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栏目小编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篇精选文章讲述的是“农村教育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我们常常会用到报告这种实用文,报告多数是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是事后或事中行文,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欢迎您阅读本网页的内容。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1】

1、周转宿舍,让老师生活质量更高。同时,最重要的是,职称评定要向中西部乡村教师倾斜。

2、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教育,还有一大部分留守儿童问题也是造成教育质量不好的重要原因

3、农村的教育经费短缺,学校规模小,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老旧,不能满足基础教育飞速发展的需求,学生人数也会减少

4、落建义务类学校。

5、乡村教育改革

6、目前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比较差,其教育经费不是太充足,教材设施比较简陋,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不高,见识也不广。同时,农村学校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不大,教学方法和城镇相对要落后很多。

7、所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农村义务教育加大投入,不要让这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8、信息技术的结合,让农村娃也能开拓视野,学习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推动城乡教学方法共享。

9、同时,《意见》中指出在2021-2025年,乡村教育还会迎来3大重点改变:

10、洗浴设施,让那些地处偏僻地区的学生,能够寄宿入读,并优先为留守儿童留宿,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心理辅导室、图书馆等,对那些问题学生多做心理辅导,让学生通过阅读扩展视野。

11、一方面,农村一般都地处偏远,并且远离城市,学生是肯定享受不到城市学生那样的优质教育的,另外一个方面,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也是非常薄弱的,好多老师的资质都达不到初中老师的水平,因此当前农村初中教育现状是比较差的。

12、名师课堂建设工作,提升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和方法。

13、对乡村教师倾斜

14、提高办学能力

15、在体美劳上也要加大投入,让孩子全面发展,加大校园文化建设,让孩子的思想文化得以提高。当然,也要加大资源分配,加大乡村教师的待遇,吸引那些优秀教师支教,让农村孩子能更好的进步。

16、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以及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出,农村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容村貌也迎来了提升。只不过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直很大,和城镇差距还是很大。

17、现在的农村初中教育虽然硬件设施比以前好多了,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是比较贫乏。主要是优质生源流失比较严重,专业的音体美历史英语老师比较缺乏。我的一个同事去乡下支教,她本人是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去乡下支教代的是历史课,学生的成绩大部分是二三十分,上课睡觉一大片。还有一个同事去支教,代的课有英语体育绘画和音乐,每周上三十多节课。这些学生大多是留守学生,父母去城里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做人和学习缺乏引导和教育。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中考升学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好多孩子一毕业就出去打工。

18、扩大城镇学位供给

19、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师的待遇补助,并要求要向当地的公务员看齐,不过仍然难以吸引好教师,很多教师嫌弃在乡村学校没有提升空间。

20、提高教学条件,并加大对食堂、教室等基础设施建造,提升学校的卫生指标。

21、一个民族的未来重点在于教育,唯有教育公平才能让全社会人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避免城乡间的差距。然而,我国教育资源一直不平衡,城乡间的差距太大,两地的孩子并不在同一教育起跑线上。至于为何,还因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其教育资源配置不充实,以至于城乡孩子今后的命运大不同。

2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

23、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开展和落实,农村学子也能享受到更高的教学资源,和城镇的教学差距减少。

24、近年来很多农民进城打工,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父母也将其带到身边,送到城镇学校学习,但城镇教育资源有限,孩子入学比较困难,部分孩子面临无学可上,因此国家在未来5年里指出要扩大城镇学位供给,让更多农村学子入学。

25、农村教育现状

26、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减负”政策,要求留给学生更多休息时间,减轻父母负担,提高教育整体质量。此消息一出,教育股震荡,课外培训机构也受到强有力的打击。

27、答:当前农村初中教育现状还是比较差的。

28、《意见》也指出要加强网课教育的推广,普及名校网络课堂,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以缩减城乡教育差距。

29、因农村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不少,且生活质量不高,吸引不到优秀老师的到来,以至于乡村教育师资力量不是太完备,多是年龄较大的老师,这就导致即便学生很努力,但分数仍难以上去的原因。

30、我家就在城乡结合部,我的两个侄子都在农村,弟弟弟媳都在城里上班,为没有能力让他们两个在城里上学,只好留老妈在乡下照看两个孩子了,乡镇上的孩子很少了,几个乡镇上有一个初中,一个年级也没好多人读,听说我们镇上的校长也没人愿意当,教育也就那样呗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2】

关于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在小学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亲身感受到了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的变化,校舍砖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优良,中心小学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农村小学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大学乃至整个国民的教育。然而,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教育经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小学生人数急剧减少

随着计生工作的发展,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当前农村小学的学生人数急剧减少的情况严重。农村人口城镇化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外出就读等原因,导致农村小学的规模不断缩小。目前学校规模太小(100人左右的完小校)按现行编制教师少,课程不好安排,许多学校都只有2至3名老师。包班的现象很多,甚至有的小学里面老师的人数都没有班次多,很多的都是开办的复式班(两三个年级混合一起教学)。负担重,难以提高质量。

2、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日益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没有教师队伍中的新增人员进入农村小学任教,导致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老化。另一方面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英、美、体、音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教师兼科现象较普遍。我个人觉得这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老年教师知识老化,对于新课程改革难以接受,因此是老观念、老教法,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全镇小学教师正规师范毕业占据比例不高,45岁以上教师占据比例大,民办、代课、转业军人占据比例大,从参与业务考试情况看,参加小学语文考试36人,不及格16人,占44.4%,优秀2人。参加数学考试47人,及格12人,占25.5%,其中最低分23分、26分。教学能力不均衡。因老师年纪偏大,教学能力又参差不齐,绝大部分教学方式落后,新的教学理念无法渗透其思想,大部分村小教师依然是用“一块黑板一张嘴,两只粉笔书一本”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个阶段。中心校也曾多次开会研究,并通报,但涉及面积太宽,效果不佳。

4、教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只是教书匠,他们只是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有些有了一定教龄的教师平时备课就开始不认真起来。现在的教学,给每位老师都配有一套教参,于是有些教师就综合几本教参,东抄一段西抄一段,拼作一块,自己并不做太多的思考。若是能抄得完整有序,涵盖内容全面那也不错,可是现在的人越来越学会偷懒,他们抄的时候,东丢一段,西省一节,便少抄了许多东西,当然这也省了许多该交给学生的东西。有些教师甚至备课连教参都懒得去整合,直接拿以前的备课本讲课,逢着要检查时便借了同事的备课本“挑灯夜抄”。他们的备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备课内容抄得少的,美其名曰:“备课简洁明了。”再说到教师改作业这块,许多教师就从班里挑几个成绩好的到办公室帮其批改作业。而作业本上是讲了再改,答案基本上是统一的,于是只要学生拿着红笔打钩就行,到时只需老师来写个日期。但这样教师根本就不会看到学生的作业情况。这于学生有何益处呢?题目讲了再改,答案基本统一,那么老师也就很难知道学生究竟是哪些地方不懂,学生也就很难提高了。老师对那

些被叫来帮忙改作业的学生说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能力,其实是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当然,这也不能绝对地说对学生没有半点好处。老师自己轻松了,便有很多闲暇去逛街打牌了。再举一例说说语文老师改作文吧,县教育局对老师们的要求是眉批尾批,但如果每本都那样做就会占用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虽然那样批改作业是老师的职责。自此,一些老师要么偷懒,要么一本都不改,等到学校抽查时便将抽查的几本细细改了,应付上级——其实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端:检查之前先吭声,这不明摆着要看假象吗?!当然,这是个社会问题,不是一两天一两个人就能改变得了的——要么就草草地看了,胡乱打个等级,然后作一些内容空洞的尾批,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只会是误人子弟!

在小学教育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是某些老师师德不高,不爱岗敬业,只把此职业当做捧稳饭碗的一个手段,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其社会根源。今天是市场经济时代,就从我们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来说,对名利和物质享受的追求愈益狂热,而对学识的忽视非常严重。学识只是成了一些高官及有钱人装点门面以示其品位高雅的工具,整个社会对学识的不尊重以及对教师的不尊重导致一些教师的心态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再者,教师的工资待遇及其他福利也并不高,这也使一些教师产生了付出与回报不均等的认识,从而认为认真地为教育事业献身不值;第三,许多家长根本不把读书当回事。很多家长自己没多少学识却当了老板腰缠万贯,于是他们便奉行“读书无用论”,在他们看来,有钱才是硬道理,只要让孩子学会经商就够了,至于成绩好于差,表现好于坏,他们都不在乎。既然家长都不在乎,老师又何必去为他们的孩子着急呢?于是又有一大批孩子被老师放弃了;第四,很多家长很势利,当某个老师教其孩子时便百般殷勤,一旦不交了,态度便立即冷了下来。若学生是个好的,老师便会照顾他一下,倘若是个成绩差的,反正以后也不会记住自己,反正也考不上重点中学,便认为也没有太大必要为其付出了;第五,现在的学生很多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当自己考上大学功成名就之后把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忘在了一边,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全是凭自己的天资禀赋,与老师并无太大关系。在现代社会,若说只求付出不求回报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个圣人。付出了却又得不到回报,这会造成很多教师心理失衡,便觉得认认真真呕心沥血地做和吊儿郎当都是得不到回报,何必去认真呢,还不如自己多玩一下;第六,有些地方小学升初中不用考试,全部可以去读,如此一来,更是没动力了。

5、教育设施设备落后,教师使用电教平台技能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农村小学还是采取“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堂课”的传授模式,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我镇通过“创强”,各完小的教学设施设备得到长足的完善,中心小学配备有多电脑室。但要使先进的教育设施设备发挥作用,教师使用电教平台的技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受到当前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指引下,几十年来农村小学的教师一直走不出应试教育这一怪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均组织统考,进行排名。在加上人事制度的改革,于是教师们也顾不上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变成考试的机器每天面对着成堆的试题。

7.学生外流化严重

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幼儿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差生居多。致使学生家长不理解、不满意。随着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入学。

8、学生上学难,教师上班难

因学校撤并,路途遥远,食宿困难,导致学生上学困难,有的村离学校有近4公里远,有的即使有车辆接送,但大多是三无车辆,安全隐患随时都有。另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引

发新的教育问题,学校法制教育不健全,优质教学教育资料相对贫乏等问题也普遍存在。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3】

一、 引 言

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大批安心在农村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应当承认,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结果少数升了学的学生再也不回本地了;而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中小学毕业生,又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上缺乏准备。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贫困地区尤其突出。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造成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基础是教育。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平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式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但是我们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有价值的谈话记录下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访谈法,正式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县义务教育现状。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教育主体中心,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我们分别和家长、学生、教师进行了访谈。

三、被调查者对教育费用的负担能力及评价

⒈ 关于家庭在20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7.37%的被调查者反映是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25.7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51.39%的被调查者反映的是教育支出,9.7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住房及医疗支出,5.78%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其它支出(可填空)。可以看出,教育支出的在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家庭支出中排在首位,农民的教育费用负担比较大,远远高于农业

生产、吃穿用、和住房与医疗费用等支出项目。在其它项目中多为大比非农产业投资,如购买汽车、机器等。如表所示:

家庭在20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 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 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 教育支出 住房及医疗支出 其它支出

人数 37 129 258 49 29

比例 7.37% 25.70% 51.39% 9.76% 5.78%

⒉ 关于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23.90%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合理,初中过高,13.75%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过高,初中合理,45.22%的被调查者认为都过高,17.13的被调查者认为都比较合理。综合比较,认为收费都过高的被调查者的比例高于认为都比较合理地方被调查者,认为小学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41.03%,认为初中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30.88%,认为小学收费过高的占58.97%,认为初中收费过高的占71.12%。可以看出,总体上还是认为过高,义务教育收费还是被调查者意见比较大、比较多的问题。如表所示:

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 小学合理, 初中过高 小学过高,初中合理 都过高 都比较合理

人 数 120 69 227 86

比 例 23.90% 13.75% 45.22% 17.13%

⒊ 关于家庭中义务教育费用不能及时缴纳时的采取的办法。57.76%的被调查者的家庭向亲友求助借贷,8.37%的被调查者的家庭请求学校批准缓交,4.18%的被调查者的家庭请求政府帮助,3.59%的被调查者的家庭选择让受教育者辍学,15.34%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想其它办法,10.76%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不借贷或没有这项支出。这表明89.24%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中存在缴费困难,并且大多积极争取解决,或以自己借贷的方式解决,或找学校、政府帮助。只有3.59%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是在缴费困难时采取消极态度,选择让受教育者辍学。

家庭中义务教育 费用不能及时缴 纳时 向亲友求助借贷 请求学校批准缓交 请求政府帮助 让受教育者辍学 想其它办法 不借贷或没有这项支出

人数 290 42 21 18 77 54

比例 57.76% 8.37% 4.18% 3.59% 15.34% 10.76%

四、关于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的问题

㈠ 乡村学校教师对所代班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⒈ 关于失学学生数量

的问题。32.02%的老师反映每年没有失学的现象,46.49%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14.91%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6.58%的老师反映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失学.67.98%的反映有现象,这表明失学现象比较严重,很普遍。详见下表:

教师对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没有失 学现象 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 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 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

人数 73 106 34 15

比例 32.02% 46.49% 14.91% 6.58%

⒉ 关于女生在失学学生中所占比例问题。在185位老师里面,56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以下,39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50%,41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50-70%,19还有位老师反映生比例在70%以上.失学学生中女生比例在50%以下的情况占61.29%,在50%以上的情况占38.71%,显示出目前女生的失学情况并不比男生严重,人们在关于子女辍学上对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有所改变。详见下表:

女生在失学学生中所占比例 30%以下 30-50% 50-70% 70%以上

人 数 56 39 41 19

比 例 36.13% 25.16 26.45% 12.26%

⒊ 学生失学现象的趋势上。9.65%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上升,27.63%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下降,32.46%的老师反映是基本持平,26.75%的老师反映是偶尔发生,3.51%的老师不清楚.这一问题上,只有9.65%的被调查老师反映逐年上升,32.46%的老师反映基本平衡,排除不清楚的老师的比例,其余59.21的老师反映失学趋势朝好的方面走。如下表所示:

对失学现象的趋势 逐年上升 基本持平 逐年下降 偶尔发生 不清楚

人 数 22 63 64 61 8

比 例 9.65% 27.63% 32.46% 26.75% 3.51%

⒋ 对于学生的失学原因(多选)。49.12%的老师认为是学生自己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56.14%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24.56%的老师认为是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的,4.82%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3.07%的老师认为是其他原因所致.在老师门眼中,学生失学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客观经济原因,家庭条件不好,其次就是学生自己原因,对继续学习缺乏兴趣,家长方面的因素处于第三位,后面就是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等和其它因素。如下表所示:

对失学原因的分析 学生自己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 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 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 其他原因

人数 112 128 56 11 7

比例 49.12% 56.14% 24.56% 4.82% 3.07%

⒌ 对于学生提出退学老师采取的对策(多选)。48.25%的老师自己深入了情况,弄清原因,并予以帮助,21.49%的老师马上向学校反映,请求学校领导解决,52.63%的老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同商讨解决,1.75%的老师选择向社会求助,3.70%的老师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0.44%的老师选择其他办法.在处理学生主动退学方面,老师首选的办法是与学生家长联系一起解决,老师们第二个优先的办法就是自己了解情况,争取自己解决,第三位的就是请求学校解决,老师们的第四个选择就是寻求法律手段解决,而请求社会帮助的只占较小比例。详见下表:

有学生提出退学时,老师 自己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原因,并予以帮助 马上向学校反映,请求学校领导解决 与学生家长联系,一同商讨解决 选择向社会求助 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选择其他办法

人数 110 49 120 4 7 1

比例 48.25% 21.49% 52.63% 1.76% 3.08% 0.44%

(二)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现象的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是普遍存在的,从绝对数量看,还比较多,这说明失学问题在目前还是比较严重.从年级上看,据老师反映以毕业班为最多,特别是初中三年级 ,往往有有大面积地辍学,这说明需要稳定学生的求学心理.从性别上看,男生失学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生,与以往女生失学为主不同,表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有很大改观,人们对子女上学更趋现在,理性.从失学趋势上,是基本持平,并逐年下降,趋势是好的,需要进一步改进.

五、关于乡村中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相关问题

(一)教师部分

⒈ 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39.04%的老师知道并很清楚,56.14%的老师有所了解,2.63%的老师听说过,没有老师是第一次听说。详见下表:

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的了解程度 很清楚 有所了解 听说过 第一次听说

人 数 89 133 6 0

比 例 39.04% 58.33% 2.63% 0.00%

⒉ 对于学校是否对义务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26.32%的老师认为没有,73.68%的老师认为有。详见下表:

学校是否对义务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 没 有 有

人 数 60 168

比 例 26.32% 73.68%

⒊ 学生和家长关于教育的法制观念。5.70%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根本就没有,90.79%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有一定的意识,但普遍不强,2.63%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有很强的法制观念,0.88%的老师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详见下表:

在老师眼中,学生和家长关于教育的法制观念 根本就没有 有一定的意识,但普遍不强 有很强的法制观念 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人数 13 207 6 2

比例 5.70% 90.79% 2.63% 0.88%

对于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95.18%的老师了解或很清楚,这说明老师们的教育法制意识很强.但是从学校对义务教育采取法制化措施看26.26%的老师认为没有,说明了义务教育法在学校里需要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制度、法制行为.而在老师眼中,学生及其家长绝大部分有一定义务教育法制观念和意识。这说明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在农村有一定的影响。政府对义务教育法宣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根据老师们的建议看,家长和老师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指导。特别是那些需要澄清的模糊性认识,那些与现实条件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学生及家长等于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方式

⒈关于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14.34%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很清楚,61.95%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知道一点,23.71%的被调查者回答不知道。这表明多数被调查者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但非常有限,还有部分被调查者根本不知道。详见下表:

受访者对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很清楚 知道一点 不知道

人 数 72 311 119

比 例 14.34% 61.95% 23.71%

⒉ 关于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渠道。

在483位被调查者中,37.25%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了解的,23.9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的,13.15%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政府以其它形式宣传了解的,16.14%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学校宣传了解的,9.5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其它方式了解到的。在知道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被调查者中,最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其次是报刊杂志,通过政府(这里主要是指基层政府组织)其它方式的宣传了解的被调查者并不多,只占13.15%,学校在这里作用也不是特别地突出。详见下表:

了解方式 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 报刊杂志 政府以其它形式宣传 学校宣传 其它方式

人 数 132 92 50 62 37

比 例 37.25% 23.90% 13.15% 16.14% 9.56%

六、被调查者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⒈乡村教师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对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有何建议(开放式)?有120多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来看,有40多位认为应该加强义务教育法律观念,有38位老师认为国家应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有26位老师提到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19位老师认为必须加深农村义务教育的宣传 ,有16位老师认为应该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有12位老师认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10为位老师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工作作风.还有部分老师分别提到增强农村学校教材的适应性,与就业相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地位实际和收入,改变学生及其家长的陈旧的思想观念等.

⒉学生及家长等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情况的评价及对改善状况的建议

①关于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评价,3.19%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好,15.74%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40.64%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30.67%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差,5.98%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差,3.78%的被调查者回答不清楚。

受访者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评价 很 好 较 好 一 般 较 差 很 差 不清 楚

人数 16 79 204 154 30 19

比例 3.19% 15.74% 40.64% 30.67% 5.98% 3.78%

②关于对改善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多选),25.9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49.0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减轻农民负担,26.8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国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进教学设施、设备,21.9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13.5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1.20%的被调查者有其它见解。

受访者认为改善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 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减轻农民负担 国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进教学设施、设备 提高教师水平 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 其 它

人数 130 246 135 110 68 6

比例 25.90% 49.00% 26.89% 21.94% 13.55% 1.20%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4】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从补课问题透农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 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而农村学 校尤为多见.7 月 30 日在农村的一所小学对补课学生以及学校周边 的补习班学生总共 100 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每年就盼望着寒暑假的到来.而寒暑假真正到来 的时候却不得不像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习班.要么是看见同学都去 补课,要么就是家长的唠叨,要么就是学校强行要求.可又有几人真 正愿意补习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 80% B.校外补习班 11% C.家教 9% 2,你每年都参加补课吗? A.是 100% B.不是 0%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 0% B.学校要求 80% C.家长要求 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 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 5% B.能接受 95%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 个月 0% B.一个月 80% C.10--20 天 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 93% B.没有 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 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 58% B.不支持 42% 8,你认为农村孩子就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

9% B.不认为 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 25% B.也许是学习压力大 9% C.或许是竞争激烈 63% D.没什么必要 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兴盛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 17% B.家庭原因 1% C.综合原因 82%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强迫硬性 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 数农村学生还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留给了学生

一 个月的时间休息放松.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 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 者严重的,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便溜之大吉.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 很反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校强迫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让学生不得不 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 “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 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假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 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 教学进度,就不会有补课一说.当然老师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 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 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 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 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

学校 不管是教学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 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 问题),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 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具额的教育资金大 部分拨给城市重点学校,忽视农村学校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 要想获得财政上的帮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业绩.如今中小学补课已不 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确实有规定节假日学校不能补课,为什么全 国还是要补课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 管.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 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能有 好的成绩,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 不 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 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 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休息娱乐的时间,让寒暑假 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 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 要是因为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 较肤浅,其中 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 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 理负担.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 设的要求,仍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因此我提出 以下建议: 1,针对教育财政资金问题,建议政府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 多的将经费投入到农村学校,使农村学校的硬件教育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学习环境.2,针对教育部门的政策实施问题,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起 来把国家的假期规定(如节假日不能补课等)真正落实到位.3,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给长期在 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待遇等等,政策适 当向农村教师倾斜.4,针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分配更多的年轻优秀 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帮助农村教 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5,针对农村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建议学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 会实践的活动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如拓 展了知识面或者提前感受社会实践积累一些社会经验, 这些对学生以 后的发展都有好处.6,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问题,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一方 面汇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宣传一些对孩子教育的方 法, 提高农村家长整体素质, 让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吧!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五,调查总结: 今年暑假很高兴参加了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探 索,发现”实践队,在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实践调研》课题中,我通 过对家乡当地一

所小学的问卷调查作出了上述报告.本次社会实践是 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社会实践的锻炼.很期待下 次更多的机会到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锻炼自我.“探索,发现”实践队:*** 2010 年 8 月 1 日 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调查问卷——学生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调查问卷——学生卷 ——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你的暑期补课情况,希望你能如实填写本问卷.我们的 问卷采取匿名制,个人信息绝对保密.你的意见将成为我们研究农村 学生暑期补课情况的重要依据.请在你认为合适选项的英文字母上打 “√” ,或在括号内填上符合你的情况的内容.衷心感谢你的参与和配合!谢谢!1,你的补课形式是?A.学校统一 B.校外补习班 C.家教 2,你每年都参加补课吗? A.是

B.不是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 B.学校要求 C.家长要求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 B.能接受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 个月

B.一个月 C.10--20 天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 B.没有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 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 B.不支持 8,你认为农村孩子就该“笨鸟先飞”吗?A.认为 B.不认为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 B.也许是学习压力大 C.或许是竞争激烈 D.没什么必要 10,你认为暑期补课兴盛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 B.家庭原因 C.综合原因 再次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谢谢!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5】

--------从补课问题透农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 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而农村学 校尤为多见.7 月 30 日在农村的一所小学对补课学生以及学校周边 的补习班学生总共 100 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每年就盼望着寒暑假的到来.而寒暑假真正到来 的时候却不得不像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习班.要么是看见同学都去 补课,要么就是家长的唠叨,要么就是学校强行要求.可又有几人真 正愿意补习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 80% B.校外补习班 11% C.家教 9% 2,你每年都参加补课吗? A.是 100% B.不是 0%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 0% B.学校要求 80% C.家长要求 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 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 5% B.能接受 95%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 个月 0% B.一个月 80% C.10--20 天 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 93% B.没有 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 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 58% B.不支持 42% 8,你认为农村孩子就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

9% B.不认为 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 25% B.也许是学习压力大 9% C.或许是竞争激烈 63% D.没什么必要 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兴盛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 17% B.家庭原因 1% C.综合原因 82%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强迫硬性 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 数农村学生还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留给了学生

一 个月的时间休息放松.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 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 者严重的,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便溜之大吉.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 很反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校强迫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让学生不得不 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 “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 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假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 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 教学进度,就不会有补课一说.当然老师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 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 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 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 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

学校 不管是教学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 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 问题),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 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具额的教育资金大 部分拨给城市重点学校,忽视农村学校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 要想获得财政上的帮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业绩.如今中小学补课已不 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确实有规定节假日学校不能补课,为什么全 国还是要补课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 管.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 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能有 好的成绩,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 不 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 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 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休息娱乐的时间,让寒暑假 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 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 要是因为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 较肤浅,其中 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 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 理负担.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 设的要求,仍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因此我提出 以下建议: 1,针对教育财政资金问题,建议政府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 多的将经费投入到农村学校,使农村学校的硬件教育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学习环境.2,针对教育部门的政策实施问题,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起 来把国家的假期规定(如节假日不能补课等)真正落实到位.3,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给长期在 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待遇等等,政策适 当向农村教师倾斜.4,针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分配更多的年轻优秀 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帮助农村教 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5,针对农村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建议学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 会实践的活动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如拓 展了知识面或者提前感受社会实践积累一些社会经验, 这些对学生以 后的发展都有好处.6,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问题,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一方 面汇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宣传一些对孩子教育的方 法, 提高农村家长整体素质, 让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吧!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五,调查总结: 今年暑假很高兴参加了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探 索,发现”实践队,在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实践调研》课题中,我通 过对家乡当地一

所小学的问卷调查作出了上述报告.本次社会实践是 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社会实践的锻炼.很期待下 次更多的机会到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锻炼自我.“探索,发现”实践队:*** 2010 年 8 月 1 日 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调查问卷——学生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调查问卷——学生卷 ——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你的暑期补课情况,希望你能如实填写本问卷.我们的 问卷采取匿名制,个人信息绝对保密.你的意见将成为我们研究农村 学生暑期补课情况的重要依据.请在你认为合适选项的英文字母上打 “√” ,或在括号内填上符合你的情况的内容.衷心感谢你的参与和配合!谢谢!1,你的补课形式是?A.学校统一 B.校外补习班 C.家教 2,你每年都参加补课吗? A.是

B.不是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 B.学校要求 C.家长要求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 B.能接受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 个月

B.一个月 C.10--20 天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 B.没有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 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 B.不支持 8,你认为农村孩子就该“笨鸟先飞”吗?A.认为 B.不认为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 B.也许是学习压力大 C.或许是竞争激烈 D.没什么必要 10,你认为暑期补课兴盛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 B.家庭原因 C.综合原因 再次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谢谢!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6】

本篇是中国人才网小编精心挑选的,中国人才网致力于带给大家高品质的资讯,希看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看大家喜欢,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躲这个网址哟!

在今年的暑假我参与了我市遵义师范学院组织的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家园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间,我们深进遵义市道真县棕坪乡进行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支教扫盲、文化宣传、法律普及、义务劳动、展开农技知识培训、社会调查、济困助学、走访老党员和重走长征路等。其中,我重点参与了义务支教和社会调查两项。

此次活动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够深进农村,了解农业生产,近间隔和农民接触,了解当下农民的生活现状。对中国部份地区的农村、农业、农民题目有了整体的感性熟悉,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此次活动,也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磨砺了意志。对继续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科学的光荣传统,把爱国热忱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看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以支教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与教育有关。现将活动成果汇报以下:

此次三下乡活动重点针对棕坪乡的小学、初中学生进行假期补课。授课内容以中学阶段的主科为主,兼办有爱好特长班。我在这当中担负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数学老师,支教为期十天,共授课21课时,教授学生一百余人。其间利用休息时间,对部份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当堂授课、家访和同当地学校领导座谈,对农村的教育状态有了大略的熟悉,并为之作了相应的整理和思考,从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结论和建议。

1、存在的的题目:

经过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且加上近来大弄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就目前而言,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益完善,供水供电不成题目,教室教具给配充足(比如也能实现多媒体教学),学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现在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已不再是硬件装备跟不上的题目,而是出现在软件上。具体而言,教师队伍的数目和质量在这类乡镇中学是严重不足的。首先是优秀教师不愿意进来,再者是进来了留不住。这是农村教育长时间缓慢发的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教育常常是双向的,一方面需要学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睬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调查下来的结果来看,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其中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假如是留守儿童则祖父母辈就更没有闲暇也无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另外一方面,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进行专业的指导的,所谓爱莫能助。

在采访进程中了解到,多数农村学生其实不同城市的学生一样用很多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相反,农村的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观念差异而至。所以谈及如何进步成绩这个题目上,学生和家长由亲身体会而得出同一的结论是,老师严则成绩高,反之则低。这也合乎眼下应试教育的规律,这类教育体制下,其实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的自主发挥,而是看谁肯下工夫,肯花时间,只要拼命做、背,就会成效明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试教育在维系城乡升学公平上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固然,农村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早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但通过调查下来的情况来看,基础不厚不过是疥癣之疾,劲头不足才是亲信大患。由于基础不足尚可以亡羊补牢,劲头丧失、锐气大减则是釜底抽薪。曾想固然地以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农村的孩子为改善改变这类状态而奋发读书。但实际考察下来与理想大相径庭。具体是何种缘由造成本日之农村学生思想之贫大于物资之贫尚待查明。也许是本日农村的物资生活相对进步,也也许是电视网络的***作用。总之,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题目。

另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气力。据了解,当地的初中学生一般不会在中考时填报遵义市的重点中学,其缘由其实不是没人有那个实力,而是填本县之外的高中,万一落榜,即使是上了本县高中的分数线也不一定能上该中学。所以多数的学生为求稳妥不能不填报本县的一般高中。学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实,但当地教育部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鼓励也就算了,还如此设置障碍对学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学管道不顺畅通,也是一个辣手的题目。

2、针对上述题目,结合地方特点和整体上风,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首先是在学生方面,固然大多学生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其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山村固然物资条件不甚丰裕,但基本的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的物资所需还是有的。学生大多浑厚可爱,反应灵敏,可塑性强。所以,基于这个还算不错的客观条件,只要老师在学生身上多花心思,严格要求,并且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够进步的。

另外,在支教进程中,我们也发现有很多专业知识强,敬业程度高的优秀教师。不光如此,也有老师放弃了外调升迁的大好机会,情愿扎根留在这穷乡僻壤,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止息。对此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当地教育部分,当地政府应当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这类安心扎根农村的教师一方面进步待遇,另外一方面可遣至外地进行培训,促进其更好地为本地教育事业服务。

然而以上两点所能解决题目的范围和程度究竟有限,这个长时间构成的差距必定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完全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干政策偏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题目说究竟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其实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回根究竟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题目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往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斟酌往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其实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资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缺,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当中的。好在最近几年来我国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进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干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往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步缩小。

现总结以下,农村教育题目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重的现状是学生学习渐成不够积极主动的氛围。解决这一系列题目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进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严看硬管式的应当教育的传统方法,侧重要给学生建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和实质性的改善则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往。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7】

内容提要:冷静、客观分析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克服计划经济形成的巨大障碍,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摆在每一农村、农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经济 农村教育 改革创新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1、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两年前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湖南省有关部门今年夏天对6个县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0.0%),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

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xx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社会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2、城乡教育对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农村教育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同城市的比较。这方面的直观感受往往会让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从北京市某所花费3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小学,到贵州、甘肃乃至于距北京数十公里内存在的"危险校舍";从城市的"中产阶级"或"白领"们每年要花费数千元去培养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到农村那些尚未实现温饱的家长们要为筹集数十元的学杂费而一筹莫展;从城里重点小学或"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到"新马泰"去度假旅游,到广大农村里的多数教师领不全他们每月的薪水……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中国"与"城市中国"的两幅图景,的确显得"光怪陆离",让我们看到城市教育的虚假的繁荣和农村教育的真实的危机。

农村教育要彻底摒弃以升学为目的,单纯教人学知识的偏颇做法,从这一认识出发,高度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精神品质是人的精神存在,它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三个方面,是人的最根本的素质。教育治贫,首先必须从解决精神贫困入手。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认识人与自然(包括社会)的矛盾中树立创业理想;在认识人与他人的矛盾中提升道德境界;在认识人与自我的矛盾中确定生命理念。通过社会理想、群体道德、个体生命理念三个层次动机的持久培养,激发并使学生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想农村之所想,急农村之所急,为农村的振兴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要取得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倾斜,通过有效的方式,办起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高等教育,从本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和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为家乡脱贫致富尽心竭力的高级人才。

(三)实施初中分流教育

农村初中在农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教育效益看,初中是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出口;从实现"普九"和巩固"普九"成果看,初中是重点和难点。因此,改革农村初中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为推动和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实施农村教育过程中普遍重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向农业输送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工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其农村教育的主体。同样,发展中国家也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采取各种措施,把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相比之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却十分薄弱,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惟一标准也是升学率,分流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在有些地区,当我们问及初中分流教育时,几乎所有的校长、乡教办主任都回避这个问题。不过他们承认,在农村初中如果真的实行分流教育的话,学生辍学率会大大减少。实施农村初中分流教育,缺少师资设备是客观原因,但思想观念不转变、思想认识不到位,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没有位置,这一主观原因是不能忽视的。

目前,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力密集型产业转化,急需各级各类技术人才,这就向农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加速培养新的农业产业大军和技术人才,推进农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化。据调查问卷,有86.7%的农户迫切希望孩子从小接受农业科普知识、基本农业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为此,应当把农村初中教育定位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为农村经济、社会进步服务上,在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基础上,重视培养为农业服务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xx年三门峡市教育部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7%,距离《教育法》规定的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提高全民素质与维护国家稳定的需要出发,教育经费预算仍需向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倾斜,建立起义务教育由公共资源负担的原则框架。这样才能杜绝义务教育普查中弄虚作假现象,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2)孙传钊《隐蔽的遗产》,《读书》二○○一年九月

(3)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版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8】

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班级:电气09-2班

学号:31090801020

5姓名:曹高飞

目录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

1、中小学生离开学校

2、大学高门槛挡住农村学子

3、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问题很多

4、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条件差

二、农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教育

三、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1、加快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2、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兼顾

3、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9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教育出现许多严重的问题,诸如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离开学校、教师工资拖欠严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造成障碍。现在的农村教育已经到了只能用‘危机’二字来鉴定的阶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中小学生离开学校

在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已经10多年了,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在比较落后的地区,仍然存在大量问题,亟须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的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并不像城市的教育那样成效显著,更说不上繁荣,反倒可用“凋敝”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一点都不耸人听闻。我们深深感到,目前“普九”的成果是低标准的,并且相当脆弱。

农村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其累积的结果之一,突出表现在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办学制度,使农村的儿童——95%以上为农民子女,在通向学业成功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农民自身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情况下,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无缘高考。

在享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权利方面,农村孩子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却允许增收杂费,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取消了“义务”的无条件性。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二)大学高门槛挡住农村学子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最明显地表现为城乡差距,而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于近期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是我国最重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而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

据统计,在每万人录取人数中,城镇青年的机会是农村青年的3倍多。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在重点院校中表现更加明显。这说明城镇学生分配到了大部分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而属于农村学生的大部分是中下等的高等教育资源。

为什么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会如此的大呢?

我国大学招生一直有一种很不合理的现象:城市考生尤其是大城市的录取分数低于农村。从某高校不同家庭子女的高考录取分数可以看出,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农民、下岗人员、个体经营者、工人、职员、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的平均分最低,比农民阶层子女的平均分低38.8分。对某电力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父亲的职业不同,其录取分数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农民子女的平均分数要高出干部子女22分,高出工人子女18分。其中工科类高出干部子女26分,财经类高出30分。

不用说,大学逐年上涨的学费和生活费,对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也是一道高门槛。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问题很多

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致使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公办教师人心思走,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

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开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使农村基础教育雪上加霜。

(四)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条件差

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这对急需雪中送炭的农村来讲是多么的不公平。

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就是教育负担不公平。城市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费用基本上由政府承担,而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费用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承担。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模式是城市教育由国家负担,而农村以县级统筹为主,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

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二、农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教育

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村的发展建设是重中之重,这也成为两会的焦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农村的重中之重又是什么呢?农村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农村的教育,农村教育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农业税全免掉了,下一步政府要给农村解决什么问题呢?当然是教育问题。温家宝曾经讲过,我们在政策过程中可能会犯错误,但是不能够犯永远不可以纠正的错误,比如机遇生育,毛泽东一批马寅初多生了三亿。教育问题也要重视,如果我们不重视教育,再过两年又有几亿人没有接受义务教育,这个错误是不可纠正的。

三、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在教育问题上,有两句话我听了以后我觉得对我影响非常大。

第一句话,教育的敢超一定要优先于经济的追赶。这个话是日本一个很有名的经济学家,他写了一份很厚的报告,讲过去一百年日本是怎么样追赶美国的。一百年以前,日本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美国的20%,现在已经相当于美国的97%,到六十年代日本基本上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有保障,日本追赶美国的经验就表明教育的敢超一定要优先于经济的追赶。

第二,香港理工大学有一个校长,他的话说的非常非常到位。他讲,政府要以父母之心办教育。我想这个话的分量是非常重的,我们的父母是怎么样重视孩子的教育,如果各级政府真正以父母之心重视教育我想农村的教育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

为此,我建议:

(一)加快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1974年,日本就实行了城乡完全平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我们的财政完全可以实行九年制的免费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一个公共品,并不是说家庭可以掏钱就不搞。比如在美国,美国一个初中生、高中生,一年的学费和其他的费用加起来不到一百美金,美国这么富有为什么搞义务教育呢?所有的家庭都可以掏得起,所以义务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品,不但个人可以收益、家庭可以收益,而且整个国家、民族可以收益,所以我认为中国在今后五年之内应该完全有可能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二)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兼顾

光提免费的义务教育还不够,应该加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由中央和省财政来负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从各个国家来讲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因为不同的县与县之间,财力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以县为主,就不能够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

做到这一点,才是名正言顺的义务教育,才能稳定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队伍,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综合了解的情况来看,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农村教师中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层层拔高使用的多,教师整体水平难以保证。此外,由于待遇低、工资拖欠、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来源复杂、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一些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淡漠。

在调查中,我们也体会到农村教师的艰辛。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9】

一、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学业方面。

(1)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

不少留守儿童把父母的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沟的存在使他们倍感孤独,而学校里有很多同龄儿童和伙伴,他们希望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那里得到温暖和关怀。总之,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外在动机往往多于提高自身的内在动机,而且儿童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因此部分留守儿童往往因缺少父母经常性的监督指导,会因为贪玩或畏惧学习困难而失去学习的动机、信心和兴趣。

(2)部分留守儿童所受的学习督导不力

部分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有些儿童还有各种学习困难,因此,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外,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后,除了偶尔电话、书信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隔代监护人往往年龄太大,身体虚弱,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

(3)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在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委托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父母外出务工尤其对年幼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2.品德方面。

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违反校纪,小偷小摸,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

1[]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

3.心理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再加上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的问题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社会上的“金钱至上”、 “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己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蔓延。对于自制力弱、学习成绩又不理想的孩子们来说,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无疑是他们消遣时光的最佳去处。一些原来在学习、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就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

2.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在学校表现出好动、调皮,大胆放肆,在受管理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顶撞,有些调皮的孩子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只能采取劝其退学的办法或干脆对调皮捣蛋的“留守儿童”放任不管,有的或严厉管理,迫使其自动提出退学的要求,使“留守儿童”流入社会,成为“街角青少年”。另一类学生产生失落心理不爱说话,不爱交流,自卑、孤僻,给教师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3.家庭内部因素

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缺损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或者缺失,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亲情

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情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样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隔代监护的不妥之处

隔代监护即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的监护方式。这种监护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隔代家庭祖辈对孙辈的抚养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和认知,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加之农村大多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有时家中农活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因为长期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保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不为”,而非不能。20xx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制度机制上不断创新,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

(三)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父母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因为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许多人人认为,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

1、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班主任加强沟通。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2、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

(四)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1)是在留守子女较多的农村地区,开办寄宿制学校。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让留守儿童在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2)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对班集体产生归宿感除了家庭之外,班集体是留守儿童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除睡觉时间之外,他们约有6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所以,有一个温暖团结的班集体对于留守儿童非常重要。学校应该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集体生活,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家长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中成长进步,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作风。

(3)充分发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用爱点亮留守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和代课教师是学生在校园中接触最频繁也是最重要的人。让他们感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他们送去慈母般的温暖。留守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教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一起玩,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老师学校带给他们的温暖,幼小的心灵不再迷茫孤独,这样便有利于他们正常或是更好地完成学业。

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的努力,互相配合,积极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方法措施得当,这些问题是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留守儿童也能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篇10】

家在农村的我,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从高中到大学一路走来,身后一辈辈农村的孩子也将这样走着,如今看着家乡的教育状况,不由为所有的家村孩子们捏了一把汗,于是想努力做这份名为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的教育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XX—XX年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起动,让人们看到了一道道教育振兴的光明航线。在农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也初步得到落实。但当我看到自己的家乡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的基层教育现状时,不免对从媒体上得知的一些些关于农村教育的消息产生怀疑。也意识到目前“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支教”的必要与必然。

一、农村学校的变迁

由于种种限制,农村的教育层次只限于对孩子们的九年义务教育,而更高层的教育绝大部分集中到了大小城市。以我所处的邱县为例,全县仅邱县第一中学拥有高中部,作为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窗口。其它均为中小学,且可分为“公办”和“私立”两种性质。所谓“公办”是指直接归属教育局管理的一类学校。“私立”是由教育局批准设立而由民间个人或集体建设并管理的一类学校。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教育事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尤其是“普九”以来,大部分公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善,农村学生所承受的经济负担也大大减小了。但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却是,办公学校的教学质量却急剧下降,并不能满足农村孩子的学习要求和部分家长的愿望,以至于农村学生大量涌入由私人管理的私立学校。截至XX年,邱县共拥有公办中小学207所,私立学校4所,而在XX年,公办学校数量减少至135所,相反私立学校却增加至18所。

在我所处的邱县石佛寺村曾拥有邱县第六中学(公办),我曾在那里——邱县第六中学附小读完了我的小学,当时,1997年,全校在生共有600多人,教职工40多人,占地10余亩,校内绿草如茵,高大的梧桐覆盖着小径,教学楼前的榕树花开满树,那口铁钟的声音波及全村。而在现在,也就是八年之后,XX年,我再次回到村子的时候,邱县第六中学已被取消,学校名字变为石佛寺联办小学,仍是那个校园,仍是那片土地,可在校生已锐减至50多人,这块10余亩的土地变得异常的空旷和安静了,就连那校内的数十棵大梧桐也在几年前被村干部卖光了。如今我们全村的孩子不得不另求求学之地,远至十几里,数十里。于此同时,私立学校在县内却如雨后春笋一样悄然崛起。两年前,在与石佛寺东附近的公办大马堡中学东面尚为一片空地,但就在XX年,那块土地上,由个人集资兴建了私立大马堡希望学校,至今仅一年多时间学校已发展为拥有中小学学生四百多人,教职工20多人的中等规模的学校,并仍处于扩招状态。而邻近的公办大马堡中学则处于明显的劣势和即将被淘汰的危险之中。据了解,私立学校较之公办学校唯一的缺点就是收费较高,有的能高出十倍以上。但尽管如此,农村的孩子还是纷纷涌向了私立学校。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因生源严重不足,丘县第二至第六中学、谢里庄乡中等10所公办中学和数十所村办小学相继被取消。与此同时,奥博、东方、暑光、向阳、广大、华夏、育才等十几所私立中小学蓬勃发展。

我经过走访各类学校,了解农村在校学生以及家长的反应,最后得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公办学校而言,虽然其物质条件良好,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善,造成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在公办学校内,教师们只管抱紧了自己的铁饭碗,吃国家的固定财政,教学质量的好坏于其自身毫无利害冲突,以至于大部分教师的育人态度产生不良转变。这也反应出农村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问题,想要成千上万个徐本禹,恐怕不简单。另外农村学校领导层教育理念落后,得不到及实更新,基层教育人才的缺乏,教育工作者更新周期过长,都是造成公办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第二,县教育局对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公办学校在其教学质量上容易疏忽。虽然县教育局有时到各乡镇村的学校进行检查,但往往都是片面的,对于“教学质量”这一项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县教育局虽然依上级指示对各级教师进行过素质培训和再教育,但对其效果和质量的把握上却远远不够,甚至陷入形式主义的旋涡。第三,就私立学校而言,优越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其教学质量。私立学校都进行封闭式管理,学生皆寄宿于校内,满足了学生对求学环境的要求。教师工资与自已所教的课时和教学质量直接挂钩,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第四,私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生存竞争,这也就促使了私立学校自身良好发展,最重要的是促使着各私立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求生存。

由此,可以得出,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未能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的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二、农村家长的选择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即将接受教育的下一代,面对自己的收成,农村的家长们无不考虑再三。一般来讲农民们对于教育孩子存在两种思路:其一,读书只求识字,将来还当农民,像是一种“放羊娃”式的哲学。其二,读书还求读书,将来走出农村,走出贫困,走进城市。对于在农村生活了几辈子甚至几十辈子的农民来说,他们饱经了农民的贫困与苦难,也充满了对那些高层次生活的向往,于是在为下一代的道路选择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渴望儿女成龙成凤,飞出去,以免孩子们因自己而辈辈受累。因此大部分农民为孩子选择了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而对于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入私立学校的农村家长来说,他们将承受怎样的经济压力呢?

我家住在河北省邱县,也就是华北南部平原的农村,这里盛产小麦和棉花。在我们村中,每一个人最多可分到二亩地,为了增加收入人们都种棉花。邻居吴大叔一家现在五口人,当时没能接受计划生育,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女儿。为了使儿女成才,早在五六年前,就将大儿子送入了县城的向阳私立学校读小学。而今儿子接着考入了县城的私立英才中学,年学费1500元,书费200元。两个女儿也都长大了,并都在居家较近的大马堡私立希望学校读小学,两人的年学费共800元,书费150元。三个孩子的生活费包括吃穿住行加起来大约每年得1500元。而按人口计算,吴大叔家可分到10亩地,这10亩地都种上棉花,每亩每年大约可产棉花500斤,纯收入按多的算可以达到600元,那么他们全家一年的纯收入为6000元,而对于农村的成人来说,把消费降低到最小,平均每天至少花4元钱,每人每年得花1400元,也就是说吴大叔和吴大婶两个人每年的生活费至少得2800元,这样算来,吴大叔家每年还得承受950元的赤字。吴大叔的院子里再养上五头猪,也入不敷出。对于最大的孩子才十几岁的大人来说,也正是盖房修家的时候,人到中年,还得照顾自己的爹娘,一年年过来,家里根本拿不出钱。为了不使家庭过多地透支,吴大叔还在村里的建筑队干活,但吴大叔叔往往是不等现在的建筑活干完,就找工头把自己下一次干活所要挣的钱支走。如果吴大叔将三个孩子都送入公办学校读书的话,家里每年可以省下了三四千元,但是他没有那样做,还坚持让孩子读私立,坚决不能让孩子因为没钱而读不到好学校。接下来,上初中的儿子为了出路,还得上高中读大学,要上好的高中,还得跑到省城去上,那样的话就意味着孩子的消费更高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大了……

而对于孩子上了公办的家长来说,他们往往又承受着一种精神压力。公办学校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学习要求,九年下来,国家的义务教育只是为国家培养了识字的农民而已。由于农村这种公办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即便是从公办学校上到高中,也无法改变辍学的命运,或是得不到好的结果。因为在高中他们将面临从未有过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再加上自己底子薄,只能被淘汰。只能顺从自己在就业上的宿命。

于是,在我所处的地区农民在受教育方面所面临着一种不平衡,那就是,如果读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读私立学校,孩子可以争取自己的前程,但家长要付出具大的牺牲。这种两难境地,正是农村教育的困境。据调查,现在重点大学生中农村学生所占的比例正在减少,这也将成为我所谈的问题的佐证。前些时间,陈桂棣、春桃夫妇做了《中国农民调查》,轰动一时,但又不知,在农民那包含劳累与痛苦的眼中,所折射的对下一辈的希冀是多么得让人心寒也是多么的难得和伟大。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625611.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迎风奔跑励志句子锦集18句
下一篇 : 学生学习经验总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