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很多时候句子把我们和别人更好地连接起来,人们认为可以用句子表达的东西,有各种类型的句子,你知道吗?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威·赫兹里特名言,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威赫兹里特名言

1、人的思想如一口钟,容易停摆,需要经常上紧发条 威赫兹里特

2、交谈中的妙语是盐,而不是食物。 威赫兹里特

3、妙语该用在妙处 威赫兹里特

4、一种思想不阐述则已,一阐述则一针见血 威赫兹里特

5、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威赫兹里特

6、高雅时髦与丑陋粗俗是人性这块普 威赫兹里特

7、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威赫兹里特

8、时髦是摆脱了粗俗之后的优雅;因而,它最怕被新的时髦所代替。 威赫兹里特

9、应该为之树碑的人们都不需要纪念的人们都不需要纪念碑,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在人们的思想和记忆中树起了自己的丰碑 威赫兹里特

10、偏见是无知的产物。 威赫兹里特

11、没有偏见和习惯的帮助,我甚至无法从房间的这边走到那边 威赫兹里特

12、思想上的污垢无法靠逝去的光阴抹 威赫兹里特

夏绿蒂勃朗特名言阿尔贝加缪名言契诃夫经典名言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扩展阅读

威赫兹里特名言


威赫兹里特名言

1、高雅时髦与丑陋粗俗是人性这块普 威赫兹里特

2、妙语该用在妙处 威赫兹里特

3、没有偏见和习惯的帮助,我甚至无法从房间的这边走到那边 威赫兹里特

4、人的思想如一口钟,容易停摆,需要经常上紧发条 威赫兹里特

5、时髦是摆脱了粗俗之后的优雅;因而,它最怕被新的时髦所代替。 威赫兹里特

6、思想上的污垢无法靠逝去的光阴抹 威赫兹里特

7、交谈中的妙语是盐,而不是食物。 威赫兹里特

8、偏见是无知的产物。 威赫兹里特

9、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威赫兹里特

10、一种思想不阐述则已,一阐述则一针见血 威赫兹里特

11、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威赫兹里特

12、应该为之树碑的人们都不需要纪念的人们都不需要纪念碑,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在人们的思想和记忆中树起了自己的丰碑 威赫兹里特

切斯特菲尔德名人名言贾谊名人名言桑塔亚那名言

卡尔威特的教育名言语录


卡尔威特的教育名言语录_

老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洛赫村的一名牧师,他坚信通过父母科学的早期教育,普通孩子也能成为天才。他的教育理念,在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身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小卡尔威特1800年7月出生,是19世纪德国非常著名的天才。他在八九岁时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特别擅长数学。写到这里,大家肯定都已经开始惊呼天才!

事情还没有完结,他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他和那些年少成名,成年后便失去后劲的神童不同,他一生都在德国著名的大学授教,大家对他的授课有口皆碑,他一直到1883年逝世前都还站在讲台上。至此,我们不得不说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教育。

老卡尔威特将小卡尔威特14岁前的教育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但是,该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几乎绝版。直到20世纪,他的教育理论才开始重新被世人推崇,一经推出在全球的销量就超过了一亿册。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赞誉他的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老卡尔.威特开创了影响了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造就了无数的天才。他相信俗物与天才仅一水之隔,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早期教育得法,也一样能够成为天才。

他在早期教育上的成就和地位,让我们希望把他的教育精华代代相传,我们通过这套书将老卡尔威特最精华的教育理念,用漫画加箴言的形式呈现,以飨中国时下最年轻的父母们。当下的父母们处于忙碌、节奏快、压力大的大环境中,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吸取卡尔威特教育中最精华的东西呢?

细细地深度思考,反复琢磨,然后用他的教育原则作为育儿实践的指明灯,指导自己的育儿活动。如果只是囫囵吞枣,是无法真正掌握卡尔威特的教育精髓的。每一则箴言,将似一枚枚橄榄,唯有反复咀嚼,将之真正刻印于心,才能成为父母育儿路上的指路明灯。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

研究发现,人从一出生就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这种本领神秘地隐藏在我们的体内,我们将其称为潜在能力。比如一棵橡树,如果条件理想,它可以长到30米,甚至更高。人也一样。

这种潜在本领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才。所以,天才是每个人体内都具有的、隐藏着的,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一定要和他的智力发育同步进行。

【教育的理想是造就天才】

教育的理想就是要使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让孩子的这种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才能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要尽早开发和挖掘出孩子的这种潜能天才。

但是,要想让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橡树虽然有长30米高的可能性,但一般只能长到15米左右。如果环境恶劣,可能不会超过10米。当然,如果对它精心培养,它就能长到18米、20米,甚至24米、27米。同样,即使生来非常优秀的儿童(假如他的潜能有十成),如果放任不管,充其量他的潜能能发挥出两_一成。但是,如果好好教育,他的才能就会发挥出六七成,甚至八九成。

【儿童的潜能递减法则】

儿童虽然天生具备潜在能力,但是这种潜在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遵循着一条规律:递减法则。比如一个生来就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从一出生就给予他非常完美的教育,那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但如果从5岁再开始教育,即使教育非常出色,他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再开始教育,教育得再好,他也只能成为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早,儿童的潜在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反之,儿童潜在能力实现得就越少。

【放弃教育就是放弃了孩子的潜能】

每种动物的潜在能力都有着各自的发达期,并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不让它在这期间发展,就永远也不会再发展了。比如小狗将吃剩下的食物埋藏在土中的能力就有一个发达期,如果这段时间它所处的环境不能埋藏食物,则它的这种能力就会消失。

人也如此。即使一个人生来就具有100度潜能,如果放弃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度了。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杜绝孩子的潜能递减。早期教育就是要抓住时机给孩子以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我认为,从孩子一出生就要让他接受教育。

【3岁前是幼儿的模式时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至为重要的时段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方式与他以后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

刚出生的婴儿并不能分辨人的面孔,只有等他长到五个月的时候,才能辨别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出现认生的现象。

但婴儿在这阶段对人的识别,不是通过对人的外貌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把母亲整个面孔像模子一样,原原本本地刻进了自己的脑海中,婴儿的这种能力就是模式记忆。3岁以前就是婴儿的模式时期,此时对他进行的教育就是模式教育。

【3岁决定孩子一生】

幼儿在模式时期,即使同一事物反复出现他也会不厌其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这时期的幼儿凭借动物本能,有快速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这时期的教育就是要给孩子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基础模式,以及人生的基本准则和人生态度。

此时幼儿的大脑虽然处于白纸状态,不像大人那样复杂,但他却具有一种不需要任何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在幼儿的这一时期,如果我们不把正确的、好的事物及时通过有效的途径灌输到他尚无辨别能力的大脑中,他也会毫无选择地吸收大量不好的东西,形成不良的习惯或性格。

俗语说: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样子。孩子模式时期结束时,成人后的基本素质就已经基本形成了,所以,3岁以前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后天教育比天赋更加重要】

有的孩子可能生下来就在某方面有很高的天赋,而有的孩子可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一样,那么天赋比较高的人命运可能就会好一些,而现实生活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孩子绝大部分受到的是一种非常不全面的教育,他们的天赋甚至连一半都没发挥出来。

如果在这时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即使禀赋一般的孩子,也会优于禀赋较好而未接受有效教育的孩子。当然,如果两者都被施以同样有效的教育,则前者肯定赶不上后者。但是我们完全不必因此而放弃教育,因为禀赋高超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多数孩子禀赋水平还是相当的。如果采取上述教育方式,孩子的禀赋一定不会低于那些所谓的天才。

【好的教育胜过好的遗传基因】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讲过一个寓言,说的是毫无二致的两匹小马,一匹让一位农夫饲养,另一匹让一位有头脑的人饲养。

结果,农夫贪得无厌,在小马还没有长大之时就让它拉货物、干农活,使这匹小马成了他劳动的工具。然而那位有头脑的人,却对自己的小马百般呵护、悉心饲养,把小马调教成了马中精品千里马。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具有同样天赋的两匹小马由于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其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对孩子的教育不也是如此吗?即使某些孩子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忽视后天良好的教育,那他也不会成为天才;而天赋一般的孩子,如果给予良好的教育,也会取得卓越的成就。所以说,好的教育胜过好的遗传基因。

【对孩子的教育须尽早开始】 (整理)

人就像瓷器,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就像威廉所说:幼儿是成人之母。一个人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幼年所受的教育,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如何。

所以,要尽早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教育开始得越早,效果越明显,他以后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卓越。

【为孩子开启智慧的天窗】

如果对一个人实施催眠术,给他消极的幻觉暗示,那么,即使人和物在他面前他也看不到。我们的教育要避免这种催眠术式的教育,不要使孩子陷入这种催眠术式的幻觉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孩子开启一扇智慧的天窗,可以使他敏锐地观察到社会百态,洞察出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和缺陷。为此,必须重视孩子最初对世界的每一次探索,并认真对待他的每一个问题。

【人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力量将势不可当】

人类的潜能犹如被困河堤内的洪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被激发出来,那种力量将势不可当。即使有重重困难和千般障碍,在它强壮的力量面前也会不堪一击。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虽然经历了坎坷、历尽磨难的人,却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原因。

【良好教育使人更接近伟人】

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是在合适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不论他们天生是聪明的还是愚钝的。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查理曼大帝、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和温斯洛泰勒这些蜚声海外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经过特殊的教育方式,他们最终都成了伟人。所以,我相信一个在良好的环境下接受过合适的教育的人,一定会变得更坚强、更美丽、更坦荡、更崇高、更勇敢、更机智、更博学、更认真、更节制、更理智总之,他将更接近伟人。

【教孩子准确清晰地表达】

当孩子在襁褓中时就要开始教他学习知识了。比如我们要经常给孩子念叨房间、楼梯、庭院、水井、马厩、谷仓等这些经常见到的东西,并且尽量鼓励孩子说出每一样物品的名称。当孩子能清晰准确地说出这些词的时候,父母要适当给予拥抱、抚摸和赞赏的目光作为对他的鼓励;当孩子说错时,也要明确告诉他,这个词他说错了,应该如何说。

也许孩子一开始会说得很慢,但不要着急,也不要强迫他说快,只要求他发音准确就可以。还应该要求他,在张口说话之前先考虑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并选择最合适的词来表达。我就是这样要求小卡尔的,所以在别的孩子还吐字不清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就已经能流利地拼读许多词语了。

【父母不要说婴儿语言】

许多父母在和婴儿的沟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喜欢使用婴儿语言。婴儿语言就是被大人们说得不准确、有些儿话音或者一些自造的词语。比如说牛的时候不说牛这个词,而是模仿牛的叫声哞哞。把狗说成汪汪,用咩咩代替羊,喵喵代替猫,等等。这是一种不准确的教育方式。要让孩子学习小狗的概念,首先要让他知道什么是狗,然后再让他领会小这个概念。让孩子了解小狗就是很小巧、不凶猛、不会大声叫等特点的一种动物。

父母在与婴儿说话时,要用纯正的标准的语言,用简单易懂的词表达复杂的内心情感,放慢语速,大声而清晰地说出我们的话,在语音语调上也要避免让婴儿听后产生任何歧义。别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婴儿语言、方言或人们自创的词语,这样他长大后就不存在重新学习标准话的烦恼了。

【激发孩子的大脑积极思考】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教会他如何去发现、辨别、对比、选择、拒绝,使他的大脑时刻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这就相当于他的大脑提前被开发,这样,他就会比一般的孩子提前四五年学会用脑思考的方法。

当孩子犯错误时,责备他的语气要缓和,我们要给予他帮助,这样他会越来越聪明,当他们战胜了困难而得到父母的表扬时,他们会很高兴,同时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加。

【掌握大量词汇靠记忆力好】

事实告诉我们,拥有良好的记忆力将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孩子进行思考的深浅程度往往与他掌握的词汇量有着直接关系。

对一个记忆力好的幼儿来说,可能掌握2000个词语没有多大问题,但对于普通的孩子而言可能会困难些,这就需要我们教会孩子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不能靠死记硬背来解决。好的记忆方法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会自主阅读意义重大】

掌握了丰富词汇量的孩子,对其以后的有益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孩子熟悉并能准确地认识文字,他就不需要我们的帮助而能自己阅读书籍,并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

孩子能独立阅读后,就会主动从阅读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并能掌握一些好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当他把阅读形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丰富的知识就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他的大脑中,使他稚嫩的头脑逐步成熟起来,从书本上积累的知识也会远远超过我们。

【感官训练造就聪明的孩子】

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是我们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如果能够频繁地刺激孩子的各个感觉器官,就会促使他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并充分发挥出各个功能区的最大效能,他就会成为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在感觉器官中,发展听力尤为重要,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听歌曲、朗诵诗歌都是训练听力的好方法。有效地训练眼睛,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各种颜色鲜艳的小布偶来刺激孩子的视觉。训练孩子的味觉,要用各种味道刺激他,但饮食一定要清淡。还要尽早训练孩子学会爬行,这不仅会刺激他颈部肌肉的发育,还会扩大他的视野,使大脑受到的刺激增多,从而促进其大脑发育。

【培养孩子的视觉观察力】

在孩子的视觉发展起来后,我们就要培养他的观察能力了。

首先,通过丰富的色彩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画在孩子观察能力的开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善于绘画,他们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幸福的。我们也可以用五颜六色的小球或木片,或者穿着鲜艳衣服的布偶,和孩子玩游戏。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他观察花朵、树木、天空以及各种建筑物的颜色和形状。其次,训练孩子专心注意某一事物,锻炼他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有一种留神看的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发展他的记忆力。根据婴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运动着的颜色鲜艳的物体,如颜色鲜艳的气球来吸引他。

【让孩子的手活动起来】

婴儿的小手,是他们用来打开大脑感知功能、认识世界的重要器官。尽量让小手学会更多动作,尽早让小手的和大脑协调工作,对大脑智能开发具有重要意义。5个月大的婴儿,小手的5个手指已经分化开来,眼和手的动作已基本协调,这时他们开始主动向外探索这个世界了。

让他们的手有事可做,可以提早让婴儿发现自己小手的用途。当孩子醒着的时候,用些色彩鲜艳的小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用手去抓握;大人经常帮助孩子活动他们的手指,摸东西、拍手掌、点手心、转手指,这些简单的动作都能让婴儿大脑活动起来。心灵手巧说的是心手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婴儿手的动作丰富起来,他们的大脑智能也飞速地发展着。

对孩子进行任何训练时,绝对不要强迫,训练都要建立在机体成熟的基础上。虽说训练能够挖掘潜能,但拔苗助长,只会伤害孩子,所付出的代价必将是阻断挖掘孩子潜能的通道。

【爬行非常重要】

当孩子趴在床上能够抬起头时,我们就可以用手推着他的小脚,训练他爬行了。父母一定要尽早训练孩子学会爬行,因为婴儿的身体发育状况决定了俯卧是最适合他的活动姿势。而且,婴儿在爬行过程中,可以加速颈部肌肉的发育,头部的抬起,可以自如地看到周围更多的东西,眼睛和大脑受到刺激的机会增多,可以加速大脑发育,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珍惜语言发展的最佳期】

幼儿在3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尽早教孩子语言这一点非常重要。3岁时,婴儿基本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词汇量迅速发展,能达到1000个左右、基本掌握母语语法规则,能够使用完整语句。若孩子能在6岁以前掌握准确的语言,那么这个孩子的发展就一定会很快,而且其智能发展速度将超过其他孩子。

【15天大就开始灌输词汇】

其实,婴儿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有了听觉反应,此时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是可行的。那么早到什么时候呢?我主张从孩子15天大就开始灌输词汇,在孩子刚对语音有反应时就教他说话。在襁褓中的婴儿对人的声音和物品的响声非常敏感。只要孩子醒着,我们或者跟他说话,或者轻声给他唱歌。如果正在做事,也要用亲切的语调对他说话,告诉他正在于什么。婴儿对人的语音十分敏感,尤其偏爱母亲的声音,母亲的声音能够加速婴儿的吮吸活动。

【教孩子纯粹的发音】

孩子含糊地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都会让父母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喜悦,这无疑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鲜明标志。然而,许多父母在这种激动之后并未对如何让孩子们的发音更纯正做过谨慎的思考。

孩子能开口说话,这证明孩子语言学习的先天因素已经成熟。此时,教孩子纯粹的发音就是这一阶段的头等大事。在生活当中,不难发现许多成年人操着一口方言,这些不标准词汇和不准确发音都是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正确培养的结果。应该注意的是,作为被模仿者的父母,语言一定要准确、清楚、缓慢、标准。

一旦孩子有所表示,比如微笑、踢脚或摇手,父母应该马上给予鼓励,及时回应。孩子一旦开口叫爸爸、妈妈,父母就应全力鼓励孩子说话,为孩子创造说话的环境。

【不断刺激孩子的记忆力】

俄国科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用进废退的原理告诉我们,早期教育可以大大提高人的记忆力。尤其是婴儿时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汇,就可以不断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皮层,促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发展。

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方法有很多种:讲故事能将抽象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或把繁复故事写成押韵的顺口溜也能够帮助孩子记忆;和孩子一起用戏剧形式演绎出历史上的事件。另外,把文字图片编成纸牌,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孩子,能够大大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小心呵护孩子的创造力】

鼓励孩子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耐心地应对孩子们提出的各色问题,是保护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

如果孩子拿着玩具或某种东西聚精会神地玩,不要阻止他们的热情,而应启发他们玩的方法,还要鼓励他多想几种方法来并和他一起玩。如果孩子用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法玩玩具,或孩子把新买来的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千万不要呵斥他们,要鼓励他们把拆散的玩具拼装好。

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当讲到精彩的部分时当即打住,达到评书中且听下回分解的效果,鼓励孩子对后面的情节做出各种大胆的猜想。在下次接着讲故事前,先让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如果没猜中,也要夸奖他大胆创想。在这样的训练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想象力是幸福之源】

人类的幸福生活主要来自丰富的想象力,不会想象的人是体会不到幸福的。想象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乐趣,若是家中的圣诞老人、仙女、各式钢铁大侠被不懂情趣的父母从孩子们的世界中赶走,就如同撵走孩子们生活的伴侣一样,对孩子来说是残酷无情的。

孩子们的想象世界是没有界线的,被成人视为垃圾的木片、纸盒、石子、碎砖,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想象力。成人往往视这些简单的物品为无用,总是轻易地摧毁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往往因为父母轻率的举动而毁掉天才。

一个人有很多的知识却缺乏想象力,那这诸多知识也如一堆烂砖碎瓦,无法盖成雄伟的建筑。那些诗人、小说家、数学家、法学家,那些古圣先贤们,无不有着过人的想象力。这些充分发展了想象力的人,即使遭到不幸时也会感到幸福;当他陷于贫困时也会感到快活。

【天才的诞生与快乐的童年不矛盾】

许多父母为了培养天才儿童而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他们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孩子只能按照自己设定的模式行事。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天才的诞生与孩子快乐的童年并不矛盾。

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游戏中享受美好的童年,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接近完美的人,这样可以使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中度过。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艺术才华,如绘画、音乐等,给予支持和鼓励,这些爱好可以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孩子非要朝这方面发展。通过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样当孩子有阅读能力时,我们就可以给他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了。引导孩子一起朗诵诗歌,扮演戏剧里的角色,就某个问题展开争论,等等。让孩子在快乐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在快乐中走向成功。

【不做昙花一现的神童】

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造就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孩子在智力、品德、身体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陷入只注重智力教育的怪圈中。这样的教育造成一些人无知、愚昧,甚至变得凶狠、残暴,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丰富孩子的生活,父母有必要使他们在品德、体能与智育等方面保持平衡。

另外,让孩子参与到艺术学习中来。各种艺术形式所表达出的人文内涵,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人生的美,抒发情感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当孩子们全身心地沉浸在欣赏或自娱中,尽情享受艺术的乐趣时,是多么的幸福啊!

【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同那些带有个人功利色彩教育者的目标不一样的是,我的教育目标并不是造就一个非凡的学者,或是培养一个一鸣惊人的神童。幸福的孩子应该是健全的、活泼的、快乐的、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的。

人们只看到了我对孩子进行的知识灌输,却没有注意到我选择的这些教育材料对孩子德育上的培育。我不希望孩子成为聪明却没有爱心的人,他是不是神童不重要,重要的是全面、完善、有人类的美德与情操。

我注意平衡孩子发展的多个方面,注意让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上齐头并进,所以每当我看到孩子过于热衷于某一方面时,就会立即纠正这种倾向的苗头。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应该随着知识的增多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不是变成一个满腹经伦、知识丰富却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孩子不能深入到生活中去,对其他的人有所帮助,有所贡献的话,我们一定会为他感到难过。

父母要充当孩子最早的教师,而不应该是一个保护神。当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时一定要放手让他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当孩子不慎摔倒在地时,不要轻易扶起他,让他自己站起来。点滴小事正是独立教育的最好时机,让他们明白,任何事要靠自己,父母不是永远的依靠。

对孩子真爱就要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孩子曰后有太多的路需要自己去走,现在对孩子的娇宠与过分的呵护只会让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吃尽苦头。

【坚韧不拔是一种修养】

坚韧不拔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美德之一。那些缺乏忍耐、不能自我克制的人是没有修养的,这些行为常常会令人瞧不起的。

孩子如果不能学会忍耐,将来也不会有大的作为。

在我的家庭中,受伤后的眼泪绝不会从我这里换来过分的安慰和同情。时间长了,孩子渐渐地就会明白,不管是哪种痛苦,都不应该依靠别人,而应该学会自己忍耐。日复一日,孩子逐渐就会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

【爱是最伟大的力量】

爱是这个世界上一切存在的源头,爱是亲人间无私的付出给予,爱是友人间互相的传递,所以教育要努力培养孩子的情操和情感,使他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虔诚的爱憎好恶。

要让孩子学会怎样去爱别人。具有爱心的孩子从不会轻视别人的存在,在这些孩子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热情。这些善良、助人的孩子更能得到社会和大人的喜爱,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日后的工作中会有更多的机会,在成人后能够得到更多来自于朋友、家庭的支持。从小要教育孩子探索爱的魔力,起点是从接受别人、关心他人开始,这魔力带来的回报将是无形的,因为爱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最伟大的力量。

【同情心是人的天性】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的心理共鸣,似乎是人的一种天性。很小的孩子就知道主动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看到小动物流血就会想到受伤的小动物一定很痛,就连看到花花草草被踩踏时都会担心它们会不会疼痛。

随着认知能力的成熟,孩子们渐渐能区分他人精神痛苦的不同表现,并用行为表达自己的关心。一些大点的孩子不再关心他人,他们的行为开始带有邪恶或残忍色彩,大多是家庭的不幸和早期教育的不足造成的。虽然大多数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但由于父母自身对别人淡漠的态度,而难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时间长了,耳濡目染,孩子会形成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的坏习惯,缺少了必要的同情心。所以,如果父母们希望孩子更加关心和爱护他人,必须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并注意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做一个高尚的人是最大的幸福】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道德规范不应只作为顺口溜被背诵下来,还要让这些道理规矩影响孩子们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遵照这些家训规矩去做。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带着些许的艰苦,他们比别的孩子付出努力多些,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慢慢体会到,做一个高尚的人是最大的幸福。这些人能够更理解别人,体会别人的情感,并能克制自己,减轻他人痛苦,替他人分忧。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后具备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那么现在就开始吧,遵循高尚人足迹行走的孩子终将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性格就是能力】

人的性格会影响他的社交能力,外倾型的人活泼、开朗、好交际,社会适应能力强;内倾型的人沉静、孤僻、不擅长交际,社会适应能力弱。那些性格开朗直爽的人,容易被人接受,往往容易走向成功之路,而那些性格孤僻的人在他们狭窄的社交范围中,很少与人交流,结果做事往往是半途而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性格就是能力。

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开启他们的大脑智能外,还要把培养他优良的性格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为了让他们拥有更加稳定完善的个性品质,父母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上对他进行长期的性格培养。

【及时帮助孩子解开心结】

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不解或烦恼时,可能会因为某些人不恰当的评价而产生自卑感,此时,父母的处理方式是否恰当就显得很重要。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我总是给孩子讲清道理,打通他的思想障碍,解开他的心结,帮孩子重新找回他的自信,不让问题的种子埋在他的心里。带着心结成长的孩子常常与烦恼相伴,坏情绪还会影响性格,或许一个原本开朗的孩子因心中的郁结而变成孤僻、消沉的人。

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想办法让孩子始终处于快乐和开朗的情绪中。这种乐观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成才和未来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

【激发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

激发孩子的爱心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极为重要,这种爱心与责任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承担这项任务。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然而孩子对别人却越来越冷漠。孩子是家庭的重心,父母将太多的爱心投入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上,却没有注意对孩子爱心的教导,使他们变得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有些家长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对孩子的爱心进行培养,通过饲养小动物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从而培养孩子对事业和社会的责任心。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培养敏捷灵巧的做事习惯】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总是在磨蹭很久之后才开始工作,这种磨蹭的习惯实际上是自幼养成的。他们在磨蹭之中白白地虚度和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所以,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敏捷灵巧的做事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做事专心,提高效率,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从小养成敏捷灵巧、雷厉风行的习惯。其次,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人的一生就只有几十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睡觉、休息,如果不能在剩下的时间里抓紧时间做一些事,那么宝贵的时间就像水一样悄悄流走,生命也就像天上的流星那样转眼即逝。最后,要时常告诫孩子:一个人应该做事果断,行为灵巧,如此方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成就一番事业。

【避免把孩子培养成学者】

一些所谓的学者,所学知识仅限于自己的一点专业,但却自认为高人一等,一味地卖弄自己的学识,而对自己专业之外的东西却一无所知,因此常常成为人们的笑柄。

我们的教育要避免把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学者即使把他全部的精力放在他的那点专业上,也不会有所成就,而且,他总是将他所仅知的外人不知所云的学术用语生硬的用在别的方面,用装腔作势的令人头昏脑涨的句子胡诌出一篇文章。对那些具备些常识却爱好广泛的凡夫俗子,他们很是瞧不起,还喜欢贬低那些善于交际、极具有生活情趣的人。但对于那些写文章味同嚼蜡,只会罗列晦涩的学术用语、玩弄谁也不用的词汇的青年,他们则是大加赞赏。

为了避免孩子成为上述所谓的学者,我们应该在教导孩子学习书本知识之外,注意培养他的辨别能力、求知欲望以及对美术、文学等的欣赏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美的人】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完美的人,这也是父母和老师的责任。完美的人一定是心胸宽广、富有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他们具有极强的辨别力,能够看到事物的矛盾和缺陷,并下定决心去解决它。

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是大人必须教给孩子的一件利器。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知识将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不能培养孩子辨别能力的学校,只会成为庸人汇集的场所,更别说培养出完美的学生了。

【培养有思想能创新的孩子】

教育应该发展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的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才会有鲜明的特点,才能使他在成年之后拥有新的观点和思想,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力,即便他能懂得全世界的各种语言,看完了世E所有的书,那也没有任何价值。

自由教育造就了伟大的雅典时代希腊文明,相反,清规戒律也造成拜占庭时代希腊文明的贫乏。

【选择一个合格的妻子】

孩子顺从上帝的意愿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奇怪的、陌生的世界,这个弱小的生命感到软弱和无力,不安全感与生俱来。父母有责任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变得坚强有力,顺利地成长,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为此,父母必须在孩子成人之前,使他尽量具备人性的美德和健康的体魄。

然而对孩子的培育不是从孩子降生之后开始的,而是从选择一个身体健康、内秀、善良的女人做妻子开始。为了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妻子。在排除掉家族病史和令人侧目的身体缺陷之后,千万不要带有某种目的去选择配偶。

【妊娠前精心准备】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应从妻子未怀孕之前就着手准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拥有健康的体质是最重要的,为此,夫妻必须和睦相处。

奢华易使人沉溺于享乐之中,很难做到神清气爽,所以在衣、食、住上都要尽量做到朴素、节俭。

应经常陪妻子到户外去散步,到田野去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以保持开阔的心胸。

奉劝那些好饮酒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夫妻双方至少应在受孕前三个月开始戒酒。孕期一定要放弃饮酒的习惯。

酒后受孕,胎儿往往发育缓慢,智力也较为低下,特别是妇女饮酒,后果尤为严重。

孕期不要饲养宠物。因为有一种对胎儿危害特别严重的弓形寄生虫,就常常出现在猫狗的粪便及其他动物的生肉中。

【敏感知孩子的需要】

让婴儿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抚,这是你对他教育的开始。也是尽早让孩子能力发挥出来的有效途径。这种训练需要从细小而繁琐的事情开始: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父母必须敏锐地去感知孩子的需要,及时解决孩子的烦恼和不愉快。能够做到这些,是父母成功的开始,也是与孩子建立起的第一条纽带,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打下感情基础。

【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越有益于健康。然而,事与愿违,给孩子吃过多的食物,却对孩子大脑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从小形成了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误概念。

婴儿最难以忍受的除了生病之外就是饥饿,如果婴儿一饿我们就给他大量的食物,让他吃得太饱,就会使他认为吃东西、填饱肚子是换来身体满足感的唯一途径,久而久之,这种由吃转化来的满足感会形成对食物的依赖。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要求父母对孩子所需的食物加以限制,只是想提醒那些疼爱孩子的父母:凡事都有个度,包括吃东西。

【食物清淡益处多】

在孩子的味觉训练方面,除了要给他各种味道的刺激外,还必须坚持吃清淡的食物。吃清淡的食物可以使孩子的味觉保持灵敏,还可以避免孩子养成多吃糖和盐的坏习惯,因为食物中的糖和盐多了对身体并不好。我的儿子卡尔喝牛奶时,我就注意不在牛奶里加太多的糖。我们给他做蔬菜汤时,里面不添加任何作料,只让孩子品尝蔬菜原来的味道。

【贪吃会使人愚笨】

当食物在胃里被消化时会有大量的血液流向胃部,当胃部常期处超负荷运转时,大脑会因供血不足使其功能减弱,所以贪吃会使人变得蠢笨。历史上很多伟大思想家、哲人都非常注意这一点,特别当他们需要积极用脑时更不会让食物扰乱了大脑的工作。但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经常无规律无限制地让孩子进食,当父母的好心紊乱了孩子的消化系统之后,婴儿的身体大部分精力仅仅用于消化,大脑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大脑得不到新鲜血液供给营养,这时对孩子做任何早期教育,都是白费。很多父母用他们如此之爱心对待孩子,在我看来是一种愚蠢透顶的做法,他们的爱心实际上是在残害孩子。

我认为,饮食不理智会对孩子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但很多父母却没有注意到,实际上,这是一个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严重的问题。

【别把食物当成管教手段】

对孩子来说,食物应该只是用于充饥的,不能被赋予任何附加功能。家长不能用食物来讨好孩子,更不能用禁食当成惩罚的手段。父母完全没有必要把食物和奖励、惩罚或威胁等建立起条件反射。家长应注意的是把管教孩子和食物分开,给孩子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进食气氛和环境,让孩子独立自主、轻松愉快地进食。

很多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吃得太少或者担心孩子会缺乏某些营养,特意让孩子多吃某种食物,少食其他的食品,或是由着孩子的性子吃东西,无形中让孩子养成了一种错误的饮食习惯。父母们要知道,饮食的作用只是为了避免挨饿。只要孩子不太贪吃,就应该让他觉得吃东西是一件重要和愉快的事情,一件自己想做和能做的轻松自然的事情。千万不能让他养成贪吃、偏食、挑食等错误的饮食习惯。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

愉快的心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阴郁的气氛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把孩子周围的环境布置好,保证孩子的房间从最初起就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要经常在晴朗的天气带孩子到田野去,让他在绿色的原野里尽情眺望,自由地活动身体,千万不要用厚厚的衣裳将孩子包裹起来,也不要给他围围巾,以免妨碍他的自由活动。天气好时,让孩子在屋外睡觉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孩子在室内睡觉时,要让孩子的手脚自由活动,千万不要像布娃娃一样把他包裹得紧紧的。

虽然多数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却不懂得如何疼爱孩子。一个健康的人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缚,尽管有时候这种束缚看起来很舒适。

【体能训练造就健康的身体】

成人都能够意识到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体质,婴儿期的孩子也需要锻炼身体,用来保证身体健康。生物学的理论说:个体发育是整体发育的短暂重复。在孩子出生两三周大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在光滑的木棍上作悬垂运动了。婴儿完全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木棍上作悬垂运动,当然,这种运动不能勉强。由于婴儿与生俱来的把握反射,也可以让孩子抓住大人的手指,他就会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这样的训练跟在木棍上做悬垂运动的效果一样,还能锻炼孩子上臂的力量,为接下来的爬行训练做好准备。

【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要从小培养孩子爱洗澡的天性,一开始就要注意调好水温,因为水温太高或太低会影响孩子洗澡的愿望。每天都要坚持给孩子洗澡、按摩身体、舒展四肢,这既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他的血液循环和肢体灵活度,还能增近亲子间的感情。

要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餐前便后洗手;每日清晨睡前洗脸、刷牙;用手绢擦鼻涕,不随地吐痰等好习惯。只要我们精心培育,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健康活泼的好宝宝。

【成长日记的作用】

父母应该给孩子记成长日记,记载孩子的点滴进步和身体发育情况等。这是父母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使他们在教育后代时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

在日记里可以记录,今天都教了孩子说哪些话,孩子已经懂得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等等,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这个办法,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防止染上恶习,也更利于教育设想按照计划正常实施。

育儿日记还可以随时约束父母的行为:努力按照预期计划实施对孩子的教育。当然日记里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字里行间里也会充满了喜悦。

【对孩子进行正面管制】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我们也要对他进行必要的管束,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不能没有制约,不能为所欲为。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懂礼貌,说话要客气,即使面对自己的父母。懂事的孩子才会受到人们的称赞。

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所以,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开始。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克制自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百闻不如一见】

要多带孩子接触人和事,如走访亲友、买东西、参加音乐会等,让他从小就接触到身份各异的不同阶层的人,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避免出现怯生和怯场的现象,孩子的临场发挥能力就会随着人数的增多和场合的重要程度而提高。

还要多带孩子见物。只要有时间,就要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等,这有助于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见识,而且这样的教育也最自然有效。当然,每次参观归来,都要求孩子详细叙述见到的一切,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倾听讲解的能力,从而提高记忆东西的能力。

我们要毫不吝惜体力和金钱,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行万里路远胜于读万卷书,让现实世界教给我们的孩子更多、更丰富、更生动的知识吧!

【积极参与孩子的角色游戏】

孩子非常希望父母能跟他一起玩游戏,为人父母,必须有这份闲情逸致。有的父母不明白这一点,嫌孩子们的要求太烦或是太过幼稚,要么粗暴地拒绝孩子的请求,要么轻易中止正在进行的游戏。使得父母与孩子应有的情感交融受到影响,而且孩子玩游戏的积极性也遭到打击。

父母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角色游戏,帮助孩子体验和认知他人的生活。鼓励孩子多观察日常生活,了解各种人物的活动,特别要注意观察父母本身的生活。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体验做父母的滋味。尽管孩子体会到的滋味比较肤浅,但他还是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从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总体来说这种体验是有益的。

【在游戏中体验人生】

通过扮演角色、模仿人生各种活动的游戏、建筑的游戏等,可以让孩子体验人生的真谛。这些游戏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训练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

故事或童话是孩子的智慧源泉,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把这些故事表演出来。这些游戏不仅能帮助孩子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子在游戏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用不同声调或动作去演绎一些优秀作品,会对孩子的许多方面都产生有益的影响,尤其是能对孩子的心灵产生美的启迪。

孩子的游戏不能太过离奇,不切合实际的游戏会使孩子感到无聊,一旦没了兴致,游戏也就失去本意了。

【放慢节奏适应儿童】

父母和孩子玩的时候,要用孩子的节奏,放下大人的身份,仔细去观察孩子,尽量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体能、智力、适应能力、反应速度比父母所想象的要慢得多,特别是在做游戏的时候。父母陪孩子玩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反应速度来进行,否则,当孩子跟不上大人的步伐时,就会失去和大人一起玩耍的兴致。父母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玩,就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同样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不一样。同样是荡秋千,有的孩子开怀大笑,有的则吓得大喊大叫;有的对催眠反应灵敏,有的则毫无反应。所以,父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看哪种游戏适合他。

【用游戏的方式施教】

热爱游戏是动物的本能,所有动物都喜欢游戏。如,小猫为了发展它将来捕捉老鼠的能力而摆弄老猫的尾巴,小狗为了发展它将来咬死野兽的能力而互相咬架。可见,动物都是通过游戏方式来训练下一代的技能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要尽量采取游戏的方式。

【好习惯从小开始】

父母有责任和义务让孩子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幼年时期是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这时养成的习惯将会影响孩子一生。所以,如果小时候不对他们严格要求的话,坏习惯就会伴随他终身,等稍大后再纠正,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很多人认为这种养育方式过于严格了。

但是如果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痛苦。我们要将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变为他发自内心的一种力量。父母有责任让孩子从小形成这种美好的心灵,干万不要让孩子因为年幼没有得到良好的指导而失去方向。

【不要迁就孩子的哭闹】

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不应该迁就他。虽然对小孩子的迁就恶果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但这种迁就已经种下了不良的种子。如果孩子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我们还对他迁就的话,他就会变得蛮横无礼。

孩子第一次用哭闹的方式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等他下次想要某种东西时,他还会哭闹。等他长大后,他获取东西的方式就不仅限于哭闹了。他的无礼也不再只是针对父母,他同样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而采取无礼的方式。

因此,要从小让孩子知道哭闹不是获取东西的好方法,不管当时情况是什么样的,都不能用哭闹来解决问题。

【以身作则尊重他人】

尊重是相互的,父母首先应该尊重孩子,才能够要求孩子尊重自己。必须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一味地纵容不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应首先以身作则,自己先具备良好的品德,然后才能把良好的品德传授给孩子。父母首先要明辨是非对错,知道当孩子有过失时采取什么方式去对待。

如果孩子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或因为某件事不顺他的意而与我们作对,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制止或惩罚他。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以身作则地尊重孩子,不靠大人的蛮力强行让孩子依从自己,更不要无故地对他施加暴力,他尊重我们也就是极自然的事了。

【父母要有定见】

从小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不盲目依从于别人,做事情要认真,这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那么家长的态度一定不要左右摇摆,家长的意见前后矛盾,刚刚不允许的事,很快就被允许,这样会混淆孩子的视听。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他们制定了禁律,却出尔反尔,不能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有时说行,有时却又说不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父母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试想,父母对自己的言行都那么草率,那么不负责任,怎么去教育孩子认真呢?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评价坚持始终如一的定见,无定见是教育的最大禁忌。

【赏罚要分明】

父母的言行一致、赏罚分明,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积极的效果。不对孩了采取欺骗吓唬的手段,那么孩子就学不会说谎;事先与孩子定好的制度,父母要认真对待。

对孩子的奖励与惩罚都不要太过频繁,但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它们的重要作用。奖励要起到效果,起不到效果的奖励是徒然的。另外,对孩子的奖赏不应仅限于物质方面,重要的是让他体会到奋斗与创造带来的真正喜悦。

对孩子的惩罚必须让他觉得心服口服,否则就起不到惩罚的教育作用了。惩罚之前,要先给他警告,并且在他犯错之后说到做到,但要对他讲明原因,告诉他惩罚他的原因。

【打出来的孩子要不得】

很多父母以为用打孩子的方法就能规戒孩子,将孩子教育好,这种观念极为错误,它不仅误导了很多年轻的父母,也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有些父母就养成了打孩子的习惯,以为这样就不会把孩子惯坏,但却使孩子变得顽固、粗暴、冷酷和残忍。

许多父母生气时会毫无顾忌地打孩子,以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恨。但等怒气消失,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对打疼的地方又是吻又是抚摸,或者给孩子糖果吃作为补偿。这种教育方法只能造就出懦夫和蠢材,绝不会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不要害怕孩子犯错】

我深信,只有通过锻炼和闯荡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当孩子的经验还不足以做好每一件事的时候,犯错误是必然的,当孩子做一件事没有成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语言和行动向他们证明他们的失败。

我们应该清楚,对一件事情的失败只能说明孩子的经验不足和缺乏技巧,埋头苦干不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能看出他做事的意愿。父母有责任耐心地给予孩子指导,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培养敢于尝试的孩子】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尝试的勇气。既然孩子和成人一样会犯错,那他也同样有能力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尝试和改正错误都是很可贵的。

只有这样的鼓励才能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能力。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要尽量鼓励他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独自解决困难,正是积累经验的最好时机,所以要让孩子尽力想办法自己解决面对的问题。

【锻炼孩子规划自己的生活】

从小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要很早就有意识地锻炼他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让他学会周密地计划自己的时间,自己安排好一天的起居,安排好学习生活。这么做并不是要把他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而是要让他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完善。

【为孩子绘制品德表】

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良好品德,所以不妨给孩子画一张品德表,品德表上包括如F内容:服从、礼节、宽大、亲切、勇敢、忍耐、诚实、快活、清洁、勤奋、克己、好学、善行等,当孩子的行为与这些项目相符时,就在那天的相关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否则,则贴上一颗黑星。到周六时数一下,如果获得的金星多,下周内就可得到和金星数相等的书、鲜果、点心等,如果黑星多,他就与这些奖品无缘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周六统计之后也不要让孩子将这个品德表扔掉,这样做可以使孩子下决心,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消灭黑星,从而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否则,长期保留黑星,会使孩子感到沮丧,对自己丧失信心。

【为孩子做行为录】

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做很多事、有许多想法,这些想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为了鼓励孩子多做善事,我们可以将孩子做的好事记录下来,做一个行为录,这样就可以帮孩子随时反省自己,使其思想和行为不断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帮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立志坚持做好事。

培养孩子的善行要下工夫让他以此作为一种乐趣,享受做好事和克制自己之后的喜悦,千万不要强迫他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像培养他其他方面的习惯一样。只要耐心教育,孩子一定能体会并记住做善行和克制自己之后的乐趣。

【幼儿撒谎多是善意的】

很小的孩子就会撒谎,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善意的,有的是恶意的。但是,幼儿的这些谎言善意的居多。当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为了不让大人生气、为了不让大人失望,他们常常会用谎言来减轻大人的怒气。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设法走进孩子的内心,弄清他撒谎的原因,然后采取合理的方式对他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太小不懂道理,不要小瞧他,其实他懂。要想孩子成为诚实而正直的人,从小就要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

【别让撒谎成为习惯】

很多父母不太在意孩子的谎言,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谎言的危险性,甚至还认为他们很可爱。当撒谎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成为成年后罪恶的源泉,那时想改变都来不及了。

撒谎会腐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损坏彼此的信任。说谎是对对方不尊重的表现。谎言一旦被揭穿,换回的只能是怀疑、猜忌与不信任,所以,与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孩子稍大一点,就可以把这些道理告诉他,让他幼小的心灵从小形成撒谎不对,会遭到惩罚的观念。

【父母的关注形成孩子的好习惯】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如果对他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不断夸奖,就会刺激他的这种好行为不断重复,从而形成好习惯。但是,许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孩子的好习惯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夸奖。其实,孩子的好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夸奖,就不会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也会慢慢停止。

父母的关注会形成孩子的好习惯,为此,父母一定要多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当孩子出现好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奖励,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则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对孩子的这种关注和夸奖实施得越早效果越明显,也越容易。当孩子进入少年时期,由于反抗期的出现,再对孩子进行这种夸奖,就有一定难度了。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这一方法,父母有必要将孩子的情感与行为明确区分开。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柏拉图认为,任何坏人都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成为坏人的。每个孩子的意愿都是向好的方面发展,那些变坏的孩子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引导。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受到父母的影响,这是教育的规律。生活中存在许多典型案例:母亲爱慕虚荣,女儿也会这样;父亲喜欢喝酒,儿子也会这样;父亲品德败坏,儿子的行为也不好。

想让孩子说话时使用文明的语言,父母在说话时就应该有礼貌。知识在小时候学不好,成人后可以补,但是,习惯和教养若不在幼年时养成,以后就很难具备了。我们周围一些人虽然知识渊博,但举止言谈却不合教养,就是在幼年时没有养成好习惯的缘故。

【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

当孩子出现坏行为的时候,许多父母会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惩罚只能起到表面的、短期的作用,孩子迫于父母的权威而不敢再做坏事,但并未从内心深处将这些不良行为铲除。

要设法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让他体会到行善的快乐。当孩子悄悄拿走别人一块糖果时,就要告诉他: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拿走他的东西,是一种偷盗行为,是可耻的。从本质上说,偷一块糖果与偷一袋金子是一样的。幼小的孩子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判断力,不能正确认识一些行为的本质。对于偷盗,他们认为拿得多叫做偷,拿得少就不叫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帮孩子认清事物的本质。

【让孩子养成服从的习惯】

服从是孩子要学会的重要品德之一。对于正确的事,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父母都应该坚持。如果孩子面对正确的事物而不接受,或者由于无法克服自身的惰性不听从,父母就有必要让他学会服从。

为了使孩子养成服从的习惯,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让他怎样做,让他这样做的原因;不让他怎样做,不让他这样做的原因。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是在为他着想,以理服人,不要平白无故的强迫孩子服从自己。

【孩子做坏事,父母先自省】

孩子做坏事的责任在于大人,而不是孩子。在孩子做坏事时,父母对其放任不管,没有及时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好的方面,这是导致孩子继续做坏事的一个重要原因。让孩子尽早对工作和劳动产生兴趣,是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好的方面的前提,也是培养孩子健康内心世界的前提。

父母进行自我教育,也是对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在管教孩子之前,先管好自己。想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父母自己应先懂得内省和自我约束。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要让自己错误的、不良的习惯潜移默化地传染给孩子。

【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得当】

父母通常会抱怨孩子:我的孩子为什么要说谎?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任性?为什么他这么小,就那么残忍地对待小动物?他们在这些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只是痛苦地哀叹:早知道这样,真不如不让他来到这个世上。他们被这些问题困扰,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教育好这些小机灵,面对孩子身上那些明知错误却不容易改变的坏行为束手无策。还有些父母为孩子倾尽全力,而孩子却一点也不善良,也不懂得体贴人,固执、粗鲁,还经常抱怨。

我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掌握到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孩子完全可以被教育得很好。我们可以经常向孩子讲述某人做了坏事而遭到报应的案例或故事,并表明自己对这些人的否定态度,通过这些反面的典型案例达到对孩子劝诫从善的目的。

【用阅读和劳动来改正孩子的毛病】

虽然有些孩子爱说谎,但打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要认真思考孩子说谎的原因。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经验,又富于想象,有时候明知道说谎是坏事却还是说谎,父母对此不应过分指责,而要时刻注意帮孩子矫正这一坏习惯。因为说谎从无害到有害,中间只有一步之遥。

阅读和劳动可以帮助父母改变孩子身上的许多毛病,书本中的知识和道理让孩子明白事理,劳动让孩子认识到一切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和尊重他人。孩子养成了阅读和劳动的习惯,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进而变得有教养。

有个恶贯满盈的人曾经在法庭上说:我自打降生起就不知道书本是什么东两,也不知道劳动是什么滋味。所以,人身上的毛病多源于无知、懒惰和不劳动。

【天性也是可以教育的】

仿佛是一种天性,小孩子都是利己的。他们对他人的要求远多于对自己的要求,也很少为他人着想,他们简直是个小暴君。

但是,这种性格却可以通过教育来矫正。父母们要从小教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怜悯他人,这样才不会成为个利己主义者。

虽然贪婪是小孩子的本性,但也不能随便责打他们,要注意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忍受父母的斥责和打骂,时间长了就会习以为常,父母的威信也会荡然无存,父母与孩子间必然会产生隔阂,这是教育的悲哀。

对孩子的教育,要既不娇惯,又不打骂斥责,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引导,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善行以及在未来社会做事的能力。

【轻松学习的秘诀】

我们的教育要使孩子能既轻松愉快又学到丰富的知识,我的秘诀就是: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学会提问题。

首先,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然后再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的建议是,不要按照书本对孩子进行系统教育,这与孩子的习惯不符。比如在散步时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我们就教给他相关的知识。这样,当孩子以后阅读相关书籍时,就已经对书上的内容不再感到生疏难以理解了。

其次,鼓励孩子提问题。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要给予鼓励,并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和思维能力耐心解答,不要因为自己不懂就胡编答案或者给孩子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欺骗孩子。在教育上,再没有比教给孩子错误的东西更可恶的了。如果孩子提出了我们也不懂的问题,就要承认,然后与孩子一起查阅资料,把问题弄懂。

【兴趣是学习的导师】

如果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了一种玩,一种有趣的游戏,再怎么用功也感觉不到累,而是越玩学习劲头越强。

为此,必须在孩子幼年时就打下良好基础,从孩子两三岁起就培养各方面的兴趣,他便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孩子在10岁左右所获得的能力就不次于大学毕业生了。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引导他在多方面获得乐趣,让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至于单调乏味。文学和音乐的修养是必需的。

帮孩子获得读书的乐趣。在孩子掌握一定词汇量后,父母要引导他养成读书的习惯。幼年时书籍的选择往往能左右一个人的一生,必须选择对孩子有益的好书籍。

教孩子在音乐中寻找快乐。有人说,善于唱歌的人寿命长于不善于唱歌的人,这是由于善于唱歌者心情总是快活的。我们不是一定要使孩子成为音乐家,但不会唱歌的孩子则注定不会很幸福。

【在生活中丰富孩子的见识】

一个人如果拘泥于书本知识,他就会变得目光短浅、头脑狭隘,这样的学者不可能会有创见。而且,如果不走进生活,仅仅停留在书本,对书本知识也不会很好地领会和掌握。

一个书呆子似的人物不可能在这个社会取得什么成就,所以要尽量让孩子到生活中去学习知识,抓住一切机会丰富孩子的知识。如,看到建筑物,就告诉他这个建筑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分别放在哪里;看到古城什么的,就给孩子讲述这个城市的历史,以及关于这个城市的一些趣闻轶事,等等。

【不要用权威压抑孩子】

我们不应用清规戒律去束缚孩子,更不应用家长的权威去压抑孩子。在权威压抑下的孩子,会失去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没有辨别能力的人,怎么会有独特的见解和首创精神呢?而且,权威的压抑还会导致孩子病态地受他人暗示的影响。久而久之,孩子在精神上就会出现种种缺陷。所以,为了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无论在教育中,还是在行为指导方面,父母都不要用反驳的权威去压抑孩子。

父母是人而不是神,所以有的问题不知道也很正常。但是有些父母在回答不出孩子的问题时,常常会为了不在孩子面前丢掉面子而随便给孩子一个错误的或似是而非的答案,甚至用对孩子的大声斥责来掩盖自己的尴尬。我们不应该这样做。

【给孩子能接受的知识】

在回答孩子的提问时,父母要充分考虑孩子现有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给孩子一个能完全接受的答案。

如果父母不考虑这些而随便给孩子一个答案,孩子可能会因为答案过于深奥而不能理解,心中的谜团仍没有解开,他还会一直追问下去,许多父母就是这样被孩子没完没了的问题给问烦了的。

【和孩子共同进步】

不要以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就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当孩子提出我们不懂的问题时,我们要勇于承认,并与孩子一起翻阅书籍,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把问题搞明白,和孩子共同进步。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感谢孩子让我们又学到了新知识。

这样的鼓励,还会促使孩子的问题源源不断。

【在玩中开发孩子的智力】

孩子的智力可以在玩中得到开发。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等都可以通过游戏开发出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尽量将知识融人孩子的游戏中,着眼于认识事物、传授知识和巩固知识。孩子自然会在游戏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智力游戏就是这种用玩开发孩子的智力。

【游戏的选择必须达到教育目的】

与孩子玩游戏时,必须注意游戏的选择,否则,就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智力游戏的选择必须浅显易懂,孩子可以接受,选择的东西或事物必须见得到。尽量让游戏显得具体、直观、形象。还可以让孩子亲自在实验中去发现一些东西。

智力游戏的开发,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进行选择和编制。游戏的内容要难易适中,太难,孩子接受不了;太容易,起不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游戏开始前,都要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游戏规则向孩子讲清楚,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示范或演示,以帮助他更好地把握和玩好游戏。

【多种能力共同培养】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多种能力共同培养,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观察力在孩子的智力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父母可利用游戏对其进行有效训练,使其观察力得到迅速发展。

注意力是伴随一个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特征。很难想象,一个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为了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游戏的选择一定要有趣一些。

记忆力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孩子通过记忆感知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留下印象,从而促进心理发展。记忆对于孩子个性、情感、意志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重要。

【让孩子理解学习的目的】

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中会迷失方向,不知道学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父母一定要帮他们解开心中的疑惑,让他认识到: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如果对力学没有起码的理解,怎么知道支撑一座房屋需要多大的木材呢?不知道数学,怎么计算出需要多少木材呢?没有审美意识,怎么可以建造出漂亮的房屋呢?对这些道理的讲解,一定要活泼有趣。

告诉孩子诗歌、文学、绘画、音乐等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语言文字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对不同语言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和幸福,是一个人能够学有所成的前提。

【保护幼儿的究理精神】

两三岁的孩子就萌发了究理精神:他们开始向大人提问,且问题越来越多,千奇百怪。

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我们的孩子开始对周围世界进行思考了。但是,许多父母却为孩子无休止的乱七八糟的问题感到厌烦不已,所以,他们对孩子的问题随便敷衍,不给予耐心解说。这是非常错误的,是在压抑孩子的究理精神,使孩子刚刚萌发的究理精神枯萎。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提出问题时,不管多忙多烦,都要对孩子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同时,向孩子传播的知识和方法,一定要真实、合理,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

【不要抹杀了孩子的求知欲】

面对孩子提出的疑惑,父母应该耐心解答。当孩子在学习中出现某种行为时,不去思考而仅仅依靠片面的理解,不仅不会对孩子有所帮助,反而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果。例如,如果孩子在学习时出现走神的现象,父母不是关心和帮助他,而是责骂,不但会失去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而且对孩子的自尊心也会造成伤害,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个极为恶劣的印象。他会形成学习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的印象,他的学习目的变成了讨好父母的一种方式。孩子的求知欲在顷刻间被抹杀,这种教育怎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得自私、凶恶、虚伪、懦弱,正是这种低劣教育的后果。

【在模式中学习】

3岁前属于孩子的模式时期,此时,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其进行模式教育。具体方法是:首先指着画册上的猫让孩子看,同时告诉孩子猫的发音,然后指着墙壁上的猫字,反复发猫的音给孩子听。在孩子学习时,父母要在旁边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种教育最好在游戏中进行。为了加深记忆,要让孩子适度地、反复地练习一段时间。

还可以把一些卡片贴在餐厅、厨房、客厅和孩子卧室的墙壁上,这样孩子就可以经常看到,便于加深印象。还可以利用这些卡片和孩子做游戏,编故事。在外出散步或游玩的时候,也要随时告诉孩子看到的东西怎么念。坚持这样的教育,孩子认识的字一定会越来越多。

【学习不好的根源】

有的孩子每天都坐在书桌前努力学习,成绩却丝毫没有长进,父母们常常对此感到困扰不已。他们怀疑是不是自己孩子太笨,或者别的孩子太聪明。虽然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因素很多,但是造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大多是没有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孩子天天坐在书桌前学习却不能取得好成绩,多是由于不能专心所致。他们常常捧着书本发呆,或者望着天空想人非非,或者心早就跑到了别处。这种状态,怎么会取得好成绩呢?与其这样,还不如到外面去痛快地玩耍一番。

【利用好大自然这位老老师】

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作为我们教育孩子的素材,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可以成为孩子认识与注意的对象。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它教给人们丰富的知识,可是,多数父母却没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好这位伟大的老师。

许多父母为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而发愁。我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不良行为,是由于不知道将这些充沛的精力用在何处,这是对精力的一种浪费。我建议父母们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精力有地方释放,他们就没有时间去做坏事了。而且,大自然还可以净化孩子的心灵,给予孩子健壮的身体,旺盛的精力。

【及时发现并夸奖孩子的天赋】

孩子的天赋表现在方方面面,父母要善于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孩子的特长,并为之提供良好环境。只要父母能够发现并及时加以关注,孩子一定能大有作为。孩子的潜能是否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关键在于父母而不在孩子。

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天赋,父母要及时夸奖,给予鼓励,使孩子的天赋被强化并得以继续发展下去。

【根据不同天赋给予合适奖励】

孩子从生下来就开始学习,逐渐表现出他在各方面的能力,父母有责任对孩子的这些能力扬长避短,优先发展有天赋的能力。比如,如果发现孩子有音乐天赋,父母就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音乐奖励;如果发现孩子有绘画天赋,父母就应该为他购买画笔、颜料和纸,鼓励他继续画;如果发现孩子有语言天赋,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多说,多和孩子说话;如果发现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父母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等等。

【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表扬】

孩子的情感变化,如爱、高兴、生气等,常常是自己都无法控制的,父母对此更是鞭长莫及。但是,孩子的行为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他自己能控制的。孩子虽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但可以控制自己打人等行为。父母应该着重对孩子的行为施加影响。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夸奖,应该是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孩子的情感。父母应该注意的是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抽象或分析出来的行为。那些说不清的行为,就像孩子的情感,父母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也无法控制。

【夸奖孩子的想象力】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要求父母不断讲述同一个故事,并且经常在父母讲故事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或者接着原来的故事继续讲下去。

面对孩子如此丰富的想象力,父母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即使孩子说的不对,接的不合理,也千万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巧妙的夸奖和诱导,会使孩子的想象力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精妙。

许多父母心中被许多条条框框所限制,他们也用这些条条框框去封杀孩子的创造力,所以很难理解孩子的大胆想象。

而孩子正是由于头脑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所以创造力才会那么大胆丰富。

【别纠正孩子的创造力】

当你看到一个孩子正用蓝色画一个大大的苹果时,请不要惊讶孩子为什么不将苹果画成红色。我们应该为孩子丰富的想象感到高兴,谁能确定以后不会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现在苹果的真正颜色,孩子在吃苹果时自然会注意到。孩子的创造力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想象中发展起来的。如果用成人世界的标准和规矩去约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的许多行为都不合乎规矩。

如果强行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加以纠正,孩子在各方面的创造力就会不断消失。

【夸奖孩子的好奇心】

对孩子好奇心的夸奖,有利于培养其创造力。夸奖可以让孩子的好奇心更强。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导他去观察花鸟草虫,遥望满天繁星;电闪雷鸣、阴晴雪雨,会引起他的兴趣;日出月落,昼夜交替,会引起他的思考。

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好奇心,父母要小心呵护,不要感到厌烦,而且要善于引导它步入正轨。父母的夸奖,能将孩子带进知识的海洋,孩子会在读书、做手工、搞实验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夸奖的两种方式】

对孩子的夸奖有两种方式:情感方式、物质方式。我认为,情感方式比物质方式更有效。情感方式表现为表扬、亲吻、拥抱等口头的或身体的行为。这种方式主要受之于父母。物质方式是情感方式的补充,比如当孩子表现好时,父母给他一块点心,等等。孩子得到奖励后会欢欣鼓舞,和奖励的多少无关。只要及时对孩子的某一行为给予夸奖,就会使这种行为在孩子身上不断重复出现,从而使得良好的行为在孩子身上得以及时巩固和强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分清表扬和炫耀的界限】

当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时,要给予表扬,但不可太过。随便的表扬会失去表扬的作用,过分的表扬会让孩子变得自满而难以纠正。

炫耀就是一种过分的表扬。有些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孩子某方面的与众不同,这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满情绪。这种做法有毁掉孩子潜质的危险。没有早期教育而纯粹依靠天赋而产生的神童,只是一种病态的暂时现象,很容易夭折。十岁神童,十五岁才子,过了二十是凡人的谚语就是对这种现象的表述。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毁掉了许多潜质很好本来可以成为栋梁的孩子。

骄傲是可怕的,它会慢慢毁掉英才和天才。

【及时鼓励孩子的绘画兴趣】

孩子的绘画才能开始于对各种颜色的分辨。如果发现孩子对颜色有兴趣,并且经常在地上、墙上涂画各种东西,说明这个孩子有绘画方面的天赋,父母要及时鼓励孩子的绘画兴趣,为孩子购买画笔、颜料、纸。还要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这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夸奖,也有利于开阔孩子视野,对于培养孩子绘画天赋十分有益。

【激起孩子对语言的兴趣】

语言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具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喜欢背诵、说话、讲故事等。婴儿说话特别早说明他天生具有语言天赋,父母对此要予以重视。后天的训练对孩子语言天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婴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就要经常与婴儿说话,这可以激起他对语言的兴趣。父母的经常夸奖,是对孩子说话的一种鼓励。孩子小时候说话多了,语言能力就能加速发展,成人后一定能言善辩。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发音不准、用词不当时,千万不要讥笑他,要在孩子无意中对他加以引导,给予鼓励。要知道,孩子说错话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说错话才是怪事。只要孩子开口说话就应该给予鼓励。

【世间多半途而废的天才】

有些孩子天生就禀赋高超,如果再对他实施理想教育,那么他的发展潜力将是不可估量的。但遗憾的是,多数天才并没有取得瞩目的成就,这是教育的失败。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天赋,而不注意对其进行全面培养,过高的要求,以及条条框框的限制,最终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感觉压抑,心生怨恨。许多天才正是在父母的强大压力下半途而废的。

许多名人在回忆他们幼年经历时都说过,他们幼年曾经被父母极度催逼,从而留下了终生的创伤。英国哲学家约翰斯网尔特。穆勒在自传里也痛心疾首地控诉了幼年时被父亲压制的情景。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非常重要,如果教育方法错了,别说禀赋一般的孩子,即使禀赋高超的孩子也会被扼杀掉。

【不要当众贬低孩子】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做错事时,当众批评会让他觉得羞耻,促使他为挽回自尊而改正。但是,当众的贬低却使孩子产生极度的负罪感和心理上的自我贬低,变得自卑、敏感,丧失努力进取的信心。被父母当众羞辱之后,有些性格倔强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

尊重孩子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前提。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他讲某些他能够接受的道理。当孩子做错事或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惩罚时,千万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嘲笑和奚落他。要让孩子时刻都感受到父母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我。每当要求孩子必须做一件事时,都要向他讲明白为什么必须做这件事,让他明白这是他分内的事,而不是别人对他的强迫。

【不要怀疑孩子的能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从弱小逐渐变得强大的,刚出生的婴儿,由于他们弱小,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束手无策。尽管他们是那么弱小,但他们仍然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学习各种方法,使自己适应周围环境,让自己融人到世界之中。

虽然孩子年龄小,力量弱,但不要因此而怀疑他的能力,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很多人认为孩子只有处于某一个年龄段时,才能做某一件事情,我不认同这个观点。相比而言,我更看重孩子幼小的心灵中逐渐建立起的自信心。

【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父母对待孩子过于苛刻,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但却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是教育的悲哀。严格教育虽然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但也应该有个限度,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个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孩子,会很快成为一个懦夫,一个无能的人。

一些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处处帮孩子做主,既不信任孩子,也不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他们不许孩子干这个,不许孩子干那个,有时还像担心孩子做坏事一样对他时时监视。

在父母的压力下,孩子逐渐失去做事做人的信心,认为自己无能,永远只会犯错,直到自尊心完全消失。

自尊心对孩子非常重要,在教育中要格外重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不损坏孩子的判断力】

许多人不明白教育孩子最关键的是什么。我认为,虽然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涉及很多方面,但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蒙蔽了孩子的理性,损害了孩子的判断力。

有些父母出于某些原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错误的观点和思想,虽然有时候这种做法迫不得已,但正是这些迫不得已才最容易损害孩子的判断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此时,如果孩子在场,父母就需注意,自己的态度一定不要专制,这样就不会使孩子的理性被蒙蔽,判断力被损害了。

【避免填鸭式教育】

在教育时对孩子进行灌输,就像给花木浇水,只把水洒在叶片上,而不浇在根部,花木怎么能吸收到水分呢?

一股脑儿的知识灌输,只会让孩子的感知功能变得越来越迟钝,他所接受的只是大量抽象的原理与公式,没有真正吸收而形成自己的东西。就像全家人围着一只宠物,大家争先恐后地给它喂食,但是宠物吃得慢,且食量有限,于是,大家只好将它的嘴撑开,然后把东西一古脑送进它的嘴里。教育如果采取这种填鸭的方式,就会使我们的孩子既难受,又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成了死板的知识接收器。而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把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

【批评要让孩子心服口服】

夸讲和鼓励常常被用在教育上,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在各方面的学习兴趣。同样,批评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孩子小时候总是会犯许多错误,父母有必要通过批评的方法使他改正错误,不断进步,但是,对孩子的批评一定要正确,一定要让他感到心服口服。

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所作所为,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这样,当就某件事情对孩子进行批评时,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语言知识丰富更能明辨事理】

语言潜能的开发有益于孩子明辨事理。一些父母见到自己的孩子在某种场合表现不好时,要么当面训斥,要么拳脚相加,怪孩子不懂礼貌,却不知道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许多孩子由于词汇量的限制,影响了合理教育的实施。

教给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对他们明辨事理很有帮助。当孩子具备了丰富的词汇、理解能力很强时,对他的教育就会一点就透。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的孩子就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莫把餐桌变成课堂】

有些家庭不允许孩子在吃饭时说话,父母的表情也严肃得吓人,孩子的用餐过程就像是受刑。还有些父母一到用餐时就开始指点孩子的缺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俨然把餐桌当成了课堂。孩子吃饭的乐趣被剥夺,食欲也受到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孩子在父母的暗示下,真的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吃东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餐桌永远应该是愉快的,虽然用餐的气氛过于活跃会带来一些麻烦,但即使让餐桌一塌糊涂也强于将用餐变成死气沉沉的坟墓或教训孩子的课堂。

【管教不是为了让孩子怕父母】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变得容易管教,故意让孩子害怕自己。

父母俨然成了一个专制的君主,孩子就是一个忠顺的奴仆,哪里还有平等而言?这样的教育注定只能培养出一个懦夫。

还有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变得听话,经常讲些恶魔和幽灵的故事来吓唬孩子,这种教育方法非常有害。孩子在这种吓唬中变得怯懦、胆小怕事,即使以后走上了社会,做事也会畏首畏尾。由于小孩子对父母都是极端迷信的,在他们看来,父母的话就是真理,所以,父母的引导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但这并不是说不能给孩子讲神话故事,要告诉孩子,神话故事都是虚拟的,不真实的。给孩子讲故事,要选择那些光明的、积极向上的英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懂得一些人生道理,如勇敢、坚定等。

【父母不能嘲笑戏弄孩子】

小孩子都是好奇的,他们经常向大人问这问那,但是他们的许多问题却都不合逻辑。其实,我们大人的知识何尝不是些可笑的东西呢?所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管怎样可笑,都决不要嘲笑,要耐心地给予解答。许多孩子就因为他人嘲笑他的问题幼稚而变得害羞不再提问题,到最后甚至都不会提问题了。提问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向导,父母应充分利用它向孩子传授知识。

如果孩子的问题父母也不懂,可以请教他人,也可以翻阅资料,研究之后再给孩子耐心地解答。

被戏弄和欺骗也是孩子难以接受的。受到戏弄或欺骗的孩子,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甚至变得不知羞耻、性格粗暴、用心不良、虐待他人。许多入狱的成人就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父母戏弄造成的。所以,对孩子的一切,父母都要认真对待。

【应对孩子的发脾气】

对于孩子的坏脾气,不能简单用奖励或惩罚来消除。要让孩子知道:发脾气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如果孩子由于不想吃饭而发脾气,等他发完脾气之后,饭还是要给他吃,但是父母一定要给他讲清道理。如果孩子在大庭广众下发脾气,父母一定不能顺着他。孩子虽小,但自有他狡猾的一面,如果由于害怕孩子当众发脾气而事事顺着他,他们就会经常利用父母的这些弱点而要挟父母。当然,如果孩子当着他人提出的要求合理,父母最好给予帮助,满足他的要求,否则,等到孩子发脾气再想帮助他,后果就不太好了。

对于孩子的要求要区别对待,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合理的就满足他,或者告诉他回家再说,或对他表示等客人走了再说,等等。

【在孩子任性之前就采取措施】

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孩子是什么性格,孩子什么时候要发脾气,父母应该最清楚。一旦清楚了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要发生什么样的行为,就要在预料到孩子将要做出任性行为之前采取措施,避免孩子发脾气。比如,孩子一时冲动吵着要某个玩具,而父母又认为这个玩具没必要买,就应该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防止孩子任性行为的发生。

许多孩子在父母的注视下一天天长大,却一天天变坏,而且越大越不听话。这虽然是孩子正在走向独立的一种表现,但如果管教不力,就很容易染上各种恶习。父母有责任将孩子的各种恶习扼杀在萌芽之中。

【维护孩子的荣誉感】

在教育中,父母必须时时注意维护孩子的荣誉感。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孩子在这方面的欲望比成人更强烈。对于孩子来说,来自他人,尤其是父母的肯定和赞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个失去自尊心和没有荣誉感的孩子是很可怕的,也是最难教育的。一些父母喜欢当众教训孩子,这让孩子感觉颜面丧失,抬不起头,时间长了,就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其健康成长。所以,当孩子表现不好或做错事时,父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耐心教导,千万不要蛮横,更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对待孩子。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

【尊重孩子的秘密】

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但是许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点,不是认为孩子没有秘密,就是千方百计地探查孩子的秘密,这是极端错误的。孩子的心目中都有一些秘而不宣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秘密。虽然有些在成人看来,根本不叫秘密,但它们对孩子来说却非常重要。父母不应窥探,更不应干涉,特别是那些健康合理的、无害的秘密。

只要父母尊重孩子的秘密,孩子就会更加信任父母,与父母的关系也会更加亲密,这是孩子将秘密告诉父母的前提。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而对孩子的秘密一再追问,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没有被尊重,没有地位,从而心灰意冷,逐渐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小小年纪就将心灵之门关闭。

当然,对孩子秘密的尊重,并不代表对孩子不闻不问。父母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对于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良的行为应在对孩子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前提,去关心和引导他。

【有效管教的两重标准】

父母的有效管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有些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管教就是管住孩子,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孩子循规蹈矩,没有活力,也没有创造性,更别说健康发展了。还有一些父母,担心对孩子的管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而不去管教。这两种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对孩子的管教和约束,要遵循两条基本原则:达到有效制止孩子不良行为的目的;尽量减少或避免负面效应的产生。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做出某种不良行为,日的在于获取一种自以为是的奖励,虽然有时候这种奖励是父母的责骂,但孩子却感觉自己因此而受到了重视。在他看来,父母的责骂就是一种奖励,父母有责任去发现和取消这种奖励。

【正视阳光之下的阴影】

我们周围的一些乐观主义者认为,现在的社会完善而理想。

这是因为,我们暂时还没有受到饥饿的威胁,还可以在周末和家人一起到阳光下的草地去野餐,享受童话般美丽的生活。但是,生活中还是存在许多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叔本华曾经说过,只要真正看看世上的痛苦和悲惨,谁都会感到寒心的。虽然叔本华的厌世思想受到许多人的谴责,但让孩子明白世界上不只有他看到的美丽阳光,阳光下还有丑陋的阴影,懂得这些,有助于他学会正视这些阴暗的东西并勇敢地面对它。

【培养敏锐的辨别能力至关重要】

许多人认为,教育就是要教给孩子知识,于是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这样那样的知识,以为只要孩子具备了人种知识,自己也就完成了教育的任务。虽然这种观点比较流行,也得到教育机构的认可,但我认为这是对教育的片面理解。

在我看来,个人掌握的知识再多,如果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巾没有获得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学的知识再多都是没有用的我认为,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敏锐的辨别能力,即使他再用功学习,即使他阅读的书籍再多,他也只是一个储存知识的容器。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要将培养他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否则,孩子长大后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

【学会辨别好人和坏人】

人是一种很复杂的动物,有的人虽然长相好,表现和蔼,但却不一定是好人;有的人虽然性格粗犷,表现凶恶,但他可能是一个好人。教育要教会孩子辨别好人和坏人。

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做人的美德。但是,究竟哪些人值得我们帮助,哪些人不值得我们帮助,就是个问题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惜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去帮助别人,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反而遭到他人的蒙骗。原因就是这些乐于助人者并没有弄清被帮助的人是否值得帮助。没有任何分辨能力的好人是愚蠢的。其实,从小让孩子明白这些社会道理,不仅不会损害他纯洁的心灵,还让他从小学会了自我保护。

【让孩子尽早了解生活的实质】

虽然孩子纯洁的心灵需要保护,但让孩子尽早了解生活的实质也很必要。许多父母为了保护孩子,教孩子对社会上丑恶的现象视而不见,这完全是对孩子的一种欺骗,将直接导致孩子在虚假现象中变得麻木迟钝、自欺欺人。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了。

那些看起来很和蔼可亲的人一般都会受到小孩子的喜欢。但是,那些欺骗孩子、拐卖孩子的人几乎都是这种笑容可掬的好人。虽然向孩子讲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残酷,而且单纯的孩子不一定能理解,看起来那么好的人,怎么会是坏人呢?扭转孩子的这种思想,就像让他们相信长相丑恶的人是好人一样困难。但是无论如何,让孩子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所有做父母的必须尽到的责任。

【让孩子成为聪明人而不是老实人】

人们普遍主张把孩子培养成老实的人,要孩子做到循规蹈矩,这样长大后才会本分地遵守社会规范,这种观点似乎很有道理,但我却不认同。我认为,让孩子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比让他成为一个老实人更重要。实际情况是,老实的、循规蹈矩的人在面对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妥善地处理好,也不太可能实现与社会规范相协调。

循规蹈矩还会束缚孩子的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怎么独立于社会呢?

【轻信会让人变得愚蠢和无能】

有些父母只让孩子看到社会美好的一面,孩子因此认为世界真的这么美好。这种感觉看起来很迷人,也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个孩子从小就相信身边的一切人和事,这会使他成为一个没有分辨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名成功者。轻信只会让孩子变得愚蠢和无能。

【不要把别人的赞扬放在心上】

要让孩子明白:知识能博得人们的崇敬,善行却能得到上天的赞誉。有些人由于自己没有学问,一见到有知识的人就格外崇敬。但是,人们的赞赏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容易得来也容易失去,而上天的赞赏是由于做了许多善行才得到的,来之不易,是永恒的。所以,不要在乎别人的赞赏。

喜欢被人赞扬的人,必然也会受到中伤,让自己的情绪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是愚蠢的。受到中伤而悲观虽然愚蠢,但偶尔的表扬就忘乎所以的人更加愚蠢。

父母要时常告诫孩子:一个人再聪明,再通晓事理,知识再丰富,也是沧海一粟。只有一点知识就骄傲自满的人,实在是可怜!

【坚持真理需要有智慧】

小孩子的心灵大多是纯洁的,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看到大人有不合常规的做法和言行时,他们会毫不客气地指出。

许多父母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坚持真理,做个好人,但是,坚持真理却需要机智、灵活的头脑。

比如一个有丰富学识的先生在给孩子们讲故事,不小心犯了一个口误,孩子发现了,立刻指出这个看起来很可笑的错误,却一点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成人一般都会觉得很尴尬和没面子。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坚持真理没有错,但是坚持真理是需要有智慧的。如果你私下给他指出这个错误,他不仅不会生你气,说不定还会很感谢你呢!因为你在坚持真理的时候也顾及了他的面子:

【教孩子一些书本之外的事】

不随波逐流是被人称赞的好品格,但是有时候它却成为了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障碍。比如,书本上都说成大事者不拘于小节,所以拜访某人带礼物在孩子看来就太拘泥于形式了,太俗套了,只有没本事的人才请客送礼。自立自强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有时候离现实距离太远。所以,我们有必要教孩子了解一些书本之外的事,尤其是与人相处之道。

教育中只注意孩子的纯洁心灵而忽视他们的社会教育是一种偏见。让孩子尽早了解社会和他人,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培养孩子的成人素质】

小孩子迟早会有长大的一天,他们要游刃有余地面对社会生活,就必须有聪明的头脑和预先建立起的智慧,这是他们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所以,对孩子成人化素质的培养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孩子帮助别人是一件好事,但要让他分清情况。如果孩子因为想热心助人而落入卑鄙之人所设计的圈套,就不应该得到表扬和鼓励,相反,我们要引导他正确认识这个人、这件事,向孩子讲清其中的道理,让他清楚认识到这是一种卑鄙的行径,然后教给他保持和争取自己权益的方法。任何一个小孩子都应该学会这些方法,这对他们的将来一定会有好处。

【父母要掌握好倾听的艺术】

教育需要父母与孩子间的积极沟通,沟通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父母的言谈处世影响着孩子能否对他所处的环境以主动和自信的姿态出现,能否从容理智地解决问题。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掌握倾听的艺术。

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倾听让孩子感受到了你对他的尊重和关心,这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让孩子感受到他能对任何事物畅所欲言,而自己的意见又受到重视,这又促使他毫不迟疑地、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家里,到学校,再到社会,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就应该首先营造真心倾听的氛围,在情感上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让孩子无拘无束地与自己进行交流。

【民主的家庭会议式沟通】

家庭生活中的小摩擦可能会使家人之间产生心理障碍与隔阂,然而家庭中充满亲情的味道却是别种情谊不能比拟的,应该将亲人间的亲昵变成家人之间的调和剂,来解决家庭所遇到的问题。

当我们的家庭内部出现矛盾的时候,尤其是涉及孩子的教育时,如果父母对冲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在和谐融洽的家庭会议上进行解决,这种解决的方式是最有效果的,而且还会收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在家庭会议上,父母与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一起民主地作出决定,那么家庭的情感沟通、对孩子的教育等都会收到理想的成效。

【沟通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

让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学会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技能和方法,会对他将来走上社会,自如地与他人沟通打下基础,影响着孩子在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沟通,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如果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坚持认为自己对而别人错,让自己置身于狭小的自我之中,就不能理解别人,就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更谈不上沟通了。

如果孩子在长大后还不能理解别人,就很难达成共识,合作关系也无从建立。那么,即使他是无事不能的超人,也不能保证顺利地处理好每件事,只会为自己设下许多无法逾越的障碍。所以,能够理解他人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所必需的。

【让孩子做一个决策者】

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改正。

让孩子参与决策可以帮孩子做到这点。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问他:现在有这样一件麻烦事,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通过让孩子参与决策,父母可以更好地建立与孩子的感情,有利于增加亲子间的相互理解,而相互理解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通过和孩子就相同问题进行协商,可以让孩子明白理解、信任、承诺、准时等观念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协商方式,还有利于让孩子养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习惯。

【精心为孩子选择玩伴】

小孩子一般都很单纯,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分辨不出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这就需要父母对他们进行正确指导和引导,避免他们做出一些傻事来。如果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可能会使他交上不好的朋友,从而染上一些坏习惯,如赌博、打架、说脏话等。瞎眼睛、少指头、坏了脚的孩子,大都是在和不知轻重的伙伴玩耍中所致的。一个人成为滑头滑脑、放纵、不能自制、任性的人,大多是从小未被管教好的原因。

所以,对于小孩子伙伴的选择,父母必须参与进来,并且要表现得非常严格。尽量选择那些有相同爱好而又有好教养的孩子,他们可以在一起玩耍,一起探讨问题,可以从彼此身上学到一些好的东西而不用担心会出现意外。

【避免孩子接触有坏习惯的人】

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交友应该是件慎重的事。我们都希望自己在用爱心对待别人的同时,别人也能用同样的爱心对待我们,没有人愿意和魔鬼打交道。和有坏习惯的人一起久了,难免会染上不良习惯。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那些有坏习惯的人。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做太自私,但要帮助那些有坏习惯的人改变几乎不大可能。其实,要改变坏习惯,关键还在于当事人自己。

很多人认为,孩子必须有玩伴,不然就会变得自负或任性,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如果对孩子的玩伴不加选择,他们就会互相攀比,变成利己主义者,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嫉妒、憎恨、傲慢、争吵、打架、诽谤、挑拨等坏品质。

【善于与人交往会一切顺利】

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孩子,即使他再聪明,也只能是一个孤家寡人式的神童。这种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也不会有所作为,虽然是神童,但也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只限于自己仅有的一点知识,却不懂得相处之道的人,潜能是无法施展的,只能是一个闭门造车的书呆子。

善于与人交往会使他在做任何事时都觉得很顺利,反之则处处碰壁,难成大事。而且,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是快乐的,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是孤独的、不幸的。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他与人相处方面素养的培养。

【从小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许多人不主张过早地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他们认为,孩子都是很单纯的,这一点很可贵,要尽量保护。还有人认为,让孩子过早地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会破坏了孩子纯洁的心灵,对孩子有害。

我认为,孩子迟早要步人社会,迟早要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人类社会又极其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在步人社会之前,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人际关系并不是可怕的恶魔,只是被一些人曲解了而已。只要对孩子正确引导,通过合适的方式让孩子对人际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孩子的未来是大有好处的。

【教孩子表扬和鼓励他人】

他人的表扬和鼓励往往成为一个人努力做事的动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如果经常表扬他,就会促使他更好地学习和做他应该做的事。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表扬和鼓励的巨大魔力,让孩子学会如何表扬和鼓励他人,这样可以让他得到他人更多的帮助。

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有时候一个人不遗余力的做事,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表扬。而对他人的责备,可能会让你失去外来的帮助。所以,要教孩子学会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人、鼓励他人,这样做既能得到他人的尊敬,也能换来别人的真心帮助。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话于人于己都有好处,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让孩子学会给人留面子】

当孩子对他人说了鲁莽或不恰当的话时,应要求他立即给对方道歉。如果孩子对我们的要求不理解,就要耐心给他讲解:有些事人人都知道,但大家都沉默,只是为了给对方留面子,不让他当众尴尬。真话不一定非要说出来。当众指出别人的缺点或过错是很不礼貌的。就像圣经上说的:自己不愿做的,也绝不要让邻人去做。也许由于年龄原因孩子会对我们的讲解感到困惑,他会认为这是在撒谎。父母要告诉他,你没必要撒谎,在这种情况下你只需保持沉默就可以了。如果大家在一起都互相挑剔他人的毛病和过错,并当众宣扬,世界就变成了吵架的世界,还怎么能安心地做事和生活呢?

【消除和别人的心理距离】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前提是,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心理上的距离。有些人之所以很难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距离的存在。

一个优秀的人,不能仅仅拥有知识和能力,还必须有众多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人可以有虚荣心,但不能傲慢,如果得到别人的赞誉就骄傲自满,这无疑是给自己的未来设置了障碍,这种心态和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一个人如果想在社会上真正有所作为,就必须学会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只能四处碰壁。

所以,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拥有众多的朋友,就必须扔掉傲慢,以友好的方式待人。

【掌握人际交往的尺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但孩子却不能理解。他们在与人交往时不能很好地把握交往的尺度,认为只要自己友好地对待他人,就能得到他人的友谊。虽然友好地对待他人并没有错,但是人的内心世界很复杂,有时候你不一定了解对方与你交往的目的和用意,必须仔细观察,正确把握对方的真实想法。在不太了解和熟悉的人面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说话做事都不要太直接和过分,这样对彼此都有好处。即使孩子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也要让他知道,这样做会对他的人生有益。

【让孩子拥有积极进取的动力】

勇气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动力。一个人的才华再好,知识再丰富,如果他没有勇气,也只能是一个懦弱的人,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无能的人。

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太过了,他们总是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一味地对孩子呵护,使得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禁不得风吹日晒。这是很愚蠢的做法。

如果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危而放弃对他勇敢精神的培养,那么,即使孩子以后的体格非常强壮,也只能是一个看似坚强实而软弱的沙石,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教育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做错了事或不小心对别人造成了伤害,要学会承担,不能因为别人没有发现就逃之天天。如果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不小心弄坏了邻居的花园,或踩坏了别人的草地,或打碎了邻居的玻璃,虽然这事邻居不一定看到了,但毕竟给别人造成了伤害或损失,所以,一定要叫孩子给人家道歉,对于造成的损失要让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去赔偿。通过一件件小事,让孩子从小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勇气需要训练和培养产生】

在孩子的性格形成中,勇气与其他方面一样,是需要训练和培养的。父母要把对孩子勇气的开发和培养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让他形成勇敢和坚忍是受人尊重的,懦弱和胆小是被人瞧不起的的观念。

有些事情孩子完全可以胜任,但父母却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对孩子能力认识不足,认为事情太危险,不适合孩子去做,阻止孩子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索与认识,从而剥夺了孩子锻炼自身的机会。我一直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多的呵护,会使他缺乏勇气,对他的人生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膝盖擦伤了容易治愈,而自信心受到伤害和勇气没有被开发出来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放手让孩子去锻炼】

代替孩子去做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看起来是对孩子的爱,实则对孩子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是在显示我们的伟大、他们的渺小。仿佛在和他说:你的能力和勇气不足以做好这件事。实践机会的缺少,只能使孩子成为一个人高体大、仪表堂堂,却畏畏缩缩、缺乏勇气与能力的人。一个没有独立能力的人,怎么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作为未成年人的孩子能力虽然有限,性格虽然不完美,但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还是放手让他去锻炼自我、去挑战困难,这对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是很有好处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对孩子知识的传授更有意义。

【培养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逆境和挫折更容易磨练人的意志,逆境比顺境更容易出入才。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经过了千锤百炼,其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更强大。因为从逆境中走过来的人,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心理更加成熟。挫折已经被他们当作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深知,有失败才会有成功,成功建立在失败基础之上,他们往往能够更乐观地面对挫折和困难。挫折就是孩子在面对困难或失败时的心理感受,虽然这种感觉并不好受,但它对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却具有重要意义。要想让孩子拥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必须从小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要避免招惹他。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用过激的话刺激他,要等他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时再慢慢开导。孩子因为某件事要发火时,父母要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暂时忘记令人不快的事情,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遇到这种情况时,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冲动,不要火上浇油,更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行为加以制止。当孩子心情安静下来时,再耐心开导他,安抚他。有的孩子发脾气时谁也不让抱,抱他只能使他的脾气越来越大,此时,父母就不要硬抱他,只要收拾好孩子身边的一些易碎东西,保护好孩子就可以了。

孩子在气头上时,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与他讲道理,这是没有用的。更不能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发脾气,否则,只能助长孩子的脾气。

【避免不良的极端行为】

父母要时常告诫孩子: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必须能够接受失败,必须有很强的承受能力,必须坚强地去面对,否则,很容易被打垮。而坚强者往往能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方向。

要让孩子明白:暂时的犯错误和失败是走上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自己一定要作出最大的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走极端。一些孩子因为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满足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而极度恐惧,他们甚至用自残的极端行为来避免失败。所以,父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承受挫折、勇于面对困难的能力,让孩子从小与勇敢、坚强、自信结下不解之缘,一些不良行为自然会被避免。

在教育过程中,父母不妨试试理解、信任、鼓励、谈心的方式。

【帮助孩子正视现实】

敢于面对现实的人,才会有所成就。如果整天沉浸在幻想之中,不敢面对现实,就是对现实的逃避。虽然人都有逃避现实的心理,有时候喜欢自我欺骗,但也必须学会面对现实。

要教育孩子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周围事物,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和决定,这是防止孩子形成自我欺骗心理的重要途径。

许多父母不忍心让孩子受到残酷现实的影响,没有将这方面的技能教给孩子,无形中强化了孩子逃避的心理,使得孩子不能面对现实。这些父母在不自觉中对孩子犯下了罪过。所以,不管现实多么残酷,不管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多么痛苦,都要帮助他正视现实。

【让孩子学会控制情感】

要战胜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就像一个人的力气再大也无法将自己提起来一样。战胜自己就是对自己控制的成功。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在自我控制中是最主要的,也是一个人心理走向成熟的标志。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可以采取以毒攻毒的方式,用以情感为基础的解决办法来解决情感问题。平静下来的游戏就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游戏的规则是: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堆木棍中移走一根,而不能触碰其他木棍。游戏虽然简单,但参加者必须集中注意力,协调好自己的动作,在这个游戏中,孩子的情感控制能力会受到锻炼。

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孩子,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一颗平静的心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作用,并为以后协调地处理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培养起光明的内心世界】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该将追求真理精神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追求真理是一个人从愚昧走向光明的过程,但是有些父母却没有意识到孩子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求知欲的重要性,反而给他的头脑中灌输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还有一些父母经常给孩子讲些恐怖迷信的故事,使其从小就失去了探求真理的信心。一个人如果从幼儿时期就经常被灌输一些恐怖和迷信的东西,很容易导致精神异常。

父母不仅自己不要给孩子灌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要给孩子采取免疫的方法,让孩子在干干净净、没有病毒的精神世界中健康成长,这样,孩子就仿佛被种上了牛痘,打上了预防针,即使碰到精神病菌,也不易被侵入。

那些愚蠢和无知的教育只会引导孩子走向黑暗的深渊,只有帮孩子树立起追求真理的精神,才能将他们带入一片光明的世界,才能使孩子变成一个快乐的人。

里克特名言


里克特名言

1、胆怯者在危险到来之前害怕,懦夫在危险之时害怕,勇士在危险之后害怕。里克特

2、为什么大家这么原因相信美好的结局呢?现在我终于有点理解原因了,大概是因为悲剧是人们生来就无法避免之事吧。里克特《终末的伊泽塔》

3、一个人在受到责备而不是受到赞扬之后仍能保持谦虚,那才是真正的谦虚。里克特

4、没有人能比笑得过多的人更感到深切的悲衰。里克特

5、人的一生只是一刹那。所以我们要珍惜它,在世上一天就要过好一天,切莫虚度了年华。里克特

6、一个人在讲述别人的品格时最能暴露出自己的品格。里克特

7、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清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更加无望的生命飞向他们的归宿一坟墓。里克特《两条路》

今道友信名言康格里夫名言马尼里乌斯名言

“威·赫兹里特名言”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感情里特伤感的句子,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176201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元结名言
下一篇 : 谢觉哉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