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现在是信息时代,每天都在传递信息,大家对好的句子都会感兴趣,大多时候句子可以给予我们强大的能力。你心中最难忘的句子是什么?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王阳明名言,王守仁的名言。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1.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3.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4.克己须要扫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王阳明

5.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6.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王阳明

7.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王阳明

8.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王阳明

9.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王阳明

1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1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12.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王阳明

13.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王阳明

1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

15.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16.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王阳明

17.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18.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19.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

20.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王阳明

2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阳明

22.心清意净天堂路,意乱心慌地狱门。王阳明

23.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王阳明

24.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王阳明

2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26.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阳明

27.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28.攻吾之短者是吾师。王阳明

2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阳明

3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

3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32.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3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34.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35.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36.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王阳明

37.为学大病在好名。王阳明

38.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阳明

39.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王阳明

40.一念开明,反身而诚。王阳明

41.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王阳明

4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43.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

44.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阳明

45.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王阳明

46.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王阳明

47.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阳明

48.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

49.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

50.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王阳明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51.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王阳明

52.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王阳明

53.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王阳明

54.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王阳明

55.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王阳明

56.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王阳明

57.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王阳明

58.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王阳明

59.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王阳明

60.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王阳明

61.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王阳明

62.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王阳明

63.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王阳明

64.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王阳明

65.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王阳明

66.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王阳明

67.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王阳明

68.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

69.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王阳明

70.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阳明

71.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阳明

72.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王阳明

73.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

7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王阳明

75.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王阳明

76.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王阳明

77.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王阳明

78.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王阳明

79.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

80.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王阳明

81.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王阳明

82.布裘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黎明。王阳明

8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84.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

85.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86.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

87.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王阳明

88.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阳明

89.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王阳明

90.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

91.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王阳明

92.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王阳明

93.此心光明,夫复何言。王阳明

94.虽万千人过,吾往矣。王阳明

95.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王阳明

96.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王阳明

97.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王阳明

98.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王阳明

99.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王阳明

100.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王阳明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小编推荐

王阳明名言经典名句赏析


王阳明名言经典名句赏析

⊙心即理。

【注释】最初为宋代陆九渊提出,后为王阳明学说的核心命题。天下之理,原皆在吾心,皆为吾心。

⊙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注释】没有存在于本心之外的事物和天理。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注释】最简单、最广大的是复杂的极致,只在吾心,只为吾心。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注释】本心之外没有事物,例如,我心中产生孝敬父母亲人的念头,那么,孝敬父母亲人就是事物。

⊙日:然则善恶全不在物?日: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日:毕竟物无善恶?日:在心如此,在物亦然。

【注释】有人问:善恶完全与事物是无关的吗?先生说:善恶只在你心中。无私欲私念自然就是遵循天理,就是善。动气皆因有私欲私念,就是恶。有人问:那么事物本身是无善恶的吗?先生说:心是这样,事物也是这样。

⊙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注释】先去修养自己的性情,穷尽自己(人)的本性,然后才能穷尽事物的道理。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注释】专求本心而遗弃外物的道理,这是失去了本心。万事万物之理本不在心外,在心外探求也就搞不清事理了。遗弃事理而专门探求本心,本心又是什么呢?一则诚,二则伪。诚是本体。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

【注释】心的本体是人的真实人性,真实人性就是天理。比如有真实孝顺父母的心就知孝顺父母的理,否则即无此知;有真实忠君的心就知忠君的理,否则也即无此知。天理难道可以存在于心外吗?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日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

【注释】既然万事万物之理不存在于心外,而动不动一定要说穷尽天下之理,这大概是因为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而情不自禁向外寻求天下事物的道理,以弥补增加心中的良知吧。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

【注释】心是身的主宰,心的虚灵明觉就是人的本体良知。良知因感应而动就是意。有知而后才会有意,无知则无意。知难道不是意的本体吗?意的指向,必有具体的物,物就是事凡意念发动,不会没有物的存在。有此意就有此物,没有此意就没有此物,事物难道不是意念的运用吗?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注释】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自然同处于寂静而无;你看此花时,此花颜色自然就显现出来,可见此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注释】理全在人心,不格此心,无物可格。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

⊙心不只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注释】心不只是一块血肉,凡有知觉的地方就是心。比如耳朵知道听,眼睛知道看,手脚知道痛痒,这个知觉就是心。

⊙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注释】意念上的精微,就是事理上的精微。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了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

⊙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体者也。

【注释】《中庸》里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即是良知,无状无态,无前后,无内外,所以勉强只能说为浑然一体。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

【注释】良知是天理光明灵觉和精微至极所在,良知就是天理,思考是良知的自然流行、发挥与运用。

⊙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

【注释】良知即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其奇妙无穷的作用而言可称为神,就其无限流行运用而言可称为气,就其凝聚而言可称为精,无以论其壮,无以求其态。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

【注释】本性没有不善的,所以知没有不良的。良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人人都具有。但是,人人本都具有的良知往往不能避免被物欲等私欲遮蔽,使其良知不能显现、不能被发现,所以必须学习以清除蒙蔽良知的众多私欲。

⊙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注释】人的喜、怒、忧、惧等感情不外乎良知的自然流动呈现。但是,良知是不会滞留于人的任何感情之中的。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注释】戒慎恐惧即是独自思诚,独知、自知、真实自省,近勿自欺而观自在。而能使人真正戒慎恐惧的,非良知莫属。戒慎恐惧语出《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注释】去掉私欲遮蔽,人人都能循得良知,人人都能得道,依良知直觉而行,本应无往而不乐,无往而不胜。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注释】人循得良知不来自见闻,但见闻均为良知的运用。良知不滞留于见闻,但也不离见闻。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注释】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不用思考就能知道,不用学习就能具有,这就是良知。

⊙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然其发见流行处,却自有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者,所谓天然自有之中也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

【注释】良知只是一,随良知自然发挥流动呈现处,完备充足,无来无去,不须向外假借。而良知自然发挥流动呈现处,却有轻重厚薄的区别,丝毫不能增加,也丝毫不能减少,这就是所谓天然自有的中。良知的妙用无形无体,无穷无尽,其道广大,即使天地无边无际也装载不了它,其道精微,天下任何东西都破解不了它。

⊙天然自有之中语出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语出《中庸》。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

【注释】良知的自然呈现就是真诚恻怛,良知是真诚恻怛的本体。近真诚恻怛,即近良知,近本体。

⊙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

【注释】把良知认识透彻,不管千言万语,是非真假,一看就明白。符合的就对,不符合的就不对,类似佛家说的心印。

⊙心印语出佛教禅宗,谓不用语言文字,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注释】人如果知道这良知的秘诀,不管有多少邪念私心,有自己的良知察觉,自然会消除。可谓一粒灵丹。

⊙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

【注释】良知明白了,你就会明白,随便你在静中体悟也好,在事情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是不分动静的。

⊙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注释】道就是良知。良知原本是圆满无缺的,是就还他个是,非就还他个非,是非只依良知来判断,更不会有任何差错。这良知就是你的明师。

⊙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注释】天地万物都在我良知的生发运动流行之中,哪有什么事物能超然于良知之外,成为良知的障碍呢?

⊙或问异端。先生日: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注释】和所有常人同的叫同德,和所有常人不同的就叫异端。良知不只属于少数人或圣人,而且属于所有人,属于所有人的才叫良知。

⊙异端语出《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注释】万古一心,万物一体。

⊙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注释】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就不可以成为草木瓦石了。难道仅仅草木瓦石如此吗?天地如果没有人的良知,也不可成为天地了。天地万物与人原本是一体的,其最根本、最精妙的地方是人心的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本是同一个本源、一个整体。所以五谷禽兽等都可以养人,药石等都可以治疗疾病。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相同、相通的。

⊙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

【注释】近诚的状态,即近良知,理自现。

⊙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地。

【注释】先于天时而天不违背人意,兴人事而得天相合,即为什么天助我也?天就是良知。后于天而尊奉天时,即顺天意,知晓何为正确?按天理奉行之,良知就是天。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语出《周易乾文言》。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注释】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就是个好恶。好恶穷尽了是非,是非穷尽了万事万变。

⊙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注释】是非这两字是个大原则,其具体精妙绝伦处就取决于每个具体的人了。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注释】不识私欲,便不识天理。识得私欲,去掉私欲,天理自现。功夫只有一个,念念去私欲存天理,无须外求。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注释】无私心杂念阻隔,良知自然流行发用,就是从恻隐之心扩充之,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语出《孟子》。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注释】对一般人来说,不可能没有私欲,所以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去私欲复天理。也就是使此心无私欲阻碍的良知得以自然扩充流行,这就是致其知。良知恢复了,思想意念就能真诚专一。

⊙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

【注释】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所以中、和人人本来都有,只不过一般人的天性大都被蒙蔽了,即一般人的本体虽然时时显现,但终究时断时续,时明时灭,所以一般人达不到其心之本体的全体作用。

⊙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然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注释】必须把平时好色、好利、好名等私欲彻底清除,不留一丝一毫,此心整体完全光明灿然,全是天理,才能说都是喜怒哀乐之未发时的中正,才能说是接近了天下的大本。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日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注释】至善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原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所以叫至善,最高的善。止于至善,只是恢复人性的本来面目而已。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先生日: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注释】有人问:智慧和愚蠢为什么不能改变?先生说:不是不可、不能改变,而是不肯、不愿改变。

⊙上智、下愚不可移语出《论语》: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注释】儿童没有不知道热爱父母和尊重兄长的,只是儿童这个灵明灵能未被私欲遮蔽,本体良知能充分发挥出来,是完完全全的本体,与天德合一。成年人除了所谓圣人,大多不能不被私欲有所遮蔽,所以必须格物以达良知。

⊙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注释】就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而言,虽然有的人资质比较低,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方可,但努力到极致,到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尽性知天),也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心良知罢了。

⊙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注释】良知是心的本体,所谓不动之恒照者。心的本体无所谓开始不开始。人即使产生妄念,但此时良知也未曾泯灭,只不过人一般不知道该时时存养良知,于是有时就会失去良知。人虽然有时昏庸闭塞之极,但其良知未尝不明觉,只是人们不能体察良知,时而被私欲遮蔽。虽有时失去了良知,但良知的本体并未消失,存养它就可以了。虽然有时受到私欲遮蔽,但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体察它就可以了。如果认为良知也有个开始处,那么就是认为它有时不存在,这样理解良知,良知就不是心的本体了。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注释】人是天地的心,天地万物与人同为一体。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注释】良知存在于所有人的人心,无论是圣贤还是傻瓜,其拥有的良知都是相同的,所有地域、从古至今,这一点都是相同的。以了。虽然有时受到私欲遮蔽,但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体察它就可以了。如果认为良知也有个开始处,那么就是认为它有时不存在,这样理解良知,良知就不是心的本体了。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注释】人是天地的心,天地万物与人同为一体。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注释】良知存在于所有人的人心,无论是圣贤还是傻瓜,其拥有的良知都是相同的,所有地域、从古至今,这一点都是相同的。

⊙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注释】良知或本体本来就是无知无不知的。比如太阳未尝有意去普照万物,但实际上太阳无物不照。无意去照而无所不照,这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本体原本是无所谓要知的,现在却要它知;本体本来无所不知,现在却要怀疑它有所不知。这只是对良知或本体不理解、不坚信罢了。

⊙问: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先生日: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

【注释】有人问:良知原本是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之和的,怎么会有过和不足的情况呢?先生说:知道了过和不足之处,就是中正平和。

⊙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注释】良知自然能知,这本来是容易的,只是不能实实在在去致那个良知,所以才总会觉得知易行难,其实不是。问题出在其实还是不知,尤其不知实致良知。

⊙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语出《尚书》,意为懂得道理不难,难的是去实践它。《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注释】《中庸》中说的不真诚就没有万事万物,《大学》中说的发现和弘扬最本质的德行功夫,讲的都是要真正的诚,诚的功夫,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诚无物语出《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注释】应不停顿地时时反观,就是要去掉内心的邪念,保全内心本体的纯正和中正。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注释】白天修炼时,受外界干扰心中很乱,那就练静坐;懒得看书,那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

⊙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注释】只怕自己内心这面镜子的不明,不怕它照不见所遇见的任何事物。即只需关照自己内心这面镜子是否足够明亮,不要担心内心这面镜子不能穷尽所有事物发展的变化与规律。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注释】人必须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具体事物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立得住,才能静止时、行动时均能合乎天理。静亦定、动亦定语出《河南程氏遗书》第二卷: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功夫。

【注释】眼睛可以看得见、耳朵可以听得着、嘴巴可以说得出、心里可以想得到的,都是下学;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着、嘴巴说不出、心里想不到的,才是上达:。凡是可以用功、可以用嘴说的,都是下学,但上达就隐含在下学里。学者只要在下学里用功,自然能够上达,不必另外特别去寻求什么上达的功夫。

⊙上达语出《论语》: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大意指参悟天理、道。下学语出《论语》: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朱熹注解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言其仅自修,循序渐进耳。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注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都是通过惟精功夫而求惟一。做惟精功夫,其目的是为了证得惟一。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

【注释】只有去私欲存天理,才是唯一功夫,其他都不是功夫。

⊙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

【注释】能让天地万物和谐、各安其位、按本性生长,就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一步步培养而成的。位天地、育万物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语出《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注释】关键是必须在心体上下功夫,凡是不明白、行不通的地方,都要反过来在自己心体上不断反复深入体会,就会明白。

⊙或日: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日: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注释】有人问:人都有此心,就是天理的此心,可为什么有的行善,有的行不善呢?先生说:这是因为行不善的恶人的心失去了本体。

⊙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注释】所有的事变都体现在人情里,关键是要保持致中和的功夫,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而要做到中、正,关键在于谨独。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即世界上除了人情事变,再无其他了。

⊙致中和谨独语出《中庸》,谨独即慎独,大意为一个人独处时也要真正诚实地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都要符合天德。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注释】当善念萌发时,要认识它,发展扩充它;当恶念萌发时,要认识它,清除它。知道扩充善念和清除恶念,是上天自然赋予人们的聪明才智。所谓圣人也只不过拥有这个聪明才智,学者应该学习、感悟和存养这种聪明才智。

⊙日:何者为天理?先生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注释】去得人欲甚难,故识天理甚难,故认为人生只有一事去私欲,存天理,或致良知格物诚意正心集义必有事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均为一事。

⊙日:天理何以谓之中?先生日:无所偏倚。日: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先生日: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

【注释】天理不偏不倚谓之中,所谓不偏不倚,就是如明镜,通体晶莹,不染一丝灰尘。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其正也。

【注释】格物的格只是纠正的意思,使不正的恢复为中,恢复为正。使自己不够中正的心,恢复为中正的心。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注释】格物不分动静,静止也是一种事物的状态。孟子说的必有事焉,就是说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就事做功夫。

⊙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功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注释】功夫难就难在格物致知,这是思想念头要真诚、要符合天理的事。思想、念头做到真诚和符合天理,就会基本上使心做到中正,自然也就能修身了。但正心和修身也分别各有其切入点,修身大体上是就感情发出来后的情况而言的,正心是就感情未发出来之前的情况而言的。正心后则中正,身修后则平和。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注释】《大学》中的八条目,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源 ),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归为明明德。《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使其中的亲民,也只不过是明德的事。明德是本心、本体的德性或天德,也就是仁。如果有一物失所,就是一个人的仁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其仁尚有不尽处。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大意为仁者把天地万物包括自己都视为一个整体。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注释】天地万物都有个主宰,变化时才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然千变万化,但主宰恒定不变。这个主宰,就是本体良知。人是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的。

⊙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注释】专心在本体、本质、存养天理上用功夫的,每天都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专门在知识、技能、见闻上花时间的,每天都会认为自己懂得越来越多。每天发现自己不足的人,品德修养每天都在提高。每天发现和认为自己懂得越来越多的人,品德修养每天都在降低。

⊙《大学》功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注释】《大学》中讲的功夫无非就是明明德,明明德的功夫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以诚意为宗旨和主宰去格物和致知,功夫才有落脚点。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大抵《中庸》功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功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

【注释】大体上《中庸》讲的就是诚身,诚身到极致就是至诚;《大学》讲的就是诚意,诚意到极致就是至善。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注释】心的本体是人性,人性的本源是天,即人性的本源是天理。能尽人之心,就能尽其性。所以《中庸》说,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人性、天理。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注释】所谓格物致知,就是把我们内心真正的良知施于万事万物上。

⊙言格物则必兼举致知、诚意、正心,而后其功始备而密。

【注释】格物必须包括致知、诚意、正心,这样格物的功夫才完整、严密。

⊙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心之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

【注释】所谓好古敏求,是喜好古人的学问,勤勉探求此心的天理。即学就是学此本心,求就是求此本心。

⊙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

【注释】天理只有一个,无须别的思虑。天理原本宁静寂然,原本无感不应,应而贯通。学者做功夫时,即使千思万虑,其要义也只是恢复其心中天理本来的面目,而不是凭自己的私心杂念安排什么其他的思索出来。所以程颐这样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如果凭私欲去安排思索就是用智自私。

⊙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语出《河南程氏文集》,大意为君子做学问,心胸宽阔、公正无私,所以有任何事情发生自然能顺其自然而胜出。用智自私也语出《河南程氏文集》:大率患在于自私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

【注释】一辈子只有这一件事,从少到老,从早到晚,不管有事无事,只做这一件,这就是必有事焉。

⊙必有事焉语出《孟子》,大意说的是应该通过做事修身,养成自己的浩然之气,那样的话解决一切事情的根本条件就具备了。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

【注释】即使在忧愁苦闷和迷茫丢弃的时候,真正的本体的快乐依然存在,只要一念明醒觉悟,返求自身的虔诚,就会发现这种快乐。

⊙反身而诚语出《孟子》。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功夫亦未尝知也。

【注释】格物是致知的功夫,明白致知自然就明白格物了。如果不明白什么是格物,那么就说明对什么是致知的功夫也是不明白的。

⊙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

【注释】大体来说,做学问的功夫要把握最关键的以点带面的东西。如果真能认识到致良知是真正最核心的以点带面的宗旨,那么见多识广自然都可纳为致良知的功夫。

⊙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注释】自慊大意为完全的自足、自快。君子应对种种事变,该做就做,该停就停,该生就生,该死就死,考虑的都是致其良知,以求自己心安理得而已。

⊙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

【注释】格物就是正心中的物欲、意念中的物欲、认知中的物欲:正心就是正物欲之心。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

【注释】随时在事物上致良知,就是格物;实实在在去致良知,就是诚意;实实在在致良知,而没有一丝一毫意必固我,就是正心。意必固我语出《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大意为不要主观臆断、绝对肯定、拘泥固执、自以为是。

⊙问: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日: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

【注释】有人问:当专心用功时,有声、色在面前,如往常一样去听去看,这恐怕就不是专一了吧?先生说:怎么能听不到看不见呢?除非槁木死灰一般、耳聋眼瞎的人。虽然听到看见,只要心不随着声色流去就行了。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注释】人必须在实践中、具体事情上磨炼才会有根本的长进。如果只一味好静,遇到事情就会乱,那样就不会有本质的进步。

⊙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注释】往往那种一味求静的人和情况,看似收敛,实属放纵、沉溺。

⊙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注释】体会到的与听来的不同。我当初给你讲时,知道你不明白,没有体会到什么。只有进入体会,深入体会,每天才会有不同的认识,才会知道这是没有穷尽的。

⊙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注释】只要在心上体悟。心明,对书上的意思自然融会贯通。如果心不明,只是通晓了书上的文义,反而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日: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闻之日: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付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注释】有一位长期听讲的下属,他说:这个学说很好,只是要处理的诉讼案件、文件太繁多,没时间去学。先生听了后,是这样回答的:我什么时候教你离开诉讼案件、文件而凭空求学的?你既然有诉讼案件要处理,就要从诉讼案件上求学,才是真正的格物。比如,审理某一诉讼案时,不能因当事人行事或说话无礼,而升起个发怒的心;不能因当事人说话办事委婉周密,而升起个欢喜的心;不能因讨厌当事人托人说情,而故意加倍惩罚当事人;不能因当事人的哀求,而不经意屈从当事人;不能因自己的事务烦杂,而随意断案;不能因旁人的故意罗织罪名和诽谤陷害,而随那些人的意思处理之。以上说的这些里面,许多都是私心的表现,只有你自己知道,必须精细反省、体察、克治,唯恐自己内心有一丝一毫的偏私和不正,而断错了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无论是处理诉讼文件,还是办案,也包括其他领域、应对其他所有一切事物,都应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果脱离了具体事物而求学、为学,反而是着空、无学。

⊙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又何心事不合一?

【注释】致良知的功夫不能急于求成,认识到良知的本质,去踏实、诚实地用功,自然能体悟透彻。到这一步就不分内外了,此心和万事万物怎么能不融为一体呢?

⊙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注释】养心从未离开事物,遵从天理法则就是功夫。天理法则也就是良知本体的自然流行。养心语出《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天则语出《周易》: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

【注释】心的本体原本是无所谓动的,只因有不符合义的行为,心才会动。孟子不管心动和不动,只是集义,所行符合义,心自然不会乱动。集义只是致良知。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注释】心的本体原本不动。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性原本不动,理原本不动。集义只是恢复到心的本体而已。

⊙《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条理,便谓之信。

【注释】《大学》所指出的厚薄,实际上就是良知自然体现出来的条理,不能逾越,这就是义:遵循这个条理,就是礼;懂得这个条理,就是智;始终坚持这个条理,就是信。

⊙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注释】真正的学问是为己的学问,重功夫不重效验。即只专注耕耘,不想着收获,未必无收获。无前知之心,未必无前知。

⊙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

【注释】巧和力并不是两回事,巧施于真正的用力处,力中有巧,有力而无巧,只是白费力。巧语出《孟子》,用巧比喻智。

⊙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然才有着时,良知亦自会觉;觉即蔽去,复其体矣。此处能勘得破,方是简易透彻功夫。

【注释】七情六欲顺其自然地流行,都是良知的运用,不能把七情六欲分成善的恶的,只是不要有所执着。如果对七情六欲有所执着,就是私欲,就是对良知的蒙蔽。不过,对七情六欲刚刚有所执着时,良知就自然能觉察到;一旦良知觉察到,那些对良知的蒙蔽就会被除去,就恢复了良知的本体。在此处能看得明白,才是简易透彻的功夫。

⊙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注释】学习最本质的东西需要别人的开导,但不如靠自己领悟,自己领悟才会一通百通。只凭别人指点,终究也理解不了多少。要知道梨子的滋味,终究还要自己亲自去尝。

⊙琴瑟简编,学者不可无。盖有业以居之,心就不放。

【注释】学者不能没有琴瑟和书籍,有了这些正当的事情,此心就不会放纵和遗失。业以居之语出《周易》: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

【注释】己所不欲是良知,勿施于人是致知。所恶于上毋以使下语出《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使上。大意为上级的无礼行为令人讨厌,将心比心,所以对下级不要无礼:下级的无礼行为令人讨厌,将心比心,所以对上级不要无礼。

⊙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讲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诸君听吾言实去用功,见吾讲一番,自觉长进一次。否则只作一场话说,虽听之亦何用?

【注释】讲致知格物,天天如此,讲一二十年还都是如此。听讲后去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用功,就会觉得听讲一次长进一次。否则就像一场闲说话,听了又有什么用呢?

⊙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功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功夫。

【注释】天地间生动活泼无非因为一个天理,天理就是此心良知的自然体现和不停变化。致良知就是必有事焉的功夫。天理不仅不可被脱离,也脱离不了。环宇世间的一切没有什么不是道,没有什么不是功夫。

⊙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因喻之日: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注释】对于自以为是、爱好虚名的毛病,先生多次予以批评。因此并比喻说:就如方圆一丈的地里种了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壤的肥力,只能滋养这个大树的根,大树四傍纵然种上优良的庄稼,这些庄稼上面的阳光被此大树的树叶遮覆,下面被此大树的树根盘结缠绕,庄稼怎么能长好呢?必须伐去这棵大树,把树根刨干净,才能种庄稼。不然,无论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滋养这棵大树的根。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注释】宁静时每时每刻不忘去除人欲、存养天理,行动时每时每刻不忘去除人欲、存养天理,不要在意是宁静还是不宁静。以遵循天理为主,心里怎么能不宁静?以追求宁静为主,却未必能遵循天理。

⊙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注释】空想、妄想有什么用呢?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功夫,还怕没有枝、叶、花、果实?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注释】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天理,存养是无事时反省体察天理。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注释】教人为学不可偏执于一个方面。人在开始学习时往往心不在焉,精力也不够集中,所思所想大多是个人私欲,所以要先教人静坐,以平息私心杂念。久而久之,等人心态意念稍微平和之后,如果还教人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般悬空静坐,就没有什么用了。那时,则须教人反省、体察、克治私欲的功夫。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出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注释】反省、体察、克治私欲的功夫任何时候都不能中断,就像铲除盗贼,必须有彻底扫除干净的想法和决心。没事时,将好色、贪利、求名等私欲逐一追究并搜寻出来,一定要连根拔去,使其永不复生,才感到快乐。

⊙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注释】初学时必须要想反省、体察、克治私欲,这就是思诚,只想着一个天理,等到心中的天理纯净而圆满,就是无思无虑的境界了。何思何虑语出《周易》: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有入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日: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日: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日: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注释】有人问:晚上怕鬼,怎么办?先生说:只是因为平时不能存养善良的德行或心性,心中有所愧疚,所以才怕鬼。如果平时行事一言一行本来就合乎天理神明,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又有人说:正直的鬼自然不用怕,但邪恶的鬼不管人的是非善恶,可能对好人坏人都要伤害,所以难免让人害怕。先生说:哪有邪鬼能迷惑正直的人?仅仅这一怕,就证明心之不正。之所以被鬼迷惑,不是鬼迷惑人,而是心自己迷惑。就像人好色,就是被心的色鬼迷;好财,就是被心的财鬼迷;不至于发怒时而发怒,就是被心的怒鬼迷;不至于害怕时而害怕,就是被心的怕鬼迷。

⊙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注释】善念存于心时,就是天理。这个念头就是善,还有什么善可想呢?既然这个念头不是恶,还有什么恶可想呢?这个念头就像树的根和芽,立志的人,长存、长立这样的善念就可以了。按照自己的良心去做事,就不会做出败坏道德有违规矩的事情,这只是因为立志修炼到已经很成熟的程度。从心所欲不逾矩语出《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注释】人不真正下功夫,就会自认为已知道如何做学问,觉得只要遵循过去知道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却不知道自己的私欲天天生长,就像地上的灰尘,一日不扫就又积一层。而真正踏踏实实地下功夫后,才会发现天理、道的深奥是无穷无尽的,永无止境,越探究就越感到深奥,所以必须使自己的心纯正、精确明白到没有一丝一毫不干净透彻才可以。

⊙日: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先生日: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

【注释】有人问:好色、好利、好名等心,肯定是私欲,但那些闲思杂虑怎么也叫私欲呢?先生说:任何闲思杂虑都是从好色、好利、好名这些根上缘起的,从根源上找就能看清各种私欲的本质。

⊙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注释】如果贪财、好色、追名、逐利之心等像做盗贼之心一样,都被清除了,只剩下纯正的心的本体,看还有什么闲思杂虑?这就是寂然不动,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自然就会感而遂通,自然就会发而中节,自然就会物来顺应。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注释】只要时刻存养本心,就是学习。过去和未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只不过是丧失本心罢了。

⊙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

【注释】去私欲存天理,其精微处必须每时每刻反省、体察、克治私欲,才能逐渐有所认识,终有所得。

⊙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注释】无私心就是符合天理,不符合天理就是有私心。

⊙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功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功夫。

【注释】此心真切,见善就靠近,有过就改正,这才是真诚确切的功夫。这样,私欲就会一天天消亡,天理就会一天天明了。如果只顾追求做功夫的情景、期盼效果,那就反而会助长向心外求理的毛病,那就不是功夫。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注释】做功夫只求每天减少点什么,不求每天增加点什么。减少一分私欲,就是恢复一分天理。这本来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单易行!

⊙日:去草如何是一循于理,不着意思?日: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注释】有人问:除草怎样才是遵循于天理,不掺杂私念?先生说:如果草有所妨碍,依理应除去,除去就是了;偶尔有些没有除去,也不要放在心上。如果心中多了一分有所在意的念头,当然就有所心累,就有许多动气的地方。

⊙为学大病在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注释】好名是做学问最大的弊病、最大的私欲。好名、逐名与求实相对,务实之心多一分,逐名之心就少一分;完全是务实之心,那自然就没有求名之心了。如果务实之心就像饥饿之极时要吃饭,口渴之极时要喝水一样,哪还有什么时间逐名?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注释】悔悟是治病的良药,但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悟留在心中,就又会因为药而生病了。改之为贵语出《论语》: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只是一个功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

【注释】两者(戒惧和慎独)是同一个功夫。没事时固然是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如果不知在这样的独知上下功夫,只在人所共知的地方下功夫,这就是作假,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见君子而后厌然语出《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

【注释】诚是心的本体,追求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功夫。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注释】人要有为自己的心,才能克服自己的私欲,能克服自己的私欲,才能成全和成就自己。

⊙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功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

【注释】戒慎恐惧就是修道的功夫,中和就是恢复其天性的本体。戒慎恐惧语出《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注释】诚意的学说,原本就是圣贤教人用功的第一要义或根本出发点,但后来的学者却把它看作是次要的而放在第二位,所以我只是稍微把它的重要性再次提点出来,并不是唯我本人所能特别提出和倡导的。

⊙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注释】有意去求宁静,就越不能宁静。

⊙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

【注释】天理是固定不动的,动就是私欲。

⊙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

【注释】欲求宁静,欲念无生,这正是自私自利、刻意寻求的病痛,所以欲念越生心越是宁静不了。

⊙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

【注释】良知自然分辨善恶,哪还省什么善恶可想?

⊙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注释】意不会凭空存在,必附着于事物。所以要诚意,格物就要随着意所指向、涉及的事物去推究,去掉私欲而恢复和归于天理,那么人在此事上就不会受到蒙蔽,没有蒙蔽就可以致知了。这就是诚意的功夫。

⊙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有太直率者。先生日:如今讲此学,却外面全不检束,又分心与事为二矣。

【注释】人如果过于矜持,终究是有弊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关注过多在容貌仪表上,那么大多就会照顾不周自己的内心。有的人过于直率,对此,先生说:现讲求得良知的学问,如果在容貌礼仪上完全不加检点,那就是又把心和事分开为二了。

⊙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注释】写文章思索并没有害处,但写完了常记在心里,就会为文所累,心中有一个东西。这是不好的。

⊙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注释】凡是作诗写文,都要与自己的情况相吻合。如果太过,就不是修辞立诚了。修辞立诚语出《周易》:修辞立其诚,所也居业也。大意指修辞应以诚为本。

⊙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注释】去除了恶念,就是善念,就是恢复心的本体了。比如阳光被云遮蔽,云过后阳光即刻重现。如果恶念已经去除,还要再存个善念,就像在阳光之中再另点一盏灯。

⊙问:近来用功,亦颇觉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牢宰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先生日: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9譬如奔流浊水,才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责效,却是助长,不成功夫。

【注释】有人问:近来用功,也深感妄念不再产生,但心里好像漆黑一片,不知如何才能使它光明?先生说:刚开始用功,怎么就能使心里光明呢?比如把流动混浊的水放在缸里,开始虽然是静止不动的,但也只是混浊的。必须是放时间长了,渣滓自然会沉淀下去,水就清了。只要在良知上用功,存养良知的功夫做久了,心中的黑暗自然会变成光明。想要马上见效,反而是拔苗助长,不叫用功。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注释】你如果用厌弃外物的心去求静,反会养成一个骄傲懒惰的习气。你如果不厌弃外物,那么去静处存养,倒也是好的。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

【注释】有仁爱的人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如果不能与万物成为一体,就是没有忘掉自己的私欲。

⊙日: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先生日:何以见之?对日: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先生日: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注释】有人说:现要辨别人品的高下最容易。先生说:何以见得?对方说:先生好比眼前的泰山,那些不知道敬仰的,就是不长眼的人。先生说:泰山不如平地那样大,看平地时,有什么可以看得到呢?

⊙(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

【注释】修身在于体悟自己的心体,经常使自己的心体保持恢宏广大和公正,没有什么不中正平和的地方。

⊙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先生日: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注释】一位朋友感叹:私欲萌发时,心里也十分清楚,就是不能即刻把它清除。先生说:私欲萌发时被察觉到,这一点就是所谓命根;当时就去消除它,就是立命的功夫。立命的功夫,就是致良知的功夫。

⊙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注释】人只在性善上是相同的。人刚出生时,善原本是相同的,但气质阳刚的人受善的影响则表现为刚善,受恶的影响则表现为刚恶;气质柔的人受善的影响则表现为柔善,受恶的影响则表现为柔恶。所以,就越来越不一样了。

⊙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

【注释】人的心体上不能留一丝私心杂念,就像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一点沙子能有多少?但足以使人满眼昏天黑地了。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注释】人生最大的毛病就是一傲字。做儿子的如果傲则必不孝,做臣子的如果傲则必不忠,做父亲的如果傲则必不慈,做朋友的如果傲则必不信。

⊙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注释】人心的本体本来就是天然的理,精明纯正,没有沾染丝毫杂物,只是一个无我而已。人心中千万不能有我,有我就是傲。古人圣贤的许多长处,也只是一个无我而已。无我自然能谦虚谨慎。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是所有恶的源头。

⊙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注释】自己喜怒哀乐的本体原本是中和的,而自己一旦有别的想法,就会要么过,或稍有过分,要么不及,或稍有达不到,这就是私。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注释】知是行的主导思想,行是知的落实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说到知,已包含有行。说到行,已包含有知。

⊙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注释】知行的本体为一,不可分为两件事。

⊙知行之为合一并进。

【注释】知行是合一并进的。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注释】认知真实确切到自然而然可以付诸行动的地步就是行,实践到灵明觉醒、明察秋毫的地步就是知。

⊙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注释】知行的功夫本就不可分开,只因后世学者把知和行截然分开,当作两件事用功,失却了知行的本体,而事实上知行是同出自一个本体的,所以,才有知行合一并进的说法。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注释】真正的认知是能够实践的,不能实践就不能叫认知。

⊙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注释】博学、审问、思考、辨析、实践全都是学习,而不存在只所谓学习而不具体实践的。

⊙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

【注释】致知一定要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能算致知。

⊙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察。

【注释】知行的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良能,即使是困知勉行的人,也都可以说是生知安行的。因为,人人都具备良知本体。这样,知行二字就更容易被大家仔细体察了。

⊙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注释】我现在说这个知行合一,就是要人知道一念萌发就已经是行动了。如果萌发的是不善的念头,就必须把它消除掉,而且是要从心中彻底根除,绝不能使那不善的念头潜伏在心中。这是我创立这个学说观点的宗旨。

⊙思即学也,学有所疑,便须思之。思而不学者,盖有此等人,只悬空去思,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实用其力,以学存此天理。思与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

【注释】思考就是学习,学习时有疑问就需要思考。当然也有思而不学这样的人,他们只是凭空去思考,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自己身心上踏实用功、用力,以学习存养天理。他们把思考和学习分成两件事去做,所以才有罔和殆的问题。其实思考只是思考所学的东西,原本就不是两回事。

⊙学而不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注释】博学只是在每件事上学习存此天理.笃行就是不间断地学习的意思。

⊙至善是心之本体。

【注释】至善是心的本体,这是一切的基础、本源。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注释】天理无所不在,广大而没有穷尽。我跟你讲学,你不能稍微有点领悟便觉得不过如此,即使再给你讲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是没有止境的。

⊙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注释】心性只有一个,只是个一,就它的外在形式而言可称之为天,就它对万事万物的主宰而言可称之为帝,就它的自然流行及发展变化而言可称之为命,就它赋予人的关键而言可称之为性,就它支配人的身体和行为而言可称之为心。一个人心性自然所发,对父亲就表现为孝,对上级就表现为忠。以此类推,所用的字、词、名称无穷无尽,只不过是个心性而已。就拿一个人作比喻,相对于父亲叫儿子,相对于儿子叫父亲,诸如此类,以至无穷,只不过还是这个人而已。人只要在心性上下功夫,一旦悟透了心性,一切道理就都明白了,尽在不言中。

⊙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注释】恒定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天理。动静变化只是源于本体的现象在不同时空里的表现。

⊙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注释】天理本体自有它的限度,几时、凡事都不可太过分。人一旦认识、体悟到心体,自然就会知道它丝毫不能增减。

⊙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注释】天理没有精粗,只不过人对天理的认识程度有精粗。好比一间房子,人刚进到这间房子里时,只看到这间房的一个大致轮廓;待久了,才会把梁柱、墙壁等一个个东西看清楚;待得再久一些,或能把梁柱上的花纹细节都看清楚。不过,房子还是这间房子。

⊙在一时一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

【注释】在一时一事上的中和,不是大本达道的境界。大本达道语出《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常人的本体虽时时显现.但往往时断时续、时明时灭,不是心的本体的全体所用。无时无刻没有不中才叫大本,无时无刻没有不和才叫达道。

⊙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注释】恢宏广大公正才是心的本体。体悟到了这种恢宏广大公正,就知道未发之中了。

⊙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注释】体悟到了最根本的宗旨,怎么说都一样。如果经常是这个地方理解,那个地方不理解,只是因为还没有体悟到最根本的宗旨。

⊙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注释】不可以理解为静是心的本体、动是心的运用。动静只是相对时间而言的。就本体而言,运用在本体之中;就运用而言,本体也在运用之中。所以说是体用一源。如果说静时可以察觉到本体,动时可以看得见本体的运用,倒也无妨。

⊙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

【注释】没有种树根,哪来树枝和树叶?体和用是同源的,没有建立体,用从哪里来?

⊙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千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注释】有一点立志为善的念头,就像种下一棵树的树根,只要不拔苗助长,坚持行动,一直培植它,它自然会一天天生长,一天天旺盛,一天天枝繁叶茂。树木刚开始长时出现的乱枝,必须剪除,便抽繁枝,然后树根树干才能更茁壮地成长。开始学习时也是这样,所以树立根本志向贵在专一。

⊙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

【注释】一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一意专注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主一,不知道一就是天理,那么有事时就变成了追求物欲,无事时就变成了凭空臆想。

⊙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注释】心是一个整体的一,以它所有的恻隐之情而言就叫作仁,以它完全合乎时宜而言就叫作义,以它有条有理通畅无比而言就叫作理。

⊙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

【注释】如果能看明白自己的人性,则气就是性,性就是气,原本就没有性与气的分别。

⊙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

【注释】妄心是动的,照心是不动的。良知永恒照耀万物,万物永远运动但也永远处于宁静的状态,天地万物因此而恒久不止。照心的本体是良知,妄心的本体也是良知。

⊙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精则精,精则明,精则一,精则神,精则诚:一则精,一则明,一则神,一则诚,原非有二事也。

【注释】精一的精是从理上来讲的,精神的精是从气上来讲的。理是气的条理,气是理的运用。没有条理就不能运用。没有运用也就无法看到所谓的条理。做到精就可以精细、光明、专一、神奇、至诚;做到一也就可以精细、光明、神奇、至诚,精和一原本就不是两回事。

⊙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亦非有二也。

【注释】真阴之精就是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就是真阴之精的父体。阴的根源是阳,阳的根源是阴,阴阳是一个统一体,并非是两个东西。

⊙睹闻思为一于理,而未尝有所睹闻思为,即是动而未尝动也。所谓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者也。

【注释】看、听、想、做等与理都是合为一体的,而未尝有什么看、听、想、做,这就是动而未尝动,即程颐先生所说的动亦定、静亦定,意思是本体和运用同出一源。

⊙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

【注释】阴阳是同一种气,气的一缩一伸而为阴阳;动静是同一个理,理的一隐一显而为动静。

⊙春夏可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

【注释】春夏可以说是阳和动,但未尝没有阴和静;秋冬可以说是阴和静,但未尝没有阳和动。春夏变化不止,秋冬变化不止,都可以是阳,是动。春夏的本体不变,秋冬的本体不变,都可以说是阴,是静。

⊙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

【注释】所谓动静没有开端,阴阳没有开始,对于明白天道的人来说自然可以默默地就体会到,用语言是说不尽的。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语出《河南,程氏经说》。

⊙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

【注释】快乐是心的本体,虽然与七情六欲的快乐不同,但也不外于七情六欲的快乐。

⊙凡学问之功,一则诚,二则伪。

【注释】凡是做学问的功夫,看到和懂得一以贯之的一、横说竖说什么都是一码事,才是真诚;反之,因为致良知的心还缺乏确切的真诚而没看到一,三心二意,就是虚伪。

⊙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讲习讨论,未尝非内也;反观内省,未尝遗外也。

【注释】天理没有内外,性没有内外,所以学也没有内外。讲习讨论未尝不是内;反观内省未尝就遗弃了外。

⊙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丽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正者,正此也;诚者,诚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皆所谓穷理以尽性也。

【注释】天理只是个一。就天理的凝聚而言就是性,就天理凝聚的主宰而言就是心,就天理主宰的发挥而言就是意,就天理发挥的光明觉悟而言就是知,就天理的光明觉悟的感应而言就是物。所以就物而言就是格,就知而言就是致,就意而言就是诚,就心而言就是正。正就是正此心,诚就是诚此意,致就是致此知,格就是格此物,都是要穷尽天理以充拓本性。

⊙(身、心、意、知、物是一件)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

【注释】身、心、意、知、物是一回事。没有心就没有身,没有身就没有心。只是就其充塞空间而言叫作身,就其主宰作用而言叫作心,就心的发动发挥而言叫作意,就意的灵明而言叫作知,就意所涉及的而言叫作物,都只是一回事。

⊙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注释】静中未尝没有动,动中未尝没有静。比如戒谨恐惧本身就是念头,怎么分动静?

⊙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

【注释】功夫与本体也都是一回事,本体原本就没有内外可分。只是后来做功夫的人把功夫分了内外两种,反而是失去本体了。如今正是要讲清楚的,功夫不要分内外,才是本体功夫。

⊙日: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先生日: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注释】有人说:先生已把致知的宗旨要义阐述到极致,看来在此想再进一步是不可能了。先生说:怎么能轻易这样说。再用半年功夫看看怎样?再用一年功夫看看怎样?用功越久,越感觉不同。这难以用语言表达。

⊙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

【注释】知道了就发现本来无所谓知道,觉悟了就发现本来无所谓觉悟。但如果不致知.自己的良知就会沦落,即自己的良知对一的觉悟就会被埋没。

⊙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注释】人心就是天、渊。心的本体包罗万象,原本就是天。只是因为被私欲遮蔽,则失去了天或本体的本来面目。心中的天理本来无穷无尽,原本是一个渊,只是因为被私欲阻塞,则失去了渊的本体。现在要每时每刻念念不忘致良知,就是要将这些遮蔽、阻塞全部彻底去除,那么就会恢复心的本体,心就是天和渊了。

⊙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注释】最高的善是心的本体。本体上稍有过分就是恶。不是有一个善,又有一个恶来与之来相对。善恶只是一个东西。

⊙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

【注释】善恶都是天理,所谓的恶,原本不是恶,只是就本性或天理本体而言,有过分或不足罢了。

⊙动静只是一个。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只是存天理,即是如今应事接物的心:如今应事接物的心,亦是循此天理,便是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心。故动静只是一个,分别不得。

【注释】动静是一回事。在三更空空静静的时候存养天理,就是此时此刻应对事物的心:此时此刻应对事物的心,如果也是遵循此天理,就是那三更时空空静静的心。所以动静只是一回事,不能分开。

⊙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时,只此一句便尽了,更无有内外之间。

【注释】原本没有所谓的善,也没有所谓的不善,性原本如此。对此能领悟时,只这一句话就够了,更没有什么内外的区别。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注释】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味为本体;嘴没有本体,以万物之味觉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的是非为本体。

⊙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先生日: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

【注释】有人问:乐是心的本体,但在遇到双亲去世而悲伤痛哭时,这个乐还在吗?先生说:必须是大哭一场才能恢复乐的本体,不哭就不能回到乐。虽然在大哭,但内心得到安慰就是乐。心的本体未尝有变化。

⊙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

【注释】越是用功到了精妙的地方,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越难用语言说清道理。如果太执着于精妙的地方,反而整体的功夫会受影响。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注释】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意的发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皆是说性,非见性也。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

【注释】谈论性的人,往往都在争论各种不同观点,其实这样都只是在说性,而不是见性。见性的人没有这样那样好争论的。

⊙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注释】人心的本体是寂然不动、随感应相通的。人心的本体在意念未发动时是隐藏的,在意念发动后显现,未发动和已发动是互相包含的关系,而不是先后的关系。

⊙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语出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注释】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语出《周易系辞下》,大意为易永远在六个爻位上变化,不可拘泥,但应顺应。良知就如《易》理,很难把握得住。

⊙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

【注释】此道无穷尽,疑难问题问得越多,精妙之处就显现得越多。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

【注释】以记事而言就是史,以求道(天理)而言就是经。事是天理的表现,天理是事的本源。

⊙史以明善恶、示训戒。

【注释】史书的目的是明辨是非善恶、总结经验教训的。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注释】与朋友交往,一定要真诚谦虚才有收获,攀比争上就只会有损失。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注释】精神、道德、语言、行动,一般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只是不得已。天、地、人、物,都是这样。收敛是致其本体,发散是失其本体。

⊙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日: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注释】有人问关于道家所说的元气、元神、元精。先生说:这三者都只是一回事,是同一个事物,自然流行的状态就是元气,凝聚起来的状态就是元精,妙用无穷的状态就是元神。

⊙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

【注释】人根据自身特长做出成就,才是人能做到的。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注释】与其挖一个数顷之大但没有水源的池塘,不如挖一口仅数尺之小但有水源的水井,井水源源不断,不会枯竭。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注释】语言表达混乱无序、没有条理,也足以说明其没有存养本心。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注释】仁是造化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天理,虽然它充满四周天地间,无处不在,但它的发生、流行、发展变化也只是个逐渐的过程,所以它才会生生不息。没有逐渐,就没有生生不息。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注释】天地间万事万物也如花草,哪里有善恶的区分?赏花时,就以花为善,以草为恶。想用草时,反过来以草为善。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

【注释】种树必须先培育树根,培养德性必须先培养心性。要想让树成长,必须在树开始生长的时候就修剪掉树的乱枝;要想让德性兴隆旺盛,必须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去掉外在的爱好。比如爱好诗文,那么精神就会逐渐移到诗文上。其他各种爱好都如此。

⊙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注释】以语言诽谤人,这种诽谤是浮浅的:如果自己不能亲身实践、身体力行,而只是从耳朵里进从口里出,整天絮絮叨叨,这是用行动诽谤自己,这样的诽谤才是深重的。

⊙无所住而生其心,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注释】用明亮清澈的镜子照物,美的自然就是美的,丑的自然就是丑的,照时自然显出真相,这就是生其心的地方;美的自然就是美的,丑的自然就是丑的,照过后镜子里什么都不会留下,这就是无所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语出《金刚经》。不逆、不臆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失为善,但不如能致其良知,而自然先觉者之尤为贤耳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觉矣;自信而明,则无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觉矣。

【注释】不主观臆想别人的不诚信而被别人有所欺骗的,虽然尚可说这样的人没有失去善,但不如能致其良知而自然可先察觉各种情况的人更为贤能。致良知,自有不欺诈而真诚,也就不会容许欺诈,如果遇到欺诈的情况也自然就能察觉;良知自信而明澈,一方面不容许不诚信,另一方面随遇不诚信都可察觉。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注释】远古的教育,教的是人性。后世背诵词章的风气兴起、泛滥,远古先辈圣贤那样的教化就消亡了。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注释】教书不在量多,贵在精熟。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类,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瑕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注释】学校教育小孩,每天的功课,要先考察德性,其次是背书和读书,再其次是练习礼仪或做课堂作业,再其次是诵读和讲书,最后是唱歌和朗读诗歌。练习礼仪、唱歌、诵诗等,都是为了不断存养孩子的心性,使孩子乐于学习而不感到厌倦,没有时间去想也没有时间去干一些邪门歪道的事。学校和老师知道这个道理,就知道如何培养和教育小孩了。但是,这里说的也只是个大概。其中的经纶,就在于教育工作者各人的领会和实施了。

⊙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语出《周易》,大意为任何神妙只有通过具体的人的具体运用才能发挥神妙作用。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注释】朋友之间,应少一些指摘批评抨击,多一些开导劝勉鼓励才好。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注释】朋友之间探讨学问,应委婉谦虚,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宽以居之语出《周易》: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循着这天理,则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气节名矣。

【注释】遵循天理,这就是道。不可以功名计。

⊙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注释】与别人讨论学问,也须考虑别人的分量能力和资质禀赋。比如树木刚发芽,只能用一点水去浇灌,树芽再长大一点,再多浇些水。树,从两手就能握住,到双臂伸开才能合抱,用水灌溉的多少都是根据树木的大小和需要而定。如果树刚发芽就用一整桶水全浇上,就可能把树淹死了。

⊙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注释】朋友之间辩论,难免有人浅薄粗俗,或者想表露才智以显示自己,这都是人的劣根毛病发作。只应因病而药,不可因此就怀有鄙视的心。这就不是君子与人为善的心了。与人为善语出《孟子》: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

【注释】知道良知是本质,才无执着。比如接受别人的馈赠,有今天可以接受,其他的时候就不应当接受的;也有今天不应当接受,但其他的时候就可以接受的。

⊙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先生日: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注释】一朋友问:读书记不住内容,怎么办?先生说:只要理解了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记住具体内容呢?要理解道理其实已经是落到第二位的意义上了,最重要的应该是让自己的心性本体光明透彻。如果仅仅记得住具体内容,就不会理解其道理;如果仅仅理解其道理,就不会使自己的心体光明透彻。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

【注释】人在一天之间,就可以把古今世界全都经历一遍,只是人们没意识到罢了。

⊙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仆还淳之行。

【注释】天下之所以不容易治理好,在于浮躁、浮逸之风盛行而务真、务实之风衰落,各出己见,标新立异以求名,新奇相高以取誉,扰乱了天下的思想,蒙蔽了天下的耳目,使世风靡然,争着修饰文词,以便在社会上出名,而不再知道返璞归真、实事求是的做法。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明)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一明王阳明《悟真录》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


王阳明小编

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4、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5、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7、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谷。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8、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9、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10、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他日又曰:圣如尧、舜,在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字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11、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12、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说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1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4、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15、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

16、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问立志。

17、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9、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20、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2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3、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24、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里,不须外面添一份。以此存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是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25、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小编)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26、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7、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28、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0、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如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爱于是日又有省。

31、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着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32、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邓文迪小编宋卫平小编董卿小编

关于王阳明励志的名言警句


年代:明朝

王阳明作品:《传习录》

王阳明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传习录》

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传习录》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王守仁

4、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5、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王阳明

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守仁

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8、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王阳明《传习录》

9、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传习录》

10、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守仁

1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12、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1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守仁

14、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

15、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王阳明

16、攻吾之短者是吾师。王守仁

17、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18、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19、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20、为学大病在好名。王守仁

2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传习录》

2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

2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4、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25、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王阳明

26、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王阳明《传习录》

2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王阳明

28、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29、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王守仁

30、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王守仁

3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32、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阳明

33、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王阳明《传习录》

34、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王阳明《传习录》

35、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36、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37、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守仁

38、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泛海》

39、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传习录》

40、一念开明,反身而诚王阳明《传习录》

41、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42、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43、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双峰》

44、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王守仁

45、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王阳明《王阳明》

46、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守仁《传习录》

47、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王阳明

48、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大学问》

49、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50、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51、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52、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传习录》

5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守仁《传习录》

54、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守仁《读易》

55、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56、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守仁《传习录》

57、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王阳明

58、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王阳明

59、天理即人欲王阳明

60、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61、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62、勿忘勿助必有事焉王阳明

63、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王阳明《传习录》

64、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传习录》

65、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名言,王守仁的名言”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名言名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205335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雷锋的经典语录,雷锋名言
下一篇 : 莫言经典语录,莫言名言
" 名言名句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