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今天要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作为一名老师,在上课前规划好每节课的教学课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写好教案课件更是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当然,创新的教学课件制作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哦!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修改补充栏: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讲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修改补充栏:

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鸭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2-3=4,表示河里有9只鸭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会议4只。

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五、作业设计《练习与测试》连加、连减

教学后记:

连加连减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豆豆,听说啊,豆豆在家表现可好了,经常帮妈妈干家务活,做事情,今天,他又帮妈妈做什么事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学习连加

⑴出示5只小鸡在地上觅食的画面

问:豆豆在做什么?

生:喂鸡

师:现在有多少只小鸡?

生:5只

⑵演示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的画面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地跟同学们说说并能提出问题呢?

⑶边演示生边说

师: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怎么表示

生:5+2

师:这时又跑来了1只,又该怎么表示?

生:再加上1(5+2+1)

师:这个算式跟我们前面学过的算式一样吗?或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连加

3、学习计算顺序

师:这个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前面再算后面

问:第二步为什么用“7+1”

生汇报

演示计算过程并小结连加的计算顺序

4、学习连减

过渡语:刚才有8只小鸡在吃东西,现在他们吃饱了做什么呢?

⑴出示8只小鸡的画面

⑵演示先跑了2只小鸡,又跑了2只小鸡的画面

⑶学生根据看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⑷根据图意列算式

师:原来有8只小鸡,走了2只怎么表示(8-2)又走了2只,又该怎么表示(8-2-2)

生汇报

问:这个减法算式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减法算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汇报

5、补充课题——连减

6、学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这个算式又该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汇报

小结连减的计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p72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2、5、6题

思考:3+5+()=10 10-6-()=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计算方法是……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3】

设计说明

1.动态感知,静态领会。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的两道例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通过喂小鸡这一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喂完小鸡后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很自然地列出连加、连减算式。

2.放手学习,渗透建模思想。

连减的教学与连加类似,所以这部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提出问题并解答,体会学习连减,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渗透建模思想。同时借助学具交流算法,体会先算第一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情境导入。

师:上个星期天,明明和爸爸一起去乡下的奶奶家游玩。一大早,他们就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题,也来算一算吧!

课件出示口算题:

4+15+27-25-23+47-4

5+38+19-18-26+39-6

2.引出新课。

师: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里喂小鸡呢,明明可是个懂事的孩子,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小鸡。(课件出示教材65页上面情境图,引出连加)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明明和爸爸去乡下奶奶家游玩和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的情境,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为下面初步感知两步计算与一步计算的关系埋下了伏笔,还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探究新知,动态生成

(一)连加。

1.看图理解连加的含义。

(1)课件出示5只小鸡吃食图。

提问:谁能把你观察到的说出来?

预设生1: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食。

生2:明明正在给5只小鸡喂食。

教师说明:这是明明在帮奶奶喂小鸡,5只小鸡吃得正香呢!

(2)课件演示又跑来了2只小鸡。

师:谁能说说这次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生:跑来了2只小鸡。

师:谁能把这件事说完整?

预设生1: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小鸡。

生2: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师:谁能说说如何列式呢?(教师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3)课件演示又有1只小鸡跑了过来。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次又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生1:又有1只小鸡跑了过来。

生2: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师:根据你看到的,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

预设生:一共有几只小鸡?

2.尝试列式解答。

师: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该怎样列算式。

预设生:5+2=7,7+1=8。

师:能不能列成一个算式呢?

生:5+2+1=8。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4】

1教学目标

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3、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并且初步学会解决图画信息和文章信息相结合的数学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星期六小明坐上口算号列车去乡下奶奶家,来算一算这些口算吧!

4+2=3+2=3+4=2+2=

6+3=5+1=7+3=4+4=

2、看图列式PPT出示喂鸡图

同学们你们看小明正帮奶奶干什么呢地上有几只鸡出示动态小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谁能试着把我们刚才看到的完整的说出来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你会列式计算吗

师板书5+2=7

请你们再看黑板,说说又看到了什么又来了1只小鸡,刚才我们已经算出有7只了,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呢怎么列式计算

师板书7+1=8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1、小明又拿来一碗米,请同学们继续看(ppt出示动态图)谁能用原来来了又来了完整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5只小鸡,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A生说出题意B你能像他这样说一遍吗C同学们齐读题意

2、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你会列式吗

板书5+2+1

3、对比刚才我们同样是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第一种方法是我们熟悉的,用了两次加法计算,第二种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哪儿不相同

4、师小结我们原来学的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现在要连着再加一部分,像这样把三个部分合起来的算式,我们可以叫它连加(板书连加)

5、认识了连加,跟老师一起读算式5加2再加1

6、这个算式当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7、5+2+1这里有3个数字,应该先算谁和谁再算谁和谁呢

8、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活动3【练习】三、知识运用

1、导学案出示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分组比赛

7+2+1=3+0+5=

2、生活当中有许多连加的例子,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原来来了又来了说句话吗

2、同桌合作摆一摆,一人摆,一人列式计算

1人拿出8根水彩笔,摆成三部分,另一人根据摆好的图,列出算式并且计算

3、导学案出示燕子图看懂题意再列式计算

4、编写连加算式

活动4【作业】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活动5【导入】拓展延伸

1、多个数连加的算式1+2+3+4+5+6+7+8+9

2、()+()+4=9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5】

说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连加、连减”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计算理解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是联系学生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体验连加、连减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属于培养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它主要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计算出的得数,而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就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知识技能目标)

(2)让学生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能力培养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计算的习惯。(素质培养目标)

(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

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说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和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实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重视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践,具体形象法。创设喂小鸡这一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让学生能直观的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2、观察讨论,探讨研究法。

新课标特别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感受生活,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生活劳动,进一步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观察意识。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通过老师下口令,学生数手指头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去加深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初步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质疑问,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有位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他叫小明,他家有个农场他是个爱劳动的孩子,经常在家里干活,今天他又来帮爸妈干活了。瞧!他在干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明在喂5只小鸡)请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二、观察探索,学习连加

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一: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几只小鸡?(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谁会列式?

板书:5+2

操作二:又来了1只

师:这时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又来了1只。

师:谁会列式?生说。师板演:5+2+1=8谁会读这个算式?读作:五加二再加一等于八。

该怎么运算哪?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里,再把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这个连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哪?你能用手指当做小鸡来数一数,说一说吗?)

三、学习连减

师: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请学生站起来指着图说说)

生: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

列示:8—2—2=4

师: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你会读这个算是吗?

生: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

小结:像这样三个数用减号连起来的算式叫连减,在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心里,再把记在心里的得数剪掉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四、巩固深化

做一做:课本上的两道题,看图列式说图意,用手计算。

强调: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是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完成练习题。

五、课外延伸

学生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六、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5+2+1=88—2—2=4

说总结反思:

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创新性,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能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乐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能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牢记前两个数计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出示图片小鸡图】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再算.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7】

教学设想:

连加连减是在教学1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练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导入语:今天孙老师给唐老师出了些题目,我想请大家帮我一起解答,你们愿意吗?

1、算式接龙

出示小黑板:

师:孙老师还问我从这两组题目中发现了什么。你们能帮我找一找每组两题的联系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头的一个数。孙老师说根据这4道题还可以写成2道算式,你们想试一试吗?

(小组讨论、汇报算式:)

师:像这样一个算式里面包含两个加号或减号,我们把它分别称为连加连减

(板书课题)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连加连减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一: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个故事。

星期天,小红去郊区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都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点家务。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第一次运来了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小红第三次运来了一个最大的,小红一共运来了多少个?

故事听完了,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看例一挂图回答问题:(1)奶奶摘的是什么呀?

(2)是谁帮奶奶运南瓜的?

(3)小红第一次运了几个?

(4)第二次呢?

(5)第三次运了几个?

(6)小红一共运了多少个?

最后一题小组讨论,列出算式。

学生口答:4+2+1=7

老师板书

师: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呢?谁能完整地说一遍,这样的算式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书上第5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第一次飞来了3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4+3+3=10)

师: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教学例二

出示例二挂图

学生交流说出图意

学生: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了3根,第二次又摘下了1根,还剩几根?

学生汇报算式8-3-1=4

师:8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呢?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书上第58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池塘里原来有9只小鸭,第一次游走了2只,第二次游走了4只,池塘里还剩下几只?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9-2-4=3

师: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学的都非常认真,现在老师要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1、学生独立练习书上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共同订正。

2、出示小黑板:连线

指名学生口答。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4、5、6题)

五、思考题

找规律填数:1、2、3、5、8、()

在□填数使横行、竖行上的数相加的和都是10。

六、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后记

教学从学生已掌握的10以内加减法的算式接龙游戏开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始终注意保持和学生亲密融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并给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了计算教学的静态灌输,避免了计算教学的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让学生观察、思考,体验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到新的知识。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演示课件加减法含义下载】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分步演示课件连加下载】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再算。

板书:

学生自己叙述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做一做中的第一道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2.教学连减

(1)理解连减的意义

一共有几颗星星?剪去了几颗?还剩几颗?你是怎么想的?(8减3等于5)又剪去了几颗?现在还剩几颗?你是怎么算的?(5减1等于4)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就是有8颗五角星,先剪去了3颗,又剪去了1颗,求还剩几颗?

谁能自己再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在学生独立叙述的基础上指名叙述图意。)

要求还剩几颗?怎样列式?

板书: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这样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吗?(板书:连减)谁会读这个算式?

(2)研究算法

结合题意,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理论上归纳出:先算,再算。

板书:

学生练习说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9】

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顺序,能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减的含义。(减法动态图能理解,静态图没有划去、虚线这些鲜明的减法标志,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图的意思)

2、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学生一般能掌握。但是计算时先算左边,得到的结果记在心里,再算右边的。这个计算方法(过程)部分学生可能难掌握,需要让学生多说一说。(同桌说、指名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4组口算

(1)学生口答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2)点击课件,暗示。再点击课件,提出问题: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关系?

(3)让学生回答。(说的有点道理即可)

2、看图列示

(1)出示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鸡、男孩、树)

(2)继续提问:你能问一个关于图里小鸡的问题吗?

预设:①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2只小鸡,一共有7只小鸡。(直接说了)

如果学生直接说出一共有7只小鸡,追问:哦,7只小鸡,你是怎么列式的?

②生: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能提出问题的估计很少)

如果学生能提出问题,再提问: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2(=7先不出现)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了,咱们把图变一变。

(点击幻灯片,进入新知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连加

(1)你又看到了什么?(生1:又跑来了1只小鸡!)(生2:右边有3只小鸡了!)

(2)向学生提问: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预设

情况①:原来有5只小鸡吃米,又来了3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53=8

情况②: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就是7只。52=7

后来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8只小鸡。71=8

情况③: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1只小鸡,一共是8只小鸡。

5+2+1=8

学生的回答可能什么情况都有,能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就很不错了,能算出或者数出一共有8只,就追问是怎么算的,让他们说出算式。

说出的算式应该就是以上3种情况,估计第1种情况的会有一些。

(3)对比

学生回答后,如果出现情况③最好,直接进入对比环节。

如果没有出现情况③,可以老师自己引出:521

提问: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列出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4)计算方法

①:出示:521,提问:你们会计算这个算式吗?(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②: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先算52=7,把7记在心里,再算71=8。(幻灯片出示过程)请3、4个学生再说一说计算过程。

③:总结计算顺序:(出示幻灯片)所以,连加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④:(点击幻灯片,出示问题)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

这个算式在算什么?【一共有几只小鸡】

请学生说说每步计算表示的含义。

(5)巩固练习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学生提问并解答)

②:431是怎么计算的?请生说计算方法。(先算43=7,再算71=8)

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连加的方法。咱们再来看一看刚才的小鸡们,它们已经吃饱了~

出示动画(就点击幻灯片,2只小鸡走掉以后,再点击1次。)

进入新知第二部分:连减

2、连减

(1)提问: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说,并提问。

(2)谁能列出算式?根据学生说的算式出示:8-2-2

(3)这个算式该怎么计算?让学生说计算方法。

先算8-2=6,把6记在心里,再算6-2=4。

(4)计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学生说,师再次小结:连减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5)算式中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是在算什么?

【还剩下几只小鸡】请学生说说每步计算表示的含义。

(6)巩固练习

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学生提问并解答)

②:10-3-5是怎么计算的?请生说计算方法。(先算10-3=7,再算7-5=2)

三、巩固练习

1、书本P66页第1题。其中连加部分要求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P66页第4题。减法的看图列示。学生先说说图的意思,再填一填。并说出计算方法。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师:上个星期天,一位叫芳芳的小朋友,和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奶奶家玩了(出示图片:芳芳)一大早,他们就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学生看着屏幕口算:

4+1 5+2 5-2 8-2 3+4 10-4

5+3 7+1 3-1 6-2 7+3 6-6

师: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鸡呢,芳芳可是个懂事的孩子,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引出例1。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小朋友去乡下奶奶家游玩和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的情境,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初步感知两步计算与一步计算的关系打下了伏笔,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1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如果学生说不清楚,可重复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师: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屏幕出现“5”、“2”、“1”)

设计意图:算法选择及计算顺序是和“动作、过程”紧密联系的,教师通过学生的看图编故事,讨论怎样列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形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并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使学生不仅能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忆得更牢。

师:嗯,口才不错,你说得可真完整!

师: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

(2)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设想1: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师: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设想2:学生列的是综合算式。教师不要忘了舒时给予奖励。

板书:①5+2=7 7+1=8 ②5+2+1=8或5+1+2=8······

(3)探究、理解含义。

①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② 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

师:为什么这里要把他们加起来呢?用加法呢?

指名说。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师:(恍然大悟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

师: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来给这个算式来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加算式吗?(指名学生读)

(4)交流算法。

师:5+2+1=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先讨论,再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教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那种方法,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相加,然后再把算出来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知识的存在。扶放有度,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的数学意义。

2.探究连减。

(1)情境演示。

师:芳芳正在忙的起劲的时候,表弟在一旁高兴地大叫起来,看,那几只小鸡吃饱了!

(多媒体出示小鸡跑走图)

(2)合作探究。

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回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你会列式吗?(板书:8-2-2)

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

师: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呢?要-2再-1呢?

指名说。

师: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连减”)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连减”。

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减算式吗?(指名学生读)

学生一起完整地读出课题“连加 连减”。

师: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如果他说对了,请你夸夸他,如果他说错得不够好,请你帮帮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适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处理、解决,只做适度的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全班交流,小结连减得计算方法:计算连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到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初步小结:喂完小鸡,芳芳也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都是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板书:从左往右)

设计意图:及时地巩固知识、梳理刚刚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学到手的知识切实成为自己的本领。照顾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闯关游戏。

师:夕阳西下,芳芳跟着奶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们也一起学会了很多的新知识。现在,芳芳的妈妈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我们来接受挑战吧。

第一关:各显神通

1.师:学了一节课,有些同学已经有点急不可耐地要展示自己的本领了,那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在小组中进行一个活动吧!(老师可以示范一组)用你的学具摆一摆,考一考你的同学,我们可要进行小组间的评比,看哪个小组活动得最好哦!

师:刚才小朋友摆出了很多连加连减的算式,怎么样在纸上画出连加和连减的过程呢?

学生说。

老师示范:连加几个部分加起来,我们可以分开画,连减需要减去几个部分,我们可以用圈去和划去的方法。

2.师:明白这个意思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打开书本72页,完成做一做。

反馈:为什么要4+3+2=9?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4、3、2、9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0-3-5=2同前)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非常爱动,你光让他听,他还真坐不住。因此,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摆出小棒,教师可以同时考查学生对连加、连减这一知识掌握得如何。

3.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能用连加连减来计算的例子?

生1:家里原来有3只苹果,妈妈先买来了2只,又买来了4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可以用 3 + 2 + 4 = 10 来计算。

生2:我原来有9本书,送给弟弟3本,又送给妹妹4本,还剩多少本?可以用 9 - 3 - 4 = 2来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举例,一方面是想将数学与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进而体验连加连减的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关:火眼金睛

(1) 多媒体演示开始时的一组题。

师:今天我们又掌握了两种本领,仔细观察上课时我们做过的这组题,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 口算连加连减。

师:是的,我们发现原来这两个算式都能拼成连加、连减的算式,而且计算顺序也相同,那下面这些口算题,你能很快算出来吗?

2+2+2= 9-2-3= 10-4-1= 3+2+4=

8-1-5= 4+3+1= 5+1+3= 10-2-5=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公开课教案

第三关:精打细算

师:学校打算组织一次秋游,可以带一些干粮。如果妈妈给你10元钱,有这么一些食物,你打算怎么买?用算式来表示。

食品

火腿肠

果冻

面包

蛋糕

饮料

薯片

单价

2元

4元

1元

3元

3元

5元

师:好好看看、算算,怎么样才能买到自己喜欢又实惠的食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本节课上联系课外的情境,增强了学生对连加连减的认识,并能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如春游时妈妈给你10元钱你自己如何安排等。课堂上学生是带着问题来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体现课堂效果的标准之一,因此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总结“我的问题解决了”很重要。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愉快的一天结束了。芳芳说:这一天的收获可大了,小朋友,你想不想和芳芳比一比谁的收获大呢?让我们来说一说吧。

师:是的,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还学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后还可以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的,比比谁找得多!

设计意图:趁着学生意犹未尽。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连加和连减故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连加连减课件【篇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和练习十一的第1、2、5题。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清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策略与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投影片、小棒、三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设计意图:以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二、探究体验

1、学习连加

师: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连加的计算顺序。)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5+2+1=8

先用一只手遮住+1,让学生算5+2=7(板书7),再用手遮住5+2,提示用7+1=8(板书8)。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板书:连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学习连减

师:小鸡吃饱了,接下了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继续演示投影、72页下图)

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自主说话。(原来。。。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围绕还剩几只?这个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明确:先跑了2只用减法,又跑了2只还是用减法。

教师根绝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连减8-2-2=4(自主探索连减两次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归纳

象这样用三个数(有时更多)连着相加或者连着减的计算方法就是连加和连减。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4、完成72页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说清图意,再让学生自己用小棒、三角图片摆一摆,得出结果后,再填数。

三、时间应用

1、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连加连、连减呢?

学生自由回答,对敢说能说的学生要多表扬,对想说却有顾虑的学生要多鼓励。

2、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2、5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自主解答。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感受连加、连减在生活中的作用。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739597.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初三数学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下一篇 : 紧急疏散演练方案范例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