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范文大全# #2024简便运算教案#】根据您的要求编辑为您准备了以下的“简便运算教案”推荐。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教案和课件的完善需要教师反复打磨和改进。请仔细阅读以下重要通知!

简便运算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9、试一试、例10和练一练,练

习十三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和小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的两步

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把整数除法的简便算法应用到小数除法里,提高学

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1)出示练习十三第l题,指名学生口算。

(2)很快说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0.2542.540.125812.50.8

l410418100.8

10.25102.510.1251012.5

2.笔算。

做教材第52页的复习题。

要求先说运算顺序,再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

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小结: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里,没有括号时,如果只有同一级

运算,从左往右算;如果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

运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在小数除法和乘法,或者小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里,运

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这节课,我们先按这样的顺序

学习小数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板书:两步计算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9。

(1)出示例9。

提问:第(1)题有哪些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2)题

有哪些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2.完成试一试。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第(1)题按怎样的顺序算的?为什么?第

(2)题按怎样的顺序算的?为什么?

3.小结:在小数两步计算混合运算里,运算顺序和整数相

同。没有括号时,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就从左往右算;如果有两

级运算,就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有括号时,先算括

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4.组织练习。

出示练一练第l题,指名说说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算。

5.引入简便计算。

出示;45018900254

提问:这两题能用简便算法吗?根据什么规律可以用简便算

法?(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第一小题怎样想的?第二小题又是怎样

想的?

指出:在整数除法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

以两个数的积。按照这个规律,有时候可以根据数的特点,用简便

算法来计算。、整数除法里的一些简便算法,在小数除法里也适用。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的简便算法。(板书:简便算法)

6.教学例10。

出示例10。

提问:根据这里的数据,怎样算比较简便?

让学生算在课本上。然后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追问:为什么这样算比较简便?

指出:因为把除数转化成两个数的积,可以写成连除用口算,

所以先想1.8是哪两个数的积,再想用连除是不是可以简便。如

果能简便,就用连除使计算简便。

7.完成试--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

提问:这里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使计算简便?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这样算为什么会简便?

指出:因为连除里两个除数相乘的积是1,所以用被除数除以

两个除数的积,可以用口算,计算比较简便。

8.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9.做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根据计算的结果,你能提出一些问题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小数两步计算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

序算?小数除法简便算法是根据什么规律来算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2~4题。

简便运算教案(篇2)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2.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系统性很强,但是教师教学难度增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有困难,知识内容易混淆,课时安排也显得比较紧。例如乘法运算定律,安排3课时,其中乘法分配律就是一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见的就有分配混乱或不完全分配等现象,虽然例题以现实的情境为背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仍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一点我们在备课中应有所意识,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并充分考虑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易混知识的辨析练习。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七、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48+36=75-29=21脳3=52梅6=)88梅4=

60+70=150-90=4000梅5=3000+140=60脳8脳0=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里原有77棵梨树,12棵杏树,又栽了23棵桃树。现在有多少棵果树?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创设情境,引入例1.

2.探索规律,解决例1的问题。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小结】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4.创设情境,引入例2.

5.探索规律,解决例2的问题。

6.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运用加法结合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2.课本31页第4题。

3.课本28页做一做。

4.课本31页第2题。

【提高练习】

5.课本31页第3题。

6.连一连。

83+31564+(73+37)87+42+58315+83

(64+73)+3787+(42+58)56+78+4478+(56+44)

【拓展练习】

7.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

165+204+335+9678+53+47+2236+18+64

8.新星小学2~6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去军营114人,去儿童福利院76人,去敬老院86人,去社区服务站124人。

(1)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表格

(2)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此次活动?

9.李庄小学今年栽树92棵,比去年少栽28棵,两年一共栽树多少棵?

(四)全课总结

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72+568803+2755147+723

2.某修路队计划修路1560米,第一周修了567米,第二周修了483米,第三周全部修完。第三周修了多少米?

简便运算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20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独立思考,类比应用,合作交流。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律,谁来说一说?

(说说其意思,或字母表达式)a+b=b+a?? (a+b)+c=a+(b+c)

2、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做什么?(验算)。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例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后面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叔叔前四天的旅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后四天的旅程呢?

2、(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4、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D→E 85千米?

(1)认真看教材第20页例3内容,边看边思考:

1、列出李叔叔后四天的总行程并计算。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3)重点引导学生对例3出示的算法(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展示时让不同运算顺序的同学分别展示并汇报,为的是突出运用运算定律的作用)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小结: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知道,在加法计算中,两个数能凑成整十、整百甚至整千的数,一般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灵活的运用,本环节可大胆的放手学生,让其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

1、凑整训练。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2、第20页做一做,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增加学生的成功欲望,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定律计算。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优点:

这节课我注重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足:

1、课堂上我很少去表扬学生,有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太平淡,该表扬激励的时候却没有说出口,让学生感受不到成功的激动。

2、在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预期之外的情况时,灵活性不够!

3、课堂气氛调解的不够,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今后我应该在激励启发方面进一步提高。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简便运算教案(篇4)

第二课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24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减法运算性质,并举例解释其现实意义。

2.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简便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教学难点:根据数的特点,灵活运用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观察解法的相同与不同,感悟规律。

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形成猜想

1.提出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简便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观察下面这道题,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想法?后商两个能凑整,加起来再减,对不对?试一试。

810一64一36

(3)全体试做。两位学生各用一种方法板演。

①810一64一36②810-64-36

=746一36=810一(64+36)

=710=810一100

=710

2.形成猜想。

(1)观察式②的第一步,用一句话说相等关系?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想一想,我们可用哪些方法来验证或反驳这一猜想?再用举算式的例子,用前面方法验证;举实际例子验证。

(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学生分组分别用算例和现实例子验证。

2.反馈共享。

3.形成共识。

4.共同考察。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48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48千米,第二小时行了52千米,此时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1)学生审题后,尝试列式解答。

(2)反馈:学生上黑板板演。

148-48-52148-(48+52)

=100-52=148-100

=48(千米)=48(千米)

(3)分析两种方法的数量关系。(请板演同学说出两种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第一种方法逐步计算,求出剩下的路程。

第二种方法先算共行了多少千米,再算还剩下的路程。

(4)小结:这两种解题思路都求出了同一个量:还剩几千米。而且结果也相等,说明这两式是等效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

板书:148-48-52=148-(48+52)

(5)这个等式,用文字怎样表达?通过这个例子的考察说明了什么?

(三)推广应用

1.填充。

513-76-24=513○(□+□)

1048-161-39=1048-(□○□)

1487-316-153=1487○(□○□)

2.基本训练: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备题。

1184-68-422348-54-46

3576-133-6741054-387-113

校对答案,学生自我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时订正。

教学例5:1784(784+569),你觉得怎么算方便呢?

(1)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请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得出最方便的一种方法

(3)完成P44试一试

3.综合训练。

①74+87+26+13②5347一347一97

③687一113一87④3805一598

(1)学生试做。

(2)反馈校对。

(3)小结:注意观察数据特征,怎样简便怎样算。

4.发展训练。

①2864一37一42一21

②3862一319一182一481一218

(四)自我反思,形成学法

1、这堂课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对你的计算有何帮助?

2、你是怎样发现的?分成几步?

一、猜想二、验证三、应用四、反思

(五)作业:《作业本》

简便运算教案(篇5)

教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乘法分配律,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灵活应用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知识的梳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对一些易混题能准确辨析并灵活应用所学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0×5=100      70-30=40     477-27=450

150-100=50    15×40=600     450÷9=50

50+25=7527+600=627    4500÷50=90

5、 按照指定的运算顺序,给下面的式子添上括号。

二、复习简便计算:

2、分类交流,复习各种运算律和简便方法,以及字母表示法。

3、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减 法 性 质:a-b-c=a-(b+c)

4、分组练习:比较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加深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40×4)×25       25×28            25×28

(40+4)×25       =25×(4×7)          =25×(20+8)

98×18+36          37×56+43×37+37

45+54+63+72+81        321×4+963×3-642×2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例题:校园里有38棵松树,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2倍,柏树的棵树比杨树的棵数少24棵。校园里有柏树多少棵?

2、出示例题:学校舞蹈队购买了23套服装,每件上衣84元,每条裤子66元。学校舞蹈队买服装共花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298+135+102     372-72-28     88×25         56×125

125×13×8      99×23+23     270000÷(125×3)   25×32×125

简便运算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

(2)使学生能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指名回答)

5+8又3/43又1/2+92又4/15+84又4/11―411又1/5―2

1又19/20+410+6又1/711-2又1/53又1/2+4又1/53又1/3-2又1/2

2、说说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谈话比较。

(1)在上面的口算题中,你们感到哪些算式计算起来比较容易,为什么?

(2)在实际的运算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注意数据特征,然后再应用一些运算定律,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3)揭题: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二、尝试计算,引导探究

1、谈话出示例题,学生探究。

3又3/8+2又4/15+4又5/84又4/11-2又8/13-1又5/13

(1)学生尝试计算,互说算理。

(2)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算法指名板演。

(3)反馈说说如此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4)比较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并说说理由。

2、引导学生小结:整数加法中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第二次尝试练习。

1又19/36+2又7/12+1又5/12

3又1/4+2又3/5+1又2/5+4又3/4

18又2/17-5又3/8-2又2/17

(1)学生尝试计算,并把想法与同桌交流。

(2)反馈比较各种算法。

教学过程

备注

4、小结:能进行简便计算的分数加减法有一些什么特点?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0-5又5/6-4又3/1010又1/3-3又8/9-2又5/9

4又11/12+2又5/9+3又1/125/6+3又7/54+8/9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补差。

(2)反馈结果。

(3)说说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理由。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改正。

1又1/6+7/15+2又5/6+7又8/158又3/7-(4又3/7+1又2/3)

=1又1/6+2又5/6+7/15+7又8/15=8又3/7-4又3/7+1又2/3

=4+8=4+1又2/3

=12=5又2/3

(1)学生判断,指名反馈。

(2)注意对减法性质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算理。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4又1/4-3又1/7+5又3/4=4又1/4+5又3/4-3又1/7,这样算的依据是()。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

(2)6又7/8+2又11/18+1又5/18+又1/8的正确结果是()。

A、11B、10C、11又8/9

(3)对于算式4又3/11-2又5/9+2又8/11-1又4/9,下列算法中正确的是()。

A、(4又3/11+2又8/11)-(2又5/9-1又4/9)

B、(4又3/11+2又8/11)-(2又5/9+1又4/9)

四、课堂小结

师生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强调方法与计算习惯的培养)

五、课堂作业1、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4/9+3又5/7+2又5/914/15+13/24+1/15+11/24

5又3/16+2又13/32+1又7/168又2/13-2又1/9-3又8/9

1又2/3+7/10+1/3+3/205又5/12+4又3/7-2又5/12

2、应用题。

一只货船第一小时航行7又3/10千米,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1又7/8千米,第三小时又比第二小时多行7/10千米。这只货船第三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学生认识到了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大部分学生能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但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是很差,错误较多

简便运算教案(篇7)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以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为基础。教材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时,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出○的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接着再通过例6教学怎样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以培养学生的简捷思维能力,提高计算的速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由于在讲小数乘法时,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已被推广和应用,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用类推的方法得到整数乘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使学生知道在运算时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得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中的数的特征,选择正确、合理的简算方法。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计算并观察每组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

(+)○+

指名与全班交流。

教师加以点拔。

总结规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活动二:应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师出示例6:

让学生独立试做,发现简便算法。

然后指名汇报,说说在简算时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活动三:巩固练习。

1、完成14下面的做一做。

订正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每题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

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活动四:课堂小结。

板书:

简便运算教案(篇8)

第一课时一个数加(或减)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P40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运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多加几要减几,多减几要加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运用多加几要减几,多减几要加几的算理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说出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或整百数?比这个整十或整百数多几(少几)

782989997101102

2、现在,咱们来进行口算比赛。老师这里有两组题,咱们左边的同学是第一组,右边的同学是第二组,请你们每组各选一个口算能力最强的学生上来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做得快,这一组就胜利。

A组B组

429+69429+70

198+574200+574

566-297566-300

1850-6991850-700

算后说一说,为什么B组同学算的快。是不是做A组的同学笨?你能不能将A组的题目在不改变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看成加或减整百、整千的数,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出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识。

(一)教学多加了要减去的简算法。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人民币收入或付出的计算。在暑假里,小军到某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做推销工作。一个星期后,他到公司财务处出纳员那里领取奖金。小军原有276元,请根据他的奖金的情况给出纳员做个参谋,使奖金发得又对又快。

1、小军口袋里原有人民币如下:

100元2张50元1张10元2张2元1张

1元4张

他原有多少钱?(276元)

2、出示。小军积极推销电脑,得奖金98元,拿到奖金后有多少元?

1)列式

2)分小组讨论。出纳可能会采用哪几种方式付款?(276+50+10+10+10+10+5+3、276+100-2)

3)哪种情况口算快而准

4)把付整找零的过程说一说

5)用竖式检验

6)想一想:为什么原来加98却变为加100,为什么要减去2?(多加要减去)

3、试一试: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在□填上合适的数。

248+198=248+200-□

1286+197=1286+200○□

324+97=324+□○□

1999+4352=□○□○□

(二)教学多减了要加上

1、小军现有374元,他想去买一个复读机需要297元。还剩下多少钱?

1)列式374-297

2)请你想一想他会怎样付钱?根据实际付钱的过程再列式374-300+3

3)哪种情况口算快而准

4)用竖式检验

5)想一想:为什么原来减297却变为减300,为什么要加上3?(多减了要加上)

2、试一试: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在□填上合适的数。

847-297=847-300+□

694-49=694-50○□

2847-899=2847-□○□

546-298=□○□○□

3、形成结论。

(1)理清简算的步骤。

(A)简算时,先找什么?(接近整百、整千的数)

(B)然后呢?(把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化成整百、整千的数)

(C)计算时数字变化怎么办?(还原多加要减)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398298+347997-396491-299

2.出示生活实例:练一练5

(1)尝试解答。

(2)反馈:一生上台板演。

(3)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4)小结:简便方法的学习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3.练习:

(1)384+397(2)437+563

(3)2700-199(4)2567一355

(1)反馈、校对答案。

(2)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2)(4)两题不能用本课的简便方法算?

(4)小结:我们做了很多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你能说出哪些可以简便计算?哪些不能?(关键在于能否凑整)

四、小结:

1、看数学书40-41,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用线划起来。

2、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作业本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604196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元宵节伤感文案(热门200句)
下一篇 : 互评评语(实用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