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这篇“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经励志的句子小编认真研究值得安利,还在为范文而发愁而苦恼吗?处理各种类型的文档是我们日常办公室工作的核心之一,优秀的范文总是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青睐和下载。此外,您还可以浏览工作总结栏目的实习医院工作总结模板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1

农业信息服务的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范文

一、农技11信息服务

农技畜牧局烟草发展局农机局2人,每天有一名农业专家在信息中心值班,负责农技11信息服务工作;同时,安排一名专职信息人员协助专家开展工作。

我委市场行情和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现已采集入库农业信息86条。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用电话语音系统和专家在线解答相结合的方法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提高了农技11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我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农技农业专家信息服务负责制、农业信息数据库共建共享制度、信息质量追究制度、信息服务回访制度、信息服务考核奖励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农技11信息服务领导组会议,通报农技11信息服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农技11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农技11信息服务工作正常运转。

养殖业市场行情政策法规42人次,平均每天8人次。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农技11,基本上都及时得到了解决。

二、农业信息网站建设

严格执行网站管理制度,规范信息采集、整理、发布工作流程。加强网站栏目建设,开辟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专栏,集中展示我区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扩大获证农产品的知名度。

加大信息发布力度。1―6月网站信息发布量为2719条。网站访问人次达79人次。

建设专业技术网站。区农技推广中心、区农机局建设开通了网站。

推进乡镇农业信息网建设。狸桥镇、溪口镇建设开通了农业信息网站。

三、下半年信息工作打算

1、做好宣州农业信息网站建设,举办全区农业信息员业务培训。

2、推进农业部“一站通”网站的运用,重点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协会,利用“一站通”网站开展市场营销。

3、筹划实施农业信息化示范村建设。

4、抓好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生产。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2

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会议筹备简朴周密。努力做到会前周密部署,会中全力服务,会后总结经验,会议筹备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二是公文管理规范有序。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文件审核签发制度,规定了公文起草、送审、签发的时限要求,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运行效率。在办文上基本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时效化,每个环节都做到严格规范,精益求精。全年共计收文428份,发函36份,发文26份。文件收发工作始终保持着畅通、高效的运行状态。三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统筹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全市的信息化建设,更好的促进全市数据共享,充分发挥好项目建设效益,我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XX市信息化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化项目的审批、立项、采购、建设、验收等工作流程。办法明确要求凡是使用财政投资的信息化项目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要严格执行报审、报备程序。办法的制定出台为全市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建设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出色完成了各种汇报工作。XX市大数据政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对外宣传XX、推介XX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投入使用以来,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团体全面深入了解XX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年,XX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的建成使用使得XX的大数据建设成就被全国各兄弟市州广泛熟知,我办承担的汇报展示工作也更加繁重。我办在人员紧缺,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保障了各项汇报展示工作的圆满完成。今年截止目前,我办共接待国家级、省、市各级各类观摩、考察、论坛、培训112场次,接待人数达3602多人,会议质量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对宣传XX、提升XX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3

。积极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积极与其他兄弟单位交流经验,并分别在全省、商丘市舆情信息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上半年,共向中宣部报送信息1500余篇,被中宣传部采用120多篇(条)。共向省委宣传部报送信息40余篇,被采用7篇,位居全商丘市前列。共向商丘市委宣传部,报送信息100余篇,被采用位居商丘市前列。上半年,参加了商丘市调研工作会议,积极领会会议精神,与各兄弟单位交流,并作了典型发言,被商丘市委宣传部评为2011年度宣传调研工作先进单位。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共报送调研文章9篇,其中一篇《社会各界对去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对今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建议》被中宣传部采用。

二、积极开展网络宣传管理监控工作,

计划

《市委宣传部信息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上半年,参加了商丘市网络宣传管理工作会议,积极领会会议精神,与各兄弟单位学习交流经验,在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被评为2011年度网络宣传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上半年,参加了全省网络工作培训班,认真听取专家的讲座,积极与各兄弟单位学习交流。上半年,我科坚持24小时网络监控值班,共发现负面或不实贴子、新闻等100多篇(条),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其中及时妥善处理《河南永城非法占地2.8万亩 土地违法现黑势力》不实报道的.做法,受到商丘市委宣传部及有关领导的表扬。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共在地市级以下重点网络媒体发文3450篇(条),运用网络宣传了永城,提高了永城的知名度。为加强网络宣传管理,从各单位抽出一人及吸纳部分永城草根意见领袖组建了 队伍。完成了永城新闻网的改版工作,并坚持更新发布新闻。

三、参与组织了几项活动。

一是成功组织参与了“永城杯”第22届中国围棋名人战总决赛,协助人民网、新浪网、 和中国围棋在线在永对该赛事的直播,并通过中央级50余家媒体,通过赛事宣传了永城,提高了永城的知名度。二是成功协助完成“永城杯”第23届中国围棋名人战的在京开幕工作。三是成功组织参与了商丘市舆情信息工作会议在永召开工作。三是完成了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四、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是继续坚持做好以上常规性工作。二是计划开办一期网络队伍培训班。三是积极参与几项重大宣传活动。四是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4

统计局为拓宽信息来源,将信息的触角延伸到工作的各个层面。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要线索。办公室事情繁杂,各科室的活动,不可能都参加,我们一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就主动到相关科室咨询科室负责人了解一些重大工作的进展情况,从中挖掘具有苗头性或超前性的信息线索,然后再进行细加工、精编辑,然后进行加工上报。二是听线索。利用参加各种会议和单位的组织的各类学习机会,收集重要信息线索,根据内容再予以提炼。三是找线索。紧紧围绕地区中心工作和阶段性统计重点工作进行搜集、发现各县(市)统计局上报有特点的信息,择其要点,进一步调查核实,补充完善,扩大层次面。为争取政务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加保证信息与统计工作能够步调一致,办公室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要求大家想点子、理思路、寻线索,特别是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每次都能及时将有价值的、有信息亮点的线索及时提供给大家,以便我们全力以赴做好信息工作。

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提高信息采编“质量”

衡量政务信息工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看能否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内容,看所提供的信息能否起到为领导参谋决策的作用。我们始终坚持服务意识,力求上报的信息能多出“精品”。一是根据统计中心工作,抓住领导和难点问题,想领导所想,报领导所需。二是认真分析、鉴别,化浅为深,集零为整,变缺为全,从苗头性中反映倾向性,从动态性发现规律性,从偶然性发现必然性,综合、归纳、提炼出能综观全局、反映规律、展现趋势的高层次信息。三是建立重要信息必报制度,杜绝重大信息瞒报、漏报、迟报等现象,切实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四是打破通常的短小信息套路,突出重点撰写一些有深度、广度和参考价值的调研信息。

四、20xx年统计政务信息计划

20xx年,我局的政务信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调研力度不深、不够全面,不少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及时得到挖掘和上报。20xx年,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工作,具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要围绕统计工作重心,努力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和水平。20xx年我局将围绕地区中心工作,加大信息报送力度,及时研究新问题,捕捉新情况,不断提高信息质量和水平。二要不断完善政务信息工作的管理力度,注重责任落实和激励导向,进一步激发人人写信息的信心,规定大家每年必须完成的信息任务,要与年终考核挂钩,切实做到奖优罚劣。三是深入实际,不断推进信息工作更上新台阶。20xx年,一定要把信息工作触角深入到第一线,深入到社会热点和难点上,通过调研,掌握大量的、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形成高质量的信息,更好地为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服务。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5

**年上半年,信息管理处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与指引下,在各区(县)局及各处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按照市局年初工作会议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真抓实干,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总结经验,更好地推进下阶段工作,现将我处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开拓思路,稳步推进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工作是今年我局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的工作。为全力做好此项工作,我处在学习借鉴内地省、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工作方向,不断开拓思路,稳步推进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1.通过对国家税务总局相关文件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自身税源特点和机构设置情况,先后起草制定了《风险管理实施方案》、《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行业案头审计实施办法》等文件,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为采集房地产行业的相关生产经营数据,较全面地掌握房地产行业存在的涉税风险点,进一步对选取的风险指标和预警值进行修正和完善,完成了对2户典型企业的调研工作。

3.通过风险识别,筛选疑点企业开展风险推送工作,先后向各区(县)局推送了3批风险疑点户。在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专项分析和典型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全国税收调查企业的财务数据测算出行业预警值,筛选出了第一批疑点户推送至各区(县)局;对征管软件中正常管户的发票信息进行了核查,将正常户未验销发票的批次及号码推送至各区(县)局进行验销处理;根据个体工商户典型调研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向各区(县)局推送91户个体工商户进行风险应对。

4.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开展了3期关于《税收风险管理专题探讨》的讲座,讲座从什么是税收风险管理、为什么要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和如何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市局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和探索工作进行了汇报。

5.积极推进第三方信息采集工作,与房产交易中心协调个人商业用房产权信息;与国土资源局协调土地使用权涉税信息。

(二)多措并举,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

1.做好征管软件的应用和维护工作,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

协助米东地税局完成因机构调整修改综合征管软件中的相应设置;查找原因并解决因征管软件升级后市局系统文书流不能正常流转的问题;积极与区局和中软公司联系,解决征管软件中自然人退税的问题;解决一分局因接收金融保险行业的征管工作,部分企业入库级次错误等问题。

2.增强应对能力,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面对一分局房产交易契税业务量大幅猛增现象,避免因网速慢等软、硬件设备问题造成纳税人恐慌、急躁情绪的发生,我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一是协调软件公司为一分局搭建专用服务器,有效解决网速问题;二是解决POS机划款中断或延时的问题;三是及时指导和解决在契税征收中遇到的关于软件操作、使用的问题。

3.做好信息设备采购工作

做好计算机相关设备的采购选型及政府采购的相关基础工作,在设备选型时分析实际运行时相关的各种基础信息,做好市场调查,跟踪计算机相关的发展情况,选择对工作合适性价比高的产品。

4.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部署安装市局系统网络杀毒软件,确保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根据总局、区局金税三期的网络改造的要求,完成网络升级改造工作。

5.完成其他工作

组织落实米东区地税排队叫号系统;积极与有关方面洽谈协商,完成腾讯通安装与使用工作;针对机房空调老化,不利于计算机设备运转的问题,对机房空调进行了更新处理;完成对一分局原有契税信息向综合征管系统导入的测试工作。

(三)加强视频会议管理

协助各处室完成各类视频会议培训;对各区(县)局视频会场不达标的单位进行了联调和监控。

(四)完成相关业务培训工作

完成因建筑业营业税纳税地点调整,对各区(县)局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综合征管软件模块的培训工作;积极参加并完成国家税务总局、自治区地税局及市局开展的各项培训。

(五)积极协作,配合机关各处室完成相关工作

根据计财处、征管处的相关业务需求,利用区局返回的征管软件数据,完成对部分数据的查询工作;协调税政二处部署网络版企业所得税汇算系统,并及时做好维护工作;参与征管处牵头组织的关于对各区(县)局征管及软件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配合税政一处完成因建筑业营业税纳税地点调整的调研工作及协助开发存量房批量评估系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继续推进风险管理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回归的征管数据,通过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相关性的多个数据之间的趋同或反差关系进行合理性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二是对前期向各区(县)局推送的3批疑点户的应对质量进行复查,做好风险考核及监督工作;三是积极推进第三方信息采集工作,提高信息利用率;四是做好区局向市局推送风险疑点户的组织落实工作。

(二)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1.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市局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拟对市局系统广域网38个结点的网络运行状况、设备和安全情

况进行一次巡查。根据巡查的情况对陈旧的网络设备进行必要更新,摸清市局广域网运行负载情况并根据调查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定。

2.配合各处室完成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三)强化数据挖掘和利用,提高信息管税的能力

充分利用回归的征管数据,按照人力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则,运用计算机语言实现所需数据的查询,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利用,努力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管理的转变。

(四)开展网管员培训工作

拟对各区(县)局网络管理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及时更新现有网管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网络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五)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1.配合区局开展各类征管软件的升级和上线工作;

2.加强与中软公司的沟通和合作,解决各区(县)局在使用综合征管软件遇到的难题,切实提高综合征管软件的应用水平;

3.做好视频会议的技术支持,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4.配合各处(室)完成其他单项运行软件的安装、配置、升级和技术指导。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6

县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安排范文

一、工作总结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x户。促进xx个项目开工、xx个项目加快建设,xx个项目竣工投产。有效x技术企业达xx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xx户。新增新经济企业xxx户以上、梯度培育企业x户,完成新经济企业风险投资x件,发布新经济城市机会清单x批xxx条,纳入x市清单目录xx条,对接成功x条。单位GDP能耗下降x.x%,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x.x%。能较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加快培育xx户企业上规,支持xx户规模以上企业扩产提能,推动各级各类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2.项目招引促建提速增效。加快项目建设,促进xx个项目开工、xx个项目加快建设,xx个项目竣工投产,推动xx个项目纳入市级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库。加强项目储备,纳入储备库项目xx个,拟签约项目x个、重点促进项目x个、跟踪项目xx个。

3.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x.x万余户。持续开展“双送”活动,解决企业问题诉求xxx个以上。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搭建工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入驻企业xxx户,发布企业供需信息xx条、涉企政策指南xx条。

4.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开展校企双进活动x场,推进实施校企合作项目xx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xx人。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建成省级、市级研发平台各x个,实施成果转化项目xxx余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xx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新增x技术企业xx家,居郊区前列。

5.新经济加速成长。抓好“双百”工程企业培育,集佳科技被评为市“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发布x“双千”新产品xx个、新场景xx个,均居郊区前列。发布新经济城市机会清单x批xxx条,纳入x市清单目录xx条,对接成功x条。x个场景被成功评为x市示范应用场景。

6.能源信息化保障有力。加快农网升级改造,提升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新改建高低压线路xxx.xx公里,正在推进竹篙xxx千伏站接入万福xxx千伏站。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年新建xG基站xxx个。

(三)特色亮点工作情况。推进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长虹格润、环能德美x户企业入选国家第五批绿色制造(绿色工厂)名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格瑞特与川大共同实施的“深海大容积高压气瓶用特种钢研制及关键应用技术”开发项目,获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开展“双送”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关键问题xxx个。

二、工作安排

(一)总体目标。力争新增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x户。促进xx个项目开工建设,xx个项目竣工投产。举行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开工仪式x次。培育x技术企业xx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x个,有效x技术企业达xx家。新经济企业数量增长率xx%以上,新增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x户,城市机会清单发布x批以上。全社会新增能耗控制在xx万吨标煤以下,单位GDP能耗下降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x%。

(二)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x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等重大机遇,规划智能制造等适欧适亚、适空适铁产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内加强培育,对外招大引强,助推加快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生动局面,推动工业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工作举措及目标。

1.着力抓好产业集聚,推动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围绕通威光伏产业基地及巴莫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梳理光伏及锂电池全产业链“两图一表”,针对上下游产业链条强化项目招引,加快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等重点项目,加速集聚先进要素,激活应急产业链整体发展优势,促进应急安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结合通航产业社区实际,进一步提升机场空域容量,促进通航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抓好项目招引促建,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围绕通威光伏产业基地项目,重点跟踪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xx余户。加强对接中国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重点产业协会,获取更多资源信息。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力争促进xx个项目开工建设,xx个项目竣工投产,举行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开工仪式x次。

3.深化企业培育服务,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培育中小企业上规入库、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新培育“成长型”xx户以上、“小巨人”xx户以上,四板挂牌企业x户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x户。大力推进银企对接,健全政银企对接便捷化、常态化机制,推广“壮大贷”“贷款风险资金池”等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服务效能提升专题活动,进一步压缩电力接入、用气报装等服务事项办理时限,支持企业享受直购电、错峰用电等优惠政策,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4.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载体,力争获得市级以上行业认定x个,持续提升“浩旺创业孵化园”“中节能环保产业园”孵化服务能力,力争全年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x家、x技术企业xx家以上。加强校院企地合作,力争全年开展校企双进活动x次以上,达成合作项目x项以上。

5.全力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推进农网改造升级,改造xxkV线路x条,切实提升提升地区供电能力。新建从中江兴隆—金堂淮口的天然气管道,保障区域内终端天然气居民用户的稳定供气。加快xG基站建设,力争xxxx年累计建成xG基站xxx个。

6狠抓落后产能淘汰工作,推动工业经济绿色发展。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确保砖瓦轮窑全面推出市场。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实现动态清零目标。强化能耗监测,帮助xx余户企业开展节能诊断,降低生产成本。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7

信息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途径,也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今年以来,团县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办信息,信息工作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一、2017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11月14日,共报送信息简报70篇,向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办投稿5篇,向团市委发送每周团讯共计33条,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我的盐边·我的团”编发宣传信息共262条,日常推送条文每月阅读达6728次,每月转发达60余次,政务快车平台每周更新2-3条。

二、主要工作做法

1、围绕工作重点,捕捉亮点信息。工作中的亮点最能体现地方工作特色,抓好亮点往往会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2017年我们主要为各中小学开展思想宣传教育工作、为盐边县青年群体搭建一系列平台,通过各种平台鼓励青年积极创业积极参与到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如在中小学开展“喜迎十九大之我想对习爷爷说句心里话”、“法律进校园”等教育活动及时收编了各团体反馈情况并以简讯的形式发布。

2、贴近工作实际,摸清实情。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团县委要求乡(镇)、村(社)保持与上级一致的思想精神,将各级团组织关于“一学一做”开展的各项工作要及时上报,加强各级团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捕捉信息及时上报,让政府信息的时效性得到保证。

3、政务信息规范化。团县委一直以来都以高标准要求政务信息的报送、存档等相关工作,团县委在与各级基层团组织的会议上明确要求发布政务信息务必将信息质量作为首位,按照“快、新、准、深、精”要求,着力改进政务信息质量,内容上要反映工作特色、亮点,切忌“假”“空”“全”的政务信息出现,用高度规范的政务信息要求来改进信息工作质量,促进我县政务信息质量迅速提升。

2017年,团县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信息质量上,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豆腐块的文章多,泛泛而谈多,调研性信息少,内容较杂,信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不平衡,极少数地方和部门几乎没有向县里报送过信息。

三、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信息意识,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焦点、议论的热点,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准确和有针对性地向上反馈信息。

1、把信息工作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基层反映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组织专题调研工作。

2、进一步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工作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信息工作的水平。

3、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努力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深度、有建议的高质量信息。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8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公正便民、勤政廉政为基本要求,切实推行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民主监督,方便了群众办事,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xx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机制

为使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局着眼于建立政务信息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成立了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的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形成了县、局联动的政务公开网络。同时,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室、站、所,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我局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制度,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严把公开信息质量关,提高政务信息质量

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政务信息公开以及已公开内容存档备查工作。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内容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公开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

(三)运用载体,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形式

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依托政府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开设了政务信息、政务公开等专栏,内容涵盖组织机构、法规文件、计划总结、业务信息、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资源。

(四)强化监督,确保政务信息公开落到实处

在狠抓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重点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为突破口,抓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一是强化督查制度。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综合进行检查、考评,考评。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二是推行定期通报制度。政府及有关部门定期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近期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努力做到政府和公共资源配置等重大事项都公开进行,规范运作。我局的重大决策,都要注意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行决策前的社会通报、公示,并在决策后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开展落实不够。工作进展迟缓,公开成效不明显。二是公开内容不够规范,制度不够完善。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被动接受上级检查的多,自觉进行自查和抽查的少,对查出的问题整改不够及时。新闻舆论监督也有待加强。

二、20xx年工作打算

1、抓考核促提高。一是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职工多写信息,写出高质量信息,切实抓紧抓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二是把政务公开纳入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2、抓制度促规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重点抓好公开形式、公开实效等规范化建设和建立健全“四项制度”,即定期公开和临时公开制度;政务公开评议和考核制度;政务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告制度,促使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3、抓督查促落实。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加强监督和专项监督。督促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二是自

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的监督,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在以完善投诉信箱、监督投诉电话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县政府网站进一步拓宽便民的监督形式和方法。三是规范政务公开监督员队伍建设,完善政务监督员工作机制,发挥政务监督员作用,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4、抓重点促深化。一是突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点。在深化完善和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加大“真公开”的力度。同时,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效能建有关要求,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态度、时效等方面作出承诺,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二是突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点环节。继续开展政务公开信息目录编制工作。继续优化办事服务,对各项信息公开进行进一步细化。使我局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9

各位专家、同志们:

刚才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给我们许多启迪,未来信息化将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吴市长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市信息化工作提出要求。按照会议安排,我先就我市信息化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我市信息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体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市的信息化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统筹规划不足、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孤岛大量存、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促进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发展,20xx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专门成立了XX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为了规范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网上听证管理办法》、《12345市民热线管理暂行办法》、《XX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审核暂行办法》等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锻炼和培训;初步组建了一支由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本地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组成的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决策、项目实施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搭建了“两网一站“的信息化框架,为各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XX党政网(电子政务内网)经过8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及市、区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宽带网络。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经过两期建设,完成了与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接入了市级部门81个、区县10个,划分40多个单独虚拟专网,为我市开展电子化业务延伸、搭建商务平台提供了网络平台,有效降低了网络运行成本。

XX市政府门户网站(XX市公众网)是市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门户,自20xx年底开通以来,整合了70多个部门、企事业单位、10个区县政府信息资源,网站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功能不断完善,20xx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市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三)信息化的领域不断拓宽。

教育信息化成效明显,计算机辅助教育蓬勃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共享;医疗卫生领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网络化管理;金融系统实现银行卡跨行联网通用,实现了电子汇兑计算机联网和票据清算自动化;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税收会计的核算、稽查、发票管理、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安、审计、人事、海关、财政、社保等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建成了西南人才网、科技信息网、农经网、教育信息网等专业网络。党政公文网上交换系统、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政府网上采购系统、网上招商系统、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空间地理数据共享平台等应用系统已经建成或正式启动;完成了“数字XX“工程中的示范系统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345市民热线“、“网上听证“、“市民议政“等网上互动栏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2345市民热线“今年年初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有效信件15000余件,办理回复信件14000余件,总办结率达到96.5%,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力推进了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二、我市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全市上下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意识和全市信息化水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低效运营、资源分散、“信息孤岛“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制造业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软件开发业薄弱;信息服务业基本没起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没有形成大气候。特别是一些干部认为XX没有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制约了我市以信息产业为引导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网络和网站安全硬件和软件上,特别是信息安全管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五是投入机制还有缺陷。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强力推进XX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党的xx大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把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作为刚性任务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全

市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信息办具体负责统筹。在体制调整的过程中,各部门必须顾全大局,割舍部门利益,服从统一安排。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紧密跟踪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适时实施通信基础网络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完善政务网络平台。建成具有高速率、智能化、综合性、广覆盖、出口流畅的城域网络通信平台,使网络平台能有效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急联动指挥、高清晰视频电视会议等应用和多终端、络接入。加强网络设备配置,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各通信运营商已经建成的网络。在投入方面,原则上今后凡是市本级公共网络建设由市级财政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建设,凡是不符合统一规划的条条系统和部门网络市财政不予支持;区县参照这种办法处理。

二是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数据管理中心、自然资源与空间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党政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建设,为“数字XX“各项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对已经建设的各类数据库,要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实现数据共享,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抵制。凡是新建设的数据库,一律统一在数据中心扩展,市财政对今后自行建设的数据库一律不予支持。要通过数据共享,为全面实行网上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奠定基础。要加快建设容灾备份系统。

(三)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要把电子政务工作作为整个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带动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先期是做好全市市级财政供养网站的整合工作,要运用先进的网站集群管理模式,整合现有部门网站,建设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以后市级财政供养网站中除极少数业务需要并经批准的外,都要整合归并到市政府门户网站,市财政将不再单独安排经费,请市信息办和市财政局共同把好这个关。网络的整合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逐步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积极配合,打破部门利益格局,消除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二是强力推进全市政府系统公文无纸化办理及传输平台建设。此项工作涉及我市的所有部门和10个区县政府及部门,希望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下大力气推进。要通过应用现代办公手段促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工作效能的提高。市政府办公室和市信息办在制订建设方案时,要把这个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有机结合,同时要把全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统筹考虑。

三是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严格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全面、正确、有效施行。此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区县、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大力协调和支持,安排专门的人员把政府信息公开有关工作抓紧、抓好。同时要做到有人管、有人做,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

四是继续加强“12345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当前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少数单位主要领导重视不够,办理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走过场等现象还不少,比较集中的是城市管理、违章建筑、噪声污染、西区卫生等问题。各区县、各部门都要认真办理批转的每一封信,努力多为市民群众办实事。今年是市民热线开通的第一年,对办理工作的考核要严格逗硬,对办理成绩突出的要重奖,对长期办理不落实的要严惩。

五是抓好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目前技术设计方案正在加紧制作,待经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并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加快推进。各区县、各应急管理建设部门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积极投入到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准备工作中来,要抓好应急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清理、收集、整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四)加快电子商务建设

积极探索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一是要积极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搭建我市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探索市场化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发展模式;二是要尽快建立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更新商务信息,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并作为网上交易的统一窗口;三是与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协调资金结算问题,积极推动我市电子商务网的形成,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四是建立企业诚信管理机制,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五)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最薄弱而需求又是的信息化领域,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托和重要内容。目前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试点,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前期调查工作;二是夯实硬件基础,加强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努力提升示范点网络覆盖面和网络质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信息入万家“。三是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和技术支持,解决农村“用不起“和“用不来“的问题,把“支农“、“惠农“政策通过信息化建设切实体现好;四是加强信息整合,建立统一的农村信息数据指标体系、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增强信息的互通性、共享性和公用性,为农村提供最丰富、便捷的信息服务;五是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加强服务体系、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多元参与、市场推动“等模式,保障发展资金的投入。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我认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至少应该包括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经营人才队伍这三支队伍建设。目前,我市的实际状况是,无论哪支队伍都明显与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解决信息化人才问题,要多渠道想办法。一是尽快成立本地区的信息化协会或专家咨询委员会,把分布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的信息化人才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服务本地区和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解决人员紧缺问题,我市市一级已经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计算机学会等组织,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咨询上发挥出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支持,弥补人才技术实力不足;三是在编制许可的前提下提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信息化人才;四是要有计划地加强人才培训,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习和培训要作为经常性的工作。

(七)切实抓好信息安全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深入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课题。我们要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的管理规定,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我市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还没有建成这一严峻形势,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的投入,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二是要结合信息资源的整合,尽量建设统一的安全防范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果;三是要建立健络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层层审核,严格把关,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四是要制订和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置信息安全事故;五是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督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切实加以解决。

同志们,信息化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运用信息化促进改革创新,推进我市各个领域的深层次变革还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把我市信息化工作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谢谢大家!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10

今年以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相关决策部署,主动作为,集思广益,召开学习会、分析会、讨论会、方案评审会等20余次,赴浙江杭州、衢州等地实地调研学习,多次组织人员赴省上衔接沟通。积极配合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进“一网办”相关工作,着力推进各单位各部门政务信息互通共享,着力构建XX市“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开展证照和材料电子化存档和流转,支撑群众办事申请材料最少提交,重复材料零提交,努力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网上办”和“最多跑一次”。

一是积极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办”。我们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中心集中托管业务系统的优势,结合“放管服”改革,积极促进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支持数据并联推送、串联推送,构造最快捷的审批通道,支持部门之间材料共享,实现提交一次,复用一生。所做的主要工作有:一是积极协调市卫计委,打通卫生专网,将出生证明、生育证、孕前健康信息、死亡证明纳入云计算中心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社保局、公安局等部门均可以调用查询,大大减少了群众办事流程。二是打通了全市医院检验数据库,正在建设全市医疗数据共享数据库,为实现全市医院之间检验结果共享和医疗影像共享,减少患者的重复检查打下基础。三是采用数据管道技术打通了不动产登记局、房管局、税务局之间的数据通道,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的并联审批及一窗办、一网办,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四是开发了残疾人信息查询及数据推送接口,可在政务服务网便捷的实现全市残疾人信息查询及数据的一键复用,真正解决弱势群体的难点和堵点问题。

二是完善XX发布微信便民服务大厅。按照将“XX发布”作为群众和企业办事及便民服务的手机端统一入口。打造全市信息发布航空母舰的要求,不断完善“XX发布”微信便民服务大厅。近期主要新增了实时公交、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微法院等服务功能。“社保查询”共设有个人信息、卡信息、缴费信息、待遇查询、个人账户、政策法规六个功能模块,参保人员可随时掌握自己医保的参保状态、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的上账时间金额、账户余额、消费记录及相关社保政策等;“公积金查询”共设公积金查询和公积金办理两个板块。公积金查询可以查询个人公积金账户余额等情况。公积金办可为群众提供公积金缴存、公积金贷款、公积金提取等业务的在线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实时公交”可对市区公交的实时到站情况进行查询。提供站点查询、线路查询等功能,可查询公交线路的公交车实时分布情况。市民在任何公交站点能预测公交车到达候车公交站点的时间。现已开通14条公交线路查询;“微法院”主要有庭审公开、失信曝光平台、公告送达、文书模板、诉讼费计算、法院头条等功能,实现了动动手指即可办理诉讼业务。今后“微法院”平台还将面向社会公众、案件当事人、办案法官和书记员提供精准服务,实现类案推送、匹配法条、案件预判、判后答疑等智能便民服务。微法院可以引导公众合理使用司法审判资源,从而为当事人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多元化服务。

三是全力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相关要求,由我办牵头建设了XX市政务服务信息化支撑平台,平台建成后将有效的支撑全市政务服务事项“一网办”。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底将建成投入使用。建设内容主要有:一是建立电子证照管理系统,满足政府部门审批过程中的证照管理、存档沉淀、材料真实性鉴别、信息共享需要,避免重复材料提交,减少群众办事负担和跑路次数,辅助支撑“网上办”和不见面审批,目前已采集完成28个单位130多类证照。二是建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实现事项办理过程中电子材料的目录管理、检索、归档、接口服务等,提高资料的复用性,为全流程网上办事提供支撑。三是建设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成人口库、法人库、权责清单库、行业库等,实现数据交换多类型适配、安全交换、精准管理。建立数据共享目录,提供给各部门、各窗口单位检索和查询服务,有效地减少业务系统二次录入。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承接国家、省、市数据交换共享能力。四是建设大数据监察分析系统,实现XX政务服务各项工作指标动态分析监察。系统对接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设备和监控设备,全方位分析受理数、办结数、网上办理情况、群众跑路次数、证照材料复用情况、效能对比、简政放权、群众满意度等各项政务服务指标。五是建设物流平台,构建政务服务配套的物流配送系统,无缝对接一窗受理审批系统,实现办结件和办事材料的一窗受理寄接,物流信息实时查询推送,减少群众跑路次数,支撑群众办事线上零跑路。六是建成实名身份认证系统,实现身份证号和姓名、电话号码的认证绑定、可控授权和安全校验功能,系统打通XX移动等运营商实名认证数据,实现身份的实名校验。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11

导语:为推进我校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我校于1998年设立了信息中心科组。信息中心由校领导直接带领,成员包括计算机教师、电教管理员及各学科信息员。信息中心的工作包括研究和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校园网的规划、建设和维护,收集教育教学资料及将其电子化,协助和辅导其它科组制作课件等。

为促成我校当代化、信息化的成长,我校于1998年建立了信息中间科组。信息中间由校带领直接带领,成员包括谋划机教师、电教办理员及各学科信息员。信息中间的工作包括探讨和推行当代教诲技巧,校园网的筹划、构筑和保护,汇集教诲传授资料及将其电子化,帮忙和带领别的科组建造课件等。

信息中间的目标,便是周全促成我校当代教诲技巧的探讨和利用。 尽管资金紧急,我校仍在当代教诲技巧的软、硬件环境构筑方面作了相称大的投入。到如今为止,共建立了学科电讲堂七间、当代教诲技巧中间一间、电教资本库一个、门生电脑室二间、多媒体软件计划室二间、电教软件建造室一间、收集把握中间一个,办公室周全配置设备摆设电脑一至两台;具有一多量较高档次的配置,此中有电脑200多台;配置设备摆设了图书办理收集系统,黉舍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等软件,构筑了与校外互联的收集信息平台,校内和教师宿舍周全上彀,最大限度地阐扬着传授资本的效益。 我校当代化教诲技巧不论在技巧的探讨,还是传授利用的探讨,都呈现出一片负气勃勃的情况。本学期,物理、数学、英语三个科组作为重点科组,各自展开了一个较大范围的探讨项目;同时,全校各学科均建立了探讨课题,开设摸索课例。

在黉舍带领和全部教师互助竭力下,时至本日,耕耘终有成果,下面是这一年来所获得的一些成绩: 2000年5月进行”桂华中学当代教诲技巧利用与探讨”开放日,获得了参加700多名兄弟黉舍教师的必定 张少金教授撰写的多媒体传授论文《多媒体传给与语文传授之我见》,获全国语文教师作批评比一等奖 陈泰延教授撰写的多媒体传授论文《试谈一种有效的解题算法——二进制穷举法》、《电脑课传授的生命线——教师与技巧必要整合》、《多媒体传授网浅探》,别离公告在《电脑》、《广东电教》、《实行传给与仪器》 林健能教授和陈泰延教授互助建造的课件《平抛物体的活动》获“南海市CAI课件评比”二等奖 莫志敏教授和物理科组互助建造的《假造物理实行室----用伏安法测电阻》和《楞次定律》课件在2000年全国物理课件评比中别离获2、三等奖 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忙下,很多教师在传授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聂晓虹教授参加99年在广西南宁进行的“全国第十三次目标传授观摩钻研会”现场作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梁健伟教授参加“99年广东省中学政治优良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叶灿林教授参加“99年南海市高中化学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刘闻教授,参加“99年南海市高中生物评优课评比赛”,荣获一等奖。 裴东教授,参加“99年南海市中学美术科优秀课评比赛”,荣获一等奖。 葛兰教授参加“99年南海市音乐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沈茜教授参加“2000年南海市中学数学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杨旭梅教授参加“200年南海市高中物理分层传授模式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12

XXXXXXX医院信息科

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计划

在医院党委和医院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科室的大力协助下,通过信息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信息科2012年的各项主要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对照岗位责任书的要求,除部分工作因第三方原因未能完成外,其他工作均按期顺利完成。同时,圆满完成了医院临时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并有所创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2012年的工作总结以及2013年的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2年工作总结

1、加强科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012年初,信息科结合三级医院的评审要求,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对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加强考核,责任到人。一年来,医院整个系统从未发生过系统宕机或其他严重故障,信息科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

2012年信息科为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医院信息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引进二位本科学历计算机专业人员,充实科室技术力量更好的为临床一线服务。

坚持从2011年起开始建立的科室内部学习交流制度,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学习和技术交流,杜绝技术上保守的现象,使所有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所有人员不仅能解决所分管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而且能解决所有系统常见的各种故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有效地克服了人手少的困难,保证了信息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通过对少数人员服务态度生硬,偶尔工作疏忽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和处罚,信息科的服务态度和服务及时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加强解释和沟通工作,减少了矛盾和误会。信息科在医院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信息科的工作也进一步得到了各科室的重视。

2、2012年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

1.进一步完善HIS及其他系统,确保了系统稳定运行。

2.加强网络的维护,优化网络保证了全院的网络畅通与安全。

3.根据卫生部和医院管理要求信息科开发了多种审批、抗菌素管理、退费管理等管理软件。

4.与亭湖新农合实现了联网,达到了现场结报的要求,开发区、盐都区、亭湖区接入市直金保工程,市级新农合平台建设等我科都及时做好相关工作。每月与市直医保办进行月度住院门诊医保数据的核对工作。

5.完善了B超室、CT室、胃镜室的排队叫号系统,正式运行。

6.进一步完善了电子交班系统,并开发了医生值班签到软件。

7.配合HBOS系统、图书馆及数字资源平台建设。

8.目前,医院现有自助查询及打印设备十三台,根据医院要求可以继续安装,门诊自助挂号收费系统还在协调。

9.住院电子病历与门诊电子病历互相调阅打印。

10.预约挂号平台已初步建立,支持多种方式的预约挂号方式,电话预约、网上预约、挂号窗口预约、门诊及住院医生站诊间预约等。

11.临床路径工作在参照无锡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在我已经开展了临床路径21病种的表单和模板的维护。临床路径软件也已经开发,在医务科的领导下,信息科全力配合在全院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12.加强医院管理网络化工作,推进将现有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

向医院的全部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拓展。由于这项工作没有找到合适的软件开发单位,现经过领导同意,改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细则”的网络化处理系统,再逐步向HOA拓展。

13.护理电子病历及护理表单的的全面上线,软件继续维护升级。

14.住院病人腕带打印(主要是身份设别),正在调试阶段。

15.做好日常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3、做好引进与开发工作

信息科今年工作的最大亮点就是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自行开发了很多管理软件。

一是电子交班软件,完善包括总值班交班、病区护士交班、病区医生交班,丰富了交班的内容、提高了交班的质量,新开发了医生值班及考勤签到系统。

二是消息、通知和文件发布软件,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可以发布通知、下发文件;下级病区或科室可以上报各种重点事件,上级部门可以进行批复。

三是在考察无锡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引进了天健公司临床路径系统把临床路径管理和监控与HIS系统医嘱模块紧密的结合,可以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管理和考评,做到了临床路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目前已经开展了20个病种的表单和模板的维护,各病区也开始接收临床路径病种的病人。

四是对电子病历系统包括护理电子病历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强了病历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了电子病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为医护人员纵览病人信息提供了帮助。

五是继续做好各种统计报表和查询功能,按照各科室的实际需要,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查询统计功能。满足了各科室的工作需要,系统和HIS系统的接口得到了完善,遗留问题正在解决之中。

六是结合医院管理需要,开发了抗菌药物管理软件,考勤与考核软件等。很好地完成了各种急需的数据统计查询工作、以及医院临时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但是信息科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全院内网电脑数量很大,目前已经近千台。应用科室工作人员信息化培训不够到位,一些基本的操作都不太熟悉,增加了信息科工作量。信息科将配合各科室做好培训工作,同时也希望各科室配合。

2.医保病人在我院住院人数很大、如何更好的服务医保病人。目前存在医保定额、医保划卡、医保费用等一些简单的问题,要首问负责制,避免推诿病人,有不了解的问题可以电话咨询信息科一般都能给与答复同时做好解释工作,避免让病人在各个科室转,容易被投诉。这些需要信息科和医保办、护理部、住院处、咨询台等做好协调工作。

3.医院各科室在引进新项目新设备时希望及时与信息科沟通、因为如果要与医院信息系统内网连接就要符合内网安全及信息共享的要求。有些科室都是到设备使用阶段再联系信息科、好多事情就无法及时做好工作,耽误各科室的工作。有些科室设备安装联网和维修都未通知信息科,造成医院网络故障,信息科希望各科室多做沟通。

4.门诊医保挂号收费死机现象较为严重,自HIS系统上线以来一直存在。信息科也积极联系天健公司、市医保办、电信公司等做了多次测试。在近期的省异地就诊平台测试过程依然发现此问题,分析认为是市医保中心平台问题。信息科将近期积极联系市医保中心解决这个老问题。

5.全院有数十个大系统如HIS、LIS、PACS、EMR、HBOS、OA等各个系统都有各自的应用范围。只要是软件就没有完美的、完全好用的。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必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给各科室实际使用造成困难和

问题。信息科本着服务的理念会积极联系各软件供应方修改和升级软件。

6.信息科在为各科室服务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服务态度生硬、服务技术不到位、服务时间不及时的问题。信息科欢迎各科室监督,帮助我科更好的服务临床、服务全院。

二、2013年工作计划

2012年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是非常完善,有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下面是我们信息科2013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1、信息系统的安全是医院最重要的安全之一,目前我院的信息系统有了一定的安全措施,但对除HIS以外的系统,做到异地应用级容灾还有困难,异地备份有待加强。2013年1月我们将邀请南京中铁公司前来对HIS的异地容灾系统进行一次现场测试,确保其安全可靠,否则将采取新的容灾措施。对其他几个应用系统,我们将邀请有关专业公司做一套经济实用的异地应用级容灾方案,确保医院所有系统的安全可用。同时还要另行设置异地备份设备。

2、现有的各个已上线的应用系统的稳定和进一步完善,是确保医院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所以,在2013年信息科继续根据各科室的新需求对各应用系统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对系统软件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联系厂家对软件进行升级维护。

3、临床路径系统在我院才刚刚开始应用,应用水平和软件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2013年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完善软件、加强培训,扩大临床路径的病种和使用病区,同时引进临床路径护理模块和临床路径管理质控系统,争取我院的临床路径工作达到省内中上水平。

4、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细则”电子化、网络化,尽

量满足医院与科室的评审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各科室的业务进行调研,以部分管理比较规范的科室为切入点,逐步开发以医院管理为核心的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HOA)。

5、配合做好全院自助系统的开发工作。信息科将坚持医院领导班子的决定:“方便病人、安全可靠、以我为主”。信息科将在自有技术上全面配合,在外协技术上尽量协调,在应用上积极支持。

6、全面开展病人身份识别和工作人员身份识别的工作,努力实现病人的一卡通,工作人员的一卡通。以便充分做到病人信息共享,工作人员使用安全。改造体检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通。

7、进一步做好移动医疗的调研工作,争取在部分科室投入试用,以积累经验。探讨手术麻醉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的引入方式,争取向医疗信息化的更深层次迈进。

8、在病区使用病人全腕带条码管理,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结合无线医生站、无线护理系统在个别病区试点,成功后向全院推广。在无线护理以后,开展无线医生查房的工作。

9、继续配合各部门的需求,做好软件的开发和完善工作,为医院各项工作的需要,提高准确的数据。

10、继续加强信息科的管理和技术力量的培养。更好地为医院的医疗和管理工作服务。

以上是信息科2012年的工作总结和2013年的工作计划,请领导指正。我们相信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信息科的工作会越来越好。

XXXXXXX医院 信息科

2012年12月17日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13

ndfY>

为了促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教育环境;改进数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中申报了子课题“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是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研究编写体现数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

《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从2002年秋季开始,在北京、广东、云南的一些学校进行实验。围绕教科书的实验,同时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从2001年8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的“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开始酝酿,到2001年10月在北京召开课题启动会正式确定成立“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当时,参加此项课题研究的除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同志外,还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桂思铭、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郭慧清、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徐勇、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康杰、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白涛。从2002年8月开始,陆续有北京十一学校张鹤、候立伟,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张振国参加课题的研究工作。以上成员熟悉技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各自单位都是骨干,他们的参与使课题研究具备良好的队伍基础。

下面分五个方面介绍课题一年来的工作和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思路是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不改变现行教材的体系结构、章节顺序,通过增加素材,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扩大教材的容量,提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编写体现数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

以教材编写为课题组的核心任务,从2001年10月课题启动会开始,到2002年11月,围绕教材编写,课题组共开了9次工作会议。

(一)课题启动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2001年10月5日~7日在北京怀柔峡谷宾馆召开了课题启动会。会上,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教育产品事业部彭东航、蔡虎,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曹福海、郭立昌、康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桂思铭,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郭慧清,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徐勇,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白涛,以及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同志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改革以及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充分的研讨,特别是研讨了以TI图形计算器为核心的TI手持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会议确定成立“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组,对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系进行研究。初步计划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研究编写体现数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并且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二章 函数 2.9函数的应用举例”为样节,探讨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

(二)第二次工作会议

2001年10月22日~26日在上海金沙江大酒店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的样节“第二章 函数 2.9函数的应用举例”。课题组的成员对样节的写法提出了很多宝贵性的意见。通过讨论,大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初步形成了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的洋节。

会议布置、分配了下一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即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二章 函数”为基础,参照样节的讨论,写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样章。

(三)第三次工作会议

2001年11月16日~18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第二次工作会议确定的样章。在讨论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体现信息技术第二章的雏形。同时,布置了下一段任务,即初步完成第一册(上)的初稿,在第四次工作会议上讨论。

(四)第四次工作会议

2001年12月7日~9日在北京牡丹宾馆召开了第四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第一册(上)“第一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第三章 数列“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相关内容,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思想的第一册(上)的初稿,为第五次工作会议讨论最后的书稿做必要的准备。

(五)第五次工作会议

2002年2月5日~10日在海口市召开了第五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最后审定第一册(上)的书稿,初步确定与教科书第一册(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思路,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教师教学用书要突出技术实现的步骤,给出具体的操作程序。

(六)第六次工作会议

2002年5月1日~4日在昆明市召开了第六次工作会议。会议充分研讨了对“数学实验“栏目设置的认识;讨论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编辑加工中的一些问题;确定本套教科书的名称为“《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讨论并确定了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体例、编写要求,并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了逐章研讨,提出了修改意见;讨论了8月中旬的教材培训工作,研究了培训内容,并作了具体的培训分工,落实了培训任务;布置了后一阶段的工作,特别是第一册(下)的编写工作。另外,对教材实验学校的确定等进行了研究。

章建跃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综述(详见附件二:昆明会议综述)。

(七)第七次工作会议

2002年8月16日~20日在北京密云召开了第七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审阅教科书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初稿。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安排,包括教师培训的安排、相关教研工作的开展等等。

与此同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在TI公司的支持下,配套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教师教学用书白皮书也印制完成。

(八)第八次工作会议

2002年10月1日~6日在成都市召开了第八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并最终确定《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下)的书稿,初步讨论《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二册(上)的书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九)第九次工作会议

2002年11月7日~10日在昆明市召开了第九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在第八次工作会议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讨论《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八章圆锥曲线”的书稿。

在一年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一年多的讨论和实践,大家思想逐步统一,章建跃执笔的“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一文(详见附件三: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已成为本套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学术交流

(一)Franklin Demana教授和Bert K. Waits教授来课程教材研究所访问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FranklinDemana教授和BertK.Waits教授同为计划的创始人。T3是英文“TeachersTeachingwith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教师使用技术教学”。T3是一个国际性的教师群体组织,主要由使用手持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组成。T3的宗旨是为世界各地合理使用技术进行教数学和科学的教师提供最好的专业的发展计划。

2001年11月和12月,FranklinDemana教授和BertK.Waits教授先后来课程教材研究所,与课题组的同志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两位教授提到的“多元联系表示”(multiplelinkedexpression)、信息技术促进(enhance)数学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power)等观点,已成为本项课题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第十四届T3国际年会

应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BertK.Waits教授的邀请,课题组成员章建跃、张劲松、李海东三人,在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的资助和TI公司北京办事处教育产品事业部蔡虎先生的陪同下,参加了2002年3月15日~17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Calgary,Canada)举行的第十四届T3国际年会(详见附件四:技术·教师·教学[1])。

会议期间,还与国际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1)与Holt,RinehartandWinston和KeyCurriculumPress两家出版社进行了小范围的交流,了解了教材编写、版式设计、教材编排、教材实验、教材修订等方面的问题,还了解了教科书中图形计算器界面中图片的具体处理方式。KeyCurriculumPress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有过良好的合作。KeyCurriculumPress出版的Geometer’sSketchpad3.01在中国大陆授权人民教育出版社汉化出版。现在升级到Geometer’sSketchpad4.01,功能大大增强。目前正积极考虑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进一步合作。KeyCurriculumPress总裁和Geometer’sSketchpad4.01设计者准备今年5月来京,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讨论合作的具体事宜。(2)与ZhongheWu和TingyaoZheng的座谈交流。ZhongheWu和TingyaoZheng是在美国工作多年,从事数学教育研究的华人学者。双方认为,中美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模式上的巨大差异,双方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暨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2002年8月16日~18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与美国德州仪器(中国)有限公司、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在北京京燕饭店主办了“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暨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课题组的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课程教材研究所章建跃博士代表课题组作“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详见附件三: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2])的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咨询会上,专家对《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的出版给予积极的评价。

在小组讨论会上,课题组成员郭慧清、白涛、陶维林、桂思铭详细介绍了《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三章的内容,会议代表积极踊跃,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小组交流活动。

三、课题实验

从2002年秋季开始,以《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为主要载体的“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在北京、广东、云南三地39所学校(详见附件五:北京、广东、云南三地实验学校名单)8000名学生中进行试验。

本项课题实验以教材实验为主要载体,带动教学、学习、评价等相关子课题的进行。为了保证课题实验正常、科学、有序、规范地进行,课题组公布了课程教材研究所“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试验工作方案(详见附件六:课程教材研究所“高中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试验工作方案)。

(一)课题广东实验区开题会

2002年9月7日,“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广东实验区开题会暨实验学校挂牌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举行,课程教材研究所刘意竹、章建跃以及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的领导,广东地区九所实验学校的领导、教师,课题组成员徐勇、郭慧清、陶维林、白涛、张振国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二)课题云南实验区开题会

2002年11月7日,“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云南实验区开题会暨实验学校挂牌仪式在云南省昆明市邦克饭店举行,课程教材研究所章建跃,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教科院、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教育局的领导,云南地区六所实验学校的领导及教师,课题组成员郭慧清、陶维林、白涛、张振国、桂思铭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四、师资培训

这次课题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改进过去教材培训的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探索新路。教材培训与技术培训并行并重,教材编写者即进行教材培训,又进行技术培训。实验区的全体实验教师都要接受培训,培训采用交互的方式进行。教材培训以案例分析为主,辅之以教材的整体介绍,培训的具体方式是:

1.教材总体介绍

包括编写的目的、指导思想,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2.以案例分析方式进行的教材逐章解说

(1)整章内容的总体介绍;

(2)以某一典型内容为例的教学任务分析;

(3)教学情境设计示例;

(4)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设想;

(5)信息技术介入后对学与教产生的影响的分析。

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用教师能够理解的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一)深圳:课题广东实验区第一次工作会议(2002年9月7日~8日)

章建跃介绍了这项课题总的情况,白涛、郭慧清、陶维林分别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的有关内容,并对相关的技术使用进行了培训。

(二)北京: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培训(2002年9月14日~15日)

章建跃介绍了这项课题总的情况,白涛、郭慧清、陶维林分别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的有关内容,并对相关的技术使用进行了培训。

(三)潮阳:课题广东实验区第二次工作会议(2002年10月19日~20日)

关于此次会议的详细情况,见附件七:课题广东实验区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四)昆明: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培训(2002年11月7日~8日)

章建跃介绍了这项课题总的情况,白涛、郭慧清、陶维林、桂思铭分别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有关内容,并对相关的技术使用进行了培训。

(五)中山:课题广东实验区第三次工作会议(2002年11月29日~30日)

桂思铭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三章的有关内容,郭慧清、张振国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五)北京: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三章培训(2002年12月1日)

康杰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三章的有关内容,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五、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教材编写及修订

1.教科书编写

教 科 书

启 动

定 稿

发 稿

供 书

高一(下)

2002年5月

2002年10月

2002年11月

2003年1月

高二(上)

2002年8月

2003年1月

2003年3月

2003年7月

高二(下 A)

2002年10月

2003年5月

2003年8月

2003年12月

高二(下 B)

2002年10月

2003年5月

2003年8月

2003年12月

2.教师教学用书编写

教师教学用书

启 动

定 稿

发 稿

供 书

高一(下)

2002年11月

2003年1月

2003年1月

2003年2月

高二(上)

2003年1月

2003年6月

2003年7月

2003年8月

高二(下 A)

2003年5月

2003年10月

2003年11月

2003年12月

高二(下 B)

2003年5月

2003年10月

2003年11月

2003年12月

3.教科书修订

教 科 书

启 动

发 稿

供 书

高一(上)

2003年2月

2003年4月

2003年7月

高一(下)

2003年7月

2003年9月

2003年12月

4.教师教学用书修订 教师教学用书 启 动 发 稿 供 书 高一(上) 2003年3月 2003年5月 2003年8月 高一(下) 2003年8月 2003年10月 2003年12月

(一)学术交流

1.全国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课例展评、交流与评比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2003年4月下旬在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南山学校举行。课题组拟作为单独一个群体参加这项活动,按活动的要求,推荐实验区的优秀教师参加大会的课例展评、交流与研讨;准备为大会提供一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公开课,供大会观摩、交流与研讨;在大会上介绍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同时,单独作为一个小组,在小会上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活动。

2.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将于2003年8月中旬在上海市主办

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本次活动将以北京、广东、云南等课题实验区的教师、教研人员为主,上海、成都、新疆等地的教师也将参与。在本次会议中,课题组成员将围绕课题开展的情况,进行大会报告、小组交流等活动;同时,准备为大会提供一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公开课,供大会观摩、交流与研讨。

3.参加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学术性会议。

参加学术交流的目的一是展示课题本身的研究成果,二是积极向有关同行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为课题广泛、深入的研究充电加油。

(三)课题实验和师资培训

在北京、广东、云南课题实验区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实验区。积极做好第一册(下)、第二册(上)的师资培训工作。

拟于2003年8月中旬,在上海举办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期间,进行课题实验区的经验交流活动,并对课题实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四)联合考试

根据课题组成员的意见,拟于2003年1月对北京、广东、云南课题实验区的实验学校进行联合统一考试测试,目前正在规划中。

[1]《课程 教材 教法》2002年第8期

[2]《课程 教材 教法》2002年第10期

昆明会议综述

时 间:2002年5月1日~2002年5月6日

地 点:昆明·云南理工大学

参加人员:章建跃,方明一,张劲松,李海东,陶维林,桂思铭,徐 勇, 郭慧清,白 涛,康 杰,蔡 虎

本次会议完成了三项任务,一是讨论并确定了“教师教学用书”的体例、编写要求,并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了逐章研讨,提出了修改意见;二是讨论了8月中旬的教材培训工作,研究了培训内容,并作了具体的培训分工,落实了培训任务;三是布置了后一阶段的工作,特别是高一(下)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另外,会议期间对教材实验学校的确定等进行了研究。

一、 关于《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

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应当贯彻实验教材《编写纲要》中提出的指导思想。鉴于本教材改革力度较大,具有开拓性,因此,在教学参考用书中应给使用教材的教师尽量详细的指导(特别是在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指导)。

“教师教学用书”包括以下栏目:总体设计、教材分析、习题解答、教学设计案例、研究性学习案例、信息技术学习材料、学习资源。

1.总体设计: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学习目标,内容安排,课时安排,学法指导、教法指导。

本栏目只对全章进行概括性介绍,重点说明本章的设计思想。其中: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主要用框图的形式表述出本章的知识结构,以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本章知识的发生发展脉络。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提法有所区别)主要应说清楚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应达到的要求,在表述上尽量用“使能”动词,即用“能”、“会”等动词,因为“学习目标”应当是学生主动追求的。另外还应当尽量做到目标的可测性。如“理解函数概念”这样的目标就不具有可测性,而“能判断是否为偶函数”就具有可测性。“学习目标”应当尽量表述得详细一些,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等方面都应当考虑到,当然,在“能力”、“情感”这样的“隐性目标”上,不能搞形式主义,而应当把它渗透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

“内容安排”可按照全章内容的编排顺序来写,主要应当说清楚内容的前后逻辑关系以及重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的)难点等。

“课时安排”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原教师教学用书的分配作出适当调整,这里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课时分配的建议。

“学法、教法指导”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作出分析,特别要注意如何使能力、情感的培养渗透在知识技能的教和学的过程中的分析,另外,还应当对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学习提出建议。当然,这里的建议是概括性的。

2.教材分析:以小节为单位进行的教材分析,特别强调具体的案例片断的使用,以利于教师准确把握相关内容。包括:本节知识结构;教学任务分析;重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这与过去的“难点”的提法有所区别);教材编写的意图;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补充例题,等等。这些内容不必列出条目,而应当在具体内容的分析过程中得到体现。

“本节知识结构”应当讲清本节的知识点及其发生发展过程(逻辑关系),必要时还应当把学习本节内容时所涉及的前后相关知识也做个交待,也可以采取“知识框图”的方式表述。

“教学任务分析”:有效的数学教学,首先取决于对课堂上应当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还要对如何实现这些决定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的步骤。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任务分析的问题。

在进行教学任务分析时,应当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并要用准确、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另外,还应分析达到这些变化的途径(学习的类型)。心理学家认为,任务分析大致可以区分为四大类,即过程分析、能力(或技能)构成成分分析、专家—新手差异分析和综合分析。具体请参见“附件”。

“教学任务分析”与我们熟悉的“学习目标”相类似,但它比“学习目标”更加详细具体地表述了关于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认知要求,而且还提出了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途径。

“重点”应当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方面的内容。编写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指出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出现的困难,特别是在理解概念(原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要提出解决困难的建议(理解概念的本质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认识概念的变式,在变化的情景中进行概念的概括活动)。

“教材编写意图”应当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写”。包括学习相应内容所应具备的认知发展基础,如何理解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突破重点、难点的建议(应当用一定的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渗透“隐性学力”(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的培养。例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分析中,应当重点说明:向学生直接说出或让学生看书而知道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并不等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求平均数”和“转化”(或“化归”),学生也不见得就能够灵活应用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这里就表现出相应的数学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公式的获得过程,并要给以适当的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变式问题)的练习机会。例如,可以安排如下的学习情景:

1.求和:1 1 1 …… 1(n个1的和);

2.求和:1 2 3 …… 100;

3.求和:1 2 3 …… n;

4.求和:1 3 5 …… (2n-1);

5.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求它的前n项和;

6.求“方阵”中所有数的和:

1901 1902 1903…1949 1950

1902 1903 1904…1950 1951

1903 1904 1905…1951 1952

…………

1950 1951 1952…1998 1999

在最后一个问题中,如果从头到尾求和,或者先分行(列)求和再进一步求和,这都不是理解了“求平均数”思想(也是得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主要思想)的表现。实际上,从“求平均数”的思想来看,就是。

这个做法才真正反映了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思想的精神实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看学生能否获得正确结论,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使用的方法,而且要看方法是否反应了问题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强调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行反思、寻找最优解法的理由,最优解法不一定就是最巧妙的,而是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反映问题本质的解法)。

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应当说明选它为例题的用意,要达到什么目的。另外,还可以分析例题功能挖掘的途径。应当循序渐进地安排例、习题,使学生受到严格的数学“双基”训练(这里讲的训练不能与机械重复性训练等同),并且还要使学生在一种变化的情景中进行练习。例如,由例题而演化出的“变式题”,这是学和教的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重要手段。对于例题的解答,要特别注意解题思想的分析,对不同解题思路的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追求最佳解法(这样做的意义如上所述)。必要时可以考虑提供补充例题,特别是补充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学习、灵活应用知识方面的例题。

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建议中,应当贯彻“必要性”、“广泛性”、“活动性”、“可操作性”、“平衡性”等原则,恰当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power),使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工具性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还要在为学生提供“多重联系表示法”(multiplelinkedexpression)上提出建议,即用概念的、符号的、图形的、数据的、表格的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先提供图、表,再提供文字或符号的,或者以组合的方式给出各种表达方式,或者是以动态的方式给出,等等,这样的表述构成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景,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提供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本质的机会(promotesactivestudentlearningexploration)。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多重联系表示法”的潜力之所以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重要原因是计算机或图形计算器使得功能强大的图形表示法(抽象的数学得到了直观表示)成为可能,而且还可以对图形直接进行局部处理(如局部放大、变换信息在图形中的空间排列位置、重复引起变化的关键因素、动态显示等),从而对数学对象的细节进行观察,这就会使得学生发现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的内在联系的机会大大增加,并为理解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多重联系表示法”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有重要影响,其实质是对同一数学对象(数学的概念、法则、表达式、定义等等)给出几种不同的表示,不同的表示反映了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的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把握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的基础上,将不同表示法中所蕴含的信息组合在一起,这就使得建立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的联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教师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抽象概括,那么,学生把握数学对象本质特征就更加容易了。我们认为,“多重联系表示法”的思想与我们所熟悉的“变式教学”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总之,在保持我们传统教学中原有优势的前提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使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极大地拓展数学学习空间,极大地支持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增强(enhance)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开展高水平的、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成为可能并得到落实,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学的更加生动活泼些,更加富有成效些。这里需要我们把握好传统的以纸笔运算、推理、作图等为主要手段的数学学习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之间的平衡(balance),既使得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落实(这里必须有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运算、推理、作图等的实践),同时,又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让计算机或手持技术去完成那些繁琐的计算、复杂的作图等,并利用技术的放大、跟踪、近似等各种功能,给学生开拓观察、思考、归纳、猜想的空间,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事高水平数学思维、理解数学本质的活动。应当使得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情景中,既包含“明确知识”(数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等结论性的知识),又包含大量“默会知识”(体现在数学活动过程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技能等需要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而意会的知识)。

补充例题主要考虑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选择机会,把一些精彩的但不便于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内容提供给教师参考使用。同样的,补充例题应当给出命题意图以及详细解答。

3.习题解答:应当正确认识习题的功能。习题不仅有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而且还有深化概念学习,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拓展学习空间的作用。习题解答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数学知识学习进行反思的过程,可以起到纠正对知识的不正确理解的作用。习题是教材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习题解答是正文学习的延续。因此,在“习题解答”中,不仅应当给出问题解答的过程,讲清楚“可以这样解”,而且还要分析解答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解”,对问题可以如何进行拓广、延伸,有的还可以用“开放题”的思路对问题进行变化(可参阅戴再平主编的《高中数学开放题集》、《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等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还可以考虑在习题解答中补充讲解一些拓展、加深的内容——目的是体现与信息技术整合以后,数学学习内容会发生怎样的变革。

4.教学设计案例:以某些典型内容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的示范,应当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案例。与人们所熟悉的“教案”有些类似,但是教学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更大。具体应当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教学任务的分析。可以根据前面提到过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应当对学习相应内容时的认知要求进行分析。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特别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还应当根据大纲的要求,对学习相应知识时所应达到的数学思维水平进行分析(关于教学任务分析的有关理论和具体做法,可进一步参阅顾泠沅主编的《21世纪数学教育探索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学习(教学)情境设计。这里应当着重叙述达到相应的认知要求时所应当选取的学习素材、学习程序的安排、采用的技术手段、师生及生生互动方式、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方式以及评价方案等等,并且应当具体说明这样做的理由。学习(教学)情境的设计非常重要,应当认知对待。

(3)使用信息技术的设想。这里应当重点说明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工具的一些特殊功能,如计算、绘图(特别是动态作图)、列表、迭代、跟踪、显示或隐藏、闪动等等,为突破数学抽象性所造成的学习困难提供条件,并引导学生获得猜想与发现。

在使用信息技术建构学习情景时,应当考虑如何利用技术工具的各种功能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建立,更要注意发挥技术的优势,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来帮助理解。例如,在学习函数与反函数时,可以利用电子表格帮助学生找到对应法则。运用电子表格帮助构造下列表格:

学生可能输入“C3-0.5”这样的法则来得出y,而当他们运用这条法则到y这一栏时,可以很快发现这个法则是不正确的。通常,学生在找到正确法则之前需要经过几次实验。显然,在函数反函数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一些这样的数学实验,对于他们掌握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用的。这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探索数学的一般规则。

(4)整合信息技术后对学与教所带来的影响。这里,应当用一些具体实例来说明。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学习中,过去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通常是在教师(或教科书)的要求下,学生用“描点法”作出有限的几个特殊函数的图像(通常是等),然后就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图像来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为什么要画这几个函数的图像,为什么有限的几个函数图像就可以代表一般的,为什么要把底数a分为0<a<1和a>1两个区间等等,都是不得而知的,所以对结论的正确性也不一定完全相信,学习过程比较被动。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技术工具强大的作图功能,先引导学生随意地取a的值(不一定是2、3等简单数),并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出图像(这里教师应当在a的取值的典型性上作些引导),理论上讲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出容易多的函数图像。而在工具作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底数a是如何影响函数的性质的。由于函数的图像随着0<a<1和a>1而自然地聚集,学生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a=1这条分界线,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特殊点(0,1)等更是一目了然的。在此基础上,再通过a的连续动态变化来演示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看到指数函数的性质。在这样的教学中,对“为什么以a=1为分界点”,“过点(0,1)为什么要作为性质之一”等等的认识,都不是教师强加的,而是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方式从“指定式”、“命令式”转变为“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过程也是开放性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则从“服从式”、“接受式”转变成了“探索式”、“研究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可以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重新组织上,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进行处理,通过改变a的值而实现对函数及其图像的实时变换(这里渗透了“参数思想”),这样就使学生顺利地实现了在函数的解析式表示与图像表示之间的转换,并使“参数”a、函数以及它的图像之间建立起联系,突破了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而带来的思维困难,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环境,图像的直观可以引导学生把思考的重点放在a=1和特殊点(0,1)上,从而顺利地概括出性质。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应当如何进行“数学研究”。在信息工具所营造的认知环境中,学生可以从一种新的角度去探究数学问题,在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去认识数学概念的本质。例如,在性质的讨论中,通过设计a的连续变化的程序(0 1 ∞),把函数的解析式表示、图像表示以及参数a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三者都得到了直观、动态的表示,这就使得学生所面对的数学对象和数学过程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认识过程的变化。在这样的认知环境中,操作、试验、猜想、发现等过程都变得具体而清晰,尝试错误的成分大大减少,数学思维的目的性大大增强,数学推理的逻辑基础更加稳固,数学思考的程序性也大大增强,这就使得学生通过自主的、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而成功地建构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5.研究性学习案例。目前,尽管“研究性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但是对它的认识还是非常模糊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数学学习方式的一种,应当大力提倡培养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未知世界的意识,但是应当加强教师对学生“研究”活动的指导。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只要教师贯彻了“启发式”教学思想,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数学,就一定含有“研究性学习”的成分。因此,不应该把提倡“研究性学习”理解为数学教学要“另起炉灶”。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关系,要对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的困难有充分的认识。由于信息技术工具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发挥独特作用,信息技术所营造的认知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这在前面已经有较多的表述),特别游离于“研究”活动的展开,因此,我们所编写的教科书及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应当在“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面有所作为。

关于“研究性学习案例”的编写原则,类似于“开放性、主体性、自主性、活动性”等提法,非常正确但过于空泛,对案例设计的指导意义不大,因此,在编写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创新,不提出统一的标准。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心:经过我们的共同研究与实践,可以对“研究性学习”提出我们的一家之言,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这对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也时非常重要的。

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看,一般是具有综合性的,但在综合的层次上可以做些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与当前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课题和综合若干章的知识应用型(或与相关学科综合)课题。前一种课题一般在某章或节的知识学习后出现(如课本中的“给药”问题、“函数应用举例”、“数学实验”等),后一种课题一般在一册书的最后出现。就目前的情况看,“研究性学习”课题可以从易到难地展开,以与当前学习紧密相关的课题为主,达到深化知识的理解、建立相关知识的紧密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结构功能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的目的,同时要兼顾知识的创造性应用,特别要注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性学习”课题不应该是一个数学题目,主要应当是一个有一定实际背景的、反映当前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应用的问题,在教师组织、指导、参与下,由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自主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应当有利于合作性学习的展开。

关于“研究性学习案例”的呈现形式,主要应当叙述清楚设计思路,具体操作可以留给教师。一般可以按照如下顺序来呈现:问题的提出——入门引导(如何通过设置“边界条件”将一个复杂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包括问题的解决与哪些知识有关、可以使用哪些技术等)——问题分解(将一个综合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易于解决的“子问题”)——“子问题”求解——将“子问题”的求解结果综合而获得原问题的解答,并解释原问题的解——拓展与深化——“研究”成果的呈现(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包含评价)。

为了方便教师操作,可以提供“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表。

6.信息技术学习材料。从方便教师使用教材出发,首先应当提供教科书中涉及的(或者某些难度较大)“课件”的制作的全过程(因为技术培训时,往往把重心放在设备或者软件的功能上,教师用书中的技术部分应该针对性更强)。应当尽量详细地提供“数学实验”栏目中涉及的技术(制作过程),因为“数学实验”本身就是通过计算器或者计算机的操作进行“实验”(观察等),离不开即时出现的动态现象的观察、分析,整个过程操作比重较大。为适应使用不同软件的需要,可以同时提供用计算机与计算器两种工具下的制作过程,比如几何画板软件与计算器。

7.学习资源。为了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整合的思想,要加强“信息”方面的内容。初步想法是根据本册所涉及的数学内容,为师生提供相应的中学数学学习网址、参考书目、中等数学教育杂志等方面的信息,以利于学生查阅。内容可以包括相关史料、拓展性学习材料、相关习题等等。

二、关于“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这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当你的脑子中出现某种数学思想(一种想法)时,你就通过计算机或手持技术去实验一下。通常,这种实验是针对一些具体例子来进行的,如果你有了足够多的具体例证表明你的想法的正确性,那么就可以再进一步地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去证明它,而且证明的思想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蕴含在具体例证的获得过程中了。实际上,“数学实验”体现了数学研究中具体与抽象的辩证关系。抽象性是数学的一个最显著特点。但是,数学的抽象是从具体中得来的。具体中蕴含了许多本质的东西。抽象不能离开具体,没有具体就会使抽象变成无源之水、无法感觉、无法把握。本质包含在具体之中。从具体中可以进行多次抽象,即抽象是有层次的、逐渐深入的;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抽象。数学结论往往是从具体例子中抽象出来的。所以,在数学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举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例子的引导下先猜测一下问题的答案,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学生获得了对问题的具体而全面感知。学生不能打开思路,想不到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的原因是不考虑具体的例子。学生解题如此,教师的教学也是如此。一个抽象的数学原理如果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理解它所需要的具体例证(而不是在抽象层次上大讲特讲),学生也就不会感到抽象难懂了;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结论,先设置一个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把抽象的结论寓于其中,使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也就变得自然了,数学也就变得具体、形象而生动了。当然,设置一个恰当的教学情景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们的大智慧,而这正是我们设置“数学实验”这个栏目的意义所在。

“数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课题有相似之处,都包含有“探究”的成分,但是,在层次上还是可以做些区分。如果数学结论是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结论未知),这个过程我们把它界定为“试验”,将它与“研究性学习”相对应;如果是对已有结论(想法)的验证,那么我们将它界定为“实验”,与“数学实验”相对应,象我们通常做的“推论”、“变式”等也可被包含在其中。例如,让学生去测量大小不同的元的周长、直径,再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得出它们总等于常数π,从而使学生认识圆周率,这个过程就可以看成是“实验”。由于数学未知结论的探究实际上存在的困难性,因此,“数学实验”的前途是比较乐观的。

“数学实验”的目标:让学生真正动起手来,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领悟数学的本质,使“学习方式的变革”真正落在实处。

“数学实验”的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与当前所学知识紧密结合;验证已有结论、易于归纳结论的问题(推论式的)、已有结论的变式,等等。

“数学实验”的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际操作,使当地给以操作步骤的提示,并在每一个操作步骤之前说明一下“目的”(在括弧中出现)。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近似”结论,因此在设计“数学实验”时,应当认真考虑“自圆其说”,信息技术的专业术语的使用要尽量准确,技术的呈现要考虑“普适性”。

对“数学实验”(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当与解答常规数学题有所区别,应当更多地关注“实验”的过程(当然不能忽视结果的正确性)。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给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等。可以针对具体内容列出一个评价的“双向细目表”,评价项目应当考虑教师易于操作、学生易于理解。“双向细目表”中一般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否准确;

(2)过程设计是否合理(特别是信息技术操作方面);

(3)是否体现较高层次的数学思维;

(4)实验结果的质量;

(5)是否积极参与、认真完成试验过程(情感态度方面)。

三、教材培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教材总体介绍 包括编写的目的、指导思想,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2.以案例分析方式进行的教材逐章解说

(1) 整章内容的总体介绍;

(2) 以某一典型内容为例的教学任务分析;

(3) 教学情境设计示例;

(4) 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设想;

(5) 信息技术介入后对学与教产生的影响的分析。

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受培训教师能够理解的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3.内容设定及培训任务承担者:

(1) 教材总体介绍(章建跃);

(2) 第一章教材介绍及案例(白陶);

(3) 第二章教材介绍、案例(郭慧清、陶维林),“函数应用举例”(白涛);

(4) 第三章教材介绍和案例(康杰),“研究性学习”案例(桂思铭)。

四、下一阶段工作

1.“教师教学用书”交稿时间:2002年6月6日之前。

2.高一(下)教材交稿时间:2002年8月10日之前。

3.高一(下)审稿会:8月中旬,地点在北京。

附 录 关于“教学任务分析”的具体阐述

过程分析描述完成某一任务的步骤,其目的是为了揭示正确完成某一任务的行为阶段或内隐过程,并通过模拟的方式推测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的思维过程及其特征,从而进一步确定其中哪些步骤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哪些步骤是难点,为设计教学情景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能力(或技能)构成成分分析是为了揭示所完成任务的子能力及相关能力或倾向,以使教师明确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其它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它为教师的教学安排、媒体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个别化教学的设计等提供了依据。这种任务分析一般是从教学目标开始,用逆向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必须具备哪些更基本的技能,一直分析到学生已有的起点能力为止。

专家—新手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是给专家、新手某一任务,观察他们在完成该任务时的特点,对两者的行为进行比较。此方法不仅分析了完成任务时正确的操作步骤,而且还分析了初学者的错误行为,发现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中的差异后,教师就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程序弥补新手的缺陷,帮助新手转变为专家。这种分析可以为把新手培养为专家提供实质性的心理依据。

综合分析是指对学生将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外,对教学情景、教师教学行为等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也进行分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指概念、原理、法则等)、特例(指运用在教学中的实例)、呈现学习情景的方式、学习的类型(如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等)、学生的反应方式、反馈方式、评价方式等。此外,也有人认为可以从总目标、子目标、学习类型、环境条件、设备、完成时间、学习时间、完成子目标的可能性、目标规定的行为要求和熟练程度等进行考虑。

另外,从内容上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的同时,还需要从水平层次上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教学水平可以分为记忆水平的教学、解释性理解水平的教学和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三大类。

附件三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中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加速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中申报了子课题“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研究编写体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并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以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建设和发展等的途径。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对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问题获得了一些粗浅认识。

一、信息技术对中学数学课程的影响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工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并物化到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中,从而把数学带入了各行各业。高新技术的高精度、高速度、高安全、高质量、高效益以及全自动化等,都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在计算机的计算和控制下实现的,“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与紧密结合,形成了作为高新技术的核心成分和工具库的数学技术。科学计算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共同形成了当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计算科学向数学提出了大量有挑战性的问题,同时也给数学研究提供了新手段,将为数学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变化。信息技术使数学变得更加现实了,使数学模型思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它可以把数学家头脑中的“数学实验”变成现实,精深的数学概念、过程可以得到模拟,再难的计算、再复杂的方程,只要给出算法就能得到解决,复杂多变的几何关系,利用计算机动态的作图功能可以得到表示。总之,信息技术使得数学思想容易表达了,数学方法容易实现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计算机时代的数学研究中,逻辑推理、演绎证明等是重要方法,观察、实验、猜想、合情推理等科学方法也有重要作用,假设与检验、尝试与纠错、数据分析与处理、度量与分类等都是数学家常用的技巧。“数学实验”对于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都是重要的。从数学内容来看,算法(特别是追求算法的合理性以及比较不同算法的效率)、离散数学(如布尔代数、差分方程、图论等)等将得到加强。

正如人类发明和使用工具(石器、铁器、蒸汽机、计算机等)成为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一样,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必将带来数学教育的深刻变革,这是与传统意义下的数学教育有着根本区别的发展新阶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例如,对常规的计算技能的训练,学生应当更加关注对算理的理解,更加强调对算法的设计,更加强调口算、估算,而对运算技巧的重视程度可以适当降低,以腾出时间来发展对数学过程、数学本质的理解力,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质性的数学思考上。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现实情景,自己构建数学内外问题的模型,进行数学探究、数学应用、数学交流等实践,这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是较难实现的。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既看得见又听得见,还可以动手操作。这有利于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实验、探究、发现等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内容,这就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也将产生深刻影响,有利于教师对数学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动画、实物图像、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能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例如,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对形状复杂的二维、三维数学对象进行操作,使隐蔽的几何关系得到显示,从而延伸学生的视觉,加强学生的直观能力。由于现实问题往往涉及复杂的数据,过去我们无法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它。借助于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又例如,教师可按数学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把相应的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及解答,以及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超文本”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这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学都是非常有利的。信息技术使教师获得了解放,使他能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和设计教学情景上,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力量构建多元联系的、灵活可变的、蕴含重要数学内容、过程和结果的、有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活动源泉,同时也为数学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协作和交流提供了广大的空间。总之,强调实践、操作和探究行为,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重视合作交流、情感体验的“活动式教学”将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得到实现。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上述变化。

在指数函数性质的学习中,过去通常是在教师(或教科书)的要求下,学生用“描点法”作出有限几个特殊函数的图像(通常是等),有时甚至是教师自己先做好图像而不让学生动手,然后就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图像来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为什么要画这几个函数的图像,为什么这几个函数图像就可以代表一般的,为什么要把底数a分为0<a<1和a>1两个区间等,都是不得而知的,所以对结论的正确性也不一定完全相信,学习过程比较被动。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技术工具强大的作图功能,先引导学生随意地取a的值(不一定是2、3等),并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出图像(教师可在a的取值的典型性上作些引导),再多再复杂的图像都可以容易地画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底数a是如何影响并决定着函数的性质的。由于函数的图像随着0<a<1和a>1而自然地聚集,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a=1这条分界线,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特殊点(0,1)等更是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再通过a的连续动态变化来演示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从而让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看到指数函数的性质,并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发展规律。在这样的教学中,对“为什么以a=1为分界点”,“过点(0,1)为什么要作为性质之一”等的认识,都不是教师强加的,而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方式从“讲授式”转变为“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学生的学习方式则从“听讲式”、“接受式”转变成了“探索式”、“研究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可以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重新组织上,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进行处理,通过改变a的值而实现对函数及其图像的实时变换(渗透“参数思想”),这就能使学生顺利地实现在函数的解析式表示与图像表示之间的相互转换,并使“参数”a、函数以及它的图像之间建立起联系,突破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而带来的思维困难,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环境,图像的直观可以引导学生把思考重点放在a=1和特殊点(0,1)上,从而顺利概括出函数性质。这是一个使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真谛的过程。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认知环境中,学生可从新的角度去探究数学问题,在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来认识数学概念的本质。例如,性质的讨论中,通过设计a的连续变化程序(),把函数的解析式、图像以及参数a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三者都得到直观、动态的表示,这就使学生面对的数学对象和数学过程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这样必然会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认识过程发生变化。在这样的认知环境中,操作、观察、试验、猜想、发现等过程都变得具体而清晰,尝试错误的成分减少了,数学思维的目的性增强了,数学推理的逻辑基础更加稳固,数学思考的程序性也大大增强,这就极大增加了学生通过自主、积极的数学思维而成功地建构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能性。

二、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能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multiplelinkedexpression)学习环境的认知工具。与熟悉的认知工具(如纸笔、三角板、圆规等)相比,它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数学能力培养上有着实质性的进步。

在数学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贯彻“必要性”、“平衡性”、“广泛性”、“实践性”、“实用性”等原则。

1.必要性。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但应当被负责地使用,使它为数学的学与教服务。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要替代传统的教学工作,而是要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power),做过去不能做或做得不太好的工作,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源,构建交互式、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加强数学的基本理解和直觉。

2.平衡性。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学更多更深的数学提供了可能,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开拓了广阔空间。但是,它不能被用来代替基本的数学活动,如熟练的基本运算、基本的代数变换、解方程、逻辑推理、数学证明等。因此,应当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纸笔运算、逻辑推理、画表作图等之间达到一种平衡(balance)。

3.实践性。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实践活动空间,它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依赖语言来构建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了可能,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加强(enhance)、完善甚至改变了数学学习。它是一种产生数学问题、促进数学思考的“催化剂”。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当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领悟数学的本质,使“学习方式的变革”落在实处。

4.实用性。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可直接操作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关系是“可视的”,并且可以被具体操作。但是,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常常因为技术本身的原因(很多人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不熟悉)而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应当做到简单、方便、实用,在技术的设计、实现和操作上减少困难。

5.广泛性。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当使所有学生都在自己的数学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器、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以及互联网等,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三、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进行实验、研究和发现。整合的最终目标正是要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

在这样的目标下,需要重新认识数学教学过程涉及的各种因素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学生应当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情景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数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数学思维的促进者;教材等学习资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建构数学意义的对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教学媒体是师生用来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习材料,帮助数学思维、进行合作交流的认知工具。

基于上述认识,为了实现“整合”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当非常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同学之间的协作而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并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试验和验证,从而奠定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基础,最后再通过逻辑推理论证而获得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教师还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强有力的支持。例如,要使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分析真实数据的方法(涉及数据采集工具和统计软件的使用等),使学生体会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计算环境以及作图技术,引导学生探究函数思想、变化率等概念、极大极小问题等等;使学生学会使用符号操作工具解决代数问题(如解方程);要使学生学会设计迭代程序,通过计算机研究和理解算法的概念。特别的,一定要使学生学会使用动态几何软件和包含作函数图像与符号操作的代数系统(如几何画板等),以有效开展“观察—探究—发现—猜想—验证—证明—拓广”的教学。实际上,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中,探究和猜想可以成为几何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自己发现新命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逻辑证明的思路,从而丰富自己的几何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力;函数的各种表示(代数、图像、表格等)之间的联系可以得到明确展现,像二次函数的系数、指数(对数)函数的底数等如何影响函数图像、函数图像的伸缩(平移)变换与函数解析式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建立复杂的数学思想的直观基础,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的学习环境是一项特别值得关注的工作。例如,根据学习内容的具体需要,以组合的或动态的方式灵活地向学生提供图、表、文字或符号等各种表示方法,从而创设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给学生提供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本质的机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多元联系表示”的潜力之所以能得到充分发挥,重要原因是计算机使得功能强大的图形表示法成为可能,从而使抽象的符号、复杂而零散的数据得到直观表示,而且还可以对数学对象直接进行操作(如局部放大、变换研究对象的空间排列位置、重复引起变化的关键因素、动态显示等),从而对其细节进行观察,这就会使学生发现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的内在联系的机会大大增加,并为理解其本质特征奠定坚实基础。“多元联系表示”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有重要影响,其实质是对同一数学对象(数学的概念、法则、表达式、定义等等)给出几种不同表示,从而使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的特征得到显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把握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将不同表示法中蕴含的信息组合起来,这就大大增加了建立数学对象不同方面联系性并把握数学对象本质特征的可能性。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学知识的多样化表达方式可以极大地拓展数学学习空间,有力地支持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使高水平的、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获得有力的支持,使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为可能并得到落实,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成效。

教师应当把握好以纸笔运算、推理、作图等为主要手段的数学学习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之间的平衡,既使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落实(这里必须有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运算、推理、作图等的实践),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计算机完成那些繁琐的计算、复杂的作图等,并利用技术的放大、跟踪、近似、迭代等各种功能,为学生开拓观察、思考、归纳、猜想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事高水平数学思维、理解数学本质的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情景应包含丰富的“明确知识”(数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等结论性的知识)和“默会知识”(体现在数学活动过程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技能等需要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而意会的知识)。要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一些特殊功能,如计算、绘图(特别是动态作图)、列表、迭代、跟踪、显示或隐藏、闪动等等,为突破数学抽象性所造成的学习困难创造条件,并引导学生获得猜想与发现。应当考虑如何利用技术工具的各种功能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特别是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建立,更要注意发挥技术的优势,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来帮助理解。例如,在学习函数与反函数时,可以利用电子表格帮助学生找到对应法则。

“数学实验”这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当你的脑子中出现某种数学思想(一种想法)时,你就通过计算机去实验一下。通常,这种实验是针对一些具体例子来进行的,如果你有了足够多的具体例证表明你的想法的正确性,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地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去证明它,而且证明的思想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蕴含在具体例证的获得过程中了。实际上,“数学实验”体现了数学研究中具体与抽象的辩证关系。抽象性是数学的一个最显著特点。但是,数学的抽象是从具体中得来的。具体中蕴含了许多本质的东西。抽象不能离开具体,没有具体就会使抽象变成无源之水,无法感觉和把握。本质包含在具体之中。从具体中可以进行多次抽象,即抽象是有层次的、逐渐深入的;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抽象。数学结论往往是从具体例子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抽象的数学原理如果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理解它所需要的具体例证(而不是在抽象层次上大讲特讲),学生就不会感到抽象难懂了。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自己举个具体例子,让他们在具体例子的引导下先猜测一下答案,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不能打开思路,想不到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原因是不考虑具体的例子。学生解题如此,教师的教学也是如此。因此,设置“数学实验”,把抽象的结论寓于其中,使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设置“数学实验”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的智慧。

*课题组主要成员:章建跃、陶维林、郭慧清、白涛、徐勇、桂思铭、康杰、张劲松、李海东。本文由章建跃执笔。

技术·教师·教学——参加第十四届T3国际年会情况简介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第十四届T3国际年会的有关情况、主要收获以及对工作的启示,包括T3的含义、T3计划,技术的使用情况,技术和应用软件的发展,对技术的体会以及对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认识等。

应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BertK.Waits教授的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章建跃、张劲松、李海东三人,在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的资助和TI公司北京办事处教育产品事业部蔡虎先生的陪同下,参加了2002年3月15日~17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Calgary,Alberta,Canada)举行的第十四届T3国际年会。

一、会议情况

(一)T3介绍

T3是英文“TeachersTeachingwith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教师使用技术教学”。T3是一个国际性的教师群体组织,主要由使用手持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组成。随着手持技术的发展,教师对手持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技术与课程教材的有机整合,使用手持技术的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T3的规模越来越大,在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数学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3的宗旨是为世界各地合理使用技术进行教数学和科学的教师提供最好的专业的发展计划。现在,T3课程已经覆盖了从小学到高中以及大学的大部分数学和科学课题。T3已经在世界25个国家成立了分支机构。T3计划是培训教师合理地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以提高教学以及学习数学和科学的效率。

T3的创始人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FranklinDemana教授和BertK.Waits教授。

1986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FranklinDemana教授和BertK.Waits教授发起组织了一个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手持计算器探索改进数理教学的教研群体,吸引了许多第一线的教师参加,这就是著名的T3计划。1988年夏,他们为教师提供了每周三节课的课程,内容是如何使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和图形计算器的直观功能,改善教和学。微积分初步(美国许多高中开设微积分初步课程)是微积分课程的前奏,但是,学生学习微积分初步有许多困难,教学效果较差。为了改善这种局面,1995年夏季,BertK.Waits教授和FranklinDemana教授邀请一些对此有兴趣的教育工作者参加他们每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夏季学术周活动。

T3以图形计算器为技术核心,以俄亥俄州立大学及其他一些大学为基地,每年都举办寒暑假培训会和研讨会,有成千上万的数学和理科教师从全美及世界各地前来参加,接受成功教师的指导。T3把全球优秀教师针对数学或理科教学恰当应用计算器的教学课件做成样本资料,供所有人参考。还以可扩充的网页作为教师们相互帮助或分享各种学术思想和方法的讨论园地。这个学术性群体从起初的12人发展成今天的10万人。类似的T3组织已经在近30个国家建立。对全美以及全球的数理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教师培训教师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推进教学技术的发展及教学改革的进展。他们的经历以及参加其他的一些T3会议,使T3计划从美国走向了世界。

T3国际年会每年举办一次,第一届至第九届为美国本国的年会,从第十届开始,陆续有美国以外的代表受到邀请,成为国际性的年会。第一届至第十三届都在美国举行,今年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2000多名代表,以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英格兰、苏格兰、法国、瑞典、丹麦、德国、爱尔兰、捷克、奥地利、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近百名国际代表。中国大陆有11名代表,其中北京4名、上海7名。

与T3类似,从2000年开始,由TI主要支持的全国规模的“TI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陆续在我国举办。2000年8月,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TI数理教学技术培训与交流研讨会”;2001年8月,在TI的支持下,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了第一次全国“TI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第二次全国“TI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拟定于2002年8月在北京举办。

(二)会议简介

1.会议开幕式

2002年3月15日,第十四届T3国际年会的开幕式在极具加拿大民族特色的气氛中开始。会议主席BobHart代表FranklinDemana教授和BertK.Waits教授致开幕词,“非常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加T3会议的代表,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当地组委会已进行了整整一年的活动。我们希望您能充分利用这次会议,不要错过和来自世界各地同行共同交流的机会,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教学互动演示的交流。在会议期间,请你花些时间到展览区参观,你会发现由专业人士演示的最新技术,他们会非常乐意回答你的问题,请充分利用这次会议的时间,有许多东西需要你学习,有许多新的朋友需要你交。请与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数学和科学教育的情况。”

会议主席高度评价了创始人FranklinDemana教授和BertK.Waits教授,表彰了去年在T3计划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教师JohnBrunsting和BettyMayberry。

CSA宇航员Dr.Robert做了精彩的报告,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科学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

2.小组交流

(1)小组数量:404

(2)小组类型:workshop、Demonstrationsession

(3)技术范围:TI-10、TI-73、TI-83、TI-83Plus、TI-83PlusSilverEdition、TI-92、TI-92Plus、Voyage200PLT(personallearningtool)等型号的图形计算器

(4)应用软件:TI-connect、TI-InterActive、APPS(HandheldSoftwareApplication)、Geometer’sSketchpad4.01等

(5)内容:涉及技术、教学、数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包括介绍TI技术、TI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图像绘制、数学建模、数据的收集处理以及对技术应用的认识、对技术的评价等等。

例如,001物理和数学的联系实验

参加者使用CBL和CBR搜集物理中的数据,通过数学分析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008 在随机世界中做出决策

数据是多样的,测量手段也是多样的,因此建立在数据之上的结论也是多样的。在做决策时,我们如何认识这种多样性,如何控制这种多样性。

021 技术丰富环境中的评价

042 代数和统计的整合

050 TI-InterActive简介

在小组交流中,TI-InterActive给了我深刻的印象。TI-InterActive是整合的PC学习数学和科学的软件,它把TI图形技术与强大的计算机代数系统结合起来,培养探索和发现。它具有:

·与数学符号系统整合的字处理功能

·TI图形计算器的函数图象功能

·计算机符号代数系统

·整合的网页浏览功能

·电子表格的数据编辑功能

·与图形计算器的联结功能

在小组交流中,TI-InterActive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对TI-InterActive的使用给予很大的投入和热情。

129 用TI-connect软件把手持技术与计算机以及互联网联起来

学习怎样使用Windows环境下的TI-connect软件以及手持技术,使下载及数据变换、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变得更加容易。

3.产品展示

会议期间,一些知名的出版社和公司展示了它们最新的技术、软件以及教材,开展了相应的交流活动。像AddisionWesley,PrenticeHall展示了非常畅销的与技术整合的新版教科书《微积分初步/微积分》,KeyCurriculumPress展示了他们新近升级的Geometer’sSketchpad4.01,DesignScience,Inc展示了他们设计的MicrosoftOffice中专业化的EquationEditor---MathType,它是一个集数学书写、表示和网页上使用的标准软件,Holt,RinehartandWinston展示了他们研究开发的数学电子词典,TexasInstruments的TI-InterActive、TI-connect、TI-GraphicLink、TI-83PlusSilverEdition、Voyage200PLT等技术和软件。

二、主要收获

1.对TI技术有了更广、更深的认识

以前对TI技术的认识只局限在图形计算器中,通过此次会议,认识到TI技术的范围很广、很深。TI技术不仅包括手持技术,如图形计算器,CBL,CBR等,还包括一些应用软件,如TI-InterActive、CabriGeometryⅡ[1]、Derive5[2],以及把手持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联结起来的Windows环境下的TI-connect?、TI-GraphicLink?、APPS。TI开发的软件的范围相当广泛,了解了TI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如基于NCTM标准的TI-10、TI-83PlusSilverEdition、Voyage200PLT等等。

2.除了技术本身外,还有与技术配套的课堂必备的教育资源-----Exploration课程资料,它包括Exploration系列图书、APPS和教师指南、视频系列、在线预定。另外,TI教育网http://education.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和教育资源。

3.通过参加此次会议以及参观卡尔加里和多伦多的两所学校,看到TI技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教师对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予极大的热情。参观的两所学校共同的特点是开放,课程设置多样,没有固定的班级,技术的使用已经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4.与技术整合的教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整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许多成型的教材,并且在学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进行的“高中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出版一套开拓性的、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高中数学实验教材。此次会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编好这套高中数学实验教材,进行实验的信心。

5.会议的组织形式

会议为代表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包括演示、workshop、网络交互等多种交流方式。网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交流的内容有概念理解型的、技能训练型的、问题解决型的等等,通过网上的数据材料,进行学习、探索、发现、验证。为以后我们的会议组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6.技术的使用带来教育观念上的变化。当前技术发展很快,新的技术和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代数计算、智能画图、自动求解、人机交互等等。技术的出现促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技术的使用不但改变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技术不仅是有力的学习工具,还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当前,技术的发展与数学课程教材的改革已成互动之势,技术与数学课程教材的整合已成为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

三、启示

1.中美(加)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模式上的巨大差异,双方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在我国,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刚刚起步,对技术的使用局限在个体上,没有形成规模。个体在实践上可能有很深的造诣,但缺乏普及性。我们希望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有更多的教师、更多的学生了解技术、使用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益。

3.把握先机,做好工作,占据领先地位。国际上,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数学教材起步较早,有许多非常成功的经验,出版了一些非常好的教材。我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材整合的思想。当前,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一些新的技术、新的软件,如TI-InterActive,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现在的使用情况看,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TI-InterActive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数学教育软件。我们应发挥技术的后发优势,与教材整合的TI技术应当与时俱进,不仅有图形计算器,还要有TI-InterActive、CabriGeometryⅡ、Derive5等。目前来看,TI技术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在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中,更加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的整合。

4.与美、加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主要在实践环节上,具有启发性、操作性、对教师和学生有切实的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较少。今后,我们应当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育提供的良好环境,加强数学教学中的观察、操作、实验等环节,以利于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发现和认识数学。

5.当前,T3(技术·教师·教学)的内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仅是“教师使用技术教学”,而且还包括学生使用技术学习;其范围不单纯局限在教师和学生,还扩展到数学教育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数学教育工作者;技术也不单纯局限在图形计算器本身,还包括一些优秀的应用软件;交互方式多种多样;交流的范围也随着网络的发展日益扩大。总之,T3与数学教育的改革相辅相成。

6.加强与国外出版社和TI公司的合作。国外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课程教材相对完善,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对缩小差距会有很大的帮助。

[1]易学、易用,为整合的数学学习设计,包括欧氏几何、变换几何、解析几何。

[2]PC的数学助手,更易、更快地探索有别于传统方法的不同的数学方法。

附件六

课程教材研究所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试验

工 作 方 案

(试行稿,2002年6月)

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的“高中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该课题得到美国德州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I公司)教育产品事业部的大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编写一套体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高中数学教材。本套教材旨在探索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和数学教材呈现方式的改进途径;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这是一项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奠基性工作。

一、教材试验的目标

1.教材是否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是否达到了数学的内容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

1.教材选择的内容是否科学,是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

(1)教材内容是否先进,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教材内容是否有利于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长处,是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发现规律,获得结论;

(3)教材是否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教材是否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实践、敢于创新;

(5)教材的呈现方式和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使学生感受到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6)教材的文字、插图、版式、装帧、印刷等方面是否适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教材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材实验是教材编制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和检验教材的设计思想、编制原则以及教材的内容及组织形式,让教材的使用者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等对教材做出评价,是保证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实验的科学性是取得实验成功的必要保证。实验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实验的效度和信度,需要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变量的分析和控制来实现。

对教材进行分散的较大面积的实验时,实验的控制十分复杂和困难。为了取得准确的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拟采取以下几种控制方法:

1.在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相对集中地选取适当的实验学校,并照顾到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以检验教材的适应性。

2.本班以分层典型抽样方式抽取。

3.制定教材实验的控制条件。

三、教材实验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1.教材实验的组织

教材的实验工作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持。

2.教材实验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样本班。为了比较科学地测试和评价教材的实验情况,样本班采取分层典型抽样方法确定,原则上每所参与实验的学校抽取一个样本班。

(2)制定和落实实验的控制条件。为了教材实验顺利地进行,保证教材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参加教材实验的学校需要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保证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

·保持样本班的基本稳定,以便取得连续资料。

·控制教学用书,原则上只使用规定的教科书及配套的教学用书。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注意收集和整理样本班、实验学校的教材实验资料,注意典型案例的采集和整理。

(3)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采取全员培训的方式进行。一般在每年的两个长假期举办新教材研讨班,由教材编制者介绍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特色,帮助实验教师熟悉教材,并共同研讨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以及教材实验的其他问题。同时播放典型课的录像带等。应当尽量采用交互式的方法进行培训。

(4)研讨和交流实验工作经验

·召开实验工作会议。结合教师培训,每年召开一次教材实验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安排,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以网络通讯方式提供有关教材实验的信息、材料,及时进行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等方面的交流,引导教师研究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5)测验和测试

每学期末,学校可对实验班进行全面的总结性测试,检查教学效果和为教材评价工作积累资料。

(6)总结和报告

每学期末,各实验学校根据统计资料对实验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交:①对教材的评价和修改意见;②实验工作总结;③实验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表,统计和分析所得的数据和资料,并根据各学校提交的教材实验报告,写出各册教材的实验报告。同时,根据各地实验中提出的意见,对实验教材进行修改。

完整的一轮教材实验结束后,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教材实验情况,写出完整的教材实验报告。

四、实验评价工作

教材评价是贯穿教材编制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连续不断的过程。这套教材的评价采用目标评价模式,其目的是在教材编制过程的各个阶段,评价教材编制的目标达成的程度,以便根据评价的结果不断改进教材的编制工作。

全面科学的教材评价,首先需要系统地收集比较全面、真实准确的关于教材的信息资料,为此要建立一个教材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修改教材的需要,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专题调查、测验等方式取得教材使用的现场资料,作为修改教材的依据。

根据编写工作及教材实验的进程做出教材评价工作计划,采用向专家征询意见、听课、与教师、学生座谈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收集一些更为具体的、实际的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专题分析、定性评价。还可以在样本班外选择和确定几个班级作为教材研究的试点班,采用追踪研究的方法,以学生或教师为追踪对象,取得他们在整个教材实验期间乃至之前或之后的有关资料,以便对教材的实际效果做出更全面的说明。

专题实验既是教材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过程和结果也是进行教材评价的重要依据。可根据本教材的特点,确定教材实验研究的重点课题,开展针对性强的、小型的、专题性的实验,取得一些具有特殊价值的资料。

五、教材实验中的课题研究工作

将教材实验建立在教育科研基础上,实验工作课题化,是此次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材实验中的研究课题范围包括教材研究、设计、编写、实施、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参与教材实验工作的实验学校,可根据实验工作的需要提出研究课题,报课程教材研究所审批立项。原则上是研究经费由实验学校筹集,必要时,课程教材研究所、TI公司(中国)教育产品事业部可给予一定研究经费资助,并优先发表或出版优秀的研究和实验成果。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将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情况,发布研究课题指南,供各实验学校申报课题时参考。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14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青年信息中心网工部作为信息宣传的后台服务队伍,在半年的学习中逐渐由青涩走向成熟,它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各学生组织部门的支持,使它成为服务学生的众多部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工部从最初宣传部的一个视频制作小组到社联的一个独立协会再到现在的一个校区级部门。在这不长不短的一年中经历了太多,也成长了很多。现将网工部xx年到xx年的总结及规划陈述如下:

(一)、工作总结

一、组织建设

1、在成立之初工部在广大学生团队中招收30名有责任心、有基本计算机基础的同学为新干事。

2、在开学之初网工部对新招收的干事按照个人兴趣、对计算机相关领域的软件、技能熟悉程度将干事分为网络组、视频制作组、ppT制作组、办公室。

3、明确各小组的职责

A、网络组

负责社联、学生会等组织网站的建设和日常维护。主要学习DW软件。

B、视频制作组

负责学校各大型活动片头、片尾和宣传片的制作。主要学习pR、AE软件。

C、ppT制作组

主要负责学校各大型活动ppT的制作。主要学习FLASH、ppT软件。

D、办公室

主要负责网工部每次例会的记录、考勤、学期评优、相关文件起草。

4、明确责任人

A、部长一名、副部长一名。

B、各小组组长一名。

二、制度建设

(1)开会制度

1、每周三21:20在1313举行网工部例会。

2、有事不能参加例会时须在会前电话请假,事后补请假条。

3、开会后10分钟不能到者视为缺席

3、开会时任何人不得穿拖鞋

4、开会时每个人须带上记录工具(笔、笔记本)

5、开会时不准做与会议无关的事,如看教科书、课外书、做作业、玩手机。

6、开会时手机须调成震动,以免影响开会。

(2)工作制度

1、按学校领导、老师的要求承接学校和各大学生组织交与的任务

2、工作须有部长同意后方可分配给本部门实施。

3、部长将任务按类型相应组,各组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任务。

三、培养提高

1、各新干事参加网工部组织的培训。

2、联系网络、视频、ppT等方面擅长的老师、同学培训新干事。

3、各成员在部长的安排下参加学校的各大型活动,增长见识、了解学校。

四、成员相互熟悉及与其它部门友谊

1、在刚进入网工部,各成员做自我介绍。

2、组织部门成员爬灵岩山。

3、部门成员聚餐

4、与青年信息中心的新闻部、广播站一起开会。

5、与社团联合会双截棍协会举办联谊活动。

6、定期与广播站、新闻部交流、学习。

六、取得成果

1、参加音乐会筹备工作,制作片头、ppT、宣传片。

2、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筹备工作,制作片头、ppT、宣传片。

3、参加表彰优秀团员、干部表彰活动活动筹备工作,制作片头脑ppT、宣传片。

4、参加起飞梦想毕业晚会筹备工作,制作片头、ppT、宣传片。

(二)、工作规划

一、组织建设

A、招新

1、xx年9月面向全校新生和大二同学招收30名新成员

2、新成员须有良好的沟通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3、性格开朗、乐观、思维活跃、积极进取

4、做事认真负责、能主动学习。

5、有一下计算机基础。

6、会一门计算机软件。

B、新成员分组

1、将新招收的干事按照个人兴趣、对计算机相关领域的软件、技能熟悉程度将干事分为网络组、视频制作组、ppT制作组、办公室。

C、组织结构及职能

部长

副部长

办公室

1、部长:负责本部门全面工作及衔接青年信息中心和其它学

生组织和部门

2、副部长:负责网络、视频、ppT等方面的具体制作。

3、办公室:负责网工部每次例会的记录、考勤、学期评优、相关文件起草、重要文件资料存档备份、给每个成员建立档案祥细记录个人参加活动和开会方面的情况,作为评价依据。

4、网络组:负责社联、学生会等组织网站的建设和日常维护。主要学习DW软件。

5、视频组:负责学校各大型活动片头、片尾和宣传片的制作。主要学习pR、AE软件

6、ppT组:主要负责学校各大型活动ppT的制作。主要学习FLASH、ppT软件。

二、制度建设

A、内部制度

(1)开会制度

1、每周三21:20在1313举行网工部例会。

2、有事不能参加例会时须在会前电话请假,事后补请假条。

3、开会后10分钟不能到者视为缺席

3、开会时任何人不得穿拖鞋

4、开会时每个人须带上记录工具(笔、笔记本)

5、开会时不准做与会议无关的事,如看教科书、课外书、做作业、玩手机。

6、开会时手机须调成震动,以免影响开会。

7、开会迟到者须在讲台上以站军姿的形式站立5分钟,其它成员继续开会,5分钟到后再回到相应位置开会。

(2)工作制度

1、按学校领导、老师的要求承接学校和各大学生组织交与的任务

2、工作须有部长同意后方可分配给本部门实施。

3、部长将任务按类型相应组,各组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任务。

B、外部制度

1、对外承接校区任务须校区团委王志华老师批准。

2、对外承接院级院级任务须有青年信息中心主任批准。

3、非校级任务、院级任务网工部一律不接收。

4、有网工部面员接收非校级、院级任务时须保证校级、院级任务优先。

三、培养提高

1、各新干事参加网工部组织的培训。

2、联系网络、视频、ppT等方面擅长的老师、同学培训新干事。

3、各成员在部长的安排下参加学校的各大型活动,增长见识、了解学校。

4、为提高各组成员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表达能力,每组在做一项任务时主要负责人须至少带一名新成员全程跟进。此项活动结束后两名成员须以ppT等方式向全体成员汇报本次活动的大概流程、活动亮点、不足以及本人负责的具体工作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5、各组主要负责人完成一项任务后须组织本组成员交流学习。

6、若本部成员在班上、院上或其它部门参加或策划某活动后须向本部全体成员总结、交流。

7、为全面提高本部成员的组织力、领导力在本学年后期将施行代理部长制度。每个成员代替部长主持例会等日常工作。

四、奖励惩罚

A、惩罚

1、无故缺席3次者视为自动退部。

2、开会迟到3次者记为一次缺席。

3、平时工作懒散、不负责的强行退出本部。

4、因个人工作原因造成重在过失的写书面检讨并。

B、奖励

1、学期无迟到、早退的记为良

2、在各次活动中表现积极、认真负责记为优。

五、成员相互熟悉及与其它部门友谊

1、在刚进入网工部,各成员做自我介绍。

2、组织部门成员外出观光,了解都江堰,欣赏祖国大好河山。

3、部门成员聚餐

4、与青年信息中心的新闻部、广播站一起开会。

5、与其它学生组织举办联谊活动。

6、定期与广播站、新闻部交流、学习。

六、结语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青年信息中心网工部作为信息宣传的后台服务队伍,在信息传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部门不仅承担着各大型活动片头、宣传片的制作还需满足本部成员自身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将遵守各项制度,努力做到更好!!!

信息规划岗工作总结 篇15

本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立足实际、搞好教学,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为一线教师和职能科室做好服务工作,在这个基础上,还为学校资源库的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这个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1、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技术是学校的必修课,实行新课改后,做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信息在开学初,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工作,认真学习,积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实施新的理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备课组按照学期计划,每周进行集体活动,探讨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策,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学生的信息技术本来应当是非零起点的,但由于有些学生来自农村,他们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在这方面是个空白,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而其他的学生呢?已经会在网上邻居查找游戏,知道怎么将一个文件夹共享、隐藏、给共享加访问权限,有的时候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们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达到共同进步。

2、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尽心尽力服务教学,是我们工作的准则,服务教学,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本学期又有多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为能更好的让老师使用这些资源,我们教研组专门对教师进行了多媒体使用的培训,手把手地教老师使用。对教学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只要我们知道了,都能及时去给以解决。对老师做课件遇到困难时,总能给予帮热情指导障。

3、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组内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业务学习,自学一些软件的使用,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这也和信息技术本身这门前沿学科相关,只有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思想,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比如,操作系统的更新和漏洞的补丁,病毒库的及时更新等等。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组内老师参加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讨会,另有课题研究。

4、做好学生课外辅导工作。

辅导老师克服生源少和其他一些困难,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周末给学生进行辅导。

5、在我们的工作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要加强自律,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学习,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下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展望:

(一)教学教研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学习和探索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的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摸索。

2、认真备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设备,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上好每堂课。

3、教师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提高本校每个计算机教师的技术水平,形成辅助教学,并融入到其他学科的良性循环。

4、组织教师互相听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协同探索,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大力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及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研活动,苦练教学基本功,创新教学,争当业务骨干。

5、加强理论学习,围绕新课程确立主题,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增强教研组研讨氛围;并能有效提高各成员的业务水平。

6、继续组织学生《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活动,拿出优秀的作品为参加省市信息技术比赛作好准备。

7、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科研兴校、强校。

(二)业务培训

根据不同层次,对本校教师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和PPT制作培训,提升各学科教学方法的更新,合理运用资源,进行教学业务交流和资料共享服务,加强各教研组通力合作,互免互进,提高教学质量。

指导教师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充分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硬件和软件的作用。

(三)硬件和资源建设在学校的支持下继续完善校园网络的软件工程,为全校师生提供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提高学校知名度。

(四)信息安全管理

关注办公室、多功能教室和机房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状况,及时排除故障,保障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和教科研活动。并做好计算机、电教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工作记录。进一步完善电教设备、软件的使用制度,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603298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公司销售部门实习总结
下一篇 : 2024晨读活动总结精选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