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新加入的教师需要准备好课堂上会使用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每位教师都必须仔细策划并准备。具有独特创意的教学资源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我们精心编撰了“送友人课件”以期更好地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我们的答案能为您提供帮助,请记得将其收藏!

送友人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熟背全诗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

2.把握孤蓬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掌握重要的表达技艺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newxue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

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送友人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炼字艺术。

2、抓住主要意象,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中那种豪迈而不悲伤的情感基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鉴赏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并说说这些诗句分别体现的情感。提示:诗句有《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二、诵读与品味

1、学生自读体会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三、品读鉴赏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2、效果如何?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3、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新颖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四、课堂小结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送友人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

2.把握“孤蓬”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掌握重要的表达技艺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

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2.效果如何?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3.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新颖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4.板书设计: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相关阅读

送别课件(通用9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送别课件(通用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别课件 篇1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二)介绍《西厢记》剧情

(三)介绍《长亭送别》在《西厢记》中的位置、作用和本折中的字词。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1)旦:女角。

(2)末:男角。

(3)洁:和尚的别称。这里指长老。

(4)回避:避忌,顾忌。

(5)做亲:举行婚礼。

(6)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介绍《长亭送别》三个场景

(一)奔赴长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二)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

(三)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收尾]

(五)分析莺莺感情经历的起伏变化。

《长亭送别》这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崔莺莺对张珙缠绵依恋,两人刚刚订下白首之约,就要劳燕分飞,莺莺自然是难舍难分,在送别之中,她满心装的都是离愁别恨之情,但这些离愁别恨在送别的前前后后也经历了一些

起伏变化。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体会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情感经历。

长亭之别正值深秋时节。在奔赴长亭的路上,碧空浮云万里,遍野黄花萎积,耳边可以听到西风疾吹,眼底可以看见北雁南飞,一种离愁别恨油然而生。特别是清晨看到经霜的叶子如同酒醉的容颜,一定是离人的血泪将它染红。此时此景,坐在车内的莺莺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注意[滚绣球]这支曲子。

一支曲子唱下来,有一种情反复吟唱,这就是“恨”。首先恨相见得迟,莺莺与张生两情相悦,相见恨晚,要成佳配又每每遭变故;所以,莺莺的心中很不自在,“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便是这恨的缘由。是说刚刚结束了相思,又开始早早面对别离。所以莺莺一路上恨柳丝长却系不住离人马,恨疏林留不住斜阳,恨一声人“去也”折磨得她身心交瘁。

长亭饯别的筵席上,老夫人安排大家入坐: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一桌宴席好似银河隔开牛郎织女,再加上长亭外也是黄叶纷飞,衰草萋迷,更加令人伤怀不已。酒席上,张生无精打采“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张生这些蹙眉垂泪,长吁短叹,莺莺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其实,莺莺的心情又何尝好?——“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夜,清减了小腰围”。面对即将分别的恋人,莺莺唱出了一腔怨情。这怨情正是深情的痴语。请同学们一起看[幺篇][满庭芳][朝天子]这三支曲子。

[幺篇]是怨张生年少情薄,全不挂念数月来两人耳鬓厮磨的恩爱生活

[满庭芳]是怨供食太急,子母们当回避,分别在际,竟不能与张生举案齐眉,厮守片刻。

[朝天子]怨美酒无味,清淡似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怨世间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

此时在宴席上,莺莺的内心有了一些变化,奔赴长亭的路上她恨两人聚少离多,让她从此后不得不独饮相思的苦酒,但随着筵席的进行,分别的时刻越来越迫近,眼前的张生又只是唉声叹气,所以此时的莺莺内心非常怨恨功名利禄拆鸳鸯在两下里。

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人终于要面对最后的分别。这一刻更是千头万绪,百感交集。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莺莺叮嘱张生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席话。

第一句说,“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最后一席话是“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在休似此处栖迟。”

这些叮嘱超出了一般的缠绵之情。这说明在莺莺的内心隐隐有一种忧虑。因为张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爱情的巨大考验:如果落第,老夫人不会承认这个白衣女婿;如果得中,张生又极可能成为高门望族的择婿对象;如果张生不是忠厚至诚的君子,那么,莺莺弃妇的命运就是不可避免的。应该说这种怕被抛弃的心理是当时女子很普遍的心理,只不过两情相悦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暂时忘记,一旦别离在即,它就会凸现出来让人不安,莺莺是一个多情的女人,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最后分别时,莺莺的内心又凭添了忧虑。

送别张生,莺莺懒上车儿,此时的心境又怎样?“便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是说凡是人间可经历的离愁别恨现在都填满了莺莺的胸膛。看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恨”字了得?怎一个“怨”字了得?实在是言语无法传达了。

好,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长亭送别》一折,莺莺的感情经历了那些变化?

(表面上)恨——怨——忧

(实质上)依恋

总之,在莺莺心中,“情”字始终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至于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可以不管。这种“情”字当头在当时具有闪光的思想。由于《长亭送别》中,王实甫塑造了具有叛逆意识的崔莺莺的形象,这就使王实甫的《西厢记》比以往的“崔、张”故事都具有新意。下面我们先简要地了解一下关于《西厢记》故事的演变情况。

“崔、张”的爱情故事最早见于唐朝元稹的《莺莺传》。写莺莺虽然主动偷食禁果,却无力逃脱弃妇的悲惨命运。传奇的结局写张生自诩“善补过者”,实际上是为自己“始乱终弃”找借口。在小说中,莺莺没有什么反抗。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把莺莺对张生的爱与“报德”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把年轻人越轨行为写得合乎礼数。爱情就有了杂质。

只有王实甫的《西厢记》写莺莺只知一个“情”。特别是《长亭送别》这一折,莺莺对“情”字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所以说《西厢记》在主题思想上是远远高于从前的两部作品。《西厢记》的主题是“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就是说爱情才是婚姻的基础,只要男女间彼此“有情”,就应该让他们同偕白首;而一切阻挠有情人成为眷属的行为、制度,则应受到鞭挞。

作业:(1)熟读全文,选择喜欢的曲子背诵。

(2)说说《长亭送别》中有哪些曲词反映出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鉴赏曲词,分析艺术特色

《西厢记》流传至今,广为传颂,不仅因为它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还因为它“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作一点鉴赏。

(1)从“情、景、”的角度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情、景、境交融得极出色的一折。莺莺的离愁别情与不同环境中的特殊景物融合在一起就营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下面请同学们看[端正好]和[一煞]这两支曲子[端正好]一曲,是莺莺乘车去长亭时唱的,为我们展现一种非常开阔的境界。头上是一方青天,脚下是一片菊花地,境界是如此的空旷,人站在其中,一定会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无依无靠、空荡荡的孤独。这支曲子,莺莺唱到碧云、黄花、西风、归雁、霜林这些深秋之景,而这些深秋之景中,最惹人愁思就是霜林,“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它让人联想到莺莺的血泪在一夜之间将枫林全部染红。所以此时的霜林已经不是普通的霜林,它已经成为莺莺愁思的见证。这一支曲子将途中之境、深秋之景、离人之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一煞]一曲,写莺莺目送张生离去,青山无情,挡住了送行人的视线,疏林不与人方便,没有挽留住斜阳,一骑绝尘去,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在淡烟暮霭中依稀可见。分别后陪伴莺莺的只有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都撕裂了莺莺的心。这一曲描写的是四顾无人的郊外之境,又时值黄昏,因而这比[端正好]中途中之境更见凄凉。“青山”、“古道”、“夕阳”、“烟霭”不仅是这种自然环境下特有的自然景象,同时它们也都是传情寄恨的载体。而且这一支曲子通过时间的变化,写出了莺莺对张生的痴情:那种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之情。这一曲又是情、景、境的高度融合。

(2)从“曲、词、意”的角度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现在,我们只能从一些文字记载来揣测唱腔的风格。那么什么是“宫调”呢?

宫调是音响的高低组成的调式。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上面我们说了宫调,下面我们说一说曲牌和曲词。曲牌就是曲的名称。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压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化用范仲淹的词《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化用范仲淹的词句的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此外,在曲词中还零散可见一些对古典诗词原句或者表现手法的的化用,作一个总结:

(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2)“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3)“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思”的谐音

(4)“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愁多。

化用原句或手法的作用:以原句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来与剧中的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

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叨叨令]

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具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同下)

(2)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4)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5)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长亭送别》的艺术特点:

情景浑然天成

曲词妙笔生花

有人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我想我们对它的阅读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希望对《西厢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选话题,作更深一步的学习。

作业: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整理本课涉及的字、词、句、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或者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

送别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引导、探究,通过课文的学习,领悟古诗的意思和意境,感受话别的的情景。

难点:品读文诗,深入体会意境和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

1、古筝曲《高山流水》

2、插图投影片

3、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5黄鹤楼送别

2、首先我想请同学把时间、人物放到题目中去,把题目更具体化。(指名说)(板书李白孟浩然)

3、在李白为孟浩然送别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古诗。(出示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自由朗读诗歌,读出古诗的节奏。

(3)交流汇报朗读的效果。

4、合作探究:浏览课文,画出课文与诗句对应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一边默读一边作批注,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根据诗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划线并在小组内交流)。

(1)交流前两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小组交流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以下,谁来说前两句的意思: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交流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小组交流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以下,谁来说后两句的意思: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1)男生读前面的诗,女生读后面的诗意;(2)女生读前面的诗,男生生读后面的诗意;

5.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谁来说说。(板书依依惜别)

出示合作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体现在哪些地方,找出有关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

6、交流汇报:

出示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谁来用朗读表达这份难舍的情意?

离别是他们心底最柔弱的弦,面对遥遥无期的再次会面,他们谁都不忍心去触动。我们一起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

7、离愁别绪在心头,情难启,口难开,可有些话总得说出口,这两位大诗人是怎样话别的?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谁来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出示句子:“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你来敬仰地读一读,还有谁听出了什么?谁来

真是兰舟未发已盼君回呀,面对友人的道白,面对故人的深情,孟夫子感动极了,人生能得这样的知己,我还有什么遗憾的呢?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但毕竟他比李白年长,他得一面将自己的眷恋之情隐藏,一面安慰好自己的好兄弟。谁来带着你的理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谁来,谁再来!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这句诗,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是呀,正如他后面讲的,我们的分别只是(生:暂时的)虽然分别了,但友谊却(生:永世不绝)

你能用表演来传达这份依依惜别之情?先把两个人说的话读通顺,然后配上动作,自己在下面练习表演,开始。

下面我们要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江边,再现当时的情景。谁想演李白?孟浩然谁来?老师给配上音乐。

说话时眼睛能看着对方,做着动作就更好了。谁再来!

哪两组坐得最好,听得最认真,哪两组就来!一边捧起酒杯,一边读。

8、刚才我们主要解决了第一句诗句,下面我们看第二句诗。

9、指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这句话,谁能用书上的话来解释?

11、指名说出示第4小节。

12、不忍别,终需别。你看,那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那是在述说这千言万语,友人登上了船,李白伫立在江边——引读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

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

B(师配音描述)滔滔的江水,流淌着友情,此时,在李白的眼中,就只剩下孟浩然所乘的那一只小船了,他就这样站着,站着,看着,看着……直到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水天一色,他还在看什么?想什么?心里还在默默地说什么?

学生交流

多么真诚的朋友,多么真挚的友情呀,一齐满含眷恋之情地读:(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13、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起读……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站起来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三、小结全文

李白把孟浩然送走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那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多么深厚的情谊呀!(板书:情谊深厚)

出示:作业自助餐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向对手挑战。

2、演一演,与朋友合作,改编课本剧演一演。

3、找一找,找更多的送别诗,摘抄在采蜜本上。

送别课件 篇3

长亭送别

科目 语 文 课题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鉴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富于文采的曲词;学习本文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方法。

2、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探究主题的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结合时代背景,透视《西厢记》的爱情观,体会本文

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艺术形象崔莺莺的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也许一个故事并不能深深打动人,但几句诗词却可以臻其妙境。《西厢记》就是这样一部迷人的诗剧。

《长亭送别》中的曲词或情景交融,或化用诗句,或借用典故,或特写情态,画尽世间有情人缠绵辗转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

二、质疑与解疑

《西厢记》语言美,故事美,人物也美,无论是张生的钟情之美,莺莺的深情之美,红娘的热情之美,皆清丽夭矫,沁人心脾。在我们节选的剧中,还有一个人,她的语言动作不多,看似次要,实际上却是极重要的一个人物,如果少了她,《西厢记》就没有了矛盾冲突,没有了波澜起伏,故事也就变得索然无味。这个人就是——老夫人。

1、 有关她的言语行动主要在节选的第二部分——临行饯别,请同学们找到并阅读有关部分,结合具体文字分析老夫人的心理和思想观念。

安排座位——不承认崔张二人的夫妻关系

“辱没”——蔑视张生,封建等级观念

“重功名,轻爱情”

催促敬酒——想尽快结束饯别宴

明确:从老夫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一大部分人心中的婚姻爱情观,那是一种功名利益之余的闲情,可有可无。

2、在那重功名轻爱情的社会中,贵为相国千金的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除了离愁之外还有怎样的感情和心理?表现出她怎样的心理观念?结合课文语句谈一谈。

举案齐眉的渴望 重爱情

一往情深的坚贞 轻名利 (板书)

明确:分析人物性格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把功名利益作为爱情婚姻的基础,这是在当时社会得到认同的一种观点,崔莺莺却反其道而行,这显然是叛逆的,并且她反叛的绝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有那观念背后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正因为如此,崔莺莺的形象在文学史中才那么光辉耀目。

3、在饯行宴上许多话说不出口,因为还有必须回避的外人在。饯别宴结束后,张生临别前,当须回避的人离开后,莺莺又叮嘱了哪些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关心——旅途风霜

担心——考不中状元不归

停妻再娶妻

4、既然是两情相悦心灵投合的爱情,为什么莺莺又有这样的担心?

明确: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在当时的社会,始乱终弃的例子不胜枚举。汉代有一位遭遗弃的女子用从一到万的数字串联起自己的凄凉心境,希望借此感动负心的丈夫。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逐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也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

我为男。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点明了这种状况的根源就是“男尊女卑”。男尊女卑的社会不改变,那被遗弃的女子除了思念,除了辗转,除了痛苦,除了等待之外,便只有深深的哀怨,而哀怨又注定了与事无补。所以莺莺在临别时的句句叮咛中流露出那么多的忧虑,那么多的惶恐,那么多的无奈与愁苦,而这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爱情与婚姻没有把握,不能自主。

无法自主的愁苦 反礼教 (板书)

小结:如果等级门第不再森严,张生便不必跋涉千里,为娶妻求取功名;

如果男尊女卑不复存在,莺莺便没有了临别前忧心将来,满怀愁苦与无奈。

观念总是先于制度产生的,在变革中伴随着阵痛。崔张的爱情发生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们有对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的渴望,就注定了他们满怀愁绪。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不应理解为单纯的儿女情长。

5、 对主题的深入分析探讨

将《西厢记》的结局与唐代诗人元稹的《会真记》的结局进行对比分析,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爱情观。

唐代元稹在他的《会真记》结尾写道,张生没有考中状元,名落孙山,他反省说莺莺是天生尤物,红颜祸水,是能让沾上她的人亡国亡身的灾祸。于是将她遗弃另娶。

王实甫在《西厢记》第五本中安排张生中状元回来迎娶莺莺的情节。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和爱情观。

明确:歌颂自由爱情,体现“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题,具有反封建的思想。

同时,作者以张生中了状元来换取幸福美满的婚姻,这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妥协。

三、结束语:《西厢记》写才子佳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却又跳出一般风花雪月的局限,反映了崭新的爱情观。提出“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婚姻理想;歌颂了“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自由爱情,这是《西厢记》高于历代崔张爱情为内容的作品,也高于同时代其他爱情剧的地方,他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评论《西厢记》“词藻警人,余香满口”,所继承和称赞的也是这种精神。

板书 西厢记长亭送别

王实甫

举案齐眉的渴望 重爱情

一往情深的坚贞 轻名利

无法自主的愁苦 反礼教

送别课件 篇4

一、议题:

诗人如何表达送别时的离情别绪

二、选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淮上与友人别》,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和《唐诗三百首》。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五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能说出诗人是抓住哪些景象来表达情感的,并体会送别诗的意境美。

四、教学重点:

学会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回忆春节过后,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分别时的情景。

2、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解诗题

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2.读诗文

师:谁能说一下,我们要学习诗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3、明诗意

师: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相机板书:明诗意。)

(1)下面就请利用书中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自学,看看每句诗讲什么?

(2)师:谁来和我们交流一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的意思?

师:这么多复杂的情绪,真可以说是“百感交集”。然而多情自古伤离别,所以他在黄鹤楼前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播放动画)出示后两行,你从诗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师:班级汇报,并填写表格

4.悟诗情

师: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送了多长时间?理由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师:你是从诗中的哪些特有景象感受到了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填写表格)

师:谁来和我们交流一下?

师:学生填写表格

(3)想象表达:相聚时难别亦难,诗人伫立岸边,不忍离去,这时候的李白,心中会默念什么?((播放《送别》学生说话)

(三)阅读概览

1、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的学习方法: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小组合作学习《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淮上与友人别》四首古诗,再完成表格。(先把这四首诗读一读,再完成表格)

2、汇报交流。

预设问题:用什么方式送的?抓住了哪些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起来交流时,先把古诗读一读)

《赠汪伦》:以歌相送;踏歌声,桃花潭水。

《别董大》:以话相送;黄云、白日曛、北风、雁、雪。

《送元二使安西》:以酒相送;朝雨、客舍、柳色。

《淮上与友人别》:以柳相送;扬子江、杨柳,杨花,笛子

3、讨论:这些送别诗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点?(可以看表格)

不同点:送别的对象、方式、所抓景象都不同。

相同点:都抓住景象来表达情感;送别时的真情相同。

4、我们就把诗人送别友人时这一份依依不舍之情读出来。(课件出示诗歌)

男生读第一、三两首,女生读第二、四首,全班齐读《送孟浩然之广陵》

5、小结:

诗人们在送别时,虽然送别的方式不同,所抓的景象不同,但诗歌所传递的情感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四)结课

1、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送别”相关的诗或词,进一步学习。

2、最后,让我们伴着优扬的乐曲一齐来唱一唱清代大师李叔同的《送别》,让这份送别的真情永驻心田!

送别课件 篇5

《长亭送别》表演课。

话题一:谁来画尽愁与恨

1、1、开场白

在我的家乡,有唱大戏看大戏的风俗,每逢年节,乡亲们总要唱上一出或一本,什么《杨门女将》,什么《过昭关》,还有《孔明吊孝》、《大战鄱湖》,台上台下,喜气洋洋,更为热闹的是常有外村的戏迷朋友来上一段插戏,为村里的戏台增光添彩。但是,也并不是所有来唱插戏的都唱得怎么好,他们唱得不过是一个“瘾”字和一个“客”。今天我也是在唱插戏,是对于教育事业的共同追求让我们走到了一起。

我说这些闲话,有两个目的,其一,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戏剧的课文;其二,现场做了一个表情达意的示范,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表情达意的技巧的。我刚才使用的手段基本上是叙述,其实,表情达意的技巧有很多。

2、2、确定讲课内容---愁与恨的表达方法

其实,大家已经学习过很多表达愁与恨的表达方法与手段都极好的诗文,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都是使用比喻等等手段来描写愁与恨的,可是,在戏剧中又是如何画出这愁与恨的呢?不妨让我先告诉大家。

3、本课所学画出愁与恨的手段:意象的选用、情与景的交融、特定情态的描写、典故的运用、古典诗词的化用、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等。

4、4、熟悉课文与学习重点。

A、A、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愁?

请大家先对照课本注解一熟悉一下《西厢记》的大致情节。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桩婚姻。它属于我们今天的事实婚姻还是属于法定婚姻,是属于包办婚姻还是属于自由婚姻?我们比较赞同它是一桩事实婚姻或者自由婚姻,可是在古代,这却是不简单的。

王实甫,元代大都人。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时代距离我们是如此久远,人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与现代人当有天壤之别,就说台上的我和台下的你们,思想观念就已经不是用寸来量而是用尺来量了。其二,王实甫的生活环境是较为开放的,就象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一样,人们总是容易产生与现实冲突的更新的观念,而这是带动其他一切变化的根本。但是,问题在于观念更新总是伴随着阵痛的。如果说观念是闪电,那么,现实的变化往往只能算是走路慢吞吞的雷声而已。在变化着的思想观念与现实之间,人的灵魂注定是要痛苦的,人的情感注定是要充满愁绪的。

崔张二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现实中,而人们的思想却已经到了一个强烈渴望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的时代,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的内心是充满愁绪的。

刚才我们说到婚姻的几个种类,其间的本质区别其实都在于婚姻的基础到底是爱情还是利益。张生被崔母亲逼迫着去赴科场,求取功名后才允许成亲,这充分说明他们的婚姻受到利害观念的冲突,或者说是受到功名富贵统治一切的时代追求的冲突。可是在崔的心里,爱情重于一切,也就是说她的爱情和婚姻受到严重的冲击,她的感情在功名富贵面前经受着煎熬。这就构成了崔的感情上的愁与恨的病灶。今天我们学习的《长亭送别》正好说的是崔在送别张生的时候那一种只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广大妇女才能体会到的内心感受。而崔的比山高,比海深,比无边的芳草更加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便感染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条更加久远的历史长河。

当初,读《西厢记》的时候总是不明白为什么郭沫若先生对于此书爱不释手,总是一味地称赞莎士比亚的戏剧,总是为歌德的《浮士德》而倾倒,相信我们认真读过王实甫之后,我们会知道,我们有我们自己优秀的戏剧,我们不只有王实甫,我们还有汤显祖、关汉卿等一大批值得我们自豪的剧作家。如果有机会,请大家课后去了解并熟悉他们。

B.进入课文

请大家看到课文,找到崔担心张生休妻再取妻的句子。生A回答。

很好,正是这一句,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深层立意的基础之上,王实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离愁别恨图。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主要是了解描写这种情感的手段。这种手段在文章写作之中是十分重要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可以说,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有关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也许一个故事并不能深深地打动人,而几句诗词却可以臻其妙境。《长亭送别》就是这样的文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美的文学时打了花架与鲜花的比喻,也打了筋与肉的比喻,早已为我们揭示了展示人物情感的秘密----赋予作品以诗的情趣。有人说诗是抒情的艺术,是的正是如此,此文的第一手段就是用诗的技巧来选定意象。

第一,第一,意象的选用。

请大家看到课文,找出含有霜林、暮霭、夕阳、古道、残照、西风、黄叶等文字的句子。生B、生C、生D等同学回答。

是的,正是这些句子,这些句子令人想起李叔同先生的句子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里有一条规律,那就是诗的意象往往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内涵,比如“枯藤老树”就容易让我们满怀思乡愁绪,而“南国红豆”则容易让我们砰然心动,甚至满面桃红。我们已经学过的《咬文嚼字》一文就给我们揭示了这一规律。王实甫就善于运用这些手法来达到他的目的。这正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

第二,第二,情与景的交融。

请大家查找一下课文具体写了哪些时间和地点的景物。

生E答。是的,写了一个秋天从早到晚所见的景物。我们必须看到,王实甫并没有单纯地把景物当作描写对象,而是站在抒情主人公的角度上,把看到不同的景物产生相应的感受写出来的。见树木,则生出“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离人泪”的感慨,见太阳,则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辉”。这就是情景交融的技巧。“泪眼问花花不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这们的句子。这一些大家在诗词的学习中都已经学习过,还可以继续去看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在这里有一个句子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柳丝”为什么会出现在秋天?就是写“玉骢难系”的这一句。这还是要涉及到景物的相对稳定的情感意义,因为“柳丝”一般是代表“留别”的意思的。

第三,第三,特定情态的描写。

这篇课文毕竟是戏剧中的一折,不能仅仅写景,它势必要写到一定的情节,有情节就有人物活动,为了表情的需要,王实甫就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定情态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大家找出五处以上的描写崔的特定情态的句子来。

生F答。找得很好。我们不妨把这些内容概括一下,这就是:金钏之松、玉肌之减、懒于梳妆、昏沉思睡、衫袖温泪、斜签筵席、愁眉频蹙、推整罗衣等。了解绘画和雕塑的同学应该知道,这就是一幅幅的绘画,就是一尊尊的雕塑。刚刚学过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就是一尊雕塑,那就是一种情态。无论哪一种情态,其本质都是一种情感的表现。这篇课文中的崔的情态无不画尽其内心的愁与恨来。王实甫是如此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充分说明此文达到了文学表现上的极致。

第四,第四,典故的运用。

诗的语言须要精炼,戏剧的表现排斥拖沓。在这样一折精心构思的戏剧之场面中,当然更要遵循一切服务于情感的表达的宗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安排,材料的取舍,都必须如此。情感表达是统帅,词句和材料只能是工具。

于是,课文使用了大量的典故,梁鸿与孟光的传说、望夫石的神话、薛灵芸的红泪、江州司马的青衫,都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崔张二人的爱情是超越时代的爱情,更是于现实所不理解的爱情,所以,当然包含了对于那个时代的反叛,对于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反叛。王实甫用这些典故,表现了崔对于举案齐眉的渴望,对一往如故的爱情的坚贞,也表现了同病相怜的愁苦。

下面请同学们复述其中一个故事。生G回答。

第五,第五,古典诗词的化用。(涉及口语的运用)

任何人的创造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借鉴他人的文学成果。更何况适当地借用他人的文学成果也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再说,文章的本质是思想与情感的表达,尽管世界上有许多相似的句子,可是有的流传,有的不流传,这说明文学所塑造的性格是有其鲜明个性的,为了自己的表情达意的需要,我们还是认为应该学习借鉴的技巧。其实,王实甫就是一个善于借鉴的高手。

“碧云天,黄花地”,来自范仲淹的《苏暮遮》。学习一下《苏暮遮》。

另外,“未饮心先醉”来自柳永的《诉衷情近》“未饮心如醉”;

“一春鱼燕无消息”来自秦观的《鹧鸪天》;

“伯劳东去燕西飞”来自乐府诗《东飞伯劳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来自苏轼《满庭芳》。

借用的作用主要是表达感情,比如,最后一句表达了崔的重情而轻利的思想。

另外,口语的运用也使课文的语句和文采更加生动活泼。比如“滚绣球”一曲中就有许多口语。

下面请大家再找出几个例子。生H答。

第六,第六,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还十分重视这些手法与典故的结合使用。

下面请大家找出各种修辞手法在文中运用的语句。生I、生J、生K、生L等回答。

5、5、小结。

本文虽然写的是离愁别恨,但与一般的风花雪月不同,它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爱情观乃至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我们要特别重视表达情感的技巧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学好人家的语言和写出自己的文章。

6、6、课本练习的学生演板。

送别课件 篇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4、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朗读古诗。

1、友人话别,依依不舍,令人伤感,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播放歌曲《长亭送别》),有的则用诗来释怀。(吟诵几首送别诗)

“人生自古伤离别。”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其中夹杂着多少无奈与留恋,多少伤感与难舍。在1000多年前,有两位风流萧洒,有着深厚感情的诗人,即将在此分别,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画面)大家一定被眼前的这幅美景吸引了吧!你能用一些学过的词语或诗句来描绘一下吗?

2、古人常“折柳赠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齐说:《黄鹤楼送别》)

3、(出示两组文中第一小节的词语)老师这有组词语,谁来用其中的一些,连起来说一段话,再现一下当时的话别场景。

4、如此迷人的美景,其实就是文中的__?(生齐说:第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美美的欣赏一番吧!(生齐读第一小节)

三、品词析句,感悟“惜别”

过渡:杨柳依依,繁花似锦,让人感觉仿佛漂浮于烟雾之中,又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如此迷人的景色,李白有没有陶醉在其中?

1、在这两位大诗人心底都藏怎样的情感?(依依惜别)轻轻读读第二小节,找一找他们是怎样“藏”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2、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份惜别之情藏起来呢?

3、齐读。让我们通过朗读去体会两人藏在心底的那份惜别之情。

四、情景再现,体验“话别”

1、送别是一艘小小的船,它载着满满的眷恋;送别是一杯酽酽的茶,让人慢慢地去品味。朝夕相处的兄弟、心心相印的朋友就要分别,他们是怎样挥洒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领略和感受吧!用笔画出,批注。

2、重点指导学生体会:第三段

课件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a敬仰之情

1)、“六个您”说明了什么?从多个“您”字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敬仰。

2)、李白对孟浩然尊称为“夫子”,、在古代,“夫子”是对那些有才学有人品的人的尊称。

3)、从“兄长”和“老师”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孟浩然比年轻的李白大12岁,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兄长,老师。

4)、“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看出李白对孟的敬仰之情。“诗篇”我们学过孟浩然的哪些诗篇?《春晓》、

5)、通过课外阅读,你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孟夫子太有才能了,但他不愿意给皇帝当欺压老百姓的官,而在乡村种菜种花。这样的人品怎能不令人敬仰?(指名读1、2句)孟浩然的诗篇也誉满天下。他一共写了二百六十多篇呢。(生背)

b、依依惜别之情。

为什么要满饮此杯?(这酒中装着浓浓的朋友情,手足情,深深的师徒之情。)这依依惜别之情酒在这满满的一杯酒中。齐读李白的话。

板书:依依惜别之情

过渡:听了李贤弟的话,孟浩然有没有泪湿衣裳?你从孟浩然的话中又读出了什么?自由读孟浩然说的话。

6)其实孟浩然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毕竟比李白年长,他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反而来安慰自己的好兄弟。请大家品品孟浩然的话,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交流,从孟浩然的话中也体会到依依惜别之情。

a“一饮而尽”饮下去的仅仅是杯中的酒吗?(是与拉到朋友情,手足情,师徒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究竟是怎样的朋友才称得上是”“知己”呢?

是朋友,是兄弟,是师徒,正因为如此,两人的友谊才象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此时的分别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是——(暂时分别)

小组分角色练读。板书:话别

3、小结:读的不错,孟浩然一方面在劝慰李白不要为离别伤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两人的友谊之深。两生上讲台分角色再现话别情景。

4、听了两人临别前的这番话你有什么感受?

5、让我们也来做做李白、孟浩然,去感受一下两位大诗人离别的心情。(男生做孟浩然,女生做李白,师旁白,配乐再次体验话别场景)

四、想象补白,丰富情境

过渡:说不完的别情,道不完的友谊,俗话说的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时,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情境引读,指名接读第四小节)

1、听了他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受?是什么打动了你?

2、此情此景,不仅打动了我们,就连江边的景物也被打动了。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段话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岸边杨柳依依,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上沙鸥点点,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品诗入境,内化文本

过渡:此时此刻,礼拜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课件播放古诗诵读)

1、你能像诗人一样来吟这首诗吗?(指名两生,再齐吟)

2、文中说,这首送别诗是一首名诗,是一首怎样的名诗?“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诗文的最后两句展现了课文第四自然段描绘的景象,让我们再回过头来浏览一下。

师:文中说随着江风远去的是“白帆”,而诗里却说是“孤帆”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孤”字是整首诗的眼睛,让我们真切的感悟到了是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让我们记住这两位大诗人的真挚友情,也记住了这首流芳百世的经典诗篇,齐背诵。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过渡:李白不仅是伟大诗人,也是个重友情的人,他还写了许多送别诗,不同的送别诗也表达了不同的情怀。

1、《赠汪伦》就是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谁来读读这首诗?(指名两生,齐读)

2、说说,这首诗你最欣赏哪里?再齐读

3、记一记,课件出示。

七、作业

1:积累送别诗,了解作者写诗的背景,选择其中的一首,模仿课文,将它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2:课文语言优美,处处融情,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

送别课件 篇7

[课时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暂时、凝视造句。

3、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0 黄鹤楼送别

2、解释题意: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始建于公元223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送别他的朋友孟浩然,还写下了一首这篇课文就是写送别的情景和介绍这首诗的。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端注音,特别是其中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读准生字的发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带点字及词语的意思:

饯行 暂时 孤帆 脍炙人口 唯见 满饮触动 依然 伫立 凝视 惜别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最后四行诗句并入第5自然段),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含带点字的词语。(见上)

(2)指名读词语,特别注意读准其中带点的生字拼音兼三拼音;饮yin,前鼻音;暂zan,平舌音兼前鼻音;脍kuai,三拼音;炙zhi,翘舌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敲定答案。

饯行:设下酒食送行。 暂时:短时间里。

孤帆:指只有一只帆船。帆是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可以利用风力使船前进。(利用插图画面事物来理解)

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的意思,比喻好的诗文大家都称赞。脍是切得很细的肉,炙是烤熟的肉,都是美味。 唯见:只见。

满饮:喝下满杯酒。 触动:碰到。 依然:还这样。

伫立:长时间站着。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惜别:舍不得分别。

(4)指名5人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出示“暮春三月美景”)

(2)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板书: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仰望 远眺)

(2)什么叫俯临和飞檐凌空?请看书上插图。(俯临就是下面靠着的意思,飞檐是翘起的檐角伸向天空)点示:黄鹤楼高高耸立在江边气势不凡。

(3)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的依依是什么意思?(形容互相依恋着)

点示:这说明两个人只是在看景,没有说话,各自的友情依恋不舍。

(4)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写黄鹤楼的气势和两人看景)

(5)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板书:饮酒 话别 友谊不绝)

(2)李白称孟浩然为孟夫子是什么意思?自答: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古人称老师为夫子。李白对孟浩然就这样称呼,是表示对他的尊敬。

(3)李白对孟浩然的评价是什么?(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人品是什么?(人品指人的品德)什么叫誉满天下?(意思是天下的人个个都称赞)

(4)李白向孟浩然话别中还点出了盂浩然这次要去的地方是扬州,为什么说您就要顺江东下?(因为长江水是由西向东流的,扬州在黄鹤楼东面很远的地方,所以说顺江东下,前往扬州)

(5)孟浩然在话别时说了什么?(学生答)(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请齐读一下。

(学生读)问:这两句诗是谁写的?

谁还记得王勃,他是什么人?(王勃是唐朝初期的大诗人)

教师解释这两句诗的意思:

天下只要有知己好友,哪怕远隔天边,也觉得就像近邻一样。海内指国境以内,比邻意思是并排的邻居。

请再齐读这两句诗。(学生齐读)

提示:孟浩然话别时引用王勃这两句诗,所以是在双引号里套用了单引号。

问:孟浩然引用这两句诗是要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彼此虽然暂时分别,可友谊是永世不绝的)

(6)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这一自然段写李白和孟浩然饮酒话别,表示友谊永在)

(7)齐读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1)指名读。(板书: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白帆远去 消失蓝天 伫立 凝视 春水浩荡 流向天边)

(2)杨柳依依的依依是什么意思?(形容柳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为什么用点点来表示沙鸥的数量?(因为是远望沙鸥,眼看只是一点一点的小东西)

(3)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表示什么意思?(表示盂浩然乘的船越走越远,终于看不见了)李白此时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能看到什么?(学生答)请大家想象一下李白这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怅惘若失,思绪万千……)

(4)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触景生情)

(5)齐读第4自然段。

5、第5自然段。

(1)指名读。(板书:吟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广陵是什么意思?自答:广陵是扬州的别名,之是到……去的意思,之广陵就是到扬州去。

(3)齐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

(4)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写李白心情激动,吟出著名的诗篇)

(5)齐读第5自然段。

四、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1、教师范写,提示注意点。

孟:饯:酒:饮 暂:帆:脍:炙:孤:唯:

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3、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1、读抄词语,(文后练习3,暂不做造句)每个抄两遍。

2、练读课文,练背诗句。

3、借助看插图,将课文有关内容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四句诗一一对应,理解诗句的意思。

4、练习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加深体会。

3、通过排演课本剧,让学生能够在边体味文章边指导表演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对照课文与诗,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朗读更有感情 (难点)

4、 通过文章的与友惜别,触发学生寻找相关诗文的积极性,再加以浅析性地比较,得以更深刻地体会诗人词句的精妙传神,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摘抄的益处与应用 (重点)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相关诗句摘抄

一、朗读、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黄鹤楼送别》,按自然段顺序解读了全文,初步感受到诗人话别的情景,领会到他们的友情,哪些同学能带着他们那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课文呢?

读前提示:其他同学在他们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想想如果表演的话,该怎样表演才能体现出两人当时的心情

(指名5人分自然段读课文)

(教师出示挂图)

2、刚才几位同学读得如何?(简单评议)

[nextpage]

二、课本剧排演

(一)激发兴趣,浅析剧情

1、文章能读好不一定就能表演好,特别是文中人物的动作想做得传神、逼真还得真要下一番功夫!如果让你们表演,你们有信心演好这出《黄鹤楼送别》戏吗?

2、任何表演都离不开剧本的,你能把下面的表格一口气填好吗?

(出示小黑板)

剧名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学生试说后,迅速指名回答)

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这部课本剧的基本情况了,不过,拿着这样简单的剧本,演员有没有办法出演?演员表演时主要得有什么(或问:有谁知道剧本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不出时,师可适当明示:剧情,尤其是台词、人物动作)

(二)准备台词,小组试演

1、这篇课文中已有一些现成的台词和人物的动作了,大家能不能利用这些现成条件,排一出简单的课本剧呢?

2、四人小组任意搭配出两组,每组两人。一组先做演员,把自己对人物的体会融入要表演的人物身上;另一小组则做导演兼旁白,同时负责全程指导、评议,可中途要求停止,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演完,两小组身份互换。至于道具问题,自己开动脑筋。

(小组试演,教师巡回点拨)

(三)小组表演,全班评议8

哪一组同学愿意来表演一次,我们请全班同学做导演,看是否把李白与孟夫子之间依依惜别的感觉表演了出来?

(边表演,边指导、评议,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四)换个说法,解释诗句

1、文章中最后一段的诗句,大家可能均把它作为现成的台词,咱们的“李白”们大都直接情不自禁地吟出。假如是在现代的话,李白这首诗可以怎么说呢?这段台词怎么改变成为现代的语言,让剧本完全“现代化”呢?

下面就请各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哪个小组能让“李白”同志又快又准地“实现现代化”?注意,可一定要说通啊,别让观众听不明白!

(学生巡视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反应可作适当提示:看看诗句中的词语能不能与文章前面的词语挂上钩呢?有没有直接对应的词句?)

2、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表演成了现代人的李白,我们请全班同学做观众,看看能否听明白?

(评议,可再指名同学说说诗意,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

你们是怎样转换台词的呢?诗句分别与文中的哪些词句相对应的呢?能不能举例说说?

(指名回答)[“孤”“唯”何意?]

3、同座之间互相当一回“李白”,互相说说看

4、小结:

其实,诗句同课文中自然段意思相对应这样的文章我们以前见过没有?

(指名回答课名)

这种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一首诗写作情境的形式,我们称为“文包诗”。今后我们还会遇到。希望大家能用刚才的方法,在预习的时候就可以说出全诗的大意,有没有这个信心?

三、比较摘抄,体味诗文

1、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了件什么事?

文中的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有些什么表现?说明了什么?

你们的摘抄中有没有也是送别的诗句?那他们是不是在分别时心情也是一样洒脱?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析。

2、师分类型举例。(可适当点评)(小黑板摘选其中一二出示)

豪爽洒脱型: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别应须各努力。

莫言归去人无伴,自有中天月正明。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含蓄委婉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愁闷痛苦型: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临歧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一别音容两渺茫。

劝君更进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锥心泣血型: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人间别久不成悲。天涯相遇一魂消。……

3、你们在与实习老师分别时是什么心情?你想用什么诗句来形容呢?

4、现在请大家带着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那种依依惜别的感觉,齐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请大家带着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那种依依惜别的感觉齐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视时间而定]

1、 分两个大组,一组读,另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

2、 同座二人交替背、听各一遍

3、 全班背诵。

4、 指名背诵。

五、练习

1、抄写词语。(文后练习3)

2、能够不看课本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默写该诗。

3、用暂时、凝视各造一句。

4、把摘抄的诗句与课文中的诗句比较,写出你比较后的感受。

附板书:

25、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课件 篇8

长亭送别

教材分析

《长亭送别》是著名的元代杂剧作品《西厢记》中颇为缠绵悱恻的一节。多少年来,它那精美绝伦的唱词被人们反复咏叹;那令人肝肠寸断的情人离别的场面令人感喟不已;而女主角莺莺的大胆痴情更是鼓舞了无数痴男怨女大胆冲破世俗的藩篱,为爱而斗争。

教学目的

1、品位文中隽永的唱词,进而体味其曼妙幽怨的意境;

2、把握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和《西厢记》的主题。

教学重点

鉴赏文中的精彩唱词,感知文章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

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教学方法

引导和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写离别以及涉及离别场面的文学作品很多,几乎历代都有名篇传世。比如——师生齐举:唐代王维的诗《渭城曲》,宋代柳永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长亭送别》则被称为写离情别意的绝唱,是《西厢记》最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朗读课文,把握剧情

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思考:《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场景?请同学们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情节概括一下。

学生读完后,请同学回答。

明确:

四个场景,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三、欣赏、品评曲词

(一)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最喜欢的曲词画出来。

(二)欣赏、品评曲词

1、赏读曲词《端正好》。

(1)提问: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同桌可讨论商量。

明确:意象有,蓝天、白云、黄花、西风、北雁、霜林。它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暮秋霜林图: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有一种诗意的迷惘和浓浓的哀愁。

(2)提问:本曲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索的秋景与悲惨的心境化而为一。这些意象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在离人眼中,霜林之所以醉,是人的离情使景物沉醉。从“离人泪”可以看出主人公离别前伤感悲凉的心境。体现情的只一个“泪”字,但一个“泪”字就使全曲的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泪”字为画龙点睛之笔。

(3)这一支曲子是化用谁的诗词?

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不过,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吗?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不完全一样。王实甫在这里是巧妙地化用了范仲淹的名句。作者以碧云天、黄花、秋风、霜林点染出如画的暮秋景象,而写霜林之红则曰“醉”曰“染”,从而为眼前景注入了人物的心中情,使景与情浑然统一在短短二十五字的曲子里。

(5)有人曾这样写莺莺当时的离情别绪:“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同学们比较一下,说说这两种写法有什么异同?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①“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也是写秋景,写离情,却另辟一个新的意境。作者抓住“满川红叶”的特点,说“满川红叶”是“离人眼中血”,说明离别的极度痛苦。我觉得“泪”与“霜林”不如“红”与“血”来得具体可感。

②这两句也是情景交融的,但比较直白,不够美,大概是文学的味道不够浓吧!而课文中的唱词熟练地运用了为人们传诵的诗句,传达出莺莺深沉的心情和优雅的风格,说明莺莺和张生一样是有相当文学修养的青年,也更切合莺莺相国小姐的身份。

③莺莺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的唱词应该是典雅蕴藉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写莺莺在长亭路上看到满树都是经霜的红叶,引起她的遐想,是谁把林叶染红的呢?那该是离人的血泪,但字面上不点明“红”,却用“醉”把“红”藏了起来;泪红得像血,但字面上不点明“血”,却用“泪”把“血”藏了起来。文词的含蓄,正是莺莺含蓄性格的写照。

总结:王实甫在这里是把诗和剧搀起手来,亦诗亦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可见一个好的词语,一种好的意境或一种好的表现方法,高明的艺术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借鉴,按自己的需要加以创新,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有很多。

2、赏读曲词[收尾]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写离愁之重,小小车儿载不动。这个意思也不是王实甫创造的。回忆一下,哪里看到过?

学生回答。

明确:

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因王实甫是写莺莺的离愁别恨,因此易舟为车。但离愁之重,却是一样的。离愁沉重地压在她的心头,用“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作此,形象具体,意在言外。

3、赏析[一煞]。

(1)学生齐读,感知其意境。

(2)教师赏析:

这支曲子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效外黄昏的画面。“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写莺莺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在烟霭残照里杨鞭远去,最后视线所及,只有青山一抹,枯树数株,顿时流露出无限的惆怅和深挚的眷恋。最后她无可奈何地收回视线,失神地空对张生走过的古道:“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此时夕阳斜照,寂无人声,瑟瑟秋风中,传来远处马儿的悲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叫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

正如《诗经》所写“瞻望弗及,涕泪如雨”,“无人语”和“听马嘶”,“无声”和“有声”互相映衬,更加烘托出环境的凄凉和莺莺撕心裂肺的悲哀。这支曲子写景抒情和谐统一,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无穷”的心境,极尽“曲终人渺,余味无穷”之妙。是啊,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所以,我们看《长亭送别》,从头到尾不过写莺莺送别一件事,莺莺惜别一种情,但读起来不腻味厌烦,反而为那种浓郁的诗情画意所感染。

4、赏析[滚绣球]。

请同学朗读此曲并作赏析。

明确:

这段曲词借途之景,传莺莺之情,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柳丝长玉骢难寄,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莺莺看到长长的柳丝就想到它系不住张生骑的马儿;看到疏朗的树林就希望树梢“挂住”残阳,让时间走得慢一点,真是寸阴可贵,离情难舍。“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张生骑马在前,莺莺坐车在后,马儿慢慢地行,车儿快快的跟,一快一慢,写尽了两人缠绵难舍的情状。

(1)提问:能改成“马儿快快的行,车儿迍迍的随”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迍迍的随吗?”

明确:不能。“迍迍”就是“慢慢”的意思,莺莺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地跟上,好让自己同张生更靠近些,能有更多的时间呆在一起。如果改成“马儿快快的行,车儿迍迍的随”,那么两人中间可能会拉开一截距离,他们就不能就多一刻相守;如果改成“马儿迍迍的行,车儿迍迍的随”也是同样的道理。

金圣叹赞这两句是真正妙文,是从莺莺惜别的心理描绘的:“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可见“马儿慢慢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抒发了莺莺不忍离别,连一会儿的厮守都不愿放弃的深情。

(2)我们在《窦娥冤》中也读过[滚绣球],两者相比较,就知道不同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

明确:《窦娥冤》窦娥呼天抢地,感情激烈,语言直白如同口语,而崔莺莺却委婉曲折,感情缠绵,语言自然清丽。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有别,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人生遭际也有别。所以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深入到作家、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揣摩潜台词,明确主题

“言为心声”,作家的笔力是惊人的。寥寥数语,一擒一纵,写尽了多情女子伤离的独特情态。所以,读剧本台词,要细心体味人物在独特语境中的独特情绪。

[幺篇]莺莺唱词中的“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这里莺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明确:

莺莺的言外之意是张生你和我结婚以后,我们妻荣夫贵,琴瑟和谐,希望能白头偕老,不要分开。当然,俗话说“夫荣妻贵”,莺莺既系相国小姐,已具身份,那么张生无须上京博取功名,亦可凭相国女婿的身份而富贵。这里有埋怨之意,埋怨她母亲。

文中还有哪些唱词或对白反映了莺莺这样的心态?

学生再读课文,找到答案回答。

明确:

①“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说明莺莺把“及第”看作是“蜗角蝇头”般的名利,形象地表达了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②嘱咐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言外之意“即使落榜,也要回来”,这当然是针对老夫人的了,她根本不把老夫人放在眼里,反映了莺莺倔强的叛逆性格。

问:这些话是莺莺私下里跟张生说的还是当着老夫的面说的?

明确:这些话是当着老夫人的面说的,它不仅表现了莺莺对老夫人的怨恨和倔强的反抗精神,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向读书追求功名利禄那一套俗观念的挑战,真是力透纸背。莺莺无疑是封建时代不可多得的“离经叛道”的艺术形象。

所以,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以有生命和人性向无生命的封建礼教挑战的里程碑!面对那个遵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黑洞,《西厢记》石破天惊地喊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此语一出,即成为千古传唱的不朽句言!

五、拓展、探究

学完《长亭送别》。我们为王实甫的生花妙笔所倾倒,为崔莺莺的一腔深情所震撼,为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所感染,我们的目光,不由得投向了远隔重洋的英国,在那里曾经诞生了一位文坛巨星……

生(齐答):莎士比亚。

师:他也曾经为我们写过一个故事——一对青年为情而生、为情而死……

生(齐答):《罗密欧与朱丽叶》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明确:张生与莺莺面对的是门第的差别,罗密欧与朱丽叶面临的是家庭的怨恨,两对恋人,要比翼齐飞,都需要冲破世俗的樊篱。只不过因了时代的差别、民族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崔莺莺在追求爱情时,羞涩、矜持、储蓄,而处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朱丽叶,则显得大胆、热烈、奔放罢了。

如果说,莎翁是欧洲“世界的灵魂”,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比莎翁早三百多年的王实甫和元曲大家关汉卿,则是黑暗中光明的灵魂!

六、教学小结:

《长亭送别》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所以,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七、布置作业:

1、体验美感,进行美的享受,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曲词。

2、用心读王实甫的原著《西厢记》,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

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情景相融离别之痛

课例分析

王实甫的戏剧创作属“文采派”,融古典诗词于戏曲中,营造意境,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教学时在这方面再加强品味指导。

教学反思

朗读时利用多媒体配上合适的音乐背景,效果会更好些。

送别课件 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已学过送别诗的回顾,总结送别诗的意象与情感,提高学生对送别诗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总结送别诗的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归纳送别诗答题技巧,对其他送别诗进行鉴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送别诗表达的多样性的情感,感受送别诗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积累送别诗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

难点:在解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齐唱或齐读《送别》歌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唐人好诗,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可以说,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二)、回顾知识总结归纳

1、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

2、送别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哪几种?

(明确)空间意象:长亭、谢亭、灞陵桥(亭)阳关、南浦、劳劳亭、渡口、古道

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秋天;动物意象:杜鹃、大雁、寒蝉

景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春草、愁云

(明确)送别诗常见的情感----------

①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思念及孤寂惆怅之情,情调大都依恋而伤感。

②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③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劝勉和祝愿。

④借送别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的,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

⑤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行或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

(三)、深入剖析探寻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1、诗人选取的这些意象与送别诗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2、由上可知:鉴赏送别诗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以“柳“与”流水“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

抓意象-------抓关键词------析情感

(四)、真题引航明确考点

例一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20xx年江西卷)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例二

送魏二王昌龄(20xx江苏卷)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橘柚香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诗的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加深远。

归纳------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形象(景物意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

(五)、学以致用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4分答:要表达的情感是离愁。(1分)首先,借景抒情。(1分)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来抒写离愁别绪。(1分)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1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湖口送友人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问题1: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答:前三句选取了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意象(景1分),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迷漫着

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境2分)。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衬托了离别时的孤寂惆怅之情(情2分)。

问题2:“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用了想象这一表现手法。(1分)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情感,1分)。

注意答题规范,增强得分意识。

归纳送别诗鉴赏要点:第一眼: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第二眼: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或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第三眼: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或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

(六)课堂小结

总结送别诗特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字眼;

常见意象:时间(傍晚、月夜)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等)物象(瘦马、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等)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对友人的思念。.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虚实结合

(七)、课后练习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

六、板书设计

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别诗鉴赏

抓意象---------感意境---------析情感

免疫调节课件三篇


教案课件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需要以认真的态度编制每份教案课件。教案对教师规定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帮助是显著的。以下是我在网上精选的一篇关于“免疫调节课件”的文章,建议您把这个页面加入收藏夹,以便下次查阅!

免疫调节课件 篇1

各位领导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免疫调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题进行说明。首先我对本课题的教材进行分析,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第2章的重要内容,从内容看,神经体液免疫共同完成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又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近几年高考中时有出现,因此,学好本节课意义重大。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首先知识方面,我认为学生应该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能力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次情感方面就是要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免疫系统第三道防线的防卫功能,难点就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

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下,我准备采用讲解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初中有关免疫知识的学习,对人体的三道防线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免疫调节的了解还是很浅。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的用到:主动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观察流程图,并尝试提出问题;比较归纳法:比较两种免疫的不同,归纳出特异性免疫的具体步骤。

我将具体说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三部分—教学设计,我将分为如下几个环节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景——我们的身体被大量的病原体包围着,1、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2、人体靠什么来消除病原体对内环境的影响呢?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导入新课——人体的免疫调节

进入第二环节,创设情景,讲授新课

①利用课件展示,学生讨论人体有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通过自主学习总结出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并提出新问题:第三道防线如何产生抗体?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②引导学生分析得到结论: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球蛋白。抗体分布在体液中,所以这种免疫称为体液免疫.进一步提出问题:产生抗体的主要路径有哪些?记忆细胞对身体的免疫具有什么意义?

③有些微生物如病毒和细菌是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的,那么机体如何消灭这些病原体呢?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胞免疫过程,提出新的问题: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关系以及作用,最终消灭病原体的是什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否独立?它们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将抽象的过程系统化,将知识提升为学生的技能

④然后列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免疫系统的组成进行归类

第三,对本课进行整体回顾 归纳小结

最后,说我的板书设计,也是我说课的第四部分,我将这样设计本课的课堂板书…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一目了然。简要体现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

各位领导老师,本节课我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为学法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思维过程中来。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免疫调节课件 篇2

各位评委老师:

您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免疫调节》,下面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安排五个方面跟各位评委老师进行探讨。

说教材本节内容在整个动物生理中具有凸显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这么一个气候好像比较怡人的却又是流感等高发的春季。其次就高考而言,本部分知识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本节内容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作为教学重点的特殊待遇,同时,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的储备的不协调性,本节内容在知识点的设置上先学相对简单的细胞免疫再说体液免疫,同时尽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实现了将该抽象难懂的问题转化成了直观亲近的知识点,大大降低了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

说教法教师在教育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故在教学的过程中,本着学习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理念,全程践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利用视频、图片、课外资料、学案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实现学生由“学答、学会”向“学问、会学”的转变。

说学法利用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案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中的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分析图表等,提高学生提取、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最高学习目标。

说教学设计(4个环节)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3分钟)

利用关键词:非特异性免疫,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以达到回顾知识点的目的,利用学生对老师本身从不缺少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我这个活生生的感冒个体进行免疫方式的辨析,将学生带入特异性免疫学习的情景中。

2.信息加工,构建体系(20—25分钟)

指导学生浏览书本,确定本节课的重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进而有的放矢地跟学生一起边学习边构建流程。未了,对比两个过程的异同点,并认真辨析各种免疫细胞的区别(如来源、作用)以及抗原与抗体的区别和联系。

3.深化理解,拓展应用(10—15分钟)

结合我这个感冒患者进行具体陈述免疫过程进行时,并预测下个月我感冒的概率状况。为二次免疫的讲述奠定绝对的基础。

4.小结知识,聚焦重点(3—5分钟)

通过简易板书进行再唤起,是课堂全程在脑海中重现过一边,并借机标识出本节课的重点。并针对重点知识有目的地安排难度适宜的.作业,虑及学生的课业以及本节课的特点以选择题为主达到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消除他们产生解题的枯乏情绪。同时兼顾学习为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服务的原则,腾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学案中如抗生素滥用的后果、流感疫苗为什么不是万能等的科普知识。

说板书安排板书力求精益求精、一目了然。故只是点到关键词为止。目的是能起到再唤起习得并储备的知识,同时也能很好地呈现课堂逻辑过程。

我的说课结束,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斧正!

免疫调节课件 篇3

免疫调节小班教案

引言:

身体的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病毒、细菌和其他外来病原体的侵害。在我们的身体中,有很多细胞和分子协同工作来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侵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免疫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慢性疾病,例如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反应。免疫调节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免受这些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一、知识导入

1. 问答环节

(1) 你知道什么是免疫系统吗?

(2) 免疫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3) 你是否有过免疫系统失调的经历?

(4) 你知道什么是免疫调节吗?

2. 图片解析

通过幻灯片播放免疫系统的图片,帮助学生感受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和免疫系统中不同的细胞和分子之间的协同工作。

二、学习内容

1. 什么是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是通过调节和平衡免疫系统中各种细胞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身体均衡地对抗病原体和外来病毒的过程。

免疫调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以对抗病原体,另一种则是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活跃,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2. 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正常的免疫系统应该是一个复杂的、高度协同的网络。当免疫系统中的某些细胞和分子出现异常或失调时,可能会导致许多严重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反应。

因此,免疫调节非常重要。通过调节和平衡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对抗病原体和外来病毒,并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3. 免疫调节的常见方法

(1) 饮食措施

饮食中的一些成分对免疫系统的调节非常重要。例如,膳食中的维生素C和E、Omega-3脂肪酸、锌和硒等元素可以帮助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此外,饮食中的一些植物性食品,如蓝莓、石榴、紫菜等,也被证明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

(2) 体育锻炼

研究显示,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并防止疾病的发生。

(3) 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帮助调节免疫系统。戒烟,减少酒精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压力都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

(4) 免疫调节药

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调节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如自身免疫疾病和变态反应等。

三、课堂练习

1. 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就免疫调节这一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自由展开思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2. 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不同的细胞或分子,例如单核细胞和 T 细胞等,通过模拟它们在免疫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中各种细胞和分子的重要性和功能。

四、课堂延伸

1. 免疫调节知识问答

进行免疫调节知识问答,将课堂学习的重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实验设计

免疫调节实验设计,选取不同的细胞或分子,探究它们在免疫系统中的协同作用和功能。

3. 观看视频和讲座

通过观看视频和讲座,深入了解免疫调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措施来调节和维护免疫系统的健康。

五、小结

通过对免疫调节的学习和探讨,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免疫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饮食、体育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措施来调节和维护我们的免疫系统的健康。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养生、预防,用正确的方法来保护我们的身体。

萨克斯课件十三篇


如果您对“萨克斯课件”还存在疑问不妨阅读小编推荐的这篇文章。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良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我会尽我所能地为您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萨克斯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1、说设计思路《烟斗萨克斯》这则故事,主要以小老鼠为吸烟生病的老爷爷演奏萨克斯并带动老爷爷也演奏萨克斯为主轴,共同感受了小老鼠的聪明、善良的形象,让幼儿在情感上得以体验,深入其中,用现实生活中感知的事例来解决问题,犹如现实中的翻版,孩子们易于接受。其次,故事中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戒烟,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次活动让孩子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迁移经验,扩展和表达自己的想象,在情感上得以升华,让幼儿从内心出发,懂得环境保护应该从自己的身边做起,点点滴滴逐步积累,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

2、说活动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语言特点.结合新纲要中语言目标,让幼儿的语言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能力等其他方面共同发展,从而制订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小老鼠聪明、善良的形象。

(2)学习用完整、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大胆地质疑。

(3)知道吸烟有害人体健康。

3、说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吸烟有害于人体健康,污染空气,而音乐能使人精神愉快。

难点:理解老爷爷生病及病好的原因。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1、挂图,萨克斯图片,萨克斯音乐一段。

2、录音机,故事磁带,PPT。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猜测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提问法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我通过: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疑问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么。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猜测讨论法讨论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而言语是幼儿学习阅读和检验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运用猜测讨论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积极言语,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和课件直接获得印象。猜测讨论法是幼儿在讨论、猜测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引导幼儿看图,导入活动。

2、分段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完整欣赏故事。

4、讨论交流,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先出示了萨克斯图片,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大胆猜测,觉得像什么?再通过欣赏优美的萨克斯音乐,从而引出了第二个环节的故事。教师生动地分段讲述有趣的故事并提问,充分调动幼儿视、听等感官,能使幼儿深刻理解故事内容,并感知故事中小老鼠变废为宝的聪明才智,体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再通过完整欣赏故事知道了老爷爷是怎么样才会生病的,又是怎么样才好的。最后让幼儿观看戒烟广告语,了解吸烟的危害,并及时让幼儿说说吸烟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结束了本活动。

萨克斯课件 篇2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烟斗萨克斯(故事)说课稿

撰写人部门

时间一.教材分析

故事《烟斗萨克斯》描述了“一个老爷爷有一个心爱的烟斗,由于抽烟而病倒了,小老鼠把老爷爷家的烟斗变成萨克斯,吹出美妙的**,从而使老爷爷的病好了,全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这样一个故事。通过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惟妙惟肖的描述,用老爷爷抽烟后痛苦的生病场景与小老鼠改编萨克斯后吹出优美**的对比,深刻的让孩子们感受到吸烟的害处。

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告诉我们:从儿童生活中挖掘宝贵的经验。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与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在生活中找到教育,在教育中体现生活。

《烟斗萨克斯》选材**于生活,虽然吸烟并幼儿园的孩子们直接经历的,但是在孩子们生活中,有许多吸烟的人无时不刻在危险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他们用二手烟的形式使儿童接触二手烟。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可以理解吸烟的危害,并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带给周围的人。

大班孩子正是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可塑性强,老师通过有益的教材加速他们情感形成的步伐,从而养成孩子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本故事蕴含了多领域的教育价值,有语言领域的“感受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有社会领域的“知道吸烟的害处”等。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在分析大班幼儿年龄特征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了解情节,初步了解故事内容。(重点)

2愿意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你的想法。

三。感受**的美丽,知道**可以让每个人都快乐。同时,要懂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萨克斯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感知故事中的小老鼠聪明、善良的形象特点。

2.感受萨克斯音乐带来的快乐,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自制烟斗。

2.萨克斯录音磁带,旧画报,萨克斯演出碟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萨克斯音乐)

(二)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这么动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呢?

(通过一段萨克斯音乐,组织幼儿讨论,引出活动的主题,激发幼儿对故事欣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打下伏笔。)

(三)小老鼠也非常喜欢萨克斯音乐,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二、感知理解

(一)讲述老爷爷有个心爱的烟斗至小老鼠只好捂着耳朵睡觉。

提问:1、唉,如果你是这只可怜的小老鼠,你会怎么办?

(二)讲述有一天,老爷爷终于病倒了至老爷爷从床上坐了起来,病也好了。提问:小老鼠想了什么好办法让老爷爷的病好起来了?

(三)老爷爷的病好了以后还会继续抽烟吗?小老鼠和老爷爷还会发生些

什么事情呢?讲述老爷爷说:我再也不抽烟了!至只有好听的音乐。提问:老爷爷的病好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萨克斯演奏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以分段欣赏的形式,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讨论,为幼儿提供了说话和表现的机会,。与此同时,更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此环节为解决活动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关键的环节。)

三、结合图片,完整欣赏

提问:

(1)你喜欢这只小老鼠吗?为什么?

(2)听了《烟斗萨克斯》的故事你最想做什么事情?

(通过图片完整的欣赏故事,使幼儿对小老鼠机灵、聪明的形象印象深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涵。)

四、感受体验

1.用画报制做烟斗萨克斯,跟随电视里的演奏家学吹萨克斯。

2.让我们把好听的音乐带给更多的朋友吧。

(用画报简单地一卷,跟随电视里的演奏家学吹萨克斯,使孩子们亲身体验萨克斯音乐的美妙,体会没有烟味只有好听的音乐的美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污染环境,萌发环保意识。)

附故事:

老爷爷有个心爱的烟斗,他老是用它抽烟。老爷爷吱吱地吸,再呼地吐出来,房子里都是烟雾。住在老爷爷家里的小老鼠,也被呛出了眼泪。

老爷爷因为经常抽烟,也就经常咳嗽,吭,吭,吭!,声音很响,小老鼠只好捂上耳朵睡觉。

有一天,老爷爷终于病倒了。烟斗就放在茶几上。小老鼠悄悄地把烟斗背回了家。它擦呀,洗呀,把烟斗擦洗得非常亮。哇,多像音乐会上吹的萨克斯管。于是,它就把烟斗做成了一支能奏出美妙音乐的萨克斯管。

晚上,小老鼠一个人在家里点起了蜡烛,鼓足了气,吹起了萨克斯管,萨克斯独奏音乐会开始了。悠悠扬扬的音乐飘出了洞,飞进了老爷爷的房间。音乐真好听。老爷爷从床上坐了起来,病也好了。

老爷爷说:我再也不抽烟。他还到商店里去买了一支真正的萨克斯管呢!就这样,老爷爷每天跟着小老鼠学吹萨克斯。他们配合的非常好,练出了美妙的萨克斯二重奏。

有一天,小老鼠说:我们到全世界去表演吧!好啊!他们就到世界各地去表演萨克斯二重奏,而且在表演前,老爷爷都先要介绍一下小老鼠的烟斗萨克斯。

这样,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爱抽烟的人都说:我也不抽烟了,还是吹萨克斯吧!那卖烟斗的商店,也改成卖大大小小的萨克斯了。

全世界再也没有烟味了,只有好听的音乐。

萨克斯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体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知道吸烟有害于健康,污染空气,音乐使人

精神愉快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小老鼠聪明和

善良

丰富词:烟雾、呛、奏、美妙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吸烟有害于人体健康,污染空气,而音乐能使人精神

愉快

难点:理解老爷爷生病及病好的原因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掌握初浅的环保知识

物质准备:教具图片3幅(见浙江版教材的陪同图片);

磁带、录音机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烟斗萨克斯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出示萨克斯管

这是什么?有什么用?(教师简单地进行吹奏)

二、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1.这只烟斗是谁做的?

2.小老鼠为什么要把老爷爷的烟斗做成萨克斯管?

3.老爷爷的病是怎么好的?

三、逐幅出示图片,讲述故事第二遍

1.出示图31,提问:

小老鼠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丰富词:呛、烟雾)

2.出示图32,提问:

老爷爷是怎么生病的?小老鼠在干什么?

四、讨论:

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也有这么一个烟斗,你会把它变成什么?

五、听录音机里演奏的萨克斯音乐,感受美妙的旋律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

【活动延伸】

留意周围吸烟的大人,提醒他们不要吸烟,不要污染环境。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活动巧妙地利用故事中有趣的情节,能使幼儿体验动听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愉快,吸烟有害于健康。活动开始部分出示萨克斯,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动机;第二、三环节,教师生动地讲述有趣的故事并提问,充分调动幼儿视、听等感官,能使幼儿深刻理解故事内容,并感知故事中小老鼠变废为宝的聪明才智,体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第四环节能让幼儿在萨克斯音乐中充分感受美妙旋律给人带来的快乐。

二、效果分析

活动一开始时出示的萨克斯管,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幼儿饶有兴趣地观察和倾听。幼儿认真地欣赏教师讲述的故事,在回答问题和讨论时,幼儿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讨论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也有这么一个烟斗,你会把它变成什么?中,有的幼儿说:

我会把烟斗变成一把小提琴!有的说:

我会给它装上轮子,让它变成我的小推车!有的说:我会把它变成一个节水龙头,保护地球妈妈的水资源!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驱除污染空气的有害烟雾、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当录音机里播放出萨克斯管奏出的悠扬旋律时,将整个活动带入了高潮,幼儿陶醉其中,亲身感受到美妙旋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萨克斯课件 篇5

师:老爷爷病好了以后,你们想他还会抽烟吗?(我再也不抽烟了)

你看,爷爷和小老鼠在干什么?(表演)

老爷爷做了个什么动作(介绍小老鼠的烟斗萨克斯)

爷爷为什么要介绍老鼠的管萨克斯管?(告诉人们不要抽烟)

三、第二遍欣赏故事

师:萨克斯**真美,让全世界的人变的快乐又健康,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故事,听完故事后告诉大家,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小结:小老鼠知道老爷爷生病后很难受,很希望老爷爷的病赶快好起来,所以偷偷把老爷爷的烟斗做成了能奏出美妙**的萨克斯,结果老爷爷的病也好了,聪明又善良的小老鼠,大家都喜欢它。

4、 讨论交流,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老师:禁烟能使人健康,听美妙的**能使人快乐。你家有人抽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他们不再抽烟?

小朋友的办法都很好,那我们今天回家以后就去帮助他们,好吗?

老师:如果你有这样的烟斗,你会把它变成什么?(加轮子汽车,抽油烟机……)

延伸:用报纸卷轴在烟斗里演奏。

附:故事:

烟斗萨克斯

爷爷有一个最喜欢的烟斗。他总是用它抽烟。老爷爷“吱-吱-”地吸,再“呼――”地吐出来,房子里都是烟雾。住在老爷爷家里的小老鼠,也被呛出了眼泪。

老爷爷因为经常抽烟,也就经常咳嗽,“吭,吭,吭”,声音很响,小老鼠只好捂上耳朵睡觉。

有一天,老爷爷终于病倒了。烟斗就放在茶几上。小老鼠悄悄地把烟斗背回了家。

他擦呀,洗呀,把烟斗擦得锃亮锃亮的。“哇”,多像**会上吹的萨克斯管啊。于是,他就把烟斗做成了一支能奏出美妙**的萨克斯管。

晚上,小老鼠独自在家里点上蜡烛,喘着气,吹着萨克斯管。萨克斯管独奏会开始了。悠悠扬扬的**飘出了洞,飞进了老爷爷的房间。“**真好听。

”老爷爷从床上坐了起来,病也好了。

老爷爷说:“我再也不抽烟了。”他还到商店里去买了一支真正的萨克斯管呢!就这样,爷爷每天都和小老鼠学着吹萨克斯管。他们合作得很好,演奏了一首很棒的萨克斯管二重奏。

有一天,小老鼠说:“我们到全世界去表演吧!”“好啊!”他们就到世界各地去表演“萨克斯二重奏”,而且在表演前,老爷爷都先人介绍一下小老鼠的烟斗萨克斯。

这样,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爱抽烟的人都说:“我也不抽烟了,还是吹萨克斯管吧!”那卖烟斗的商店,也改成卖大大小小的萨克斯管了。

世界上没有烟了,只有好声音。

高三课件(优选八篇)


经过精心挑选,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高三课件”的文章。根据教学要求,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完善。新任老师想要让课堂更有趣,就需要在教案课件上下功夫。阅读本文内容或许能够拓展您的视野,为您提供更全面的帮助信息!

高三课件【篇1】

第一次接触新教育的《构筑理想课堂》,并且第一次去完成这个作业,虽然没有合格,但是自己收获却不少:就是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哪个目标而进行的,并不是盲目的教学,我就拿自己写的作业进行分析。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来体现鲁迅鲁迅先生当时内心的一种爱国情节,通过这样来体现自己思想变化历程并鞭策自己努力向上。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本课教学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1、本文的叙述线索。2、人物刻画。3、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语言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作业1、读课文,完成对课后生词的掌握。(正确阅读、书写,能结合上下文了解词意。)

2、按照时间和地点的转移,本文可分为以下三部分:(1)在,表达对的厌恶;(2)在,回忆与的交往;(3)在,表达对藤野先生的和。

3.提出自己的疑问,特别是“无疑之疑”。

4.找出体现鲁迅“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1、投影ppt出示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鲁迅生平及散文集《朝花夕拾》和习作背景。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明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暗线:鲁迅的爱国情感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1、学生快速浏览全课文

4、整体感知课文,再次明确课文的主题和文章的两条线索。

1、外貌描写。

2、通过四件具体的事件,突出精神性格。

A、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B、为“我”改正解剖图。

C、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品读第6自然段,从外貌体现人物特点。

2A、细读12-15自然段,品出藤野认真负责的精神。

3 B、细读16-19自然段,品出藤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4 C、细读21-22自然段,品出藤野热情诚恳,关心入微。

1、划出体现作者思想变化的句子。

2、学生提出疑问进行交流。

读读《朝花夕拾》中作者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更深入的了解作者的思想变化。

其中让我明白了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让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是有强烈的目的性的,整个课堂的教学都要围绕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还有一个让收获更大的是:要吃透教材,明白教材文本的意义所在。要把教材真正的含义挖出来。让自己的教学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我想自己今后要努力的向这样的设计靠拢。

高三课件【篇2】

Phrases:

1. the then director of the Guiness Brewery

11. sth be put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16. blance a thing weighing 100 kilogrammes on his head

17. with an area of about 10 hectares

19. celebrate Hong Kong’s return to China

23.Impressive as the record is, it fades next to the story of Armstrong’s struggle against disease.

24.the then No.1 cyclist in the world

29.the same … that…

the same … as…

eg. This is the same pen as I lost.这只笔跟我丢的那只一样。

This is the same pen that I lost.这是我丢的那只笔。

30.lead sb to do sth导致/带领/使某人做某事

32.be entertained by…

35.make for interesting reading算的上是有趣的读物

39.if all goes well,…

44.on the park’s skating ramp 在公园溜冰场

49.hold a grand opening 举行一个盛大的开幕式

50.see what it was all about 看个究竟

It is fun for sb to do sth 对于某人来说做某事是有趣的

60.a strong feeling of friendship

62.a new generation of sports 新一代的运动项目

高三课件【篇3】

一、 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是高三物理八模考试(陕西省20xx届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讲评。

二、 说学生现况

理综物理I卷共8个选择题,其中涉及力学部分考点的有4道题,涉及电磁部分考点的有4道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力学部分得分率较高,最好的是15题追及和相遇问题,电磁部分得分率较低,最差的是20题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判断和小计算。I卷集中反映出学生两个问题,一是电磁部分掌握较差,二是复习不扎实,考虑问题不全面。

三、 说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分析试卷,查漏补缺,明确问题,矫正错误,并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典型错误的分析、矫正,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试卷评讲,增强学习信心;培养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矫正

教学难点: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与解题方法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六、 说教学过程

三段:自主阶段——合作阶段——反思阶段

(一)自主阶段

一、教师试卷分析

1、学生得分情况与考查知识点:(PPT展示)

2、老师评析总体答题情况,表扬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

二、学生自主纠错

要求:对基础性的试题,概念性的问题由学生参考课本及辅导书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先独立纠错。

(二)合作阶段

三、小组合作讨论

要求:小组内互助,对自己还不能改正的题目,主动向小组其他同学请教,鼓励答题正确的同学将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讲给本组答题错误的同学,重点是探索方法和思路。

四、师生共同探究

目的:知识建构,方法建构

要求: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自己错误的思路、解题方法,其它小组有能力帮助解决的请代表进行讲评,学生之间都不能解决的或分析不清的,教师重点讲评。

五、考点补偿训练

要求:限定时间,完成对点训练题

六、反思总结提升

要求:学生根据《八模考试自我分析报告单》,对本次考试涉及的考点,自己的致错原因、对存在问题的反思、近期目标、对老师的期望和建议等进行反思总结。

【课堂小结】 检查教学目标的.落实

1、错因归纳 2、知识建构、方法建构

【作业布置】完成本次考试的考试分析报告单

七、说设计意图

高三课件【篇4】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抛物线的定义.

2.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及其对应的焦点和准线.

(二)能力训练要求

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掌握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及方程与焦点坐标的关系.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训练学生化简方程的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

3.根据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可以对学生进行运动、变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抛物线的定义及焦点与准线.

2.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以及p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抛物线的四种图形,标准方程的推导及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通过回忆椭圆与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可引入抛物线的定义,从而推出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抛物线的四种形式(记作§8.5.1A)

第二张:例题与课时小结(记作§8.5.1B)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师]我们知道,到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当常数在(0,1)内变化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那么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什么曲线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三种圆锥曲线——抛物线,以及它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板书课题“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1)”.

[师]现在,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对抛物线大家已有了哪些认识?

[生]在物理学中,抛物线被认为是抛体运动的轨迹;在数学中,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图象.

[师]2.二次函数中抛物线的图象特征是什么?

[生]在二次函数中研究的抛物线,它的对称轴平行于y轴,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两种情形

[师]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于y轴,那么就不能作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来研究了.今天我们突破函数研究中的限制,从一般意义上来研究抛物线.

Ⅱ.讲授新课

[师]如图所示,把一根直尺固定在图上直线l的位置,把一块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着直尺的边缘,再把一条细绳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的一点A,取绳长等于点A到直角顶点C的长(即点A到直线l的距离),并且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图板上的一点F,用铅笔尖扣着绳子,使点A到笔尖的一段绳子紧靠着三角尺,然后将三角尺沿着直尺上下滑动,笔尖就在图板上描出了一条曲线.请同学们说出这条曲线有什么特征?

[生]这条曲线上任意一点P到F的距离与它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再把图板绕点F旋转90°,曲线即为初中见过的抛物线.

[师]现在我们一起归纳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下面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来求其方程,大家先想想一般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生]首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然后在曲线上任取一点坐标设为(x,y),再根据题意找出x与y的关系即为所求方程.

[师]现在大家自己求抛物线方程,根据抛物线定义,知道F是定点,l是定直线,从而F到l的距离为定值,设为p,则p是大于0的数.

以下是学生的几种不同求法:

解法一:以l为y轴,过点F垂直于l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右图所示),则定点F(p,0)

设动点M(x,y),由抛物线定义得:

化简得:

y2=2px-p2(p>0)

解法二:以定点F为原点,过点F垂直于l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右图所示),则定点F(0,0),l的方程为x=-p.

设动点M(x,y),由抛物线定义得:

=|x+p|

化简得:

y2=2px+p2(p>0)

解法三:取过焦点F且垂直于准线l的直线为x轴,x轴与l交于K,以线段KF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右图所示,则有F(,0),l的方程为x

=-.

设动点M(x,y),由抛物线定义得:

化简得

y2=2px(p>0)

[师]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第三种解法的答案不仅具有较简的形式,而且方程中一次项的系数是焦点到准线距离的2倍.我们把这个方程叫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的正半轴上,坐标是(,0),准线方程是x=-

,第一课时(抛物线)人教选修1-1

.现在大家开始做课本P118上的练习第1题.

学生们经过一番运算,得出当坐标系变为以过焦点且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作为y轴,原点和抛物线都不变时,抛物线方程为x2=2py.

[师]一条抛物线,由于它在坐标系的位置不同,方程也不同,有四种不同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打出投影片§8.5.1A)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y2=2px(p>0)

(,0)

x=-

y2=-2px(p>0)

(-,0)

x=

x2=2py(p>0)

(0,)

y=-

x2=-2py(p>0)

(0,-)

y=

[师]下面结合表格,看下列例题:(打开§8.5.1B)

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x,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F(0,-2),求它的标准方程.

分析:1.先根据抛物线方程确定抛物线是四种中哪一种,求出p,再写出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先根据焦点位置确定抛物线类型,设出标准方程,求出p,再写出标准方程.

解:1.∵抛物线方程为y2=6x

∴p=3

则焦点坐标是(,0)

准线方程是x=-

2.∵焦点在y轴的负半轴上,且

,第一课时(抛物线)人教选修1-1

=2

∴p=4

则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x2=-8y

Ⅲ.课堂练习

请学生板演

(1)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①焦点是F(0,3),

②准线方程是x=-,

③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2.

解:①∵焦点是F(0,3)

∴抛物线开口向上,且=3

则p=6

∴所求抛物线方程是

x2=12y

②∵准线方程是x=-

∴抛物线开口向右,且=

则p=

∴所求抛物线方程是

y2=x

③∵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2

∴p=2

∴所求抛物线方程是

y2=4x、y2=-4x、x2=4y、x2=-4y

(2)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①y2=20x,

②x2+8y=0,

③2y2+5x=0.

解:①∵抛物线方程为y2=20x

∴p=10

则焦点坐标是F(5,0)

准线方程是x=-5

②∵抛物线方程是x2+8y=0,即x2=-8y

∴p=4

则焦点坐标是F(0,-2)

准线方程是y=2

③∵抛物线方程是2y2+5x=0,即y2=-x

∴p=

则焦点坐标是F(-,0)

准线方程是x=

Ⅳ.课时小结

由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且每一种形式都只含有一个参数p,因此只要给出确定p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当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给定以后,它的标准方程就惟一确定.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119习题8.52、4

(二)预习内容:该小节剩下的两道例题.

●板书设计

§8.5.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一)抛物线(二)标准方程(三)例题

定义推导(四)练习题

(五)课时小结

高三课件【篇5】

从课文的标题上看,本文似乎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文章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论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即孔子的“生无所息”)。第二部分将议论引向深入,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将来三个部分,针对“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三个部分作者逐一展开论述,总的来看还是围绕“生无所息”这一中心。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在这个理想、价值、意义贬值的物欲社会学习它,颇有意义,能通过这一课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在其人生观上涂上鲜亮的一笔,真是“不朽”的一课,“功德无量”的一课。从语文能力上看,这篇文章的哲理名言、古诗名句、名人名言俯拾即是,加强积累,内化为言语能力也应该是一个契机。从论证上看,文章大开大合,收放有度,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需要一定的思维强度,特别是对学生的搜集整理概括归纳分析信息的能力,含蓄句子能够具体理解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在课堂上强化训练。对学生积极人生观的教育不能采用从书本到教条的形式,应该通过组织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来感受体验。作为一个高三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进行阅读训练中也没有必要过细讲解,更不能越俎代庖,只需作适当的点拨即可。

l,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

2.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体的理解。容能概括归纳。

3.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学会运用写格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4.积累语言,掌握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记诵一些哲理名言。

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

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体的理解。具体内容能概括归纳。

1.学生默读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设汁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3.运用活动课的形式,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采访名人等形式,搜集整理具有人生意义的故事、名句等。

有一种动物,小的时候是四条腿,中年的时候是两条腿,老了后是三条腿,同学们说说看,这是一种什么动物?是“人”。汉字“人”的写法很有意思.一撇一捺写个人,关于这一撇一捺,人们作出了很多的解释,有这样一首歌唱道:“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行赖悟功。”这对人的说解确实很有意义。其实,关于对人的本身的思考自从有了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人是什么》。

快速阅读课文,教师由浅人深、环环相扣地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思考:标题是“人是什么”,那么文章是不是要给“人”下定义?

明确: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课文写于新时期初,文中一再强调,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在劝告人们,努力工作,“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明确:课文町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点,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把不断工作看做人生真谛。开头迂回地引出这个话题。先引爱因斯坦三段话:一引爱因斯坦,说论题之难;二引爱因斯坦,点到“自我努力”;三引爱因斯坦,论人的社会性,任何人都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个人自当回报社会,贡献社会,已是不言而喻。再引雨果、加缪,他们的回答充满悲观主义色彩,雨果悲叹人生短暂,加缪悲叹人生只是不断的苦役。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与雨果、加缪的区别,在于悲观与乐观,积极与消极。在以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为代表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看来,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不断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为自己一生辛苦地工作而感到充实满意,无怨无悔。康德认为,一旦自满自足,无所事事,生命就毫无意义。认识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生就要不断的进行创造性工作。爱因斯坦认为,做一件合理的事情就能赋予人生以奇异的色彩。孔子认为“生无所息”,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息的劳作之中。总而言之,这一部分引用古今中外大师的言论,把人生的意义与工作联系起来。工作的动机从何而来?议论要引向深人,就要向人的心灵开掘。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这三个部分一一展开论述。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对往事的追忆、对现寸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课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人是什么”,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

指导学生通过思考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整合课文:

思考题一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家、文学家是怎样回答的?作者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评论?试用精要的语言填写下表。(本题要求把握课文前一部分内容。采用列表形式,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结构,也便于前后比较。语言要求精要,就要注意提取要点)思考题二作者是怎样看待“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说对现实的把握是“构成人

的最重要部分”?又为什么说如果“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本题把握课文后一部分几个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笋。根据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筛选并加以提要)

明确:作者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对现时的把握之所以“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是因为把握现时是实现志向的必要前提,是走向未来美景的可靠保证,否则,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就会丧失自我,不成其为人。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去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各民族神话中有关“造人”的故事,思考其中的文化蕴含。

1.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并摘抄有关人生的格言,背诵其中一些很有文采而又有积极意义的

2.你最崇拜哪位名人,多了解有关于他的事迹,总结他的人生观。

方法:针对课文设计一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含蓄的句子能加以解释,概括的内容能具体阐释。

1.本文一开头就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这些引语表明了爱因斯坦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说这是“有关‘人是什么’的质朴见解”?(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明确: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始终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见解之所以“质朴”,是因为从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了“人”的哲学意义,即人是社会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人的意义。

2.“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一段话中,爱因斯坦意在说明“人是什么”?(含蓄的句子能明确理解)

明确: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3.“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一致的见解”指什么?(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明确: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东方哲学家孑L子说“生无所息”。可见,无论东方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壁工喽乙4.“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理解指代性的内容)

高三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

A宇文新洲之懿范懿:yi美好

B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崇阿:a高大的丘陵

C云销雨霁霁:ji天气晴朗

D逸兴遄飞遄:chuan迅速

2、断句品韵:

A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xxx对xxx: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F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G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H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

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

3、控蛮荆(见注释)。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故:旧

2、地接衡庐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高三课件【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能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人类模仿生物制造东西的例子,体会仿生学的意义。

2、 生读题,怎样的人可以称为“老师”?

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谁是人类的“老师”?

2、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2)交流,练习概括。

第一段(1)以科学家从鱼儿能在水中自由升降获得启示,发明潜水艇为例,指出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第二段(2—6)列举自然界的种种生物,表现了人类以它们为老师才有了发现、发明、模仿,创造出新事物。

四、布置课外作业。

1、 朗读课文多遍。

1、 自由朗读。

2、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3、 “可以说”三个字可不可以省略?(不可以,鱼类是动物,它们在水中生活,不可能像人类的老师那样去教别人。但是人类确实从鱼类的升降现象中获得启示才发明了潜水艇,从这个意义上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1、 自由朗读课文。这一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 第2自然段在课文中起的是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何止”是什么意思?

3、 齐读第2自然段。

4、 这里的“老师”指的是谁?从他们身上,我们人类学到了什么?

5、 四人小组自学。

要求:

(1)从3、4、5自然段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学。

(2)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研究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研究蜻蜓的翅膀,解决了机翼因为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

研究苍蝇、蚊子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性能优良的新式飞机。

B:课文中的哪句话说出了原因,大家读一读。这句话里,哪几个词语是最重要的?(均匀、分散、各个部分)

C;设计师就从这样的现象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了哪些建筑物?

7、 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来朗读。指读,点评,齐读。

8、学习第6自然段。

(1)、 除了这些,人类还模仿什么生物发明了什么东西呢?

(2) 省略号什么意思?

1、 指读这一自然段。

2、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这句话起的是什么作用?

3、 齐读。

五、布置作业。

收集课文以外的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

1、 学习了课文,你觉得有什么启发?

2、 除了文中列举的那些事例外,人类还向哪些生物学习过?

1、 朗读课文。

2、 默写词语。

3、 说说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维设计课件8篇


为了推动学生对上课知识点的掌握,教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如果教案还没完成,就需要引起注意。教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那么,怎样的教案和课件才能被认为是优秀的呢?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思将资料整合成了这篇“三维设计课件”,如果你对这个主题感兴趣,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三维设计课件【篇1】

教 学 设 计《个 性 化 桌 面》

1、认知目标:掌握设置桌面的步骤方法,学会用多种方法设置个性化桌面。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互相协作,共同探讨,进一步培养对电脑操作,网上收集信息,下载信息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激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在尝试中展现个性美。

1、能根据个人喜好设置个性化的桌面

2、能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多媒体课件、收集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题导入

1、课件出示:这些是老师设置的桌面,美不美,你们喜不喜欢?那老师就把这些美图宝贝送给大家当作见面礼,美图宝贝藏在同学们的电脑中,找到后你们把图做成桌面给老师当礼物好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置个性化桌面。

二、学习新知

(一)学习从墙纸中找图或打开浏览窗口找图,并把它设置桌面。

1、提问: 你们想不想快点找到,并把它设置成你喜欢的桌面呢?

2、大家注意了,老师请了一位小朋友来告诉我们寻宝路线。课件出示:

方法一;左键单击“开始”菜单→左键单击设置→左键单击控制面板→左键双击“显示”图标就可以看到窗口→选中图片→确定。

方法二;右键单击桌面→左键单击属性→左键单击“背景”标签就可以看到窗口→选中图片→确定。

3、实践操作“寻宝” :生在小流动窗口里或按浏览按钮查看,选择自己喜爱的图片,把它设置为桌面,师巡视相机指导。

(二)探索尝试

1、质疑:老师给了大家同样大小的宝(图片),同学们电脑桌面显示的大小却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2、引导探索:这和我们背景窗口界面下的显示按钮有关系。大家先动手试一试,操作一下,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生操作,师相机指导)

3、指名回答,并提醒学生注意选好后一定要按确认键。

(当我们单击居中按钮的时候,我们在浏览窗口中看到图片在电脑屏幕的中间位置。当我们单击平铺按钮的时候,我们在浏览窗口中看到有几个小图片把电脑屏幕铺满了。当我们单击拉伸按钮时,我们在浏览窗口中可以看到一整张图把电脑屏幕给铺满了。这就是这三个按钮的不同作用。)

(三)拓展延伸: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设置个性化的桌面,我们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它会黒屏或出现另外的画面,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我们的屏幕保护程序开始工作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1、师操作演示。

2、生操作实践

三、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动手设置个性化的桌面,体现个性美。a、将自己在电脑中看到的图片设置成桌面。b、将自己画的画设置成桌面。c、将拍下的照片设置成桌面。d、将网上下载的图片设置成桌面。

四、展示成果:展示设置的桌面,评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绘图奖。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设置自己喜欢的桌面,即增长了新知又进一步锻炼了我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回家把你家的电脑设置一个漂亮桌面,你们家长看后肯定会夸你的,回家后试试吧!

六、板书设计

19、个性化桌面 设置桌面

开始→设置 →控制面板→显示→桌面→图片 →确定

右键单击桌面→属性→桌面→图片 →确定

三维设计课件【篇2】

CAXA实体设计教学教案

课题: 三维球的功能与运用

设计: 金 道 算

学校: 乐清市职业中专

CAXA实体设计教学教案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机房),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教学的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延伸,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基本目标:熟练掌握三维球的基本操作。

中级目标:在掌握三维球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利用三维球的定向和定位能力,进行产品装配。

通过利用三维球工具来装配设计产品零部件,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实例的操作实践,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三维球的操作。

2)、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轴架的装配,并进行产品设计。3)、独立完成练习零件的装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体验机械设计中的美学感知能力

2)、通过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对CAXA软件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做一个很好铺垫。

三、教学重点

1)、三维球的功能熟悉

四、教学难点

1)、运用三维球进行零件的装配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3min)

通过CAXA软件展示二级变速齿轮机构的动画,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任何机器都是有零件组成的,如何将散乱的零件进行组合装配?(将齿轮、键、轴、齿轮箱体、螺栓等零件单个展示)答:三维球

我们已经学习了,使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设计各种零件。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设计和制造各种零件是用来把它们装配在一起,以达到完成一定的功能的目的。可是,由于设计的因素,往往有一些零件不能合理的装配在一起,造成零件必须对设计进行修改。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所以,许多三维工业设计软件都有进行虚拟装配的功能,以达到在设计阶段就发现零件设计的错误。CAXA实体设计软件也能进行虚拟装配,并且它的零件设计环境和装配环境是一样的。CAXA实体设计软件用其独特的三维球工具来进行装配。有些人称赞三维球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历史上最有用的工具。它是CAXA实体设计的一个强大而灵活的三维空间定位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利用三维球工具来进行装配。首先,我们来学习三维球工具的操作。

二、教学重点

(利用PPT说明三维球工具的操作要领。结合CAXA实体设计软件演示三维球工具的操作)(15min)

1、三维球的作用

三维球是CAXA实体设计的一个强大而灵活的三维空间定位工具,可用于装配定位、零件定位、特征定位等很多场合。

2、三维球的命令方式 1)、F10---打开/关闭三维球。2)、点击按钮---打开/关闭三维球 3)、空格键---附着/分离于所选特征

3、三维球的结构和功能概述

三维球在空间有三个轴,内外分别有三个控制轴。

4.三维球操作方式

1)、在三维球内侧拖动,进行自由旋转(在允许无约束旋转条件下)。

2)、在圆周上拖动,绕过中心的虚拟轴旋转。

3)、设定回转轴,在内侧拖动,绕回转轴旋转。

4)、在中心点上单击右键,选择到点方式。

5)、在方向控制柄上单击右键,选择方向定位方式。6)、在二维平面上拖动,沿指定的二维平面移动。7)、拖动外控制手柄,沿指定轴线性移动

5、三维球装配实例(教学难点)原图:

完成图: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教师巡堂指导学生)(20min)

1、学生按教师的演示完成同样的零件装配练习;

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利用以前所学CAXA实体设计软件的零件设计知识结合今天所学知识完成练习二。(巩固与提高)

2、学生自主练习和学习。

练习二

四、作业提交以及挑选个别作业总结(7min)

第三部分【课后反思】

实践课堂里,学生可以在操作过程中直接提问,教师可以现场答疑,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操作相结合,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课堂需要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才能高。

三维设计课件【篇3】

CAXA实体设计实习报告

三周的CAXA实体设计实训转眼就过去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却学到了很多关于识图、制图的技巧,这对于我们学模具专业的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CAXA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对这学期学习的CAXA理论知识起到了强化巩固的总用。同时锻炼了我们看图、识图的能力,对我们大一学习得画法几何起到了复习的效果,也让我们对空间几何体有了更加形象清晰地意识。更让我们的精神上得到了鼓舞,一直以来总是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技能,到现在学习到将来可能吃饭都用到着的技能,那真是相当的振奋人心。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随着3D技术与网络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产品创新更快、品质更优、成本更低、服务更好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基本特征。随着CAXA实体设计的推出,创新三维设计——CAD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已经到来。

CAXA实体设计是具有世界最领先的创新三维CAD系统,它所代表的创新设计体系,是近20年来CAD技术发展的唯一突破,它全新地诠释了未来CAD技术的发展方向,使CAD真正成为普及化的傻瓜工具,使用者再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和适应软件,从而真正做到了易用和创新。对此我们深有体会。

总之,作为一种制图软件,越简单越准确的就越好。CAXA 实体设计采用拖放图素的方式设计,就如同搭积木一样直观简单,可以随意拉伸、缩短,能轻松有趣的完成设计,并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学习CAXA实体设计是一种基于创新设计的三维设计软件。它以智能图素为主体,通过添加、拖放智能图素,可以高效快速的完成产品的设计。它还具有的智能渲染和智能动画功能,通过智能渲染可使产品以电子样机的形式完美的展现在面前,通过智能动画可将产品的现场工作过程演示出来。但是,在作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细节,切不可看到图就开始盲目的去画。一定要读懂图,看清图的构造,在脑海里有个大概的样子,如果随便看看就开始画,那返工的概率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在画图过程中最好是想把整体画出来再去打孔,如果你一边做一边打孔,那样可能会影响你接下来的步骤,可能做不出预期效果,也可能孔不见了,另外,在打孔时要特别注意看图,一定要分清孔的大小,先后顺序,如果看到孔就打不想想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当你的两个孔有影响是,如果打的先后顺序不对,很可能与实际效果图不一样,我在做球阀阀体的时候就是孔的先后没分清,导致孔形状打完后和图明显不同。还有就是螺纹,有些孔是螺纹孔千万不能忘记。

CAXA实体设计在设计方法上更加贴近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它可以将设计人员的模糊或不成熟的想法在三维环境下直接、快速的表达出来,然后再按自己的思路做动态修改(通过智能图素的添加、拖放来实现),最终形成产品。这应该是它与其它一些三维设计软件(如UG)最大的区别,也应该是较之其它软件最大的优势。而其它三维软件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在头脑里先有一个清晰的产品模型,然后从二维草图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拉伸、旋转、扫描或放样等特征形成实体,如此依次添加零件,形成最后产品。这对于我们刚开始接触设计软件是相当的重要,现在我们刚开始学习专业知识,看着图画都有很大的困难,如果还需要我们先自己设计再出图,那是何等的困难!CAXA的优点还不仅限于此,CAXA实体设计是唯一具有创新模式和工程模式两种几何建模方式的三维CAD软件,既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构建3D模型,又能方便用户进行基于历史特征的全参数化设计,实现零件设计中的任何变化,都可以反映到装配模型和工程图文件中,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创新模式简单易用,可大幅提高建模速度,尤其在开发新产品时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工程模式是和大多数3D软件一样采用全参数化设计思想,模型修改更加方便。用户可根据个人习惯或具体的零件/装配设计的需要,两种建模方式单独使用或结合应用,可显著加快设计速度。在设计工具方面,提供了各种实体特征造型工具,以及对局部特征或表面进行“移动”、“匹配”、“变半径”等操作的表面修改功能。借助独特的三维球、定位锚、约束等工具,可以对智能图素或特征及其基准面进行灵活的事后定向、定位和锁定,以实现搭积木式快速组合,以及严格精确的详细设计。CAXA实体设计软件,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AD辅助设计软件,它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在三维空间进行构思、布局和创意。CAXA实体设计软件可以应用在各个行业,使该行业的产品、工程和设计方案在实施前,以最短的时间在计算机上模拟出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工程建设和设计方案等方面产生最佳效果。

机械工业是一切工业的基础,各种机械又是有数量不等的零件所组成,如蜗轮、齿轮、轴、弹簧等等。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制作机械的各种零件图,即快又好。特别是用零件组成构件和一部完整的机器三维图,就更加快捷,因为CAXA实体设计软件有神通广大的三维球工具,使得三维图绘制更加方便灵活。

在实际的生产中,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我们的脑子里有着深刻的三维形象,由于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说不清楚。所以人们创造了二维图纸,作为工程语言来相互交流。但有些物品或零件较复杂时,二维图也不好表达,这时我们用CAXA实体设计把某个物体制作成三维的虚拟图,就是没学过制图的人也可以和你交流。

通过此次CAXA实体设计的实训,我感觉到这门学科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是其它的许多学科无法比拟的,它对我们专业的帮助更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同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觉得自己对这门课的兴趣越发的强烈。俗话说,兴趣是一门最好的老师。既然现在兴趣已经产生了,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尽管从此次学习中,感觉到老师讲的许许多多的知识自己都不怎么的懂,各项操作也是有那么点儿是懂非懂。看图的时候也是很模糊,很难想象出它的立体图。但是当自己把所有零件画好,一步步装配好,干涉检查没有,动画做好。一副图的成功带给我们的成就感是相当强烈的。

经过三个星期的实训,感觉到自己之前几乎不存在的成就感一下子好像增添了好几倍。以前总是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干些什么,将来毕业能有什么技能,对这些问题总是很郁闷。但是通过这次实习,心里突然之间就感觉到自己其实不是自己想的那般一无是处。就在那一霎那,仿佛自己一夜之间就看到了自己那遥远的未来,而且是赋有一片光明的未来在闪烁着金光迎接着自己的到来。

这次实训是我上大学以来强烈的感觉自己的前途也是金光闪烁的,虽然仅仅只是三个星期,但是其中学到的自己能操作的知识是何等的宝贵,一直以来大家都说“大学生说什么都懂,一做就不会。”但是通过这次实习加上我们一学期的实体设计理论课程学习。我觉得我们是实践与理论结合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了!以后再也不是仅仅只能纸上谈兵,我们也能做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体图,那种从实际生活中转化到图纸上的快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此次实训中,也要特别感谢老师,毕竟刚开始自己接触,每个同学总是有许多问题要问,但是不管是简单的,复杂的。老师总是细心的一步一步的教我们直到我们操作懂了。在刘老师的耐心讲解与精心辅导下,每一位同学都是一心一意的听,认认真真的画。其中没有任何一位学生在中途退场,更没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之上扰乱教学秩序。在那段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位学生心目中只有一个目标,搞懂老师所教那个软件中的每一项指令,搞懂每个图的来龙去脉。

在这三个星期里,每一位同学都感悟到了自己确切的不足,理解到了这个社会的种种残酷。觉得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自己再也不能像原先那般虚度自己的光阴了,当今社会是绝对不可能允许一个虚度时光的人徘徊在这样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环境下。其它的可能现在已经是为时已晚,无法挽回,但至少这项在今后可能是吃饭都用得着的东西一定要拿下它,而且自己心里也明白,它更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辅助工具,更为以后步入社会提供一技之长。

成功永远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幸福永远只属于那些经过艰辛付出的人。这句话,似乎一下子被所有同学都理解了,而且是进一步的揣摩出了它所包含的更高层次的意义。总之,CAXA是相当的强大的,但是再强大的软件对于操作者来说也会越到许多困难,下面我就这次实习过程中越到的问题、CAXA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总结出的一些技巧操作一一列出:

CAXA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一、目录式设计元素库

有鼠标拖放标准件和自定义的设计元素,这些设计元素包括三维特征、零件、装配件、自定义工具、轮廓、颜色、纹理、动画等等。这种鼠标操作是相当简单快捷的,对于制图人员来说,越准确越快捷的方法便是最好的,CAXA的图素、高级图素、钣金、工具、动画、表面光泽、材质、凸痕、颜色中包含了许多制图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元素,有了这些我们可以简单的脱出来就可以,不必要自己在画,下面就拿用的图素一栏说明,这个工具栏可也说是很全面的它里面有各种基本的实体图也有各种孔类零件,有了这个工具栏我们省去了简单元素自己画的时间,同时在打孔时更是方便了不少。这么多的元素就能体现它的强大与简捷、精准。同时工具一栏也不得不提,工具里面看着好像囊括的不多,就只有12个按钮。但是每个按钮里的丰富多彩再制图中你就能深刻体会,我们现在还不是很了解,仅仅是用了自定义孔和紧固件,这两个按钮也是非常方便的,自定义孔里面有各种我们越到的孔类形状,用它我们在实习中就从没有打不出的孔,这四种孔基本就能满足我们的制图范围了。而在紧固件里则有各种我们需要的螺纹、螺栓、螺母、螺钉、垫圈。但是在调用紧固件是要特别注意单位,紧固件只能用毫米做单位如果用其它单位则调不进去,这里要注意。另外,内螺纹的设计用鼠标的拖放方式操作也很简单:从工具中拖放“自定义孔”到所要生成孔的零件上,跳出“定制孔”对话框,选择螺纹,填入相应的参数确定就

成螺

单击。

总之,在CAXA的这几个工具栏里总以体现它的简单、精准、快捷。

智能捕捉与驱动手柄 智能捕捉是一个动态的三维约束算法工具,它为图形方式下的特征和图素拖动提供精确定位和对齐功能。操作者只需同时按下 Shift 键就可实现捕捉棱边、面、顶点、孔和中心点等。这种定位方式是相当简单和准确的。

调出三维模型后拖动操作手柄,可修改智能图素的几何尺寸。动态观察曲面或平面立体的表面相贯线或平面截交线的空间形状,随尺寸改变形状的变化情况,进行组合体的线、面分析。

直接拖动操作手柄修改零件的尺寸,对进行相切、相交、共面,不共面等组合体表面关系分析时非常直观。屏幕上的可见驱动手柄可实现对特征尺寸、轮廓形状和独立表面位置的动态、直观操作,并可以动态修改尺寸或通过鼠标右键输入尺寸的精确值。

特有的三维球

实体设计中三维球工具的作用用途广泛,但是其具体的细节操作及作用,并不是全面知道,其实三维球工具能为各种对象平移、旋转、镜像、拷贝、阵列或各种复杂三维变换提供了精确定位方法。结合几何智能捕捉工具可实现对复杂零件的装配与修改。三维球的这些功能可以说是CAXA的标志,是其它制图软件所不能取代的、超越的。在实习过程中给我感触最多的也便是三维球,它几乎无时无刻都伴随着我们,每一幅图都不能离开它。不管是制作,装配都要用到它。它的镜像、拷贝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在做一些对称图时它为我们省去了不少时

间,就

我们

做的泵

通过简单的拷贝就能把另一边也做出来,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也更加准确。在镜像方面同样是强大无比的,拿我们的阀体说明,在打四个螺纹孔时,只要做好一个螺纹孔,其余阵列即可。

零件的装配

CAXA实体设计的装配设计与零件设计是一个设计环境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解散装配体。其装配分为无约束装配和约束装配,无约束装配可快速定位零件,并且可以根据设计意图修改、解除、改变装配。约束装配可保留配合关系。其装配设计比较快速、自由,动态修改方便(尤其是将一个零件调整到另一个装配体时更为方便)。说到装配又不得不提CAXA另一个强的的功能:提供干涉检查。提供干涉检查也就避免了我们的错误,在实体设计中准确性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我们仅仅是看看外表很难知道错误,但是有了这个功能,我们就能自己检查自己,方便改正。另外,装配过程中除了用到约束装配和无约束装配,还经常要用到三维球,在有些时候我觉得三维球还比较简单,快捷。总之,可以说三维球无处不在。装配过程中还有个优点上面已经说过,那就是CAXA在添加螺栓联结时很方便,找到需要添加的点,可以直接将螺栓、垫圈、螺母作为一个装配体加到适当的位置。

曲面设计功能

实体设计提供灵活的曲面设计手段,曲面的生成方式有直纹面、旋转面、导动面、放样面、边界面、网格面以及曲面过渡、裁剪等编辑手段。通过这些曲面手段,用户可以设计各种复杂零件的表面。其增强的3D空间曲线的设计编辑能力,可帮助用户绘制出真正的空间曲线,完成更多复杂形状的设计。渲染与动画功能

CAXA动画制作很简单,将动画设计元素中动作加到相应的零部件上,通过智能动画编辑器设置其动画属性,可以很容易的完成动画效果。还可利用光线实现跟踪、阴影、纹理、凸痕、贴图映射和图形保真,生成具有相片真实感的图象。可生成任意数量的平行光、点光源或聚光光源;其特殊效果包括雾化效果和胶体效果。CAXA实体设计所具有的动画功能不同于其它三维CAD中的爆炸图,CAXA实体设计不仅可进行零件复杂的动作设计,而且有我们所熟悉动画播放工具,调出模型库中已完成带动画设计的零件,就可直接观察运动情况。在零件图或装配学习中,可以清楚地描述图纸上各零件的作用或装配件的工作情况。这是泵体的装配图,从动画效果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各个零件。对我们学习装配原理非常有用。

多环境操作性

自动特征识别功能可识别和生成导入的特征。所支持的特征类型包括过渡、基于平面的智能图素、带有轮廓重建的拉伸智能图素和草图。

另外,CAXA还带有自动特征识别功能,可识别和生成导入的特征。还可从零件和装配生成相互关联的多视图二维工程图。总之,CAXA的许多功能还不是我仅仅三个星期就能学完的,今后的路还很长,也还有许多更加强大的功能等着我们去学习,探索,应用。

实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打孔的时候,一定不要画完一部份就打,一定画完整体在打,我在画这个阀体的时候就是因为先把中间的孔打了,到后来做杆的时候就导致影响到了孔,出现了错误。所以,打孔时,千万注意要画完整体再一个一个打,这样能避免出错。

二、在画外螺纹是要注意选择渲染的面是特征面而不是任意,这就是选择任意按钮导致的结果;

而选择特征面,我们就能想要哪个面是螺纹就是螺纹,而不是像上一个一样,一渲染就导致整个零件,要么相邻的两部分都被渲染。

三、制作动画效果如果要它从一个方向直线运动一定注意不要在同一个零件加多条路径,如果改

动,一

前的删

除。

现在这个路径是水平向左的,如果要使它向上运动,则一定要先把这个路径删了,不然就是两条路径叠加,不会直直的向上。现在就是向上的了。

四、避难就易,在制作一些有圆柱体或者长方体的零件时,不必要选择旋转啊,拉伸啊等等这些功能,虽然也能做出来,但只是增加工作量而已,完全没必要,只要直接从任务栏里托出来修改尺寸即可。

五、一定要看清图,在使用三维球时要注意看三维球的位置,我在制作齿轮减速器时,在使用三维球到点时没注意到的是长方体的上面的点还是下面的电,导致最后尺寸不对,两个圆的圆心不重合,直接导致错误,最后只能从画。

六、在使用旋转按钮时要注意不能把线画了封闭,还有有些地方,比方圆弧和直线相交时一定要注意把多余的线头删掉,一般不放大是很难看出的,因此一定要放大检查,像这样是很难看清还有一点线头,不过软件还是会提示你红点告诉你有错误,这也是一个强大的地方。

一放大就看的清楚了!另外,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没连接起来,软件也会提示红点,那样同样要放大连接,或者直接对着连接的地方右键点连接。

七、在倒圆角的时候要注意顺序和数量,机房的电脑配置比较一般,一次倒多个圆角可能出现错误,我们可以选择少量多次。倒得时候还要特别细心的看选中的是线还是面,因为选择线或面的时候是很容易混淆的。

八、在装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干涉检查,最好装好一个零件就检查一次,那样便于我们改正。

九、重中之重的就是看图、懂图,做实体设计看不懂图你就是能在熟练地操作CAXA也是徒劳,看不懂图就不知道怎么入手,连你要画什么都不知道,那何谈绘制了。所以,一定要认真仔细的看图,琢磨懂了再开始画。我们实训的这几幅图都还是有难度的,特别是箱体那幅,只要看懂图基本问题就不大了,但是要看懂是相当的困难。

实训制图过程:

这次实训我们总共画了六幅图,分别是:齿轮油泵,球阀,泵体,齿轮减速器、安全阀和箱体。

一. 齿轮油泵

在这幅图中,泵体是比较难的,因为是实训的第一幅图,好多东西还不懂,操作也不熟悉,刚开始感觉比较的困难,无从下手,但是老师以这幅图作为列子讲解各种操作后,我们做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就用到拉伸就能完成。先把上部分的用拉伸做出来,在从工具栏托个长方体出来到底部就可,当然底部也可以用拉伸绘制,但是完全没必要。底座和上部完成后就开始走背部,背面也比较简单,只要找好圆心,继续拉伸即可。待整体基本完成就开始打孔,打孔可以用拉伸里的除料,但是也没必要,只要托孔类圆柱体找好位置,调整孔类圆柱体尺寸即可。孔一一完成。但切记尺寸要对,位置要对。在打内螺纹时上面已经说过,直接从工具里脱即可,这就不细细的说明了。

这幅图的其他小零件比较简单,像垫片只需一次拉伸,托两个孔类圆柱体,打几个小孔即可。在打小孔的时候,可以用三维球拷贝。无需一个一个打。这幅图相对其他简单,别的小零件就不一一说明。

装配过程因为零件少,用三维球或者约束装配都很简单。

二、球阀

这幅图比起第一幅困难,其中阀体又是最难画的。

绘制阀体时,先不管上部分的圆柱体,先用旋转把前面的板和后面的球形体画出,在找准位置在上部分托一个圆柱体。接着在打孔,打孔时要注意看图,另外上部分的圆柱体有个小凸起要注意尺寸。板上面的四个内螺纹只 要在工具里托出一个,其他三个用三维球拷贝即可完成。

这幅图扳手也是个难点,其中要用到放样才能完成。而其要注意圆盘的下面是实体半圆切掉一半,并不是只有一个圆弧轨道。

其他几个小零件也没太大问题,只是在绘制阀杆是要注意看清图,它的顶部是在圆柱体上切一个长方体出来。

三、泵体

绘制这幅图就比较的困难了,特别是主体。

绘制主体时,一定要看清图,它内部的孔太多了。而且不易看出来。但是在绘制外壳是可以直接托几个长方体修改尺寸即可。其他小零件多用到旋转,像柱塞这样高度对称的用旋转一步就可画出。

装配过程因为零件比较多,所以比较困难、复杂。而且容易出现干涉,一定要看准图一个一个检查,一步一步装。

后面的三幅基本都用到差不多的手段,就不一一列出。只是后面的难度基本上都比较大,而其图形比较复杂,在看图上有很大的难度,像齿轮减速器就不单单像前面一样简单了,必须用放样或者扫描才能完成。有一个简便是,当你做完上半个壳体时,下部分只要基于上部份做修改即可,不必要在绘制。像箱体这幅图,那难度是相当的大,也是困难重重,在看图上都不知花去了我们多长时间,而其在打内部的孔是,很难选中要打的面。但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加上同学老师的细心指导最后还是做出了。

实训已经结束了,但是在实训中学到的东西却是不会结束的。这次实训带给我的太多太多,对我而言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还有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都给我很大启发。在知识方面,那是不言而喻的,大一我们学习画法几何,大部分时间都是看图,画二维图,大二开始CAXA的理论教学,虽然在思想上觉得有那么个东西,但是自己一动手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有时候觉得自己真是没用,大学这样下去以后我们还能干什么啊!什么都是嘴上功夫,实际行动拿不出来,但是通过这次实训,我再也不这么认为了,我们学会了基本的CAXA操作方法,虽然我们刚开始离大师的操作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我相信万事开头难,只要你开始了,就会有结果,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已经把基本的东西都教给我们了,以后的路就要靠自己多练多想多看。这次实训再一次帮我们复习了画法几何的识图能力,培养了我们的空间想象力。所有我们绘制的图,前提条件都是一定要看懂图,在自己的脑海有个大概的样子,才能入手;而在绘制过程中,每次遇到困难,就给我们提高了一次,CAXA虽然强大无比,但是要熟练地掌握它还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心血,而实训过程中每一次克服困难都让我们多了解了它一点。通过这次实训,让我们的理论和实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对于理论的东西不在模糊不清。在做事方面,这次实训也给了我很大帮助,在绘制过程中,稍有哪里不注意将导致我们的图是错误的,所以这次实训也培养了我仔细,认真的态度。有些图,像箱体,开始总感觉无从下手,甚至有放弃的念头,但是看着别的同学都认真的琢磨着,也就忍了,最后,通过自己的坚持还是做出来了!所以这次实训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坚持就是胜利。实训结束了,但是实训里学到的东西永远都不会结束,它将伴随我迈向明天,迎接每一次挑战!

三维设计课件【篇4】

ProE三维管道设计教程

使用PROE创建三维管道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3维曲线扫描:先绘制一条曲线,然后再以这条曲线为中心线进行扫描成管道状的实体,这个零件的轨迹是空间的,所以不推荐使用扫描来实

现;

第二种方法、“插入”高级特征:仅仅是个特征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只能在零件模式下使用,装配模块是出不来管道实体的;

第三种方法、使用管道模块:功能强大优势明显:如工艺上,多数管道都是在各零件安装定位后安装,我们设计也是如此,因此管道(piping)只能在装

配模式下才可以调用是明智的。

管道(piping)在proE运用中一直是一个冷门,各种教程资源也相当匮乏,所以亲自制作该教程共大家学习。因为这里我使用的是proE野火版4.0,所以在工具

菜单上可能与3.0有所不同,以下是一根已经绘制好的管道的效果图

1、进入组建模式,组装好所有零件后选择“应用程序/管道”进入管道模式,并

弹出管道菜单管理器; 以零件中某一个拐点为原点,定出管路里每一个拐点的空间坐标点,使用“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工具”,依次创建零件的每一个坐标点

2.1 选择定义点工具右下三角形按钮,并点击“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工具”,弹出

“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工具”属性框;

2.2 用鼠标选取笛卡尔坐标系作为参照偏移坐标系,在“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工具”属性框中依次输入偏移坐标系1至5的坐标偏移值

2.3 点击“确定”后,所有已定义的偏移坐标点以加亮的状态显示;

在“管道菜单管理器”中点击“管线/创建路径”,在窗口底部输入钢管的名称,我在此输入“501”,然后点击确定; 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创建”线栈名,在窗口底部弹出输入直线栈名“L1”,确定;

01.jpg(62.98 KB)弹出“管线库”定义框,输入线栈L1的相关参数后,在此以管道外经为22,壁厚为3,折弯半径为60,其他为默认,点击确定,线栈创建成功; 回到管道“菜单管理器”中,点击“设置起点”,默认“选取任何”,选取

坐标系“APNT0”作为管道的起点; 然后点击“至点/端点”,默认“选取任何”后,选取“APNT1”,此时在窗口底部弹出提示“你是否想让线路穿过全部数据点列?”,点击“YES”,并选取“单一半径”后,管道中心线以加亮显示; 点击窗口上方工具栏中的“显示管线元件”按钮,将显示管道系统树,展开管道系统树,用鼠标右击“折弯管道”,选择“实体/创建”后,刚才创建的管道

将以实体状态显示。

问:如果是空间管道又该如何画呢?比如第一个点和第二个点不在同一个基准平面上的情况如何处理?另外就是玩管又该怎么办?

管道的走向,完全取决于偏移坐标系的确定,如果需要相邻两段管道处于三维的空间上,只要在偏移坐标系的时候,保证相邻三个坐标系不在同一平面内就可以了。

三维设计课件【篇5】

三维语法教学法

学习语法是学生最头疼的事,但语言离开语法又行不通,为了启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式上则要完全抛弃过去那种以讲解与传授为主,死记硬背语法条文、机械套用基本句型的教学模式,采用一种全新的建立在 FORM、MEANING 和 USE 三个不同维度上的三维语法教学法,即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与语篇理解和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1.综合训练式语法学习法。

传统语法教学的操练巩固活动大多都是以教师为活动的中心,以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译为主要训练手段。虽然,我们现在仍然可以使用一些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译方法去操练语法,但总体说来,这种方法显得枯燥、乏味、单调、陈旧而且效果也不太理想。目前,应该大力倡导教师根据所教语法项目的交际功能去创设运用这个语法项目的情景,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的活动结合起来,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2.任务式语法学习法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这里所讲的任务比较起一般活动,应该是更接近实际生活,更接近真实交际,也可以理解为一定要让学生去做事、要求更高一些的活动。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去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运用中学习掌握语言形式、语言规则。例如,在讲现在进行时时,为了形象,我让一个学生去关门,并用英语问他:“What are you doing?”并且帮他回答“I'm closing the door.”学生很好理解这样一个句型结构,比老师枯燥的讲结构要好的多。

3.探究交互式语法学习法新课改提倡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中学语法教学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去学习语法。以小组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的内容,依据教师的指引,围绕某一个语法项目,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自己去收集、筛选、分析、处理、运用各种信息;再通过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降低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的焦虑感,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比较级时,我就采用的这种方法,学生很积极,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4.佳句格言记忆 FORM 法。

我们仍可沿用传统语法教学中一种好的记忆语言形式的方法,就是精选一些包含某些语法结构的典型句子,让学生通过记忆和运用这些句子而起到既能背诵一些精典句子,又能熟悉运用某项语法形式的作用,达到一箭双雕、双重获益的效果。例如,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背熟 What are you doing tomorrow morning? 这个用现在进行时询问安排好的将要发生的事态的可用于口语的功能性很强的问句。以下每个佳句或者谚语格言都包含一个语法结构: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The more,the better.Roman was not built in a day.Never too old to learn.To see is to believe.Seeing is believing.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may be done today.Whatever I do,I will do in my power.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All are not friends that speak us fair.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etc.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教学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语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实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不变的,那就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活动、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

三维设计课件【篇6】

三维目标对于时下每一个教师都不陌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真正能准确全面的了解其内涵的人可以说不多。我以前对三维目标的内涵了解也可谓一知半解。通过本次学习的确有所收获。

1、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这一现状,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

以前对于过程的理解只限于教学层面,将过程简单的视为教学过程,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过程其实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体验过程,也包括学生要了解各种结论的获得过程。重视过程,强调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这是一个学习者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生存、生长、发展的内在需要。

重视过程,就是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比如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单单告诉学生这个结论,学生可能在强化练习中会做题,然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这一结论的获得过程,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深层建构。

2、价值观的内涵及目标达成

所谓价值观。是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对学生而言,也是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价值观这一目标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常常是忽略不计的。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描述中往往倾向于情感态度。在教学中带给学生学生怎样的价值取向,关键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价值观。比如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本质的价值取向,就影响着教学对教学的设计,进而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

3、三维目标是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的统一整体。

强调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并不意味着对知识目标的轻视。“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三维目标是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

三维设计课件【篇7】

《桌面收纳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Science(科学):了解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Technology(技术):学会使用拉伸命令构造三维实体的方法;熟练使用二维草图相关绘制工具;学会使用抽壳命令。

Engineering(工程):初步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左视图绘制方法,合理设计收纳盒的结构和空间。

Arts(艺术):能够进行美观、独特的造型设计。

Maths(数学):对收纳盒整体的尺寸设计合理、比例协调。教学重点:

能够设计合理、美观的桌面收纳盒。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合理设计收纳盒的结构和空间。教学准备:

3Done建模软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现象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发现,爱提问的孩子,勤思考,爱学习,现在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生活观察室”。

一、生活观察室

1.请大家看一看这都是什么地方?

(出示厨房、书桌、茶几、餐桌杂乱的图片)2.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你们发现是什么了吗?(桌面杂物较多、摆放凌乱)板书:发现问题—桌面凌乱

师:这就是今天需要我们共同来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桌面变得整齐有序? 板书:提出问题—如何整理 出示课题:桌面收纳盒 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属于自己的独家订制《桌面收纳盒》。

二、我是设计师

师:创造物品最重要的就是规划设计,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设计出满足需求的物品

板书:分析问题—合理收纳 师:小设计师们,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书桌收纳盒

师:这是我设计的书桌收纳盒,分为四部分。

师:打开桌面上的《学习活动单》,完成第一项需求分析。

三、创意实验室

师:结合实际情况完成需求分析就可以开始动手制作了。看一看这些已经设计好的收纳盒,你的脑海里呈现出的是什么样子的收纳盒呢?让我们赶快把它设计出来吧。

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收纳盒 1.设计外形,草图绘制。

师: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草图绘制,然后进行拉伸,绘制出收纳盒的外形。演示绘制外形。学生练习

2.划分空间,拉伸—减运算。

师:结合开始的需求分析,进行空间划分。演示草图绘制—减运算 学生练习

四.创意展示区(展示交流)

师:完成的同学结合“学习活动单”第二项准备展示交流。大家好,我是,我制作的收纳盒用途是:,它各部分的功能是:,我制作的体会是:,谢谢大家。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发现问题—桌面凌乱,提出问题—如何整理,分析问题—合理收纳,解决问题—整洁有序。

孩子们,思维无限、创意无限,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多观察、勤思考,用自己的知识来创造未来。板书(活动场地)设计:

发现问题

桌面凌乱

桌面收纳盒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如何整理

合理收纳解决问题 整洁有序

三维设计课件【篇8】

【摘要】proe是一款操作软件,在三维造型软件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优秀的三维软件cad/cae/cam之一,是机械领域的新标准。由于proe软件所涉及的建模方法种类较多,学生想要在短时间内熟练运用这一软件是比较困难的,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不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这一软件。本文将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提出proe三维造型设计案例教学法,希望对学习这一软件的学生有所裨益。

【关键词】proe 三维造型设计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在proe软件应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对实际零件建模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将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一、proe和案例教学法

proe是一款操作软件,这种软件以参数化著称,是参数化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主流的cad/cae/cam软件之一,尤其是在国内的产品设计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1]。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设计者以及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步骤有学员自行准备、小组的讨论准备和小组集中讨论以及总结阶段这四个,进行案例教学法可以发展被培训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并且大大的缩短了教学情境和实际生活情境的距离,还能够促使被培训人员很好的掌握理论。

二、proe三维造型设计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第一,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相一致。proe三维造型设计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具有典型特征的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这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教学案例能够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兴趣和认识,教师可以选择实际机件,让学生通过proe软件创建出三维实体[2],能够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第三,有利于沟通协作能力。proe三维造型设计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学习单元,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分析,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训练小组成员之间沟通能力的表达,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案例教学方法实践

首先需要布置案例,明确学习的目标[3],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明白任务和目标。我们可以选择较为简单的磁带盒最为案例,如图。这一导向教学目标是拉伸、挖空、复制、倒圆角等命令的操作方法和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学习讨论,直至完成任务。

第二步是对案例进行分析,创建三维实体。这是进行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由于磁带盒是较为常见,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前就安排学生带磁带盒来学习这一课程,那么在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根据实物来进行分析。当然教师也应该及时的解决学生所不懂的地方,帮助学生理解磁带盒的具体构造,在进行这一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环节[4],所以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完成绘图。第三步是案例评价。在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共同合作完成磁带盒绘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自己小组的操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再对整个案例实施过程和结构进行总结。但是要记住进行案例评价并不是指出正确的答案,进行案例教学的特点就是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你的答案合理就可以。

四、结语

proe三维造型设计案例教学实践证明,学习proe软件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proe软件三维造型设计的技能和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更好的获取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过度的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缩小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而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开发式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是动态的,比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

服务培训课件三篇


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教师需要提前备好教案与课件,务必让每个教学资源都设计得尽善尽美。优质的教案和课件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大家是不是在为如何制作教案课件而感到困扰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服务培训课件”的各个细节,希望本文内容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帮助!

服务培训课件 篇1

三、员工仪容仪表要求1.上班时间穿着不得体,首饰佩戴夸张,一次扣1

分;2.女员工化浓妆,涂夸张有色指甲油,一次扣1分;3.发型蓬乱,染夸

张色,梳怪异发型,一次扣1分;4.其它违返员工仪容仪表规范要求的行为,一次扣1分;5.接待来访者时不注意自身礼仪形象,破坏公司形象,一次扣2

分;6.办公区域内大声喧哗、争吵、辱骂、打闹,一次扣2分;7.办公区域

内奔跑、躺卧、倚靠、蹲、搂抱、搭肩等行业,一次扣2分;8.其它违反日常

接待规范的行为,一次扣1分;

四、奖励方案1.客服员工在订单处

理及浏览网站时,及时对存在失误及错误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的,一次奖励

10分;2.提出对客服部、公司的建议性意见的,一次奖励20分;3.接到客

户来信表扬的,一次奖励50分;接到电话、QQ等形式的表扬及嘉奖的,一次奖

励20分;4.接到其他部门主管赞许的,一次奖励20分;5.发现及时更正他

人错误,避免造成损失的,一次奖励10分;6.工作主动、认真负责,能够以

团队、公司利益为重的,一次奖励20分;

五、备注:

1、1分即

为2元,一经发现现场直接予以警告;

2、规范中的办公区域包含办公室、会

议室以及公司所属其他场所。

3、本规范适用于客服部员工在工作区域内的任

何工作时间,特别规定的除外。

4、员工日常考勤、请假、出差等行为参照《员

工手册》《考勤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5、有关的其他员工规范要求,参照公司

相关制度执行。

六、检查实施方案1.检查部门:由客服部安排人员进行检

查2.检查时间:每日/1次3.每日检查:每天不定时由客服主管检查员工日

常行为规范4.检查要求:每日将检查结果反馈至各组负责人处;各组在晨会及

周例会上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以上就是客服人员的基本要求,要打造属于我们的客服团队,需要靠我们大家一

起努力,奋斗!大家一起加油吧!电话营销沟通技巧

一、掌握客户的心理 1.想一些强有力的问句(引导客户说“是”)再一个不要经易放弃.2.吸引注

意3.提高兴趣4.加强欲望

5.确定行动

6.加深记忆

二、声音技巧

1、恰当的语速,最好与客户的语速相一致;

2、有感情;

3、热诚的态度。

三、开场白的技巧

1、要引起客户的注意的兴趣;

2、敢于介绍自己的公司,表明自己的身份;

3、不要总是问客户是否有兴趣,要帮助客户决定,引导客户的思维; 面对

客户的拒绝不要立刻退缩,放弃;

4、在电话里说话的声音要比平时大些,营

造出很好的通话气氛;

5、简单明了,不要引起顾客的反感。

四、介绍公司

或产品的技巧

1、面对“碰壁”的心态要好;

2、接受、赞美、认同客户的意见;

3、要

学会回避问题;

4、转客户的反对问题为我们的卖点。

五、激发客户购买欲

望的技巧

1、应用客观的人的影响力和社会压力;

2、用他的观点;

3、在乎客户的每一句话,在乎他在乎的人、事、物;

4、用媒体及社会舆论对公司的影响力六.客户投诉: 按客户投诉服务规范提供服务并做好情绪判断 1愤怒 2焦急 3

name=baidusnap0>

悲伤 4喧哗 七.安抚客户情绪:1聆听客户的倾诉

2判断是否 3为我方原因 4表示理解 5并进行说明 6详细记录客

服工作职能及流程

一、客户资料管理 1.资料收集。在公司的日常营销工作中,收集客户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营销计划能否实现。

客服资料的收集要求客服专员每日认真提取客户信息档案,以便关注这些客户的发展动态。2.资料整理。客服专员提取的客户信息档案,并进行分析分类,分派专人管理各类资料,并要求每日及时更新,避免遗漏。3.资料处理。客

服主管按照负责客户数量均衡、兼顾业务能力的原则,分配给相关客服专员。客

服专员负责的客户,应在一周内与客户进行沟通,并做详细备案。

二、对不同

类型的客户进行不定期回访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通过回访不但了解

不同客户的需求、市场咨询,还可以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补救和调整,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回访方式:电话沟通、电邮沟通等 回访内

容:1.询问客户对本司的评价,对产品和服务的建议和意见;2.特定时

期内可作特色回访(如节日)3.制定详细的拜访纪录注意:回访时间不宜过

长,内容不宜过多。

回访规范及用语回访规范一个避免,三个必保,即 避免在客户休息时打扰

客户; 必须保证会员客户的100%的回访; 必须保证回访信息的完整记录; 必

须保证在三天之内回访(最好与客户在电话中再约一个方便的时间)。开始:您

好我是××,请问您是××先生/小姐吗? 打扰您了。交流:感谢您在××时

间注册为我们中国人才库企业会员,请问您对招聘效果,企业后台功能服务项目

满意吗? 【满意】: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建议吗?【不满意/一般】:(能否

告诉我您对哪方面不满意吗?/我们应 改进

哪方面的工作结束: 【满意】:感谢您的答复,您如果需要什么帮助,可随时

跟我们取得联系,祝您(开车愉快/节日快乐),再见!【不满意/一般】:非常

谢谢您的反映,这一点我们的确做得不够,我们很快就会有改进的望您监督,祝

您(开车愉快/节日快乐),再见!高效的投诉处理完善投

诉处理机制,注重处理客户投诉的规范性和效率性,形成闭环的管理流程,做到

有投诉即时受理,迅速有结果,处理后有回访;使得客户投诉得到高效和圆满的解决。建立投诉归档资料。投诉处理工作的三个方面:1.为顾客投诉提供便

利的渠道;2.对投诉进行迅速有效的处理;3.对投诉原因进行最彻底的分析。

投诉解决宗旨:挽回不满意顾客投诉解决策略:短―渠道短平―代价平

快―速度快认识服务与品牌的关系

1.顾客永远都是对的;顾客是商品的购买者,不是麻烦的制造者;顾客最了解

自己的需求、2.爱好,这是企业需要收集的信息。失去品牌比损失一次交易更

可怕。投诉处理流程:

1、投诉受理即初步填写《顾客投诉登记表》的相关内容,如投诉人、投诉时间、投诉内容等。

2、投诉判断了解客

户投诉的内容后,要判定客户投诉的理由是否充分,投诉要求是否合理。如果投

诉不能成立,即可以婉转的方式答复客户,取得客户的谅解,消除误会;如果投

诉成立,则根据顾客投诉信息确定被投诉的责任部门,并请顾客给予一定时间展

开调查。

3、提出处理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门研讨提出不同相关

解决方案。主管领导应对投诉处理方案一一过目,选择最佳解决方案,并及时作

出批示投诉处理准则

首先,言行礼仪按服务规范操作。与顾客不发生冲突的技巧:1.不争论;

恶言;不动怒;2.不轻易承诺,不失言;3.不推卸责任;4.不提高说话

音调。5.避免跟顾客说“不行、不知道、不可以等”6.不怀疑顾客的诚实

品格; 须注意:尊重顾客的人格,专心对待顾客,用心倾听,从顾客角度出

发分析顾客的实际问题,给顾客一定的自主权。请顾客参与共同选择最佳解决途

径,让顾客感觉到他的意见得到尊重,尽量用补偿性方法调节与顾客的关系。

三、与各部门密切沟通,参与营销活动,协助市场销售。企业实施电话营销对

销售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客服专员具有一定的销售业务能力,掌握

一定的业务技巧。客服部考勤管理制度 考勤是考核职工出勤,衡量劳动纪律

和计算工资的重要依据,也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为严肃劳动纪律,特制

定考勤管理制度如下: 1.正常出勤: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到岗上班或被安排出差

应记为正常出勤。2.迟到:超过规定上班时间到厂记为迟到,或虽已上班,但

正常出勤时间超过规定上班时间的。迟到每分钟扣罚1元。3.早退:下班时间

未到,又无出门手续而离开公司的记为早退。早退十分钟以内罚款20元,十分

钟以上视为矿工。4.病假:因病休假时,应持有医院或公司医务室证明,并经

主管或分管经理批准签字方可休息。除住院卧床的病人外,必须个人持病历假条

到公司请假。不超过一个月的病假,由主管批,每次准假不超过3天;第二个月的病假,由分管经理批,每次不超过一周;二个月以后的病假,由总经理批,每次不超过二周。未被批准的病假,强行休息,视为旷工。5.事假:因事请假,应写明理由,除紧急情况外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交考勤人员。一天以内的事假,由主管批准;三天以内的事假,由分管经理批准;三天以上的事假,由总经理批

准。未被批准的事假,强行休息,视为矿工。6.工伤假:因公负伤时,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公司领导,并保留现场,由分管经理牵头组织分析事故,按三不放过

要求写出事故报告单,公司领导批准,按医院假条,记录工伤天数,伤者应按规

定医疗期病休。综合办及时办理工伤保险,组织工伤鉴定,督促复工。7.旷工:

未有任何病事假手续,而擅自不到岗上班;私自伪造、涂改证明;虽按工作时间

上班,但未打卡者或未按规定补办病事假手续均视为旷工。旷工1天扣罚50元。

连续旷工超过20天,或一年之内累计超过30天的,企业予以除名。8.加班:

在规定工作时间以外,有批准手续的加点或周日、假日到岗工作视为加班。客

服部奖惩制度 员工行为规范是企业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员工整体素质最直接的反映。现制定《客服部奖惩制度》以明示:

一、文明办公规范要求1.办公区

域内玩游戏和浏览与工作性质无关的网站,发现一次扣2分2.上班时间内看报

纸、杂志、聊天、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发现一次扣2分;3.部门员工传递文

件资料时,未使用指定文件夹及按规范填写的,发现一次扣2分;4.随便将外

来人员带入办公区域内,一次扣2分;5.其它违反文明办公规范要求的行为,一次扣2分;(如摔鼠标,砸键盘等发泄等行为)

二、电话接听规范要求1.客户服务电话响铃三声未接起,一次扣5分;2.用电话聊天或长时间占用电话,一次扣3分;3.通过电话、QQ、MSN为用户提供服务过程中,未按标准用语实

施,出现不当言词及语气,发现一次扣10分;4.其它违反电话接听规范要求的行为,一次扣2分;(如语气不善、无精打采等情况)怎样做好客户服务首先:客户服务工作的好与坏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文化修养、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于企业利益直接挂勾;能否赢得价值客户,不尽是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标准,产品价格等方面的问题,客户服务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其次:在社会

发展逐步深入,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当产品标准在同一层次的时候,客户服务工

作将首当其冲。客户服务工作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把它当作企业品牌来经营,客户

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售后服务、客户接待、客户投诉的反应、客户满意度、对待客

户的态度、与客户交流的方式、客户咨询等等方面。所以做客户服

户工作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潮流,一道必要的门槛(为客人指路),其重要性无

须言。

但是从真正能做好客户服务工作的企业调查来看,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对

个人到底有哪些好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首先,做好客户服务工

作有助于增加工作热情度与自豪感的产生,因为你能够通过你的态度与方式能征

服别人征服不了的客户(矛盾客户、难侍候的客户、叼蛮客户等等);其

次,有助于客户服务经验的积累,在今后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企业更看重将是营

销人员,因此拥有丰富客户服务经验的你,价值不可估量;第三,有

助于自我素质与修养的提升;人的一生就像银行的存款一样,存款越多利息就越

高,而你的经验与知识与自我素质与修养就像存款一样,等日益积累的越多,越

丰富,可想而知的是,你的回报率自然就会越高;最后,有助于人际

关系与沟通能力的提升,通过接交各路人马,你的见识与胆识与才识自然就会增

加,沟通与交流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处理人际关系就会越好,等你完全做好这些

哪,成功就指日可待。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好客户工

服务培训课件 篇2

2015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要≥75%,电子健康档案与纸质档案做到同步更新(不更新视为不真实),健康档案合格率要≥90%。所有的健康档案都应该统一按照档案号的顺序存放在档案室内,不能将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单独存放。

电子档案要做到与纸质档案同步更新,要将死亡、迁出、无联系方式、不长期在家居住的、不配合体检和不配合慢病管理等特殊人群电子档案移到非活动性档案中。

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应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既往史的内容不可修改。

健康体检内容的更新方式有两种,一是年度体检,适合重点人群。健康体检表填写时要注意健康体检表中的“现存主要健康问题”、“住院情况”和“主要用药情况”的填写(体检表填写说明中提到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年度体检时不需填写”注释我们忽略),对身体不好的人群特别是既往史中有疾病记录的居民一定要在这些内容中体现,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填写在现存主要健康问题的其他系统疾病处,主要用药情况的用药时间可以是几年。健康评价要综合考虑,不能光凭本次体检结果武断的下结论,能确诊的一定要确诊并书写规范的诊断名称(高血压要分级,糖尿病要分型),不能明确诊断的要写结果异常情况。对于正常人的健康指导可以填写复查。危险因素控制因人而异,无危险因素就在其他处填写“无”;二是接诊记录表,当居民身体状况发生改变时,通过接诊记录将健康体检表中的的“症状”、“一般状况”、“生活方式”、“脏器功能”、“查体”、“辅助检查”、“现存主要健康问题”、“主要用药情况”、“健康评价”和“健康指导”等内容进行更新记录。

要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要开展新生儿入户访视工作(与产妇产后访视相结合),须专业的妇幼医生入户,尽量不要用其他专业的人员,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注意询问是否建有《儿童保健手册》,详细告知纳入健康管理的儿童可以享受到哪些免费服务项目,预约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的时间和地点。

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具备相应的人员、基本设备和条件,早孕建册率≥90%,孕产妇健康管理率≥90%,孕产妇产后访视率≥90%。

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7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合格率)≥90%。要求是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每年一次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各基层医疗机构往往只重视健康体检表里的辅助检查,忽视了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是考核内容里的重要部分。

要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健康指导(以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糖尿病类同),对随访结果评估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对第一次血压控制不满意的要给予调整药物,2周内随访并记录结果,服药依从性规律的但随访结果仍不满意的(调整药物2周后随访,服药依从性间断或不服药的,不需转诊,只需继续继续建议用药,遵医行为填写为差,2周后随访,服药依从性仍为间断或不服药,就按照正常时间随访,直到服药规律后,如果控制不满意,再建议转诊)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2周之后随访转诊情况。对于拒绝转诊的,要在2周之后的随访记录上写明拒绝转诊(一年之内,第一次随访不满意,调整药物,2周后随访;随访结果不满意的,建议转诊,2周后随访,随访结果仍不满意的,还继续建议转诊,但不需2周后随访,按照正常的随访时间随访,每次随访时都建议转诊;第二年的第一次随访血压不达标仍需按照此原则转诊)。所有的转诊都应有转诊单(存根)。

要注重向患者告知给予建立健康档案和每年免费体检一次,要告知患者一年来随访4次并提供免费测血压服务,要向患者介绍自己,使患者认识自己;要如实填写服药依从性和药物不良反应,根据随访血压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科学填写此次随访分类,综合服药依从性和此次随访分类,合理填写用药情况(为医师根据患者整体情况为患者开具的处方情况)。如服药依从性为规律且此次随访分类为控制满意,用药情况就应与患者现服用的药物一致。如服药依从性为规律而此次随访分类为控制不满意,用药情况记录就应为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调整的用药情况,并2周内随访,如患者按照上次随访时调整的用药情况服用,随访结果血压控制满意,则服药依从性填写为规律,用药情况继续与上次随访用药情况记录一致;如患者没有按照上次随访时调整的用药情况,随访结果血压不应出现控制满意的情况。

糖尿病健康管理率≥40%,糖尿病规范管理率≥6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35%。我院糖尿病规范管理人数≥941人(为考核硬性指标,必须完成)。

要熟知传染病上报的要求,要有传染病报告卡和登记本,要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要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制度建设,专业人员及必备应急物品。

服务培训课件 篇3

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服务礼仪是指在各种服务场景中,以礼貌、规范的方式与客户进行互动,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的行为规范。在现代社会,服务礼仪已成为企业、机构和个人提升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员工的服务礼仪意识和技能,很多组织和企业都会进行相关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服务礼仪培训的目标是帮助员工掌握正确的服务礼仪知识和技巧,提升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具体目标包括:

1.了解服务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服务礼仪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影响企业形象和客户感受。通过培训,员工应该能够认识到服务礼仪对企业的重要性和自身的影响。

2.掌握基本的服务礼仪知识。员工应该了解基本的礼仪规范,如穿着规范、形象仪容、言谈举止等,以及各种服务场景下要注意的礼仪要求,如接待礼仪、电话礼仪、电子邮件礼仪等。

3.提升沟通和服务技巧。员工应该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倾听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等。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应对困难客户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4.培养团队合作和综合素质。服务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员工应该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同事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同时,还需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时间管理、自我调节、客户关系管理等。

二、培训内容

服务礼仪培训的内容应根据组织和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拓展,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礼仪基础知识。员工应该了解基本的礼仪原则和礼仪规范,如穿着规范、仪容仪表、姿态仪态等。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差异,以避免因文化冲突导致不良影响。

2.服务场景下的礼仪要求。在不同的服务场景中,礼仪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员工应该了解接待礼仪、电话礼仪、电子邮件礼仪等各种场景的基本礼仪要求,以确保客户感受到专业和亲切。

3.沟通和服务技巧。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技巧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员工应该学会倾听和表达,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以及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应对困难客户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4.团队合作和综合素质培养。服务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员工应该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同事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同时,还需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时间管理、自我调节、客户关系管理等。

三、培训方法

服务礼仪培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以帮助员工提高培训效果。具体方法包括:

1.理论讲解。通过专业讲师的讲解,向员工传授服务礼仪的知识和技巧,并解答员工的问题。理论讲解可以帮助员工全面了解服务礼仪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员工理解服务礼仪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案例分析可以让员工更加深入地了解服务礼仪的具体要求和处理方式。

3.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真实的服务场景,要求员工扮演相关角色,进行实际操作和互动。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员工集中注意力、加深记忆,并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

4.实地考察。组织员工参观和学习其他行业或企业的服务模式和礼仪标准,以借鉴和学习。实地考察可以拓宽员工的眼界,促使他们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服务方式。

通过多种培训方法的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服务礼仪意识和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总结起来,服务礼仪培训旨在帮助员工掌握正确的服务礼仪知识和技巧,提升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培训内容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服务场景下的礼仪要求、沟通和服务技巧、团队合作和综合素质培养等。培训方法可以多样化,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通过培训,员工能够增加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茶馆课件(系列十三篇)


强烈推荐的"茶馆课件"相关阅读,让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制作教案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编写教案课件时,教师不能应付了事。良好的教案需要教师持续地尝试和实践。建议你把这个页面加入到书签里,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

茶馆课件【篇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细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

2、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2、教学重点/难点:

1、鉴赏王利法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鲁迅先生在小说《药》里,为我们展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小“茶馆”,并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茶馆”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花白胡子的低声下气,还是驼背五少爷的幸灾乐祸,写来都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个时代群众的愚昧麻木,而且也感受到了革命者不被人理解的悲哀。今天,我们又看到了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的另一个《茶馆》,它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简介剧情(学生知道让学生介绍,如不知道,由教师介绍)

全剧介绍:《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教师小结: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老舍先生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凭借对北京市民社会的熟悉,带着对旧社会的满腔憎恨,为它唱出了一曲葬歌。作品上演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四、分组讨论,概括本幕剧情

引导通读课文,了解第二幕剧情:

(1)、问题引导:第二幕出场人物众多。先后有哪些人物在“茶馆”里出现?他们来“茶馆”干什么?其中,哪些人物是在其他人物“表演”的过程中出现的?

(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引导回答边归纳剧情:开场:王淑芬、李

三、王利发三人对话。

A、巡警摊派、勤索(穿插难民央告)B、唐铁嘴租房被拒绝(穿插报童卖报)

C、常四爷、松二爷祝贺茶馆开张。 D、特务敲诈、勒索(穿插和常四爷交锋和刘麻子交锋)

E、康顺子来茶馆找工作F、刘麻子和逃兵谈“买卖”(穿插崔久峰的悲观)

讨论题:以王利法的茶馆为背景,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进行了什么活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李三向王淑芬发牢骚——————反映茶馆为生存而进行了改良,王利法苦心经营,在动荡局势中努力挣扎,下层人民生活愈加困苦,生活难以维系。

王利法和王淑芬拌嘴————————王利法生意的难做,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威胁。

巡警和大兵的压榨与掠夺——————黑暗势力横行霸道,小商人委曲求全。

唐铁嘴要租房屋——————社会更动荡,军阀混战使得病态与丑恶进一步滋生。

常四爷、松二爷来贺喜开张—————————旗人失去了铁杆庄稼,倔强的常四爷自食其力,而懒散的松二爷难以维生。

吴祥子、宋恩子来抓人、敲诈————————常四爷身上表现出中国人的不甘受奴役的反抗情绪,两个特务的敲诈行为表现出反动势力的猖獗和人民的欺诈。

康顺子求工——————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和困苦生活。

刘麻子和老陈、老林的交易——————病态与丑恶进一步滋生。

王利法与崔久峰——————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反映中国难以救治的黑暗事实。

老陈、老林被抢,刘麻子被抓—————————黑暗势力蛮横、霸道、社会秩序混乱。

五、师生共同研讨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茶馆》特殊的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

明确:《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之内的。整个一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这与中外传统戏剧的写法完全不同。

六、与《雷雨》比较,鉴赏《茶馆》特殊的戏剧结构及矛盾冲突。(分组讨论)

明确:

1、《雷》严格按照“三一律”创作,有尖锐的矛盾冲突的人物性格的冲撞,闪耀出烁目的火花;《茶》则没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和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是分散穿插若干个生活画面,有生动鲜明的人物肖像(非形象),这些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画卷式”的结构,点面结合,每一幕体现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矛盾,从广阔的生活横断面上把纷繁复杂的矛盾接触点构成舞台形象,若续若断,从平凡的生活入戏,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既有雄伟的场面,也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雷》以周朴园为中心,围绕他与鲁侍萍、鲁大海等人的矛盾展开戏剧冲突,反映社会生活。而《茶》第二幕出场人物30多人,但并非以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确、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家联系。

小结: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特殊的戏剧冲突小茶馆影射大时代

七、结合剧情,通过分角色朗读,鉴赏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王利法:

1、从《茶》全剧宏观显示王利法的一生:

一幕:真真假假,千变万化,左右逢源,只求温饱,天下太平。

二幕:随着时代大改其良,任它开放,我去开张,不问天下,莫谈国事,非常顽固保守。(前面开茶馆,后面开旅馆)

三幕:请女招待,使茶馆焕发青春,最后倒闭,自杀。

为作顺民,心机用尽,

顺民不行,悬梁自尽。

2、学生分角色朗读:

“难民在门外央肯你倒是抓早点买菜去呀”后评析王利法对不同态度:

对难民:难捺的烦恼,没有同情心。

对巡警、大兵:奉承巴结、讨好、委曲求全,明知是敲诈,还赔着笑脸不得罪他们。 ——————反映的性格:胆小怕事,圆滑自私。

对唐铁嘴:——————称呼“先生”打发“不再拉拉扯扯白送茶喝”满心厌恶轻蔑,仍笑脸相迎,不得罪说谎“住满了人”

对报童:烦恼。

小结:王利法是一个圆滑自私、胆小怕事、精明强干的小商人的典型——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写照

联系下文的有关情节,进一步把握王利法的性格:

自私:默许刘麻子的肮脏交易/不愿收留康顺子母子,同情但有限度。

圆滑、怕事:对宋恩子、吴祥子的敲诈不敢反抗,曲意奉承。

继续分角色朗读,鉴赏其它几个人物形象:

1、常四爷: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但一个人很难挽狂澜于即倒——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的代表。

2、松二爷: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无谋生能力的旗人代表。

3、刘麻子、唐铁嘴:满嘴流气、无耻无赖——反映了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4、崔久峰:——悲观、绝望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

5、吴祥子、宋恩子:——蛮横霸道,傲慢无礼的老牌特务的代表。

总结:

受帝国主义、军阀、反动势力、地痞重重压榨的人,他们性格的发展和命运的归宿闪烁着鲜明的时代的色彩。而帝国主义入侵、军阀混战、反动势力的横行霸道,更显示出社会的黑暗与灭亡的必然趋势。

茶馆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2、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3、注意台词的动作性。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4、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课文中许多语言都不限于它们字面上的意思,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

教学重、难点:

1、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语言。

2、本文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对话的潜台词的含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则去年的海报:

话剧《茶馆》

时间:2004年5月19日-2004年5月29日

场馆:首都剧场

票价:80/100/120/150/200/

二、简介作家作品

1.2004年5月27日,是北京人艺的节日。中国民族话剧的彪炳之作《茶馆》,迎来了它第500场演出的辉煌之日。曾经在上一版《茶馆》中参与演出的老艺术家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胡宗温、朱旭、吕中等二十余人,和观众一同在裕泰大茶馆的茶香中重温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茶馆》是中国话剧的丰碑。它1958年3月首演于首都剧场,其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1980年,该剧应邀赴法国、瑞士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篇章。1992年7月,随着老一代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茶馆》举行了最后一场告别演出,历史将它定格在374场。1999年10月,北京人艺以全新阵容重排《茶馆》。从焦菊隐、夏淳到林兆华,从于是之、蓝天野、郑榕到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茶馆》成就了一代代艺术家。

2、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整体感知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第二课时

四、听录音,概括情节

1、马五爷施威

2、康六卖女

3、常四爷骂洋货

4、鸽子之争

5、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6、秦庞交锋

7、茶客对话

8、常四爷被抓

9、庞太监买妻

五、特殊的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剧中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那么《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民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冠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时代的冲突。王利发的求情,二德子的蛮横刘麻子的挣昧心钱,宁恩子、吴子祥的滥捕无辜等,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指使的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六、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三十多个,人联没特别的主次这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中是匆匆过客但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社会造成的黑暗,而刘麻子,诏铁嘴等人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用一个个“过客”般的形象以及粗线条的经历来反映那个病态社会的林林总总,这是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大创新。

七、人物形象:

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

唐铁嘴:抽大烟,油腔滑调的流氓。

松二爷: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族人。

常四爷: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族人。

二德子:一们打手,凶悍,野蛮。

马王爷:被称职为吃洋饭的洋奴。

刘麻子: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六: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卖女。

黄胖子:了面调停纠纷的黑社会人物。

李三:打工为生雇农。

秦仲义:裕泰大茶馆的房主。小财主。

庞太监:封建势力的代表,是个荒淫无耻之徒。

宁恩子,吴祥子: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瓜牙。

第三课时

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大特色。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是自己的,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显示着自己的性格。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的生涯非常吻合。常四爷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狡诈奸滑,傲慢无礼,一看就是老牌的特务。刘麻子、唐铁嘴则满嘴流气,是典型的地痞无赖。出场的人物很多,台词有多有少,但都活灵活现,具有鲜明的个性。如课文开头李三的抱怨,抱怨“越改越凉,冰凉”,抱怨“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这些抱怨的话非常符合在茶馆已干了二十多年的老伙计的身份。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解题指导:剧本中的语言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阅读时应该能够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1)“硕果”一般比喻巨大的成绩。把一个在社会中微不足道的茶馆的存在说成“硕果”,是大词小用,暗示当时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透露出黑暗的现实。

(2)帝制虽然改了,但“国事”却如潮水无情地涌来:军阀开战、饥民逃难、兵警横行,等等,这一切使得王利发的茶馆日益陷入窘境。他把“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越来越大,透露出他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牵连、影响茶馆生存的心理。

(3)是通过谐音双关构成的。用“凉”谐“良”,表明了李三内心的困苦、凄凉和对王利发的不满。

(4)松二爷是个旗人,虽然已经没有了“铁杆庄稼”,已经挨了饿,但是一提到鸟儿,他就来了精神,有了活力。他把鸟儿看得比自己还重,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鸟儿饿着;一见着鸟儿,就舍不得死。让人听了觉得很可笑。但是在这可笑的后面,却使人感到心酸:一个能写能算的人,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还要靠鸟儿来维系自己的生命。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使然。

(5)同样是“意思”,但前后含义不同:“那点意思”是要钱的委婉说法,“不好意思”是指钱太少,说不过去;实际是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他过不去。表现了说话者无耻、无赖的流氓本性。

2、课后练习四

结合有关对话和情节,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茶馆来反映社会的。也可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看看不同的作者是怎样通过相似的情节来反映不同的社会的。

附:

五光十色的“茶馆世界”

──老舍《茶馆》

老舍解放后以戏剧创作为主,从1950年到1966年,他先后写了《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女店员》等。《龙须沟》和《茶馆》是老舍剧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龙须沟》写于1951年,是当代第一部成功的革命现实主义剧作。作品通过解放初期北京人民生活的变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新社会。1957年,老舍完成了他最成功的名作《茶馆》。这部剧充分发挥了老舍的创作个性,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不但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赢得了极大声誉。1980年,《茶馆》在西德、法国、瑞士等国演出时,轰动了欧洲,称它是“带着中国民族风味的艺术”,是远东的戏剧奇迹。

老舍在谈到他写作《茶馆》的构思时说,在文艺创作要百花齐放的号召下,“我写了《茶馆》……从内容上看,《茶馆》写的是旧社会”,“从形式上看,我大胆地把戏曲与曲艺的某些技巧运用到话剧中来,略新耳目。”老舍还说他写《茶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参预埋葬旧时代的战斗”(《〈老舍剧作选〉自序》)。《茶馆》一共三幕,三幕刻画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第一幕的时间是1898年,即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第二幕写的是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第三幕写的是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三幕戏犹如三帧风俗画卷,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概括了50年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种种人物命运的变迁。它深刻地揭示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切所谓的改良主义、个人奋斗、“实业救国”的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在《茶馆》的背后,一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新生与腐朽,正在进行着反复的较量,新的时代正在旧时代的没落中孕育着,发展着。

《茶馆》描绘了一个五光十色的“茶馆世界”,老舍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剧中一共写了70多个人物,出场人物就有50多个。有的是贯穿全剧的人物,有的是过场人物,有的是映衬人物,有的是情节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人物。剧作家描写的重点是放在五花八门的市民阶层人物上的。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善于经营、谨小慎微,虽然有着买卖人的自私,为人却还本分。为了在那个社会里求得自己的一席生存之地,他苦心改革自己的经营方式,使之跟得上社会风气的流变。他“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但最后他还是没能争得自己的生存,被那个社会逼上了绝路。常四爷是一个“旗人”,是属于享有“铁杆庄稼”(吃皇粮)特权的一类人。他性格耿直、刚强,富于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心。面对清朝的腐败,他激愤地说:“大清国要完!”因而坐了牢。他参加过义和团的反帝战斗,后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卖菜人。和“作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不同,他“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他“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但结果是“一事无成”!最后他说的一句充满感愤的话,对他的性格作了生动的总结:“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王利发的房东秦仲义,原是一个掌握着相当家产的血气方刚的阔少,后来主张“实业救国”,成了一个立志维新的资本家。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动统治,尽管他惨淡经营几十年,最后还是彻底破产。他在“事业”失败后自我嘲讽地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告诉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笨蛋!”在老舍笔下进入茶馆这个“小社会”的,还有当时各种各样的人物:狠毒奸诈的清宫太监、吃洋教摆威风的教士、旧军阀的官兵和警察,以及那些从清朝一直混到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侦探、打手、流氓、人贩子、相面的等种种社会渣滓,经受着生活熬煎的旧艺人、小摊贩、厨师、小学教员等下层市民。此外,还有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他们在农村被逼得走投无路,而流入城里后的命运更加悲惨,如贫农的女儿康顺子被卖给太监为妻,那个不合理的社会残忍地埋葬了她的青春。总之,众多的人物形象,活现出一个叫人窒息、激人愤怒的黑暗社会。与解放前那些暴露黑暗的作品相比较,《茶馆》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写了学生运动的兴起,康大力到北京西山参加了游击队,透出未来的一线光明。全剧结尾,三个老头撒纸钱“祭奠自己”,既是对他们各自悲惨身世的感叹,也是象征性地为旧社会送终。剧本在埋葬黑暗的同时,也蕴含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潜台词。

《茶馆》采用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剧本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性的描绘。全剧不是以一人一事为主要线索构成贯穿始终的情节,而是以人物带动故事,把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断巧妙地同作品的主题罗织在一起,组成若干幅时代的剪影,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了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全剧的整体冲突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因此剧情发展的动力不在舞台上的戏剧冲突,而在茶馆外大社会的风云变幻。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成为独立的故事线。主要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从青年写到老年,次要人物刘麻子、唐铁嘴、吴祥子等则采用两代相承的写法,每个人都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而又都与时代发生深刻的联系。所以,以刻画人物取胜是《茶馆》艺术结构的生命所在。

茶馆课件【篇3】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二)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三)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老舍及作品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介绍《茶馆》剧情

全剧共三幕,分别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现出气势庞大的 历史画面。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幕,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贯穿起来,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必然灭亡。第二幕的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经过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开张,王利发与妻子抱怨生意艰难,时局混乱,茶馆前景暗淡。这时巡警来向王利发讨要公粮,王利发交不出,只好贿赂巡警免交。一群大兵来到茶馆闹事,王利发又送钱打发了他们。以卖菜为生的常四爷说起自己十多年前只因说?了“大清国要完”这句话,就被抓去坐了—一年多的牢,并述说了自己十多年来的经历。特务宋恩子、吴祥子要检查茶馆后面公寓里住着的学生,王利发阻止他们,无奈答应了每月给他们送钱。十多年前被刘麻子卖给庞太监做老婆的康顺子,带着养子康大力找到茶馆,见到刘麻子要跟他算账。原国民党议员、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既不满现实,又悲观失望,对王利发说“中国寻巨亡不可”。刘麻子贩卖妇女,为两个逃兵说媒,宋恩子、吴样子以抓逃兵为名,把逃兵的钱全部拿走,并抓走刘麻子充当逃兵交公。

第三幕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刚刚投降,国民党就进了北京城,国民党特务与美国兵到处横行,市面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裕泰茶馆也已败落不堪,难以维持。希望改良的老板王利发想聘女招待,以此来支撑老字号茶馆,但都无济于事。茶馆帮佣康顺子的养子康大力,到北京西山八路军游击区参加了革命,反动势力到茶馆逼迫王利发,要他交出康大力的母亲康顺子,否则砸掉茶馆。王利发被逼得走投无路,把儿子、媳妇、孙女送走去投奔康大力,自己与被国民党没收了一切产业的秦仲义和以卖花生豆度日的常四爷,一起聚集在茶馆里烧纸钱,为可悲的自己、也为那个可诅咒的时代送葬。当沈处长大批人马来霸占茶馆时,王利发在后屋上吊死了,茶馆与他一起,被旧时代埋葬了。第二课时

1.分组讨论:

①这一幕写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

②写了哪些事件?分别用小标题来归纳概括。

2.集体交流,明确:课本节选的《茶馆》第一幕,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人物众多,事件纷繁。

①这一幕出场的人物很多,但他们都是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所有的人物、情节,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第就在一幕的人物,大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前者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后者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等。

茶馆课件【篇4】

《茶馆》是老舍先生所著作品,主要以一个典型的茶馆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初期至解放前夕,中国普通民众经历的苦难和生活逐步崩溃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馆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茶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2、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3、注意台词的动作性。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4、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课文中许多语言都不限于它们字面上的意思,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

教学重、难点:

1、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语言。

2、本文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对话的潜台词的含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则去年的海报:

话剧《茶馆》

时间:2004年5月19日-2004年5月29日

场馆:首都剧场

票价:80/100/120/150/200/

二、简介作家作品

1.2004年5月27日,是北京人艺的节日。中国民族话剧的彪炳之作《茶馆》,迎来了它第500场演出的辉煌之日。曾经在上一版《茶馆》中参与演出的老艺术家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胡宗温、朱旭、吕中等二十余人,和观众一同在裕泰大茶馆的茶香中重温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茶馆》是中国话剧的丰碑。它1958年3月首演于首都剧场,其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1980年,该剧应邀赴法国、瑞士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篇章。1992年7月,随着老一代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茶馆》举行了最后一场告别演出,历史将它定格在374场。1999年10月,北京人艺以全新阵容重排《茶馆》。从焦菊隐、夏淳到林兆华,从于是之、蓝天野、郑榕到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茶馆》成就了一代代艺术家。

2.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整体感知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第二课时

四、听录音,概括情节

1、马五爷施威

2、康六卖女

3、常四爷骂洋货

4、鸽子之争

5、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6、秦庞交锋

7、茶客对话

8、常四爷被抓

9、庞太监买妻

五、特殊的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剧中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那么《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民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冠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时代的冲突。王利发的求情,二德子的蛮横刘麻子的挣昧心钱,宁恩子、吴子祥的滥捕无辜等,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指使的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六、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三十多个,人联没特别的主次这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中是匆匆过客但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社会造成的黑暗,而刘麻子,诏铁嘴等人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用一个个“过客”般的形象以及粗线条的经历来反映那个病态社会的林林总总,这是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大创新。

七、人物形象:

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

唐铁嘴:抽大烟,油腔滑调的流氓。

松二爷: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族人。

常四爷: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族人。

二德子:一们打手,凶悍,野蛮。

马王爷:被称职为吃洋饭的洋奴。

刘麻子: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六: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卖女。

黄胖子:了面调停纠纷的黑社会人物。

李三:打工为生雇农。

秦仲义:裕泰大茶馆的房主。小财主。

庞太监:封建势力的代表,是个荒淫无耻之徒。

宁恩子,吴祥子: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瓜牙。

第三课时

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大特色。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是自己的,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显示着自己的性格。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的生涯非常吻合。常四爷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狡诈奸滑,傲慢无礼,一看就是老牌的特务。刘麻子、唐铁嘴则满嘴流气,是典型的地痞无赖。出场的人物很多,台词有多有少,但都活灵活现,具有鲜明的个性。如课文开头李三的抱怨,抱怨“越改越凉,冰凉”,抱怨“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这些抱怨的话非常符合在茶馆已干了二十多年的老伙计的身份。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解题指导:剧本中的语言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阅读时应该能够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1)“硕果”一般比喻巨大的成绩。把一个在社会中微不足道的茶馆的存在说成“硕果”,是大词小用,暗示当时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透露出黑暗的现实。

(2)帝制虽然改了,但“国事”却如潮水无情地涌来:军阀开战、饥民逃难、兵警横行,等等,这一切使得王利发的茶馆日益陷入窘境。他把“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越来越大,透露出他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牵连、影响茶馆生存的心理。

(3)是通过谐音双关构成的。用“凉”谐“良”,表明了李三内心的困苦、凄凉和对王利发的不满。

(4)松二爷是个旗人,虽然已经没有了“铁杆庄稼”,已经挨了饿,但是一提到鸟儿,他就来了精神,有了活力。他把鸟儿看得比自己还重,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鸟儿饿着;一见着鸟儿,就舍不得死。让人听了觉得很可笑。但是在这可笑的后面,却使人感到心酸:一个能写能算的人,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还要靠鸟儿来维系自己的生命。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使然。

(5)同样是“意思”,但前后含义不同:“那点意思”是要钱的委婉说法,“不好意思”是指钱太少,说不过去;实际是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他过不去。表现了说话者无耻、无赖的流氓本性。

2.课后练习四

结合有关对话和情节,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茶馆来反映社会的。也可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看看不同的作者是怎样通过相似的情节来反映不同的社会的。

附:

五光十色的“茶馆世界”

──老舍《茶馆》

老舍解放后以戏剧创作为主,从1950年到1966年,他先后写了《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女店员》等。《龙须沟》和《茶馆》是老舍剧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龙须沟》写于1951年,是当代第一部成功的革命现实主义剧作。作品通过解放初期北京人民生活的变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新社会。1957年,老舍完成了他最成功的名作《茶馆》。这部剧充分发挥了老舍的创作个性,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不但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赢得了极大声誉。1980年,《茶馆》在西德、法国、瑞士等国演出时,轰动了欧洲,称它是“带着中国民族风味的艺术”,是远东的戏剧奇迹。

老舍在谈到他写作《茶馆》的构思时说,在文艺创作要百花齐放的号召下,“我写了《茶馆》……从内容上看,《茶馆》写的是旧社会”,“从形式上看,我大胆地把戏曲与曲艺的某些技巧运用到话剧中来,略新耳目。”老舍还说他写《茶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参预埋葬旧时代的战斗”(《〈老舍剧作选〉自序》)。《茶馆》一共三幕,三幕刻画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第一幕的时间是1898年,即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第二幕写的是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第三幕写的是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三幕戏犹如三帧风俗画卷,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概括了50年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种种人物命运的变迁。它深刻地揭示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切所谓的改良主义、个人奋斗、“实业救国”的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在《茶馆》的背后,一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新生与腐朽,正在进行着反复的较量,新的时代正在旧时代的没落中孕育着,发展着。

《茶馆》描绘了一个五光十色的“茶馆世界”,老舍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剧中一共写了70多个人物,出场人物就有50多个。有的是贯穿全剧的人物,有的是过场人物,有的是映衬人物,有的是情节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人物。剧作家描写的重点是放在五花八门的市民阶层人物上的。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善于经营、谨小慎微,虽然有着买卖人的自私,为人却还本分。为了在那个社会里求得自己的一席生存之地,他苦心改革自己的经营方式,使之跟得上社会风气的流变。他“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但最后他还是没能争得自己的生存,被那个社会逼上了绝路。常四爷是一个“旗人”,是属于享有“铁杆庄稼”(吃皇粮)特权的一类人。他性格耿直、刚强,富于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心。面对清朝的腐败,他激愤地说:“大清国要完!”因而坐了牢。他参加过义和团的反帝战斗,后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卖菜人。和“作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不同,他“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他“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但结果是“一事无成”!最后他说的一句充满感愤的话,对他的性格作了生动的总结:“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王利发的房东秦仲义,原是一个掌握着相当家产的血气方刚的阔少,后来主张“实业救国”,成了一个立志维新的资本家。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动统治,尽管他惨淡经营几十年,最后还是彻底破产。他在“事业”失败后自我嘲讽地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告诉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笨蛋!”在老舍笔下进入茶馆这个“小社会”的,还有当时各种各样的人物:狠毒奸诈的清宫太监、吃洋教摆威风的教士、旧军阀的官兵和警察,以及那些从清朝一直混到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侦探、打手、流氓、人贩子、相面的等种种社会渣滓,经受着生活熬煎的旧艺人、小摊贩、厨师、小学教员等下层市民。此外,还有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他们在农村被逼得走投无路,而流入城里后的命运更加悲惨,如贫农的女儿康顺子被卖给太监为妻,那个不合理的社会残忍地埋葬了她的青春。总之,众多的人物形象,活现出一个叫人窒息、激人愤怒的黑暗社会。与解放前那些暴露黑暗的作品相比较,《茶馆》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写了学生运动的兴起,康大力到北京西山参加了游击队,透出未来的一线光明。全剧结尾,三个老头撒纸钱“祭奠自己”,既是对他们各自悲惨身世的感叹,也是象征性地为旧社会送终。剧本在埋葬黑暗的同时,也蕴含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潜台词。

《茶馆》采用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剧本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性的描绘。全剧不是以一人一事为主要线索构成贯穿始终的情节,而是以人物带动故事,把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断巧妙地同作品的主题罗织在一起,组成若干幅时代的剪影,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了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全剧的整体冲突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因此剧情发展的动力不在舞台上的戏剧冲突,而在茶馆外大社会的风云变幻。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成为独立的故事线。主要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从青年写到老年,次要人物刘麻子、唐铁嘴、吴祥子等则采用两代相承的写法,每个人都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而又都与时代发生深刻的联系。所以,以刻画人物取胜是《茶馆》艺术结构的生命所在。

《茶馆》测验题

(一)综合创新题:阅读《茶馆》第三幕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秦仲义: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仓库里(指后边)有多少货呀,全完!哈哈!

王利发: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

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常四爷: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是,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松二爷,我的朋友,饿死啦,连棺材还是我给他化缘化来的!他还有我这么个朋友,给他化了一口四块钱的棺材;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看,(从筐中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

秦仲义: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王利发:对!四爷,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戏的内容和意义。

2.概括地归纳秦仲义、王利发、常四爷三个人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一幕所反映的时代和三个人共同的思想情绪分析认识准确的一项是( )

A.解放前夕,三人都充满了绝望情绪。

B.抗战刚刚胜利,他们充满了不平、懊恼和愤慨。

C.日本投降不久,三人都充满了绝望的情绪。

D.解放前夕,他们充满了不平、懊恼和愤慨。

4.请对下面两句台词的含义加以简要分析。

①“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雷雨》中,曹禺把二十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三十年来错综复杂的[]和[]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躁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 A 和 B 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不,不,不用。”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   C  和  D   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当年玩弄过的漂亮的使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①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②的信条,撕出了侍萍③的性格,撕出了她三十年风雨中磨炼出的④精神。

1.“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义是什么?

2.第一段的两个括号中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血缘关系 纠葛 B.暖昧关系 阶级矛盾

C.家庭不和 父子冲突 D.劳资冲突 凌辱

3.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混血儿”?

4.台词要有个性化,要能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第二段中侍萍的话展示了怎样的心情,周朴园的三个“不”,勾画了他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请在A、B、C、D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双音节词。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5.侍萍冷冷的一句话“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表达了她对周朴园怎样的情感?

6.最后一段末尾,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有力地评论了侍萍很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动作和语言。试根据上下文,填写出这些方框中的词语。

① 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三)高考题(1999,全国)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5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四)创新作文题

下面二题任选其一,不少于700字。

1.就你自己看过的一部戏剧、电影、电视剧,写一篇赏析性评论,题目自拟。

2.就你阅读过的一部剧本,写一篇札记,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及点拨

(一)1.三个人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纸钱,也为时代唱起葬歌。2.秦:是个民族资本家,终于被各种反动势力吞噬而彻底破产了,变得无可奈何。王:是个小商人,虽善于经营,却无法抵御住各种反动恶势力的欺压,是个可怜虫,无路可走,只有自杀。常:是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的代表,骨气铮铮,富有反抗精神。3.B 4.①这句话代表了旧中国千万个小商人的悲惨命运,是对黑暗的旧时代的控诉。③像常四爷这样正直、善良的老百姓爱自己的祖国,而代表国家的政府却不爱老百姓。

(二)1.拟人:戏剧要靠集中、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2.A 3.因为周朴园既有资产阶级的虚伪的反动本性,又有封建阶级狠毒伪善的一面;他是反动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式的家长,是悲剧的罪魁,又是惯用封建伦理作为统治家庭的罪恶工具的典型代表。 4.A.愤恨;B.痛楚;C.奸诈;D.伪善5.失望、蔑视、愤怒6.①自私自利(冷酷伪善)②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③善良正直④自尊刚强(反抗)

(三)此题考查了两个知识能力点,又给学生一定的答题自由空间,答案是开放性的。要注意前后语言的句式、修辞。内容特点:用比喻;前低后扬;前后照应。参考例句:五十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

(四)点拨:第1题:要着重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三方面选择评论点;评论点宜小不宜大;引用作品原文时要注意引用方式;不要写成读后感。第2题:注意与读后感的区别。

《茶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茶馆》是本单元第二篇阅读课文,这个位置决定它在学生知识的掌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要引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又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既要承担教会学生鉴赏方法的工作,又要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

2、 掌握《茶馆》卷轴式结构及其独特的戏剧冲突。把握主旨。 难点

3.,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重点

4.品味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5、 培养学生的文本研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

师生课前分别准备资料,课上师生互动, ( 方法)

通过诵读、讨论、研习、品读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解析重点、难点。 (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了解《茶馆》全剧,了解人物的命运。(使学生对《茶馆》有感性认识)

2、查阅资料或翻阅书籍,了解本文的作者,本文的写作背景,弄清“戊戌变法”“庚子年”“八旗”等概念。(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3、预习课文内容,清除语言障碍,准备复述。(为理性分析文章打基础)

(二)导入

《药》中的茶客→中国的茶文化→茶馆老板的辛酸→旧社会的茶馆的命运。

(三)题目介绍

《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话剧创作的高峰。曹禺称它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剧本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中心场景,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茶馆》全剧共三幕,一幕写一个时代,每一幕敲响一个时代的丧钟,最后一幕三个人的谈话点出了全剧的主题。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第二幕。这一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

以茶馆为题的原因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客生活上的变迁可以反映社会的变迁。

(四)研习课文

1、 梳理情节,(掌握课文卷轴式的平面结构。把握主旨)(解决教学重点)

A、请一名同学根据预习简要复述课文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教师通过演板进行概括。(这个步骤既检测了预习,使预习和新课紧密衔接,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板书内容为课文中以人物上场为次序的一些小故事,比如;李三牢骚,难民哀告。巡警索贿。大兵强取,唐铁嘴租房,常四爷送菜,特务的敲诈,康顺子的遭遇 ,刘麻子的生意,崔久峰的悲哀 ,刘麻子的悲剧等等

结合板书分析

(1)一个一个故事就象一个一个画面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副卷轴画,汇成了一个时代的故事 了解文章结构,它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统一的情节线索,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是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2)故事多出现的人物也多,但这些人物之间大多没有正面冲突,与茶馆的兴衰也无直接关系,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然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社会渣滓却横行霸道,作者把哪个矛头直指哪个旧时代,每个故事的冲突都暗示了人物与时代的冲突,揭示的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激起人民对旧时代的强烈憎恨,提醒人门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二课时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分组讨论人物形象,重点讨论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教师点拨、归纳。

(1)比如归纳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分为三类:

①人民生活的苦难。

②黑暗势力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③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和反抗意识;遗老遗少的哀叹。

从上面三类场景中,让学生各选出一场进行分析,看看王利发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什么不同的表现,从而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王自私,精明,干练,善于应酬的性格。

(2)再比如常四爷是旗人,却也反对大清帝国他的言谈反映正直,善良,敢作敢为的正义感

3.品味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五、拓展延伸

1、 比较《茶馆》与《雷雨》的戏剧结构,了解本文的卷轴式平面结构

2、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选段,分析水手长的形象

六、课堂小节

交代本文的重点、难点完成情况

七、布置作业

1、课下分角色表演《茶馆》的一个片断

2、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茶馆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

2、介绍烫干丝的制作过程。

3、品味课文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饮食文化。

教学重点:

能清楚地把烫干丝的过程说给大家听。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扬州小吃特色,体会作者对扬州茶馆及小吃的喜爱之情,初步感受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一个山灵水秀的地方,到那儿的茶馆去坐坐,感受一下那儿的喝茶的氛围,好不好?

1、揭题:扬州茶馆注意扬字提手旁扬州在长江的北面,江苏省境内

2、课题边有一个注释,请学生朗读。了解作者朱自清。

3、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十三年,对扬州充满了感情。这篇文章就写于1934年,是从他写的《说扬州》中选取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扬州茶馆在朱自清心目中的地位可不一般,让我们一起去探个究竟。

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或容易读错的字多读几遍;

(2)读通课文,划出概括写扬州茶馆的句子。

2、反馈交流:

(1)哪些难读的字,请你来提醒大家。

①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跟读两遍

②在这些词语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出示:兜揽、薄片、一撮虾米

兜的笔顺(演示,上面部分先中间后两边)书空一个

薄多音字,这里读bao齐读

撮在这里做量词,齐读

③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点儿糖和油,燥湿恰到好处;细细地咀嚼,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

指名读,你读准了这里的多音字嚼,齐读

(2)你找到的概括写扬州茶馆的句子是

出示: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突出最著名,在扬州,茶馆是最有名气的。

突出满满的,茶馆里的人多,扬州人,外地的游客都爱到这里来。

突出花样最多。

师:全文就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我们来读。

3、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扬州茶馆有哪些吃的花样,把它们圈出来。

4、指名回答

师:我们把瓜子、花生、炒盐豆、炒白果、五香牛肉称为零碎小食。

板书:零碎小食

烫干丝

小笼点心

根据板书,引说:在扬州茶馆,有等零碎小食,有,有,所以说吃的花样最多,也可以说吃的种类(式样)很多,这些吃的花样,我们都统称为小吃。

(板书:小吃)

过渡

三、品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学习第一节

1、师述,创设情境:小朋友,让我们也做回老茶客,一起走进扬州茶馆,去品品茶,吃吃那儿的特色小吃吧。

2、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的零碎小食,反复读,读出你喜欢的这类零碎小食的特点来。

3、交流出示句子

(1)瓜子花生炒盐豆

①吃过吗?为什么喜欢吃这个?(瓜子又脆又香;花生一粒在口,满屋飘香;炒盐豆有嚼劲,带一点咸味。)看来这些小零碎本身就香,吃在嘴里就更香了。

②来老师为你配上叫卖的声音,再让你的手上挎一个柳条筐,谁来读读这句句子,

③你来吆喝几声,兜揽一下生意,再读这句句子,是不是能感受到当时茶馆里的氛围。

(2)出示炒白果的句子

①读中点评指导:通过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白果黄亮的仁儿,让我忍不住要尝尝。

你的朗读让我听到了白果在锅里翻滚爆裂的声音,闻到了它的香气

(3)出示五香牛肉的句子

五香牛肉的香味、荷叶香、麻油香、白酒香,香气四溢,真让人垂涎欲滴。

4、师生合作,引读第一节。

配上江南丝竹的音乐,走进茶馆,砌上茶,慢慢品尝零碎小食带来的香味。

(二)学习第二节

过渡:零碎小食固然让人嘴馋,这烫干丝更是必不可少。让我们来细细品位。

1、请你认真地读读第二节,圈出烫干丝的动词。

2、媒体出示: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说时迟,那时快,刚瞧着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来了。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

(1)交流,指名回答,红颜色表示:切、切、放、浇、滗、拨、倒、搁。

(2)师:这里的词语都准确地表达了烫干丝时的每一个动作,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起读。

3、想不想亲眼看看?我们请了扬州茶馆的茶房来露一手,注意要看清他的动作。(录像)

师边做边解说:茶房先将一快一厘米多厚的豆腐干横着切成十几片薄如纸的薄片,再竖着切,切成像头发丝一样细细的丝,并且一根不断,放在小碗里。接着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然后用筷子滗去水,把它拨成圆锥形,又倒上麻酱油,搁一小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一盆清爽可口的干丝就做好了。

4、师:想不想也来做一做,下面请你做回小厨师,(媒体出示动词)根据这些动词,边做把烫干丝的过程说一说。

(1)学生准备

(2)指名交流(2人)。

评议:你把每一个动作都讲清楚了,真能干!

你不仅说得清楚,而且动作麻利、迅速,真像一位大厨师!掌声送给他!

(3)小结:小朋友,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进行复述,是学习复述的好办法,我们经常会用到它。

5、这时,茶房端上烫好的干丝,瞧:(引读)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

(1)点红清字,这里的清是什么意思?(清爽、清口、清淡)

(2)师:看上去清爽,吃起来清淡,一个清字让我们从视觉和味觉两个角度感受到了烫干丝独有的风味。板书:清)

(3)难怪:(出示,齐读):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

(三)学习第三节

1、引读:这烫干丝清淡可口,是道开胃小菜,所以你不用担心吃不下别的扬州点心。接着该要(小笼点心)。扬州的小笼点心种类可多了,有(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最美味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还有干菜包子)。

2、这些点心美味可口,(板书:可口)看了让人馋涎三尺,做起来很有讲究,读读后面两句话,完成127页填空。

(1)学生独立做

(2)交流,(媒体填上词)齐读

3、引读:这样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吃起来也很有讲究,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先来点(零碎小食),接着叫一盆(烫干丝),再要一些(小笼点心)。偶尔上一次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最后总不免捧着肚子走出。)

茶馆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把烫干丝过程给大家作介绍。

教学重点:

了解几种扬州小吃,知道扬州小吃的特点及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复述烫干丝的过程。

教学准备:

1.布置课前预习,并观察炒鸡蛋的过程。

2.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读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吗?知道广陵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吗?知道扬州吗?(扬州是江苏的一个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大运河贯穿南北,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名城。扬州的小吃,极具特色,名目繁多,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小吃也会随之变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扬州茶馆里的各种小吃。(板书课题)虽然课题是《扬州茶馆》,但课文主要介绍的是茶馆里的各种小吃。(板书:各种小吃)

2.引导入课:

扬州茶馆里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小吃?这好吃的小吃又是怎样制作的?小朋友想不想到扬州茶馆里去看一看?那好,我们这就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

2)找一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扬州小吃?(用划出)其中重点介绍了什么小吃的制作过程?

2.交流、反馈。[板书:零碎小吃烫干丝小笼点心]

三、再读课文,理解、体会

1.指名读第一节,其余同学闭眼想象茶馆里的情景。

2.组织说说:

①通过想象,你仿佛在扬州茶馆里看到了什么?

②这一小节里介绍了扬州茶馆里的哪些小吃?哪些是你曾经吃过的?

[随机点拨:文中写到卖零碎的,这零碎指的是什么?]

3.自由轻声读第二节,从文中找出做烫干丝的动词。[出示表格]

4.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关烫干丝的动词填入如下表格中)

什么事怎么做

烫干丝切浇滗拨倒搁

炒鸡蛋

5.说话训练。

1)不看书,用上表格中的动词说说烫干丝的过程。

[先指名说,再每人说一遍。]

2)指名说说课前所观察到的炒鸡蛋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动词[填入上表中]。

过渡:课文除了介绍烫干丝外,还介绍了什么小吃?又是怎样介绍的呢?

6.分组阅读课文第三节,边读边讨论:

①课文是怎样介绍小笼点心的?

②怎么理解课文最后三句话的意思?

7.组织交流,并完成练习。

1)组织说说课文是怎样介绍小笼点心的。

[随机点拨:小笼点心有那几种馅?]

2)组织完成下面的选词填空题:[出示]

蒸选剁加

做菜包子、菜烧卖和干菜包子,菜()那最嫩的,()成泥,()一点儿糖一点油,()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

[填完后组织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

3)组织说说对课文最后三句话的理解。

[出示]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次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最后总不免捧着肚子走出。

[随机点拨:偶尔上一次茶馆的人为什么总忍不住狼吞虎咽?]

四、总结全课,朗读课文

1.总结谈话:

读了《扬州茶馆》这篇课文后,我们对扬州的各种小吃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现在是否知道扬州小吃为什么有名吗?(因其风味独特、制作精细,色、香、味俱全)

2.分组朗读全文。

四、拓展引申

[出示]中国的名小吃很多,除了扬州的各种小吃外,还有北京的冰糖葫芦,云南的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你还知道哪些着名的小吃?能否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吃?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部分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茶馆课件【篇7】

教学要点:

1、鉴赏王利发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通过学习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看一看在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秋,社会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大屏幕出示老舍像及简介

二、简介剧情

全剧介绍: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xx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的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三、整体感知课文,梳通剧情脉络

1、放电影片断,使学生感性了解剧情。

2、学生默读全文。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角色朗读。

〔解说: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①台词较多的角色,各选一名学生担任。台词少的角色,一人可兼几个。

②本文语言特色为角色对话运用北京方言,朗读者应尽量读出京味来。

③朗读者要声情并茂,可有适当的手势〕

4、叫一名学生起来简要复述情节,师生共同梳理。

四、鉴赏课文

1、《茶馆》第一幕以王利发的茶馆为背景,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进行了什么活动?试概括第一幕展现的主要场景。(熟悉剧情,把握主题,为下面鉴赏剧本的结构扫清障碍)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的第一幕。曹禺曾称赞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这是为什么?

它向我们揭开了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末社会生活的一角。人物众多,事件繁杂。

可以根据几个主要人物的活动,理出该幕的纠葛(戏剧冲突)。

①常四爷先与流氓打手二德子因敢不敢“打洋人”发生冲突,进而“得罪”了马五爷,表示自己“就是不佩服这吃洋饭的”;之后就刘麻子送英国鼻烟,发出洋货充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的感慨;对太监娶妻表示不满,给卖女儿的乡妇买两碗烂肉面,忧心忡忡地说:“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并因此被宋恩子、吴祥子逮捕。

②秦仲义来茶馆看王利发“会做生意不会”,提涨房租的事;嘲笑常四爷给穷人买面吃的行动后得意扬扬地宣讲自己实业救国的主张;之后是与庞太监之间的彼此表面笑语奉承,实则剑拔弩张的激烈交锋。

③庞太监娶妻涉及“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忍痛卖女儿的康六和康顺子的悲剧命运和人贩子刘麻子倒卖人口牟取暴利的罪恶行径。

2、说说这些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些人物的命运,他们彼此间的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恶人猖獗,特务横行;洋货充斥,洋教势力抬头;民不聊生,卖儿卖女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抬头、爱国正直的人受迫害的现实。

在众茶客们的谈话与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些有闲的市民阶级对时事漠不关心,对穷人的苦难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玩物丧志的无聊与麻木——大清国确是气数已尽,日薄西山,走到了它“要完”的时候了。

[小结]:《茶馆》由众多人物生活场景罗织而成,共同组成了时代的剪影,反映了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可以说是借助小茶馆来反映大社会,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从而告诉人们这样的社会一定要灭亡,这正是老舍创作《茶馆》的根本意图。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那么,《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事联系。

3、本剧的结构特点:

《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

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

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之内的。整个一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

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形成卷轴式的平面结构。这与中外传统

戏剧的写法是完全不同。

4、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结合台词分析):

(1)王利发:

作为大茶馆的掌柜,既有老实、善良(如悄悄向常四爷介绍马五爷的背景,劝他说话“留点神”,劝众茶客“莫谈国事”,包括对喝蹭儿茶的唐铁嘴的态度等),力图适应各种环境以求生存的一面,又有自私、精明、圆滑(如对秦仲义的奉承,对涨房租的搪塞,又如在给乡妇烂肉面问题上,既称赞常四爷“积德行好”,又说“这路事儿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并询问秦仲义的意见,两面讨好等)以求保全自己的一面。这种性格是由于家教“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使然,更是由社会的动荡不安的环境和茶馆掌柜的职业特点决定的。

(2)常四爷:

对神气十足的二德子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在全茶馆的人司空见惯,对刘麻子给太监买老婆不置一词的时候,只有他说“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加以指责;对乡下人卖儿卖女现象的关注,对洋货充斥的感叹,以及“我看哪,大清国要完”的忧虑,都表明他是一个耿直、正派,看不惯社会丑恶,富有爱国心的人。

(3)秦仲义:

作为一个家道殷实的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的维新派,把一切人都不放在眼里,来到茶馆,有一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气势。对王利发,摆出主子的态度;对常四爷买面给穷人的事表示不屑一顾;讲“实业救国”时颇有些自命不凡——只有自己懂怎样救国;与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庞太监针锋相对等等,处处显示着他的身份地位与性格特征。

(4)孙二爷: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讨论交流:你还对哪些人物感兴趣,结合台词试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5、本剧的语言特色:

(1)人物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生涯非常吻合。

(2)每个角色都在说自己的事,可是又都与时代相关联,从中折射出时代的影子。如常四爷“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的感叹,康六倾诉自己卖女儿“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等,都显示了洋货充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3)丰富的潜台词。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寥寥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如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庞太监之间,表面问安奉承,骨子里暗藏杀机,每句话都是话里有话,耐人寻味。

茶馆课件【篇8】

教材分析:三幕话剧是老舍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在国际文坛上也享有盛誉。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说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事。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穿起来。

教学目标:

A、全文目标:

1、理解独特的艺术结构,矛盾冲突;

2、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

3、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4、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B、课时目标:

1、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2、精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之一:王利发。

教学重难点:卷轴画式结构、人民与时代的冲突。

教学设想:充分增强感性材料的积累,突破重难点;将台词朗读与分析王利发这一形象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旧知导入。鲁迅小说的第三部分茶客谈药情节中,茶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老舍的戏剧《茶馆》更是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二、感知:

1、有关作者:人民艺术家老舍。

2、检查预习:三幕分别反映了哪一时代?

3、引导通读课文,了解第二幕剧情:

(1)、问题引导:

第二幕出场人物众多。先后有哪些人物在茶馆里出现?他们来茶馆干什么?其中,哪些人物是在其他人物表演的过程中出现的?

(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老师边引导回答边归纳剧情:

开场:王淑芬、李三、王利发三人对话。

A、巡警摊派、勤索(穿插难民央告)

B、唐铁嘴租房被拒绝(穿插报童卖报)

C、常四爷、松二爷祝贺茶馆开张。

D、特务敲诈、勒索(穿插和常四爷交锋和刘麻子交锋)

E、康顺子来茶馆找工作

F、刘麻子和逃兵谈买卖(穿插崔久峰的悲观)

三、突破:

1、卷轴画式的结构:

这一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就有20多个,但他们都是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所有的人物、情节,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

2、精读片断,赏析人物:

(1)分角色朗读课文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到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确。

(提示:对难民,他口气生硬,毫无怜悯;对巡警等,他极力讨好,不敢半点得罪。读时要读出他不同的语气。)

3、评析王利发这一人物:

自私、圆滑、善于应酬;精明干练。但他仍然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最后(第三幕中)悬梁自尽。

4、推广:像这样悲惨命运的,剧中何止他王利发一人!他们悲惨的命运该怪谁?那些像唐铁嘴、刘麻子之类的社会渣滓又为什么能为所欲为?

5、人民与旧时代冲突:

老舍把矛盾的焦点直指那个黑暗的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四、总结:作者虽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五、巩固:展示课内练习:判断文中人物矛盾、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社会现实的联系,做连线题。

六、拓展:课外练笔: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篇文艺短评。

附:备课小结

没有中心故事,只是像一幅长卷;教学中若将其展开,逐一品评,相信每一幅画面也皆有滋味,但可能会陷入琐屑繁冗的泥淖。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在以茶馆__社会为主线,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理解。

板书设计:

茶馆

人民艺术家老舍

开场:三人对话

巡警摊派勤索(难忆央告)

唐铁嘴租房被拒绝(报童卖报)

常四爷、松二爷祝贺开张

特务敲诈勒索(和常四爷交锋)

(和刘麻子交锋)

康顺子找工作

刘麻子和逃兵谈买卖

(崔久峰的悲观)

茶馆课件【篇9】

一、教学目的:

1 . 领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 规律。

2 . 理解本文特点: 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物( 王利发) 的 悲剧命运、茶馆的变迁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横断面交织,展示 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 重点: 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语言。

2 . 难点: 本文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的潜台词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 容。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作者及作品;剧本阅读。

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 文学常识:老舍( 1 8 9 9 ─1 9 6 6 )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 9 5 1 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撊嗣褚帐跫覕的称号。撐母飻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1 9 6 6 年8 月2 4 日含恨自尽。 他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天赐传》《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

茶馆》简介:

( 1 9 5 7 年发表开始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尘埃ü圆韫菁案骼嗳宋锉淝ǖ拿栊矗从沉舜忧迥⒚窆跄甑娇拐绞だ笕霾煌贝摹⒔迨甑纳缁崦婷玻沂玖税胫趁竦匕敕饨ǖ木芍泄亩础⒑诎岛妥锒瘢婢芍泄厝蛔呦蛎鹜觥?nbsp;

第一幕,1 8 9 8 年初秋,戌戍变法刚失败,谭嗣同问斩后不久,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的人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末路。

1 . 剧中描写了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连官府也怕他三分。

2 . 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府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

3 . 吃朝庭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

4 . 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生活豪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

5 . 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

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败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这一切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即课文节选部分。( 民国初年)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1 . 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

2 . 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中蒸窝窝头。

3 . 身怀绝技的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频于失传。

4 . 恶势力异常活跃,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国民党官僚互相勾结,横行霸道,地痞、特务如鱼得水。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命财产随时受到威胁,王利发在茶馆被人霸占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的社会,表明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人投奔西山解放区的描写,暗示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本剧是旧社会的一曲葬歌,上演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二、 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节选部分:

词语补释(投影)

割据: 一国之内,拥有武力的人占据部分地区,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体面: 体统,身分;光荣,光彩;( 相貌或样子) 好看,美丽。

抱怨: 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埋怨。

寒酸: 旧时形容穷苦读书人的不大方的姿态。

过瘾: 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咂摸: 寻思,反复研究。p 1 4 9 注

津贴: 工资以外的补助费,也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

兵荒马乱: 形容战时动荡不安的景象。

造孽: 佛教用语,做坏事( 将来要受报应) 。也说作孽。

忏悔: 认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盘查: 盘问检查。

搭讪: 为了应付尴尬局面而找话说。p 1 4 5 注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欣赏本文的结构特点及人物形象

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结构特点:

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 每一个在茶馆中出现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一个故事, 这些故事互相交织,或平行发展,共同构成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1 . 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 以出场先后排列) :

王利发: 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

王淑芬: 王利发的妻子,家庭妇女。

李 三: 打工为生的雇农。

巡 警: 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兵痞。

大 兵: 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兵痞。

唐铁嘴: 抽大烟,油嘴滑舌的流氓。

常四爷: 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旗人。

松二爷: 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旗人。

宋恩子: 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爪牙。

吴祥子: 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爪牙。

刘麻子: 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顺子: 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卖的悲惨遭遇。

康大力: 康顺子买来的儿子。

老 陈: 专为卖妻的逃兵。

老 林: 专为卖妻的逃兵。

崔久峰: 旧民主主义者。

难民、报童、学生、军官

2 . 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李三的抱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苦衷、逃兵的蛮横等都表现了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刘麻子、唐铁嘴等人正是那黑暗社会的产物,这种似乎撐奘碌谋鐢更能激起人们对旧时代的强烈憎恨。

3 . 巧妙的衔接与穿插:

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与下一个情节衔接,使整个戏浑然一体。

如开场,李三向王淑芬抱怨工钱不长,可话越来越多,王淑芬同情李三,引出她与王利发的口角,李三抱怨的时候提到要关城门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送菜作了铺垫,就这样环环相扣,每一个情节既清楚又连贯。

利用人物特定身份和特殊特殊情节造成交错穿插。如刘麻子与逃兵在茶馆做人口交易,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有人出现不得不停止,王利发与崔峰的出现,作为茶馆中迎来送往的生意是完全正常的,因此,自然打断刘麻子的戏,等崔久峰下场后,宋恩子、吴祥子又上场敲诈逃兵。这种穿插使一个情节恰到好处终止,又使剧情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

作业:

[ 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第三题。

茶馆课件【篇10】

《茶馆》是老舍先生所著作品,主要以一个典型的茶馆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初期至解放前夕,中国普通民众经历的苦难和生活逐步崩溃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馆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茶馆》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把握走马灯式的结构特点,学习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

3、了解剧本独特的、被人称为“卷轴画式”的结构及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教学难点

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舍先生的《茶馆》,以旧北京城中的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画面,诅咒了这三个黑暗年代,宣告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茶馆》全剧共三幕:第一幕展示了戊戌变法失败,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社会面貌;第二幕展示了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时期的社会面貌;第三幕展示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

二、作者作品

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老舍7岁进私塾,10岁进市立小学,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受古典文学熏陶,开始用文言学习作诗和散文。1917年毕业后即任小学校长。“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

《茶馆》同步练习

1.填空题

(1)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族人,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作家。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_”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和话剧《_________》、《________》等。

(2)《茶馆》共三章,依次截取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时期的横截面,采用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__________茶馆由_________而__________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人物的生活的变迁,反映近_________年的社会面貌。

2.判断题

(1)《茶馆》写了清末、民初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并不集中,也没有一组矛盾贯穿全剧,但依然结构严谨,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 )

(2)《茶馆》没有统一的情节,上场的人物有七十多个,却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有像图画一样,将一个一个人物展放进去,显得结构散乱。这的确是该剧的遗憾之处。( )

(3)“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这句舞台说明透露出王利发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到牵连、影响茶馆生意的心理。( )

(4)“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中,“硕果仅存”表明王利发善于经营,茶馆利润很高,透露出不安定的社会现实。( )

3.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个特色。下面几句话出自何人之口,选出判断准确的一项( )

(1)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2)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呀,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

(3)(接钱,没看,揣在怀里)没关系!

(4)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A.刘麻子 松二爷 常四爷 王淑芬

B.唐铁嘴 松二爷 常四爷 王利发

C.刘麻子 常四爷 松二爷 王利发

D.唐铁嘴 常四爷 松二爷 王淑芬

4.上面四句话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①圆滑、谦恭、世故、周到 ②回忆大清国,软弱无能

③油滑、无耻,满身奴性 ④豪爽耿直,常有闯荡江湖的侠气

A.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5.作文:试评老舍《茶馆》的语言特色,600字以上。

答案与提示

1.(1)舒庆春 舍予 满 剧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 龙须沟 (2)清代末年 民国初年 抗战胜利后 裕泰 盛 衰 五十

2.(1)√ (2)×(提示:结构散乱不对) (3)√ (4)×(提示:茶馆利润很高,不对)

3.B 4.C 5.略

《茶馆》测试

一、基础驿站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花哨(shào) 茶盅(zhōng) 腌(yān)菜  咂(zā)摸

B.戊戌(xū)  搭讪(shan) 蛊(gǔ)惑 沏(qī)茶

C.坤角(jiǎo) 惭愧(kuì) 痞(pǐ)  发髻(jì)

D.造孽(nuè)  神龛(kān) 淘汰(tài) 嗜(shì)好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按顺序把它们正确地写在方格里。

引起纠分 横眉立目 冲烽陷阵 陶朱之富

天廷饱满 说煤拉纤 珍珠玛瑙 干戈玉帛

3. 为下面的“老气横秋”选择恰当的解释。(  )

常四爷:(对松二爷)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

秦仲义:(老气横秋地)完不完,并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们一碗面吃没有。小王,说真的,我真想收回这里的房子!

A.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B.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4.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族人,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作家。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和话剧《 》、《________》等。

5.戏剧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歌剧、舞剧;根据其场次多少可分为 、 ;按 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根据内容的性质可分为 、 、 。

二、综合园地

6.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

(2)李三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

茶馆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揣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2、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了解戏剧主题。

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戏剧主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将近50年了。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前几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电影《茶馆》,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投影显示课题)

二、学生表演《茶馆》片段。·

(投影显示表演者姓名)

三、人物形象分析: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前后三幕中出场的共有30多个,我们不可能一一分析,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课文节选部分出现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刘麻子、唐铁嘴及课文中提到的秦二爷几位。

(投影显示八位人物姓名,点击王利发人名进入相关链接)

(一)、王利发。

1、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1)、对难民、李三等人:“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

对难民强硬、冷漠,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2)、对大兵、警察、特务:“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对他们的态度则是讨好,巧应付,怕得罪。表现王利发的圆滑世故。

(3)、对唐铁嘴之流:“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啦!”“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对唐铁嘴厌恶仍笑脸相迎,表现王利发的精于处世。

2、善于经营,不断改良。

“allright?”“yes,也有这么一说!”

体现王利发言语上的改良。

“西直门的德泰,……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

“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

通过王淑芬和常四爷之口表现王利发善于改良,是茶馆业中的佼佼者。

3、对现实不满,含蓄表达:

“这年月还值得感谢!”“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表现王利发的胆小怕事。

总结: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二)常四爷。

1、“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表现常四爷的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2、“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表现常四爷的爱国、敢作敢为。

3、“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

表现常四爷的正直、倔强。

总结:旗人。正直,爱国;倔强,敢作敢为;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三)松二爷。

1、“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表现松二爷的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

2、“我看见您两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你说得对!嗻!四爷,走吧!”

表现松二爷的胆小怕事。

总结:旗人。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四)秦二爷。

民族资本家。一心实业救国,最终破产。

(五)刘麻子。

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六)唐铁嘴。

“我感谢这个年月!”“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无耻。

(七)宋恩子、吴祥子。

1、“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点面子!”“对啦!坐下谈谈吧!你们是要命呢?还是要现大洋?”“别动!君子一言:把现大洋分给我们一半,保你们俩没事!咱们是自己人!”

表现宋、吴二人的贪婪、蛮横、霸道。

2、“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四、戏剧主题分析:

在茶馆中,老舍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里面有广大市民的代表王利发,有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常四爷,有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松二爷,还有地痞无赖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老牌特务宋恩子、吴祥子等等。老舍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将这些人物展示给我们看,他应该另有深意。先来听听剧中人物自己的话吧!(点击王利发、常四爷、唐铁嘴人名观看相关影片)也许,我们能从不同人物的不同结局中找到答案。这八个人,可以简单地分个类,上面四个,可以归入好人的范畴,下面四个,则应归入坏人的范畴。王利发悬梁自尽,常四爷落魄一生,松二爷惨遭饿死,秦二爷最终破产。好人遭了殃!刘麻子等人却在这个社会中如鱼得水,坏人猖狂无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常说“邪不压正”,可在《茶馆》中,邪却确确实实地压住了正,这其中的根源何在?看来老舍先生批判的矛头已经不仅仅是宋恩子、吴祥子等反面人物了。他要展示的实际上是整个旧时代的黑暗。

《茶馆》展现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揭示了旧社会的必然灭亡。

在《茶馆》中,不管是哪个时代,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漆黑一片,难道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吗?戏剧中是否给了我们希望? 明确:希望在于以康大力为代表的西山八路!

五、结束语、课后作业:

秦二爷走了,常四爷走了,王利发也走了,我们这堂课也该结束了。给大家布置个课后作业:比较《雷雨》、《茶馆》的戏剧结构及矛盾冲突。同学们再见!

茶馆课件【篇12】

课文《扬州茶馆》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坐定了沏上茶,便有卖零碎的来兜揽,手臂上挽着一个黯淡的柳条筐,筐子里摆满了一些小蒲包,分放着瓜子花生炒盐豆之类。又有炒白果的,在担子上的铁锅里爆着白果,一片铲子的声音。得先告诉他,才给你炒。炒得壳子爆了,露出黄亮的仁儿,铲在铁丝罩里送过来,又热又香。还有卖五香牛肉的,让他抓一些,摊在干荷叶上;叫茶房②拿点好麻酱油来,拌上慢慢地吃,也可向卖零碎的买些白酒来喝。

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③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说时迟,那时快,刚瞧着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来了。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

接着该要小笼点心。扬州的小笼点心,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的且不用说,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还有干菜包子。菜选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蒸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到口轻松地化去,留下一丝儿余味。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点儿糖和油,燥湿恰到好处;细细地咀嚼,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最后总不免捧着肚子走出。

【前言】

《扬州茶馆》是朱自清先生的《说扬州》节选。朱自清是一位语言大家,他的散文以纯真朴实的风格见长,给人疏朗清新的感觉。这篇《扬州茶馆》,作者如一位老茶客,带着后生到扬州茶馆品茶吃点心。但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的关系,学生学习课文肯定遇到很多困难,就是老师也是不能一下子就弄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的,因此要上好这篇课文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的。难在朱自清先生写出的茶馆的韵味是向我们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把“烫干丝”过程给大家作介绍。

【教学设计】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茶馆

2. 交流:你有没有去过茶馆?吃过什么茶点?

3. 板书:扬州

师述:扬州是我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山灵水秀,而扬州最著名的就是茶馆。

4. 齐读课题。

5.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从他朴实的语言中,去感受扬州茶馆那独特的风俗文化,并走进扬州茶馆去看一看,品一品。

二. 介绍作者(出示多媒体)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扬州茶馆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板书:吃的花样最多

2.再读课文,列出文中扬州茶馆的茶食名称。

3.交流。

4.在那么多的特色茶食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茶食?

5.学生自行准备,然后交流。

四.语言实践和课外延伸

1.咱们班有的同学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四川,还有其他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小吃,请这些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观察,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2.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有名的特色小点?向同学们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吃。

茶馆课件【篇13】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是中国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该剧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馆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茶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家作品;掌握《茶馆》卷轴式的平面结构及其独特的戏剧冲突;培养学生的文本研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2、过程和方法:师生课前分别准备资料,课上师生互动,通过诵读、讨论、研习、品读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解析重点、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认清那个时代的黑暗,了解百姓的痛苦,珍惜现在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鲁迅先生在小说《药》里,为我们展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小“茶馆”,并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茶馆”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花白胡子的低声下气,还是驼背五少爷的幸灾乐祸,写来都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个时代群众的愚昧麻木,而且也感受到了革命者不被人理解的悲哀。今天,我们又看到了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的另一个《茶馆》,它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简介作家作品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介绍《茶馆》剧情。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四、快速读文,整体感知。

1、完成字词积累。

2、这一幕写到了哪些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点拨:这一幕出场的人物较多,但他们都是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所有人物、情节就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就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前者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子恩、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后者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

3、这一幕写了哪些事件?用小标题概括。

主要事件: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

这些事件关系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无可救药。

五、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局,体会剧本如何形象地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本文的主要事件。

一、分析人物形象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前后三幕中出场的共有30多个,我们不可能一一分析,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课文节选部分出现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刘麻子、唐铁嘴及课文中提到的秦二爷几位。

(一)、王利发。

1、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1)、对难民、李三等人:“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

对难民强硬、冷漠,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2)、对大兵、警察、特务:“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老总们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对他们的态度则是讨好,巧应付,怕得罪。表现王利发的圆滑世故。

(3)、对唐铁嘴之流:“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啦!”“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对唐铁嘴厌恶仍笑脸相迎,表现王利发的精于处世。

2、善于经营,不断改良。

“all right?”“yes,也有这么一说!”

体现王利发言语上的改良。

“西直门的德泰,……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

“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

通过王淑芬和常四爷之口表现王利发善于改良,是茶馆业中的佼佼者。

3、对现实不满,含蓄表达:

“这年月还值得感谢!”“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表现王利发的胆小怕事。

总结: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二)常四爷。

1、“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表现常四爷的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2、“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表现常四爷的爱国、敢作敢为。

3、“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表现常四爷的正直、倔强。

总结:旗人。正直,爱国;倔强,敢作敢为;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三)松二爷。

1、“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表现松二爷的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

2、“我看见您两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你说得对!嗻!四爷,走吧!”表现松二爷的胆小怕事。

总结:旗人。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四)秦二爷。

民族资本家。一心实业救国,最终破产。

(五)刘麻子。

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六)唐铁嘴。

“我感谢这个年月!”“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无耻。

(七)宋恩子、吴祥子。

1、“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点面子!”“对啦!坐下谈谈吧!你们是要命呢?还是要现大洋?”“别动!君子一言:把现大洋分给我们一半,保你们俩没事!咱们是自己人!”

2、“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宋、吴二人的贪婪、蛮横、霸道。有奶便是娘的走狗。

三、课堂小结。

《茶馆》展现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揭示了旧社会的必然灭亡。

四、作业。

1、写一篇人物评论:我看王利发 (300字左右)

2、分成几个小剧组,准备分角色读老师指定的一个或几个片段。

《茶馆》同步练习

1.填空题

(1)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族人,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作家。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_”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和话剧《_________》、《________》等。

(2)《茶馆》共三章,依次截取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时期的横截面,采用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__________茶馆由_________而__________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人物的生活的变迁,反映近_________年的社会面貌。

2.判断题

(1)《茶馆》写了清末、民初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并不集中,也没有一组矛盾贯穿全剧,但依然结构严谨,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 )

(2)《茶馆》没有统一的情节,上场的人物有七十多个,却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有像图画一样,将一个一个人物展放进去,显得结构散乱。这的确是该剧的遗憾之处。( )

(3)“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这句舞台说明透露出王利发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到牵连、影响茶馆生意的心理。( )

(4)“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中,“硕果仅存”表明王利发善于经营,茶馆利润很高,透露出不安定的社会现实。( )

3.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个特色。下面几句话出自何人之口,选出判断准确的一项( )

(1)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2)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呀,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

(3)(接钱,没看,揣在怀里)没关系!

(4)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A.刘麻子 松二爷 常四爷 王淑芬

B.唐铁嘴 松二爷 常四爷 王利发

C.刘麻子 常四爷 松二爷 王利发

D.唐铁嘴 常四爷 松二爷 王淑芬

4.上面四句话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①圆滑、谦恭、世故、周到 ②回忆大清国,软弱无能

③油滑、无耻,满身奴性 ④豪爽耿直,常有闯荡江湖的侠气

A.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5.作文:试评老舍《茶馆》的语言特色,600字以上。

答案与提示

1.(1)舒庆春 舍予 满 剧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 龙须沟 (2)清代末年 民国初年 抗战胜利后 裕泰 盛 衰 五十

2.(1)√ (2)×(提示:结构散乱不对) (3)√ (4)×(提示:茶馆利润很高,不对)

3.B 4.C 5.略

《茶馆》测试

一、基础驿站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花哨(shào) 茶盅(zhōng) 腌(yān)菜  咂(zā)摸

B.戊戌(xū)  搭讪(shan) 蛊(gǔ)惑 沏(qī)茶

C.坤角(jiǎo) 惭愧(kuì) 痞(pǐ)  发髻(jì)

D.造孽(nuè)  神龛(kān) 淘汰(tài) 嗜(shì)好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按顺序把它们正确地写在方格里。

引起纠分 横眉立目 冲烽陷阵 陶朱之富

天廷饱满 说煤拉纤 珍珠玛瑙 干戈玉帛

3. 为下面的“老气横秋”选择恰当的解释。(  )

常四爷:(对松二爷)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

秦仲义:(老气横秋地)完不完,并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们一碗面吃没有。小王,说真的,我真想收回这里的房子!

A.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B.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4.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族人,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作家。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和话剧《 》、《________》等。

5.戏剧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歌剧、舞剧;根据其场次多少可分为 、 ;按 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根据内容的性质可分为 、 、 。

二、综合园地

6.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

(2)李三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87087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讲座主持稿6篇
下一篇 : 「必备」学期德育工作计划2000字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