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一年级下册课件”,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57页,第五单元例5、例6及相关练习。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也少,对人民币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补数的等价交换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生活上对人民币有接触,也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这点是学生学习好本节课的基础。生活经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将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对一些学生而言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近一步的认识,是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认识用两位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例5、例6教学挂图、模拟人民币、商品标价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过程教学】

一、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今天请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师出示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让学生复习。)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人民币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3)、1元=()角1角=()分

(4)、写出下面的钱数

1张伍拾元,2张贰角和1张伍角写作:()

1张贰拾元,1个壹元硬币,1张伍角和1张壹角写作:()

1张拾元,1张伍元,1个壹元硬币,1个壹角硬币和1个伍分硬币写作:()

师:孩子们,你们回答太精彩了!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例5。

师:老师想考考你们,谁来帮帮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拿出1元2角,然后悄悄的举起你们可爱的小手?

师:我们的小朋友都会拿出1元2角,现在请你们把手中的人民币样本放在抽屉里,然后用端正的姿势来告诉老师?

1、出示例5的主题图,

师:老师是这样拿出1元2角,请看大屏幕。

1元2角=()角。(板书)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老师引导学生:

1元是10角,10角加上2角,就等于12角。即,1元2角=12角。

2、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18角=()元()角。(板书)

想: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因为10角=1元,8角=8角

所以:18角=(1)元( 8 )角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并说自己的想法。

(二)元、角的加减法计算

师:孩子们,你们刚才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现在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例6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起来说说)

师:从图中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回答可以解决,不合理之处,教师纠正。)

师:刚才你们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挑出三个问题来解决。

三个问题:

(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爱心气球,要多少钱?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汇报。)

板书:5+8=13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当满10角时就转化成“元”,所以13角=()元()角。

板书:13角=1元3角

小结: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2)买一个笑脸气球比一个花朵气球贵多少钱?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读题目?

师:“贵”是什么意思?(贵是多的意思,贵多少就是多多少。)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汇报。)

板书:1元=10角10-6=4角

师:为什么把1元换成10角?

生:1元减6角,它们的单位不一样,只有单位一样的时候才可以计算,因此1元换成10角。

小结: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天鹅气球,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师:谁来用响亮的声音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1元加3元等于4元,再加1角,所以等于4元1角。

小结: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全班读一读)

2.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并说自己的想法。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7页,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例5和例6的知识。我们把上面的空格填完整。

三、知识运用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一块三角蛋糕5元一块长方形蛋糕6元5角

一瓶塑料橙汁3元一盒纸盒橙汁3元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买哪种蛋糕和哪种饮料?用了多少钱?(指名汇报)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练习十三第1题

一年级下册课件 篇2

教材分析:

画面是一幅美丽的乡村晨景图。一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练唱,她张大嘴巴发的声音啊提示a的音,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a的形。一只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o的音。一只鹅在水上游,鹅提示e的音,鹅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画面的右上角,有aoe和它们的四声。

教材处理:

这是学习拼音的第一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教学时应该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而要充分借助插图的情景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愉快的认读、书写。根据教学目标,该课的训练点有两个,第一是学习拼音aoe,第二是练习看图说话(并渗透美感教育)。这两个当中又以第一个为重点。教学时,我考虑将拼音的学习放在看图说话中进行。从看图说话导入,让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图中的拼音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音,在发现形的过程中学会写,最后完成拼音卡片的制作。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学生学会ao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2)过程和方法:

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整体认识拼音

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用简笔画勾勒城堡图)拼音王国中有很多的拼音,认识他们了,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和老师一起去认识他们吗?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简笔画勾勒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aoe.(出示带有手脚的拼音卡片)。

(挥动卡片)嗨,小朋友们好。

学生与拼音打招呼。

欢迎你们来我的家做客。请把书翻到第6页。

设计意图:用童话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学有兴趣。同时,童话故事变抽象为形象,学生能够理解,并容易记住拼音王国中的三大家族。与拼音打招呼,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同时,打招呼也能养成学生讲礼貌的习惯。

二、学习单韵母a

(1)读准音:

我们的a很害羞,躲到图中去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哦,是小姑娘在唱歌,发出了aaa音。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呢?(张的大大的)

你能模仿她吗?模仿a的口型

老师也学着她的样来唱一唱:13∣53∣1-∣

aaaaa-

学生跟唱

我们念a的时候,也和唱歌一样,要张大嘴巴,口型保持不变。看我先来念:张大嘴巴aaa.小女孩练唱aaa,aaa阿姨的阿。医生检查口腔的时候,要我发aaa

学生跟念,自己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发音

设计意图:a的音不难念,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就能很快发现,他们在很多时候都要用到这个音。

课堂上,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启发他们的生活经验,所以要设计不同的形式来念a甚至唱a。另外,教师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读准音,但又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

(2)认清形:

请你们再仔细看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a的形状。

是啊,小女孩圆圆的脑袋就像是a的肚子,她的小辫子就像是a的尾巴。

边描写头像,边念儿歌: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aa

我们一起来写个a:(教师范写)

a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学生书空

a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它回去好吗?

它的家就是这拼音格,跟我一起念:拼音格

四线格就是由四条线组成的,分上格,中格,下格。我们的a就住在中格里,

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把a送回家。(教师巡回,纠正)

学生在语文书上找到拼音格的中格,临摹写一个a。

设计意图:从图画中抽象出字母的形,学生经历了由形象到抽象的概括,在脑中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再用儿歌帮助记形,并要求书空,调动学生所有能调动的器官,帮助他们更快更牢固的记住字母的形。

学习声调:

把a送回家了,我们也该开着汽车回家去了。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汽车分别是怎样走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四声调,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声调符号,a遇上它们,读起来声调就不同了。

你们发现汽车的走法和a的四声,哪些地方很像呢?(同桌学习,观察讨论)

对了,第一声是平的,坡也是平平的,我们念的时候也是平的,教师范念a

跟老师说:啊,阿姨的啊阿姨好。

第二个是上坡,也就是第二声,听老师念:

别人的话你没听清楚,会问他:啊,你说什么?就是这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三声要下坡再上坡,形状像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这样拐弯,边做手势边读ǎ

啊,怎么能这样?就是这样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四声是下坡,声音也要从高往下降,边做手势边念

啊,祖国真伟大!跟我一起说。

巩固练习:(念儿歌):车平地走aaaa,汽车上坡aaa,汽车上坡又下坡aaa,汽车下坡aaa。

设计意图:学习声调,特别注意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东西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要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声调与汽车图,发现声调的不同形状。

然后,再把声调的学习放到词、句中去,使他们容易理解,读准字母的声调。

一年级下册课件 篇3

1.学会9个生字,掌握“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答词语。认识“翅、膀、味、忆、连、搬、雷”7个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怎样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那里知道要下雨的,认识夏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3、本文图文并茂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朗读能力的最好载体。

4、在认识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认识下雨前出现种种现象的原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将要下雨时的一些自然现象吗?

(让学生说一说)好,那么我们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

1.题目讲什么时候的事?(要下雨。)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

为什么?(讨论)

“要下雨了”是说雨没有下,快要下了。

“下雨了”表示已经下雨了。

三、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小声拼读之后再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前鼻音:闷、身、伸、群等。

多音字:着(忙着、淋着雨。)

3.用“/”标出长句子的停顿。如: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4.注意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要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问号的句子3个,感叹号的句子4个。“呢、呀、吗”要读得轻些,读出语气。

 四、听录音,指导朗读

注意“得、呀”应读轻声,“往”应读三声。

本课对话较多,因此朗读指导的重点是读好对话,特别是读好带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指导方法。

一是根据提示语及标点符号来指导朗读。如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二是结合词句理解来对比朗读。如第四段开头:“是要下雨了吗?”与大蚂蚁说的“是要下雨了……”对比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后半信半疑,正在思索,要轻轻地读出疑问的语气。大蚂蚁确认小白兔告诉他的消息,要突出“是”,表达肯定的语气。又如燕子、小鱼说的“要下雨了”,和小兔往家跑时喊的“要下雨了”,是两种不同的语气,前句是回答问话,陈述的语气,后句是获得知识后的兴奋,要表现出小兔的心情。

三是通过表演指导朗读。可以让学生看看插图、联系书上有关词语,想象文中小动物们的神态、动作及说话腔调,再让同学们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五、理解课文内容

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童话里都有谁?(用“这篇童话里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句式说话。)

2.这篇童话主要讲了谁?

3.“要下雨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都是谁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观察图画

1.课文中共几幅图?

2.小白兔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

过讨论边板书:燕子飞得很低;

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蚂蚁往高处搬家。

 三、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1.哪几个自然段是说明第一幅图内容的?(指名读)

2.图上画了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3.从课文中读出小白兔在干什么?(第一自然段)

“闷”是什么意思?(空气潮湿或不流通时,引起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让学生回忆下雨前关紧窗户时的感受。)

板书:天气很闷。

4.从课文中读出描写小燕子的段落。(二、三自然段)

(1)小白兔看见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就大声喊。(指导朗读)

为什么大声喊?(小白兔知道燕子飞得快,平时飞提高,今天看见燕子低飞,不理解,又想知道。原因:怕燕子一闪而过,失去问的机会。)

(2)读出小燕子的话。

(3)读后说出燕子低飞的原因有几个?①要下雨了。②燕子翅膀沾了水珠飞不高。③忙着捉虫。

(4)这三个低飞原因能调整一下吗?为什么?

5.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在前边的池子里又看到了什么呢?

朗读第四、五、六段。

看第二幅图

1.“是要下雨了吗?”说明什么意思。(小白兔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

2.小白兔是怎样问小鱼的?(跑过去问。)

为什么跑过去问?(小白兔知道平日小鱼都在水面下游动,今天怎么“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它觉得奇怪;同时,它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一见到小鱼,就想让小鱼给它证实一下,走慢了,害怕小鱼又游到水面下去失掉问的机会。)

3.还从哪儿可以看出小白兔心情的急切?(用了两个“小鱼”。)

4.读出小鱼回答小兔的话。

5.从小鱼的话中你知道它为什么游到水面上来了吗?

6.听了小鱼的话小白兔怎么做的?

朗读第七自然段。

看第三幅图,蚂蚁在干什么?(忙着搬家呢!)

从大蚂蚁的话里,你们想一想:大蚂蚁是早知道要下雨的消息呢,还是刚知道的?

朗读第八自然段。

小白兔从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听了小鱼和蚂蚁的话后态度有了转变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加快步子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

朗读最后一段。

看第四幅图,齐读最后一段。

四、朗读全文,体会文章

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五、小结

课文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讲述了下雨前常见的一些动物的活动现象,你能总结一下吗?边议答边总结板书:

空气潮湿 虫子飞得低

水里闷

窝会进水

你还知道哪些现象?(蜻蜓低飞,水泥地潮湿,蛇过道。)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词的音。

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

二、自己识记本课生字

1.同桌互相说说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2.互相考一考。

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

三、班内交流,教师指导重点字。

“直、真”两个生字,可用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识记。应注意里边是三横。

“弯”可用歌诀“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边”帮助识记。

“兔”要进行笔顺指导: 。兔,最后一点不要丢掉。

“呢”左右结构,左边口字旁,右边的笔顺是: 。

“往”左边叫双人旁。

“算”在“直”的下面加上“八”。

 四、指导书写

“兔”的“ ”写在田字格上半部分,扁口最后一横压在横中线上,最后一小点对准扁口的右下角起笔;“弯”是“ 口”形,第二笔“一”要长些,上半部分稍扁宽,下面“弓”略瘦长些;“直”是“ 口”形,最后一笔长,中间三短横间距要匀称,右端不能抵住边框;“息”上面“自”要写得扁短些,下面“心”要写得宽些,“得、低、往、消”都是在窄右宽的字,左右要靠拢。

布置作业

1.把音节补充完整。

2.看拼音写词语。

3.比一比,组成词语。

4.连线,把合适的词语搭配起来。

一只 蚂蚁 游 回家

一阵 白兔 挎 到水面上来

一群 雷声 跑 起篮子

5.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例1: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例2: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6.填上意思相反的词。

直??( ) 低??( )

假??( ) 远??( )

一年级下册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 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同学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身对歌曲的理解。

3、 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同学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难点:

1、引导同学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身对歌曲的理解。

2、编动作与活动。

课前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 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发明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 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 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扮演。

个人教学特色补白

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

2. 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同学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 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游戏扮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同学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同学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扮演。

三、小结:

鼓励与褒扬,指出缺乏之处。

一年级下册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墩上的歌”是什么意思。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2、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结尾句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你看到了谁?他们去干什么?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小溪,他们是怎样过去的?我们把小溪里这些条形的石头叫什么呢?相机板书:跳礅

2、学习生字“礅”。

3、师述: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溪。小溪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晴天过河还好说,下雨天过小溪麻烦就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看看这些农村小朋友是怎么过河的。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大意

课文中有哪些人物?文中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自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跳礅的?找出有关句子画上“~”。()(2)跳礅上的歌是一支什么样的歌?用“—”画出来。

2、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思考题一,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跳礅的样子?

⑵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哪句话具体写了跳礅的样子?

⑶学习第二句: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课件展示“琴键”和“跳礅”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感情朗读这一句,并把这句优美的句子背下来,并仿说比喻句。

2、学生汇报思考题二,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快乐的歌、友爱的歌、赞美的歌。答后再问:“快乐的歌”是谁快乐?“友爱的歌”是写谁和谁的友爱?“赞美的歌”又是赞美谁呀?

3、过渡:这三支歌都是在什么地方唱出来的?那为什么跳礅上每段歌又不一样呢?接下来我再来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五、分组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小朋友们什么时候过小溪?

2、怎样过小溪的?

3、结果怎样呢?

学习形式:分为三大组,第一、二、三组分别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六、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一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跳。并从这个“跳”你能体会出小朋友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2、学习本段生字、词。

(1)过小溪的时候,课文中还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学习生字“踏”,除了这个生字,这个自然里还有哪些生字?并相机学习多音字“朝”。

(2)全班齐读含有生字的词语:朝阳、映照、踏着、淙淙。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第二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蹚。

2、课件出示蹚过小溪的图片,理解“蹚”的意思,并问:我们蹚小溪时,大哥哥、大姐姐会说些什么?我们又会说些什么?

3、学习生字词:为什么要蹚小溪呢?你还能用文中的一个字说出蹚过去的原因吗?学习生字“涨”。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相机学习“浑浊”。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达到熟读成咏。

学习第四自然段

1、第三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渡。

2、学习生字:理解“渡”的意思,并与“蹚”进行比较,从这两个动词中,你能体会到哪个自然里的水还要深?相机学习本段最前面出现的两个生字“更深”。

3、播放老师背着小朋友们渡过溪的各种图片,并进行适当的解说,让学生从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4、看了这些图片,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5、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背下这一段。

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齐读最后个自然段,问:“我们”在这一支支动听的歌声中,有什么变化呢?师板书:我们一天天长大。

八、总结全文

1、在大哥哥、大姐姐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2、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下册课件 篇6

这是部编新教材下册的开始第一单元,内容过渡层层递进,由春夏秋冬过渡到讲故事,同时也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的去认识生字打下了基础。本册教材第一单元为识字单元。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识字书写,也更加强调对于学生握笔,写字,读书等学习姿势的规范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字的教学不仅教师要以身示范正确规范的书写方式,更要运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学习方法进行识记生字。比如图片展示,动作演示,身体展示等等。

1.认识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新笔画。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之情。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2、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教学难点: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时安排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补)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补)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补)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补)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2、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教学难点: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补)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补)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补)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补)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补)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生描红。

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一年级下册课件 篇7

培养目标:

1.知识领域:按句式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再连成一段话写下来。

2.情感领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爱劳动的品质。

3.发展领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及初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有一个谜语要请大家来猜。大家要认真听,动脑筋想,看谁先猜出来。

1.老师读谜语:我有两个好朋友,你有他有大家有。会写字,能画画;会扫地,能洗碗。样样事情都会做,猜猜看,它是谁?

2.学生说谜底,老师板书课题一双手。

[意图:引出课题,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句式辅助,训练说话

过渡:人人都有一双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的一双手。

1.练习用我有一双(怎样)的手的句式说话。(指定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说,老师相机板书:能干、等)

[意图:渗透总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练习用我用自己的双手(干什么)的句式说话。

过渡: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后。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做一件事情,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①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声中,同学们开始动手做事情。他们有的系红领巾,有的整理书包,有的削铅笔,有的擦桌椅,有的捡地上的废纸,有的拼图,有的画画忙得不亦乐乎。

[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说话、写活提供素材。]

②指定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用句式把刚才做的事情说一说。

[意图:由具体的动手操作到抽象的语言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指定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用句式说一说平时还做过哪些事情。

[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入手,拓宽思路,激发表达欲望,发散思维。]

3.练习用长大以后,我要当_________,用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意图: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充分发挥想像的余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进步的喜悦。]

过渡:小朋友们从小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活儿学着做,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长大以后,你们的手还想做什么呢?下面,老师请你们看几幅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用自己的双手在干什么?

①老师逐一出示图片,学生看图思考。

②指名回答。

[意图:图片辅助,启发想像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过渡:说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句式,互相说一说将来你的手要干什么?

③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意图:学生之间有机会相互帮助,有机会获得同伴的创新的信息,促进学生多方位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④指名回答。

[意图: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培养创新的意识。]

⑤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很好,大家都有美好的理想。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从分到合,由说到写

1.把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2.把三句话连成一段写下来。

[意图:先说后写,降低梯度;由句到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信息反馈,检查效果

1.学生读小习作,大家评议。

2.四人小组交流,互相修改寸习作。

[意图:学生交流习作,一方面让他们的习作有更多的倾听者和欣赏者,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让耳朵做老师,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自己会分析、会修改习作的能力。]

五、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不但用自己的双手做了一件事情,还围绕着一双手进行了说话和写话的练习,大家都能积极动脑筋,说得好,写得也不错。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还要样样事情学着做,让自己的双手变得更能干,更有用。

一年级下册课件 篇8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⑴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⑵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轮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读音的情况,发现错误,要引导学生相互纠正读音。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中,次、再、仔的声母是平舌音,什的声母是翘舌音,么和得都读轻声。

⑶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

①用熟字加偏旁识记什、样、现。

②用组词的方法来比较识记同音字再与在。

⑷巩固识字:

创设菜园情境,做摘茄子游戏。教师事先把生字或带有生字的词语,写在茄子形的卡片上,贴在画在黑板上的茄子秧上,让学生上台摘,摘下一个,读一个,读对了,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再把卡片放在自己的菜篮中,比一比看谁摘得多。此游戏也可以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边演示边认读。

2、写字:

⑴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回:要先写里面的小口,后关门,整个字的字形稍扁,上宽下窄。

片:竖撇要写直一些,由重到轻。

皮:横钩是新笔画,写的时候要注意左低右高,钩短而有力。

⑵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范字,描红后试写一个。

⑶对照范字同桌评一评。教师巡视过程中,如发现普遍性的问题,要作指导。

二、朗读感悟

1、小组合作,读中感悟: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讨论: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在学生理解感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隐含的道理。如:

⑴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可用序号标一标。

⑵小燕子每次看到了什么?可用自己喜欢的线条画一画。

⑶燕子妈妈是怎么夸小燕子的?可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一圈。

2、指导朗读:

⑴本文对话较多,要启发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燕子妈妈说话时态度亲切,读它的话时,语速较慢,要读出激励、赞扬的语气。读小燕子的话时,语速可稍快,读出它每一次有新发现后的那种兴奋的心情。

⑵指导分角色练习朗读。

3、出示实物,利用实物投影仪,引导学生像小燕子那样仔细观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后练习

读读说说,先指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让学生读一读示例,再照样子说一说,最后进行拓展练习。如,想想,想一想;问问,问一问;画画,画一画;练练,练一练。

四、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的蔬菜、水果或它们的图片,选择一种,仔细观察后,从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方面说说它的特点;也可选择两种蔬菜或水果,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此项活动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81400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电脑申请报告(经典十四篇)
下一篇 : 拆迁安置合同(精华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