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尤其是阅读过作者写的作品,书中的情节让我欲罢不能。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有目的地学习和阅读书籍,是否想更深入地了解“顾城的诗读后感”下面的资料或能帮到你,如果您感到快乐不妨告诉身边的朋友并分享这份快乐!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1

早就知道顾城是当代的朦胧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忙于工作一直没有拜读过。这次仔细的品味了几首诗,确实如此,诗中表现出一种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心中浮想联翩,特别是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唤醒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充分表达了我们那一代人的忧伤,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回想我们走过的路,孩童时期梦想着成为华罗庚式的科学家,成为黄继光和雷锋式的英雄,充满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如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而挣扎、奋进、努力拼搏,表达的正是龙的传人的精神血脉,表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渴望。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愿意编织美好的画,画下未来,去寻找光明的前程。

但现实的路并不是想象中的美丽,所有的幻想就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一个的破灭,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现实的生活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从来就没有嗟来之食,需要脚踏实地学习和工作,经历生活风雨的磨炼,最终才是美丽的彩虹。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不断地画,不断地努力,最终会寻找到我的归宿,虽然许多的梦想破灭,但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就想呼唤:祖国-我伟大的母亲。

联想到当代,社会进步非常大,生活条件优越,不能坐吃山空,依靠前人的成果,更应该大力倡导和弘扬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发扬中华龙的优秀传统,任性地坚持、任性地传承,为民族永远的屹立在东方添砖加瓦。我任性,一个被妈妈宠坏的孩子,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2

顾城的诗很难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诗人的心。

肤浅地谈下我的读后感:这是诗人的一个梦,顾城试图通过诗将梦重现:我将铁链理解为阳光(一节节阳光的铁链),因为此梦和水有光,所以出现一系列意向:泉水、大海、鱼而有水则有岸则有台阶,大海同;晴空;一样都是青色,鱼与鸟相恋象征宿命的绝望。

白马从森林深处踏着闪烁的阳光奔来,开遍鲜花。青色的大海翻滚的海浪便是我的火焰,是这晴空最强的兵,它们可以冲破一切束缚夺向自由。在海中,我望见飞鸟与鱼相恋,我想起了你然而这阳光确如铁链般沉重,我的自由只在梦中。

这是一曲对心中美好的颂歌与哀歌,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或许是爱情),我所有的花都从梦里出来,我所有的梦都从水里出来,面对大海,我低声说了声你的名字。我所有的花只为你开。表达的爱慕之意溢于言表,然而字里行间却充满绝望与孤独我们都在阳光的铁链下行走,你我的结局逃不了飞鸟与鱼的宿命。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3

很早就买过顾城的诗集,印象里的是人应该是执着于“黑暗的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朦胧诗人。他就像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将心中那些倏忽而至的意象与色彩转化为飘忽、绚丽的诗句,童话般明媚,还带着些许忧伤。我始终记着形容他的那句话:“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说的很矫情,却又很妥帖。

大众印象里的顾城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为什么呢?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污染了他的思想。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一层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拿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顾城,也算是个伟大诗人了,可是他却和很多伟人一样,自己拿着生命的花瓶,摔在了地上。

再想想我们自己,我们也许也没有把自己写东西的情感,真用在生活中,伟大永远是口头禅,文章中写得惊天地、泣鬼神的感情生活却很难做到,何不从现在开始,打开心扉,吸取自己所产生的精华,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兵演练,所有人都做个“伟大的人”。

顾城的诗很难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诗人的心。

肤浅地谈下我的读后感:这是诗人的一个梦,顾城试图通过诗将梦重现:我将铁链理解为阳光(一节节阳光的铁链),因为此梦和水有光,所以出现一系列意向:泉水、大海、鱼而有水则有岸则有“台阶”,大海同"晴空"一样都是青色,鱼与‘鸟’相恋象征宿命的绝望。

白马从森林深处踏着闪烁的阳光奔来,开遍鲜花。青色的大海翻滚的海浪便是我的火焰,是这晴空最强的兵,它们可以冲破一切束缚夺向自由。在海中,我望见飞鸟与鱼相恋,我想起了你……然而这阳光确如铁链般沉重,我的自由只在梦中。

这是一曲对心中美好的颂歌与哀歌,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或许是爱情),我所有的花都从梦里出来,我所有的梦都从水里出来,面对大海,我低声说了声你的名字。我所有的花只为你开。表达的爱慕之意溢于言表,然而字里行间却充满绝望与孤独,我们都在阳光的铁链下行走,你我的结局逃不了飞鸟与鱼的宿命。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4

重翻开这本书,像又回到了那潭水里——向前行走,小腿清爽冰凉,足底黏稠。诗是常读常新的东西,大量的留白给出了足够的思考空间。

我思考近况,做自由职业以来,发现任何事情都需要学习,不仅是学习编导、剪辑、收音,还学习跑步和走路的姿势,学习怎么沟通和表达,学习适应走出人类养鸡场,独自在野外觅食,每一天不再是被推着走,而是自己掌握着方向,虽然我还开着一艘由几块破木板组成的小船,任何一个风浪都能让我丧身大海,但我单手叉腰站在舵前,向前送出髋骨,有时觉得悲凉,有时觉得兴奋,大部分时间感到自由。

思考爱情,我的生命撕开了一个口子,你是一束光照进来,经过时间,光又变得微暗。

想到和平,我撸猫活像性骚扰。

也想到写作习惯,从有了电子产品,我很少写字在纸上,大部分文字随着账号密码一起遗忘掉了,现能想起来的是,有一次站在草原上看着麻雀尸体,回家写道——

什么是哭?

走出了黑暗却不自在

什么是死亡?

今天脱鞋上床

明天却穿不上

我真的需要买个本子了。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5

初次接触顾城的诗是因为那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后来,“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也让我印象中的顾城多了一份浪漫气息。但直到我真正看完了他的诗集后,我才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从他诗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丰富而温柔的内心。他的诗就像是一个孤单而又笨拙的小孩。不论是《野草》中略带寂寞的无名小花,又或是《远和近》中因为感情而苍凉的心思,还是《结束》中悲壮的被上帝藏进浓雾的砍残的月亮,都看得到他如同晶石般在不断低吟,呐喊的心。

这本新的诗集带给我的是另一个顾城,一个写着古体诗和寓言叙事诗的顾城。他的不少古体诗会让人惊讶,才高凌天庭,狂歌万世行。自嫌天地小,却到山海空。词若清泉酒,命如黄花消。尘世葬千回,诗魂总轻飘。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同李白一般的飘逸与洒脱。写朦胧诗后,古体诗变得少了,也依然断断续续地写着,味道却和他晚期的现代诗一样,有一种澄清的悟性。诗集中后半部的寓言诗写得十分生动,想象丰富又鞭辟入里。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崇高又圣洁。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大概比成人的呐喊更具震撼。

北岛呼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十分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半点的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在物欲横流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十分无辜的小孩,便是顾城。我很长一段时光无法理解顾城最终杀妻后又自尽的行为,我父亲说正是顾城到末了也没有看透人情与世故,才没有舒婷一样的超然与恬淡。此刻想来顾城大概是看透了的,但最终也无法理解和妥协。正是看透了,所以黑暗更加黑暗,正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高洁才更加憎恶丑恶吧,终究是无法容忍了,于是有了精神分裂的结局。

可是无论最后结果怎样,从顾城的诗中却始终都能感受到他清澈、纯净的心,裹这一种与生俱来,对心灵上的光明的憧憬。尘世纷杂,便多给自我留一席清净之地吧。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6

每次读完顾城的诗,心有被放逐过一般的自由而清亮。

少年时期,籍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蔑视和对抗我眼中的恶俗;浅吟着字迹已模糊,因为思念的缘故表达和纪念我青涩的情怀;激昂地喊出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宣誓我青春的冲动与追求那时,顾城就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城,让我仰望,令我叹息。

顾城,堪称中国朦胧诗派最重要诗人,他以孩子般的诗思和语体构造了一个诗的天国,他的画作,他的诗句无不让人感叹竟有这样一颗童心去看世界。而他曾经的早年天才,他与谢烨、英儿传奇般的感情纠葛,以及他忧伤而慌张地离去都让我们的心里不时震颤。

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这就是顾城,一个孩子般纯粹的顾城,一个透着宁静和天真的顾城,一个孤独和感伤的顾城: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想要认识一个人需要读他的历史,但想要认识一个诗人,或许就只需要读他的诗歌。

他的很多话并不像真正意义上的诗,不太刻意和修饰,没有斟酌过用词和断句,也没有特别固定使用的意象然而,却非常好听,如果你读出来的话。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7

《顾城的诗》读后感

黑暗的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很早就买过顾城的诗集,印象里的是人应该是执着于“黑暗的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朦胧诗人。

他就像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将心中那些倏忽而至的意象与色彩转化为飘忽、绚丽的诗句,童话般明媚,还带着些许忧伤。

我始终记着形容他的那句话:“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说的很矫情,却又很妥帖。

大众印象里的顾城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为什么呢?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污染了他的思想。

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一层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

拿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8

顾城,也算是个伟大诗人了,可是他却和很多伟人一样,自己拿着生命的花瓶,摔在了地上。

他的诗集第一篇,我最喜欢,孩子与母亲,母亲和孩子,孩子犯了错,母亲从不手软,孩子有困难,母亲从不袖手旁观,这首诗,那么轻盈、乐观。但是我完全想象不到,他却杀了自己的妻子,自己又自杀身亡。也许他事业受挫,也许是不受关注,更也许是没能摆脱阴影,可是,他为什么不能把他诗中乐观开

朗的精神带到生活中,这样一颗文学明星也许就不会熄灭,继续放射明亮的光芒,照亮黑暗的人间。

再想想我们自己,我们也许也没有把自己写东西的情感,真用在生活中,伟大永远是口头禅,文章中写得惊天地、泣鬼神的感情生活却很难做到,何不从现在开始,打开心扉,吸取自己所产生的精华,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兵演练,所有人都做个伟大的人。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9

二十三岁的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位以诗为生命的作家用自己童话般的人生描绘出最有诗意的篇章。

顾城的诗一直充满着童趣天真,就像他的诗《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他好像从来没有长大,又从来充满最高的智慧,他的诗很少会阴郁沉重,相反,他有着一个成年人不该有的天真,他的诗也随着他的人生路程有所改变,像《安慰》这种单纯明丽童心的作品逐渐被依然保持浓郁童话色彩,但有了更深内涵的诗作所取代,顾城开始思考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了,他不能一成不变地只写诗了,不得不处理内心的矛盾,所以在这段时期,像《表达》:

“我要到大世界去

去看那些小玩具

这边刷刷漆那边刷刷漆

玫瑰

如血之日

如水之时

一些简单的词

‘如花似玉’

在众人中传奇

我害怕

瘦弱的人看过的春天”

这种诗不再只有可爱的童心,倒是像用童心来解决自己的困惑一般,知道他人生的后期,写诗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最基本的纯自然生命现象,他的诗会写在任意地方,他完全独立在时世之外,跟从的是梦与灵感。童话之美一直贯穿在顾城的作品中,他直到老依然用孩童的眼光看世界。

读顾城的诗,会被他的童稚之心所吸引,他构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隔离外界的世界,他的这种童心,独特至极,其实他的作品远远不止童话美这一个内涵,其中的幽暗的、人性的深刻问题和疑惑都包含在他的诗中。顾城写诗大部分靠的是感觉,感觉至上,他习惯了用心去观察,也正是因此,他才能写得出安静、舒缓、抑郁,又不缺少生机的新诗出来。

诗,从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而是一种灵魂的舒展,是一种自然地流露,顾城在后期创作中,真正理解了“以诗为生命”,他的诗写在报纸上,餐桌上,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脑海窜过去的灵感,他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个真正的童年,以孩童真实的眼光打量这个有自己截然不同的世界,只是有着成人成熟的身躯罢了。当一切陷入困境时,不妨回到最开始的地方,重新来过,重新活过,只要坚守自己的本色,对于顾城来说,童话之美则是他的生命本色。在这个日趋繁忙嘈杂的世界,有时候被世俗所包围时,不妨回到自己的出发点,一孩子的眼光看这个已经成熟的身躯,总会有诗意般的感受。

顾城的一句话最适合总结他的所有:

我知道我的道路是最美的。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10

我以前写过篇名为《麻雀》的作文,老师在评语中写到颇有些顾城的味道,那是我第一次好奇顾城是谁。之后读到了《一代人》、《远和近》才算真的与顾城的诗有了接触。但大多都是朦胧诗。

透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顾城并不单单创作朦胧诗。所以在那里我更想说说朦胧诗外的顾城与顾城本身。

在《走了一万一千里路》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存在于我记忆之外的顾城。

这是一本用来纪念的书。每首诗旁都影印着顾城手抄的诗稿,上方还会有些他随性画下的图案,许多诗后都附上了顾城姐姐的注解,或是校正词句,亦或是描述弟弟写作时的情绪、背景,这些都很好地勾勒出了记忆的味道。

这本新的诗集带给我的是另一个顾城,一个写着古体诗和寓言叙事诗的顾城。他的不少古体诗会让人惊讶,才高凌天庭,狂歌万世行。自嫌天地小,却到山海空。词若清泉酒,命如黄花消。尘世葬千回,诗魂总轻飘。。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同李白一般的飘逸与洒脱。仔细看来,发现写作时光大多在他少年时,开始超多写朦胧诗后,古体诗变得少了,也依然断断续续地写着,味道却和他晚期的现代诗一样,有一种澄清的悟性。

书后半部的寓言诗,诗写得十分生动,想象丰富又鞭辟入里。在手抄诗集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讽刺多有点荒诞,于一时一事,及至真荒诞,便成大讽刺,已不是对某些不存在的事,而是对存在本身了。有人说这话说得很透彻,用在他自我的寓言诗上是再恰当但是了。而我到此刻依旧是似懂非懂。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崇高又圣洁。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大概比成人的呐喊更具震撼。北岛呼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十分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半点的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在物欲横流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十分无辜的小孩,便是顾城。

我很长一段时光无法理解顾城最终杀妻后又自尽的行为,我父亲说正是顾城到末了也没有看透人情与世故,才没有舒婷一样的超然与恬淡。此刻想来顾城大概是看透了的,但最终也无法理解,妥协。正是看透了,所以黑暗更加黑暗,正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高洁才更加憎恶丑恶吧,终究是无法容忍了,于是有了精神分裂的结局。这样的顾城变,脆弱的内心一触即发,而做出了最后令人诧异的行为,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对于顾城最后的做法,虽然我不明白自我的理解对不对,但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认同。这样的高洁过于极端,过于偏执,而导致最后精神上的分裂。虽然是因为心中所向往的,编织的世界过于干净纯洁,而应对世俗的心里落差也就越大。顾城的结局就像海子的卧轨自杀一样,让人万分遗憾。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11

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行为,另外一种是语言。行为是直接的,发生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对于两者以外的人起不到最为直观的感染力,语言弥补了这个不足。

但是,语言是不是或者说能不能够成为表达情感最为适宜的方法呢?我想,不能。语言是禁锢的,它只代表了一种外型,是一种符号,旁者能不能够懂得它的精神(语言的精神),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有的人不喜用语言表达情感,甚至认为除了精神外的其他主体性存在都是剩余,包括语言、躯体、行为、交流。

顾城爱诗,但不是说他爱诗句和语言,他是爱精神,爱自然的精神、自然的境界,享受的是返璞归真的自由。一个人追求这种境界,我想,要分刻度。成为写诗撰文的大家,这只是最初层次,这一层次只是喜好语言,透过语言表达情感,靠语言欢喜,靠诗句梦想,终其一生停留在斟词酌句上,这是个圈子。不如放大了说,语言是符号,它依靠代表性涵义同思想共鸣,就像一个弯路,而用思想去描绘情感、去体验自然真谛,是很直接的。顾城做到了,他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过着鲁滨逊般的日子,但又和那不一样,只要满足生存则够了,其余时光,他用来聆听自然、品味世界他精神的世界。他笑着,不会用语言描述什么,因此,他变的沉默,但不拘谨,深邃的眼光伴随着幸福的笑,顾城把自我的一切都用在了对自然的梦想上了,好似思乡般的深情,他没有时光照顾其他,对生命、甚至是灵魂的归宿都不注意了,我想,如果有再生的话,他甚至不必添饱肚皮,而让每个轮回都转化成对自然的渴求而永久的留存于他的头脑,他的精神世界,还有他那深邃的笑里。

心是你的眼

为世界着色

绿的黄的

吮吸着味道

自然用自然的

生命用生命的

我只用我的

抱歉,我说的这些语言是不是也禁锢了我的情感呢?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12

读顾城的诗歌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挑战想象力的快意,因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是一泓透明的心之湖泊倒映出的天上的虹影,让你在五彩斑斓之间忘记了现实。

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不得又欲罢不能的奇幻活泼的想象,并非诗人刻意为之的技巧,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拒绝技巧的,诗人所描述的是用眼睛触摸本真的感觉,他只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创造。换句话说,诗不是他灵感的产品,诗是对面飞来的精灵,她可能来自丛林,可能来自溪水,可能来自蝴蝶轻轻舞动的翅膀,可能来自神秘的时间深处。

《许多时间,像烟》这一首诗,也会就会唤醒我们的这种奇妙的感觉。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往事,当我们站在某一个地方蓦然回首的时候,常常能有烟波浩渺之感。秦观的《满庭芳》中有多少蓬莱往事,回首处,烟霭纷纷。斜阳外,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不知令多少时间里的浪子为之唏嘘不已。西沉的落日,万点的归鸦,无语东流的水,藏在大山里的小村,一切都被朦胧的烟霭中轻轻地裹着,仿佛是一幅以追忆逝水年华为主题的水墨,让人想来就有无涯的落寞。

而与这种落寞紧紧地绾结在一起的,就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但是与往事相关的时间又是飘忽不定的。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分钟又都在变成往事,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每一刻都生活在烟云笼罩之中。

与昨夜相关的时间,已经像随风漂走的烟的花朵一样消失了,带走的还有诗人无法挽留旧梦的叹息。可是,对于生命来说,光是一条永远流淌的溪流,已经走了千年之久,而且还将永远的行走下去。既然如此,拥有光的人们,还有必要为昨夜的逝去而叹息吗?青葱的岁月,金色的年华。如烟的往事,清晰的今日。生命中有太多的色彩令我们不忍割舍。正如我们在童年的夏天里,赤脚行走在水里的清凉,或者在狂暴的风雨里骑着自行车疯狂地奔驰和放歌。正如年轻时候和心爱的姑娘所牵手走过的绿荫,共同拥有的月色,以及无数次的误会与眼泪,还有无言相对的身影。这都是我们在昨夜燃起的火光,然而其实即使在火苗最美丽最温暖的时候,让人忘记时间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奢望过,它能一直伴我们走过如此富有诗意的长夜,我们只是看着空中绽放的烟的花朵,祈祷着,能在黎明后的某一个时候,拥有一个有你的梦。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825933.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教师结对帮扶工作总结汇总6篇
下一篇 : 五年级运动会广播稿合集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