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幼儿经典名人名言解释,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接触到一些简单的名人名言,但是对于认知能力还不够的他们来说,也许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当中的意思。这个时候家长朋友或是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白话的解释,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当中的含义。

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格言的意思: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这句话经常被长辈用来告诉我们,我们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是间接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完善,而实践本身又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2、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格言的意思: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很多时候家长都用这句 人生大全话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听别人说,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3、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格言的意思:一个人的才干因为使用才能不断的增进;一个人的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行为,不管是人的才干还是思维,都会枯萎。

家长朋友在为孩子挑选学习用语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年龄来进行选择。而且需要用白话解释的地方,也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懂得当中的道理。

j458.cOm更多名言名句延伸阅读

励志名人名言及解释


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7、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1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1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1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5、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6、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19、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20、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2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25、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2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28、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2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1、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3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34、学不可以已。《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3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4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4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4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43、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4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4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4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4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48、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4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5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52、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5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5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5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5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6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6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6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6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6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6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6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67、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6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69、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7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7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7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7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7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7、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7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79、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80、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8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8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8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8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8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8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88、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8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9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91、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9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93、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94、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9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97、好学而不贰。《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9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9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10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6、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1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14、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1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1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1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2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3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3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3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3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39、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4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4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43、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4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4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4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49、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5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5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53、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5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5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57、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5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5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0、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6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6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6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65、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6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6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69、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人生在世应当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当害人的鬼。

70、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7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7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7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7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7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79、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8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8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8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8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8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8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8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8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8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90、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9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92、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名人名言励志加解释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解释: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解释: 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解释: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解释: 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释: 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解释: 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释: 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解释: 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0、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释: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解释: 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解释: 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 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 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 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解释: 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2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解释: 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1、割鸡焉用牛刀? 解释: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 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2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解释: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2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 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26、见得思义。 解释: 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28、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解释: 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2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解释: 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3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解释: 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 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3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3、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解释: 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3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解释: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3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解释: 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3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解释: 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3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解释: 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解释: 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4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释: 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 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2、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解释: 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解释: 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4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4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解释: 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4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解释: 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4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48、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解释: 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49、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释: 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5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释: 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5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解释: 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5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释: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5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解释: 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54、小不忍,则乱大谋。 解释: 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5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5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释: 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解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59、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解释: 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6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解释: 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6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解释: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62、学而不化,非学也。 解释: 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6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解释: 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64、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解释: 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6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解释: 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6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 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6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解释: 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6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解释: 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6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 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70、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解释: 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71、名不正,则言不顺。 解释: 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7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解释: 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孔子名人名言及解释


1、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译文: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7、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译文:做官要做得好,就应该学习;学习好了才可以做官。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译文: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译文:真像是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

1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译文:《曾子说》要慎重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追祭祖先,《这样做了》人民地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2、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译文:子贡说:过错,人们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了,人们都会仰望他。

1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译文: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译文: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17、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译文: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1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译文:发愤时,竟忘记了吃饭;快乐时,便忘记忧愁。简直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

2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译文:主张不同,不能互相商量谋划。

2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译文:君子不仅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点而废弃他的言论。

22、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2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译文:《曾子说》鸟将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说的话是善意的。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译文: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人民也会照着去做;本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人民也不会听从。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7、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译文: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2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译文: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2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31、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译文: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3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译文: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34、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译文: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3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3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译文: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好处》,只忧虑自己无能。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3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译文:君子懂得义,小人懂得利。

4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译文:年轻人是值得敬服的,怎么知道将来的人们不如现在的人呢?

4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4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译文: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4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译文: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4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45、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译文: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46、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论语宪问》译文:一个人如果大言不惭,那么,他一定没有实际去做的志向。

47、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论语子路》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

48、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译文:《君子只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天下的人都是兄弟。

4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译文:《对任何事业来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50、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译文: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5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译文: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5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译文: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5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译文: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

5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译文: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

5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5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名人名言大全带解释


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8、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9、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5、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8、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译: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23、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2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2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2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9、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30、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33、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3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3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37、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4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4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4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4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47、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48、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4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5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5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52、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5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5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5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5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5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6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6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63、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6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5、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6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6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6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70、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人生在世应当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当害人的鬼。

7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7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7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7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7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7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77、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78、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79、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8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8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8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8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8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8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8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8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8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8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9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9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9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9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幼儿经典名人名言解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名人名言名句优美句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