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朋友圈的问世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我们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或书写一些句子。一个短句承载着朋友的祝福与问候。你用过哪些表达心情的句子?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关于感情的民间谚语俗语_经典句子,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关于感情的民间谚语俗语_经典句子_

感情篇

俗语中表达感情的内容不在少数,其中有父母子女之爱、兄弟姐妹之亲、朋友相交之情、师徒情谊之深厚、故土难离之眷恋感情表达真挚且通俗。具备情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每个人一生都与各种情感交织缠绕,因而成为血肉丰满的立体人物。俗语是抒发情感的通俗简练的语言形式,它们能准确而精炼地传达出内心的喜恶,因而长久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中间。

爱在心里,恨在表面/爱在心里,恨在面皮

爱者如金,不爱者如土

爱之深,妒之切

爱之深,恨之切

八竿子打不着(比喻与某人关系疏远)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别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不求富家子,只爱如意郎

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不求同日生,但求当日死/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不求同日生,只愿当日死

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

吃了一餐姊妹饭,了却一年相思情(苗族俗语)

倒了醋缸子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父道尊,母道亲

含进口怕融,放在外面怕冻死

含在嘴里怕化了,捍在手里怕碎了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久逢甘雨,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难得者兄弟,易得者田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娘亲爹亲,姊妹共肝心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宁为故乡鬼,莫做离乡人

藕肠折断雪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感情牵连着。多指男女之间的情意)

七好八好,不如自己家里好

亲不亲,故乡人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

亲则不谢,谢则不亲

情人眼里有西施

穷家值万贯

娶个纳西婆,赛过十头骡[表达了对本族女子的赞美之情](纳西族俗语)

热不过火口,亲不过两口(比喻夫妻间恩爱)

人不离乡,鸟不离枝

人不亲土亲,和尚不亲庙亲

人不亲土亲,河不亲水亲

人到百岁还要娘

人逢佳节倍思亲

人家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人情莫亲于父母

人生恩爱原无价(指人们的恩爱之情不是用金钱能去买到的)

人走五路,魂归故土(指人走四方,怀念故土)

师徒情如父子

十指有长短,痛惜皆相似

世间唯有离别苦

是娘的崽痛娘心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手板手背都是肉/手心手背都是肉

手板手背都是肉,大襟扯来盖小襟

手背是肉,手心也是肉

水流千里归大海,人走千里归家来

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头发是来自母亲的祝福(苗族俗语)

兔子满山跑,还得回老窝(比喻在外谋生的人,最终仍要回到故乡)

外甥女婿老母鸡,拴在老娘心窝里

万贯钱财如粪土,一分仁义值千金

小时奶头亲,大时老婆亲

一辈同窗三辈亲

一代二代亲,三代四代疏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了

一娘生九子,十指痛肝心

一日夫妻,百日恩

一日叫娘,终身是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一条黄牛半个娃

一窝狗崽一窝亲

一夜夫妻百夜恩,百日夫妻一辈子亲

饮水不忘掘井人

英雄气短,儿女情深

有情人终成眷属

月是故乡明

长嫂如娘,老嫂比母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

征马恋战斗

至亲莫如父子,至爱莫如夫妻

至亲莫如郎舅

至亲莫如兄弟

珠玉非宝,五谷为宝

自己落的肉自己疼(指母亲对孩子的爱怜)

走尽天边是娘好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扩展阅读

谚语俗语_民间俗语


谚语俗语_民间俗语_

【狗腿子】狗腿子比喻给有势力的坏人奔走帮凶的人。狗腿子一词源于一则传说。从前,有个为富不仁的财主,他的腿断了。一个奴才为讨好主子欢心,主动要求截下自己的腿,为主人接腿。主人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主人又问:那狗的腿又怎么办呢?奴才又说:给它用泥巴捏上一条。 所以,狗在撒尿时,总要把一条腿翘起来,是怕把那条用泥捏的腿让尿给冲掉了。这就是狗腿子的来历。幽默讽刺之深,入木三分。

【狗皮膏药】狗皮膏药疗效虽好,但用于比喻却是贬义,比喻某些人耍赖、缠人,甩不掉。那么,狗皮膏药是谁发明的呢?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从前,彰德府(今河南安阳)有一个专做膏药的王掌柜,他为人善良,不论贫富,只要谁生了疮,就给谁治,对穷人分文不取,名声不错,远近闻名。一天,王掌柜带上膏药去赶庙会,半路上碰上了一个瘸腿乞丐,穿得破破烂烂,一身臭气。那乞丐见了王掌柜,伸开他的瘸腿,指着腿上的疔疮,请王掌柜给他治治。王掌柜忙取出一贴小膏药为他贴在疮上,说:放心吧,明天准好。 第二天,王掌柜又碰上了那个乞丐,忙问:好了吗?乞丐摇摇头说:没好,疼得更厉害了。王掌柜揭开膏药一看,确实疮更大了,就说:我给你再换一贴药力大的,如果不好,你到我家来找我。于是给乞丐换了一贴膏药。第三天,王掌柜刚要出门,见瘸腿乞丐正在门边等着他呢?还没等王掌柜开口,他就大骂起来:你真坑人!彰德府的膏药,净是假货!王掌柜没有急,揭开膏药一看,大吃一惊,腿上的疮变得像碗口大了,还化了脓。王掌柜忙说:对不起,我再给你配制一贴最好的膏药。他扶着乞丐走进家门。谁知,刚一进院,一条大黄狗突然扑了上来,咬住了乞丐的腿。王掌柜一急,抄起乞丐手中的木棍,一棍竞把大黄狗打死了。乞丐反而笑了:今天有狗肉吃了。 王掌柜赶忙跑到后院,找出几味名贵药材,又配了一贴膏药,旁边还摊放着几块狗皮。乞丐接过膏药,往腿上一按,又顺手拿起一块狗皮,也捂到了上面。功夫不大,乞丐就把狗皮和膏药一揭,碗口大的脓疮奇迹般地不见了,伤口也完全长好了。真是奇迹,王掌柜接过那狗皮膏药,正想看个究竟,这时,瘸腿乞丐已经不见了。王掌柜这才明白,是拐仙铁拐李前来传授仙方。自此,狗皮膏药便名扬天下。

【狗屁不通】狗屁不通是一句不太文雅的俗语。对于不通事理、说话颠三倒四的人,人们常斥之为狗屁不通。其实这个俗语通常是指文理不通的话语或文章。那么,狗屁不通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是一句流传中被讹变了的词语,实为狗皮不通。狗的表皮,与其他动物不同,它没有汗腺,但狗却长有一条比较特别的舌头,长长的、薄薄的。炎炎酷夏,狗借助于这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夏季常见到狗伸长舌头吁吁喘气,就是这个原因。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一特点而言的。正因为狗皮密不透风,用以作床垫、椅垫,特别是狗皮褥子,可以隔潮,是冬季最佳的保暖用品。 狗皮不通的讹变,在于皮、屁谐音,所以就演变成狗屁不通。屁为污浊之物,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用此贬之,以不雅对不雅,这意思倒是更为鲜明。所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语虽不雅讽喻效果极佳。

【狗肉不上席】这是统行于民间的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人素质差难以扶持,不堪任用。也有的把拿不出手的东西用此话作比。其实,狗肉是美食,在先秦不仅可以上席,还曾把狗肉列为祭祀大礼的专用品,在周朝,那时狗肉是周天子专用食品,贵重如金,官员都没有资格享用这种美味。佛教传人后,佛学典籍认为狗是不洁动物,禁止徒众食用,由此影响到信奉佛教的皇帝。南朝宋、梁的皇帝几乎都是佛教的铁杆信徒,他们曾多次颁布禁食狗肉的诏令。唐高祖李渊、女皇武则天都先后颁布《禁屠诏令》,严厉禁止宰杀狗羊。南宋王栐《燕翼贻谋录》载:屠杀狗,吃狗肉都要处以斩刑。到满族贵族入主中原以后,这类规定也没有放松,不仅不能吃狗肉,连狗皮帽子都不能戴。在历史上禁吃狗肉的规定延续如此之久,对于狗肉不能上桌,发挥了持久有力的巨大作用。实际上,不是狗肉不能上席,而是不敢上席。

【狗咬吕洞宾】这句俗语全话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意思明了,不用多加解释。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荀杳父母双亡,弧身一人。吕洞宾见他度日艰难,就和他结成兄弟,并请到自己家居住,帮助他读书应考。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位姓林的客人,他见荀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想把他的妹妹许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的前程,婉言推托了。但苟杳知道后却动了心。吕洞宾知道了苟杳的心思后,怕他留恋娇妻,不去赶考,便想出了一条毒计,让他弃妻而去。就对他说:林家小姐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三天过后,荀杳踏进新房,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着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荀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从此,苟杳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官。过了几年,有一天,吕洞宾家失了火,为生活所迫,他只好沿街乞讨,来到苟杳府上请求帮助,一晃过了十来天,只管每日好吃好喝,就是不谈帮助之事。吕洞宾疑苟杳忘恩负义,不肯相帮,赌气不辞而别。在回家乞讨的路上,遇见一人同情他的处境,给了他一些银子,才使他顺利返家。可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盖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吕洞宾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扶着丈夫的棺材号啕大哭。吕洞宾问明妻子后,气得把棺材砸了,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荀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自此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在民间传开了,并逐渐讹传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赖人。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个俗语形容不受欢迎的多管闲事的人。捉老鼠是猫的职责,狗的职责是看门。可在古代,却有狗捉老鼠的记载。在四川三台县郊江镇金钟山一区一号汉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幅狗咬耗子石刻画像,图中有一只蹲坐的狗,此狗耳竖、嘴长、牙尖,四肢肌肉发达,双眼炯炯有神,口中还叼着一只长尾巴老鼠。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记载了一则狗捉老鼠的故事。故事内容是: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日: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日: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麇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魏略》记载曹操手下典军校尉丁斐贪财好利,一次因私易官牛事发被捕,可曹操念他们的同乡之谊不想处罚他,就对人说道: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又西晋时,东海王司马越还洛,有童谣日:洛中大鼠长尺二,若不早去大狗至。看来魏晋时狗鼠还是两个死对头。由此可见,狗拿耗子在魏晋以前并不算多管闲事,从此以后,猫和狗的分工逐渐清楚了,分工更细了,各司其职,狗再拿耗子就有多管闲事之嫌了。

【刮地皮】刮地皮比喻贪官拼命搜刮民财。过去的国民党不是被老百姓称作刮民党吗。刮地皮源自《新唐书程日华传》,讲述这样一则故事。唐德宗时,沧州刺史李固烈贪财好利,拼命搜刮,敛聚了大量钱财。他离任返回恒州时,准备把搜刮的钱财全部带走,激起了军士们的愤怒,有人说:如今马瘦人饥,刺史自私吝啬,丝毫不顾我们的死活。他刮地而去,我们还有什么盼头呢?于是杀死了李固烈及其全家,推举程日华为刺史。

【狐狸精】狐狸精指妖媚迷人的女子(骂人的话)。狐狸本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动物,因为善于伪装,性情狡黠,自古就被人们妖化,并且常与不良女子联系在一起。东汉的赵哗《吴越春秋》说大禹娶了涂山女为妻,此女为九尾白狐变化而来。许慎《说文解字》干脆说:狐,妖兽也,为鬼所乘。晋代干宝《搜神记陈羡》也说: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阿紫,化而为狐。郭璞的《玄中记》描写更详细:狐五十岁能变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不过,这时尚未有狐狸精之名。 狐狸精之名始于唐初。《太平广记狐神》载:唐初以来,酉姓皆事狐神当时有谚日:无狐魅,不成村。这个魅字,《说文》释为老物精也。狐魅,也就是狐狸精。 狐狸精名称始于唐初,第一个被称为狐狸精的女人则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被唐太宗赐号武媚,又名媚娘,因其秽乱春宫,淫乱狎邪,人们自然将狐魅与狐媚、武媚联系起来。由此,狐狸精成为不良女性的代称。特别是明代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把商纣王的妃子妲己说是狐狸精变化而来,迷惑商纣王致使其社稷灭亡,更加重了狐狸精的淫恶形象。《封神演义》影响广远,于是遂把这个名称用到具有不良行为或妩媚、轻浮而具有诱惑力的女性身上,由此,流传开来并被广泛应用。

【垂帘听政】在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皇后、太后屡见不鲜。但垂帘听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当属清朝的慈禧太后,她实际掌控清朝的大权达48年之久,她死后三年清朝灭亡。那么,垂帘听政始于何时,是谁的发明呢?历史上国君或皇帝因种种原因无力亲政时,权力旁落王(皇)后或太后手中的情况,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但,真正垂帘听政则始于武则天。《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自此,多有皇后、太后效法,但都未称帝,中国的女皇,只有武则天一人。

【依葫芦画瓢】依葫芦画瓢比喻一意模仿,没有创新,不求上进。它源于宋太祖赵匡胤。《东轩笔录》记载了一个宋太祖与文人的故事:五代时有个人叫陶毂,自幼喜好学习,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文翰为一时之冠。宋太祖时,陶觳做了翰林院的学士。当时的宰相都不是出自翰林院,而这些人的文采声望都不及陶毂。陶毂心中不平,指使党羽向太祖上疏,说其久在翰林,出力实多。他自己也上书表示不满。宋太祖笑日: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何宣力之有?太祖认为翰林学士只是玩弄文字,不会创新,因此没有功劳可言。陶毂对这个评价很不服气,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见其刻薄怨望,更是决意不用他了。后来人们就用依样画葫芦比喻刻意模仿,没有创新,今口语变作照葫芦画瓢。这个故事表面看来是宋太祖出身军人,对文人有所鄙视,其实,宋太祖追求的是实际有用,反对墨守成规。宋太祖对文人治国的作用是很清醒的,宋太祖是文人政治的树立者,宋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

【贪小便宜吃大亏】指因贪图小利而造成大的损失。贪小便宜吃大亏这样口语化的俗语也有来历吗?有,而且是大有来头,它源自大名鼎鼎的《吕氏春秋权勋》,记述了战国时,齐国将领达子奉命讨伐燕国。出征前,达子要求齐王杀牛宰羊慰劳将士以鼓舞士气,齐王极其吝啬,居然没有答应。交战时,齐军士气低落,被燕军打得大败,达子不幸阵亡。燕军涌入齐国都城,抢夺了齐国无数的财宝,齐王也被迫逃亡外地。当时人们指责齐王贪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语的意思是同类的物种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此语出自《周易系辞上》。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淳于髡,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髡举荐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内接连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位贤能之士。齐宣王很惊讶,就问淳于髡说: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内能找到一位贤人,那贤人就好像多得肩并肩站着一样;如果一百年能出现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像脚跟挨着脚跟来到一样,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七个贤士,那贤士不是太多了? 淳于髡回答说:大王此言差矣。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是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人们要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地找到,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致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里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您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 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当年,革命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涌向革命中心延安。延安聚集着一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才。

【盲人骑瞎马】这句俗语形容有的人做事情莽撞,不计后果,不做调查研究,乱闯瞎撞,以致碰壁,非常危险。那么,真有盲人骑瞎马的事情吗?一般不会,它源于危语游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复作危语。桓日: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日: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日: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从上面的晋朝画家顾恺之和南郡公桓玄、荆州刺史殷仲堪做的危语游戏中,我们了解到:盲人骑瞎马,并不是双目失明的人骑着瞎马,而是从一个参军的口里演变出来的。以上危语,全是极端,世上没有一件他们所言之事,全是开玩笑(游戏娱乐)。

【郎中】郎中现指医生,南方多此称呼。如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有地下党联络员假扮郎中为沙四龙看病传递情报的情节。郎中,古代是一种官职。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光实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充内侍卫,外从作战。初分为车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设有车、户、骑三将,其后类别逐渐泯除。晋至南北朝,为尚书曹司的长官。自隋朝自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管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相以下的高级部员。范晔《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指汉朝的官职。宋代始设医官,最高级的是大夫,其次为郎,又称郎中,以下便称医效、祗侯等。后人因之称医生为大夫或郎中。显然是为抬高医生地位而有意奉承之,说穿了是官本位在作怪。既然长期称医生为郎中,也就习以为常了。

【宝贝】人们把珍贵的东西称为宝贝。这贝类为什么称为宝呢?它源于贝壳曾是最早的货币。贝类,属软体动物腹足类,大小因种而异,栖于海滨岩礁,壳可为装饰。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选择海贝做商品交换的媒介,有体小质硬,携带方便,折价灵活,容易保藏等优点,大致在夏代已成为货币。到商周时期,贝币的使用达到高峰,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贝币就数以万计。随着商业的发展,真贝币供不应求,后来又出现一些石、骨、蚌、青铜等质地的仿贝币,其中青铜贝币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距今已3000多年。直到秦始皇统一货币废贝行钱,贝才最后退出了流通领域。由于贝在历史上曾充当过流通中的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如同金银被当成财宝一样,贝被当成财宝便是题中之意,故有宝贝之称。宝贝引申为对小孩儿的爱称。

【房东】房东义为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主人,与房客相对。那么,为什么叫房东不叫房西?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东为上、为大,所以,东房就是上房。中国的老式房屋,一般都是一座南朝向的主屋,主屋的前面两侧再造东西向的厢房。主屋的东首房间就是上房,而上房定是主人或家中最有权威人的住房。上房晚辈和下人都不能住,就更不要说出租或借给外人住了。所谓的房东就是住在东首上房的人。可见,房东、东家都表示主人的意思。至于为何以东为主,在《礼记》中的《曲礼篇》记载: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这句话说的是,有关主客之间礼仪的规定。从文中可以看到,东位就是代表主人。我们平常所说的做东、东道主中也包含了这个意思。

【泼妇】泼妇是指生活中那些凶悍、蛮不讲理的归女。它源自哪里呢?汉代名臣朱买臣,在家是个妻管严,他不想这样狼狈地生活下去,准备外出找官做。妻子对他冷嘲热讽,讥其朽木不可雕,并跟他闹分手。朱买臣只好跟妻子分了手。岂料,这个朱买臣在外真的做了大官,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时,妻子后悔了,又来找他,要求和他复合。朱买臣拿起一盆水泼在马前的地上,对妻子说:如果你能把水都收回盆里,我就和你复合!成语覆水难收也是由此而来。姓朱的恶老婆也就有了个雅号泼妇,即像泼出水的妇人,不能再走回头路了。这就是历史上原装的泼妇。但泼妇的传播却与乾隆帝有关。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乾隆皇帝在一次下江南的行程中,路过古城镇江之时,看到大市场口有两个老妇在叫骂恶斗,极其不雅,不禁叹道:天下之泼,唯之妇也。皇帝一出口,泼妇一词流传也就更快了。

【泼水节】在影视剧中,看到泼水节很浪漫、很好玩、很开心。其实,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傣历的年节,在农历清明的后十天。关于泼水节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傣族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后来来了一个火魔,使傣族家乡变得酷热干燥,寸草不生。火魔接连抢走了七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其中一个最小的叫依香。她聪明伶俐,为了除掉火魔,她设法取得了火魔的信任。傣历六月(农历三月)的一天,她趁火魔高兴时,假意奉承说:大王,火、刀、剑、水,哪一样武器都不能伤害你,你永远活着该多好啊!火魔得意至极,便泄露了天机: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有一个办法能整死我,只要拔下我一根头发,勒紧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夜里,依香趁火魔熟睡之机,轻轻地从他头上拔下一根头发,在他脖子上一勒,果然火魔的头就掉下来了。可火魔的头一落地,马上就着了火,滚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依香赶忙把其他六个姑娘叫来,轮流抱着魔头,不让魔头落地。魔头火热滚烫,姑娘们只好不住地往身上泼水降温。她们一人抱一年,直到七年以后,魔头才死去。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为民除害的七位姑娘,便在每年傣历六月(农历三月)举行泼水节。

【油条】油条是一种油炸食品,条状故名。油条也称油炸桧、油炸鬼。它是南宋杭州百姓制作的早点食品。1142年,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施计,暗中陷害于风波亭。当时风波亭附近有一家专卖油炸食品的饮食店,店老板正在油锅里炸食品,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从盆中抓起一块面团,捏成一男一女两个小人,并将它们背靠背黏在一起,丢进油锅,口里连连喊道:吃油炸秦桧啦!围观百姓争购即食,以解愤恨。其他的饮食店见状,也争相效仿。整个临安城都做起油炸桧,并很快传遍全国。由于它是两条面合在一起油炸而成,呈长条形,人们又称油炸桧为油条。油条制作简单,味道鲜美,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变卦】已定的事忽然改变,被称作变卦。 变卦源自《周易》。变卦是占筮两爻次所得到的两个卦。如,先占一次得到观卦,又占一次得到否卦。第二次占卦不是在第一次占卦的基础上动一根爻,而是重新完整地占一次,占得的卦为本卦或正卦,所变之卦为之卦或变卦。后来,人们把说话不算数叫做变卦。

【变色龙】变色龙比喻善变、随时伪装自己、逢迎投机、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实有其物,是蜥蜴类爬行小动物,躯干稍扁,皮面粗糙,四肢略长,行动缓慢,舌头长而灵活,常伏在暗处以舌捕食其他昆虫。它的皮下有多种色素块,能随时根据不同光线或环境,改变表皮颜色以保护自身安全。用变色龙这个比喻,源于俄国文学巨匠契诃夫。他创作的小说《变色龙》中,描写了一位态度变来变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故事。警官奥楚蔑洛夫例行巡查时,碰到被狗咬伤手指的首饰匠,警官大骂那只野狗,还决定要追查狗的主人,严惩不管教恶狗的家伙!有人说此狗像将军家的,警官立时变了脸,把被咬者骂了一顿。另一警察说将军家没有这种狗,警官又改了口气,再次痛骂恶狗。将军的厨师看了狗时说,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变色龙警官又改变了颜面警官逢迎拍马的本性,使他表演了瞬间多次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滑稽变色丑剧,寓意深刻,

【话柄】被他人当做谈资的言论和行为,称为话柄,也有叫话把儿的。话怎么会有柄呢?《辞源》的解释是:古人清谈,多执麈尾,僧人讲法或执如意,故有谈柄之名。谈柄即话柄,有的地方叫话把。这就告诉我们,话柄源有两物,一为麈尾,一为如意。麈尾说。宋人笔记《天禄志余》有云:古人清谈多执麈尾,故有谈柄之名。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手执的一种道具,用麈(一种大鹿)的尾毛制成,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为平直状。魏晋名流清谈时必执麈尾,以助谈锋。《晋书》和《世说》记载,孙盛与殷浩谈论很久,端上饭来也顾不上吃,彼此大甩麈尾,尾毛都落在饭上,最后吃不成。《陈书张讥传》记载,陈后主在钟山开善寺使清谈家张讥竖义(大约是竖佛经中之义),取麈尾未至,临时找松枝代替。可见,麈尾是清谈的必备工具。名士、清谈、麈尾,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由此,后人遂把谈资叫做话柄。如意说。谈资称作话柄,还与和尚讲经时手执如意有关。如意是一种器物,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最早的如意用骨、角、玉、石、竹、珊瑚等制成,长一尺许,柄端多为手指形,也有心字形和云叶形。古代和尚讲经时手执如意,有的把经文记于其上,以防遗忘。因而这也成了话柄的又一个起源。

【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是国粹。它源于徽剧和汉剧。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召集全国各地著名的戏班进京贺演。寿庆之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的精彩演出受到喜爱,继续留京献艺。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剧和徽剧出于同源,因而时常合班演出。汉剧是西皮调的唱腔,徽剧以二黄调为主,这两种腔调同台演出,取长补短,并不断汲取当时流人北京的秦腔、弋腔和昆曲等戏曲的精华部分,同时又根据观众的要求和北京的语言特点,创造南北观众都能接收的戏剧语言韵白。这样京剧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由当初的皮黄改称京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京剧已经在全国盛行开来。京剧艺术比其他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念、唱、做、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表演时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节奏感。京剧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视,出现了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后来又出现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秋芬、孙菊仙。到了民初,旦角的地位开始变得重要了,出现了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各行当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人物,并形成了京剧流派。

【店小二】在古装影视剧和戏曲中,经常可以听到店小二这个称谓,看到店小二这个形象。为什么把店中的伙计称为店小二,其实,是对小伙计的敬称。王实甫《西厢记》里有一段描写:张生说:这里有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那里?店小二日: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来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 这里的店小二哥跟店小二是同一个意思。据记载,宋、元时期习俗称店伙计作二哥,是对店主称大哥而言。一家客店或酒店,店主地位最高,当然算老大,而伙计居次,当然称二哥。不过伙计称老二,已经含有敬意在内。清代小说中,常有称官绅的侍从为二爷的,如《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只见一个戴红帽子的二爷,答应了声者。这个二爷,就属于敬称。店小二就属于此类敬称。以上说的是二哥、二爷,再说说小二。小二的小,含有年轻的意思。店中的伙计,一般都由年轻人担任,因而以小字称之。如果出现年长的伙计,那就会直呼其名了。有人说老伙计未必不可,不过,多指老战友或老朋友。

【定心丸】定心丸比喻能使思想、情绪安定下来的言论或行动。定心丸不仅治心病,还确有其药,它源自明代军中。古代战争是很残酷的,刀光剑影,人嘶马鸣,一场激战下来,死伤很多。受了战伤,痛苦自不必言,那生死搏斗的场景,足以使人心有余悸。所以要治好战伤,有个起码的条件,首先要恢复心神,于是人们就专门配制了用于安心定神的药丸,取名定心丸。 定心丸为明代军中必备之药。明朝茅元仪《武备志》中记载的定心丸配方为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黄、辰砂各等分,母丁洋减半,把这几味药合炼为丸。其功效可抗菌防腐,安心定神,故起名定心丸。凡战争结束后,伤员们都知道要吃定心丸。后来,有些伤员转回老家养伤,也把军中这种吃定心丸的口语带回了家乡。凡遇到心中有底数的事情,就借用吃了定心丸一语来比喻。

【闹洞房】闹洞房是一种婚俗,民间又称闹新媳妇或闹媳妇。显然,新媳妇是闹的对象。那么,这一风俗源于何时呢?早在春秋时期,婚礼是比较沉闷的,《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结婚本是件大喜之事,居然不让闹个动静,这不符合人们的普遍愿望,理所当然要加以改变。时兴闹洞房,不迟于汉代。据杨树达先生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考证,闹洞房在汉代时就已时兴。杨先生引汉末仲长统的《昌言》记载:今嫁娶之会,捶权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亲族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看来那时闹的热闹程度一点也不逊于现在,现在闹洞房中的不文明之举源于汉代。闹洞房的来历起源于一个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路E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一伙迎亲队伍的后面,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他就到了新郎家。结果那个女人先到,并且躲在洞房里。当新郎和新娘拜完天地要人洞房的时候,紫微星在房门口守着不让他们进去,并且说屋子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破解的方法,他说:魔鬼最怕的就是人多,人一旦多起来,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结果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由此,闹洞房流传了下来。

【放鸽子】放鸽子比喻说话不算数、违约和欺诈行为。自古以来,鸽子展示于人的都是吉祥和平的意义,鸽子还寓意诚信,飞鸽传书就是人们利用信鸽的准确和精准的特性来传递信息。可这代表诚信的鸽子怎么会被人们用放鸽子来比喻不遵守诺言,带有欺骗的含义呢?它源自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放鸽子是诱拐名贵鸽子的行为。偷窃者训练出一种专用的诱鸽,混到别人放飞的鸽群中,诱骗鸽群迷失方向,把它们引回到偷窃者的鸽笼中。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古时候有两个人,他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二人约定了某月某日,其中一个人要给另一人飞鸽传信,但到了约定的日子,等信的人却等来了一只没有携带信的鸽子。他就质问他的朋友:你怎么只放鸽子不写信,不履行诺言,说话不算数呀!放鸽子一词作为爽约的意思就这样流传下来。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俗语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用来劝诫犯错误或犯罪的人,要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它源自佛教,出自宋代僧人普济著作《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地是唐宋时期的口语,不是立在那里,原地不动的意思,而是立刻、当下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原意是如能放下一切恶业,立刻修得正果。最初,在《景德传灯录》中有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便改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后来变成了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中有一个故事说波罗僚国有个屠夫叫广额,每日都杀无数羊。后来他见到了舍利佛,受八戒,最终成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这个故事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最初典故。

【官帽翅】在戏剧舞台上,不管哪朝哪代,官员都佩戴带帽翅的官帽,皇帝的皇冠都不带帽翅,这是真的吗?不是,这是戏剧艺术化、程式化的需要。那么,官帽翅源自何处呢?民间传奇中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长翅帽的发明人。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在听取大臣奏章时,发现有些文武臣僚经常在朝堂中窃窃私语,议论朝政,他心里很恼火。为刹住这股风气,赵匡胤命匠人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长。官员戴上这种帽子后,并排侧身谈话十分困难,只能面对面交谈,朝堂上的交头接耳之风由此止息。然而,因帽翅太长,官员在街上行走也极为不便,因此,除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场合外,官员们一般是不戴这种帽子的。其实,这种官帽是我国古代服饰幞头中的一种。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幞头又名折上巾(就是布帛直接做的幞头,将脑后拖下来的一块布反折上去,围绕发髻打结),起自北周,到宋代之前一直是软幞头。到了宋代,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上曲焉。官帽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只帽翅,这两帽翅用铁片做成。皇帝也戴带翅的皇冠。可见,由北周经隋、唐、五代至宋,幞头虽一脉相承,但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宋朝长直脚幞头的出现,说明平直而细长的幞头越来越被认可,能增添佩戴者的官威。所以,民间传说赵匡胤发明帽翅,极有可能。宋代皇帝的画像都有帽翅。

俗语谚语大全_民间俗语


俗语谚语大全_民间俗语_

【真人不露相】这句俗语在百姓当中的使用率较高。有本事的人一般平时不露才,关键时刻显才能。人们会说:这才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那么,这个真人源自哪里呢?它源自佛教。大凡著名的佛教古寺都有五百罗汉室,唐代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五百罗汉的由来。据说,摩揭陀国有一千个佛僧,其中五百个是凡夫僧,五百个是罗汉僧。国王无忧王对他们很敬仰,一视同仁。所谓罗汉僧,是指那些断除了贪、欲之念,已得正果,不受生死轮回的佛僧。这五百罗汉僧平时不露其相,连无忧王也不知道他们是罗汉僧。在五百凡夫僧中,有一个名叫摩柯提婆的,经常发表一些违背教规的言论,影响了一大批佛僧。无忧王很生气,想把一千佛僧全部淹死。这时五百罗汉僧才各显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无忧王知道后,又悔恨又惧怕,亲自到罗汉僧隐居的地方向他们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请他们回去。罗汉僧们不肯,无忧王便在国都建起一座寺庙,照五百罗汉僧的模样塑了五百罗汉像流传下来。这就是真人不露相的源头。

【哭嫁】很多地方流行哭嫁风俗,在结婚的大喜日子里,新娘为什么要哭呢?这里面有怎样的讲究,它的由来如何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哭嫁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后娘嫌弃前房留下的女儿,不是打就是骂。等到女儿16岁时,便给她随便找了个婆家。在出嫁的那天,按风俗当娘的只能对女儿说吉利话。可后娘偏偏说败兴话,哭道:女儿啊,你蓬头去,插花归;空身去,抱儿归她这一哭既遮盖了她嫁女儿不置嫁妆的煞心,又自认为在大喜的日子一闹一哭,今后这个女儿会一世晦气,日后穷苦。女儿知道后娘起着歹心咒骂自己,可她也没办法,只得哭着空手上了花轿。后来她在婆家吃苦耐劳,夫妻和睦,一年后生了个大胖小子,日子越过越好。不久,后娘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找了个富贵人家,临上轿前,母女俩有说有笑,说了一大堆吉利话。谁知女儿在家娇生惯养,出嫁后故态不改,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闹得不可开交,不到一年,家也败落下来。从此以后,人们就认为女儿出嫁时,还是哭比笑好。代表着越哭越发,越哭越富。为此,还编了许多哭嫁歌,如《闺声哭》、《哭爹妈》、《哭叔爷》、《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爷》、《花轿到屋哭》等。此处仅录《哭爹妈》几句:月儿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劳心费力成虚晃,枉自爹娘苦一场。

【别来无恙】人们在久别重逢之后,常喜欢说别来无恙,意思是说您的身体还好吗?那么,恙字的本义是什么呢? 恙本指传说中的一种虫,《易经》说:恙,啮虫也,善吃人心。在古时候,人们过着茹毛饮血、草居露宿的生活。当时有一种藏在草丛中的名为恙的虫子,这种虫子往往寄生在人或鼠等身上,吸取体液,传染一种病毒。初被踅时,人感到皮肤火烫奇痒,接着便呈现红斑,长出水泡,并有发烧以至不能安眠的症状。那时候的人们无法消灭这种恙,只有听任它的骚扰,使人们非常害怕和厌恶这种小虫子。所以当时的人们每当见到久别的亲友时,首先要问无恙?后来,人们把恙引申为疾病,再后来无恙便成了一句问候语了。

【爱人】爱人是夫妻间的互称,这一称谓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解放区,是平等、互爱、进步的称呼。由于它是革命的产物,至今还限于中国大陆范围内。由于称谓不同,还曾闹过笑话。某中国人去国外工作,他按照国内的习惯向自己的外国同事介绍妻子说:这是我爱人。结果,那些外国同事一脸狐疑地看着他们,有的还在窃窃私语。这种状况直到宴会结束,两人都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人家以为他在介绍情人,因为爱人的英文直译就情人的意思。 爱人最初出现在新文学作品中,比如郭沫若写的诗剧《湘累》中,就有这样的描绘:九嶷山的白云哟,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哟,有汐有潮。我的爱人哟,你什么时候回来哟。但那时爱人还不是广义的对妻子和丈夫的称呼。最先使用爱人这一称谓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40年代初,解放区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当时解放区提倡男女平等,以前类似屋里的、做饭的这些称谓带有歧视色彩;而解放前在国统区使用的先生、太太,又带有资产阶级味道,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起来,社会反响很好。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区对配偶的新称谓爱人,便在全国流行开来。

【爱河】爱河指爱情,男女青年相恋,常说坠入爱河,是美好的事情。然而,它的出处却与今义大相径庭。爱河,源自佛教。佛教中的爱河却并非美好的寓意,而是指情天欲海。原意是指爱欲溺人,阻碍修道。此外,也喻指人的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舍,犹如水之浸染于物,故以河水譬喻。《华严经》卷二十六有随生死流,人大爱河之语。《楞严经》也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之说。《浴像经》说:愿永出爱河登彼岸。菩萨皇帝梁武帝也曾在文章中慨叹:登长乐之高山,出爱河之深际。 可见,爱河在佛教中并不代表积极的一面,也不代表美好的一面,爱河却指人心受到欲的浸染,溺没而不能自拔,希望大家能够早日脱离。佛教一门主张平等清静而摈弃私欲,世俗间爱河的意义以男女的感情欲求为基础,是与佛教所崇尚的理念背道而驰的。当然,爱物、爱民、爱父母、爱师长等,佛教认为是正当的。佛有佛道,俗有俗道,各自相安,各行其道,爱河就理解清楚了。

【债台】人们形容借钱多数额大且无力偿还为债台高筑。借债为什么用台来形容呢?这源自一段中国历史史实。战国时候,周王室日益衰微,名存实亡。末代天子周赧王软弱无能。虽然贵为天下之主,却不能左右各国诸侯,毫无实权。秦国却日益强盛,有觊觎天下之野心。周赧王十分恐慌,欲抗秦却力不从心。恰在这时,接到楚孝烈王联合各国一同出兵抗秦的倡议,便同意楚王的倡议,出兵抗秦。但是,国库早已空虚,军费一时难以筹措,周赧王只好硬着头皮向豪门富户商借,并且立下借据,写明战后加利偿还。然而,天子令下,响应起兵的只有楚国和燕国。拖了三个月,仍然不见别的诸侯派兵,只得偃旗息鼓,不了了之。这时候,借款给周王室的豪门富户纷纷要赧王还债。赧王拿不出钱来,不敢见他们,于是躲在一座僻静的高台上。这座台,后来就被称为债台。

【借光】借光指分沾他人的利益、好处。日常生活中的客套话,如:借光我过去一下。那么,这个俗语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源自一个民间故事。据说,齐国有一个贫家女孩叫徐吾,她经常与邻居的女孩们在一起纺线绩麻,有时候干活到很晚,大家就点上蜡烛。每天晚上的蜡烛都是由每个女孩从自己家中带来的。徐吾因为家里很贫穷,所以带的蜡烛最少,一起干活的女孩们逐渐不高兴了,有一个姓李的女孩便对其他人说:徐吾带的蜡烛不够,以后就不要和我们一起干活了。 徐吾听了她的话,为自己辩解说:这样说是没有道理的,也是不友好的。大家都知道,我每天来得最早,休息得最晚,天天都在打扫卫生等待你们的到来,坐的时候也自觉坐在下面。这都是因为我穷,自知带的蜡烛少。何况,同一个屋子里,多我一个,蜡烛也不会暗淡多少,而我只是借东墙上的余光,每天来干自己的活。所以大家不要吝啬你们的余光,我用的光并不影响你们什么,这样一举两得,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女孩们听了徐吾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大家也无话可说了。从此以后,徐吾仍旧和大家一起纺线绩麻,也不再有人因为她带的蜡烛少而埋怨了。 借光的故事启发大家互行方便。

【借花献佛】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但原来的意思并不是这样,它源出佛教,是名副其实的借花献佛。这个典故出自《佛本行集经卷》佛本生故事中。故事说,佛在修成正果前,有一世是一位婆罗门弟子,叫做善慧,在四出参访途中,听到燃灯佛(三佛中的过去世佛)将要说法。善慧想以鲜花供养燃灯佛,然而国王已将全城鲜花用来供养燃灯佛。善慧寻遍全城,最后在井边遇到一位年轻婢女,手中捧着一个瓶子,瓶子中有七枝优钵罗花,善慧于是恳切求花。婢女受他的至诚之心感动,给他五枝,并请他将另外两枝替自己献给燃灯佛,以积自己的功德,并且要善慧许以未得圣道以前,生生世世结为夫妻的诺言。善慧求花心切,就答应了,随后赶到城门口向燃灯佛许愿献花。燃灯佛为他授记,并对他说:无量劫后,你必可成佛,号释迦牟尼。这就是借花献佛的来历。

【狼心狗肺】狼心狗肺比喻心肠狠毒或忘恩负义。源自一则传说。传说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往伏牛山为民治病。一天,走到一个山坡上,看到草丛中有一具尸体,像是刚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经坏了。正在犹豫,忽然一只狼从这里路过,他用手术刀一投,将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体腔内;又见一只狗从这里跑过,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体腔内。经过抢救,尸首活了,猛地站起来抓住扁鹊道:盗贼,还我财物!扁鹊说: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反说我是盗贼?岂有此理!那人抓住扁鹊死死不放,口口声声喊道:还我财物!扁鹊无奈,一同去阳城见官。阳城县令听了二人申诉,对扁鹊道:你趁他熟睡之机,盗他所带财物,尚未离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将财物还他。扁鹊道:此人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当场查验。县令点头应允。扁鹊说:把你的内脏打开看看。那人胆怯,不愿意。扁鹊说:看看我缝的刀口也可以。那人解开怀.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缝刀口在身。县令惊呆了,那人还想狡辩下去。这时,扁鹊一跺脚,飘然而去。县令急忙追赶,直追到山顶,却见他面朝东方,盘腿而坐,叫他起来,他却不言语了。县令命人查看扁鹊治病的地点,果然有死狼死狗还在,只是一个没心,一个没肺。县令说: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于是将那人痛斥一番。从此,就有了狼心狗肺一词,用来形容忘恩负义之人。

【倒霉】倒霉指事不顺利或运气坏。倒霉一词源自江浙一带的方言,原作倒楣。 倒霉一词产生的时间并不算长,大约在明朝末年。那时候,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限制了广大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加之考场舞弊之风甚盛,所以一般读书人要想中举是极不容易的,范进中举虽是小说中人物,却是当时真实的写照。为了求个吉利,江浙一带有个习俗,学子们临考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树起一根旗杆,当地人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树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下,叫做倒楣。后来,以讹传讹,把倒楣写作倒霉。

【铁公鸡】铁公鸡形容人极其吝啬小气,一毛不拔。铁公鸡的来历,与一毛不拔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兴起了很多哲学流派。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意即要兼相爱交相利。可是当时另一位哲学家杨朱却讲究贵己,他的主张强调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的生存与利益,人人为己但不侵犯他人。孟子对杨朱学说颇不赞同,《孟子尽心上》记载: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说如果从杨朱身上拔下一根汗毛就能有利于天下,杨朱也不会这么去做,真是一毛不拔。孟子将杨朱利己学说揭示得淋漓尽致,一毛不拔这一成语就源于此。一毛不拔的行为,被后人形象地喻为铁公鸡。因为铁铸的公鸡,可拔不出一根毛来。清代小说《七侠五义》中就描述了一个铁公鸡的故事。有一个人叫卞龙,他自称是铁公鸡,生性刻薄,一毛不拔。若非怕自己饿死,连饭也是不吃的。他的儿子也是如此,真是家传的吝啬。这一词语在清代已经较为流行,人们争相传诵,很多作品都反复提及铁公鸡。铁公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它形象生动,至今使用频率颇高。

【臭豆腐】臭豆腐(青方)是北方名吃,闻起来臭,吃起来香。那么,它是谁发明的呢?臭豆腐原名青方,起源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那时候,北京前门外延寿街有个叫王致和的人,开了一家豆腐坊,每天都做很多豆腐。没曾想,有一天豆腐全剩了,而且受热发了霉。王致和舍不得扔掉,就把这些豆腐抬到后院。过了几天,他到后院去,看到豆腐长了黑毛,又有臭味,就撒了一些盐。又隔几天,他到后院去,看着这些豆腐实在可惜,用手抠开一块,露出白瓤,用手指蘸一点一尝,不由大吃一惊,原来的臭豆腐变香了,他又吃了点,越吃越香,于是他把这东西拿到集上去卖,大受欢迎,遂取名为青方。

【笑面虎】笑面虎比喻那些表面和善而实际心狠手辣为人阴险的人。 笑面虎的故事来自宋朝人王公衮。史书上记载说,王公衮的祖坟被守墓人挖掘了,事情被发现后,守墓人被官府惩罚,并责令他去王公衮的家里认罪。王公衮不动声色,先是摆酒招待他,后即拔出佩剑杀了这个守墓的人。在周围人的印象中,王公衮平常待人和善,与人交往时有说有笑,这件事之后,人们便称呼他为笑面虎。这个俗语与笑里藏刀一样,都是形容表面常带笑容而实际上心地狠毒的人。

【乘龙快婿】乘龙快婿是对称心如意女婿的美称,它是一个组合词,源自两处,两源合一而成。单说乘龙,也是对女婿的美称。典出《太平广记四萧史》引《神仙传拾遗》。据说,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弄玉,善吹箫。秦穆公把弄玉嫁给萧史。萧史也善吹箫,并作风鸣。过了十多年,一天晚上,他们吹箫似凤声,引得凤凰飞来到其房子上。于是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后因称佳婿为乘龙或萧史。如杜甫《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再说快婿,同样是指称心如意的女婿。典出《魏书刘晒传》,据载:郭瑀有女方二八.郭看中了刘晒,有心择晒为女儿良偶。于是,在自己的座位前另设一席子,对着弟子说:我有一女儿,年方长成,欲觅一快婿,谁坐下这席子,我就把女儿许给谁。话音刚落,刘昞就起身坐到席子上,神态庄重地说:刚才听老师说想找快婿,我刘昞就是这个人。郭璃遂将女儿嫁给他。后来,人们便叫称心的女婿为快婿。后世人们又把乘龙和快婿合起来用,称称心如意的女婿为乘龙快婿。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句俗语现在形容某人有主意就是不说。此俗语源自《三国演义》。在三国故事中,徐庶是个传奇人物。他任侠使气,善击剑,遍访名师,有谋略。刘备驻守新野,他来辅佐,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斩吕旷、吕翔,破八门阵,计取樊城,杀得曹仁丢盔弃甲逃回许都,可谓战绩辉煌。正因为如此,才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便以徐母为人质,逼徐庶来降。徐庶是大孝之人,无奈只得投奔曹操。在临行前,徐庶郑重向刘备承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生不设一谋。 徐庶真的信守诺言,尽管曹操想尽办法拉拢他,他都不为所动。不过,他破例为曹操出过一谋:长坂坡赵云为救二位皇嫂(准皇嫂)及幼主刘禅,独闯曹营,连杀曹操数员大将,身处险境。在旁观战的曹操问徐庶:此人勇猛过人,谁欤?徐庶答日:此人乃常山赵子龙,莫非丞相有爱将之心?曹操日:然。徐庶献计日: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曹操采纳,结果,是徐庶暗中救了赵子龙。只此一谋,还是替刘备出力。从此留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一俗语。其实,这只是小说家言,《三国志》中,徐庶在曹营中先任中郎将,后升任御史中丞。

【酒】酒,对中国人来说,是太重要了。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曹操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反讽日:借酒浇愁愁更愁。李白还说:举杯邀明月。苏轼说把酒问青天。就是在平民百姓当中,也是无酒不成席。那么,酒是谁发明的呢?关于酒的发明,说法很多。一种说法是猿猴造酒。传说猿猴将采摘的苹果储存起来,时间一长,苹果发酵成酒,醉倒猿猴。一说始于大禹时代的仪狄,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朱翼中的《酒经》记载,上古用桑叶包饭的发酵方法造酒,是指仪狄用此法造酒,献给大禹而言的。仪狄是个官员,他造酒是为了献给大禹邀功。另一种说法是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文解字》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即高梁。传说杜康生于周朝,是个牧羊人。有一天,他把高梁粥装进竹筒里带着去牧羊,竹筒放在一棵树下忘记带走。半个多月后,他赶羊回来又在那棵树下找到了他遗忘之物,打开一看里面高粱粥已经发酵变成液体了。村里人喝了都夸这种液体好喝,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酿酒了,并办起了杜康酒店。

【酒令】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已久,开始时是为了维护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又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现在有滴一滴罚三杯之说。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实行酒令的主要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最能活跃气氛的是猜拳行令,俗称划拳。划法是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范围为十以内的数,并附加吉利语,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和相等,谁就算赢,输方喝酒。划拳时所喊数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且代表数字所用吉祥语也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一字有一条龙,一心敬,独占一;二字有哥俩好,两相好,多以哥俩好开局,所以不计输赢;三字有三星照,三结义,桃园三;四字有四喜财,四鸿喜,四喜;五字有五魁首(意为古人苦读《诗》、《书》、《易》、《礼》、《春秋》五部经典著作,以求功名,夺得魁首);六字有六六六,六六顺;七字有七个巧,七巧;八字有八大仙,八仙;九字有九连环,九重天;十字有满堂红,全来到,十全十美。

【谈天】谈天一词,也作聊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家事,大到国事,无所不聊。那么,谈天一词源出哪里呢?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孟荀列传》:邹衍之述,迂大而宏辩故齐人颂日:谈天衍。战国末期,齐国的哲学家、阴阳学家邹衍曾经游历许多诸侯国,针对各国的现状,他常常发表大胆的言论,并写了不少文章。但他的文章具有主论很高且不通常理的特点,其研究方法是从小事物一直推衍到漫无边际。人们听了都忍不住拍手叫绝,但真正要推行他的理论却是感到非常困难。后来齐国的人都称邹衍为谈天衍。《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说:邹衍之所言尽言天事,故日谈天。这就明确指出谈天的初义和出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就把随便的闲谈称作谈天或聊天了。

【粉丝】现在,粉丝是个使用频率十分高的热词,相当于追星族。粉丝是个外来语,与粉丝、粉条这种大众食品没有任何关系。 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原意是热心的追随者的意思。因为在中文里,说我是他(她)的迷这样的话是不通的,必须在迷之前再加一个字,如歌迷、影迷、球迷等。在许多场合,这样用起来还是繁琐,为了方便,干脆就把热心的追随者粉丝拿来使用,不管是歌迷、影迷、球迷,都可以直称我是某某的粉丝。并迅速流传开来。

【袖扣】西服的袖口上各缀有一排扣子,看似没有实际用处,纯属装饰。其实不然,它的来历是大有作用的。在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非常重视部队的军容。但由于士兵们常常用袖子擦脸,甚至擦鼻涕,制服的袖子往往很脏。于是,他下令在所有士兵的袖口上钉上金属扣子,来改变士兵用袖子当手巾擦脸的习惯。命令发出后,整个部队的仪表果然变得整洁多了。没想到这样一来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不仅改变了部队士兵的不良习惯,还起到了装饰作用,显得更潇洒。从此,这种服装很快流行开来。

【高足】高足指优秀的门生(学生)。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高足本义是指骏马,怎么从马演变成优秀的学生呢?我们的先人用高足、中足、低足来评判马的优劣的。高足是最好的,在古代就是指骏马。那么高足怎么又用来评价人呢?魏晋时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又,《世说新语规箴》有: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这里的高足弟子、高足之徒就是指才高优秀的弟子,都是把优秀的学生称为高足。例如,宋代的高俅在与高丽人踢球时,在大宋的球队落后的情况下,一个人踢进了三球而反败为胜。宋徽宗感慨地称高俅为他的高足。看来有其师必有其徒,君臣一对混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对于一些敬辞用法是很多的,像高足一词就是用骏马比喻学生当中的高才生。

【高跟鞋】高跟鞋源出两支,中、西皆有。先说中国的高跟鞋。高跟鞋最早出现在中国,比西方的高跟鞋早一千年左右。在中国戏剧舞台上,西夏、辽、金、满等少数民族妇女多穿高跟鞋,不过,这种鞋的跟不在后跟,而在中间。妇女穿上这种高跟鞋,照样显得高挑挺拔,楚楚动人。如《大登殿》中的代战公主,《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嫔妃、格格,都穿高跟鞋。虽然是戏曲作品,必定有它的依据。故宫博物院里不仅有满族皇家妇女穿高跟鞋的画像,还有实物。再说西方。十五世纪法国宫廷服装师,为了方便骑马时双脚能够扣紧马镫,为白马王子专门做了高跟鞋。据说,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为了令自己看起来更具自信更威严,命令鞋匠为他装上四寸高的鞋跟,并把鞋跟漆成红色以示他的尊贵身份。朝中显贵更是上行下效,也叫鞋匠替他们把鞋跟加高,皇帝只好把鞋跟再加高。后来,英王詹姆士二世与他的朝臣受到法国王室的影响,也穿上了高高的红跟皮鞋。1680年皇帝还颁布了法令,依人的等级确定其鞋跟的高度,只有王室成员才能穿最高最漂亮的高跟鞋,严格地区别人的差异性。当时作为权力象征的高跟鞋,曾禁止女性穿着,是男性的专利品。但高跟鞋在十七世纪时开始成为男女时装的一个重要元素。女人们发现,高跟鞋能让女性看起来更高,同时,它还迫使背部呈弧形,促使女性挺胸翘臀,突出女性的形体美,并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于是,高跟鞋普遍受到欧洲女性的欢迎。到十九世纪时,高跟鞋有了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几乎退出了男鞋的领域,不似刚出现时广受男士的喜爱,反而逐渐成为女性的专属鞋类。欧洲女性的高跟鞋,迅速传遍全世界,中国也不例外,至今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高抬贵手】高抬贵手指求人开恩、求人饶恕时的恳求的话。看看它的由来,起初这只手并不高贵,是后人把这只手抬高了。原来,旧时乡下演戏,往往先由乡绅们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然后他们再向群众卖票赚钱,群众凭票进场看戏。戏场只开一扇门,由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把门收票。这些看门的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挺在门框上,以防无票的溜进去。过去,农村的小孩个个都是小戏迷,很想看戏但又无钱买票。便谁想谁的办法,有爬墙头进去的,有钻出水洞进去的。有的孩子便采取向把门的求情的办法。一看把门的脸色高兴,态度好一些,就央求说:叔叔,请你把胳膊抬高一点!于是孩子们便趁势从看门人的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了。后来,文人们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或行个方便。推而广之,便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求情了。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一俗语形容为人大度,能容人。源自王安石。相传王安石中年丧妻,续取了一个妾叫姣娘。王安石身为宰相,公务自然十分繁忙,很少在姣娘身边。时间长了,年轻貌美的姣娘自然是寂寞难耐,便与家里的年轻仆人有了私情。不久,这件事被王安石知道了,就想了一计,亲自探个究竟。一日,王安石对姣娘谎称上朝办理公务,却悄悄藏在家中,果然在卧室外偷听到姣娘与仆人偷情。王安石火冒三丈,想冲进去捉奸,可转念一想,自己堂堂当朝宰相,如此做法会很难堪,只好转身就走。刚走了几步,忽然看见了院中大树上的老鸹窝,他灵机一动,拿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鸹窝几下。屋里的仆人听到老鸹叫以为有人来了,便慌忙跳后窗而逃。事后王安石一直装作若无其事。转眼到了中秋节,王安石和姣娘喝酒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即席吟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还转西,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绵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一听,心里明白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她感到无地自容,灵机一动,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一想,自己年近半百,姣娘却正值豆蔻年华,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她,不如来个两全其美吧。于是,他就将姣娘许配给了那个仆人。这件事传出后,人们对王安石的大度非常敬佩,于是就用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来形容他的宽宏大量。这当然是一则传说,但却是附会了王安石的一则真实故事。据朱熹《三朝明臣言行录》记载,王安石在作知制诰时,他的夫人吴氏为其买一妾。王安石见到此女后,得知她是押粮官之妇,因丈夫覆舟失粮,不得不以卖妻来偿还粮款。王安石即呼其夫,令为夫妇初,并赐钱九十万。这里王安石的确宽宏大量,不仅没向押粮官要买妾钱,还赠钱九十万,令其夫妻团聚,确实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雅量。朱熹不禁也赞叹:王荆公(安石)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能得到朱熹的好评,褒贬自有公论。

【烧酒(白酒)】中国的酒文化可谓历史悠久。相传,杜康造酒,其子造醋。那时的酒与现在的酒一样吗?比比饮酒的器皿和饮量就知道了。古时饮酒用爵(有三条腿)、樽或碗,都比现在的盅大,古人酒量大得惊人,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连喝十八碗。显然,那时的酒与现在的烧酒不同。那么,烧酒源自何时呢?有唐说,有宋说,有元说。目前,学术界认为蒙元说比较可信。李时珍《本草纲目》云: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凡酿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唯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这些叙述已颇准确可靠。同时考古上有江西李渡烧酒作坊、成都水井街酒坊等元末明初考古遗迹发现,炉灶、晾堂以及蒸馏设施一应俱全。可见,这一时期有烧酒生产确凿无疑。其实,一种东西的传播不见得一蹴而就,我们不能武断否定经过蒸馏的烧酒在唐代就确实没有,因为很可能这时烧酒只是初期,还没有获得人们适应和较大规模生产。即使到了宋、元时期,有了这种酿造技术,但也是逐步推广的,完全可以米酒和白酒同时发展。就是今天,米酒也没有完全消失,米酒在陕西、浙江等许多地方照旧流行着。

【烧纸钱】在民间,死了人要烧纸钱,上坟也要烧纸钱。那么,烧纸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相传,汉朝时候,有个叫尤文一的秀才,苦读寒窗十几年终未能获取功名,于是向蔡伦学习造纸。蔡伦死后,尤秀才继承蔡伦的造纸业,但技逊一筹,造出的纸质量降低,卖不出去。为此,尤秀才茶饭不思,没几天,竟闭上眼睛死去了。右邻右舍知道后,都过来帮助料理后事。尤秀才的妻子哭着对大伙说:家境不好,没什么可以陪葬,就把这些纸烧给他做陪葬吧。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从棺材中坐起来,嘴里还不停叫着:快烧纸,快烧纸!在场的人们都吓坏了。尤秀才却说:我真的活过了,是烧的这些纸把我救了。这烧的纸到了阴曹地府就变成了钱,我用这些钱还了债,赎了罪,阎王老爷就把我放回来了。这件事传出去后,一位有钱的老员外对尤秀才说:我用金钱陪葬,不比纸值钱得多吗?尤秀才说:金银只能在阳间使用,不能带到阴曹地府,不信,打开棺材看一看,陪葬的金银保证分毫没差。员外听了点头称是,并买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纸。于是买纸的人一下子多起来了。其实,这是尤秀才和妻子设下的一个计策,为了多卖一些纸,才上演了死而复生的戏。从此,给死人烧纸的风俗便一直流传下来。

【冤家】冤家一词,原意为怨家,指仇人。现在指爱的亲昵之称,是反语,如同情人之间女子说情郎你真坏一样。冤家一词源自唐代,唐张薷《朝野佥载》有此子与冤家同生之句。到了宋代,冤家这个词,通过不饶人这一语义成分,从所仇转为所爱,表示似恨而实爱的感情。如黄庭坚《昼夜乐》词: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董解元西厢记》一日:正是咫尺是冤家,浑如天样远。 冤家的这种含义,在冤家一词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宋蒋津在《苇航纪谈》中对冤家的这种丰富含义作了总结:后阅《烟花记》有云: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两情相系,阻隔万端,心想魂飞,寝食俱废,所谓冤家者二;长亭短亭,临岐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所谓冤家者三;山遥水远,鱼雁无凭,梦寐相思,柔肠寸断,所谓冤家者四;怜新弃旧,忘恩负义,恨切惆怅,怨深刻苦,所谓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触景悲伤,抱恨成疾,迨与俱逝,所谓冤家者六。冤家的这六重含义,无不传达了男女之间那种又爱又恨,又疼又怨,缠绵悱恻的复杂感情,难怪古往今来的恋人都爱以冤家相称了。 冤家一词,除了指心爱的人外,还指心爱的东西。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日:婆子袖里扯出个小帕儿来。道:就是这个冤家,虽不值钱,是一个北京人送我的,却不道礼轻人意重。

【唐人街】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一般都有唐人街,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侨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自称或被人称呼。这其中的来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近年来史志工作者经过查阅大量的史志典籍和族谱家乘找到了根据。现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原内地迁徙到闽越地区的唐襄军。而这些唐襄军及其后裔称自己为唐人。故此,这些海外华人称自己为唐人,而且还把华侨聚居区称为唐人街。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唐虞三代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被人们称道的一次太平盛世。有诗为证,毛泽东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历史上最早的明君贤王尧帝,就称之为唐尧。据史书记载,尧为古之圣王,初封陶,后封唐,世称陶唐氏,史称唐尧。尧禅让舜,舜禅让禹,被传为佳话,万民称颂。另有文字解释:唐者荡也,广也,大也。《玉篇》:尧称唐者,荡荡首先至大之貌。中国老百姓向来喜欢太平,也认为自己的祖国是一个荡荡然广博的国家,所以在海外的中国人,都喜欢把唐人意为唐虞三代传下来的子孙。这含义,和华人、炎黄子孙的意义相同。三是,与唐朝有关。唐代的中国国势强盛,名声很大。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明史真腊国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 座右铭座右铭指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那么,最早的座右铭是个什么样子呢?

【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铭文,而是一种称为欹器的酒具。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欹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欹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而耐人寻味的是名震天下的一代霸主,竟被自己宠信的奸臣软禁起来,活活饿死,以致腐尸臭烂流出尸水才被人发现。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堂里来朝拜,看到了此酒器,他知道欹器的来历,便给弟子们讲述当年齐桓公置欹器于座右警戒自己的故事。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说的一样。孔子便对着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回到家中,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铭文所代替,座右铭是由欹器发展而来的。再后,座右铭的材质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有的贴到墙上,有的摆到桌上。

【席梦思】一提起席梦思,大家会说,那不是非常舒服的软床吗?其实,席梦思原本不是床,他是一个人,是他发明了席梦思床。一百多年前,美国有一位商人叫扎尔蒙席梦思,他很有生意头脑。 1870年,席梦思萌发了用铁丝编结床绷子的念头,经过屡次试验,终于在190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用布口袋包起来的弹簧床垫子。它就是现今的席梦思的雏形。又过了十多年,席梦思请被称为天才机械师的约翰加利设计了一台生产弹簧垫子的机器。三年后机器研制成功,弹簧垫子被大批量生产,它走进了千家万户。一开始人们管它叫睡得美,后来贴上了正式标签,用的是老板的姓席梦思。

【海外赤子】海外赤子即我们海外华人,侨胞,他们都是炎黄子孙,他们的根都在华夏。把他们称为赤子,正是对祖国母亲而言。 赤子一词本指婴儿,源自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后来将赤子一词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故使陛下赤子,签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直到唐朝才有了海外赤子的雏形。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太宗对大臣说: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后来便从中引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转换而来的。后来海外赤子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

【海军帽飘带】海军战士帽子后面都缀着两根黑色的飘带,看起来很潇洒英武。它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1805年,称霸欧洲的拿破仑舰队被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率领的舰队击败,彻底粉碎了拿破仑进攻英国的念头。然而,在这次海战中,纳尔逊受重伤死去。英国皇家海军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统帅,在发丧时全体水兵都在帽后缀上两条黑纱,表示哀悼和敬意。由于纳尔逊将军深得水兵的敬重,治丧之后,水兵们都不愿意摘去帽子上的黑纱。为了尊重水兵的意愿,英国海军正式规定海军士兵帽后加缀两条黑色飘带,并从此形成传统。后来,许多国家模仿英国,照猫画虎地搬了过来,帽上的飘带成了海军的显著标志。

【疾风知劲草】疾风知劲草与烈火识真金一样,用来形容只有经过一番考验才能分晓是非真假,辨别忠奸曲直,结识真正朋友。它典出刘秀。疾风知劲草这个典故是有关刘秀与王霸的故事。王霸是河南颍阳的地方豪强,但他一直不甘心只做个地方上的小官。适逢刘秀起兵路过颍阳,王霸就带领自己的门客投奔刘秀。刘秀起兵并不顺行,他赤手空拳渡过黄河,抵达河北后遭遇到诸多不顺,处境非常危险,先前和王霸一起投奔刘秀的几十个门客都陆续不辞而别,只剩下王霸忠诚地为刘秀效力。刘秀感激地对他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一次,刘秀仓皇躲避自邯郸追来的王郎,王霸更是舍命相伴。追兵把刘秀等人逼到滹沱河边,眼看就要追上,刘秀的侦察兵报告说河水太深,没有船无法渡河。这时王霸为稳定军心,就扯了个谎,告诉大家河结冰了可以踏冰过河。等刘秀人马到了河边,河果然结了冰,更为神奇的是等他们过了河,冰立刻就化了,挡住了追兵。此乃与泥马渡康王一样神奇。真龙自有天助。自此,疾风知劲草广为流传,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引用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大全-


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大全-

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大全【一】

【军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将在外,不由帅。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兵贵神速。

谎报军情。

军中无戏言。

不打无把握之仗。

军令如山倒。

兵不厌诈。

立下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斩将不论骨肉,判理不论亲疏。

催命鼓,救命锣。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兵败如山倒。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将遇良才,棋逢对手。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遣将不如激将。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狗黑子吃饱不打仗。

将怕带兵,兵怕放炮。

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

军无粮自乱。

带兵靠恩义。

哀兵必胜。

背水一战。

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

军无凯歌,兵气不扬。

好将军打仗,越打越小心。

百战出勇士,苦练出精兵。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胜兵如猛虎,败兵如绵羊。

两军相遇,勇者胜。

将是兵胆,兵是将威。

强将手下无弱兵。

主将无能,累死千军。

枪头不快,弄折枪杆。

一人难敌众手,一虎难斗群狼。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兵不离刃,鸟不离群。

骄兵必败。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兵行诡诈之计。

兵对兵,将对将。

兵见兵,稀求松。

不见兔子不撤鹰,不见鬼子不挂弦儿。

兵多出能将。

军令重如山。

旗往哪里摆,兵往哪里杀。

迷魂阵。

空城计。

关门打狗。

手不离枪,马不离鞍。

胜败乃兵家常事。

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大全【二】

【民间幽默】

四好听:撕绫子,摔细碗,新媳妇说话,猫叫唤。

四不好听:发大锯,锻钢锨,打磨锅,驴叫唤。

四黑:打煤窑,黑豆汤,乌鸦叨吃屎壳郎。

四白:下大雪,粉白墙,孝子牵着老绵羊。

四红:寺庙门,杀猪盆,初升太阳,火烧云。

四硬:金刚钻,玻璃刀,小孩鸡巴,老头腰。

四软:麦秸垛,棉花包,杨柳树枝,细面条。

三好听:弹三弦,拨古筝,小孩叫娘头一声。

人生四大幸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外乡遇知己。

人生三大不幸: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人生四大气:打煤窑,哄戏,娶小婆,过继。

四毒:窗户风,桥头水,后娘心,小婆嘴。

丑是丑,一合手,赖是赖,都不怪,弯刀对着瓢切菜。

闲赶会、活受罪、晚上看戏不胜睡。

白天清闲游四方,晚上熬油补裤裆。

肚子大,筋子稀;吃的多,没气力。

说我穷,我真穷,走得慢,穷赶上,走得快了,赶上穷,不快不慢掉穷坑。

大开庙门不烧香,事到临头许猪羊,尽管你把头磕破,自古人忙神不忙。

越冷越打颤,越热越出汗,越穷越没有,越有越舒坦。

人老三无才,尿尿滴湿鞋,刮风流眼泪,咳嗽屁出来。

晕头鸡子,毛都拔光了不知道叨谁的手。

人恋野妇狗恋家,猪恋大粪蝶恋花。

虎配骆驼狗配狼,鹰找兔子拜干娘。

鞋再新戴不到头上,帽子再旧穿不到脚上。

找个当兵的怕打仗,找个干部怕下放,思前想后有主张,不如找个铁匠木匠。

人间事,说不齐,人家骑马咱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后边还有担担的。

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家贫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世上无穷人。

一哭,二叫,三打,四闹,五走娘家六上吊,七摔盆子八睡觉。

东山日头一大堆,早着急早当爷了。

河水淌淌流,眼子不断头,老的确(骗)怕了,小的长大了。

后婚娶后婚,一床两条心,你想你的前房妻,我想我的前男人。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墙外边,不是神仙也寿长。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不成世界,无气反被人欺。

饮酒不醉方为高,见色不迷逞英豪,义中取财真君子,遇事不气自逍遥。

尖对尖,愣对愣,马蜂窝偏对蝎子洞。

烂锅自有烂锅盖,癞蛤蟆自有癞蛤蟆爱。

墙上画虎不咬人,砂锅里和面不如盆,要儿不如亲生子,熬寡不胜有男人。

墙上画马不能骑,镜子里烧饼不顶饥,要儿不如亲生子,后婚不如结发妻。

天有道尽行些清风细雨,地有道尽长些五谷苗根,国有道尽出些忠良上将,家有道尽出些孝子贤孙。

天无道尽行些恶风暴雨,地无道尽长草不长苗根,国无道尽出些乱臣贼子,家无道尽出些浪荡子孙。

铁发黑,铜发绿,糟木头光生蘑蘑菇。

眼里饥,肚里饱,吃下去,受不了。

大奶奶缝,二奶奶缭,三奶奶送的是一道壕。

掀开箱盖儿,箱子分两半儿。妹(弟媳)是底儿,弟是盖儿,盖住箱子合一块儿:弟是耙儿,妹是匣儿,耙子搂元宝,匣子保管好。(结婚送房谚语)好话多说点,赖话少说点,抛撒米面瞒着点。(祭灶嘱咐老灶爷的话)年下好,年下好,磕个头,吃核桃,作个揖儿,吃花生儿,花米苔儿,大红枣,临走发个大红包。(拜年)头一跌,猛一抡,只觉得身上压个人。第二跌,猛一窜,人家看地我看天。第三跌,不服气,一下弄个嘴啃地。(摔跤)从小放羊,长大吃粮,老了当和尚。

杀圪针,镇路边,挂羊毛,擀成毡,毡卖了,买老犍,老犍生牛犊,卖牛娶媳妇儿。(懒散人)三个没求,给你一个磕头。

金刚钻虽小钻瓷器,竹竿高大节节空,蜜蜂虽小有王子,屎壳郎多大攻粪坑。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少看水浒学打架,老看三国学诡诈。

【丧葬】

进了丧家门,不见黑头人。

热丧不过三。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要想富,雨淋墓。

雨淋墓,辈辈富。

七尺三,走遍天。(指棺材长度)人死如灯灭。

娘家人,一大群。

手拄哀杖肩拉灵。

只见灵前摆满供,不见亡者动动唇。

死后灵前供只羊,不如生前给个糖。

夹骨葬,人不旺。

孝顺媳妇满路哭,忤逆媳妇哭灵堂。

闺女哭爹,心真意切。

闺女哭娘,痛断肝肠。

丫头哭女婿,牵心连肺。

儿子哭,惊天动地:媳妇哭,虚心假意:闺女哭,真心实意;女婿哭,黑驴放屁。

孝子人前低三辈。

魂随灵走。

男不烧八七,女不烧七七。

【殃煞占处:】

寅窗卯门辰在墙,巳在洋沟午未梁。

申酉在磨戌亥灶,子丑二时在厅堂。

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闭破不吉祥。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一人一穴。

五七三周年,不烧不周全。

送终重于奉生。

厚养薄葬。

死有理。

入土为安。

丑孝子。

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大全【三】

【相术】

十个胖子九个富,一个不富没屁股。

十个瘦子九个贫,一个不贫有精神。

十个老三九个尖,一个不尖必定憨。

上身长,下身短,不是吃才就是懒。

眉毛过三,收入过千。

左眉高,右眉低,家中必定有前妻。

眉毛弯弯,弟兄二三。

眉毛发炸,定是老大。

咳嗽一声如闷雷,不是老大你是谁。

穷瘊子,富眼痣,眉毛窝里一点痣。

女人颧骨高,杀人不用刀。

仰脸女人浸头汉。

门牙放下豆,顿顿都见肉。

有嘴无唇,有耳无轮,一世清贫。

两耳支撒,卖地冤家。

个大实憨,不憨必奸。

脸上无肉,定是怪物。

鼻子露仓,家底净光。

眉间若有纹痕穿,定知父母入黄泉。

脑门过大又过高,少年哭爹定嚎啕。

脸大鼻子小,无子定到老。

人中平平,有子难成。

男人口大吃四方,女人口大吃菜糠。

男人手大抓金银,女人手大抓铺衬。

人中深又长,儿女定满堂。

人中下边宽,有子能成班。

人中若见疤痕生,女人重婚又偷情。

人中下边长,儿女排成行。

对面不见耳,必定生贵子。

眉生八字纹,两妾闹家门。

鱼尾深又宽,婚嫁家常饭。

鱼尾朝天仓,一世做新郎。

山根低又陷,夫妻闹翻天。

女人印堂起不隆,命中定有潇洒公。

鱼尾干枯浅又浅,一生难端老婆碗。

两片嘴唇干巴巴,一辈子难吃焦麻花。

田宅生一痣,男女多淫欲。

鱼尾一条线,夫妻好百年。

口角不齐,言语不实。

女人手干似干柴,一年四季难发财。

胡须满面齐,孤胆英雄不用提。

手温如血红,家业定丰隆。

手背有肉手掌软,家业丰厚靠祖先。

肚子大,肋子稀,吃得多,没气力。

上身长,佑君王;下身短,福分浅。

少年发胖土相,中年发胖财相,老年发胖福相。

十个麻子九个俏,一个麻子值半吊。

十个胡子九个臊,一个不臊是草包。

十指九斗,不做就有。

十指九畚,不做也好过。

两耳靠山,手中有钱。

两耳靠墙,手中有粮。

十朵菊花九朵黄,九个闺女仿她娘。

手大脚短,嘴勤腿懒。

四十得子,到老累死。

外甥不脱舅家相。

外甥仿舅。

双手五簸箕,老来坐着吃。

彗星见,天下乱。

两耳垂肩,贵不可言。

两耳兜风,卖地妖精。

面带猪像,心里亮堂。

男人爱笑必痴,女人爱笑必贱。

男人颧骨高,生来志气高。

男人断掌打死人,女人断掌戴金银。

男人以才为貌,女人以貌为财。

男忌扭捏走,女忌大甩手。

仰脸婆娘低头汉,无杖老翁拄杖童。

眼大要有神,耳大要有轮。

两耳不过嘴,越看越像鬼。

自语者富。

【看子女旺不旺:】

长生四子中旬半,沐浴一双好儿男。

官带临官三个子,帝旺五七不虚传。

裹中二子病中一,命逢死绝断香烟。

胎养头胎必生女,墓地有女没有男。

看男命犯不犯再娶,女命犯不犯再嫁。

男犯羊刃必再娶,女犯伤官必再嫁。

劫财伤官与羊刃,夫妻半路必离分。

【占卜】

想富想贵不想贫,由天由命不由人。

官问刑,富问灾,平民百姓问发财。

卦要常算,磨要常锻。

看过奇门道,来人不用问。

算卦口,没量斗,只管问,只管有。

命中有者终须有,命中没有莫强求。

人算不如天算。

一命二运三八字。

一命二运三宅四坟五学问。

命好不如运好。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五行和善,无灾无难。

天下没有穷戊子,人间没有苦庚申。

会算不会破,不如在家坐。

算命不看手,神仙难开口。

老怕帝旺少怕衰,中年最怕死绝胎。

外五行金木水火土,内五行心肝脾肺肾。

伤官见官,为祸百端。

月令建禄,多无祖屋。

提纲克年,父母不全。

男得午时,女得子时。

满柱七煞,不为克害。

少年墓库,糊糊涂涂。

中年墓库,颠倒反复。

老年墓库,发财发富。

八月甲木旺。

甲木遇庚金,自然必成材。

天干一字连,必定祸绵绵。

地支连一字,两度成婚事。

男带流霞,死于路涯。

女带流霞,死于生娃。

运冲流年老幼死,限冲流年少年亡。

岁破岁破,无灾也有祸。

甲乙巳午好伴侣,丙丁丑未不成双。

官宜露,财宜藏。

四柱纯阳,母亲寿促。

四柱纯阴,父亲难寿。

庚辛亥子全,老年定瘫痪。

七煞虽旺,制之有功。

羊见鼠,功名垂手取。

牛见马,街上会唱话。

鸡见虎,朝贫晚年富。

猪见龙,世代食无穷。

丙丁亥子全,必有水灾患。

岁运并临泪淋淋,不伤自己伤别人。

羊鼠相见一旦休。不叫白马见青牛。

金鸡不与犬相配。兔子见龙不长久。

猛虎见蛇如刀切。猿猴见猪泪交流。

木火逢蛇大不祥。金猪何必强猖狂。

土猴木虎夫何在。日对孤鸾舞一场。

水多人智。

土多人实。

木多人犟。

火多人燥。

金多人直。

羊刃重重又见煞,大贵登科甲。

年上伤官,富贵不坚。

月上伤官,父母不全。

时上伤官,子孙无传。

天上三奇甲戊庚。

地下三奇乙丙丁。

人中三奇壬癸辛。

男多羊刃必重婚,女犯伤官须再嫁。

读懂易经会算卦,读懂诗经会讲话。

命若穷,拾块金子变成铜。

命若富,拾张白纸变成布。

【阴宅】

一个山头十个坟,一家富贵九家贫。

能叫坟前闹噪噪,不叫坟后路一条。

坟前泥水坑,越过越不中。

龙头点一穴,非败就是绝。

水冲墓,不会富;水冲灵,必定穷。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能叫青龙高三丈,不叫白虎高半头。

巧凭眼力,妙在心思。

有地没地,先看脖子细不细。

怀里有疙瘩,不远发科甲。

怀里有一窝,必定发一科。

坟前泥水存,家里缺少人。

左边高长子旺,右边高次子旺。

莲花地发得快,嘭得快。

滩地龙水不上山,山地龙水不下滩。

不会纳水,百事见鬼。

龙无正显不现,穴无正形不安。

砂无正名不美,水无正情不弯。

寻龙容易点穴难。

山地来龙,取穴在低处。

平川来龙,取穴在高处。

山地砂宜高,平川砂宜低。

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

高不斗砂,低不犯冷。

腹背受风,左缺右空,此地勿用。

穴就像一座城,内政要紧凑,外廓要豁敞。

水压百凶。

穴中隐隐始为生。

脉中微微有动形。

隐隐隆隆是正穴。

粗粗蠢蠢死无情。

【地有十不葬:】

一不葬粗顽石块,二不葬急水滩头。

三不葬沟沿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

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林囚。

七不葬山岗缭乱,八不葬风水悲愁。

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地有十贵:】

一贵青龙双拥,二贵支虎高耸。

三贵嫦娥清秀,四贵旗鼓圆峰。

五贵砚前笔架,六贵官诰覆钟。

七贵圆生白虎,八贵硕笔青龙。

九贵屏风走马,十贵水口重重。

【地有十贱:】

一贱八风吹穴,二贱朱雀消索。

三贱青龙飞去,四贱水口分流。

五贱摆头翘尾,六贱前后穿风。

七贱山飞水走,八贱左右皆空。

九贱山崩地裂,十贱有主无宾。

【地有十要:】

一要化生开帐,二要两耳插天。

三要虾须蟹眼,四要左右盘旋。

五要上下三停,六要砂脚宜转。

七要明堂开睁,八要水口关阑。

九要座山高大,十要九曲回环。

【十八要:】

龙要生,要起伏。脉要细,穴要藏。

堂要明,又要平。砂要明,水要静。

龙要高,虎要低。前要官,后要鬼。

要藏风,要聚气。案要近,堂要正。

山要环,水要绕。

阴地好不如心地好。

好人自有吉地,恶人必有凶地。

行善积德之家,遇真地富贵双全。

非行善积德之家,遇真地定有余殃。

积德厚者,天必以吉地应之。

恶果盈天者,必以凶地应之。

玄关通窍,一切无忌。

亥山一丈可致富,巽水一勺可救贫。

辛山十丈富相亲,难养过房异姓人。

震庚砂水秀朝位,持节边疆统卒戎。

【阳宅】

前高后低,长幼昏迷。

前窄后宽,聚财出官。

前宽后窄,停尸耗财。

要想发,住在砂。

能住庙前,不住庙后;能住庙左,不住庙右。

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

大路直冲门,庭院哭声频。

反弓路冲门,家出残疾人。

先建围墙后建房,家中没有隔夜粮。

家宅若被大路冲,定知家中缺老翁。

中间低,两边高,后代出英豪。

两边低,中间高,日子越过越心焦。

门前有坟,越过越贫。

能和学对门,不与学做邻。

山墙脊对院,家中不安然。

家有品字房,子孙念文章。

坎宅巽门,离宅坎门。

兑宅艮门,震宅坤门。

门主灶,要配套。

面东烧火子孙良,面南烧火主无妨。

面西烧火主贫困,面北烧火定遭殃。

门前有井口,久住伤小口。

能叫人撑庄儿,不叫庄儿庸人。

能叫人撑宅,不叫宅庸人。

宅院多一角,久住没耳朵。

宅院像刀形,久住不太平。

宅院后有坑,必定要遭凶。

门主不配套,三年两头闹。

有路直冲门,久住两姓人。

风水瞒不过俗人眼。

滴水滴门口,不伤大口伤小口。

大房滴小房,儿女哭断肠。

有东无西,家无老妻。

有西无东,家无老翁。

门高过庭,家绝人丁。

门低于壁,家多哭泣。

先宅后坟,灾祸降临。

先坟后宅,人旺财来。

残室塌屋,家不断哭。

路射门,愁无人。

墙射门,箭穿心。

水射门,家道贫。

门前不种柏,院中不种柿,后院不种竹。

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大全【四】

凤凰展展翅,顶住老鳖爬半年。

一猪不吃糠,俩猪吃着香。

人怕出名,猪怕壮。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

红颜薄命。

开枪先打出头鸟。

一人唱之,十人和之。

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言在此,而心在彼。

众擎易举,独立难支。

心有余而力不足。

明知之而故为之。

一塘青草,岂无灵芝。

三朝不是夸媳妇,五月不是看禾时。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生要问人,死要问尸。

不求人见,只求人知。

心起动念,天地可知。

官大好吟诗,佛大一堆泥。

灾连骨肉,福及亲友。

石头也有反转日,困龙也有上天时。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人毒生疮,地毒生菇。

人有远近,理无亲疏。

破巢之下,焉有完卵。

瞎子有人牵,瘸子有人扶。

是非一切由人选,纲常全仗好人扶。

宁可使人智,不可使人愚。

人宽养得人,水宽养得鱼。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三天胳膊,两天腿。

官司十条路,九条人不知。

医不治巫,巫不治医。

站着说话腰不痛。

佛大不灵,眼大无光。

拾来的麦子磨成的面。

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

四两拨千斤。

天下太平,夜雨日晴。

夜不观(分辨)色。

喜鹊叫,好事到。

灯花爆,喜事到。

刀子嘴,豆腐心。

断气前的悔药——晚了。

断线的风筝飞不远。

以心换心,八两换半斤。

槐树底下做春梦。

喜时不知愁来到,背时不知哪一天。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地怕走小道,人怕起绰号。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各有心,物各有主。

搭锯见沫。

搁上鏊子就是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秦岭山脉是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巧言不如直道,明人不必细说。

有病不求神,求神耽搁人。

雨后送伞晚,贼走关门迟。

大锅饭,养懒汉。

立杆顶千金。

一撬打千斤。

芝麻开花节节高。

若要求宝贝,必须下苦功。

无官一身轻。

上气不接下气。

一客不烦二主。

多则半月,少则十天。

贵人多忘事。

请将不如激将。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家贫有竹难食肉,家富食肉不栽竹。

竹君子松大夫,屈了梅花无称呼。

黄粱美梦,事事落空。

力大不如办法多。

火烧一大片,水淹一条线。

开弓先射出头鸟。

出头椽先烂。

头羊不慌,群羊不乱。

宁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没有梧桐树,难招金凤凰。

河里没鱼市上看。

一羽试风向,一草试水流。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十座山头有高有低。

万物生于土,万物归于土。

千中有头,万中有尾。

久旱知雨贵,天黑显灯明。

心去人难留。

天有阴晴,事有成败。

火烽不到水不开。

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好客的人朋友多,好说的人废话多。

老鹰巢内没善鸟。

老怕丧子,少怕丧妻。

没有千顷地,难打万担粮。

优柔寡断,必招后患。

前人就是后人眼。

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退。

留下葫芦籽,不怕没水瓢。

菜没盐没味,话无理没劲。

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

路再长也有终点,夜再黑也有尽头。

人禁不住千言,树禁不住千斧。

不磕不碰,骨头不硬。

月有圆有缺,人有聚有别。

过后方知事前错。

树老见根,人老见筋。

筋出力尽。

人无知才傲,杏不熟才酸。

软藤缠死硬树。

拿着精细装模糊。

把戏儿隔张纸儿。

君子气不语。

为人莫当差,当差不自生;刮风也得去,下雨也得来。

有钱难买早知道。

见过拾银子拾钱的,没有见过拾骂的。

一只脚棺材里,一只脚棺材外。

一条河有深有浅。

一个牛是放,两个牛也是放。

一杆子插到底。

一不做,二不休。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人不知,鬼不觉。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撒泡尿照照。

仨魂去了俩魂。

三生小孩子都知道。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十年九不遇。

事后诸葛亮。

他念他的经,我拜我的佛。

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铁树开花,哑巴说话。

忘了自己姓什么。

想一出,是一出。

笑掉大牙。

脸红脖子粗。

心里凉了半截。

良心叫狗吃了。

没话找话。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木匠多了盖歪房。

木匠斧子一面砍。

脑袋别在裤腰上。

牛打江山马坐殿。

怕啥来啥。

来得容易去得快。

鸡飞狗跳墙。

鸡毛蒜皮。

花钱买罪受。

丑话说到前头。

合穿一条裤子。

敢怒不敢言。

各人的梦各人圆。

主三大似王。

半路出家。

打退堂鼓。

不进山门不受戒。

陈谷子烂芝麻。

对事不对人。

躲雨跳到河里。

方是真的,药是假的。

放屁砸住脚后跟。

费力不讨好。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风里来,雨里去。

掌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

麻雀入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

有进路必有退路。

云彩经不住风吹,露水经不起日晒。

学得快,忘得快;熟得快,烂得快。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海底捞月。

先来后到。

好景不长在。

铁石心肠。

拔根汗毛比腰粗。

偷牛的跑了,逮住了拔橛的。

不见真佛不烧香。

白日做梦。

断了线的风筝。

不在话下。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知道尿床就不睡觉了。

枪子儿没长眼儿。

馋咬舌头饥咬腮。

嘴馋学做饭,心懒去出家,光馋不懒种庄田。

不管长,不管短,早上起来捧大碗。

不吃人家的饭,不受人家管。

不碰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

三棍子打不着。

大张着嘴巴没说话。

嘴上贴着封条。

跟着下,不害怕。

再借给你一个胆你也不敢。

一块石头落了地。

麦秸火脾气。

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闷嘴葫芦。(不爱说话)光杆司令。

冤家对头。

饿死鬼投生的。

出气筒。

冤死鬼。

不是三生四岁的孩子。

不是好吃的白糖果子。

不是好剃的头。

金字招牌。

拦路虎。

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八匹马拉不回。

老虎嘴上拔胡子。

眼药吃到肚里了。

脱裤子放屁。

大白天撞到鬼。

铁板上钉钉。

砍头不过碗大的疤。

既然怕尿床,就要少喝水。

牡丹虽好,还得绿叶扶持。

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明。

羊皮披到狼身上。

郎中兼开棺材铺——死活都要钱。

贪贱买头牛。

顺水推舟,趁台下驴。

卖关子。

变戏法。

眉无眼睛会说话。

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长。

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

天不怕,地不怕。

吃了豹子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巧舌头转不出腮帮子。

不比别人尿得高。

壶里没酒难留客。

站在人前低三分。

不吃凉皮让让坐。

瓮中之鳖。

炒豆发不了芽。

高山不碍云。

喉咙里伸出手。

喉咙里冒烟。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

人老珠黄不值钱。

老和尚帽子——平不塌。

满天星星顶不住…个月明。

拉不开栓。

人不该死总有救。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唯美的句子,优美的说说,在您的朋友圈能经常分享值得与他人分享的句子。励志的句子网j458.com向您推荐更多好内容,请阅读七夕节的谚语诗句俗语,希望您有一个好心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2076530.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关于志向的谚语俗语_经典句子
下一篇 : 能力修养的民间谚语俗语_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