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环境中,句子给人类带来了发展。我们可以从句子中揣摩分享者此时的想法。有没有触动你心弦的句子?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禅语感悟人生的语录,带给大家。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禅语感悟人生的语录

【1】、 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2】、 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3】、 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鬟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问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4】、 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慇懃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5】、 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剁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6】、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品

【7】、 菩萨有四法,终不退转无上菩提,何等为四?一者若见塔庙毁坏,当加修治,若块若泥,乃至一砖;二者若于四衢道中多人观处起塔造像,为作念佛善福之缘,塔中画作若转法轮相及出家相,乃至双树入涅槃相;三者若见有比丘僧二部诤讼,勤求方便,令其和合;四者若见佛法欲坏,能读诵说乃至一偈,令法不绝,为护法故,敬养法师,专心护法,不惜身命。《华手经》

【8】、 若欲礼佛者,当来及过去,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

【9】、 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身,见佛神通力。《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10】、 诸佛一似大圆镜,我身犹若摩尼珠,诸佛法身人我体,我身常人诸佛躯。(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二十引经言

【11】、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诸佛影现中。我身影现诸佛前,头面接足归命礼。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日本)空海《念持真言理观启白文》

【12】、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明)憨山《费闲歌》

【13】、 护持正法,不惜躯命,《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14】、 若值无道,俎醢之酷,汤火之厄,终不释正从彼妖蛊也!《六度集经》

【15】、 应当勤加护持正法,护法果报,广大无量。《大般涅槃经》卷三,金刚身品

【16】、 学佛道上,求法、弘法、护法都一样重要。有人认为:出家人以弘法为重,在家人以护法为主,其实不完全如此。弘法就能护法,护法就能弘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待的。所以,不论出家、在家,都要负起弘法的责任,承担护法的家业。(当代)星云《如是说》

【17】、 绍三宝种,使不断绝。《心地观经》卷八,成佛品

【18】、 不得佛,不得法,不得僧,是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思益经》卷二

【19】、 设于念念中,供养无量佛,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20】、 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供养三宝,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三

【21】、 (六)善知识人应该崇敬能从他那里学到正法的人,正如众神崇敬因陀罗。《经集》第二品,第八章《船经》

【22】、 若有净信坚固心,常得亲近善知识,一切诸佛与其力,此乃能人如来智。《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

【23】、 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一切智最初因缘。《华严经》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24】、 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付法藏因缘传》卷六

【25】、 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华严经》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26】、 于善知识中应生如佛想。《摩诃般若经》卷三十,萨陀波仑品

【27】、 善知识者,则是如来。《华严经》卷六十八,入法界品

【28】、 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29】、 应普事一切善知识。《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30】、 应于自身生痛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31】、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明)憨山《费闲歌》

【32】、 师德若不全,悉地无堪能。若得真依怙,终身应依止。(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33】、 彼师及弟子,当互审其器,若不先观察,同得越法罪。(古印度)马鸣《事师法五十颂》

【34】、 弟子不观师功德,轻信依止者,如服毒药;师不拣择弟子而传法者,如走路不看犬,行当自蹶。(唐)莲花生《大圆满无上道广大心要》

【35】、 如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侨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四十九

【36】、 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悉。(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四十九

【37】、 具参方志,尤须具参方眼。参方眼者,末世师匠,邪正难分。今自卓立,不论宗、教,但与出生死相应,名利不相应,大菩提相应,眼前活计不相应者,则为正,反此则为邪。(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38】、 若彼求法者,于师生轻毁,则谤诸如来,常得诸苦恼。(古印度)马鸣《事师法五十颂》

【39】、 若于灌顶师,三时伸礼奉,则为已供养,十方诸如来。(古印度)马鸣《事师法五十颂》

【40】、 若无灌顶者,慢心说密教,师、弟纵成就,死亦堕地狱。《大印空点》

【41】、 犹如狮子乳,不应注瓦器,如是大瑜伽,非器不应与。《金刚经续》

【42】、 上师三宝加持力,只在自己。如月照大地,有水处当较明亮。殷重心如水,加持力如月也。(古印度)荡巴桑结《帕荡巴桑结尊者言行录》

【43】、 第一善知识,能呵责过患者是。如誉我,非上师也。此为要门口诀。(古印度)阿底峡四、胜进心出离心菩提心

【44】、 (一)人身难得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杂阿含经》卷十五,第405经人身甚为难得,遭值八难,求出甚难。生正国中,亦复不易。求善良友,亦复不易。欲与善知识相遇,亦复不易。欲从如来法中学道者,亦复难遇。如来出现甚不可遭,所演法教亦复如是,解四真谛及四非常实,不可得闻。《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三,等法品

【45】、 能寂静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故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二

【46】、 一切宝中,人命第一。(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三

【47】、 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诸善果故。如是一切贤圣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证。四十华严卷十二

【48】、 佛言: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

【49】、 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

【50】、 要想永久受苦,与永久受乐,均视此身。(古印度)寂天《入行论》

【51】、 人道为罪福、圣凡户枢。(民国)太虚《优婆塞戒经讲录》

【52】、 今世不放逸,后世得大利,现利、他世利,解知二俱利。是名为健夫,明哲之所行。《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53】、 若优婆塞虽得人身,行于非法,不名为人。若得信心,能作福德,善修正念,观一切法皆是无常、无我我所,于一切法心无取着,见一切法不得自在,生灭苦空,无有寂静。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虽闻正法难得受持,能如是观,是名人身。《优婆塞戒经》卷六,五戒品

【54】、 汝等广植德本,弗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来源 )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休息。《无量寿经》卷下

【55】、 善得人身甚为难,莫为此身造罪恶,毕竟冢间喂狐狼,勿为恶见生贪爱!《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勤授长者会人身难得,汝等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摩诃般若经》卷二十八,具足品

【56】、 此十分难得的清净人身,如果用它来作罪业和恶行之工具,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此难得暇满的人身,不用它来学佛,而让它白白地空过死去,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在这个恶浊短暂的世界上,把自己的生命全部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宋)冈波巴《宝鬘集》

【57】、 得人身空过,是诚可惜!发菩提心,守清净戒,较人王为贵。得最上密法,受大灌顶,较金轮王为荣。浪掷人身,如宝投水!(古印度)荡巴桑结(根桑泽程《密宗法义精要》)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彻悟禅师语录》卷上

【58】、 须置身千古圣贤之列,不屑为随波逐浪之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59】、 须开千古眼界,成千古学识,方不负己灵。(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60】、 把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从人生体现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完成人的意义。(民国)太虚《佛陀学纲》

【61】、 以全宇宙为自体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民国)太虚《佛陀学纲》

【62】、 要建立自我的信心、自我的期许、自我的目标。(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63】、 (二)观无常苦

【64】、 人命危脆,朝夕有变,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法句譬喻经》卷一日夜常迁流,寿亦随损减,人命渐消亡,犹如小河水。《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4经

【65】、 一切众生命,如电、旋火轮,如乾达婆城,速过不暂停。《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

【66】、 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法句经》卷上,无常品

【67】、 有身不久,皆当归土,形坏神去,寄住何贪!《法句经》卷上,心意品

【68】、 人命极短,在世须臾间耳。生死长远,多诸畏难。若死来至,于中啼哭,骨节离解,身体烦疼,而是无有救者,非有父母妻子奴婢仆从国土人民所能救也。《增一阿含经》卷五十,大爱道般涅槃品

【69】、 命极危脆,极寿不过百年。《增一阿含经》卷五十,大爱道般涅槃品

【70】、 人命在于头,灭如灰土尘,百草树木根,拔去不复生。《中阴经》

【71】、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佛说无常经》

【72】、 譬如旃陀罗,驱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如是。《摩诃摩耶经》

【73】、 如是之身,虽寿百年,亦归磨灭。谁有智者于生死海而当爱乐?《大宝积经》卷五十五,佛为阿难说处胎会

【74】、 是寿命常为无量冤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八,迦叶菩萨品

【75】、 人命不停,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云何纵心令住恶法!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云何恃怙而生侨慢!《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高贵德王菩萨品

【76】、 一切诸世间,生者皆归死;寿命虽无量,要必当有尽。夫盛必有衰,合会有别离。壮年不久停,盛色病所侵。命为死所吞,无有法常者。诸王得自在,势力等无双,一切皆迁动,寿命亦如是。众苦轮无际,流转无休息;三界皆无常,诸有无有乐。此身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复如是。《大般涅槃经》卷二,寿命品

【77】、 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日: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日:在饭食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日: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

【78】、 采花着日中,能存几时鲜?放心自恣意,命过复何言!《佛说尸迦罗越经》

【79】、 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佛说五无反复经》

【80】、 譬如路旁树,暂息非久停,车马及妻儿,不久皆如是。譬如群宿鸟,夜聚旦随飞,死去别亲知,乖离亦如是。《佛说无常经》

【81】、 假使恩爱久,共处至命终,会别离见此,无常须臾间。是故我弃舍,恩爱永别离,志求无上道,愿度一切人。《佛本行经》

【82】、 不修于梵行,不得少财宝,犹如老鹳鸟,守死于空池。《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9经,佛见老夫妇而说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法句经》卷上,暗愚品

【83】、 师弟相依,家人相守,只如商人集场,短时交易。应相与敦劝,勤修佛法,方为此聚不虚。(古印度)荡巴桑结(根桑泽程《密宗法义精要》)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经》

【84】、 不结良因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权看数十年。(东晋)跋陀罗(《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见颂》)

【85】、 食、色、财宝,无论如何吝惜珍藏,死时仍需空手而去。(宋)冈波巴《宝鬘集》

【86】、 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然,日出须臾没,月满已复缺,尊荣豪贵者,无常复过是。《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87】、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四十二章经》

【88】、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人纵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瞋坠地狱,公平正直进天堂。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天穷通日日忙。休得争强来门胜,百年浑同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明)憨山《劝世文》

【89】、 世间之乐,无非是苦。众魔境界,愚人所贪,诸佛所诃。一切苦患,因之而起。《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90】、 富贵求时甚苦,得矣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百喻经》

【91】、 乐者必受苦,苦者苦转胜。《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七

【92】、 是福有二种相:能与乐,能与苦。如杂毒饭,食时美,欲消时苦,福亦如是。(古印度)提婆《百论》卷上,舍罪福品

【93】、 世间所有诸舍宅,说名杂毒甘美食。世间舍宅犹如牢狱,一切恶法从舍宅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

【94】、 一切属他,则名为苦;一切由己,自在安乐。《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切大众问品

【95】、 搔痒生乐受,无痒更安乐,如是世欲乐,无欲更安乐。(古印度)龙树《中观宝鬘论》

【96】、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3经

【97】、 生死之中,实有乐受,菩萨摩诃萨以苦乐性不相舍离,是故说言一切皆苦。《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圣行品

【98】、 (三)老病死苦有三天使在于世间。何等为三?所谓老、病、死也。《起世经》卷四,佛言

【99】、 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间。《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

【100】、 我惟老病死,三界之大患,福尽而命终,气绝于黄泉,身烂还为土,魂魄随因缘。《佛说八师经》

【101】、 如有大石山,高广无缺坏,周遍四方来,磨榨此大地,非兵马咒术,力所能防御。恶劫老病死,常磨榨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7经

【102】、 当知有四大畏,恒逼人身,终不可制却,亦复不可以咒术、战斗、药草所能抑挫:所谓生老病死。亦如大石山从四方来,各各相就,摧坏树木,皆悉磨灭。《增一阿含经》卷五十,大爱道般涅槃品

【103】、 夫物应尽,欲使不尽者,此不可得;夫物应灭,欲使不灭者,此不可得;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复次,病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复次,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

【104】、 非空非海中,非人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

【105】、 非有子怙,亦非父兄,为死所迫,无亲可怙。《法句经》卷上,无常品

【106】、 人营妻子,不观病法,死命卒至,如水湍聚。父子不救,余亲何望?命尽怙亲,如盲守灯。《法句经》卷下,道行品

【107】、 所有的人都受死神控制,所有的人归宿都是死亡。你不知道来路和去路,也看不见两者的尽头,悲伤也徒然。《经集》第三品,第八章《箭经》

【108】、 堕俗生世苦,命速如电光。老病死时至,对来无豪强。无亲可恃怙,无处可隐藏。天福尚有尽,人命岂久长?《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109】、 谁能知死时,所趣从何道?譬如风中灯,不知灭时节。《坐禅三昧经》

【110】、 命如花果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从初乐爱欲,可淫入胞胎,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作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终始非一世,从痴爱久长,自作受苦乐,身死神不丧。《法句譬喻经》卷五

【111】、 四时不暂停,命亦日夜尽,壮年不久住,恐怖死来至。见于死生苦,而生大怖畏,舍世五欲乐,当求于寂灭。《别译杂阿含经》卷八

【112】、 老则色衰,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身死神徙,如御弃车,肉消骨散,身何可怙!《法句经》卷上,老耆品

【113】、 从这句话开始:你会死,我会死,大家都会死。(清)吉美林巴(《古美林巴大师之教言》)

【114】、 (四)观轮回苦这轮回是无始的。为无明蒙蔽、为渴爱束缚的诸有情的轮回的起点是不可知的。南传《相应部因缘品泪水经》

【115】、 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寿以尽,舍故当受新。各追所作行,无际如车轮。《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116】、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不暂停。《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筵还自缠。《佛说无常经》

【117】、 识神走五道,无一处不更,舍身复受身,如轮转着地。《法句经》卷下,生死品

【118】、 一切众生类,有命终归死,各随业所趣,善恶果自受。恶业堕地狱,为善上升天。修习胜妙道,漏尽般涅槃,如来及缘觉,佛声闻弟子,会当舍身命,何况俗凡夫!《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127经

【119】、 如人一身居,去其故室中,神以形为庐,形坏神不亡。精神居形躯,犹雀藏器中,器破雀飞去,身坏身逝生。《法句经》卷下,生死品

【120】、 此阴灭时,彼阴续生,如灯生暗灭,暗灭灯生。因现阴故,生中阴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狮子吼菩萨品

【121】、 若住于中阴,自业受苦恼,长夜远行苦,此苦不可说。《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八

【122】、 人生一念受一身,百念受百生。一日一夜种生死根,后当受八亿五千亿杂类之身。《净度三昧经》

【123】、 猿猴得离树,得脱复趣树,众人亦如是,出狱复入狱。《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124】、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燃不息。《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125】、 劫烧终迄,乾坤洞燃,须弥巨海,都为灰飚,天龙福尽,于中凋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仁王般若经》卷下,护国品

【126】、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127】、 休把庭花类此身,庭花落后更逢春,此身一往知何处?三界茫茫愁煞人!(宋)龙牙密禅师(澫益《法海观澜》)

【128】、 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故有之,是故生悲。《优婆塞戒经》卷一,悲品

【129】、 从心底深处畏惧生死轮回,此信坚固,为不可缺少之法。(宋)冈波巴《宝鬘集》

【130】、 最初需要对生死轮回生起畏惧之心,决心要逃脱,就像被屠夫拴住的麇鹿一样。中间需要一个死而无悔的精进,像一个勤劳耐久的农夫耕田一样。最后需要一个乐陶陶,安稳稳无可死者之心,像一个具大威权,成大事业之伟人的心胸一样。(宋)冈波巴《宝鬘集》

【131】、 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也。《彻悟禅师语录》

【132】、 莫爱风光无限好,此身犹是未归人。佚名

【133】、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佚名

【134】、 (五)发出离,心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135】、 万物为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136】、 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如是之人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优婆塞戒经》卷一,解脱品

【137】、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无量寿经》卷下

【138】、 父母、妻子、奴婢、使人、亲友、眷属,悉非我有;是现伴侣,非他世侣;是乐伴侣,非苦伴侣;不能救我,非我归依,非我舍宅,非我洲渚,非我荫覆,非我我所。《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139】、 从亲昵中产生恐惧,从家室中产生污秽。《经集》第,第十二章《牟尼经》

【140】、 在家菩萨于己妻所,应生三想,何等为三?无常想、变易想、坏败想。复生三想,何等三?是娱乐伴,非他世伴;是饮食伴,非业报伴;是乐时伴,非苦时伴。《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141】、 彼无智慧人,行于畜生法,驰趣于女色,犹猪乐粪秽。《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优陀延王会

【142】、 譬如水中鱼,游泳网者前,便为他所执,岂非自损伤。女若捕鱼人,谄诳犹如网,男子同于鱼,被网亦如是。《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优陀延王会

【143】、 上智厌腐身,危脆非真实,苦多而乐少,九孔无一净。《法句经》卷下,泥洹品

【144】、 是身众秽器,犹如贮粪瓶,凡夫无智慧,恃色生侨慢。鼻中涕恒流,口气常臭秽,眼眵虫遍身,谁当生净想!《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勤授长者会人在世间,譬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当疾行道!《三慧经》

【145】、 一者自观我身,五阴四大俱能兴造无量恶业,欲舍离故。二者自观我身,九孔常流臭秽不净,生厌离故。三者自观我身,有贪瞋痴无量烦恼烧然善心,欲除灭故。四者自观我身,如泡如沫,念念生灭,是可舍法,欲弃捐故。五者自观我身,无明所覆,常造恶业,轮回六趣,无利益故。(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146】、 热无过淫,毒无过怒,苦无过身,乐无过灭。无乐小乐、小辩小慧,观求大者,乃获大安。《法句经》卷下,安宁品

【147】、 人生不足贵,天寿尽亦丧,地狱酸痛苦,唯有涅槃乐。《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

【148】、 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观诸世间,无生不终,欲离生死,当行道真。《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149】、 人间和天上,有乐有美妙,比起涅槃乐,微小不足道。《即兴自说王经》

【150】、 由能弃小乐,后若见大乐。智人舍小乐,观于后大乐。佚名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精选阅读

心灵禅语感悟人生


心灵禅语感悟人生

【心灵禅语感悟人生一】

【尊重他人就是加持自己】

有一个禅宗寺院的长老,精通做大饼的技巧。他们寺院做出的大饼又

香又甜,上山来的香客都非常喜欢,纷纷花钱购买品尝,香火很是兴盛。

有一天,一个从远方来的落魄的乞丐来到寺院,吵嚷着要品尝大饼。

小和尚们看他脏兮兮的邋遢样,就不让他进厨房,双方僵持不下。

这时候长老出来了,他训斥徒弟们说:出家人慈悲为怀,你们怎么

可以这样呢?于是他亲自为这个乞丐挑选了一个大饼,恭恭敬敬送给他

品尝。

乞丐非常感动,吃完后掏出仅有的三文钱说:这是我乞讨来的全部

钱,希望长老你能收下。长老居然真收下了,双手合十道:施主一路

走好!

徒弟们非常纳闷,问长老说:既然是施舍给乞丐,怎么又收钱

呢?长老答道:他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品尝这大饼,所以要免费给

他品尝;难得他有这么上进的心,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所以要收下他三文,

钱。有了这份尊重的激励,他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徒弟们根本不以为然,心里暗想我们师父真是老糊涂了,大概在说梦

话吧。

几十年后,一位大富大贵的商人专门上山来拜谢当年的一饼之恩。

令许多老和尚大吃一惊的是,他居然就是当初那个花了三文钱吃大饼的乞

丐!

人要想赢得他人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

世界上最大的通信公司摩托罗拉也主张:尊重每个人是摩托罗拉在

全球所提倡的处世信念。

尊重他人的核心是平等,是对他人人格的承认和尊敬。人来到世界上

都是平等的。因此,管理者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尊重员工不是对员工的

恩惠,而是员工应该获得的基本权利。

比如,定期召开员工大会,倾听员工心声;和员工共同过节;不定期

邀请员工家属参观公司,等等。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决策,让员工真正感到自己就是公司的主人,这些员工就会为公

司的发展尽心尽力,公司当然会有非常快速的发展。

【清风是知音】

佛曲本来是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可是,乐天和尚

几乎达到了曲不离口的程度。无论在寺院里值更,还是到各地化缘,他总

是哼哼唧唧地、乐陶陶地唱个不停。从曹植独创的《鱼山呗》到《弥勒佛

曲》《如来藏佛曲》《释迦牟尼佛曲》《观音佛曲》他哼了一遍又一

遍、唱了一曲又一曲。

有一天,一个跟随他化缘的小和尚终于忍受不住心中的疑惑,问乐天

和尚:师兄,你整天乐颠颠地唱个没完,究竟是唱给谁听呢?

当然是唱给佛陀、唱给菩萨听了。乐天一边哼唱着一边说。

在寺院里是唱给佛祖、菩萨听,来到乡间野外,也是唱给他们听

吗?小和尚笑嘻嘻地说,你有时间唱,佛祖和菩萨还不一定有时间听

呢。

那就唱给自己听。乐天依然乐呵呵地说。

拿佛曲唱给自己听,不是有失敬仰吗?小和尚故意装着严肃的口气。

那就唱给清风听。乐天和尚笑得更舒畅了,手舞足蹈地说,对了、对了,清风是佛曲的载体,清风是我的知音。

小和尚拿他再没办法,而且心服口服了。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爱岗、敬岗、乐岗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能够在自己所从事的行当里找到乐趣,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积极能动性,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地扮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事情。

做好工作的前提就是热爱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只要对工作注入了满腔热情,我们就会在工作当中体会到无比的快乐。做事时,如果能够集中心思、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就会觉得精力充沛、干劲十足。

【明辨是非正确取舍】

人世间是一个充满是非之地,有些事情究竟孰是孰非,实难确定。难以确定,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取舍。

有些人将个人生存视为根本,把自己的心智见识看成事物的准绳、判断是非的标准;把被世人所用看做聪明,不被世人所用看做无能;把做事运道亨通看做光荣,把地位低下、生活穷困看做可耻。

在大街上踩了陌生人的脚,一定要说声对不起,但如果是踩了哥哥与父亲的脚,只点个头就完了,不必表示歉意,因为他们必定原谅自己。所以,最大的礼节是不分彼此,最大的仁慈是不分亲疏。

要明白是非取舍,一定要抛开种种干扰。

有智慧的人也有认识不到的事物与道理,正如视力最好的人视野也只有一个扇面,而不是一个圆周。明白种种迷惑与引诱,确保自然天性,相反相正,便会得到正当的是非与取舍。

一只飞鸟飞过天空,后羿一箭射下一只小麻雀,他因获得一只小麻雀而高兴,自以为做得对,但把众多的飞鸟吓跑了。假如他把整个天下看做一个鸟笼子,不自恃射术,那么满天鸟,就有飞翔的地方。商汤王和秦穆公对贤人伊尹与百里奚的任用,采取的就是这种办法。

伊尹与百里奚虽然贤能,但并不乐意接受强迫命令,也并不把高官厚禄放在眼里。伊尹喜欢烹调,商汤王就让厨师与伊尹交朋友,使伊尹安心住下。百里奚落入狄人手里,狄人喜欢羊皮,百里奚自己也喜欢穿五色羊皮裘,秦穆公就投其所好,使百里奚乐意为自己服务。由于笼络得好,伊尹帮商汤建立了商朝,百里奚帮秦穆公称霸天下。这就是为人处世、是非取舍中极有启示的一例。

【好马照吃回头草】

饿死的好马只能算是匹死马,而非好马了。

某公司员工因故被老板辞退了,一个星期后,老板又给他打来电话,并向他解释和道歉,公司现在仍欢迎他回去,而这位员工听说后生气地予以拒绝:好马不吃回草!

还有一位男士,他被女朋友给甩了,因此心情十分痛苦,因为他内心里深爱着这个女孩。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女朋友回头向他认错,井表示要与他重归于好,而这个男孩为了维护自己的男子汉气概,便傲气地说道:

好马不吃回头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这样一句俗话:好马不吃回头草!是的,作为一个人,我们不能没有骨气与人格。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一目的而受人摆布,丧失应有的自尊与道德,实在不是一种可取之道。但在有些场合下,曲折迂回战术确实能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一味恪守好马不吃回头草这一信条,你就缺少了一种回旋的时间与空间,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是因为一时冲动、意气用事而断送了自己的后路。况且在很多情况下,你完全有把握分清自己当时是一种志气还是意气用事。绝大多数人就是在面临该不该回头时,错把意气当成了志气,或用志气来掩盖自己的意气,明知自己已无草可食,而回头草又鲜又嫩,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

当然,我们并不是教你老是去吃回头草,而不去寻找自己的生路。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多种可能与选择,并不是不吃回头草就必会饿死无疑。回不回头,这完全是一种选择,当你面临回不回头这一选择关键时,请想想:你现在有没有草可以吃;如果有,这些草能不能吃饱?如果不能吃饱,或目前无草可吃,那么未来会不会有草可吃;在吃到草之前,你尚能支持多少时间?

当然,回头草有时是好,可是吃起来并不那么令人好受,因为当你吃回头草时,也许会碰到周围人的议论,甚至嘲讽,以至于让你无法张口、消化不良!这里,奉劝你一句话:吃你的草,管他如何议论!何况时间一久,别人也会忘记你是否吃过回头草,而且当你吃回头草吃得自己身强体壮,并且对他人大有帮助时,别人还会佩服你果然是一匹好马!

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观与处世之道,我们不可苛求每个人都得去吃回头草,但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我们要劝说一句:饿死的好马就只能算是一匹死马,而非一匹好马了!

【人生没有死胡同】

人生之路充满了无数次选择,当你误入困境时,不妨回转身,或后退一步,你会发现身后一片海阔天空。

人在奋斗过程中,得意和失意都是常有的事。得意者,自可以功成名就,干一番事业,但失意者常常不断发生不幸。

有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天天信心百倍地爬格子,而编辑部偏偏不慧眼识材,退稿也源源不断地回到做作家梦的年轻人手中。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稿子变不成铅字,作家梦成了一场噩梦。功不成,名不就,困扰犹如一条绳索,日益勒紧了做梦者的脖子,最终,他烧了所有稿子,自杀了。

每年的大学入学考试,引得无数中学生勤奋苦读,指望一朝中榜,不负十年寒窗之苦,上个大学,求个出路,找个理想的工作。但能上大学的幸运儿终究并非全部,于是,有些落榜者走上轻生的道路。巨大的希望,变成巨大的失望,又变成了巨大的悲哀。

从一些名人轶事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成大名、就伟业者,并非从小就立夙愿,并且一帆风顺。多少次选择,多少条路、多少失败他们才有自己的今天。因此,人生旅途中,当你发现自己也误入一条死胡同,那就毫不犹豫地转身而归,也许前面有更好的路等着你去走。

【仁义与恩仇】

有一则这样的寓言:一只狼跑到牧羊人的农场,想捕杀一只小羊来吃。牧羊人的猎犬追了过来,这只猎犬非常高大凶猛,狼见打不过也跑不掉,便趴在地上流着眼泪哀求,发誓它再也不会来打这些羊的主意。猎犬听了它的话语,看了它的眼泪,非常感动与不忍,便放了这只狼,想不到这只狼在猎犬回转身的时候,纵身咬住了猎犬的脖子,幸亏主人及时赶来,才救了猎犬一命,但猎犬也流了很多血,它伤心地说:我不应该被狼的话所骗!

我们从小也听过一个类似的《农夫和蛇》的故事,讲的是同样一个道理。农夫救了快要冻死的蛇,反倒最后被蛇咬伤致死。这些故事都值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引以为戒。我们从小就接受与人为善的训导,做人要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但切记一点:我们的善良仁慈之心切不可随意施舍,否则,容易会被人利用。

正如寓言中的农夫一样,农夫之仁有时可以发挥很大的感化力量,但在人性丛林中,农夫之仁有时会成为一个人最致命的弱点!如果被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遭受伤害!

一个人有农夫之仁时,可能会产生下列危险:

农夫之仁因为容易使一个人的意志与理性产生动摇,因此常在放弃自己立场之后,伤害了自己。例如不怀好意的借债者,你在他的哀求之后借给他钱,结果借出去的钱永远就别想再要回来了!

一个人的恶行因为你的仁义获得了宽恕,但有时你的仁不但没有感动他,反而让他有另外的机会犯下恶行,对别人造成伤害。

你的农夫之仁会成为自己的弱点,成为人人想利用的目标,在眼泪、温情、请求、孩子似的无辜与可怜之下,你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你的农夫之仁会弄得你周围的人与事是非不分,你的仁义有时可能会对你的人际关系与个人前途造成负面影响。

【凡事适度】

人高兴过度了,便会阳气偏旺;愤怒过度了,便会阴气过盛。如果阴阳二气都涨起来了,人体必受伤害,这就是阴阳失调。因此,适度又是一个不能不引人注意的事情。

你喜欢眼光明亮,这样过了头,就会沉溺于色彩,追求华丽。你要求耳朵清楚,这样过了头,就会迷惑于音乐,追求空洞不实的东西。

你喜欢仁,过分苛求,就会与人们的日常习惯发生冲突。你喜欢义,不顾常情,就会违背事物的常理。你过度讲究礼节、仪式,就容易犯虚伪造作的毛病。

精神过分敏感的人总是想法过多。与人交往,一次交谈,偶尔只言片语,甚至一种表情,一个招呼,就会分析出很多。人家对我怎么评价,自寻烦恼。鸡蛋里挑骨头。无事生非,自己精神受苦,同时弄得与人关系紧张。

针对这种情形,我认为对什么不可过分执著,要顺应自然。

【禅定治病的方法】

(一)禅定治病的十个条件

《摩诃止观》卷八说,以禅定治病,根据人有病轻、病重等差别,见效有顿、渐、迟、速之异。但只要方法得当,并具备10个条件,没有不见效者。

l。个条件为:

1.信:确信按正确方法修禅,必能治我此病,这是能见效的先决条件。

2.用:实修禅定。

3.勤:须于每日早晚专精修禅,每次以身上出微汗为度。

4.恒:持之以恒,不要间断。

5.别病:先须正确判断病因,识别病症。

6.方便:根据病情灵活运用治疗方法,可请现代医生用药物或请佛医给予治疗,不应死执一法。

7.久行不懈:坚持治疗,直到病除。

8.取舍:善于辨别损益,有效则行之,无效是止而不修。

9.善养护:除修禅外,还应善于保养,慎饮食,避寒热,不犯禁忌。

10.知遮障:不随便把坐禅中的境界和疗效向人宣说。

这10条,除知遮障外,其余皆与中医气功学所说的一致。

(二)修禅治病的六种方法

第一是修止法。修止法就是意守忧陀那(丹田),《摩诃止观》卷八说:丹田是气海,能锁吞万病,若止心丹田,则气息调和,故能愈疾。此法能治百病,又能发诸禅,是一种很好的修止门径。意守丹田,能治胸肋痛、背膂急、肩井痛、心热懊痛、烦不能食、心痉痛、脐下冷,上热下冷、阴阳不和、咳嗽等病。

第二是意守双足。《摩诃止观》卷八说:常止心于足者,能治一切病。这是因为人脑和五脏都在上半身,一般人平常气血多随思虑而上行,易使下身气血虚亏错乱,生种种病,若意守足,气血随意念下行,可令五脏安和,阴阳平衡,尤以治恍惚懊闷一类病疗效最佳。意守足三里穴,能止痛,若守之犹不能止,可转而意守二足大拇指横纹。头痛、眼赤疼、唇口热、腹卒疼、耳聋、颈项强直等病,可于二足之间假想一境,专意守之。若因此而致腰足急痛,可意想二足下有一丈深的坑,意守坑底,便能止痛。

第三是意守病处。《摩诃止观》卷八说:随诸病处,谛心止之,不出三日,无有异缘,无不得瘥。止心病处,应按中医五行、五脏要生克之理,灵活掌握,不可死守一处。如肺强肝弱,为金克木,应意守肺,摄其中白气,肝病即愈。

第四是止心于头顶。这种方法专治身体沉重、枯瘠、痹痿、皮肤痒等一类病。

第五是急急摄心修止。此法可治虚肿胀膀、饮食不消、腹痛下痢一类病症。

第六是宽缓放心修止。此法能治举身洪热、骨节酸疼、呼吸顿乏、大小便不通。

大乘佛教本以医方明即医药学为修学菩萨道必须通达的五明(五种学问)之一,以医药布施度人济世为重要的修行。但自中唐以后,佛教以禅、净二宗为主,亟亟追求于当世解决生死问题,除少数寺院有行医传统外,对佛教医学包括禅定治病之说无多发展。藏传佛教虽继承发展了印度晚期佛教的医方明,在禅定治病方法上有所发展,但在内地影响甚微。禅定治病法和现代医疗气功都已普遍采用,证明行之有效。三、坐禅中如何补养身体

佛教学认为坐禅修炼者若长久人定,因生理活动的抑制与能量的消耗,会导致身体虚弱瘦损,必须依法补养。补养之法,不外饮食药物与禅观二途。《禅秘要法经》说,僧尼修一门观时,当乞好美食及诸补药以补身体。修四大观时,当学观空故,身虚必劳,应服酥及诸补药。

观想补养,《禅秘要法经》叫做补想观,观法为:先观自身空如皮囊,次观项门洞开,有诸大神手持金瓶,盛诸大药,灌人自己头顶,充满全身。此观须修三个月,下坐后配合饮食药物补养,就可使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四、修禅定能延年益寿

佛教认为人的肉体不可能长生不死,即使修行成佛,也不能永久住生本世。一般说不追求延年益寿,但也提倡修炼禅定和瑜伽气功以达到延年长生、无病健康的境界。五、密宗养生延寿法

佛教密宗理论中有很多的延年益寿的方法。第一类,常人应该修炼有相和我相的两级瑜伽,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延寿经》中的说法虽然很难找到实例,但延寿至一百多岁,超过一般所谓天年(以120岁为限)者,在佛教史传中不乏其人,如印度的马鸣、龙树、无著皆寿达数百岁。

从高僧传记中来看,其中活到70岁左右者占多数,活到百岁左右者可以举出一批,如据《宋高僧传》善无畏大和尚99岁;唐惠秀大和尚100岁;唐九华山金地大和尚99岁;礼宗大和尚97岁;神秀大和尚100岁;智威大和尚95岁;怀海大和尚95岁;圆修大和尚99岁;志鸿大和尚108岁;定安大和尚111岁,等等。郭元兴在《佛法与长寿》一文中,比较历代帝王与同代高僧的寿数,得出高僧平均寿命高于帝王的结论,这是较为客观的说法。当然,僧尼多长寿,除了他们修习禅定外,还有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

密宗延寿修法较多,总的说来不出两类。第一类是修长寿的本尊法,持专用以延寿的咒语。《大藏经》中如《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佛说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等,都是讲述诵咒祈寿之法。无上瑜伽部有弥陀长寿合修法,就是观修无量寿佛,诵其长寿咒语的方法。

第二类是修数息、瓶息等气功。宗喀巴大师曾说:住定瑜伽师,乃至亿等数,无声恒念诵,无声诵十万,圆满修行者,虽年寿已尽,五年活无疑,恒应于晨起,数风一千遍,在故风瑜伽,常应安住定。这就是说,于清晨修定,先自观为本尊,然后修数息金刚诵1000遍,恒修无间断,定能延寿。

除专修延年益寿之法外,佛教密宗认为修炼一切本尊法,尤以修炼气、脉、轮之法达到一定层次时,就可以产生延年益寿之功效。

【心灵禅语感悟人生二】

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燃灯法师

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燃灯法师

那些学到知足的穷人比那些不知足的富人更台能享受生命,这些人没有多大的责任和很少的紧张。《法露缘》杂志

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会立刻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佛陀的格言》

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佛陀的格言》

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作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佛陀的格言》

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个真理时,他便开始远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路子。《佛陀的格言》

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佛陀的格言》

愤怒有如刀的两刃,能伤害别人,也会伤到自己。而爱心、宽容,如香水能够自香,亦能使人常闻到香味。海涛法师

恨就是牢狱,被囚禁在里面的人是我自己,而非我所憎恨之人。海涛法师

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佛陀的格言》

才华充足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证严法师

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知足,一个知足的人,他内心充满着安详与快乐,而一个不知足的人,他的内心则充满着埋怨与不安。海涛法师

知道如何满足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愈是贪求他们的财产,他们的痛苦就愈多,财产并不能绐人们带来愉快。《法露缘》杂志

过着粗衣淡饭的生活,节制你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在这种没有烦虑的适度生活中,你将可以发现满足。《佛陀的格言》

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佛陀的格言》

贪心是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佛陀的格言》

被不正确的思想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地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加坚

牢。《佛陀的格言》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病痛。海涛法师

人最忌讳跟别人比较,因为比较容易起分别心。分别心会使人产生贪、嗔、痴三毒,引导一个人不断追求,从而否定自己如来的生活。郑石岩

为追求快乐,而把快乐建在别人的痛苦上,便会受到怨恨的困扰,最终无法摆脱怨恨。《佛陀的格言》

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佛陀的格言》

在佛教中,不知自己以及不明道理,亦即所谓的无知无明,被认为是一种罪。梅原谛愚禅师

所谓的烦恼并不是在人的生活物质中做标准,而是心境状态分别,人如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佛陀的格言》

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赵州真际禅师语录》

问:佛性与烦恼既俱,何故独断烦恼非本?答:譬如金之与矿,俱时而生。得遇金师炉冶烹炼,金之与矿,当自各别,金即百炼百精,矿若再炼,变成灰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问:佛性与烦恼俱不俱?答:俱虽然俱,生灭有来去,佛性无来去,以佛性常故,由如虚空。以是无来去故,三世无有不生灭法。《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所谓烦恼即菩提,此话怎讲?你若没有菩提,就没有觉性,没有觉受,就跟石头一样,怎会有烦恼的感觉?在你感受到烦恼的同时,便彰显了你的觉性,故说烦恼即菩提。耕云先生

悟之乃烦恼即菩提,迷之则北辕而适楚。其渐也,积僧祗之劫数,犹如轮回;其顿也,如屈身之臂顷,旋登妙觉。《大乘顿教颂并序》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少室六门》

会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般若第二》

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会有烦恼。证严法师

有所求的爱,是无法永久存在的。能够永久存在的,就是那份无形、无染而无求的爱。证严法师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景德传灯录》

我当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报恩。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佛陀

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证严法师

如果你还没有办法爱自己,你就没办法爱你的敌人。但当你可以爱自己时,你就有办法爱所有的人。海涛法师

爱是学习付出,也是学习接受。海涛法师

因为我爱得更多,所以我得到更多。海涛法师

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奉献,爱是美化外在环境,净化内在心灵的源头,爱是慈悲的显现。一海涛法师

为了修持慈悲心,一个人必须丢开自私的爱,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爱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只爱个人的自我。海涛法师

一切苦的主要原因,源于自我珍爱的心,它的解药就是珍爱别人。海涛法师

爱的最伟大之处,就是打开了人生的窗口。海涛法师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在人生道场中就会活得很快乐。证严法师

假使世间一切众生都不知报恩,普度众生的菩萨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嫌恨,而且不图一丝回报,还会继续帮助他们消除烦恼与痛苦。布袋和尚

不管是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证严法师

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就是我们的;因为你的那滴水已和缸中水结合在一起,分不出是你的或不是你的。证严法师

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证严法师

爱,如果能像清水一样清净、自在,普润一切众生,那该有多好!海涛法师

我们心中,都有爱的种子。我们可以培养这美妙的能量之源,孕育那不求回馈的无条件之爱。海涛法师

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子女的烦恼,对子女放心,他们才能安心。《佛陀的格言》

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物质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亟须的还是良心。净慧

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讲良心不是由于社会的强迫,而是出自对自身生命的关怀和承担。净慧

要离苦,就必须远离不道德的行为;要得乐,就必须时刻抱住良心不放。净慧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时间、任何方向与地点都是吉祥的。证严法师

人生不一定球球好球,但是有历练的打球者,随时都可以挥棒。证严法师

幸福人生的建立,先要正确地认识什么是幸福;还要探讨幸运与不幸的因缘因果。一方面消除造成人生不幸的原因,另一方面努力培植幸福人生的因缘,这样才能获得幸福。济群法师

我们以至真、至善、至美的心而活在这个现象界,当然是最高的生活艺术。我们能够如此活,生活对我们来说才充满生之喜悦,才是生命的享受,生活也才不再是对生命的惩罚。耕云先生

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无奈、怀疑、恐惧、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耕云先生

什么是真幸福?内心安适,仰俯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仰俯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耕云先生

你自己就是一颗明珠,自己即是如来,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那样才会有圆满的人生。郑石岩

不沉湎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拥有热忱而且常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佛陀的格言》

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一《佛陀的格言》

人只有在生活的时空之中,当下接纳自己,把生活本身当做目的,不要为了追求物欲而把生活变成手段,这样才会发现生活的妙悦。郑石岩

一旦你开始为其他众生过活,在你把关心的物件从自己转换为其他众生的时候,内心顿时放下自我爱惜,便解脱自私心的束缚,内心便获得真正的解放、自由及满足和安宁。海涛法师

我们做了一件很完美的事情,但无须沾沾自喜;我们做了一件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不要有优越感。能够如此的话,我们就会活得无愧无怍、心安理得,就能够得到内心的安详。耕云先生

人生真正的快乐,始于爱惜其他众生。海涛法师

知足是控制感官疯狂倾向的唯一办法,我们不应做我们感官的奴隶;相反我们必须做感官的主人。到那时候,我们就能了解生活的真正目的非常简单:寻求永恒的幸福。《法露缘》杂志

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无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于得意或哀伤。《佛陀的格言》

当我们懂得知足时,一切贪婪和苦闷自然消退;当我们知道布施和跟别人分享时,自己也觉得丰足。郑石岩

过着不贪婪的生活,让你的心充满仁慈,保持正念,专注一处,使内在平稳、集中。海涛法师

要提起即要完全提起,要放下则要全心放下。证严法师

翠竹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头头尽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双岭化禅师》

入,不管他物质生活充实或贫乏,只要他心里非常安详,就是在过着幸福的生活。耕云先生

人不管他是处在什么样的地位,过着什么形式的生活,如果心里紊乱不安,这种生活就无异是对生命的一种煎熬。耕云先生

同样一个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证严法师

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证严法师

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能得到宁静的心灵。《佛陀的格言》

人生取决于我们所做的决定,而不是所遭遇的状况。海涛法师

人生什么最有价值?就是爱。海涛法师

如果影响不了别人,就做你自己该做的事吧。证严法师

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他,还要能嵌在对方的心头上。证严法师

要原谅一个无心伤害人的人;不能做一个轻易就被别人伤害的人。啦严法师

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的过生活。海涛法师

有了智慧,你的想法、看法完全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哪里会有痛苦?当然快乐!所以苦的因是迷,乐的因是悟,是觉悟。净空法师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是白白浪费。海涛法师

虽生而为人,却不知人的真实意义,虽说是自己,却不知自己的真实意义,这样一来,这种生活方式也就不具真实意义了。梅原谛愚禅师

人活着只求心安无愧,你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不建立在少数主观、偏见者的好恶之上。人要是没有这种坚持,这种自我做主的态度,他会活得很无奈。耕云先生

你必须做到唯求心安,事事无愧,人活着是责任义务,如初祖达摩所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耕云先生

禅者认为,人必须经过净化,把虚荣心、过多的欲望、成见、偏见等放下来,这样才可能自由地过现实的生活。郑石岩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文悦禅师

如果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的角色,而去痴心、妄想、羡慕或嫉妒别人,所得到的除了烦恼和人生的负值之外,只有迷失了。耕云先生

所谓人,就是觉悟到自己的存在,如果不能自觉到自己本身的存在,人生也就无法开始。对人类而言,最重要的大事便是觉悟自己。梅原谛愚禅师

我们能够安分,就能发挥生命力,创造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才能提升自己的角色。如果扮演不好现在的角色,那也就无法扮演更高的角色了。耕云先生

习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穷究自己。梅原谛愚禅师

学佛法最根本的课题,即是自我突破,自我突破以后,就突破了一切。如何突破?有个基本的方向,要确认真理是原本如此的。耕云先生

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佛陀的格言》

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海涛法师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一海涛法师

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证严法师

忧虑像摇椅,它能让你有事可做,但绝对不会前进一步。海涛法师

今日不只限于今日的事情。昨日有今日,今日有明日有未来。[日]千宗室

不能珍惜今天的事情是可悲的。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众生的幸福,更加珍惜当下,努力创造一个了不起的没有后悔的今日吧![日]千宗室

生命非常短暂,所以要加紧脚步,快速前进,不可拖泥带水,切勿前脚已经落地了,后脚还不肯放开。一证严法师

前脚走,后脚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让过去,把心神专注于今天该做的事上。证严法师

在生命的千变万化之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只有现在。能够把握住现在,同时也能掌握过去和未来,这就是生命。海涛法师

始见新春,又逢初夏。四时若箭,两曜如梭。不觉红颜翻成白首。直须努力,别著精神,耕取自己田园,莫犯他人苗稼。《兜率从悦禅师》

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佛陀的格言》

鸟从空里飞,人向心中住。人死心宛然,鸟没空何预?一生一过鸟,此心实可据,但自了其心,无劳问来去。《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情感是由过去的缘分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若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佛陀的格言》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慈受怀深

笑,世界跟着你笑;哭,就只有你自己哭了。海涛法师

你的喜悦,必须用你自己的心去体现,而不是用别人的赞誉来编织。掌声的背后,往往会站立着一个寂寞孤独的自己。郑石岩

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有其特有的能力、经验和机会,他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能接纳自己,生活才能变得朝气蓬勃,充满喜悦。郑石岩

人的一切彷徨与痛苦是由于不接纳自己,一切空虚和不安也都是由于违背自己的本质所致。郑石岩

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佛陀的格言》

要寻找完美的世界,须从内心去寻找。其中之一是独立,是情感的独立,不依赖别人的认同。海涛法师

入如果生活在跟别人比较之中,期待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取别人的羡慕,那就不是为自己而活。他就会慢慢地迷失自己,否定自己。郑石岩

如果一个人太在乎别人,就是没有信心的人,因太在乎别人的肯定,就会让快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海涛法师

每一天都是作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警惕。证严法师

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过失不易察觉。传播别人的过失如同丢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的狡猾。《佛陀的格言》

如果学佛法执著一篇理论,或者一个概念,就是理障。一天要拜多少拜,要念多少佛,叫做事障。耕云先生

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秽,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佛陀的格言》

人最难看见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张着眼睛向外看,把别人称斤论两,把世事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证严法师

人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证严法师

不应该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该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佛陀的格言》

察秋毫之末者,不能自睹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能自举其身。《东语西话》

执著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就会给自己带来忧愁。一《佛陀的格言》

宽容是性情的空间,从容是作息的空间,戒律是自我的空间,布施是实现的空间,禅定是智慧的空间,单纯是喜悦的空间。有了这些空间,便能发现真我的妙用。郑石岩

当你放弃自我的时候,真我就出现了;你放弃有限,就会赢得无限;放弃法执,就可得到内心的安详。耕云先生

人若执著自己的我相,就会变得傲慢起来,那么距离地狱就不远了;反之,能以谦卑平直之心待人,天堂就在眼前。郑石岩

现代人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缺乏自觉,只是把自己的心一味的向着外侧,却忘了觉悟出真正的自己。-梅原谛愚禅师

执著于自我而生活,自己撒下了痛苦的种子,妄想不断地扩大,终至背负不了的苦恼。这正是作茧自缚的痛苦。梅原谛愚禅师

一切烦恼由我执来。我执是虚假的自我,因为有我,就有我高兴、我不高兴。耕云先生

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佛陀的格言》

人多迷于寻找奇迹,因而停滞不进;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昕得。证严法师

一般修行修不好,就环在心外有法而生见取。见取即是对外认同。修行不把原本没有的、那些多余的垃圾向外抛丢,却往里面装,装得太多了,就把真正的自己活埋了。耕云先生

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佛陀的格言》

假如你心存怨恨,那么它不仅会阻碍你心智的发展,而且使你无法判断那言论到底是对还是错。《佛陀的格言》

今人唯知石中有火,未曾施力击之,终日指此冷石说火之用,却只是块石头。此是不肯死心做功夫以求正悟,唯记相似语言而说禅者是也。《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理解多少,就要实践多少;如果只求理解而不重实践,不管你累积多么渊博的知识,那也只是废知识。一耕云先生

道理说得再好,一旦与生活脱节,就成了戏论。一耕云先生

佛性对比天上的明月,文字就像我们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却不是明月本身,看月亮也不一定非得通过手指。一慧能禅师

所谓修行就是学会文明的生活。所谓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义的生活,或者说是逐渐远离一切过失、远离一切违背生命与自然规律的生活。觉非

由凡夫通向成佛的下手处,就是开始观察、反省现在混乱的生活,耐心地一点一滴地调整我们每天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觉非

佛法不讲信者得救,更不是恶势力。正法是廓然大公的,佛和菩萨绝不是贪官污吏你供养他,他就保佑你,你不供养他,你就倒霉,正法绝对没有这样的事。耕云先生

抱着功利主义的思想去学佛法,动机不正,因地不真,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耕云先生

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事,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心养性,行是端正行为。证严法师

智慧禅语感悟人生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是不是有所感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智慧禅语感悟人生吧!


 


智慧禅语感悟人生(一)


1.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2. 心善,乐善好施是大爱无疆的蔓延;心宽,宽大为怀是足智多谋的恬静;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现;心静,静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心怡,怡然自得是达观开朗的淡泊;心安,安常处顺是知足常乐的欣慰;心诚,诚心诚意是高风亮节的镜子。


3. 一无复始,万象更新,恭祝座右福慧无量,法喜充满!


4. 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慧的熏香去除您所有忧伤烦恼,带给你幸福清新的一天。阿弥陀佛!新春万福!


5.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6.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7. 时光,总是恬淡的,君不见,那翻阅过的书,充满了淡淡的清香,即便有褶皱,有划痕,也无形中沉淀了书的厚重。


8.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梦。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了解,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你。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知道,习惯收集你的欢笑。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体会,一个人的孤独和忧伤。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我,你依然是你,只是错过了人生最绚丽的奇遇。


9. 别人可以替你开车,但不能替你走路;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行走,成功要靠自己往争取。天助自助者,成功者自救。


10.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1. 每个人都在寻找茫茫人海中的另一半,或许你可以找得到,或许你与它擦肩而过。我相信爱情,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踏一路金花风雨,摇一路声声驼铃,采一路兰芷芳菲,唱一路歌不断。茫茫学海,勤奋作帆,智慧作舟,泛舟于上。智慧地去学习,向人生新的希望迈进。


14. 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15. 人生只有回不去的过去,没有过不去的当下。上天只会给你过得去的坎,再不好过的生活,再难过的坎,你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伤过痛过哭过,然后笑笑,跟自己说,不要委屈,不要难过,这就是生活。不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都不要自己为难自己,该吃吃,该睡睡,过了今天,明天自然会来。


16.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智慧禅语感悟人生(二)


1.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2. 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3. 从心底散发的爱的光辉凝聚成的智慧。随着成长,你拥有的智慧将不可估量。可是成长的时候,你怎能肆意浪费智慧?成长,是摔跤过后又爬起来的坚韧,是勤奋与叛逆的结合。只有到最后一刻,你才能运用智慧。


4.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5. 人生却是这样的不平等?一样的生命,却不能是一样的命运;一样的活着,却只能倍受着煎熬。生命赋予我的内涵只有悲痛,命运赐予我的意义只有沉痛。我已不堪负重,厌倦着生活,痛恨着凄凄惨惨悲悲凉凉的命运,苦不堪言,尽在今天和明天里延续着当下的悲凉。


6.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7. 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8. 我说自己是檞寄生,在爱我的人身上,找到可以爱人的养分!没人知道要守在檞寄生下面,祈求幸福。我忽然想起,我是檞寄生啊,我应该要带给人们爱情和幸运。这是我生存的目的,也是我赎罪的理由!


9.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0.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11. 茫茫人海中,你与我一次不经意回眸,如上天的刻意安排,矛盾却又和谐的重逢了,不需太多言语的交流,不需山盟海誓的诉说,相见恨晚的相知从心底划过,你是腊月寒冬送来的第一抹暖春,寂寞荒凉后的第一缕春风。


12. 盏盏心灯照暗夜,把把红炬遣无明;愿你福慧双增,扎西德勒!


13. 淡淡的让你忧伤,莫名其妙的让你心痛,你的喜怒哀乐似乎全由他主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牵动着你心。你会像一团空气一样环绕在他周围。其实爱情本来就是一种使人痴迷发晕的药剂。


14. 静静的看着荧屏,默默的回忆曾经。也许相识不长,但是真情永恒。情在心中荡漾。爱在心中存留。一份份思念痴迷了谁的心扉?一份份爱恋惆怅了谁的痴情?一份份真情湿润了谁的眼眶?一份份相思苍老了谁的红颜?谁知明月心?谁知痴女情?谁知多情苦?谁知相思痛?红尘皆凄短,岁月匆流逝。苦难常相伴,消瘦伤容颜。今生不相守,只求来世见。情存泪相伴,爱在苦相思。一切皆天意。难!难!难!


1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6.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智慧禅语感悟人生(三)


1.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着之病。


2. 人生的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人生的智慧不在于观察,而在于分辨;人生的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人生的境界不在于跟随,而在于自我探求;人生的档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品质;人生的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了自己的位置。


3.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


4.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 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6. 声声佛号传祝福,句句咒音达情意;朵朵莲花缀莲台,首首梵呗除烦恼;盏盏心灯照暗夜,把把红炬遣无明;愿你福慧双增!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7.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8. 古今能成大事者,往往能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中、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中,以智慧的眼光去选择。


9. 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10. 世事早就已经擦肩而过,我们又何必反复追忆,反复提起。是时候和昨天告别了,忘记一切,也原谅一切。是真的忘记,做到心平气和,在安稳的现世里,循规蹈矩的过日子。不再追求虚浮的奢华,不再喜好俏丽的颜色,不再渴望热烈的爱情。只愿在简约的四季里,穿粗布素衣,和某个平淡的人,一同老去,相约白头。


11. 感情这东西最难的,不在于是不是两个人真的就爱了,难于爱的维持与持久,由于人生并不是只有一天好走。生活究竟是现实的,人要经历这样那样的考验,不单单是一句我爱你就解决了一些的题目。人生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往面对。人就是这样的,总要经历一些事情,才会明白一些道理,而很多变化就在经历中发生了。


12. 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3.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4. 福慧双增,吉祥如意。


15. 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来临之际,提前向各位同修拜年: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经典禅语感悟人生


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精选了一篇超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话,满满的智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经典语录】

2、【世界上总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这是人生旅途中的真实存在。走不完的路适可而止,过不了的河及时掉头,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3、【气不和时少说话,有言必失;心不顺时莫做事,做事必败。】

4、【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万事万物都逃不出因果二字,须知:事事有佛理,处处有因缘。】

5、【不迷心自明,不染心自净。】

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

7、【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8、【是非入耳不起分别,是为无过之人;善恶入目不生欣大厌,是为净土中人。】

9、【心态不平衡的人,看任何事情都会走样。】

10、【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缘聚则有,缘散则无。能得失随缘,则心地泰然。】

11、【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2、【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13、【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14、【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

15、【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16、【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17、【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18、【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9、【人生短促,而世人却把心放在俗事上,钻营计较,糊里糊涂虚度一生,不知生从何来,死向何处。】

20、【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1、【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22、【真正聪明的人,只长智慧,不长心眼。】

23、【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24、【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与其攀缘,不如随缘,一切皆如是。渐渐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宽容,淡定了躁动的心。喜欢把盏清茗,在那淡淡幽幽的清香里感悟浮华背后的人生。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你会发现,你的烦恼原来是那么微不足道。】

25、【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6、【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27、【忘掉你的一次次失败,但不要忘记你获得的胜利;忘掉你遭遇的不幸,但不要忘记你的时来运转。没有谁瞧不起你,因为别人根本就没有瞧你,大家都很忙的。】

28、【花儿不为谁开,也可以为自己开,世界不为谁存在,也可以为自己存在。】

2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0、【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31、【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32、【活着,一定要有气度,这不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意义。】

33、【任何事、任何人、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顺境要心安,逆境更要安心。】

3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35、【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36、【有翅膀就该去飞翔,有梦想就要去追逐。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却不能没有梦;可以一次次跌倒,却不能一蹶不振。能够傲视风雨的人,必是生命的强者。】

37、【人无所舍,必无所成。心无所依,必无所获。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自己的心还须自己去度。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怨恨嫉妒的是自己,能智慧温暖的还是自己。心中有岸,才会有渡口,心有所持,才能行之安然。】

38、【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9、【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

40、【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41、【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人生最大的忧虑是生死,人生最大的困扰是是非,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42、【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无法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换个角度,生活每天都是精彩的!】

43、【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4、【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6、【昨天和明天对我们来说都是不真实的,唯有今天才是我们能够把握得了的。因此,唯有珍惜今天,才能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47、【每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有高潮和低潮,应该以开怀的心态来看待无常,所以我很开心地面对着、等待着失败。但这不是被动或消极,而是不理会结果、不执着结果。】

48、【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49、【只有你的未来,才能挥霍我的现在;只有我的最爱,给我最致命的伤害。有些事遇见了就无法放手,有些事放开了手就不必再回首。】

50、【心善,事事皆善;心美,事事皆美。】

51、【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燃蜡烛;与其抱怨混浊,不如沉淀心湖。不要急躁、发牢骚,一定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只有静下来,你才能听到钟表摆动的声音。】

52、【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各自的轨道上前进,即使因为过去或善或恶的因缘同行一段路,实际上还是各自而行。在人生的轨迹中,我们该做的就是好好把握自己的业,让自他成为彼此的善缘。此外,一切的攀比、记恨、执著,都是无意义的,对自己人生有伤害的。】

53、【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54、【你不能左右命运,但你可以展现自我.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55、【莫随意看轻任何人,须知下下人往往有上上智。】

56、【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57、【人生最可怕的,便是让自己的心灵处在脆弱、悲观、消极、黑暗的阴影里。】

58、【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59、【经典禅语感悟人生:人经不住千言,树经不住千斧。】

60、【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61、【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62、【心态安好,则幸福常存。树欲静而风不止,能真正救赎自己的,不是流淌的时间,也不是他人的帮助,而是自我良好的心态。时间的变换,去了旧伤或许又来了新疤;别人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只有真正看开了,想通了,心病也就根除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把心放平,把心放宽,幸福才会常在。】

63、【: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64、【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是不完美的,是孤独的,是无味的,是缺乏激情的。唯有挫折可以磨炼你的意志,提升你的境界,充实你的人生!】

65、【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66、【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67、【路,或坦或坎,时而九曲回肠,时而宽广坦荡。践行之中,我们熟悉什么是路?在何处?通何方?这是路的未知,也是路的深遂,只是默默地等待着南来北往的客!在你我前行的路上,有荆棘,也有希望,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68、【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

6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70、【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读了“禅语感悟人生的语录”,有没有一两句让您喜欢的短句?希望您喜欢j458.com小编为您推荐的句子大全,更多好内容请阅读人生感悟语录唯美,祝您开心愉快!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2077397.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佛心禅语名句摘抄
下一篇 : 禅语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