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民风作文(篇1)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三,每家每户都会染彩色蛋,做五色糯米饭,唱歌圩等等,这些古老的习俗千百年来在壮乡这片土地上不断传承。历史上,关于壮族三月三的民俗在广西各地《府志》、《县志》、《风俗志》中早已记载,古代文人的诗词笔记中也略有描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音乐学在中国逐步盛行,关于“广西三月三”的学术成果日渐丰富。如潘其旭先生在1991年出版的《壮族歌圩研究》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壮族歌圩”的历史起源、表现形式;黄桂秋先生在1996年出版的《壮族仪式歌谣与民俗文化》一书中研究了壮族仪式歌谣等等。当今社会,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遭到外来文化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之时,壮族文化活动却在新时代重构当中展现出新的生命力。2016年4月,笔者走进广西,从局外人的视角领略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采。

广西壮族三月三主要由“拜山”和“歌圩”两部分发展而来,“拜山”又称“祭祖”,旨在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游花炮”是“拜山”一项传统习俗,以下是广西隆安县乔建镇的“游花炮”记录。清晨,壮族同胞将花炮抬上山轮车,在乔建镇镇政府集合,祭拜先祖,舞龙舞狮表演。上午十点,三轮车组成的花炮队开始沿着街道慢慢游走,街边每家每户均点纸焚香,燃放鞭炮,将壮乡民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壮族,我国南方古百越族群中古骆越人的后裔,古越人“尚越声”,壮族人“好歌圩”。“歌圩”又称“歌节”,每年农历三月三,壮族人民在“歌圩节”中演唱历史歌、爱情歌、盘歌、季节歌、生产歌等等。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确定“三月三歌节”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自1985年起,骆越文化发源地广西武鸣县以歌节的形式连续举办了18届“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2003年,壮族三月三“歌节”复名为三月三“歌圩”,成为享誉世界的壮族文化品牌。2006年,“壮族歌圩”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三月三歌圩”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着不同的风貌。原始社会时期,“三月三歌圩”主要是祭祀祖先,以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向大自然表示敬畏,祈求风调雨顺。随着人类不断征服自然,壮族“三月三歌圩”也慢慢褪去宗教的外衣,演变成融合民风民俗及地方内涵的男女青年结交朋友的民俗活动。以下是广西武鸣县歌圩会表演记实。

歌圩会选在村口的空地上,持续两三天。村民们热情接待外地的“赶歌圩者”,不管是否相识,都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住宿。参加对歌的主要是青年男女们,中老年人与小孩欣赏或者品评,给青年们当参谋。来自各村的年轻人三五成群,寻找其他村的对歌对象,对唱山歌,有单人对唱、双人对唱,也有集体对唱。一般男生先唱“游览歌”,并在女生人群中寻找对歌者,发现喜欢的女孩,便开始唱“邀请歌”或者“见面歌”;女生回应后,两人对唱“询问歌”,双方互相了解;待到高潮时,二人对唱“交情歌”、“爱慕歌”。最后在分别时唱“分别歌”,男女青年如果互有爱慕之情,就会互相赠送定情信物。对歌的歌词多为即兴演唱,内容与平时生活贴近,热情亲切。

千人竹竿舞也是“壮族三月三”一项特色的民俗活动。千人竹竿舞简单有趣,热闹非凡,娱乐性强,挑战性高,曾博得外国游客“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之美称。上千名同胞身穿传统服饰,手执不同道具,载歌载舞。竹竿舞的表演者由各乡镇挑选,性别年龄不限,节奏良好者颇佳。跳舞者两人一对,十人一组,一百多组齐舞,加上执竿的中学生,有数千人之众。千人竹竿舞由大鼓开篇,一声鼓响后,执竿者用竹竿撞击竹竿,发出有规律的碰撞声。舞者在竹竿间来回跳跃,做出优美的舞姿。青年男女们亦随节奏歌唱……表演结束后,各乡镇竹竿舞队开始在主席台上表演竞赛,让领导群众检阅,并打分颁奖。竞演结束后,群众自由试跳,全民进入欢乐的海洋。

民风作文(篇2)

今天我们去了藏族家里做客,我们去的是一个叫“黄哈达之家”的藏族家庭,由于他们家已经出了两代活佛了,所以只有他他们家可以给客人献黄色的哈达,因此他们才叫“黄哈达之家”。

我们进门后好多藏族的哥哥姐姐跟我们说:“扎西德勒!”我知道这是吉利如意的意思,我们也回答说:“扎西德勒秀!”这是导游毛拉交给我们的,意思就是也祝你吉利如意的意思。

打完了招呼,我们先用一些烟烤了一下手,之后用雪山上挑回来圣水洗了一下手,就走进屋里。进屋一看,已经有好多游客坐在里面了,我们赶快找地方坐下来。不一会,具有藏族特色的食品就摆上桌了,有牦牛肉,炒青稞,酥油茶,青稞面,青稞饼,当然也少不了青稞酒了。

当我们正吃的开心的时候,一些藏族的哥哥姐姐上来给我们表演节目,他们不但表演了藏族民歌,还给我们讲了一些藏族的风俗民情,我们边吃边玩,好开心啊!吃玩饭之后,我们本来要一起到院子里跳锅庄舞,可惜下雨了,我们玩不成了,只好先回酒店了。

民风作文(篇3)

海南岛上糊口着一个少数民族-----黎族。我们听导游说黎族有一个关于他们祖先是谁的传说:“传说上古时代炎帝时代,其诸侯部落之一的蚩尤部落是东部、南部各族部落的统称,各族部落众多,以后又称“南蛮”、“百越”、“九黎”、“三苗”,是黎族、苗族、壮族等现今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蚩尤”部落由于常常叛乱,被黄帝、尧、舜、禹以及以后朝代吞并、驱敢,逐渐向南躲避于山岭,以至其中一支古骆越人,人口大量减少,部门人从大陆两广和越南北部一带乘独木舟、竹筏登上海南岛,成为海南最早的居民,这就是黎族的祖先。到了南北朝时,大陆两广一带的“俚人”跟随首级冼夫人,大规模迁移海南岛,并归附冼夫人统治。海南岛的“俚人”在宋朝以后始称"黎"至今。

我到黎族居民区的时候看到不是屋子,而是一个个看着就像大船一样的屋子。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内为竹架或木架、外铺茅草的排挤高脚船形屋。

到了中午我们就在黎族居民区那里吃饭,我们吃的是那里的特色菜----竹筒饭。我们刚一掀开竹筒盖子就闻到了一股肉香。黎族一游真是让我们回味深长。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94507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发言稿的正确格式(系列十四篇)
下一篇 : 最新祝福朋友端午节文案200句
" 民风作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