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在小时候我们总是可以在课本上读到古诗词,学习阅读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你的脑海中对那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念念不忘?小编特别编辑了“毛铉 幼女词·下床着新衣”,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女词下床着新衣》

作者:毛铉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注释:

1、小姑:这里是新娘的意思。
2、结:扎缚、抚弄的意思。

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专门吟咏幼女(含少女)的诗作数量不多,但这类诗作大都写得富有诗趣,颇具特色。西晋着名诗人左思的《娇女诗》可谓中国古代最早写少女情态的妙诗。此诗极尽铺陈之能事,着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小女纨素与大女蕙芳逗人喜爱。正如明代谭元春所评: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理、尽情、尽态。明代诗人毛铉的《幼女词》,尽管仅有20字,但状写幼女情态逼真传神,如在目前,较之左思280字的《娇女诗》毫不逊色。

毛铉的《幼女词》仅寥寥数语,便使一个纯真可爱的幼女形象跃然纸上。诗的前两句,写幼女下床穿新衣,初次学着小姑(此处指新娘)成婚时拜堂。这里,由幼女下床着新衣的动作引出其初学小姑拜的另一动作,并在学小姑拜之前着一初字,便突出了其情窦初开。诗人写幼女学小姑拜,旨在描绘其心态,故诗中并未具体描绘她学拜的情景,这一点与施肩吾《幼女词》别无二致。三、四两句笔锋一转,以幼女的动作摹写其含羞之心态。羞见人,这是直接点明幼女害羞,怕别人取笑她学小姑拜。双手结裙带,这是写幼女以双手扎缚、抚弄裙带来掩饰其含羞之情。而她要结裙带,就得低头,其不自然的心理也就被上述自然的动作所掩饰。此诗描绘幼女情态,语言质朴自然,看似信手拈来,实却颇见功力。读之,给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有两句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所闻》),写一个给豪门侍宴的娇女(侍女),在豪门酒宴上以佯看罗袜这一动作掩饰其啼痕,以及她失去亲人(亲人被战火夺去生命)后的悲情。鲁迅先生的这两句诗是现实的写照,或许他在写作时也受到毛铉《幼女词》的启发。

施肩吾的《幼女词》与毛铉的《幼女词》都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个性鲜明的幼女的形象,也都以稚态见童心,富有诗意、诗趣。但其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在于幼女的年龄略有差异,交代其年龄的方法不同,还在于幼女的稚态与表现手法有别。施诗中的幼女年仅6岁,这是以幼女才六岁直接点明的。毛诗中的幼女年龄多大,诗中并未直接点明,让读者自己从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此幼女不是像施诗中的幼女那样学人拜月,而是学小姑成婚时拜堂。可见她已不止六岁了。她知道着新衣,还知道羞见人,甚至懂得掩饰自己的羞态,去双手结裙带,可见她稚气未尽,仍是幼女,尚未成人,否则,她也做不出初学小姑拜的动作了。

施诗写幼女的稚态,突出其弄巧成拙,从而,见其童心。在写法上,施诗先直言幼女少不更事,分不清巧与拙,为下文写幼女弄巧成拙埋下伏笔;然后,以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这一反映其稚态的动作描写照应上文,为未知巧与拙作了形象的注脚。这里,既有幼女年龄与其行为的不相称之明比,又有他人之巧与幼女之拙的暗比。如此着墨,就使幼女的形象活了,动了。

毛诗写幼女的稚态,着重反映其情窦初开,羞于见人之童心。毛诗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一句诗就是一幅画面,逼真地勾勒出了幼女一系列的动作。在写法上,除了写幼女学拜这点相似外(其实二者学拜的内容也不一致),其余的皆与施诗明显有别。诗中通过幼女下床穿新衣,学着小姑成婚时拜堂,低下头,用双手扎缚、抚弄裙带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以及羞见人的心理描写,突出幼女又要学拜,又知害羞之个性,把个特定年龄和环境中的幼女写得纯真可爱。施诗中的幼女,少不更事,学拜,纯属其好奇心所致;而毛诗中的幼女则要懂事得多,因为其年龄要大些,她学拜之因,除了好奇心之外,还在于情窦初开,诗中一个初字可谓道出个中信息。施诗笔法较直,毛诗笔法较曲。

明代文学家李贽曾道: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意为天下最妙的文章,无一篇不出于具有童心(真心)的作者之手。其实,赋诗亦然。童心诗心,相映成趣,尽管笔法不一,但诗必妙而耐读。这也为施肩吾与毛铉的两首《幼女词》所证实。

j458.cOM更多绝句古诗编辑推荐

送毛仙翁 江州司马时作


白居易 送毛仙翁 江州司马时作

仙翁已得道,混迹寻岩泉。

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

绀发丝并致,龆容花共妍。

方瞳点玄漆,高步凌飞烟。

几见桑海变,莫知龟鹤年。

所憩九清外,所游五岳巅。

轩昊旧为侣,松乔难比肩。

每嗟人世人,役役如狂颠。

孰能脱羁鞅,尽遭名利牵。

貌随岁律换,神逐光阴迁。

惟余负忧谴,憔悴湓江壖。

衰鬓忽霜白,愁肠如火煎。

羁旅坐多感,徘徊私自怜。

晴眺五老峰,玉洞多神仙。

何当悯湮厄,授道安虚孱。

我师惠然来,论道穷重玄。

浩荡八溟阔,志泰心超然。

形骸既无束,得丧亦都捐。

岂识椿菌异,那知鹏鷃悬。

丹华既相付,促景定当延。

玄功曷可报,感极惟勤拳。

霓旌不肯驻,又归武夷川。

语罢倏然别,孤鹤升遥天。

赋诗叙明德,永续步虚篇。

后宫词


白居易 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译文及注释】
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
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
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待天明。
1、泪湿:犹湿透。
2、恩:指皇帝对她的恩爱。
3、熏笼:薰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赏析】
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梦既不成,索性揽衣推枕,挣扎坐起。正当她愁苦难忍,泪湿罗巾之时,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原来君王正在那边寻欢作乐,这就有了三层怨怅。倘使人老珠黄,犹可解说;偏偏她盛鬓堆鸦,红颜未老,生出四层怨怅。要是君王一直没有发现她,那也罢了;事实是她曾受过君王的恩宠,而现在这种恩宠却无端断绝,见出五层怨怅。夜已深沉,濒于绝望,但一转念,犹翼君王在听歌赏舞之后,会记起她来。于是,斜倚熏笼,浓熏翠袖,以待召幸。不料,一直坐到天明,幻想终归破灭,见出六层怨怅。一种情思,六层写来,尽缠绵往复之能事。而全诗却一气浑成,如笋破土,苞节虽在而不露;如茧抽丝,幽怨似缕而不绝。短短四句,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失宠宫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夜来不寐,等候君王临幸,写其希望;听到前殿歌声,君王正在寻欢作乐,写其失望;君恩已断,仍斜倚熏笼坐等,写其苦望;天色大明,君王未来,写其绝望。泪湿罗巾,写宫女的现实;求宠于梦境,写其幻想;恩断而仍坐等,写其痴想;坐到天明仍不见君王,再写其可悲的现实。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由失望转到苦望,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由现实进入幻想,由幻想进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现实,千回百转,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

边词


张敬忠 边词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译文及注释】
五原这地方的春天从来都到得很迟,每年到了二月,光秃秃的垂杨还没有吐叶挂丝。到如今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才隐约可闻,想那长安城却已是姹紫嫣红开过,花落水流红了。
1、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
2、旧来:自古以来。
3、未挂丝:指柳树还未吐绿挂丝

【赏析】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任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着旧来二字,不但见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
二月垂杨未挂丝。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柳色向来是春天的标志,诗人们总是首先在柳色中发现春意,发现春天的脚步、声音和身影。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事物,便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令人宛见在无边荒漠中,几株垂柳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看不到一点绿色的荒寒景象。
三四两句仍紧扣春迟写边地风物,却又另换一副笔墨。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间,包含着一个时间的差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面对五原春迟、北边荒寒的景象,诗人心里所唤起的并不是沉重的叹息与忧伤,也不是身处穷荒绝域的孤寂与凄凉。这里是荒寒的,但荒寒中又寓有它所特具的辽阔与壮美;这里是孤寂的,但孤寂中又透露出边地的宁静和平,没有刀光剑影、烽火烟尘;这里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但春天毕竟要降临。河畔冰开,带给人的是对春天的展望,而不是莫言塞北无春到,纵有春来何处知(李益《度破讷沙》)这样沉重的叹息。刘永济说:此边词而不言边塞之苦。但用对比手法将河畔与长安两两相形而意在言外,且语意和平,可想见唐初国力之盛(《唐人绝句精华》)。这是深解诗味的精到评论。沈德潜评道:不须用意。(《唐诗别裁》)说的也正是此诗于不经意中见诗人气度与时代风神的特点。如果我们把这首诗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对照起来读,便不难发现它们的声息相通之处:尽管都写了边地的荒寒,流露的思想感情却是对边塞风物的欣赏。在这一点上,《边词》可以说是开盛唐风气之先的。
这首诗散起对结,结联又用一意贯串、似对非对的流水对,是典型的初唐标格。这种格式,对于表现深沉凝重的思想感情可能有一定局限,但却特别适合表现安恬愉悦、明朗乐观的思想感情。诗的风调轻爽流利,意致自然流动,音律和婉安恬,与它所表现的感情和谐统一,让人感到作者是用一种坦然的态度对待春色旧来迟、垂杨未挂丝的景象。特别是三四两句,在河畔冰开日与长安花落时的工整对仗之前,分别用即今、便是这样轻松流易的词语勾连呼应,构成了一种顾盼自如的风神格调。治世之音安以乐(《毛诗序》),这首诗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证。不妨说,它是初唐标格与盛唐气象的结合。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J458.com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绝句古诗串词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4483153.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高启 寻胡隐君
下一篇 : 杨慎 出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