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如果您想读一些好文章不妨看看“比较大小课件”,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比较大小课件(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70页例3比一比及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10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数学思考:

经历观察、分析、判断、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时,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能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树的图片,小树的年龄是8岁,他的伙伴13岁。

8岁13岁

提出问题:它们两谁大?(学生回答)

引出:8

师再出示另一棵树(43岁),和13岁的树相比,它们两谁的年龄大?

13岁43岁

师:你是怎样比出它们的大小的?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利用同学们所熟悉的生活中的树创设比较树龄的情境,很自然的复习了以前学过的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同时也为后面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做了巧妙的.铺垫。)

2.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更大的数的比较。

板书课题: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分卡片。

师:每个小组都有很多数字卡片,下面就给这些数字卡片分分类,把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出来,同学们能做到吗?

生:(异口同声)能。

小组合作。

(“给卡片分类”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小组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小组汇报,如何分的?

生1:我们这一组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970、875、590、300为一组,98、68、54、18为一组,9单独为一组。

生2:我们是按照数位来分类的,三位数的为一组,两位数的为一组,一位数的为一组。

师:这两种方法都不错。(教师要给学生的方法以肯定。)

2.学生任意挑选两个数比大小,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展示,交流。(数位不同,数位相同)

师:数位不同的两个数是怎么比的?数位相同的数又是怎样比的呢?

生: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生:如果同样都是三位数,就看百位,百位上的数相同就看十位,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

(课件出示)小结:

(1)数位不同的数相比,数位多的比数位少的数大。

(2)相同数位的数相比,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一位一位的比下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利用你说我讲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解决难点,掌握比较的基本方法。)

3.比较数的大小练习(课件出示)

102○93394○393398○402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找出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那么我们现在就利用我们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题,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大于号、小于号,好吗?

(集体用手势表示,再选其中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4.在生活中有比较千以内数的现象吗?

师生共同探讨。(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巩固练习

1.师:现在我们来动手操作,小组长拿出学具1、2、3三张数字卡片,用这些卡片你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把这些三位数写在本子上,看谁写得多,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

2.展示、交流。(这一环节主要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件出示练习。游戏:方框里面藏着几?

275>27□275

(这是一道开放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灵活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小组间的互助精神,在交流中巩固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五、知识延伸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课外相关的千以内的数据进行比较。

比较大小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形或利用规律比较两类简单分数的大小。

2、通过直观的操作手段,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渗透分类研究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感受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快乐,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借助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卡若干、学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咱班有多少男生啊,多少女生啊,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这是咱们以前学的整数比大小的知识,最近咱们学习了分数,那分数能比较大小吗?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同学习分数的比较大小。(揭示课题:分数比较大小)

二、操作比较,探究规律。

1.探究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这是什么呢?(月饼)

师:笑笑吃月饼咯,请看。她吃了多少呢?(1/4)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板书:(1/4)

师:淘淘也有一个同样大的月饼,但他想比笑笑吃得多一些,猜猜他会吃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多。

师:老师把你们的想法写在黑板上,好吧。(分类板书)

师:你们的想法是否都合理呢?

(1)比较1/4和3/4的大小。

师:这么多分数,我们先用哪个和1/4来比呢?都有想法了-----这样吧,我们就先来比较一下1/4和3/4的大小,好吗?(教师板书)

师:如果用一个圆来代表一个月饼,(拿起学生桌面的2个圆)请你在这两个圆中一个表示出1/4,一个表示出3/4,然后再比较他们的大小。开始行动吧。

师:都做好了吗?举起这两个圆给老师看看。

师:很好。放到桌面,比一比1/4和3/4谁大?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比的?(生答)

师:你是通过比较份数多少来比较分数大小的,谁的比较方法和他的不一样。

师:同学们都比了吃的份数,其实,你们所说的1份就是整个圆的1/4(贴教具),那这3份就是几个1/4啊?(贴教具)

师:1个1/4肯定小于3个1/4,反过来呢?(3个1/4一定大于1个1/4)。

师:所以淘淘比笑笑吃得多。

师:通过涂一涂,再看着图来比一比,我们确实发现3/4大于1/4.是谁的想法,恭喜你!你的想法合理,我代表淘淘谢谢你。

(2)比较其他的答案的大小。

1/4和2/4,4/4比较,比较的同时老师板书。比较4/8>2/8的大小。

师:看看下面这一组图形,你能看着阴影部分写分数,比大小吗?4/8>2/8师:不着急举手,先想好,再回答。

师:左边这个阴影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4/8

师:右边的呢?2/8

师:谁大?

生:八分之四大。填大于号。

师:齐读一遍。(教师完成板书)

(3)写十分之几的分数,比大小

师:看图写分数,然后比大小,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如果让你自由的想一组分数,写分数,涂一涂,再比大小,相信你们会更喜欢的,请看。

师:这是两个一样的长方形都平均分成了(10份)?

师:请你想两个分数,想好了吗?写在学习纸上。

师:好了,现在请根据你写的分数涂一涂,再比大小,看谁做得好又快。

师:请看屏幕,老师收集了几个同学写的分数。请齐读。

师:说还想说说你写的?(师同时板书)

师:没有图形,你能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师:你是怎么比的啊?

(4)观察对比,感知规律。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每一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什么样的分数大呢?(举手)

师:不急,把你的发现悄悄的和你同桌说一说。

师:说完了吧。这次你可以大胆的说出来了。

师:分母相同,比什么?你是怎么比的呢?

师:真了不起!老师把你们的发现写在黑板上。(板书:分母相同,比分子。)

师:同学们学会了借助图形比较分母相同分数比大小的方法。太棒了!

(5)抢答。(填﹥或﹤)

师: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快速反映能力,敢挑战吗?我们来做几组练习题。

师:先看分数,我说开始,你就可以回答了。

2.自主探究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1)自选材料探究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

师:嗯,这个抢答的题目有点特别,1/4和1/2到底谁大?大胆来猜一猜。

师:同意四分之一大的举手,同意二分之一大的举手。

师;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是同意二分之一的先说,还是同意四分之一的先说?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说得好!这样争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师:你们能否想个办法让其他的同学一眼就看出谁大谁小呢?

师:赶快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一下吧。

(四人小组每个人学具不同,先独立完成,然后4人小组讨论交流){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线段}

{老师要参与学生的自主研究活动之中,并跟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师:都做好了吗?现在我最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比的?学生汇报结果。

生:我认为二分之一大。我把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2份,涂了其中的一份,第二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涂了其中的一份,这一份明显比这一份大,所以同图上看,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

师:你说得太完整了,真棒。

师:请第二个同学说说吧。

生:我和他的方法一样,只不过我用的材料是2个正方形,我也认为二分之一大。

师:这个同学我要来采访一下:他们都是比阴影部分的大小,你是在比什么啊?

生:我比的是线段的长和短。二分之一的线段长,所以二分之一大。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看明白吗?

师:掌声表扬他们几个。

师:刚才同意四分之一大的同学还有疑问吗?

师:不管是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还是比较线段的长短,的确都能一眼就看出1/2比1/4大。(贴教具)

(2)练一练:写一写,涂一涂,比一比。

师:出示投影,这两个分数你会比较吗?

师:你们是怎么比的?

生:六分之一的阴影部分比十分之一的大,所以六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大。

师:哦,我们要先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师: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到底是怎么比的。先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我们让这两个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阴影部分大,这个分数就大。(课件展示)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两个分数。(教师板书两个分数)

师:(结合月饼)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老师也来露一手,相信你们看完后,会对这个知识有更深入地理解。

师:仔细看,老师演示完问: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师: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师问:分子都是1,也就是都表示的1份,为什么1份的大小不一样呢?

师:分母不一样,也就是分的份数不一样,分的份数越多,1份越大。

师:同学们通过3个变,发现了那么多数学知识,你们真是一个小小的数学家。

(3)观察对比,感知规律。

师:通过观察屏幕上这些分数,再看看黑板上这三组分数,他们每组在比大小的时候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

生:比分母的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师:了不起的发现。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

生:点头通过。

师:老师把你们这个伟大的发现写下来。(教师完成板书:分子都是1,比分母)

师:这可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比较方法。

师:(指板书上同学们建议的分数)看来同学们的建议都合理,我代表淘气谢谢你们。

(4)小结:同学们在涂一涂、比一比的过程中,学会了借助图形来比较分数的大小。有的同学可以不利用图形,而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比较大小。这种勇于实践和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相信你们会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也会经常用今天的学习方法,你们会越来越出色!这两类分数的比较大小,你们真的学会了吗?那我考考你们。

(5)综合练习。

①练一练

②师:看来啊,刚才的练习有点简单,来个难一点的,敢挑战吗?

③生活中的比大小问题。

师:最近老师给咱们班进行了一次调查,想知道老师调查了什么呢?小调查:太师屯小学三年级四班同学喜欢体育项目情况(其中3项)。喜欢拍球的占全班人数的六分之一;喜欢呼啦圈的占全班人数的九分之一;喜欢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六分之二。

这三项运动中喜欢什么的最多?喜欢什么的最少?

三、课堂总结,内化规律。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在大家的探索、交流中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面对这节课,你想说点什么吗?

比较大小课件(篇3)

1、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2、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及概括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比较同分子分数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说出算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运用分数单位知识说明算理。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1、课件出示故事。

2、设疑:“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师引题:猪八戒不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真是后悔呀,同学们,你们想学会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吗?(点击课件出示课题)

1、过渡语: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和意义,认识了分数单位,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点击课件出示复习题)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都掌握的不错,今天就请大家运用这些知识来比较下面的分数大小吧。

师:3/4和1/4如何比较大小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自己想好后就跟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交流方法时强调第二种方法,随机出示课件。【DSbj1.coM 读书笔记吧】

(6)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方面借助图形直观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另一方面还联系分数单位进行比较,都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几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师:大家再联系刚才比分数大小的方法,想一想,分母相同的分数我们可以比哪呢?

学生汇报(为什么1/2大于1/4呢)(相同的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越大。)(在这里强调相同的圆)

(从图上直观地看出,分的分数越多,每份就越小。两个分数都取的3份,但每一份的大小不同。)

师:你还举出这样的两个分数并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师:请大家比较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找找它们共同的地方。

同学们真棒,请看老师这有两个长方形,我分别把这们平均分成了四份,涂色部分分别是它们的1/4,它们相等吗?为什么?

师小结:我们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在同一个整体,或是单位“1”相等的情况下才能够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比较。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比较大小课件(篇4)

设计思路:

刚入园的孩子什么都是新奇的,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型跷跷板,大雪花积木,小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怎样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大小,比较大小的不同和变化呢,我产生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以系列游戏的方式,先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再在操作比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最后变大变小的游戏活动结束活动。

一,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描述物体,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按物体大小分类,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情境“大熊、小熊来做客”

大小熊、大小茶杯、大小椅子各一个,娃娃家桌子一张。

红气球一个。小红花贴纸若干。

学具:大小标记、篮子8个,大小玩具汽车、大小书本、大小油画棒盒子、大小碟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熊。“今天有客人来了,看看是谁?来打声招呼!”

“两只熊比一比,哪只大,哪只小?”

“谁来跟大熊握握手?”“谁来亲亲小熊?”

“大椅子给谁坐,小椅子呢?”

“大茶杯给谁,小茶杯呢?”

2、按大小分类。

“熊宝宝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

介绍大小玩具汽车、大小书本、大小油画棒盒子、大小碟子若干。

老师做神秘状,咦,谁在哭,哦,原来它们觉得挤,请宝宝们把他们分开呢,怎么分呢?大球要放到这个篮子里,看,这儿有一个大的标记,谁来送一送!”

“小球要那个篮子里,看,这儿有个小的标记,谁愿意来试试!”

强调语言:大xx我送你回家,小xx我送你回家

请几位幼儿操作后,其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3、玩气球

出示气球,“这是什么颜色的气球?”(红气球)

怎样使它变大呢?引发思考。(吹气、打气)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如果你是一只气球,你会怎么变?”

(请个别幼儿做气球,教师和幼儿共同为他“打气”,“放气”。)

大家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二,课堂实录:

活动过程:

1、感知大和小。

(1)创设情境“娃娃家”,在情境中感知大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熊。

老师:“宝宝,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看,谁来了?”

幼儿:小熊

老师:它们一样大吗?

幼儿:不一样大

老师:“比一比,哪只大,哪只小?”(教师比划)

幼儿:一只大,一只小

幼儿:这只大,那只小

一个温馨的家的情境,可爱的大熊、小熊宝宝,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孩子们很配合,有的还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2)引导幼儿分别向大熊、小熊问好。

老师:“宝宝,向大熊问好!”鼓励个别幼儿亲亲大熊或跟大熊握手。

幼儿:大熊你好!

老师:“你会向小熊问好吗?”

幼儿:小熊你好!

老师:“客人来了,要请客人坐,这儿有两张椅子,比一比,一样大吗?”

幼儿:不一样大,一张大,一张小。

老师:大的给谁坐,小的给谁坐合适呢?

幼儿:大椅子给大熊,小椅子给小熊。

教师请个别幼儿将熊分别送到相应的椅子上。

教师指着桌上的大小茶杯“客人老师,要请客人喝茶,大熊用哪个茶杯合适,小熊用哪个茶杯合适呢?”

教师给熊喝茶,取大茶杯时说,幼儿一齐说“大熊请喝茶!”取小茶杯时说幼儿一起说“小熊请喝茶!”

让孩子主动向小熊问好,亲亲熊宝宝,抱抱熊宝宝,请它们坐,请它们喝茶……,这一系列活动,自然中透出温情,连调皮的乐乐也看了过来,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了。

2、按大小标记给实物分类。

(1)“今天熊宝宝还带来了很多的礼物呢,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

教师分别介绍大小玩具汽车、大小书本、大小油画棒盒子、大小碟子若干。

老师做神秘状,咦,谁在哭,哦,原来这些礼物它们觉得挤,想请宝宝们把他们整理一下呢,你们愿意帮忙吗?”

幼儿:愿意。

出示大小标记,巩固对大小的认识。

“宝宝们,看看你桌上的礼物是什么?”

幼儿:积木

幼儿:书……

“请每个宝宝拿出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幼儿从礼物里找出相应的一大一小的两个物品,对于不能分辨大小的幼儿,教师引导他们,将物体比一比。

“说一说,你的礼物是大的什么,小的什么呢?”

“怎么整理呢?这样,我们把大的礼物要放到有大标记的篮子里,小的要放到有小标记的篮子里,好不好?”

“这儿有辆玩具车子,谁来送一送!”

一幼儿上前分别将大小汽车放进了有大小标记的篮子里,送时强调“大xx我送你回家”“小xx我送你回家”

“送xx回家”,这是小班刚入园的孩子必须要学会的话,小班孩子语言匮乏,口语表达力的培养是要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的。三岁的孩子更是语言发展关键期,时时刻刻的纠正孩子错误的表达方式是必须的。

教师及时奖励红点点。请几位幼儿操作后,其余幼儿操作,因为幼儿人数多,所以采取分组操作的方法。每人取一大一小物体按标记分类。教师巡回指导。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比较大和小,并用帮忙的方式,看标记给大和小的物体分类。活动中,孩子们窃窃私语,先分好的幼儿看到别的幼儿分错了,帮忙放对地方。有几位孩子不看标记乱放,能干的文文、强强、小杰就指指标记,提醒那几位孩子,意思是要看清标记。

这期间有个意外,大家一齐看标记,因人数多,场面较混乱。然后教师及时调整策略,让孩子分组送玩具,这样教师的精力集中了一些,场面也不那么混乱了,很自然的感觉。

(2)评价活动

老师: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整理得怎么样?是不是按大小标记分的。

师生共同检查,发现有一个放错了,强调看标记后,再请一幼儿送。

对所有做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小班的孩子是需要及时表扬的,这对于他们是非观的价值判断,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有推动作用的。

3、游戏:气球变变变

“今天老师也收到了熊宝宝的礼物呢,看,是什么?”

出示气球,“这是什么颜色的气球?”(红气球)

“怎样使它变大呢?”引发思考。

幼儿:吹气

幼儿:打气

“谁来把气球变大?”一幼儿上前将气球吹得鼓了大大的。

“小气球变得怎样了?”

幼儿:变大了。

“那要让气球变小,该怎么办呢?”

幼儿:放气

教师操作,慢慢讲气球中的气放掉。

“仔细听听有什么声音?”

幼儿:呲呲的声音。

“我们大家手拉手也做一只气球吧,老师吹气的时候,我们就要变得大大的;呲——放气的时候,我们这只气球就要变得小小的,明白了吗?”

师生共同游戏,手拉手围成圆作气球状,听口令变大变小。

大家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孩子亲眼目睹了气球事怎样变大变小后,对气球的变大变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再来一起玩游戏,很轻松地就掌握了游戏规则。

三,教学反思:

1、为孩子创设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环境

这是个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感知大小后,掌握大和小概念。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之中。

《纲要》指出“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围绕孩子刚入园的特点,我选用了“小熊来做客”,“帮小熊整理礼物”,“学气球变变变”这三个孩子们在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事件,在情境中感知大小,在比较中获得概念,在玩游戏中,借着对气球变化这一特征的表象记忆,体验大和小的不同。

2、来源于生活的活动易于被孩子接受。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到了发展性原则,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从观察、实践、感知等方法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与大小有关的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调动幼儿己有的对生活环境的了解和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幼儿对很多东西由小变大的“变化”如:吹气会把气球变大,放气会发出声音,孩子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最后,自己学气球变大变小更是乐此不疲。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活动,易于让幼儿接受和积极参与。

3、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启发解决。

在孩子看标记送物体时,出现了摆放杂乱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及时引导“宝宝们看,这叫整整齐齐吗,该怎样放才是整整齐齐的呢?”指导孩子将物体按序摆放整齐。

通过这堂课,我也认识到要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不论是从教材的选择、课案的设计、活动的准备,过程的组织,都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和准备。

一、课题的选择

课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切不可随便搬一节课就上,小班的课也要分刚入园,小班中期,小班晚期,各个时期年龄特点又有差异,所以课前钻研钻研孩子还是必须的。

二,课案的设计。

设计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因为小班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抓住幼儿爱情境,爱游戏的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操作活动中“帮小熊整理礼物”会让幼儿有成就感,进一步吸引住孩子的目光;最后,在变大变小快乐的游戏氛围中结束活动,让孩子学的轻松,学得快乐。

三,活动的准备。

孩子生活中熟知的实物,孩子操作起来容易一些,也感兴趣一些。

四,过程的组织。

这是考验教师的教育智能,随机应变的能力。

另外,我感受到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预设不同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比较大小课件(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6页、练习六第6~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经历相应的探索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推理等数学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1、呈现情境:货架上摆放着四样文具,练习簿0.48元,三角板0.65元,橡皮0.3元,直尺1.25元。小明带了0.5元,他能买到其中的哪一样文具?

(1)读题: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和数有关的信息?

(2)提问:你觉得他带的钱够买其中哪一样文具?

结合已有经验,学生通常会给出练习簿和橡皮两个答案。

(3)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小明带的钱够买一块橡皮的?

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唤醒三年级所学的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为随后进一步探索多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打下基础。

2、揭示课题: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较复杂的小数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

[说明:与教材中的例题相比,上述情境增添了一些数学信息,并对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力图使现有的情境较原先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收集、组织、比较等数学思考中来,另一方面,0.3元与0.5元之间的比较,又巧妙地将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旧知予以激活,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认知上的铺垫。]

二、 探索新知

1、提问:小明带的钱为什么够买一本练习簿,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随后组内交流。交流时,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以丰富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学生在交流时可能会出现如下方法:比如借助元、角、分进行思考,或者从小数的组成上进行分析,也可能借助图形给出解释。教师应认真参与学生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为随后的全班交流做好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说明: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中呈现出的不同思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他们独特而富有差异的思维水平与层次。教师参与倾听,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教师可以有效地把握不同思考方法背后的思维梯度,从而为随后组织学生展开有序列、有层次的数学交流做好准备。]

2、全班交流。

教师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按如下顺序展开交流。

(1)第一层次:结合生活经验,给出直观解释。

学生交流:将0.5元和0.48元化成几角和几角几分,然后进行比较。

教师引导:通过将新知转化成以前所学的旧知,然后巧妙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小明带的钱不够买一块三角板或一把直尺吗?

学生尝试用这一方法解决新问题,并交流。

(2)第二层次:借助直观图形,初步构建模型。

质疑:并不是所有小数都可以通过这一方法来比较大小的,如果没有了具体的单位“元”,又该如何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呢?

交流:引导学生交流其他方法,并阐明思考过程。教师则努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力图使每一个学生弄明白这些方法。

引导:有时,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抽象的小数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变得既有趣、又简单。

教师呈现如下三种图形各10个(每一小组都有),并介绍:大正方形每个表示1,长方形和小正方形分别表示0.1和0.01。

你能用这些图形表示出0.5和0.48,并借助图形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操作,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方法,比较0.5和0.65、0.5和1.25之间的大小。

(3)第三层次:摆脱直观束缚,逐步抽象概括。

出示0.32、1.16、0.9、0.88四个小数。

提问:你能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小数,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吗?

明确要求:你可以用图形先摆出这些小数,然后比较;也可以不动手,通过在头脑中想图形,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当然也可以不摆、不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尝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了解情况。

交流。教师有意识地选择后两种情况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支撑中摆脱出来,从而达到抽象思考的层面。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以完成对方法的优化。

[说明:数学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材中呈现的三种比较方法只是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可能出现的特殊方法,更为一般的方法应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这一方法看似简单,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却并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解释清楚的。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抽象方法背后的直观数学模型,通过数形转化,将抽象的小数转换成具体、直观的图形,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当然,直观的模型只是一个脚手架,是学生把握抽象方法的桥梁,教师在学生获得直观模型后,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原先的直观模型中摆脱出来,鼓励他们在抽象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最终实现了从直观思考向抽象思考的必要过渡。]

三、 巩固应用

1、“练一练”。

(1)学生独立尝试。

(2)交流比较的方法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体会: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大小也不同,以进一步强化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练习六中第6~11题中的部分习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形成技能。

(1)第6题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数表示各图中的空白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比较每一个图中涂色与空白部分的大小。

(2)教学第7题的第一组,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看图思考:还有哪些小数也比0.1小,以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二组,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中间的参照数0.3进行比较,以丰富学生的比较策略;第三组,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进行思考。最后,借助数轴上的点,帮助学生体会:直线上的点位置愈靠右,这个数就愈大,反之愈小,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教学第9题,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收集自己的身高、体重、视力等方面的数据,并通过比较,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与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4)第11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思考:用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最大和最小的各是哪一个数,如何有序地寻找答案?从而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5)如时间允许,还可以补充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习题,比如高架桥上的限高(有3.5米、4.5米、5米不等)与载货卡车的实际高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再如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几种动物跑完100米所需秒数的比较等,以进一步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拓展学生的视野。

[说明:教材这一课的练习编排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尤其是每一道习题还给教师留下了进一步开发与创造的空间和余地。教师在使用这些习题时,应在充分把握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用准、用足、用透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也可适度开掘一些教材以外的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比较大小课件(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含义,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

例11(3)汽车图,师生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面的数,说说各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它们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在369 1438 3740 6900

2、在○里填上"〈 "或"〉"。

61○56 45○47 100○98等

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并分别提问: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评析: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是本节课新知识的重点,教师运用复习帮助学生唤起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为学生学习新知作了衔接和孕伏。]

二、新课

1、导人新课,揭示课题,交待目标。

师:我们已经会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那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呢?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师: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是: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教学例11、

(1)教学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①比较1230和965的大小。

师问:1230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比一千大。还是比一千小?在算盘上拨出来。965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够不够一千?在算盘上拨出来。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123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超过一千;而965是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这个数不够一千。那么1230与965哪个数大?

板书:1230 〉965。

②反馈练习:999○1000 836○99 1015○989

师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什么?怎样确定谁大谁小?

小结: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评析:教师应用学生已有"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排列顺序"等知识,把它作为上位知识,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着力点总是放在引导学生应用前边已学过的知识去探索新知,通过提问、启发、点拔的方法,诱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感知到数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丰富了原认知。]

(2)教学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①比较5640和8790的大小。

让学生读题,然后在算盘上拨出5640和8790

师问:这两个数都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5640最高位是几千?8790呢?

启发学生思考:5个千与8个千哪个小?

板书:5640〈 8790

②反馈练习:4005○3989 5798○6010

让学生说一说,位数相同的数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小结:位数相同的数,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大;反之,则小。

③出示例11(3)的汽车图片。师述:在全县开展的"万人签名"植树活动中,滨工饮料厂的叔叔阿姨们为了慰劳同学们,高高兴兴的运来了许多汽水。看!运汽水的车来了。(师出示图片)师问:谁来说说左边的一辆车运了多少瓶?(3854瓶),右边的一辆车运了多少瓶?(3529瓶),哪辆车运的汽水多?3854和3529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该怎样比?

师:根据已掌握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请填写在书上。

④反馈练习:6809○6810 3059○3057

师问:位数相同的数,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再怎么比?

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就从高位起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数的大小为止。

[评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某一问题总是在积极思考而又没搞通,或已经有所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欲言而无法表达的心理状态中,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和时机,启发、提问,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心理状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它使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掌握,从而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九第1—5题。

第1题

师问:有几组数?哪些组位数相同?哪些组位数相同?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独立练习。

第2题:

指名学生读题。

师问:(1)小题这4个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最大的数是多少?剩下的两个数941和914哪个小?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师问:(2)小题这4个数都是几位数?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排列的结果,集体评讲。

第3题:

先让学生读出各数。

师问:这些数的位数相同吗?哪个数的数位最少,怎样找出最大的数?让学生练习后说一说。

第四题:

师问:最大的三位数是几?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四位数是几,最小的四位数是几?

让学生在算盘上拨出来,教师课堂巡视了解情况。

第5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指名2人上黑板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评析:教师对练习九第1—4题都作了提示,学生不但解题的目的明确,还便于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解答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问: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师问:在比较数的大小的时候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师述:今天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其方法是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二是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其方法是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从高位起依次往下比,直到比出数的大小为止。

这节课大家都学得很好,希望继续努力。

[总评:比较数的大小,首先看它们各是几位数,然后接着数位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比较,确定谁大谁小。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地抓住这一"课眼",使教学从一个较高的层次审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使全课的各个环节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正所谓"契领而顿,百皱皆顺"。由于教师的`教学抓住了"课眼",也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契机,即把认知上遇到的矛盾、困惑、内化为学生探求新知的迫切需要,唤起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强烈愿望。所以,这样的课总是耐听、耐品、有韵味。

比较大小课件(篇7)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数学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够比较3个以内物品的大小并说出最大和最小。

3、能根据物品的大小分类。

二、活动准备

1、3张大小不一的蛋糕卡片

2、熊猫爸爸、妈妈、宝宝、商店的图片

3、用卡纸做成的3顶大小不一的帽子

4、教学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是最小的和最大的蛋糕图片,引导幼儿感知蛋糕的大小。

(2)这是什么?你喜不喜欢?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初步感知最大和最小。

(1)教师出示熊猫一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图片上都有谁?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吗?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引导幼儿理解最大和最小。

3、开展游戏,帮熊猫一家挑帽子,引导幼儿练习比较大小。

(1)教师出示商店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看看熊猫一家来到了哪里?

(3)今天,熊猫一家来到商店买帽子,你能帮它们挑选合适的帽子吗?

4、教师出示三顶帽子,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不同。

(1)哪顶帽子最大?哪顶帽子最小?

(2)教师引导幼儿帮助熊猫一家找到相应的帽子。

(3)哪一顶帽子是熊猫爸爸的?哪一顶帽子是熊猫妈妈的?哪一顶帽子是熊猫宝宝的?为什么?

熊猫爸爸最大,所以戴的帽子应该是最大的,熊猫宝宝最小,所以带的帽子也应该是最小的!

四、活动延伸

在建构区投放大小不同的材料,供幼儿观察比较。

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生活中物品的大小,尝试用最大和最小等语言描述物品。

比较大小课件(篇8)

“小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小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小数的比较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的主题是初步的认识小数,小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将本课设计如下:

1.掌握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小数的大小。

2.感受小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本节课的活动重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活动难点是熟练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活动的准备材料有:多媒体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说过程设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比较大小,应用知识

总结回顾,解决问题

下面我就这四个活动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男同学都喜欢跳远这项体育活动,体育组老师给男同学测跳远为引子,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特点,跳远成绩排名引入新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本环节主要通过复习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导入小数的大小的比较。

(1)出示几道练习题,请学生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总结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比较大小,应用新知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通过列举四种物品不同的价格进行比较,其中包含三个知识点,即整数部分的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数的比较,百分位上数的比较,从而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比较方法,初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

(四)总结回顾,解决问题

本环节主要是做一些练习题,回过头来解决开始设计的问题:男同学跳远成绩的排名。这样能使新知识学以志用。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最后的总结与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比较大小课件(篇9)

(一)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二)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当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一)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二)区别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投影片,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1、说出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分数(投影片出图)。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

3、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要求说出9比7多2个自然数单位,32比29多3个自然数单位。)

教师:两个整数,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包含自然数单位的多少来比较大小,那么分数又怎样来比较大小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

1、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教师出示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请同学说一说如何判断它们的大小?

(2)教师用小黑板条贴出线段图,请同学口答括号部分是多少?

请学生两人一组,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教师巡视。

(3)教师:请观察上面比较的各组分数,同组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处?(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练习:课本93页做一做。请两三位同学写投影,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两张圆形纸片。并请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样大。)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后,教师表扬“圆形纸片同样大,也就是单位“1”相等,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小。”这种想法很好。

并说明道理。

学生动手折或画,小组讨论说道理。

老师:说一说下面各组分数中,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2)教师:请看一看这一组分数,(指第二组板书出的分数)有什么共同之处?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练习:课本94页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填书上。集体订正。

3、教师:请说一说同分母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同分子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它们在比较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口答的后教师板书归纳:

1、请自己说出两个同分母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一位同学说出两个同分子分数,另一位同学比较它们的大小。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5、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哪些分数?

1、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比较大小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经历使学生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体会掌握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结实了一个新朋友:小数。你们能利用自己的'学具来具体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说出来。

2、学生汇报。

3、看来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探究体验

1、出示课本例题

到底谁的成绩最好?请同学们给他们排出名次。

2、小组讨论、比较

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3、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方法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可以用我们以前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先从小数点左边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大家一起来记住比较小数的方法,记录在书上。

三、实践应用

1、看图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P90页“做一做”。

2、P94第9题。

比较生活中三种茶叶的价格。

3、谁最高?

小组内量出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进行记录,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4、P94第10题。

结合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让学生提问题,感受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633013.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个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4篇)
下一篇 : 最新学砌筑工心得体会(范本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