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具备以下要素:主题明确:要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或核心思想,不模糊不含糊。分析全面:要对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和分析,如情节、人物、语言等。观点独特: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或总结。表达清晰:要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不使用过多的废话或空洞的词句。感受真实: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情绪,不夸大也不贬低。总结思考:要对自己的读后感进行总结思考,对于自己的收获与不足有所认知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1】

假期看了张红霞的《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可是我却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在科学课堂上,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张红霞老师说,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在一次的培训会上也听到一位老师引用这句话,当时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它。读了这一章内容后,我发现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对科学观察做的很肤浅。

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非常习惯的问:“为什么?”明明学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的,我们还是追问下去,让学生说出最后的答案。学生说不出来,答不上来,不能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解释,有时会让教师没有了耐性,有时干脆就自己说出来了。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三四年级的科学课上着重训练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中我明白了,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观察的目的就是要发现蕴涵在其内部的实质性的规律。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有效的思考时,是很难进行科学解释的,或者只会进行推想或想象学生进行观察的目的是什么非常重要。这既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提高证据意识,是学生科学素养养成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让学生更好的描述世界,解释世界。

在本章中对观察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讨论是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的重要步骤”。同时兰本达也建议,讨论要在充分的观察、实验活动之后。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之后势必会有许多发现,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可以取长补短,从同伴中学习自己所未观察到的发现,也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互动起来,质疑问难,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

重复实验或多次观察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探究过程中证伪的一种方式。但科学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这种重复实验或多次观察是很难在课堂中开展的,而在课外进行,又需要教师及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注意力,学生本身的思维可能就根本不能参与。从这里可以看到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讨论。

在教学中,我们的讨论有时仅仅只是将观察到的进行汇报,有时仅仅只是个别学生的展示活动,而没有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让其他孩子认真倾听,提出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真实,是否正确,是否和你观察到一样,使学生学会从观察中质疑,也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探究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之分,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之分。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虽然看了张老师的指导,可是真的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太自信啊!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在书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觉得假说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说就像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一个粗略规划。假说对后面的实验研究验证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而一个科学素养高的人提出的假说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曾听到一些课上,有老师觉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含假说这个环节,于是在他的课上假说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假说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确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2】

“2002年启动的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成为近年来我们共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这一变化在我国科学教育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反响。对科学课程新培养目标——科学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教育基本模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极大地开阔了我国科学教师的视野。

并正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教育行为和模式。”这是郁波老师在2003年秋为张红霞老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作的序中所说的状况。三年后的今天,这个“开拓视野”和“改变行为和模式”的过程仍在继续着。

并且引起更多、更深的反思和实践。而作为我国第一本用于教师对科学性质方面认识的培训用书,张红霞教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则为我们逐步揭开科学教育神秘面纱指引了方向。、

从书中各章的排列来看,既有历史的、逻辑的顺序,也有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既有基本概念的阐释,也有基本方法的指导。

既说明了“为什么”,又告诉我们读者应“怎么样”。

“科学课”是由“自然课”脱胎而来。相比而言,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从课改开始时就有这方面的讨论和争执。

我也曾经在2004年与人争论过。可是究竟从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科学之所以成为新事物的优越性体现在**呢?

第十章分析了现代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既有横向的对比,又有纵向的剖析。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学科为中心”的阶段到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反思阶段,从**十年代的多元思潮论争的时期到90年代以来改革的新阶段,科学教学在波折中乘着时代的列车“与时俱进”。

从这本书的标题出发,作者试图通过对科学教育的各种揭示来揭示科学的本质。但是对本书通读下来,却发现,我们仍没有弄清科学究竟是什么。我只是在笔者的带领下逐渐认识到,科学要实事求是,科学教育要体验**。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实际上,作者也无意在“科学”的名词上纠缠不清。她只是想通过回顾科学史,描述与科学有关的可拓概念,使教师对科学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理念“科学学*****为核心”,“科学**使科学学***心环节”。通常我们把能体现**的“过程与方法”细化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等若干个项目。在这本书中,作者着重于一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

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有开放问题和封闭问题。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

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

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虽然我读了张老师的指导,但当我真正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并不自信!

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该书的第三章特别提到了假说在科学中的地位。我也认为假说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假设就像是作者在写作前的草稿,或是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粗略计划。假说对以后的实验研究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而一个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提出的假设,必须具备更为合理可行的要素。

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在课堂教学中,我听过一些课,一些老师认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应该包括假设的环节,所以在他的课堂上假设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

假设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确定其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在科学**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对它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赘述。

三、四年级理科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让我们去课堂上践行它吧!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科学就是那些精密而乏味的仪器,那些散发着异味的化学试剂,以及那些无法理解的公式。实际上,就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而言,有必要给科学教学一点人文气息。正如书中说的“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化”。

在课程改革的第五年,科学教学强调与人文相结合。比如,课标提出的“学生是科学**的主体”,不就是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吗?在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作”是个曾经热得发烫得字眼。

虽然现在逐渐冷却,可是合作的重要性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不排斥竞争,因为竞争可以促进发展,但我们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发展。比如我们的**群,那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素不相识的老师在一起交流,互相帮助,不就是很好的合作吗?

相信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合作教师,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分享科学秘秘的同时,逐渐具备完善的人文精神。

这本书,我连续读了两遍。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

我没有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个标准答案,但我有了一个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

假期看了张红霞的《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个标准答案,但我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科学是用真理启迪学生,科学教育是用思想和方法武装学生,科学教学是用我们每40分钟的时间接近科学,进入科学,理解科学。在科学课上,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张红霞说,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

在一次培训会上,我还听到一位老师引用了这句话。当时,我不太明白。读完这一章的内容后,我发现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非常肤浅的科学观察。

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非常***问:“为什么?”明明学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的,我们还是追问下去,让学生说出最后的答案。

学生说不出来,答不上来,不能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解释,有时会让教师没有了耐性,有时干脆就自己说出来了。在科学**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

三、四年级理科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中我明白了,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观察的目的就是要发现蕴涵在其内部的实质性的规律。当学生没有深入的观察和有效的思考时,他们很难科学地解释,或者只能推测或想象学生观察的目的是什么非常重要。

这既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提高证据意识,是学生科学素养养成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让学生更好的描述世界,解释世界。

在本章中对观察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讨论是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的重要步骤”。同时兰本达也建议,讨论要在充分的观察、实验活动之后。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之后势必会有许多发现,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可以取长补短,从同伴中学***所未观察到的发现,也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互动起来,质疑问难,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

重复实验或多次观察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过程中证伪的一种方式。但科学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这种重复实验或多次观察是很难在课堂中开展的,而在课外进行,又需要教师及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注意力,学生本身的思维可能就根本不能参与。从这里可以看到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讨论。

在教学中,我们的讨论有时仅仅只是将观察到的进行汇报,有时仅仅只是个别学生的展示活动,而没有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让其他孩子认真倾听,提出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真实,是否正确,是否和你观察到一样,使学生学会从观察中质疑,也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

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有开放问题和封闭问题。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

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

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虽然我读了张老师的指导,但当我真正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并不自信!

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该书的第三章特别提到了假说在科学中的地位。我也认为假说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假设就像是作者在写作前的草稿,或是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粗略计划。假说对以后的实验研究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而一个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提出的假设,必须具备更为合理可行的要素。

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在课堂教学中,我听过一些课,一些老师认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应该包括假设的环节,所以在他的课堂上假设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

假设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确定其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在学校,自己虽然是科学专职教师,对于科学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学校的同事都是在第一时间内来找我。可是说来惭愧,对于科学的认识,对于科学教学的认识,对我来说也是比较模糊的,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因此,在看到《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后,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通过对该书阅读,使我认识到:科学教育,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开始。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从科学教育的价值上来体现:

科学的独特教育价值是什么呢?科学是培养学生崇尚事实、强调证据、追求创新、严谨和规范的最佳学科。(p 104 )

这里的事实、证据就必须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才能得到。

二、从科学研究的目的上来体现: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途径便是观察和实验,因此,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

科学不相信权威,只相信事实。当然,这里不是怀疑一切。不是胡乱怀疑,而必须借助于实证和逻辑的标准。

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应放在最基础的“观察”环节上,即收集资料环节上,让孩子们知道获得客观事实是科学的核心。(p 62 )

以上这段话很清楚的说明了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观察和实验,便没有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正确的描述和解释。

三、从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来体现:

过程与方法是今天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因为**离不开过程与方法。它在基础教育层次上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孩子们学会进行科学研究或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不犯像渔民那样的错误,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孩子们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这些科学教育特有的内容,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为21 世纪培养更具科学理性的公民。(p 30 )科学研究“过程”的特有价值首先是客观精神。

要回答一个问题或对一个问题做出判断,必须要有证据。……要掌握事实性的证据,就必须去观察或实验,而不能凭感觉……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们勤于观察的习惯,而且对孩子们的观察数据的解释要认真、谨慎,杜绝脱离孩子们的数据、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答案的做法,因为那样完全失去了方法学***义。(p 31 )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3】

我在教学之余阅读了《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刚开始,只是粗粗的看了一遍,所以感受不深,这段时间又仔细研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联系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张红霞教授在书中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科学究竟是什么?张红霞老师谈得很具体,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说明。本书围绕“什么是科学问题”“科学的过程究竟是什么”“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本书强调了教学中的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列举了教学中的比较优秀的课例,为学习者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综合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教学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书中讲到,科学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要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才能更明确。课堂讨论的内容也要反映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老师要少说话,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看重动手的主动性。学生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有很多共通点,比如疑问、尝试解释、证据、交流等。探究时要防止千篇一律,探究与接受相结合。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二、教师要系统设计科学探究。

由于教师对科学探究的实质把握不准,理论与实践脱节,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科学探究。例如:科学探究没有目标导向;探究过程中学生只动手,不动脑,教师放任自流;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把握失衡等。这就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对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设计与把握。

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科学探究。善于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养成正确的理论来自于实践的教育,一切理论来自于实践,来自于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学教师就要让学生接触事物的本身。因为自然界随处都有新奇的东西,随处都蕴藏着科学的道理,只有至身于大自然中,学生才有认识事物的机会,才有想象的空间,才有科学的灵感。

三、科学课要重视集体讨论,强调可重复性。

共同讨论可以发展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在科学学习中,不正确的、幼稚的语言和思维是不能通过背诵得到有效纠正的,只能是在感觉器官、思维和情感同时并用的基础上,通过与同伴互动发展来完成。用成人的语言与孩子们交流,有时不及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更有效。科学实验要让孩子重复观察,重复实验,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科学的神秘性。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很精彩:一个实验如果不能让别人用通常的操作方法重复的话,便不是科学实验。

这本书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可是我却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4】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第一篇共四篇

科学究竟是什么?在这本书作者做了多角度、全面的论述。首先作者提出人们的普遍认同的观点“科学知识是以观察和实验所确定的事实为基础的”、“科学知识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接着便提出他对这两种观点的质疑。其中以观察所确定的事实很容易就引出“眼见为实”,“眼见为实”让人们获得视觉经验,但事实上不同的人观察同一个事物所获得的视觉经验是有所区别的,尽管有相似的地方,而这些区别是由人们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期望等所造成的。因此,观察所确定的事实,不仅是基于物理实体,而且还依赖于观察者的经验、知识和期望。

观察所确定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知觉经验的限制。此外,影响观察的知识在一定的历史层面上也有局限性。随着科技和知识的发展,事实和知识都是错误的,都是可以纠正的。作者强调了用以确定事实的实验需要相当的知识、实践和技术,同时也如同观察一样,实验结果也会受到当时的技术实验水平的限制,即使经过实验证明正确的结论,在经过更高实验水平检验后也会发现缺陷。

因此,作者提出了实验是科学适当的基础。

除了观察和实验之外,作者还提出科学知识是通过归纳推理从事实中获得的。

接着,作者开始从否证主义来看待科学。作者认为科学是通过试错、猜想和反驳而发展的。科学是一种具有可验证性的理论。一个理论越精确,就越清晰,就越能被证实。

通过不断对已有理论的否证,从而推动科学的向前发展。科学是通过强调把一系列的理论的可否证度加以比较从而不断成长和进化的结果。

但是仅从否证主义来研究科学还是具有局限性,因为这个可否证的假说应该是尚未被否证的,于是作者从精致否证主义来认识科学。精致否证主义是动态地来研究科学。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理论越来越可否证,为了避免理论受到否证,“特设性修改”这个概念就出现了。

但是通过特设性修改而降低假说的可否证度,是被否证主义者拒绝的,而经过不是特设性修改的假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它经受住检验时,理论就在进步。可是这并不表明科学就在发展。

只有以大胆猜想的确认为标志,或以谨慎猜想的确认为标志,才能实现科学的大发展。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5】

今年有幸参加了沈校长领导的小学科学优秀教师培育室,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沈校长的指导下,我把张红霞教授所著《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初读了一遍,但说实在话,对其中许多内容都没能很好地领会,感到非常的惭愧,但读了之后还是有所感想的。

本书共有十一章,每一章都单独讨论了一个问题,讨论得很详细,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案例片段,使所介绍的之理论更易被读者所接受。在这十一章里,张老师真知灼见地指出,当时教育界存在的普遍现象中的不足之处,提醒我们不能盲目地片面地搬用某些教育观点。正如《序》中所写的“正确认识科学的性质、科学探究的性质究竟是什么,是科学课程改革当前面临的最紧迫、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其实这正是目前我们科学课教师最想知道、必须掌握的知识。

本书的前十章主要是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入浅出的专业知识。这本书中的许多教育观点让我耳目一新,诸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科学探究实践,这无论是对于小学生还是博士生都是如此。因此,刻意设计很多现存的问题,或在活动前‘逼’孩子们提问题,是没有成效的教学设计。”等等一系列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这些观点的阐明指导了我的教学实践,明确了作为科学教学的着重点应是什么?从知识论上看,科学知识比其他学科知识难学的原因主要源于其累积性、逻辑性和经验性。现代科学知识是近代300多年来无数位科学家智慧的结晶。累积不是堆积,而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联系之上的必然发展。如果互相之间的联系没有弄清楚,科学是非常难学的。联系的途径有两条,首先是亲自体验,另一个途径是逻辑推理。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书中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或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像教学研究几种纺织材料的性质,在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是由于纺织材料的种类多,变量太多造成的,张红霞老师指出这是不适合小学生的探究内容。她通过比较、分析中外案例,结合现行教材举的这些常见的问题和困惑,时时引起我深刻的反思,并且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

最后一章是课例总汇,本章中的11个案例深深吸引了我?因为她让我见识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都说西方国家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很开放,很能表现自己,师生关系融洽得令人称奇,可百闻不如一见,虽然未经历他们的课堂,可从实录中依然能感觉到其中的良好氛围。而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样呢?我想,我们的教育制度是一大因素,而广大教师个人亦有很大的责任。我们在上课方式、教育观念上都与他们相差甚远,他们早已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而我们才刚刚将这理念引进,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之上,就算要真正做起来,还任重道远。只有教师本身的科学素养提高了,才有可能带动学生科学素养地提升。而教师科学素养在课堂提问上最能体现出来,为此,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是我的当务之急,我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中外、古今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今国内外教育教学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看到自身专业知识的浅薄,专业水平的低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多学习与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快专业成长,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让科学课散发出真正的“科学味儿”。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6】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作者是英国作家a.f.查尔默斯,主要讲述了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大家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这本书的读后感受。欢迎阅读!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一)假期看了张红霞的《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个标准答案,但我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科学是用真理启迪学生,科学教育是用思想和方法武装学生,科学教学是用我们每40分钟的时间接近科学,进入科学,理解科学。在科学课上,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张红霞说,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

在一次培训会上,我还听到一位老师引用了这句话。当时,我不太明白。读完这一章的内容后,我发现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非常肤浅的科学观察。

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非常***问:“为什么?”明明学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的,我们还是追问下去,让学生说出最后的答案。

学生说不出来,答不上来,不能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解释,有时会让教师没有了耐性,有时干脆就自己说出来了。在科学**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

三、四年级理科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中我明白了,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观察的目的就是要发现蕴涵在其内部的实质性的规律。当学生没有深入的观察和有效的思考时,他们很难科学地解释,或者只能推测或想象学生观察的目的是什么非常重要。

这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提高证据意识,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让学生更好地描述世界、解释世界。

在本章中对观察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讨论是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的重要步骤”。同时,兰本达还建议,在进行充分的观察和实验活动之后再进行讨论。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之后势必会有许多发现,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可以取长补短,从同伴中学***所未观察到的发现,也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互动起来,质疑问难,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7】

在学校,自己虽然是科学专职教师,对于科学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学校的同事都是在第一时间内来找我。可是说来惭愧,对于科学的认识,对于科学教学的认识,对我来说也是比较模糊的,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因此,在看到《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后,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通过对该书阅读,使我认识到:科学教育,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开始。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从科学教育的价值上来体现:

科学的独特教育价值是什么呢?科学是培养学生崇尚事实、强调证据、追求创新、严谨和规范的最佳学科。

这里的事实、证据就必须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才能得到。

二、从科学研究的目的上来体现: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途径便是观察和实验,因此,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科学不相信权威,只相信事实。当然,这里不是怀疑一切。不是胡乱怀疑,而必须借助于实证和逻辑的标准。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应放在最基础的“观察”环节上,即收集资料环节上,让孩子们知道获得客观事实是科学的核心。(P62)

以上这段话很清楚的说明了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观察和实验,便没有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正确的描述和解释。

三、从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来体现:

过程与方法是今天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因为探究离不开过程与方法。它在基础教育层次上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孩子们学会进行科学研究或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不犯像渔民那样的错误,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孩子们学习科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这些科学教育特有的内容,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为21世纪培养更具科学理性的公民。

科学研究“过程”的特有价值首先是客观精神。要回答一个问题或对一个问题做出判断,必须要有证据。……要掌握事实性的证据,就必须去观察或实验,而不能凭感觉……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们勤于观察的习惯,而且对孩子们的观察数据的解释要认真、谨慎,杜绝脱离孩子们的数据、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答案的做法,因为那样完全失去了方法学习的意义。

这段话也清楚的说明了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事实性的证据,另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所获得的数据不能任意的修改。因为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部分学生不是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而是被其余小组的实验结果所左右,随意修改数据的现象经常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实事求是的汇报自己的观察、实验结果,哪怕自己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相去很远。

四、从学生自主建构的特点来体现:

学生自主建构的特点:

第一,孩子们没有科学证据的概念,难以区分什么是证据、什么是想象,更小的孩子甚至对梦与现实都难以区分……

第二,孩子们的探究是浪漫的。他们描述自然现象的语言常常拟人化。

学生自主建构中的这两个特点促使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以免学生把想象中的事物当作观察、实验的结果来说明、解释。要让学生明白,观察、实验的结果必须客观、实际。

总之,“进行正确的观察与记录,应该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点。”我们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开始。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8】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的第一章讲述的是什么是科学问题。该书在分析什么是科学问题前,先分析的了科学家与艺术家、工程师的区别。首先他们的目的不同,科学家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和解释世界的过程就是科学);其次他们的探究方法或过程不一样,这部分内容会与第二章详细讲解;接着他们的成果表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是对世界的一种纯理性的解释,因而是无形的,而工程技术成果和艺术品是有形的、是实际体现的;最后科学家是具有独特品格的,他们使用事实和特定的、别人可以重复的方法来达到这种理智的满足,即科学理性。

接着,书中就分析了什么是科学问题,其中除了要辨别“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以外,还要求我们教师可以区别真科学问题与假科学问题。要知道假科学问题可能是社会科学,可能是由于教师的追问下“逼”出来的,不是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自己提出的。总而言之,假科学问题是那些脱离了解释世界的目的,或是没有足够的活动或情境准备,或相当于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过分开放性的无的放矢的问题。区别了真假以外,还要区分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开放性的科学问题无边无际,封闭性的科学问题往往指向确定的答案。而一个真正的“科学问题”是一个暗含着理论假说的问题,是启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和假说的梯子。科学问题中我们要恰当的使用“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书中初步认为,孩子们要先进行“是什么”问题的观察和训练,然后再进行“为什么”的解释性思考;学习“为什么”的主题,要足够的对“是什么”问题的思考和观察训练的基础。但是无论怎么样的科学问题,产生的母体一定是矛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设置困惑和矛盾。

书中继续论述科学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书中提到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素养”由三个部分组成:知识、方法和态度(价值观)。教学内容上,按照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体系,主要包含“四大概念体系”,分别是A、形式与功能(或结构与功能);B变化与守恒;C演变与平衡;D系统、结构与秩序。

最后,书中提到在教学中要注意的相关问题,首先要知道科学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也就是要强调的是科学问题的合适的尺度,要“循序渐进”。若是小学教育,尤其是低年级的科学教育,主题要小,对于“是什么”的问题,所观察的对象要具体;对于“为什么”的问题,所解释的现象要简化,不要变量太多。第二,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提出问题。要知道科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一样,它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像学习生字词那样死记硬背、像学数学那样以逻辑推理为主、想学艺术那样强调夸张的想象力,都是极大的误解。第三,让学生明确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探究始终停留在感性知识阶段,而不能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

总而言之,我们首先就是要明确什么是科学问题,分清科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的区别;认识到提出科学问题是为了寻找一种解释,而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明确活动中的教学目标设计是以发现科学问题、回答科学问题、形成科学概念为目的的,并且注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孩子始终围绕着所关心的科学问题或目标进行。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9】

文/吴泽农

2002年的课程改革将科学课程纳入了教师的视野。科学课到底要的是什么?一直是我的思考。

从科学课程标准的角度看,新的培养目标是科学素养。那么,科学究竟和其他课有什么区别呢?我寻找到了一本书——《科学究竟是什么》。

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看了这本书的想法。

从书中各章的排列来看,既有历史的、逻辑的顺序,也有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文中既有基本概念的阐释,又有基本方法的指导。

既说明了“为什么”,又告诉我们读者应“怎么样”.

“科学课”是由“自然课”脱胎而来。相比而言,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从课改开始时就有这方面的讨论和争执。

可是究竟从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科学之所以成为新事物的优越性体现在**呢?第十章分析了现代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

既有横向的对比,又有纵向的剖析。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学科为中心”的阶段到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反思阶段,从**十年代的多元思潮论争的时期到90年代以来改革的新阶段,科学教学在波折中乘着时代的列车“与时俱进”.

**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

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有开放问题和封闭问题。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

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

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虽然看了书本,可是真的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该书的第三章特别提到了假说在科学中的地位。我也认为假说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假设就像是作者在写作前的草稿,或是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粗略计划。假说对以后的实验研究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而一个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提出的假设,必须具备更为合理可行的要素。

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曾听到一些课上,有老师觉得一个完整的**过程应该包含假说这个环节,于是在他的课上假说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

假设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确定其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在科学**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对它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赘述。

三、四年级理科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让我们去课堂上践行它吧!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科学就是那些精密而乏味的仪器,那些散发着异味的化学试剂,以及那些无法理解的公式。实际上,就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而言,有必要给科学教学一点人文气息。正如书中说的“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化”.

在课程改革的第五年,科学教学强调与人文相结合。比如,课标提出的“学生是科学**的主体”,不就是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吗?在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作”是个曾经热得发烫得字眼。

虽然现在逐渐冷却,可是合作的重要性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不排斥竞争,因为竞争可以促进发展,但我们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发展。

这本书,我连续读了两遍。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

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可是我却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10】

上师范的时候沈校长就推荐《科学究竟是什么》这一本书。那时候,粗粗的看了一遍,当时没上真正的走上一线讲台,所以感受不深,今年暑期再次翻开这本书时,收益颇多。科学课对于培养我国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来说其实是很重要的,中国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世界排名第一,可是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全世界排名最后,而且至今为止中国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我们中国的遗憾,正因为如此,学校的科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科学老师是学校科技教育的组织和策划、实践者,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会影响学校的科技教育和科学课堂的效率与质量,所以,我们首先要理解科学究竟是什么。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我国目前第一本用于教师对科学性质认识方面的培训用书,为南京大学的张红霞教授在2003年所著。书中指出,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起源,中国与西方的科学发展经历了完全不同的路径。关于科学的性质,书中有很多精彩的阐述,如:科学家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艺术家是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工程师是为了创造一个尚不存在的物质世界。科学为了解释世界而获取事实证据是依据共同步骤和规范,这个步骤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出来,以至于别人可以重复研究;而艺术家讲究风格独特,而且是独特到别人无法模仿最好。

由于科研成果是对世界的一种纯理性的解释,因而它是无形的,如日心说、进化论、牛顿定律等;而工程技术和艺术品是有形的、是实际体现的,如一台电脑、两部小说、三座雕塑等。科学对事实的尊重、对观察的依赖、对结论的谨慎和对错误的勇于修正是科学教育所特有的内容。纵观全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有以下几点:

一、正确使用“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

书中指出:科学是为了解释世界,但在解释世界之前,科学家必须客观地描述世界。也就是说科学要回答两种类型的问题,一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二是为什么如此的问题。而且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来如此。所以孩子们要先进行“是什么”问题的观察和训练,然后再进行“为什么”的解释性思考;学习“为什么”的主题要有足够的对“是什么”问题的思考和观察训练的基础。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应主要进行“是什么”问题的探究活动,但鼓励对“为什么”问题的思考,不过不作严格的要求。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鼓励并强调解释。但是,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解释性的科学问题,即“为什么”问题,“看到……现象,我们能提出什么科学问题?”而产生,而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甚至通过师生共同的讨论后才会发现矛盾和困惑,从而提出对现象的解释。

二、问题从实际生活中来

在本书中,张教授强调:科学问题只能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逼”出来。在我们的科学课上会有类似于这样的提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或“你们想研究什么呀?”学生们则常常回答:“为什么……这么样?”或“我想研究……”作者指出,这些都是假科学问题。已故哈佛大学的兰本达教授也反复强调:无论是提问假设还是讨论都要在充分的观察、实验活动之后。亲自动手的活动是提供经验的最好手段,也可以弥补不同个体之间经验上的差异,从而共同提出问题,形成假说。问题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发现的,研究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不是老师强加的。培养提问的能力,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博士生都应该是如此。

三、让学生有思考与动手的空间。

张红霞在书中指出:上课不要用开场白,并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如此,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尤其在孩子们的埋头活动中,当你不能讲出有意义的话或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不要讲话,让孩子们自己去做。美国老师都是在孩子们注意力开始松懈的时候才进行课堂讨论的。如果你觉得不讲话、少讲话没法上课的话,就说明你的学具没有足够强的结构。一般来讲,在活动时如果孩子们盯着你,而不是盯着学具,一是说明你的学具有问题,二是可能你的科学问题不明确。

但我发现这却是一个普遍现象,就连最近被评为省市级的有些优质课,也难脱这样的俗套。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还提到,兰本达教授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活动的经历中,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占优势,甚至在讨论会中,教师也应该少说、多看、多听、多感受。孩子们的话也主要在活动后的研讨会中表达,是集体思想的精华。我想,这才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

我想,我们的教材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还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但作为我们科学教师,更应该做的是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设计的能力,使自己上出更符合学生思维,更具科学性的科学课,上出自己的风格!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11】

最近,我在认真学习《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读过以后,我不断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个标准答案,但我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科学是用真理启迪学生,科学教育是用思想和方法武装学生,科学教学是用我们每40分钟的时间接近科学,进入科学,理解科学。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理念科学学*****为核心,科学**使科学学***心环节。通常我们把能体现**的过程与方法细化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等若干个项目。在这本书中,作者着重于一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

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有开放问题和封闭问题。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

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有些问题需要避免,有些问题需要老师编辑。

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有了问题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该书的第三章特别提到了假说在科学中的地位。我也认为假说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假设就像是作者在写作前的草稿,或是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粗略计划。假说对以后的实验研究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而一个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提出的假设,必须具备更为合理可行的要素。

假设有一定的现实依据,没有依据的推论只能是无稽之谈。在课堂教学中,我听过一些课,一些老师认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应该包括假设的环节,所以在他的课堂上假设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

假设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确定其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在科学**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所说,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有借助于仪器。对它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赘述。

三、四年级理科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让我们去课堂上践行它吧!

书我在认真地读着,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学***考的地方,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尝试将书中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优秀地结合起来,让自己的科学课堂更精彩。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12】

这本书以科学探究过程的各环节为基本框架,同时融合大量的课例分析,将有关教学过程的问题与相关的科学性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讨我们教学中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剖析我们教学中的常见的非科学性质内容,阐述我们教学中具体的困惑与疑难,提出我们教学中实现科学目标突破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化,教学过程更加典型化,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反思以往听的课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对某种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本书指出当时教育界存在的普遍现象中的不足之处,提醒我们不能盲目地片面地搬用某些教育观点。章鼎儿老师说的,这本身就有问题,章鼎儿老师是权威,但始终是一家之言,迷信不得。当时我对这些现象的认识醒一醒,随着阅读《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等书,我更好地理解了教育的特点。教育是有目的的,有知识内容,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同时也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教育活动的实质是要创造一定的条件或情境促成学生自觉和有效地学习。而所有这一些当中的变数实在太大太多了。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进行这种将有助于对有关事物的理解,并使之成为有真知灼见的人的活动。教育并不是只关心使人得到乐趣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的任务,就小学生的特点,留给小学生的应该是封闭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一节课,只能围绕着1个“概念体系”进行。教师在科学课的讨论中应多问“证据呢?”“根据呢?”而少问“为什么?”小学中低年级的科学课,应多进行观察,少进行解释。就学科特点,张老师指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有的逻辑推理形式都是辐合思维的过程。可以说,如果一节课充满了发散型思维的语言、问题、活动设计,则很难说是一堂典型的科学课,至少不是成功的科学课。读了《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使我及时地认识到了普遍现象中的本质,受益匪浅啊!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途径便是观察和实验,因此,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科学不相信权威,只相信事实。当然,这里不是怀疑一切。不是胡乱怀疑,而必须借助于实证和逻辑的标准。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应放在最基础的“观察”环节上,即收集资料环节上,让孩子们知道获得客观事实是科学的核心。

这些观点的阐明指导了我的教学实践,明确了作为科学教学的着重点应是什么?从知识论上看,科学知识比其他学科知识难学的原因主要源于其累积性、逻辑性和经验性。累积不是堆积,而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联系之上的必然发展。如果互相之间的联系没有弄清楚,科学是非常难学的。联系的途径有两条,首先是亲自体验,另1个途径是逻辑推理。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深感到自己科学知识还不够扎实,理解和把握教材能力不够强……章鼎儿老师的这段话常引起我的思索“对儿童来说,能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身边的问题。无疑是1种极为重要的认识能力。不过,对有效的学习来说,观察和发现还只是认识的开始,最终是否有所收获,认识是否能得到发展,在发现问题之后,便取决于对问题所持的态度和提出1个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道理,可以借鉴。怎样才能更好地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13】

在这本书中,张老师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少说话,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实际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尤其在孩子们的埋头活动中,当你不能讲出有意义的话的时候或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不要讲话,让孩子们自己去做。

美国的几位教师都是在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松懈的时候才进行课堂讨论的。如果你觉得不讲话、少讲话没法上课的话,就说明你的学具没有足够强的结构。一般来讲,在活动时如果孩子们盯着你,而不是盯着学具,一是说明你的学具有问题,二是可能你的科学问题不明确。

其实,在上课时,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面对实验器材无从下手,明明想让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却又提出了一些不相关的问题,让老师只能强拉学生回头来研究老师准备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在备课时,我们就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备好学生,选择合适的学具,先行进行下水实验或是让部分学生进行操作,从而来选择更适合的学具,能让学生更容易地触到那个科学问题,进而思考。我们设置的科学问题要清晰明确,科学问题要具体、尺度要小且贴近孩子们的经验。实际上这也培养了孩子们对待问题的分析态度,而不是所谓的“综合”的、不求甚解的、“宏观”的态度。

学生在埋头活动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随意的说话会打扰学生的思路。并且要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发言,要顺着他们的思路,引导学生,而不强拉思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教师只是适度的点拨,学生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也应该少说、多看、多听、多感受。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14】

2002年的课改,让科学课程进入了老师们的视野。科学课到底要的是什么?一直是我的思考。从科学课程标准上看,新的培养目标科学素养。那么,科学究竟和其他课有什么区别呢?我寻找到了一本书《科学究竟是什么》。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看了这本书的想法。

从全书的章节安排看,既有历史逻辑顺序,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文中既有基本概念的阐释,又有基本方法的指导。既说明了为什么,又告诉我们读者应怎么样.

科学课是由自然课脱胎而来。相比而言,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从课改开始时就有这方面的讨论和争执。可是究竟从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科学之所以成为新事物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呢?在书中,作者在第十章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既有横向的对比,又有纵向的剖析。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学科为中心的阶段到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反思阶段,从八九十年代的多元思潮论争的时期到90年代以来改革的新阶段,科学教学在波折中乘着时代的列车与时俱进.

探究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之分,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之分。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虽然看了书本,可是真的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在书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觉得假说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说就像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一个粗略规划。假说对后面的实验研究验证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而一个科学素养高的人提出的假说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曾听到一些课上,有老师觉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含假说这个环节,于是在他的课上假说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假说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确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对它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赘述。三四年级的科学课上着重训练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让我们去课堂上践行它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学就是那些精密枯燥的仪器,就是那些散发着异味的化学试剂,就是那些看不明白的公式。其实就我们小学科学教学来说,给科学教学一点人文气息是很需要的。正如书中说的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化.在课改进入到第五个年头的今天,科学教学正在强调与人文的结合。比如,课标提出的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不就是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吗?在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作是个曾经热得发烫得字眼。虽然现在逐渐冷却,可是合作的重要性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不排斥竞争,因为竞争能促进发展,但我们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发展。

这本书,我连续读了两遍。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可是我却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篇15】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此书确为理论书籍之经典!科学的本质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理论不显乏味枯燥,恰是平实生动,让我也在不经意间对科学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读过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心中好似在迷惘的黑夜中望着一盏指引我探索科学教学奥秘的指路明灯,这种感觉驱使我将自己的一些杂乱无章的感想记录下来。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包括语言学、文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理论以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等。人文科学起源于M.T.西塞罗提出的一种理想化教育思想。人文科学 ,是人性与教养之意。

狄尔泰首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是研究“死”的自然世界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活”的精神世界的科学;李凯尔特继言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认为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态度和方法上相异,认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了解人的“生活世界” ;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特具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 。这些探讨,从表层上看,是在进行学科分类;而从深层上看,则是通过确立人文科学来构造不同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人类思维方式由近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本书以科学探究过程的各环节为基本框架,同时融合大量的课例分析,将有关教学过程的问题与相关的`科学性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讨我们教学中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剖析我们教学中的常见的非科学性质内容,阐述我们教学中具体的困惑与疑难,提出我们教学中实现科学目标突破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化,教学过程更加典型化,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

“科学究竟是什么”?当一个教师不懂得科学的性质,怎么可能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怎能做到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寓于科学探究过程中去、寓于科学史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情境中去?充其量只是停留在以识记符号为特征的“应试教育”阶段的教书匠。一个教师掌握了什么是科学能把科学知识讲活;掌握了科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差异,能教好科学这门课程;而掌握了科学的精神,教学中才有可能得心应手、灵活主动、游刃有余!按照目前的我们科学教师状况分析,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对科学认识问题,科学教师难免要以真诚的心、加倍的努力、却辅以伪科学的鸠血误导一批批对科学充满好奇之心的孩子!回味自己的教学,只觉汗颜;好多时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生成的问题,连自己感到一知半解,困惑不已。看来只有不断的给自己注入科学的真源,辨清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同时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才无愧于科学老师的这个充满挑战与荣耀的称号。

《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 “科学作为知识,科学作为过程,科学作为探究”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发展的关系,即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书中提出: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其结果与其说是搞科学探究,倒不如说是在搞“剧本”! 而我们目前的实践缺乏建立在本国问题研究上的事实根据。由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或先进教材是经过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的结果。如果直接照搬西方的理论,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都将是拔苗助长,最终是欲速不达。由此可见我们在一线课堂上对教材教法的抱握、取舍、组织与引领,都将直接影响到科学启蒙教育的效能。作为科学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虽然要真正弄懂什么是科学的性质,还需要一个长长的反思适应过程,需要一段痛苦的磨炼挣扎过程。但我们必须主动面对,因为我们肩负着科学启蒙教育的希望。

一、有感于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对观察现象的一个假定性的解释,或者说是对提出的科学问题的一个推测性的回答。而且,假说之后必定有验证的活动,通过严整才能成为科学理论”。看了这段话,我以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自己对它的理解。

假说应该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或科学依据。比如:在一次插花时,发现一种厥类植物的叶子上很整齐地排列着一些类似于蚕豆模样,长约0。8毫米,宽约0。2毫米的小黄点,在十几片叶子中有6片有这样的小黄点。于是,我们以看到的小黄点形状为事实依据,根据我们自己现有的认知进行了猜测,也是对“这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一个推测性的回答。我们的猜测是:1、可能是一些小虫子产的卵。2、可能是这种我们不知名的厥类植物的一些孢子排列其上。然后,我们展开了一系列验证行动。让它们继续在叶子上生长,并给予更多呵护,观察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在它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猜测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肯定或否定。

二、有感于课堂中的矛盾

“兰本达教授多次建议在学具的设计中要注意挑起矛盾”。

学具的设计中挑起矛盾固然重要,但是,教学环节中铺设矛盾,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像课例10“仓鼠威利”,无须老师铺设任何桥梁,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当验证的结果出现了意外,就会提出新的猜测,再根据新的猜测制定验证方案进行验证,最终找到了大家要的答案。虽然,老师在这其中没有任何“教”的痕迹。但是,孩子们在自己的猜测和验证结果的矛盾中找到一次又一次挑战新矛盾的动力,还解决了新问题----放置在窗台上的广口容器里的水每天低的不一样的原因。

读这本书,张老师有几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她指出:留给小学生的应该是封闭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一节课,只能围绕着一个“概念体系”进行。教师在科学课的讨论中应多问“证据呢?”“根据呢?”而少问“为什么?”小学中低年级的科学课,应多进行观察,少进行解释。就学科特点,她还指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有的逻辑推理形式都是符合思维的过程。可以说,如果一节课充满了发散型思维的语言、问题、活动设计,则很难说是一堂典型的科学课,至少不是成功的科学课。

三、有感于科学探究的指导策略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有效的科学探究,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科学探究。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探究式学习”已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目前的一些科学课时常陷入“为探究而探究”的误区,忽视了对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价值的监控与检验。为此,我们反思分析了现有科学探究学习价值取向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而探索构建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又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在指导探究活动时要注意显性指导与隐性指导相协调。所谓显性指导指教师的言语鼓励、启发、课堂组织策略的应用等,隐性指导则指隐含在活动流程的设计,活动材料的结构中能暗示学生、启迪学生思维的指导。为提高探究学习活动的效率与价值,教师在重视显性指导的同时要更注重隐性指导的策略。比如,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探究材料的准备,材料选用强调丰富性、层次性、典型性、引导性并重等。像《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学生以从身边收集到无数可供研究的材料,但为了进行有效有价值的探究学习活动,我们必须选用几组“有结构的材料”。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泡沫、蜡烛头、回形针等)让学生体验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活动,检验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第二组材料(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帽、橡皮、回形针、牙签、蜡烛等)让学生从中发现“矛盾点”:物体的沉浮不一定与大小轻重有关。第三组材料(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材料一组)完善,提升学生的思维: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在“有结构材料”的暗示指导下,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有关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读了张红霞老师《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使我及时地认识到了普遍现象中的本质,受益匪浅啊!上文只是我收获的万分之一,翻完了最后一页,刚开始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迷惘,有太多东西要思考,去吸收。我知道,这本书让我得了消化不良,好在我可以重新再去慢慢的推敲它。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89292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伤感孤独寂寞说说200句
下一篇 : 律师合同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