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1)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精选10篇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一):或许我们该多了解一些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主席有着一种文人情怀,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他说出了自己的一大心愿,他想去考察黄河、长江,他说我可以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文学家、生物学家,只准骑马,不能坐车,一直往昆仑山去,然后到猪八戒去过的那个通天河,翻过长江上游,再沿长江而下,从金沙江一直到崇明岛,我有这个志愿,很想学学明朝的徐霞客他一生很喜欢读书,所以不管是写著作还是作诗,他都很擅长,而现在的我们,可能因为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不想拿起书来看了。记得有一次老师问一个问题,阅读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吗?我认为读书确实可以给我们一个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机会。当苏联提出在中国建立基地,损害中国主权时,毛主席坚决拒绝。

柬埔寨国内发生政变的时候,中国使西哈努克度过了难关,西哈努克说中国不输出坦克和军火,输出的是尊严和别人的需要在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时,毛泽东说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去的。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的祖父母和爷爷奶奶那么尊敬毛主席。他就像邻居的爷爷,那么真实,真诚,平易近人,那么可爱,自然,友好。

我还了解到了中国原来经过了这么多的磨难,原来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竟然有过吸血虫的肆虐。中国有那么多故事,毛主席有那么多故事。毛主席的好朋友**曾经问他,你认为年轻一代会怎么做?

他说,未来的事由未来的人决定,对青年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就像早上**点钟的太阳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国内的、国外的。青年一代将是祖国的脊梁。我相信,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会克服困难和障碍,繁荣昌盛!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二):走近毛泽东―一个伟大的人民公仆

在人们心中,毛泽东的名字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他是诗人,也是革命家,他是战士,也是大统帅。他是湖南韶山冲走出来的石三伢子,也是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开国元勋,他有思想,有志向,是他把人民群众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使他们免遭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他将祖国山川从分崩离析之中统一起来,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依靠。

他是一位历史英雄,我们只能远远地观望。可是在跟随纪录片近距离地了解他的生活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他一点也不盛气凌人,相反,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那么的平易近人。他喜欢和人们交往。他说他和人民的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水里不可能有鱼,但鱼离不开水。

他对人民群众有着浓厚的感情,始终关心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他会为自然灾害的灾民呐喊,为感染血吸虫病的无助家庭呼救,甚至把专列当成流动办公室,随时停下来贴近群众,观察民情。他将人民群众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始终不渝的信仰,以一个人民公仆的身份践行自己的承诺,那一句前无古人的人民万岁震撼了多少华夏儿女,可他却喊得那么铿锵有力。

在接待外国来宾时,他总是显得亲和有礼却又不失幽默风趣。他会用同样的屈膝礼来回应非洲来访者的敬意,也会向久违的老朋友谈起前往美国江河游泳的意愿,他会不论肤色、国籍给予所有人平等的关怀,这是他的立场,也是他的性格使然。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

他指挥过成千上万的军队,从来没有开过一枪;他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他不是大元帅。的确,毛泽东不喜欢摸枪杆子,相比于此,他更愿意也更胜任于使用文房四宝的力量,以英雄般的勇气和智者般的谋略挥斥方遒,而等到战争结束,他却选择了淡泊名利,帅、将、校统统都不要!多么豁达。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领袖。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政治权力从枪口中觉醒,在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年轻的时候他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而现在他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老了,站不起来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上,当全体代表起立鼓掌为他送行时,他的腿病又断了。但他不想让大家看到,所以他坐着一动不动。他说:“如果你不去,我就不去。”。如今,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下,中国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前进,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沿海率先,人们说出的那句厉害了,我的国不正是表达身为国人的自豪之情吗?

我们看到巍巍华夏的雄风重振起来了,泱泱大国的威严又回来了,我想,这也是毛泽东想要看到的画面吧。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三):为了忘却的纪念

毛去世已经超过四十年了,他的影响依旧巨大深远,他的功过仍然众说纷纭,中国人从盲目崇拜到重新反思,四十年的改革让一向中庸的国人产生巨大的撕裂,他也许是革命导师,也许是帝国领袖,或者被纠着所谓的错误全盘否定,从他去世那一刻开始,无休止的争论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作为助力的还有官方的暧昧态度,明褒暗贬的语气,似有似无的忽视,毛已不再是那个太阳般地位的至尊了,他变成了每个人心中的样子。

很小的时候,我就从作为国企老工人的外公那里听说过他的故事,一个来自乡村的小伙子,只带着一本喜爱的书,坐在嘈杂喧嚷的城门口,对车水马龙的市景熟视无睹,一读上就是一整天,一个月来天天如此,最后终于成为《东方红》的主角,像太阳一样温暖寒冷贫瘠的土地。

除了外公的故事以外,我的第一印象全来自那个日渐衰败的工人村,带着沁园春雪和长沙的床板,窗户上暗淡的红纸星,石墙上斑驳陆离的革命标语,还有一件外公穿了几十年的铁道**。一个过去的旧时代若隐若现,它残存的遗迹陪伴着我的童年,我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只以为那是老家的特有景象,那个在东方红里听过的大救星的名字,或许是外公的一个偶像罢。

后来啊,我在许多地方见过他的形象,长满青苔的搪瓷杯上,锈迹斑斑的铁质像章上,往昔盛大的游行集会里,甚至在外国群众的游行队伍中,在天安门广场的正**,一种文化甚至一种信仰,而不是一个偶像,取代了我原有的对他的概念。我在很多地方都发现过他,笑眯眯乐呵呵的古月,帝王气派十足的唐国强,又或者是还带着年轻人冲劲儿的刘烨、侯京健等,都很好,但都又似乎不是他,只是他的一个剪影,或者是别人对他的刻意定位。想想也是,那个穿上军装像战士,穿上布衣像教员,穿上中山装像领袖的人,那个五落五起矢志不渝,力挽狂澜却最后功过三七的人,又怎么会是带着枷锁舞蹈的演员所能完全表现的呢?

不能怪艺术家们,是这几十年太过漫长以致黑白颠倒,乾坤倾覆,才混淆了他的本来模样罢。

从电影里的叙事中,小时候感受到的氛围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些已经逝去的情怀从我的心头一丝丝浮现出来,英雄般的勇气,智者般的谋略,史诗一样的慷慨叙事,还有一个令人着迷的领袖。一个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世界重现在我的眼前,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与黑暗和**的斗争,就像是一首此起彼伏永无尽头的进行曲,拥有着惊醒一切梦中人的力量,麻木逐渐褪去了,原来这世界不仅仅是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的一片漆黑,就在不远的曾经,居然有这样一个人为蝼蚁般的我们而向整个官僚体系宣战,居然有人始终相信一群卑微、弱小的个体是创造历史的唯一动力,原来,世界还有另一个模样。那个世界并不完美,却令人熟悉充满希望。

就像听他多年前在黄土高原的演讲,激动的声音,飘扬的红旗,信仰的海洋。

我逐渐长大了,封建糟粕慢慢变成了优秀传统文化,资本家一点点变成了爱国企业家,还有的是愈发严格的**管制,早先我还没有发现,以为我们很快就可以迈向星辰大海的远大前程,认为一盘精妙绝伦的大棋正下的有声有色,我觉得这盛世一定是如他所愿的,伟大复兴一定是他早已策划好的。不知何时,直到我发现人民一词只剩下名义时,领导阶级连生存都要用尽全力时,滔天罪恶连掩饰都无需时,我才大梦初醒,发现我们丢掉的原来不仅仅只是所谓的偶像崇拜,还有更珍贵的东西。我们不仅把盆里的脏水倒掉了,连孩子们也倒掉了。

我的身边,只剩下沉浸在奶头乐中的同僚,网络**里,争论不休的议题依旧像数十年前的境况。不是在娱乐中荒废,就是在空谈里虚度,似乎这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而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纯粹概念,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当家作主的工农去了**?

社会主义的**人扛起大旗了么?一定要达到的目标实现了么?没有人再关心这些了,光是生活的重担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了,谁还会有余力把心思放在早已不切实际的所谓乌托邦中呢?

而我曾经的家乡呢:像许许多多的旧时代遗存那样,早已荒废倾颓,多年无人问津,连流浪汉都不屑于光顾,遍地的垃圾随意遮掩着楼宇的废墟,砖片瓦砾和枯枝败叶混合交织在一块儿,埋葬着所有专属于那个过去时代的光荣与梦想。连我的外公外婆都很少再谈起那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了,他们搬到了城市里,像普通的城市老人那样,和早已成家立业的子女住在一块,每天磕磕绊绊的生活。

那红色的海洋在影片中渐渐消失远去了,可我还记得那一声嘹亮的呼喊。人民万岁。在与人民群众并肩一块时,苍老的躯体仿佛重现了青春,你难以想象,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仍然像他年轻时那样充满了斗志,像一个古典英雄,像阿喀琉斯,像堂吉柯德,固执地反抗着历史的周期律毕竟,他却早已许下诺言,要带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挖开亘古不变的两座大山,要用最诚挚的努力感动共产党人的上帝。

在革命和建设中,他一如既往地坚持。为了坚持这条路线,他可以随时和同志们各奔东西。为了保卫革命,他一经做好了粉碎自己骨头的准备。哪怕是连站起来都做不到、众叛亲离的八十岁高龄,他也仍然微笑着目送工农兵代表离场,就仿佛依旧在瑞金在延安时那样,苏维埃主席,边区**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个职位似乎变为一种人格魅力,无论时间如何打磨着最初的理想,腐败着身边的同志。主席仍是主席,英雄会蜕变为庸者,他却一以贯之,像漫漫长夜中指引航程的灯塔,照亮了无边无际的广阔黑暗,为我们带来了温暖的希望,他耀眼的像冉冉升起太阳,却把自己当作了一块燃尽的木炭,那迸发出的星星之火,曾经多么热烈、多么激情地染红照亮了一个时代啊。

也许无论走到**,我都会想起这个充满力量的名字毛泽东,主席,我力量和希望的源泉,你从来都相信我,所以我也始终相信你,冬天最终会离去的,而温暖的太阳会再一次融化坚固的寒冰,我可能看不到了,但我希望自己能当一名普通的守夜人,守护微弱的小小火苗,终有一天,星火燎原的传奇故事将再一次上演。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2)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元帅。”这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毛主席一直是我们心中的伟人。他耀眼的光环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灼伤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甚至会将他像神一样的崇拜。但 《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却无疑给了我一次细细品茗伟人之首先作为“人”的真实与感动。它不仅浑洒出伟大毛泽东的雄才伟略及其思想境界,同时又尽现他平凡的一面。

它用珍贵的镜头再现伟人的真情,用平凡的视角塑造毛泽东,让我作为观众,把对主席的仰慕变成对真实可信形象的崇敬。它描述了毛泽东少年——青年——壮年——晚年的生活经历,铺陈其在工作生活中可亲可爱的细节,将一个平民化、生活化的主席呈现在了我眼前,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思想、理论形成的背景,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他的为人、他的生活,使我们切实认识了一个多角度的主席

片子一开始就出现了毛主席老年的画面,那般的头发斑白,步履蹒跚,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交谈时无力地倚靠着沙发,当时我感到无奈。我叹息着岁月无情不饶人,一生为国为民的他—一代天骄,曾经叱咤风云的他老去了!英雄垂暮,风华不再,总是让人感到格外惋惜吧。

可他说话却仍然语惊四座。一句“我长着一张大中华的脸”既体现了他一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也体现了他的豁达乐观。

他的感情也和常人一样。他的故乡是湖南韶山,对于故居他满是怀念。1959年回韶山时,他写道“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展现出了他对故乡深深地怀念。

他有登山的爱好,更有“往前走,绝不下山,不走回头路的个性”。当地村民给他做了一根拐杖,他把它当作宝贝。当有人提出要和他交换拐杖时,他礼貌地拒绝了,表示对人民的尊重。

正如毛主席曾宣称自己是:“有个性、有猴性、有虎性。”影片中毛主席的率真、无畏让我们印象深刻。

率真:他不仅是一位威严的领袖,还是一位坦率而可爱的长者,与我们的爷爷没什么不同:游泳之后光着膀子同群众见面,吃饭的时候也会“咂吧”嘴,给客人让烟、布菜,累了也会坐到土坎和铁轨上;无畏:

他不畏国民党,敢说“两个太阳”,不畏苏联,主权问题决不让步;不畏美国,“papertiger”既幽默又一语中的。一个连“咋不劈死毛泽东”都不放在心上的领袖,此等博大的胸怀古往今来又有哪位领导者能相提并论?听到农民吃苦就流泪,他又是何等的善良?

真实的情况是不论在解放前还是建国后,毛主席都是一位廉洁朴素,关心民众疾苦的人民公仆。

毛主席自少年便热爱读书,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励志诗句。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很深的了解,从经、史、子、集、到稗宫野史、笔记小说,他几乎无所不读,他这种孜孜不倦的求知欲,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看到“他逝世前一天晚,手里还在拿着党刊阅读时”,我不禁泪下,对这位领袖,肃然起敬。

正是读书才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有了后来的功绩。

《走近毛泽东》向我们展示了毛泽东不是神,他是人,是个普通人。他的成就令人惊叹的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如何学习、生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正如他对青少年所说: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很好,所以我们应该加倍努力,把握每一分每秒,做时间的主人,利用好时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趁现在加倍努力,只有学得很扎实,将来才可以像毛泽东一样为祖国献出自己应尽的力量,这样祖国就能更加昌盛。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3)

毛主席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从革命开始,到革命胜利,到新中国建设,毛主席从未停止过,始终以自己的热情战斗。

毛主席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亲临战场而不惧,面对危机而不乱,凭着一支笔杆子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总揽全局,作出了“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赢的了农民,谁就回赢得全中国”的英明决断。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

影片不仅展现了毛主席的伟大才华和思想,也展现了他平凡的一面。它用珍贵的镜头再现了伟人的真情,用平凡的视角塑造了一个更加亲切的毛主席,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仰慕主席,崇敬一个真实可信的形象。

观看了《走近毛泽东》之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毛泽东。“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中华人名共和国,自己却不当大元帅。他是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物,他是全中国的恩人, “毛泽东”这三个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以他为榜样!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4)

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平凡的名字,我们将永远记住他!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小的时候,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被称为红太阳呢?为什么只有他才被称为太阳呢?”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毛泽东这个光荣的名子并不陌生,但我们对他的了解实在太少了。

当我开始接受教育时,我了解到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和伟大的爱国者。他发动了秋收起义;在三省交界开辟了革命根据地;领导四次反围剿;带领红军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他的领导下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在日本侵华的八年期间,带领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保卫祖国和人民;二战结束后,又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国后和全国人民一同建设祖国,把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改造成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我仍然不了解毛泽东。他是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性格?是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了他伟大的人格?他的伟大思想源于何处?毛泽东思想的精随又是什么?

原来,我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杨佐平先生的毛泽东思想课上回答。2005年11月16日,在每周一次的毛泽东思想课上,杨老师给我们放映了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按照时间顺序,结合大量珍贵史料,影片再现了毛泽东伟大传奇的一生!

影片中的人物体态丰满,栩栩如生,史料详实,客观公正,叙事手法独特巧妙。处处散发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和他的人格魅力。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关于毛泽东生平的优秀纪录片,也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1893年,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幼年的毛泽东就有了反抗意识,带着求知的愿望,他先后就读于南岸私塾和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青年的毛泽东和千千万万爱国学子一样,从小就看到中国因为贫穷与落后,人民愚昧与无知,外受列强的蹂躏,内部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所以他从小立志要解救中国,使中国强大起来。

革命之路是用荆棘铺成的。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把毛泽东“逼上梁山”。人民的疾苦,使一个从未想过要带兵作战的人,背负了人民的信任。

在2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策划了他的战略,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山。他的前半生是革命的一半,是斗争的一半,是解放中国的不断努力的一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蓬勃发展,但毛泽东仍然过着革命时期那样艰苦朴素的生活。在电影中,毛泽东的办公室是一座简陋的房子,光线很暗。他床下只有三双鞋,一双饱经风霜的皮鞋,一双布鞋和一双破旧的拖鞋。

毛泽东的一生是一个坚强的人——爬过雪山,翻过草地,翻过风雪雨雪,最后登上天安门城楼。他的成就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坚信革命会成功,在胜利的时刻,他不会被成功压倒。

毛泽东的另一大优点是雄心勃勃。他从小就愿意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志愿军而战。曹操也说过:“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人需有大志,有大志,才能成大器。”试问,如毛泽东不想救国救民,他能成为伟大的革命领袖吗?

毛泽东同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中华民族,他操劳公务常常是夜以继日。毛泽东同志参加辛亥革命以来,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工作。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国家和民族,为人民解放,日夜辛勤工作。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

毛泽东不但雄才大略,而且在文学方面才华横溢.他的草书豪迈传神,气势磅薄的风格,是一般书法家所不能达到的。他的诗篇气势豪迈,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作为一个伟人,他不屈不挠的个性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激励着我们前进。

毛泽东的一生是勤俭节约的一生。他的生活节俭而独特。从1953年到1962年,毛泽东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毛泽东还喜欢游泳,打乒乓球,听戏曲音乐等。

体现出一代伟人虽然身居高位,但时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和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毛泽东,一个我们中国几代人为之骄傲的伟人;一个为了民族和人民而拿起“枪杆子”的英雄好汉;一个建立以人民为核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功臣。是他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民强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为他,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的国家屹立在东方。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部电影,使我看到了毛泽东的伟大一生,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这位伟人的独特风采和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心中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敬佩之情又更加深了一层。这时,我真的明白了为什么老一辈人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谈论毛主席。我从心底感受到毛泽东的伟大。毛泽东真是个伟人!

他身上有许多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值得我们学习。毛泽东永远是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他的思想永远向我们的方向闪耀。

我的心情好久不平静了。此时此刻,作为龙的后裔和中华民族的后裔,我感到无比激动。有这样一位歌颂革命的先辈,我深感自豪。毛泽东的高大形象和英雄气概,完全征服和占据了我的心。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我看到了伟人的光辉思想品格和中华民族的智慧。观影过程中,我总是在影片的镜头中捕捉着伟人的光和影,并慢慢品味着其中的那种精神境界。

那是一种全民族都应努力培养和发扬的精神。伟人的那颗时刻为人民着想的伟大的“心”,那种为民族为人民的搏大精神在毛泽东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党和人们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学习环境,我们要懂得这一切是来之多么不容易,懂得了这一点,才会懂得珍惜,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泓扬先辈的精神,更应该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服务。

毛泽东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毛泽东就像一个散发热光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鼓舞着我们不断努力和进步。这时,我在心里不禁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毛泽东……”

看过《走进毛泽东》这部纪录片以后,我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更加尊敬和佩服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像我们这一代80后,已经对开国领袖了解的少之又少。因此,了解我们伟大领袖的一些事迹,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我们树立起远大的志向,更好的报效祖国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看完《走近毛泽东》以后,我觉得他的一生是辉煌而有意义的一生。究竟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吧!

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毕生反对剥削压迫,为工农兵争名争利争自由的人.

他是一个历经二十八年艰难险阻,硬是把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牛做马的亿万奴隶托为新主人而把骑在奴隶头上作威作福屙屎屙尿的“原主人”打翻在地的人。

他是一个造就千百万治党治军治国的英才,带领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终身的人。

他是一个把火柴称为洋火,铁丝称为洋丝,棉布称为洋布,水果糖称为洋糖,却把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改变为能够制造两弹一星,工业门类齐全让世界刮目相看,令欧美又恨又怕的东方巨人。

他是一个手不释卷而又不唯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孜孜探索理想社会发展模式,为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人。

他是一个虽然在人们心中贵为天子却身穿补丁衣服补丁鞋的,以辣椒红烧肉为佳肴却又三年忌肉与人民共度艰难的人。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人。

看完《走近毛泽东》,为他的深谋远虑,雄韬大略而折服,为他的英勇机智善于外交的风采而折服,也为他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而折服。

作为80一代,我们的确应该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首先,我们应该像毛主席一样,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一生。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今天觉得这个挺好玩,明天又觉得那个不错。

同时,我们应该培养一点高雅的兴趣,比如爬山,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当今时代,青少年整天沉迷于网络,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的人生命运,更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兴旺发达与繁荣昌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向毛主席敬礼!

毛泽东,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友人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助,对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

毛泽东,有着亲临战场的不惧,面临危机的不乱,处临动荡的不惊;却又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胆识与魄力。

毛泽东,有着纵观全局,横览世事的宏大胸襟。青年时代读了《盛世危言》后发出“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慨叹;却又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农民一句“咋不击死毛泽东”非但未激起他的怒火,反而查出了行政结构的不合理。

这就是走近之后看到的毛泽东。

走近毛泽东,带给我的不仅是崇拜,更重要的是,让我走近他的信仰,走近自己的信仰。

当这位曾经被无数人奉为神明,顶礼膜拜,也曾被无数人猛烈抨击过的一代伟人以一位立体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功过本身已如云烟留给了历史,伟人的人格魅力却可以穿透时空,给人们心中留下一份永恒的尊敬。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位伟大的领袖者一生经历坎坷,遇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挫败,他在痛苦中挣扎过,萎缩过,但他的信念告诉他:成功就在下一次!

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也许美好的明天是在痛苦后出现的吧!毛泽东从一个贫苦的书生到一个中央委员,最后成为国家主席,这一步步走过来,他经历了多少痛苦,我们这些晚辈又怎能完全体会?他指挥作战,英明神武,果断自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全中国,他做了多少贡献,直到现在,人们还难以忘怀,而他自己呢?

却遭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他的妻子,儿女都在战斗中英勇牺牲。那一刻,从他脸颊上滚过热泪,我们看到一个热血男儿,他又重新站起来了,我们惊讶,但更佩服!

于是每当我们面对晶莹的珍珠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把孕育珍珠的蚌和毛主席联想到一起。当初一粒沙子不经意进入蚌的体内,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它鲜嫩的生命。它日复一日的痛苦中包容着那粒沙子,最终把沙子变成自己体内最灿烂的部分,因此它成了一只高贵的蚌。

每当面对鲜艳的花朵时,我便心不由己地像赞美鲜花一样赞美毛主席,毛主席是一朵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诧它开放时的艳丽,却不知道开放前它遇的痛苦,当它还是一颗种子时,被埋在土里的日子里,它在心里做着春天的梦,它努力舒展着生命,最终破土而出笑对蓝天。

这些都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痛苦后的美好才是显得真实,试想:海伦凯勒如果没有经过种种痛苦,又怎会成为美国著名作家?

而保尔柯察金、张海迪、居里夫人……这些英雄人物如果没有反抗过痛苦的经历,又怎么能成为人们心中的崇拜者呢?毛泽东如果没有“万里长征”的创举,又怎么能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物呢?

痛苦是生活中最厚重的底蕴,它能历练掉你太多的缺点和不足,使你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伟大的贡献。经霜历雪,松柏更为青翠,只因有一颗岁寒之心。在痛苦中抱怨,只能使痛苦加剧。

我们应该像蚌,把痛苦结晶成珍珠,我们应该像种子,把痛苦注释成反抗!

在痛苦中孕育美好,就像风雨后出现的彩虹一样的灿烂,就像黎明时看见的朝阳一样的夺目。毛主席对青年人有着殷切的希望“你们是早晨八九点种的太阳,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对!

正是毛主席的这种精神注入了我们的脑海。这,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我们一定会鼓足勇气,在痛苦的边缘绽放出最美丽的人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5)

还有在三年饥荒的时候,毛主席也不曾因为他的身份有过特殊,而是跟普通人一样挨饿,受苦。毛主席这种以身作则及无私的精神让我敬佩。这种无私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但目前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的铁石心肠、视而不见,才会导致“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只有每个人都无私,这场悲剧才能发生。

毛主席在接见尼克松的女儿女婿的时候已经体力不支,不得不将头靠在沙发上;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因腿疾无法起身,只好目送代表离场。在这些场景中,我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无奈和情感。毛主席为了人民,将离开我们一辈子。

毛主席的一生是为理想奋斗的一生,在前期,他和一批革命先烈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而奋斗,后期一直领导全国人民做一个造天堂的运动, 由于急于想看到天堂,为了想保住革命成果做了一些急于求成的事,但毛主席的一生一直在奔波,始终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

过去了解的解毛主席的资料都是通过文字、**之类的静态的描述,更多的是毛主席在打仗时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重大历史时刻决策时的英明果敢等形象,绝少有生活场景的描述,在文字中对毛主席的描述也仅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诗人之类的很概念化的东西。例如《沁园春雪》中,“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示的是毛主席的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自信以及博大的胸襟和抱负;在《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显示了他已经在革命的道路上大无畏的精神;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我失骄杨君失柳”又给展示了一个为妻子的离世而伤心的毛泽东。但通过**《走进毛主席》的纪录片,我看到了中大量生活场景和考察的画面,让我了解了另一个视角的毛主席,一个更生活化的毛主席。

毛主席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亲临战场而不惧,面对危机而不乱,凭着一支笔杆子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了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他值得我们的尊敬和怀念。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6)

看了《走近毛泽东》系列**,让人不得不钦佩毛泽东的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朴实的生活作风以及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走近毛泽东》表现了毛泽东同志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写、所说、所作、所为。电影中的这样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毛主席同他的随从人员们一起去爬山,他们还未爬上山顶,太阳已经快西沉了,他的随从人员对他说:“毛主席,天色已经暗了,再继续往前走也是没有路可走的,还是回去吧!”毛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转过头来幽默地对随从的**们说:

“路是人走出来的,天再晚,也得继续往前走。”说完,便拄着他那根心爱的拐杖,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危险,有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

一、学习毛泽东思想内涵

看了《走近毛泽东》有了深刻的了解,毛泽东对新知识、新思想认识,在曲折中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他具有一种更执著、更实在、更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在探索中勇敢地剖析和自我否定的精神。一步步走向成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毛泽东的很多思想,包括政治上、军事上的思想都是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理论联系实践,他琢磨、**、思考、实践,终于超越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革命生涯生命几起几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历经多少风雨才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参与革命和社会实践的一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他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之后,从思想的本质和源头上得到了升华和充分发展。紧紧扣住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清晰地展示了毛泽东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形成发展的脉络,集中反映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他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目标,为中华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毛泽东的生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关心人民,维护人民,实现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毛泽东以“实事求是”汲取中国文化中精神食粮,从中国的社会中寻找革命的力量,从自己的思索中不断摸索前进的方向,从中外博大的教育理论中吸收营养,勤思考、勤实践。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吸收了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军事战略。

他忧国忧民、不怕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使毛主席的一生焕然一新。

二、学习毛泽东求学的精神

通过**《走近毛泽东》,使我们找到了学习实践的道路。毛泽东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

为了在新的革命战争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革命能力,毛泽东带头读书学习。特别是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他强调要努力学习,提高理论素养。读书伴随着毛泽东度过了一生,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很多人不知道,毛泽东在年迈时期,仍然以极大的精力学习英语,这对一位日理万机的领袖,是需要多么大的学习热情和毅力啊!直到临走的前一天,他仍在读书。我们党员干部向毛泽东那样“活到老,学到老”!

党员干部应该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做一个积极思考的人。只有多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合格的党务工作者!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带头读书学习。他始终强调认真学习,提高理论修养。他除了工作,其它时间都是看书本,不断收获知识。

他光辉的一生和不懈的精神追求始终激励着我们学习,向毛泽东学习始终是不懈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毛泽东的学习精神。关键是要始终坚持不断学习的态度、反思的态度、进取的态度。

毛泽东是一个擅长思考、勤于思考的人。他老人家几乎是走到**就思考到**,是个不停地思索的人。毛泽东是实践的人,有奋斗的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始实现。

我们为今天的党员干部和青年树立了好榜样。毛泽东毕生所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那样,毛泽东用毕生的精力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着。从毛泽东的历史中学习,可以学到很多读他的奋斗历程,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迪和帮助。

毛泽东博学而有思想。他一生都爱读书,从小到大陪伴着他。毛泽东心中的人民思想,通过不断学习,加强了对为人民服务的领导。这就是伟大的毛泽东。

看《走近毛泽东》有一种很强的感触,特别是对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有这么大的促进作用,希望党员干部从书中吸取有利益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将深厚感情化成工作能量,充分发挥自己智慧,去影响和带动群众。党员和领导干部要继承毛泽东思想,学习毛泽东精神,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纯洁的人、聪明的人、爱国的人、有前途的人和对国家有用的人!看《走近毛泽东》以学习伟人思想,使党员干部受教育、受熏陶、受启迪的目的。

毛泽东酷爱读书,孜孜不倦地读书生活伴随着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在书山和书海中漫游。他学习马列著义著作、中外哲学著作和古今文史著作。他勤于思考,善于发现,不断从阅读中获的灵感,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的读书精神和读书方法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繁荣富强,他勤勉工作,废寝忘食,日理万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不辞辛劳,调查研究,勇于探索;为了人民的幸福,他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毛泽东倡导艰苦奋斗,毕生保持朴素节俭的生活作风。作为人民领袖,他一向严于律己,自私自利,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为亲友谋取私利。

他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永远激励着我们的后代。

毛泽东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的理想、他的信仰、他的无私、他的艰苦奋斗、他的治学精神、他的灿烂诗篇和不朽文章、他本人和他的家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付出的巨大牺牲、他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赫赫战功和卓越政绩,为中国的独立、为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为捍卫国防、为改善人民生活、为惩治腐败实现社会公正、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奠基、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复兴所立下的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是共和国之父,是现代中国的灵魂。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7)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6周年,刚刚看完电影记录片《走近毛泽东》,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篇观后感。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我们对于这个伟人的一生是极其的熟悉,他是老一辈最敬仰最崇敬的人,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又不是那么了解,对其生平不是了解得那么透彻。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年轻一辈又加深对毛泽东的了解,了解其生平与影响,经历的磨难与获得的荣耀赢得的成功。《走近毛泽东》讲述了毛泽东从出生到死去,是如何从一个从一个农村的学子走出大山登上历史的舞台,他的生命中的有着许许多多重要的人生经历,他的到来,对当时中国甚至世界所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和贡献……

影片讲述了毛泽东的少年、青年、中年、壮年和晚年五个时期的生活,不仅对历史中的毛泽东是如何在战场上,在指挥室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影片还在许多地方描述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十分注重对其小事和细节上的刻画。例如,影片描述了毛泽东是如何考入师范学校和通过其他学校考试所取得了优异成绩;描述毛泽东是如何拒绝外国友人与其交换那一根他每次登山都随身带着的竹棍;描述其是如何回答记者采访和接见外国政要之间的谈话,等等。这些事例都反映了毛泽东严肃、朴实、幽默、随和的人生智慧、智慧和智慧。

毛泽东是怎么样对待生与死的态度的呢?影片是这样拍摄的:把毛泽东与人民交流相处,学***意见的时刻,甚至是深入群众当中,广泛调研讨论百姓对生死及交代后事的态度等,刻画出毛泽东所体现出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以及以百姓为基础的革命方针。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而且是自己的伟大诗人。两种身份相互重叠,两种气质相互渗透,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大美形象,孤独地站在山顶上。影片在描述毛泽东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时,大量的展现了毛泽东的一些著名诗词,并且通过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世人评价,侧面烘托出毛泽东诗词文学艺术之高超以及其本人的雄才大略。

其诗歌特点一是豪迈气派。自信乐观的英雄主义和英雄主义,以及同情心。毛泽东虽然是一个在政治、军事舞台上独占鳌头的巨人,但他仍然没有忘记人民的苦难、国家的毁灭和拯救中华民族的责任。

有一种思念,在历史之后更加醇厚;有一种记忆,在时代的风雨中历久弥新。从毛泽东小时候上私塾时对教书先生管教的反抗,到后来在新中国刚刚诞生不到一年的时候毅然决定宣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勇气;从对革命形势的模糊到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时在确立马克思信仰;从无到有,毛泽东付出了他一生的时光,他这样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他毕生的追求。让我们再次缅怀毛泽东。他的名字,他的思想和他的风格将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篇8)

前几天上历史课时历史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描写毛泽东的影片——《走近毛泽东》。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毛泽东主席这不平凡一生,他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祖国的统一,他不惜牺牲自己一生的宝贵时光,带领着我们中华民族在革命道路奋勇前行,克服千难万险,最终成立了新中国,让人民成为了国家主人。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给我的印象就是有些叛逆却刻苦学习的有志之士.八岁进私塾,他并不认真听先生讲那些他认为无聊的四书五经,却偏爱读那些所谓的“禁书”《水浒传》、《盛世危言》之类的书,实在让人琢磨不透。13岁停学时,毛泽东白天工作,晚上自学。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读书真使他着迷。

十七岁的他便离开了家乡,以一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呐喊出心中之志。再反观如今的小孩,一些家庭的小孩抱着一个大ipad随意放纵玩乐,荒废了学业。难道哪一些家长不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他们的教育的方法吗p>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只身来到师范大学,当我看到他当时的人生志愿是“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时,我感叹道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更让我惊奇地是毛主席在刻苦的学习之外还用那些特殊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在寒冬季节用学校水井的冷水擦身,在滂沱大雨的野外奔跑,去滔滔的江水中游泳搏击风浪。这些运动对于现代我们这温室花朵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行为之奇、胆识之奇和志向之奇,他的身边逐渐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的朋友,也才成立了一个人才汇集的新民学会社团,正是从这个社团里面出来了不少有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到这里更让当代的我们对此有些深感惭愧,我们有着比他们好千倍万倍的学习条件,然而我们有的人并没有好好利用现有的好条件,只是在空闲时间拘泥于寝室玩手机打游戏,整天游手好闲,浪费大把的青春好时光。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把握每一分每秒,合理设定目标,珍惜伟大的梦想,利用好时机,学习我们应该学习的一切,努力使一切更加完美。

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更是让我敬佩不已,他用他特有的聪明才智和他那犀利的笔杆子,依靠着最广大的劳动人民,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走过了草地,爬过了雪山,击退了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战胜了国民党蒋介石的有精良武器装备的800万军队,成立了新中国。

作为一个革命家,他在战场上指挥着成千上万的军队,但他从来没有开枪,这实难以置信的。似乎他对战争形势了如指掌,总能在重大关头想出应对严峻挑战的绝招,这是出人意料的。比如著名的四渡赤水、迁陕北、挺进大别山等,都使成千上万的红军从似乎同中看到了希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当影片放到震惊中外三大战役,我当时更是惊讶到毛泽东是有多么强的指挥能力,他只是在一个叫西柏坡的农家小院用一根白发、一杆毛笔和一百九十多封作战电报就使国民党一百多万在其谈笑间灰飞烟灭,赢取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这也怪不得人们在总结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时感叹道:战争指挥艺术的高下关键是看指挥员有没有眼观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胸怀。这些都不禁让我们感叹道毛泽东这种做事果断,善于分析,目光长远,用兵如神优点。

想到这里不自觉的感到惭愧,自己平时做事拖拖拉拉,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事,而丝毫不顾及以后的发展。在我们这个时代,难道我们不缺少能够洞察全局、胸有成竹的精英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许我们大家都认为老毛主席下半辈子应该在安乐度过,但结果恰恰相反,他不仅没有做到,反而更加忧国忧民,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当我看到毛主席毅然决然不要元帅称号,不穿那一套已经为他量身定做好的元帅军服时,他是多么的伟大,一个国家的主席、一个伟大的军事领袖居然一点也不在乎荣誉,这对今天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根本无法去拒绝的诱惑,可就是毛主席做到了,什么都不要。

毛主席勤俭节约的好品质更是令人赞叹,从1953年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但毛主席却说:“我们的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 因为我是主席?

我看还是应该节约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胸前,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七十三个补丁。而我们现在衣服有补丁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我们生活在这么好条件的社会 , 有些人却不知足一味的铺张浪费, 不珍惜惜眼前的大好河山 , 为此我们不应该好好的反思过去,努力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 , 去使我们的未来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毛主席不是天生就有这样的才干,这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他说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 “ 我每天都有读不完的书 , 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在辛勤工作之余 , 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 , 作诗赋词等 。

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 ,真正地做到活到老 , 学到老他的诗书见解独到 , 他的字迹纵逸豪放他的语言生动形象 , 他的讲话妙趣横生……。有谁曾读过那一本繁杂冗长的二十四史 ,对于当代读过的学生那是微乎其微 ,但毛主席在晚年时期仍然空闲不下来,那部浩瀚的二十四史被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并且在上面做了许多重要的见解 。 那部二十四史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我国的文化瑰宝 ,更是被作为礼物送给了哈佛大学 , 一部复印版的二十四史更是卖到了十六万高的价格 , 这是我们亿万中华儿女的骄傲,为此我们感到自豪。

晚年的毛泽东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他那旷达生死的精神。对于生老病死,毛泽东以一个唯物主义者的姿态旷达地对待它,他曾这样说:“人总是要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我在世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

你对鱼说:鱼,毛泽东来补偿你了。他在有生之年吃了你。现在你吃了他。你吃脂肪是为了服务人民。这叫物质不灭定律。

”这句话看似幽默,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看淡生死,新陈代谢乃是正常规律。人总是要死的,这确实是不变的真理,但有的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主席的死就是对重于泰山的最好诠释。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向毛泽东一样对人的生老病死不表现任何悲哀与不舍,还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恐怕找不出几人吧。

看完这部影片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上一个层次了解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从内心敬佩他,他是一个多么伟大而又平凡的人。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希望,新世纪的接班人,应该以新世纪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世界,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美好环境和条件,去更加努力的发奋学习,把握好大好青春的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合理的规划我们美好的人生,学好各方面知识。更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的学习榜样,努力的向他看齐,全面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去做一个新世纪合格的接班人,践行好我们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更要为祖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维护祖国的尊严与统一,争取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97726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2024害羞心理学读后感实用3篇
下一篇 : 励志语录语录早安心语(分享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