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天,老师们都需要编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视为课堂教学的框架,而好的教案课件又该具备哪些特点呢?针对此问题,我们整理了《汽化和液化课件》一文,并愿意与您共享。非常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网页,相信它能为您带来令人惊喜的收获!

汽化和液化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现象及蒸发可以致冷,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4.通过“液体沸腾”这一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5.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道理。

6.使学生养成与人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

二、教学准备

1、电教器材: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2、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火柴、、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演示

(1)在黑板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不见了。

(2)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从热水中拿出来,过一会再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提问---归纳:

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汽化和液化现象。

1、提出问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汽化和液化现象?看谁想到的多?

教学方法:思考—讨论—展示交流—评估归纳

如:(1) 、湿衣服晾干(2) 、水壶里水烧开(3) 、打火机打火

(4) 、使用液化石油气、 (5)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6) 、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干等等,(7) 、冰棍周围冒“白气”

(8) 、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9) 、水烧开时,壶嘴冒“白气”

(10) 、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

2、提出问题:水壶里水烧开汽化和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汽化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学方法: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

蒸发: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3、探究水的沸腾

(1) 、提出问题:水沸腾的现象也许大家都见过,但是否

观察过水沸腾的全过程?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的可以大胆地提出来。

教学方法:思考—讨论—交流—归纳:

如:①水沸腾有什么特征?

②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③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变化?

(2)、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猜想一下问题的答案)

如:①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③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④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加热,温度升高

(3) 、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选样器材,并汇报展示实验方案。

提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加热的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归纳:①烧杯小一些,加热水少一些;②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盖;

(4) 、学生分组实验:

提示学生重点观察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①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②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是否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怎样变化的?

③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④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

⑤水沸腾时,烧杯里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否透明?

(5) 、分析与论证:

教学方法:展示学生实验结果--交流分析--总结归纳出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

①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③沸腾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6) 、讨论和交流:

学生对于实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如:①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是100℃而是96℃?

②各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同?

③当酒精灯熄灭,停止加热,沸腾并没有立刻停止。

提示归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不太纯,气压的高低,温度计不太标准等都可以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沸水吸收了石棉网的余热,所以水沸腾还能继续一段时间。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找出“沸点”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沸点表。并回答问题:通过阅读沸点表你发现了哪些规律或者说得到了哪些结论?

思考—讨论—交流—归纳:

(1)。不同的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2)。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是100℃。

汽化和液化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想同和不同。

2.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标中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能说出气体液化的

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课时

两课时(含实验)

教学准备

五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200ml烧杯。酒精温度计。硬纸板。玻璃片。一次

性打火机。30%酒精。50ml注射器。乙醚。等。棉签。水。视频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1.板书设计。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状态变化:液体气态。

蒸发能量变化:吸热。

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风速。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化状态变化:气态液态。

能量变化:放热,

影响因素:温度下降,体积压缩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2.教学过程设计。

蒸发⑴分发器材,实验室上课无此步骤。

⑵让学生用棉签蘸30%酒精涂在手上,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出蒸发概念。

⑶例举洗手后不擦干怎样使手快干,归纳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⑷俗话说冷冷在风里,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归纳出蒸发的能量变化。

⑸设凝,电风扇能对任何物体降温吗?

⑹分组实验,水的沸腾。注意观察现象,并描述。

a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里面的蒸气,归纳沸腾特点。

①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即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但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液体沸腾但不升温。

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剧烈发生的。

③液体沸腾时虽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⑺列表归纳。

蒸发沸腾

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特点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2.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1.同时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2.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发生。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上气流的快慢。

液体表面气压的大小。

⑻阅读沸点表(标准大气压)

⑼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液化。

①同学都喜欢喝冰冻的瓶装水,水从冰箱内取出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沸腾的水上盖一干的玻璃片,马上会出现水滴,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②讨论归纳出液化的概念,说明液化时要放热。

③讨论100℃水蒸气与100℃水烫伤哪个严重?为什么?

作业

汽化和液化课件 篇3

【内容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本节“想想做做”3个,科学探究活动1个,“动手动脑学物理”1个,“STS”一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主要特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

活动1:课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这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采用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由于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学们可以说出较多的沸腾时的现象)

[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思考,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汽化和液化课件 篇4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b课

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

1、演示。

2、教学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3、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

[猜想和假设]:

[设计实验]: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烧杯(盛水)、烧杯盖(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分析和论证]: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使学生较好地了解沸腾的特点,知道沸腾的条件。

[评估]:让学生回顾操作,评估探究的各个环节,你认为这些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提出来,最好能说出改进的措施。本实验可能因使用的温度计质量问题,以及本地的大气压影响使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可结合小数据括号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作简单说明。

4、教学沸腾相关知识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大气压强有关。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5、学生自学课本第88页的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并回答问题。

6、回忆童年。

回忆小学时科学课上“纸锅烧水”的实验,结合刚才所学的知识,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并且还能将水烧开?

7、讨论。

8、教学蒸发相关知识

①蒸发的概念及特点。②体验蒸发制冷的作用。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9、试一试。

三、小结

比较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

四、作业布置

课本91页第3题,第92页第4题

汽化和液化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四、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七、教学用具

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扇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将酒精抹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雨后地上的水坑,一会儿也干了,地上的水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下面的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

二、进行新课

做课本中实验,或者观察书上的实验现象图片。实验现象:将塑料袋沉入80℃以上的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了,酒精变少了。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小液滴是酒精,因为水没进去。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

1、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2、蒸发(板书)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课件)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想想做做]

(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把酒精滴在手背上,擦在手背上,或用手扇,有什么感觉?滴上、擦上酒精的地方有凉的感觉,用手扇一扇,感到更凉。这说明蒸发过程需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滴在手背上的酒精,比擦在手背上蒸发的慢。用手扇酒精蒸发更快。说明蒸发快慢与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同学们回答地非常好。

看课本图4、3—5,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启发诱导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人身体上有水,皮肤上的水分蒸发,水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就要从人的皮肤吸收热量,使体温下降,所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由于狗没有汗腺,不能靠出汗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靠加快呼吸,增加蒸发量来散热。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影响蒸发快慢有三个因素,并且蒸发有致冷作用。

3、沸腾(板书)

怎样使一杯水在短时间内完全汽化呢?

水的沸腾: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提出想了解什么?水开了为什么要冒气?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熬干了,水去哪里了?问题提出来,大家先大胆猜测,相互讨论,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水熬干了,水变成了水蒸气。

实验方案1:

把冷水倒在烧杯里,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上,杯上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玻璃泡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给盛了冷水的烧杯加热,当水温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min为止。

实验方案2:

把热水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

两种方案都很好,也可行,我们现在分两大组。一大组用冷水做,另一大组用热水做。仔细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并说出这两种方案的缺点。

冷水:开始给水加热时,在烧杯的器壁出现了许多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烧杯器壁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后来发生了变化,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这时水就沸腾了,在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是不改变的,把酒精灯撤掉以后,沸腾停止。

热水:开始给水加热时,水温上升。水沸腾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越来越大,上升到水面破裂,汽泡里的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水的温度不变,把酒精灯撤去,沸腾停止。

开始给冷水加热时,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在器壁上生成气泡,气泡中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继续加热,气泡受热膨胀,当气泡大到一定程度,由于浮力,气泡脱离器壁开始上升,气泡上升温度降低,气泡内的大部分水蒸气要液化成水,气泡外边压强大于气泡内气体压强,气泡变小。这里边关于压强和浮力我们以后要学到。现在根据观察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律。

根据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水的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根据气泡上升,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说明水的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根据撤掉酒精灯后,水就停止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看课本80页小数据。为什么表上标“在标准大气压下”?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以后要学。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而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要记住酒精的沸点78℃、水银的沸点357℃。通过表格比较蒸发和沸腾4、液化

前面我们看到,把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凉一会儿,塑料袋变瘪,并且有酒精液滴,这过程说明了什么?大家思考,并相互讨论。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酒精被液化。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这我们也不陌生。我们家中用的液化气罐,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变成液体后装入钢罐的。还有我国长城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的燃料,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装在火箭里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过程。那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用例子解释吗?使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板书]液化过程要放热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

四、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1、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2、沸腾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3、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想想做做]纸锅烧水

我们现在用桌子上那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观察到什么。学生们做,教师巡回指导,给纸锅加热一会儿,水沸腾,而纸锅并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水100℃就沸腾,而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所以水沸腾而纸锅并没有燃烧。

汽化和液化课件 篇6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第四节汽化和液化 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上)。

②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③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②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物理教案《第四节汽化和液化 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②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87567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干部转任辞职报告汇总3篇
下一篇 : 个人本月工作总结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