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我们在学校也会经常接触到很多古诗,通过阅读古诗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历史,那么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诗经 正月,带给大家。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诗经: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民之讹言,亦孔之将。
念我独兮,忧心京京。
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心惸惸,念我无禄。
民之无辜,并其臣仆。
哀我人斯,于何从禄?
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
民今方殆,视天梦梦。
既克有定,靡人弗胜。
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
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维号斯言,有伦有脊。
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天之杌我,如不我克。
彼求我则,如不我得。
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
今兹之正,胡然厉矣?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
其车既载,乃弃尔辅。
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
屡顾尔仆,不输尔载。
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
潜虽伏矣,亦孔之炤。
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
洽比其邻,婚姻孔云。
念我独兮,忧心殷殷。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
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
哿矣富人,哀此惸独。

注释:

1、正月:正阳之月,夏历四月。
2、讹言:谣言。
3、孔:很。将:大。
4、京京:忧愁深长。
5、癙:幽闷。痒:病。
6、俾:使。瘉:病,指灾祸、患难。
7、莠言:坏话。
8、惸:忧郁不快。
9、无禄:不幸。
10、乌:周家受命之征兆。此下二句言周朝天命将坠。
11、侯:维,语助词。薪、蒸:木柴。
12、盖:通盍,何。
13、惩:警戒,制止。
14、讯:问。
15、具:通俱,都。
16、局:弯曲。
17、蹐:轻步走路。
18、伦、脊:条理,启发。毛传:伦,道;脊,理也。
19、虺蜴:毒蛇与蜥蜴,古人把无毒的蜥蜴也视为毒虫。
20、阪田:山坡上的田。
21、有菀:菀菀,茂盛。
22、扤:动摇。
23、则:语尾助词,通哉。
24、执:执持,指得到。仇仇:慢怠。
25、力:用力。
26、燎:放火焚烧草木。扬:盛。
27、宁:岂。或:有人。烕:即灭。
28、宗周:西周。
29、终:既。怀:忧伤。
30、辅:车两侧的挡板。
31、载输尔载:前一个载,虚词,及至。后一个载,所载的货物。输,丢掉。
32、将:请。伯:排行大的人,等于说老大哥。
33、员:毛传:益也。指加固。
34、仆:通轐,也叫伏兔,像伏兔一样附在车轴上固定车轴的东西。一说仆即车夫。
35、曾:竟。不意:不留意。
36、炤:易见。
37、惨惨:忧愁不安。
38、云:亲近,和乐。
39、殷殷:忧愁的样子。
40、佌佌:比喻小人卑微。
41、蔌蔌:鄙陋。
42、椓:打击。
43、哿:欢乐。

译文:

四月时节繁霜降,霜降失时心忧伤。
民心已乱谣言起,谣言传播遍四方。
独我一人愁当世,忧思不去萦绕长。
可怜担惊又受怕,忧思成疾病难当。

父母生我不逢时,为何令我遭祸殃?
苦难不早也不晚,此时恰落我头上。
好话既都嘴里说,坏话也全口中讲。
忧心忡忡不合时,因此受辱遭中伤。

郁郁不乐心里忧,想我没福能消受。
平民百姓无罪过,也成奴仆居末流。
可悲我们若亡国,利禄功名哪里求?
看那乌鸦将止息,飞落谁家屋檐头?

远望树林成一片,粗细只能当柴烧。
百姓正在危难中,上天昏睡不知道。
如果天命已确定,没人抗拒能奏效。
上帝皇皇最英明,究竟恨谁请相告?

人说山丘多么低,实为高峰与峻岭。
民间谣言纷纷起,不去制止哪能行。
但见老臣受征召,请他占梦来问讯。
都说自己最灵验,乌鸦雌雄谁分清?

人说天空多么高,我却怕撞把腰弯。
人说大地多么厚,我却怕陷把脚踮。
高声呼叫这些话,有条有理不瞎编。
令我悲哀今世人,为何像蛇毒牙尖!

请看山坡田地里,禾苗特出长得茂。
上天这样折磨我,唯恐把我打不倒。
当初朝廷来求我,唯恐推辞不应召。
得到我后很慢待,不再重用与倚靠。

心中忧愁深又长,好像绳结不能解。
当今政治真难说,为何越来越暴烈?
大火熊熊烧起时,难道有谁能扑灭辉煌显赫周王朝,
褒姒竟然将它灭。

忧伤满怀常惨惨,又遇天阴雨绵绵。
车箱已经装载满,竟然抽去车挡板。
等到货物掉下来,大哥帮忙才叫唤。

车上箱板不要扔,加固辐条牢又安。
轴上伏兔勤检查,装载货物莫丢散。
这样终能渡艰险,莫将此事等闲看。

池沼之中鱼成群,并非快乐能安宁。
即使深藏不敢动,水清照样看得真。
愁思满怀长戚戚,忧虑国家多虐政。

他有美酒醇又香,山珍海味任品尝。
四邻五党多融洽,姻亲裙带联结广。
想我孤独只一身,郁郁不乐心忧伤。

卑鄙小人居好屋,庸劣之徒享米禄。
今世黎民太不幸,老天降灾伤无辜。
富贵人家多欢乐,可怜这里却孤独。

赏析:

这是一首政治怨刺,当作于西周将亡之时,诗中言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是预料之词。《毛诗序》云:《正月》,大夫刺幽王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分析说:此必天下大乱,镐京亦亡在旦夕,其君若臣尚纵饮宣淫,不知忧惧,所谓燕雀处堂自以为乐,一朝突决栋焚,而怡然不知祸之将及也。故诗人愤极而为是诗,亦欲救之无可救药时矣。若乃骊烽举,故宫黍,明眸皓齿污游魂,贵戚权寮归焦土,尚何昏姻之洽比?尚何富人之独哿?以此决之,《正月》之为幽王诗必矣。其论甚为精辟。

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政治远见,也有能力。故统治阶级当权者开始极表需要他彼求我则,如不我得,但得到之后又不重用执我仇仇,亦不我力、。他担忧国家的前途,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遭遇,反而遭到小人的排挤和中伤忧心愈愈,是以有侮。他是一个忧国忧民而又不见容于世的孤独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形象。诗的抒情主人公面对霜降异时、谣言四起的现实,想到国家危在旦夕,百姓无辜受害,而自己又无力回天,一方面哀叹生不逢时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一方面对于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么说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反覆无常、扰乱天下的当权者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最终身心交瘁,积郁成疾癙忧以痒、。诗人生动、细致、准确地纪录了两千多年前生于乱世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心灵的颤动,在以后感动过无数的人,和《诗经》中的其他一些政治诗一起为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文学的传统奠定了基础。

诗中还表现了三种人的心态。第一种是末世昏君。此诗没有明确指出周幽王,而是用暗示的方法让人们想到幽王。天在古代常用来象征君王,诗中说民今方殆,视天梦梦,就是很严厉地指责周幽王面对百姓危殆、社稷不保的现实毫不觉悟,却只顾占卜解梦召彼故老,讯之占梦、。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二句,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杜甫《丽人行》、《哀江头》、《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都直接揭露当朝天子,当是受此类诗影响。此诗批评最高当权者亲小人瞻彼中林,侯薪侯蒸,远贤臣乃弃尔辅,行虐政念国之为虐、。指出如果国家真正颠覆,再求救于人,则悔之无及载输尔载,将伯助予。这样的末世昏君前有桀、纣,后有胡亥、杨广,历史上不绝如缕,所以其揭露是有意义的。第二种是得志的小人。他们巧言令色,嫉贤妒能好言自口,莠言自口,结党营私,朋比为奸洽比其邻,昏姻孔云,心肠毒如蛇蝎胡为虺蜴,但却能得到君王的宠幸与重用,享有高官厚禄,诗人对这种蠹害国家的蟊贼表示了极大的憎恨与厌恶。第三种人是广大人民。他们承受着层层的剥削和压迫,在暴政之下没有平平安安的生活,而只有形形色色的灾难民今无禄,天天是椓,而且动辄得咎,只能谨小慎微,忍气吞声不敢不局、不敢不蹐。诗人对广大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民之无辜,并其臣仆,表现了无比的沉痛。昏君施行虐政,百姓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上天惩罚昏君,百姓也要无辜受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此诗正道出了乱世人民的不幸。

《正月》等诗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将此诗与《离骚》对照,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黑暗社会现实下抒发愤世之情的产物,也都运用了比喻象征手法。比如:《正月》中以驾车喻治国,以秀苗特出喻贤臣,以林中薪木喻小人;《离骚》中以骑马喻治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以美人香草喻贤者,以恶鸟臭木喻小人,其设喻之意相近。这是以往学者们所忽略了的。

全诗四言中杂以五言,便于表现激烈的情感,又显得错落有致。全诗以诗人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为主线,首尾贯串,一气呵成,感情充沛。其中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如以鱼在浅池终不免遭殃,喻乱世之人不论如何躲藏,也躲不过亡国之祸。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诗的最后两章说,得势之人有酒有菜,有屋有禄,朋党往来,其乐融融;黎民百姓穷苦无依,备受天灾人祸之苦。哿矣富人,哀此惸独正像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样,表现了诗人的极大愤慨。

j458.cOM更多绝句古诗小编推荐

诗经 著


《诗经:著》

俟我于着乎而,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1、俟:迎候。着: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着。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乎而:齐方言。作语尾助词。
2、充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毛传:充耳谓之瑱。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饰玉称瑱,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素、青、黄:各色丝线,代指紞。
3、尚:加上。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华、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

译文:

等我就在屏风前哟,帽垂丝带在耳边哟。
加上美玉多明艳哟。

等我就在庭院里哟,帽垂丝带在耳际哟。
加上美玉多华丽哟。

等我就在厅堂上哟,帽垂丝带在耳旁哟。
加上美玉多漂亮哟。

赏析:

此篇《毛序》、郑玄笺皆以为是刺诗,孔颖达疏申述云:作《着》诗者,刺时也。所以刺之者,时不亲迎,故陈亲迎之礼以刺之也。姚际恒不以为然,他说:此本言亲迎,必欲反之为刺,何居?此女子于归见婿亲迎之诗,今不可知其为何人,观充耳以琼玉,则亦贵人矣。(《诗经通论》)姚说可取。揣摩诗意,此当是女子回想出嫁时夫婿迎亲情景的。据《仪礼-士昏礼》,新郎到女家迎亲,新娘上车后,新郎得亲自驾车,轮转三周,再交给车手驾御,而自己则另乘车先行至自家门口等候,然后按照规定以次将新娘引进洞房。此诗把这一古老的结婚仪式写得饶有情趣。

全诗三章九句,皆从新娘眼中所见来写,戴君恩《读诗臆评》谓其文言文句式奇怪,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称其文言文句式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诗中全不用主语,而且突如其来。这一独特的文言文句式,恰切而传神地表现了新娘此时的心理活动。当她紧随着迎亲车辆踏进婆家大门的那一刻,其热闹的场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场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谁不想一睹新娘的风采,然而新娘对着这稠密涌动的人丛,似乎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映进她眼帘的唯有恭候在屏风前的夫婿俟我于着,少女的腼覥,使她羞于说出他字,但从俟我二字却能品味出她对他的绵绵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两句更妙在见物不见人。从新娘的心理揣测,她的注意力本来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详一番,然而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头仔细瞧。实际上,她只是低头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没看清他的脸庞,所见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发光的玉瑱。这两句极普通的叙说语,放在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这特殊的时刻和环境中,便觉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了,给人以丰富联想和审美的愉悦。

这首诗风格与《齐风-还》相近,也是三章全用赋体,句句用韵,六言、七言交错,但每句用乎而双语气词收句,又与《齐风-还》每句用常见的兮字收句不同,使全诗音节轻缓,读来有余音袅袅的感觉。在章法上它与《诗经》中的典型篇章是那么不一样,而又别具韵味,无怪乎清代学者牛运震要称它是别调隽体

诗经 狡童


《诗经: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

1、狡童:狡猾的孩子。
2、维:因为。
3、息:安,安宁。

译文:

那个狡猾小坏蛋,不肯与我把话谈。
都是为了你缘故,使我不能吃下饭。
那个狡猾小坏蛋,不肯与我同吃饭。
都是为了你缘故,使我不能睡安然。

赏析:

谁都不愿被人冷落而做边缘人,情人更不愿被冷落而坐冷板凳。谁都高兴被人抬着棒着吹着拍着,情人更想成为对方眼中心中的唯一,细心棒在手中的花朵明殊。

被人冷落之后,可能火冒三丈,反目为仇,也可能凄凄惨惨嘁嘁,自怨自艾,还可能半是责怪半是期待,半是不满半是爱怜。你这没心没肺的,给我说清楚!这是火冒三丈。啊,你为什么不回来,我好空虚哟,我的命好苦哟!这是自怨自艾。你这个死鬼,小坏蛋,晓不晓得我为你茶饭不思?这是半是不满半是爱怜。

除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否则,最能产生效果的方式便是半是爱怜半是不满。它不是最好的方式,却是最易让人外情的方式。

诗经 清人


《诗经: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
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注释:

1、清:郑国之邑,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2、驷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旁旁:马强壮有力貌。
3、二矛:酋矛、夷矛。重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
4、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5、镳镳(标):英勇威武貌。
6、乔:借为鷮,长尾野鸡,此指以鷮羽为矛缨。
7、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8、陶陶:驱驰之貌。
9、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
10、中军:古三军为上军、中军、下军,中军之将为主帅。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

译文: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彭地,
披甲的驷马驰骤真强壮。
两支矛装饰重重红缨络,
在河边来去翱翔多欢畅。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消地,
披甲的驷马威武地奔跑。
两支矛装饰重重野雉毛,
在河边来回闲逛真逍遥。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轴地,
披甲的驷马驰驱乐陶陶。
士兵们左转身子右抽刀,
领兵的主将练武姿态好。

赏析:

《清人》为《郑风》的第五首。在郑风二十一篇中,唯独这首《清人》是确切有本可考的。

据《春秋-鲁闵公二年》记载:冬,十有二月,狄入卫,郑弃其师。《左传》云: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公元前660年(鲁闵公二年,郑文公十三年),狄人侵入卫国。卫国在黄河以北,郑国在黄河以南,郑文公怕狄人渡过黄河侵入郑国,就派他所讨厌的大臣高克带领清邑的士兵到河上去防御狄人。时间久了,郑文公也不把高克的军队召回,而是任其在驻地无所事事,整天游逛。最后军队溃散而归,高克也逃到陈国去了。又据《毛诗序》,诗作者为郑公子素。

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就能深刻体会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了。春秋时期,大小诸侯国之间战争频仍,攻伐兼并不绝于史。广大人民对那些诸侯争霸的不义之战是深恶痛绝的。而对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奋起抗击外敌的正义战争,广大人民总是予以热情的歌颂。在防御外敌的时候,如果有人消极不抵抗甚至投降,那将受到千夫所指。在作者眼中,高克带领的部队,战马披甲,不可谓不雄壮;战车插矛,不可谓不威武。可是清邑的士兵怎么样呢,他们不是在为抵御敌人随时可能的入侵而认真备战,却在河上逍遥游逛,耍弄刀枪;身为将帅的高克也闲来无事,只是以练武来消磨时光而已。这是一首辛辣的讽刺诗。讽刺的对象是高克,而最终是深深斥责郑文公的昏庸。

至于为什么说讽刺的矛头最终是对准郑文公,古代有一位论者分析得很有启发: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唯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着,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边境),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朱熹《诗集传》引胡氏语)方玉润也说:唯郑文公恶高克,而使之拥兵在外,此召乱之本也。幸而师散将逃,国得无恙;使其反戈相向,何以御之?(《诗经原始》)总之,在抵御外敌之时,郑文公因讨厌高克反而派他带领清邑士兵去河边驻防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全诗共三章,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表面上是在称颂他们,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河上闲散游逛。每章的最后一句如画龙点睛,用翱翔、逍遥、作好等词来揭出本相,其讽刺的手法是较为含蓄的。从诗的章法上说,三个章节的结构和用词变化都不甚大,只有第三章与前两章不同处较多。作者采用反覆咏叹的手法,以加强对读者的印象,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唯美诗经句子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448420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诗经 节南山
下一篇 : 诗经 十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