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手机站 m.j458.com

励志的句子

佛法名言

发表时间:2019-10-29 来源: 佛系唯美句子 名言名句 寒心名言

佛法名言

1、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2、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3、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4、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5、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6、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7、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8、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9、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10、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1、智者善植因果。

12、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13、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一性一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14、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15、黄金无种一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16、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17、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佛说十善业道经】

18、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19、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2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一爱一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21、善于保护自己的,永远谦虚谈话。

22、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23、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24、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25、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一陰一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八大人觉经】

26、君子成一人之美,不成一人之恶。

27、知一切法。即心自一性一。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28、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29、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30、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31、如是一切,一靡一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佛说十善业道经】

32、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33、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34、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35、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编辑推荐

佛法经典语录


1.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4.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5.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6.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7.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8.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1.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2.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3.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14.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5.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6.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7.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18.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9.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0.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21.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22.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3.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24.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25.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6.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7.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8.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9.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30.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31.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3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4.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35.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36.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37.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8.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0.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41.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43.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44.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45.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46.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47.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4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49.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50.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5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52.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53.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4.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55.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5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57.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58.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59.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60.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62.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63.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64.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65.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66.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法经典语录_佛语禅语


佛法经典语录_佛语禅语

1、 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会后悔是人之常情,这是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的前奏曲,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我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稳。但若一味地埋头后悔,无异于自寻烦恼,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2、 【禅语悟道】当我们愉快时,愉快的原因,并不意味着放弃了世间的锁事,而是对它的看破和放下;当我们烦恼时,烦恼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现象对我们的干扰,而是对它的分别和执著。

3、 痛苦永远由内而生人生虽苦,却也充满乐,如何看待它们,从哪个角度看待,是可以选择的。

4、 譬如罂粟花,娇艳无比,她的美足以让不爱花的人心动。山 中的绿蘑菇也是,她以特别的鲜美诱惑人的味蕾。美丽和美味对贪恋 它们的人来说,或者是一首浪漫的情诗,或者就是一支致命的毒箭。

5、 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欲劫数,无有限量,初成正觉,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6、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因陀婆弥王作殊胜施主。佛陀于当日示现神变,在宝池四方,每方出现八条渠道,水从外绕流,注入池中。水流发出清妙的声音,发出五根、五力、三十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清净解脱、六种神通、六般若波罗密多,大慈大悲等各种法音。一切人等闻此法音,都能知晓并领会于心,由此发心求取佛果。

7、 真正的布施,除了无欲无求外,还要有一分感恩心。布施,并不是要求得对方的感谢,而是要以感恩心感谢对方让我们有付出的机会。

8、 超生脱死法门,不可以聪明凑泊,不可以意气承当,不可以情见夹杂,不可以粗疏领会。先须专求己过,无责人非,见贤思齐,见恶内省,法法消归自心,时时警策自心,将定盘星认得清楚明白。然后看经可,坐禅可,营福可。如眼目未明,存心未笃,则看经必堕口耳活计,坐禅必堕暗证深坑,营福必成魔加伴侣。纵福慧双修,教观并进,而我心未忘,能所日炽,其为修罗眷属无疑。(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9、 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此过去宿命,已作佛道来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依迦才《净土论》引文)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一】

10、 大多数人经常不喜欢面对生活真相。他们宁可用甜言蜜语的美梦和想象,使自己栖息在错谬的安全感里。《法露缘》杂志

11、 旃檀等诸香,所熏少分限,唯有戒德香,流熏上升天。《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73经

12、 【知识源泉】 产生灵感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新奇事物的不懈 追求。

13、 【诗与画】 丹青是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

14、 平常心藏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只是一些人的平常心被心中的迷 雾所遮挡,无法见光而已。那些有积极人生、快意生活的人,总能 将这颗本性的平常心挖掘出来,认真体会,好好感悟,故而他们生活得无 忧无虑。

15、 自由的呼吸,和畅的吐纳,如微风拂过鸟鸣,如翅膀剪过天 空。愿你的肉身和早晨一样康泰,愿你的心灵和早晨一样健朗。活着 是一门艺术,身体是她的舞台;人生是一门学问,心灵是她的承载。

16、 总有一些非常奇怪的国人,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知道珍 惜,结果一点一点地丢掉,丢到现在已经口袋空空;本来不属于自 己的东西,却偏要去学,结果越学越不像,既没有成为别人,又失 去了自我。

17、 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18、 习惯既可以养成,是否也可以克服?理论上可以,实际上可 行。习惯养成是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令人不知不觉;改变习惯则是刻 意为之的过程,要有恒心意志。积习越深,除习越难,要刻意养成好 的习惯,养得愈深愈好;要坚决改变坏的习惯,改得愈彻底愈好。你 可以习惯善良,但决不可以习惯邪恶。

19、 觅心无处更何安?嚼碎通红铁一团。纵使眼开张意气,争如不受老胡谩。《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20、 禅宗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句也是多,一说就是错。

21、 用慈悲心来关怀他人,乃至遍及于一切众生;要用智慧心来观照自我,乃至微细的每个念头。慈悲如两足,能遍行各地、了无障碍;智慧如双目,能洞察真伪、发现实相。

22、 【一日一禅】佛陀告诉我们,人都有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福是不可以量化的,只能感觉,知足为福。许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走。

23、 当一件事情已成定局,无力挽回时,我们不妨随性转心,以歪就歪地偷着乐。有时生活中的美妙也往往都是发生在绝处尽头而峰回路转。

24、 释怀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懂得释怀,才会有采菊东篱下的旷达高洁;被贬他乡的苏轼懂得释怀,才会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豁达。

25、 他人之良药,或为我等之毒药,只因自心烦恼千差,药亦千差,不识自 心不识药性,命难保矣。诸位习禅者,切莫忘记一句话头,什么是无? 于此话头上,病是妄、药是妄,千差也是妄,话头也是妄,猛然发力冲 出此妄,出后又是何景象?什么是无!

26、 享福往往折福,辛苦每每积福。折福则福消,积福福不尽。

27、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本分与职责,在生活和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热情,认真对待,才不会如竹篮打水,最终一无所得。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世界的态度,一个懂得事事都应该认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认真而变得丰满和充实。

28、 如果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的角色,而去痴心、妄想、羡慕或嫉妒别人,所得到的除了烦恼和人生的负值之外,只有迷失了。耕云先生

29、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诸法分为两种,轮回与涅槃。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轮回。涅槃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诸法分为两种,世间与出世间。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世间。出世间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佛陀的法教有两种,教法与证法。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教法。证法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

30、 风水理论的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

31、 人活在世上,往往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常常觉得时间紧迫,光阴像细沙一样从指缝间滑落,越是急切地想要抓住它,它流逝得越快;另一种是看破了生命的无常后归于淡定与从容,美与丑、乐与忧于他们而言都是一触即破的气泡,并不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实质的影响,云烟过眼,他们却能够从中明白生命的真谛。

32、 讲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仅是社会对个体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个体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内在需要,是自觉自愿的,而非外在强制的。

33、 所以慧寂似驴,义存如牛,而朝廷命官亦可像泥瓦工一样。心中有佛,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保持内心的清净无为。人生亦如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一时的成绩而傲慢无礼,不因一时的羁绊而萎靡不振,抛弃杂念,方能成就成功人生。

34、 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拈却案山谁我碍?直饶全象无全牛,未免依前还碍塞。衲僧家,真庆快,物我虚空,混成一块,更于何处著根尘?只个堂堂观自在。《宏智禅师广录》

35、 耕云先生开示:张扬和低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风格。张扬者犹如 一株拼命拔高的树,而低调者宛如一棵平凡无奇的小草,风雨雷电之后,得 以保全的往往是小草而不是树。为人处世不可锋芒毕露,卖弄招摇。

36、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世界速度太快,灵魂跟不上来,想等等它都做 不到!

37、 有人问:行者,看了你的#每日问候#,感觉你笔下的每个 早晨都不相同,早晨和早晨难道真的有什么不一样吗?答:假如你是 个早起的人,答案就在你心中;假如你总是错过早晨,明天起不再错 过,答案自然就有。那人又问:你能状写一百个不同的早晨吗?答: 早晨的不同就在那里,我不能状写,只能描摹。

38、 生命无价,会用才有价值,不会用则是白白浪费。

39、 有些人认为,能够做一个好人足矣。你处于暂时的安乐一一增上生,并不意味着你已达到了究竟的解脱一一决定善。增上生只是为最终达到决定善的一种暂时的方便条件,而不是终究目标。比如,电梯只是运送我们回家的方便工具而已,没有人会将它当成自己的家,同样的,增上生就像电梯,决定善犹如家园。

40、 【天天禅语】人缘是付出的结果,得到他人的欢喜、信任与佩服。

41、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圆觉经》卷上

42、 发脾气对内对外都是烦恼,对内自己起烦恼,对外困扰他人。

43、 执着累,不负重的人生才会快乐认之所以会有痛苦和烦恼,是因为放不下的执着心。其实,佛家主张的放下,并不是放弃,而是让人放下使自己感到沉重的东西,放下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放下不是无奈,而是一种对于人生的坦然的态度,是一种对人生透彻的领悟,是净化心灵的良方。有一些事情不必过于在乎,更不必将所有的事情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44、 金地藏是我的邻居,与他为邻我发现好处多多。最大的好处 大概有三:一是认识了平等,王子和平民身份不是绝对不可互换;二是 懂得了慈悲,众生渡尽,方正菩提;三是理解了无私,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

45、 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人们因此生出爱与恨、悲与苦,于是众生之间便产生了联系,或和睦相处,或相互斗争。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纠结的根源。

46、 事物本身没有快乐与痛苦之分,一件事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关键是看我们抱着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如果我们对周遭的事物感到不舒服,那也许只是我们的感受造成的。

47、 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前路上的困难。内心时刻充满希望的人拥有力量,这种自信充足的力量会让他们一刻不停地去开拓。内心有力量的人不会轻易被失败打倒,他们会在遭遇失败时,继续迈出尝试的步伐。在挫折中不退缩,再坚持一下,或许下一刻就能完成征程。

48、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 之,其道在一恕字。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49、 【佛心禅语】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除 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

50、 越亲近自然,焦虑越易消失大自然具有无穷无尽的美,能给人们疲惫的心灵带来抚慰。王维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呜春涧中。

51、 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速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52、 我们只有像佛陀弟子一样,既不追悔过去,也不杞忧未来,活在现 在,才能神采奕奕,生命才能绽放奇光异彩。

53、 心存感恩的人,才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

54、 猜忌是信任的大敌。凭自己的想象,凭自己的好恶来理解周围的一切,精神常常会处于一种人为的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单凭主观武断的猜测不会看清事情真相。友谊之树靠信赖浇灌。只有你信赖别人,别人也才会信赖你。

55、 【自尊心不可太强】 自尊心太强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56、 我们不一定要在心外寻找财富,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量。

57、 最平常的人最富有。

58、 【天天禅语】有辛苦的付出,才有美满的结果成就。

59、 可悲的是有太多的浪子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危险,错过一个又一个来救自己 的菩萨。

60、 凝眸,含语,细品时光如琉璃,一叶葱茏的绿意,是永驻于春日里的欣喜。心,行于诗意里的芳草萋萋,一眸碧清,涟滟着心的澄净,采一缕荷风,浅然入墨,无需着色,那禅的温热,已然是明媚的素洁。

61、 佛说:一切闻听过佛法的人,一切众生,有适宜制定戒律的也有不适宜的。我知道一切众生的心理活动及相关行为,对没有作下罪业的心行,我就不制定戒律;对已经作下罪业的心行,我就制定戒律,我如果按这样的标准去做,世人就不会非议我的做法。

62、 除了阿弥陀佛,其他都是闲语。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二】

63、 【智慧造福禄】 要想得到财富和幸福的人,应首先得到智慧。

64、 自我管理是成就人生的基础。一个能管好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和资格管好他人,才能自度度人。一个不服从公共行为规范的管理,或者只是被动接受管理的人,像野性的动物一样,终生无法摆脱缰绳的束缚。

65、 大气是一种态度,孔子见齐景公面不改色,都是平常人,心中没有神,见贤思齐,而不是惧贤,时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66、 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我为佛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人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清)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67、 禅不是佛教专有的,也不是佛陀创造的;但是禅是佛陀发现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说穿了,禅就是人间佛教。

68、 【最有禅意的句子】正的欢喜,不在于拥有多少,而是有爱。

69、 【天天禅语】平等:无分美丑善恶,芸芸众生都平等得到水的滋润。无分高低凹凸,自然环境都平等得到水的滋养。所以水对芸芸众生与自然环境的利益是平等的。

70、 慈悲要从内心启发,造福要用身体行动。

71、 心静自然凉,这是劝人遇事首先要静下心来深刻自省,不要一味焦躁不安,怨天尤人。在当今如此喧嚣的尘世,只有日日更新,时时自省,才能获得心灵的那份清净。

72、 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食。南本《涅槃经》卷四,四相品

73、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要不离觉悟来讲奉献,既要有大慈悲,也要有大智慧,才不会偏于一面。

74、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古印度)龙树《十二门论》

75、 禅是生命不断崭新的一种活法,更是突破自我狭隘的一种态度,去善待与观察世界,来规范与认识自己,禅的活泼就在于不是对着葫芦画瓢,而是在生命的历练中能够智慧面对,坚强面对,坦然面对。

76、 真正能够放下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破红尘的人,一种是 背不动红尘的人。前一种出于主动,因此凤毛麟角;后一种不得已而 为之,因此所在多有。前一种飘然出世,后一种向尘世投降。

77、 【挫折与磨炼】 受到挫折,也要感谢天意的磨炼,人间的是非要当做教育自我的师长。

78、 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楞伽经》卷二

79、 人活在世上,要有所承担,还要恪守本分。

80、 平凡的人生是一种清淡的人生,生命即使没有轰轰烈烈,也无后人之仰慕,却无不让人感到一种生存的神圣与尊严。平凡绝非浅陋,绝非自甘平庸,更不是不思进取。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承担了责任,实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平凡人也同样具有魅力,平凡人同样也是高尚的人。

81、 年轻时我口若悬河,嘴巴比脑子快;中年后,我木讷无言, 非深思熟虑不敢开口。年轻时,心里搁不住事情,天天生龙活虎;中 年后,事情喜欢搁心里,日日难免愁眉。

82、 《格言宝藏论》上说:智者学时即困苦,贪乐安住不成名,贪图微小 逸乐者,彼将不会得大乐。世人应把贪恋荣华富贵的心用来贪恋于道, 不放逸、不懈怠,六根不贪著六尘,一心办道。所谓粗茶淡饭,处处 好。不沉湎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 可获得大安乐。

83、 心性软弱,缺乏勇气、信心面对现实的人,容易被人事问题所困扰而浑浑噩噩虚度一生!

84、 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永明禅师)

85、 一位佛学大师说:人越是独立,就越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内心也就越平静祥和。言下之意是,只要心不动,即便有三千烦恼丝缠身,亦能恬静自如。

86、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四十二章经》

87、 所以不一定任何人都能遇到、任何地方都会出现、任何时代都会出现的事情,而是众生共同的善业福报和诸佛的慈悲愿行双方机缘相合的结果。

88、 人要怎样活着?第一,要为自己的家人活;第二,要为自己 的亲朋好友活;第三,才是为自己活。一个人要是仅仅为自己活,活 着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一个人如果为了自己活着,却不让别人好好 活,就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十分有害。实际上,一个人格完整的人还 应为社会活,为世界众生活。

89、 爱上自己,就是要修炼一颗积极、平和的心。刺耳的话不过是阳光里的尘埃,下一秒就被风吹走。难受的时候可以哭得很狼狈,但是泪干后,记得笑得仍然灿烂。

90、 人有道德上的瑕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常常拿这样的瑕 疵炫耀,炫耀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炫耀竟然会获得众声附 和,甚至喝彩。假如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倾听的人,稍作回顾,是不 是发现自己常常会经历这样的场合呢?这不是众人皆醉你独醒,而是 一种你无法容忍确又无法躲避的悲哀。

91、 成佛的因缘全在自身上具足,诸佛的功德皆于自心中圆满,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往外寻求快乐呢?

92、 诸烦恼藏覆如来性,性不明净,若离一切烦恼云覆,如来之性净如满月。《大法鼓经》卷下

93、 最终,倾城舞,舞落了一生的思量,舞尽了一世的繁华。可,看舞的人已经不复醒了,另辟的禅房,成为了这一生的救赎,也成为了这一生的画地为牢。

94、 浮躁源自急于求成的心态和希望立刻拥有一切的贪婪。一个人若是贪求太多,心中的念头就会一个接着一个,不得平息。念头一多,情绪波动就大,而情绪越是起伏不定,做事就越急躁,越不得要领,因此也就难以达到目标。

95、 从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并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而不自觉的合一。但因为人类后天往往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心性渐失,导致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而我们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达到自觉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96、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同时,不应该贪执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珍惜自己拥有的人常常会幸福,贪执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人,往往会烦恼。

97、 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

98、 爱是人间的一分力量,但是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忍忍辱、忍让、忍耐,能忍则能安。

99、 温暖的家庭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100、 善业和恶业,都是你生产出来的产品,你用你的产品换来什么,取决于产品本身的价值。善业是有价值的产品,如同美味佳肴,如同金玉珠宝,别人一旦认识到了它的价值,就会抢着购买,

101、 如想办成个人事,首先应该为别人,专为自己谋算者,事情一定办不成。(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102、 拥有势力和地位,拥有健康和亲属,生活富裕,身强力壮,年轻貌美,才华渊博,科技发达,医学高明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可以不面临死亡的理由。人生本来就这么短暂,生命又极其脆弱,再加上全球各地灾难重重,我们随时随地都有死亡的可能,那为什么还沉迷在此生此世的名利之l|l,并做一些千百年后的计划呢?

103、 不要只看着脚下,也不要选择容易更改的、不确定的目标,而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如此才能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少走弯路。

104、 【佛学人生感悟经典语录】对人不宜求全责备,须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怎样使劝导和指教他人蛮得有效果?佛曰:一切声闻,一切众生,有宜制戒有不宜者。我知一切众生心之所行,未作罪者我则不制,若已作过我则制戒,我若如此则世间不谤。一《文殊师利问经》

105、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化清流,清流绕全球。

106、 在家出家共相习近,同喜同忧,同乐同苦,凡所为作,悉皆共同,是名习近相赞叹。《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1经

107、 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位男士能如此大度地给人行方便,让自己不方便,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度?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只须转念一想,世界可能从此不同,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为我们的转变而变得与众不同。

108、 曾经问过很多人:别人赞美你,你会变得骄傲吗?几乎没有人点头说是。其实,自己对自己的接纳和赞美,也不会真正导致自满和退步。这种自我赞美和接纳,是对老天造物的认可,是对父母的基因以及养育的敬重,是对一切跟自己有关的人的肯,也是送给所有关爱自己的人的最好的礼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方式,会比对自己不满的方式,更加具有灭绝人性的特征了。变得更好的理想本身无可厚非。但需要记住的是,我们必须基本上认为自己是好的,然后才可以变得更好。

109、 多在意修身养性,保持淡泊人生、知足常乐的心态,才能使自 己体会出无穷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110、 一个年轻人对禅师说: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聪明人?禅师反问道:你是想要解决智力问题的聪明,还是想要解决内心问题的聪明?年轻人疑惑地问:有何区别吗?禅师道:一种是关于生存能力的聪明,能养活你自己:一种是生存境界的聪明,能战胜烦恼。年轻人说:当然是能战胜烦恼的聪明。禅师答道:那就做一个慈悲的人,从慈悲中得到的智慧,就是能战胜烦恼的聪明。年轻人又问:如何做一个慈悲的人呢?禅师答道:有感恩心、知足心,要常想我能给别人什么,不能自私自利,只计念别人能给我什么。

111、 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五分律》

112、 愿尽未来一切劫,普为苦恼诸群生,灭除生死使无余,得佛究竟诸安乐。四十华严卷二十一

113、 【不可执迷】 佛法说万法皆空,万事万物本无永恒,一切终将消散,教人们不要执 迷于万事万物之中,使身心不得自在。

114、 若用智慧返观心性,则能通行心,至法华、念佛、般舟、觉意、首楞严诸大三昧,及自性禅乃至清净禅等,是出世间上上禅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

115、 有的人说瞎混时,只是表示谦虚,有的人确实是在瞎混,心里并不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为了吃饭,为了还房贷,才不得不操此贱役。这是缺乏虔敬心的表现,对工作,对自己,对他人,都无虔敬,只有轻忽。因为你的工作不仅关系到你的薪水,还会影响到每一个跟你的工作有关的人,一个有虔敬心的人,总会用十分诚意,将工作做到最好,这样就可以对他人施加最好的影响,同时也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116、 【生活禅语】真正的英雄,并不是能打败敌人的人,而是能降伏烦恼的行者。打败敌人,只是一时的战胜。降伏烦恼,才是永恒的胜利。打败敌人其实会制造更多的敌人,降伏烦恼等于彻灭一切,也战胜一切:064

117、 愤怒有如刀的两刃,能伤害别人,也会伤到自己。而爱心、宽容,如香水能够自香,亦能使人常闻到香味。海涛法师

118、 我们这一分心光,就像被灯罩完全遮住般,使发散

119、 自造福田,自得福缘。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三】

120、 有及非有,二俱远离,法相所摄真实性事,是名无二。由无二故,说名中道。(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121、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乃至僧坊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下

122、 病急乱投医是时下不少中小企业主的通病。病是被逼出来 的,乱投医也迫于无奈。整体上讲,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大多处于自 生自灭的状态,政策的滞后,银行的嫌贫爱富,在他们身上反映极为 明显。 国医指望不上,他们只好求助于民间郎中,高成本的 结果往往不是药到病除,而是病情更加恶化。

123、 佛言:当持五戒,自归于三,何等为三?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视吉良日。《般舟三昧经》

124、 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心中能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125、 有智慧,能发挥勇猛的大爱。

126、 我这一生好像都在等待,儿时等待少年,少年等待青春,青 春等待不惑,不惑等待夕照。就这样一路等待,时光被我虚度,岁月 被我蹉跎。直到看见知天命的身影,我才恍然醒悟:自己等待的一切 实际上都不需等待,该来的一定会来。人家或许几天就能明白的道 理,我却用了几十年。

127、 要有一种主动的承担精神、奉献精神、感恩精神、包容精神、分享精神。有了这种主动,就能够在家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清净的生活氛围、禅修氛围。

128、 不要让你自己迷失于过去。把握眼前,用一颗良善之心去深深感受生命,重要的是活着,并对生命中一切可见到的奇迹保持开放的心灵,这就是正念。正念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把佛眼带到我们的手上。

129、 当我们心念积极时,事情也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当我们心念消极时,事情会变得更糟糕。

130、 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 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所以,你不 但非得接受平淡,还得为了天天拥有平淡而心存感激。因为使平淡消失 的,是唯恐避之不及的不测风云。事实上,你并未体悟到平淡的真味。

131、 【天天禅语】有一次我去海边散步。当我看天空时,天空仿佛告诉我,心就像天空一样广阔;当我看阳光时,阳光好像告诉我,心就像阳光一样明亮;当我看大海时,大海似乎告诉我,心就像大海一样平静;当我看沙滩时,沙滩好像告诉我,心就像沙粒一样放松;当我感受微风时,微风好像告诉我,心就像微风一样自在。

132、 小心你的思想,它们会转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它们会转为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们会转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们会转为个性;小心你的个性,它们会成为你的命运。

133、 如芽,非是种子中有,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虚空等因缘中有,非是一一因缘中有,非诸因缘和合中有,非离因缘和合余处别有。若此等中一切皆无,如是得言芽无自体;若如是无一切自体,彼得言空。(古印度)龙树《回诤论》

134、 佛说:菩萨和普通人,在材质上没有高下之分。

135、 缘起缘灭,得到失去,都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

136、 在所有的罪恶中,最易犯、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惨的就是口业。所以, 多说话不如少说话,少说话不如实修。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是 话的仆人。话未出口由你控制,话已出口不由你控制。每句话都是一个因 地,因地已种下种子,就等着接受果报了。好话有好报,恶话有恶报。所 以做话的主人时要明了,好好掌控,做话的仆人时,更应明了,因为这时 自己已经处于被动。

137、 其实,有人的地方总会有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难免会产生摩 擦、误会,甚至是怨恨。这时,我们应该淡化矛盾,消除芥蒂,握手言 和,而不是让仇恨的袋子不停地膨胀,最后难以清除。俗话说:冤仇宜 解不宜结,不妨用发自内心的慈悲,以德报怨,彻底解除冤结,人人都 可以毫无隔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138、 譬如醉象难可禁制,应以铁钩而调伏之。瞋心醉象,亦复如是,以忍辱钩而制御之,令其调伏,名为安忍波罗蜜多。《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六

139、 觉悟人生即是观照在当下,破除烦恼;奉献人生即是发心在当下,成就众生。

140、 金钱和财富看起来美好,常令人们对其趋之若鹜。不过,金钱也不是万能的,财富也未必总能令人快乐,只有超越其存在,才能享受其带来的价值。佛教大师告诉世人,真正的金钱观是要对金钱等物质上的东西喜于接受,也喜于付出。

141、 假使每一个人都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看作是神圣的,我们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爱护它们,那么,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会日趋完善。

142、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143、 佛说:自己的心灵肮脏,眼里的众生也肮脏;自己的心灵干净,眼里的众生也干净。

144、 世人怕落空,于是在世间不停地占有,贪欲膨胀、负荷超载,又会生出 慕空之念。不知贪有慕空,只是这颗生死心的作用,众生不悟此心,于 纷扰跌宕之世间载沉载浮。佛法之教义之修证,使世人悟得无我慧,生 出本然之慈悲心,并于世间心无纤尘地行菩萨道,这是大乘佛法的宗旨, 也是国家社会的福祉。

145、 圣人言: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出生时,只有善,没有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对社会,对天天发生的所有事情有所感悟,心才会随之变化。无论人心变得多恶,他生下来时都是善的。后天造出的恶,关键在于自己成长的过程是否心理健康。人心本无恶,只因贪嗔痴。就因人有太多的欲望,才有今天的恶。如是人人都有爱心,平等心,和平心,那这个世上就不会再有战火硝烟和人为灾害。

146、 【禅悟】心量大小决定了人生苦乐。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心量是一个可开合的容器,当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当我们能为别人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细如微尘。

147、 包容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包容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包容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包容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韧劲。包容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包容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劲了你的双腿,包容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包容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粒必计较、毫厘必计较为此,行道必争、薪水必争、职位必争、名誉必争唯缺包容!

148、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名利与感情,而是慈悲与智慧。因为有了慈悲,才能自利利他,有了智慧,才能自觉觉他。

149、 分享与回馈:最高贵的生活方式。

150、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很多本末倒置、主次不分的事,当你质疑 这些繁文缛节时,还可能遭到一些人的嘲笑和讽刺。诚然,对于学识、经验 这些需要积累的事物,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去实现,可对于像用铁棒磨针用的 无用功,我们还是少去做为好。

151、 我们念佛、参禅,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门头,使眼不贪美色、耳不贪美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意不贪染一切六尘缘影之法。

152、 有些人先追求富,再追求贵,也有些人不追求富,只追求贵,然而更多的人是只求富不求贵。第一种是有仁德的富人,他们懂得对已拥有的财富心怀感恩,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满怀善意,会用手中的财富为人造福。第二种是不富有却很高贵的人,他们也许生活贫寒,也许只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甚至整个人生奉献出来,用绵薄之力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在付出中实践自己既平凡又伟大的理想。第三种则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只顾享乐,只顾自己享用物质带来的欢愉,却任由心灵苍白,他们不明白财富的来源是整个社会,因而也就不懂得拥有财富之后要回馈社会。

153、 人人都想拥有,但问题在于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填饱了肚子,又求珍馐;娶了娇妻,又妄想求得美妾;有了房舍,又求华厦:谋得一职,又求升官;得到千钱,又求万金宝贵的一生就在无止境地追求拥有中苦恼地度过了。

154、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危难时,谁不想有人伸出温暖、援助的手;你赠人玫瑰,必手留 余香。

155、 我们做功夫,就是打扫心地,让心地干千净净,生长一切善根、生长一切善法。

156、 在生活中,一个人若心怀慈悲,便能对烦恼忧伤坦然一笑,对得失成败洒脱一笑,要知道,真正的笑脸,源白一颗慈悲的心。生命,在冷暖交织中前行,人生,在悲欢离合中继续。常常站在擦肩接踵的人群,看那人来人往,心中涌起的依然是那熟知的感动。

157、 【天天禅语】做值得付出的事,有欢喜心,就是法喜。

158、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文殊思业禅师

159、 【缘为何物】【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晨钟暮鼓,日走云迁。花开梦里,月隐山中。华年逝水,逐浪萍踪。若流光影,太匆匆,太无定。【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160、 问:何以人死而佛性不灭?答:贵居士所言之人,肉身之形也,犹如人家电灯之泡,日光灯之筒,佛性如电厂电力也。试问人家灯泡及灯筒坏后电厂之电力灭乎?李炳南居士

161、 悟道跟吃饭一样,一定要自己一口一口地吃,指望别人帮你吃饭,那是不现实的。听闻道理却没有领悟,跟盛了饭却没有吃一样,不能变成精神的营养。所以,要打消投机取巧的心理,将成功希望寄托在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上。

162、 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大方等如来藏经》

163、 一切菩萨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海劫,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功德庄严品

164、 真正的佛并不是人群中最显眼的那个,他可能是马路边扫大街的阿姨,也可能是学步的孩童,还可能是三尺讲台上授业解惑的老师总之,真正的佛是人群中最平凡的那个。他也许终生不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来,可是他一直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

165、 法只有渐没有顿,顿也是从渐来的。例如:苹果瓜熟蒂落,是瞬间的事,但在掉下来之前,必须经过栽培,假以时日,才成熟落地。慧律法师

166、 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印光法师)

167、 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华严经》卷八十,入法界品

168、 【无量功德】 创造一个天堂来赏赐善者,功德至大。

169、 调护他人,正调护自己处。调伏得自己一分习气,方调伏得他人一分习气。视人犹己,舍己从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170、 站在他们面前,让他们猜怀的是男是女,一般猜测的结果都极为准确。

171、 境能转心,心也能转境。眼里有沙三界窄,心中无私一床宽。

172、 犹若安明山,不为风所动,睿人亦如是,不为毁誉动。《出曜经》卷二十六

173、 若一切所求都是为了利他,就不必寻求自利了。(宋)冈波巴《宝鬘集》

174、 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与儿童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一种态度走天下,必然处处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多怀感恩心才能四海通达。

175、 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着了。良知一旦睡着,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发生。

176、 若知唯识现,离于心所得,分别不现前,亦不住其性。是时攀援离,寂然心正受。《大乘密严经》卷上,妙身生品

177、 应于自身生痛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178、 佛家禅语: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179、 现代人终日忙碌却不知为何而忙。

180、 一位名人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快乐。有些人常常不能平等地看待他人,因而尽干些损人不利已的事。

181、 在人的一生中,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最有希望的性情是自信。假如一 个人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会对你有信心。自信 就是持有积极思维,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变得更好。自信就是让自己有乐观 的心,适度让自己自大。

182、 佛法不在经书中。求佛法犹如问月,以手指月,其实月不在 手指,手指不过指月的工具,若认指为月,则永远看不到月。经书如 同手指,佛法乃是月亮。

183、 重新观察孩子学步,会发现他们永远都是先扶着墙、椅子或者大人站稳,然后才向前迈步的。开始时的那一步迈出,与其说是为了走稳,不如说是为了摔倒,摔得干脆而壮烈。他们绝不会因为摔倒而对自己不满。他们会继续找一个人或者物体扶着,仍然是先站稳,再迈步,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再一次又一次地站稳,直到不再那么容易摔倒为止。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未站稳过的孩子,他以后会慢慢学会走路。幸好老天没有在婴儿心中事先植入对自己的攻击,所以他们尽可以不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责。遗憾的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成人们学会了因为自己的哪怕轻微的不足而折腾自己。在这样的折腾之下,站稳都成了问题,所以迈出的每一步都显得慌乱、怯懦和浮躁。

184、 虽有妻子,受用上妙田宅卧具香鬟璎珞衣服饮食,受蓄种种金银珍宝,驱役奴婢僮仆作使,而于诸欲不生耽染,不数发起猛利贪爱。彼身在家,其心已出,是名于欲心离非身。《法蕴足论》卷六,静虑品

185、 有时我处理一件困难的事情,即使是一件大事,我仍然能坦然、从容且顺利地解决,究其原因,发现当时的我自我没有那么强大,私心也没有那么严重;有时我处理一件困难的事情,哪怕是一件小事,自己却心烦意乱,处理得不够融洽,究其原因,发现当时的我自我高大,私心严重。总之,一切唯心所造。

186、 温,温度、体温、温润、温暖、温文、温和、温顺、温厚、温良因温之单字而引伸出来的词语甚多,所引起的思考也甚多。

187、 一位信众在市场遇到提着菜篮子的禅师。他好奇地问:师父,您怎么自己买菜?禅师回答:我不只自己买菜,我还自己吃饭哪!自己的菜自己买,自己的饭自己吃,自己的结自己解,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己还。

188、 【天天禅语】听不如行,说不如做。

189、 男人和女人毕竟是两种不同属性的动物,他可能喜欢政治、喜欢体育、喜欢股票,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你别以为他们整天沉浸在自己的喜好里便是在故意忽略你,这些只是他们的个性需求而已。他对你的爱一分一毫也没有少,唯一不同的是,在婚后,他会更多时间专注于爱好,而专注于你身上的时间会相对变少。这一点,如果你不能理解,那只能庸人自扰。

190、 人们经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也是因缘而生,这个缘 不是上天安排的、我们自己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广 结善缘,造福他人,也成就自己。用最为通俗的话说,多结识些人总是好 的,多帮助别人总是没错的。

191、 学佛的重要性在断烦恼、了生死、离苦得乐。如果能明心见性,则烦恼不断 而自断,生死不了而自了,众苦不灭而自灭,诸乐不求而自得。照此看来, 明心见性是修行人的一桩极重大的事件。

192、 论事,不能用情绪,事事面前摆出愤怒的姿态;论人,不能图痛快,人人面前都出刀弄枪意欲伤人。只有以对己之心对人,对人之心对己,方可处事理性,待人平和。

193、 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休分体用莫择精粗。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194、 人穷,志不能穷;富有,志更要富。

195、 除了对人与事必须信实外,讲经说法也要合情合理,不可谈神通怪力、耸动人心的言论;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智识水平,引导众生走向善道。

196、 如草木丛林,亦如风火等,物各以类聚,有情界亦然。愚者狎于愚,智者亲于智。体知明侣别,应亲有智人。《本事经》卷六

197、 把快乐分享给别人,又可从别人的快乐中增添自己的快乐。(当代)星云《佛教与生活》(一)

198、 心境清凉,忙碌便是欢喜,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工作中的忙碌便为欢喜。

199、 甲乙二人于交叉路口相撞。甲说:我正直道直行,乙突然从斜边道岔出,是乙不对。乙同样说:我正直道直行,甲突然从斜边道岔出,是甲不对。以自为正,以他为邪,世人大抵如此。

200、 凡事均不可一味地接受,也不可一味地拒绝。要看事情的性 质,还要看当时所处的环境气氛,该接受的不能拒绝,该拒绝的决不 接受。人在学会接受的同时,也要学会拒绝,并要在接受和拒绝之间 学会把握合适的度。这个度很不好把握,既需要足够的悟性,又需要 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佛法经典语录1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6、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7、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8、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9、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11、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12、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13、善护口业,不叽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14、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15、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16、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17、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所执着就是道心。

18、布施于人,就等于布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19、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20、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21、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22、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23、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24、何为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25、自性无非、无乱、无痴、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26、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27、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2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9、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30、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31、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32、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3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34、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35、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36、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37、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38、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39、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40、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41、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42、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43、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44、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45、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46、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47、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48、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49、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50、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51、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52、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53、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54、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55、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56、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57、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58、前清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入京,我那时跟光绪帝、慈禧太后们一起走。中间有一段,徒步向陕西方面跑,每日跑几十里路,几天没有饭吃。路上有一个老百姓,进贡了一点番薯藤给光绪帝,他吃了还问那人是什么东西,这么好吃?

59、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60、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61、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62、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63、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64、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65、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66、苦乐随缘,得失随缘。

67、若自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68、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7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73、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74、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75、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76、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77、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78、“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79、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80、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8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82、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83、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84、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85、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86、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8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88、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89、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90、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1、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9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93、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94、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95、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96、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97、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98、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99、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00、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感悟佛法经典禅语句子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起来欣赏感悟佛法经典禅语句子吧!


感悟佛法经典禅语句子


1、 禅诗-《行看流水坐看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了庵清欲。


2、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3、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4、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5、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6、 世间的人要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7、 蝴蝶很美,终究飞不过沧海。


8、 觉人之伪,不形于色。


9、 祸往者福来。


10、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1、 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龚自珍《浪淘沙》


12、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3、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4、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选自《雨巷》


15、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6、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17、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8、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感悟佛法经典禅语句子


1、 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2、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源自:《华严经》


3、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5、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个人能够获得大家的尊敬,没有其他原因,就是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我们每个人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的毛病、烦恼、习气,能够一一克服,必定有成就,中国古人「悬梁刺股」,為的就是克除自己的毛病习气,否则要想成就,非常困难。


6、 愿你的法喜如雨,带来智慧甘露;愿你菩提心似火,焚烧一切烦恼;愿你的道歌清凉,唱出慈悲心语!愿你我生生世世长相逢,同行同愿同圆种智功德海。新年吉祥!


7、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8、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9、 愿我努力精进,勤奋不懈。愿我能宽容,能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愿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诺言。


10、 年复一年无量寿,月又一月琉璃光;日日夜夜观自在,时时刻刻妙吉祥。末学合十。向同参道友恭祝新年快乐日日精进!


11、 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12、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3、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14、 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5、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6、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17、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感悟佛法经典禅语句子


1、 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


2、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3、 由积广大施福资,出离凡俗而成佛,往昔诸佛所未度,诸有情众我当度,我以所有救生业,及施所生诸福善,愿证佛位度世间,从烦恼中得解脱,新春吉祥。


4、 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5、 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6、 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7、 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8、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9、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10、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11、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12、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3、 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4、 嫉妒别人,仇视异已,就等於把生命交给别人。


15、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16、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17、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书法名言


1、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4、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6、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7、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8、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9、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0、拳要打,字要练。

11、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1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5、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6、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17、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8、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9、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20、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2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22、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2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2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2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2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7、字无百日功。

2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9、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30、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1、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32、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33、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4、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3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3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37、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38、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3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0、书肇于自然。——蔡邕

41、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2、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43、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4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45、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46、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47、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48、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49、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50、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51、字怕练,马怕骑。

52、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53、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佛法名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佛系唯美句子专题。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4302919.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佛典名句
下一篇 : 佛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