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佛门格言”,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世法是依人情的,但佛法是不依人情的,有些事情从世间情感看来是合理的,但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不相合的,修行只有在超脱人情人性后,才能有道情佛性的。

佛门中这句“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作人情”,是说修行之人,宁可穷死、饿死,宁可不建寺院,没有信徒,也不可说出违背佛法的话,做出违背佛法的事。

佛门中有则著名的故事说,唐朝的从谏大师,中年出家后就从未回家,过去俗家的孩子长大了,非常思念父亲,希望能见父亲一面。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父亲驻锡处,于是千里跋涉,终于找到那个寺院,但因从小离开父亲,不知父亲的样子,刚巧,一个大和尚开门出来,他问道:“请问大德!从谏师父在哪里?”“你找他做什么?”从谏大师说,“因为他是我的父亲!”从谏大师用手一指东边说:“在那边!”孩子走后,从谏大师把门一关再也不开了。

学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里周旋,当然就会离道很远,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还重,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在佛法真理之前,甚至在公理正义之前,也要有道德勇气,要顾及大众的需要,更要坚持佛教真理,不做背离佛法的事情。只有如此,在修学的路上才能更有成就。

记住一个人在职场的道理,它不仅是鼓舞人心的,它更多的是的行动的基础——这就是你今天可以看到的成果!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职场的励志格言,希望大家喜欢!

二、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这句格言是禅门大德在教育禅宗学徒时经常说的话。格言意在告诉禅子,在修行禅坐之时,应当提起正念,专注于一句话头认真参究,从而破除障道的杂念,直到证得大智慧。使自己能够在禅坐中得到真实受用。

教师的对象是富有情感的具有纯洁心灵的学生,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坦诚之心一旦感染了学生,就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由衷的敬爱。

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在丛林中最常说的格言就是上面这句话。常住的一草一木都是信施之物,出家人受用了信徒供养的物品,应当精进修行,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广大信徒。从另一方面来说,常住之物是供真修行人用来维持色身,用功办道的,我们在利用这些常住之物的时候,应当像护持眼珠一样爱惜。若是不知珍惜,肆意浪费信施之物,就会遭致无尽的苦报。即如佛经所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甲还。”因此,作为一名出家人,当存“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心,爱惜常住之物,我们才能会道业日渐增进。

三、打沙弥,跪比丘,火烧菩萨头

由于信仰多神,锡伯族的宗教观念也比较淡薄。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锡伯族的宗教信仰正渐渐变为历史的陈迹了。

对于这句格言,或许有很多人会觉得疑惑,佛门不是讲慈悲吗?怎么有那么严苛的事!其实佛法正是如此,有些看似无情的教育,都是造就未来龙象的因缘。因为我们的习气使然,面临压力境界,容易心生烦恼,佛门教化的方式,就是要你去认清自己的烦恼来由,找出对治的方法,懂得调御自心,就是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真正透视烦恼,才能见到心地风光。

四、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初学修学的人,常常会在坐禅念佛时妄念纷飞。这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打得念头死,即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最终见到智慧,得到般若。对于一个修行者而言,能够修行到妄念不生的程度已经是相当不容易,当他们正在用功的时候,你若是动了他的念头,令他修行很长时间的功夫都白费了,其罪过弥山。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见到别人用功的时候,你应当生起欢喜心,赞叹他人修道的功德。如要从他们身边过时,尽量绕道而行,以免引起修行者起心动念,妨害道业。如果有事需要向正在诵经念佛或是坐禅观心的修行者请教时,应当待修行者行持完毕方可。这样,才是尊重修行者,才是不扰道人心。

多看看一些经典的名人格言能够给我们思想我们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和帮助。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名人格言经典语录70句,欢迎阅读。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j458.cOM更多名言名句编辑推荐

佛教格言警句


1、随心、随缘、随性。

2、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3、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4、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5、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6、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7、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9、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0、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11、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2、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13、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4、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15、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6、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7、觉悟真理的人,即拥有真正的生命。

18、人命呼吸间,宜当力除偷安、懒惰。

19、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0、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21、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2、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23、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2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25、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26、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7、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28、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9、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0、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31、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

32、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3、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34、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35、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36、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8、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9、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0、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41、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4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43、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45、有劫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46、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47、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4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9、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50、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罣碍任何事物。

51、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2、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53、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54、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55、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56、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57、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58、法律是事后追诉,但伤害已成事实,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渐防微。

59、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60、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佛经格言解释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法句经-教学品》

[今译]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去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却勤奋追求真理。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呜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示,道不失矣。《四十二章经》

[今译]一个僧人夜晚诵读迦叶佛遗教经,声音悲切紧张,产生了后悔不想继续修行之心,佛问他:你过去在家里,曾作过什么事?回答说:喜欢弹琴。佛问:琴弦如果太松了怎样?回答说:发不出声音。佛又问:弦太紧了怎样?回答说:弦断声绝。佛再问:如果弦不松不紧正适中怎样?回答说:各种声音都谐调具备了。佛说:出家人学道也是也此,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昧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净安乐,道就不会失去了。

▲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优婆塞戒经-禅波罗密品》

[今译]善男子,如果能看到怨家一丝一毫的善处,不追究他的恶处,这人就已学会了慈悲。如果怨家,假如有病苦,能前去问候,探望,治疗其病患,供给他所需之物,应当知道这个人能很好地修行慈悲。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金刚经》

[今译]菩萨对于所作的福德,不应该贪恋执着,因为福德也是虚假不真实的,所以说菩萨不接受福德。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金刚经》

[今译]如果菩萨心中执着于佛法而实行布施,就像人进入到暗室之中,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菩萨心中不执着于佛法而实行布施,就像人有双眼,在日光的照射下,能看见种种事物。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奉养父亲母亲,爱护妻子儿女,从事无害的事业,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正直正派,就要坐得直、行得端、挺得住,想问题、办事情敢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秉公用权,阳光用权,解决问题不带私心,协调矛盾不偏不倚,凡事能从党和国家利益出发,更多地维护他人利益,不做亏心事,不做有损公充的事,不要反对一片、打倒一片,做到于公对得起党、于人对得起良心。

发菩提心与修六度行,为显密乘之共同道,是故密乘一切时中,于此二道不应舍离。——宗喀巴《菩萨戒藏持戒行相论》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一切恶行,没有比放纵自己欲望更大的。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加节制,就会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欲望,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不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一切的恶事都从自己一个私欲开始扩张。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多少王朝的覆灭,都是从末代帝王的纵欲贪求开始;唐玄宗雄才大略,励精图治时可以开创开元盛世;后期放纵私欲,却带来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几近倾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无法估量,自己也落得晚景凄凉,悔恨不及。

[今译]世间大地被称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还要重。世间须弥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须弥山还要高。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优婆塞戒经-羼提波罗密》

[今译]世间的骂,也有二种:一是骂的内容属实,二是骂的内容虚假。如果说的是真的,真的还有什么嗔恨呢?如果说的是假的,说假的人自得其骂,同我没有一点关系,我又为什么嗔恨?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有人听说我保守正道,以大仁慈对人,故意骂佛,佛却默然不答。等到骂完了,佛问:你送礼给人,别人不接受,礼物是不是还该你自己所有?那人说:当然是的。佛说:现在你骂我,我不接受,你自己把祸殃带给了自身。这就像回声跟着声音,影子跟着形体,是永远不可分离的。所以要谨慎,不要作恶。

▲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悯。《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仇人和亲人同样受苦之时,应先救仇人。别人来辱骂自己,自己心中反而要产生怜悯之情。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已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已。《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恶人害贤人,就像仰头向天吐唾沫,唾沫吐不到天上,还落到自己身上。又像逆风扬洒尘土,尘土洒不到别人身上,反过来污染了自身。贤人终不可毁,祸患一定害了自已。

▲誉恶恶所誉,是二俱为恶。好以口快斗,是后皆无安。《法句经-言语品》

假如你曾有过虚度的时光,请不要以叹息作为补偿;明天的路途毕竟长于逝去的岁月。快迈步,前面相迎的是幸福的曙光!

[今译]称赞恶人和被恶人称赞都是邪恶的。一个人喜欢在言辞上同别人争斗是难以获得安宁的。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

[今译]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毁谤侮辱,恶事向自己,好事给别人。如果自己赞扬自己的功德,隐瞒别人的好事,使别人受毁谤的,是菩萨的极重罪。

我和乐乐一起骑着自行车,有说有笑的。骑了差不多七分钟,我和乐乐就到了失领处。到了失领处的时候,乐乐就把钱包交给了失领处的阿姨,阿姨见了,对我和乐乐说:“你们真是两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呀!”我和乐乐听了,甜甜地笑了。

▲若菩萨,为贪利故,自叹己德,毁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菩萨戒本经》

[今译]如果菩萨为贪图名利,自己赞叹自己的德行,毁谤他人,这就是第一重罪。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今译]如果听到别人讥讽毁谤自己,心中要能忍受侮辱;如果听到别人赞扬自己,反而要生惭愧之心。

▲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无垢性品》

[今译]要把众生,看作是佛的化身,把自己看作愚夫。要把一切有情,都看得非常尊贵,把自己看成是仆人。要把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看成是子女。出家菩萨要常常这样观想,有时即使被打骂,始终也不加报复。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来调伏自己的心。

人们说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认为是他们自己使生命那样短促的。由于他们不善于利用生命,所以他们反过来抱怨说时间过得太快;可是我认为,就他们那种生活来说,时间倒是过得太慢了。——卢梭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恶人听说有人行善,就故意来破坏扰乱。你应该谨慎,不要嗔恨责怪他,那么,来破坏扰乱行恶行的人自己就会有恶报了。

▲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法句经-好喜品》

[今译]有了嗔恚却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时止住奔驶的快车,这就叫作善于驾御自己的心身,能够舍弃黑暗入大光明。

▲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要赞扬别人的善事,不要宣扬别人的过失。对别人惭愧羞耻之事,不要宣讲。听到别人的隐秘,也不要向其他人讲说。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人生中如遇良师,那将是三生有幸。我们要尊师重教。下面是由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尊师重教格言!欢迎大家阅读!

[今译]不要亲近愚痴的人,应该与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别人对有我有一点点恩德,就应想着怎样大大地回报他。对怨恨自己的人,要总是怀着善心。

▲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佛说生经》

[今译]一切世间的欲望,没有一个人不想满足,这些有着非常大的危害,为什么还要自找伤害?大大小小一切河流,全都流归大海。欲望不能满足,贪爱没有止境。


藏传佛教格言


1、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2、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4、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5、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6、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9、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10、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1、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2、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3、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4、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5、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6、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7、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8、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9、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20、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1、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3、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25、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6、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7、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8、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2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0、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1、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2、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33、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4、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35、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36、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37、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38、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39、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40、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1、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42、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43、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44、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45、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46、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7、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48、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49、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0、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51、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52、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53、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54、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55、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57、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58、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59、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60、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佛教感恩格言


1、持戒念佛、依教奉行,就是报佛恩。

2、见利忘义,不知道恩德,这就是造作罪业。

3、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4、《般若经》里面,佛教导我们知恩报恩。

5、佛教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待人,绝不跟人结冤仇。

6、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

7、跟我有恩的,我报恩;跟我有怨的,我要把怨仇解除。

8、对一切人事物,存有平等、感恩的心,你就变成了菩萨。

9、真正感恩的心,是依教奉行。感恩与慈悲的意念,平时就要养成。

10、念佛往生、传承大法,是真正的报佛恩、报师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

11、别人侮辱、毁谤、破坏、责骂我们,都是在为我们消业障,所以要感恩。

12、本师释迦牟尼佛发起弥陀法会,教给我们修行念佛法门,这是大恩大德!

13、原来那些统统是佛菩萨应化,来成就自己圆满的道业,你怎么不感恩戴德?

14、要晓得冤仇结了之后,生生世世报不完的,冤冤相报,那到什么时候才了?

15、他加害于我是替我消业障,我感激都来不及,我怎么会以不善的念头对人?

16、《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真修行人,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即得消灭。

17、一切妄念统统放下,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劝人念阿弥陀佛,这就报佛恩了。

18、凡是与我们接触的人,佛在经上讲总不外乎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19、爱跟感恩是宇宙的中心,爱跟感恩能恢复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20、我们觉悟了,别人给我们气受,冤枉我们,我们就不会恶意相报,我们会很感激。

21、佛是普度众生,我们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帮助佛普度众生,这是上报四重恩。

22、佛家教导我们大慈大悲,怨亲平等,别人对我们好,这有恩,我们要知恩报恩。

23、对轻贱我们的人要生感激的心,感恩戴德;不是他们轻贱,我们业障怎么能消得掉?

24、没有这些人来折磨,没有这些人来凌辱,你六波罗蜜里头,忍辱波罗蜜到哪里去修?

25、今天他来报怨,我们不起怨恨心,不起报复心,这个帐到这里就结了,没了,没事了。

26、那些人是帮助你修忍辱波罗蜜的大善知识,你能够念头这样一转,你就没有一个冤家债主。

27、实在讲,折磨你的人、侮辱你的人,要在佛法修行上来说,都是大善知识,对你都是恩德!

28、你有再大的过失,别人看到了也不会说,说了得罪你;能够说你过失的人,对你是大恩大德!

29、我们以真诚、恭敬、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些人,这个帐就了结。不要生生世世报来报去,好麻烦!

30、我们怎样报佛恩?怎样报祖师大德之恩?只有一个方法:依教修行,往生净土,这才是真正报佛恩!

31、冤亲债主来折磨你,你不起嗔恚心,反而起感恩心,冤亲债主就变成了菩萨,成就了你的忍辱波罗蜜。

32、真正学佛的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对我们修行人来讲,统统有恩德。

33、宣传净土法门,普遍为众生介绍这个法门,才能报佛恩于少许,才能报一点佛恩,不这样做不能报佛恩。

34、今天,别人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这是我们的果报。他为什么不去毁谤别人?他为什么不去陷害别人?

35、真正修道人遭受别人侮辱陷害,不但没有烦恼,心里反而生感恩之心。为什么?我无始劫来的业障就消了。

36、我们果然能够遵照佛的教训,依教奉行,信愿持名,勇猛直前,径登不退,这才是一个真正知恩报恩之人!

37、我们业障太重了,唯有这个方式能消业障;他造罪业替我们消业障,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要懂得知恩报恩。

38、既然遇到了,我们要知道报佛恩,知恩报恩。报恩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念佛法门普遍地推荐给一切有缘的众生。

39、佛说法,不厌其烦地重复,主要是接受教化的人没有开悟;这是佛慈悲到了极处!我们明白之后,才知道要感恩。

40、现在这个世间,为什么忘恩负义的人这么多?不知道恩德。不知道恩德,说个不好听的话,不知道好歹,你说有什么法子!

41、我们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念佛法门,实在是非常非常地幸运。正是《阿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42、我们生命得自于父母,父母的恩德一生一世;我们的慧命,得力于佛,佛的恩德生生世世!谁知道?觉悟的人知道,所以才知恩报恩。

43、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拿博士学位的,在社会上还有相当地位,也有相当声望的,他们见利忘义,不知道什么叫恩德,他们哪里能够报恩?

44、现在世间人忘恩负义,不懂得道义,不懂得仁义,不知道情义,不知道恩义。我们学佛人要落实知恩报恩,给一切社会大众做正面的好榜样。

45、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孝顺父母,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奉事师长,我们一生的成就,这两个人对我们的恩德最大;所以菩萨法里面,教给我们知恩报恩。

46、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我们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一个人能常常念恩,你德行就愈积愈厚,我们常讲积功累德,这是累德。

佛陀的格言大全


佛陀的格言

1、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2、忏悔包括改过!

3、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束自己实在难呀。

4、不沉缅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5、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

6、待人热诚、举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满著喜悦,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7、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充满慈爱,而且具有服务的热诚。

8、不要在别人背后说他们的坏话。

9、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麼幸福啊!

10、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

11、愚笨无知的人毫无忌惮地恣情放逸;但聪明的人却保持努力不懈,视勤奋为无上珍宝。

12、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

13、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14、透过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烦恼。

15、不知道苦恼的真相、苦恼的原因、除去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方法——就叫做「无知」。

16、人们爱戴忠於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17、人生难免一死,应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善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18、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19、认识你自己的弱点,而且力求改进。

20、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

21、让我们心中无限的爱,遍布整个世界——无论是宇宙的那一个角落——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故意。

22、没有一切贪执和挂碍,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悦为食。

23、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忠诚热心的人、尽责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

24、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25、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有什麼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26、你们应勇於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

27、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著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28、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

29、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30、在充满愤恨的人群中不怀丝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够快乐。

31、只要是醒著,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著这种慈悲的胸怀。

32、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以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

33、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散布别人的过失如同丢弃稻谷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猾。

34、幸福在於愿望的实现,而且在於只存著高尚的愿望。

35、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不论其贫富或贵贱。

36、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麼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37、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著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麼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著挽牛的足蹄。

38、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的情形。

39、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40、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41、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42、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不论我们看不看得见他(它)们,不论他(它)们在远处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43、莫轻视小善,以为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著福德。

44、「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道路。

45、乔达摩(释迦牟尼的姓)的弟子们:你们要好好觉醒,不论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圣者——佛陀。

46、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47、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48、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49、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50、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於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51、行为使众生产生低贱和高尚的差别。译注:这里所谓的「行为」,包括了思想、言语、和身体的动作三种。

52、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53、探视病人应使患者充满希望和快乐。

54、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悖?

55、一个人言谈时,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

56、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这些都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

57、智者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

58、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心理倾向。

59、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

60、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见识,依照完美圣者所启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认真负责的人,永远受大家的爱戴。

61、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

62、防止心意的愤怒,调御心猿意马,舍弃邪恶的念头,诚心履行正道。

63、一个人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

64、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65、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佩戴的人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嘉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

66、能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灭苦恼的途径。

67、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68、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佛门格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正能量人生格言座右铭短句专题。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268340.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安静的生活的说说心情 喜欢安静的说说短语
下一篇 : 企业管理励志格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