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作文# #一九四二观后感十篇#】观赏完一部作品后,我们常常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想法,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日后写作的宝贵素材。有时候,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可能会在写诗歌时得到更好的展示。对于如何写作品的观后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简述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接着可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爱或者不喜欢的理由,并且结合一些细节,进行辩证分析。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社会背景,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和评价。最后,希望这份“一九四二观后感”能够达到您的期望,让您感到满意。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阅读下文!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1)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那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年代。那是一个一条人命值两块饼干的年代。那是一个人尸只能为狼狗所食的年代。一九四二。一个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题记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灾民们纷纷离家逃荒。因为日本的入侵,救济的缺失,这一场灾难,夺走了河南三百万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这是电影中的独白,现在读来觉得颇为讽刺。在那个时代,与那些“国际时事”相比,死三百万人算什么?更何况,这三百万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败的政府官员都尽可能远离灾区,将兵力撤出河南,蒋介石忙于战争的前线,决定甩开河南这个“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灾民中混有军队士兵,便驾驶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黑烟滚滚,沙石四溅。在这个战火四起的年代,灾民们无处可逃。他们只能在心里怀着一点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还是死的无尽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天都会有无数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谁去关心呢?当活着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当食物已经变成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计量单位,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难保。人尸为狼狗所食的惨烈可怖的情景,见证了那个时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灭。然而,我们庆幸,在那个时代,总还有那么几个闪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动我们。花枝,一个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个母亲,她坚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白修德,一个美国的记者,作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卷入这场灾难之中,然而他有作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为记者的责任感。他随着灾民们历经了种种苦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河南大旱的现实和真像告诉全世界,让河南的灾情得到了重视,获得了救济。在大灾大难之中,终究还是有那些温暖我们的存在。

《一九四二》是一部讲述那个年代灾难的电影,它既体现了当时人们深深的苦难,又体现了灾难之中那些感动我们的一次次闪光。它讲述的那些故事,在今天,带给了我们最强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思考。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2)

从人性看信仰

电影《一九四二》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灾荒,席卷了中国河南。

影片中的老富翁是典型的封建地主,庸俗狡诈。但在这场天灾人祸面前,他目睹了儿子、妻子和孙子的死亡,最终与女儿分居。他的经历是三百万灾民的缩影,描写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面临饥荒,各种战争斗争。

在这场灾难中,老富翁从看到儿子**这个女人不在乎,到最后主动收养一个孤儿女孩,这其中的变化不得不让我深思。

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地主,老财主在这场灾难中不得不像普通农民一样逃荒,在逃荒开始,他还幻想着能够很快的回来,重新拥有一切,而他的女儿,星星,一个仍在读书的年轻少女,少不更事,还未能理解这场灾难所带来的后果,带着一只黑猫,把赖以生存的食物喂给黑猫。开始的富裕,与众不同,在逃荒的过程中化为乌有。这位老富翁的妻子和儿媳在路上饿死了,他的女儿星也因为饥饿出卖了自己。

大年三十,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是老财主家在这天彻底的家破人亡。在经历了一连串打击之后他却能够在最后收养一个孤女,我想可能是作为依靠,可能是作为星星的替代,弥补对女儿的愧疚,很多人会把这个行为判断为善良,会将老财主定位成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不要忘了,作为一个封建地主,即使处于近代社会,也是靠着剥削和压迫发家致富的,要说善良,还真算不上。从看他纵容自己孩子败坏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算不上什么好人,更何况,在开始逃荒的时候,他带着充足的粮食,甚至还有**。

面对着众多走投无路的灾民仍然无动于衷,仅仅是分给自己的长工一点点粮食。他的自私、防备、狡猾可见一斑。但是是什么原因,让他在自己都顾不上的情况下仍然收养了一个孤女呢?

我得出一个结论,源于生存的信仰。

老财主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仍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这是人的本性的复苏,也就是对生命的渴望,这是在生存层面上的,而在他丰衣足食,靠着压榨、剥削农民的时候,“欲”是支配他的时候,当遇到巨大的灾难,生命受到威胁,只能抛弃财富。此时,生存水平已占上风,这可以保证他随时尽全力保证生命安全。正是因为这种对生命的渴望,希望才得以延续。而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在“欲”和生存之间挣扎,为了金钱、地位、名誉不顾生命,由外在的“欲”来支配自己的行为,成了一个受物质所支配的行尸走肉。

这就是丧失了生存信仰的后果。

而在影片中,另一个性格鲜明的角色也值得我深入研究,他就是门柱。作为一个老富翁的长期工人,他是一个受压迫和剥削的农民。但是却没有觉醒意识,心甘情愿被老财主所驱使。

这是一种奴役现象,不仅体现在螺栓柱上,这一现象更是深深烙上了一个民族的烙印。这个暂时先不说。但是他又是非常质朴,忠厚老实的,他会在受了老财主的一点点好处之后说“我还做您的长工”。

会在灾难来临之前对老财主一家不离不弃。也许他的忠诚是奴性和求生欲望的体现,但自从他答应花枝照顾花枝的孩子后,情况就变了。那么,是什么让佩奇忘记了生存的渴望,敢于在日本士兵面前反抗呢?

我分析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欲”的满足。作为一个没有文化,有着深深奴性的被压迫者,他本身没有多大的思想觉悟,在他看来,跟着老财主逃荒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可以不用挨饿,二是为了心上人,也就是星星。在无法达到口中欲望的情况下,明星们也出卖了自己求生存。

这时候花枝将自己给了栓柱,使他“在饿死之前有一个老婆”。

二、愧疚感和责任感。由于无法保住自己的老婆,他感到愧疚,因为答应了花枝的请求,他意识到自己有了责任。而当孩子不见的时候,道德层面上苏醒和良心的谴责使他暂时抛下了生的渴望,跳下火车。

三、无知者无畏。在被日本人抓住之前,他不知道自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他甚至说,他没有受到这种威胁的威胁,没有危险感。

当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时,等待他的唯一方法就是崩溃或死亡。

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蜀黍的信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物质层面的生存到精神层面的道德。但同时,我也发现,当道德与现实脱轨,即当社会现实不能满足他对道德的承诺和精神上的自我满足时,那么只会面临毁灭。

所以说,一切的的一切,都只有在满足生存的前提下才能谈未来,那是一种对生的渴望,也就是生存信仰。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感到更加满足,因为我们已经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想要更多。但是人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总是在恐惧和贪婪之间挣扎,害怕失去,而为了得到而失去。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3)

看完《一九四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冯小刚这个级别的导演还对影片能否过审战战兢兢。它的过审是一次电影对意识形态的胜利以及对民族性反思的胜利。

《一九四二》是这样一部特别的电影:在抗战和民族灾难之时,我们的党和我军将领完全缺席,而忙前忙后的主角变成了国民党极其及其军队。由于意识形态的缘因,这在大陆主流电影中很少出现。

记忆中,这种我党我军在重大历史面前缺席而把主角让位于国民党的电影,还算是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建国大业》在这方面也做了历史性的进步,国共有了平分银幕的机会,并难能可贵地对蒋介石进行了人性化处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抗战的也只是国民党军官和战士,但却在身份上做了模糊处理,且只作为电影的时代背景。在《一九四二》中,虽然也表现了蒋鼎文等国民党将领的麻木不仁,国民党****的**腐化,但同时,你可以感受到蒋介石在内政外交上的无奈,他也需要向国际力量寻求庇护,也需要向地方财团寻求帮助,影片施与了这个我们传统意识形态中的异端分子以同情。这次演出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也说明我们的文化思想领域正在逐步软化,很多创作禁区正在逐步开放,这只需要时间。

这些都是以冯小刚为代表的电影人实现的。

这是一部“在路上”的电影,灾民因饥荒而流徙。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采用了灾民、军民、宗教、记者五条线索的叙事手法,使者五类人都能应对饥荒。从剧作的角度来说,19个主角,50个次要角色,这不论在戏剧,还是电影中都是大忌,何况各方面人物又互不交叉,这对影片的戏剧性提出了巨大的考验,风险性极高。

事实上,多行叙事确实不可避免地会分散人物的情感力量,让跟随几个人物命运的观众无所适从。此外,从整部电影的角度来看,张涵予和蒂姆。罗宾斯饰演的两个神父的线索是可以被砍掉的,太游离于故事主线之外,我想,冯小刚在最初的故事设计中应该有更多的想法,但碍于整体结构,无奈剪掉了很多的戏份。

多线并进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是会形成一种大气的格局。而这种格局对历史题材来说是提升水准的一个要求。一位**学者曾这样描述理想化的**特征:

“一种仰天俯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我无意用这种品格去对应任何一个导演或者是作品,因为那是一种理想。在《一九四二》中,冯小刚反其道而行,他的立意不在于追求这种理想,更多的是暴露丑恶。

他曾说,《一九四二》就像一面镜子,镜子里面他的脸很丑,不好看,但是最起码它能让他“知丑”,总比糊里糊涂地臭美好。拍完《一九四二》,他也不会再有盲目的民族自豪感,在向历史学***程中,他学会了“知耻”。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冯小刚对民族恶的批判。

在饥荒面前,中国人的卑鄙和自私被呈现出来。这种批判跟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中对犹太人的批判有着相似之处,在那部影片中,犹太人即使是遭遇死亡,依旧不忘记贪财的本性。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4)

生存还是毁灭?

——观《一九四二》有感

写在前面:好电影可以有多个解读的角度,写这篇文章之前需要定个题目,可是我知道定了题目,文章的内容就会被限制了,主旨就会跟着题目走了,但是没有题目漫无目的地写下去,又会让读的人一头雾水,想想也只能以后补上其他的感想了。谨在此表达对原著以及将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电影致以崇高的敬意。

看过很多电影,印象深刻的也有一些,从小时候的八路军打鬼子,到后来的碟中谍,再到现在的一九四二,对于生命,对于死亡的看法也是变了又变。

在红色战争电影中,死亡被放大,鲜血和残忍被巧妙地隐藏在号角和冲锋的人群后面。当时,我觉得为了最后的胜利牺牲这么多人是值得的。牺牲,对吧,不要说死,说死得太直接,太重。**数十万对我们来说只是屏幕前的数字。

美国英雄主义电影突出一个人的生活,在超人们或者**们的世界里,也许会有很多危险,但是我们不用担心,首先故事是虚构的,其次他们的能力或潜力,甚至他们的朋友,总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于是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顽强,也知道了生命的重要,因为每当主角失去一个至亲之人,我们似乎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原来失去一个生命是那么让人痛不欲生。

现在1942年也是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我不再轻松,我知道结局不会快乐,谁是英雄?他们的生命好像随时都可能被夺走。

什么时候会发生转机?也许到最后也不会。就这么揪着心一秒一秒地看下去,痛苦渐渐包围了心灵,又渐渐散去了。

生命不珍贵吗?可是哪一个无力地倒下的身影不是那个家庭所至亲至爱的人呢?珍贵吗,可是最后我们还是只能对着三百万,对着这个数字不知所措。

一条命,两块饼干,画等号有多难。

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这部电影已经接近历史的原貌,但我不敢再往前走了。我越接近真相,就越痛苦,越痛苦,越麻木和迟钝。

在逃离饥荒的路上,人们死后开始哭泣;后来,当他们死后,人们互相安慰;最后,幸存的人们,即使不是亲人,也会继续支持他们前进。生存还是毁灭?每个人都要给出答案,主动或是被动。

为了生存,有人放下尊严,为了生存,有人伤害别人,但他们真的错了吗?他们似乎也值得同情,因为面对残酷的时代,人人平等。

西行的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出发时的动力早已不知所踪,希望一个一个破灭,人们又不断找到新的希望,没有希望,也没有力量再前进了。有钱人出城避难,女儿卖身为生,母亲远行为子,那人宁愿死在刺刀下,因为拿着刺刀的人毁了他最后的念头。路上,曾经财主的话曾让我为之一震:

我知道,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光蛋变成财主,灾荒过了,我还是东家!可是现实毫不费力地击败了他,不是让他不能奋斗,而是让他不知道为了谁而奋斗,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孤身一人了。生存还是毁灭,似乎真的回答了那句话,死得好,受得少。

对于那些幸存下来的人来说,194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那些离开的人来说,1942年只是普通的一年。再普通不过了。脆弱的心互相支持。路边冰冷的骨头不再可怕了。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丽的日子也许还很遥远。也许明天会来。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5)

《一九四二》是冯小刚在2012年带给全国观众的一次视觉盛宴,一次心灵震撼。我有幸和同学们一起看电影和学习。

电影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历时了十八年的修改完善,最终拍成此片。主要讲述了一段饥荒年代的故事。在1942年那年,河南大旱, 3000多万灾民辗转去往陕西,以老东家和瞎鹿为主线的两户人家也跟随大家一同走上了逃荒的路途。

一路上饥寒交迫,狗吃人、人吃人到处发生,而此时屋漏偏逢连阴雨,又赶上抗日的紧要关头,由此,一系列故事展开,共同描绘出了一次民族性的灾难。

可能是由于电影在我的家乡介休取景的缘故吧,我对这部影片一直保持特别的关注与期待,冯小刚的导演,张国立、李雪健、陈道明等众明星加盟无一不给这部大片填写了浓重的一抹色彩,影片注重整体构架,点到了好多当时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等等,但其中也不缺乏一些细节的描绘:关于信仰,关于人性,关于瞎鹿死时那一句:

“你怎么把他打到汤里了?”从中不难看出冯小刚特有的冯氏幽默,幽默的背后更是无尽的凄凉与悲哀。

整部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那一句经典台词:

“灾民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当兵的死了土地就会变成日本人的。”一语道破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的局面。还有一条是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人性和道德面前,是饿死还是甘当汉奸?整部电影没有明确的主题,真的能让人看到各种情感的汇合。在电影的结尾,这个曾经吝啬的大家庭和一个小女孩走到了一起,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当他们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当传统的血缘关系逐渐升华为爱情的接力,影片完美收场。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6)

来河南已8年时间,然从未有如此震撼。《一九四二》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带我走进了当时的河南,里面有感动、悲痛,然而更多的却是愤怒,愤怒国民政府对民众的无情,愤怒贪官污吏的麻木。

1942对于河南人来说,是永远都不可忘记的一年。今年,蝗灾、旱灾接踵而至,更像蝗虫的日本侵略者肆意横行,造成无数人流离失所。为了活着,他们背起了仅剩的食物,拖家带口,远赴生存的希望圣地——陕西。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为了生存,河南3000多万人,历时106天,行程1012公里,开始了一次惨烈浩荡的逃荒之旅。影片只是对延津地区的详细描述,只是当时情况的一个缩影,显示了当时饥荒逃难的规模。电影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粮食,粮食使平时诺诺无声的民众变成了“抢劫犯”、“杀人犯”,为了粮食他们卖子卖女,为了粮食他们榨干了身上仅存的一点生机。

为了粮食,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尊严。抱着一丝幻想,好不容易熬到政府发放“救济粮”,各方官员却又各执所词、各述其理,延误发放时间,丑态百出;国难当头,部分官员仍是倒行逆施,克工为己,变卖救灾粮饷,可恨,可气。白修德数次面见蒋介石递送灾区照片,通过报纸等呼吁救援,却得不到支持,甚至宣传、报到被政府操控,严令外播;一九四二过后,官方统计逃荒死亡人数1206人,结果实际死亡人数是300万人,两者相差了近2500倍。

但这个结果,蒋介石是最后知道的,悲哀,悲哀!

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教育电影,它教会我们如何从历史中汲取精华。历史是一面镜子,弥足珍贵,要引以为鉴。虽然我们现在衣食无忧,但仍需牢记历史,时刻警醒自己,也许在某个角落,仍然存在着衣食无处着落的人们,他们正等待着我们的救助。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幸福。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7)

这周学校组织看了《一九四二》这部电影,看完之后让我想起了一个难忘而又重要的日子,那就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对我们人类是多么重要啊,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电影展示的正是河南大旱中的史事,所有人没有粮食吃了,人们都开始向附近的陕西省迁移去寻求粮食,在迁移的路上,有的人们由于饥饿死在了途中,有的人们被在战争中的轰炸夺去了生命,有的人们在火车上睡着了被摔死在轨道的两侧,有的人们……在人们开始数人数的时候,才发现死去了300万人,300万什么样的概念啊!

南京大**人数的十倍啊!假如人们在那时候都注意节约储存粮食,,恐怕结果也不至于如此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也许对这首李绅写的《悯农》很熟悉,脱口而出 ,但是,在生活实际上,又有多少人铭记于心呢?

又有多少人付诸于行动呢?再来看看我们学校的食堂,在吃饭的时候,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自己不喜欢,这菜不适合自己的胃口;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汤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汤洒在地上;甚至洒在同学们的衣服上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闹,互相丢饭菜,简直把粮食当成了桌上的玩具……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不认为你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你浪费了一些,别人也浪费了一些!

那将是多大的一个损失啊!当桶里装满了剩饭时,再看看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虽然“请节约粮食”等大标语、警示牌在食堂中虽然挂在了醒目的位置,学校里的老师一遍一遍、不辞辛苦的教导我们,但粮食也难逃被浪费的厄运,然而,当我们随手扔掉一盆菜,半碗饭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父母也许正在为全家人的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

节约,是最大的贡献,同学们,不为自己考虑,也要让贫苦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们铭记“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这句话,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携手努力,让“勤俭”构成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我们继承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再浪费一粒粮食,不再倒掉一碗菜,让我们远离浪费粮食这个不良的习惯,让“浪费粮食”这个词从我们日后的行为中消失!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8)

那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年代。 那是一个一条人命值两块饼干的年代。 那是一个人尸只能为狼狗所食的年代。 一九四二。一个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题记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灾民们纷纷离家逃荒。因为日本的入侵,救济的缺失,这一场灾难,夺走了河南三百万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这是电影中的独白,现在读来觉得颇为讽刺。在那个时代,与那些“国际时事”相比,死三百万人算什么?更何况,这三百万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败的政府官员都尽可能远离灾区,将兵力撤出河南,蒋介石忙于战争的前线,决定甩开河南这个“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灾民中混有军队士兵,便驾驶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黑烟滚滚,沙石四溅。在这个战火四起的年代,灾民们无处可逃。他们只能在心里怀着一点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还是死的无尽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天都会有无数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谁去关心呢?当活着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当食物已经变成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计量单位,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难保。人尸为狼狗所食的惨烈可怖的情景,见证了那个时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灭。 然而,我们庆幸,在那个时代,总还有那么几个闪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动我们。花枝,一个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个母亲,她坚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白修德,一个美国的记者,作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卷入这场灾难之中,然而他有作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为记者的责任感。他随着灾民们历经了种种苦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河南大旱的现实和真像告诉全世界,让河南的灾情得到了重视,获得了救济。在大灾大难之中,终究还是有那些温暖我们的存在。 《一九四二》是一部讲述那个年代灾难的电影,它既体现了当时人们深深的苦难,又体现了灾难之中那些感动我们的一次次闪光。它讲述的那些故事,在今天,带给了我们最强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思考。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9)

小编导语:冯导的电影《一九四二》已经上映了,在这个爱国情感高涨的2012年,和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到来之际观看《一九四二》这部影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影片会给人很多的思考,如果还没有看过《一九四二》,不妨先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评价《一九四二》的吧!更多关于《一九四二》,的观后感、影评尽在巨人作文网!

看完《一九四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冯小刚这个级别的导演还对影片能否过审战战兢兢。它的过审是一次电影对意识形态的胜利以及对民族性反思的胜利。

《一九四二》是这样一部特别的电影:在抗战和民族灾难之时,我们的党和我军将领完全缺席,而忙前忙后的主角变成了国民党极其及其军队。由于意识形态的缘因,这在大陆主流电影中很少出现。

记忆中,这种我党我军在重大历史面前缺席而把主角让位于国民党的电影,还算是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建国大业》在这方面也做了历史性的进步,国共有了平分银幕的机会,并难能可贵地对蒋介石进行了人性化处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抗战的也只是国民党军官和战士,但却在身份上做了模糊处理,且只作为电影的时代背景。在《一九四二》中,虽然也表现了蒋鼎文等国民党将领的麻木不仁,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腐化,但同时,你可以感受到蒋介石在内政外交上的无奈,他也需要向国际力量寻求庇护,也需要向地方财团寻求帮助,影片施与了这个我们传统意识形态中的异端分子以同情。这次演出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也说明我们的文化思想领域正在逐步软化,很多创作禁区正在逐步开放,这只需要时间。

这些都是以冯小刚为代表的电影人实现的。

这是一部“在路上”的电影,灾民因饥荒而流徙。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采用了灾民、军队、政府、宗教、记者五条线索的叙事手法,使者五类人能够应对饥荒。从剧作的角度来说,19个主角,50个次要角色,这不论在戏剧,还是电影中都是大忌,何况各方面人物又互不交叉,这对影片的戏剧性提出了巨大的考验,风险性极高。

事实上,多行叙事确实不可避免地会分散人物的情感力量,让观众习惯于跟随几个人物的命运无所适从。此外,从整部电影的角度来看,张涵予和蒂姆。罗宾斯饰演的两个神父的线索是可以被砍掉的,太游离于故事主线之外,我想,冯小刚在最初的故事设计中应该有更多的想法,但碍于整体结构,无奈剪掉了很多的戏份。

多线并进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是会形成一种大气的格局。而这种格局对历史题材来说是提升水准的一个要求。一位媒体学者曾这样描述理想化的媒体特征:

“一种仰天俯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我无意用这种品格去对应任何一个导演或者是作品,因为那是一种理想。在《一九四二》中,冯小刚反其道而行,他的立意不在于追求这种理想,更多的是暴露丑恶。

他曾说,《一九四二》就像一面镜子,镜子里面他的脸很丑,不好看,但是最起码它能让他“知丑”,总比糊里糊涂地臭美好。拍完《一九四二》,他也不会再有盲目的民族自豪感,在向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他学会了“知耻”。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冯小刚对民族恶的批判。

在饥荒面前,中国人的卑鄙和自私被呈现出来。这种批判跟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中对犹太人的批判有着相似之处,在那部影片中,犹太人即使是遭遇死亡,依旧不忘记贪财的本性。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10)

在学校组织下,我**了电影《一九四二》。影片讲述了饥寒、残酷、屈辱的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出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背井离乡,外出逃荒的故事。一方面表现了人民的痛苦斗争和愤怒;另一方面,国民党对人民的蔑视加深了灾难,最终导致了人民自身的失败。

影片中的人物非常投入、真实,渲染的场景非常逼真,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中,感受那个时代的饥寒交迫。星星姐姐为了救活家人把自己卖给别人换回小米;花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命把自己卖给一位叔叔换来四升小米;栓柱在日本人面前的坚贞不屈……电影通过血腥的场景,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自然灾害的无情。

看完后,我的感触很深。这部电影洗涤了我们的灵魂。它让我们思考和反思。在饥荒的时候,一碗饭可以拯救一条或几条生命!

现在我们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有多丰富。现在有的同学因为食堂饭菜不合口味,只有吃了几口,就把剩下的饭菜倒在学校的塑料桶里;饭店里有很多人摆排场、讲阔气,不时有整盘菜未动一筷就扔了的浪费现象。当我们端着一碗普通的小白米饭,但那时它比**更珍贵。

浪费粮食,糟蹋粮食是多么可耻的行为。

我们今天的安宁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谢这部电影,在震撼之余,让我们对幸福有了新的理解,珍惜粮食、珍惜拥有、珍惜现在的生活……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996599.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感恩日记50字
下一篇 : 家务日记(实用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