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作文# #马克思主义观后感五篇#】观看优秀的作品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此时我们不妨通过写观后感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好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不断地触动内心,写观后感要注意正确把握文章内容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你写过作品名的观后感吗?励志的句子小编为您提供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观后感”的相关信息,欢迎获取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马克思主义观后感【篇1】

初看到这本书时,顿时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深遂、道理之博大精深,需要一定的“修炼”才能真正的读下去。我之所以来读这本书,是因为它来自每周五个下午的例行学习。王向明教授的深入朴素的讲解,加上生动的实例,使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班后,我找到这本书读。下面,我仅对书中的部分章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不顾中国具体国情,盲目发展。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不断结合的的历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蕴含”在党的“结合”思想之中。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有三点: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遵义会议后,革命才绕道而行,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在第一次飞跃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第二次飞跃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这三点内涵同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和中国的文化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解决实际问题,用实际成果检验。只有自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创造性地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作出合理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决定了我们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很长很长的时间,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与时俱进,我们作为当代发展中的个体,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首先要认识自已,认清自已的工作、生活,其次,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当下社会出现的各种思潮,以及国内国际形势,能够客观的分析,进而做出理性的判断。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在个人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所在。

马克思主义观后感【篇2】

近日研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本书,颇有小感,使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在学业上给了我很好的帮助,同时对我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定位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马克思没有创立完整的辩证法理论,马克思的辩证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哈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辩证法的书,或许马克思认为,有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没有必要再去创立一个新的独立的辩证法学说。然而诚如黑格尔辩证法所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作了“扬弃”,作了修正。

正如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说的:“我的辩证方法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他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人脑的活动过程,即他以‘理念’的名义而且甚至把它转化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世界的创造主,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外部的现象形式。

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人的头脑所反映的并变成思维形式的物质世界。”也就是说,马克思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根本不同的一点是: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的辩证法是从属于精神的普遍中介的;马克思认为,任何对自然的辩证认识都要服从历史实践的辩证法,即人与自然的辩证法。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们需要吃东西。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都是偶然的。

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我们今天起床发现路是湿的。我们推测昨晚可能下雨了,但可能是人(不小心)浇的;如果昨晚下大雨的话,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道路会湿的。

我们习惯于找出一件事的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出最后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性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本身就是偶然性。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是绝对必然的。”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

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经济决定论思想给人一宿命论的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

历史必然性的陈述往往引起人们的反感,因为必然性忽略了个体的行为和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人类已经开始从一个狭窄的个人空间走向一个彼此交流更频繁的信息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

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人们仍然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并不多,那么生活怎么可能有意义呢?

(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相信这世上必然发生的事,因为这是虚假的,是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在高中哲学部分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于辩证法的概念就是从那里得到的,但我一直有疑问,这个疑问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黑格尔,逻辑学,精神现象学,什么的,得到一个发展的概念,或者说概念的运动,但在逻辑学里,其体系又否定了个人的自由活动,而表现出,似乎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那里,一切都研究完了,你只能照着他的做,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到这个时候再回过头了看马克思所谓的人的感性活动,才理解了马克思所谓的辩证法不是别的,就是这个实践,这个人的对象性活动。

意识与物质的对立统一是一种错误的幻觉,对立是错误的对立。意识和物质的统一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人”这个孤零零的概念。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义,对黑格尔来说是一个高地和终点,它永远解决不了自身的矛盾。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是人为的、现今尚无法完全突破的对立,但是因为人具有意识和认知能力,某种程度上,二者又可以统一;因为意识永远是人的意识,而不是石头或泥的意识;物质一直是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的感性活动是人与其活动对象的统一。除了人类的活动之外,这种统一与自然没有人和联系。并且在这个统一体里,人和他的对象以及这个统一体都一刻不停地同时处在变动中,人的活动作用于对象,使对象发生变动,同时人的活动也随着对象的改变而变化,人、对象以及人的活动都处在一种变动的关系中,因此人和对象就不是准确地一致关系,而是只能在一个范围里大体相符,但这个范围随着这个统一体的发展,也是不断变化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两句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为什么前面要加上“现实性”三个字?“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什么是人的现实性的活动?

其实这是人对自然界的活动。这种社会关系必然具有这种现实性,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否则,它将会倒意识和精神的抽象。

”举一个例子,从《国富论》里的货币说起。交换脱离了物质直接交换的阶段以后,开始以媒介物做中介进行交换。媒介物的选择,刚开始是笨重的其他日用品,但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金属因其不易磨损和可分性使用方便,因而选择金属作为货币;金属在日常使用中,程中麻烦,所以硬币、硬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或故意减轻重量,所以法国硬币。

在这一个历史过程中,因人和货币这个对象始终处在一个变动的关系中,并因为人的活动而互相作用和影响,两个方面都不断在变化。

感知,或认识,其对象不是别的,就是体现在自然那里的人自己的活动,所谓的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行动。感知,就是人的活动的理论化,可描述,从而可遵守执行,从而可不断完善。所谓真理,就是不断改进人们自己的行为,因为辩证法就是真理,辩证法就是人的感性活动。

以上只是自己的从书中体会到的一点心得,让我理解了马克思辩证法的一些皮毛,感到马克思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更不是一些空洞虚无的“哲学”,它确实是从我们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真正的真理,真正能让我们理解我们自身存在价值的值得挖掘的一座宝藏。

马克思主义观后感【篇3】

剩余价值及其规律是指剥削于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劳动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和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从而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再生产。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扩大资本只能依靠累进积累。资本再生产理论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着重揭示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和规律。

曾经,在高中的课堂上,老师向我们解读“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本以为这仅是马克思个人仇资的心理表示,毕竟在当时,我只认为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对立面的人。读罢《资本论》,才发现这正是恰如其当的评述,甚至如果还有更贬损的话语,我不介意用它来描述资本积累的原始过程。历史是建构的,文字形式的历史总是不可避免地被作者所标记,但其前提是有这样一段历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虚构的历史,迟早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如果说,资本积累不外是不断地进行着对雇佣工人的剥夺,对他们的无偿劳动的占有,而这种剥夺又是隐敝的,被掩盖在物的关系下面,是按照商品流通规律发生的,那么原始积累就是对生产者生产资料的剥夺,其目的是在于把他们变为雇佣工人,这种剥夺并不为物的关系所掩盖,它在商品流通规律之外进行,是超经济的因素。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是从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开始演出的。同王室和议会顽强对抗的大封建主,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夺去他们的公有地,强行拆除农民的住房和公认的小屋,把耕地变成了牧羊场,大量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被投向劳动市场。同时,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和伴随而来的对教会地产的大规模侵吞,对修道院等的压迫,把住在里面的人无情地抛进无产者行列。

把人从地产上清扫出去,对“神圣的所有权”进行最无耻的**,对人身施加最残暴的暴力,在那个时代,所有这些被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无怪乎托马斯.莫尔在自己的《乌托邦》一书中就宣称:

“羊在吃人”。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能够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型社会体系来。在这个系统的顶部是厚厚的树叶,覆盖着所有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在树根上投射出无尽的阴影。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透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植物的根所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透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只有根在地下越挖越深;叶子拼命向上伸展;树枝和杆子也长、粗、高。原来小而丑的植物渐渐变成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和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群众。

马克思主义观后感【篇4】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以《资本论》为例

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之一,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过程,揭示了其内部规律,还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在读完《资本论》之后,我真正领悟到广义上讲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高深的学说,而不仅仅是某种泛泛而谈的“主义”。

首先,我被书中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度剖析所震撼。马克思在书中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方式的组合,它包括财产私有制、商品经济、雇佣劳动等方面。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易的特点进行梳理,发现了“等价法则”的存在,即不同种类的商品可以通过一定的比例互换。而商品的价值则是通过劳动来决定的——劳动是商品的“母体”,和劳动量成比例。同时,马克思也揭示了资本家利用剩余价值的剥削过程,强调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这样的剖析,让我真正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骨骼”,以及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根源所在。

其次,我感受到了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早期探索。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阐述了合作社的特点,并且提出了共同所有制的主张。马克思认为,合作社可以减轻工人的负担,降低商品的价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抵制资本主义的能力。而共同所有制则是将生产资料完全归于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消除私有制的剥削,实现自由个性发展。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也了解到了马克思在早期思考社会主义问题时所付出的努力。

此外,我还发现《资本论》对于劳动价值论的深入剖析,让我对劳动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入。马克思阐述了“自由劳动”和“强迫劳动”这两种重要的概念,指出了社会使用价值的来源——劳动,以及由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他看来,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进入市场后会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而由此引发的劳资矛盾,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原因所在。本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不断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的《资本论》既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又是一部可读性较高的社会学著作。通过阅读它,我切身领悟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对于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阅读马克思的著作,除了具有学术性质,还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观后感【篇5】

康德的哲学思想研究

1770年是康德学术活动和哲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就职**《论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由于这篇**为他后来创立的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哲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学术界通常都以这一年为界限,把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一)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理论成就是提出了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宇宙学不变性理论相对应的宇宙学发展理论,从而形成了具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倾向的新的自然观。康德的新自然观集中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说”中。

第一个假说是“潮汐假说”,即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的摩擦而逐渐减慢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4年发表的《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起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海洋的水位出现有规律波动的潮汐现象,水位波动与地球表面的不断摩擦必然导致地球的缓慢自转。

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是微不足道的,但长期积累是无法弥补的,最终会使地球停止自转,导致死亡。康德的假说已被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这一假设的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天体都在运动,都有自己的变化、发展和消亡过程。

第二个假说是“星云假说”,即关于宇宙中诸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5年匿名发表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即中文译本《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宇宙间最初充满着分散的、云雾状的物质微粒,即“原始星云”,它们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

由于这些微粒分布的密度不同,因此在引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质点便逐渐聚集到密度较大的质点上去,从而形成引力中心;与此同时,由于斥力的作用,又使向引力中心作直线运动的微粒向侧偏转,逐渐形成围绕引力中心作平面旋转的涡旋运动。这样,在重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下,涡旋运动中的物质逐渐集中到一个平面上,形成一个盘状结构,中心部分凝结成太阳,外围部分形成一个围绕太阳的行星。康德认为,太阳系就是这样形成的。

他还把太阳系起源的假说扩展到整个宇宙。他相信宇宙中无数的恒星和天体系统都是根据这个给定的运动定律形成的。整个宇宙是一个永恒的运动过程,不断地产生和毁灭。

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在其《宇宙体系》中,又独立地提出了与康德类似的关于太阳系起源于炽热星云的假说。此后,这一假说便以“康德一拉普拉斯假说”为名而载入科学史册。

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对天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17、18世纪,在自然观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形而上学的宇宙不变论。按照牛顿的观点,宇宙中的诸天体都是一下子造成的,并处在固定的位置上,由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才运动起来,此后便沿着固定的轨道循环往复地运转下去,永远不变。

康德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这种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提出了宇宙的自然生成和发展的学说。在他看来,宇宙中诸天体的形成不过是原始星云自身运动的结果,而不需要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即“上帝的直接插手”。康德宣称:

“给我物质,我将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形成的。因为如果本质上有一个具有引力的物质,一般不难找出宇宙系统形成的原因。”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坚持从物质本身及其运动来说明天体的形成,把宇宙看做是一个在时间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对此,恩格斯曾给予高度的评价。恩格斯指出:“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

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而且用的是很科学的方法。”恩格斯还指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如果说宇宙天体包括地球是某种逐步生成的东西,那么,地球上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候的状况,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某种逐步生成的东西。

可见,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

康德的天体演化辩证观无疑是自然观的一次革命。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康德并没有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底,他的宇宙发展理论也没有完全摆脱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康德一方面指出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另一方面又指出宇宙有一个中心,时间有一个开始。

在天体起源的问题上,康德虽然用“原始星云”这种物质来说明宇宙的形成,但又认为“原始星云”不同于“原始原因”,只有上帝才是宇宙的始因。他认为,上帝创造了物质,并给物质以自由,物质才能按自身的规律成为“宇宙的构造者”。康德还认为,虽然物质可以通过物质自身的运动来指示宇宙的形成过程,但它不能完全而清楚地解释草或幼虫是如何由物质产生的。

总之,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自然观中仍包含有自然神论和形而上学的因素。

(二)批判哲学的形成与特征

在“批判时期”,康德的研究重点已从自然科学领域转向了哲学领域。1770年,康德的教授就职**的发表,标志着他的哲学思想从前期的理性主义的独断论向批判哲学的转折。康德首次提出了先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基本思想。

此后,循着这一思路,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康德相继发表了著名的“三大批判”,逐步建立起他的完整的批判哲学体系。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首先,对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根本精神是理性和自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以理性和自由为目的,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与启蒙思想家一样,康德也主张用理性批判一切。

他指出:“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一般来说,宗教凭借其神圣性,而立法则凭借其权威性,希望逃避批评。

但这样一来,它们就激起了对自身的正当怀疑,并无法要求别人不加伪饰的敬重,理性只会把这种敬重给予那经受得住它的自由而公开的检验的事物。”康德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理性、自由、平等及共和思想,特别是卢梭的政治和道德思想的影响。他认为卢梭思想给他的最大教益就是:

“我学会了尊重人”。康德把“自由”看成是每一个人惟一不可放弃的权利,并认为人民有建立他们认为好的国家制度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康德反对封建**,主张进行社会改革。

他认为,立法权只能属于人民,只有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立,即由人民立法,国王依法管理的“共和国”,才是最合理的国家制度。不过,康德又认为,这种共和国只是人们应当力求实现,而实际上却又永远不能达到的“理想”。康德虽然强调了封建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但他认为改革不是人民通过革命来实现的,只由君主通过改良才能实现。

康德的上述思想虽然是软弱和妥协的,但毕竟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在法国启蒙思想影响下对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和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应当被公正地看作是德国的法国大革命理论。

其次,对康德批判哲学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现代哲学认识论中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莱布尼茨和休谟的哲学。莱布尼茨认为,人的理性本身包含着一些内在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通过反思理性来认识,从而获得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休谟的怀疑论认为,所有的观念都依赖于感觉印象,而感觉印象之所以是知觉的原因是未知的。

因此,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休谟还认为,因果关系是建立在没有任何客观或理性基础的习惯性心理联系的基础上的。康德早年信奉莱布尼兹·沃尔夫哲学。后来,在休谟哲学的影响下,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休谟的怀疑论启示了康德,使他认识到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是一种独断论。在康德看来,所谓独断论就是,在没有批判地考察人类理性能力之前,就武断地把理性自身所具有的原则认定为事物本身的规定,并武断地认为理性具有认识事物本身的能力。康德认为,包括18世纪法国唯物论在内的一切“形而上学”都是独断论。

不过,康德也不同意休谟的怀疑论观点,尤其是休谟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必然性观点。他认为,休谟的怀疑论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根本否认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其结果不仅否认了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否认了作为知识基础的外物的存在。康德认为,独断论和怀疑论的共同错误就在于,它们在考察知识的**和客观性时,都对人类理性采取了一种非批判的态度。

因此,康德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在进行认识之前,先要对人类理性能力本身进行批判地研究和考察。康德由此走上了创建自己的批判哲学的道路。

康德把“理性批判”看做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他明确指出:“我说的批判并不是对书本和体系的批判,而是从理性可以不靠任何经验独立取得的一切知识着眼,对一般理性能力进行的批判。

”可见,康德所谓的批判,就是要批判地考察人类的“一般理性能力”及其适应的范围和所能达到的限度。康德把人类理性区分为“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他认为,作为认识能力的思辨理性为自然立法,从而使科学知识成为可能;作为意志能力的实践理性为自身立法,从而使人能够自由地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虽然能够为自然立法,但他自己却仍然不得不服从他为自然确立的法则,因而人没有超越自然的自由。但是,人毕竟又是有理性的自由的存在,不过这种理性不是思辨理性或理论理性,而是实践理性。康德强调,实践理性高于思辨的或理论的理性,因为只有实践理性才能使人超越自然的必然性的限制,即超越感性领域和经验的界限而达到无限的自由境界。

康德哲学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近代哲学所提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为此,康德先后发表了他的著名的“三大批判”。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把人的认识限制在现象的范围内,论证了现象界即自然是受因果规律支配的;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论证了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它能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决定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在《判断力批判》中,他以“判断力”为中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自然与自由的统一。

康德的批判哲学由此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与折衷,即调和唯物论与唯心论、经验论与唯理论,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其具体表现有二:其一,在考察知识的对象即客体时,提出“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区分,以调和知识与信仰的对立;其二,在考察知识的形式即构成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以调和经验与理性的对立。

“现象”和“自在之物”是康德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康德指出:“我们要从两种意义看待客体,即一方面可视之为现象,另一方面可视之为自在之物本身。

”康德所谓的“现象”,指的是“感性的表象”,即“物由之而向我们表现的样式的表象”。康德所谓的“自在之物”主要有两种含义:第一,“自在之物”指的是“现象的基础”,即“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

康德承认作为感官对象的物是在我们之外客观存在的,并把它看做是产生感觉表象的原因和基础。这是他的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但是,康德又认为:

“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这就是说,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作为现象的基础的“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这说明康德哲学具有不可知论性质。

第二,“自在之物”指的是理性的“理念”,即所谓“上帝”、“灵魂”和作为整体的“世界”。康德认为,理性的“理念”是现象之外的超验的本体,因为在经验世界中并不存在与之相应的原型。所以,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这种超验的本体看做是传统形而上学不可避免的“先验幻相”。

它是人的理性所不断追求的目标,是人的认识永远也不能达到的“彼岸”世界。但是,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又认为,这种超验的本体作为实践理性的“公设”,是客观实在的。因为,在道德领域中,为了实现“至善”,必须设定上帝的存在和灵魂的不朽。

这样,在康德的哲学中就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可知的经验的“现象”世界,一个是不可知的超验的本体世界即“自在之物”,二者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康德哲学的二元论性质即体现于此。

康德就是用这种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来调和知识与信仰的矛盾,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必须限制知识,以便为信仰保留地盘。”在认识论或知识论上,康德也是一个调和主义者。

近代哲学在认识论研究中,围绕知识的**、性质、范围及其真理性等问题,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派的长期分歧与论争。经验派认为,一切知识都**于经验,即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唯理派则认为,知识**于理性,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只能由理性自身演绎而来。经验论和唯理论虽然各执一端,但最终也取得了一点共识,即真正的知识应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根据只能是先验的。

这一点在休谟哲学中已有明确表述。休谟认为,以经验为基础的知识只是或然的,只有先验的理性知识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康德看到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的片面性,同时又不满意休谟的怀疑论及其对因果联系的心理学解释,于是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这就是调和经验和理性,把二者综合在一个体系中。

康德肯定“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同时又指出“经验永远也不给自己的判断以真正的或严格的普遍性”。按照康德的观点,知识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其“质料”来自后天的经验,其“形式”来自先天的理性。真正的知识是由先天的认识形式(时间、空间和范畴)和后天的质料(感觉经验)相结合而构成的,它的逻辑形式则是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试图用“先天综合判断”来调和经验和理性的对立,他的认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6022969.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下雨天搞笑句子(分享74条)
下一篇 : 留下那份童真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