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作文# #2024菊与刀读后感(推荐5篇)#】熟悉作品是我们对一部新作品的了解起点。写读后感是促使自我思考的方式,我们特意整理了与“菊与刀读后感”相关的内容,若需随时查阅,请务必收藏本文!

菊与刀读后感(篇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的政策很明确,而对于不属于西方国家文化圈的日本则仍有问题需要研究,于是美国**便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菊与刀》这本书就是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国**委托研究的成果。

“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一种保守而受欢迎的新生活方式。”这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民族性格的总结,正如书名一样,日本人的性格充满了矛盾。

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剑是武士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此为题来展是日本文化的二元性。

由于日本文化的矛盾双重性,加上翻译的问题,所以在阅读《菊与刀》时,难免感到吃力。以下我将对《菊与刀》的内容做一个浅显的介绍。

本书第一章作者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背景出发,首先阐述了研究日本的种种困难,再者详细描写了他研究日本这一民族所可以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应具备的精神和态度,最后说明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日本人有关的生活方式以及日本人如何成为日本民族。而第二章则是向读者展现战争中的日本人是怎么样的,这一章作者主要将日本与美国进行比较,比较涉及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对战争正义性的认识,寄托胜利的基础、对天皇的**的态度,兵员损耗、不投降主义和被俘虏后的行为。第三章作者以美国平等自由作为对立面,讲述了渗透在日本各个领域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制度,并与中国的封建等级作比较。

第四章讲的是日本通过政变实现王政复古,由武士与商人联盟拥护上网明治**上台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宗教、经济三个方面,且在改革中仍保留着等级制。

从第五章开始,作者便从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解剖出日本人的特点,分别是第五章讲日本人对“恩”的认识,负恩是日本人和日本社会的重要内容,并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产生重大影响。而第六章则是

“负恩”的另一面“报恩”,日本的报恩类别很多,在这一章中,作者用了极重的笔墨以及引用了多个例子叙述“孝”和“忠”,可见忠孝是日本极为重要的民族性格。而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阐述日本的“义理”,义理是姻亲的义务,是武士对主君的忠,是对自身荣誉的维护,义理是有止境的报答,且举了近代战争的例子来论述义理的两面性。第十章里日本人的“人情”观表明在日本人眼里享乐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并不是相对立的,进而,世界也并非善与恶的战场。

而第十一章中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耻辱感在日本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甚至被日本人纳入他们的道德体系,它使任何人都十分注意社会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所以,日本人对于恩惠和侮辱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可谓“睚眦必报”。

他们爱惜名分,履行对自己名分的其他多种义务。因而,对于别人的诽谤和侮辱进行或者选择报复,或者选择自杀,其他的非极端做法恐怕都难以淡然处之。在第十二章中,我们可以从日本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理解日本的矛盾性格。

这种育儿模式使日本人的人生观具有两面性,在幼儿时他们过着自由骄纵的生活,此后接受各种训练,但是始终保持着对“不知耻”年代的欢乐的记忆,承认“人情”就是回复到幼时的经验,在成年期的“自由领域”内,他们又重新体验幼年时代。正是儿童教育的不连贯性导致了日本人生观的矛盾。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国家,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国家。正如同在近代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各项制度,在大化时期的日本也想当时高度文明的中国学习了大量的文明,同时也引进中国儒家道德体系中得“忠”和“孝”,但被儒家捧为最高准则的“仁”却为日本道德体系所摒弃,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所以,我将就这个问题发表演讲。

这里有几个问题:什么是仁?为什么仁是中国儒家道德体系的最高标准?为什么日本尚“忠”尚“孝”却不尚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耦合的关系。它要求人们做人,彼此相爱。它反映了人们对自我的觉醒和对人性的理解。它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它包含几个方面。

在儒学史上,对“仁”最为著名的定义当首推孔子的“爱人”之说了,仁就是人类的同类之爱,一种普遍的同情心,它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承认和肯定的内容。

孔子关于“仁”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忠恕之道”。这是儒家仁性学说在社会层面的应用,也是“亲情”原则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关于忠恕的含义,朱熹解释说: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就是说,在以仁调节人际关系时,一方面,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它们是以仁推己及人的两个方面。“推已及人”隐含着一个逻辑的理论前提,即人与人之间有着共同的、善良的本性。

在先秦儒学史上,孟子以“推爱”观念完善、发展了孔子的仁义理论。他强调人应本于“爱亲”而具广泛的爱心,力图用“推爱”把“亲”、“民”、“物”三者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界以及二者之间和谐、协调和美满发展。“仁者爱人”表现在统治者身上就是要有爱民之心,实施仁政和德政,为老百姓谋利益,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它孕含着“人民主体”的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大化改新时,日本引进了中国儒家“忠”、“孝”的同时,也引进了,也吸收了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但圣德太子在引进的同时,将五常的次序重新排列,原本排在第一位的“仁”被“德”所替代,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次序被重新排列为“仁、礼、信、义、智”,“礼”和“信”被提升到“义”“智”之前,虽然如此,但“仁”依然居于前位。可见,儒家仁学传入日本后,仁学仍然为日本社会所接受。但为何后来逐渐被摒弃了呢?

《菊与刀》中提到“仁”是在第六章报恩于万一。如作者所看,日本的“义务”与“义理”都是无条件的,日本人把这些道德成为绝对性的东西,但中国则不是,中国的忠孝是有条件的,忠孝之上还有更高的道德,那便是仁,就像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孟子所说的仁政。中国的伦理学把“仁”作为检验一切人际关系的试金石。

而日本则不然,中国提倡仁,而日本则坚持“义理”,在中国,如果君主不仁,则人民可以揭竿而起,所以孟子提倡民贵君轻,所以中国多次改朝换代,但是这种情况在日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义理”就是对主君的“忠”,所以日本的王室存在至今。再者,中国人讲宽恕之道,而日本为实现自身名誉的“义理”而进行复仇,即便对方是自己的主君,这里就可以体现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了。中国儒家提倡“爱人”,而日本则始终坚定不移地固定等级制,为维护等级制,日本的统治者在吸收中国道德时便自然地慢慢把具有民本思想的“仁”思想舍弃,普通百姓也只需要“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随着时间的推进,“仁”被彻底排斥在日本人伦理体系之外,使仁成为分外的事,不必须如此。在日本,“行仁义”还有一种法律范围以外的含义,即是在流氓地痞之中通用的道德标准。如同本尼迪克特所说“日本人就是这样全部篡改中国体系中最重要的德目,而且没有其他足以代替”仁“来制约“义务”的德目。

所以,在日本的道德体系中,“忠”与“孝”成为最高准则,而“仁”则被摒弃了。

以上便是我在看完此书后对中日关于“仁”的一些**。在这本《菊与刀》中,我渐渐明白了日本为何能从一个小岛国慢慢变成一个强国,也了解了日本为何在二战结束后,仍不直视战争的失败,军国主义仍潜在地存在于日本民族中。但战争的结束和日本的失败恰恰证明,军国主义企图统治并不是荣誉之道。

菊与刀读后感(篇2)

李夏虫前天晚上读完了2019年的第一本书,趁热打铁地谈了谈,否则将永远搁浅。

很开心选择了《菊与刀》,没意料到开年第一本就打出了5颗星。

这是一本不到20万字数的小书,作者以文化形貌论谈论日本文化的特质,并从孩子教养的角度剖析日本人的生命史。

总体来说非常有意思,但也有美中不足。

主要的不足是翻译。我买这本书之前没有做家庭作业。事实证明,盲目购买仍然行不通。

这本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秦墨所翻译的《菊与刀》,很多地方阅读起来让人感觉不仅原作家本尼迪克特写的时候较为仓促,且翻译的时候还没有中和掉这种仓促。明明上一句已经用过的辞藻或形容,在下一句又重复使用,从而没能得到美化。

比如在第十二章儿童学习章节里所写到的:

他们尽管彬彬有礼,却仍能保持傲慢不驯。在军队里,他们可以接受军队所要求的狂热和盲目的训练,但他们是叛逆的。

这里前后都用了不驯,读起来让人忍不住回头检视一下前一句自己是不是读错了,或者是否看串行又读了同样的一句。此句在表达层面意思的区分也有所欠缺。

同一段由译林出版社出版,陆征译为:

尽管他们礼貌周到,却也会心存傲慢。他们能够接收军队的极端严格的纪律,但同时又叛逆。

现在附上这句话的原文:

in spite of all their politeness, they canretain arrogance. they can accept fanatic discipline in the army and yet beinsubordinate.

在这样的比较中,我觉得开明出版社这一段的翻译水平只比**的翻译水平好一点点*

因为我没有读原著,所以我不知道把大部分罐子留给翻译是否合适。

因为在章节之前,有时我觉得作者写的很匆忙。

那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重复强调和解释的内容,基本都是我认为已经前面解释的很清楚,大可不必费周章的再细致阐述了。

但我们不能排除这样一个因素,那就是为什么作者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地方写的那么详细和复杂。

我想可能是因为美国人写给欧洲人的是日本历史。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文化差异已经很明显了。如果没有这样详细的解释,欧洲人很难理解日本文化。

由于作者是在美国环境中长大和生活的,本文中的许多文化比较都是在美国和日本进行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是作者的“未来中国人”(这本书写于1945年左右)。很多内容对我来说很容易理解。因为自二战之后,各国文化的交融发展,信息资源的互通有无,多多少少让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趋于接近,彼此之间更容易移情理解。

即使今天的日本人也没有中国人那么极端,尽管他们仍然是亚洲国家中最极端的民族。

当时,在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我觉得我现在的文化环境正好介于两者之间。

所以本书读起来甚是有意思的原因就是,作者在阐述对待同样一件事美国人和日本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时,我发现我两方的情绪都可以理解,甚至有些心理活动都确确实实的在我身上发生过。

就像同时看两个镜子,看两个同时存在但又不同的极端。

即使今天的日本和当时的日本大不相同。今天的日本人不必遵守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必承受那么大的“负善”压力,不必进行偏执的自我修养,也不必太在意社会评价

然而,在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日本传统文化对后来国家发展的巨大影响。

如果我在阅读那些日本**之前就读了这本《菊与刀》的话,相信对作品的感受会更全面。

由太宰治创作的1948年出版的《人间失格》,与《菊与刀》创作的时间很接近。我去年在读《人间失格》的时候,自己感觉就是少了点什么东西。事实上,我不明白为什么英雄的转折点是如此伟大。在我看来,有些不那么严重的事情,被英雄放大了,真的影响了他的生活,最后被消极的水池碾过了。

现在结合《菊与刀》中的内容,就比较能理解了。《人间失格》之所以成为《人间失格》,想必也是结束二战之后,日本人逐渐受西方的影响,开始怀疑自己的民族。这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皇帝可能不再是人们心目中最初的形象和意义,但原本几乎凝固的等级制度一时难以改变。所谓“船难掉头”。

战后,美国对皇帝的保留以及一些相关制度在短期内应该是好的。日本有着现成的"忠"性,只要由天皇为中心传达指示,同时让人民各得其所,比起推翻重建的方案来说,如此接管这个国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但从长远来看,对天皇的文化保留和追求经济建设的迫切性,可能错过了日本民族反思自身问题的一些时间和空间。

很难说是美国统治了日本,还是日本“说服”了美国。在《人间失格》中可以感受到这种挣扎,这种觉得周遭的生活不太对劲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焦虑,这种格格不入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尴尬,这种强颜欢笑以极力迎合社会却最终失败的绝望……

《菊与刀》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这里摘抄陆征翻译版本):

日本庭院中每一块半埋在地上的巨石都经过精心挑选,从其他地方运来,放在**小石板平台上。它的位置经过仔细计算,要考虑到和溪流、房屋、灌木和树木的相对距离。同理,菊花也是养在盆中,每年在日本各地的花展中展出时,每一片完美的花瓣都经过培育人的精心摆放,花中经常插有细不可见的铁丝架,固定住每片花瓣的位置。

杉本夫人有机会撇开铁丝架时感到的激动是幸福的,也是自然的。种在小盆里的菊花,以前每片花瓣都要经过细致的摆放,终于在自然状态下发现了纯粹的快乐。但是,现在的日本人中,"出乎意料"的自由和质疑"耻"的制约力的自由都可能打破他们生活方式的微妙平衡。

在新规定颁布以后,他们必须学***约束力。改变总是代价不菲的。建立新的观念和新的道德并不容易。

西方世界既不能认定日本会立刻采用这些新思想并融会贯通,也不能假想日本最终无法建立一套更加自由、不那么严格的道德体系。美国的日裔"二世"们早已不了解日本的道德体系和实践,祖上的出身并不能让他们固守父母之邦的旧俗。所以在日本的日本人同样可以做到,在新时代建立起生活的新方式,不再像过去那样严格自我约束。

即使没有铁丝架和严格的修剪,菊花还是一样可以美丽动人。

在这种转向更多精神自由的过程中,日本人有些旧的传统美德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平稳。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负责的精神,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对自己的"体锈"负责。这一比喻把身体比做刀,正如配刀人要负责保持刀的闪亮,每个人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必须承认并接受因自身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后果,无论是因为自身的弱点、缺乏韧性还是徒劳无功。日本对自我负责的诠释比自由的美国更为严厉。在日本的意义上,刀不再是攻击性的象征,而是理想中自我负责的人的比喻。

在尊重个人自由的新规定下,这一美德是最好的平衡轮,日本的儿童教育和行为哲学都一直把它当作日本精神的一部分进行灌输。今天日本人提出西方意义上的"放下刀",但是在日本的意义上,他们有毅力保持内心之刀不染铁锈,尽管锈蚀的威胁一直存在。作为德行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刀是一种象征,在一个更加自由和平的世界里可以继续保留。

日本通过固定"细不可见的铁丝架"精心摆放出完美的菊花花瓣,通过不断"承认并接受因自身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后果"来打磨自身,从而实现一种民族性格。

他们性格中蕴含菊的美,却又显露出刀的锋芒。

这种不断地承认错误和自我承担导致了整个民族对待事情的柔和型,他们倾向于用"和"的心态来作表面处理,所以《人间失格》的主人公才一步步接受命运的安排,表现上毫无反抗。这就造成了内心的痛苦,因为事实上他的内心又不够强大,远不够强大到以至敢于去拿自身做实验来研究社会的残酷及人性的卑劣。

去年读的印象较深的日本**还有两本,都是村上春树的,一本是著于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另一本是著于20xx年的《刺杀骑士团长》。现在回想,两本中也依然有着明显以"和"为主的处事态度,书中人物面对事情时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置于被动的位置。这也许便是流淌在几代日本人血液中不变的东西。

但日本人达成"和"的牺牲是很大的,要养成这种处事态度首先就要承认并接受命运的不公,我认为这是很难的一件事。书中在关于日本儿童教育的章节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日本儿童的生活是比较无忧无虑的,母方倾向宠溺,父方建立威严。

但教育中总是***输以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比如母亲会在孩子哭闹时直言你看你都这么大了还在哭闹,邻居看了会瞧不起你等等。这导致日本人认为他人的肯定是重要的,他人的轻视和嘲笑是非常可耻的,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是活不下去的。

日本人认为身体和精神是两码事。前一天的睡眠时长从来不被计入第二天精力有多少的计算范围内。意识可以控制欲望,精神可以控制肉体。

所以随着日本孩子年龄的长大,他们要被迫承受的锻炼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直到今天不是还有日本儿童光腿在大冬天锻炼身体的事情存在吗,那在旧时都是通过直接站在寒冬清晨的瀑布底下冲凉来完成的。

即便在民事环境中,日本当局也是切实地把精神战胜物质当真理。例如,老百姓不是因为工厂里十二小时制的工作和整夜的轰炸而疲倦吗?"身体越沉重,斗志更昂扬!

""训练越劳累,结果越精彩!"冬天老百姓在防空洞里不是挨了冻吗?大日本体育协会在广播里教大家做御寒体操,不但能够代替取暖设备和被褥,甚至还能代替老百姓正常所需却又供给不足的粮食。

"肯定有人要说吃的都不够了谁还有心思做体操?这话不对!越是没吃的,越要通过其他方式提高体力。

"这就是说,必须通过花费更多的力气来提高体力。这种不遵循能量守恒的想法对美国人来说很不可思议。因为美国人总认为一个人有多少体力取决于前一晚是否睡够了,饭是不是吃饱了,有没有受冻了。

而日本人觉得这种观点太物质化了,他们根本不相信贮存能量的计算法则。

所以文中也总结,日本人的一生基本是一个u型的曲线,即儿童时无忧无虑享受宠溺,青年时被严格教育、经历人性的磨砺,直到老年时他们才可以再次放松,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照顾。

这种教育让他们生来就有一种压力,且生活中的各种小事都可以轻易加重这种压力。首先日本人觉得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绝对顺从式的回报,这是即使同在亚洲的中国人也不太能理解的。我理解中国的尽孝是义务式的,我们在听取老一辈的建议之前会进行是非分辨,如果觉得有冲突可以反驳甚至对抗。

但日本的文化是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产生了问题也是由于自己没有处理中和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责情绪。朋友之间突然的馈赠也是一种压力,因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回报。每次的节日赠礼,一定要记录在册,下次过节仔细斟酌送回礼,且价值一定要更大。

甚至陌生人请客了一瓶饮料,也会造成受赠者的压力,恐怕自己没有机会偿还。往大了说,对于整个社会,天皇的恩是不可计量的,所以要用一生来尽忠来回报天皇,无论天皇做什么都是对的,说什么都要服从。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战时日本军队的口号是"以我们训练的质量抵抗敌人的数量;以我们的血肉抵挡敌人的钢刀",而又为什么这么拼命的敢死战斗民族,在天皇宣布投降之后,就瞬间接受,甚至欢迎美国人的到来以示友好。

因为他们可能不认为自己失败了,因为他们自始至终认为的成功都是服从天皇而已……

他们从无忧无虑的童年进入到青年时期,逐渐进入社会,突然就发现童年的天堂成为了不可及的美好回忆。突然之间他们就不能为所欲为了,突然之间人们视野的中心就不是自己了,突然之间别人对自己宠溺的日子就变成自己对社会低头了。

可能这就造成了他们乐于欺软怕硬的性格,导致每所学校中霸凌的现象都非常严重,他们仿佛只有从这件事中才能找到成就感和被再次关注及肯定的感觉。再极端一点也就有了大**的行为,加之日本**当时公开表扬杀人最多的人,这种被社会认同及肯定的感觉几乎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了。

如果硬是要评价日本人的这种文化,我还真的不知道该以什么心情。因为他们在这种"负恩式"的文化中,自己并不觉得委屈。他们各得其所,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为父母的一句话抛弃妻儿、为家族荣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天皇进行自杀式的袭击……再做这些事的时候,他们没有丝毫的不满,一切都是积极的心态,事后甚至还会为了这种决定而感到由衷的自豪,觉得自己尽了为人的本分。

这在旁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很值得怜悯的,但既然当事人乐在其中,又怎么好再去评价啊。如果不是真的乐在其中,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在明治维新的时候要求复兴旧时社会。这也是一种"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吧。

我想象,现在的日本人进行文化上的反思之后,应该也会感叹,文化的渗透有多么彻底、历史的进程有多么奇妙,可谓造化弄人;他们应该也会踌躇,如何在传统文化的美和对经济发达的追求中取得平衡。

也许这也是今天还不够强大的中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吧。

菊与刀读后感(篇3)

当然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由不得不提一提我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本书的作者在其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相信四海一家,却不同意日本人和美国人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人认为,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应该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才能建立国际亲善主义”.

有时我也在想,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是否是人类的普遍价值观?中国必须重蹈美国崛起的覆辙?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实现繁荣吗?

我们就真的可以那么的忽视古人曾取得的成就?本尼迪克特先生在书中还说过这样一段话”日本人是特立独行的,他们有着独特的时会体系,极不皈依佛教,也不附属儒教,当也不会西化,他们是日本式的───这既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弱点”.正如作者的预言,日本人会在二战后很好的利用他们的传统,走上复兴的道路.

事实上,二战后,日本人在美国的帮助下,进行民主改革,保留天皇的巨大号召力,把武士道精神移入企业管理文化之中是日本走上了复兴之路.这里就是提到一个问题,传统也许真的可以好好学习和利用,可能会对我这一代人───精神迷失的一代人有所帮助.正如戴明在一书中所认为的那样,松下、索尼在全球的成功不是靠什么”东方魔术”,而是其恰到好处的利用了他们的传统.

也学我真的应该好好凡是一下自己对待自己的古老文明的态度.

其实在看完这本书之后,真的有很多感想,只苦于自己文笔不好(这些勉强写出来的东西都杂乱无章),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看完这本书之后真的问了自己很多个为什么?真的觉得要深入的反思自己.

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断思考才有意义.我并不一定要去搞学术,然而却必须有一些独特的看法,对生命对生活有一点感悟.

菊与刀读后感(篇4)

首先研究日本的原因是:

二战后美国要与日本打交道,而对日本的文化和习惯几乎一无所知。

这一点在本书最开始和最结尾都有明显的说明。

所探讨的是:

本书所要探讨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因素使日本民族成为日本。

核心思想是等级与秩序——各就其位

是战争原因,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潜意识,一切都应该有自己合适的位置,各司其所。

精神战胜一切是实现的途径,即精神就是一切(虽然物质也很重要,但是次要的),其中精神层面更多以对天皇忠诚为基础。

举例:

精神战胜死亡传闻被很多人相信,死亡是精神的胜利而很少在战争中需要医生。俘虏一般拒不投降,然而一旦投降就完全倒戈帮助盟军。

得出结论:

但日本人的行为准则好像就是这样:择定一条道路便全力以赴,如果失败,就另作打算。

日本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等级与秩序

等级与秩序体现在他们的家庭、政府、礼仪等各个方面。这一点深入人心:美国人认为平等是最高道德,日本人追求每个人(国家)各就其位。

对于不同的人行不同的礼仪。对于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用词(多个「你」)大家族观念淡薄,但家庭内部等级森严。古代制度:贱民、农民工人商人、武士、大名、将军

细致和烦琐的等级制度就意味着安全和稳定,只要在规定的范围内,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个世界就值得他们信赖 从制度方面了解:

明治维新。商人与武士联合推翻幕府同志。新政府推行自上而下的不得人心的改革使得日本发生变化。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日本的各个方面情况:

政治制度(中央、地方)宗教经济与工业

各个领域都遵循着等级制度(各安其分)。

道德

恩:皇恩、父母之恩、师恩、对自己施恩的恩人(六章)

报恩:义务:忠、孝、工作。(七章)道义:对社会的道义(八章)、自身的名誉(九章)

日常生活(人情):

喜欢洗澡,不重视睡觉,性,爱情和婚姻,吃饭与喝酒。

菊与刀读后感(篇5)

——浅述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本妮迪柯特。这位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受美国战时情报局的委托,在二战即将结束时对日本进行调查,以便于美国制定适当的政策,判断日本局势的发展。她利用了自己所受到的专业知识教育,通过把战时生活或者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作为研究原形,同时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日本的文献和日本文学和电影,最终得出日本人会投降的这个结论。

这在如今看来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她研究日本的著作,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提起日本,正如作者的书名《菊与刀》这个矛盾的组合词一样,日本人的性格描述似乎与矛盾分不开,“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善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又易叛,勇敢而又胆怯……”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

正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日本的性格是如此于总不同,它的“耻感”,虽让人匪夷所思,但完美的解释了为何日本军人不愿投降这一现象,宁愿战死或者做最后一搏,也不愿放下**,也让日本在战场上的实力不会因伤者增加而迅速减少。日本人从小就开始培养这样思想,凡是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消除它。名誉在日本人心中是极具敏感的。

丧失了名誉,也就丧失了生命。在他们眼中,死亡的危险是最高尚的,但谨慎是毫无价值的。死亡本身是精神的胜利,荣誉是死亡之战。

由于日本人的这种对天皇的忠诚和个人名誉的认识。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投降战俘最少的国家。因为如果被俘,自己就已经没有名誉了,就算最终回到国内也会受到人们唾弃。

我不知道日本什么时候变成了等级制国家。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处在什么位置,就干什么事,超过自己的范围,就不为人们所接受。所有等级中,天皇的等级是最高的,在外人看来,日本的天皇就是一个傀儡,没有任何实权,但在日本人眼里,天皇是得无条件服从的,并且对天皇不得有冒犯之意。

作者调查的一些战俘中,仅仅有三个人对天皇有稍微的不满之意,这个结果对外人来说很是诧异,但对日本人来说,服从天皇,是他们尽忠的一种形式。战争时期,不论是对鼓舞战士的士气,还是宣布投降,天皇一直是这个国家的标柱。在家庭内,孝道即为等级,有这样的记载,在一个几乎包括父亲、祖父、他们的兄弟以及后裔的团体里,一个人要根据辈分,性别和年龄。

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里并不是保守。而是一种基本家庭成员之间对长者的尊重。

在书中,作者对日本矛盾性格的产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日本,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意志。随着童年的逝去,约束逐渐增多,直至婚后,人身自由降至最低水平。这个最低线贯穿整个壮年期,持续几十年,此后再次逐渐上升。过了六十岁,人又几乎可以像幼儿那样不为羞耻和名誉所烦恼。

文中通过日本人给婴儿喂奶的习惯与美国人给婴儿喂奶的习惯相比,表现出日本儿童可以享受无尽的欢乐和自由。但等到男童十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对名分的信义”这句话意思就是“义在憎恶受辱”。成年后,日本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制约。他们总是非常紧张,以避免失败,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但这使成年日本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日本人这种矛盾的性格,使他们为自己奋斗的生活方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而放弃了最基本的自由。

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也能使中国人对其进行比较和反思。在某些方面,一些日本汉字值得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道德问题。中华五千年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似乎存在一些问题。在古代社会,那些社会风尚和个人美德并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至于它们现在脱节甚至缺失。

没有信仰,则意味着不会对自己产生自我约束,甚至可能会为所欲为,显然法律在这方面的力量不足,由此而见,社会公德则是另外很重要的一面。自上而下,这是一个完整的道德文化体系,缺一不可。现在中国的现状令人担忧,需要解决。个人认为,孝文化是中国的优秀传统,但现在看来,日本人领悟的孝文化,似乎在国内将它弘扬的更好。

日本那严谨,认真到极致的孝让身为孝的起始的国人感到一丝羞愧。现在的中国,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尽管近三十年来国家发展很快,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已经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想要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的国家,这中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而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中国人不能丢失了自己,日本民族的学习能力很强,学到的东西很快就可以变成自己的,而中国本来就有很多珍贵的东西,如此好的优势,相信可以做出很大进步。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601699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情人节视频文案123句
下一篇 : 我想养条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