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每位教师为了将课程教授得出色,都需要编写精心设计的教案和课件,而这并非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任务。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将按照自己准备的教案和课件来进行教学。经过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大量的材料搜集和整理,最终完成了这篇名为“比的认识课件”的文章,欢迎点击进入,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

比的认识课件 篇1

课 题

买衣服——认识人民币(二)

主备教师

张玮

使用教师

代金霞

参加人员

一年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能力目标:

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情感目标:

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一、引入 :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二、活动一:认一认

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

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

(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拿出一张旧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把旧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给大家,并交流一些辨别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钱能干什么吗?课下可以再调查50元、100元可以干什么。

三、活动二:买衣服

1、这些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

2、学生汇报,借机发问: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想挑选,我想买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我有100元,大家帮我估计一下,这些钱够不够呢?我应该怎样付钱呢?

4、谢谢这位同学帮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售货员,会很出色的。现在,请大家再为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好朋友选一件衣服,加上刚才你选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你打算怎样付钱?

5、现在把学具中的钱准备好。利用学具盒里的钱来购物。遇到困难了吗?(没有零钱。)怎么办?(找钱)

(这里有意安排一个困难,学具里并没有小面额的人民币,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如果想准备出正好的钱比较困难,这样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顾客,来买刚才挑选的两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对钱。

四、活动三:换钱

1、刚才大家当售货员都很成功,不过,为了买东西方便,通常大家会把钱换一换,这里有一张100元,如果想换成10元的,怎么办?

还有别的换法吗?

3、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5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4、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1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五、数学故事

六、总结,今天回家购物,写一篇数学日记。

比的认识课件 篇2

设计说明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生活中也到处都是这些形状的物体,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本节课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图形。一年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较弱,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针对上述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比一比、看一看、摆一摆等活动,获取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 3、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活跃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前准备 :积木 教具 箱子 两个盒子 学生准备 积木 球 各种形状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喜羊羊想请同学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师:图形乐园里的景色可真美,喜羊羊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玩吗?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师:观察这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

【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玩积木”引入,选取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内容。这一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各种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探究新知

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起玩一玩吧!(分小组活动)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更加方便,我有一个建议,能不能把你们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小组汇报,请同学们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分的这种情况来研究。(出示按形状分组的情况)

【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自己玩。这是随意的玩,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玩。这时,学生眼中的积木仍旧是玩具。收积木时,老师建议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这时学生开始关注积木的形状。】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球的认识。

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师:(问一名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你呢?其他同学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中不同的球,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

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师:请同学们把球放在桌子上。

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子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怕它掉在地上)

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

师:对,球是能滚动的。(板书球是圆形的,易滚动)

【设计意图:通过把球放在桌子上,使学生发现球易滚动这一特征。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再到立体图形球是圆形的,易滚动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二)圆柱的认识

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硬纸板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不是)为什么不是?

师:球是圆形的,易滚动请同学们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先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板书:圆柱)

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三)正方体的认识。

1.教师指着图画中堆积在一起的形状相同的积木,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

师: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2.列举学生不同的发现。 (学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

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大?小结: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体会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平的,并且大小一样,亲身感受正方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四)长方体的认识。

师:(教师指着图画中长方体的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

师:请你从桌子上的积木中任意拿出一块,用刚才研究正方体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积木有什么特征。

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

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

(3)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长方体)

师:我们把这种图形称为长方体。(贴图并板书)

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形状。

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独立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师:下面请同学们收学具,各组把积木装回袋子里。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

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四、巩固练习

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展示各种图形)

五、课堂小结

【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球 会滚动

圆柱 会滚动 能直立

玩、看 、摸发现 正方体有6个面,是平的

长方体有6各面,是平的

比的认识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目标导学

1. 播放暖场音乐—《一闪一闪亮晶晶》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师:(出示三小校门照片-主题图)走进我们整洁美丽的校园,隐藏着好多好多的数学知识,有三角形的小旗子、长方形的匾额……这么多的图形就组成了我们美丽的校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图形——角(板书),你能找到角吗?

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教师指名多位学生上台展示

师:当这些生活中的物品脱去华丽的外衣,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二、合作探究 互动雅学

(一)角的特征教学

过渡:(板书抽象的角)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独立思考,指名多位同学说

1. 教师归纳:所以角有一个尖尖,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叫做边。

2.同桌互说

3.小结: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和老师一起说一说。

4.数学游戏:谁的眼睛明又亮

过渡: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你们想玩儿吗?

(1)第一关:判断角。出示红卡:第1题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火眼金睛,最快地找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请拿出红卡第一题

独立思考、同桌互查、全班汇报

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或者找角的时候,都要用到角的特征。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有一个条件不满足,那么它就不是角。

(2)第二关:找生活中的角(指角,并说明原因)出示红卡:第2题

师:大家都会判断这些是不是角,其实角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本数学书上就有好多角,在这个面上,这里有角,这里也有角,在这个面上呢,这里有角。(摸面、圈角、指顶点和边)

师:那这个物品的哪些表面有角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小结:我们从生活中的物品抽象出了许多数学角,希望大家以后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物品。

(二)角有大小

过渡:生活中处处都有角,我们这把折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角

1.课件演示,感受角有大小。

2.小结:所以角有大有小。

3.比角

师:这怎么比啊?(上台演示说理由)

4.折角(出示学习指南卡)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折的角?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2组上台汇报,展示一组奇形角)是角吗?

(三)画角

1.自主尝试画角

2.播放动画,规范画角

3.拍照作业,欣赏角

三、点拨指导 提升领悟

反思小结:到这里,我们和小精灵的旅程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和角有关的哪些知识?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还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通过比、折、画的方式认识了角。那你们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蓝卡吗?请拿出蓝卡第一题。

四、检测反馈 博学拓展【出示分层实践卡】

比的认识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2、5个3、3个5。

3.思考:

(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

(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

(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板书:几个几几的几倍

(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称之为“标准量”,及时板书。

(4)即时练习: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

从图中看出,()的只数是()只数的()倍,()是一份的量(标准量)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实物带有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需要从感受中获得感性积累,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上述片段中,从几个几过渡到倍的语言表征,让学生经历从对生活中具体实物量的比较中抽象出倍的过程。再让学生自主发现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形成对新知的巩固与运用,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即时练习既是对新知学习进行简单反馈,同时让学生感受到“1份”的标准不管是在哪一行,都不会影响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关系,要明析谁是“1份”的标准量是关键。

4.动手摆一摆,体会“倍”的关系。(课件出示)

(1)教师在黑板第一行摆5根小棒,出示小精灵的要求,请学生在第二行中摆出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4倍。(指名上黑板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操作。)

(2)评价。用笔圈一圈是不是4个5,说一说这是以什么为标准量。

(3)变式练习。

提问:如果要使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3倍,应该摆几个几?5倍呢?……

(4)检验。示范演示,用笔圈出3个5,或5个5,让学生指出以什么为标准量。(体会标准量的唯一性:“第一行的5根小棒”)

【设计意图】“1份”标准不变,倍数发生变化,比较量也在发生变化,强化标准量的唯一性。逐步解开“倍数关系”的种种类型。在这个片段中,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实。

5.游戏:拍一拍,深化“倍”的理解。

(1)教师拍2下,请学生拍出2的3倍。想想怎样体现2的3倍,让别人能听出3个2来?(每拍1个2,中间停顿一下。)

(2)教师拍3下,请学生拍出3的4倍。

【设计意图】游戏向来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通过拍一拍让学生对倍的理解实现了从形到声的过渡,赋予学生对“倍”知识多方面立体的感知,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圈一圈说一说。课件出示

师:还可以怎么说?(是的2倍)

思考:是的2倍,是的2倍,都是2倍,为什么和的数量不一样呢?(标准量不一样。)

【设计意图】以图片呈现,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以表象建立概念。从起初的“1份数不变,几份数变化”到“1份数变化,几份数不变”两个层次的推进,让学生体会“标准量”在变与不变比较中,强化概念的形成过程。

2.想一想,说一说

相同的图形没有放在一起,你还能看出它们的倍数关系吗?你是怎么想的?(找到其中的规律,渗透比例思想,并用苹果的总数与梨的总数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是()的几倍。

3.填一填

图没了,你还会填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是3的()倍。(因为6里面有2个3。)

18是6的()倍。

()是5的2倍。

4.画一画

要求:画和,画出你想研究的倍数关系。

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①()是()的1倍。

②()是()的2倍。

③()是()的()倍。

5.反馈交流。平台展示学生作品

①理解:两个量之间1倍的关系。

②分析:相同的2倍,的个数和有什么不同?

③感悟:一个量是另一量几倍的关系时,辨析“标准量”和“比较量”的关系。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与思维性的提升。第1题通过排列整齐的分类图形,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体会标准量不一样,即使倍数相同,结果也是不同的;第2题物体穿插摆置,但又有规律,渗透了比例思想,可以从一组物体数量中,也可以从整体数量中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并可以互相检验;第3题脱离了形象物体的参照,抽象成数字,从感性提升到理性;第4题答案不唯一,让学生思维进行拓展,通过练习,沟通“倍”的概念与乘法意义之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倍概念的知识链。

6.有关“倍”的小故事:“成倍增长”

师:“倍”不仅可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的威力也是无比的。不信,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故事的名字叫《智者的工钱》。

课件出示图片:

天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10天

20

21

28

29

30

31

钱数

1分

2

4分

8分

约5元

约6523元

约13046元

约130万元

约260万元

约520万元

约1040万

引导学生具体看一看第1天、第2天、第10天、第20天、第28天的钱数变化,感受钱增长速度之快。

①列数据,摆事实:如果这个月是二十八天,就是一百三十万元;如果这个月是三十一天,就是一千零四十万元。(最后三天多出了900多万元。)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②明道理,深思考:我们感兴趣的不是这个近乎无聊的故事,而是最后三天居然能够产出如此多的钱。也就是说,当一个事物到了成倍增长的时候,越是到最后,其威力是令人瞠目结舌。

③好习惯,倍成长:当我们已经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比如: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等)而这种好的习惯又能带给我们好处时,他所带给我们的益处是源源不断的!

【设计意图】将倍的知识渗透于故事中,将故事的道理渗透于生活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倍的威力,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一生的作用: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将枯燥的德育教育赋予新的生命力,在若有所思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味无穷。

(四)回顾反思,梳理全课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能举例说说吗?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百倍、倍加努力、成绩倍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比的认识课件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2页一8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特地为同学们准备了节日礼物水晶球。瞧,都放在各小队的桌上呢!谁能帮助老师数一数,各小队桌上分别有多少个水晶球?

要求:(1)数法可以不同,但正好要数完

(2)看哪种数法又对又快。

2.分小组操作、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提出

(1)可2个一数,正好数4次,4个2,用乘法2×4=8。

(2)可3个一数,正好数3次,3个3,用乘法3×3=9。

(3)可4个一数,正好数2次,2个4相加,用4+4或4×2=8。

[评:由送《六一》节日礼物引入,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提出相关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渗透了“倍”的含义。]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1)讲述:"六一"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金湖公园"游园,乐意吗?(屏幕出示公园的叔叔正在栽一大盆花。)谁能帮老师有顺序地数一数共有多少朵?学生自由回答,数法不一。

(2)提问:能不能把这3种颜色的花先排一排,再统计每种花的朵数,好让我们一下子看清楚?

指名上黑板排列蓝花和黄花,其余同学在下面操作学具排列。

(3)引导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如黄花有6朵,启发:"黄花有6朵"还可以怎么说?

引导说出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

(4)讲述: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设问:谁是谁的3倍?你能算出黄花有多少朵吗?

启发:蓝花有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黄花有3个2朵,用什么方法计算黄花的朵数?学生列式计算。

(5))组织交流讨论并强调列式:2×3=6(朵)或3×2=6(朵)。

2.情境拓展。

(1)公园里的叔叔决定赠送给我们班2朵。(屏幕显示去掉两朵黄花)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黄花有几朵?提醒学生说完整,并会列式计算。

(2)谈话:叔叔赠送给小朋友们2朵后,花盆里的花少了。瞧,叔叔又栽下了4朵黄花。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

(3)谈话:叔叔还想考考大家。(屏幕出示8朵红花。)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红花有几朵?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排列,其余同学自己排一排,互相说思考的过程。

3.课堂小结。提问:谁能告诉老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哪个字有关?(板书课题:“倍”的初步认识)

[评: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建构知识。教学时,注意"倍"的首次感知,提高首次感知的质量。随后,通过巧妙的教学构思,让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进一步充实"倍"的感性认识,理解"倍"的含义。]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表现真棒,老师也带来了奖品,想奖励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们。实物出示。在书上填空。组织交流(强调谁是谁的几倍),给予鼓励。

2.做游戏舞蹈"蝴蝶与小虫"。

3.谈话:公园中的小动物见小朋友们表现真出色,特地准备了舞蹈。看,它们来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跳舞。

提问:蝴蝶各是由哪条虫子变成的?学生口述,教师适时加以引导:"3个4"也可以怎么说?

4.谈话:下一站我们一起去"森林餐厅"

想想做做"第4题。

(1)找相应的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

(2)列式计算。

(3)交流: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5.谈话:到了金湖公园,我们也要亲自去划划船,乐一乐。屏幕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分组讨论是怎么想的?

[评:把“想想做做”的习题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总结评价。

2.整队、报数。结合列队实际,应用“倍”的知识寻找规律。

比的认识课件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8和9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看数字卡片列加法或减法算式。

2、小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谁是顺风耳”,老师拍手请你们仔细听,并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敲了几下。(教师拍手8、9次,让学生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板书)

二、创设情景:

1、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看吗?生:(齐)想!(课件出示教材53页主题图)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生:我看见了8棵大树。

师:你是怎样数的?

(师生一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1、2、3、4……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大树图片,并板书8。按上面的方法学生继续数出8个小朋友、8朵鲜花、9个人、9盆花、8个大字、9只蝴蝶,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图片,写上数字。说的好的小朋友每人奖给一朵小红花。)

2、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劳动、他们在整理花坛、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生:(齐)美!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领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三、探究新知:

1、8和9基数的含义

(1)师:老师这里有两张点子图,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数一数,每张点子图上有几个圆点子?生:第一张上面有8个点子,第二张上面有9个点子(在点子图下分别板书8、9)

(2)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8或9来表示?(妈妈给我买来8个大苹果、我有9个好朋友、我攒了9元零花钱——————)

2、8和9的顺序和大小

(1)8和9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生活中有8和9,我们的计数器上也有8和9。(师拿出计数器)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拨了几个珠子?(师拨珠子,生轻声数)

生:老师拨了7个珠子。

师:(神秘地)大家注意了!我要变出8来了!(师又拨了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珠子?

生:(齐)现在是8个珠子。

师:8比7多几?

生:8比7多1。

师:很好,再来观察,我再拨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呢?它比8多几?

生:现在是9个珠子,9比8多1。

(2)学习直尺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它要求马上和大家见面,看,它是谁?生(齐)尺子!

师:尺子朋友说话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你们能填出所缺的数吗?直尺图1。

师:直尺图2:谁很快的在我身上找到数字8?(生到台前找到8,指给大家看)

师:6在哪里?(6在7的后面,5的前面)

师:我们知道:在尺子上,从0开始,越往后面的数越怎么样?

生:越往后面的数越大。

师:那你们能把我们到现在认识的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

生:(齐说)0、1、2、3、4、5、6、7、8、9。

师:能从大到小再说一遍吗?

生:9、8、7、6、5、4、3、2、1、0。

师:咱们一起演一演吧!

(3)比较7、8、9的大小

师:尺子朋友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夸奖你们说:小朋友们真聪明!高兴吗?可是我们这儿又有三位老朋友不服气了,它们说:小朋友们真的每节课都这么聪明吗?我们要考考你们!怎么样?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师:(贴点子图引导学生比较7、8、9的大小)

3、8、9的序数含义

(1)小猴子吃桃的故事。

师:小猴子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他看到我们一(3)班学生坐得那么端正,听得那么仔细,另外猴妈妈为它准备了好多桃子,你们数一数一共有(9个),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个问题:我一下子能够把9个桃子都吃完,那样我才会饱饱的,可是妈妈给我吃了第9个桃子,同学们,你们觉得我能吃饱吗?为什么?

生1:吃不饱,因为第9个只有一个,而9个有好多。

(2)小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4页的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拿出水彩笔,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从左边数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红色。

4、8和9的写法

(1)指导8的书写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教师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习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习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四、比比谁聪明:

8____()9___()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比的认识课件 篇7

◎学习内容:教科书P67~P68

◎学习目标:

1.初步建立生活大数的直观概念,能大致估计1000以内物品的数量,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数1000以内的数。

3.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深对2008北京奥运会的认识,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培养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会数1000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数到接近整百十拐弯处的数如何准确数出来。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奥运会门票若干,游戏用具。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奥运福娃宣传短片,提出:一共几个福娃?你是怎样数的?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一个的数并板书:个)

2.播放鸟巢体育场并简单介绍,出示一席座位图问:一共几个座位?可以怎样数?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十个十个的数,会比较方便快捷。板书:十)

3.出示体育场大型座位图,观众图,提问:猜一猜,这里大约可以坐多少人?

(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畅所欲言,注意引导不是估计的数量越大越好,而是要接近实际数目。)

4.提出疑问: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还是

5导入课题:生活中,需要更大的数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这节课主要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书P68例1。

2.媒体出现少量方块,提问:要知道有几个,可以怎样数?

3.生汇报: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板书:一个一个)

4.学生借助计数器数数,体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过程。(板书:10个一是一十)

5.媒体出现较多的方块,提问:要知道有几个,还是一个一个地数吗?可以怎样数?

6.学生汇报: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板书:十个十个

媒体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学生跟着数:一十,二十,三十

7.学生借助计数器数,体会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的过程。(板书:10个一十是一百)

8.媒体出示大量方块,思考明明提出的问题:怎样数更大的数?

9.生汇报: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板书:一百一百)

10.媒体演示一百一百地数,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11.学生借助记数器自己数,体会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的过程。(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强调,千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计数单位。出示观众千人图建立一千人大约有多少的直观概念,并提问:你见过哪里出现一千的数量?

12.把三句话重复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讨论聪聪提出的问题: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少数量可以一个或几个地数,数较大数量可以十个或几十地数,数很大的数量时可以一百或几百地数,体会数数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法。)

13.借助计数器数一数:188~200

三、练习巩固

1.完成P68做一做,第一题用摘苹果的游戏进行,第二题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过后都要集体数一遍。

2.巧填数练习:500鼓励学生尽量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3.游戏:找座位,请根据提示帮福娃找到她们各自的位置。

4.安排奥运会门票编号,小组合作完成。

四、联系课本,回顾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请收集有关2008奥运会的数据。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千百十个

一百一百一十一十一个一个

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百10个一是一十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848963.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仓库试用期报告总结
下一篇 :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汇总
" 认识课件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