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现今社会很多人都喜欢运用网络,分享优质的句子似乎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句子的质量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有哪些经典的句子?也许下面的“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感悟”正合你意!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感悟

【在恶劣的环境下努力求生存】

如果我们有着一颗坚强的心,有着倔犟的求胜信念,有着不屈于任何艰难困阻的意志,有着不断进取的坚持,还有什么困难能够挫败我们,打倒我们的意志?

我们是否想过,还有什么困难,会比小草被拦腰切断的处境还不能逾越?

还有什么地方,会比小草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还有什么信念,会比小草只求不断成长的倔犟更加坚持?如果我们有着一颗坚强的心,有着倔犟的求胜信念,有着不屈于任何艰难困阻的意志,有着不断进取的坚持,还有什么困难,能够挫败我们,打倒我们的意志?还有什么困难,能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绊脚石,阻碍我们成长和发展不断前进的脚步?芸芸众生,我们都像小草一样平凡,每个人都期盼自己有一天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但是在经历生活的考验时,你是否像小草一样在顽强地求生?

总是要记住:无论是在荆棘丛生的废墟中,还是在几乎被这个世界遗忘的角落里,都会有一片夺目的绿色让我们惊讶,即使在狂风暴雨中,小草也不屈向上,努力求生、茁壮成长。
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不仅赞美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也颂扬了它在逆境中努力求生的毅力。

稻盛和夫在创业之初,也像一棵平凡的小草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今的伟大业绩的获得,是他具有像小草一样努力求生的毅力,勇敢地接受狂风暴雨的洗礼,他亲手创办了两家企业京瓷与DDI,两家企业日后均成为日本行业领头羊,并跻身世界500强之列。
一个未能考取理想大学,一个在当时毫无前景的企业的领导者,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他具有像小草一样的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下,他努力求生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稻盛和夫曾说,非洲干涸的沙漠中,一年才下一两次雨。
一旦甘霖喜降,植物迅速发芽、急忙开花。
在一两周短暂的时间里育种,在下一次降雨前忍受严酷的热沙,为下一代传递生命。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在它有限的时间里、在一个个有限的瞬间中,尽最大努力认真活着。
通过努力过好现在,就能把小小生命的今天与明日连接起来。

植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岂能输于花草。
所以不要虚度每一天的光阴,必须认真地活着。
这也许是让我们来到世上、让人生有价值的宇宙和我们人类之间的一项约定,也是使人生这台戏充实圆满的必要条件。

【人生就是瞬间持续的积累】

与其为明天而烦躁,不如把力量放在充实每一个今天、把握每一个今天、过好每一个今天上,这才是让梦想成真的最佳方法。

在激烈的竞争中,就算你想在短时间内克敌制胜,也别忘了明天不可能跨越今天而直接到来,别妄想一步登天,行走千里也得从跨出第一步开始,无论多么远大的梦想,也要靠一步接着一步、一天一天的累积,才得以成就。

稻盛和夫指出: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认真地过日子。
假如每天都努力工作,并设法改善一些事情,或许就能预见明日的光景。
一天天累积起来的就已非常可观,五年、十年后的成就必然会辉煌。
人们常说: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会经常忽略这样的积累过程:当下这一秒累积起来成为一天,而一天一天下来会累积成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
就像登山一样,蓦然回首时,不知不觉已站在高不可攀、伸手也无法企及的山顶上。

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稻盛和夫使用过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不乏聪明伶俐的人。
这种人头脑敏捷,对工作要点领会很快,是所谓才华横溢的人物,同时,他的企业也招聘了一些笨人,他们反应迟钝,理解事情缓慢,可取之处只是忠厚老实,起初稻盛和夫认为经营者看重、赏识的人才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如果企业不得已要辞退职工,首先遭殃的肯定是后者而不会是前者。
他曾认为,前者当中特别能干的人,将来在公司里可以委以重任。
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在多年的商路历程中,他体会到,那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才,正因为他们聪明,成长很快,或许就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太平凡,待在企业里大材小用了,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
所以,最终留在企业里的、有用的,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这些头脑迟钝的人们,他们做起事来不知疲倦,孜孜以求,10年、20年、30年,像尺蠖虫一样一寸一寸地前进,刻苦勤奋,一心一意,勤恳地、诚实地、认真地、专业地努力工作。
稻盛和夫为自己曾经的短见感到羞愧。

所谓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

细数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他们的伟大的事业也是枯燥工作的积累,他们创造出的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就就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因此,与其为明天而烦躁,不如把力量放在充实每一个今天,把握每一个今天,过好每一个今天,这才是让梦想成真的最佳方法。

【将接受转变为给予】

一味贪图只能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获取则必须善于给予,在给予中快乐倍增,在给予中得到幸福,甚至让你热泪盈眶。

泰戈尔说过: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需要什么报酬。
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这和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和人生哲学不谋而合。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的,一味贪图获取只能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获取则必须善于给予,在给予中快乐倍增,在给予中得到幸福,甚至让你热泪盈眶。

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是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和人生哲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在稻盛和夫眼中,给小孩吃美味的食物,希望看见妻子喜悦的表情,让劳苦一生的父母过得舒适,对周围的人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关心这是一个社会人的职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会的馈赠,当我们有机会有能力时,我们就要反哺社会,将接受转变为给予。
稻盛和夫把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什么的善良之心看做是人生与生俱来的本性。

歌德说过,若要重视自己的价值,就要为世界创造价值。
稻盛和夫把自己的事业做大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职责,到各地做慈善,教育年轻人。
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自己的企业从社会上索取了很多,因而给予他人才能达到最大的快乐。
人有利己本能,生物总是趋利避害的,这无可厚非。

但按照这种思维,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接受,就会跳不出动物这个概念,因为人不光有利己本能,还有奉献的本能,用孔子的话说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承认自身欠缺并有勇气改正】

任何人都有缺点,人不应该否认自己的缺点,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卸下伪装。
这样,才能释然地向前迈进,逐步超越自我。

稻盛和夫是一个敢于正视自己缺点的人。
他认为,任何人都有缺点,人不应该否认自己的缺点,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卸下伪装。
这样,才能释然地向前充分认识自己,不要面对一点挫折或者困难就退缩,而是要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意识到自我缺憾的同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顽强之中抗争。
不因缺憾而气馁,而是勇敢地承认自己有所不及,甚至学会把自己的缺点转化成发展自己的机会。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个人有缺点是很平常的事。
有缺点、有不足并不可怕,怕的就是不承认或者不敢承认缺点与不足,怕的就是没有正视缺点的勇气,怕的就是不能坚持改正而半途而废,怕的就是讳疾忌医又明知故犯。
只要我们正视缺点,坚决改正缺点,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起点,那么,缺点就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缺点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进步空间,到那时缺点也就会成为亮点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
有的人闻过则喜,有面对缺点和失误的勇气,并且努力纠正自己的缺失,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美。
有的人闻过则怒,对自己的缺失无改过之意,甚至否认自己存在着的不足,结果,缺点和失误越来越严重,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可以说,人有缺点是绝对的,而改正缺点、不断地修正自己是相对的。
承认自己有所欠缺,并从那里出发,这样的人生将会迎来新的朝阳!

在稻盛和夫看来,正视自己,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
一个人若只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停留在表面认识而不去用行动改变时,那么正视自己也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敢于承认错误,更需要敢于改正错误。
承认是前提,改正则是正视自己的核心。
有勇气承认,更要有勇气改正,把改正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

用朴实、开朗、健康的心态去努力即便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加上不成功绝不放弃的毅力,就能使自己收获更大的成功。

稻盛和夫曾说:成功和失败之间有一层障碍,虽薄如蝉翼,却难以穿透。
他认为成功与失败的不同点就在于坚韧与毅力,失败者一旦遇到一堵墙就认为必定难以穿越并以此为借口选择了放弃,而成功者遇到这堵墙的时候,他就会摒弃头脑中的惯性思维,抛开任何限制他进步的、先人为主的观念,努力坚持下去,努力地去实行,然后突破这一层障碍,迈向成功。

就像稻盛和夫所说的,即便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加上不成功绝不放弃的毅力,才能使自己收获更大的成功。
当你做一件事时,或许有人问你,成功的概率有多大,也许你答不上来,没关系,在成功和失败的世界里,统计数字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努力地去坚持,努力地去实行。

稻盛和夫还提出了对现代年轻人的忧虑。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从学校毕朗、健康的心态拼命努力地工作,日后才能够有大的成就。
欠缺努力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具有一种通病,就是心中总是盘算着:这件事做了对我有利吗,成功的话我能得到什么?万一失败,最好能找个理由推托。
由于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不努力地去实行,因此往往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在稻盛和夫看来,这是一个成功的规律,你只有努力地去遵守,努力地去实行,才能获得救赎。
那些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朴实地努力、一步步累积而成的。
人生不可能像喷气式飞机那样顷刻之间飞跃千里,不管多么伟大的理想,都要靠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不倦的、持续的努力才能实现。

人生本是无数个瞬间的积累,而成功便是无数个努力的积累。
上帝不会去救赎一些好逸恶劳,不思上进的慵懒之人。
总结成功的经验时,稻盛和夫说,只有抱着强烈的愿望,并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成功的积累。

【以率真之心感谢成长】

宇宙具有促成万物的生成与发展的意志和力量,它是一种善意力量,使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通向善意方向。
因果报应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它顺应了自然的法则。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而且人类的智慧绝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也远不是最高的智慧,而天地自然的道理,是我们不断汲取智慧之源。

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存在个体,人类的生长过程是与自然的规律相一致而生存的,这就决定了人是不可能脱离自然之外去空谈存在的。

稻盛和夫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不断成长、发展是必然的,我们人类也不例外。
如果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与宇宙的意志相同,工作和人生必定都会通畅顺达。

善思、善行本身就符合向善的宇宙意志,因此带来好结果,取得优异成果也是理所当然的。
理解了这个自然之理之后,人们就应该感谢、诚实,应当勤奋工作,拥有率真之心,不忘反省,不去憎恨,秉持利他之心,这些善思、善行都是顺应宇宙意志的行为,所以,必将引导人们走向成功、命运也将变得更好。
或者说,与宇宙的意志或趋势和谐与否将决定人生或事物的成败。
原理是很简单的。
宇宙自身具备使一切更好的意志,促使从属于它的万物成长发展。

稻盛和夫认为,宇宙具有促成万物的生成与发展的意志和力量,它是一种善意力量,使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通向善意方向。
因果报应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它顺应了自然的法则。
从长时间跨度来看,善因招恶果,恶因招善果,那样因果关系扭曲的事不会发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为那是天意的。

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小编推荐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经典语录名言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经典语录名言

【凡人须行正道】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难以蹈行正道,其原因正在于已不知正道为何物。

所谓正道,非人类的小聪小慧,而是天之摄理。具体说,便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与基本道德,如,诚实、谦虚、努力、博爱、正义、公平等;亦可解释为幼年时被训导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道德规范,如,要正直,不可欺骗他人。这些质朴无华的教诲之言,即为正道。

虽然正道之理是天经地义的,但却往往被一些人视之如敝履,完全不屑于遵循。

尼采所说:谁不想看一个人的高度,而只是睁大眼睛注视此人身上的那些明显的低处谁就会由此将自己暴露无遗。

任何致力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经营者,都必须让员工们将依循正道的观念铭刻于心、身体力行。要知道,坚持这种基本的道德伦理观念,甚至比严格遵守律法更为重要。

行正道者,应先避忌投机之心在世人眼中,往往只能看见自己的利害得失。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始终恪守原则,必然会遭遇各种困难。而一旦遇到困难,人们又容易陷于方法论的谬误,而心怀不安、摇摆不定,以求更轻易的解决办法。于是,人们开始找寻投机、方便之道。

但是,行正道也并非难事。因为它与个人擅长与否、能力高下并无关联。只要经营者不搞投机,不为求自保而妥协让步,或因心存怜悯而感情用事,那么,他们便可坚持正道。例如,有人利用感情牌或权势牌,而让我们去做与自身信念相左之事时,则应当立即严词拒绝。

当然,如此贯彻正道,可能会被人们斥为冷血,并且可能常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此时,有人可能会因此心怀疑虑,甚至意志动摇:选择坚持正道而行,果真能顺利吗?最终能取得成功吗?

然而,正如中国哲学家黄宗羲所说:言动举止,至微至粗之事,皆当合理。万事万物的存在皆是合理的,而无论成功与失败,结果也都是合理的。

对于一个合理的存在,为之担忧是不必要的。包括企业经营者在内的所有人都应该认识到: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不论事情结果如何,心甘情愿在这条道路上辛苦跋涉,不论面临多少次逆境,都甘之如饴只有达到这样的至高境界,企业才能在经营之路上锲而不舍地走向成功。

【高目标是促使组织进步的最大动力】

通常人们认为目标应该是贴近实际的。然而,稻盛和夫认为人们应该不断树立高目标,当所有人都视这个高目标为理所当然时,便会自然而然地去追求目标的实现。

【以深入人心的高目标引领组织进步】

如果目标过低,便不能激发员工的斗志,会使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企业将难以得到进步和改善。

稻盛和夫提出,企业经营者必须为企业、为员工树立高目标。

他在创业之初,只要一有机会,便会向员工们呼喊争取日本第一、世界第一的口号。

就当时京瓷的实力来说,设立这样的目标甚至有些自不量力的嫌疑莫要说世界第一,即使是要达到街区中的第一也绝非易事。

事实上,即便是针对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目标,仍然要在心中牢牢记住这个目标,并不断地在员工面前展示这个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

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哲学家爱因斯坦如此说道: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他认为,人本来就具备使梦想成真的巨大的潜力。只要人们认可这个目标,它便能引领人们进步。

而稻盛和夫在不断坚持类似想法的过程中,更是努力地促使员工们于不知不觉中拥有了这个高目标,并每天为之都付出不懈的努力。

经过每天努力的积累,京瓷公司最终达到了创业时任何人都不曾预想到的高境界。而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恰恰是这深入人们内心的高目标,促使京瓷公司得以走向了成功。

高目标意味着有难度,而并不意味着不能达成然而,所谓的高目标并非绝对不可能达成的目标,而仅仅是高于当前能力的目标。组织和个人如果多加努力,仍然是可以实现高目标的。

我们再来细看稻盛和夫的目标陈述:我们要成为西京原町第一的企业!达到西京原町第一以后,就要瞄准中京区第一;达到中京区第一以后,就要争取京都第一;达到京都第一以后,就要争取日本第一,再然后,当然就是要达到世界第一。

从中我们会发现,稻盛和夫并不是真的去设定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如果所谓的高目标只是一味地高,而无视当前能力水平,那么稻盛和夫可以直接将企业目标确定为世界第一。

但是,他没有这样设定,而是从西京原町第一、中京区第一逐步设定为世界第一,这便表现出目标之间的阶段性,也就是说他考虑了高目标实现的难度系数和实现条件。稻盛和夫虽然将目标设得较高,但是每个目标又都是可实现的。

培根曾言: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仅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而要想让事情做得成功而有效,那么就必须满足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目标是高的,而且是可实现的。这样,才能让员工们不至于为无法完成而泄气,同时又能真正成为推动个体与组织进步的最大动力。

非凡的成果,始自于平凡的目标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如果人们平时不注意量的积累,那么便永远谈不上什么质的飞跃。非凡的成果,皆始于平凡的目标。进一步说,再高的目标也需要借助平凡的小目标来实现。

【目标决策的正确性判断须借助对应的基准】

在设定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也应设定对应的决策基准,以此判断目标决策本身是否准确。

【目标决策必须对应一定的判断基准】

领导者每天都需要作出决策。要想确保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做到客观、无私。

然而,企业经营恰恰源自众多决定的累积。如果我们作出明智的抉择,接下来的活动开展也将变得轻而易举。而要想作出准确的决策,就必须保证决策者的理智与客观。

狄德罗曾作如此论断:理智时常纠正感情的过于急促的判断。

这实际上也为经营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若要作出正确的决定,一定要以真诚的、理智的态度,作为决策或行事的标尺。

作为人,何谓正确基准的由来在创立京瓷时,稻盛和夫对于企业经营应该以什么作为判断的基准感到非常苦恼。因为当时企业还很弱小,一旦他的判断出现一次失误,就有可能一蹶不振。每当想到这一点,他就担心得夜不能寐。烦恼之余,他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因为自己对经营一无所知,所以不如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

也就是说,把作为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是善还是恶作为企业经营的判断基准。

由于这种判断基准并非出自经营者的私利、私欲,员工很容易从内心理解并接受它。因此,在创业之初,尽管公司规模很小,也不知道公司的未来发展如何,但员工们却能够自觉地为了公司的发展而不遗余力地工作。

后来,稻盛和夫在每次与人分享经验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慨叹道:正是依靠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来开展经营,京瓷才能获得如今的成功。

【经营者应在内心中树立一个清晰的判断基准】

每一个经营者都肩负着为企业运营作出最终决策的职责。在进行目标决策时,经营者赖以作出判断的标准,就是其内心中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心中确立一个清晰、明确的判断基准,对于企业经营者者而言,其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一切。

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实际上是其内在人格和心性的投射。一个喜好虚荣的人,他的价值判断必然会偏于虚荣;一个懦弱的人,其价值判断自然会趋向懦弱:如果一个人极其谨慎,那么他做任何事都会事先投石问路。总而言之,每个人的价值判断基准都受到自身人格特征的影响。

但是,人格又是可以改变的。身为经营者,有必要将自己的人格层次加以提升,在内心中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判断基准,并在日后的工作经营中以此作为基准去判断行事目标的正确与否。

【明确描述目标是成功经营的重要条件】

稻盛和夫曾坦言,每当思考理想的经营者应有的状态时,在他头脑里立刻浮现出来的形象就是美国西部开拓时期出场的篷马车队队长。他们具备了百折不挠的强烈的使命感,带领着车队克服了路途中的干难万险,向着西部挺进。从篷马车队队长身上,稻盛和夫看到了身为经营者的两大重要条件,一是坚强的理念,这一点在前文已有介绍;二是明确描述目标。

【明确地描述目标是经营者的责任】

稻盛和夫建议,在设定目标时,首先经营者要找出一个最高的目标数字,确保其处于全体成员都能接收的范围内;然后,把这个目标加以分解,让全体团队成员都将其视为自己的目标;接下来,经营者不仅要揭示各自的目标,而且要让员工相信目标一定会实现。

如果企业经营者要想让员工掌握目标,知道自己被期望做什么,那么他必须以目标分解为己任,向员工描述其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将目标逐步传递到整个公司,不断地实现高目标。

细察稻盛和夫创建京瓷公司的整个过程,他所从事的最多的一件事便是: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积极地将任务切实分配到各位员工头上,并确保所有人者真正接受了他描述的目标。这正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

【设立明确的目标】

培根曾如此说道: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而如果人们的目标模糊不清,那么自然会始终处于培根所描述的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的状态中。

经营者必须用具体的数字来明确表述目标,不光是指销售额,还包括利润等方面都要如此。而且,对这种目标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加以明确。

所谓空间上明确,即目标不是面向全公司的一个抽象数字,而是要分解到各个部门,成为具体的目标。即便是对最小的组织单位,也必须有明确的数字目标。

所谓时间上明确,即不仅要设定年度目标,而且要设定月度目标、每一天的目标,让员工们明白自己每一天的任务。

当员工明确了目标,就会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各个部门就能达成本部门目标,公司整体目标自然也随之达成。而每天的目标一一达成后,将其积累起来,便逐步达成了月度、年度的经营目标。

另外,目标一旦明确,就可以与员工共有。如果目标不明确,即经营者不能指明公司的前进方向,那么员工就会无所适从,各行其是,行动混乱,结果导致力量分散,组织的合力也因此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长期的经营目标是难以明确的】

在经营这个领域,不少人主张设立五年,甚至十年的经营计划目标,但是稻盛和夫并不主张设立长期目标。

稻盛和夫认为,长期目标即使设立,但在达成目标期间,必有超出预想的市场变动,甚至发生不测事情,那么目标设定本身便失去了意义,或者需要向下修正,或者不得不放弃。如此一来,反而不如不设定长期目标。

【如果员工见惯了完不成工作目标也无妨】

的现象,便会开始漠视经营目标的设定i而一旦经营者再次设定经营目标时,员工反而失去了向目标挑战的热情。

罗素说: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就不结果实。目标与事物都是具有变化性的。

盲目设计一个长期目标,或让长期目标具体化,都是难以实现的。

在稻盛和夫看来,三年、五年后的事情谁都无法正确预测,一年还可基本看清楚。并且,还应将年度计划加以细分,变为每一天的目标,这样目标才能更为具体,才能保证可行性,并契合企业当前的发展状态。

只要关注每个细节,目标必会实现为目标实现而设计各种路径,这是必然的。但是,多数人只顾着设计主线,而疏忽了细节,这往往又成为很多目标落空的根本原因。

【关注细节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稻盛和夫认为,关注细节应该成为经营者和员工的一种工作习惯。因为,如果人们凡事都注意细节,那么就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专心思考的状态。

然而,这种专注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苛勒提出的顿悟学说;其核心思想便是:当人们对一个事情有了一个仔细全面的观察后,会在忽然之间对它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继而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也就是说,人们要事先全面掌握形势,培养自身对事物的敏感度。这样一来,在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便能直指问题的核心点,轻而易举地发掘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所以,企业经营者和员工们应每天练习,培养这种习惯。这样,待到危急时刻,才能在一瞬间为目标的实现而作出正确的决定和判断。

将思考精细到每个细节,目标必然会实现稻盛和夫进一步解释道,想要做成某件事,首先要描画出它的理想状态,敢于设定很高的合格线;然后,在头脑里一遍一遍地反复进行模拟实现过程,在头脑里让理想和现实完全重合,一直到最终能够看见它的结果为止。

这样做,就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出色的成果来。有趣的是,但凡事先能够清晰看到的事物,最后必然能够以完美无缺的状态出现。相反,事先形象模糊的事物,即使勉强为之,最终也难以达到完美无缺的状态。

如果能够事先考虑到与事情有关的每个细节,那么,事情最终就一定能成功。因此,如果人们要做成某件事,就要一直思索到自己能清晰地看见这件事成功时的印象为止。

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地阐述了一个道理: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意即:凡是要悟道得道的人,其遵循的法则一定要合乎道。

而要想梦想成真,那么其梦想必须具有成真的高可能性,稻盛和夫所说的看见每一个细节便是如此。

人们要努力描绘成功的过程和情景,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符合逻辑的印象,这样,最终的目标才更有可能实现。

【好的行为是通过目标与潜意识融合而成的】

稻盛和夫总结了一个经验:把愿望渗透到潜意识之中,愿望必定能实现。

就是说,当人们怀有无论如何一定要这样做的强烈意愿时,那么他的意愿会转变成行动,自然而然地就朝着实现愿望的方向前进。

【简单化是企业经营的最佳原则】

简单化是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工作态度的基本原则。这不是晦涩难懂的高深学问,而是从经验和实践中产生的生动的哲学。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助于作出准确判断在京瓷公司,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经常出现半吵架半认真状态的争论,如你说的不对、应该是这样的等。例如,关于新产品的交货期、价格等,如果制造部门说是A,那么销售部门通常会反驳是B。

在稻盛和夫就任总经理之时,各部门之间一旦因难以下结论而发生争论时,他们便会请稻盛和夫作最终裁决。于是,稻盛和夫便会在倾听双方陈述理由之后,作出应该这样、这样更好的结论。此时,众人都会表示信服,重新轻松愉快地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然而,问题如此快速地得到解决,这并不是因为稻盛和夫的地位产生了一言九鼎的效果,而是因为稻盛和夫能够从远离利害关系的第三者立场出发,冷静地解析问题。而他发现,多数纠纷发生的原因其实是极其简单的,只是身处其中的员工们未能厘清头绪。

英国哲学家牛顿曾如此论断: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规律。事实上,问题越是错综复杂,行为者就越要回到原点处,根据单纯的原理、原则来作出判断。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经营者应如稻盛和夫一样,立足于什么是正确的做人准则这一简单的原则,对企业及内部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作出准确、公正的判断,而不为细枝末节所惑。

【把事物简单化是一种把握本质的高远视野】

日本著名数学家广中平佑曾说过: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不过是简单的投影。他认为,通过用三维的观点来观察二维的问题,就可以导出简单明快的答案。他用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比喻做了说明:这是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因为没有红绿灯,所以车从四个方向涌进来,进退不得,引起了交通大混乱。如此这般,混乱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但是,这是因为想在平面交叉的世界中求解。

如果加上高度这个因素,即加入立体的视点来看,将怎么样呢?

就是说,这个十字路口不是平面交叉而是立体交叉一是的,即使没有红绿灯,汽车也可以顺畅流动。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看似复杂的现象,多数不过是简单的结构的投影。

广中平佑的话是在告诉人们:改变视点,或者转换视点重新看待问题,答案很快就能出来了。在企业经营中,企业经营者也要拥有了这种高远的视野,如此便能直接而准确地把握住问题的本源。

【简单是人生与企业经营的最佳原则】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倾向于把事情考虑得过于复杂化。然而,那些表面看似复杂的事情,实质上也是由无数个简单的因素组合而成的。而所有事情越是单纯,它就越接近本初的状态。故而,用单纯的办法来处理复杂的事情这神思维方式是最为有效的。

稻盛和夫刚开始经营京瓷公司时,作为陶瓷专业的技术人员,积累了一些工作技术经验。但是,他非常缺乏关于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公司里不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还有许多事项需要他亲自作出决定。

我们知道,没有指针的选择就像没有航海图的远航,没有哲学的行动就像在没有灯火的黑夜中前行一样。此时的稻盛和夫,必须找到一个有助于经营的简单原则,这样才能帮助他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

在京瓷公司的经营中,稻盛和夫时常会因各种境遇而感到迷茫、痛苦、为难。此时,这个简单的原则便会点拨稻盛和夫的思路,继而促使他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经营行为。

可以说,正是简单化经营模式帮助稻盛和夫不断地选择出一条适宜的企业发展之路,京瓷公司也因此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坚持利他经营,企业定会迈向成功企业经营者应放大经营的视野,立足于长远利益来考虑企业行为,而不应将眼光局限于对蝇头小利或眼前利益的获取。只有这样,企业才会获得长足发展。

贯彻利他思想,视野也将开阔不断地追求利益,这是事业经营与人类活动的原动力。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一个人有获取利益的欲望,本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个欲望被局限在利己的范围,而必须把对方的利益也考虑在内要以一种大的欲望为出发点,去谋取公益。如果能够有这样的利他精神,那么最终不仅会为自己带来好处,而且受益范围还会更为宽广。

为了不停留在低层次的利他上,人们要以更广的视角来审视周遭的事物,立足于更大的范围来看待个人行为和思维。例如,在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时,不要认为只要公司赚钱即可,同时还应该为消费者、投资方、区域性利益作出贡献。而且,要从个人、家庭、地域拓展至国家、世界甚至更大的范围,将利他精神尽可能扩散开来。

这样一来,企业经营者的视野便可以从渺小的自我拓展到宽广的大众,关注到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继而更为客观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规避失败的发生。

利他不仅是给予,也会带来回馈在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中,他认为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在于是否能够实现全方位利他。在面对客户时,他始终心怀利他之心,故而成就了世界500强企业-KDDI公司。

可以说,利他是一种信仰,它能让人拥有一种跨越困难、带来成功的强大原动力。稻盛和夫所推崇的利他就是将自己定位为利益的贡献者,全方位地为民众着想,持续无私地为他人谋求福利。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虽然他不求回报,但社会必然会给予他回馈,他的利益也因此得以永续。

【利他是一种经营之道】

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经营必须将利他主义作为一个最为核心的原则以利他之心经营企业,做到动机至善、私心了无。如果经营者所秉持的理念是利他(从公众利益出发而非从自己个人私利出发来经营企业)的,那么这家企业必然会取得极大的成就。

从表面上来看,稻盛和夫的这一观点与大多数企业家对经营行为的理解是不符合的,甚至违背了市场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连稻盛和夫自己也曾自嘲,在如今的商业世界里,自己整天把这类的话挂在嘴边,不免会有人质疑其动机。

事实上,当利他主义一旦上升为一种企业价值、经营哲学,而非仅仅是一种工具时,企业的竞争力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巨变。这种程度的竞争力,足以支持企业在商业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长久地获得成功。故而,稻盛和夫反复向人们强调:利他主义才是真正的成功经营之道。

【美国金融危机何以影响世界经济】

自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直到最近,世界经济才开始缓缓走出谷底,稍有恢复之迹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这次美国金融机构的破产,就如同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结果给各国经济造成了龙卷风般的破坏力。

然而,世界经济也是在反复的经济变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变动的波涛之中,有的企业可能被这种波涛所j中垮,而有的企业则乘风破浪,在经济变动中获得飞跃性的发展。因此,如何应对经济变动,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经济变动中保持长盛不衰是一门学问】

我们知道,企业外部的经济环境总是频繁变动的。以日本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企业经历了经济复兴、尼克松冲击(美国因为连年的贸易逆差而放弃了美元的固定汇率)、两次石油危机、广场协议等,这些都给日本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日本企业或濒临倒闭,或在痛苦中挣扎着,或以裁员方式勉强维持生存。

一些经营者可能会说,不管拥有多么好的创新型技术、多么高的市场占有率、多么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多么牢固的经营基础,在突然袭来的经济变动面前,企业永远是不堪一击的。

然而,身处如此严峻的经营环境之中,京瓷公司在其创业与发展的50多年中,却连一次亏损也没有出现过。总览京瓷至今走过的历程,也有人认为那不过是京瓷的产品和事业碰巧赶上了潮流,那只是幸运。但是,一个企业仅凭幸运来支撑半个世纪之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对于企业也是一样。企业要想长盛不衰,那么经营者就要为企业点燃这两盏灯,为企业指明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慎重坚实的经营是超越经济变动的秘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将员工保护好,企业经营者绝不能有丝毫示弱的表现,而要展现出坚韧的性格和果断的行动;必须时时处处小心谨慎,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境。稻盛和夫将此归为京瓷公司长盛不衰的经营的要谛。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小编

1、难得来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真的有价值吗?

2、请为自己的每一步小小的成功而感动,并把它当做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

3、我拼命做眼前的工作,认真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总见不到成果,见不到进展。年轻朋友中有许多人可能这么想。但是我劝你们更加努力,努力已达极限,比这更大的努力绝对不可能了。如果努力达到这种程度,你或者会获得灵感,就像神给你的礼物一样;或者会出现承认你的努力、向你伸出援手的人。

4、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5、人生并非偶然的连续,好事坏事交替而来才是人生。年轻的朋友们,你们代表将来的时代。遇到挫折时请不要颓丧,痛苦的时候要坚持奋斗,奋斗必有硕果,奋斗使你的人生更加多彩,使你的人格更加高尚

6、人生并非偶然的连续,好事坏事交替而来才是人生。年轻的朋友们,你们代表将来的时代。遇到挫折时请不要颓丧,痛苦的时候要坚持奋斗,奋斗必有硕果,奋斗使你的人生更加多彩,使你的人格更加高尚。

7、稻盛和夫决定人生的通常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命运,一个是因果。

8、天职需由自己制造出来。

9、人若想要提升心智,重要的是要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

10、遭遇艰难困苦而想要摆脱,这就是人。想要摆脱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这种情形往往居多。倒霉也罢,厄运也罢,忍受它们,保持开朗的心境朝前看,坚持努力、不懈怠,这就是人生。我的人生就是这样,靠着开朗的心境和不懈的努力,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11、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12、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13、不论体育界还是实业界,年纪轻轻就获得成功,是值得庆幸的事。但是,人一旦成功,往往得意忘形,不再努力。而且年轻时的成功孕育着许多危险。年轻人,即使你的事业已使你心满意足,你仍要保持谦虚,继续努力。这样,你的心智就能提高,你的人生将更加美好。

14、如果要寻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许就是这一点。亦即,也许我的才能不足,但是,我有一条单纯而坚强的追求人间正道的指针。

15、物质有可燃物、不燃物和自燃物,人也可以分成这三种。要做就做第三种。

16、劳动是医治百病的良药;工作能够克服人生的磨难,让你的命运获得转机!

17、持续就是力量这是至理名言。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持续,就是持续做好一件事。即将参加工作、开始踏上人生道路的年轻的朋友们,我要告诉你们的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努力地工作。就是把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当作天职,一辈子持之以恒,努力不止。想要获得充实的人生,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做到长时期持续地专注于一项工作,需要下什么工夫呢?我是这样考虑的。

18、我要告诉你们,只要满怀希望,持续不断地努力,人生之路一定光明。当你烦闷时,当你对前途感觉困惑时,我建议你竭尽全力把你眼前的工作做好,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做了,你前进的道路一定会展现。

19、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艰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0、倾听产品的声音,用心观察产品的细部,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问题和查错的原因。

2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散财,行之有道。稻盛和夫说:这是利他之心的回报,为对方着想似乎伤害了自己利益,但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22、苦难不会没完没了,当然幸运也不会永远持续。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这比什么都重要。

23、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爱上眼前的工作。

24、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25、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是真正的乐观。

26、在波澜万丈的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和困境,都不能怨恨、叹息、堕落,而是应该积极乐观地接受人生考验,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无论对于任何命运,只要时刻抱有感恩之心,积极进取,人生的大门自然就会敞开。在我古稀之年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27、当坚信,只要认真地努力向前,肯定会有好结果,应当保持心情舒畅,满怀信心,大步向前。

28、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

29、只要你全力以赴,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得到神的启示。

30、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把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从心中排除。

31、当遇上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终点,而恰是重新开始的起点。

32、人得能力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要把跨栏的高度设置在比现有能力高两三成德高度。

33、磨炼灵魂,就会产生利他之心。

34、宏伟的事业,是靠实实在在的微不足道的一步步的积累,获得的。

35、在人生中,与能力相比,热情和思维方式要重要得多。即使能力不强、但拼命努力、又具备为他人尽力的思想境界的人,比起那些能力优秀,但不肯努力、持有负面人生观的人,人生的结果会好许多。能力稍差不必灰心。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正面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将你培育成才,让你取得丰硕的成果。

36、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内心描画什么。所谓内心描画,是指你的想法、观念、理想、希望,或者说你内心所持有的哲学、理念、思想等等。这些决定了你的人生。

37、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里学习什么?我想最重要的是学习创造性,学会勤奋,学会如何正确地做人。找到能够传授这些素质的优秀的老师,开辟自己灿烂的人生。

38、将自己的一声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

39、人有命运,但命运绝不是不可改变的。思善行善,命运就会朝好的方面转变。在这过程中,重要的是,我们要把人生中遭遇的各种各样的事,无论幸运也好,灾难也好,都看作上苍对我们的考验。当考题是幸运时,我们要说一声谢谢,由衷感激,不得意忘形,不失谦虚之心,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当考题是灾难时,不悲叹、不怨恨、不消沉、不灰心、不牢骚满腹,一味开朗达观、一味努力向前,做好该做的事。?无论顺利还是挫折,我们都要心存善意、排除恶念,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40、让自己进入漩涡中心,积极地把周围的人裹挟进去,你就能品尝到工作成功之后的欣喜之情。

高铭小编孙瑞雪小编乔一小编

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经典名言


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经典名言

【论资排辈终陷窘境】

在很多企业或组织中都有论资历的传统。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资历与知识经验积累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资格和经历,哪怕是旷世奇才,也很难立即胜任要职;另一方面,即使某个人从道理和逻辑上已经把一件事情理解得十分透彻,但如果没有实践经历,在落实时仍然会缺少底气。经营者在用人时讲资历,大多数是基于这正反两方面的考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选人时只能论资历而不论才能和成绩,否则,必然在企业内部形成不思上进、无所作为的风气。

【才能是选人的第一要诀】

可以说,让有真才实干的人担任该组织的经营者,力求做到适者践其位,这是一个企业保持勃勃生机的不二法门。

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墨子一直强调选才唯贤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德行、言谈、道术三个方面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其所谓的贤与稻盛和夫所提出的实力主义异曲同工。

实力主义就是不考虑年龄和阅历因素,直接提拔真正的有才之人:对受到提拔重用的经营者,完全根据其所发挥的才能和所创造的业绩情况,来确认其所能担任的职务,而绝不受所谓资格的限制。

墨子在《亲士》中说: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意思是说,如果治国时不优待贤士,那么国家就会灭亡。由此足见关注人才与实力的重要性。

稻盛和夫所领导的京瓷公司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坚持将实力主义奉为组织人才引进的原则。他们深信:这些中途聘用的优秀人才,必然能够为京瓷公司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而早期参与京瓷创建的元老们也充分认识到:实力主义才是公司发展的基石,才能为全体员工带来收益。

【选才之人当有包容之心】

在奉行这种实力主义原则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当提拔一个有才干、有威望的年轻人时,周围的前辈们会愤怒和嫉妒:他比我少三年工作经验,凭什么先把他提拔到经理职位?真是岂有此理!这种现象会使新上任的年轻人在开展工作时遭遇人为的障碍,而企业内部也会因此矛盾重重。

基于这样的理念,京瓷公司一直致力于从外部引进德才兼备的人员,并积极地起用年轻有为且有威望之才,而公司上下也因这种自上而下的包容之心始终保持着融洽的工作氛围。

唯有员工怀有激情,方能成就自燃型组织在匹配团队成员方面,企业经营者往往会格外注意其个体优势的互补性。而稻盛和夫在这方面还强调其燃烧特质,因为他的经营目标就是成就一个真正的自燃型组织。

【人员的个体特质关系着整个团队的特质】

稻盛和夫借用物质的可燃特质,将人分成三类:一类是能够自主燃烧的自燃型;一类是需要被点燃的可燃型;还有一类就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燃烧的不燃型。

罗素在《我为什么活着》一书中如是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三种激情促使罗素一生努力追求着爱情、哲学,并坚决反对战争。

实际上,这种激情便是稻盛和夫所说的自燃型特质。稻盛和夫认为:想要成就某项事业,那么企业组织中必须有这种能够自我燃烧的人,起码也得有可燃型的人;而那些不燃型的人,则大可不必留用。

【善待那些满怀激情但能力不足的员工】

那些属自燃型而又能力卓绝的员工,通常是企业经营者最为欣赏、最为欢迎的,毫无疑问会对其大加重用。但是,对于那些忠于公司、工作卖力但工作能力不足的员工,到底应该如何管理呢?

按常理来说,既然大家都领一样的薪水,那么企业经营者理所当然地应当雇用更胜任的员工。但是,稻盛和夫却对此持否定的意见。他认为,不管工作能力如何,任何热爱企业、努力工作的员工都应该得到经营者的重视和珍惜。

为了进一步说明他的观点,他引用了用人为墙,用人为城的说法。他说,如果把企业比作城堡,那么员工就是城堡下的石墙。在修筑石墙时,既需要巨石,也需要碎石。当人们用巨石垒出石墙后,还必须用大量的碎石将巨石之间的缝隙加以填充。巨石可以为石墙提供支撑,而这些碎石可以让整个石墙保持牢固。

那些能力不强但努力奉献的员工,就如同这些小碎石一样。企业在推行精干型的经营战略时,这样的员工可能会被认为是累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企业雇用这类员工,在短期内也许不会带来什么大收益,有时反而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存在却有助于企业组织结构的牢固。因此,他们对于企业而言同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亚里士多德在《生物学》中指出:肉体是器械或工具,工具要为人所用,必然有使用者,即灵魂。灵魂推动肉体,确定其结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虽然肉体和灵魂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灵魂是起统帅和指导作用的元质,决定着人们的行为。而一个自燃型团队的建立,更是离不开这种具有自燃型特质的个体。

【团队管理的艺术在于如何有效地授权】

授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经营者,使之有更多时间去考虑企业战略的问题。

稻盛和夫极为看重授权管理,并以此促使员工参与经营活动,这也成为京瓷公司在发展历程中的明显特质。

【常见的授权误区】

稻盛和夫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现代企业在倡导全员参与式经营活动时,必须考虑一个问题:员工到底要以什么立场参与?

在现代企业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参与方式就是:企业基层员工将个人意见反馈给高层经营者,高层经营者在做企业经营决策时参考这些意见。这种做法虽然也能激励所有员工都参与决策,但实际上只是让基层员工充当了信息来源,而并未发挥出员工们真正的价值来。

还有一种常见的参与方式就是让员工出席各种决策会议。

这种参与方式能够使员工感受到自己被企业所认同。但是,这种参与方式只能够给员工带来一时的自我满足感,而无法帮助员工克服工作过程中的挫折感。

稻盛和夫评价说,以上两种方式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授权,员工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此很难称之为全员参与式的经营模式。

在《韩非子八经》里,韩非子说: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意思是说,昏庸的统治者只懂得用独自一人的能力治国,普通统治者用众人的力量治国,而贤明的统治者则用众人的智力治国。从管理学上讲,好的经营者必须是一个善聚众力、善集众智的授权高手。

【授权不等于简单地放权】

《孙子兵法》中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意为:对于具有指挥能力的将领,君主无需过度干预其个人行动;只要任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便可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稻盛和夫在传授其管理哲学时反复强调:经营者无需事事亲力亲为,而是要考虑如何其将自己手中的部分权力授予那些有能力的员工,由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他指出,经营者的工作职责仅仅是管理在给员工下达工作任务之后,具体工作的落实由员工自己负责即可。这样一来,经营者和员工之间便建立起了真正的授权一责任机制,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管理状态。

但是,他也一再强调:授权并不是简单地放权。经营者下达目标之后,虽然不必干涉员工工作的具体细节,但是也应当进行适当的监督、控制,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被授权的员工要向经营者定期递交进度报告,在关键时刻与经营者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过程中,他最先考虑的问题便是经营权下放的问题。为此,他制定了各种政策,促使员工自主参与企业的经营过程。这使得一大批员工逐渐成为独立阿米巴的领导人,成功避免了可能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滋生出的资源配置问题和大企业病。

【授权的本质是信任】

在和谐的内部管理模式下,经营者对于自己授权的员工是无条件信任的。他们秉承着用人不疑的原则,促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责任心和归属感。稻盛和夫认为,作为经营者,要相信员工有能力推动企业发展,并表现出信任员工的姿态来。同样,作为员工,也必须抱有自己的努力关系到客户、企业甚至个人利益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员参与式经营,即阿米巴经营。

同时,稻盛和夫还指出,如果经营者不信任下属,指示朝令夕改、动辄指手画脚,使员工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的木偶而已,事情的成败皆与他毫无关系,那么员工们就不会全力以赴。

为了使授权的激励作用达到预期的水平,经营者必须将信任贯穿于授权过程的始终。这样,员工在接受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后,才会竭尽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工作做好、做正确。如果经营者能够激发出员工自动自发的状态,便达到了授权的最高境界。

以上这种观点与老庄哲学中的无为而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为而治讲求的是各方各安其身、各行其道,故而看似无为,实际上无所不为。

稻盛和夫所说的有效授权,就是为了打造这样一种状态:企业上下各司其职,人们在自主意识的驱动下竭尽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率先垂范,更容易激发团队的集体力量企业经营者必须获得员工的心,正如稻盛和夫所言:信者赢得人心。身为企业经营者,必须获得员工的认同感,以此激发团队的集体力量。

【创业之初必须做到身先士卒】

企业的经营者要赢得员工的尊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率先垂范。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拙赋》中指出,巧者喜欢玩嘴皮子,拙者则默默地干实事。最终,自以为聪明的巧者会倒霉,而拙者却能获得吉祥。他认为,如果天下人皆守拙、默默做实事,那么整个社会才会实现真正的和谐。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者更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员工行事的典范,如此一来,企业上下才会协调一致,形成更大的合力。也就是说,身为经营者,必须率先垂范,矢志成为公司上下最勤奋的人。

率先垂范,改变消极心态事实上,这种率先垂范的行为在创业型的经营者身上往往表现得非常明显。

然而,这种行为并不仅仅适合于初创业者,后继的经营者同样需要秉持这种行为方式。

在现实中,等到创业者将经营者的位置传给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后,以上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

除了这种现象外,稻盛和夫还归纳了另外一种现象:一些后继经营者因担心如果过于严格督促,会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甚至辞职抗议,便不再过于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此一来,便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得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

稻盛和夫认为,这两种情况均可以用一种方法来解决,那就是由经营者向员工坦诚自己在经营方面的梦想和目标,告诉他们:我想要让这家公司成为你们所有人获得幸福的基础。虽然公司现在已经能够实现稍许的盈利,但是这个基础还不能算得上牢靠。

为了让这家公司变得更加坚实可靠,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销售额和收益率,将其打造成为一家足以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安心托付自身命运的公司。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将带头努力工作!

这样一来,便可以获得公司员工对经营者本人的认同,大大激发他们真心追随经营者的激情,进而改变他们当前所秉持的消极心态。

西晋哲学家杨泉在《物理论》中曾说:上不正,下参差。

言下之意就是上层领导未做好榜样,下层工作人员就会行为随意。这个道理警示经营者:无论在企业发展的哪个时期,经营者都应做到率先垂范。

【绝不能以牺牲员工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企业利益】

很多团队的经营者都希望员工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然而,稻盛和夫却直白地指出:这在企业经营的大方向上已然出现了失误。

【设身处地为全体员工着想】

1961年,京瓷公司成立的第三年,11名员工向稻盛和夫递交请求书,要求稻盛和夫承诺给他们定期加薪水和奖金等。为了设法让这些人留下来,稻盛和夫在家中与这些员工长谈了三天,逐一说服,并且保证不会背叛这些员工,未来将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努力经营好企业。

事件最终得以平息。然而,经过这次谈判,稻盛和夫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他对自己说:如果只是为了追求自己作为一名技术员的梦想而开展经营的话,即使取得了成功,那也是建立在牺牲员工利益的基础上的。公司应该有更为重要的目的,公司经营最基本的目的必须是保障员工及其家属今后的生活,为大家谋幸福。

稻盛和夫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此后,他设身处地站在全体员工的角度,设定了不让一个员工失业的经营目标。同时,他不断地向员工阐述具备一颗关爱之心、利他之心的重要性,以期把这种利他哲学更广泛地传播出去。

【不应该要求员工做出自我牺牲】

身为企业经营者,其自身应该具有为员工谋福祉的意识,而不应存有要员工牺牲个人利益的想法。一位企业经营者曾就这个问题向稻盛和夫咨询:如何才能够让公司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了公司的经营做出自我牺牲?

听到这个问题后,稻盛和夫直截了当地对这位经营者说你这种想法是错的,并以美国建国史为例加以阐释。

众所周知,美国是由乘坐五月花号的欧洲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原本只有印第安居民;后来大批欧洲移民来到这里,最终建立起美国这个国家。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美国人建立了保安官制度。这种制度是指所有人凑钱聘请技术高超的枪手为保安官,来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

随后,美国人又制定了陪审员等一系列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人一直以为保卫自己的国家、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斗为理念。他们深知:如果我们不来保卫这个国家,就再也没有其他人能够来保卫!

国家管理是如此,企业管理也是如此。稻盛和夫随即点明,那位经营者的公司属于有限公司性质,它并不具备要求全体员工做出自我牺牲的体制基础。所以,经营者根本不能以为了让公司老板本人赚大钱,所以请大家牺牲自己的家庭生活这样的理由来让大家努力工作。

从更深层面上讲,人的本性至少是自利的,或者人的本性是具有自利取向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阐述:富人的天性是自利和贪婪的他们雇佣干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这也证明了稻盛和夫的一个观点:经营者完全没有必要去呼吁或采取某些措施,以要求员工牺牲个人利益。

基于人们的本性,又考虑到实现让全体员工有力气往一处使的目标,稻盛和夫向大家传授了他经营京瓷公司的经验。他说:任何时候我都会明确地告诉员工:虽然稻盛和夫这个人是京瓷的老板,但是京瓷这家公司的存在却并非是为了让稻盛和夫能够赚钱获利。我是为了包括我本人在内的所有京瓷员工的幸福才创建了这家公司。作为全体员工幸福的坚实保障,京瓷就必须保证健全的经营,创造利润,并一直发展壮大下去。因此为了让这家公司能够维系下去,请大家一定要努力工作!

诚如卢梭所言,人具有种种欲念,这是人的天性。但是,当我们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的时候,还硬要别人先关心我们,然后再关心他们自身,这是办不到的。所以,在要求他人时要先对自己作出要求。

稻盛和夫深谙个中真义,他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任何时候都不以牺牲员工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团队利益,这是其成功经营的最大秘密。而他提出的为了追求员工及其家庭的幸福的诉求,也使得京瓷公司最终培养出了无数就就业业、努力工作的员工,他们为了维护这家能给自身带来幸福的企业而不断努力,并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个良好的团队需要全体成员万众一心,合力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或损伤,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实现预期目标。

【同甘共苦的状态更能展露出关系的和谐性】

稻盛和夫曾与众人分享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团体中,是否具有同甘共苦之心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能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甚至还会让奇迹发生。

在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中,团队成员如果愿意同甘共苦,这样的关系会让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勇敢地面对一切难题。这也是团队管理的理想状态。

【经济萧条之际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最佳时机】

经济萧条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却是构建企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绝好时机。

稻盛和夫认为,此时的劳资关系往往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而当企业中刚刚出现这种人心混乱的迹象时,经营者就应该立即认真反省,并组织各方力量,与员工重新建立起互相信赖的关系。

赫拉克利特曾提出隐藏的和谐的概念。他认为,真正的和谐是事物内在的和谐、深处的统一,而不是表面的和谐。但这种内在的和谐是我们无法看到的,所以赫拉克利特称它是看不见的和谐,并且认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

京瓷公司在经济萧条之际,努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实质上是在营造由内而外的和谐关系。当然,除了在经济萧条之时应着力巩固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外,企业经营者还应适当地犒劳员工,与员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真正拉近双方的距离。

选择适宜的管理形式,有助于维系团队内部的和谐关系企业要想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团结的企业文化,经营者必须有那种平日里不断督促大家辛苦工作,必要时要好好犒劳一下员工的温情。一般来说,经营者可以通过联欢会的形式与员工们聚在一起热闹一番。这样的活动有助于企业形成融洽的氛围,能让企业上下的关系更加融洽。

毕达哥拉斯提出,人的小宇宙与太空天体的大宇宙是相契合的。宇宙中天体运动的和谐,其根源在于秩序。按照这个秩序,宇宙间的天体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而旋转。

这一哲学亦可反射到团队管理中。团队成员就如小宇宙,他们必须与团队这个大宇宙相契合。而这种契合建立在人们选择适宜的时机、适宜的方式去维系的正常的秩序之上。

稻盛和夫之所以积极参与联谊聚餐会这类活动,是因为他觉得:在联谊聚会上,经营者与员工可以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要比在办公室里正襟危坐式的沟通更加有效。而稻盛和夫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拉近了团队的距离,维持着团队成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成功方程式:技术+心态+和谐=强大的团队】

一支团队必须以技术为支撑,同时让员工保持激情,保证内部的和谐氛围,以此维系团队的正常运作,继而让整个团队乃至企业发展壮大。

仅依靠某项技术,团队或企业是难以立足的很多企业确实拥有领先的技术,在技术实力方面优于竞争对手。但是如果内部员工之间缺少相互认同,那么一旦企业在技术上出现停滞,就会立即丧失市场竞争力,进而分崩瓦解。

稻盛和夫直接对以上观点加以否定。他直言不讳地说道:如果一家企业的技术人才都相继辞职而去,那么企业必然马上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稻盛和夫分析称,不少经营者对本企业所掌握的技术非常自信,他们自诩:我们的技术绝对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对于企业而言,如果真能够实现这一点,那当然是再理想不过。然而,在这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想实现这一点却并非易事。一些企业仅凭某项技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时的成功,但要不了几年,竞争对手就会创造出新的技术优势,从而迎头赶上。

正如《孙子兵法势篇》所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也就是说,事物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因势而变、因时而变。

稻盛和夫一再劝诫经营者必须摒弃唯技术论的经营理念,其根源正是他深知这个道理:一旦竞争对手获得了更加先进的技术,那么该企业的这一技术优势便会立即丧失殆尽。

【真正成功的团队管理是对人心的经营】

企业只有在技术实力、员工心态、企业内部成员关系等所有层面上均保持较为优良的状态,才能够称之为强大。而这三点其实都指向了一点对人心的把握!

稻盛和夫的这个理想和境界值得人们钦佩,他的这种思考也是极具价值的。而他所奉行的这一经营哲学便是他平日所说的经营人心。京瓷公司的联谊聚餐会便是稻盛和夫比较看重的经营人心的一种方式。

在回忆京瓷公司管理的过程时,稻盛和夫曾数次不无感I慨地说:人的心确实变得快,有时也靠不住,但反过来说,世界上也再没有比团结在一起的人心更加牢固的东西。京瓷公司的成功也恰恰是在诠释着个管理哲学:强大的企业不应仅局限于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更要关注人心的经营。

【优秀的经营者必备三力:自力和两种他力】

经营者必须有三种力量:一种自力,两种他力。自力,顾名思义是指经营者自身具备的能力或力量。他力有两种:一种他力是指经营者的得力助手、左臂右膀,以及企业员工的力量;另一种他力是指宇宙、自然的力量。

【自力:经营者忠实地实践经营原点12条的能力】

怎样判断经营者是否具备自力呢?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经营者是否能够全面实行经营原点12条。

所谓经营原点12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事业的目的与意义,树立光明正大的、高尚的事业目的。

(2)设定具体的目标。借此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促使大家千方百计达成目标。

(3)胸中怀有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必须达成目标的强烈愿望。

(4)持续不懈地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

(5)追求销售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形成高效益的企业体质。

(6)定价为经营之本。价格应无限接近于顾客乐于接受与公司能够盈利的交汇点。

(7)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8)要想在严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经营者必须燃烧起自己的斗志。

(9)拿出勇气做事,把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

(10)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天天改善,持之以恒。

(11)以关怀坦诚之心待人,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

(12)始终抱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怀抱梦想与希望,以诚挚之心处世。

经营原点12条的能力,实质上正是为成功经营而做的准备。所以,一个聪明的经营者会以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主动管理企业。

【第一种他力:得力的副手及全体员工的力量】

经营企业如同挑重担,如果只有经营者一人独挑,难免过于吃力;如果由两个人一起扛,互相鼓劲,自然会感觉轻松得多。

所以,经营者需要好的搭档。经营者与搭档之间绝不能存有利害关系,而要同心同德。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经营者自身要对企业经营抱有崇高的使命感,然后再将这种使命感用明确的语言传递给搭档。

经营者要在公司内营造一种同心协力的气氛,让全体员工都能自觉地、积极地工作。

第二种他力:宇宙、自然之力第二种他力是伟大的宇宙之力、自然之力,如果企业经营者能够借用到这种他力,他的幸运之神便可自此降临。

然而,要获得宇宙之力、自然之力,就必须遵循因果法则,不断想好事、行善事。稻盛和夫说,如果经营者总是抱着利他之心、感恩之心去工作和生活,那么他便能够获得宇宙之力的帮助,得到好运;相反,一切从利己心出发的人,往往难以有所成就。

总之,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营者不仅要确保自己具备经营能力,更要善于借助各种他力,推进企业发展,保障企业取得更理想的经营成果。

用人之所长,当如为人量体裁衣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如能用人所长,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因此,企业经营者应着眼于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样才能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若是动辄求全责备,对员工的工作百般挑剔,那么员工在压抑的气氛之下会人心离散。

【经营者最应该做的是发掘每一位员工的长处】

稻盛和夫认为,经营者最应该做的就是,发掘每一个员工的长处,并在企业中为他们找到最佳着力点,使之充分发挥一己之长。

海尔总裁张瑞敏深受稻盛和夫的影响。在海尔的经营中,他非常注重发掘员工的长处。他曾说: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才。作为一个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正如荀子所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天地之高厚需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员工的长处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经营者既可以借助各种测评工具和方法去发现员工的优点,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或者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给员工充分的发挥空间来发现员工的优点等。总之,经营者唯有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长处,才能用人之所长。

惟有量才适用,才能发挥人的最大能量每个人的能力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就是说,一个人可能在某些领域表现突出,而在另外一些领域里表现非常一般,甚至低下。作为经营者,应该优先在人才擅长的领域内为其配置岗位。例如,对于空间思维能力强而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人员,为其安排技术性岗位;对有较强计算能力的人员,安排其担任会计、投资类工作;对统筹能力强、头脑清晰的人,安排其担任生产调度工作;对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则安排其从事行政.人事、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身为企业经营者,更应了解个人的工作能力,然后把德才兼备的人安排到适当和关键的位置上,并全力为优秀人才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做到是猴子就给一棵大树,是老虎就给一座高山,是蛟龙就给一片江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的价值。否则,用人所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员工能力出色却被调至不能胜任的位置上,那么将会制造出一个悲剧性的错误。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不妨为那些因能力不错而调岗或升职的员工提供一段预备期。在预备期即将结束时,再确认是让其继续任职还是回到原岗位上。

古人云:君子所审者三:一日德不当其位;二日功不当其禄:三日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经营者在用人方面,必须大胆与审慎并重,量才适用,发挥人的最大能量。

读了“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感悟”,有没有一两句让您喜欢的短句?希望您喜欢j458.com小编为您推荐的句子大全,更多好内容请阅读伤感哲学句子,祝您开心愉快!