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也许"大清相国读后感精选"就是你要找的,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1

最近抽空阅读了王跃文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一书,心情很是有一种冲动的欲望。冲动的是我很景仰这样的作家这样的水平,因为他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权利和官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和猥琐,以及为官为人为文为事的纷纭复杂。

《大清相国》这本书的封页上有这样一段话:康熙朝名臣辈出,但都大起大落:明珠被罢官,索额图痛死囹圄,高士奇最终被贬回原籍,徐乾学去官早逝,满朝重臣中,但见陈廷敬驰骋官场五十余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最终成为文渊阁大学士,乞归后仍被招回,最后老死相位。

王跃文集中笔墨来写陈廷敬为官的一生,写他如何从一个拥有正义感的青年举子,逐步成长为胸有城府、老练沉稳的官僚。晚年回到家乡,他总结自己近50年的官宦生涯,记得小说的最后又有这样一段话:当年卫大人告诉他一个等字,岳父告诉他一个忍字,自己悟出一个稳字,最后又被逼出一个狠字,亏得月媛又点醒他一个隐字。若不是这一隐字,他哪能全身而退?这段话是小说的点睛之笔,也算是全书的文眼。等、忍、稳、狠、隐,陈廷敬的一生几乎就是这5个字的形象写照。

总结起来,等、稳、忍、狠、隐与识时务者为俊杰是陈廷敬驰骋官场的真经秘诀。陈廷敬能够耐得住寂寞,一步步做到了等、稳、忍、狠、隐,不参与派系与集团斗争,有自己的道德操守,讲究政治谋略又不去害人,能够更新观念、迅速转变角色,从错误的思想中走出来,识时务、处处小心谨慎、避免锋芒毕露。用自己的方式报效朝廷、造福子民。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康熙皇帝称其: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2

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小说着重刻画了清代名相陈廷敬曾这个历史人物,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士林。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他入仕五十三年,历任康熙帝师,工、吏、户、刑四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最后老死相位。

这本书让我对清代的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认识。“学而优则仕”,陈廷敬是一个靠读书走上仕途之路的典型,小说的前半部分内容也是着重围绕清代一步一步科举制度展开的。首先,是乡试,中了乡试的是举人,乡试的头名被称为解元。在山西乡试中,由于科场腐败,在第一次科考之中,陈廷敬虽然中了举人,但名次远远靠后,头名解元被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朱锡贵花银子买去了。出榜以后,落榜的学子们愤懑不已,上街游行,给孔子像穿上了财神的衣服,陈廷敬本是去劝阻好友,却被卷入其中,最终落狱。顺治皇上大怒,派卫向书彻查山西科场案,按照皇上喻示,原来接受贿赂的考官、行贿的学子和闹事的学子全部杀掉,以儆效尤,但卫向书在重审阅卷后,深深被陈廷敬的才气所吸引,因此在劝说陈廷敬写悔过书未果的情况下,私自替陈廷敬代替写了悔过书,救了他一命,并点了陈廷敬的解元。然后,是会试,通过了会试的就是贡士,会试的头名被称为会员。在会试过程中,陈廷敬又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因听到了会试主考官李振邺受贿的事情,而被李家家丁追杀;因同住在快活林的李瑾被杀,而被诬蔑为凶手,幸得山西同乡、前朝名士李祖望父女俩的救助,才幸免遇难。该案又让顺治皇上龙颜大怒,但聪明的皇上知道定有内情,所以一方面拍索尔图明察,一面拍明珠暗访,并在会试的当天亲临考场,下令陈廷敬正常考试。但李振邺岂肯放过陈廷敬,于是就派吴云鹏故意捣乱。但因明珠的帮忙,吴云鹏被抓,供出李振邺,科场案告破,卫向书成为会试总裁,在送呈皇上之后,陈廷敬又被点了会元,并被皇上赐名字“陈廷敬”。最后,是殿试,通过了殿试的就是进士,殿试的头名被称为状元,这个阶段的故事,是皇上本想点陈廷敬为状元,但卫向书联系到东坡兄弟的`掌故,担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点了陈廷敬二甲头名。

陈廷敬这个人感觉是个标准的官员,思想正统、努力勤奋、堪透人情和中国官场、慢慢懂得为官之道,晚年知道功成身退,陈廷敬本人没有什么特别令我喜欢的地方,可能我更喜欢高士奇、纪昀那种天才型的人物,而不大喜欢太“适合”社会的人,“功成身退”这一点太难做到了,无数的人败在这上面。对于职场处事有以下几点感受:认真做事。有想法有思路,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办好;独立思考。你不懂,下面的人就会蒙蔽你,要把工作主干和关键环节理顺想透,见微知著。要善于从小问题看出事情的不寻常处;保持公心。才能够用最简单的道理看透复杂事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被“浮云遮望眼”,例如凡是说老百姓自觉自愿的一般事情并非如此;最重要一点,做事要看势,对的事情在不对的时间做就是不对的,得揣摩透上司、同事、下属的心思。好恶勿显。人在职场不要太情绪化,喜怒挂在脸上,对谁不要太好,对谁也不要太不好。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3

1、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

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

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

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2、卫大人在信中激赏陈敬的策论和文采,只道他才华超拔,抱负宏远,他日若得高中,必能辅君安国,匡世济民,倘若逞少年意气,误终生前途,实为不忠不孝。

3、江山易主,革故鼎新,实乃天道轮回,万物苍生只好顺天安命。

4、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5、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种族不分胡汉,戴天载地,共承日月,不分你我。只要当朝者行天道,顺人心,造福苍生,天下人就理应臣服。

6、乱世之乱,祸害有时;太平之乱,国无宁日。

7、覆辙在前,殷鉴不远

8、依你的才华器宇,今后必是辅弼良臣,少不得终老官场。世人只道宦海沉浮难料,可你少年得志,宦海无涯,你慢慢儿熬啊!你且记住老朽说的一个字:等!

9、瑶乃仙草,生于瑶池,长生不老。

10、河之水汤汤,我欲济兮川无梁。岂繄无梁,我褰(qian撩起)我裳。河之水幽幽,我欲济兮波无舟,岂繄无舟,我曳我裾,不可以濡(沾染)兮,吾将焉求?

意思为:你看河水翻滚的厉害,我想要度过他却没有桥,既然没有桥,我只能提起我的衣裳,你看那个河水宽宽的,我想要度过他呀,却没有船,既然没有船,我只能提起我的裤脚。我如果不想把我的衣服打湿,我又该到哪里去追求我的梦想

11、保翊冲主:辅佐年轻的皇帝

13、蒙古人的元朝,饮马西域,扬鞭中原,神鸦社鼓,响彻四海。

14、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归心,河清海晏

15、人心如原草,良莠俱生。去莠存良,人皆可为尧舜;良灭莠生,人即为禽兽。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4

主角陈廷敬看起来仿佛几近完人。年轻时考场得意,差点连中三元。中年虽有得失,却无大错。老了更是性子成精,做事几乎圆滑。但观其一生,基本上都是一个担惊受怕。捺着性子等了大半辈子,硬着头皮忍了无数不平,才终得装病归引,告老还乡。这难道就是一个臣子幸福的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无用,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得。

文章最后,陈廷敬坐在回家马车上,一路不语,多半是醒着的,但有时也是真睡着了,醒着的时候回想他自己近五十年的官宦生涯,却只得两个字:“无趣”。

想来也是无趣。士人抱着一颗怀天下的心,却总要言不由衷,行不达意。皇帝在上面坐着,一不小心就是杀头的罪名,因言称罪,也只能小心翼翼。

值得吗?对于鳌拜来说,可能不值,他一心想做皇上,追求极高的权利,但小皇帝太聪明,功亏一篑。对于纳兰明珠来说,可能也不值,位极人臣,玩弄权术,想要富贵终身,也得差之毫厘。对于索额图来说,也许也不值,一届莽夫,仗着父亲索尼的开国元勋身份作威作福,不把人当人看,终得惨死狱中。可是对于主人公陈廷敬来说,难道这一辈子就值得吗?为天下人做官的理想磕磕绊绊,与其说为了天下人,不如说最终是为了康熙勤恳一生。不过生于集权之下,陈也算是老百姓心中的一曲赞歌了。

世上事情大多都是这样: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不过说来说去,还是无趣。

少年时期的陈,一腔热血,有不平则鸣,可还没等鸣响,就已经被一连串的现实打趴下了。科举舞弊案,历练的是一颗少年的火热之心,熬过去了,学会一个等,也就不是之前的自己了。

“所谓历练,自是经事见世,咋看起来就是熬日子。“

熬来熬去数十年,又学会一个“忍“字。

说到底,每个人都不想太过圆滑,但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一上来就一连串勾魂索命,不长大就要你命,你变还是不变?等还是不等?忍还是不忍?顺着性子来,终究是在这个有趣的社会中活不长久的。

陈等啊等,等到了中年,等出了鱼尾纹,等的都换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终于觉得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了。于是在天子面前全然忘了自己辛辛苦苦悟出来的“稳“字。德州捐粮、阳曲建龙亭、宝泉局铜料亏空案、云南盗库银协饷案,一桩一件都是小事,却每每都触的龙颜大怒,几近人头落地。但在作者笔下,件件都像剧本一般,起承转合纷纷落落,作者有些刻意去表现陈的性格特征,但却有些过犹不及,刻意营造一个完人,反而显得有些刻板化了。

其实据山西学人的研究史料来看,陈的中年起起落落,在朝任职五十四年,二十八次升迁,确实是小说一般的精彩。他有着山西人的大精明,说话时候总是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每次感觉就差那么一丁点就要性命不保,但却总是化险为夷。如果说陈的少年还是少年心性,人到中年,则显得过分老成了。

康熙南巡杭州时,陈似乎已经年近70.,整本书的高潮也是这里的连环参。老都老了,在官场做事还是避免不了心狠手辣。书中的陈稳了大半辈子,不站队,不弄权,不结党,不贪婪,但结果却是所有人都视他为眼中钉。这个官场,人人皆为利益所向,表面上陈什么都不贪,但实际陈贪得是天下苍生,重的是君臣情谊。你获得了皇上的恩宠,就算你什么都没有,大家还是要恨你的。场面来往,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不能指望别人都对你雪中送炭,嘴皮子功夫虽不动刀动枪,却杀人不见血。

这时候陈与其说是悟出一个“狠“字,不如说是终于想清楚该如何自保。所有的势力都觉得他是那个该最先死的人,他若不狠,早就命丧黄泉。

还有最后的“隐“,装傻充愣,还不是被逼无奈。

观整本书下来,皇帝不杀他不是他太能干,而是他最不争。但正如老子所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5

家中书柜有本《大清相国》,是07年自己刚刚踏上村官工作岗位,爱人买来送我的,当时拜读受益匪浅,今日再拾起,仍然感慨良多。

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意气风发踏进村委大门,总觉得自己应该受到重用,可眼高手低工作不是很顺畅。接踵而来的虽然不能说是当头棒喝,也是不小的打击。在最迷茫的时候,看了《大清相国》,悟出了一个“熬”字,人生路要“厚积薄发”。

最近再次翻开这本书,扉页名句跃入眼帘:康熙朝名臣辈出,但都大起大落。明珠被罢官,索额图痛死囹圄,高士奇最终被贬回原籍,徐乾学去官早逝,满朝重臣中,但见陈廷敬驰骋官场五十余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最终成为文渊阁大学士,乞归后仍被招回,最后老死相位。康熙皇帝称其:“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陈廷敬一生主张清廉,为好官善始善终,这成为古代官场的一个奇迹。

作者王跃文这样描述陈廷敬50年的官宦生涯:“当年卫大人告诉他一个等字,岳父告诉他一个忍字,自己悟出一个稳字,最后又被逼出一个狠字,亏得月媛又点醒他一个隐字。若不是这一隐字,他哪能全身而退?”这段话是小说的点睛之笔,也算是全书的文眼。等,要沉得住气;忍,要能经受起磨练;稳,要谨慎且低调;狠,要坚决彻底;隐,要会急流勇退。这“五字诀”就是告诉当下的自己,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总书记说过,“经得起风雨,才能长见识;莫好高骛远,稳健才扎实;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你有能力时,决心做大事;没有能力时,快乐做小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就要尽自己能力,做好分内的事。在思想上,要有执政为民的情怀,站稳群众立场,自觉将执政为民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干劲,深入到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俯下身子多听民声,掌握真实情况;在学习上,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学到真本领,练就真功夫,坚决克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在守纪上,以清廉自守为本、律己修身为要,洁身自好,自觉慎初、慎独、慎微、慎行。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所以,心存平和,认清自己所走的路,达观进取最惬意!(蒋柳敏)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6

《大清相国》读后感800字:

今天这篇随笔用的是十几年前就用惯了的标题,清楚简洁又省事儿。

下午刚读完《大清相国》这本书。不谈情节,不谈文笔,也不谈网上的评分,光从这本书引发的感想来说,于我个人而言就可称之为好书。也许是因为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我格外留意书中人物的与人相处之道,这也着实让我想明白了很多东西。

其实这些东西,看似深刻复杂,但从我现在所理解的来说,就是六个字——明事理,识时务。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直到今天我才多少领悟到一些道理。

明事理是我们从小受教育懂得的东西。每天都会有家人、老师在教授我们各种各样的道理,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大多数人都还是懂得面对的事情从道理上该做不该做,尽管每个人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差距甚大。

但是识时务却一直没有被大部分教育者重视。

什么是“识时务”?简单来说,就是能看得清形势,不管是天下大势还是两个人之间的气氛,懂得在特定条件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一味认死理,更不是不讲理。

这真的非常重要。人类终究不是机器,我们有感情,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是由感情主导。学会照顾别人的感情,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有的时候难以理解的东西都会豁然开朗。

下面节选书中的一本分内容:

一、“几日下来,陈廷敬便形容枯槁了。人总有贪生怕死之心,可他的郁愤和哀伤更甚于惧死。凭着皇上的聪明,不会看不到他的忠心,可皇上为什么总要寻事儿整他呢?陈廷敬慢慢就想明白了,皇上并不是不相信王继文的贪,只是不想让臣工们背后说他昏。陈廷敬查出了王继文的贪行,恰好显得皇上不识人。”

二、“陈廷敬起了身,点头道了谢。张德善悄声儿说:‘陈大人,您就顺着皇上的意,别认死理儿。’陈廷敬默默点点头,心里暗自叹息。”

三、陈廷敬回到:‘臣每进一言,都要扪心自问,是否真为皇上着想。’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7

最近抽空阅读了王跃文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一书,读后放下厚厚地这本小说,心情很是有一种冲动的欲望。冲动的是我很景仰这样的作家这样的水平,因为他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权利和官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和猥琐,以及为官为人为文为事的纷纭复杂。

《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当然这是一篇官场显形记的真实写照。我想,我作为一名安徽省作家协会的会员,我为什么不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呢?因为我太浮躁和年轻了。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静下心来创作的时间,没有这样深厚的历史知识和驾驭创作长篇小说的能力。所以才没有能够写出这样伟大的宏篇巨着。

先从王跃文说起吧!王跃文,男,湖南省溆浦县人。出版有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西州月》、《亡魂鸟》、《龙票》,中篇小说集《漫天芦花》、《官场春秋》、《没这回事》,短篇小说集《天气不好》,随笔散文集《有人骗你》、《胡思乱想的日子》等。现任职于湖南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跃文是以写官场而成名,这篇写的还是官场,不过是从现实的官场写到了历史的官场,《大清相国》以清朝康熙时代的名相陈廷敬为叙述主人公,再现了康熙皇帝当政的五十年间清代官场的人生百态。 王跃文以一部《国画》冲入文坛迄今十余年,此后他便以写当代官场生活而着称起来。虽然中国遍地官场,当代中国其他不同类型的作者及其作品也都会程度不同地涉及到官场生活,但似乎都不如王跃文来得地道来得彻底。如果可以做一些庸俗但并不夸张的比较,那么,王跃文之于官场小说,大约等同于金庸之于武侠,琼瑶之于言情,二月河之于帝王系列其地位不可谓不显赫。

据很多书评,说《大清相国》不能算是很严格的历史小说。但是我认为应该算是归属历史类的小说。尽管在文学分类上很难确切地定义历史小说的边界,但是考诸《东周列国志》以及河南省的着名作家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创作,还是可以大概知道,在遵循历史线索、叙述历史情节、描写历史人物等方面,历史小说更为偏重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和依赖。历史写作所看重所感兴趣的事实,并不一定就是小说的事实。比如围绕康熙去世雍正即位这个历史事件所发生的种种,史学家肯定会在历史事实的考订上正本清源斤斤计较,而一个小说家管不了那么多,或者说他没有义务管那么多。所以在《大清相国》里面,王跃文对叙述历史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一个人及其官场生涯的成功秘诀。

陈廷敬遭逢满清盛世,顺治、康熙两帝都是对满清政权长治久安贡献巨大的有为的君王。顺治入关后奠定了清朝的基本国策,完成了从马上得天下到马下治之的转型,康熙平三藩、稳西藏、收台湾、平定准噶尔,文治武功卓然,但纵然如此,他们仍然无法战胜官场。

等、稳、忍、狠、隐,是陈廷敬官场折冲的五字真经。也是时下社会上有些为官者流行的潜规则和游戏规则一样。是对世风日下的贬低。小说写主人翁陈廷敬靠了这个,陈廷敬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并且修成正果:君王高深莫测,官场风流云转,他目送了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等等超级演员的登台与下场,自己总算是善始善终了。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会从负面的意义上去看待这五个字,对此我能够理解。但我同时还想说,脂砚斋读《红楼梦》有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椎心泣血之感,事实上,陈廷敬的官场五字经也可作如是观!他用了自己的一生,耗费了青春、理想和志向,也耗费了所有的心机所得到的这五个字的真正的核心精神,一言以蔽之曰无非是两个字:自保。

为了这五个字,王跃文写了将近50万字,陈廷敬用了整整一生,中国历史则用了两千年。与此相比,我不可能说得更多。这里我只说一个等字。等,正面理解是为了能做事而等待机会,但在理论上完全有可能什么都等不到,正所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么白白地消耗掉了。假设一个社会结构导致它的社会成员做人的成本如此之高,那么你除了锻炼好身体之外,能够做的事情就实在有限了。不做事就不犯错或者少犯错,这个结论的另一面则是那些逞匹夫之勇的壮士鲁莽行事,最后通常是死无葬身之地。当然,你还可以说假话、虚与委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是这跟死掉区别并不很大。

在一个循环性的长时段社会生活中,历史与现实往往会被模糊了边界。今日之是犹如昨日之非,反过来说,今日之非一如昨日之是。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不仅需要把眼花缭乱的生活看得透彻,也需要向历史的纵深处追寻种种痕迹。这是一种很必要很特殊也很消磨人的功课。最后我想说,这个功课我们做得太久了,沉重的书包我们背得太久了。但愿有那么一天,我们所有的人不必再做这些功课,就像给中小学生减负一样,我们需要快乐与青春的日子。我以为,这也应该是王跃文写作《大清相国》的动机之一吧?

陈廷敬从二十岁考上进士起,在朝廷做了五十年官,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善始善终地走完了自己的官宦历程。康熙是古代一位开明君主,为社稷黎民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他几十年间重用陈廷敬,并高度赞誉陈廷敬是宽大老成,几近完人,可以想见,陈廷敬在康熙皇帝身边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有意思的是,这么一个被康熙皇帝看重的大官,却在过去大量的清宫戏中不见踪影。那些任意删改历史的戏说作品可以不去说它,只是像类似于二月河的《康熙大帝》等一些比较严格遵循历史真相的历史小说也让陈廷敬从康熙的身边消失,却让我觉得有几分奇怪。二月河本人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后来解释说,当时他创作时匆匆浏览清史资料,只记重要人物,也就把陈廷敬给忽略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悖论,一个被皇帝重用了几十年的、占据着朝廷重要位置的大官,却在一个对历史相当熟悉的、致力于清宫历史小说创作的作家心目中不是一个重要人物。

王跃文对这位清代的大官产生兴趣,我猜想一定是他发现这个悖论折射在陈廷敬身上的光斑,他想通过这些光斑追溯到传统政治权力机制和官吏文化的本质特征。因此我认为千万不要把《大清相国》当成一本为一名清官、好官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的书来读。 陈廷敬生活和为官的康熙年代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是我们所说的盛世,这大概就是出现以上悖论的重要原因。盛世不会像乱世那样充满动荡,充满变数,充满危机,盛世经历了乱世的大破坏之后逐步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当然更包括官场的秩序。对于一名身处权重的朝廷官员来说,他所要做的就是维持秩序的良好运行。这样的工作看上去就没有那些企图破坏这一秩序的贪官、坏官那样富有戏剧性和故事性,但其重要性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秩序建立在封建帝王专制的基础之上,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秩序,甚至帝王的一个喷嚏都会让其四分五裂,这就需要有人比帝王更加智慧,能够牵着帝王的思路朝着秩序演进的方向发展。陈廷敬应该就是这样一位智慧的大官。

王跃文在《大清相国》中形象地描述了这样一种维持秩序的工作是何等的艰难和微妙,它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人格的保证。陈廷敬在入仕之前,卫向书大人就教他做官秘诀的一个字:等,陈廷敬的义父则送他一个字:忍。等和忍显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消极地求生存,而是一个敬畏秩序愿意遵循秩序的人对待秩序的灵活方式。小说通过一系列生动细节描述了陈廷敬是如何在等和忍的过程中抓住秩序中的最佳机遇的,在与明珠、高士奇、索额图、徐乾学等一批贪官污吏的周旋争斗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也维护了秩序的正常运行,更重要的是,他以此方式顽强地影响了康熙皇帝的决策。

小说基本上围绕着官员之间的争宠、争权、争利而展开,阅读中我始终排遣不开权术这个词。《大清相国》让我更坚信这一点:在中国这种政治专制的机制下,权术应该是一个中性词。在秩序良好的盛世年代,同样少不了权术,无论好官坏官还是清官贪官,都在秩序的平台上通过各自的权术斗智斗勇。陈廷敬也许可以说是一名大赢家。但权术说到底只是秩序制衡的手段,从制衡的角度看,就没有真正的赢家,所以陈廷敬尽管在他晚年借别人之手巧妙地参掉了他的几个对手,被康熙呼为老相国,但此刻的他也悟到了自己的危险,装成耳聋而获准解职回乡。所以在陈廷敬的官场秘诀中必须加上一个隐字。也就是说,尽管陈廷敬一生在为秩序的良好运行而努力,但他本人也处在秩序制衡的漩涡中,秩序不在乎你是清官还是贪官,而在乎你是否满足了专制的意志。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富有现实精神的王跃文作家来说更是如此。是值得我们这些小作家学习的。当然,事实上,我也可以把《大清相国》理解为王跃文以现实官场的经验去回望官场的历史场景。因此,我在阅读这部小说时,一点也不会感到陌生。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当今联想今天的社会应该杜绝这种伪的东西。讲究和谐社会应该有和谐的积极的人生以及为官的正直,为民的谋利。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8

xx年3月22日区纪委监委机关党总支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大型历史原创话剧《大清相国》,观看完该剧之后,让我深受教育。该剧的主人公陈廷敬青年得志,风光无限,从此跻身官场,在波澜诡谲的康熙王朝中历经磨难,凭借自身的不断总结和他人的警言而位极人臣,后主动全身而退,名载千秋。陈廷敬一生为官正直,刚正不阿,不屈于权贵,不贪于钱财,心怀天下苍生,但求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被康熙评价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效仿圣贤为人处世的典范,官品人品文品俱佳,他的心里始终存有古圣贤铁肩担道义的高贵理想和正直品格。陈廷敬从一介寒窗学子,成长为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他的奋斗经历和成长道路,完全靠的是他的智慧和才能,集实干、能干、强干于一身。对于这样一位风清、气正、道德、自守,在为官做人上堪称典范的历史人物,我不禁心生敬仰,努力在剧中细细评味他的人生经历,学到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为人做事的道理。

一要学习他初心不改,我本高洁的道德修养。陈廷敬为官五十余载,素以清廉正直勤勉闻名,忠厚、谨慎是他基本的处世作风,他始终坚守独善其身的为官之道,从未结党营私,谋取个人利益,不入任何圈子,埋头干事,尽职尽责,坚守初心,始终如一。因此我们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淡泊名志,勤政廉政。清廉勤政既是一名普通基层公务员职业精神和品德,更是一名党员党性修养的具体体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作为一名党员要做到做人要正直、作风要正派,要筑牢信念不偏移、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职责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要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自觉防腐倡廉、拒腐防变,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要学习他从善如流、反省自躬,善于听取他人建议,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陈廷敬如履薄冰谨言慎行,斡旋于如虎君王似狼同僚中,慢慢参透官场等、忍、稳、狠、隐秘诀,驰骋官场50年,最终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一是等即厚积薄发,相机而动。当陈廷敬被贬谪回乡时,如果他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过于急功近利的话,那估计也不会有后期的发展。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顺境时不能得意忘形,在逆境时也不要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要充分利用等待的这段时间,加强学习,从而做到厚积薄发、相机而动,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早已做好准备。二是忍即心胸豁达,顾全大局。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千万不能强求,别人对你有误会,千万要忍一忍,否则事与愿违。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要顾全大局,很多时候要综合考虑、综合权衡。三是稳即遇事沉着,处事严谨。虽然陈廷敬为官正直、一心为江山社稷,心系天下百姓,但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是是好事就能干,得看准时机,在说话与做事之前,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处事原则。作为一名巡察干部在工作中就更要稳扎稳打,谨言慎行,在执行巡察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巡察纪律。四是狠即意志坚定,行为果断。一旦看准了,就得坚持不懈。遇山开路,遇河架桥。这才是英雄当有的气魄与担当。陈廷敬铁腕反腐体现的恰恰是一种敢于担当、勇于碰硬的胆量和一往无前、一抓到底的气魄。我们巡察干部也要时刻牢记忠诚、干净、担当的责任和使命,完成好每一次的巡察任务。五是隐即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无需过于执着,不能沉迷其中,要拿得起放得下。

陈廷敬用他的一生来得出和践行这五字真言,他能够耐得住寂寞,不参与派系斗争,有自己的道德操守,讲究政治谋略,识时务、处处小心谨慎、避免锋芒毕露,用自己的方式报效朝廷、造福子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三要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练就一身过硬本领。陈廷敬凡事认真对待,细细琢磨,作为一名巡察干部,在执行巡察任务时要认真仔细,注重细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抽丝剥茧,发现问题。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巡察本领。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9

上次去沈阳看望爸妈的时候,爸爸正在看这本《大清相国》,他读过的书太多,五花八门的,现在我竟不知道哪种类型的书他更喜欢,后来发现我似乎继承了这一点,也是杂七杂八地都拿来看,纵有喜欢的,也不至于迷之过甚,不过对于历史小说还是挺能读进去的。就利用那几天的时间,我匆匆地读了一遍《大清相国》。

《大清相国》不太像一部历史小说,倒挺像一部剧本的,若是改了来演,应该不大费事,戏剧性挺强的,人物描述详细,对话又多,现成一个本子。也因为如此,便感觉洋洋洒洒一大本,稀里糊涂地就读完了,没有什么能够令人心动之处,抑或别扭之处,并且,我想再也不会第二次打开了。

但文中描述到的官场却还能搅扰到自己的记忆,在初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曾经有机会在市政府的某个部门呆过一阵子,虽只是表面,却也见识过官场的种种,只是当时年轻意气又有些停伫在局外人的角度,十分看不惯,只恨不得一日也不在那种地方呆下去,现在自然远离了这样的官场,历练多了,心态也平和了,不再只一种眼光去看待很多事情,今日那里的精彩想必更甚。

古今的官场果然都能够引诱人们去探究,因为实在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只是到了笔下,到了书中,人也变了,事也变了,要么更加有趣,要么更加险恶,真的如何,谁还去管他。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10

终于读完了这厚厚的一本书,长舒一口气。我们常说“官场风云变幻”,还说“伴君如伴虎”,今日风光无限,他日可能就是阶下囚,但是陈廷敬在康熙一朝立于政坛五十年而不倒,靠的是什么?

怎样才算为一个好官?为百姓谋福利,位居高位也依然从善如流。陈廷敬家是山西大户,原名陈敬,因先皇在殿试中赐“廷”,故名为陈廷敬。差一点连中三元,卫向书向皇上进谏“陈廷敬山西乡试中的是解元,本已名声太重。又以会元名分蒙皇上召见,此乃天大的恩宠!如今皇上又点他状元,又是天大的恩宠!臣恐天恩过重,于他不利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后来,陈廷敬才明白卫向书的良苦用心。

陈廷敬为人正直,喜欢抚琴,时常吟诗作对。年轻时侍候幼帝读书,后来皇上常常召他进讲,为皇上除掉奸佞小人,励精图治,查贪官的一件件案子都办的漂亮:其一,有人报山东丰收,百姓自愿把收成的十分之一捐给朝廷,皇上大喜便准了,陈廷敬认为此事尚需斟酌,于是皇上派他去山东查明此事,最后发现的确是贪官在其中做手脚。其二,实地察看阳曲百姓捐建龙亭事宜,拿下阳曲知县戴孟雄。其三,理顺钱法,查清毁钱卖铜之事。其四,修建大观楼一事。其五,先行一步密访皇上西巡地方做派。最后除掉当朝第一贪官一手遮天的首辅大臣明珠以及皇上身边的小人,晚年辞官归乡,全身而退。

亲贤臣,远小人,此朝廷所以兴隆也,朝堂上瞬息万变,他的成功靠什么呢?靠的是自己出色的才干,站稳脚跟,精心侍君,功成身退,安享晚年,更靠着“等·稳·忍·狠·隐”的心机与韬略。

大清相国读后感 篇11

陈廷敬生于明末、长于清初,从政53年,历经28次升迁,先后任职于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部门,一直做到文源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清朝不设宰相,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成为康熙朝代的政坛常青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大清相国》一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尤其是以下三点,更对我们当前革弊正风、廉洁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大清相国》的启示一:远离圈子文化、山头主义。

陈廷敬从政期间,索额图、明珠两大党派争斗多年,都想拉拢其入圈,但他以国家为重、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重,对谁都拱手作揖,对谁都委蛇敷衍,不入任何圈子,埋头干事,尽职尽责,靠多年积累的优秀政绩逐渐赢得皇帝的信任,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高峰,成为一代廉臣,留名后世。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和山头主义,个人利益至上,追名逐利,搞亲疏远近、拉拉扯扯,使上下级关系、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利益化、部门化,使党内上下级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不和谐、不健康。

在作风建设和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始终保持公道正派的政治本色,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各项规定办事、依规矩行事,自觉远离利益小圈子、放弃个人小九九,不站队,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团体,不打小算盘,不搞利益集团,秉公用权、廉洁自律,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自觉维护团结,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好公仆,为促进党风政风好转提供正能量。

《大清相国》的启示二:做干吏、做能吏,更要做廉吏。

云南巡抚王继文、山东巡抚福伦等一大批封疆大吏都是才华出众,为国家做出一定成绩的干吏、能吏,但为了个人声誉、个人政绩,欺上瞒下,枉法徇私,最终丢官罢职。

当前,能人腐败的问题层出不穷,众多曾经能力出众、爱民为民的能吏、干吏随着走上高位,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忘记了持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最终蜕变为贪吏、污吏。

为政不廉是腐败,为政不勤也是腐败。党员干部身负人民重托,肩挑事业重担,履职尽责是使命所在、担当所系,乃天经地义。本事再大,做事再多,一旦踏上为官不廉的邪路,那将是一条不归之路。如何让能吏与廉吏兼得?如何让能吏成为常保清风的廉吏?这要靠理想信念教育,明确谁是主人、权力谁给,为谁服务、用权为谁,怎样服务、怎样用权;要靠自警自省,自觉以先进典型为镜,把党性修养提一提,把群众观点正一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关爱群众;靠监督制衡,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正确认识权力,谨慎使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大清相国》的启示三:做人要知足,工作要知不足,学习要不知足。

陈廷敬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成为康熙朝的一代重臣。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更广为人知的评价是八个字: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如何能够获得这样的评价,无疑是胸怀大理想,心有大格局,把辅国安邦、为民解难作为己任,无疑是把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都倾注在国家昌盛、百姓幸福中。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人的德行、境界、胸怀、格局却是修出来的。人有多大格局,有多大境界,有多大责任,才能挑多大担子。各级党员干部要带领广大职工加强自我学习、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将持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生态度。补足精神之钙,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以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为己任,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在不断的实践中深化对规律的理解认识,真正做到干工作冲在前,转作风做在前,谋发展想在前,带队伍抓在前,成为熟悉业务的活字典、心明眼亮的工作通,能说会写的多面手,以点石成金之智,破解难题之谋,攻克重点、突破难点,在薄弱环节上有新突破,在干成大事上有新作为。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挖掘和运用古今智慧、中西方文化,在战略方面发动职工,在决策部署顺意职工,在具体实施依靠职工,不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以新思维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新形象赢得发展新机遇,以新机遇打造创新新引擎,做好省委省政府六大发展与企业的融合、与企业的对接,全面深化改革,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易到难,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的突破难点,解决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使其在企业落地、发芽、生根,枝繁叶茂,最终开花结果,用实际行动当好推动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化危为机、逆势而上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开创革弊正风、廉洁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628682.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梅花的描写优美句子
下一篇 : 理解励志名言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