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康熙教子的庭训格言语句,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立定脚跟 战胜私欲

训曰:朱子云:「人作不好的事,心却不安,此是良心。但被私欲锢蔽,虽有端倪,无力争得出。须是着力与他战,不可输与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脚跟硬地行,从好路去,待得熟时,私欲自住不得。」此一节语乃人立心之最要处。良心能胜私欲,为圣为贤,皆此路也。欲立身心者,当详究斯言。

2、存诸心 体诸身 求实得于己

训曰: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3、不忍舍处 方得书味

训曰:朱子云:「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得书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者,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此言极是。朕自幼亦尝发愤读书看书,当其读某一经之时,固讲论而切记之。年来翻阅其中,复有宜详解者。朱子斯言,凡读书者皆宜知之。

4、进德修业 依于经史

训曰: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读书之法,以经为主。苟经术深邃,然后观史。观史则能知人之贤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故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问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学如不及也。

5、为山九仞 未可偏废

训曰:从来有生知、有学知、有困知,及其成功,则一未有。下学既久,而不可以上达者,但功夫不可躐等而进,尤不可半途而废。《书》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正为半途而废者惜也。

6、为学之功 不在日用之外

训曰: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至近至易,即今便可用力;至急至切,即今便当用力。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至有所疑,寻人问难,则长进通达,自不可量。若即今全不用力,蹉过少壮时光,即使他日得圣贤而师之,亦未必能有益也。

7、穷理求知 行事得之

训曰:先儒有言:「穷理非一端,所得非一处。或在读书上得之,或在讲论上得之,或在思虑上得之,或在行事上得之。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实。」此语最为切当,有志于格物致知之学者,其宜知之。

8、忍耐一时 便觉无事

训曰: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即如乡党邻里间每以鸡犬等类些微之事,致起讼端,经官告理;或因一语戏谑,以致角口争斗。此皆由不能因一时之小忿,而成争讼之大端也。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圣人之言,至理存焉。

9、尽其人事 以听天命

训曰:古人云:「尽人事以听天命。」至哉,是言乎!盖人事尽而天理见,犹治农业者耕垦宜常勤,而丰歉所不可必也。不尽人事,是舍其田而弗芸也;不安于静听者,是揠苗而助之长者也。孔子进以礼,退以义,所以尽人事也。得之不得曰:「有命。」是听天命也。

10、学以养心 亦可养身

训曰:学以养心,亦所以养身。盖杂念不起,则灵府清明,血气和平,疾莫之撄,善端油然而生,是内外交相养也。

11、神静心和 心和形全

训曰:庄子曰:「毋劳汝形,毋摇汝精。」又引庚桑子之言曰:「毋使汝思虑营营。」盖寡思虑所以养神,寡嗜欲所以养精,寡言语所以养气,知乎此可以养生。是故形者,生之器也;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会也。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恬静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神静心清,则形无所累矣。

12、前车之覆 后车之鉴

训曰:劝戒之词,古今名论、亹亹书记中,无处不有。其殷勤痛切,反复叮咛,要之,欲人听信遵行而已。夫千百年以下之人,与千百年以上之人,何所关切而谆谆训诫若此,盖欲一句名言提醒千百年以下之人,使知前车之覆,而为后车之戒也。后学读圣贤书,看古人如此血诚教人念头,岂可草草略过?是故朕常教人看古人书,须念作者苦心,甚勿负前人接引后学之至意也。

j458.cOM更多名言名句编辑推荐

康熙名言名句


康熙名言名句

1、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2、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无知时就开始进行教育,八岁时就入小学,十五岁时入大学,目的是为了端正他禀一性一、习气中已有偏差的地方,防止他被物质欲一望所诱一惑,开启他的聪明才智,保持他的忠诚、有信,使他能时时处处不丧失这些品德。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追求真理的思想,也是永远不息,有如不知自己的年纪已进4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于圣人学问的人,他们选择认为是好的就坚持不懈,约束自己使言行都符合礼教,恭顺有序,勤恳不懈,中间没有一丝一毫轻视和疏忽,才能每天都不断地进步。

3、凡人处世,惟当常寻一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样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4、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5、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6、凡人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于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古人云:心欲小绝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7、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8、古人云:心欲小绝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9、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10、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11、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患闻天下不广?

12、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13、庭训格言: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14、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15、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16、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17、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18、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绝不防之则必渐大。

19、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一操一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20、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21、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22、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23、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24、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一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

25、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26、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27、人以改过为贵,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皆不当罪也。

28、【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人苟能有决尼不移之志,勇一猛一精一迸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29、【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30、志向的发展,无论多远,没有达不到的;志之所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根本,使任何物质欲一望都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从这点来看,一个人的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又有良好的学术修养,自然不会失却其先后、轻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应到,内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这种境界,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圣人的行列。

31、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32、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33、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

34、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35、训曰: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菌,何处得增益耶?

36、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37、读书以明理为要。

38、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39、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40、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41、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

42、凡事暂时易,久则难。

43、现在的人们认为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斋了,岂不知古人持斋是和守戒连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4、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45、己不知,焉能断人是非?

46、故朕所行一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47、朕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无过费。3.所以然者,特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48、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荣习而安焉,自无废事。

49、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

50、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51、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

52、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一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

53、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54、虽然,书不贵多而贵一精一,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一精一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55、人于好恶之心,难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见其善,而不见其恶;若所恶之人,惟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是故【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诚至言也。

56、惟持善心,行合道理。

57、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58、凡一爱一人一爱一物,皆一爱一也。

59、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从给之与?

60、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

61、人生凡事故有定数,然而其中以人力夺天工者有之。

62、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孔子云居易以矣。皆圣洁之大道,何足惧乎?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几其长也,亦无非常。

63、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64、人之一生,虽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65、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图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

66、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

67、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68、为人甚不可被虚意承顺赞美之言所欺,诸凡学问皆以此存心可也。

6一9、喜庆之辰,易心平气和,语言吉祥。

70、立定脚跟,战胜私欲。

71、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

72、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73、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

74、人只有一心,心动兴致起,会产生种种思想和考虑。这种种思虑正确与否,只在一刹那间。如果一个念头不正确,很快就被发现了,并且及时纠正它,自然不至于离正道很远。

75、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一爱一情 )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76、尔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人平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近污秽,则为浊气所染,而清明之气渐为所蒙敝也。

77、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

78、为学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

佛经经典名句 一爱一情诗词名句 现代一爱一情诗词名句分页:123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左宗棠名言名句朱淑真名言名句周敦颐名言名句郑成功名言名句赵翼名言名句章学诚名言名句张载名言名句张若虚名言名句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励志人生:人生走向成熟的15个...励志演讲稿:拼搏高三,让我们...励志日志:大学中的醒悟写给高一期中考试没考好的同...高考励志:怎么样把学会的知识...励志人生:25项公民修养守则成功励志:成功人生7步曲 成功励志:如何成为一个早起者...本文标题:康熙名言名句

家庭教育格言


家庭教育格言一精一选

1、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格言对联】

2、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得到富裕的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将会使你受益无穷。

3、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4、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过过苦日子,干点苦活,挫折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坚强品质。

5、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6、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7、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8、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9、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一爱一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

10、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1、受罚最重的孩子,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人的。

12、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13、欲知对岸事,就要渡过河。

14、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15、子女之教育,一般人常有谬误:对女儿之教育专注意其身一体,忽略其一精一神;而对儿子则忙于修饰其一精一神,而忽略其身一体。

16、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8、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19、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20、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21、稳定感和安全感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能够从一个稳定的家庭中,体验到一种安全感,那么这将有助于他们应对来自校园内外的种种挑战。

22、如果你不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

23、当孩子们开始问没有答案的问题时,他们就长大了。

24、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质。把这一点点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25、幼小玖书要琢磨,休怪老师批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26、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27、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

28、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只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29、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一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30、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31、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32、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3、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有知识不会运用,如同耕耘而不播种。

34、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5、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36、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一精一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一精一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37、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38、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39、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40、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41、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42、家长事事依着孩子,对孩子没有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的孩子长大成一人后,很有可能会处处以我为中心,而且很容易放纵自己。

43、只有一爱一才能培养孩子。

44、和孩子一起唱歌,能让孩子对生活增强信心,使孩子感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很多,而不仅仅是枯燥的学习、作业、成绩等。

45、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一精一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46、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47、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48、向孩子提一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一爱一的事情。

49、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50、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51、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52、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一性一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诲已很难将它移动及改变。

53、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苦恼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什么。这样你常常会根据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太差。

54、处处为孩子着想,已经成为不少家长溺一爱一孩子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55、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养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缩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使他们一精一神镇定、并且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奠定勇敢与果断的基础拷法。

56、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57、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58、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种资格,我会说那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一爱一心。

59、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60、掌握好责骂与训斥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不当的责罚,不知不觉中会伤害孩子。

61、家长的关一爱一就是孩子需要的维生素,但家长应当牢记,孩子需要正常剂量的维生素,缺它不可,过多无益。

62、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63、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64、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没有孩子的笑声和学习的声音,这个家庭是没有希望的。

65、热一爱一读书,是你可以赠给孩子的最伟大的礼物它比你花很多钱安排孩子上私立学校更有效,比你赠给孩子一台电脑更管用,甚至比获得哈佛大学的学位更实用。

66、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一爱一因斯坦

67、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一爱一孩子。

68、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

6一9、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一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70、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71、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7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那么,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

73、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一精一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会减弱,这时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再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唯一的方法是先把他们的情绪调整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许多被认为没有天赋、天生比其他孩子差的孩子,其实并非如此,只是教育者的方法不得当。

74、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一爱一,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5、每天都一抽一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76、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77、宽恕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最敏一感的角落,使儿童心灵中产生要改正错误的意志力。

78、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一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79、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康熙大帝名言名句


1、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2、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无知时就开始进行教育,八岁时就入小学,十五岁时入大学,目的是为了端正他禀性、习气中已有偏差的地方,防止他被物质欲望所诱惑,开启他的聪明才智,保持他的忠诚、有信,使他能时时处处不丧失这些品德。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追求真理的思想,也是永远不息,有如不知自己的年纪已进4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于圣人学问的人,他们选择认为是好的就坚持不懈,约束自己使言行都符合礼教,恭顺有序,勤恳不懈,中间没有一丝一毫轻视和疏忽,才能每天都不断地进步。

3、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样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4、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5、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6、凡人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于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7、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8、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9、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10、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11、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患闻天下不广?

12、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13、庭训格言: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14、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15、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16、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17、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18、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

19、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20、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21、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22、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23、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24、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

25、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26、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27、人以改过为贵,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皆不当罪也。

28、《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人苟能有决尼不移之志,勇猛精迸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29、《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30、志向的发展,无论多远,没有达不到的;志之所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根本,使任何物质欲望都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从这点来看,一个人的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又有良好的学术修养,自然不会失却其先后、轻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应到,内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这种境界,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圣人的行列。

31、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32、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33、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

34、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35、训曰: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

36、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37、读书以明理为要。

38、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39、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40、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41、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

42、凡事暂时易,久则难。

43、现在的人们认为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斋了,岂不知古人持斋是和守戒连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4、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45、己不知,焉能断人是非?

46、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47、朕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无过费。3.所以然者,特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48、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荣习而安焉,自无废事。

49、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

50、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51、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

52、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

53、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54、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55、人于好恶之心,难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见其善,而不见其恶;若所恶之人,惟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是故《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诚至言也。

56、惟持善心,行合道理。

57、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58、凡爱人爱物,皆爱也。

59、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从给之与?

60、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

61、人生凡事故有定数,然而其中以人力夺天工者有之。

62、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孔子云居易以矣。皆圣洁之大道,何足惧乎?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几其长也,亦无非常。

63、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64、人之一生,虽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65、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图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

66、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

67、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68、为人甚不可被虚意承顺赞美之言所欺,诸凡学问皆以此存心可也。

69、喜庆之辰,易心平气和,语言吉祥。

70、立定脚跟,战胜私欲。

71、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

72、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73、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

74、人只有一心,心动兴致起,会产生种种思想和考虑。这种种思虑正确与否,只在一刹那间。如果一个念头不正确,很快就被发现了,并且及时纠正它,自然不至于离正道很远。

75、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76、尔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人平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近污秽,则为浊气所染,而清明之气渐为所蒙敝也。

77、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

78、为学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

康熙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2、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3、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

4、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

5、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6、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7、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8、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9、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患闻天下不广?

10、己不知,焉能断人是非?

11、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12、志向的发展,无论多远,没有达不到的;志之所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根本,使任何物质欲望都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从这点来看,一个人的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又有良好的学术修养,自然不会失却其先后、轻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应到,内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这种境界,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圣人的行列。

13、人以改过为贵,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皆不当罪也。

14、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15、庭训格言: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16、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见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17、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18、为人甚不可被虚意承顺赞美之言所欺,诸凡学问皆以此存心可也。

19、现在的人们认为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斋了,岂不知古人持斋是和守戒连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0、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

21、《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22、凡人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于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23、凡爱人爱物,皆爱也。

24、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孔子云居易以矣。皆圣洁之大道,何足惧乎?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几其长也,亦无非常。

25、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

26、读书以明理为要。

27、立定脚跟,战胜私欲。

28、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

29、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30、朕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无过费。3.所以然者,特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31、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

32、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从给之与?

3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34、凡事暂时易,久则难。

35、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36、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37、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38、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39、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40、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41、尔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人平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近污秽,则为浊气所染,而清明之气渐为所蒙敝也。

42、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

43、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44、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45、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46、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图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

47、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48、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

49、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50、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

51、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52、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欢喜处自有一番吉样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

53、惟持善心,行合道理。

54、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

55、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无知时就开始进行教育,八岁时就入小学,十五岁时入大学,目的是为了端正他禀性、习气中已有偏差的地方,防止他被物质欲望所诱惑,开启他的聪明才智,保持他的忠诚、有信,使他能时时处处不丧失这些品德。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追求真理的思想,也是永远不息,有如不知自己的年纪已进4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于圣人学问的人,他们选择认为是好的就坚持不懈,约束自己使言行都符合礼教,恭顺有序,勤恳不懈,中间没有一丝一毫轻视和疏忽,才能每天都不断地进步。

56、为学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

57、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荣习而安焉,自无废事。

58、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

59、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60、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61、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62、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63、人只有一心,心动兴致起,会产生种种思想和考虑。这种种思虑正确与否,只在一刹那间。如果一个念头不正确,很快就被发现了,并且及时纠正它,自然不至于离正道很远。

64、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65、人生凡事故有定数,然而其中以人力夺天工者有之。

66、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67、喜庆之辰,易心平气和,语言吉祥。

68、人于好恶之心,难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见其善,而不见其恶;若所恶之人,惟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是故《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诚至言也。

69、人之一生,虽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70、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爱情 )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71、《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人苟能有决尼不移之志,勇猛精迸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

72、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73、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74、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75、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76、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

77、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78、训曰: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康熙教子的庭训格言语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言语幸福句子专题。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30472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成功人士必备格言
下一篇 : 中西方有关读书的格言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