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道家经典名言,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1、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长得其用。

2、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

5、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6、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7、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0、则仄,月满则亏。

11、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1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3、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14、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1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1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2、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24、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7、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8、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9、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3、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3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5、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36、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9、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4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4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7、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9、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5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1、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

5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5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6、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

5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5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9、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60、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61、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63、穷则反,终则始。

6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6、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6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6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7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5、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76、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77、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7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8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8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82、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8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84、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85、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J458.com更多名言名句扩展阅读

道家经典名言名句,道家思想的核心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老子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

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老子

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庄子

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

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

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

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3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3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3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34、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35、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36、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道家》经典语录_名言名句


《道家》经典语录_名言名句_

【道家正经】

明白什么是刚强的一面,而把握住雌柔的一面,甘愿处于天下卑低之处。
处于天下卑低之处,才不会失去德性,才会回复到单纯的婴儿状态。
知道洁白光亮的一面,而把握住黑暗的一面,甘愿做天下的模式。
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性才不会偏离,才会回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道的境界。
知道什么是荣耀,却安守于屈辱的境地,甘愿处于天下的下流。
处于天下的下流,永恒的德性才会得到充实,才会回复到质朴物类的本性。
物类的本性破碎之后,就割裂成各种具体的器具,有道的人利用这种破碎的本性,便成为百官之长。
所以说,治理天下的理想制度不应该破坏道的完整性。

【道家正经】

道经常是没有什么作为的,但却又能作用于万物。
侯王如果能坚守这个道理,万物就会自然生长。
当万物在自然生长时,可能会产生贪欲,我将用道的真理来净化他们。
用道来镇住他们,贪欲就不会出现了只有拒绝了私欲,人民才可以有宁静的生活,天下才会太平。

在每个人的自性心地上,都保留着自己最本初的性德,虽然时时被外物所蒙蔽,但它依然是一团无法隐藏的光芒。

【道家正经】

含德深厚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
蜂蝎毒蛇不去咬伤他,凶乌猛兽不去伤害他。
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
他还不懂得男女交合,但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由于他精气充足的缘故。
他整天号哭,但声音却不会沙哑,这是他身体谐和、元气浑厚的缘故。
精气旺盛与元气浑厚,就叫常,认识到常叫做明。
纵欲贪生叫做灾殃,欲望支配精气叫做逞强。
其实,任何事物发展的过分强壮,就会趋于衰老,这不合自然之道。
不合自然之道的事物,就会很快死亡。

【道家正经】

一个善于做将帅的人,是不会逞勇斗武的;一个善于作战的人,是不会轻易被人激怒而去拼命的;一个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与敌人正面争斗;一个善于用人的人,对人的态度是很谦虚的。
这种不与人争的德行,是利用别人的力量,符合自然的规律,也是自古以来最高的准则。

老子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意思是说含德深厚的人,就像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一般。
婴儿的心,质朴纯真,自然任性,无忧无虑,无私无偏,也即是我们所说的赤子之心、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其性德真纯,是体道之人所要达到了一种十分高深的境界,在污浊的俗世里,赤子之心也显得尤为可贵。

天覆地载之德,可谓泽被天下。
人生天地之间,无不受此天地大德,然而天地无知,并不希图报答,它只是自然而在。

【道家正经】

我们的精神同形体合而为一,能够永远不分离吗?结聚精气以致柔顺,能够达到像婴儿那样的状态吗?我们清除内心的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瑕疵吗?我们治理国家,爱护民众,能够自然而为吗?人,生存在万物运动变化之中,能够做到宁静柔顺吗?明白事理,通达四方,能够不用心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推动万物发展而不自恃,滋养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至深的德。

【道家正经】

大德的内容完全是以道为准绳的。
道作为一种存在物,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
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但恍惚之中却有迹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但其中却有实物。
它深远模糊中却含有极细微的生养万物的精气,这精气是非常真实的,并且是非常可靠的。
从古到今,它的形态永远不能消失。
根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源。
我怎么知道万物的起始呢,就是根据道的作用。

【道家正经】

江河大海位置低下,才能成为河流汇聚的地方。
所以,圣人想要统治人民,必须用言词对人民表示谦下;想要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圣人虽然处于人民之上,但人民不感到有负担;虽说在人民面前,人民却不感到有什么妨碍。
所以,天下万物都推戴他而不感到负担,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万物才没有谁能够与他争。

我们应该知道世间绝不会有盘古那么一个巨人去为我们做那么多的事情的,而天地之间的万物又是怎么出来的呢?这一切还得归根到道上。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正是道在化生万物,在滋养万物,所有的一切都在道的怀抱里,被道包容,被道化用。

而这也正是道在天地之间所表现的大德,是为孔德。

【道家正经】

和解深重的怨恨,一定会有余留的怨恨,这能算得上是好办法吗?所以,有道的圣人,有如拿着借债的契据存根,却不向人索取偿还。
有德的人就像掌握借据的人,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只是一味地要求别人交税。
天道对万物都没有偏爱,总是帮助有德的人。

至为深沉杳渺的大道,化生、养育了万物,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道中,我们的肉体、我们的精神都是从道中而来,最后又回归到道中人类以及万物的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而一切的生灵都是大道之孔德的受惠者,灌溉万物的大道不求回报,所以它的德行便显得更高更深,是宇宙之中的大德至德,人行世上,非比禽兽,总是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和影响。
而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总是具有很大的向心力的。

【道家正经】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的下流一样,处于天下雌柔的位置,以使天下千百河流交汇于此。
雌柔常以沉静战胜雄强,是因为它安静而处位低下的缘故。
所以大国用谦恭的态度对待小国,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用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才能取得大国的信任。
因此,有时大国以谦下的态度取得小国的信任,有时小国以谦下的态度取得大国的信任。
大国不过是要聚养小国,小国不过是要侍奉大国,两者都必须居于下位,才能互相得到满足。

【道家正经】

真正聪明的人不喜欢高谈阔论,喜欢高谈阔论的人并不一定有智慧。
堵住耳目孔窍,关闭传递知识的门户,挫掉自己的锋芒,化解自己的纠纷,调和自己的光辉,与万物相合,这就达到了道的最高境界。
所以,别人既不能同你亲近,也不能和你疏远;既不能使你获利,也不能伤害你;既不能使你尊贵,也不能作贱你。
一旦达到这种思想境界,才能为天下所尊重.

仿佛联结车辐居中的车毂一般保持和谐。
所谓智慧要周全,就是没有起点与终点的智慧的无懈可击的运用,它流布于很远的四方,仿佛深渊的泉水永远不会涸竭。
所谓行为要正直,就是直立而不弯曲,纯洁而不受污染,困窘时不改变操守,发达时不放肆情志。
所谓才具能力多多益善,就是指充分具备文韬武略,举手投足、宁静安处都能符合礼节,办事无论兴立还是废除都能周到而适宜。
所谓为事越少越好,指做事要抓住纲领以带动全面,把握简要以治理广大,居处宁静以控制躁动。
所以说欲望要小是避忌微小的事,志向要大是无所不能包容,智慧要周全是无所不能知晓,行为要正直是有所不能为,才具能力多多益善是无所不能处理,为事越少越好是简约他的躁动。
所以,圣人对于善事不因为它微小而不去做,对于过失也不因为它微小而不去改正。
他做事不用巫觋方术因而鬼神不敢走在他的前面,这可以说是最可贵的。
但是圣人处世战战就就,一天比一天谨慎,无为而始终一贯,因而终有成就。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混乱,有忠臣。
一个国家进入了无道状态,便彻底陷入了混乱,所以便只好退而求其次,提倡仁义礼仪,以使国家进入有序运行的状态。
周公便是在犬道被废弃的情况下制定礼乐的,而他也借此完成了自己的立德为业,为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规范。

远古时期的圣人之所以受到了一代代的赞颂,是因为他们在世行德,光被遐荒,做了很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

【道家正经】

以正道治国,以出奇制胜的计谋用兵,以不滋扰人民来治理天下。
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根据下面这些:治理天下禁忌越多,人民就越贫穷;民间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人民的技巧智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层出不穷;法令越严明,盗贼反而越多。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顺化;我好静,人民就自然规矩。
我不搅扰人民,人民就自然富裕;我不贪婪,人民就能有自然朴实的生活。

【道家正经】

真正善于建功立业的人,不会动摇,善于保持功业的人,不会丧失时机。
一个人既能建树事业,又能保持事业,那么,他们的子孙便会不绝祭祀,用德修身,他的德是真实的;用德治家,他的德就会有余;用德治乡,他的德就会受到尊崇;用德治国,他的德就昌盛;用德治天下,他的德便会普遍。
从自己本身的情形去观察别的人;从自己一家的情形去观察别人家的情形;从自己一乡的情况去观察其他乡的情况;从自己一国的情形去观察别的国家的情形;用治天下的观点来观察天下。
我为什么能够了解天下的现实呢?就是用这种道理。

【道家正经】

国家的政治宽容,人民反而淳厚质朴;国家的政治严苛,人民反而狡黠诡诈。
灾祸呵,幸福正藏在它里面;幸福呵,灾祸也正隐藏在它之中。
谁知道它们的终极?它们并没有一个定准。
正可能随时转变为邪,善可能随时转变为恶。
人们的迷惑不解,已经有很长的时日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但不伤人,锐利而不伤害别人的尊严,直率的人夸耀自己,不会过分显摆。

德是道的属性之一,一个人如果无德的话,那么他也就是无道了,而无道的人是很难存于天地之间的。
相反地,一个人若是有德,那么他也就是有道,有道之人,必定是循道而行的,必定是顺德为则的。
顺德为则,便是通向自然真纯之道.惟其如此,方才能够如和风一般,化解世间无数怨气、杀气,并最终达致素朴自然之境。

不但天地能够对人间万世散施功德,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能够对人间散施功德。
功德没有大小之分。

【道家正经】

独一无二的道先是作为统一体的原始混沌之气,之后产生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相交而成为一种匀调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又衍化出万物。
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成为新的和谐体。
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候们却用这些字眼称呼自己。
在万物中,有时贬低它,它反而得到抬高;有时抬高它,它反而遭受贬低。
人们所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还是前人的那句话:强悍的人不得好死。
我要把这作为教人的宗旨。

【道家正经】

圣人没有私心,他以老百姓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
他以善对待那些善良的人,也同样以善对待那些不善良的人,这样整个时代的品德就归于善良了。
诚实的人,以诚实对待他,不诚实的人,也以诚实对待他,这样整个时代的品德就归于诚实了。
圣人在统治天下时,收敛自己的欲望,使人归于混沌、纯朴。
老百姓的视听都集中在圣人身上,圣人把他们当婴孩般看待。

【道家正经】

圣人没有私心,他以老百姓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
他以善对待那些善良的人,也同样以善对待那些不善良的人,这样整个时代的品德就归于善良了。
诚实的人,以诚实对待他,不诚实的人,也以诚实对待他,这样整个时代的品德就归于诚实了。
圣人在统治天下时,收敛自己的欲望,使人归于混沌、纯朴。
老百姓的视听都集中在圣人身上,圣人把他们当婴孩般看待。

【道家正经】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征服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无形的力量才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因此,我知道了无为的好处。
在治理天下时,这种不用言辞的教导,无所作为的益处,是很少人能够认识和做到的。

若论功德盖世,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圣人的功德能够超过道所普施于宇宙之间的功德,但是,人们对道的大恩大德,却丝毫都感觉不到,而最让他们能够切身感到的功德,便是圣人的功德圣人的功德比起道的功德来,实在是微乎其微,然而对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们而言,却是无比之大,几乎泽被万世。
其实,圣人的功德也就是道的功德,道家正经治理国家,就像煎烹小鱼一样。
以道来治理天下,那么鬼魅也就不灵(不作祟兴灾)了;不但鬼不灵了,而且神不伤人了;不但神仙不伤人,而且圣人也根本不想伤人。
鬼神和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他们都回归到了无欲无为的至高境界。

自己的心里究竟藏着什么?每个人都想知道。
但几乎每个人都抽不出时间坐下来,静静地察看自己心里藏着的东西。

老子说:人如果根据自己的欲望行事就会失去自然的天性,从而无法与自然的法则吻合,如果这样来治理国家,国家就会混乱,修行己身也会使己身丑陋。
所以不体悟、理解道的人,不能归返自然本性;不把握、通达事物实质的人,无法达到虚寂清灵的境界。
追溯人的最初本性是没有邪恶丑陋的,但长期浸润、沉溺于物的诱惑就会渐渐生长简慢惰志的情性,就会忘却本然的天性,却认为这似乎就是本性。
水的本性是追求清澈,沙砾碎石使它污浊,人的本性旨在平和适当,过度的欲求就损害它,只有道德高尚的圣人才能放弃外物的诱惑而归返内在的本心。
所以,圣人不凭藉智术去驾驭万物,不用过度的欲望去扰乱自己安宁平和的心。
他也不会因高兴而忘形;他也不会因忧虑而懊恼,因此居于高位而不会发生危险,安逸而不会招致倾覆之祸。
所以采纳好的建议与适宜的策划,虽愚笨的人也知道悦而从之:称德行高尚,不贤德的人也知道羡慕。
然而,喜悦的人多而使用的人少,羡慕的人多而践行的人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拘系于物与世俗而已。
所以说我没有妄为而自然无为,民众将自我化育,我听任自然而民众将自会富足,我无欲宁静民风就会自然淳正,我清静守俭民情就会自然朴实。

庄子一向强调坐忘,坐忘指的是静修之中排除掉自己思想之中的杂念,甚至是忘掉外界的一切事物和自己的身体,以达到和道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心斋也是庄子所强调的,心斋就是保持内心的虚无。
唯有保持内心的虚无,才能与道相合为一。
禅宗的禅悟正是继承了庄子的这一思想,尤其是禅宗的六祖慧能,更是将之发扬光大,不断普及到了民间。
慧能的禅说,多是让人们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以保持空无的状态。

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
他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另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开创了中国佛教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慧能开创的这一教派,就是日后长盛不衰的中国禅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亲拂拭,莫使惹尘埃执著于有,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执著于无。
无有无无是为玄?玄即是不执著于有,也不执著于无,但同时却又执著于玄。
所以,要想不再执著,那就只有无为,无言无语,无静无动,那就没有任何的执著了。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道家经典名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正能量经典励志名言短句专题。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4066230.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对爱情信任的名言
下一篇 :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