15分钟):


教师安排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和解答一些应用题和思考题,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


6.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数学。


四、作业布置:


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们在家中继续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确保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流程,学生们在一节六年级苏教版数学课上将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乘法、除法和分数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学生们将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希望学生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成为优秀的数学家!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6】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苏教版是一本教师教学指导书,旨在帮助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时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本教案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方式,全面介绍了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活动。

本教案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整数、分数、小数、比例、百分数、平面图形、三角形和运算规则。每个单元都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进行详细划分,并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以整数单元为例,本教案首先介绍了整数的概念和性质,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整数的意义和特点。然后,教案详细介绍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整数进行计算。除此之外,教案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整数游戏、整数竞赛等,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整数的知识。

除了教学内容的详细介绍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本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案都设计了一些拓展活动和综合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案还提供了一些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活动和练习中,教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合作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效果。

总之,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苏教版是一本内容详细、具体生动的教学指导书。它不仅提供了全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教案的有效运用,教师能够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数学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7】

一、导入。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2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六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五、全课小结。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8】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

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要给我们的教室画一张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课前我们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生:长大约9米,宽大约6米。 )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生画师巡视)

(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9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9厘米,宽6厘米。或者是长3厘米,宽2厘米。)

师:同样画的都是我们的教室,却不一样大,大家赞成谁的画法(故意)?为什么?

(观点一:都可以,因为这两个图的比都是3:2。观点二:这两种画法一样,但画的大小不一样,一个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一个是6平方厘米。)

师:是啊,这两个平面图,别人一看会知道我们教室的大概形状,但我们的教室不可能是长9厘米、宽6厘米,也不可能是长3厘米、宽2厘米,你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也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吗?

(生动脑想、动手写)

引导学生汇报:

(1)直接写上"教室面积大约50平方米。"

(2)在图上标出"长9米、宽6米。"

(3)标上"1厘米=1米"。

(4)1厘米怎么能等于1米呢?我认为可以写"1厘米相当于1米。"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让学生体会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师:看来同学们很爱动脑筋,遇到问题会想办法。现在请拿出课前准备的地图,找一找看看上面有无类似的标注?通过汇报,让学生发现地图上有不同的标注。教师板书不同的标注。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和观察比例尺,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意义建构(认识比例尺)

1.介绍各种比例尺的名称。

师:在地图上这些都叫做比例尺。根据板书教师介绍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2.认识比例尺。

如:师问比例尺1:6000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图上1厘米的长度代表现实中的600000厘米。

师:比例尺1:23000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现实中的230000厘米的距离。

师:同学们讲得都对,那到底什么是比例尺?

引导得出:

1.比例尺就是一种可以把实际距离放大或缩小的计量单位。

2.我认为比例尺就是图上长度比上现实中长度。

3.图上画的长度与现实距离的比。

4.图上长度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规范学生语言)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由上列公式并推导出:图上距离=比例尺x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充分描述什么是比例尺,教师再规范语言,这样,一促进了学生思考,二促进了思维外显,三促进了交流。)

三、实际应用(比例尺的应用)

1.出示小黑板(笑笑家平面图)

师:这是笑笑家的平面图。要求笑笑的卧室的实际面积是多少,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卧室实际的长和宽)怎么解决?

2.学习课本第30页内容。

(1)学生自己阅读。

(2)学生动手测量笑笑家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计算出笑笑卧室的实际面积。先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3)独立算出笑笑家总面积,再全班交流。

(4)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思考、解决,全班交流。

(5)先尝试解决,再全班交流。

3.谁帮老师算算小黑板上的图是按比例尺多少来画的?求出比例尺并标注。

4.师:刚才我们画的教室平面图,你现在有办法让别人知道我们教室有多大了吗?

指导学生在画的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图上加上了"比例尺1:100"。

在画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图上加上"比例尺1:300"。

5.完成第31页"试一试"第1题、"练一练"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认识比例尺

1、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用途。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比例尺认识较少并且感受枯燥,所以我在课前拍摄学生照片,利用信息技术做成缩小或扩大的效果,课上展示让学生观察自己照片的变化。接着又介绍现实生活当中,根据需要有时要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扩大若干倍以后再画到图纸上的例子。如缩小实例有:中国地图、某个学校平面图。扩大实力有:手表图。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用途。

2、通过观察、测量、设计平面图的体验过程,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在学生发现生活中缩小与扩大例子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当设计师进行测量教室周围物品、设计平面图,在体验中发现实际距离长和宽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就得到了图上距离,进一步引导学生又发现自己画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长和宽与实际距离长和宽的比也是相同的,通过说一说对课桌面1比10的理解,抓住了比例尺的意义进行教学。然后又强调了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一般用厘米做长度单位及统一单位的问题。最后,学生计算自己设计平面图的比例尺并说明其意义,更深的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充分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后,我创设了春游情境给学生看图片和地图,求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我又力求体现了开放性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让他们调查数据求图上距离并画出来。这些设计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了数学的内在价值。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9】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苏教版

数学是一门关于数字、形状、量和结构的学科,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修的学科之一。今天,我们将针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苏教版,详细讨论并解析其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一课:小数子-六年级一元综合计算

在小学六年级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这一章节的开篇课程主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示向学生展示一组有关小数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了解小数的整体规则。接下来,教师可以进行游戏,例如让学生使用小数去购买商品或进行简单的计算游戏,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口算和运算能力。

第二课: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六年级二元综合计算

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数字线和正负数卡片来教授这个概念。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数字线展示正数和负数的位置,并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接下来,教师可以使用正负数卡片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通过问题解答和卡片配对来进行整数的加减法练习。

第三课:倍数与约数-六年级选修练习

这节课主要教授了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或图示来引导学生理解倍数和约数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使用乘法表或教具来展示一个数的倍数,并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接下来,教师可以使用约数表来指导学生找出一个数的所有约数,并进行练习。

第四课:分数的基本认识-六年级有一元认识分数

分数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示来介绍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例如,可以使用水果分割或玩具集合来展示分数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将一条长长的绳子分成若干段,并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分数表示。

通过以上四节课的详细讲解,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苏教版中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游戏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和思考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10】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小黑板、课前请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测试百米跑步的时间。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整理和练习。

1、根据下面的条件,说说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比徒弟的3倍少18个。

(2)一堆黄沙运走了30车后还剩下16吨。

(3)一条围巾的价钱比一副手套价钱的2倍多25元。

2、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

(1)学校舞蹈队有x人,歌咏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歌咏队有( )人;舞蹈队和歌咏队一共有( )人,歌咏队比舞蹈队多( )人。

(2)踢毽的和跳绳的每组都是x人,踢毽的有5组,跳绳的有8组。踢毽的有( )人,跳绳的有( )人;踢毽的比跳绳的少( )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 )人。

1、求x的值

(1)三角形面积275cm。 (2)长方形周长9m。

第(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列方程的依据以及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第(2)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方程。交流时师随机板书不同的方程,并让学生说清列方程的依据。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2x+1.5×2=9 (x+1.5)×2=9 x+1.5=9÷2

问:这几个方程哪些你会解了?请你说说应怎样解?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加关注,注意个别辅导。)

交流完后,让学生解自己所列的方程,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理解的方程来解。

指名3位学生分别板演。再集体交流。

2、第6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3、第8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在体育课上测试百米跑步时的速度大约是每秒多少米?

再让学生解答问题,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想。

学生读题后可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理解“取了若干次以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明“取出的红球比白球多10个”。

再让学生列方程解答。交流时说说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些什么收获呢?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601333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热】英语教学工作计划(模板5篇)
下一篇 : 一级考级舞蹈教案收藏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