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现今处于一个交流沟通的时代,更多人会习惯通过网络的方式分享句子。当我们有感受想法时可以通过句子去解释。什么样的句子能够帮助你表达自己的心情?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佛学故事的智慧”,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佛学故事的智慧

【佛语禅心】明教和尚(契嵩禅师)说:圣贤的学问,本来就不是一天就可以具备的。白天不够用,用夜晚来继续学习,日日月月地积累起来,自然可以完成。

从前某地方有一个大富翁,虽然很有钱,房屋建筑得也算是华丽堂皇,可是却很少出门,见识不广,而且又是吝啬的人。有一天听人家说:某处有一个富翁,建了一座很华丽的三层楼房,这位富翁因为好奇,而且也不服气,所以就不远千里地跑到那一位富翁家里去。当他来到那个富翁家的门口时,就看得呆住了。因为这座楼阁不但华丽,而且高高地耸立在空中,因此他十分羡慕,回到家后就日思夜想,想自己也建一座像这样的楼阁。

于是他打听建造这楼房的建筑师,不久就寻找到他,商量要建筑这楼房的事情,需要多少时间和经费。建筑师说,需要一年时间以及多少经费。富翁听说要一年,又要那么多的经费,就说:我不要第一层和第二层,只要建第三层就好了,而且限你一个月建成。建筑师说:不要第一层、第二层,我无法建第三层,而且一个月时间太匆促,请你另请高明吧!

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一个人的知识学问也由从小一字一句的读书,慢慢累积而成。树有根,水有源,知识由学和问而来,房屋从地基建起,怎能在空中建楼阁呢?

福楼拜说过,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我们崇拜满腹经纶,羡慕出口成章,看到别人总能有理有据高谈阔论而自惭形秽,无力而为。殊不知,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只有平时的扎头苦读,才有今日的一语惊人;只有昔日的力量积存,才有未来的释放光辉。

画家在绘画的时候,总得不断地白描、绘色、彩光,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有满意之作。我们学习也如此,只有把每一个小知识点积累归纳起来,系统化、总体化,才会对学过的知识做到清晰深刻的铭记。

积累是一个漫长却不乏味的过程,正如我们的学习,积累知识是为更高的学业做铺垫。如果说学问是大厦,那么积累就是钢筋水泥使学问稳固不倒;如果说学问是果树,那么积累就是源源不断的养料让学问快些结果;如果学问是小岛,那么积累就是航道让我们勇敢前行;如果学问是雄鹰,那么积累就是翅膀载着雄鹰翱翔。学问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感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是积累起来的,而不是一日就可以学成的。

【佛家典籍】

【《佛遗教经》】

《佛遗教经》,全称《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又称《遗教经》。内容为释迦牟尼临终时对弟子所做的教诫。后秦译。遗教,又称遗法、遗诫、遗训、遗告、遗化,是指佛陀临涅时所说的教法。本经是佛陀临入涅槃时,为后世佛弟子所说的最后教法,因此特称为《佛遗教经》,与《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

【本经特色:】

一、专为比丘而说,佛陀最后嘱咐少欲知足,实因此是入道的根本。

二、出世思想非常浓厚,因为既已出家,即应先有出世思想,方能做入世事业。

三、全在要求学者严于约束自己身心,因为不经磨炼,不能成功。

四、本经既具有经的性质,又具有律的性质,可谓经中之律。

【积累知识的关键是勤劳】

黄龙谓隐士潘延之日: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勿倦,然后抒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

【《禅林宝训》】

【佛语禅心】黄龙禅师对隐士潘延之说:为圣为贤的学问,不是轻易就能成的,必须通过积累。积累的关键,是专一和勤劳。摒弃断绝其他嗜好,努力地学习而不知疲倦,然后再将学到的东西扩充推广,可以穷尽天下的妙道。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大凡学识渊博之人,都是勤奋读书、惜时如金的人,尤其是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典范,并传为佳话。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一个勤奋读书的人不一定成才,但人才却一定出自勤奋读书。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有志向、有雄心,若没有勤奋读书的实际行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勤奋是一种成才的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中国人讲,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其实都是在强调勤奋是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的一种方法。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的确,没有勤奋,哪来成功。2005年重庆高考状元屈仁丽和陈昕昕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有一个共同的结论:天分只能让你拥有灵气,勤奋才是成功的唯一秘诀。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的成才与他勤奋读书密不可分,渊博的知识来自孜孜不倦的学习。唯有勤奋,才能在书山里自由往来,才有成才之日。

【感悟】

古今中外凡学业上大有成就的人,都是学习勤奋认真的人。成才之路最重要的一个字是勤,做大学问,就要爱惜时间,争分夺秒,摈弃那些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的活动。当你坐到书桌面前,一定要集中精神,要全神贯注地学习而不受外界的干扰,这是学业有成的关键。

【佛语禅心】佛说:看见人行布施道,应该高兴地帮助他,这样做的福报很大。一个僧人问佛说:这种福报会被分尽吗?佛说:譬如一支火炬的火,数千万人各自拿着火炬来取火,用来做饭照明,而这支火炬依然如故。布施的福报也是如此。

有一年,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园,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里。凡是来寺院的人都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花儿呀!

一天,有人开口,向禅师要几棵花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拣开得最艳、枝叶最粗的几棵,挖出根须送到了别人家里。消息很快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接连不断。不多日,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

没有了菊花,院子里就如同没有了阳光一样寂寞。秋天最后的一个黄昏,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说道: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是满院香味的。禅师笑着对弟子说:你想想,这样岂不是更好,三年后该是一村子菊香!

一村菊香!弟子不由心头一热,看着禅师,只见他脸上的笑容比开得最好的菊花还要灿烂。

我们应该学会把美好事物与人共享,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幸福。

只有大家都拥有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多为别人着想,看到别人的幸福微笑,我们心中自然也会感到幸福快乐。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庆祝自己50岁生日时,在英国伦敦宣布:将捐出所有个人资产,数百亿美元巨额财富将捐献给社会,不会作为遗产留给子孙。比尔盖茨的惊人之举,验证了幸福,与人分享才更有滋味的真理。不错,没有财富时,尤其是一文不名时,谈及与人分享,那是痴人说梦。但当有了财富时,尤其是到了财富超出自己需要时,财富恐怕也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剩下的就是使自己的这笔财富发挥更大的效益的问题。

施比受更幸福,因为那代表你有能力帮助别人。在现今社会中,人们就是缺少一点温馨和关怀,自扫门前雪的观念已经深植人们心中,其实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对他人多一分关心和付出,整个社会就会焕然一新。即使只是你的一个浅浅微笑,都会让周遭的人们感到很温馨。

当你和别人分享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心灵是平静的,而人的心灵的平静是一切幸福和快乐的根本保证。

【感悟】

不要总为自己着想。在看到别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自己也会深深地感觉到,原来与人分享幸福此自己独占幸福更幸福,即把一个人的幸福给多人分享,就变成了多个幸福。

【佛家典籍】

【《佛母经》】

《佛母经》详称《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不空译。佛母大孔雀明王,又称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以能生诸佛神变之德为主,因此称为佛母;佛母乘金色孔雀,因此称为大金曜孔雀明王。

内容叙述佛在园,莎底芯刍为众破樵,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向佛求救,佛为他说大孔雀明王神咒而救之。佛母经有好几种译本,最流通的是不空的译本。

助别人,就是快乐己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一《吉祥经》】

【佛语禅心】布施是良好的品德,要尽力帮助亲戚朋友,而且行为上没有一点污点,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

这两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工夫,皆大有收获。

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到附近去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

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毫无成果。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个人的个性很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

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

双方一拍即合,欣然同意。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上,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箩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同时,人们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地叫着他,让他备受尊崇。

另一方面,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人们的乐趣。

当大家围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如果,每个人都能帮助别人,别人快乐了,也就是自己的快乐。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受到别人的帮助,心里一定会十分感激帮助你的那个人的。

少一份爱,不如多一份爱,把爱和别人一起分享,让爱在人间生存,献给别人一份爱,自己就多了一份快乐。

若整个社会都鼓励施舍,那整个社会将更加融洽。无论贫富贵贱,通过施舍,他们既救助了弱者,也帮助了自己。这样的社会不在意你捐赠时以少报多,只要你有行动,尝到了甜头,慢慢地你就会不自觉地把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人人都乐于助人。当别人碰到困难时,你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如我们后天培养成早上起床刷牙洗脸的习惯一样自然。

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需要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以帮助别人为快乐,即使是一点小小的爱心行为,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帮助别人.把爱洒向周围的人,就能把快乐留给自己。

【感悟】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他会感到这个社会很温暖,会感到快乐,而力所能及帮助了别人的人会更感到快乐!因为这样的快乐是更高层次的快乐,是圣洁的快乐,是恩想境界得到升华后的快乐,是爱心得到了释放、精神得到了某种满足后的快乐。

【佛语禅心】人生如果没有经历过风雨,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没有什么色彩,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主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主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

主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瓦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主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寺前是一段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主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答:想做名僧。

主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主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主持又笑笑说:如果今天我们在这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主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历风雨,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平又硬的大路上,什么也没有留下。

鉴真恍然大悟。

的确,只有那些在风雨中走过的人们,才知道痛苦和快乐究竟意味着什么。那泥泞中留下的两行印迹,就证明着他们的价值。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艰辛,怎见到美丽的彩虹。天地万物本来如此,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之后,大地变得清新亮丽,七色的彩虹也高挂天边。人生路漫漫,怎会是一帆风顺,一路的风浪无数,而风浪过去之后,又是一片艳阳天。

人生也是如此,一帆风顺的环境往往使人变得安逸,在打击和挫折面前一败涂地。而只有经过不同时段、不同程度的打击和磨难,才能磨炼出常人不能具备的坚强意志和永远不服输、永远向上的精神。任何一种本领的获得都要经由艰苦的磨炼,任何投机取巧或妄图减少奋斗而达到目的的做法都是拔苗助长般愚蠢的行为。任何香甜的果实,都是勇士战胜艰难险阻,用自己的血汗浇灌的。荣获世界五连冠的中国女排更是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的考验,通过严格训练和顽强拼搏,才赢得了世界的瞩目的。

【感悟】

人生是一种经历,经历风雨磨难,才能刻骨铭心,成熟成长。不经历风雨,就难以见彩虹。没有风雨的考验的人生是苍白的,经历了风雨的人生才是精彩的。

【佛家典籍】

【《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秦鸠摩罗什译。净土三部经之一。这部经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为切要。

这部经拣除小善根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笃之机。

做事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米元章谓学书须是专一于是,更无余好,方能有成。而予闻古之善琴者,亦谓专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虽小,可以喻大。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是故心分两路,事不归一。情专志笃,三昧速成。

【-[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佛语禅心】米元章(米带)说:学习书法必须专一于书法,不再有其他爱好分心,方能有成就。我听说古代善于弹琴的人,也说必须专攻两三支曲子,方能进入精妙的境界。这里说的虽是小事,但也可以借喻大的方面。佛说把心集中在一个地方,那么没有办不到的事。所以说,心意开了叉,事情也不能成,心性专一,志向坚定,三昧就能很快得到。

有两个原本棋艺相当的学生被老师要求对弈。其中一个学生下棋时专心致志,苦研对策,丝毫不为外物所干扰。另外一位学生一会儿想着午饭吃什么,一会儿又看看天上飞过的大雁,却没有全神贯注地下棋。结果可想而知,一心二用的学生输得一败涂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心有旁骛,更不能为外物所役。

专心致志是形容一个人做事全神贯注,一心一意。这就是告诉我们,在观察时就专心观察,在思考时就专心思考,在玩耍时就专心玩耍,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全部精力去做。

有关专家做过调查,人与人相比,智力的差别不是很大,但如果专心的程度不同,取得的成绩就会大不一样。凡是做事专心的人,往往成绩卓著;而时时分心的人,终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居里夫人在科学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因为她是一个终身做事专心致志的人。她的成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就容易成功;如果一心二用,就往往一事无成。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她预感他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并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如何,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也许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让人难以心无旁骛地专心做事。但是,成功好像从不属于那些浮躁、不去认真学习思考以及做事的人。所以要让自己的空想变为现实,就要抓好每一天的时间,少去空想,多去学习、去思考、去做事,当别人弯腰捡钱的时候,自己不妨继续向前走。

【感悟】

大凡成功者的经验都有共通之处,其中心无旁鹫,专心做事可以说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如呆我们想要成功,那就必须是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所以说,心无旁鹫,专,心做事做人是成功的保障,也可以说是成功的秘诀。

【佛禅小故事】

【文殊现身】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

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

文殊说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吾人因不明白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两者有差异,实则无差异,何必自悔自恼呢?

【谁也无法一下子就成功】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

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一《百喻经》】

【佛语禅心】有一个人因为饥饿的原因,就打算吃七个煎饼。吃到六个半时,就已经饱了。这人非常后悔,用手打自己,并且说:我现在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的六个饼子,都白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能饱,应该先吃它。唐朝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才,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学起来很困难,他更加不愿意学了,有时候还偷偷跑出去玩。

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一根铁棍。李白好奇地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

我在磨针。老婆婆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

李白脱口而出。

老婆婆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有感触。

成功是由一个个小小的目标达成,一次次小小的进步累积而成的。一个人要有伟大的成就,必须天天有些小成就,因为大成就是由小成就不断累积的结果。假如你现在还没有成功的话,那一定是你在努力的过程中还没有成功。你只要每一个过程都是成功的,结果必定成功。

美国总统小布什之所以有今天伟大的成功,是由于他竞选州长的成功,累积财富的成功,人际关系建立的成功。因为不断进步,才会积累成今天的成功。

有些人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一看他们过去的经历,就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们早已投入无数心血,夯实了坚实的基础。那些暴起暴落的人,名声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成功的道路上,我们要有永不满足的心态,一个阶段的成功要更好地推动下一个阶段的成功。日本直销天王中岛薰说过:我向来认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满足,成功永远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百万富翁想当千万富翁,千万富翁相当亿万富翁,亿万富翁想角逐《财富》排行榜。一个越成功的人,对成功的欲望越大。成功是一种习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思维习惯,一个成功的人习惯于成功,所以他才会成功。

成功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完整的生命历程,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无法一下子成功,只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感悟】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放不下架子,不能从小事、从最基层工作做起,自命不凡,总认为自己是干大事的料,期望一步登天,却不知凡事都需要日积月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都是由一块块独立的石块砌成的,成功也是如此。

⊙爱惜生命,善待生活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媳妇。如果他亲近其中的一个,就被另一个媳妇责怪,他为此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每晚就在两个媳妇中间正身仰卧,不偏不倚。

有一天晚上下大雨,屋顶破漏,水和泥沙一起流下来,恰好落在他的眼里。因为早就有约定,他不敢起来躲避,于是两只眼睛都失明了。

【禅心】前怕狼后怕虎,越是不敢果断行事,就越容易把自己逼上一条绝路。

中国有句俗话,女人是老虎。那么夹在两只老虎之间的滋味肯定不好受,愚人摄于两位老婆的淫威而不敢有所怨言,在身家性命面临危险的时候,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此没有主张的丈夫,又怎么能够管理好一个家庭呢?害怕犯错就不做事,是不是就等于害怕被噎到就不吃饭呢?丈夫愚蠢的行为最终害了自己,而此时两位妻子也应好好反省一下了。难道丈夫眼睛失明完全是自己懦弱的性格所致?恐怕再怎么狡辩妻子们也与这件事脱离不了干系。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丈夫的两只眼睛就没有白瞎;瞎了眼之后的丈夫,也应该对自己的性格有所悔过。

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向,就要义无反顾地前行。回头留恋,只能重新走回起点。打败了自己,就战胜了最大的艰难险阻,才会有精力去欣赏沿途的旖旎风光。

⊙承认错误,宽心悔过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到他媳妇的娘家去,看见妻子正在捣米,于是他到屋里偷了一把米塞到了嘴里。

媳妇过来看丈夫想和他说话。丈夫塞了满嘴米,不能答话,又怕当着媳妇的面丢人,不愿将米吐出来,因此就不说话。

媳妇奇怪他怎么不说话,用手摸摸丈夫的脸颊,以为他口肿了,对她父亲说:我丈夫刚来,突然得了口肿病,连话都不能说了。她父亲马上叫来医生给女婿看病。医生看了看说:这病很重,用刀割开,才能好一点儿。医生用刀割开了他的嘴,米从嘴里漏了出来,他偷吃米的事败露了。

【禅心】掩盖自己的错误,其实是在错上加错。一旦被发现,往往会受到数罪并罚的恶果。

丈夫因为贪图一把米而被割破了嘴,并在岳父母前丢尽了做人的脸面。倒不是因为那把米值多少钱,而是丈夫因为想要保住自己做人的好名声,结果却因此失去了做人的脸面,可谓得不偿失。

只有摆脱了自我的牵挂和烦恼,才能在花丛中闻到扑鼻而来的芬芳,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淳朴和纯真。

⊙充实自己,举重若轻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跟着部队去追击贼寇,因为他心里很害怕,不敢去交战,于是就用血污抹在自己脸上,装出刚死的样子,躺在死人堆里。他骑的那匹黑马被敌寇抢走了。

部队撤退以后,他准备回家,就把别人战死的白马的马尾巴割下来。

回到家里之后,有人问他:你骑的那匹马,现在在哪儿?为什么没骑回来?。

他回答说:我的马战死了。于是拿出那条白马尾巴让人看。

旁边的人说:你的马本是黑色的,尾巴为什么是白的呢?。

他回答不出来,因而被人们所讥笑。

【禅心】欺骗是一种很糟糕的手段。在骗得别人信任之前,就已经先把自己蒙在了鼓里面。

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为国家效多大力,而盲目地跟着别人去沙场征战,就等于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爱国不分贡献大小,岗位不分卑贱与否,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愚人才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杀贼寇。可是,既然已经出征,就要奋力搏杀,苟且偷生本身就是一种令人鄙视的行为,更何况他还要拿着一条假尾巴回去邀功。你凭自己的能力赚回来的荣誉,就一定带有你身上的烙印。像故事中愚人自欺欺人的行为,无疑是把自己肮脏的偷生行为告诉了大家。自己给自己一个嘴巴子,有苦也只能往肚里咽了。

看清自己往往是人生最艰难的命题。明白自己究竟有多大的力量,才能够学会如何举重若轻地去四两拨千斤。只有不断充实自身力量,才不会在人生的战场上落荒而逃。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编辑推荐

净美心灵佛学故事


净美心灵佛学故事

【佛门名家】

【洪遵】

洪遵(530-608年),相州人,俗姓时。他8岁到少林寺出家,跟从师父资云。后被北齐朝廷封为断事沙门,负责处理僧人违反佛教戒律之事。隋时,文帝也封洪遵为官,但他仍住在少林寺内。隋文帝开皇七年(587),洪遵被举召赴京,与印度僧人一起译经。

人不学,不知道大觉琏和尚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先,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历观前辈,立身扬名于当世者,鲜不学词而成之矣。

【《禅林宝训》】

【佛语禅心】大觉琏和尚说:玉不经过雕琢,则不能成为好器具。

人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明了妙理。今人所以能了解古人,后代之所以能了解前辈,都因为能够通过学习把好的作为标准,把不好的作为教训。遍观那些前辈,能够名扬当代的,没有一位不是通过勤奋学习而有成就的。

张海迪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但是她以十分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她最喜欢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还有《古丽亚的道路》、《我的大学》、《真正的人》等催人奋进的书。

她在两年内读完了革县图书馆于她有用的全部藏书,涉猎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她还刻苦钻研了《人体解剖学》、《内科学》、《针灸学》等十几种医学书籍和医科院校的部分教材。此外,她还翻译了16万字的英语小说和其他资料。1981年她参加高考预选,取得了436分的好成绩,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张海迪把广博的知识当成精神的营养,从知识中汲取生命的养料。她说:离开了书,我无法生活,书给了我力量。

事实也正是如此:张海迪5岁时因病高位截瘫,全身2/3的部分失去了知觉,常年卧床不起。如果不是从书中结识了保尔、吴运铎等人,并从他们身上汲取了生命的力量,她怎能有活下去的信心呢?怎能锻炼出比大海还要宽阔的胸怀呢?她时刻想着为人民多做些什么,用双手为祖国描绘美好的图画。但是如果她不去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她又能为人民做些什么呢?

换句话说:张海迪如果不读书,没有知识,她的生命就不会有这样大的价值,她只能是个普普通通的瘫痪病人而已,决不会成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成为光辉的榜样,这就是读书对张海迪的成长所起的作用。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句话非常经典地概括了读书于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历来有读书的传统。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些文化成果大多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的很多文学家,自幼博览群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养分,为他们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在读书中的思考和感悟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产生了为数众多的优秀作品。其中有的句子由于含义隽永,耐人咀嚼,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今天我们重读这些佳句,在字里行间体味古人的哲思,探寻先哲的足迹,依旧会获益良多。

【感悟】

书籍是人生的向导,是智慧的钥匙,是时代的生命。确实如此,如果没有书籍,就不会有人类的文明,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书籍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精神的食粮。读书使我们增长知识,而唯有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成就一个人。

【读书使人变得聪慧】

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

【蒲益大师《阅藏知津叙》】

【佛语禅心】不调理饮食,那么病患就会产生;不阅览三藏经典,那么智慧之眼就会蒙昧。

契诃夫在一篇小说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银行老板和一个人打赌,要求那人关在房间,只是看书,一直住满15年,他愿意输给此人200万卢布。此人先是看娱乐消遣的书,后来文、史、哲、经、科学类作品无所不读,经过15年苦读深思,期满时,他不愿意领取银行老板的巨款,留下字条一走了之。为什么?因为读书让他接受了新的信念和道德,提升了自己的精神与人格。

爱迪生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尚未出世的人怎么看待天才留给他们的这份礼物,我们不可能知道,也没有必要去探究。而天才留给我们的这份遗产,我们倒是应该理所当然地继承,应该好好地珍惜。因为读书可以改造人们的灵魂,可以使自己开始做内心的反省;因为读书可以使人们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因为读书可以使人们积累更多的智慧,让自己的思想变得奔放,具有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舍弃糟糠,把自己智慧中纯净的精华的部分保留并且发扬。

高尚的书本引导高尚的境界,高尚的思想激发高尚的行为。当我们读着子罕不受玉、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时,当我们读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警世名言时,当我们读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壮美诗句时,浩然之气在我们心中能不油然而生吗?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好处正如贾平凹说的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亢不俗不谄。

书培养人高雅脱俗的气质,健全完善的人格。

没有人生来就是天才,伤仲永的故事换来的只是叹息。成长需要智慧,如果你天资聪慧,请你读书,它能让你更上一层楼;如果你天资愚拙,请你读书,后天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遗憾。数学能锻炼你的逻辑,文学能升华你的情感,历史能增长你的见识,蓦然回首,茅塞顿开,那扇禁锢思维的门早已开启,不亦乐乎。正如培根所言: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此乃读书之大境界也。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每天读点有益的书,对人的精神有滋补作用。因为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学做人,学做事;读书能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一个人如果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

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读书可以塑造我们的人生,读书可以使我们旷达,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读书可以使我们永不衰老,读书可以让我们的生命美丽!

【感悟】

书是一面镜子,它使人明理,使人成长。人生一乐是读书,有书为伴一心甘甜。读书,似品茶,若弹琴,像下棋,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感悟。书是人生圣坛、智慧官殿、恩想宝库,书是集千古精华的精神盛宴,所以我们要多读好书,因为读书会使我们变得聪慧。

【佛门名家】

【支遁】

支遁(约314-366年),东晋僧人,本姓关,字道林,25岁出家。隐居余杭山间,研究《道行般若经》和《慧印三昧经》等。在吴地建立支山寺,旋住灵嘉寺,又至石城山立栖光寺。他每至讲肆,善标宗会,以好谈玄理而闻名当世。常与名士谢安、王羲之等交游。曾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论《庄子逍遥游》,群儒旧学莫不叹服。他对《般若经》颇有研究,提出即色本空思想,成为般若学中六家七宗之一的即色宗。撰有《释即色本无义》、《道行指归》、《圣不辩知论》、《辩三乘论》、《释蒙论》等,均佚。又作《大小品对比要钞》,原书也佚,序尚存《出三藏记集》卷八中。关于禅学,撰写过《安般经注》、《本起四禅序》等。相传他主张顿悟。现存2卷本《支遁集》系后世所编。

【一味地墨守成规就不会进步】

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佛语禅心】当医生的不对症用药而固执地只用一张药方,一定会误人的性命。学佛的人不知众生根基各有深浅而固执地执着一部经的义理去诽谤其他经典、宗派,就会误自己的慧命。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一个人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墨守成规,死抱教条,不懂得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种子落在土里长成树苗后最好不要轻易移动,一动就很难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脑子,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地处理,用这个方法不成就换一个方法,总有一个方法是对的。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要冲出习惯性思维的樊笼,一味地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

有一种鱼叫做狗鱼,它很富有攻击性,且喜欢攻击一些小鱼。科学家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狗鱼和小鱼放在同一个玻璃缸里,在两者中间隔上一层透明玻璃。狗鱼一开始就试图攻击小鱼,但是每次都撞在玻璃上。慢慢地,它放弃了攻击。后来,实验人员拿走了中间的玻璃,这时狗鱼仍没有攻击小鱼的行为。这个现象被叫做狗鱼综合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维定势一旦形成,有时是很悲哀的。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的原因之一:世界在不断发展,必须关注这些变化并调整行为。墨守成规的观念将带来毫无生机的局面。

因此,我们做事不可墨守成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改变已有的策略。

【感悟】

一位哲人说过:做人做事不要轻易就被一个成规束缚住了。墨守成规是前进的绊脚石,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去自我完善规则的人才能成功。

【佛禅小故事】

【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搭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一心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日:不呜矣。弦急如何?对日: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日: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

【《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心】一个僧入夜晚诵读迦叶佛遗教经,他的声音悲切紧张,产生了后悔不想继续修行之心。佛问他:你过去在家里,曾做过什么事?回答说:喜欢弹琴。佛问:琴弦如果太松了怎样?回答说:那就发不出声音了。佛又问:弦太紧了怎样?回答说:那就弦断声绝了。佛再问:如果弦不松不紧正适中怎样?回答说:各种声音都协调具备了。佛说:出家人学道也是如此,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那身体就会疲倦。

心理学中有种心态叫空杯心态,那何谓空杯心态?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小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吗还要到我这里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就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心态即人的心理状态。任何人的心理状态都有两方面,即任何人的心态都分为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拥有了积极的心态之后,他就树立起了人生的信念,有了信念就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会觉得工作时很有信心,也很快乐,而且在工作中一旦有了成绩,他的信念则会愈发坚定,他的心态也会随之更为积极,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相反,当一个人的心态处在消极的一面的时候,他会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念,没有了信念也就没有了干劲,身上原来拥有的能力也会因他的信念的消失而消失,这时的工作也就会越来越不好做,人生也就会越来越不顺心,工作越难做,人生越不顺心,信念就越不坚定;信念不坚定,心态就越来越差,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影响我们成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还有心态,它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它也决定着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因此,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明确的目标加上积极的心态,是一切成功的起点。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其他因素决定,而是由他自己的心态决定的。

【感悟】

拿破仑有句名言:一个人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成败。没有谁能够决定整个世界,但人人都能决定自己的,心态。你自己的一心理、思想,感情,精神完全由你自己的,心态创造。好的心态是你做大事的资本,也是成功的关键。

【佛门名家】

【韩清净】

韩清净(1884-1949年),中国佛教学者、居士,原名克宗,又名德清。1921年,于北京讲《成唯识论》,为讲经弘法之始。后在房山云居寺,专治法相之学。1925年出席在日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宣读所著《十义量》一文,博得与会者赞许。1927年于北京创立三时学会,讲学刻经并重。

讲学专重唯识学,对六经十一论,都做深入研究;所刻经典,校勘精细。

著述有《唯识三十颂诠句》、《唯识三十论略解》、《唯识指掌》、《唯识论述记讲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赞》、《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别释》、《能断金刚经了义疏》、《佛法略谈》、《因明入正理论科释》、《瑜伽师地论科句》等。弟子有周叔迦等。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活出真正的自己来别人是别人,你是你,都有各自的活法。要活出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阴影下。

【佛陀】

【佛语禅心】别人永远是别人,你永远是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着的方法。我们要活出自己来,而不要羡慕别人,活在别人的阴影里。

在河的两岸,分别住着一个和尚与一个农夫。

和尚每天看着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看起来非常充实,令他相当羡慕。而农夫也在对岸,看见和尚每天都是无忧无虑地诵经、敲钟,生活十分轻松,令他非常向往。因此,他们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共同念头:真想到对岸去!换种新生活!

有一天,他们碰巧见面了,两人商谈一番,并达成换身份的协议,农夫变成和尚,而和尚则变成农夫。

当农夫来到和尚的生活环境后,这才发现,和尚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那种敲钟、诵经的工作,看起来很悠闲,事实上却非常烦恼,每个步骤都不能遗漏。更重要的是,僧侣刻板单调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虽然悠闲,却让他觉得无所适从。

于是,成为和尚的农夫,每天敲钟、诵经之余都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在彼岸快乐工作的农夫。

至于做了农夫的和尚,重返尘世后,痛苦比农夫还要多,面对俗世的烦忧、辛劳与困惑,他非常怀念当和尚的日子。

因而他也和农夫一样,每天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对岸步履缓慢的和尚,并静静地聆听彼岸传来的诵经声。

这时,在他们的心中,同时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回去吧!那里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生活!

是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天堂。倘若我们一味只羡慕别人拥有的,而丢失自己已经拥有的,那只不过是一种一换一的交替,一种得与失的互补,说不定有时你所得到的还大于自己失去的。生活中我们太多的羡慕,其实有时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就算拥有,也不一定给自己带来幸福与快乐,有时更是一种烦恼与累赘。羡慕别人的生活,也常常会给自己造成迷茫和不安,甚至让自己痛苦和悲伤。羡慕别人最大的代价就是失去自己,经不住诱惑最大的代价就是伤害自己。

因此,与其羡慕别人,不如羡慕自己。学会羡慕自己,你才更容易珍惜拥有的。学会羡慕自己,其实也就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如果一个人忘却自己而盲目地羡慕别人的一切时,那么他永远感觉自己是世上最悲哀、最不开心的人。

诗人卞之琳《断章》中有这样的经典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人诗句里真实地告诉我们一个哲理,当你欣赏别人那道风景时,其实自己也成了别人欣赏的风景。别人的存在点缀与吸引着我们的视野,而我们也悄然地构成了别人眼里的美丽景致。

【感悟】

别人永远是别人,你永远是你。我们总是习惯干羡慕别人,但是很少有人想到羡慕自己。其实,只有懂得羡慕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羡慕的人。

与其羡慕和嫉妒别人,不如活出真正的你自己来。

放低自己的位置,才能得到更多茶杯只有低于茶壶,才能被注入香茗。

【佛陀】

【佛语禅心】茶杯只有比茶壶低,才能被注进香茗。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

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放低自己,就是通常所说的低调做人,就是不张扬、不炫耀、不卖弄,不随意抬高自己的价值,不像有些人那样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放低自己,是个心态问题,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估量问题。自觉非同一般、高人一等,便会放不下架子,也夹不住尾巴,只能颐指气使、俯视于人。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常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才会与人平等、看人平视、待人平和。

如果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便会有无穷的动力和后劲。无论你是天之骄子,还是尘土满面的打工仔;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目不识丁;无论你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如果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当你放低了自己,就不会骄傲自大,就能欣赏到别人的每一个优点。

同时别人觉得你是虚心的,是尊重他人的,就会愿意讲出他的好建议,为你提供帮助。如果不放低自己去欣赏别人的话,总以为自己什么都好,很骄傲,不但会让别人觉得讨厌,而且不容易学到别人的长处,也学不到更多的东西。

放低不是降低,更不是贬低。相反,低调做人、潜心做事的人不但不会降低他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反而会得到社会更广泛的承认和人们更普遍的尊重。有一则谚语说得好:口袋里装着麝香的人不会在街上大吵大嚷,因为他身后飘出的香味已经说明了一切。

【感悟】

海为什么会如此伟大?关键是因为它的位置最低。做人做事也是如此,僳大海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才能装下很多东西,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佛禅小故事】

【大与小】

一次,有人问大珠禅师:如何才能算大呢?

禅师答日:大。又问:多么大?师日:无边际。

此人又问:如何才能算小?禅师答日:小。

问:多么小?师日:看不见。

便又问:大无边际,小又看不见,究竟何处是?

大珠禅师反问道:何处不是?

保持内,心的宁静很重要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佛陀】

【佛语禅心】宁静是来自内心的,不要向外界寻求。

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无奈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少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的滴答声了。

偌大的一个仓库,要找一个小小的手表确实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却办到了,大人办不到的事情小孩子却办到了。那么多大人费了那么大的劲没有寻到手表,小孩子没费多大的劲却轻易地找到了。我们从这里可以得到启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点静气,整天慌慌张张、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因此,保持内心的宁静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彻、更完整。因为有了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才会有厚重汪洋的华章;因为有了董仲舒孜孜求学三年不窥园的静气,才会有真正的学问。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宁静,浮躁不安,所谓理想和事业,都是空话而已。

保持内心的宁静就是要给自己增加一些学者睿智。当人类越来越享受到充裕的物质生活的时候,却干枯了自己的灵性。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剧烈的人际竞争,这个功利主义的世俗世界,将人的自我逼向了角落。

保持内心的宁静就是要远离一会儿喧嚣,进入一个宽松、和谐的世界。

这个世界非常闲适,是一把藤椅、一本闲书、一杯浓茶的闲适。或握卷在手,挑灯阅读,摒弃杂念,聆听心的吟咏;或斟酌文字,挥洒心迹,透过字里行间,在宁静淡泊的心境中书写人生感悟,不为纷繁所扰,不为世俗所侵,让宁静的心灵滋润平凡的生活。

宁静是我们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修养程度的展现,更是我们修身明志的最佳心灵空调。我们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才会用心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博大与人生的深邃,才能真正地与心相对视,才能像找手表的小男孩那样听到来自生活中的滴答声。拥有宁静,才懂得平平淡淡才是真,犹如满身伤痕的大树上默默绽出的片片新绿,又如自开自谢的野花,尽管平凡、卑微,却不失坦然和自珍。宁静的人生,就是在沉默中奋进。

【感悟】

宁静就是心情平静沉着。日常生活中能处处保持平静的一心态,不但可以澄明一心境,把握身体气血运动的全面平衡,以达到养心健身的功效,而且还能全面仔细地考虑问题,有助于处理好周围的一切事情。因此,保持内,心的宁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敞开胸怀,从心做起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和别人有仇,整天闷闷不乐。

有人问他:你整天为什么忧愁憔悴成这样啊?。

他回答说:有人伤害我,我却没有能力报复他,因此发愁。这个人对他说:你只要念《毗陀罗》咒语就可以害他。但有个隐患,就是还没来得及伤害他,反而先害了你自己。他听后,很高兴地说:请你教给我咒语。即使害了我自己,我也希望能报复他。

【禅心】害人必先害己,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哲理。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往往被第三者从中取了渔翁之利。

故事中的愚人已经被仇恨迷失了心智,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召唤出吃人的魔鬼,可是即便他报了仇又能怎么样呢?到头来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了,徒留下自己的妻儿在世间无人照管,难道这才是他最后想要的结果?两败俱伤往往是一场争斗最坏的结果。其实愚人要报仇,其本意是要把自己心中的悲愤之气抒发出来,并没有自杀的打算,但是一旦他学会了恶毒的咒语,那么在对对方实施攻击时必先伤到自己,如此一来在悲愤还没有消除时自己就已经受伤,又从哪里来的力气去对抗仇人,既伤了身又伤了心。

从心做起,从自我做起,试着用宽广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去包容每一个人,用你真诚善良的心去感化他,只有这样,你的内心才会时时充满快乐与美好。放弃个人的成见,当你能够选择放弃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你内心的博大,便可以从容跨越生命中的低谷,抵达另一座高峰。

⊙认清本质,勇做自己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从北印度来到南印度,住了很长时间,娶了南印度的姑娘结为夫妻。

有一天,妻子给丈夫做好了饭,丈夫拿过去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也不怕烫。

妻子当时很奇怪,就对丈夫说:这儿又没有盗贼夺你的碗,有什么急事让你这样匆匆忙忙、不能安心地慢慢吃呢?。

丈夫回答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秘密,不能告诉你。妻子听了,以为有什么特殊的奇异妙法,就好言好语再三催问。

过了好长时间,他才回答:从祖父以来,我家都是狼吞虎咽。我现在仿效他,是因为家传的老毛病。

【禅心】马戏团的猴子只会单纯地模仿人类的动作,却永远也不会明白这些动作所包含的真正意义。

丈夫并不了解自己的祖先为什么这样吃饭,而仅仅是为了保持一个传统就要依旧模仿祖先吃饭的样子,哪怕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也要依葫芦画瓢一点儿不差地去生搬硬套。如此秘密,简直可笑至极!地球时时刻刻都在旋转,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向前不停地发展,因循守旧终会被当今时代所遗弃,只剩你自己在一片文物的故土中苟延残喘。古今时代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必定不同,前朝的遗老遗少已远离这个时代,而飞速发展的今天早已经将他们遗忘在了时间的某个角落。

勇敢做自己,冲破他人的雾锁重重,才会寻找到自己最属意的彩虹天堂。

⊙举一反三,准确判断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一个财主,打发佣人拿着钱到别人果园里去买芒果给他吃。

他嘱咐那个佣人说:你要买那好吃的、味道甜美的果子回来。佣人拿着钱到果园里去买芒果,果园的主人说:我这棵树上的果子都是又甜又香,没有一个不好吃的,你尝一个果子就知道了。买果的佣人说:我现在得一个一个地尝尝,然后才能买。如果只尝一个,怎么能知道都是好的呢?他就拿起果子一个一个地都尝了一遍。

佣人拿着果子回家后,财主看到之后很生气,原来所有的果子都被咬了一口,财主非常厌恶,于是全都扔了。

【禅心】很多事情不用亲自一一尝试,学会用脑思考,远比所谓的身体力行要省却好多时间和力气。

佣人对财主的忠心只是愚忠,不懂得分辨主人话中意思,只会徒增主人家的烦心。只要具备稍微的生活常识就会明白的道理,佣人很有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参透主人之意。让他亲口尝一尝,并不是说每一个都要吃,从一个芒果的滋味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所有芒果是什么滋味。举一反三的道理相信没有人不懂,但是能够真正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人,才称得上是智者。

自己才是自己的守护神。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推断事物发展的方向,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此一来,便不用再受控于自己的无知和对未来的恐惧。给自己的人生掌舵,坚守克服苦难的信念,勇敢地面对挑战,用耐心和细心去举一反三,便可成功驶往人生的灯塔。

佛法即活法佛学故事


佛法即活法佛学故事

【佛门名家】

【佛陀跋陀罗】

佛陀跋陀罗(359-429年),后秦时来华印度僧人,亦称佛大跋陀、觉贤,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族姓释迦,系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据说其背诵经典,一日能完一月之业。曾与同学僧迦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严同从大禅师佛大先(觉军)受禅法。译出《达摩多罗禅经》2卷。从东晋义熙十二年到十四年(416-418)与法显等译出《摩诃僧祗律》40卷,同时译出《大般泥洹经》6卷。后又创译《华严经》60卷,经重校至宋永初二年(421)完成。其所译经论共13部,125卷。所译《华严经》对中国佛学的发展影响甚大。

【过分贪婪必会受到惩罚】

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着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服、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燃灯法师】

【佛语禅心】如果我们能够看开一切执着尘劳,放下使我们乱性的贪婪和欲望,找回自己,我们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从而过着惬意、舒服、安逸、幸福的生活。

有一个《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渔夫提了一条金鱼,金鱼央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日后报答他,渔夫是个很善良的人,他答应了金鱼的要求。金鱼主动跟渔夫约定了一种联络方法:渔夫有事时,就在河岸上呼喊三声,金鱼就露出水面,给他帮助。渔夫回家把这件事告诉妻子,渔夫的妻子又懒又贪婪,她叫渔夫向金鱼要钱,金鱼给了他们钱,她又要渔夫向金鱼要房子,金鱼送给了他们一栋漂亮的房子,最后,渔夫的妻子居然想当女皇,要金鱼做仆人,金鱼一怒之下,把什么都收回去了,渔夫的妻子又回到贫穷的生活中。

世界上当然没有这样法力无边的金鱼,但这个童话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不可以过分贪婪,否则就会受到生活的惩罚。

自古以来,贪婪过度就是在为自己掘坟墓。清朝大贪官和砷做官20年,每年贪污受贿高达4000万两白银,总资产达到8亿两白银之多,相当于同库收入的10倍,简直可以称做富可敌十国。但是在50岁的时候被嘉庆皇帝宣布20大罪状,在牢中赐死,家产也全部抄没。古今中外,有多少贪官污吏,即使富可敌国,仍要想尽一切办法积累财富。但他们最终都难逃法网,落了个身败名裂的结果,甚至走上了断头台。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现代人太强调比较,看重占有和囤积,以致许多人在心理生活上一直处于匮乏的状态。贪婪并不一定是贪图名利财富,有时也表现在对事务过分追求完美上,有时还表现在渴求别人的重视与赞美上。贪婪的人,他们紧紧地握着双手,不舍得放下他追逐得来的东西。正因如此,他们显得非常吝啬,生活上也就变得拘泥,缺乏创意。

人因为贪婪常常会犯傻,什么愚蠢的事都干得出来。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主见和保持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贪婪是一种顽疾,人们极易成为它的俘虏,变得越来越贪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得到不少时,仍指望得到更多,一个贪婪、永不知足的人等于在愚弄自己。

【感悟】

我们往往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的野心蒙蔽了我们的心。人生之害,莫过干贪。一个贪婪的人往往欲壑难填,带来许多祸害。过分的贪婪,也必将受到生活的惩罚。

【佛家典籍】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是四部阿含之一,它被认为是最接近早期佛经原貌的佛陀言论集,其语言简约,意义深邃,基本完整地体现了佛陀思想的原貌。全经内容包括:四圣谛、十二因缘、蕴、处、界、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涅槃、慈悲喜舍、自利利他等,是以后佛教各乘各宗建立其理论体系的最原始依据。此经也是研究佛教历史、哲学和古印度哲学、文化史以及中国佛教、哲学、禅宗等学科的必研经典,而对它的解读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对整个佛教历史、哲学乃至其他相关文化现象的把握。

《杂阿含经》五十卷,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443)求那跋陀罗译,系佛陀在世时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等开示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的教授、教诫,为修禅者必习的法门。

佛陀涅槃后的三个月,大迦叶率领五百阿罗汉在耆阐崛出的毕钵罗窟举行结集,将佛陀近五十年所传播的教法重新梳理一遍,由大迦叶发问,阿难口诵佛陀一生的教法,其中便有《杂阿含经》。此后,《杂阿含经》在印度各派中代代传承。

欲望无边,凡事应有度人活着为什么感到很累呢?就是因为总被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望渴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于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连步子都迈不开。

【净慧】

【佛语禅心】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呢?就是因为人们总是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总是想要得到的更多,以至于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最后连步子也迈不动了。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同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记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

佛说:500元足矣。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怎样普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更不解了。佛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砍价,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砍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

眼见着买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日: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人也是如此,也生活在度中。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就如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

当今诸多的过度实际上只有一个过度,那就是人们过度聚焦在对财富的追逐上。过度最终不是体现在财富的绝对价值上,而是体现在人们的心态上。有的人说:我左手拿诺基亚,右手拿摩托罗拉;我移动联通小灵通,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我坐完奔驰开宝马,没事洗桑拿吃龙虾。有的人说:我买油条买两根,吃一根,耍一根;我买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这些话是一段时期流行的手机短信,但折射出了人们对物欲的过度奢望。过度是一种病态,严重的会变为顽疾,会害了自己,因此千万不可过度。

【感悟】

对于人生智慧,可以道出千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

尤其是在欲望的面前,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而怎样把握好度,全在一心念的善恶。

【佛门名家】

【空海】

空海(774-835年),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俗姓佐伯,幼名真鱼。

15岁学《论语》、《孝经》等。后游京都,入大学明经科,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尤好佛教。偶读《虚空藏求闻持法》,信佛而作居士。795年于奈良东大寺受具足戒。804年与最澄等随遣唐使入唐求法,到长安初住西是寺。遍访各地高僧,从醴泉寺般若与牟尼室利学《华严经》等,又随昙贞学悉昙梵语。翌年于青龙寺东塔院从惠果受胎藏界和金刚界昙荼罗法,并受传法阿阇黎的灌顶,自号遍照金刚。惠果寂后,奉唐宪宗命撰写碑文。806年携带佛典经疏、法物等回国,撰《请来目录》。初住京都高雄山寺,从事传法灌顶。816年于纪伊(今和歌山县)开创高野山,号金刚峰寺。823年诏赐京都东寺为密教永久根本道场。东密名称即由此而来。曾兼任东大寺别当,统辖一寺僧职,补大僧正位。921年醍醐天皇赐谥弘未能大师。著有《说谎显密二教论》、《秘藏宝钥》、《十住心论》、《付法传》、《即身成佛义》等。著名文学作品《文镜秘府论》,已在中国出版。全部著作辑为《弘法大师全集》。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往往是最能耐住寂寞的人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佛陀】

【佛语禅心】修行的人要耐得住寂寞,不追求名利,并乐于享受寂寞。

一则佛家故事说,慧能大师听众僧讲法,辩风与幡的关系。有的说是风动,有的说是幡动,相持不下。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心动。

不要心动,其实就是不要动心,不止佛家偈语、僧众戒律,在滚滚红尘中、功名利禄下、美色诱惑前,保有处子心态,超然情怀,视若无物,不为所动,同样是世俗社会难能可贵的品格与节操。古往今来的智者贤者成其大事,莫不耐得寂寞,安于平静。

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思想灵魂的修养体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风范。

寂寞是人生中难以摆脱的事情,它如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一样,时刻伴随着我们。正确对待寂寞,耐得住寂寞,其实很简单,就看你的认识和追求动机是什么。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是耐不住寂寞的。如果你的思想境界是高尚的,时刻有着追求事业的心态,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告别声色犬马,走出浮躁喧嚣的世界,真正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做好事业。通过坚守寂寞,你就会对生活中的寂寞和快乐有所感悟,精神灵魂就会得到升华。这样你就能耐得住寂寞,享受寂寞,在寂寞中创出自己的一番成绩。

成功的人,当你调查他时,你会发现他的奋斗史也是一部辛酸史。很多成功的人,在人生的旅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是长期默默无闻的行进和苦苦的奋斗史。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窗下无人过,一举成名天下知。很多人羡慕成功者,关注他头上的光环,但很少去了解他的过去,他的奋斗历程。著名的世界绘画家梵高,一生画画,卖画,但却卖不出钱来。他的一生都是在孤独、寂寞中度过的。他没有朋友,很少有人关心他。他一生穷困潦倒,又在穷困中死去。但后人记住了他,当现在他的画一幅就卖出几千万时,大家怎么想呢?

钱钟书先生远离虚名,不当焦点,谢绝出镜,一门心思著书立说,人淡如菊,心静若水。如此为人为文,自然为学界所称道。老作家孙犁,曾经烽火戎马,从不居功自傲,宁静自处,春兰气韵,秋水文章,领自然清丽的荷花淀派风骚。作家王蒙写过一首诗:一年四季何逍遥,落尽桃花未见桃。春夏秋冬皆忘却,敲敲电脑便陶陶。圃本知命,豁达洒脱,物我两忘,得失一笑,端得大家风范。而国威所系的两弹元勋们,更是深居大漠,甘于寂寞,不求闻达,默默奉献,但却将惊世业绩写入了蓝天。

在寂寞中走向成功,是无数成功人士得出的实验结果。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拿得起成功。今天的寂寞预示了明天的成功。

【感悟】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有才华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心境,一种智慧,一种精神内涵,其蓄积的力量是惊人的。

也许与寂寞为伴是痛苦的,但寂寞不是一首悲歌,而是一条向前的大河,能在迂回曲折中孕育出快乐和成功。

【佛禅小故事】

【洗钵去】

唐代时,有位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今柏林禅寺)。早饭后,他来到赵州禅师身前,向他请教: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

赵州问:你吃粥了吗?

僧人答:吃粥了。

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

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

立刻行动起来,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行动,否则只是一场空想。佛陀【佛语禅心】有了好的想法就要立刻行动起来,只有想法而不付诸行动,那只是一场空想。

一位侨居海外的华裔大富翁,小时候家里很穷,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他忍不住问妈妈:别的小朋友都有汽车接送,为什么我们总是走回家?

妈妈无可奈何地说:我们家穷!

为什么我们家穷呢?

妈妈告诉他:孩子,你爷爷的父亲,本是个穷书生,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考取了状元,官达二品,富甲一方。哪知你爷爷游手好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坐吃山空,一生中不曾努力干过什么,因此家道败落。你父亲生长在时局动荡战乱的年代,总是感叹生不逢时,想从军又怕打仗,想经商时又错失良机,就这样一事无成,抱憾而终。临终前他留下一句话: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孩子,家族的振兴就靠你了,干事情想到了看准了就得行动起来,抢在别人前面,努力地干了才会成功。

他牢记了妈妈的话,以十亩祖田和三间老房子为本钱,成为今天《财富》华人富翁排名榜前五名。他在自传的扉页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想到了,就是发现了商机,行动起来,就要不懈努力,成功仅在于领先别人半步。

培根曾说过:好的思想,尽管得到上帝赞赏,然而若不付诸行动,无外乎痴人说梦。世界上的所有发明,都是在大胆的想象之后付诸行动而来。张衡的地动仪,是在当时人们都嘲笑他、认为绝对不可能的情况下行动而发明的。哥白尼的日心说,若没有日复一日的观测记录行动,也无法创立。只有付诸行动,才能获得成功。居里夫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致力寻找新的放射性化学元素,从不因外界因素或其他原因停止行动而只做口头猜测。行动,让她发现了镭和钋,让她的事业成功,为世界做出了贡献。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如此。14岁开始接触计算机的他,一旦有了新的想法,便立刻付诸行动,在计算机前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直到解决了自己的疑难工作。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的微软公司,才有了今天的Wind。ws。

心动不如行动。当一个人为自己确立了发展的目标后,就要立即采取行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努力,不要有任何的犹豫,更不能拖拉偷懒。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捕捉到成功的机会,一个人为自己设想再好的目标,如果不去行动,那目标也只能存在虚幻中,永远也变不成现实。智者善于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目标,他们绝不会坐着等待成功来敲门;只有愚者才心存幻想,希望好运突然降临,但我们知道,这样的好运也只存在于幻想中。如果有人问通向成功的捷径是什么?那就是立刻行动。

【感悟】

一且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行动起来,不要有任何的耽搁。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计划都不能帮助你成功,要想实现理想,就得赶快行动起来。成功的道路有千条万条,但是行动却是每一个成功者必须要付出的,行动也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坚定信心,朝着目标一步步地迈进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华经法师品》】

【佛语禅心】譬如有个人非常干渴,想喝水,到一个高地上去,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离水源还很远。像这样不停地挖下去,转而就会见到湿土,渐渐地又见到湿泥。他以坚定的信心挖下去,就会知道已经离水不远了。菩萨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听闻了解,如果没有修行《法华经》的教法,应当可以知道这人离无上正等正觉(成佛)还远得很。如果能够听闻、了解、思维、修习《法华经》的教法,那必然就知道他离成佛不远了。

有一位汽车推销员,刚开始卖车时,老板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期。

29天过去了,他一辆车也没有卖出去。最后一天,老板准备收回他的车钥匙,请他明天不要来公司。这位推销员坚持说:还没有到晚上12时,我还有机会。

于是,这位推销员坐在车里继续等。午夜时分,传来了敲门声。是一位卖锅者,身上挂满了锅,冻得浑身发抖。卖锅者是看见车里有灯,想问问车主要不要买一口锅。推销员看到这个家伙比自己还落魄,就忘掉了烦恼,请他坐到自己的车里来取暖,并递上热咖啡。两人开始聊天,这位推销员问:如果我买了你的锅,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卖锅者说:继续赶路,卖掉下一个。推销员又问:全部卖完以后呢?卖锅者说:回家再背几十口锅出来卖。推销员继续问:如果你想使自己的锅越卖越多,越卖越远,你该怎么办?卖锅者说:那就得考虑买部车,不过现在买不起两人越聊越起劲,天亮时,这位卖锅者订了一部车,提货时间是5个月以后,订金是一口锅的钱。

因为有了这张订单,推销员被老板留下来了。他一边卖车,一边帮助卖锅者寻找市场,卖锅者生意越做越大,3个月以后,提前提走了一部送货用的车。推销员从说服卖锅者签下订单起,就坚定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用户。同时,从第一份订单中,他也悟到了一个道理,推销是一门双赢的艺术,如果只想到为自己赚钱,是很难打动客户的心的。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帮助客户成长或解决客户的烦恼,才能赢得订单。秉持这种推销理念,15年间,这位推销员卖了一万多部汽车。这个人就是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

自信是一种说服力。在一开始时,看来仿佛不会成功的事,假如你坚持地做下去,总会有成功的一天。相反,假如你因为别人的怀疑或批评而犹豫不决、退缩不前,那不用别人的阻挡,你自己就打败了自己。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念,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信心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想要征服的东西。一个人只要怀抱理想和自信,大多能够获得成功。

《西游记》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它寓意深刻,给人以真实的启发。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成了正果,若少一难也就不能取得真经了。告诫我们什么?想有成就,想成功,必须要经过许多的困难,甚至缺少一难也不能成功。若心志不坚,就如菩萨所言:心志不坚难成正果!唐僧师徒就因立下了坚定的志向,一定要取回真经,所以在途中不怕风吹雨打,不受妖精的引诱,没有贪图富贵,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修成正果。若没有坚定的信心,哪能取得真经?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不专,见困难就退缩。只要有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相反,若没有信心,即使困难不大也不能战胜。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之奋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成功。

【感悟】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干什么事,想成就什么事业,都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朝一个目标努力拼搏,只要有信一心,就能战胜。因为困难有一大弱点,它最怕有信一心的人,而成功则又属于有信一心的人。如果你有坚定的信心,并去努力拼搏,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一坚定信念,学好本领

【佛语禅心小故事】有一只狐狸,在大树下卧着,一阵风把树枝吹断了,落在了它的背上。于是这只狐狸闭上眼睛,不敢再看大树。

最终它跑到了一片露天的地方。一直到天黑,都不肯再回到树下。

后来,它远远地看见风吹着大树,树枝上下摇动着,它说:大树在召唤我。便又回到了大树下。

【禅心】愚蠢者总是以为世界是随着自我的意愿而改变的,从而忽略了别人的存在,忽略了大自然规律的存在。

树枝被风吹断,只不过是偶尔砸到了狐狸的背上,此间并不存在故意或者人为之说,所有的故事都只来自于这只狐狸的臆想。就像故事最后的大树摇动一样,只是风吹树动的一个简单原理,狐狸却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为大树的召唤。狐狸是唯心的,在它的世界中万物的变化都与它自己的思想有关,这种唯心的思想往往使自己脱离了现实,更容易被困于妄想出来的困难之中。

诱惑往往披着美丽的外衣出现,只要你能从自身的客现实际出发,去辨别这样的诱惑究竟适不适合自己,坚定自己所取必所需的信念,抛却所有不切实际的繁杂,才可以在生活的道路上轻松出行,尽享沿途风景的秀丽。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两个小孩子,在河里游泳嬉戏,他们在水底捞了一把毛。

一个小孩子说:这是仙人的胡须。另一个小孩说:这是棕熊的毛。这时河边有一位仙人,这两个小孩争辩不休,来到那个仙人处请他决断这个疑难问题。

可那个仙人沉思不语,拿来一点米和芝麻,放在嘴里嚼,然后吐在手掌上,对两个小孩说:我手掌上的东西,多像孔雀的屎啊!。

这个仙人并没有回答孩子的问题,人们都明白仙人这是答非所问啊!

【禅心】因为自己的无知,才会故意转移人们的视线,以达到伪装自我的目的。

仙人的回答和两小儿的争辩之间没有一点的联系,然而仙人却妄想用自己避重就轻的回答来诳过小儿的提问,实在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行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用虚假的语言去诈骗别人或者去掩盖自己的无知,终会有被人发现的一天,反倒不如直接承认自己在知识上面的盲区,这样不仅会给人留下实事求是的良好印象,而且还会发现自己值得提升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不断丰富自身,不断为自己填充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自欺欺人往往是停滞不前的表现,长此下去必将被新鲜的知识所遗漏,在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时,无法自圆其说便会马脚尽露,成为众人的笑柄。知识无所谓新旧,只有不断的谦虚好学,常思己不足,才是做学问的康庄之道。

⊙利不补害,得不偿失

【佛语禅心小故事】有一个人患有罗锅症,脊背驼了,他请医生治疗。

医生拿了些酥油涂在病人的驼背上,在他背下放一块板,胸上压了一块板,医生狠命地压,然而最后,这个罗锅疼得两颗眼珠都迸了出来。

【禅心】不懂装懂,结果成了草菅人命的凶徒。

病人患病之后,本来已经处于弱势群体,而这个医生却非要冒充自己医术高明,结果病人的罗锅症不但没有治好,最后还因为类似于酷刑虐待的医术而被挤出了两只眼珠,可谓是得不偿失啊。有病就应该找正规的医疗场所进行治疗,片面相信旁门左道终会延误自己的病情,以至于病人膏肓无药可治;作为医生,基本职责就是行医问药,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妙手回春之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疾病便可以放手去治,但当面对自己所不了解的病情时,应该对患者负责,劝对方及早寻找名医乃是救人之道,倘若为了几两银子的诊断费而耽误了病人的病情,就等于是谋财害命,把自己从一个救世主的角色转变成了断头台上的刽子手。

遇事谨思慎琢,才能够于杂草丛中寻找到通行的小路。不论是对自己能力大小的思考,还是对所求助对象的思考,都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才进行的。因此,在千思万虑之后,积极的团队协作必将加速彼此行动的步伐。相信自己,同时也相信对方,才是事情成功的基调。

⊙同生共死,一致对敌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5个人,合买了一个使女。其中有一个人对这个使女说:你给我洗衣服。第二个人也说:给我洗衣服。使女对第二个人说:我先给他洗吧。第二个人生气地说:我和他一块买的你,你为什么只给他洗?说完就用鞭子抽了使女十下。

像这样,5个人各抽了她十鞭。

【禅心】当你把内部之间的矛盾看得过于重要的时候,往往就会忽略掉外部敌人的存在,无休止的窝里斗只会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伤了自己、伤了他人,却让对手笑傲于江湖之中。

这5个人都只是把自己的私利放在了首位,婢女只有一个,纵有分身之术也无法同时服侍5个人。事情总有先后缓急之分,一味要求与他人平等共享所有的利益,所能造成的唯一后果便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去追求各自的利益,舍弃了团队协作可以创造出来的辉煌成果。

彼此联系又彼此制约,在采取行动的时候应全面考虑彼此之间的波动效应,以避免不该发生的错误,从而实现大家的共赢。互相多为对方考虑一点,使得彼此之间能够牺牲最小的利益来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样才会激发更长久的合作欲望,谋求更久远的福利。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佛语禅心小故事】有一个歌舞伎给国王表演歌舞,国王答应赏给他一千钱。后来,他到国王那里要钱,国王却不给他。

国王对歌舞伎说:你在我面前唱歌跳舞,只是让我听着高兴。我答应给你钱,也是让你听着高兴罢了。

【禅心】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一种江湖规矩。而花钱找乐子,却也成了另一种消灾的模式,只不过是为自己消去心头的不快,这个灾只是自己情绪的一个周期。花钱消灾,自己高兴才是最终目的。

莫要与君子使诈,虽然可能一时间占了一点小便宜,但是失去的却是自己一辈子再也赚不回来的好名声。哪一个轻哪一个重,恐怕在失去之后,才会长久地铭刻心中。

⊙求同存异,照顾整体

【佛语禅心小故事】有一个师父,他有两个学生。这位师父脚有病,让两个学生一人负责一只脚,随时按摩。

由于这两个学生平时互相憎恶嫉恨,甲学生按摩完毕刚走开,乙学生就抓起甲学生应当按摩的脚,用石头砸断了。

甲学生回来之后,对乙学生这种做法十分生气,马上抓起乙学生应该按摩的脚,也砸断了。

【禅心】嫉妒是滋生恶毒的土壤,如果你放任自流,那么在你的心田上必定会生长出恶毒的藤蔓,紧紧将自己缠绕,直到不留一丝呼吸的空隙。

带刺的玫瑰花总有着惹人欣喜的芬芳,可是等到被刺扎到手时,才会后悔不该贸然去采摘。发挥彼此的优势,在向最终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相互扶持,才能共同见证明天的美好。

⊙协力同心,步调一致

【佛语禅心小故事】有一条蛇,蛇尾对蛇头说:我应该在前面。蛇头对蛇尾说:我从来都是走在前面的,凭什么让我跟在你后头呢?。

蛇头仍然坚持走在前面。蛇尾却紧紧地缠在树上,结果导致整条蛇不能动。

蛇头只好让蛇尾在前。因蛇尾看不见路,掉到了火坑里,结果这条蛇被烧焦死去了。

【禅心】具有什么样的才能,就去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才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否则,只能是白白浪费掉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优势,并且有可能把整个事情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出现一损俱损乃至无法收场的局面。

蛇头本是整条蛇的领导中心,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那其应该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应在面对处于从属地位的蛇尾的无理要求时,把妥协退让当做是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姑息纵容只能任凭罪恶任意生长,无法为自己、为他人带来丝毫的好处。很多情况下,铁面无私的作风才是权威与公正的体现。如果一个处于领导地位的人被下属怀疑其权威性,那其早应该开始好好自我反省了。

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协力同心,用一致的步调走过奋斗的历程,才会明白原来彼此之间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伺机而动,展翅高飞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亲信,在某次交战中,这个亲信不顾自身的安危救了国王一命,使得国王能够安然无事。国王非常高兴,想满足他的心愿,就问他道: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你想要什么我都答应你。这位亲信回答说:您剃胡须的时候,希望让我给您剃。国王说:这件事情如果适合你的心愿,那就满足你的要求吧。像这样的蠢人,被当时的人们所讥笑。如果他要求治理半个国家,让文武大臣来辅佐他,都能得到,可他却只要求这样低贱的职业。

【禅心】机遇只是在你奋力去抓取的时候,才会出现在你的身边。然而生活中的很多人,在面对难得一见的机遇的时候,却往往被其他细小的事物蒙蔽了双眼,任凭渴求已久的机会在眼皮底下悄悄溜走,自己却浑然不觉。

那个亲信在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国王一命的时候,面对国王的赏赐,他却只提出了为国王剃胡子的微小愿望,这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是他自己错失了大好的机会,还是明知自己能力不足所以才提出如此心愿?我想前者的几率应该更大吧!试想,一个能够在战场上不顾自己性命的人,必然具备指点江山的潜力,那么在国王慷慨赏赐的时候,自己放弃了去索取更多回报的机会,从而可以让自己的价值有一个更广阔的发挥平台,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做好你自己,做好随时学习的准备并且付诸实践,才可以充满信心地迎接机遇的来临。只要你具备了足够的能力,那便无须等待机会,我们可以自己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的机遇,在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下自由翱翔。

⊙放弃小利,发扬善心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两个人在路上结伴而行,他们看见一个人拉着一车胡麻在坎坷不平的路上前进不得。这时拉车人对这两个人说:请帮我把车推出这段险路吧。这两个人回答说:你给我们什么东西作为酬谢呀?拉车人说:无物给你们。当时这两个人帮助将车推到了平坦的地面。他们对拉车人说:把你答应的酬劳给我们吧。拉车人回答说:无物给你们。他们又说:把无物给我们呀!他们二人中的一个人笑着说:他不肯给,那就算了吧。另一个人说:他答应给我们无物,那一定应该有无物的。前一个人说:无物两个词合在一起,是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意思,你叫他怎么拿得出呢?。

【禅心】我们往往纠结于是谁的过失造成了错误,而忽略了应该怎么样去及时改正错误,从而达到把损失最小化的目的。

这两个过路人帮助别人的时候,动机本身就不纯,到最后却还吵嚷着要无物,越是大声地辩解就越是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行善,本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如若为此加上一顶金钱的帽子,那么善将不善,你所行的善也仅仅成了一种赚钱的手段而已。一旦自己得不到当初预想的回报,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恶的本性亦将暴露无遗。而故事中拉车人同样怀着一颗邪悲的心思,妄图以最低的报酬欺骗施予自己帮助的人们,如此斤斤计较,在遇到真正的困难时又怎么会求得真心实意的帮助呢?放弃的美丽,只有在你尝试过之后才会有真正的体验。放弃之后,才会为自己腾出足够的空间珍藏更有价值的人生。

⊙向上生长,得见阳光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有一个阔老头,身边的人都想讨好他,竭尽巴结奉承之能事。

这个老头吐痰时,左右侍奉的人争着用脚擦掉。

有一个笨蛋每次都争不上。他想:如果痰吐到地上,别人就会擦掉。下次主人再想吐痰时,我应当提前去擦。于是,当老头咳嗽正要吐痰时,这个笨蛋马上抬起脚踏在老头嘴上,结果把老头的嘴唇踏破了,牙也踏断了。

阔老头问这个笨蛋:你为什么踢我的嘴呀?。

笨蛋回答说:如果您吐的痰落到地上,左右巴结您的人早就争着用脚擦掉了。我虽然也想用脚去擦,却常常赶不上。因此,您的痰刚要出口,我就举起脚先去踏,希望能讨得您的欢心啊!。

【禅心】一味地阿谀奉承只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更何况是马屁拍到了蹄子上呢?愚人从故事的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未来,犹如每颗种子都梦想着成为参天大树一样,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耐得寂寞、忍受得了生活的磨炼。所以,就产生了和故事中的愚人属于同一群体的物种,他们妄图凭借他人的大树来为自己搭建阴凉,妄图通过不劳而获,或者付出最少的努力收获最大的成功。但是,世事总是难测,当所有人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生存就会变得异乎艰难。可无论如何,希望通过如此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入的人们都有着一个通病宁可卑贱地活着也不肯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于是才出现了愚人下三滥的竞争招数。只是这样的事情,结果都会在你我的意料之中。愚人并没有因此而获得一分钱的收入,还很有可能被富人家以及其他的拍马屁者驱出门外。

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艰苦的磨炼往往成为日后不可或缺的财富。因为只有在阳光稀缺的环境中,低处的小草才会拼命向高空生长。当你伸手触及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阳光的时候,相信脸上的笑容一定会用最灿烂的方式绽放。

⊙拒绝诱惑,坚守自己

【佛语禅心小故事】从前摩罗国有一位大臣,得了不治之症,病情很严重,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吩咐他的两个儿子说:我死后,你们要妥善地分清财物。两个儿子遵从父亲的遗愿,在他死后将财产分成两份。可是哥哥说弟弟分得不公平。

这时有一个蠢老头说:我教你们怎样把财产分得公平。把现有的财物都破成两份不就得了。怎么破成两份呢?就是把所有的衣服剪成两片儿,把盘子、瓶子摔成两瓣儿,把盆、缸也砸成两块儿,把银钱也剁成两半。这样家里所有的财物,全都破成了两份。像这样分财物,被人们所耻笑。

【禅心】公平与公道自在人心,用物质来衡量只能是毁掉公平本身。

既然是父亲遗留下来的财产,那么兄弟之间谁多谁少又有多大的差别呢?父亲留下财产的目的,是希望看到两个儿子的生活会变得更好,而不是想要看到彼此之间为了财产而争得面红耳赤、老死不相往来。更何况,很多具体的事物是无法用平均这个词语来划分的,过于要求平均只会毁了兄弟之间的感情。金钱用完了总有再赚回来的一天,可是彼此之间的情感一旦出现了裂痕就难以恢复,后悔都来不及。

面对诱惑,保持自身意志的坚定,永远不要忘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时刻坚守自己心中那份纯洁的港湾,守候永远属于自己的航船起帆远行。

佛学经典智慧语录90条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1、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2、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3、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7、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8、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9、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之中。


1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2、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4、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5、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6、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8、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9、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0、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1、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22、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23、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4、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5、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26、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7、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2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9、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30、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1、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2、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3、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34、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35、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36、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37、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38、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39、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40、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41、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2、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4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4、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6、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8、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49、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50、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51、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52、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53、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4、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5、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56、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57、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58、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59、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60、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61、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62、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63、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64、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65、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66、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67、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68、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69、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70、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71、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72、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73、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74、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7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76、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7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78、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79、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80、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81、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82、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83、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84、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85、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86、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8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8、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8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唯美的句子,优美的说说,在您的朋友圈能经常分享值得与他人分享的句子。励志的句子网j458.com向您推荐更多好内容,请阅读人生智慧正能量的句子,希望您有一个好心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207736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经典佛法故事
下一篇 : 看佛学故事悟佛语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