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教师的职责之一是编写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而这些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必须非常完善。编写完整的教案对于实现有效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至关重要。经过精心挑选,小编为您准备了这篇精选文章《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信息。如需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

一、说教材分析

学生在本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物体位置,今天对于位置与方向的复习,进一步回顾了方向与位置。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们具有很好的记忆力和较强的总结能力,并热衷于参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战性的活动。基于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制订出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问题,回顾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位置的方法。并总结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回顾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分析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1)回顾情境教学法。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设计,既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也更好地服务了我们的教学活动。(2)逐层练习、及时反馈法。通过学与练的紧密结合,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帮助学生巩固了旧知。

(二)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观察、比较、发现的学习方法。在比较中,学生有所发现,获得思维的进步与发展。

六、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设置情景

1、投影出示台风照片。

⑴同学们对这个例题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

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

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1、确定观测点。

2、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方向。

3、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三)知识反馈,巩固延伸

1、警察局收到卧底送来的示意图。(图略)

(以警察局为观测点,找出三个犯罪分子的位置)

2、连连看

3、填空(找出物体的位置及方向和距离)

4、完成书上练习。

(四)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的位置

1、确定观测点。

2、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方向。

3、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2】

形象有趣的课件,使得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课件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但并不代表可以轻视,制作课件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小朋友们,你们会跳绳吗?有两位小伙伴淘淘和兰兰也喜欢跳绳。瞧,他们跳得多好!(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图:仔细观察,淘淘手中的跳绳是什么颜色?兰兰的跳绳呢?(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

比一比,这两个小朋友的绳子哪根长,哪根短?

(1) 你认为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兰兰的长一些,淘淘的短一些。

(2) 你是怎样比的?(拿出准备的跳绳)谁来比给大家看。

指名上台比一比。

学生比的'方法不一定准确,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比长短的时候,应该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再比较另一端,多出一段的要长一些,少一段的要短一些。(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引导:下朋友们用手指一指,书中画的两根拉直了的跳绳,哪端是对齐了的?

引导:茄子先生还有一个要求,它要小朋友在长的那根绳子后面的方框里画“√”小朋友们会画吗?试一试。

2、比高矮。

白菜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图中准备玩滑梯的两个小朋友,谁高一些,谁矮一些?

引导学生用穿绿上衣的高一些,穿红上衣的矮一些。

怎样比较高矮?

指名两人上台比一比。

一人站讲台上,一人站讲台下。能这样比吗?

引导:比高矮时,两人站的位置应该是同一高度,并且双脚放平,背伸直,最好是背靠背。

引导学生继续看图,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比高矮?

桌子和凳子……

3、比轻重。

引出第三位“老师”——茄子老师。

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图中红果子和黄果子,哪个重一些,哪个轻一些?(出示教材中的图片)

引导:玉米老师把这两个水果放在什么地方让小朋友来观察它们的轻重呢?

拿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引导:当天平两边一样高,也就是天平保持平衡时,说明什么?

如果天平一边高,一边低,(拿出准备的水果放入盘中)说明什么?

看着天平,你会想起我们玩过的什么游戏?

对!重的一边会下沉,轻的一边会上翘。

拿出水果,提问:谁来说说老师手中的两个水果哪个轻,哪个重?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

要求在书上在重的果子下面的方框里画“√”。

(1)人拿出一支铅笔,比一比谁的长,谁的短,指名交流时,注意比较的方法。用一句话说出比的结果。

(2)读题,学生在书上画“√”。让学生体会直路近,弯路远。

(3)读题,学生在最长的后面画“√”,最短的后面画“○”。让学生知道除了拉直了比一比,也可以数格子比一比。

(4)教师读题,学生画符号。出示正确答案,共同校对。

提问:你怎么知道坐车的小朋友比推车的高?你觉得推车的小朋友可爱吗?为什么?小熊比小兔高,你为什么不在小熊下面方框里打勾?

(5)读题,学生在杯里水最多的下面画“√”,最少的下面画“○”。让学生知道水面同样高,哪个杯口大水就多。

(6)想重点放在第二幅图,可引导:天平是平衡的,说明什么?红萝卜和黄萝卜是一样重的。紧跟着学生的回答引导:几个红萝卜和黄萝卜一样重?最后让我们比较的是几个红萝卜和黄萝卜?你是怎样比的?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除了今天学的比长短、比高矮,你还会比什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3】

学习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悟到“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明确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一类应用题;

2.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并能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促进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习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地按折扣和成数进行计算,并能领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学习难点:

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之中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设想:

《折扣》是《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第二教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把折扣、成数改写成百分数,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体现创新”和“关注生活,注重实效”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使用旧教材,一方面,教材本身固有的学习要求还是应当达到的,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能够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教师对原有教材又不能不进行一定的开拓与创新。为此,我着重做好以下三点:

1.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系生活,加强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3.自主创新,改编教材,谋求师生的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雅典奥运会吉祥物“雅典娜”和“费沃斯”,说说它们的名称,并猜测价格。(课件展示)

二.导入新课,感悟新知。

1.出示两家商店中这种吉祥物的不同价格,说说你会上哪一家店购买。

甲商店:120元

乙商店:110元

2.出示两家商店不同的促销方式:

甲商店:底价抢购,八折起

乙商店:六一特价,一律九折

3.说一说:“八折”和“九折”各表示什么意思?现在你觉得上哪一家店购买比较合算了?为什么?

4.这种吉祥物在这两家店的价格究竟各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

[指导学生列式计算:甲商店120×80%=96(元)乙商店110×90%=99(元)]

5.小结:刚才这道题的的实质,就是求商品原价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6.试一试:

(1)某家具商店将一种原价320元的床垫八五折出售,这种床垫的现

价是多少元?

(2)一种电视机原价每台2600元,“五一”期间以9.5折出售。这种电视机的促销价是多少元?

三.简单应用,加深体验。

情境展示:某儿童用品商店在儿童节期间对部分商品进行特价酬宾:

大肚熊:原价120元,打八折;

天文望远镜:原价528元,打七五折;

笔袋:原价35元,打九折;

电动汽车:原价156元,打六折;

玩具机器人:原价220元,打四折;

水杯:原价20元,打九五折;

故事书:原价120元,打八折;

篮球:原价78元,六五折。

问:如果给你100元钱进这家商店购物,你将如何合理使用这100元钱?

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种饮料,大瓶装每瓶1200毫升,10元一瓶;听装每听200毫升,2元一听。

现有三家商店出售这种饮料,并推出了不同的促销方式:

甲商店:买一大瓶,送一听;

乙商店:一律九折;

丙商店:满30元八折优惠。

问:1.你喜欢上哪一家商店购买?说说你的想法。

2.你们班共有多少同学?如果每位同学配备200毫升饮料,共需多少饮料?

3.这么多饮料,上哪一家店购买可以使所花费的钱最省?请通过小组合作制订一个购买方案。

(思考:购买方案的制订应视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这道题具有比较开阔的思维空间,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要尽可能使学生感悟以下两点:1,可以在两家或两家以上商店组合购买;2,用同样多的钱买到更多的饮料。这样这道题就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义)

五.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1.说说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学生回答小结本课内容)

2.出示课后延伸题:

(1)河汉村有个种粮大户,前年收稻谷26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了一成五。这个种粮大户去年比前年要多收多少稻谷?

(2)安华镇某大型袜厂2003年的产值达到了560万元,打算2004年在此基础上增值二成。该袜厂2004年比2003年增值多少万元?

说说这两题涉及到了什么内容,回家后先独立完成,再请家长进行检查。

板书设计:

折扣应用题

甲商店:120元

乙商店:110元

底价抢购,八折起

中秋特价,一律九折

(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

(表示现价是原价的90%)

120×80%=96(元)

110×90%=99(元)

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我曾经开设过的一堂校级公开课,课后学生与听课教师的反响相当好。我个人认为,这堂课在以下几方面是处理得比较成功的:

一、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处境和感受。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他们熟悉的“购物情境”导入学习,把简单、枯燥的学习理性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也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注意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实用性”是这节课的一个显着特点,无论是“折扣”还是“成数”,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也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学习和探讨的必要。因此,我结合班级和上课时的实际情况组织教材,尽可能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并通过课后延伸等方式,启发学生将所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深广的学习空间。

三、大胆改编教材,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

在原教材中,这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包括“折扣”和“成数”两部分,我在教学中则选择了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折扣”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至于“成数”相对而言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却是学生家长所熟悉的,因此我把这一内容作为这堂课的课后延伸,让学生在回家以后通过自学以及与家长的交流和探讨自主掌握。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他们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

当然,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一些同学而言,这节课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合作探究”部分。虽然有小组成员间的互助互学,还是有部分同学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用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旧教材,对于那些习惯了传统教学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挑战,这是值得教师重新思考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提出质疑:3个六分之一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2: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的和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题学生自练。引导说出:“12×3分之一表示求12 L的三分之一是多少。”在这里都是把12 L看作单位“1”。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经吃了它的三分之一,吃了多少千克?

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求3千克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师:列出算式,并与前一个式子进行比较。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面积计算

教学难点:公式以及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课题。

1、口算:2π 9。42÷π 12。56÷π

2、已知圆的半径是2。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2米,宽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4、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5、出示场景图: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你们会计算吗?

课题引入:我们已经学会的圆周长的有关计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圆的面积的含义。

问题:同学们还记得面积所指的是什么?(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以前学过长方形面积的含义是指长方形所围成平面的大小。那么,圆的面积的是指什么?(圆所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问题: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提出办法,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问题:我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度量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也就是割补法,把圆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怎样分割呢?(教师出示场景图)问题:这三位同学是怎样分割的?你知道他们的做法吗?(学生回答,老师给予肯定。)

教师拿出圆的面积教具进行演示:

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二份,再把每一个等份分成八等份,一共16份,每份是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并写上号数,然后把这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试操作,把学具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把第1份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1份(即原来的半份)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右边,这样就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强调:如果分的等份越多所拼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问题: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圆的半径周长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这样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你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完成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总结:我们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面积的大小就是:再次强调:

(1)拼成的图形近似于什么图形?

(2)原来圆的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

(3)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的长?

(4)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哪部分?

(5)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可以写成:S=πr2

3、圆面积公式的应用。

师:我们回头看刚才的问题,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这个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

学生读题,问:这里要求圆形花坛的面积,条件是否具备?我们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教师板演计算过程。

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cm,它的面积是多少?

问题:你能利用内圆好外圆的面积求出环形的面积吗?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圆环的面积我们可以怎么办?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否具备?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选代表

回答问题,在黑板上演示计算方法,集体纠错。)

三、巩固练习。

1、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半径2分米。

直径10厘米。

(1)先提问:题目只告诉圆的直径,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样算?)

(2)强调书写格式,运算顺序与单位名称。

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并知道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如果题目只告诉直径也就先求出半径再按公式S=πr2计算。

四、课堂小结

总结: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化地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杯子的横截面为什么是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另外,我们在前面也学习了如何求圆的周长,需要注意的是:

(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前者是二维的概念,而后者是一维的概念。

(2)求圆面积的公式是S=πr2,求圆周长的公式是C=πd或C=2πr;

(3)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板书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89742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校园安全活动总结25篇
下一篇 : 感恩老师对我付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