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作文#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推荐14篇)#】透过励志的句子编辑的筛选,这篇“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已经呈现在大家眼前。相信在阅读完作者的作品后,你一定会有许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体会。一个有新颖见解、富有感情的读后感,如何能够快速地撰写呢?愿你的学习和工作一帆风顺!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1】

dancer in the dark

——关于生命的执着与信念,观《黑暗中的舞者》有感

《黑暗中的舞者》是丹麦杰出导演拉尔斯·冯·特里厄继《破浪而出》、《白痴》后的“良心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据说拍摄三部曲的灵感来自他最喜欢的关于给予的童话故事。拉尔斯以这个自我牺牲奉献的角色当范本,塑造了《黑暗中的舞者》里坚强而乐观的塞尔玛的形象。

这部电影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的最底层。一开始的故事切入,就非常有技巧。不讲任何背景,直接到音乐彩排,慢慢不经意间变成主人公视力差的故事。

那一段比尔跟女主角互相交代的剧情,在剧情上简直是非常精巧,一下子就同时交代了两件事情,对后面的故事有着完美的铺垫。

至于根本不用脚站,而是一直抱着脚站,显然也是故意让画面不断晃动,而且有纪实的感觉,颜色也是。几乎从头到尾,都让我一直有一种这是纪录片的感觉。只有反复出现的英雄对音乐剧的幻想让我明白这是一部电影,而不是纪录片。

一直都还记得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刑场的幕布缓缓地拉上,塞尔玛手中的黑框眼镜也沉石一般掉落在地,碎裂且支离,宛如了断的生命和终究可以隐去的哀伤与恐惧。而随着黑框眼镜“咯噔”落地的同时嘎然而止的是塞尔玛的歌声,那本来激昂但却是绝望的歌声也一同停滞了,于是压抑很久的泪水很顺畅地流下来,始终郁结的压抑、悲怆的情绪也得以在影像趋黑之后一点点地释放……

这部电影讲的故事并不独特。这也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人生悲剧。它的特殊性在于幻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它以一般的电影叙事表现现实,以生动的音乐剧表现幻想。这样,主题就清晰了。从车间、铁路旁、火车上,到排练场、法庭、监狱、最后的处决场,七场歌舞表演是塞尔玛对生活和人生的七种幻想,不仅承担着描绘部分情节的任务,而且展现了自由、光明的主题,人性与生命一个接一个。就这样,影片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不停地跳跃,每一次幻想与现实的切换,由沉闷、阴郁、舒缓的现实跳入急促、明亮、欢快的幻想,颜色由灰暗转到明艳,光线也增加了亮度,只是因为现实和幻想是如此鲜明地对立着,也就成了黑暗与光明的两个世界。

塞尔玛无法摆脱黑暗的现实生活,却能在幻想中找到自己的希望和快乐,她是个“黑暗的舞者”。压抑的情感与幻想的歌舞混杂着,调和出一种光明的、天堂里流光异彩的颜色,这是生命的颜色。但最终,她未能摆脱命运的控制。她因仁慈而死

影片中处处可见塞尔玛对生命的热爱,犹如舞者爱着她的舞步、她的音乐,换句话说,塞尔玛近乎是以艺术家的方式爱着的。她总是甜美微笑着,即使遭遇失明或死刑;总是善解人意,心系他人:得知比尔秘密时,她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会好点吗?

”尽管生活拮据,她主动提出了加房租,或是在自己即将死亡之际考虑到的还是他人,她对杰夫说“如果你认为你受得了的话,我很欢迎你到时在场。”这既是她留恋美好生命,渴望友情爱情陪伴的真情流露,也是她时刻关怀他人,祈愿让他人心感安定幸福的体现。她总是给生活一种美丽的色彩。工厂里机器的声音变成了音乐。

就如她在狱中唱到:“玫瑰花上的雨点、小猫咪的胡须发亮的铜水壶和温暖的毛手套,用绳子扎好的棕白色纸包装,这些都属于我最喜欢的东西。”这就是她对生活纯粹真诚的喜爱与满足。

“我只想有个孩子,”她说,当你怀疑塞尔玛明知道她的孩子会遗传她的眼疾,但仍然坚持要孩子。只是为了表达母亲的爱,她把一个孩子带到了一个注定黑暗的世界,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工作,付出了生命的惩罚。

我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被塞尔玛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影片始终以一种平淡冷静的语言讲述着一个情节并不离奇的人生故事。纪录片式的影像风格以及手提式的摄影手法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简单包含了人类最常见的情感和担忧,感人,催人泪下。

故事中的主人公萨尔玛有敏锐的听觉,因为他的眼睛看不见。只要有一个声音和一个轻微的声音,就会唤起舞者心中的节奏,在黑暗中起舞,在脑海中恣由地转动和拍打。而不确定的,只存在于白日梦中的歌声,终于在最后倾囊而出,像泊泊泉水,渐渐悦耳高昂直到刺激耳膜,然后,在最高点戛然而止。世界,又陷入寂静,可怕的寂静。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2】

不知从何下笔,于是开始不停的看影评。

看之前,老师说:“这真是一部很催泪的电影,十分好看。”于是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看,却越看越失望,可以说我不懂欣赏,不过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豆瓣影评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这部电影值得人去看的也许是它极端的影评,不像大多电影,许多人保持中立的态度,反而是一星和五星的交错,有人说极好,有人说极烂。我不知我若会看的流下泪来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不过我庆幸我对此片保持一星的评价。

从头至尾,我感到压抑感到胸闷,同时又有些憋气。但这不同于我曾看玛格丽特的《情人》时那种要被淹在死水中的无奈。

有人说,这部电影真实地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导演的灵感**于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小女孩去森林里玩,手里拿着面包,口袋里装着玩具,但她一路快乐地把一切都给了身边的人,最后一无所获,一贫如洗。

可她说:“我一切都会顺心如意,一切都将完好如初。

必须承认萨曼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理想人物。她拥有如此伟大的母爱,为了儿子拼今大半生努力劳作,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身体;她是如此纯洁善良,纵使比尔使她差点不能完成此生最重要的事,她却坚守那“沉默是金”的诺言;她是如此热爱理想,在最最绝望的时刻往往能将毕生挚爱的音乐剧唱响,以此驱逐黑暗;她是如此勤奋乐观,为了生活保持微笑,不停地赚取为儿子手术的钱……近乎完美的善良形象,善良的如此弱小。

相反,比尔曾经是个好人。他爱他的妻子。他爱他的家人。他感谢萨曼听了他的话并交换了秘密。他也是个软弱的人。但他在萨曼的儿子和他的爱与尊严面前,毅然选择了后者。他利用警察的形象和身份来维护他的人的尊严。这是多么无奈,他又可恨又富有同情心,让观者纠结。

由此,这二者勾画出人处于生活的无奈与痛苦。

生活中,弱小的往往是善良之人。莎曼如此善良,所以如此弱小,或者也可以说她愚蠢。你可以说她在不公平的生活中保持了那个角落的纯洁,她对生活有着不同寻常的依恋,但我认为这就是她悲惨命运的原因。

她是如此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那么多来自异国朋友的帮助,她选择拒绝,她以为仅凭一人之力夜以继日就可以攒出儿子的生活费;她以为她编造出一个并不存在的外公就可以让儿子心有安慰;她以为她坚持的那个所谓“沉默是金”的诺言就是正确的……不!不是这样!她几乎日夜不寐的忙碌在近乎失明之际勉强赚够儿子的手术费,儿子却过了这么多没有礼物没有祝福没有关怀的生日;她不为自己解释,在法庭上那些诚实而简短的语言让每个人无疑她**的角色;她守住了诺言,代价却是自己生命的终结、名声的玷污;她治好了儿子,却又永远失去了儿子;她为了赚钱,近无视力的她上夜班差点把机器弄坏把手切断,为了微薄的收入天真的无视工厂自己所将蒙受的巨大损失,多么的得不偿失!

这些,她从没想过,以清白的名义做傻事,这是我的评价。

因此,有人说的一段话我无比赞同:她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顾这世界的规则,不顾她一意孤行所会带来的后果。严格意义上来说,她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

若是她,我当初绝不会把儿子生下。当狱警问她为何明知日后的眼疾却坚持要生下她的孩子,她说:“我只想将一个婴儿抱在怀里。

”多么无力的理由,你可以觉得这很令人感动,可是她的决定使她后半生处于操劳与忧虑之中,使他的儿子将踏上美国过穷困无依的生活,使他遭受没有父亲的单亲宿命……她以为她可以靠着双手赚取足够的手术费,可若是不行,他的儿子也将活在黑暗中,若是手术成功,他儿子将带着盲母一切从零开始。想要婴儿,她大可以领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而如今她简单的一个决定,使她背负了噩梦般的命运。

我可以理解她为了孩子的手术甘愿放弃上诉的决定,可为何,为何她不把实情说出!她以为她做的是对的,但或许儿子想要的只是她的安好,哪怕终身眼盲!当她知道萨曼的儿子需要手术时,为什么她的朋友不给她一分钱一分钱的帮助,把她的积蓄用作律师费呢!

杰夫那么爱她,为什么不能卖掉他的车来筹钱?法庭为什么只凭简单的几句莫名其妙的对白,毫不怀疑的作出最终判决?

莎曼最终死了。当想到她最喜欢的音乐剧时,机制打开,她的生活突然停止。此时我只有重重的叹息。

与导演最喜欢的童话不同的是,她把美给了别人,相反,她把自己心目中的美留在了心里,只给了别人脆弱的形象和同情的命运,比如悲剧。

我不同意这种生活态度。要像她一样生活,要么被淘汰到社会底层,永不翻身,要么只能悲惨地死去。各种环境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我不想鼓励人们失去纯洁,而是要在社会现实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理想人。

我认为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不该是如此饱受争议的,而是在大多数人身上都能找出其共鸣之处,使人人皆有些许感触。毕竟,优秀的艺术不该高高在上,让许多人难以理解,而是虽平实易懂,却自有其过人之处。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3】

影片讲述一名叫莎曼的女人为给儿子治疗眼疾从捷克来到美国,辛苦赚钱,但房东比尔却想把她的钱占为己有,被逼无奈杀死比尔,最后因不愿把给儿子治病的钱为自我申诉,而被绞刑而死。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能够洞悉导演对两种制度的态度。莎曼及其儿子的遗传疾病,不正像捷克那社会的无药可治吗。来美国能够治疗但美国社会就是乐土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她付出的不只是辛苦,金钱还有她的生命。金钱至上,律师能够为钱颠倒黑白,看似公正的法律却无视弱者等等。看似完美的美国家庭——比尔一家,却隐藏着各种危机。妻子无休止花钱,并以此为荣,而丈夫继承的遗产早已花光,他们面临举债,被银行收房的危险,但比尔却依然让她大把花钱。他爱她,好像就是就应让她挥霍。

人性的脆弱虚伪在比尔一家展示的淋漓尽致。首先是,比尔一家对莎曼一家最多的是展示他们的富足和身为富人应有的同情心,莎曼在他们家做客时的对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再者,有一天比尔告诉莎曼她已没钱难以承受其妻子的挥霍,他痛苦难当,怕他妻子明白他没钱后会不爱他。莎曼出于同情,告诉了她的一个秘密,她一向都在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病而自我的眼快盲了。当比尔明白后他做的不是努力赚钱,而是向莎曼借钱。影片虽没描述比尔打算借钱的思想过程,但我们能够想象,他一向把莎曼当做可怜人而且她还是一个有孩子的女人,莎曼拒绝后他的慌张和口不择言充分说明了他人性复杂虚伪的一面。最后比尔偷了莎曼的钱,在他们为钱争执时,手枪走火打中了比尔德腿,比尔看似羞愧难当,要求莎曼杀死他否则就别想拿回钱。事实是怎样,比尔设了个局让他妻子认为莎曼勾引他又头他的钱,又让莎曼打死他这样在他死后也能够让妻子继续挥霍,自我继续做个好丈夫。即使死,也要虚伪,比较尔的刻画不可谓不深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他有深深地同情。他不能在黑暗中舞蹈,他没有精神胜利之法。透过比尔,我们也不难明白其妻子是怎样样的一个女人,他的家庭如何了。这种虚伪,在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其实,大部分的人生就那么几件事,但就是这几件事交叉后状况就复杂了,人生便有了百味。莎曼是个简单的女人,只想给儿子只好疾病,她喜欢跳舞,她有一个好朋友。为了给儿子做手术,他拼命工作,工作中杰夫爱上了她,但为了儿子,为了节省不多的时光,她只能拒绝,爱与不爱交织。自身的缺陷(眼睛快瞎了)对舞的喜爱,工作生活的压力,又让她只能在想象中歌舞。比尔的突然插入,为儿治病的信念,又让她选取了死亡。简单的组合却酿出了杯具。

人活着,是要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或信仰来支撑的,当它破灭时,人便会陷入疯狂。比尔选取了死亡,他目标的破碎也让莎曼的破碎莎曼也选取了死。

在这种选取中,比尔是有路可退的,但他的虚伪隔绝了退路。莎曼却无路可退她已无法赚更多的钱,她的儿子要在十三岁之前做手术,她要为了“沉默是金”的约定。一切的退路都已隔绝。

在平时,她都能够用心中那歌舞来缓解,及时生活再,累压力再大,她还有舞,有这片能够给人慰藉的世外桃源。影片中她只有一两次是因为内心的欢喜而舞蹈的,但更多的是有压力而引发的。

在影片中,每当敲击声—机器声火车声—响起时,她心中都会有一段歌舞。她喜欢歌舞,她甚至在医院署儿子名字时都用的洛——一个有名的踢踏舞者。由她的心中之舞,我们能够联想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全面的否定取笑这种方法是不恰当的,阿Q用这种方法固然可怜可恨,但莎曼却是用来暂避缓解压了这未尝不是个好方法。比尔有的话我想就不会选取死亡了。生活中有谁能一往无前,勇敢无畏的不断挑战生活。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是各种事物交杂产生的各种情绪。黑暗中亦即在俗世杂乱中拥有自我的一片空间,那里有本性,也能够更完美。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4】

一种记录片的手法,试图刻画着真实。女主角塞尔玛以一个非法移民的身份与儿子相依为命于那一间小小的车房里,眼前日渐稀少的光明啃噬着她的心灵。唯有儿子的复明机会是她努力生活的动力。这样的故事并不能吸引人,结局也并非大团圆,怅然的观众抑郁的接受着这样的影片,或许这就是导演渴望传达的真实。

女主角爱做梦,爱在梦里编织着自己的音乐剧。即使工厂的轰鸣声,火车的碾轮声,磁带的滚动声,甚至笔尖触纸的沙沙声,只要有节奏,是的,她已不苛求音乐了,只要有节奏,她便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在命运的碾轮下用节奏谱写自己的音乐剧,剧中没有恶,只有善,没有丑,只有美,现实的残酷与梦境中的快乐,强烈的矛盾在塞尔玛灵魂中完美的融合,没有叹气,没有哀伤,只有节奏带来那稍纵即逝的梦境。当然她亦有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儿子失明重蹈自己覆辙的恐惧,但节奏一出现,一切都消失了。在命运的残暴下,用音乐剧用节奏去抵抗现实的蹂躏,,忘却那个可怕的世界,陶醉于自我的美好中,以此活下去。这样不知该说幸还是不幸,痛苦的生活却换来卓绝的能力,游走于争锋相对的两个世界。

那一刻,她的歌声戛然而止,停留在倒数第二首歌,停留在自己的音乐剧中,停留在自己的梦中,黑暗中的舞者不只是失明中热爱音乐剧的母亲,更是黑色生命里仍偏偏起舞的女孩。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5】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小镇,塞尔玛是一个捷克移民、在一家乡村工厂工作,同时是单身母亲。她的精神支柱是对音乐的热爱,特别想参演当地正在排练的《音乐之声》。但她有一个令人心痛的秘密:她的视力正慢慢衰退,而且她发现儿子因遗传的原因而有同样的疾病。如果她不能挣到足够的钱支付给儿子动手术的费用,那么儿子也难逃瞎眼的命运。但是,一个绝望的警察邻居偷窃了她积攒的为儿子治病的积蓄,情急之下,她杀了警察,她的命运走向了复杂而悲惨的结局。

《黑暗中的舞者》拉尔斯·冯·特里厄的歌舞经典作品,一部别出心裁且唯美感性的歌舞片,有一点浪漫,也有一点灰色,但是却充满力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6】

感恩是什么?或许它是一首歌,一首诗;或许它是一颗心,一片情;或许它亦是一种态度,更是生活中的智慧。

感恩令我们拥有豁达的心境,无论是生活的低谷或人生的顶峰,都可以坦然面对,从而获得更多的有益于人生的珍贵体验,使自己的人生中充满阳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黑暗中的舞者》这本书。它讲的是主人公罗布的母亲罗伯特·班迪在孩子不幸离开后写成的一本回忆录,它将罗布成长的每一个或悲伤或兴奋或开心的镜头都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一路走来,罗布与母亲班迪风雨兼程,快乐悲伤共存,他们同享生命中每一个感动的瞬间。上帝对每个人并不都是完全公平的,关键是如何去化解我们人生之路中每一个挫败与坎坷。看完全书,我所能感受到的是母亲班迪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拥有感恩之心的幸福感。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报道。湖南岳阳人黄舸7岁被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他的病情经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同情与关注,并得到全国各地500多笔捐款。20xx年,黄舸提出最后的要求,要去看看汇款单后的好人。黄舸说:“也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坚持?我也说不清楚,就是心里有种强烈的感觉。”几年来,他们怀着感恩的心走访了几个大城市,行程一万三千多公里,而仅仅只为与恩人道谢,这难道不是感恩的力量在支持他吗?

岁月的长河载着我们十三个春秋匆匆流淌而去,当我们再度回眸昔日往事,我们也许会幡然醒悟,陪伴着我们烂漫青年的,是父母们默默地付出。

学习中──

老师把所有的希冀寄托在同学们身上。当同学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时,他们在叮咛;当同学们在学习上不尽人意时,他们在鼓励;当同学们考试失利时,他们在安慰。老师不仅教会同学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同学们感恩。

生活中──

当我们吃饭时,父母总是担心我们吃不饱,没营养,苦口婆心地唠叨;当我们难过时,父母总是第一时间为我们解除忧虑;当我们不在父母身边时,他们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我们。

十三个春秋匆匆而过,或许我们应该学会了感恩。我们身边总有许多例子引导我们。

现在的我们并不在乎追求物质需要,而是精神的需要。行动起来吧──一句话语,一个行动,都能表示你的感恩之心;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表达一份感恩之情。

学会感恩,享受感恩,在感恩中成长!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7】

《黑暗中的舞者》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母爱的伟大,一位坚强的母亲为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宁愿自己失去生命也不愿意让亲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失去光明。一点微薄的工资就可以经营自己的生活,拼命攒钱,为了治好自己的孩子——治好眼睛。因为这部电影的主角耶莎蔓视力很差,基本看不见。当然,出生的孩子继承了自己的权利,所以他们尽量为自己的孩子挣钱、藏钱。

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她仍然平静地面对生活。直到有一天,当她发现自己的钱被比尔偷走时,她的心都凉了,那时她的命根子。她不顾一切的去要回自己的钱,尽管比尔的妻子说话难听,说她勾引自己的丈夫,但她还是跑上楼去找比尔要回自己的钱,但是比尔为了自己的利益极力抢住钱,莎蔓忍无可忍,无奈之下用枪杀死了比尔。

对于这样一部曾荣获金棕榈奖的影片,我也曾听说过它催人泪下的剧情和独树一帜的拍摄手法,但始终却没有机会看一看。然而,当电影真正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对这样的电影风格感到有点不舒服。摄像机一直保持着轻微的晃动,整个电影画面有点灰暗,这让我在看电影开始的时候不自觉地笼罩着一种压抑的情绪。

影片的开始,我看到女主角莎玛仿佛置身情景一般地排练**剧,时而认真而蹩脚地唱着歌词,时而自顾自地跳起自己国家的踢踏舞,让人忍俊不禁,但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她对**艺术的爱与坚持。事实上,在这部电影的第一幕中,我甚至怀疑萨玛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还是一个类似的病人。因为她的行为和深情似乎脱离了现实,目光的焦点似乎凝固在空气中,离开了她的**世界。

在后来的医院里,医生给莎玛做检查,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莎玛患有眼疾,才显得如此地和别人不一般吧!但正是这位视力远低于普通人的母亲,独自带着来自家乡捷克共和国的孩子去了美国。她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工作,在异国他乡努力抚养儿子。

虽然她要自己抚养儿子小俊,但幸运的是,她有一群真诚的朋友,一直关心和帮助她。凯西,莎玛的最好的朋友,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无私地给予莎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尔以及他的妻子,他们不仅大方地将自家的拖车屋让给莎玛和她的儿子栖身,更是在小俊生日时送给他一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

当然,还有杰夫,他总是把卡车停在夏尔玛工作的工厂外面,总是耐心地等夏尔玛下班,手里拿着一束花。尽管莎玛总是拒绝他,杰夫还是深深地爱着莎玛。

然而,所有的美好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当比尔进入拖车房时,异国他乡的生活平静慢慢改变。萨玛,她总是那么善良,她对任何事都毫不担心。比尔在临近人生崩溃之中将他的烦恼向莎玛倾诉,而莎玛也将她以及关于自己儿子的秘密讲述给比尔听,只为让比尔好受一些。

她的那句“沉默是金”让我动容,一个眼睛近乎失明的弱妇,在精神品质上是那么的高贵令人敬佩。因为临近失明,莎玛必须在她最后还能感受光明的时候,拼命挣钱给儿子,为他支付他那昂贵的手术费用。最终莎玛还是被工厂开除,在她打算把最后的一份薪水拿回家时,却发现所有的积蓄不翼而飞。

最后,当她走进比尔家时,真正的悲剧开始了。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压抑。看着这么善良的莎玛被迫举起比尔的手枪,看着她一边无助地痛苦一边杀死比尔,我无法想象,莎玛的未来就这样陷入黑暗?

最后,莎玛在她最喜欢的排练室里。在监狱里的萨玛绝望但坚定。她看起来很坚强,最终无法接受死亡的未来。但她固执地为了让儿子接受手术,拒绝给朋友找新律师。

狱中的最后一夜,莎玛临近崩溃,连狱中的最后一顿晚餐也无法下咽。在走向刑场的最后104步中,她悲痛欲哭。却在得知儿子成功接受手术后,她欣慰地笑起来,旁若无人般地唱起歌剧来。

最后的一幕来得决绝而迅速,歌声戛然而至,莎玛从空中落下,仿佛断臂的天使,周围白色的墙幕显得苍白而空洞。看到这儿,我的心好像骤然停止,好不容易才缓过劲来,不停地在提醒自己,莎玛就这样接受了她最终的结局。

整部电影的节奏很慢,让人慢慢纠结。但是,电影既然叫做“黑暗中的舞者”,那么总是缺少不了**和舞蹈的因素。时不时的歌舞剧片段,让人感受到一点点对生活的希望和激情。

莎玛在辛苦工作的同时,是那么地热爱**和舞蹈。她来自踢踏舞发源地捷克,她总是告诉人们她的姓氏来自捷克最著名的踢踏舞艺术家。**的火苗无时无刻不在她的小宇宙中燃烧。

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她可以随时随地想象自己置身与**剧的舞台中,她旋转着,高歌着,周围的伙伴都在为她伴舞,仿佛她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最最闪耀的主角。即使眼睛即将失明,她依然对**抱有极高的热情,她坚持着去**剧场排练,希望**永远停留在自己生活之中。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莎玛被工厂开除后走在铁路桥上的那一幕。

当爱她的杰夫问她“你是不是看不见”的时候,她唱出了电影中最最美丽的一句歌词:多么坚强而乐观的莎玛,即使再也感受不到光明的温暖,再也看不到儿子甜美的笑容,再也看不到绿树和瀑布,她却依然乐观着,热爱着生活给她带来的一切。在黑暗中,她在铁轨上翩翩起舞,她高唱着美妙的音符,这些音符给予了她无限的希望,让她给生活保持热忱,即使生活已经如此艰难。

在异乡独自抚养儿子成长的莎玛吃尽了艰难困苦,遭受着眼疾的折磨,遭到朋友的背叛,承受牵强的牢狱之灾,换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在黑暗中选择了放弃。但是莎玛的生命中拥有**,拥有舞蹈,艺术携带着美好的希望支撑了莎玛的信念。为了给儿子做手术,为了让儿子接受永久的光明,她只身一人承受了那么多,这就是伟大的母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敬佩莎玛的原因。

在黑暗中起舞,即使黑暗也不能吞噬心中对生活的希望。**和舞蹈是超俗脱凡的,是能够支撑心灵的。莎玛的死是悲剧的,但**和舞蹈确是给了她那么多的支撑和希望,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艺术之于现实的力量吧!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8】

《黑暗中的舞者》从片子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众不一样,即以一卷长达3分钟的白色画布为开始,慢慢地画布中有细微斑点跃然其上,长号声恰到好处地响起,悠悠声让人更加莫名,也让人觉得有点心慌,因为不明白这样的开头将带来什么样的人生。当观众还在想像这镜头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色彩开始缓缓变化了,从一片白茫茫上萌发的点点绿意,到变形的眼镜,到路边飘落的黄叶它的变化一刻不停,即使我们没有发现。

影片中,音乐部分几乎是由主人公用自我的歌声来完成的,这样一部音乐片不一样于大多数的音乐歌舞片,它没有漂亮的演员面孔,没有抒情的音乐旋律,更别谈豪华的场面和美轮美奂的舞蹈。它只是主人公一个人在尽情地歌唱,唱黑暗的世界中自我小小的卑微的幻想,唱自我终将埋葬在黑暗的世界里。主人公只是一个人在尽情地歌唱,尽可能地完成生命的绝唱。在她眼中,世界同舞蹈与音乐是一体的,在轰鸣的机器节奏中起舞,在火车的奔驰中起舞,在庄严的法庭中起舞,在无情的断头台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号,是对命运压迫的反抗,正像它的电影海报中向人们诉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的阴影里,她凭着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主人公左躲右闪着每一天的不幸,但生活并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出现奇迹,黑暗的世界最终埋没了她倔强的身姿。影片最后,主人公即使在被判绞刑的法庭上,也没有说出事实的真相为自我辩护,她依旧信守与比尔共同许下的沉默是金的诺言。在完成给儿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塞尔玛选取放下自我的生命捍卫死去的比尔的尊严。可应对死亡时,她也会因害怕哭得一塌糊涂,哭得异常丑陋。当有可能洗脱罪名但要以儿子的眼科手术为代价时,她还是固执地让人绞死了。让人难过的是当纯真与粗鄙的生活遭遇时,总是个性容易破碎。

是啊,从开头到结束,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没有商量的余地,没有预知。公平与无知肆无忌惮无所不在,却又理所当然。画面在变,如同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计划中的与预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与扭转乾坤的,不关痛痒的与生死攸关的都在一刻不停地发生着。不管你理解还是拒绝,欢迎还是规避,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可能存在期望和失望。

那既是这样,就尽情地不要有所顾忌地舞动吧,在黑暗中舞动自我的灵魂。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9】

在母亲节前几天的《西方传统节日与民俗探幽》课上,老师在向我们介绍节日的同时也为我们播放了一部紧紧围绕母爱所展开的电影——《黑暗中的舞者》。

这是一部让我在黑暗中哭泣的电影。是的,我只能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感受:母爱是无言的,伟大的,永远的。虽然片中人始终在载歌载舞,但我还是节制不住泪水。

一部歌舞剧,竟然有令人落泪的力量。这使我必须把一个观众的尊敬重新献给歌舞剧。

这部电影,没有歌舞片一贯的美女主角和明星阵容,没有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舞美场面。它完全像一部家庭录像带,黑白、低象素、不对焦、画面抖动、业余水平,但它却让我像一个傻子一样,在一片欢歌笑语中默默流泪。

这是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虽然她几乎失明,但她决心存钱治疗儿子的眼疾。人生就是偿还。

可因为有音乐和舞蹈,她的贫困和窘迫都是美好的。在肮脏的环境中,她仍然可以经常沉浸在自己的音乐幻想中。音乐中,她眼睛里的那种清澈,那种圣洁的欢愉,只有《西斯廷圣母》中才有。

仅仅这一点点梦想之光,就把这个普通母亲的内心塑造得更加完满,比苦大仇深式的煽情和无私奉献的讴歌,更为高明。所以,当她彻底失明,她仍在歌唱——“我甚么都见过了,我连黑暗都见过了……”那曲子是满足欢愉的。然而,观众的神经在温暖中无法放松,被无情地摧残到透支的地步。

命运是一只强大的幕后推手,你无力与之抗衡。人们彼此都能获知对方的不幸,却无法温暖对方,甚至于为了自保,只能相互对抗。当她开枪时,我感觉到自己的胸膛被打开。

我在汩汩鲜血里边找不到任何答案。我甚至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因为每个人都很热情和善。面对命运不容商榷的安排,我有一种至深的被抽空的无力感。

可她再次的浅吟轻唱起来——“一滴泪水掉落的时间,宽恕只需这么短……”她原谅了自己,原谅了这世界。

她是在绞刑架上离世的,她是在众目睽睽中离世的。她的喉咙突然绷紧了。歌还没唱完,她就站起来死了。观众一点也不准备。她的脚下一片虚无,如无尽空洞的人生。

之后观刑室的帘布被拉上,亲友们起身离开,这一切,就像一场音乐剧散场一样。

她用最后力量唱出的一句“that's all”,是煞尾却是绕梁的,使我久久沉湎其中。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10】

《黑骏马》既是这篇小说的题目,也是一首古老的民歌的歌名。这首民歌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正像我们这篇小说的故事一样,但作者绝不仅仅是向我们单纯地讲这个故事,而是将笔触深入到草原民族凝重的文化积淀的深层,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纵深感和深刻的现实感。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的蒙古青年,他的追求体现了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奶奶和索米娅即是勤劳、善良、纯朴的蒙古人民的象征。但她们对一些传统愚昧的认识和认命式的接受,又可见传统的积淀深深地烙印在她们身上,古老的草原文化中对创造与生命的喜悦这一古老的意识与现代文明在这里发生了冲撞。

主人公面对这强烈的冲撞,感到苦闷、徘徊、失望。他愤然出走。9年以后,经过现代文明的陶冶后。他内心还时刻被“黑骏马”这首沉郁、优美的古老民族歌曲所牵引着,时常产生自己也说不清的萌动。是什么呢?作者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渐渐感到,那些过于激昂和辽远的尾音,那此世难缝的感伤,那古朴的悲剧故事;还有,那深沉而挚切的爱情,都不过是一些倚托或框架。或者说,都只是那灵性赖以音乐化的色彩和调子,而那古歌内在的真正灵魂却要隐蔽得多,复杂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能。”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11】

当一位母亲从麻醉药效中苏醒过来后,满怀期待地向医生和护士询问:“我的宝宝在哪里?”时,她却得知了一个令她痛不欲生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她的儿子,罗布,一降生就因为一种极为罕见的染色体变异而导致严重的身残和智障。成年后的他,身高一米七,体重不到五十公斤;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微弱;脊柱侧凸导致驼背,上半身歪向一边,所有的关节都严重错位。他还患有严重的癫痫,也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易发患者;由于颈椎畸形,头部和脊柱仅靠颈部的肌肉连接;他只能发出有限的几个声音,无法咀嚼,也不能独立进食,必须靠别人不断的帮助和提示;还总是流口水。

罗布出生的时候,他的父母20岁,当他死去的时候,他的父母正好50岁。他的生命只走了29年7个月零10天。他的生和死,始终牵动着父母的心。如今,他的父母用抹布拭去了他曾经留在钢琴上、电视上、地板上的口水,但是却拭不去罗布在他们心间留下的记忆。

《黑暗中的舞者》不是为了展现残疾,而是要抒写抗争,并让我们看到那永不止息的爱。它告诉我们:如果人人都敞开心扉,人人都笑口常开,甚至面对悲伤与黑暗也能舞不止息,那么我们就能重获一颗清洁的心,得以体味生活的美好。身体的残疾不等于人性的缺陷,相反,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爱”这一人类生存的本质。爱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因为爱,所以感恩。

罗布虽然残疾,但是他仍然感恩生命,所以他爱微笑,那微笑在书的插图里那么惊心动魄,那么震撼人心;所以他爱跳舞,爱和每一个爱他的人一起跳舞,那舞蹈翩若惊鸿,让人感受到罗布充满生命力的心脏在他那瘦弱的硌人的身躯中跳跃,一下一下,充满温暖。即使被命运如此不公地对待,他依然感恩生命给了他如此多的爱,给了他如此多的关怀,给了他生存的权利。他活了多久,就感恩了多久。我们呢?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我们会哀叹,会彷徨,会无助,会埋怨,可是,很少有人会感恩,感恩在人生的路上,命运给予了你那么多那么多的财富,让你在暮暮之年,坐在温暖的火炉边上时,能过有足够或辛酸或充实的日子值得你去回忆,去翻阅。

我在电脑上打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靠近黄昏,所以虽是夏天,阳光却并不火辣,反倒像夏天的轻吻一样令人感到舒适,窗外是我家门间的那棵高且粗的树。我的生物不好,因此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它究竟是什么树,只是听邻居家的老人讲,那棵树在这小区建起来前就已经在这生根,而它确切的年纪,却连从小生活在小区东边巷子里的老太爷也讲不清楚,老太爷说好像他出生之前这棵树就已经存在于这里,再往前的岁月,就不是我能够知晓的了。如今它已长成一棵需要仰视的树了。

我家的楼层不算高,因此欣赏不到它那郁郁葱葱的树冠,只有经常从楼上投下来的树荫,才能让我知道它的繁茂。平常,我只能面对着它那粗壮且布满伤痕的树干发呆。它的上面布满了历史的创痕,岁月的洗礼和当年枪林弹雨的绝境,似乎在窗外的这一小段的树干上盛满了它不可遗忘的过去,令人概叹,也令人敬佩,令人心中升腾起说不出的滋味。它承载的伤痛太多,却始终它以顽强的姿态,坚强不屈地活着,长着,最后奉献着,即便在这里不会有诗人、画家为他吟诵赞歌,也不会有人夏日乘凉后对它说声谢谢,说不定它还要忍受着人们偶尔发泄到他身上的怒火,但是,它心中始终拥有感恩。

当一粒种子刚被种到地下时,它便开始感恩,即便面对着一片黑暗的环境,它便开始努力,即便这片土地不怎么富饶,它知道,那不是被遗弃,而是被赐予将根深扎的意志,是被赐予了活得更久的权利。所以他感恩,用树荫去感恩,用奉献去感恩,用爱去感恩。懂得感恩,让它存活了下来,从那些令人心寒的灾难里。打到这里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家里的厨房已经开始飘起阵阵菜香,我知道,那是妈妈在厨房里为我们一家人准备晚饭,这是一件小事,可我还是忍不住跑进厨房帮妈妈端盘子,让妈妈好生奇怪,,可我却不顾她那诧异的目光,若无其事地在吃晚饭后吧桌子收拾了一遍,当我回房时,身后是爸爸妈妈欣慰的目光和话语:“女儿总算长大了!”感恩使人长大,使人成熟懂事,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值得我们去感谢他人,而我们最该感谢父母的,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

永怀一颗感恩之心,世界就不会亏待你。罗布喜欢在音乐声中跳舞,因为那可以让他对他所想感恩的一切表达爱意。在生活中,时不时地想像有个人在问自己“你愿意一起跳舞吗?”那个人的名字叫感恩,而不同的回答,将决定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12】

拉斯冯提尔的电影,有一个很鲜明的主题就是“女性主义”,他的一系列作品之中,对女性和女权的表现,一直是一个主旋律和基调贯穿始终。作为“金心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黑暗中的舞者》将一个盲眼的女舞蹈爱好者作为主角,以她为核心,再度挖掘和展示了关于导演的奇特观点与思想。这部极度压抑和扭曲的作品,一如以往和后来,从诞生就毁誉参半,爱的人捧上天,恨的人踩稀烂,但是,也是凭借这部作品,拉斯冯提尔的名字终于和金棕榈联系在了一起,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黑暗中的舞者》在一片惊讶与争议中捧走了金棕榈的最高荣耀。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莎曼的女子,由于有先天家族遗传的罕见眼病,当到达一定年龄的时候,视力会逐渐失去,直至失明。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避免家族的悲剧,她毅然带着孩子远涉重洋,从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来到美国,一边趁着眼睛还能看见拼命打工存钱给孩子治疗,一边也为了更加靠近自己的梦想:舞蹈。

莎曼是一个先天就对音乐充满了痴迷的人,她热衷舞蹈胜过其他一切。每天,她都会去一个剧团排舞,即使在工厂工作的时候,她也常常沉浸到舞蹈的幻想和白日梦里。但是,莎曼也是一个十分单纯的人,或者说幼稚的人,并且拙于表达和与人沟通。当最亲近的邻居和租房给她的警官一家因为缺钱时,警察污蔑并且偷走了她的钱。追要中,杀死了警察,最终入狱。因为自己的无知,终于被判死刑。当选择给孩子治病还是请律师给自己减刑的时候,她选择了死。

也许看完这部略显冗长的充满黑暗元素的电影之后,许多人第一个感觉就是片中风格特殊的歌舞。作为一部歌舞片,《黑暗中的舞者》显得过于另类了。不同于其他歌舞片那样华丽的舞姿与绚丽的节奏和韵律。本片中所有的舞蹈和配乐,都是电影女主角的扮演者,冰岛的着名女歌手比约克所作。与拉斯冯提尔的合作,是她银幕的处女秀,为此,她做足了功夫,专门写了本片的诸多配乐并且编排歌舞。惊艳的演出和才华,让她也拿到了戛纳最佳女主角的奖杯。颁奖词里,戛纳评委会这样评价她:

“有着‘冰岛女神’之称的歌手比约克的表演令人叹服……她的音乐向来轻灵任性,像一座现代派的艺术冰雕,乍听是一种随意妄为,可是仔细聆听就会发现其无穷的韵味自然天成,加上举世无双的‘鬼声’,独树一帜,超然出众。”

确实如次,电影里的歌舞极富现代韵味,并不以整齐的舞步和繁复的音乐为亮点,而是一种自然随意来洒脱对音乐和舞蹈的爱。工厂里、火车上、法庭上等多场舞蹈,导演刻意切换为一种粗糙画质的胶片机来拍摄,为的就是和这种粗糙淳朴自然的舞步相融合和适应。电影里出现过的“音乐之声”里那样的热闹欢快的舞蹈,也有严谨古典的芭蕾都从不同角度来反衬出比约克生活化和随意化的洒脱。这种风格,正合了电影里女主角对舞蹈的那种随性天然而成的爱。这种爱,没有理由,没有修饰。

舞蹈是影片的最直接的看点,而影片最重的看点,却是导演深藏在这一切后面的主题和内涵。

作为一部带有浓烈女性主义和女权色彩的影片,导演依然在强调女性的问题。电影的主角莎曼就是一个弱势女性群体的最好代言人。电影对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一个弱势中的弱势,莎曼一方面是一个从共产主义国家来打工求医的孤独女性,没有男人陪伴;另一方面又似乎有轻微的弱智与天真。

之前在工厂的工作里,虽然经常做白日梦,而且眼睛视力太差经常出乱子,但是有周围友好的工友以及自己的好友的照顾与帮忙,也算平安。白人警察,这个高大的男人,本来处处照顾着莎曼一家,但是当他面对债务危机和自己深爱妻子无法弥补的物欲时,他却出卖和欺骗了单纯无知的莎曼。

我们注意到,影片里的男性,几乎都是呈负面形象的。警察一方面是一个负责人的好人,另一方面又无法克制自己的私欲,在矛盾与自责中滑入死亡的深渊。警察漂亮的老婆,作为唯一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女性,本来也是十分同情莎曼的,但是她的物欲的无尽间接催生了丈夫的犯罪,这一点和宗教故事里伊甸园的一段很相似。只是,这里挑唆男人犯罪的女性,并不是故意和直接的,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她本身还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女人。法庭上的男人们,监狱里的男人们,或者工厂里的男人们,除了追求莎曼的杰夫,都是一种冰冷和缺乏情感的存在。所有对莎曼一家照顾和同情的人,几乎都是女性。作为社会的脊梁,男性们在这样一个弱势的女性面前,几乎没有表现出一丝的绅士风度和男人应有的担当。这也是冯提尔电影里一贯的特点――男人都是缺失话语权和灵魂的存在。

我在观看电影个过程中,对于莎曼这样一个形象,确实是爱恨交织的。爱的是她勇于追求自己内心所想,自由自在跳舞的激情以及对儿子默默沉重的爱。恨的则是这样一个女子,在社会面前居然用自己的无知杀死了自己。她的逻辑非常的简单也非常的难以理解。警官是她的朋友,警官叫她杀死自己才能拿钱,也帮助警官自己解脱,她居然就真的'“帮助”了自己的朋友。杀人之后,她还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与幻想中,直到被捕。法庭上,面对诸多的指控,她除了发呆就是漠然,完全没有任何的抵抗。一个人,怎么可以如此活在理想与幻觉里,而对现实生活毫无所感呢?“怒其不争”大概就是这个感觉了。

一个孱弱的妇女,冤死在了号称民主自由的美国,冤死在了阳光照耀的美利坚法律之下,何尝不是对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文明以及社会的一次辛辣讽刺――这也是拉斯冯提尔的老话题“反社会”。

美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司法公正以及对待个人的尊重和判刑的慎重一直以来是全世界效仿的典范。但是,在莎曼从审判到处死的过程中,只有冰冷的程序在威逼一个无知的妇女,除了那个女看守的一点关怀,可以说毫无温度。法庭取证和审判的武断,许多重要证据都是不准确和失真的;律师的失职,完全无视自己代理人的生死;陪审团的偏见,“东欧社会主义的女子本来就该死”;最后处死的过程,在犯人害怕与胆寒中,用木板将其挂起,在那首为唱完的歌声中,猛然勒断了莎曼的脖子。和许多观众一样,我们都觉得最后在所有人都证实了莎曼确实是瞎子的时候,以为美国繁琐的司法程序可以终于避免悲剧的发生,但是那突如其来的歌声的戛然而止,一下子就打碎了所有人最后一点希望。

都是死,都是冤死,一开始就被屈打成招如同许多不开明国家一样和经历重重过程被最终“慎重”的冤死有什么区别呢?都是冰冷冷的程序,无非后者看起来更漂亮罢了。处死的一场戏,场景和节奏的把握,冷酷到心寒,绝望到悲伤,不得不让人想起了以“道德焦虑”为作品色彩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来,他的《杀人短片》最终的行刑所表现的制度的冷酷和残忍,似乎在后来者拉斯冯提尔的作品里,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复生。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13】

影片讲述一名叫莎曼的女人为给儿子治疗眼疾从捷克来到美国,辛苦赚钱,但房东比尔却想把她的钱占为己有,被逼无奈杀死比尔,最后因不愿把给儿子治病的钱为自己申诉,而被绞刑而死。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洞悉导演对两种制度的态度。

莎曼及其儿子的遗传疾病,不正像捷克那社会的无药可治吗。

来美国可以治疗但美国社会就是乐土吗。

答案是否定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她付出的不只是辛苦,金钱还有她的生命。

金钱至上,律师可以为钱颠倒黑白,看似公正的法律却无视弱者等等。

看似美好的美国家庭--比尔一家,却隐藏着各种危机。

妻子无休止花钱,并以此为荣,而丈夫继承的遗产早已花光,他们面临举债,被银行收房的危险,但比尔却依然让她大把花钱。

他爱她,好像就是应该让她挥霍。

人性的脆弱虚伪在比尔一家展示的淋漓尽致。

首先是,比尔一家对莎曼一家最多的是展示他们的富足和身为富人应有的同情心,莎曼在他们家做客时的对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再者,有一天比尔告诉莎曼她已没钱难以承受其妻子的挥霍,他痛苦难当,怕他妻子知道他没钱后会不爱他。

莎曼出于同情,告诉了她的一个秘密,她一直都在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病而自己的眼快盲了。

当比尔知道后他做的不是努力赚钱,而是向莎曼借钱。

影片虽没描述比尔打算借钱的思想过程,但我们可以想象,他一直把莎曼当做可怜人而且她还是一个有孩子的女人,莎曼拒绝后他的慌张和口不择言充分说明了他人性复杂虚伪的一面。

最后比尔偷了莎曼的钱,在他们为钱争执时,枪走火打中了比尔德腿,比尔看似羞愧难当,要求莎曼杀死他否则就别想拿回钱。

事实是怎样,比尔设了个局让他妻子认为莎曼勾引他又头他的钱,,又让莎曼打死他这样在他死后也可以让妻子继续挥霍,自己继续做个好丈夫。

即使死,也要虚伪,对比尔的刻画不可谓不深了。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他有深深地同情。

他不能在黑暗中舞蹈,他没有精神胜利之法。

通过比尔,我们也不难知道其妻子是怎么样的一个女人,他的家庭如何了。

这种虚伪,在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其实,大部分的人生就那么几件事,但就是这几件事交叉后情况就复杂了,人生便有了百味。

莎曼是个简单的女人,只想给儿子只好疾病,她喜欢跳舞,她有一个好朋友。

为了给儿子做手术,他拼命工作,工作中杰夫爱上了她,,但为了儿子,为了节省不多的时间,她只能拒绝,爱与不爱交织。

自身的缺陷(眼睛快瞎了)对舞的喜爱,工作生活的压力,又让她只能在想象中歌舞。

比尔的突然插入,为儿治病的信念,又让她选择了死亡。

简单的组合却酿出了悲剧。

人活着,是要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或信仰来支撑的,当它破灭时,人便会陷入疯狂。

比尔选择了死亡,他目标的破碎也让莎曼的破碎莎曼也选择了死。

在这种选择中,比尔是有路可退的,但他的虚伪隔绝了退路。

莎曼却无路可退她已无法赚更多的钱,她的儿子要在十三岁之前做手术,她要为了“沉默是金”的约定。

一切的退路都已隔绝。

在平时,她都可以用心中那歌舞来缓解,,及时生活再,累压力再大,她还有舞,有这片可以给人慰藉的世外桃源。

影片中她只有一两次是因为内心的欢喜而舞蹈的,但更多的是有压力而引发的。

在影片中,每当敲击声-机器声火车声-响起时,她心中都会有一段歌舞。

她喜欢歌舞,她甚至在医院署儿子名字时都用的洛--一个有名的踢踏舞者。

由她的心中之舞,我们可以联想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全面的否定取笑这种方法是不恰当的,阿Q用这种方法固然可怜可恨,但莎曼却是用来暂避缓解压了这未尝不是个好方法。

比尔有的话我想就不会选择死亡了。

生活中有谁能一往无前,勇敢无畏的不断挑战生活。

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是各种事物交杂产生的各种情绪。

黑暗中亦即在俗世杂乱中拥有自己的一片空间,这里有本性,也可以更美好。

黑暗中的舞者读后感【篇14】

心情不是用苦涩可以形容的,象一把喙嘴的铁钳一样紧紧地咬噬着我的灵魂,吞没在泥沼的郁闷与黑暗中,不得呼吸,却可以在劲舞中凄然地洒着泪水,来自天际的空灵而又激情的嗓音竟可以将生活的无奈与悲苦,甚至是希望与美好娓娓道来。

这便是《黑暗中的舞者》给与我的感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片近乎于完美,为上个世纪的电影业作出一个令人发聩的宣言。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作者影片,是与美国娱乐本质的影片有着天壤之别,当然该片的导演可能并不这样认为,但这丝毫不能影响观众对其的认识。我在想,这部影片若是以文字的形式记述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冲击力?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片的拍摄手段有些过于不讲究技法,无论是景别,剪辑,还是转场,都显得有些不合常规,至少是在许多地方有悖于电影制作方面的理论。但这一切却没有影响此片获得的成功,那么它的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此片的故事使我联想到中国影片《漂亮妈妈》,客观地说,两部影片虽然有着近似的故事情节,但确实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原因在于我为国人而惭愧。我之所以拿出来作个比较却也是有一定的原因,关键在于可以更好地说明《黑暗中的舞者》的高明之处。同样的,巩俐与比约克的孩子都有着残疾,她们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许多,但问题是在付出的过程中,两人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出现,巩俐的苦大仇深(中国类似题材电影的通病)与比约克的含蓄隐忍形成显明对比,而这绝不是表演的问题,却是剧本已经赋与的人物性格。巩俐的生活与奋斗完全是为孩子而存在的,性格单一,缺乏作为人的一方面的要素,比约克则不一样,她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却因为儿子而放弃,这样的处理使得人物性格更加丰满,更具有人性的闪光点。当然,我们可以有一种并不一定正确的猜测,即中国影片要表现的仅仅是概念化中的社会现象与概念中的善良母亲,完全是一种宣传与赞扬,甚至是乞求怜悯,而至于人的内心世界则无须反映,因为它是独特的而不是社会的,尽管它最伟大却不是必然。

由于剧本赋与了人物极其丰富的人格特点,所以这个角色表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必须感谢导演的选择,因为他的坚持才有了比约克的倾情演出。有趣的是,在人们相继讨论比约克是否为本色演出时,比约克却否认自己的演出,并宣称今后不再参加任何影视的拍摄工作,当然,这当属比约克的性格问题,但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正是由于她的演绎才有了影片巨大的成功。导演在确定剧本后首要的工作便是挑选演员,这显然是很需要一定的功底,但他成功了。比约克将一个外表软弱,内心却极为坚强的女性演绎的淋漓尽致,在天真的,顺其自然的表情中有着无法更改的信念,无论将要承受何等的压力,这信念与这决心都无法更改。然而,仅仅的坚强并不能代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还有那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我想起码在这一点上,比约克是完全的本色演出。而对于影片来说,关于歌舞的陈铺则是影片的精神所在。本片中有大量的歌舞场面,并且都是用非现实的处理手段,这便解决了前面提到过的问题,即此故事只有靠电影的手段展示出来才能有这样巨大的冲击力。可以肯定地说,此片若是没有这六大段歌舞,它仅仅称得上二流电影,在这点上颇有些类似于《杀手里昂》中的那盆花的功效。比约克本人是一名世界知名的歌手,她的歌喉奇特而富有穿透力,她对音乐的理解远远还在导演之上,关于对心灵的歌舞表达形式对于她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此,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主人公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如同《艾美的世界》一样具有震撼灵魂的力度。当一个人内心中最美好的愿望由于现实的羁绊而无法实现时,那么他一定会以一种超出常规的方式表达出来,运用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生活,爱情,理解,艺术,公理与生命……

我们知道,本片的影视技法上显得有悖于常规,但并不等于说这样的做法就是错误,显然如上所说的歌舞场面就是依靠影视而达到效果的。这里我还要说的是关于影片的镜头晃动感,在言及这个问题之前,我必须说明此片据说是由DV机拍摄而成的。在丹麦道尔斯电影研究小组中,一些年青人主张用DV机来拍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大概也是在这一主张下诞生的产物。DV机体积小,份量轻,若是没有三角架,它的稳定性很差,因此拍摄出来的画面也不稳定,有一种轻微的抖动与晃动的感觉。但就此片而言,画面的不稳定恰恰影响到观众的观影情绪。晃抖的镜头与主人公的命运非常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观影时的心情也渐颤,渐紧,渐痉挛。其实,这也应当属于电影技法之一。在所有关于电影的技法中,其功能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简单地针对人们感官的需要,如极为流畅的剪辑,另一类便是通过对感官的刺激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情绪,显然后者对电影艺术的把握更为深刻。本片中的镜头不稳定当属于后者。

从电影诞生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来就不存在完美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也不能例外。我们所说的完美并不是在于它对电影技法的全部使用,而是恰如其份地运用在合理的地方。这部影片几近完美,但它的不足之处却也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为了避免好莱坞式的最后的营救,导演要求主人公死去,即便从影片的力度来说,主人公也应该死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关于最后那两千多元钱的律师费多少显得有些牵强,也许我是从东方人的思维去考虑的,但面对生命,友情竟然是如此不济,的确令我难以置信,难道是导演故意的反讽吗?恐怕于影片来说并无多大用处,若此时用以表现主人公的独立坚强的性格也未免有些固执地可笑了。

无论如何,这部影片注定是两千年最优秀的电影,它的得奖在情理之中,它的震撼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有一点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影片不可多看,更不应读解,让如我一样为事的幼稚的人见鬼去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965933.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感恩名言作文汇编
下一篇 : 转身离开唯美文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