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生死朗读观后感通用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死朗读观后感 篇1

《生死朗读》这部电影以爱情为线索,以战后德国为故事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对人性,战争,道德,正义进行了深层次的**。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引人深思。影片前后反差很大,下半部的基调越来越重,已经远远超出了成长和爱情的范畴,逐渐进入了罪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的领域。

首先,汉娜无期徒刑的悲剧直接原于她对人的尊严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汉娜是个文盲,但她非常渴望知识。当她在集中营时,她会请许多小女孩为她读书。当她和英雄在一起时,她也喜欢听他的。

但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中,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感也就越强烈,于是汉娜尽力掩饰自己的缺陷,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甚至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痛苦的尊严贯穿汉娜的一生。可以说汉娜是时代悲剧的产物。

其次,汉娜的悲剧让我们思考所谓的法律与正义。法律是惩治犯罪、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工具。归根结底,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正如电影中的法学教授所认为的,问题不在于是非,而在于是否合法。

然而这本身就是悖论。因为法律处理的只是表面,而难以触及到内心,法律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时代发展、随统治阶级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的。对于同一案件,不同的法律制度在不同的年份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影片中教堂火灾审判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当法官问汉娜为什么锁门时?汉娜说,很明显我们是警卫,我们的工作是照顾囚犯。我们不能让他们逃跑。

法官接着说,你害怕他们会逃跑,你会受到惩罚,甚至被处决。汉娜否认她说外面着火了。如果我们开门,一切都会混乱,我们将无法恢复秩序。汉娜就这样承认了一切罪行。

因此,汉娜的罪行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时秩序和法律的恪守。汉娜是按照当事的法律行事的。她当年离开西门子公司应聘当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是合法的,这是她的自由;她每月从60个囚犯中挑出10个来去送死也是合法的,这是她的工作,她要给新来囚犯腾地方,否则集中营会人满为患;甚至她坚持不打开已经着火的教堂大门之锁也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她是看守,她不能让囚犯逃跑,她不能让秩序失控。

法律比天更重要,责任比山更重要。这是汉娜心中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一件事,生命的生存是她看不到的。这是汉娜的盲点,也是法律的尴尬。所以,如果法律不能理解人们的环境和她所处的复杂关系,那么审判实际上就是一种暴力——胜利者对输家的暴力。

该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

”汉娜的悲剧让我联想到了“平庸的恶”这个词。汉娜在获释前一天在监狱自杀。麦克带着极大的悲伤和内疚走进了她的囚室。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他寄给她的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和借来读的书。

在这些汉娜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书中主人公艾希曼与汉娜有相同之处,都是在为非正义的事尽忠职守。或者简单地说,他们只是忠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反思工作本身的善恶、是非。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之一是当时在德国占上风的中国人的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那么,对于一个被时代麻痹的文盲来说,正义是否足够?

一方面,汉娜确实间接参与了战争,对她的审判是合理合法的。但另一方面,将“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这样的标签强加在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身上,显得太大、太沉重了。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

所以,法庭对汉娜的判决是“合法的”,但同时也是“非正义的”。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都充满了借口、谎言、谋略和算计,但他们缺乏对人性的反思和对正义的执着。汉娜最终因隐瞒文盲身份而被判重刑。一个偶然的因素愉快地结束了审判。

这样的审判结果不禁让人叹气。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法律的价值,以及冷冰冰的法律背后缺乏人性关怀和正义。

再次,影片中主人公的两次沉默也导致了汉娜的悲剧。第一次沉默,麦克知道汉娜是文盲,但没有告诉法庭事实,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和写,给麦克写了一封字体简陋但充满希望的信,但麦克没有给汉娜最需要的答复,而是选择了沉默。

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对于男主角的第一次沉默,可能是为了尊重汉娜对于人格尊严的追求,而没有揭穿她文盲的身份。

而第二次沉默则更能体现男主角逃避现实的态度,当一个人无法直面人生的惨淡和心中的真实感情时,悲剧也就自然产生了。

最后,整部影片让我反思救赎与信仰。汉娜的行为也许是可恨的,但她也很有同情心。同情不仅是她悲剧的结果,也是以汉娜为代表的人们在那个时代的大环境下麻木不仁,甚至到了死也无法得到自我救赎。

在法庭上,汉娜觉得承认自己是文盲比承认自己杀了犹太人更丢脸和有辱人格。换言之,汉娜对自己的纳粹行为是麻木的,她一直觉得遵循法律办事的人,又怎么会心存愧疚呢?这就是当时环境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

那么,面对这一切,如何才能得到救赎?汉娜认为知识和理智可以给她带来尊严和救赎。从她隐喻的死亡方式可以看出这一点。

她是踩着摞起来的厚厚书籍而悬梁自尽的。对于她来说,书是知识与理性的象征,又是爱情与希望的标记,她的真正有光彩的生活,都与书密切相关,但书又把她最终带上绝路。这说明理性和爱不能成为人类的终极救赎。

在我看来,救赎首先在于发自内心的忏悔。当然,汉娜在她最后的遗嘱中交待要把那个小茶叶罐和7000元钱交给当年受害人的女儿来处理就是一种悔罪的表现,但她的罪疚与忏悔是很有限的,它们只指向那活着的人,而对那些死难者她并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她的行为或许只能称得上是一种补偿。

没有发自内心的忏悔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救赎。而忏悔我认为源自于信仰。理性、法律、知识、爱情都无法让人得到救赎。

只有信仰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救赎。反思我国,在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逐渐匮乏,尤其是信仰的缺失,更容易让人精神空虚,在纸醉金迷的社会中缺乏正确的判断。

这部影片在不为世人所接受的爱情背后隐藏了对人性、道德、罪恶的**,更是对正义、对宽恕的呼唤。即便是再万恶的人,也需要人们的理解,也需要得到灵魂的救赎。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

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而真正的法治社会需要融入正义,缺乏正义的法律与审判只会沦为暴力统治的工具。真正和谐的社会,需要实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总体回归,需要呼唤信仰!

生死朗读观后感 篇2

摩尼教把世界看成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这样两个部分,这种看待世界的方法能够让大多数人感到满意。无论是古老相传的民间童话,还是韩国和台湾的肥皂剧,女主角往往善良的像天使下凡,而头号反面人物又穷凶极恶地好似吃人的黑巫婆。这种极善与极恶的强烈对比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满足了戏剧角色冲突的需要,也满足了我们内心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

善与恶就这么泾渭分明么?

《生死朗读》中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女主角汉娜曾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她参与作出的一些决定直接断送了一些人的性命尤其是当关押犯人的教堂起火时,为了怕犯人逃跑,她和其他看守拒绝打开教堂大门,任由关在其中的犯人们活活烧死。毫无疑问,她是有罪的,理应受到审判。但是,电影审判前的一系列镜头暗示着,这个坐在被告席上的中年德国女人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穷凶极恶。

温丝莱特的表演很到位,她捧得奥斯卡影后桂冠实至名归。她饰演的这个女人显然不是个杀人狂,眉宇间总是露着坚强,做什么都透着认真。她愿意帮助街上素不相识的生病男孩,一个离群索居的中年女人,整天要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为她朗读诗歌、小说、戏剧,与男孩亲热却拒绝对方的低俗小说,这说明她有爱心、对生活的美有着执着的追求。在汉娜看来,文字是美丽的,不识字是人生最大的羞耻,她会为了遮掩自己不识字而放弃升职,放弃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哪怕被冤入狱也决不肯承认。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看起来严肃认真、热爱生活、善良无害,甚至有一点勇士气概的平凡的女人,却漠视囚犯的生死,在法庭上以职责不许作为抹杀生命的堂皇理由。电影中法庭一段很精彩,温丝莱特完美诠释了汉娜的麻木、茫然和彷徨对草菅人命的麻木、对自己所犯罪行的茫然和对法官要求验证笔迹时的彷徨。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究竟在哪里一切都是按照规章制度去做的,自己只是尽力做好了本职工作。

阿伦特说,极权统治发明了既无法惩罚也无法饶恕的罪行。这种超出了现有道德范围的极恶无法用自私、纵欲、贪婪、怨毒、嗜权这些动机来解释。的确,在电影中,我们看不到女主角身上隐藏着什么穷凶极恶的东西,她甚至是一个具有很多美德的人。她不畏惧死亡,在法庭上冒着被绞死的风险直陈其事,宁愿背负不应有的罪责也不肯坦白自己不识字。这和同在法庭上坐着的其他女看守的丑恶嘴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汉娜内心中显然认为真实和知识是可以用生命去扞卫的宝贵东西,是不能亵渎的,所以影片最后她脱掉鞋子,借助垒起来的书完成了自缢。

法西斯极权统治把一部分人归为可以直接抹杀的非人的东西,并且以制度的形式把这一意识形态固化下来。汉娜作为一个纳粹制度中某生活的普通人,也是一个纳粹制度的运作者。她不需要通过自己的主观意愿就可以犯下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罪行。

在这样的专制制度下,个人负有怎样的道德责任?我想,电影中穿插的法律专业学生之间的讨论其目的怕也是意在探讨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学生以结果的惨烈推出目的的邪恶,我认为有些偏激。我觉得,汉娜之所以成为邪恶的化身,不是因为她具有什么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理想或思想能力。恰恰相反,她在邪恶当道时为虎作伥,是因为她失去了判断是非的思想能力。因为她是个文盲,无法通过阅读知善。思想对作恶有遏制作用,因为思想可以产生关于善恶的辨别能力。

我主观认为,电影安排男主角这个对汉娜知根知底的法学院学生去听审判,从内心挣扎到选择隐瞒真相,既是想满足汉娜隐瞒文盲的心愿,也与他对汉娜的恶有了新认识有关。邪恶因动机的肤浅而平庸。汉娜所体现的平庸的邪恶在于她的无思想,甚至无动机地按照罪恶统治的规则办事,并因而心安理得地逃避一切道德责任。如果不帮助她认识到自己行为所隐藏的邪恶,她一辈子也不会悔悟。认罪是救赎的开始,坐牢只是形式,要帮助她自我救赎,首先必须让她知善。男主角承担起这个任务,寒暑不易地给她寄朗读带,帮助她识字,完成从不知罪到知罪的蜕变。汉娜最终明白了自己的恶,真真正正完成了自我的审判,原本麻木的心感受到了痛苦的折磨。她开始害怕面对生活,希望能够得到宽恕。她的自杀,既是逃避,也是一种自我的解脱。但是,不被宽恕的灵魂沉重的无法飞向天堂,男主角责无旁待地带着她的忏悔飞往美国,找到了当年的幸存者。二人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最终,幸存者没有收下汉娜的钱,却留下了装钱的茶叶盒,钱被捐给了帮助读写的犹太慈善组织。不收下钱,是因为个人无法代表整个犹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对那一段历史进行审判和宽恕;捐钱给帮助读写的慈善组织,以汉娜的名义,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娜也是受害者,希望这样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我是这么理解的。

最后,我认为生死朗读比朗读者更贴切。

生死朗读观后感 篇3

这两天,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未知死亡》,另一部是《生死朗读》,未知死亡是记忆碎片的印度版,其中的动作和凄美的爱情让人感叹。而生死朗读则法人深思,记忆最深的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关于个人的尊严,汉娜是一个文盲,但是她对知识非常渴求,在集中营时她会让很多小女孩为她朗读,跟男主角在一起后,也喜欢听她的朗读。但是也许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下,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于是汉娜尽力掩饰自己的缺陷,甚至最后付出了终身监禁的代价。她走在一条偏执但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她也不得不面对没有解救教堂里的犹太人的处罚。

第二是关于法律与正义。汉娜得到终身监禁的结果让人唏嘘,纳粹、凶手,这些称呼强加到汉娜身上有逻辑但是却无道理,有逻辑是因为汉娜确实间接参与了战争,无道理的原因正如该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所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

对汉娜的判决是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如果法律无法理解民众当时的环境以及她当时所处的复杂关系,那么审判其实就是一种暴力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有句话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法律是刚性的,但是如果缺乏了灵活性也就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也许英美法系的判例能够解决这种矛盾吧。

第三是关于沉默。影片的悲剧,其实正是因为男主角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男主角的沉默,看似是为了保住汉娜的尊严,实则是一种逃避现实,当一个人无法直面人生的惨淡和心中的真实感情时,悲剧也就自然产生了。

生死朗读观后感 篇4

《生死朗读》是一本由陈晓阳教授所著的书籍,通过对生命、死亡、身体、医疗、关怀等主题的诠释,从多个角度探讨人的生命状况及其价值,并从现实问题中提出了对生命和人的关怀。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人们在生命面前的种种矛盾和追求,而这些矛盾和追求正是生命的真谛所在。生命不仅仅是有限的时间和生理机能的存在,它的价值还在于它呈现出来的每一种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挣扎着生命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注,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生命的存在和价值,尊重生命、珍视生命。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逐着名利和物质享受,忘记了生命是一份无价的珍宝。生死朗读提醒我们,生命不仅仅是单一的个体,它还包涵了社会的生命、人类生命、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命。当我们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才会认识到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的重要和美好,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尊重生命、珍视生命。

在阅读《生死朗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产生了对生命、对医疗以及对人性关怀的深刻理解,也使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了疾病和生命。同时,该书作者也反复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病人进行治疗,更是关注病人身体上、生命上、心理上的每一个方面,时时刻刻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给予关注和关爱。

总而言之,《生死朗读》这本书让我得到了深刻启示和领悟。我们需要尊重生命,关注生命,珍视生命。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给予病人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病人在病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这对于病人的康复和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和尊重生命,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那么我们的社会,也必将更加美好。

生死朗读观后感 篇5

作为一部备受关注的电影,在上映前,它的热度已经不输给那些豆瓣高分的大作。《生死朗读》或许不是像《唐人街探案》或《流浪地球》一样的大片,但它肯定是值得一看的电影之一。我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深受震撼,也对生命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影片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年轻夫妇因丈夫的疾病而来到医院,他们的婚姻出现了裂痕。而在医院,他们结识了一位肺癌患者,这个患者通过无痛死亡实现了自己的逝去。而后,这位先生留下了自己的生前遗愿,希望妻子能够朗读被自己藏起来的日记,以此来帮助她走出失我之痛。女主角在朗读日记的过程中,收获了情感上的快乐和力量,并最终接受了失去爱人的事实。这是一部简单而深刻的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真谛。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医院里大厅上方的那一面时钟。影片一开始,摄像机就将时钟的长指针慢慢地拉到了9点,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巴。后来,这面时钟一直在镜头前晃动,仿佛每一个镜头过后,时针都在不停地前进,似乎告诉我们生命是无法停下的。每一个人都会步入这个永恒的归宿。但同时,地球也在不停地转动。即使我们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其他的人还在继续他们的生活。爱是绵长而永恒的,即使时间带去了许多东西,但爱会永存。这个镜头在整个影片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我们,提醒我们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女主角朗读日记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朗读日记的过程中,女主角发现这位患者多年来一直深爱着她,那一刻女主角被自己爱情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也是影片希望表达的爱情观:爱是无条件的,它不在于一开始的时候有多完美,而是在时间的冲刷和风雨的摧残中,经历了痛苦、苦难,才得以坚定。在最后,女主角深情地吻了自己爱的人看守的墓碑,告诉我们在时间和空间的扭曲中,即使相遇的时间再短暂,爱也能让人如此深情。

这部电影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亲情,是友情,还是爱情?影片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但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探讨,女主角与丈夫之间的困境,患者与女主角之间的爱,这些爱情让我们感受到了电影的力量。这是一种连语言都无法形容的情感,它使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升华。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既富有哲理性,也富有感性。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荒谬,走出失去之痛。我们需要像日记里的先生那样,拥抱生命,活出自己的美好。在生死面前,所有的鸡毛蒜皮都是不重要的。如果我们能把握当下,舍弃那些烦恼而享受生命,那么我们就会拥有终身难忘的幸福。

生死朗读观后感 篇6

《生死朗读》讲述了一名曾为纳粹集中营看守的女子汉娜的故事。讲述了她与小自己二十多岁的麦克的让人不为理解的畸恋以及她因曾经在集中营时所犯的过错而受审判入狱。故事很简单,但中间的一些细节和中间暴露出来的一些人性问题却长期得不到解决。

影片前50分钟都是以麦克与汉娜的感情交往为主,当中不乏n多的激情戏。说实话我是不怎么懂这50分钟到底是为了什么?噱头?

后续铺垫?但我认为像麦克这样的经历会给他的生活带来永久的记忆。年轻时的爱情往往很真,很美好,很让人难以忘怀的。

更何况其中还夹有青春期的萌动。

但真正带我们通过电影的情感命题,将电影引入真正的主题和升华的是汉娜选择悄然离去的那一刻。许多年后,麦克,一个法学院的学生,参加了一个关于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听证会,发现汉娜是被指控谋杀300名犹太人的战争罪犯。他的心脏是什么?羞愧、悲愤、哀伤、焦虑...

也许都有,也许也都不是,我不是他所以不能完全体会。但是让我震撼的是汉娜。面对所有的审判,所有的罪行,她承认,她的表情是如此坚定,如此坦率。

当听到她那句“换了你,你会怎么做?”时,法官沉默稍许。是啊,换做是我们,作出裁决。

我们会怎样做?审判者以正义身份自居,以高高在上的的姿态对过去的无数集中营中的一例。为什么法国学生麦克知道真相,知道有利于汉娜的证据,却选择沉默?

由此我也怀疑他对汉娜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是爱吗?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汉娜做一切只是为了生存,一个孤独而贫穷的女人来生活。

如若她不那样做,也会有千千万万的“汉娜”会那样做,动荡的社会本来就会存发着无数悲剧的!

汉娜入狱后,在狭小的空间,孤独的无味的生活。直到某天她收到一箱录音带,那是麦克为她朗读的带子。由此汉娜的狱中生活发生改变,她学会了朗读,学会了识字(看到此处我再一次泪流满面,她背负了20年的孤独,那是怎样一种心境,我不敢想象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学会了写作。

她一直叫麦克“小家伙”,她给麦克写信,甚至要求麦克给她回信,但是麦克却一直没有给她回信,麦克到底是怎样想的呢?

汉娜要出狱了,监狱管理员给麦克打电话要求他接她出狱,给她安排狱后生活。麦克同意了,几十年后第一次见到汉娜。汉娜伸出手来,但我们都感到麦克的手不安和颤抖。他已经不再是当初为汉娜痴狂的“小家伙”了。

汉娜要出狱了,我猜想她不会再离开监狱了的,就如《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个在狱中生活了五十年的老人。因为在汉娜的角色里,她不能成为安迪,她不能选择像安迪那样积极的生活。

片中麦克曾对他女儿说“他不曾对谁坦诚”,但最终他却带他女儿去了汉娜坟前,讲述了他的那段过往......

读完后,我一直在想麦克对汉娜的爱?如果不是爱,那到底是什么?

————坦诚,卑微,孤独,爱?

此外《生死朗读》在我记忆中最深的主要有三点:

首先是个人尊严。汉娜是个文盲,但她渴望知识。在集中营里,她会让许多小女孩为她读书。当她和英雄在一起时,她也喜欢听她的。但也许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中,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于是汉娜试图掩盖自己的缺陷,甚至付出了终身监禁的代价。她走在一条偏执但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她也不

得不面对没有解救教堂里的犹太人的处罚。

第二是关于法律与正义。汉娜得到终身监禁的结果让人唏嘘,“纳粹”、“凶手”,这些称呼强加到汉娜身上有逻辑但是却无道理,有逻辑是因为汉娜确实间接参与了战争,无道理的原因正如该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所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

“对汉娜的判决是“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如果法律不能理解人们的环境和她所处的复杂关系,那么审判实际上就是一种暴力——胜利者对输家的暴力。有句话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

法律是刚性的,但如果缺乏灵活性,就会成为一种工具。也许英美法系的判例能够解决这种矛盾吧。

第三是关于沉默。影片的悲剧,其实正是因为男主角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

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男主角的沉默,看似是为了保住汉娜的尊严,实则是一种逃避现实,当一个人无法直面人生的惨淡和心中的真实感情时,悲剧也就自然产生了。

这样的爱情,又或不能称作为爱情。一个懵懂的少年,一个丰腴美丽的女子,在乱世中相遇,在意乱情迷中赤裸相见。做一场又一场颠覆生命、颠覆道德、

颠覆黑白的爱。爱到生死难别,爱到天翻地裂。爱到生命中只有了这种唯一的,带着肉欲横流的表达方式,在白天黑夜里抵死缠绵。

那么罪,那么美!那么美,那么罪!

故事追溯到了1958年一个飘雪的日子。他是15岁的少年,她是36岁的女人。风轻云淡中,他们相遇。

只是一场普通的邂逅。他在生病的途中下车,她帮助了他。经历了三个月隔离室的生活后,解禁了的他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见她。

就是在这一天,她似乎开启了他心中那扇紧锁的门。他看见她平静地熨胸罩,看见她卷起性感的双腿,一点一点地穿着长丝袜。他的腿很漂亮,心脏停止跳动。

那样荡人魂魄的蛊惑,那样若有若无的撩拨。他落荒而逃。

可她的身影,只如一个妖精。每时每刻在脑海纠缠。心底有个声音:“去见她,去见她。”

苦苦挣扎。再次相见,她叫他:“孩子。

”她极为自然地提出为他洗澡。水流温柔地抚摸男孩年轻,鲜活的身躯,他害羞地盖住私处,情不自禁想象她在浴缸中的迷人妖娆的模样。而纱帘后的她看见他已经发育成熟的男性躯体,已然悸动了。

裸裎相对。罪恶之花在一刹那间越开越旺,越开越烈。火花四处飞溅,惊扰之处,满是欲望。

他就像在黑夜里驾驶沉船。他没有方向,随时触礁。他急切想捕捉远方星星点点的亮光,她却笑了。她说:

“孩子。”然后他被她带领,沿着她指引的方向,一路奔腾,一路欢歌。

身体与身体的纠缠,灵魂与灵魂的对抗。他俯首称臣,战栗着,不安着。

爱是做出来的。他完全迷醉。在她所给予的身体盛宴中不能自拔。

他甚至惊讶地发现自己爱上了比自己大21岁的女人。他满脑子都是她。上课想,吃饭想,他下课找她,一进门就迅速脱掉衣服,性欲如船,轻松启航。

他几乎完全被这种新鲜的情欲刺激占据了思想,寝食难安,只有见到她,才能稍微安静下来。似乎只有身体的相互撞击才能释放他对她的思念。

偶然一次,他说:“那里简直不能安静读书。”“读书”二字让她的眼睛里绽放出羡慕的光。

第三次鱼水之欢后,她央求他为她读他自己写的剧本。他一字一句地朗读,她安静地听,每一个字符,每一个音节都努力捕捉。

她很喜欢听他读书。在充满欲望的双人床上,书声使她着迷。

恍如平静的生活一往无前。可是,矛盾不离左右地浮上水面。

他坐上她售票的电车。她在遥远处,并没有他所以为的会走来吻他。陌生的眼神击败他内心百转千回的甜蜜。

他们争吵,他们发出决裂的嘶吼。他让步了,因为贪恋她所给予的身体的欢愉,他在爱情中如此卑微。他含着泪问她:

“你,爱我吗?”

她点头,含着泪点头。面对一个15岁少年的爱情,她不忍辜负,不敢亵渎。但究竟,她爱不爱他,她无法回答。

她不能直视自己的灵魂。她爱他强壮的身体还是纯洁的灵魂?也许,这种超越道德底线的爱根本不能称为爱,而应该称为罪,所以只有赤裸裸的肉体欲望。

于是,只剩下了做爱,只剩下了隐秘的做爱。误解在一次次身体的相互撞击中灰飞烟灭。

然后,她问他:“你有书吗?”她说:“从今天起,我们改变一下顺序,先读书,再做爱。”

他毫无选择。她是他的神,他的上帝。他必须无条件服从。

是荷马的《奥德赛》,一本关于旅行的书。

“告诉我,缪斯,那位聪颖睿智的凡人的经历。在攻破神圣的特洛伊城后,浪迹四方。”

“你用手压在他的唇上,他死了。穿过所有地狱。”

他一字一字地朗读,她蜷缩在他的怀里,泪流满面。他更紧的搂住她。

“承受越多,就会越爱她。危险只会增加我的爱。”他悲哀地告诉自己。

他爱上了她。

先朗读,再做爱。这几乎成了一个惯例。渐渐他习惯了她这种特殊的爱好。可是,这个被情欲充斥的季节突兀地结束了。

最后一次争吵。最后一次撕心裂肺的男女欢爱。那个盛夏,他跑进她的房间,已经人去楼空。

她突然失踪了。

时光荏苒。他渐渐长大。可是心里有一个空洞。那个空洞中有她。他在懵懂少年时爱上的女人,一个喜欢在他朗读后,带着他一起飞翔,一起降落,一起到达幸

福彼岸的女人。

他忘不了她。他又怎么忘得了她?

直至七年后的重逢。重逢残酷而伤感。彼时他是法学院的实习生,参加一场对纳粹分子的审判。

在审判席上,他意外见到了她。略显苍老,依旧美丽。审判席下,他惊诧、惊惧、难过。

她,这个愚蠢的女人,并不知道别的纳粹分子对她的陷害,而是原原本本承认在二战期间为纳粹做过集中营的看守,并导致一场多人丧生的教堂失火案。

他的灵魂再次震撼!他想到了一个事实。他想把这个事实告诉他的教授,可是,在同学们对她气愤填膺的声讨中,他退却了。

因为他的退却,她被判处了终身监禁。

自私吗?现实吗?痛苦中他敲开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房间,当他拥抱女孩时,他悲哀地发现眼前全是她的倩影,丰满、妖娆。

她变成了一根刺,隐匿在他的内心深处,随时随地,露出尖锐的锋芒,将他刺痛,伤痕累累!

这样的痛,到底是恨还是爱?

无法救赎!渴望救赎!

他找出曾为她读过的所有书籍,一本一本朗读,制成磁带寄给狱中的她。

“据说在堤岸上出现了一个新人,一个带小狗的女人。”她的录音机放在枕边,听到多年前曾经听过的这段朗读,她泪流满面。

他寄给她一盒又一盒磁带,在他声情并茂的朗读陪伴下,她呆滞的表情变得欢快,并主动学习认字,在狱中表现颇佳,获得一次次减刑。30年后,1988年,她66

岁,获得提前出狱的减刑。他们在狱中重逢,那一刻时光静止。她伸出手,想要握住一段时光。

他却狠心收回了手,问她:“你是否思考一下过去?”她悲伤地垂下手:

“我感觉如何不重要,我如何想不重要,因为逝者如斯。”

逝者如斯,逝者如斯夫!

他终于不再爱她,他懦弱地不再爱她。从她站在审判席上时,他就拒绝再去爱她。她在狱中自杀。其时,他在为她布置寓所。

悲情的音乐响起,一顿一挫,宛如心的哭泣。错过,再错过。爱情,在逝水流年中到底有没有来过?

他坚守的秘密——她是文盲。她,这个向往书中世界的女子自始至终都没有可能撰写那份狱警报告。他的退却,只是因为他没有足够地爱她。

世俗面前,放弃,再放弃。那个妖娆的女子,生长在记忆中,梦幻中才是最好。她死了。

没有得到救赎,因为他,连自己都无法救赎。

他的爱情,只是一出华丽的悲剧。或许他爱过的,只是青春流年里她对他性的启迪,她带给他的万千欢悦。而,这些,又到底是不是爱呀?

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只余下琅琅读书声:“告诉我,缪斯,那位聪颖睿智的凡人的经历。在攻破神圣的特洛伊城后,浪迹四方。”

“你用手压在他的唇上,他死了。穿过所有地狱。”

“据说在堤岸上出现了一个新人,一个带小狗的女人。”她的录音机放在枕边,听到多年前曾经听过的这段朗读,她泪流满面。

他叫迈克。她叫汉娜。他在流年中爱过她,终在流年中放弃了她。

生死朗读观后感 篇7

宽恕不可宽恕的 ——德里达

汉娜·施密兹在获释前一天在监狱自杀。带着极读的悲伤和内疚,麦克·伯格走进了她的囚室。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他寄给她的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和借来读的书。

在这些施密芝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艾希曼是第三帝国安全总部第四局b-4的负责人。他曾经通过他在铁路运输方面的专长,把数百万犹太人送到集中营。战争快结束时,当火车车厢不够用时,艾希曼让被捕的人自己走向死亡营地。

阿伦特(犹太人)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在耶路撒冷旁听了对艾希曼的审判。让阿伦特震惊的是,这个“杀人魔王”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得毕恭毕敬,甚至像一位绅士。

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艾希曼确实是一个尽忠职守、严谨勤奋的官员,每天埋头于时刻表、报表、车皮和人头的统计数字,极具工作效率。第三帝国的“国家理性”完全支配了、也合法化了艾希曼这样的“平庸”官僚的行为。他一再强调,他只是一个巨大系统中的一个齿轮。

阿伦特认为,使得纳粹的罪行得以实现的绝大部分人都具有这种“平庸”特征,他们轻易地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在罪恶的极权统治下,人的轻率所造成的灾难远远大于人的作恶本能所造成的伤害之和。这就是应当从耶路撒冷得到的教训。

《朗读者》的小说作者、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无疑受到了阿伦特的影响,他对纳粹罪行及其影响的思考始终在“平庸”的普通人的生活层面展开。

那么,汉娜·施密芝真的就是“平庸之恶”的又一个例证吗?

2 汉娜确实是“平庸”的,因为她是一个文盲,还用谎言极力掩饰这一点。换句话说,汉娜由于无法读写(文盲)因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

汉娜热衷于听和读。她越是向往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就越是憎恨和害怕自己的文盲身份,这是同一种情感的两面。这让她几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和追求尊严的道路,所以她会撒谎,放弃工作和爱她的人。

这种痛苦的尊严贯穿汉娜的一生,使她成为她的精神核心。这一基本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她首先是一个有同情心的形象。

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是当时德国盛行的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

这种麻木既弥漫在集中营的施害者身上,也弥漫在受害者身上;弥漫在法庭上的审判者身上,也弥漫在被告身上;弥漫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小说比电影更清楚地展示了这一关键内容,电影中只有一幅被告在法庭上织毛衣的画面。)。

在集中营里,无论囚犯还是看守,他们要继续自己的生活,一天一天地活下去,就不得不把毒气室和焚尸炉——杀戮和死亡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得不把他们自己的作用看得很轻,不得不像被注*****或喝醉了酒一样让麻木状态占据自己。

在这种共同的麻木之上,他们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每天制造**。在这种环境下,对错、善恶、生死等基本伦理问题都消失了,只剩下日常的各种职责计算。

汉娜的不幸之处在于,在她那条偏执然而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在她成为有文化和尊严的人之前,在她能思考人类的尊严之前,她已经不得不面对了关于人类尊严的大是大非的残酷考验——她没有能解救教堂里的那些犹太人,这是残酷的、有罪的,但这符合她当时的思考和行动能力,符合那个环境轻易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

3 审判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的这样标签对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来说是实在是太大、太沉重了,汉娜或许从未能准确地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然而,这些标签足以让大多数人在理解她之前给她下结论。

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都充满了借口、谎言、谋略和算计,但他们缺乏对人性的反思和对正义的执着。汉娜最终因坚持隐瞒文盲身份而被定罪并被判重刑。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

审判从未触及对汉娜真正重要的问题(汉娜的拒绝只是一个原因)。麦克在研讨课上说出的“理解”这个词是微弱的。很多人都会义正词严地反问,我们真的需要理解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冷酷女看守”吗?

汉娜有罪,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官可以简单地根据抽象的指控和简单地运用法律来惩罚她。如果审判不是基于对“这一个”被告的全部特殊性的真实理解,而是基于博弈(各种计算之间的平衡),这种审判不可能是正义的。

法国哲学家、犹太人德里达(derrida)在思考法(law)和正义(justice)时指出:“若一位法官想作出正义的判决,他(或她)便不能自满于只是引用法律。他(或她)每次都必须重新发明法律。

”也就是说,“在一独特的情况中重新发明一种正义的关系,这意味着正义不能被降格为约束、处罚或奖赏的计算。正确的或合法的事,很可能是不正义的。”

对汉娜的判决是“正确的或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

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和罚,而是使法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阿伦特认为,为了能够公正地判断纳粹的罪行,一般的国内法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在对人的尊严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制定一部新的法律。

汉娜的形象需要正义,而不仅仅是同情。

4 那么,麦克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麦克和汉娜的关系准确地显示了老一辈德国人和经历过二战的年轻一代在纳粹罪行面前或合作或沉默或麻木的复杂的爱与恨关系。

“当我努力去理解时,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即我觉得本来属于该谴责的罪行变得不再那么该谴责了。当我像我应该谴责的那样谴责时,就没有理解的余地了。两者我都想要:

理解和谴责。但是,两者都行不通。”小说这样表达这种复杂的感情。

其中最关键的是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

在第一次沉默中,最坏的可能原因是,麦克内心不希望汉娜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得以减罪,并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可能是,麦克觉得揭穿她的文盲身份等于毁了她,沉默是尊重她的决定;或两者兼有或更复杂。在第二次沉默中,麦克有更现实的因素要担心。

在麦克的沉默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上面描述的麻木。这种麻木是我们维持日常生活的代价。“这样才有可能让我重新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并在这种生活中继续生活下去。”

麦克唯一做的是,给汉娜不断地寄自己的朗读录音。这是麦克在重重矛盾中所能找到的唯一合适的接触汉娜的位置。此时,朗读从原来的肉体之间的、面对面的,变成了抽象的语音。

朗读延续了,但爱已经消失。汉娜终于学会了通过磁带读和写,但最终她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公正)和宽恕。

汉娜没有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救汉娜。在罪恶面前,在各种生活中,麦克没有勇气面对他曾经拥有的爱,也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

德里达说,宽恕“不可能宽恕的”才是宽恕。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宽恕,它的每一次具体实践(实现)都会打破原来关于什么是能宽恕什么是不能宽恕的经验和界限(解构宽恕原来的可能性),就像正义的每一次具体实现都会要求法的重新运用甚至发明(解构法之运用的原本可能性),就像真正的爱是爱那些超越你并更新你的事物(解构自我的同一性),否则就只是变相的爱自己(自恋)而已。

无论是宽恕,还是爱与正义,都需要一个超越的维度,否则就会被日常生活的平庸所吞噬,或被犯罪所压垮,或被计算所腐蚀。

在电影的结尾,麦克带着他疏远的女儿去汉娜的坟墓。的确,他有责任把汉娜的故事向下一代(未来)重新讲述一遍,而这个重新讲述的故事应该不只是关于罪与罚,更是关于爱、正义和宽恕。

生死朗读观后感 篇8

生死朗读读后感 (一)

当我看到我最喜欢的凯特温丝莱特最终赢得金牌时,我知道,像她一样,很多人的等待是有价值的。奥斯卡终于做了一次正确的选择,尽管直到此刻,我还没有看《生死朗读》这部电影,但是我相信凯特的选择,正如她一直以来做的那样。

自从在《泰坦尼克》里看到这个当时过于丰满的美女之后,我就迷上她的美丽,但是同样美丽的是她的演技和她与众不同的眼光,与其她很多演过商业大片的知名女优不同,凯特一直以来坚持出演文艺片,以至于《泰坦尼克》之后她竟然没有一部像样的商业大片,以她这样的条件和资历可以说极为罕见,这样看来,她选择下嫁给山姆·文德斯(《美国丽人》导演)也不足为怪了。然而这样的才女数次提名奥斯卡每每铩羽而归,新世纪之后的奥斯卡一向青睐极具眼球牵引力和商业吸引力的美女(希拉里·斯万克算是个例外,毕竟实至名归),对于凯特这种坚持艺术创作的美女竟然数次视而不见,不可谓不恶劣矣。有意思的是每当戴上奥斯卡影后桂冠之后,一干票房美女居然立马成为票房毒药,同样也是新世纪颇为称奇的怪现象,好在凯特肯定不会受此影响,因为她本来就不是票房巨星。

虽然一直想看到《生死朗读》这部电影,只要看一看封面凯特和拉尔夫·费恩斯的样子,就不得不让人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但是数次扫片都没有淘到,未免失望之极。于是决定要先找到这部**先睹为快。

《生死朗读》的**很短,我几乎用了半天就看完了,看完我得出一个结论,能够支撑我几乎一口气读完此书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我一直是把汉娜当成是凯特的形象来读的,这样我看的时候才会如饮醇醪,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看,实际上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而且读后会让人回味不已。

据说电影制作人最初想让凯特出演,后来不知怎么改成了妮可·基德曼。碰巧妮可怀孕了,所以她改回凯特。看完全书,我直感谢妮可的那个小孩,因为她挽救了整部电影,其实妮可也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但是喜欢一个演员并不是说她演什么都是好的,都必须无条件接受。妮可出演那种神经质女人(如《小岛惊魂》)和惊艳美女(如《红磨坊》)自是形神俱备,但是汉娜这个形象对她来说显然不如凯特来得好。

整部**的最大悬念就是汉娜为什么会数次误解男主人公,并且会在法庭上毅然承揽罪责,最后男主人公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是和他的朗读有关,这个谜团才被解开,**的包袱的铺垫和抖露还是比较符合逻辑并有一定的吸引性。

**对于男女主人公的**描写并不是很多,因为毕竟这不是这部**的主题所在,可能很多读者或者观众都会认为这是一部爱情**或者情爱**,想必抱以猎艳心理看待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想必这样的人也必定失望而归。

这不是一部讲述爱情或者说畸形爱情的**,这部**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赎罪类别的**,在这部**里,爱情和赎罪都只是构成**主体的一部分,但是显然还不是全部。

作为一部成功的电影,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民族的精神救赎和理性思考。毫无疑问,二战之后对于纳粹份子的清算在很长时间里构成了对那个时代回忆的标志性烙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纳粹被作为一个整体永久性的被钉在历史的审判台和耻辱柱上。

但是,人从来都是有着社会属性和个人特性的,这点无论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同博爱还是德国人严谨的哲学观里都得到承认的,只是这一普世原理在纳粹标志面前是否可以依然畅通无阻呢?我们已经有很多文学影视作品在尝试法西斯主义下人性的检讨,但是对于那些被迫绑上纳粹战车的人,人们似乎还不愿意去审视其作为个体的特性,对于这部分人历史该如何去审判呢?显然,《生死朗读》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尽管这种尝试有着浅尝则止的意味,但比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蜻蜓点水又有了不小的进步。

当然考虑到当今社会对于那个年代不堪回首的痛心疾首,作者的上述尝试并没有太过于直白,从其情节设置来看,其将汉娜设定为一个文盲、一个弱女子,可见一斑,另外主人公始终是以一个旁观者来看待审判的,作者尽量不用过于主观和激动的字眼来刻画这一段,和**前半部分对汉娜的一举一动都产生心理波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这不是作者不经意的写法,作者在描述后半段的时候,很显然的将自己放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这样写一方面可以使得这种对审判的审视情绪变得比较中立,另外一个方面何尝不也是作者对这种审视的有意保留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88150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小学教师考核总结(精选6篇)
下一篇 : 写百合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