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在作者笔下的创作中得到新的启示。用解释概括的方式,记下阅读的经验,这篇名为“北大批判读后感”的文章非常值得一读,励志的句子编辑强烈推荐您不要遗漏,如果你需要如下的信息,不妨借鉴一下!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1

自从我上大学以来,课外阅读的数量没有增加,而时间少了。上学期我也读了一些课外书,但可以说我最近很少读。这本《北大批判》之前就早已听说过,但一直从未想起去阅读,这次一经思修课老师推荐,便饶有兴趣的拿来看看。

这是一本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的书。作者薛涌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耶鲁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在美国任教。书从“大学学什么”讲起,结合作者在国内外受教育的经历,介绍了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从而对比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缺失。

我觉得他谈到的一些关于美国大学本科生教育的特点,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借鉴:例如,作者对于北大一直高喊“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的运动,和清华前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大学,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抨击不少,也同时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大学当然要有大师,但光有大师,还成不了大学。

关键还要看这些大师和学生之间,大师彼此之间,学生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看看世界一流大学,绝大部分都采取了寄宿学院制…..”

什么是大学?什么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以前我们会有梅贻琦的话来批评日益疯狂地建设学校楼群而忽视大师教育,而我们大多时候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的思考,而薛涌却给出了一个另外一个进一步的看法:即使有了大师,那到底大师和师生,他们彼此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提出来了,这使人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他提到美国的“寄宿学院制”,对于师生之间这种平等的互相交流我觉得正是国内大学所缺少的,相反,我想如果是让国内的老师帮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论文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这本书里,薛涌提出“读和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通过读和写和世界建立联系。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其实我挺喜欢老师推荐书目的做法,因为老师毕竟比自己年长,知识面更广博,思考也更为独立全面,而且更能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到学生究竟应该补充阅读哪方面的书籍来完善自己的知识,培养独立的阅读思考力,所以多数情况下推荐的书目对自己往往也更有益处,但老师的推荐也只能作为候选名单,学生还是要经过自己独立的甄别评判,去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裨益的书去读,然后认真做思考,写笔记,这样的读书才真正能起到修身、养性、明智的作用。

读书可以增加知识,不出家门就能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领略不同地区的文化内涵。其次,阅读影响写作,每个人一生都会使用它。所以,读和写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在书中说道,“什么是精英?精英就是社会各个领域的领袖人物。怎样才能成为这种领袖人物?

这取决于你是否能用自己的想法号召别人跟随你。而怎样具有这种号召力?这取决于你能否理解人民的愿望,能否打动人民的心,能否提出一套方案,做出独特的努力,解决人民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简单的说,精英必须有超强的能力和草根社会建立感情和思想的纽带,让大家觉得你是属于他们的一部分,你在为他们说话。” 这段论断,令我深思 :我们大学生真的就是精英么,我们曾经被称为是天之骄子,但事实上,到底我们真的就是精英吗?

我们到底是否真的理解精英所包含的意思?当我们走向社会,我们真的能完成精英的任务吗?我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虽然阅读时间短,思考也不全面,但我还是从《北大批判》这本书中获益匪浅。我想我有时间再好好品味这本书。希望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我能有更多的收获,取得更大的进步。

康复班薛倪***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2

200902080094 雷梦

一周前,一名辅修班的同学谈了她对《北大批判》的感想,虽然她没有用很华丽的语言去讲述这本书,但我还是能明显的感受到她获益不浅,所以于这周,我花了几个小时阅读完了这本书。

首先,真的很感谢我们的任课老师推荐这本书给我们,在她的课堂上,我真的能切身感受到老师是想教我们怎么做人,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

言归正传吧,毕竟《北大批判》是关注高等教育的,那就先说说我的大学生活吧。大学四年,我已经过了将近四分之三,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加入大学那天的所有情景。这三年多,我简单概括一下吧,大一忙于社团工作,可以说完全不喜欢英语,每天都是强迫自己去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大二有点觉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于是有点小极端的退掉社团,从思想上逼迫自己爱上英语,果不其然,真对英语不那么厌恶了,成绩有所上升,偶尔也参加一些学校活动和企业实习;我大三快过半了,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突然发现学习和能力同等重要,我喜欢英语,同时,我又回到了社区工作。

这两年多,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忙”,忙学习,忙工作,忙比赛。但有时候对自己定位有点小失误,故走了不少弯路。其实,《北大批判》和我实际大学生活有很多契合点。

最深的感受无疑是作者所提到的知识结构。一年多前,我还在不住的悔恨自己选择了英语专业,因为对自己要求严格,曾为这个专业掉过不少泪水,毕竟我真正热爱的专业是经管类。但在作者看来,本科就应该注重拓宽知识结构,任何专业都是相互关联的,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等是为经济类专业铺垫的。

一年多以前,同样,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往下看;但如今,深有感触。文学、历史和哲学给了我们更多的是界观、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历史事件和原则。所以说“读史使人明志”这句话毫不夸张。

读完这本书,我很高兴我当初选择了英语专业。不管怎么说,还是和文字有关。这也再次证明了几周前我思考的正确性——拓宽知识面,横向发展。

在大学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加入了学通通讯社的新闻部。一年的训练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在大多数人看来,写作能力和诗人、作家相关,其实不然,学习上,我们需要写**,工作上,我们需要写报告,即使是在平时的交流中,我们也需要组织语言。

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思想的精髓传递给听众并使他们信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很喜欢书中的几句话“是人改变境遇,而不是境遇限制人”,“当人意识到死地时候,才感到真正在活着”,“做一件事,先要学会掏粪,再学习打高尔夫球”。是的,我们总是喜欢抱怨生活和社会的不公。我们总是抱怨生活的空虚和无聊。我们总是喜欢高估自己。环境固然重要,但对你来说,适应环境比适应环境更重要。

我们常常迷茫,但请记住,我们空虚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从未预料到的明天。我们总喜欢吹嘘自己是大学生,应该当管理人员,但似乎我们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做过兼职。如何在学中干,干中学,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

中国的教育体制不能光靠你和我来改变,我们应该学会以大学为平台,创造更多的价值,培养自己的能力。当机会真正来临时,紧紧抓住!

这本书,还坚定我一个信念——考研。考研并不是为了逃避工作,而是我想学习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想创造机会去国外看看,想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认知这个世界!

老师,非常感谢你推荐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3

北大批判读后感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引起广泛争议的书籍《北大批判》。这本书由一位年轻而才华横溢的作家所撰写,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度的洞察力,直面中国最顶尖大学之一北京大学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深度剖析和无情批判。

《北大批判》一书自问世以来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与众不同的观点和对现实的激烈指责使其备受争议。此书旨在探究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象征以及其内部存在的问题。作者以客观的角度,从教学质量、学生自主性、学术环境等多个方面展开观察和分析,透露出中国高校内部存在的困境和矛盾。

作为中国最顶尖高校之一,北京大学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然而,与其耀眼的名声相比,书中揭示的北京大学内部种种问题却令人震惊。例如,书中写到的教学质量问题,让人不禁反思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作者指出,很多北京大学的教授们忙于科研工作,对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一些教授们为了追求论文数量指标,经常疏于指导学生,使得学生思维发展受限。

除了教学质量问题,书中还指出了北京大学学生的自主性不足。在笔者看来,这也反映了中国高校整体的问题。在中国,高考成绩几乎能决定学生未来的一切。这种制度导致了学生在长期以来一直陷于功利主义的教育环境中。而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高教象征,被媒体和社会赋予了各种期望,学生们则不得不紧绷神经,追求名牌大学的标签和高薪工作的承诺,进一步剥夺了他们的自由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除此之外,书中还对北京大学的学术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相比于追求权威性和学术规范,北京大学的学术环境缺乏创新力和开放性。作者认为,大学是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场所,然而,在北京大学,学生和教授们往往更关注的是突出名利,而不是深度思考和独立研究。这种状况限制了学术的自由和创造性。

对于《北大批判》一书,可以说是因其直接批判现实而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书中对中国高校的批评太过激烈,忽略了一些积极进展。然而,我认为,书中所揭示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作者的目的在于唤起社会对中国高校的关注,推动它们更好地发展。

通过阅读《北大批判》,我增强了对中国高教的思考。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我亲身感受到了骄矜原因,追名逐利以及质量不佳等种种问题。这使我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目标进行了反思。我不禁思考,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学习?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由而开放的精神,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应试题和分数,而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深度思考。

总之,《北大批判》是一本引发争议的书籍,但无论支持与否,对于中国高校的发展,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它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希望这本书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中国高校向着更开放、创新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4

成为自己

——读北大批判有感

一直很少去读当下还活着的人写下的东西。一方面,我更喜欢接触历史典籍,把古人的轶事当做消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潜意识的冲突,那就是活着的人会用更少的时间去写东西来检验。而薛涌老师的《北大批判》则是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不然我就错失了接触到这么一本能够引发不少共鸣的书的机会。

老师说,当我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对薛涌先生充满了好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会这么张狂,专门写本书来“批判北大”。带着这种好奇心,我花了三天时间阅读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

在此之前,清华大学一直是学校心中的目标。我相信,中国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这两所院校已经成为他们与父母共同努力的方向。在这本书里,在薛涌先生的笔下,我对自己心目中的朝圣地点确实有了初步的了解。

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一直流行的管理经济学对大学生的真正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职业素质的培养。

刚进浙江大学时,印象最深的是小剧场前横幅上的标语。具体的文字已经背不全了。总的意义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同时,我在思考什么是大学,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未待我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刚入大学后各种新鲜未接触的事物接踵而至。把这种思想的火花埋在各种复杂的事情里。

当我拿起薛涌先生的书时,火花也被点燃了。

认识到大学应该是一个学生有自主意识的社区,可以聚在一起读书、讨论、组织活动、解决问题。这与之前的初中高中大为不同的了。从小学开始,我就接受所谓的应试教育。

试卷是什么,然后老师在课堂上教什么。我们不需要怀疑。

记忆中有一件事给我的触动最深。我是在一个私立的初中上学的。学校为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中考,这个目的从我们进入那个学校的第一天就已经表现出来的了。

还未开学,就已经组织测试,将所有的人分成两批,一批就是我所在的所谓的快班,而另一批则是所谓的慢班。速成班的老师总是想在考试中给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只是让我们记住就行。

这是对英语课堂试题的分析。我一直不能理解试卷上的问题,因为在那之前,我也做过类似的试题。当时老师分析的原因与现在大不相同。下课时,老师习惯性地问大家有没有问题。此前,大家都盼着下课,自然也没什么人会起来提问。

可那时,我却真搞不懂,就起来提问了。老师又耐心把问题再说一遍,当然,这是我已经知道的。我就将之前那套试题取出来,问老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么?

老师说,这没什么区别,但事实就是这样。你可以把它当做特例。我接着追问老师原因。老师说没什么原因的, “你听我说的去做就对了!

”我不开心了,说“老师你不讲清楚,我下次还选这个,因为我认为它是对的。”“那你接着选那个吧,我给你打叉就好了”老师无奈地说。

当时愣愣地坐下了,半天回不神来。觉得很委屈,老师怎么可以这样不讲道理。后来,一次次的红叉也慢慢地让我屈服了。

那时,我也慢慢明白,如果你想考高分,那就听老师做吧。他们期待着你的答案,他们早就设计好了。当然,后来我也渐渐明白了,说英语是没有理由的。

但是,这样一件事在我身上还是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将我身上所谓的创造性抹平了。

而到现在,我知道了的。在大学里,我不需要接受别人强加给我的价值判断标准。按薛涌老师的话“教育就是就是要使人成为自己”。

对于我们触摸到的东西,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心里默默地分析是非。与周围的学生交流,建立自己的生活框架。这样,大学将成为我未来生活得基础,成为我一生的营养来源。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5

最近读完了薛涌先生所着的《北大批判》一书,加之进入大学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两三个月,心中难免有些想法。周末,又在自习时赶上了MBA的课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首先谈谈新读完的《北大批判》一书。先从该书的成书逻辑说起吧。首先,薛涌先生开门见山,指出了当今北大,甚至整个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诸如,通才教育的缺乏,过分追求博士的培养而舍本逐末,当前授课的一些不足。因薛涌先生即为北大毕业生,所以紧接着讲述了他当年在北大的一些经历,从而增强读者对其论点的信服。接着,经过一些他在美国教学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最后,通过引述历史,指出大学的本质应是一个学生共同体的观点。全书的成书方式虽然是由一些杂文短记形成,但还是鲜明的展示出了个人的观点,高等教育应该改革。

上大学也差不多两个多月了,最鲜明的感受就是人变懒了,学校对于专业太过于束缚,学生自由辩论探讨的时间很少。我认为大学时期不仅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时期,更是一个人形成其人格以及为人处世方式的特殊时期。大学过后,很大一部分人都将直接迈入社会,成熟的心智在迈入社会前形成是相当重要的。这里特别感谢我们的数学分析老师钱定边教授。他经常在上课时讲述他的亲身经历来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虽然我数分不怎么好,但对于这些教诲还是牢记于心的)。我很赞同薛先生在《北大批判》中的一个观点:一个好的大学是培养领袖的。而作为一个领袖,必须要有能力带领大家。这里就显示出思考与辩论的重要性。思考,使人有自己的观点,使人睿智;辩论,则使自己或他人了解到各自的不足,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很遗憾,我在大学并没有发现这种潮流,反而是大多数人窝在宿舍,不愿意彼此交流,即使交流,也缺少那种针锋相对的场面。

上周末在上自习时赶上了上MBA课。前面有两个商学院的学姐在看关于汇率的书,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在纸上写了几个问题,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她们请教。其中一位直接说:对不起,我只是搞理论的。通过和另一位的对话,也显然看出其对外汇只是不甚了解,甚至没有体验过模拟交易。所谓学以致用,的确,很多时候理论能促进我们对于世界新的认识,但是只有实践,能改变世界,改善人类的生活。学习外汇知识,今后从事的行业很有可能就是金融服务业,可是一个甚至没有经历过模拟操盘的人,今后怎么可能会在资本市场的大海中做一个领潮儿呢?即使今后有机会学习,但是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今日所学便是为了他日的厚积薄发。

帮听了MBA课,老师提出了关于迷信的产生这个问题请大家回答。可是想要回答问题的同学一个也没有。这与薛涌先生所讲述的美国那种讨论班的热闹气氛大相径庭。这体现了当今大学生(当然也包括我)对于课堂讨论时一种淡漠的观点,一定意义上也显示出我们上课并不勤于思考的习惯。

就我个人所知所闻来谈谈薛涌先生对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首先,我得承认当前的教育制度的确有很多不足,如地方教育水平的差异,大学行政化。但是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关于改革,我认为是既得利益者与未得利益者之间的一种博弈。双方分别提出方案,最后所达成的也只可能是一种妥协。就我所见,教育改革不能操之过急。每一步的改革都必须有当前形成的基础。操之过急,很可能出现真空或混乱的状态。教育改革应该逐步推进,同时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中国人的国民性,对于国外的精华应该吸取;对于本身具有的一些优点,也应保留(这种改革,改革者本身需对中外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充分了解中国人的性格,而且最大限度得发挥坚持及妥协精神)。

最后一点是读完一书感触到的中国人的一种不足,即纳税人意识不够强。可能这是千百年来皇权统治下形成的一种惯性。对于纳税,大家可能只是想到这是一种义务,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权利。我们有权利去监督所纳之税的去处。税收是一种调节,所应谋取的应该是大都数人的利益。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想到了我们纳税的义务,却忘却了我们也有监督及享用税收福利的权力。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6

最近终于把老师您推荐的薛涌的《北大批判》给大概读完了。觉得此书真的蛮对我“胃口”,感触颇多,也领悟到老师让我读此书的用意,写下自己不成逻辑的几点随感,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在薛先生的书中,阅读和写作是成功的关键。通过读和写和世界建立联系。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然而,在缺乏独立自由思考的教育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成了问题,在这方面,我深受感动。说实话,由于深受语文应试写作的影响,中学阶段自己曾一度被迫患上了“作文恐惧症”,最害怕写老师规定的读后感了。记得当时,老师总爱在寒暑假将十几部自己认为“又红又专”的文学作品布置下来,作为假期作业让我们写读书感受,平时也要每周都要写读书摘录,这本来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可是,当时青春期叛逆的我总是对那些被老师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提不起半点兴趣,书都是硬着头皮读一遍,一点思考感受一点没有,读后感自然是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所以每次写读后感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煎熬,正所谓“胸中无纸墨,下笔半字难”。事实上,我总是喜欢读和写读书笔记。毫不夸张,我的中学自主阅读笔记有10万多字。在我看来读书如果不做笔记,不写随感,就很难透过文字与作者有心灵的交流,也就更难在书读完后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那么书就等于白读了。

但这一切的前提,我认为,都要建立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其实我也赞同老师推荐书目的做法,因为老师毕竟比自己年长,知识面更广博,思考也更为独立全面,而且更能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到学生究竟应该补充阅读哪方面的书籍来完善自己的知识,培养独立的阅读思考力,所以多数情况下推荐的书目对自己往往也更有益处,但老师的推荐也只能作为候选名单,学生还是要经过自己独立的甄别评判,去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裨益的书去读,然后认真做思考,写笔记,这样的读书才真正能起到修身、养性、明智的作用。强制性的为了考试作文得高分积累名句而读书,只能是让阅读成为功利性考试的附庸,对于学生独立赏析思考能力的培养丝毫没有益处,最多只能将学生培养成装满四书五经的“精装书橱”。然而自己的观点在中学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相当不受语文老师的待见,以至于每次考试作文我都只能得38分左右(相当于作文的及格线),但我却从没有为了考试而改变过自己的阅读写作习惯,甚至是高考我都没有听从老师严格要求的“八股文”似的高分散文格式,而是坚决写了一篇自己擅长的小杂文,分数却出乎意料的得了我有史以来作文的最高分53分,不知是否是当了“漏网之鱼”了,但这种坚持下来的独立读书写作的习惯,却对我大学乃至以后的工作,都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前面所述,虽为我对于读书写作的一点认识,但的确是在读了《北大批判》后所勾起的长久以来的一些真切感受,应该也不算偏题太远。言归正传,薛涌其人,我大概在一两年前就有所耳闻,但当时只知道这位旅美学者被称为“中国民间意见领袖”喜欢在各大论坛,报纸上写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但却没有真正读过他的书,所以在老师推荐他的书后,我还是充满好奇的认真抽时间把书读了一遍,其中有些章节是精读,有些只是随便过了两眼,但读完后觉得此书的确可以引人思考,也确实让人有一种想写两句感受的冲动,符合我心中好书的标准。

全书除了讲述作者几年来在美国大学当老师的经历和教育心得,也记叙了自己几十年前在北大的学生时光,将中美两国精英大学及学生作对比,透过耶鲁等国外名校看北大,对我国时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批判还是非常精彩的。也许很多人认为薛涌是一个愤是激俗的人和一个激进的西方文化崇拜者,但我认为这不是形容他的正确方法。对我一个普通学生而言《北大批判》的价值在于它引导我去思考那些确实存在但平时并不深思的问题,例如,选择专业为了前途还是为了自己的求知欲;是大学向教师学习或与教师争论学术问题;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大学。

虽然客观地说,薛涌的批判在某些地方确实有点忽略国情,并有把中国高等教育一锅端的片面性,有时还比较偏激,但站在“于国于民”的角度看,北大和中国的高等教育是该骂,而且薛涌骂的恰到时机。所以我个人认为这还是属于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式的批判并很欣赏他能够带领读者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毕竟这并非学术专著,我们不能过于苛求。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最深刻、最发人深省的一章:北大不教什么。虽然标题是“北大不教的东西”,实际上却是说的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

那么北大及其代表的高校当然也包括我们药大不教的东西到底有哪些,从书中大概可以概括为:大学学什么,正确的专业意识,读和写,以及精英教育。这些东西又是紧密围绕着“大学学什么”而联系在一起。

我们先谈谈职业意识。这可能是中国学生受苦的地方。薛老师关于职业意识的论述非常精彩,本文的案例对中国学生来说非常有代表性。但我还是有很深的职业意识,但我认为这些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环境造成的,我们都是受害者。

当初自己报考药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是因为父母误以为这是药事管理专业,而此专业在全国少而有特色,就业前景应该不错,替自己报考的,根本没有顾及我对数理化知识的厌恶、对文史哲的喜爱,而自己也没有勇气去选择那些自己无数次向往却被社会公认为的“无用”的历史、国际政治等冷门专业,并在药大经历了煎熬般的理化知识学习,虽说自己经历了痛苦的转变后已经适应了药大浓厚的药学专业氛围,并开始逐渐感受到文理通吃的好处,但作为一名当初偏科严重的文科生,做出这种选择实非由衷之举。在书中,薛老师对专业的理解,以学习历史的作用为例,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虽说现在自己已没有选择专业的机会,但在选择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时,我想文章中的一些论述是很值得我去借鉴思考的。

其次,大学学什么,书中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的,也归纳为了三个方面:读书、写**和思考,理工科还要加上实验。由此看来,我又觉得来到药大总体来说还是正确的选择,毕竟在药大的四年,以上几个方面我都有涉猎到,虽然学有不精,且有些方面实为自己个人努力,在学校的培养方针中并没有涉及,但总还是要感谢药大所提供的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让自己的大学生没有白忙活。

顺便说一句,个人认为药大学生的学习氛围在全国高校里也是数着的了,这个单从每晚上自习的人数和时长就足以看出,自己也很为学校能有如此好的学习氛围而感到骄傲,只是要是大家蹲自习室多学些自己感兴趣但看似无用的东西,少去学一些考试秘诀,也许会更好些,毕竟正如薛先生所说很可能看似无用的东西将来是对自己大有用处的。

另外,作者在书中说道,“什么是精英?精英是社会各领域的领袖。怎样才能成为这种领袖人物?

这取决于你是否能用自己的想法号召别人跟随你。而怎样具有这种号召力?那就要看你能不能了解老百姓的心声,能否打动人家的心弦,能否提出一套方案,付出独特的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简单的说,精英必须有超强的能力和草根社会建立感情和思想的纽带,让大家觉得你是属于他们的一部分,你在为他们说话。”

这不禁让我深思,大学生被人们称为“天之骄子”、“社会精英”,但是当我们从大学走进社会,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精英呢,能不能用自己的理念号召其他人跟随自己呢?也许我们有前卫的思想,可以带动有同样前卫思想的人,但是其他人,我们能理解他们的声音吗?我认为,任何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都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层次的人的支持,因为专业思维限制、社会阅历太少,不能体会到人民疾苦。

而这种问题在像药大这样专业性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中的显得尤为突出,可以看一下我们学校的论坛贴吧,庸俗无聊的帖子满天飞,精华帖也无非是与学校、就业相关的内容,鲜有如综合性大学里贴吧里关心民生,针砭时弊的帖子,偶有此类帖子,也多数无人应和。学校论坛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集散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的思想走向,如果论坛中充斥的都是与社会民生相去甚远且思想性、品味性较差的帖子,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大学生群体会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社会的精英,当然这其中与学校的培养机制有很大关系,仅仅将学生思维局限于药学领域的教学模式,不去穿插进行人文主义情怀的塑造,学生大都埋头在自习室和实验室,专业知识技能很棒,却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那么校训中期望培养“精业济群”的社会精英就很难真正出现。当然,作为学生,一味的怪罪学校这方面教育的缺失,也是推卸责任,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大学,我们不能指望大学为我们做好一切,事实上大学的特色就在于它的自由与包容,相比其他地方更允许各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我们更应利用这种包容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去积极接触各种人文思想,尽可能多的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关心社会,为今后融入社会,成为精英打下基础,我也相信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凭借勤奋努力的传统加之胸怀天下,心系民生的人文主义情怀,药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也必将真正成为“精业济群”的社会精英。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7

说实话,一口气看完北大批判这本书真有点不够爽的感觉,有立马跑到薛涌面前听他继续诉说的冲动。就冲着薛涌老师那句:不写你能学到东西吗这篇读后感我也是非写不可!

薛涌老师可谓花费了不少心血强调着他的教育理念,本人处于接受能力的限制,姑且只能凭借自己现在的理解来谈谈薛涌老师到底主张什么样的大学生活。

大学是这么一个地方: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东西,看看你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能干得多么出色。大学教育的根本就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然后他谈到了为什么佛罗伦萨能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这个问题,也正是他在这里的观点让我真正地对他的思想感兴趣,因为他唤醒了我最初的大学梦,让我找回了就要被这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学风吞噬的我的大学学习观。在这问题上他强调:学生必须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来推进自己的学业。如果有关注我日志的朋友都知道我曾经就写过这么一篇日志《重本大学学子,我们别拽!》,里面我强调的学习观就是:学生必须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来推进自己的学业!所以看到这里,我已经吧薛涌老师看成自己的知己了。

可是,通篇看完这本《北大批判》,薛涌老师似乎有意避开了这么一个平衡点:那就是他强调的通识教育和学生必须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来推进自己的学业,这两点到底应该怎么平衡!前者强调的是无框架地扩展自己的视野,大有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的味道;后者则强调为着一个既定目标前进,也就是说已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了,已经给自己制定了框框。难道他在强调这么一个理论: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也就是寻找自我?而这个方向或者说目标的实现就是要通识教育?而这个也许就是薛涌老师忘记告诉我们的这两个理论的统一点吧。这样也让我想起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里杨昌济老师上第一节课时问的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的志向是什么?有一个同学正是用五年的师范生活给了杨昌济老师一个满意的答复,这和薛涌老师的教学理念可谓不谋而合,而这个人正是毛泽东同志。

在这点上,不妨做个总结。薛老师的大学生活理念就是:通过通才教育,利用学校尽多的资源,找到自我,当你确定了对你心灵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后,就不会让那些琐碎之务喧宾夺主地占据你的心胸,这才是经营的意味。然后你就可以插翅腾飞了。

大学是一个培养社会领袖的地方,这只是一个目标。而同样的目标下却出现了中美完全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在薛老师看来,中国的教育就是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也就在这个问题上,我和朋友交换过意见,中国现在这样子宏观定好专业人数,原因大概如下:1、便于学校设备的准备:2、出于现在的经济模式的需要,又担心国民的素质与经济模式匹配不上而出现产业危机,冒不起这个险所以就选择了专业的定性与定量要求;3中国大学如果按照薛老师的理念搞,那么中国大部分的教授将面临知识危机,也就是面临失业,我们想想,正是这些官员、教授主宰着我们的教育,你又怎能奢望他们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呢?所以中国的大学也就成了制造螺丝钉是人才的工厂。就我自己观点而言:我觉得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要市场来适应我们的大学教育!而且完全忽略了人的最真实感受,让功利主义泛滥,根本没有引导我们走向最真实的自我,甚至可以说扭曲了人存在的意义。我们好好回顾一下自己已经过了的十几年求学生涯,从一开始到高考,我们的路都是已经被规划好的,我们根本无需去想怎么走下去,也容不得我们去想,我们这些穷孩子除了走高考这条还算公平的路外,我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路适合自己追梦。当我们高考完后,不过几天的时间我们就无形中被送往另一道生产加工线上。是的,我们有过自己的选择,专业是我们自己选的。可是你要知道这选择的过程!!

在书里他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通过文献组织起来的。无论是在官僚系统还是在企业,文献体现着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如果你不能参与写作这些文献,不能有效地阅读这些文献,你就无法担任任何中高层的工作。你的第一个句子,不仅要表达出你全信的主题,而且必须要给出读者阅读这封信的充分理由。换句话说,你的第一句话必须建立起你和素不相识的读者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觉得你和她们的生活或工作是相关的、不能被忽视。其实不论是读研究生,还是在信息时代的职场奋斗,通过大量阅读快速地吸收信息是以给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讲到职业上,薛老师的几个观点也是很有启发性的:不要觉得你才上一二年级,离找工作还远,不必写求职信。你必须现在就开始写!第一,写求职信给你一种生活的目标感和紧迫感。第二,求职信比你想象的难得多也许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写完美。

感情的标准化实际上比思想的标准化更可怕。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8

深沪中心小学吴奕珊

刚拿到这本书时,确实被这本书的书名震撼了“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当时有种想一读为快的冲动。可惜读了几页,发现里面理论性的语言较多,而对于我,一个平时很少读书的人来说,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消化、领会书中真正的精髓。再加上每天还要忙于自己的工作及生活琐事,一到晚上想拿起书本时,两眼不觉就闭上了,真的很累,晚上是没办法再看了。

于是,白天一有点空就随手打开看几页,甚至连护导时都拿着这本书在逛,同事见到,都在笑我,这么用功!可是,效果也并不好,到现在这本书,我连一半都还没看完。相反,因为读这本书的任务,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精神压力很大,没有工作精神,身体月来越差。

我常常在想,没错,读书对一个人本身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难道就只是塞一本书给你读,你就能有所改变吗?我觉得在要求每个人自觉主动去读书时,是不是也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及时间呢?在这样一个生活节奏快的时代,工作压力这么大,有多少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书呢?

当然,不包括一些非常喜欢读书的人。如果我选择休息、娱乐和下班后阅读,我会选择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因为我没有精力再阅读。除了工作和学习,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和娱乐,以及自己的休闲和交流。

这些对教师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休息好,又哪有精力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呢?又哪有精力去学习呢?

当然没有学习,也是不行的,我不是说反对读书,通过这次读书,我觉得学习真的很重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但是,个人觉得创造读书的时间与空间更为重要!

虽然这本书没读完,但在薛先生的书里,我很赞同“读和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通过读和写可以和世界建立联系”这个观点,也领悟到这次让我们读此书的用意。然而,在缺乏独立自由思考的教育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成了问题,在这方面,我深受感动。

说实话,我个人平时较少阅读课外书籍,对于一些精美的语句,掌握较少,思考也较少,因此,每次一到要写**、总结、报道等文章时,自然是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所以每次写文章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煎熬,正所谓“胸中无纸墨,下笔半字难”。我欣赏那些雄辩的人和那些坚持每天学习的人。我知道我和别人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仍然需要努力学习。

感谢您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表明您非常重视提高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应该给老师更多的学习时间吗?我相信我们会精力充沛,认真地为自己充电。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9

经老师推荐,我读了《北大批判》这本书,起初不太想读,后来阅读越来劲了,这本书结合了作者的亲身体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观点,作者借质疑北大的制度,来批判中国的教育问题,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高等学府或是我们自己这些大学生,都有必要好好反思下我们求学的目的和要求。

现在留学之风盛行,无论是那个专业的学生都喜欢选择出国留学。有时出国时,你并不觉得那个地方的水平比中国高,而是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高强度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学习方式。我们互相学习,大家都认为回国后待遇可能会提高,所以大家都努力出国留学。当然,有些学生的心态很重。

这些都说明国内教育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而现在很多技术的诞生地和普及地都在国外,国内的学术水平也降到了学生想要的水平。

刚进大学时,我觉得太放松了,没人在乎我做了什么。所以我尝试了很多我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大学里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我大开眼界。 现在到了大二,我开始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思考自己的定位,思考社会,思考未来......我要当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我需要了解有关医学的一切,于是我尝试去看一些医学书,尝试去学习更高级的英语,尝试去学习计算机技术,开始去看一些计算机的书,我想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不仅应该知道医术,还要知道和医术有关的一切,比如计算机技术、英语、医德等等,所以我尝试去学习很多非医学的知识,我想这也许就是作者所说的关于自己的思考和通才教育的必然性。

知道自己的定位后,常常会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但是当实行起来的时候,却会面对很多的矛盾和迷茫,大圩里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必修课程的学习外,学习氛围还是不够的,有的时候我们坐在自习室里会越来越疲劳,然后就告诉自己小睡一下,结果一睡就睡过头了,有的时候学业任务压的太重,难以坚持的去学习一门技能,当然,后来想想,其实上面这段话更多的是一种借口,是自己主观上不主动争取与坚持的结果。

作者还提到了“读和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这一观点,读和写的能力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专业都需要这两项基本技巧。读书可以增加知识,不出家门就能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领略不同地区的文化内涵。

其次,阅读影响写作,每个人一生都会使用它。 读和写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在书中说道,“什么是精英?精英就是社会各个领域的领袖人物。怎样才能成为这种领袖人物?

这取决于你是否能用自己的想法号召别人跟随你。而怎样具有这种号召力?这取决于你能否听懂老百姓的声音,能否触动别人的心,能否提出一套方案,做出独特的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简单的说,精英必须有超强的能力和草根社会建立感情和思想的纽带,让大家觉得你是属于他们的一部分,你在为他们说话。” 这段论断,令我深思 :我们大学生真的就是精英么,我们曾经被称为是天之骄子,课是当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真的能完成精英该完成的任务么?

不一定。

最后我想说,现在大学的学习氛围不够彻底,在路上、自习室里常常能看见一对对的情侣或者一群群抱头大睡,而学校又对学生寄予过高的期望,这形成了一个矛盾,我想薛涌在《北大批判》里提到的“学术界的现实” 应该就是指这个,难以改掉的现实,毕竟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

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说,既然现实难以改变,那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多涉猎一些领域,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10

近年来,关于中国大学教育的批评声音时有所闻。在其中,北京大学的批判到了一定的程度。严重的批判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高等教育系统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标题为“北大批判”出发,简析批判内容并探讨原因,同时分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批判标题中的“北大”指的自然是中国最高学府之一——北京大学。近几年来,关于北京大学教育体系的批评声音越来越高,国内外各大学校及教育专家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对北京大学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而这些批判主要聚焦于北京大学的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

北京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方针指导下建立的。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是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北京大学也不例外。但当前北京大学的教育理念中,缺乏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基础,而围绕发展观、政治观的引导及组织实施才是一切的核心;其次,北京大学的管理制度同样存在较大问题。由于它过于严格的体系和缺少灵活性,使得北京大学学生难以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师资队伍方面施加的压力也会限制了北京大学的发展。总之,北京大学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问题,这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与改革。

而反思“北大批判”需要从多个方面分析。其一,要树立因人而异理念。中国大学教育应该拥有更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才能,而不是采用相同的方案来达到特定的目标。同时,应该注重体育、音乐、艺术等领域的文化教育,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全面而全能的发展。其二,需要建立更为开放的学术文化。毕竟,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会产生创新,仅有良好的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远远不够。因此,应该鼓励大学教师、学生在不同领域交流,举办各种研讨会和长期学期等,以产生更多的新闻舆论应对“北大批判”。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北大批判”背后教育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只有深刻的反思和转变思路才能有更具有创造性和意义的发展。只有我们能更理解“北大批判”问题,理解教育所要承载的精神和做出相应的运营管理,才能建立一所更加开放、包容、充满想象性和实践性的大学,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11

自从我摆脱高考以来,总是在思考“我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我是抱着成为一个饱读之士的目标而进入大学的。

这所大学确实为我提供了很多资源。我刚进大学时,读书若渴,这也确实给我打下了一些扎实的人文基础。但书阅读越多,我就越感觉到读书的枯燥无味。

人文类的书籍读起来都是千篇一律。情感的触动在初期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但读多了也就平淡了,我甚至感觉有点厌恶读书。书读多了而无法立刻转换为行动,如此读书只是僵化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我不断地思考我为什么要读书?

读完《北大的批判》,我的观点有了许多更新。

《北大的批判》分为六大章节,包括北大的经验与反省、大学不教的东西、北大应该怎么办、中国大学的弱智化、中国高等教育批判、大学的诞生。文章是其他人根据作者的言论进行编撰而成的,所以文章偏向于杂文类型,每章节中的文章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一章的标题往往会选择该章中有代表性的文章。

虽然结构不清晰,但其中的观点及作者充沛的情感说理只让我读之不忍释手。

《北大的批判》是留美学者薛勇的一部著作。他的文字通俗易懂,情感充沛,一篇文章一个观点,开头可以是一个事例,也可以是驳斥批判一些社会现象,然后引出自己的观点。他将从多个角度支持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讲述自己的经历。

比如,北大不读不写的原因引发了作者自己的思考。阅读和写作一定很重要。几乎每个专业都需要这两项基本技能。作者首先讨论了他对阅读和写作重要性的理解。

“现代社会是通过文献组织起来的。无论是在官僚主义还是在企业中,文学都体现了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如果你不能参与这些文件的写作和有效阅读,你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整个社会。

”然后作者对中外的读与写的训练做了比较,得出中国学生花在读与写上的时间确实太少了。作者本科是在北大读的,选择的是中文专业,而硕士到博士则是在耶鲁完成的。他比较两者读写训练强度的差异,觉得实在有天上地下之感。

在北大几乎不读不写,而在耶鲁,一门课一周的阅读量至少是一本书,读完一本书还不算完,还要写下自己的读书报告,在课堂上要进行讨论,检验学生消化阅读的情况。作者统计了一下,硕士两年下来的写作就快300多页,相当于一本书的篇幅了。“在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也必须有自己的解决方案,适当取舍,选择最重要的信息。

事后看来,这真是一次很好的训练。”“你如果能长期坚持这么大量的阅读,读完了就和同学讨论,然后不断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这种强度自然会提高你的读写能力。”读完这些话,我不禁为作者的幽默而喝彩,为作者的意志而钦佩,但更多的是被西方的一些大学的学生的那种意志和理想抱负所征服。

“哈佛不见华服,不见彩妆,入眼所见都是匆匆的背影,走下的是他们充实的人生。哈佛不是一个神话,而是一个人意志和抱负的证明。”这是我刚进大学接触到的一句话。

如今又从另一位留学的长者那体会了相似的精神,我立刻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性,感觉前面有崇山峻岭等着我攀登。

但这本书不仅让我的精神焕发了青春,也为我的学习提供了许多具体而可操作的过程。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辩论的看法。“什么是大学生活的核心?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论辩。这种辩论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是对思想中是非的无声区分,这是无休止的精神努力。”“在辩论中你怎么提出自己的观点,又怎么捍卫自己的观点,在思想的交锋中说服别人。

”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又重新找到了学习的方向。我不再局限于在应试教育下学习书本知识。你能把书本知识背下来,并且能够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这固然很好。但这是不完善的,这仅只能证明你某一方面的能力比较厉害,如你的心智。但除了心理能力,我们还有技能、身体操作能力,甚至人格和兴趣,这些都不一定能在书本上找到。

我现在在学习之前都会尽量提出一个观点假设,然后把观点假设转换为问题,问题都是自己想要迫切了解的,而不再是如书本课后的练习一样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思***。我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吗?

我怎样才能证明我的支持?直到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才发现我有太多的缺点。我要找大量的资料,并且快速的吸收信息。

这迫使我去看更多的书。

《北大的批判》可以说给了我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门的钥匙。通过看这本书,我明了:读书并不一定是仅仅为了掌握书中的知识,读书最终是为我们的实践服务的,我们要回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读书的方式也不是唯一的。我们以前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帮我们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所以它围绕着课本展开一系列的强化,但我们现在不能仍这样读书。读书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尽量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与他人的辩论交锋中说服他人,捍卫自己的观点,让自己对自己的观点有更深刻完整的认识。

北大批判读后感 篇12

书中还有一段强调读写能力,认为读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才能与世界建立联系。这也是我们多年的教育生涯里甚少重视的,倒在近几年的英文考试中,由于阅读理解和作文的所占比重太大,英文读写反倒是培训的要多于中文读写了。而大学期间,包括我在内的身边好多同学,似乎读和写的问题都没有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过重视,即使是最后的一篇毕业**也最终落了个形式作用罢了,本身就缺乏一个独立思考的环境,更别提**本身的创造性了。

反倒在读研的上学期里,老师一直要求读和书,写感想,现在回想起来,也的确帮助很大呢。大学本身就是人生的一个转型期,是自己通过与世界建立崭新的关系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时期,而这个认识自己的过程便是通过不断的读和写,来实现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进而创造出自己的价值吧。

对于专业选择的问题,每一个进入大学的人都会深有体会,似乎比选择学校还要难,就我个人经历来讲,起初我自己是想选英语专业,可是因为家庭反对,认为英语学出来就等于没前途,虽然也有反抗,但最终还是妥协选择了所谓的热门专业金融,而在之后的几年里,每当有人问起专业的时候,一听说是学经济的,总是要带点钦佩的感觉,似乎一出来总归好找工作好挣钱似的。而事实显然是错的,由于最初的被逼选择,心理总是带着点逆反心理,再加上天生的数学逻辑缺乏,最终没有学到什么真材实料,考研还是得换了专业。我也相信,我这样的案例在中国根本就不是少数,我们总是被热门专业所**,思想局限于能够找到工作即可,管它兴趣与否,而事实上大学是为学生打造未来的人生框架,而不仅仅是职业框架。

我们不能让学生为了一门手艺而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学本应该是求知者的精神共同体,而在上学期间,我们更应该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而只有看自己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能干的多出色,这才能更好的检验一个人的才能,同时也是对你的最好的训练。

书中,作者结合了自己在北大、耶鲁大学受教育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西方大学教育的种种先进的理念与实践,从而对比分析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缺失,力图给现在的大学生和执掌高教改革的**描绘出一幅清晰的高等教育改革路线图,使有心者能够按图索骥,共同改正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只是美国的教育制度也未必就是中国教育的出路,美国的教育确实有令人艳羡的地方,但是教育是不能盲从,而应该立足于本国的国情,要改革我国的教育还应该知道我国的国民,知道我国的国情。事实上,我们的教育是的确存在诸多为题,不过还不至于百无用处。

既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就应该好好利用它,而不是抱怨。任何人都可以抱怨这样的环境,但没有人应该抱怨学习。也许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接受类似的教育。

机会少不是说没有任何机会。正如作者所认为的那样,大学里是培养一些"君子"的,而作者对于君子的认识并不是来于老师的教导而是源于自己的感悟。教学模式的僵化确实束缚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但仍有一些人可以挣脱束缚。

为此,我们就应该努力去做这样的人,并且努力去影响别人,以使这样的理念得到一定的扩展。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866542.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清明节的诗句文案
下一篇 : 给学生的春节祝福语3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