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三年级数学日记(分享13篇)》,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1】

今天我们家来客人了,妈妈叫我到超市里去买一些东西回来。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单独去买东西,是妈妈别有用心,锻炼和培养我的胆量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拿着妈妈写好的购物清单和100元钱,一路小跑着、唱着欢快的歌儿,兴奋地来到了丹阳超市。超市里的东西真多呀!各种各样的货物摆得整整齐齐的,我照着清单首先在货架上拿了一瓶老陈醋、一瓶酱油和一袋鸡精放在篮子里,我看了一下上面标的价格,每瓶老陈醋的单价是8元5角,每瓶酱油的单价是7元5角,每袋鸡精的单价是6元1角,这三样加起来是22元1角。接下来,我请营业员阿姨帮忙称了5斤大米,每斤大米的单价是4元4角,5斤大米一共22元钱,我提着篮子来到收银柜台,营业员阿姨拿着扫描仪对着每样物品的条形码一扫,电脑马上算出了我买的东西一共是44元1角,我拿出100元给营业员阿姨,说:“你应该找给我55元9角钱。”付完账,我高兴地提着蓝子回家了。妈妈夸我长大了,是个能干的小帮手。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2】

数学,不只是看懂书上生硬的数学符号,不只是学会书上千篇一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生活这个大教室里学习实践,懂得如何运用那些书本上的'知识。

一天,妈妈开着车带我去她的单位。阳光明媚,天空蔚蓝,彩旗飘扬。无意间我发现了道路两旁插满了五彩缤纷的旗子,妈妈说原来是为了迎接国庆的到来才这样装扮的。忽然妈妈狡黠一笑,说要考考我。"咳咳,请问这条锦绣路共长30米,每隔两米插一面旗,一共要插几面呢?"这可难不倒我,我想到了我们老师教过的植树问题。我刚看到彩旗是路的两端都插的,那就得加1,30÷2+1等于16面。"16面""回答正确!"

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车子开到了地下室,我们准备坐电梯上楼。在电梯里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我和妈妈比赛爬楼梯,肯定妈妈爬到三楼的时候我才爬到二楼,再转念一想,如果妈妈爬到五楼,我该爬到几楼呢?妈妈爬到三楼,她爬了两层,那我爬到二楼爬了一层,是两倍关系。妈妈爬到五楼就爬了四层,4÷2+1等于3楼,哈哈,这个问题又被我轻松解决啦!

"叮咚!五楼到了!",电梯门一打开,我就看到有好几个叔叔阿姨在那里忙得不可开交,我赶紧小跑过去一探究竟,原来他们是在装新的人脸识别设备。这时有一个工作人员问我:“小朋友我来考考你,今天我们来装这个人脸识别仪,每两米装一个,一个窗口周长为20米,请问一个窗口要装几个呢?”我小脑袋瓜一转,心想这不是环形植树问题吗?间隔数与个数相等,20÷2等于10。“叔叔,我知道,是十个。"我信心十足地回答。“小朋友你真棒,谢谢你帮我解决了一个难题!"

今天我真开心,我发现原来数学这么的妙趣横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难题,我一定要好好学数学。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3】

星期日,妈妈让我做了一道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到超市买糖,正好碰到打折促销.一包糖原价6元,买第二包则半价.小明买了9包糖,一共要多少钱?买的9包糖比打折前便宜了多少钱?

读题以后我不明白了,第二包半价是什么意思,哦,就是第一包的一半,6元的一半是3元,那要9包呢?我左思右想,终于通过和妈妈一起画图才明白,第一包6元,第二包3元,那么第三包就又等于是第一包,又是6元,第四包等于又是第二包,是3元,以此类推下去,第五包又是6元,第六包又是3元..爸爸叫我用两种方法算,第一种方法我看了图后会做了.56=30元、43=12元、30+12=42元,一共就是42元。第二种方法我就不知道了,爸爸说可以分组找规律,哦,我明白了,在原来的图上可以分成4组,每组两个数加起来是9元,49=36元,再加上第9包6元后也等于42元。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比打折前便宜多少钱就简单了,先算出原来的价钱,9包糖,每包6元,就是69=54元。把原价算出来就可以算出便宜多少了,54-42=12元。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只要脑筋转一下就行,妈妈说我不肯动脑筋,我发现的确是的,我看到复杂一点的问题就想做逃兵。妈妈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只有懒孩子,没有笨孩子。我一定记住这句话,要勤奋学习。同时通过做这道题目,我发现做题时借助一些图表,更有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加容易理解题目,这也是爸爸每次给我分析题目时用的最多的方法,以后解题的过程中,我要多多借助这个好工具。有了它,数学也不是那么难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4】

今天,妈妈考了我一道题:56个荔枝与48个杏子重量相等,每个杏子比荔枝重5克,问每个杏子重()?每个荔枝重()?我想了想对妈妈说:这道题没别的数字了吗?

妈妈说:没有.我想了半天也无从下手,没办法妈妈只好教我简单化。妈妈说:店内有10个杏子与5个梨重量相等,每个梨子比杏子重点6克,问每个杏子几克?每个梨几克?

我说:这还不简单5*6=3030/5=62*6=12这时妈妈说:你再做做刚刚那道题,噢!我明白了于是我做了起来:48*5=240240/8=3030+5=35妈妈对我说:以后你在碰到今天类似的情况,你就想一想简单化:把大数化小,把不熟悉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熟悉的东西,就比较容易了。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5】

数学课上,老师笑着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数学小练习,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拿到试卷,我可紧张了。还好,只有8道题,我赶紧拿起笔,认真计算起来。

“老师,我考好了。”坐在我前面的陆羽站了起来。

“怎么可能?一道还没算完呢。”

“这也太快了吧。”

大家议论纷纷,都不敢相信的望着陆羽。陆羽自信地走向讲台,将试卷展示给我们看,咦,他的试卷上只有名字,一题也没做啊!

陆羽说:“请大家看试卷的最后一题。”

大家一齐读出声来:“本次考试只要写上姓名就完成了!”

“啊,原来如此。”我们恍然大悟。

数学老师说:“这次考试,就是提醒同学们要认真读题,学会认真审题。”

通过这次考试,我明白了审题在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我们做过的1×2×3×4×5×6×7×8×9×0。认真看题的同学都知道,这道题很简单,等于0。而不看题的同学就会觉得很难很复杂,会去计算半天,也算不出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审题的重要性了吗?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6】

离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我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旅馆。路过一家商店,我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路过,不过,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知道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知道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谢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符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条件。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条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条件。答案只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7】

我们这个星期学了平行四边形,知道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就是对边平行并且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很不稳定,容易变形。我还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四条变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一天,妈妈带我出去买东西,妈妈看见了房子上的窗户就问我:窗户是什么形状的?我想了想说: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的,他们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妈妈听了,笑眯眯地对我说:铭铭真不错,又学了好多知识!

学了平行四边形,我就像充满智慧的小鸟,飞上了蓝天,我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中有了经验,在生活方面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是智慧的火炬,知识是走向文明的桥梁。我要在以后的成长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8】

今天老爸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凯小区里大约有多少人?

这个任务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统计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几户,每户有多少人,不就算出来了吗!

哪我怎样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来了,辰凯小区有一块小区分布图。我立即下楼找到分布图,我看到分布图上面的门牌号是161.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楼房一样高,有别墅、小高层、多层公寓。其中有3幢11层高的小高层,各有2个门牌号;别墅有10栋,分别1个门牌号。剩下的全是6层高的多层公寓。多层公寓共有多少门牌号呢?应该这样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门牌数和层数,我就能算出户数,但每户应该算几个人呢?我假设每户住3人。别墅的总人数=10×3=30人;小高层的总人数=3×2×11×2×3=396人;多层公寓总人数:145×6×2×3=5220人。因此小区大约总人数有30+396+5220=5646人。完成了爸爸的任务后,我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还挺能干的,还能统计出小区居住的人数来,不容易。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9】

今天,妈妈叫我去超市买笔记本,她给了我50元钱,我拿着钱,高高兴兴地去超市买笔记本。

到了超市,我走上前去问售货员阿姨:“请问,这个笔记本几元钱一本呀?”“8元”阿姨亲切地回答我。我在心里仔细地想着:妈妈给了我5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呢?还能剩多少元呢?

我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我很快就算出来了,想:50÷8﹦6……2,哦,原来我最多可以买6本,售货员阿姨还应给我找回2元钱。

看着售货员阿姨给我找回的2元钱,确定自己算对了,心里开心极了,因为我能够准确地运用老师教过我们的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10】

8月17日,做完理疗又去了教育书店买书,回到家已经六点了,爸爸都要回来了,我们还没烧饭,看来只好用上数学知识“快速烧饭”了。

妈妈告诉我,洗花菜大约要2分钟,切花菜要一分钟,把锅烧热大约要二分钟,倒油和烧油各要一分钟,炒要5分钟,想要我帮她算算,怎样的顺序时间最省。我说:“没问题!”接着就拿过一张白纸,一支笔,思考了起来。

烧热锅的时候,可以洗花菜;接着倒油;然后就烧油,而烧油时又可以切花菜;一切都干完了,就要炒花菜了。我算了算,2加1加1加5等于九分钟,原来要十二分钟的菜,经我一规划,竟然只要九分钟,数学真是融入在生活里呀!我拿着答案,告诉了正在烧别的菜的妈妈,妈妈接过答案,又给了我新任务。

在我们俩的合作下,终于在爸爸回来之前烧完了菜。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11】

十一长假,大家几乎都要出去游玩,在途中或碰到不少数学问题,比如买门票,车费等等问题。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喽。

这次出游,我们采用的是AA制,什么是AA制呢?就是在行程中所有的开支都先由一个人掂了,再到最后平均分配。我们的口号就是:吃自己的,多吃了赚,少吃了亏,自己看着办

从二号去四号回来,我们一共花了四千四百元,里面包含了租船费、房间费、用餐费等等等等,一共去了十一个人,用除法一除元,你会问为什么会少一个人,因为爸爸把我的钱去掉了。

我疑惑不解地问爸爸:为什么不自己单独付,要用AA制来付款?爸爸回答:如果是爸爸请客吃饭,那那些客人就不敢点一些很贵,但是他有很想吃却不敢点,等回去之后就会说XX菜真的很好吃,就是我没敢去点,太遗憾了!所以我们才说要执行AA制,这可是外国人很时尚的自驾游方式呢!。原来是这样!那我白吃白喝不是也该觉得不好意思了?我吐了吐舌头。爸爸说小孩子要什么紧,反正吃得也不多,如果我又交四百四十元不是亏了嘛!恩恩!我赞同爸爸的观点。

希望AA制可以让个多人知道,也让更多人享受里面的乐趣!用自己的,多用了赚,少用了亏,自己看着办!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12】

这几天我在学校学了面积的计算,我老是把面积算成周长或边长,今天妈妈让我在家练习。

我量了这本《名叫牛皮的插班生》的书,长是20厘米,宽是15厘米,它的面积就是20乘15等于300平方厘米,又算了切下来一个最大面积的正方形,余下的面积是多少?等于15乘5等于75平方厘米。接着又量我家正方形的地板砖,它的边长是60厘米,面积60乘60等于3600平方厘米,也等于36平方分米。还量了茶几宽是7分米,长是13分米,13乘7等于91平方分米,我又量了显示器、电脑桌、地垫、写字板等等,它们都是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我以后不再把面积算成边长和周长了。

我和妈妈一起量了餐厅,长是300厘米,宽是250厘米,它的面积是75000平方厘米,也等于750平方分米,假如换边长是50厘米的地板砖,应该买多少块?我先算一块砖的面积是50乘50等于2500平方厘米,再用75000除于2500等于30,也就是买30块地板砖就够铺餐厅的地面了,爸爸说:“下次我们家铺地的时候,就让我家琳琳算要买多少块地板砖”我听了心里乐开了花!

学习数学可真有用呀!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13】

9月25日星期无雨

由于我们家是开五金店的,所以妈妈每天都要看店,哪也去不了,妈妈真辛苦呀!

今天下雨,放学回到家。妈妈看到我回来了,就叫我帮忙看会店,她去趟超市。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阿姨,她说:小朋友扫把怎么卖?我说:小的5元一把,大的7元一把阿姨说:那我来考考你吧,小的,大的各拿2把,一共多少钱?我回答说:5x2=102x7=14。阿姨竖起大拇指夸我真棒。阿姨刚走,妈妈就提着一个袋子回来了。我把卖东西的钱给了妈妈,并问到:妈妈买了什么妈妈说:买了一袋苹果,这里一共18个苹果,咱家一共6人,平均每人分几个苹果?我心里想:平均分配应该用除法,186=3妈妈说你真棒!居然答对了。

愉快的一天很快过去了,今天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641321.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关于累一天的搞笑说说
下一篇 : 对婚姻失望心寒短句摘抄4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